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心理健康研究方向

心理健康研究方向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6 10:30:4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心理健康研究方向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心理健康研究方向

篇(1)

[关键词]人格;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环境下较为常见的健康问题,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导致大多数人们出现异于常人的表现[1]。随着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出现焦虑和烦躁的心理,长此以往,该部分人心理健康问题会愈加严重,甚至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会心理学的相关概念结合进行研究会产生较好的效果,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研究心理健康问题时将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加入可有效保障研究的有效性,说明探究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是指研究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人的社会心理现象受到个人和社会因素思想、行为和情感的制约,例如较为普遍的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抑制和社会促进等;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群体本身具有的心理特征,例如群体的凝聚力和群体决策等,这些都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中较为边缘化的一门学科,两种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科导致学习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的学生在初始阶段就要确定较为明确的研究方向,在研究具体的心理问题时使用不同方向的研究方法以保障全方位的分析心理健康问题[2]。

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2.1自我决定理论与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来源于多方面的因素,在研究的过程中与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有效结合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是现代社会人们较为常见出现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对人们的社会影响力造成伤害,不利于人们在社会上健康顺利的发展,笔者通过将自我决定理论与心理健康问题结合进行研究,希望解决当今社会人们存在的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心理需要可直接反映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决定个人的有效发展,心理需要理论中涉及的归属性、能力性和自主性是直接决定心理健康的因素,社会上的很多人们为了可以满足自身的归属性、能力性和自主性,使用相应的策略并努力朝向具有这几种属性的生活前进,但是人们处于社会生活环境下,很多不利于满足心理需要的问题出现,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基本需要的满足是人们获得发展的基础,只有自身的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才会促使人们向前方前进并努力实现相应的目标,相反,人们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促使人们走向较为负面和具有消极心理的方向发展,产生心理性的功能障碍,对人们未来的发展和进步具有严重的抑制作用。根据相关数据表明:心理需要对人们幸福感、活力和抑郁程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心理需要满足程度较高的人们幸福感指数、活力较高且抑郁程度较小,心理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的人们生活中所携带的幸福感指数、活力较低且抑郁程度较高,充分说明了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对人们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心理需要作为自我决定理论中较为重要的因素,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在研究自我决定理论中的相关问题时,使用适当的理论分析并设置相应的策略可解决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说明了自我决定理论可有效分析和解决人们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篇(2)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心理活动课程化;心理辅导

为了全面了解我校2012届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对高三全体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以便合理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工作。

一、高三学生心理健康调查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高三年级20个教学班级,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63份,调查采用的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专业的心理老师按照程序规范施测,并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处理。

(二)我校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通过对863分有效问卷的处理,高三学生MSSMHS各因子的检出情况由大到小的排列情况是:学习压力占83.7%、焦虑占74.3%、情绪不稳占71.6%,适应不良占59.6%,抑郁占57.2%,敌对占48.8%,偏执占44.9%,心理不平衡占38.3%。以检出率70%为界,我校高三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依次为学习压力、焦虑和情绪不稳。

二、具体措施

根据测查结果,为了让高三学生缓解学习压力、调节焦虑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高考和生活,我校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心理辅导工作。

(一)利用“心理团体辅导”,将心理活动课程化

“心理团体辅导”按功能可分为“成长性团体辅导”、“训练性团体辅导”和“治疗性团体辅导”。“成长性团体辅导”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形式,在学校教育中更受关注。通过“成长性团体辅导”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自我成长与自我完善。将“心理团体辅导”活动课纳入课表,将其课程化,以课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成长性”辅导以及调节性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是近年来按照我校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规划和设计,高三每个班隔周一次心理课,课程的主体内容大概一致,只是根据不同的专业班进行适当的调整。

根据学生在高三阶段的学习进程,我们按专题进行安排,一般将高三全年设计成5个专题,每个专题分成2-5个课时,每一课都有独立的主题,有些主题为了讲求时效性,会以讲座的方式开展。我校在设置高三的心理课程是会根据MSSMHS的调查结果有所侧重,具体安排见下表:

(注:我校高三年级每4个班级为一个级组, 20个班级共5个级组)

(二)开设以积极心理理论为基础的健康专栏宣传

我们在常规校园心理报《心生活》中专门针对高三开设心理辅导专栏,内容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给我们的学科带来了积极的理念,我们正是通过积极心理知识的渗透,鼓励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高考,对待生活,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和自身的优良品质,并促使学生能挖掘自身潜能,培养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三)利用“德育沙龙”与班主任积极沟通

我校“德育沙龙”的开展,解决了班主任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正好利用这个平台,与高三的班主任进行积极沟通,共同讨论一些需要及时关注的问题,可以全面地做到班主任及心理老师之间良好的沟通。

(四)利用家长会,做好家校联合互动

在调查后的随机访谈及课堂的交流中,发现学生部分的压力及人际方面的困扰来自家庭。所以在家长会上,我们会通过现场解读及分发《高三心理辅导之家长读本》的小册子,让家长了解如何通过日常的交流,给孩子减少“家源性压力”。许多学生都反馈说,,参加家长会后的父母通过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能更好地和孩子交流和沟通了。

(五)个别心理咨询和辅导

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普遍性,也有其个别性,我校是一所全寄宿制高中,因此,我们会安排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于周日——周四的晚修时间值班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以便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每年在临考前的4月和5月,我们会把更多的预约安排给高三年级的学生,这样就可以更多地关注和解决临考前高三学生的心理困惑。

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仅关系到高考,更会影响学生未来人生的发展。我校目前正在进行高中心理健康辅导校本课程的探索,其中,对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正是我们积极探索的重要内容。“生本”的教育理念,将会促进高中学生的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学习成绩;SCL-90

自古以来,学习成绩对于初中生来说都至关重要,近年来,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究竟初中生的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有无联系呢?本次通过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的研究,了解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并为通过心理干预来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成绩提供科学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在郑州市某中学三个年级中各抽取2个班,对自愿参加调查的36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25份,有效率为90.28%。通过翻阅教务处学生成绩存档,得出学生上学期期中期末各科考试成绩的平均分,将学生成绩分为3个等级,即85~100分为优等生,60~84分为中等生,0~59分为后进生。

2.研究方法与过程

(1)用问卷进行调查

向学生讲解调查目的和填表方式后,由学生当场完成,并当场收回。调查问卷为SCL-90,此表由90个项目组成,用于评定“现在”或“最近一个星期”的心理健康状况。每项症状的严重程度按1~5分进行五级评定,并分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共10个因子。

(2)统计分析

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录入,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

根据SCL-90量表规定,凡符合总分大于等于160分或任一因子分大于等于2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者可考虑筛选阳性。全部有效样本中,可能有心理健康问题者共计25人,占总样本数的7.69%。存在心理问题的初中生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和偏执症状。

2.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

对学习成绩和SCL-90总得分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学习成绩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对学习成绩和SCL-90各因子分进行多元分析,结果显示,强迫(B2)、人际关系敏感(B3)、抑郁(B4)、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躯体化(B1)、焦虑(B5)、敌对性(B6)、恐怖(B7)、偏执(B8)、精神病性(B9)与学习成绩呈负相关,其中,强迫、焦虑、敌对性有显著性(P

三、讨论

1.优等生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1)抑郁

抑郁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成绩优良的学生被我们称为优等生,优等生在学校是老师的宠儿,是同学们羡慕的焦点。优等生抑郁心理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如下:

由于社会和家长对优等生的期望太高,优等生经常为自己有可能达不到而郁闷。许多家长为了让自己学习优秀的孩子挤进重点学校,包揽孩子生活上的一切,以便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学习、不少老师也加班加点,于是,优等生们唯有用高分来回报家长和老师们,这种压力很容易使他们心理失衡,形成抑郁心理。社会化的顺利完成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然而一些优等生平时把自己沉浸在自我的专注之中,无暇与同学交流。即使有时间,又由于自己学习成绩好而产生的优越感等原因,不屑与普通学生交流。在这种闭锁的环境中,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必然会使优等生产生抑郁问题。

(2)人际关系敏感

人际关系敏感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人际关系问题是优等生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普遍的一个问题。有很多优等生很难与同学搞好关系,他们要么不愿与老师同学主动交流,要么缺乏与人沟通的方法等。具体这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有些优等生的智力发展、个性发展等的确比同龄的孩子要快一些,他们所关注的方面、所感兴趣的事物与同学们确实有所不同,这样就会使他们与其他同学缺乏共同语言,难以交流。另一方面,在家长和教师过高的期望下,优等生必须要比别的同学付出更多努力去学习来达到大人们的期望值。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下,他们与人交往交流的时间就大为减少。缺乏与人交流的时间,优等生必然会产生人际交往上的问题。

2.后进生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1)焦虑

初中生学习成绩与焦虑呈负相关,并具有显著性(P

一是学习基础差造成的学习焦虑。后进生也具有进取心,他们也想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但是从小没有打好基础,在学习中往往困难重重,而教师往往疏于给后进生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在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前途无望的压力下,后进生极易产生焦虑心理。

二是既往学习经历中的挫折造成的心理阴影。后进生在考试中往往经历了多次失败,这些失败很容易产生自己注定无法优秀的想法。在这种暗示下,后进生往往陷入对考试深深的恐惧之中,形成严重的考试焦虑,而这种焦虑会让后进生取得更差的成绩,陷入恶性循环。

(2)敌对性

初中生学习成绩与敌对性呈负相关,并具有显著性(P

一是对教师家长的敌对性。在对待后进生的问题上,家长和教师缺乏足够的耐心,往往靠权威制服学生,批评指责,甚至于体罚学生,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都会造成后进生的恐惧防卫和敌对心理,对大人们的一切教育行为产生敌意。

二是对同学的敌对性。在班集体中,后进生处于落后位置,长期下去,后进生产生自卑和猜疑心理,觉得别人都看不起自己,于是将自己和别人隔开一道鸿沟,对别人和自己都造成了深深的伤害。走向社会后,这种敌对性会蔓延到日常社交的人群身上,严重影响后进生的人际交往。

四、建议

1.优等生的教育

对待优等生,家长和学校应在关注他们学习成绩的同时,注重对尖子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教育中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对优等生搞特殊化;坦然接受优等生的失败,让他们学会坦然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打击。

2.后进生的教育

对待后进生,家长和学校应该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小的进步多加鼓励,减少焦虑,增强他们的信心;应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对他们进行批评,给后进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减少他们的自卑感和敌对心理。

3.要多方面配合

校心理教育工作者要积极重视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配合,采取预防、咨询和矫正措施,使初中生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同步增长。

参 考 文 献

[1]王惠敏,马玉顺.关注尖子生的心理问题[J].中国教师报,2005(06).

[2]王强,付宁,周晓明.165名初三年级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

[3]田秀娟.后进生的形成原因与转化对策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2002(03).

[4]葛秋芳,曲国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亟待关注[N].福建科技报,2002-04-05.

[5]赵烨.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N].光明日报,2000-04-24.

篇(4)

[关键词]网络化模式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特点优势 内容

[作者简介]回娅冬(1969- ),女,回族,河北沧县人,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白美丽(1978- ),女,山西山阴人,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旅游可持续开发、旅游文化、文化产业;韩丹(1982- ),女,满族,辽宁辽阳人,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测量。(河北 张家口 07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河北北方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赴企业顶岗实习‘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改革”(项目编号:JG201212)和2011年河北北方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全程化就业指导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探索”(项目编号:JG20111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097-02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他们思想活跃,富于理想,渴求知识,勇于开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个性特征。但是,由于处在复杂的环境中,社会上的各种思想意识、价值标准、道德倾向、行为取向等对当代大学生都产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大学生要处理和解决学习、生活、交往和择业就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面临很多困惑,容易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和压力。因此,近些年来,高校都特别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很多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硬件配备、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实践活动等方面都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是,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多停留于团体教育、个体咨询、课程教育、校园活动等实体空间层面,呈现出课堂化、专题化、条块化的特点,难以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位覆盖、进一步渗透。在这种情况下,寻求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成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关注点。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与广泛运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以网络化模式为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前大学生工作的亮点。

一、网络化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网络化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操作规律为指导,依据互联网的特点,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它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补充,也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拓展。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相比,它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1.空间与时间上得到扩展。实体空间开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多被局限在学校固定的时间和场所,这给很多学生自由选择带来了困难。而以互联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其中的心理健康知识板块、常见心理问题自我调适板块,尤其是24小时在线的心理咨询互动平台,极大方便了学生的随时学习、随时咨询。学生不需要到学校指定的地点听讲座或接受咨询,也不需要按照约定的时间进行听讲座或接受咨询。校外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进行网络心理健康咨询。因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建立,在空间上、时间上都得到了扩展,学生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访问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2.教育场景上的虚拟变化。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无论是心理教育课程、团体心理咨询还是个体心理咨询,都是师生面对面地进行,这其中将出现很多尴尬。比如,学生不愿意到学校指定的心理咨询场所,担心有其他学生看到自己;学生也不愿意面对面地与教师谈论心理问题,因为在面地面的场景中,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将隐私、难以启齿的问题对教师讲出来。而网络化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则不然,学生与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沟通、联系,由于网络是虚拟的,不是师生面对面的,尤其可以不标注身份自由畅谈,减少了师生之间的顾忌,这有利于学生大胆地将自己的心里话讲出来,为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创造了条件。

3.增加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由于场地、教师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实体空间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的范围是有限的,很多学生没有机会接受教师的心理辅导和知识普及,这在当前高校规模大、在校生数量多的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需求性和供应性之间就存在着较大的矛盾。而网络化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知识以及日常生活中学生们遇到的一些共性的心理问题,经过梳理后放置到网上,这样增大了网络化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同时,网络环境是开放的,大学生们可以随时浏览心理健康教育网页,即时向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咨询,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4.适应了当代大学生社会生活方式的需要。传统的人际交往是人与人见面的交流方式,而随着网络这种现代媒体的普及,人们的沟通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网络邮箱、博客、微博、qq、飞信、微信都可以实现人们之间的便捷、迅速沟通。使用网络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重要的社会生活方式,网络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通过网络大学生倾诉情感,表达愿望;敞开心扉,展现自我。也有很多学生通过网络,讲出自己心底的秘密,通过网络将自己的不快告诉他人,缓解压力。在这种背景下,网络化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契合了时代的要求,适应了现代大学生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这对于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网络还有其他很多优势。比如,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一次投入,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巨大的,而其经济成本是有限的;另外,网络形式也是深受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这种教育方式没有强制性,对于激发学生的心理自我完善是有益的。因此,网络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拓展和有力补充。

二、网络化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开展,并将其特点和优势表现出来

网络环境下与实体空间下一样,可以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甚至能够将自身特点和优势表现出来。

1.开展心理健康筛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大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心理发展上的差异,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心理健康筛查软件,及早发现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心理问题。高校在新生入学时和在校生每学年的开学初进行心理健康筛查,有利于促进对有心理异常问题学生的及早发现、及早关注、及早疏导;同时,在网络中,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心理健康专题报告,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也可以在线对大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公开的答复等。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环境是开放的,能够被校内外的学者、专家看到,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探讨,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2.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表明,部分学生具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甚至有的个体是精神病。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个体遗传、个性弱质的因素,也有学习压力、生活压力、交友压力、择业压力等环境因素。对于出现心理问题,大部分学生个体都有感知。但面对这些问题,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自身不愿意与人袒露,不愿意在实体空间向心理教师求助,这时候,网络化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他们及时提供帮助。网络中,学生可以不露身份地、坦然地向心理教师诉说自己的困惑,也不再有了实体空间的顾虑,从而将自己的心理问题向教师充分袒露出来,这对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释放大学生群体的压力是有益的。

3.开展大学生心理疏导,指导大学生进行心理的自我调节。对存在心理疾病甚至精神病的学生,不能通过网络平台接受指导,应当到医院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只是存在心理上的困惑、压力或暂时的情感异常,这个时候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指导,促进他们心理的调节。比如,网络中的心理教师,可以接受大学生的心理宣泄,在学生的情感倾吐、情感释放中予以指导,以减缓甚至消除学生的压抑、焦虑等紧张情绪,帮助他们走出情绪的低谷,促进其心理上的适应。

三、应重视网络化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积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完整体系

网络化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工作体系,它涉及网络软硬件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技术应用与创新等。因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起步晚,尚处于初步发展时期,因此,应重视工作建设,完善工作体系。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硬件建设。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基础设备就是网络,作为高校,应扩大校园中网络的布点范围,使学生能够方便地上网,同时要适应访问量增大的趋势,实行网络升级、扩容,促进网络流量的增大,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网络流畅。另外,尤其要适应现代新兴媒体的发展,将校园心理健康网络的范围终端开放,使大学生们无论使用计算机上网,还是使用手机上网,都可以方便地访问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网页,以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实用性,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的软件建设。在具备网络硬件的前提下,加强软件建设更为重要。在网络内容上,不但要上传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还要在内容宣传上条理分明、容易检索,为大学生的网页浏览提供方便,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一般实行板块化构架。另外,还要根据大学生的需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进行内容更新、维护。同时,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要采用鲜活的事例,采用精彩的画面、立体化的音频表现形式等,以提高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增强对大学生的感染效果。在咨询功能模块建设上,既要设置公开化的咨询空间,实现对同类问题咨询的公开化,减少工作的压力;也要设置网络私密空间,方便个案的咨询。因此,在网络心理咨询室建设方面,既要有一对多的功能空间,也要有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室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在网络心理健康中发挥着组织、策划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高校应引进心理专业的人才,加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配备足够的师资力量。要重视对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鼓励他们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要适应网络平台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提高教师的网络操作能力。实行在职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推进竞争上岗、持证上岗制度,对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给予优酬优薪,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心理健康教育既属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高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统一规划,通过建立制度、完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化、机制化、体系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官少卿.课内外互补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8).

[2]王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微文化建设[J].群文天地,2012(21).

篇(5)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青少年;心理健康

一、引言

社会是由一个个小家庭组成的,在这些家庭中,孩子是他们的未来与希望。家庭又是社会的缩影,孩子可以在家庭中学到基本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启蒙教师还是孩子的终生教师,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日常行为、人际交往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非常必要。

二、家庭教养方式

(一)家庭教养方式的内涵

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特在1967年,首次提出家庭教养方式的概念。目前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界定还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综合多种观点,可以把家庭教养方式理解为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它是在父母和儿童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二)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

在我国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多采用美国心理学家Baumrind(1967,1991)的分法,具体表现如下:

民主型的父母认为在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应该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允许孩子提出自己的声音和观点。对孩子提出符合自身实际的、适当的要求,并让他们知道这不是父母强加给他们的意愿,而是一个人适应社会所必需的,同时也鼓励子女多与自己交流。

溺爱型父母对子女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总想给子女无限的爱和包容,给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保护,但却忽略了子女自己成长的需要,使得子女日后步入社会心理极其脆弱,经不起打击和挫折。

专制型的父母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子女身上,不关心孩子自己的想法,对孩子的一切采取“包办”的态度,使孩子丧失了自,孩子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感受不到家庭的温馨和温暖。

漠不关心型的父母由于工作或其他的原因对孩子采取忽视的态度,不注重在情感上给孩子应有的关爱和照顾,只是从物质上对孩子做出补偿。长此以往,孩子也享受不到本该有的家庭温暖。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综合国内外的观点,我们发现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直接成长的地方。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教育方式等对孩子的成长都有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家庭对孩子心理的影响起到了“双刃剑”的作用。比如一般在温暖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与长期得不到家庭关爱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的表现有非常大的差别。

(二)学校的影响

学校是青少年接触时间最长的地方。青少年面临着各种考试、比赛的压力,学校主要抓学生的学习成绩,升学率成为现在青少年在学校的主要目标。虽然现在已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很多学校仍是直接忽视这一点,对全面发展的要求置若罔闻,各种考试接踵而至,压得青少年喘不过气来。再加上学校主要是以学习成绩排名来衡量孩子的能力,这种不科学的衡量标准会对使很多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甚至自暴自弃,最终影响他们的成长。

(三)自身的影响

青少年阶段是其身体发育最迅速的阶段。男女发育成长特点的不同、身体迅速发展带来的好奇与不安等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特别是生理上的成熟与心理上的不成熟、想独立却又不能完全独立所产生的矛盾感,最易使青少年产生困惑。

四、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家庭教养方式的途径

(一)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中国式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喜欢以命令式的口吻和孩子交流,不注重理解孩子的内心。要想青少年能拥有健康的身心,就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起到榜样作用。比如父母之间关系融洽、父母与孩子之间平等对话、互相尊重,等等,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怀。

(二)父母成为孩子的“朋友”和孩子一起成长

青春期阶段的孩子由于生长发育迅速,容易浮躁、叛逆,其实都是自己对这一阶段的一种不安感的表现。父母这时要特别注意对他们的教育与关心,要做到真正地从内心上的关爱与呵护。如果父母能意识到针对每一年龄段、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对自己的教养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真正从内心理解自己的子女在成长中的各种需求,和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这样父母才能真正随孩子一起成长。

(三)全社会的力量

媒体、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多增加关于家庭教育的知识,为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提供指导与帮助,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心理的成长。

(四)因材施教

社会是由许许多多的小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尽相同。作为青少年家庭最大的相同点就是家里有个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但是父母在教育自家子女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随大流,一定要多观察、多沟通,一定要因材施教,这就要求父母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要多一份细心,多一份责任。

五、结语

每个青少年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的使命就是促使青少年身心健康地成长。为子女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父母采取科学的、理性的教养方式,才能真正地理解子女、走进他们的内心、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父母要把握一个大前提,就是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养方式,都要能体现温暖、关爱和理解。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青少年个体更好地成长,还可以对整个社会的青少年的异常心理的预防和矫正起到警醒和指导作用,更重要的是把握家庭教养方式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系及规律,建立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促使我们的青少年在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中更加茁壮地成长,从而提高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陈陈.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1996.

[2]高茗等.少年儿童行为问题为家庭学校因素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9):1045—1048.

[3]Nancy Darling & Laurence Steinberg ,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 An Integrative Model[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3:113(3),487—496.

[4]钱铭怡,夏国华.青少年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2):92—94.

[5]谢言梅.家庭教养方式及其与子女心理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大理学院学报,2006,5(11):81—84.

篇(6)

[关键词]心理健康 职高生 普高生 自尊应对

[作者简介]黄素蓉(1968- ),女,四川武胜人,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学校教育;张妍(1981- ),女,四川攀枝花人,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学校心理学;高晓东(1961- ),男,四川绵阳人,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校教育。(四川 绵阳 62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2013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流行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YB231)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070-02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人格发展、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欠缺。职高生面对复杂的自身问题和社会环境,容易产生较强的心理冲突,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不稳定,他们很容易受到内、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身心问题。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给他们提供有效的心理自我保健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比较普高生与职高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教育工作者掌握普高生与职高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做此调查研究。

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自尊和应对方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心理健康的状况。因此,我们从自尊和应对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调查。自尊(Self-esteem)是个人要求社会、集体和他人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荣誉的心理倾向。应对是个体在面临压力时为了减轻其负面影响而做出的认知和行为努力的过程。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应对方式(Coping style)是个体在应激环境或生活事件中,对该环境或事件做出的认知评价,以及认知评价之后为平衡自身的心理状态所采取的措施。有研究表明,自尊与应对方式之间是一种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复杂关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关联。个体自尊水平的高低对应对方式的选择有着极大的影响 。国内有大量关于青少年自尊与应对方式的研究 ,但对普高生与职高生的比较研究还很少。本研究对职高生与普高生自尊、应对方式的情况进行比较,为两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相关的依据,对于促进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了四川地区5所职业学校、3所普通高中高一、高二、高三的学生共125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被调查者集中,统一发放调查表,在班主任的组织下,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调查者自填量表,统一收回。剔除无效问卷,有效被试普高生616名,职高学生526名。

2.研究工具。一是自尊量表采用SES量表。该量表由10个条目组成,被试者直接报告这些描述是否符合他们自己的实际情况。分五级评分,分值越高,表明自尊程度越高。二是应对方式测量采用肖计划等人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共有62个条目,6个分量表。分为6个因子:解决问题、求助、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在6个因子的基础上又分为成熟型、不成熟型和混合型3种应对方式,成熟型应对方式包括解决问题、求助2个因子,不成熟型应对方式包括自责、幻想、退避3个因子,合理化为混合型应对方式。

3.统计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二、研究结果

1.普高生与职高生自尊与应对方式及各因子的差异显著性检验。T检验表明,普高生(35.22±5.16)的自尊得分高于职高生(32.51±5.41),差异显著(t=8.651,p

2.普高生与职高生自尊与应对方式的性别差异。T检验表明,普高男女生自尊分数显著高于职高男女生,除了在幻想和求助应对方式上女生无显著性差异外,职高男女生应对方式各项得分都高于普高男女生,都存在显著差异(见71页表1)。

3.文、理科普高生与职高生自尊与应对方式的差异。T检验表明,文、理科普高生与职高生在自尊与应对方式各个因子上都有显著差异。文、理科普高生的自尊得分均高于职高生,文、理科职高生的解决问题、求助应对方式得分高于普高生,但同时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低于普高生(见表2)。

4.城乡普高生与职高生自尊与应对方式的差异。T检验表明,城镇普高生自尊得分显著高于城镇职高生,除了在幻想和自责应对方式上乡村普高生与职高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各项应对方式职高生的得分都高于普高生(见表3)。

普高生与职高生自尊与应对方式的比较分析表明,除了乡村普高生自尊得分低于职高生外,男女、文理普高生的自尊得分都高于职高生。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长处、价值、重要性等方面总体上的评价。这说明相对于职高生来说,大多普高生对自身认识和评价较为积极、乐观,比较自信。因为成长环境的因素,乡村普高生与城镇学生相比,会产生自卑心理,使他们对自我的认识不足,自尊得分较低。

应对方式的使用与自尊的形成有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大量研究发现,自尊较高的人更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他们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比较善于处理各类事务。从总体上看,虽然普高生的自尊得分高于职高生,但是职高生的问题解决、求助应对方式得分高于普高生,但同时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得分低于普高生。而黄希庭等人对中学生被试进行的研究结果认为,高自尊的学生较少采用自责、幻想、退避以及合理化等消极的应对方式,而倾向于采用问题解决和求助的成熟型的应对方式。这与我们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重视普高生、职高生自尊的培养。自尊关系到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个体自尊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其行为、认知和情感状态。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的优点,同时也要接纳自己的缺点,能够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课余活动,或者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来提升学生的自尊,增强其自我价值感。尤其对于职高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而言,更有必要通过应对方式的训练提高其自尊水平。

2.开展应对方式的心理训练。高中生处于心理的“第二次断乳期”,社会的高考改革、学校的应试教育、家庭中父母的期待、同伴的友谊与竞争等,这些学习与生活、个人与家庭、生理和心理、现实与理想等方面的问题给高中生带来了很多心理压力。此外,不同年级的高中生又会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如低年级的入学适应问题、中年级兴趣发展和学业定位问题、高年级升学与就业问题,都需要高中生去应对。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敏感时期,这个阶段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以后的求学、求职、求偶等。因此,面对这个发展中的群体,教师、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细致入微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学生所处的心理冲突氛围中,训练学生面对压力、挫折时使用问题解决、求助等积极应对策略;在实际生活中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同时,也要训练学生如何在特定的情形下,正确使用发泄、幻想、退避、忍耐等应对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和调适。

[参考文献]

[1]高玉祥.健全人格及其塑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黄希庭,余华,郑涌,等.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1).

[3]肖计划,李晶.青少年学生不同个性的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6(5).

[4]岑延远,郑雪.大学生成就需要、自尊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5(2).

[5]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6]沈晓红,黄丽,祝一虹.大学生应对方式的若干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

篇(7)

[关键词]独立学院 特困生 心理健康 调适方法

[作者简介]刘林箭(1960- ),男,湖南长沙人,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居世宾(1981- ),男,江苏连云港人,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基础部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浙江 湖州 31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拓展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ZC2010121)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076-02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观指出,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在内的健全状态;健康指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而我国传统的健康观往往认为没有疾病和不适就是健康。在这种健康观的影响下,独立学院特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独立学院特困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特困生是独立学院中的特殊群体,用浙江省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细则中的术语来说就是A类学生,其家庭经济可支配的人均收入在当地最低贫困线以下。作为一个物质上的弱势群体,特困生所承受的压力更多地表现在心理方面。笔者在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独立学院新生进行健康普查时,将特困生的调查问卷予以分离统计。在此基础上专门设计问卷调查,并结合平时对特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了解,发现至少60%的特困生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独立学院特困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

1.具有强烈的“相对剥夺感”。调查结果显示,在特困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强烈的“相对剥夺感”,且已逐渐成为其心理状态的核心特征,无形中影响着其他的心理思维,并通过这些心理思维表现出来。这种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弗提出的矛盾心理状态是被剥夺的个体或者群体在主观心理上的感受,来自于与参照个体或群体即参照对象的选择,表现为在比较后认为自身没有得到应有的对待而产生不满和积怨,而表现在特困生身上则是一种对自身经济利益得失的判断和评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确实有很大提高,但这种发展和提高并不是平衡的。由于家庭经济情况的不同,大学生在吃、穿、住、行等方面都存在优劣差异。众多的参照对象使特困生在比较中产生了强烈的相对剥夺感。由于特困生过度在意家庭经济情况,不愿向他人袒露心声有些甚至逐渐将家庭经济水平的高低当成人际交往的标准与要求,进而就会产生苦闷、困惑、忧虑、沮丧等一系列心理感受,以一种否定的思维和视角看待人、事、物,因不满而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出现一些的行为,这些都是“相对剥夺感”的现实表现。

2.有严重的自我自卑感。经济上的贫困是直接的,但也是容易改变的,可以通过自身的勤俭节约使状况得以缓解,因贫困导致自尊心受损进而产生自卑心理,却难以在短时间内转变,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受其影响和束缚。独立学院的特困生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因为自卑从而对自身的缺点和失败异常敏感,认为成功对自己来说遥不可及,而失败则是理所当然,将物质的匮乏转变成了精神上的匮乏,特别是在涉及经济因素时,难以平衡内心的渴望和因经济水平较低而无法达到目的的矛盾,缺乏信心、沮丧、悲观等消极情绪接踵而至。一些女特困生总是对自己不满,过低评价自己。调查表明,有62.5%的女特困生表示自己“常有自卑感”,有75%的女特困生苦恼于自己的能力不为他人所肯定。同时,更是有61%的受调查者认为现实中的大学生活与想象中的大学有很大区别,这样的大学生活不能使自己满意。而发泄种种不满和苦恼的途径,一是自己默默承受,或是妄自菲薄,将不满转变成自卑,或是被动地加倍努力,实施“报复计划”,强行提高自身能力以求,或是压抑自身心理,抑郁成疾;二是疯狂倾诉,站在自身立场以一种不恰当甚至粗暴的方式向他人倾诉以求发泄,进而引起矛盾纠纷,结果只能是让自己力不从心、焦虑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