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4 16:48:4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 人才培养

21世纪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人才,培养具有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是建立在知识传播、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之上,而这又扎根于教育基础之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科技创新,均离不开高等教育对他的支持。因此,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一、何为创新型人才培养

所谓人才培养,就是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从一般意义上来讲,高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还是充分发展的人才,更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才。因此,必须从高校的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力、有效地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现实情况看,高校体制改革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经过几十年建设,我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在体制和机制方面还需不断完善。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必须建立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遇到的困扰

目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还处于萌芽阶段,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意识都比较淡薄,因此,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扰。

1.国际国内的差距较大

社会制度的不同导致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力度较大,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而国内高校仅是从思想上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而没有真正付之行动,这样拉大了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差距。

2.缺乏创新毅力

兴趣是创新的老师,毅力是完成创新的根本。目前,虽然有很多大学生已经意识到了毅力在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往往在实际运作中出现了虎头蛇尾的现象,最终放弃了追求。

3.缺乏创新思维和观念

许多大学生对现在的教育产生了很多的不满情绪,出现了牢骚满腹、唉声叹气的现象,对将来的信念、目标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动摇,因此,大学生安于现状,不再愿意去考虑未来的事情。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前教育部长周济说:“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吧高质量摆到更较重要的战略位置,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为大学的主要任务。”在21世纪,大学是国家的脊梁,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转变观念,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观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主义市场日趋完善,竞争愈演愈烈,因此社会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势必越来越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必然要发挥其重要性,不仅要传播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所以高校要建立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机制,必须要转变观念,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作为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内在要求。思想观念的更新,将为素质教育全面的推进和重点的落实提供科学的指导。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人是主导因素,要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采用民主的管理方法,真正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到位。

2.更新方法,调整课程设置为了使教学内容适应时代要求

在培养目标的选择定位上,应充分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才能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因此,加大基础教育的内涵延伸和外延拓展,调整课程设置显得尤为重要,必须精简陈旧落后的课程内容,增加现代科技基本原理,介绍学科的新发展、新成果,拓宽专业面。在教学方法上变“满堂灌”为“启发式”,激励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注入了活力和生命力。通过强化本科专业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加大重组力度,压缩总学时以及必修课学时,增加选修课比重,增强课外素质拓展和创新实践,真正尊重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天赋,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必须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提高教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感。师资队伍和创新团队是创新体系的两个重要指标,在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的支持方面应该定位明确、层次清晰,才能使创新人才培养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聘请老专家、激励青年骨干,造就高水平科研队伍,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因此,要根据实际,采取各种激励手段,调动教师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培养体系应能对社会、对人才变化的要求有相对的调节空间,以免造成对培养体系、结构和方式的破坏,影响其操作性。对学生的评价要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主导。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通过各种激励手段,为学生的创新型培养奠定基础。

5.注重学术氛围

高校要实行开放办学,保持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才能减少人才培养方式上的滞后性,把握社会的变化,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允许各种学术思想的充分讨论,尊重并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互相学习,大胆交流,共同提高。物理学院就通过教师学术讲座和学生学术论坛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崇尚科学的良好品行的形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全力争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推进学生研究型学习,加强应用实践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更是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必须担负的重要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协同创新 创新人才 人才培育

创新人才是迎合新时代、新发展最为核心的人力资源。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高校作为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应该努力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高校固有特色和属地发展需求,在实践中提升协调创新能力,营造创新人才培育的良好环境,促进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人才的创新素质与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等基本素质充分结合。对此,高等教育必须做出自己的回应,研讨对策,积极行动,回答挑战。

1.创新人才在社会发展中应为的角色

高校培育人才的理念取决于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角色需求。创新人才,首先应该是新理念的开创者。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丰富的科学及创新文化知识、依托严谨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人才对不同的问题会产生具有创新性的理念与思想,在系统理论与实践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探索归纳并提炼出新的理论,然后勇于用于指导实践与生产。

其次,高校所培育的创新人才应当是先进模式的执行者。创新人才懂得创新的思路与先进模式的演变过程,因此他们对先进的管理、生产、教育等模式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在应用与执行这些模式的时候就会更易于、更善于把这些先进模式转化成为先进的生产力。

再次,创新过程必然存在探索的反复,难免出现错误。创新人才比普通人才更了解创新创造的科学规律和过程,更了解错误的存在及产生原因。所以创新人才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对于差错具有更加敏锐的预见性与洞察力。因此创新人才应该是创新过程中错误的纠正者。

2.高校创新人才培育的现状及问题——天津调研分析

目前,从数量上统计,天津现有的高等院校数量和高校在校生人数高于我国平均水平。在现有的四十五所高等院校中,“985工程院校”两所,一所是天津大学,另一所是南开大学。“211工程院校”三所,分别是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以及天津医科大学。然而创新人才并不是“985”和“211”大学的专利,它应该是多层面多维度的。所谓创新人才,并非简单地掌握一些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应当具备在理论与实践中敏锐地发现问题并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前一阶段对天津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和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查发现,天津各层级的高校均对创新人才培育的重要性有相当的认识,且培养创新人才的紧迫感愈加增强。但在创新人才培养实际中仍存在若干问题。

2.1天津高校创新人才培育的现状

(1)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在机构设置上,高校大多成立了创新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初步形成了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在制度建设上,各校着力搭建人才制度体系框架,结合国家和属地人才政策自行出台并实施各类“创新人才工程”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成为高校选拔、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从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推动创新教育的落实。

(2)投入力度逐年加大

通过设立“优秀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在重点建设学科及相关学科中遴选创新团队进行重点支持培育,每支入选的创新团队给予资助经费;设立“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在重点建设学科中遴选中青年的优秀创新人才进行重点支持培养,每名入选的优秀创新人才给予资助经费数万元等。

举全校之力实施创新人才战略逐渐成为各高校的自觉行动,重点培养、择优选拔、大力度引进并举已成为高校扩充创新人才数量的基本途径。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逐步加快,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教界人士不仅加深了对创新人才重要性的认识,而且大力支持高校加大力度,精心打造“领军人才”和“新概念人才”。天津市各高校结合政府相关政策设立了专门奖项,对在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

2.2天津高校创新素质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高校学科设置与属地产业结合不紧密

天津市高校部分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甚至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是优势所在。近年来天津繁荣发展,但工业技术水平滞后、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愈加突出;随着滨海新区的逐步开发,技术需求也日益增加。高校培育理当跟随发展,但在实际中应并未在学科调整、培养模式设置上根据需要进行改革,致使为滨海新区探索先行先试的体制与机制、进行企业研发与创新,供给的高端人才不充足,没有形成服务属地经济发展的强劲的能力的等诸多问题显现。

(2)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不够

当前我市高校对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提高度不足,在校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技能与企业正在应用的技术仍然脱节。多数毕业生缺乏一线生产的实际分析和处理能力,到工作岗位后过渡期和适应期长,有的甚至无法胜任分派的工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较多立足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环节薄弱,实践能力滞后于企业需求。同时,我国的大学实践教育缺乏为学生提供提高其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创新能力的条件及场所,大学实践教育仍与国外的实践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3)人才奖励的名目过于繁多,且评比奖励重复

调研中发现各高校均对创新人才给与了不同类别和程度的人才奖励,以促进创新人才的发展。但是人才奖励名目繁多,评比角度雷同,评比奖励重复的问题突出。通过人才奖励达到人才激励的效果,必须全盘考虑奖励工作。奖项设置太多或是奖励重复,一方面给考评工作带来较大难度,不易实施;另一方面激励效果不佳,容易导致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的产生,严重挫伤了先进人才的积极性。

3.加强天津市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3.1依据区域产业结构确立多维度的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在天津市的工业改造中,既有技术创新和研发,更重要的是操作技能的熟练、提高和创新。创新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必须依靠创新人才。这就要求天津市的高等学校应培养以应用型为主,注重创新品质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从人才需求的结构角度分析,天津的发展急需两方面的创新人才,一是能够适应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具备国际化视野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二是能够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劳动力需求,接受过良好的职业培训教育,有坚实专业技能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依据以上天津市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可将人才培养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各类应用技术性创新人才培养。各类高职高专学校应随着社会现实与技术发展不断更新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企业需求注重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达到操作熟练、工作实践中有效率、有效益、有创新。第二层级高端专业人才培养。适当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允许部分直属学校增设一些与产业升级密切相关的学科和专业,鼓励相关院校和科研机构扩大石化、汽车、制药、光电子、食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相关专业的高端人才培养规模。第三层级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主导产业技术含量的增加,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将变得极为短缺,这类人才的培养将成为天津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高校应加大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为企事业单位输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3.2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育之路

天津的企业和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应加强三方的合作,走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鼓励企业到学校设立各种奖学金鼓励优秀创新人才的发展。企业可以以设立奖学金的方式,与学校联合培养挖掘创新人才。一方面鼓励了创新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实习,实现学生学习与企业收益的双赢。

(2)完善高新技术工业园。高校应与企业紧密联系,联合建立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主导为企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也可达到学生的企业实习、企业研发的效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3)学校遴选优秀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可由企业和学校对遴选的具备优秀专业知识、良好实践能力和创新思路的学生进行先期项目与技能培训,配备学校和企业双向导师。

(4)合理利用高校实验室与高校课题。将高校的实验室研究与高校课题研究与具体企业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其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同时使他们在协调能力、交际能力、口头和书而表达能力以及意志品德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受到了较全面的训练和培养,为他们毕业后在企业界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3注重创新环境的营造与建设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经济的发展,区域的创新能力作为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成为衡量区域人才质量是否拥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诸多,其中应该给予足够重视的是创新环境的营造和建设。

从改善环境的视角达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目标角度出发,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有着比较高的敏感度,即创新环境涉及到的各要素的完善,对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是明显的,因此提升天津市的区域创新能力应当抓住创新环境这个契机,以环境的改善为视角来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天津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属地优势,对创新人才的素质能力需求有着直接的及时的信息反馈。因此,从改善创新环境的视角来提升创新能力,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创新环境与创新能力的认识,从政策和技术层面推进区域创新环境的营造和建设。另一方面,从加强环境各要素整合的角度,完善协同效应基础设施建设和创业水平建设尤为重要。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对此政府应及时健全信息沟通渠道,加大教育投资力度,通过创业政策的放宽、创业平台的搭建、创业环境的优化,对创新人才进行鼓励等措施,构建起一个全面的立体的创业支撑体系,从而形成良好的积极的创新创业氛围。最后,评奖评优活动应该适度,避免结果与预期相悖的情况出现。

参考文献:

[1]王家军、俞亚萍.山大学人才培养计划谈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10,(8):82-84.

篇(3)

关键词:高校;创新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101-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育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从世界范围看,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还有不少欠缺之处。须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拥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一、高校创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对创新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创新,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主流,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创新教育也随之形成。但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对创新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并未达成一致,有的教育工作者甚至认为创新教育只是一个噱头而已,他们认为当今学生的生源质量日益下降,传统的学习成绩提高都难以实现,创新教育更是无从谈起。多数学生则对创新毫无兴趣,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忙于应付各种各样的竞赛、考试,为了分数而煎熬,所谓的创新、研究、合作等等都是奢谈。

2、传统教学管理制约创新人才的培养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制度的保证,但是现有的教育教学体制与创新教育要求明显不符,过分压制创新人才教育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传统教育体制过分注重整齐划一的管理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传统的教育管理体系在学籍管理、教育教学计划制定、考试考核要求、教师教学评价、教育人员的工作绩效考核等方面都缺乏灵活性,而@些对于创新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没有这些制度的改变很难真正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

3、创新教育缺乏强有力的政策导向

虽然这几年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高校对创新教育的舆论宣传日益加强。但是,离预期的目标仍然差距甚远,没有在广大的师生中形成足够的氛围和导向。这中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教师对创新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要引起教师的重视必须要通过一定的制度来保障,比如在教师的业务考核中要设置创新教育评价指标,并在职称提升和绩效管理中予以体现。因此,从政策上对创新教育予以倾斜是实现教师对创新教育产生足够积极性的重要保证。

二、促进高校创新教育的对策

1、转变教育理念

理念是实践的指导,没有正确的理念,很难实现正确的行动。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实现教育创新的关键。教育创新既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创新,也包括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而要实现这些创新则必须要基于教育理念的更新,如果仍然死守传统教育理念,很难真的实现教育创新。所以,高校教师首先要不断吸收新兴的教育理念,注意吸收最新的技术和方法,在思想上跟上时代的创新步伐。创新教育不是仅仅为了破除传统教育方式和观念,而是在破除传统教育观念的同时还要形成新的教育理念。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积极渗透当今世界的主流教育理念和最新教育理念,努力将人才培养成符合时代精神的建设力量。创新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高校学生的整体素养,实现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顺利转变。根据因人施教、分层教学的原则,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来构建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体制。

2、改革教学管理体制

创新教育的顺利推进依赖于高校课堂的改革,对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和学科设置都要进行创新,构建符合创新人才要求的教育模式,在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制度,提升质量,实现教学管理的制度创新。课堂教学的改革要在创新教育的理念指导下,制定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体框架,统筹考虑人才培养的思路过程,通过最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成果来完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学科创新、教学创新和课外培养创新,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其中教学创新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没有教学的创新无从谈起所谓的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只有通过课程教学体制的改革,拓宽专业范围和交叉学科建设,积极培养技能复合型人才和学科综合型人才。

3、实施有利于创新教育的政策导向

创新教育的实现离不开政策的保证。通过改革现有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科研成果考核机制,减少各种浮躁之风,功利之心,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学术腐败。在创新教育的理念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师职称评审指标,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价值导向。科研奖励更要注重提高科研创新指标的权重,侧重科研成果的影响因子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此外,要积极引导和推动教师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会创新,对于教师的教育创新探索和积极支持。

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在教育创新、科教兴国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4)

对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认识

1.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

结合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我们总结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包括:智力中上,有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个性特征突出,某些非智力因素突出,有浓厚兴趣、强烈好奇心、坚韧的意志品质、很强的自主性、较强的自信心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优长,不排除某一方面“短腿”;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2.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

充分了解作为人的三个基础:生理的人――学生是一个生命体,有生命成长的基本规律,身心发展不断成熟;社会的人――学生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有责任感,敢担当,善合作;独特的人――每个人有不同的潜能,教育应激发潜能,促进其个性发展。

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发展的三个系统:动力系统――遵循激励为主的教育原则,从做人、做事开始,培养学生理想信念和自觉追求;平台支持系统――观察学生特点和兴趣教师为学生发展提供建议、学生自主意愿学校提供发展多元平台、创造成功条件学生自主发展;资源系统――提供足够资源。

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培养原则是差异的学生、差异的教育、差异的发展,其核心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必须贯穿在纵向和横向两方面: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纵向设计教育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横向设计教育教学活动。因材施教强调从统一规范走向更加注重个性发展,追求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强调创造性人才的人格完善与创造性思维的充分发展。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尤其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创新型人才学习的突出特点就是自主性、选择性、有个性;在学习方法上强调亲身参与科学实验与研究,进行探究学习。

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侧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关注创新人才的非智力因素;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以社会责任感和合作能力为主的德育要求;既重视科学素养,又重视人文素养的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的、开阔的视野;突出身体素质;注重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突出自主性的培养;为创新人才的发展搭建优长发展平台,但不拔苗助长。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实践探索

2009年9月,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发挥北京育才学校十二年建制的办学优势,中科院心理所为北京育才学校颁发“未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并签署“未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备忘录”。其主要目标就是打通小学、初中和高中各个环节,形成一条适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的绿色通道。

1.“4+1”课程模式

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发展性课程两大体系,采用“4+1”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组织模式,即每周4天在校学习和1天社会体验,保证了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同时还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基础性课程构成学生的基础知识体系,形成基础性学力。发展性课程形成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学生的知识背景,形成发展性和创造性学力。科研活动课程旨在使学生体验科学过程和促进个人发展潜能。

2.教学模式

聚焦课堂,重点研究“老师指导学生怎么学”,建立学与教的新文化。

(1)基于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原则(见下表)

(2)基于差异教学的有效策略(见P24表)

(3)基于校本选修课程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选择、兴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选择――自主选择,扩大同伴圈;

兴趣――以发展学生爱好、优势领域为出发点;

自主学习――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方面积极参与;

合作学习――相互合作,共同管理时间,解决问题。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初步效果和建议

通过相关测试表明,实验学生在身体素质、意志品质、社会知识、思维发散、自我效能感及自我概念六方面指标显著高于普通学生,是长期实践“博、雅”目标课程体系的结果。我们总结了变化明显的几个方面,有好奇心、想象力、兴趣,自信心得到保护;身体素质加强;视野开阔、综合实践能力得到锻炼;自主性得到锻炼;建立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广泛,自主学习精神较强,创新能力有所提高;责任意识和合作能力进一步加强。

每年,学生在科技创新、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比赛成绩非常突出,也显示了学生良好的发展潜力。

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我们也发现以下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

第一,创新人才培养关键是要创设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和土壤。目前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自主发展空间不足,国家政策层面的相关支持亟待加强。

第二,从项目制到常规化。目前创新人才培养还以项目制为主,还没有形成常规化的机制。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应限于少数人,而应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追求。“翱翔计划”受益者也应该由翱翔学员逐步辐射到广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更应回到课堂主渠道上来。

篇(5)

关键词: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协同互动

1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1)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辅相承。近年来,我国高校一直在探索高水平人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解放前后,部分高校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将优秀人才送到国外进行深造,形成了基础人才培养特色。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发展经济的需求非常迫切,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科技人才非常重视,学校进一步突出了学生的实践教育,强化基础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模式。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使我国创新人才看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重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共同提升,强调重点学科的领先优势,加大力度制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着力打造培养一批具有宽阔学术视野和创新思维的创新人才,研究世界优秀创新人才的特征发现,具有广阔的兴趣爱好,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专业的科学知识结构和交叉知识背景是创新的源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学者越可能成为拔尖的创新型人才,这也说明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根本所在。高校在不断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利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培养人才和吸引人才,同时通过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知识创新和学科发展,实现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统一,从近几年国家重大项目基金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已经成为研究的主题,复合型创新人才通过交叉学科来培养,不同学科的交流与沟通适宜创新人才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突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横向知识交叉已经成为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也会不断促进新专业、新学科涌现,不论从培养目标还是从知识结构来看,未来都会体现创新人才与学科的混合知识结构特征。(2)学科建设生长文化环境。学科建设的主体是人,人才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直接决定学科建设,而学生的学习和培训一定受文化环境的影响和规范,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良好的文化环境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在高等学校的教育中,应该重视文化氛围营造的重要性,他是连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纽带。高校通过价值塑和精神弘扬鼓励创新和竞争,鼓励相互协同,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相互合作,鼓励教师潜心教学和科研。每一种学科都是一种知识传统,是思想范畴和行为准则的融合。学科不仅是一种知识类型,更是独特的文化形态,影响着学生的文化形态,规范学科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学科文化环境也影响教师的思维和行为,特别是在学科领域的工作态度、工作绩效和工作行为,进而影响学科的生长,更影响学习的教学和培养。由此看来,学科文化的存在是学科成长和教师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3)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学科建设要依靠人才来实现。从某种程度上说,具备什么样的人才就具有什么样的学科,具备什么样水平的人才就具有什么水平的学科。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关键就是人才队伍的培养,没有一流的人才队伍,就没有一流的学科,也没有一流的大学。从宏观来看,高校通常将学科发展和预期成果讲的头头是道,但对人才的培养没有太好的措施。学科方向教师的匹配,教师的引进与培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往往是一带而过。没有好的人才队伍,学科建设的目标就不会实现。具有好的学科建设就必需具有好的人才队伍规划,没有人才培养的学科规划只是一个“动听的故事”,无法真正落实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目标。一流学科的建设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人才队伍,人才队伍的培养需要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高水平的学术团队,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在高水平人才引进方面,要具有主动出击的精神,抓住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键,努力形成重视人才队伍和人才培养的局面。此外,人才培养也需要机制体制建设,特别是跨学科发展上要突破体制机制的壁垒限制,通过有效推动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找到有利于跨学科发展的办法。人才培养是调动广大教师投入学科建设积极性的体现,学科发展离不开学科内部之间、学科之间的竞争与协同,离不开资源的匹配和管理,离不开相应的服务和保障。因此,学科建设的关键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决定学科建设的成败。综上所述,从我国目前的主要学科结构来看,学科交叉的合作与组织还非常缺乏,大多集中于非正式组织中,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对交叉学科的发展和创新给予更多的关注。随着我国提出建设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越来越多的交叉学科研讨会、项目基地和实验室等进行资源整合,成立若干进行交叉学科研究和创新的研究机构,这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资源基础。美国是国际上公认的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最为完备的国家之一。在人才评价方面侧重于创新性的培养,在基础课程设置上已经将交叉学科教育当成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知识整合、学科融合是最主要的推动力,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提升,学科建设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这也是高校存在的意义。

2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改革开放初期,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科技教育发展非常重视的课题。学校不能创新是因为没有优势学科,学科不具有优势是因为不具有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较高,虽然高校对学科建设和人才建设越来越重视,但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和互动是高校面临的主要困难。(1)传统的制度限制。我国教育和科学发展受传统体制、观念和制度的影响根深蒂固,跨学科教育一直处在学科体制的边缘,虽然近些年高校的合并使不同学科的高校和专业进行合并,但没有实现实质的融合,很难实现根本的改变。然而,高校也意识到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而南北发展不平衡,东西地区发展失衡,接受传统教育的原因,学科发展和跨学科学习的意识非常薄弱,学校也没有创造这样的机会,创新能力和意识不足,缺乏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和优势,因此,缺少科学研究的创新成果,当今高等学校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必须打破这些人为束缚,克服体制内存在的各种弊端,以科学人才观为宗旨,以谋划长远的发展为战略,充分发挥院校的优势作用,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增强人才竞争力。(2)机制和模式尚不健全。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我国综合性大学和研究型大学具有优势资源和设施平台,不同学科的专家资源较多,学术思想和科研设备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在实际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存在很多障碍,教育体系僵化,不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不同学科之间壁垒较严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很大限制,如何让学生汲取学术营养进行创新是教育体系必须解决的问题。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动力和必然趋势,同样,教育改革并形成创新教育体系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虽然我国部分高校采取了一些措施,二学历、跨学科学习等形式,尝试培养综合型和复合型人才,但这些措施仅限于专业结构形式的调整,体制机制和资源整合仍然受到其他因素的限制,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机制和模式尚没有建立,不同学科的建设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传统观念、机制制度和模式制约着学者的思维,更缺乏不同学科教育体系的多元化。(3)人才规划和顶层设计欠缺。很多高校的学科缺乏高级人才,专业队伍中处于中低水平者较多,拔尖和创新人才缺乏,能够解决复杂问题和跨学科研究的学者更少。很多学科的人才队伍很难支撑学科的长远发展,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不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科的发展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人才。此外,学科的发展需要顶层的设计,在系统的学科规划和人才培养规划方面,没有系统的顶层设计就制约了学科的发展,管理者从宏观上设计学科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师生明确学院和学科的文化氛围,适应学科发展的体系和机制,有利于创新型团队的形成,进一步使学科向着良性有序的方向发展,鼓励学科人才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中青年学者应该勇挑重担,与老一辈科学家共同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学术创新氛围浓厚的研究环境,延续和传承合作、严谨和求实的科学精神。(4)跨学科发展的培训体系和融合能力不足。人才培养需要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按照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通过分布实施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建立各学科和专业的岗位培训体系课程。学科建设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也需要跨学科培训课程体系的建立,因此,跨学科培训体系的建立就非常迫切。在现行的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中,各层次将较大的精力集中于科研水平的提升,而忽视了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培养。学生有效的创新和创造阶段来源于研究生培养阶段毕业要求的压力,学校和学科以发表一定水平的论文为毕业前提,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这成为学生创新学习的动力源泉。在学科协同发展上,各学科之间没有形成协同效应,缺少合作和沟通协调,各个学科都独立自主,纵向的学术交流活动较多,而学科之间横向的合作和跨学科学习非常缺乏,学科之间没有形成合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创新和学科的快速发展。

3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互动机制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经验已经证明,任何一个学科都不可能完全依靠本学科单独发展,高等院校承担着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打破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实现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是有效促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根本动力。

3.1构筑创新性高水平学科平台

高校应以构筑综合性学科布局为基础,发展以理、工、文、医等不同学科建设,形成多样化的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布局,为创新人才提供充足的创新空间,有效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高水平学科平台的建设是高校在整体宏观发展上的顶层设计,学科平台建设要兼具连续性和创新性。凝冻学科发展方向,为创新性人才提供充足的创新空间,只有站在学术前沿上,学术空间才更广阔。为学生提供高水平“教练”的就是一流学者。师资队伍是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是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性教育理念中能动性和关键性的纽带。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培养创新人才配备了优质的力量。构筑创新性高水平学科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实践条件。优质的资源为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分层次、分阶段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多样化的学术交流,激发学生探索学术的兴趣和创新思维的学术氛围。努力拓宽学生的研究兴趣,在学生的选题和兴趣上实现契合,突出研究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导师也应在不断提升自身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创造。研究平台的建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条件,国家进行投资建设一大批重点实验室、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重点学科创新研究中心等,为学生提供了优势资源和教学资源,为学生打造优质的创新研究平台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此外,多样化的学术交流是思想碰撞的有效方式,活跃、多样化的学术论坛、沙龙、会议等多层次的学术交流体系,各种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基金项目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创新研究。

3.2构建多样化创新性教育内容

创新性教育内容主要从研究型学习、高水平科研和多样化交流三个方面体现,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分别教育,形成多样化创新教育体系。首先,研究型学习是面向问题的方式,例如本科学生的研讨课、实验课和实践课,逐渐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进行前沿课程的学习,对研究生的教育主要从带着问题的角度开展,将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统一纳入到学生对知识的钻研和创新中,带领学生走入前沿领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质疑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其次,高水平科研是创新实践的集中体现。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学生科研能力已经成为判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同时,科研也是评价学科建设的主要衡量指标。培养优秀的科学素养、创新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创新人才体系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基金课题、文章发表、科技发明等方面都是学生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最后,多样化交流是创新的有效手段。学术会议是促进创新的重要沟通方式,国际合作项目、博士生论坛、国际学术会议等都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还促进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意志和决心。

篇(6)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3-0010-02

当前,一些地方高校存在类型定位不清、人才培养模式雷同、缺乏创新人才培养氛围等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虽然与政府和社会等因素有很大关系,需要政府与社会做出相应的努力,但最根本的还在于高校自身的努力,高校应勇于和善于承担起推进教学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性责任。

一、明晰各种类型的高校定位,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特色

高等学校定位决定了其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每所高校承担的任务、服务功能的类型和范围不同,其定位也应有所不同。地方性本科院校应以教学为主,把更多的力量用在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应用型创新能力等方面,培养的学生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趋势的发展和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办学特色对一所学校的意义和价值显得越来越重要,应该树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立足于其特色学科和传统优势,创新办学理念、创新办学定位,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培养具有学校特色的创新人才。

二、树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会有所不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专才教育模式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重新审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虽不可全盘否定,但其改革势在必行。要确立正确的“人才观”和“学生观”,倡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好“转知成智”的工作,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要在深刻认识创新人才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以科学的创新理念为指导,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学校发展且能最大限度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方案。同时,还要制定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与之配套的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所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能实现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以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有不竭的动力。

三、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创新人才培养评价制度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主要是指对学生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指引性影响的部分,是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进行创新思维、开展创新研究和取得创新成果的重要杠杆,包括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评价与选拔机制、有利于创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制度机制建设,加速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观念改变,给予创新型人才积极评价和充分尊重;确立科学的指标体系,突出对于创造性特征的认同;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弹性、以人为本的教育制度,让具有各种特殊才能的人有充分的发展机会。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构建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生机勃勃的氛围和环境,有利于推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人才评价方面,必须坚持实践检验的标准,培养“创新型”人才应是高校追求的主要目标。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在进入大学学习后,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创新业绩进行筛选,并拟订动态的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创新教育。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也至关重要。学校应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建立“思想道德素质+课程成绩(笔试和实践)+毕业论文(设计)+实习创新业绩+平时性创新业绩”相结合的评价制度。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有利于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四、改革课程体系,发挥课堂教学主导作用

课程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课程教学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创新人才的培养取决于创新教育的实施,而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的创新最终都要落实到课程内容的创新上。世界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正在向课程的综合化、平台化、多样化、弹性化和开放化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课程体系。其一,革新课程理念。教师应结合本校实情,革新课程理念,增强课程意识,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使其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技能。其二,更新课程内容。高校的各类课程都要充分吸纳自然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跟上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步伐,把学生引导到当代科学的前沿,开阔其视野,拓展其思维。其三,均衡课程设置。要注意加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促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结合;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同时,努力塑造学生的求实创新精神和良好思想品德;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课程体系,有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四,建立宽松的课程创新环境。在课程实施中,可以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如采取“探究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大胆地想象,提高创造性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使学生创造性潜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引导作用,运用课堂教学、学术活动、社会实践与科学实验相结合的三元结构教学模式,在发挥课堂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强调显性课程课堂教学与隐性课程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以学术活动为核心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

五、建立创业创新实践基地,完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创新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开展的教学活动应该是一种面向社会、面向实践、面向生活的多层次、全方位开放的人才培养活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提高为目的的创造型教学实践活动。在强调继承与适应的同时,更强调创造与发展,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创新人才培养不能脱离实践活动而独立存在,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目前,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有所弱化,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应推进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大力加强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实验教学、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这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构建实践创新平台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创新基地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对有条件的实验室进行开放,建设校内创新教育平台,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允许学生在完成基本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设计性、探索性或研究性实验,培养学生文献调研、实验设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地方高校还可发挥与地方联系紧密的优势,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建设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实验基地。鼓励创办大学科技园或创业园,使之在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方面起示范作用,成为出思想、出成果、出经验、出人才的基地。

六、建立多方协商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大学已经走出象牙塔而融入了社会,走向了社会中心。身处社会中心的高校必然要采取一种“社会需求导向”的发展模式,改变社会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过程中缺位的现象。目前,反映高校毕业生供给与社会用人需求的管理信息系统十分薄弱,统计指标与数据长期处于粗放状态。高校要主动地联系行业组织、地方政府、社会中介等,获取相关的社会需求信息,并及时把社会需求的预测反映到人才培养模式中。同时,要确立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主导地位。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理应是人才培养模式决策与设计的重要参与者。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中,教师参与程度不高,只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执行者。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在考察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征求教师的建议,也可以由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设想,学校加以汇总并对照社会需求形成较为合适的模式。另外,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要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注重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制定。在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一段时间之后,更要调查一下毕业生对它的评价,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坚实的基础。通过建立多方协商的机制,各方的利益都能得以表达,所培养的人才也就更接近于人们的期望,人才培养模式也就较为优化了。

七、整合与优化教育资源,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校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组织,资源不足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极大的限制。在资源缺口不能迅速解决的情况下,整合与优化资源是一条理想的路径。第一,要实现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共享。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整合校内的课程资源,打破门户之别,营造共享文化。高校间更需要形成合理的机制,充分利用网络、地域的优势,加强合作。第二,要加强教师资源的共享。当前,一些高校生师比偏高,师资数量整体不足,且存在学科和地域的结构性差异,师资素质也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这就需要加强师资资源的共享,取长补短。在高校内部,也可以整合资源,形成教学团队,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发挥教师队伍集体的力量,实现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共同发展。通过科研内容积极向教学内容转化、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转化、科研方法与教学方法的渗透、教学问题与科研问题的双向延伸等,促进人才培养的灵活性、柔性、多元发展。此外,还可以通过积极引进政府、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补充教师数量,同时解决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第三,加强教学设施的共享。目前高校内部各院系的教学设施基本上不对外,其他各教学单位一般不能使用,这导致了很多教学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除了院系间资源的共享外,还要加强对产业界和高校之间设施的利用与共享,开展更多的富于成效的、深度的合作,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宝存.创新人才理念的国际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3(05).

[2]马少红.论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因素[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04).

篇(7)

【关键词】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20-02

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职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高职教育在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不仅关系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关系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而且关系到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问题。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阐明了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并从增强服务意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几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其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

1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及重要性

1.1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功能;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职院校在完成国家下达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在各种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中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经常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1]。广义的服务包括科研服务、成人学历教育、成人技能培训、社区教育等方面。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就是高职院校在开展各种类型的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价值的发挥,也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

1.2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是一种“与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最直接,在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2]。”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增强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推动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职能,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可以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高职院校也为提升现有的劳动力素质做出了贡献,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其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质量更高的科研服务、成人技能培训、社区教育等,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高职院校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如果高职院校不能有效履行这一职能,则高职院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因此,社会服务能力的增强既是高职院校存在的价值,又是促使其发展的强大动力。

2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和策略

2.1 增强服务意识 明确服务定位

高职教育要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3],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明确其服务定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逐步理清办学理念,办出自身的特色,为社会培养的第一线的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与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高等教育学校相比,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决定了其必须承担服务社会的职能,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增强服务意识,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高职院校在增强服务意识的同时,还要明确服务定位,找准服务对象。与其他高等学校相比,高职院校的服务范围是城区服务、农村服务、县镇服务,同时,高职院校的服务范围要逐步向农村和基层延伸,更好地为基层服务。服务意识的增强、服务定位的明确有助于高职院校找准方向,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2 校企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4]。要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重要的途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打破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习课堂转移到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去,使学生在社会服务中学习和成长[5]。为此,要实现学生的学习和企业需求、服务社会的零距离对接。首先,高职院校要组织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比如护理、医学专业的学生为社区老年人义诊活动,既可以服务社会,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技能,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其次,学校组织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促进其职业素质和知识技能的提升。到岗位实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增强其进一步学习的动力。顶岗实习也有助于学生了解真实的工作情景,而不是拘泥于书本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最后,可以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方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确定培养标准,用人单位向学校下达人才需求订单,学校在结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的基础上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从而培养能够满足特定岗位要求的人才,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2.3 提升教师素质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