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16:48: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业工程就业方向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教改探索;农业工程;一体化
构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模式,改变以往毕业设计教师出题、学生选题、侧重理论、缺少实践支撑的模式,从企业生产、人才需求出发,提出“一体化”模式的毕业设计教学方案。通过合理选题、设计形式多元化、校企联合指导、调整毕业设计时间、优化毕业设计内容和评分标准等措施,使毕业设计更具操作性和实践性,大力提升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缩短就业的适应期,实现高校与企业的无缝衔接。
一、毕业实习改革探索
毕业实习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与社会深入接触的良好机会。毕业实习之前,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参观和调研的机会充分认识本行业的情况、特点、企业需求以及当前的业界形势和各项政策,据此初步形成毕业实习意向。
1.顶岗实习
学生进入企业直接从事岗位工作,与工人同吃住。为使学生能胜任岗位工作,在岗位的选择上需反复论证。学生顶岗实习有一定压力和工作强度,实习之后学生对工作、就业会有深刻的认识,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打下扎实的基础。
2.注重工艺训练和设备的使用
在学校,更多的是理论学习和基本原理的验证。农业工程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应注重农业生产工艺的训练以及现代化农机设备的使用。
3.校企合作
校企优质资源联合,学校的优势在于师资,企业的优势在于设备和生产制度,两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毕业设计改革探索
1.小组合作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的内容可联系企业的实际生产项目进行选择。研究内容、设计方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做得好的毕业设计项目能直接服务于社会实际生产。考虑到学生的特长爱好,通常把学生分成小组,由小组合作完成实际项目的毕业设计。学生根据确定的毕业设计方案进入实习企业边实习边做毕业设计,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2.校企“双导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
有条件的高校可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与本校教师共同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实现校企“双导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校企联合指导,指导方式多元化,力求一切从实际出发,追求实效。 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在时间安排上可以有大致的阶段划分,但无须明确界限,应根据当时具体环境灵活掌握。
3.建立品牌毕业设计题目库
对毕业设计题目进行筛选、凝练和总结,各小组均选出一些毕业设计题目,建立品牌毕业设计题目库。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就业进行评价。以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为例,学院与相关企业联合设计了一些品牌项目,如“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实现电梯的基本升降控制、无线报警控制、视频监控等功能;“农业物联网监控系统”,实现土壤的墒情信息、环境参数信息智能监控,并可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监控;“食品包装生产线监控系统”,实现食品的称重、传送、包装智能监控;“智能楼宇监控系统”,实现安防监控、智能照明、智能门禁监控等功能。
三、就业拓展探索
1.与相关企业建立订单式培养协议
我国正处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期,现代化农机、农建、农村新能源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农业工程类人才需求量大增。高校与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有利于促进农业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率的提高。农业建筑、农业水利、农业水电、农业物联网、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农业电气化等农业工程类专业的订单式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社会多方面共赢。
2.实现以专业为背景的创业
当前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给个人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会。新农村建设、农村城镇化发展更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具有农业工程类专业背景的学生创建现代化农业科技、农业生产、农业服务类公司拥有独特的专业优势,促进就业的多元化。我校近年来创建了一大批与农业科技相关的公司,并对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学子提供了多方位的支持。毕业生陈飞宇参加全国创业大赛赢得8100万元的巨额意向融资。
3.国外就业拓展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各类人才培养和应用都处于世界的前列。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工程类专业学生海外发展大有所为,世界上很多国家对我国的农业人才青睐有加。
四、“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的探索
1.一体化模式的内涵
所谓“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即学生可以根据就业意向选择相应的实习单位和岗位,结合生产实际中的具体课题确定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也可以根据毕业设计题目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毕业实习工作,积累经验并为就业做好准备。
2.一体化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提高
新模式对指导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条件的高校也应支持本校教师去相关的工厂、企业开展实验进修。为确保一体化模式的有序实施,指导教师应协调好学生的毕业实习及设计项目和企业生产需要之间的关系,落实毕业实习内容和毕业设计项目。同时,对学生毕业设计进行方案论证、督促检查,并与企业导师一起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
3.一体化模式实施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前期参观和调研阶段。学生在专业课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意愿去相关企业参观和调研。通过参观和调研充分了解行业现状及生产特点,对职业发展意愿进行自我调整,以便为后面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确定目标。
第二阶段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目标的设计阶段。在前期实地参观和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专业课教师引导和指导,学生根据专业知识学习情况、自身意愿和企业要求,确定毕业设计题日、毕业实习地点和未来就业方向或单位,并对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方案进行具体修正。
第三阶段是针对具体的毕业设计题目进行针对性实习。学生的毕业实习和设计实行“统一导师制”,即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教师也同时负责该生的毕业实习和就业,教师的主要工作包括专业知识学习的指导、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指导、就业及职业发展引导等。
4.一体化模式的评价体系
建立契合一体化模式的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指导本模式的修订。在“一体化模式”下,质量评价体系应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分配,应体现三者结合的程度,并综合考察人才质量与自定目标的符合程度。
农业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对农业工程类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模式的构建是农业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廖晓纬.校企合作低成本高效率毕业实习的一种新模式[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14(1):131-133.
[2]武卫莉.提高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的教学质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153-155.
一、农业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实验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特色不彰显
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专业以图像信息处理与传输为重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专业则以雷达信息处理为特长[2 ]。农业院校的电子信息专业应该突出农业特色。但是由于电子信息专业在农业院校一般都成立时间不长,属于新兴专业,因而经验不丰富,尚未形成农业特色。由于专业特色不明显,导致专业实验室特色不明显,实验内容更多的是通用的验证实验。以南京农业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综合设计实验未能与农业工程有机结合,以致很多学生毕业时对农业工程都不是十分清楚。虽然近几年毕业的学生都能找到工作,却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什么行业都有,且就业的层次不够高。而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已经将农业工程纳入十大重点投入项目之一,农业工程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电子信息专业如果能和农业工程结合,必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实验室设备和实验老师尚未转型
农业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实验室一般是在原有的相关专业实验室基础上建设的,由于时间短,尚未真正转型为电子信息专业自身的实验室,并且实验室设备使用时间已经较长,实验条件比较差。如南京农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依托于原先的农业电气化和自动化两个专业的实验室,只是针对高频、通信原理等补充了一些实验设备。缺乏实质意义上专业实验室,实验条件就捉襟见肘,使得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讲授的是新设备知识,而实验教学时接触到的却是一些陈旧的设备,教学难以得心应手,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从学生方面看,在课堂上可以学到先进的理论知识,实验室陈旧的设备却影响了学生做实验的兴趣,以致学生把做实验当成是一项无聊的任务,实验过程中仅是看别人做实验,实验后抄一下实验报告,这样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大打折扣。实验老师也未能转型。由于农业院校原来没有电子信息这个专业,专业增加后,实验室规模相对是扩大了,但是实验室老师都是从相关专业转过来的,如南京农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教师许多原先是从事农业电气化和自动化实验教学的,他们对电子信息这个专业还不是很了解,在很多实验教学中并不能游刃有余。另外,许多农业高校没有建立对实验教师开展相应培训的机制,实验教师的工作量核算又缺乏科学性,从而影响了实验教师学习新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在实验教师人才引进方面,一般学校认为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附属物,因而没有给予实验教师相应的待遇,很难吸引优秀的人才投身到实验技术队伍中。
(三)实验室的封闭式管理与电子信息专业的开放性相悖
电子信息专业教学离不开一个开放式的实验室,学生需要不断的实践才能打好基础,才能学好专业知识,才能拥有良好的专业能力。但一般高校将实验室物资和实验教学放在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这就造成了实验室管理上的不协调,既难以形成跨学科的实验能力,又不易实现整体效益。如南京农大工学院电气工程系实验室原来是按教研室分,有三个实验室管理办公室。后来该校将三个实验室合并为一个电学实验中心,就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实验室管理上的这个问题,使得“学生等实验室开门、实验室开门等学生”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为了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管理,南京农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还采用了学生勤工助学的方法来参与管理。但由于工作不成熟,未能制定对应的规章制度,使得部分实验室变成了学生自己的场所,反而更增加了实验室的封闭型。
(四)实验教学保守性与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要求不符
电子信息专业实验教学应该更注重动手能力,但是现在的实验课堂完全没有体现灵活的动手,师生更像是在完成一项任务。老师注重理论教学,没有把时间过多地投入到实验环节中,实验教学中只是把一些验证性实验和被做了很多遍的简单的设计题目布置给学生做,创新性在其中难以实现,从而影响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农业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对策
(一)依靠优势学科,强化农业特色
电子信息本科专业学生可以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电子竞赛、挑战杯、GIS 大赛、机器人大赛等等。这些比赛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但是需要有特色的创新实验室作为支撑。电子信息专业实验室只有和学校的优势学科水融,才能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该校的农业工程学科历史悠久,学术源远流长,20 世纪 80 年代就已经有硕士、博士点。因而可以考虑将电子信息融入农业工程,在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下开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这样既能使农业工程学科“老树春深更著花”,也能使农业院校的电子信息专业“借力好风上青云”。在此基础上,更多地将农业工程项目引入到电子信息实验环节中,如可以考虑农业自动灌溉里的控制装置的设计,农业害虫识别的简易智能装置设计等等。
(二)投入经费 ,推动实验室设备和实验教师转型
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教授说过:大学有将近一半以上的资产在实验室,因此实验室是学校的“半壁江山”。农业高校的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到电子信息专业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保证实验室专项资金无虞之外,还需进一步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使实验室最大限度地向电子信息专业需要高效转型。实验室教师是实验室最具有活力的因素,其素质是建设实验室的关键。提高实验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是加强实验室强大支撑作用的有效途径。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以前的实验教师跟不上专业实验教学需求,因而可以转型为管理人员,同时另外招聘专业能力较强的专职实验教师。学校每年不断地以博士毕业生充实教师团队的同时,应该引进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的毕业生充实到实验技术队伍中,培养专职的实验老师。
(三)科学管理,建设开放式实验室
电子信息实验室管理方式应体现出现代化、开放性。传统的计划管理方式弊端较多,因而实验室的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实行科学管理。同时,电子信息专业的实验室本身以现代化的仪器见长,管理现代化也是题中应有之意。与开放式管理相较,传统的封闭的管理方式已成为实验室教学的绊脚石,传统的实验教学也不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独立思考。现在的高校实验室一般都在走开放之路。开放的实验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南京农业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新建的 ARM嵌入式系统实验室、DSP 应用技术实验室已经实现开放式管理。对于电子信息专业的开放实验室,学校应当设置专项经费鼓励教师研究开放性实验项目,对学生全方位开放。在开放实验室中要打破实验只是验证理论的这种传统观念,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少一些验证实验,多一些综合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南京农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成效比较明显:2003 年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一无所获,而近年来多次在全国、江苏省大学生电子竞赛和挑战杯赛中获奖,还有不少本科生在 EI 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了高质量论文。
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各国通过政策的不断调整使经济回升并达到正常发展水平的一段过渡性时期。伴随着金融风暴的来袭,我国经济出现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降及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现象。尽管如此,中国政府迎难而上采取种种措施对我国经济发展策略作出及时调整,使得国内经济在金融危机发生后也仍然能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对于我国的产业发展而言,金融危机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机遇而非挑战。因此,在全球产业调整的背景之下,必须抓住机遇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图1反映的是2005年至2012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的演变示意图,从演变趋势来看,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由2005年的12.4%下降至2012年的10.1%,减少了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由42.9%上升至2007年的49.2%。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开始显现,2008年起,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开始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2012年第二产业比重已减少至45.3%;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在2005年前后一直维持在40%左右,2009年第三产业比重比2008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随后呈稳步增长态势。至2012年,第三产业比重已达到44.6%,仅低于2012年第二产业比重0.7个百分点。总之,第一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逐年降低的走势,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下降,第三产业贡献率则自金融危机爆发起逐年上升,至2012年已接近第二产业贡献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一道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继续优化工业结构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提高服务业对国家经济的贡献率。[1]
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为政策导向,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服务业大发展的战略部署。具体来看,我国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在现代农业的发展方面坚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1)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鼓励大宗农产品发展,促进设施农业、畜牧业、水产健康养殖及林业的发展。(2)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加强高效栽培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发展农业信息技术。(3)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其次,通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其中包括:(1)改造提升制造业,重点发展方向包括装备制造、船舶、汽车、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轻工、纺织,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产品开发能力,促进信息化改造升级。(2)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3)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海洋油气、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产业,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最后,推动服务业的大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要求拓宽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加快发展生产业和生活业,生产业包括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动农产品、大宗矿产品和重要工业品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业、信息服务业等;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发展管理咨询、市场调查等专业服务、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财务顾问等企业管理服务及人才推荐等人力资源服务。[2]生活业的发展重点在于商贸服务业、特色化旅游业、以社区为重要依托的家庭服务业以及全面发展体育产业。
总体看来,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呈现出淘汰性、转型性、科技性、信息性、特色性和前沿性的特点。淘汰性表现在产业结构中的落后产能方面。2013年7月,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下达2013年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通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了2013年包括炼钢、炼铁、铜(含再生铜)冶炼、造纸、制革化纤等在内的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名单。[3]转型性的特征是指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通过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来提高内部竞争力。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以科技化和信息化为手段进行提升改造,即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科技性和信息性的特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旅游业特色化等体现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特色性,也是产业自身特色的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的基础上而具备前沿性特点,它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方向并对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的引领作用。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的总体态势
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产业结构的调整决定着劳动者的就业结构及变化。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自然形式和就业容量取决于社会各产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从全国劳动力总体情况来看,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与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严重失衡。图2为近七年来我国就业人口构成比例示意图,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2005年的44.8%下降到2012年的33.6%,下降了1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23.8%上升至30.3%,上升了6.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31.4%上升至36.1%,上升了4.7个百分点。后金融危机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一产业就业容量不断缩小,第二产业就业容量呈曲线变动趋势,第三产业就业容量则逐年扩大。然而,与三次产业的产值相比,我国就业人口的产业分布很不合理。第一产业的产值比例已经下降到2012年的10.1%,但是就业人口却仍然占33.6%。这说明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较多,劳动生产率较低。形成明显对比的是,第二产业的产值所占比例高达45.3%,高出第一产业产业35.2个百分点,而就业人员比重却低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仅占30.3%,可见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这与这一时期国企改革以及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有很大的关系。第三产业的产值比例为44.6%,虽与就业人口的比例之间的偏差相对较小,但仍存在供需不对称的问题,也可称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5-2012年度教育统计数据作为全国就业人员的一大主体,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全国大学毕业生规模进一步增大,给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中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由2005年的338万迅速增加至2013年的699万人。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高校毕业生增加了361万人。如图3所示,教育部所统计的数据显示无论是普通本科毕业生、普通硕士毕业生还是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中,普通本科毕业生人数由2005年146.6万人增长为2012年303.8万人,普通硕士毕业生由16.2万人发展为2012年43.5万人。所以,在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步调不断加快的背景之下,从高校视角出发促进毕业生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协调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尽管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成持续上涨趋势,而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如图4所示,2005至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截止毕业当年8月31日)并未同人数增长的走势保持一致,而是呈现出V型曲线,即在2007年到达最低点并随后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联合编著的《全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中,编者依据教育部所统计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统计数据为基础,按照一定计算方法,得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总体状况。图5为2005至2010年高校毕业生、本科毕业生以及硕士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演变图。与图4所示虽然存在一定出入,却一致显示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局势有所好转。实际上,具体到不同学历类型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情况则各异。据图5走势图所显示,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呈曲线微增长的态势,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走势基本保持一致。硕士生的初次就业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且2010年的初次就业率低于2005年初次就业率8.7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表明,本科毕业生与高校总体毕业生就业形势基本保持一致,而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则令人堪忧。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背景之下,高校毕业生总体的初次就业率有所好转,不过与大幅度增加的毕业生人口基数相比,小幅度提升的初次就业率并不能减缓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局面。随着待就业人数的逐年累积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依然是当前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分学科就业分析
依据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毕业生的就业结构以实现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一致是高校改善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就业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与毕业生专业知识技能、素质等不相适应且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继而引发就业供需矛盾。学科专业、素质、分布、区域、性别等均构成就业供需矛盾中的子矛盾。其中,学科专业供需矛盾是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因素,是指由于高校所供给人才的专业结构及数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出现错位或互不匹配而导致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并存的矛盾,在现实中主要体现为不同学科毕业生就业率的差异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决定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变化。据相关研究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二者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及联动发展的关系,一方面,产业结构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具有一定制约性,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优化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二者互动互联的吻合程度取决于高等教育对市场需求变化反应的灵敏度。[4]即假设学科结构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则会阻碍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相反,若学科结构过度超前,则会导致教育过度。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的发生均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构成的严峻的挑战。
(一)本科毕业生分学科就业走势分析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所统计的数据,图6为2005-2010年不同学科的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走势图。其中,初次就业率上升趋势较明显的学科包括管理学、工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医学、农学和法学呈曲线波动,变化幅度较小;而理学、哲学、历史学和军事学则呈现出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的趋势。2010年本科毕业生分学科初次就业率排名依次为军事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农学、文学、理学、教育学、医学、法学、历史学、哲学。图7是依据麦克思研究院的2009至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提取出2007至2012届不同学科的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其中,哲学、历史学和军事学三门学科由于样本不足而未能获得数据。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届和2009届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与2007届相比出现整体下滑趋势,2010、2011及2012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逐渐呈现回升趋势。至2012年,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依次为管理学、工学、经济学、教育学、医学、农学、理学、文学和法学。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关于分学科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和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对比发现,二者在2009年与2010年的学科就业走势方面基本一致。考虑到就业率的统计时间等因素,将二者数据结合进行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我国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逐渐回升并保持基本稳定;哲学和历史学在所有学科中就业率最低;2012年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低于90%的学科包括农学、理学、文学和法学。
(二)硕士毕业生分学科就业率走势分析
图8为2005-2010年不同学科硕士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的走势图。与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不同,硕士毕业生分学科的初次就业率大幅度下降的趋势与硕士生的总体就业率走势一致。学科中除管理学以外,其他学科门类的硕士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出现下滑现象,仅个别学科在2010年出现小幅回升,但仍远远低于2005年的初次就业率。其中,哲学学科的初次就业率下降幅度最大,2010年就业率低于2005年22.9个百分点。其次,历史学的初次就业率仅次于哲学,下降了19.6个百分点。此外,农学、文学、法学、军事学以及理学下降幅度在10%-16%范围内。医学、教育学、经济学和工学则下降幅度控制在10%以内。2010年硕士生分学科初次就业率的排名依次为管理学、工学、经济学、军事学、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农学、历史学和哲学。2010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低于80%的学科为教育学、医学、农学、文学、法学、哲学和历史学。尽管第一产业就业人口随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而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但从近几年各学科毕业生所占比例来看,除工学呈下降趋势、文学和管理学出现一定程度的提升外,绝大多数学科毕业生的比例构成基本维持不变。这种现象说明高校学科结构并未与产业结构相吻合,因而未能体现出高等教育对市场需求变化反应的灵敏度。不仅如此,专业设置的学术导向性造成高校人才的培养缺乏应用性和实践性。具体到学科专业内容方面,由于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专业目录的制定,使得高校专业设置缺乏自主性继而导致人才培养规格趋同,无法适应新兴产业和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并最终导致学科结构供需矛盾爆发从而影响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四、以学科结构的调整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鉴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决定着高校毕业生学科结构变化的基本特点,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应当以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结构的升级方向为依据展开学科结构的科学调整工作,把握正确导向的学科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一)预测学科发展势头,调整学科招生规模
依据三次产业发展情况,科学预测学科的发展势头,通过调整学科的招生规模促进学科结构对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发展。农业学科类发展应注重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等专业人才的培养,以高新技术科技建设现代化农业。工程类学科和自然科学类学科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主要就业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主要包含在工学和理学两大学科之中。2012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仅普通本科中的工学和理学两大学科的毕业生人数占普通本科生总数的41.4%。因此,应当稳步控制工程和自然科学类学科的规模。其次,人文学科、经济学科和社会学科对于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推动力较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一大重点要求扩大人文、社会和经济学科。然而,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哲学和历史学等学科一直是就业率最低的学科。为此,高校应对相应学科下的专业进行调整,依据学科自身特色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例如,历史学的学科专业设置学术性较强,依据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可以侧重于历史与旅游业的结合,通过历史知识促进红色旅游、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在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自身优势提升学科就业率。
(二)改造一级学科设置,拓宽二级学科内容
随着研究和服务对象的变化与发展,现有的学科结构体系下已有的部分二级学科内容已无法涵盖学科的整体范畴,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学科的前沿发展,进而无法满足相应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工学下的一级学科农业工程为例[5],农业工程下设有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以及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四个二级学科。然而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业工程这一以及学科的地位、研究对象和服务领域等发生较大变化,不仅包括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同时发展到了生命科学产业的分支,成为一大支柱工程科学技术领域。因此,传统的二级学科体系和专业体系已无法全面反映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沿,使学科发展受到一定限制。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改造一级学科的方式拓展二级学科的覆盖范围,将农业工程学科改造为生物系统工程,有利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开展重点学科建设,发展高新技术学科
重点学科建设是指高校将有限资源用于某学科以实现人才和技术上的突破,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专科建设与发展的一席之地。为此应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学科以替代传统落后专业,如纺织专业等。力争使其中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成结构合理的重点学科体系。例如,新能源学科下可进一步衍生与太阳能、风能、核能和海洋能等相关的专业,生物学科下则可衍生生物环保、生物农业等相关专业,以此促进专业与产业的对接。
(四)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发展特色学科专业
1.1全国高校设施专业课程设置及存在问题对全国所有正在开设或曾经开设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33所高等院校进行了调查(包括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结果如表1所示。调查发现,首先,设施专业课程基本都包括工程类、栽培类、园区类等几类,由于设置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的高校有农业院校,也有工科院校,以农业院校为主,不同性质的高校对课程设置各有侧重,有的高校栽培类课程较多,有些高校工程类课程占很大比重。其次,课程命名随意,名称混乱,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大量同课异名现象,比如,33所高校中内容基本为“设施园艺植物栽培”的课程名称竟达到25个,命名十分混乱。最后,对“设施农业”的理解过于概念化,使课程设置范围过于广泛,比如“设施养殖”、“草坪学”等课程,就其内容而言,笔者认为似乎更适合在其他专业中设置。因此,对课程设置进行整理,对课程名称进行规范势在必行。
1.2全国高校设施专业主要专业课程的开设率对全国开设设施专业的33所高校进行调查,由于各高校课程名称差异很大,课程之间还有涵盖、交叉、重复关系,因此,只能根据课程主要内容,对专业课程进行归类(开设高校少于所调查高校总数10%的课程不计),研究各所高校主要专业课程的开设比率(图1)。结果表明,首先,尽管以园艺设施学、设施工程学等不同的名称出现,但所有高校都开设了以设施工程为内容的课程,说明这一教学内容对本专业来说,其重要性是公认的,而且,有近一半的高校,在此基础上,又开设了温室设计与建造课程作为补充。其次,从开设院校的多少看,设施工程之后,依次是设施环境、设施园艺、植物保护、植物生理、工程制图、植物学、无土栽培、植物育种、生物化学、建造设计、设施蔬菜等课程。再次,设施环境调控、植物保护这类与实际生产联系紧密的课程,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另外,这一排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设施农业领域栽培面积最大、效益最高的设施蔬菜类课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高校仅在设施园艺类课程中有所涉及;一些与设施专业密切相关的现代农业技术、休闲农业类等课程较少;对于养殖类课程,笔者认为,不宜由设施专业开设,即使设置也应占很小比重。
2行业专家对设施专业课程重要性的评价
根据设施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分别调查了山东潍坊万通食品有限公司蔬菜种植基地、新疆吐鲁番市鑫农种苗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青岛瑞克斯旺(中国)种子有限公司、天津丽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秦皇岛丰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天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21家农业企业,通过问卷和座谈的形式调查这些企业的共130名行业专家。行业专家根据企业对人才的专业要求和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从预设的当前全国设施专业开设的28门主要专业课程中,挑选出8门并进行重要性排序。笔者对每位专家选出的8门课程按顺序依次赋值,排在第1位的课程赋值为8,第2位赋值为7,依此类推,未入选课程赋值为0,然后统计计算每门课程的权重(图2)。结果显示,行业专家认为,对农业企业最有价值的前10门课程依次是设施蔬菜栽培、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现代农业技术、设施果树栽培、设施设计与建造、作物病虫害防控、设施花卉栽培、园艺植物育种、设施环境与调控、工厂化育苗,其后依次为无土栽培、设施自动化控制、设施土壤与肥料、食用菌栽培、设施农业经营等。其中,设施蔬菜栽培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其他课程。
3对设施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根据前述对我国各高校设施专业开设课程情况分析,当前农业企业对人才和知识的需求调查,以及对设施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的前瞻性预测,笔者认为设施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遵循“以设施工程为基础,以环境调控为手段,以植物栽培为核心,以园区建设为形式”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设施专业课程设置提出如下建议:
3.1规范课程名称建议除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可以命名为“某某学”、“某某法”外,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最好按照职业教育的理念,采用“名词+动词”的命名方式,如“设施蔬菜栽培”、“园艺设施设计与建造”。各高校应根据传统和认知程度,对课程内容进行界定,然后选用已经为大家基本接受的通用名称,避免随意对课程进行组合和命名,减少名称混乱现象。
3.2设置专业核心课程群设施专业具有独特的专业特征,是与园艺、农学、园林不同的综合性新专业。因此,笔者认为,从我国设施农业对人才的需求看,至少应该设置工程、农艺、园区、经营4个专业核心课程群。其中工程群课程的内容包括建筑基本原理,设施设计与建造,光、温、水、气的观测与调控等;农艺群课程的内容包括生物、土壤、肥料,蔬菜、花卉和果树等作物的栽培等;园区群课程内容为园区规划、设计、管理,园区内植物栽培管理等;经营群课程内容包括农业企业管理及农资销售等。
3.3设置核心专业课程在每个课程群内设置多门核心专业课程(表2)。核心专业课程是设施专业特征的体现,是各个高校设施专业都应该设置的课程。在培养方案中,应该以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必修课程或方向限选课程)的形式体现,以此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使之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笔者建议,设施养殖类课程不应作为核心课程,这是因为,虽然广义地讲,设施农业是利用农业工程措施,实习部分人工控制环境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但狭义的设施农业仅指设施种植业,及植物设施栽培,通常所说的设施农业一般指狭义设施农业。同时,养殖类课程在界定上,更接近动物科学类专业范畴。
关键词:农机驾驶 课程内容 技能认证 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a)-0243-03
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中国,对农机购机补贴政策越来越重视,农机保有量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新机具进入平常农机户、农机合作社,同时农机具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农机从业人员、农机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要不断地提高,以便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形势。开展农机驾驶人员,包括在校农机驾驶学生的职业技能认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积极探寻农机驾驶职业技能培训和认证的新思路、新方法,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1]推动农机驾驶职业技能认证工作的有效开展,符合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形势的要求,对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满足整个社会对农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还能很好的促进农机安全管理水平、农机事业等发展。[2-3]通过调查发现,某些高职院校的农机班学生参加的农机驾驶技能培训,主要是通过向相关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申请职业技能认证,从而获取等级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在学院农机专业课程建设中把驾驶技能认证当着学生能力目标,培养他们快速成长,与农机行业要求挂钩,这也为农机行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骨干,获得农机驾驶资格证书是农机班学生自身职业能力水平的认证书和市场就业的通行证,同时也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4]因此,农机驾驶技能认证的开展,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落实,不仅是贯彻农机相关法律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农机工作、促进学生成长和获得社会认可的主要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
1 高职院校农机驾驶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其所教育培养的大量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越来越多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尤为明显,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地位尤为重要。但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较短,传统思维对教育的影响很重,过于注重利益,迎合市场的需要,使得很多毕业生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人文素质水平较低,人文价值认识不够,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这些问题的出现,使设计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的存在相当大的阻碍。[5]
研究的农机驾驶专业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农机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构成农机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关键因素,是农业机械的认识与使用的前提,但尚未给予应有的重视。设计高职教育的农机驾驶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如何选择和组合课程,形成高职教育的农机驾驶课程体系?如何确定高职教育的农机驾驶课程目标和内容?研究中存在薄弱环节,关注的也相对较少。这也就影响了农机教育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目前对农机驾驶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总结出当前高职院校农机驾驶技能认证的课程内容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1 农机驾驶课程标准单一
课程标准是学校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都是通过它来制定的,学校管理和评价课程也当作基础来制定。当前高职院校农机专业农机驾驶课程一直沿用教学大纲的形式,教学大纲较多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来表述本学科要求的知识与技能,教学要求的表述方式比较笼统和单一,只限于“初步了解、运用”等抽象描述,对于学生课程掌握程度、兴趣等都缺乏指导。
1.2 学校相关设备较单一、有限
大多高职院校的农机专业的设备更新较慢,且相关农机具较为单一,主要因为其成本较高,平时作业应用较少,是季节性机械作业。稍有农机驾驶、保养、维修经验的专业人员都知道,不同的农机制造厂商对不同品牌农机保养维修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同类型的农机,其工作原理虽然相似,但其具体结构可能相差较大。因为资金及教学时间的有限,学校无法满足让学生对不同型号的农机整体结构都有所掌握,最终导致学生毕业后只能对在教学中所熟悉的机型很快上手,而对没有接触过的机型,可能还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认知、学习才能胜任相应的驾驶、保养、维修等工作,这使得高职教育农机驾驶课程内容在短时间内培养高技能,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专项人才的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困难。
1.3 农机驾驶课程内容设计与驾驶考证的结合不明显
农机驾驶课程内容在教学设计上没有做到整体的统一。在大部分情况下,驾驶理论学习与驾驶操作是分段进行,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内容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统一考试达到统一标准即可取证,而考试的指导思想恰恰给我们学习带来不必要的后果,很多驾驶员都是为了取证而考试,最后的效果不理想。考证背后所支撑的理念还是“考试”,重甄别轻选拔,重结果轻过程,课程内容设计主体和方法单一,严重制约了整个职业教育地推进。
高职院校农机班学生参加的农机驾驶技能培训,可以向有关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人力资源申请职业技能认证,从而获取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学校要根据农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农机驾驶课程的培养路线,农机驾驶课程与学生的素质目标的培养相适应,这就为上海培养高素质农机劳动者和农机使用、维修技能骨干提供了保障。获得农机驾驶资格证书是农机班学生职业能力水平的前提,也是农机市场就业的“敲门砖”,用人单位也会认可。因此,开展农机驾驶技能认证,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既是农机驾驶课程内容改革研究的一项重要举措,贯彻“双证贯通制”的必要条件,也是加强农机工作、促进学生成长和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手段。
2 基于农机驾驶技能认证与其相关专业课程体系联系的思考
农机驾驶是农机方向班的主干课程。由拖拉机与配套机具使用技术、拖拉机安全操作技术、联合收割机等3部份组成。拖拉机与配套机具使用技术课程是掌握拖拉机及配套机具的使用维护、相关零部件拆装、技术保养、调整、简单故障排除等技能的必要的理论知识;拖拉机安全操作技术课程是安全驾驶与操作农机具的理论基础;联合收割机课程则介绍新型联合收割机的构造、原理以及驾驶操作和维护、保养的技能。这3部分课程内容是学生掌握农机驾驶操作实际能力的基础理论课程。
学生考证需要熟练掌握与其相关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机机电基础是农机方向班的主干课程。由机械图、机械基础和农业机械3部份组成。其中农业机械是农机化方向班的重要课程,为学生学习农机驾驶打下坚实基础。
(2)农机化概论是农机方向的专业课程。该课程主要包括农机化政策法规及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农机化统计数据的采集、整理、显示以及分析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有关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能将其运用于解决农机化服务、农机安全运用与监督管理、农机机械化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管理、农机修理服务等方面的法律问题,这给学生学习农机驾驶技能认证的理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农机修理是农机方向的主干课程。由接修诊断与检验交付、零件鉴定与修复、农机具修理等3部份组成。该3部分课程是学员掌握农机修理规范、农机故障的简易判断、零件缺陷的鉴定以及了解农机零件的一般修理方法、钳工的基本操作和进行简单修复的理论基础。在农机驾驶过程中遇到相关机械故障问题学生通过学习该门课程能即使的解决,深化了农机驾驶技能认证的水准。
从农机驾驶技能认证开设的培训课程可以看出,其课程内容对于专项方面知识、能力、技能要求得更高。所以统一农机驾驶相关课程标准,加强课程评价机制,把相关专业课程系统化、标准化,为农机驾驶技能认证提供基础指导势在必行。[6]
3 基于农机驾驶技能认证课程体系的探索
(1)基于农机驾驶技能认证课程体系的构建根据现代企业、单位对农机人才的需求,根据课程内容不同方向的学习,设置基于农机驾驶技能认证的核心课程,统一农机课程标准,整合课程的教材编写,针对农机班的学生的实际状况编写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方法,加强课程评价机制,为农机驾驶技能认证提供基础指导。
可以看出基于农机驾驶技能认证的专业核心课程为3~4门,大大简化了农机专业的课程体系,有效地避免了专业课程设置广而不精的难题。使学生专项驾驶能力得到加强,更适应农机企业、单位对专项农机驾驶人才的要求。
(2)基于农机驾驶技能认证课程体系的优点。
通过调整农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将农机驾驶技能认证的培训课程融入到整个农机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具有以下优点。
①鉴定考试与课程考试相结合。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农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整个课程体系已比较陈旧,目标性、针对性较弱,学生学完所学课程后,正常情况下没能在田间进行操作培训,这给他们计划通过农机驾驶认证的实践考试提出了相当大的难度,从而造成了教育与实践脱节,浪费了教育资源,且学生所学知识也难以适应真实情况下农机田间驾驶规范的要求。
将农机驾驶技能认证融入到农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可以提高农机专业的教学质量,拓宽学生的就业地域,避免重复的培训,造成的时间和资金的浪费,与实践相连接。将课程考试融入鉴定考试之中,如,鉴定考试合格,课程考试即为过关,同时学生还能达到农机驾驶技能专业人员的要求,这样可有效避免重复培训造成的资源浪费。
②专项技能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将农机驾驶技能认证融入到农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农机化概论》《农机机电基础》课程可安排农机驾驶理论培训课程内容;农机维修类课程可安排农机驾驶实践培训课程内容。农机驾驶课程基本涵盖了农机的专业核心课程,可以做到将农机驾驶专项技能与农机专业核心课程结合起来。
③就业岗位与专项技能相结合。农机驾驶培训课程内容需要很强的针对性,不同机型适应不同田间作业要求,不同季节需要不同的机械与之相配套,学生在学完该课后,才能熟悉农机驾驶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如,学完《农机驾驶》课程,考试合格即可拿到农机驾驶证,有胜任农场田间驾驶的工作岗位的专项技能。学生学完全部专业课程之后,能胜任几个工作岗位,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同时通过鉴定获得相应的技能证书,也提升了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
农机驾驶技能认证的鉴定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通过试题的形式来考核,并在田间实践操作、复杂地形驾驶等情况来测试学生的掌握程度,考生运用在校所学理论分析遇到情况的本质原因,重点考察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快速、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的做到了驾驶实践与鉴定考试相结合。
4 结语
目前高职院校的农机专业驾驶课程体系存在如下的问题:一是农机专业驾驶课程设置太过空洞,田间作业安排较少,没有结合实际状况,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无法顺利使用;二是农机课程体系只针对学校现有设备进行教学,设备单一,需的岗位来设置,学生学习掌握的机型较少,对学生就业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三是在强调技能的同时,却在课程体系中忽视技能鉴定培训的内容,使学生在进行技能鉴定时需要重复的培训,浪费了金钱和时间。
将农机驾驶技能认证的技能鉴定项目揉合到农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可以使农机专业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全面的涵盖在内,可满足农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将农机驾驶、农机维修等专业课程课时大幅增加,使学生在此专项的知识与技能得到很大提高,符合企业、单位的技术要求,通过专业选修课程更拓展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在农机驾驶、维修方面的就业前景更为宽广;学生在学到农机驾驶知识,掌握农机驾驶技能的同时,也能获得了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技能证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社会的对农机学生的认可度,而且能提到农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陈育彤.农机驾驶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研究与实践[J].农机管理,2014(3):38-40.
[2] 高忠学.中等职业学校农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4(2):76-77.
[3] 刘建平.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交通职业教育,2004(4):26-28.
[4] 张树琪.论“轮六步教学法”[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75-78.
关键词:博弈论;本科生;专业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172-03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优秀工发展规划纲要》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然而我们更得清楚的认识到我国在高校教学模式上尚存在待改进地方。在知识经济社会条件下,卓越工程师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储备的多少,而是对创新、创造能力驾驭的能力。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曾说过:“自然科学是实验的科学,而实验科学是自然科学中最活跃的部分。我获得诺贝尔奖就是通过做实验得到的,希望大家重视实验教学,不应把实验教学视为理论教学的附属,理论是由实践产生的。”
二、高校学生与实验室对接之间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目前高校学生接触的实验室普遍为基础实验室,并以作为理论课附属物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大一、大二的整体同学不能清晰了解本专业实验室位置或功能,80%以上的同学对专业实验室的目的和工作内容并不了解,56%的同学认为专业实验室没有必要对本科生开放。对于高年级同学,仅有30%左右真正进入过实验室学习,动手操作的更为少数。长期以来,高校专业实验室尤其是国家级与省级重点实验室的使用者主要为高校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很难参与到其中来。在当前教学模式下,较理想的行为即带本科生参观专业实验室,讲解实验室构造、设备功能等,本科生很难动手操作,更不可能参与到实验中来。原因大概存在以下几点:
1.设备昂贵。对于专业实验室设备一般在几万元以上甚至几十万、上百万。不适合作为教学器材。
2.由于经费与其他条件限制,器材大多为单件。因此如若作为教学器材,无论是修复还是学生实践限制性较为严重。
走进实验室从宏观来讲更利于本科生发展成为卓越工程师,从微观来讲无论是对自己专业方向的了解或是对专业课的吸收甚至是走向工作岗位还是硕士阶段的学习都有某种程度的帮助。然而通过以上数据显示本科生与实验室接触少,对于该问题通过以下博弈论模型分析其具体原因与相关改善方法。
三、建立相关博弈论模型
1.模型假设。利用博弈论理论,本研究进行如下合理的假设:(1)本科生申请走进实验室时只要其意向实验室尚未人员饱和,就认为该生有机会进入实验室。(2)本科生的意向实验室即所读专业对口实验室,不存在本科生所读专业与实验室对应专业交叉的情况存在。(3)本科生走进实验室能给自己带来一个提升,包括在实践动手能力及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具体体现在以后的三个方面:就业难度降低;对专业课了解清晰可较快进入硕士阶段;能清晰把脉专业的发展方向。(4)本科生走进实验室亦能为学校带来一些效益,包括增强动手能力加强就业与考研复试的竞争力;发表有影响力论文;未来在科研领域有较大成就。以上几点均会对学校声誉产生良性影响,间接为学校带来效益。(5)本科生与专业课老师都有两种选择,是否申请进入实验室,是否接受该生进入实验室。唯有两者均选择“是”,才能顺利进入实验室。
2.模型建立。就师生双方而言均有两种选择,是否申请进入实验室,是否批准该生进入实验室。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使得一次博弈后会出现以下四种情况:一是学生申请进入实验室、老师未接受该生;二是学生申请进入实验室、老师接受该生;三是老师邀请学生进入实验室、学生选择不进入实验室;四是学生未申请进入实验室、老师未邀请学生进入实验室。虽然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学生多次申请或老师多次邀请的低概率事件,但本论文暂不讨论此种博弈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老师并不完全了解未进入实验室学生的实际个人能力,同样学生也并不了解老师那儿是否可能接纳本科生或更倾向于接纳具备哪些特点的本科生。因此本文假设师生之间为不完备信息,且所有间接的能力提高、知识掌握或为学校带来的声誉提高等都可量化为一定的利润指标。
假设每个实验室的最佳本科生容量为m(m≥0),实际参与申请实验室的本科生数量n(n≥0),实验室实际接纳本科生数1(0≤1≤m,0≤1≤n)。因此可将理解为实验室对本科生的需求量,将理解为最多可提供的本科生数量,将理解为最终接纳量。假设每个本科生进入实验室会给实验室与学校带来的利润值为f1(f1≥0),而实验室需要为之付出的成本(包括器材劳损与其他一些软件损耗)为c1(c1≥0),而对本科生自身得到的利润值为f2(f2≥0),本科生自身所需付出的成本(主要为时间与精力耗费等)为c2(c2≥0)。这样可以理解为如果实验室需要一名本科生,而并未成功接纳或邀请他则平均需付出成本-f1,如果实验室需要本科生,而学生没有积极去申请甚至拒绝则需付出成本-f2。据分析博弈模型见下表,为非对称博弈。
由上表分析可知,(不申请,不接纳)情况下必定为此模型的一个Nash均衡,这说明在理论情况下本科生未走进实验室是一个Nash均衡,而仅当f2-c2≥-f2且f1-c1≥-f1时即f2≥■且f1≥■时满足另外一个Nash均衡。从上式可看出,本科生走进实验室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达到均衡的。
四、模型分析结果
假设对本科生而言,有p的概率选择申请进入实验室,1-p的概率选择不申请。对于实验室老师而言,有q的概率选择接纳或邀请学生,1-q的概率选择不接纳或不邀请。
设第i本科生进入第j个实验室都会对实验室的发展产生一个影响∝i,j,而mi,j值的正负由本科生的适应能力、个人能力等因素相关。第k个实验室的老师不仅会关注mi,k(本科生进入本实验室后对实验室的影响)的大小,同样会关注 ∝i,j(j≠k)(其他本科生进入其他实验室后产生的影响)的大小。即∝i,j的正负及大小,将会对专业老师吸纳本科生进入实验室的决定上有所影响。
这样即可将此模型视为重复的群体博弈。假设在第 个时期,欲接纳本科生的实验室占总实验室的比例为x(t),欲进入实验室的本科生占本科生总数的比例为y(t)。令ur,1表示欲接纳本科生的实验平均所获利润值。由上n为本科生数量,实验室的最佳本科生容量为m,最终接纳量为1,则在第t时期指标期望值如下:
ur,1=1(f1-c1)+(m-1)(-f1) n>m时 (2-1)
ur,1=1(f1-c1)+(m-1)(-f1) m>n时 (2-2)
设用ur,2表示不接纳本科生的实验获得利润值期望值,即:
ur,2=n(-f1)+m(c2-f2) (2-3)
对于实验室而言,唯有ur,2≥ur,1时实验室才会选择接纳本科生,而当ur,2?垌ur,1时有更多的实验室倾向于接纳本科生。即当参与申请人数大于实验室最佳本科生容量时,在满足f1≥■的条件下,实验室选择接纳本科生更利于自身发展;而在参与申请人数小于实验室最佳本科生容量时,需满足f1≥■。
通过以上分析,容易发现降低m(c2-f2)+1c1可较易保证满足以上不等式。有效途径包括增大本科生走进实验室所获得的利润;降低本科生参与实验室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精力成本;降低实验室在接纳本科生时所需提供的物质成本;降低本科生最佳容量与实际接纳本科生数量。然而对于后两者并未达到平衡,在降低本科生容量与实际接纳量的过程中,将会使式m(c2-f2)+1c1的值降低,则与之相比本科生带给实验室的利润值f1增大,与此同时实验室又倾向于增大本科生容量与接纳本科生的数量来增大利润值。因此,对于后两种方法并不是我们渴望得到。同样,增大本科生申请量亦可以使不等式成立。同样的分析对于本科生, 令vr,1表示申请进入实验室的本科生平均所获利润值。则在第t时期指标期望值如下:
vr,1=f2-c2 (2-4)
设用vr,2表示不接纳本科生的实验获得利润值期望值,即:
vr,2=c2-f2 (2-5)
而当本科生不去申请时期利润期望值显然为
vr,3=0 (2-6)
则易发现,大体方案有两种:其一,当增大对本科生的接纳比例,同时增大本科生参与实验室的利润值,降低成本;其二,降低本科生的接纳比例,同时降低本科生参与实验室的利润值,增大成本值。而第二种方案将会直接导致更少的本科生申请加入实验室。因此只有第一种方案时可取的。
五、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改进才能使更多本科生走进实验室,成为新一代的卓越工程师。
1.增大本科生走进实验室带给本科生与实验室的利润值(可通过学校进行干预)。
2.降低本科生走进实验室时双方所需的成本值(可通过学校给予补贴等途径实现)。
3.增大实验室的本科生容量(不仅是空间的容量,更是老师给予的关注度与实验设备数量)。
4.增大申请进入实验室的本科生数量(需要学校或专业老师讲解走进实验室的优点)。
参考文献:
[1]王立成.推进专业实验室开放?摇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J].高等建筑教育,2011,05:128-131.
[2]龚谊,王先甲,李寿贵.校企实习联盟模式变迁的进化博弈模型与演化路径[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32(9):1945-1952.
[3]李岩,李文哲.农业工程专业基础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4]马丁J奥斯本,阿里尔.鲁宾斯坦,博弈论[M].魏玉根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76-180.
[关键词]广西;劳动力;模式;项目培训
一、2001~2005年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近年来,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如表1所示,2001至2005年间,广西外出务工人数从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2.7%增加到25.2%,年均增长2.50%。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比上年新增人数从2001年的7.2万人,到2005年新增85.8万人,增长11.9倍。2005年广西转移农村劳动力达756.84万人。但是,与全国相比,2005年广西农村转移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的比例,较全国低12.2个百分点,农村就业占全部就业比重较全国高近11个百分点,农业就业比重高于全国近10个百分点。2005年广西城乡收入差距3.72倍,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这都说明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仍然非常大。来,广西外出务工人员性别结构、文化程度和就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和提升。从转移者的文化程度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逐年上升。2005年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人员占72.2%,比2003年提升4个百分点。在这部分人中,接受过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占26.7%,说明了教育与培训因素在劳动力转移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因素人手,分析广西教育与培训的现状,并提出具体的模式。
二、当前广西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模式
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是指出于社会经济发展对农民的要求,为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及其知识技能水平而开展各种职业技能训练活动的方式组合及其相互关系。目前广西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散见于“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业远程培训工程”和“百万中专生计划”中。“绿色证书工程”主要是按农业生产岗位规范要求对广大农民开展培训,培养骨干农民的一项基本科技培训制度。“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是由农业部、财政部和团中央共同组织实施,以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为目的,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制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由农业部等六部委2004年起共同组织实施的,旨在提高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素质和技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进行引导性和示范性培训的制度。“农业远程培训工程”是一种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快捷有效地向广大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迅速传播农业科技成果的做法。“百万中专生计划”是农业部从2006起开始组织实施的,依托农广校、农业中专学校等机构,以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用lO年时间为农村培养100万名具有中专学历的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等生产活动的实用型人才计划。
目前广西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主要有:从培训主体角度看,有院校培训模式、行业培训模式、民间培训模式、用工单位集中培训模式、师徒制培训模式、远程教育培训模式等;从培训对象角度看,有岗位培训模式、就业引导培训模式、创业培训模式、晋级履职培训模式;从培训内容角度看,有订单培训模式、即学即用培训模式、课程中心培训模式、特色技能培训模式、热点项目培训模式等;从培训手段角度看,有课堂教授培训模式、程序化教授培训模式、案例分析培训模式、网络培训模式、现场培训模式、参观访问培训模式等;从培训管理角度看,有学分驱动培训模式、自学考试培训模式等。模式分类较多,都突出了短期性、分散性的特点,整体效率不是很突出。
三、当前广西劳动力教育和培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广西农业教育发展主要存在教育培养目标主体错位,教育内容、方式脱离实际,初等农业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薄弱以及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具体如下:
(一)教育培养目标主体错位
农业教育的对象主要包括农民和农民家庭、农业干部和中央农业服务人员三类。但是,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因此农业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农民和农民家庭。国外许多国家,如荷兰、日本就非常注重对农民和农民家庭的教育。然而长期以来,广西农业教育培养的大多是国家农业技术管理干部,他们较多关注的是与政府目标相关的部分,对农村发展的关心程度不高,这与国家农业教育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二)教育内容、方式脱离实际
在教育内容上,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农户小规模经营,专业化水平较低,兼业现象比较普遍。但是,广西许多农业教育单位只顾模仿发达国家设置专业,教育中过分专业化,设计的课程很难适应农户小规模经营的需要,导致农业教育与农村现实需要错位严重。在教学方式上,农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与农业实践的紧密结合性。农业教育应该在教授学生农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十分强调实践教学。但是广西多数农业教育机构和教学单位主要以传统课堂灌输的教学方式实施教育,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不够,同时也缺乏实践教育,导致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很差。
(三)初等农业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薄弱
建国以来,我国始终把为高等教育培养生源作为中小学办学方向,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农村普通教育与城市普通教育实施相同的模式。由于学制和教学大纲限制,我国农村学校进行的农村学生在校期间基本没有学习过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在广西,这一点更加突出,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农村学校的升学率非常低,绝大多数的高中毕业生只能回乡务农。因此,农村中就出现大量“科盲”。同时,农村成人教育非常薄弱,大部分县份的农民终身没有接受过职业训练,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活动。据统计,全区近2/3的行政村没有建立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农村劳动者的年培训率只有15%左右。而且还存在培训面太窄、内容陈旧、培训方式落后等问题。薄弱的初等农业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是导致广西农村人力资源科技素质低的重要原因。
(四)农业职业技能鉴定还不能完全适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
一是技能鉴定总量相对较少。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急需向农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向比较效益高的农业各产业领域深度转移。但是,农业职业技能鉴定总量较少,远不能满足农民对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需求。二是技能鉴定发展不平衡。从农业不同行业看,种植业、畜牧兽医、农机、饲料、渔业、农垦、农村能源、农广校、乡镇企业等9个行业(系统),由于开展工作时间先后不一和各行业实际情况各不相同,技能鉴定工作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三是技能鉴定机构布局不合理。从农业职业技能鉴定站的分布来看,不仅数量少,覆盖面窄,而且相对封闭,尚未形成针对农民的服务网络。
此外,广西农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障碍性因素,如社会对农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农业教育管理体制僵化、农业教育现代化投入不足、社会对农业教育缺乏规范的法制化调节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广西农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广西农业教育后续发展过程中,可以这些因素为突破口,寻求加快农业教育发展的可行之道。以充分发挥农业教育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推动作用。
三、广西劳动力教育培训具体策略
(一)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
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农民工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相关系数达0.89(国家统计局,2004),农民工参加半年以上培训的通常要比只参加一个月内培训的工资高200元左右。由此可见,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非常关键。广西各级政府要把对农业劳动力的培训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把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紧紧围绕当地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的需求,以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就业为目标,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一要健全培训机制。进一步整合和优化现有农民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建立政府组织、农业部门主导、农科教结合、社会广泛参与、资源合理配置、开放型、多元化、可持续、扩散型的农民教育培训网络体系。通过项目带动、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等手段,发挥县乡党校、农广校、技工学校、职业学校以及社会培训机构的作用,建立区、市、县、乡四级培训网络,促进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稳步有序发展,搞好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及岗位定向培训。要把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工作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结合起来,运用长、中、短期各种方式,大力开展委托培训、定向培训,促进劳动力供求衔接。二要加大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的实施力度。加大财政预算的支持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拓展培训内容和培训范围,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县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设置优势互补的培训模式
优势互补的培训模式是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和企业用人需求的优势,把各方面的优质资源整合在一起,根据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岗位、工种的人才需求,进行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一种模式。如广西的职业学校与广东省的各类企业实行联合培训,每年向广东省的企业输出6万多人。这种培训模式一方面在同一区域内优势互补,即农村与城市优势互补,农村出现人多地少,存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城市由于企业的集中形成聚集效应,不断辐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企业用人的岗位需求增多,可广泛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区域优势互补,即东部和西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部和发达地区具有企业优势,而西部和欠发达地区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双向结合,使农村劳动力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的发展动态,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培训,满足个人发展需要。从总体上既可以推动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增加他们的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可以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
(三)大力发展项目培训模式
项目培训模式是按照市场需求和农村劳动力就业要求,根据经济发展状况、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就业习惯等因素确定培训项目,以项目为依托,进行理论实践培训的一种模式。如河北省行唐县成为闻名的蘑菇种植基地,就是利用蘑菇种植项目和项目能人李文为培训师。对全村劳动力进行蘑菇种植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蘑菇种植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产品远销广东,带动全村农民致富。
(四)完善政府、企业、个人分担职业教育培训成本的保障机制
教育和培训既有益于个人,也有益于企业和社会。它可以使个人具备就业能力,并帮助他们获得体面的劳动和避免贫穷及边缘化;企业和社会通过其在人力资源和教育方面的投资,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因此,投资于教育和培训的责任应由公共和私营部门共同分担。但是,政府“必须始终承担投资于基础教育和初期培训的主要责任”,并分担向面临社会排斥或歧视风险的群体投资的最大部分责任。而投资于义务教育后的教育和培训以及以工作场所为主的终身学习和培训,提高个人就业能力和企业竞争力,属于个人和企业的共同责任领域,企业和个人是教育和培训的主要受益方,因而被要求在学习和培训计划的投资方面承担更大的份额。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不健全,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企业人力资本意识淡薄和在使培训投资回报内部化方面存在困难,投资培训的积极性不足;个人因培训开支和风险规避心理,参与培训的意愿也比较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制度的完善,政府将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领域负起更大的责任,同时制定适当可行的政策和鼓励办法以保证企业和个人开展必要的培训。
(五)远程教育培训模式
远程教育培训主要是指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中心开展的农民职业教育。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1980年创建,覆盖全国农村的农民职业教育学校,也是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村远程教育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由全国15个部委联合办学,农业部主管。形成中央、省、地、县、乡五级办学体系。现设有种植、养殖、农业经济管理、农业工程等多种门类46个专业。教学内容涉及生产、生活的技能培训,涵盖了农民职业教育的各个领域。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台每周演播22个小时,为基层县装备了地面卫星接收站,配有文字教材、音像教学带、实用技术VCD光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