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小学信息教育

中小学信息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4 16:48:4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小学信息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小学信息教育

篇(1)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经济水平不同,各个地区教育发展现状也千差万别,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因有资金的支持,加之人才、信息、资源等优势的存在,使得当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局面,即实现多媒体教室与网络教育的形成,因此当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教育任务超额完成。但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模式选用等方面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阻碍当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良好发展。而一些地区经济匮乏,难以为学生提供健全的、配套的多媒体、计算机等先进的基础设备,供学生进行实际操练,如此学生信息技术实践机会少之又少,再加之课程安排随意、教学模式单调、教学内容单一、师资力量的匮乏等问题的存在,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信息技术教育整体水平跟不上。

二、解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

基于以上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分析,可以确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不佳与教育资金投入少、基础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匮乏、课程设施不合理等问题的存在息息相关。因此,强化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应提出有效解决对策,解决以上问题。

(一)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硬件设备的支持,即加大计算机、多媒体等设施的投入。所以,当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了解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情况,合理拨款,使学校可以有资金来引进教学多媒体,组织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信息技术教育,提升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政府可以通过向上级申请资金或向企业、社会人士筹集资金,投入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为学生配备教学多媒体,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

(二)加大教师队伍的建设

为了避免因教师问题而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不佳情况的出现,中小学校应当注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体的做法是:其一,加强教师培训。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活动,加强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开展软件设计、软件制作等方面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其二,聘用优秀人才。从师范类学校或社会中,聘用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热爱且关心学生的优秀人才,使其负责本校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篇(2)

[关键词]中小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结构;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142―03

在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中,信息化是各国追赶的主题。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其中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的问题

1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地区差异显著。各地区、各学校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既存在着沿海和内地的差异,又存在着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不同。特别是农村山区的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空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比较差,资金投入力度小。但是随着国家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通过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满足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需求,缓解农村山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教师数量不够和教育信息化不高的问题,使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充分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不断缩小沿海和内地,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差区。

2 教育信息资源的严重匮乏、重复建设、分类标准混乱等,给信息资源的检索、共享带来很大的难题。

3 教师的信息化水平跟不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教师专业化要求跟不上教学的需要。

(2)由于地区发展差异,适合本地区和本学校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教师只是把教材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

(3)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评价机制刚刚建立,不成熟、不完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去评价学生。

二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阶段

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的问题,采取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和学科整合两条主要途径进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普及,根据普及的进程把它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搞好资源建设,营造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

第一阶段是以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为主,以学科整合为辅进行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普及的过程中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课程改革现状。

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各门学科在学科整合过程中努力渗透信息技术的思想和方法。在学科的整合和课程开设上由于信息技术普及的开始和教学理念的陈旧,使得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艰难的探索之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保证信息技术课程正常开设。

早期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脱胎于计算机技术的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教育逐渐转变为信息技术教育。自从2004年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首批实验区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等四省进入实验以来,标志着信息技术课程地位的确立。

由于各地区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存在差区,对课程标准解读各自不同,因此教学效果也不同。同时由于各基层学校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各中小学对信息技术课程开课认识不足,出现随意删除、缩减课时,甚至不开设课程的现象,这就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质量大打折扣。基于这样的情况,课程改革实验区的省份采取小面积进入高考,或者进行信息技术等级考试,这样最起码能够保证课程的开设。但是由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地区采取自下而上(从小学开始到高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在农村山区采取自上而下(首先开设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条件成熟的学校再逐步往下开设),通过这样达到大范围的普及,形成信息技术学习环境,通过这个环境对中小学生所处的家庭、社区起到环形辐射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

(2)利用信息技术教师的技术优势促进其它学科教师学习信息技术。

因为其它学科的教师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作用主要表现在学科的整合上,信息技术整体水平总是滞后于信息技术教师,他们除了参加各级行政教育部门举办的教育培训之外,还在信息技术教师的帮助下或者通过网络教研来学习、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但是这一阶段大多数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只注重技术的应用,而没有关注教学内容和本质。在经济发达地区,信息技术学习的环境比较好,因此教师的信息技术掌握情况也比较好,甚至有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的同时普及信息技术。

(3)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

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能够对教学起正确的导向作用,虽然目前还是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单一的教学评价机制为主,并且在短时期内还找不到可以代替的评价机制,但是教学评价机制应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减轻评价过程的操作复杂性。目前很多课程改革实验区的高考改革方案就释放出教学评价机制探索的信号,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新的课程,各地区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距离评价理念的实施还有一大段距离,所以课程实施困难程度就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信息技术学科在实验区省份小范围纳入高考,或者是进行等级考试,但是这种评价机制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呢?能不能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起良性导向作用呢?首先是涉及到信息技术评价系统的开发、实施,它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其次由于课程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信息技术教师绩效管理严重缺失,使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绩效无从体现,严重挫伤了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造成许多优秀信息技术教师的流失,学科评价建设困难重重。因此探索一种符合新课程改革实际情况的教学评价机制势在必然,在探索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利用网络教研,集结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的智慧探索教学评价机制的建设。李艺教授主持的大路论坛为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了研究的平台。

2 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急迫需要提高

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刚起步,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很低,这些严重制约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因此迫切需要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来满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信息技术教师被推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中心舞台,本身既要谋求自身专业的发展,又要承担繁重的学校信息化杂务,尽管如此,在教师希缺的信息技术学科中,很多信息技术教师主动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培训和讲座,或者通过网络教研提升自我。如李艺教授主持的大路论坛和苗逢春博士主持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坛,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通过在这个论坛的学习、研讨得到专业化的发展。

3 加强课程资源的建设

在农村山区和一些边远山区中教学资源缺乏尤为突出,一本课本教了几代人的现象是常有的事情。为了搞好资源的建设,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2001年起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让全国百分之九十的中小学都能上网。

资源的丰富程度和质量的好坏是资源建设的关键,而资

源建设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的瓶颈,因此学科基础资源库的建设始终是第一阶段的最主要任务。同时让教师、学生、各类教研人员群体参与基础资源库的建设,甚至引入商业机构竞争来加快基础资源库的建设。因为没有基础资源库的建设,教师在进行学科整合的时候就会没有具体的内容而停留在形式上。

在这个阶段很多教师也只是学会使用多种简单的信息技术工具,比如针对学科性较强的几何画板、物理画板等,一些教师沉溺于技术的应用,忽视了信息技术工具使用的真正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因此他们制作的课件格式多样,个人风格太强,相互之间兼容性太差,可扩充性差,可移植性差,从而导致资源利用率相当低。

因此必须对这些课程资源进行工程化管理、模块化划分。信息教育资源单元是课程资源依据教育规律、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信息技术整合后的最小的信息资源单元。它具有不可分解性、可扩充性、可移植性,具有对外接口和可调用的功能。通过信息教育资源单元的大量开发,形成信息教育资源库,兼容以前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减少资源的开发时间,降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难度,缩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周期。随着信息教育资源单元的大量开发和方便调用,加速资源的标准化和信息技术工具的大众化进程,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优化学科资源的配置,让教师有效利用已有的资源,真正抽出时间来进行教学研究。

4 更新传统的教学结构

传统的教学结构中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导致师生、生生交流方式相当单调,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新课程改革。自从新课程改革引入信息技术之后,加强中小学信息化的课程系统服务平台、教学管理平台的开发,使新的教学理念在这个技术平台上得到实施。比如在新课程改革中分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虽然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但是在传统的教学结构中它的优势很难得到充分的体现,根本原因是很多教师在传统的45分钟的课堂中很难组织与控制,结果在教学实践中把这种教学方法形式化了。所以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在引入论坛、QQ等技术手段之后,可以进行师生、生生同步和异步的交流和虚拟分组,凸显了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优势。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教学管理系统Moodle,它以其开放源代码和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建构吸引了各国的教育工作者的参与研究。它把课程管理的各个教学环节集结在信息化系统的平台上,实现师生、生生间的快速交流和反馈,减轻教师课堂教学管理的负担,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但是这些能否给学科课程整合带来革命性的改变呢?我们应该理性地思考这个问题,不可盲目的迷信,如果没有课程资源的建设,即使你这个课程管理系统再先进,那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因此对这款国外的课程教学管理系统,应该根据中国国情进行教学理念的融合,否则会适得其反。

我们有很多优秀的课程教学管理系统。比如华南理工的远程教育网和浙江大学的远程教育网,课程界面友好,条目的设置都符合我们中国人的使用习惯。因此我们应该寻求一种适合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教学管理系统,来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结构。

第二阶段改变教学结构,实现学科的全面整合。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改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利用信息技术支撑的交流平台来实现师生、生生的平等对话和交流探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构建已经初步形成,信息技术已经作为一门工具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因此对于这个阶段的课程设置有两个方案。

1 基础教育阶段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由于信息技术工具的大众化,高端的信息技术让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学习、研究,又利用高端信息技术研究成果不断促使信息技术工具大众化,因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并不依赖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来普及,而是依赖家庭、社会和学校特别是依据已经整合的学科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技术教育。要想使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必须利用高端的信息技术促使信息技术工具使用简单、方便。虽然高端信息技术的开发、研究是艰难的过程,学科的整合是渐进的过程,但是通过努力促使信息社会飞速的发展。

2 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把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提升到信息的宏观方法论上来,或者把高端的信息技术下放到基础教育阶段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下放高端的信息技术充实到基础教育阶段作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因此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并不仅仅是普及,而是为高端的信息技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普及的任务主要落实到了已经全面整合的学科,因为其它学科已经完全具备既利用信息技术为本学科教学的能力,又能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作用。

在这一阶段中,因为资源库建设的极大丰富,资源开发的方便,信息技术工具的极其简单利用,学科和信息技术的全面整合,所以信息技术的思想和方法已经内化为人的素质,已经是人的灵魂和血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EB/OL].<.2002―3―1.>

[2]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1,(1):5.

[3]何克抗.教学结构理论与教学深化改革(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7,(7):5―10.

篇(3)

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的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是基础性信息技术教育。在这个层面上,计算机与互连网技术经历了不同的文化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的以DOS操作系统为代表的精英技术精英文化时期跃变到现在的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代表的大众文化时期。“图形用户界面”(GUI:GraphicUserInterface)和“所见即所得”(WhatYouSeeIsWhatYouGet)的技术特征已经使计算机几乎可以方便地关照每一个人。“与用户友好”成为面向一般用户的最高也是最起码的追求,GUI和“所见即所得”即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在“图形用户界面”和“所见即所得”特征影响下,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需要越来越少的学习。这种技术特征必然影响到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理念、方法、模式和评价指向等等。我们认为,这种文化特征对应的认知层面裂解为“领进门”、“个性塑造”和“文化内化”三层,这种裂解形态必然影响到信息技术教育实践。

第一个层面为“领进门”的层面,就是说,只要把一个陌生的学习者领进门,告诉他注意事项和基本游戏规则,消除其停留在门外的神秘感,剩下的事情就可以让他自己去做了。这种特征是当今基于菜单操作的Windows和所有工具平台或者是一般软件通有的。甚至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学习者掌握了某种工具软件之后,由于所有软件的Windows风格和流行界面、通用工具图标的一致性,可以很容易地触类旁通其他类似工具软件。

第二个层面为“个性塑造”层面,在这个层面上,每一个应用者沿着自己的特殊道路去翻查、探究工具软件的某些功能,形成自己的一套使用操作习惯,塑造出不同于其他的个性,足以应付自己的应用需求。这种特征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特征。只有极少部分人,比方说专业教师或者是某些“专门家”会详细了解工具软件的所有功能细节。对大部分人来说,虽然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某个工具软件,也会有许许多多从来不曾“走”到的角落,有许许多多从来不曾使用过的功能,但是寻找和探究每一个角落,翻查每一层菜单,没有十分必要。

第三个层面为“文化内化”层面,这个层面上的特征为:通过足够时间的对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和对信息环境的接触,获得对信息环境中社会、伦理、文化的一般性了解和认识,个人的信息运动成为自然而然的需求,信息技术文化内化为个人的自然意识。

“领进门”和“个性塑造”是达成“文化内化”的基础,而“文化内化”是“领进门”和“个性塑造”两个层面的本质升华,三个层面构成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信息技术文化包含两个部分:由于信息技术特征的存在而产生的关于信息技术本身文化的部分和借助信息技术延伸、接触、扰动其余文化侧面的部分。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外在表现上,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认识和把握信息技术文化①;内在意义上,要使信息技术文化内化为学生的自然意识和自然需求,如网络道德的意识、网络法规的意识、“登录”的需求、“搜索”的需求、“下载”的需求等等。应用者面对具体的事务,第一反应就是在信息环境中寻求帮助,而且总是能够选择最佳的途径去获得这些帮助,并且知道如何才能够获得有效的帮助。当然,这个最佳途径,应该是在包括互联网、图书馆、教师、同学等等在内的所有信息环境中挑选出来的,符合实体社会和网络社会一般规范的,利用最小投入获取最大效益的途径。在“文化内化”的层面上,在基础性大众性的信息技术已经为学生掌握以后,可以增加一些基于代码编写的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等高层次技术,使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深层次特征,对信息技术和文化的认识升华到更高的境界,逐渐领会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深远影响意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意义。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

教育部发出“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简称“通知”)后,各地有条件的中小学校,无不闻风而动,纷纷为学生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毫无疑问,信息技术教育不能单纯地等同于上信息技术课,不能被理解为是一种对有关软件产品的使用训练。然而,以上述认知层面分析为思路,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基础训练,把学生“领进门”却是十分必要的。与“通知”相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简称“纲要”),详细描述了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层次上的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具体要求,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基本轮廓是在小学、初中、高中等阶段对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网络应用、数据处理、多媒体制作等内容的多次重复。问题是,这种课程开设办法与上述认知层面的分析不相协调,与基于“与用户友好”精神指导下的GUI和“所见即所得”工具的学习进阶不相符合。因为:第一,简单地对GUI和“所见所得”工具进行多次重复是没有必要的;第二,以小学、初中和高中划分信息技术认知阶段也是武断的和缺乏理由的。我们认为,信息技术课程的阶段划分应该以不同年龄不同认知特征为基本准则。考虑到早期启蒙的需要,有必要在小学低年级开始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如“纲要”中指出的“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因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为他们提供的“领进门”学习应该选择最为简单的图形与文字处理工具,比方说画图和写字板,甚至包括一些简单游戏。这个阶段中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坚持三个原则:其一是符合儿童认知特征,满足学习的需求;其二是满足学习后一个适当阶段中应用的需要;其三是有一定的预期发展空间,即容许在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后的数个学期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在学习和生活中对信息技术的使用,逐步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增进对信息技术文化的领悟和认识。在这之后,比方说在小学高年级或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在GUI和“所见即所得”的技术条件下对一般性工具软件平台产生较高层次的理解,有必要为其进行新的一轮“领进门”课程的开设。新一轮的“领进门”内容应该在尽量不造成重复感的基础上大大丰富,包括准备让学生掌握一些一般性工具。在这之后,提供不断的实践条件,使其在课程后自动完成对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升华,至少达到“个性塑造”所描述的水平。与此相关,学生对信息技术文化的全面理解,包括对技术文化本身的理解和与其相关的社会、道德、文化的理解是在对信息技术不断应用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灌输和不断强调而产生的,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巩固的。信息技术课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地让学生掌握各种(哪怕仅仅是主流的)信息技术软硬件,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太快,而且是全方位的。最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在满足当前应用的基础上,逐渐领会信息技术内容的服务思想、结构方法、形成及发展规律等等。因此,就当前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一般性应用特征来讲,需要领进门的基本范围应该大致限定在office系列以及网络浏览器的范围以内。

在小学和初中的某个阶段,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认知特征,信息技术课程开设要有针对性地分别在以下目标范围中选定:了解计算机的一般工作特征,“信息”及“信息处理”的概念;了解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基本功能和作用;学会文件处理、表计算处理、图形处理、图像处理等;学会使用网络浏览、检索、收发邮件、讨论等工具;达到经过摸索会使用多种应用软件,了解其状态和水平的相同与不同。继第二个“领进门”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之后,学生在个性塑造过程中逐渐提高了信息技术水平,完全没有必要在高中阶段重新为其烫一轮剩饭。至少,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不应该再次重复“领进门”的过程,否则,这时的学生可能对所教的内容已经掌握,或者只是在教师的带领下毫无必要地翻看工具平台中的每一层菜单。这时,应该为他们相应增加数据库和程序设计的内容,适当引入一定量的非GUI和“所见即所得”计算机技术,使学生加深对信息技术文化的认识,从而在“文化内化”层面上得到更多发展。当然,信息技术课程的具体分段与进阶方案,也包括信息技术培养的最佳启蒙年龄,都需要参照调查统计取得的科学数据来决定。技术层次的教学好比是搭建学生与现代信息环境之间的接口,学生通过对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学习,建立起对现代信息环境的认识。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科学不会成为他们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但会成为他们进行其他学习活动、从事各种工作、适应现代生活的工具。

所以,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应该以一般性大众文化层面为约定,超出这个约定,只允许小范围形成特色。比方说,条件较好的学校,甚至可以对其学生进行程序设计方面的较高强度的训练。鉴于我国在苹果机时代的成千上万人齐学BASIC而招致广泛批评的经验,这种做法绝对不可以普遍推行。另外,有些学校,有些课程,可能需要更多一些的工具平台以帮助学生的学习,这些工具平台的选择要旨是惟一的,即:投入该软件学习所耗费的时间精力要在使用该软件进行课程整合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补偿,即要求有理想的“投入产出比”。实际上,这个例子也是存在的,知名度最高的就是“几何画板”软件,已经在许多学校的数学课上得到广泛使用。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方法不能走上旧路(如某些人建议的,将计算机纳入高考内容,变3+X为4+X),不能让信息技术课程围着分数转。正如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的,“我们万万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计算机技术的GUI和“所见即所得”的特征,会使得考试成为离开计算机环境去测验学生背“菜单”的水平,这当然是一件十分可笑的事情。以杜威为代表的革新主义课程观认为,决定课程的主体是教师而不仅仅是专家和学者;实际组织课程的不是大纲而是学习经验。这一课程观昭示了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地位,教师是课程事实上的经营者和设计者,他们担任着学习经验重组、创新的任务。这个观点在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中仍然可以借鉴。合理的建议是淡化大纲的概念,而代之以宏观的课程目标要求,如保留“纲要”中对“各阶段教学目标”的描述,而其“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部分仅作参考,使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是一纲多本,而且是在大致统一目标基础上的多纲多本,增强其建筑在“领进门”和“个性塑造”两个阶段上的可操作性,而不是刻板按照“纲要”要求,强调统一的“精品教材”②。

三、其他学科课程的信息技术整合

“通知”中明确提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的要求。我们认为,对于其他学科课程的信息技术整合,正是继续“个性塑造”和实现“文化内化”两个方面的重要手段。在对学生“领进门”的基础上,可以有计划地实施其他学科课程的信息技术整合。信息技术整合的大致方式是让信息技术应用有计划地出现在各学科教学中,要求各科教师在具备了把握信息技术,自觉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有意识、按步骤地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训练机会,学会利用当前的信息环境获取知识。比方说,利用excel处理表单数据,或者是从互联网上寻找有价值的资料。因此,学科教师对本学科知识的独到把握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普遍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对现代信息环境的准确领悟,是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达成学生对信息技术“文化内化”的两个根本保证。然而,一方面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笼罩之下无法摆脱;另一方面,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在中小学校中装备较少,应用也较少,许多教师对各种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网络工具等几乎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这种情况下,要在各门学科中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一任务就是要开展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技术文化的培训。对某些具有较好条件的学校来说,这件事情很简单,但对于全国范围来说,这是一项规模浩大的艰巨工程。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现在许多针对教师的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往往就是简单的计算机技术介绍、常用的应用软件使用介绍,然后通过一种类似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东西,就算结束,几乎没有任何接触教学实践的使用水平评价,仅在缺乏文化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层面上接触信息技术。可以想见经过如此培训的教师,定会将这种信息技术速成手段如法炮制在中小学生身上,使信息技术教育产生歧义。当前Intel公司在我国开始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Intel未来教育项目),在一个合理的理念下操作,注重教师的信息获取与加工的技能、协作学习的技能、课程教学应用技能以及相关计算机文化方面的灌输和训练,是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一个有效途径,是一种可以参照的模式。

信息技术整合要实现三个目标:一、继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形成个人不同于他人的对信息技术的把握和应用特色,即继续“个性塑造”;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三、借学科教师之手之口,使学生准确理解信息技术的工具作用、对学习和生活的辅助作用支持作用,逐步弱化计算机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自然而然为其灌输的“信息技术”本体的观念,流畅地完成信息技术的“文化内化”。在这个过程中,要把工具的使用潜移默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使多种渠道获得的信息支持潜移默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使有关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新理念、伦理和法规等潜移默化为学生的内在意识,逐步完成信息技术文化内化的历程。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中多有对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关注,有许多尝试是承担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借助其他学科知识的应用实例来为学生灌输信息技术。很显然,这种尝试的最终价值是大可怀疑的。一方面,计算机课程的教师毕竟不是其他学科教师,他对其他学科知识的了解和教学经验的缺乏使其不能够充分表达学科知识的内涵;另一方面,计算机课程中对学科知识的引用,必然是零星的、散落的,其对计算机文化的灌输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信息技术”课程本体观念,反而不利于学生真正的信息技术文化观念的形成。文化内化的提升是整个信息技术教育的灵魂,也是其最终境界。美国儿童有线电视广播公司做过一个儿童上网目的的调查,结果为:67%的儿童上网是为了获取信息,65%是玩游戏,49%是聊天和使用BBS,48%的儿童利用互联网做研究和创造性活动,46%的儿童下载网上资料。而我国一个类似的针对中学生的调查却显示如下结果:60.7%的人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天,29.1%的人关注影视文艺动态,24.3%的人发E-mail,18.6%的人选择下载软件。③比较而言,再考虑到美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与我国的差异,某种原因影响下的美国儿童,已经把网络作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成分,无论他们在网络上搜寻资料还是玩游戏,都与社会对他们的正常要求相贴近。而疏于引导的我国中学生,许多人却将网络作为新一代游戏机房,完全不能领会计算机网络有可能对他们实现的大部分意义。这种情况就是我国学生的信息技术文化内化不完整的标志。

篇(4)

现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对教育的重视,使我们的教育进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对于中小学来说,在校园的诸多管理方面,信息技术更多、更全面的应用到管理中,从而减轻部分劳动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管理者从简单的事务性劳动过渡到宏观管理与监控。但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方面,却存在着很多不足以及缺失;大部分的学校管理,由于信息技术资源严重不足,或者有了资源但不会很好的利用,使得其管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管理层面以及不严谨的管理方式。

二、中小学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的理论指导

1.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目前,所有大中小型企业、公司,用到的质量管理体系,其核心理念――“过程管理”,对教育管理有着巨大的启迪作用。教学的具体过程是可以分解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量化式,任何的教学活动都对学生的能力有影响作用。用质量管理的方法把过程整理出来,并且依照教学规律的共性寻出合理的管理方法,避免教育活动的主观随意性,加强了学校对教学质量的控制。要想学标准就应该改善教学过程的管理模式,规定教学良好的行为。实现当前的教育管理目标,其重要途径就是加强过程的管理,完善并规范过程的管理方法。

2.确立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新思维

信息这种资源在学校的管理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学校各项管理的中心就是教学管理,它涉及的信息量广大、离散度很高、更新的速度极快、涉及的范围也很广。但大多数学校的管理效果与信息化的建设所期望的成效还是有差距的。这表明信息化的管理上存在着不小的误区――管理者只将资讯科技加在原有的管理服务上,由于部门的各自为政,数据成为了“诸侯割据”式占有,造成数据不能完善的统一,给整体的管理带来了严重的问题。管理信息化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新的管理思维,是以“信息”为管理服务,以“信息流”运作的特点而建立的,高度集中和高度分享是其强调的主要核心内容。信息管理系统在这种模式里是唯一并有权威的提供者,而信息的维护者和使用者则成了各个部门和不同的工作人员。所以,信息化管理模式为满足管理者需求是以信息技术为创新的管理模式。

三、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处理的基本要求

第一,教育教学管理的信息处理应确保信息具有新鲜性,信息表达明了,不可出现差异。尤其是行政公文、报表等都必须具有时限的要求,不然就会导致决策失效。第二,信息资源的处理必须要约束方向性,防止垃圾信息泛滥和病毒的非法干扰。第三,信息的生命核心是真实。国家行为的教育行政管理更应真实。克服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流失和失真是我们要强调的重点。减少中间环节对教育而言,可能要因人而异。因为其中有思想与价值的因素,人们对这些因素的理解是不同的。重点是选择信息的传递渠道和方式要遵守必要的步骤,这实际上关系到信息的合法性保证。有时形式和内容的重要性不相上下,甚至超过内容的重要性。第四,提升信息的合法利用率。所以更要积极的采用现代化的传递手段,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时间。

四、有效推M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的举措

1.建立适合校情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教学管理。教学管理会依照本校的不同办学定位及自有的特色创建科学化的管理模式。让管理人员从微观的操作渐渐变成宏观的持控,重点强调管理过程中的监控与结果审核。使用的过程中必需要经专门的人员对系统进行各方面的监控与调试,随时依照不同的需求优化和改良系统;这样一来,则要求这些管理系统的思路和设计,必须符合学校的整体规划和部署,以便随时都能满足各个方面的管理需求,并能够很好的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服务于学校。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信息化优势

信息化的管理平台搭建好后,还需充分的使用,把先进的技术运用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最开始教学管理部门还要应对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大量事务性劳动,特别是在新学期时,很多教学管理人员就会肩扛重任。而教学管理部门最终只是个统筹的管理者与下达者,具体的分步执行与操作都需要安排到下层的部门及个人完成。因此就必须要合理利用教学管理系统,通过网络把管理者及被管理者联系在一起,组成点对面的管理格局。这样就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同时减轻教学管理的部门劳动压力,让管理者抽出时间和精力研究管理的方式,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与管理成效。

3.提高教育教学管理队伍信息素养

教育教学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教育教学管理人员,高素质,稳定的队伍直接判定了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及信息化建设成效的提高。在日常的学校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减轻了管理者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及强化了信息技术的素养。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学习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计算机技术。另外稳定的教育教学管理队伍也十分重要,它可避免管理人才的盲目流失,从而保证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教育信息化》,2013(01)

[2]张传若.学校管理系统化的实践与思考,2003

篇(5)

关键词:信息素养;中小学图书馆;措施与途径

随着信息时代的日新月异,在人才培育的目标模式中,一个新概念――信息素养,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信息素养不仅仅是孤立的诸如信息获取、信息检索、信息交流等的信息技能,而且是这些信息技能用于信息问题解决和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专家认为,信息素养不仅是个体一定阶段的目标,而且是整个社会成员终生追求的目标,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

一、中小学图书馆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信息素养教育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并同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提高信息素养是时展的要求。在工业社会以前,如果说一个人缺乏基本的“读、写、算”能力是文盲的话,那么,信息时代中缺乏基本的信息素养,就是现代文盲。可见,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具备及时、准确掌握信息,科学、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即信息素养。

由于人的智力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特点,教育一般由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逐步发展。因此,信息素养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从智力发展的阶段性来看,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接受速度快、可塑性大。在这个时期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进行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初级训练,能使他们较早形成“信息观念势场”,激发信息需求与阅读兴趣,初步掌握获取知识的技能。而且,当他们初步具备信息能力后,自觉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都能得到发挥,从而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信息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和部门,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凭借着自身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广阔的信息网络、现代化的服务设备以及优秀的专业技能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必将成为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基地和主要承担者。

二、中小学图书馆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

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界正在发生着变化,由图书馆支配读者的时代正成为过去,图书馆将以读者的口味来决定馆藏的内容和服务的方式,读者自主选择自由欣赏文化内容并支配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发展形式的格局正在形成,即图书馆的主动服务正成为各类型图书馆转型的方向。中小学图书馆应该根据图书馆发展变化以及中小学的发展方向、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积极配合信息素养教育,利用手中拥有的得天独厚的知识与信息优势,在信息素养教育中能起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在中小学全面实施,新课程十分重视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规定,图书馆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中小学图书馆是学校书刊资料的中心,是为学校教学教研和课外阅读服务的机构,是学校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配合新课程改革、推进教育教学科研、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可或缺的资源。图书馆的优越环境和资源,是培养信息素养的最佳场所,其阅览环境、可供查阅与检索的信息资源和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服务,为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创造感性的氛围和实践的条件;它拥有文献信息工作的专业馆员,可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和咨询。中小学图书馆与学校教育教学紧密相连,理应成为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的指导中心。

三、中小学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措施与途径

1.宣传信息素养教育,培养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自我感悟,即人们对信息的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自觉程度。通俗地讲,就是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中小学图书馆培养信息意识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培养学校图书馆员的信息意识。强烈的信息意识是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强大动力,中小学图书馆要教育馆员,深刻认识到信息在知识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创新能力,树立起现代教育的信息观。

(2)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意识是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前提条件。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能力是信息社会最基本的能力和素养的标志。学校图书馆应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潜能,通过对他们的教育和培训,普及信息检索知识和方法,强调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的基本技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观念。

2.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网络优势,展开信息素养教育

(1)多媒体教室服务。学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为学生提供网络教育。互联网是飞速发展、跨越时空的大型全球“信息资料库”,让学生读者通过互联网搜索对自身学习有用的资料,学会利用网络构筑自己的学习空间,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变为主动学习的主体,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图书馆主页服务。学校图书馆应组织学生读者进行调研,根据学生的需要,让学生自己做主设计网站的架构,然后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对所需的信息内容进行搜集、整理,最后由我们的图书馆员对内容分门别类,充实到图书馆主页上为学生提供服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品质,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

在信息时代,面对瞬息万变的海量信息,面对杂乱无序的网络信息,中小学图书馆要通过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品质,开展网络知识和信息检索技能教育,让中小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选出正确健康的部分加以应用。

篇(6)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近年来,我国城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但在我国农村,特别是在偏远落后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存在着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给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与普及带来了负面影响。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教学的经验谈一点认识。

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不够明确

一是仍然只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中高考的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唯一标准,信息技术又是没有列入考试的学科,因而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视不够。

二是许多学校领导缺乏现代教育意识,一味围绕着上级主管部门的考核“指挥棒”转动,对信息技术教育等非考学科毫不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二、学校经费短缺,基础设施薄弱

1.学校资金不足

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作为后盾,是一个花大钱的学科。别的学科,几盒磁带、几张挂图,花费不大,而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的投入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这对大多数农村学校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资金不足,必需的设备无法提供,这成了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举步维艰。

2.硬件设施缺乏、落后

一方面,教学用计算机数量不多。有的学校投入了一定资金,建了一个有二三十台的计算机的机房,这远远达不到一人一机的学习要求,使得在上机练习过程中,一些学生无事可做而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受资金限制,计算机配置普遍较低,无法安装教学必须的软件,满足现行教材要求。

另外,计算机在使用中硬件也是故障频繁,显示器罢工、主板报警声不断、鼠标不动是家常便饭。由于经费紧缺,无法及时维修和更新,致使计算机教室经常无法正常使用。

三、师资短缺,素质有待提高

1.师资短缺,素质不高

目前,农村中小学专职计算机教师在数量和水平上尚不能满足开设信息技术教学要求,大部份学校没有专职信息技术教师,只能让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教师带教信息技术课。教师培训机会较少,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2.信息技术教师得不到学校领导的支持

由于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学科没有升学的压力,也不参与教学考核,因而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对该学科普遍不够重视。许多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因地位低、待遇低、晋升难而敬业精神不强,师资队伍不稳,使得信息技术教育陷入恶性循环。

四、教学课时设置不足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为70~140学时;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根据上述规定,学校每周也就只能安排了1~2节信息技术课。然而,在现行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重操作的学科,就拿打字来说,没有十周八周也难已熟练掌握,何况教材中还有许多内容,学生在每周一两节课的时间内无法学完、学会。

五、教学方法不合理,未能充分发挥计算机作用

1.缺乏教学研究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多数学校和教师对这门学科的教学还缺少专门的研究,信息技术课教师接受专业培训机会也很少。面对这样一门新学科,很多教师没有恰当的教学方法,不注意这门学科的特点,教学时按照学习语数学科的老办法去上,甚至有的上机操作课变成了无任务的打字课、上网课或是放任自流的游戏课、聊天课。

2.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重要作用

在今天,利用计算机上网查阅资料以开阔视野、获取知识已经成为现代人学习和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许多学校只是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学开机关机、建文件夹、练习打字,不让学生上网,浪费了资源。

总之,在当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问题多多,困难重重,相信这些问题和困难是能够得到解决的。

参考文献:

[1]李锦晖,缪蓉.信息技术教师教育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04,(7).

[2]解月光,李伯玲.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有关问题与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04,(8).

篇(7)

摘 要: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课堂素质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学的最优化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抓住着力点,在提高教师素质上下工夫;立足根本点,在提高思想认识上求突破;找准结合点,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求实效。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技术素养中的地位。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小学教学;素质教育

引言:构建教育信息化教育理念,推进教学系统改革,对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和现代化管理有重要作用。尤其是改良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提高中小学课堂的教学效率等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近几年来,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信息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较低,人们的认识是不在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已不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收不到应该有的效果。既然如此,应该怎样实现技术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促进课堂教学现代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在中小学教育中运用信息技术的重要原因

科学技术的鼎力支持让教育得到不断的发展。实践证明,科学技术可以改变教育教学的本质。人类进入第二十一世纪,进入了一个新的信息时代。这个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从知识积累人才创新人才培养,学习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就需要更多地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学习者主动获取知识,获取更多信息,促进构件的发展。在教育史上,没有语言的发展,文字的诞生,印刷术的发明,不可能有教育革命。现代新技术如幻灯、录像、投影、广播、电视等,使知识的传播超越时空。这些新技术也被称为视听媒体,在教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实现教育目标,继续按照以前的方式教育肯定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教育策略的新的突破和创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我们良好的机会,它不仅提供了各种学习和教育资源,还将导致课程内容、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手段、教W方法和教育体系和全方位的变化。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整个教育理念的颠覆将带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一种深刻的革命模式和方法。因此,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信息技术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全面迎接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挑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第二十一世纪的战略决策。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培养。着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强调主体性,素质教育强调整体性,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主导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指导中心。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中国第二十一世纪。振兴中国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关键。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挑战的重要时刻,素质教育的创新已经成为教育界和社会的共识,成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我们必须在小学和中学,基于学生的创新素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面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教育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最高目标,以提升学生的素质是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中国的信息技术课程理念中,信息技术教育体系的形成是合理的。

三、信息素养是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信息素养的定义、内涵和外延。信息素养是图书检索技能的概念逐渐演变过来。1998年,美国信息素养委员会主席在图书馆协会下,信息素养的研究报告中,如此定义信息素养:“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检索、评价和信息的有效利用。”这一标准包含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的内容、内涵和外延等三个方面信息技能,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信息素养。综合运用这种能力来解决这些技能形成的信息。基于此概念,他们共同进行了长时间的实践研究,设计了专门的技能培训课程,创造了信息问题包括六技能的解决方案,该研究已从大学扩展到美国的中小学校,受到广泛追捧欢迎。其次,人的本质素质是信息素养。我们在传统时代转型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每天有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经济正在失去其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正在不断显示活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多媒体、网络和智能化等信息社会的大门。现如今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适应的质量要求,必须具有访问能力,存储和交换信息,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人民的整体素质,成为衡量一个人的素质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我们必须渗透对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并将培训融入信息技术的认知工具,有机材料,以及开发各种网络教学资源,形成人的信息有效把握,训练人们搜索、评价、交流有效的利用和创造一种信息的能力,从而扩大了信息的本质的理解。

结束语:世界暴露在信息时代面前。面对大量的信息,教师应特别重视信息管理。加强对学生信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的运用,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反思和识别能力,负责任地运用信息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辟“绿色通道”信息。总之,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要靠教师,要靠社会,要靠家长,要靠身边的环境等。我们必须不断探索和探索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最佳途径,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安桂清.面向21世纪世界各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综览[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03).

[2]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