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网络安全新生态

网络安全新生态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4 16:48:2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网络安全新生态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网络安全新生态

篇(1)

(逄 丹)

网络安全试点示范交流会

3月16日至17日,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安全试点示范工作经验交流会暨成果展在广西南宁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网络安全面临的新挑战,强调当前网络安全呈现出网络攻击呈上升态势、数据和用户信息安全隐患突出、融合发展带来网络安全新威胁、攻防非对称态势突出等四方面特点,网络安全威胁风险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等领域,上升到了一个新阶段。

(逄 丹)

移动办公新格调 爱普生DS-310/360W扫描新品来袭

移动办公是当今高速发展的通信业与IT业交融的产物,高效与便利的完美结合,使之成为了继电脑无纸化办公、互联网远程化办公之后的新一代办公模式。出差或外出拜访客户时,还在为没能及时扫描重要文件苦恼?政府监管部门执法办公却还没有一台合适的扫描设备?对此,爱普生全新推出了紧凑型A4馈纸式扫描仪DS-310/360W,其紧凑的机身、强大的功能,轻巧的便携性可有效满足诸多行业对移动办公的需求。

那么,小身材、大功能的DS-310/360W究竟有怎样的表现呢?我们一起来看!

轻薄小巧 移动便携

作为一款紧凑型文档扫描仪,DS-310/360W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小!小巧灵活的机身,完全不会占用空间,DS-310机身尺寸288×88.5×51mm,重量1.1kg,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很方便地放在办公桌的抽屉里。DS-360W机身尺寸288×88.5×67mm,内置电池,重量也只有1.3kg,外出时可以轻松放入公文包。

多种供电方式可选 应用灵活

一款便携式的文档扫描仪的供电方式当然至关重要,源源不断的电力供给才能为扫描仪的正常工作提供保障。DS-310/360W支持电源适配器供电与USB供电,通过USB供就可以将PC等设备和扫描仪直接连接,真正实现移动操作、便捷办公。此外,DS-360W内置电池,同时还支持电池供电。在电池供电模式下,还可以扫描大约700页的文档,这就为外出办公提供了便利。

高速高效 省时省力

身材虽精致小巧,但功能却十分强大,这里就不得不提到DS-310/360W具备的高速双面扫描功能。扫描速度最快可达25ppm/50ipm,并且支持200dpi和300dpi黑/白/灰色彩模式的双面扫描同速,使文档电子化效率大大提高。

卡片扫描 独特卡槽设计

想扫描身份证、银行卡,可馈纸式文档扫描仪该怎么扫描呢?别担心,这一点爱普生早就想到啦!DS-310/360W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用户这一需求,独特的吸入式卡槽设计,当客户需要进行卡片扫描时,只需将机身上的滑动按钮拨到“卡片(扫描)”位置,即可开始卡片扫描。扫描完成后卡片会被自动退出到进卡位置,卡片扫描轻松自如,分分钟就能搞定。

内置WiFi可实现无线扫描

出门在外,没有网络,想扫描文件怎么办?别担心,DS-360W内置WiFi功能,移动便携设备只需下载Epson Document scan即可与DS-360W进行直接连接扫描。同时支持无线路由连接和直接连接两种连接方式,方便用户按需选择连接方式,更加易用。

专业扫描驱动 应用简便

Epson Scan2是爱普生专为文档扫描仪设计的全新扫描驱动软件,处理速度更快,同时具备更多更专业的扫描功能和图像处理功能,应用更简便。

篇(2)

所谓文化,是人类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总和。网络文化,则是一种亚文化,是随着时展、技术进步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语言符号、音响符号、视觉符号,是一种崭新的思想文化表达方式,一种文化传递扩散的新途径,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一个全新的视界,使人们源源不断地获取当今社会出现的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借以提升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文明程度、技术技能,并得到健康有益的休闲娱乐,使人们日臻时尚和进步。

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比较起来,表现出相当程度的独立性和创新性,借助于互联网这个特定的载体,形成一种结构完整、自成体系的信息文化。它的主要特点包括:

――它具有海量存储、无限传播扩张的广阔空间。网络文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传输技术,从信源、信道到信宿,充分数据化、网络化,可以随时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应有尽有的文化资源。它穿越文化地域、文化时空,进行国际化范式的具有空前深度和广度的文化信息交流。

――它具有鲜明的民主化、大众化倾向,常常被奉为通俗化、时尚化的现代文明。它的进入门槛较低,甚至不受任何限制,在人类文明资源面前,人人可以平等共享,自由互动,充分表达人们的个性、观点、情绪或主张。传播主体千变万化,各种信仰、追求都能得到展示,所有的言论、评说都无法阻隔。

――它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的特征,能够融汇各种地域、人文环境的信息,呈现出思想文化的兼容性和丰富性。由于信息表达的来源不拘一格,涉猎社会的各类问题五花八门,渗透的领域没有边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对比观察、自由选择的广阔空间。

――它具有快速、即时性的特点,能够充分满足人们对文化信息生产、消费的需求,加快文化知识更新的周期。由先进的传播方法和手段带来的零距离交流、跨越式沟通和无缝在线对接,能有效地缩短知识积累的时空距离,加速思想文化信息的流动,为新技术、新文化、新生活的产生提供无比优越的条件,使人们有机会透过广阔的视角,一睹整个社会的原生态,深切感知大千世界历史性变迁的脚步。

网络文化的这些特质,使其具备独有的优势和特定的历史作用。简略地说,它能为大智慧、大手笔地展开网络文化建设的宏观调控、战略布局,实现历史性的跨越,提供广阔的舞台;为持续解放思想,消除一切禁锢,开发创造力,提供时代进步的引擎;能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一代获取现代知识,增长才干,塑造美好人生,设置全新的操作平台;为把握和传达民情、民意,了解社会思潮,预测发展趋势,联通第一讯号;为提倡正气,抵制歪风,树立先进,提升文明水准,构建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总之,它能为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进步,注入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为此,我们必须积极思考,精心策划,采取行之有效的前瞻性的措施,切实完成建设、利用和管理好网络文化这项责无旁贷的重大历史使命。

――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唱响网络文化建设的主旋律。面对网络文化多元共融的总体趋势,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唱响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主旋律,用我们特有的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支撑起网络文化不断普及发展的新天地。要搞好规划,妥善布局,从正面提高网络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弘扬奋发进取、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与此同时,要善于透过各种异域文化的冲突、碰撞,汲取、借鉴和接纳国外有益的成分,用以培植和加深本土文化的根基,不断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提升整个国家的软实力。

――提高网络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为了促进网络文化日益迈向全面协调发展的轨道,要多视角、多层面地充实网络文化的内容,不断调整,更新存量,提高质量,切实满足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真正把网络建设成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要善于整合现有的文化资源,把各种文化产品强势地数字化、网络化,加速知识更新,增强文化产品的流动性。可以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努力实现网络文化的规模化、经典化,这既有利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互补融合,又能使网络文化的传承贯通古今中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要注重挖掘具有地域、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为地域、地方文化与整个时代同步共进搭建平台。要倡导原创性的文化发展,创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加快产业化进程,强化品牌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

篇(3)

高等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媒体联盟2016年的《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对高等教育变革带来的挑战进行了概括。我们需要整合正式与非正式的学习方式,需要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信息化素养,需要应对更为市场化的激烈竞争,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学习,需要面对平衡线上线下生活的挑战,需要让我们的教育帮助学习者为未来做好准备。技术的发展在短期内,能够让我们能够用更好的方式来改变教学模式评价教学结果。在更长远的时间跨度之内,技术将帮助我们重新设计学习方式、重新定义学习环境、重新塑造创新组织文化,这也必将整体性地改变高校建设与发展方式。

一、信息化是高校变革的驱动力

未来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今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将在2020年结束自己的本科学习生活。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可能会发现社会对他们的能力要求之高,超过自己的想象。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可能对很多教育者们而言也始料未及。

2020年,他们需要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当中发现意义,能够用各种数字化方式进行社会交往,能够用新颖并富有批判性的方式思考问题,能够进行有效地跨越文化交流。他们需要具备高超的新媒体素养,通过计算思维和设计思维,去跨学科解决问题。他们要能够管理自己的认知负荷,能够通过在线方式和可能素昧平生的人开展紧密协作,并获得成果。

应对这一崭新的能力要求,需要技术驱动下教育的深层变革。这一挑战是全球性的。2015年5月,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更具体地,“互联网+”成为了我国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技术推动各行各业发展成为了国家战略。对于教育而言,“互联网+”不仅仅提供了技术手段和工具,更为模式创新开创了新的可能。如何借助这一契机,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高校的创新发展是高校管理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际上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科研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在教学水平、学科建设、科研水平和治理水平方面进行总体改革。

二、信息化实践中的各种挑战

然而,在通过信息化促进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具体而言,在信息化对学校发展的引领作用方面,整体规划存在不足,缺乏从学校整体的通盘规划和设计。同时,部分教师和管理者信息化意识薄弱,对信息化在教学与管理变革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人群信息素养难以支持信息化应用。当前学校数据资产未能得到有效梳理,尚未基于数据开展深入分析挖掘。在信息化建设机制方面,归口管理刚刚起步,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相关制度需要建立和完善,部门职责界定需清晰,部门协作需磨合。在管理信息化的推动方面,仍有部分管理流程尚未明晰,部分管理系统尚未建立。在信息化教育教学方面,信息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效有待提高,创新教学模式的尚在探索之中。教师的整体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信息化手段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深度不足。在基层设施与服务建设方面,IT基础设施有待加强,服务精细化程度不高,服务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在信息化建设保障条件方面,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和专业人才。

三、信息化发展的中长期目标

为了应对这一系列挑战,我们从学校整体的发展目标出发,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长期和中期建设与发展目标。学校十三五期间发展目标确定了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促进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注重民生改善等一系列发展目标。

基于这个目标,我们从长远着眼,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更为长期的规划,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长期目标。预期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实现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智能化信息技术环境建设成熟,应用覆盖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建立并完善新技术支持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自主、泛在和高度个性化学习,形成各学科教学的有效模式;形成跨院系、跨学科的科研体系,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完整链条,形成具有领域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孵化出业界影响力的企业;构建学校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实现大数据治理体系,实现各项管理与决策工作有数据、可量化、能预测;提供根据师生个体需求精确定制的综合服务,实现主动服务模式。

基于这些长期目标,我们进一步从管理机制、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流程重整、人次培养和决策支持方面提出了信息化建设在最近5年当中需要完成的中期目标。

在完善管理机制方面,从学校层面建立并完善信息化规划和决策机制,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统筹全校各个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明确学校各单位在信息化工作中职责,建立学校信息化建设规程和协作机制,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一步升级有线、无线校园网络;完成数据中心计算和存储资源升级,提升云计算供给能力;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建设物联网和智能感知基础设施。

在网络安全保障方面,全面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防护软硬件系统,杜绝安全隐患,保证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建立舆情监控与分析系统,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处理。

在管理流程重整方面,根据业务应用和管理需求,有信息化建设管理处协助业务部门提炼业务主线,完善管理流程,形成以业务为核心的跨部门服务系统,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服务,实现更为规范有序的管理。深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基本实现面向师生管理和服务业务的数字化与网络化。

在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方面,大力推动教学模型变革,借助信息化转变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教学质量,在全校逐步推广信息化支撑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根据学校特色,建设一批有影响力和实用价值的MOOCs。根据学校应用需求,建设实用型智能教学环境,促进远程教学与交流协作。同时,支持创新创业,通过环境建设、平台搭建和能力培养,对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多元化支持。

在决策支持方面,统一各个业务部门的数据标准,便于数据共享和交换。根据学校需要,建立并完善各种数据模型(如教师模型、学生模型、资产模型等)。针对学校教学、科研与管理方面的重要问题,开展大数据分析,发现规律与趋势,支持科学决策与精准管理。

四、信息化发展的原则和思路

在信息化的规划和建设过程当中,我们总结出了一些思路和原则。我们认为信息化工作的总体原则是:技术驱动、模式创新、深度融合、流程再造。在信息技术最新进展的支持下,推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促进技术应用与学校各项工作的深度融合,对教学流程、管理流程、服务流程进行重整和再造。

在建设思路方面,我们希望实现以治理促管理、以数据促决策、以素养促教学、以协同促科研、以定制促服务。

以治理促管理,即通过信息环境和系统建设,进一步整合学校各部门的力量,明晰主体责权,形成系统合力,探索有效机制,实现“系统治理、综合施策”。

以数据促决策,即利用大数据方法与技术,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形成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建立各类评价与预测模型,实现精准管理和科学决策。

以素养促教学,即通过信息素养、自主学习能力、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以人为本,从教师与学生双方向提升信息化教学的水平与能力,提高信息化教学支持的有效性。

以协同促科研,即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和协作机制设计,促进我校各学科的打通和互补,构建有民族特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创新科研体系。

以定制促服务,即通过数据分析,实现服务的适应性,针对师生个体进行定制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五、教育信息化发展架构初探

信息化发展需要学校层面的统筹规划,信息化部门的落实推动,以及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个部门的群策群力。目前,我们正在着手构建包含学校、各院系和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支撑体系。

在学校决策层面,我们由校领导牵头成立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制订战略目标,建立机制政策,进行效果评估。

在执行层面,我们成立了信息化建设管理处负责具体的规划与建设工作。信息化建设管理处负责根据学校要求制订信息化发展规划,起草相关管理规定,推动具体业务工作,提供各类信息化服务。

在教学层面,由教务处牵头带领各教学单位共同推动教与学资源整合,教学模式探索,并在教务处主导下推动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在科研层面,由科研处牵头带领各科研单位共同推出信息化科研系统需求,与信息化建设管理处一起建设科研协作平台,探索信息化科研创新模式,建立科研孵化基地。

篇(4)

随着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生态的文化形式,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到了人们精神生活的方式。网络因其便捷性和交流的即时性及资源的丰富性,越来越成为青年学生交流的主要方式,它给当前高校特别是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艺术院校丰富多彩的艺术演展实践活动可以使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有效的融合。

[关键词]

网络文化;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

本文系山东艺术学院2013年度校级思政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网络文化与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3sz04)的研究成果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网天下”的网络文化背景下,这项工作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其他高校相比,艺术类院校学生的个性更加鲜明,思维方式更为灵活多变,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呈现出了一些特殊性。当“网络文化”与“艺术院校”这两个关键词叠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变得颇具挑战性。身为艺术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主动迎接这种挑战,积极探索,深入研究,不断创新艺术院校思政教育的新思路。

一、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化方兴未艾

随着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的普及成为社会发展的常态,随之而衍生出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网络是全球共享的信息库,不同国家地区人们的价值观念、文化思想、宗教异同、政治理念在网上汇聚传播。网络文化的传播声色俱全,图文并茂,而且它能打破时空的限制,使人们交流的互动性更加日常化,因而成为一种高时效性的文化。作为一种新生态的文化形式,网络文化以其实用性、创新性、便捷性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也进而深刻影响到了人们精神生活的方式。网络文化虽然被广泛全新应用,但如何界定网络文化的定义、厘清网络文化的内涵,却仍是个十分困难的问题。关于网络文化的定义,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认为,网络文化是由网络经济这一新的生活方式所引起的、以网络构成和信息交流的全球普遍化和实践操作的高度技术化为基本特征的信息文化。[1]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理解,网络文化是指包括借助计算机所从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在内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2]从狭义的角度讲,网络文化是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基础所进行的一种文化形式和活动。以下本文的探究是建立在广义网络文化定义的基础之上。网络文化使现代的文化范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它同时也赋予了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以崭新的意义。在网络所产生的文化社区中,网络的多元性、开放性,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平等、即时参与的平台,以此为依托,高校文化的互动性也发生了巨大的革命。青年学子是网络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参与者,他们的认知思维和价值理念通过互联网得到迅速传播,在网络所创造的巨大文化空间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提升,其道德品性也不断得以提高。网络文化的现代性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网络的发展是把双刃剑,客观上为人们的文化消费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文化霸权主义提供了魔杖,为低俗文化、暴力文化、黄色文化、封建迷信文化等提供了生存空间。因此,对于网络,要充分发挥其优势,也要将其对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劣势影响减少到最低。面对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立足时代,革新图变,迎接挑战,实现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转换与发展。

二、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处境:网络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是要向广大青年学生传播一种符合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特定的理论、思想和观念,而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要让艺术类学生变得思维更加开阔,更具反思能力和创造力,能够创作出更具个性的艺术作品,这两种教育之间有共通性,但也有一定的张力。信息时代到来后,网络文化迅速普及,对广大青年学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艺术类学生因其个性和专业的特点,对网络文化的接受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甚至有引领和创新一部分网络文化的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也拥有了一些新的发展机遇,网络文化既有可能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和艺术教育之间的张力,也有可能消解张力成为新的粘合剂。网络文化的发展,对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网络因其便捷性和交流的即时性及资源的丰富性,越来越成为包括艺术院校学生在内的青年学生交流的主要方式。在开放的网络中,各种文化思想如潮水般涌到学生面前,青年学生接触到各种真假难辨、良莠不齐的信息,对“三观”尚未完全建立成型的他们来说,如果没有理性的认知,极易迷失方向。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真善美与假恶丑、东方文化与西方思潮、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都会发生碰撞,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极易受到多方面的冲击。网络时代,青年学生接受信息的深度和广度是以往任何时代都不能比拟的。这些信息有些还充斥着低俗、暴力、迷信的内容,而且这些负面的信息都裹着一层外衣,特别容易混淆视听,极易导致学生道德失范,甚至走向犯罪道路,不利于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网络平台,青年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国家认可的政治观念和文化价值思想,国家对信息的可控性发生了变化。对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说,各种携带着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艺术流派和思想,各种光怪陆离的艺术形式,会通过全球网络的通道第一时间传播到他们电脑和手机中,如果头脑中没有树立起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和艺术观,就极容易不加分辨地全盘接受。以上种种,都对艺术院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应当意识到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必须把握正确的方向,树立阵地意识。高校是理论研究的主要阵地,也是思想活跃的讲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以理论为武器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使命,也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素质和培养质量。网络时代,面对多元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守舆论宣传阵地。西方一些国家,利用网络的隐蔽性,推行资本主义的价值标准,从而进行文化艺术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当代青年学生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有人说,“网络是一片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军人、没有等级、没有贫贱、没有歧视”的领地,这种说法虽然过于绝对,却透视出了网络这个思想阵地监管的难度。这就提醒我们,一定要巩固网络安全,提高网络技术,过滤、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作为艺术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就要多从正面引导学生,要对学生讲清楚正确运用网络的方法,教会学生辨别各种网络信息的真伪,从而树立正确的网络时代的价值观和艺术观。网络文化对艺术院校思政教育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网络文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其共生,网络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平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对青年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增强教育的感染度、吸引度。曾说过,思想文化阵地,不去占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其他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必然会去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助网络新媒体,把大量丰富的资源传递出去,不断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网络舆情引导,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新媒体时代,微信、飞信、博客、微博、网络论坛BBS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推介方式显示了巨大的成效。通过网络媒体,学生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时间获取所要进行的教育,这提高了思想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受教育者可以自由地选择信息,主动地探求视听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能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这种交流方式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能够进行自由互动的交流,消解了以前主客体单向的交流方式。对于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而言,可以鼓励他们结合网络文化的特点,多思考、多创作弘扬正能量的艺术作品,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出去,从而影响更多的网络上的年轻人。让网络文化成为思政教育和艺术教育之间的粘合剂,用艺术的形式去创新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或许就是网络文化为我们提供的难得机遇。

三、对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反思:传承与创新

在网络给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的同时,我们也要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在当代中国的转型和未来发展之路。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具有如下特点:其价值理念的宣传更彰显了教育者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具现代性;教育的载体更具多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在一个’真’字,要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更是探寻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之源。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实践追求的归宿所在。那如何实现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之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艺术院校的时效性?“真”的贯彻在于施教者、受教者,媒介之间的贯通执行。无论新媒体时代,数字化技术如何发达,网络都只是工具,都只能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手段、阵地,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形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媒介是接受信息的搬运者和载体,也是把接受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连接起来的纽带。”[3]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要利用网络等各种新媒介形式,也要充分发挥传统的媒介形式,以达到教育之真与艺术之美的结合,实现思政教育的理论与学生艺术实践的结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作为艺术院校,可以充分发掘自身优势,以艺术实践活动为载体,采取多种演展形式,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艺术演展活动之中,寓于广大师生的艺术专业实践中。努力做到“以书育人、以画育人、以乐育人、以舞育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把思想教育融入到师生学习生活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专业学习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使师生的思想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升华。在每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七•一”、“十•一”、“一二•九”纪念日,充分依托艺术专业在视、听传播方面的优势,组织弘扬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综合文艺汇演、合唱比赛、话剧演出、舞蹈演出、主题画展、主题设计等主题鲜明的各类艺术演展活动,将干涩的思想政治教育说教转变为生动的艺术传达,使其成为师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落到实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媒介以其真实性在思想疏导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功用。将传统的思想教育传播方式与艺术专业进行有效结合,可以起到很好的视听和教育效果。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要注意教育的形式,更要注重教育的质量,还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所有的理论工作都应该是为指导实践提供服务的,最终也都应落实到实践工作中去,这才能体现理论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时效。施教者与受教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广泛参与,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但是,传统的自上而下单线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效性日显不足。主客体参与的不足,是思想政治教育当前面临的瓶颈。因而,实现有效参与是提高实效性、走出当前困境的有效处方之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年来一直在调整,但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大多数的发展和调整都是形式上,并没有触及内容本身。而传承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则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另一处方。尤其对于艺术类的高校更是如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占据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它传播的是执政党的理念,高扬的是的伟大旗帜。所以,它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必须进一步加强。其次,我们的意识形态建设,要优化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加强人文素质在青年学生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新媒体时代,一定要利用好网络媒介的作用,使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功效,利用好微博、微信等即时媒体,营造师生互动的便捷通道,从生活、学习、情感、课余活动等方面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和引导他们解决问题,接受正确的道德价值规范,促进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将教育进行到细微之处。加强参加社会实践的教育方式,和社会实践基地实现资源、知识的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生产性的特点,它的实现过程也是培养对象品德形成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意识传承和思想传播的导向,是一种教育的一元性和受教育者的多样性的结合,而且在教育过程中要达到认知的提升、情感的融合以及行为习惯并育的特点。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必须提升施教者的能力,拓展多种形式的文化载体,优化教育的环境。

作者:张有平 单位:山东艺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

参考文献:

[1]曾长秋.对近年来网络文化研究的综述[J].怀化学院学报,2004,(8).

篇(5)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及时出台和顺利实施,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小扶贫”模式向“大扶贫”模式转变,扶贫理念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扶贫方式由“漫灌”向“滴灌”的精准扶贫转变。

因此,如何利用大数据来加快推进大扶贫的改进步伐,最终实现精准扶贫,不仅是各级扶贫开发工作的客观需要,更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内在要求。本文试图通过对大数据和大扶贫及精准扶贫的简要阐述和分析,拟通过建立“扶贫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来逐步加强和完善扶贫工作。

大数据与大扶贫及精准扶贫

大数据与大扶贫及精准扶贫是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但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革,使这两个相异的概念有了交集,这就是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中如何利用大数据来构建大扶贫,实现精准扶贫,这不仅是大数据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新时期下创新扶贫开发工作的内在要求。

(一)大数据

2011年,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提出“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而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运用将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自此之后,大数据越来越被重视,联合国的“数据脉动”计划、美国的大数据战略以及英国的“数据权”运动等逐渐开启了大数据的大幕。

简而言之,大数据就是通过捕捉、挖掘、分析网民上网留下的数据的痕迹,揭示背后隐藏的规律和趋势,其具备大量、高速、多样和价值即“4V”的特点。

大数据是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获得极大发展的背景下而产生的。未来几年,大数据的应用及影响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通过大数据挖掘新的知识和利润增长点,继而创新生产、经营以及管理等模式,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二是政府对大数据的挖掘,使政府决策更加精准、更加高效;三是人类思维方式从追求精确性到容忍混杂性、从关注因果关系到关注相关关系。

(二)大扶贫及精准扶贫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由此,标志着我国扶贫工作开始迈入大扶贫阶段。相对于以往依靠政府投资扶持重点村建设、移民搬迁等的小扶贫工作模式而言,大扶贫即是以动员民营企业为主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板块开发、多元投入”的扶贫模式。

今年1月,《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在大扶贫的基础上,又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即由国家制定统一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各级扶贫机构分级负责,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实施动态管理,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并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

大扶贫特别是精准扶贫的提出,进一步强化了政府的责任,拓宽了社会扶贫领域,精确了扶贫对象,提高了扶贫成效,加强了扶贫监管,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扶贫工作确立了目标。

建立扶贫开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面对大数据时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需要实现新的转型;构建大扶贫格局,扶贫的理念、思路、机制需要经历新的转换;实现精准扶贫,工作的方式、方法、内容需要进行新的转变。这要求深刻考量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发展特征,在新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下,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并利用数据业务主营化来推动扶贫开发工作的升级。同时,应建立“扶贫开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密切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与扶贫对象的联系,切实落实扶贫措施,加强扶贫统计与监测,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信息化,促进帮扶对象与社会共同进步,进一步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一)系统目标与总体设计

扶贫开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在省级扶贫开发工作管理的基础上,以县为单位,综合利用遥感、遥测、宽带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数字技术,通过采集帮扶村、家庭及个人等基本信息,对扶贫政策、扶贫资金的执行过程及结果进行动态管理监测和决策服务的数字技术系统,可提供帮扶地区的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地理等复杂信息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仿真化、持优化决策和可视化等强大功能。

1. 总体设计

扶贫开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不仅可以方便可视化查询、统计、分析,及时显示各级机构在扶贫工作中的各类信息,满足全省及各市、县扶贫开发部门的需要,实现国际机构、社会组织、企业单位与扶贫开发机构、帮扶对象三者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流和合作,对全省扶贫开发的整体规划、组织、实施、管理和服务等提供综合决策的现代化支撑,还对完善扶贫工作方式、创新扶贫内容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加强扶贫管理、展示扶贫工作、扩大宣传效果、总结推广经验的重要抓手。

2. 系统目标

扶贫开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仿真化等多种科技技术为一体的现代计算机管理应用系统,是数字化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它除了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上构建模拟区域,展现帮扶地区、人口、资金的分布状态,还能在对各类信息进行专题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各种信息的交流、融合、分析,促进各部门、各层次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进而对扶贫开发信息进行整体处理研究,实现全省各类扶贫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化配置,有效加强扶贫政策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科学决策。

系统建立的目标主要有三个阶段:短期目标――实现扶贫统计监测数据化;中期目标――实现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电子化;最终目标――实现扶贫综合管理信息化。

具体来说,扶贫开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目标如下:

(1)实现全省扶贫基础数据统一采集、管理,建立全面详实的“村、户、人”管理信息模式;

(2)扶贫管理功能全覆盖,一站式管理(涉及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农村电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产业、乡村旅游、教育扶贫、卫生和计划生育、文化建设以及贫困村信息化等),逐步拓展功能,为扶贫工作信息化奠定基础;

(3)支持地理信息系统,支持图像文件输入和照片信息管理,涵盖现有各项业务系统的纸制表格和电子表格,强大的决策分析系统;

(4)友好、灵活的用户操作界面,实用、严密的安全管理体系。

(二)各平台模块要求

根据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结合扶贫工作的具体实际,可以将扶贫开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分为统计信息监测、项目资金管理、扶贫信息共享、综合信息分析四个子系统。同时,利用互联网强大的信息共享功能,将扶贫开发工作的有关信息与互联网信息对接,通过大数据来规范工作、提高效率、总结经验、宣传成效,逐步实现扶贫开发工作的信息化。

1. 统计监测信息平台

该子系统对符合帮扶条件的对象资料进行登记、核准及查询,精确到户,精准到人,其数据以家庭户为单位,由县级扶贫机构录入,通过市级审核,最终由省级核准并备案。结合当前的建档立卡工作,将帮扶对象的各种文字、图片资料以GPS定位的方式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整合,为准确识别对象、科学划分类型、精准施策帮扶奠定基础。

2. 项目资金管理平台

该子系统将全省扶贫项目及资金的信息进行集合整理,对扶贫项目的立项、实施及验收等各环节进行科学规划、动态管理,对扶贫资金的发放、使用等进行实时跟踪、集中管理,确保扶贫项目严格按照既定目标实施,确保扶贫资金落到实处、规范使用,有效提高扶贫项目的竣工率和扶贫资金的利用率。

3. 扶贫信息共享平台

该子系统作为扶贫工作信息的对外联系平台,一方面可以广泛宣传扶贫开发政策、成就、经验和典型事迹,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可以将帮扶对象的扶贫信息与社会扶贫组织和个人的信息进行一对一对接,不仅使帮扶对象尽快得到帮扶技术、资金等服务,还能使社会扶贫力量得到高效释放。

4. 综合信息分析平台

该子系统通过对各级扶贫机构工作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一方面及时客观反映贫困状况、变化趋势和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另一方面,结合各地扶贫开发工作成功经验与客观实际,对扶贫工作进行系统总结,逐步完善我国特色扶贫理论和政策体系,不断提高扶贫开发决策水平和实施能力。

扶贫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目前,大数据技术还处在探索阶段,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一些困难与挑战,主要体现在数据收集、存储、处理和结果的可视化呈现等方面,扶贫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之后,也存在此类问题。但就当前工作而言,构建扶贫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在组织管理、信息安全、法律规章这三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强。

第一,加强组织管理,规范工作流程。扶贫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以省级单位为基础建立的,因此,系统的开发、维护及后续功能的完善与改进都需要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还应制定与之配套的管理办法与操作说明,一方面可以规范工作流程,另一方面也便于各级扶贫工作人员操作实施。

第二,健全保密制度,保障信息安全。大数据时代中最大的威胁就是信息安全,伴随着扶贫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逐步推广应用,作为政府扶贫开发的主要信息网络平台,将承载越来越多的关注度。这不可避免地加大了帮扶对象及帮扶者隐私泄露的风险,同时也加大了扶贫项目资金数据等敏感数据泄漏的风险。为此,在建立扶贫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之初,就应该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对网上与网下信息进行物理隔离,确保扶贫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

第三,完善法律规章,提高扶贫成效。扶贫信息的与利用应当有法可依。扶贫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实施后,将拥有包括扶贫对象及社会组织及企业个人在内的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在一定范围内要数据共享,同时还要防止数据被滥用。要在保护个体隐私的前提下,使相关信息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因此,要尽快制定扶贫开发相关信息的法规,应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允许社会组织、企业及个人在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后享有一定税收优惠,同时鼓励脱离贫困的地区及个人利用已有的成功经验帮助其他帮扶对象,使扶贫开发惠及最大范围。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技术支持,要积极利用大数据带来的快速、便捷和高效来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利用扶贫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现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到人;运用全社会的力量全方位提高贫困人群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最终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徐子沛: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社.

叶婷,王春晓:“大数据”,新作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政府作为模式转变的分析[J]. 领导科学,2012,35:4-6.

于施洋,杨道玲,王璇,张勇进,王建冬: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政府门户:从理念到实践[J].电子政务,2013, 05:65-74.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

郭汉文:创新多元化融资机制构建“大扶贫”格局[N]. 人民政协报,2009-03-04B07.

龚亮保:关于构建“大扶贫”格局的几点思考[J]. 老区建设,2008,17:16-17.

予枢:大扶贫有大智慧[J]. 中国西部,2013,10: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