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16:48:2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家庭教育;传统文化;政策性建议
家庭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对于历史上没有本民族文字、学校教育发展程度低的苗族来说更是如此。即使是在现代教育较为发达的今天,家庭教育在苗族传统文化传承中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在传承苗族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
(一)文化传承主体减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滇中地区苗族社会与外界接触越来越多,更多的人走出去外出务工或工作。这就带来两个相应的影响:其一,直接导致文化传承的主体减少。以富民县芭蕉箐为例,尽管村子里大部分人依然在家务农,但相应的已经有一部分人外出前往昆明等地务工或留在东村乡工作。其二,外出人员返回村寨时,其所带回的外来文化对苗族社会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冲击往往比外地人来到本地的影响更大,他们所传播和倡导的现代文明将对传统文化造成直接的、强烈的冲击。以苗族青年恋爱的“赶边赶场”为例,传播主体的缺失直接导致这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难以为继。
(二)青年家庭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减少
林耀华先生在《民族学通论》中将家庭结构和规模分为“核心家庭、扩大家庭、联合家庭、不完全家庭和单身家庭”。滇中地区苗族社会以核心家庭为主,子女长大成婚以后,不久就会从原有的家庭中独立出来。滇中地区的苗族社会家庭组织结构较为复杂,普遍实行以父亲为中心的小家庭制。家庭成员以两代和三代同住者居多,但多数儿子结婚之后即与父母分居而另立家庭。青年家庭逐渐增多,家庭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笔者在田野期间的食宿点龙某家,其夫妻二人均不满二十五岁。年轻化的家庭相应的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掌握的较少,对很多民俗风情也不甚了解,这就导致在传承给下一代孩子的过程中面临众多问题。笔者在田野 期间问到龙某是否知道“忌过小年”的问题时,得到的回答是“我老爸老妈可能知道,我就不太清楚了”。
(三)现代教育的发展,使得家庭教育传承功能弱化
家庭教育通常以言传身教的形式存在,在潜移默化中让下一代孩子接受传统文化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方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滇中地区学校教育发展相对较好,苗族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接受程度日益提高。在实地访谈中初中生张某告知笔者其除了在家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之外,学校也会相应的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和掌握更多有关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这说明滇中地区苗族社会文化传统传承过程中学校教育的地位提高,家庭教育地位呈下降趋势。
二、加强家庭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对策
(一)增强全民族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转型,对于少数民族而言亦是如此。甚至可以说少数民族在面临社会转型的过程面临的困境更多、更棘手。在这样的背景下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保护意识,提高全民族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就显得十分必要。各地政府或文化精英可以通过整理古书典籍、举办民族文化节、确定传统文化传承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系列活动来激发民众民族热情、提升民族文化自觉。最大限度的引导民族积极自觉的参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对于滇中地区苗族社会而言,保护传承传统文化需要正确对待和认识基督教。既要看到基督教在该区域的广泛传播给当地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也需要警觉其对苗族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消蚀作用。
(二)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的民间艺人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是人民群众,苗族社会亦是如此。其中拥有特殊技艺的少数民族文化大师(巫师、长老、药等)是其传统文化的主要继承者和传承人,是其民族的文化精英。传承苗族社会的传统文化应当重视和保护这些民间文化大师,保护他们特殊的文化创新能力。贵州省台江县苗族老人王安江受这一政策影响,四十年如一日走遍黔东南苗寨,收集12部近30万行苗族古歌抄本。为了能将这些苗族古歌传承下来,他曾背着15公斤重的两大包书稿,到凯里、贵阳各单位、各部门“求助”,最终在文化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下,书稿得以出版问世。这一举措对保护和传承苗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三)加强苗族文化后备人才培养
长期以来,我们在讨论保护民族文化问题时一直在强调重视文本、重视静态保护,以人为本的观念匮乏。在当今社会我们的观念需要转变,需要重视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主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文明不断传入苗族地区,其传统文化逐在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时显得有心无力,历经千年历史苗族传统文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边缘境地。随着越来越多的苗族民间文化老人去世,滇中地区苗族社会拿起锄头能种地,放下锄头能表演的人越来越少。面对苗族文化传承主体的缺少,加强苗族社会内部文化主体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可以为苗族社会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在苗族传统文化传承中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在当代社会却面临着许多困境。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需要许多方面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冯增俊. 教育人类学教程[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
“当年无人处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有人处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如今得个歇处迹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句充满禅语机锋的话,是当代著名新文入画发起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陈绶祥赠与吕尧臣的,经常被吕尧臣用来解释其艺术的感悟与成长。
当年名窑良工,而今薪火相传。历史上的名窑或因战乱、或因朝代更替、或因时异审美变化而淹没十历史烟云中。而新的名窑、新的艺术与审美却以顽强的生命力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不断传承与发展。结合首届“当代名窑”评选活动,就紫砂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吕尧臣先生。
记者(以下简称记):吕老以极大的艺术创造力在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中,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首先想请您谈谈紫砂领域中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吕尧臣(以下简称):继承与创新互为基础,但具有相通的终极目的――“美”。继承也好,创新也好,都必须具备理论自觉,必须具备这种身为艺术家才有的艺术终极追求。在我的学艺历程中,我也是以此为标准,学习一切体现美、容纳美的技法,体会一切适合紫砂泥料的做工与手法。只有继承,才能够打下创新的坚实基础;只有创新,才能够更好地继承传统。我常以“继承为了创新,创新体现继承”这句话来概括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记:您的人体系列紫砂作品如“相扑壶”“贵妃”“欲放”,在创作上石破天惊,给传统的紫砂艺术注入了雕塑般的美,极大地丰富了紫砂艺术的创作内涵与创作理念,请问如何在传统基础上,融合现代、发展传统?
吕:一味地模仿只会使艺术的生命力消减,所以我在固守于传统工艺的同时,在技法与题材上都想有适度的突破。技法的创新,如我的“吕氏绞泥”技法;题材的创新,如我的“贵妃”系列。“贵妃”系列是用特有的紫砂语言,演绎了一个美的人体世界,表达了我个人对美的探索和向往。我认为,把西方人奉为至尊的人体之美“移植”到古老的东方艺术紫砂壶上,给紫砂艺术开拓了新的艺术表现空间与题材领域。现代艺术家因为所处的社会氛围与时代背景不一样,在传统紫砂的文化与工艺的继承之外,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对题材与审美也会有革新之处,但这种改革恰恰才是艺术发展的必经之路。
记:从吕老的很多作品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道儒”文化的影响,请吕老淡谈传统文化对当代紫砂的影响,以及与当代紫砂创作的关系。
吕:“技术仅为本,文化方为源,功夫在壶外”,是我经常说的一句话。艺术的最终核心与源头还是文化。“技术为本”,是肯定技术在紫砂艺术中的基础作用。“文化为源”,是突出文化内涵在艺术创造过程中的核心作件――没有文化因素,在现代社会,艺人最多也只是个工匠而巳。所谓“功在壶外”并非是轻视技术功底,而是说单纯依靠技术功底的局限。
学习传统,不是为了模仿和重复,而是从“学习其方法”,进升到“体会其精神”,再到“领悟其意蕴”。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内涵、思想境界之后,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紫砂的精神和意蕴,才会更好地继承传统紫砂的技法。
紫砂壶首先是造型的艺术,但绝不只是造型,实为“造气”。气如泉涌,则壶韵悠远;气韵生动,t壶意高瞻。气盈则壶立,气亏t壶损。精、气、神是壶的精髓所在。
记:感谢吕老出任首届“当代名窑”评选活动的专家评委,请谈谈您对历史名窑与当代名窑的看法。
吕:感谢组委会的邀请与信任。“名窑”的造就一是因为时代性,一是因为地域性。无论是历史还是当代,这两点都不可或缺。元代的青花是中国陶瓷史卜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那个时代世界制瓷业的中心。广东石湾陶瓷历代艺术家辈出,近代刘传堪称石湾陶艺泰斗,已然成为“南国陶都”石湾一代陶塑大师。紫砂艺术是无数艺术家心血在社会变迁与发展中留下的一颗璀璨明珠。历史的技艺通过传承留下来,当时的文化缩影也成为时代的特征永不能复制。
记:请谈谈您对本次“当代名窑”活动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高校体育 传统文化
1前言
我国的民间传统的文化项目多种多样,体育项目更是种类繁多,它的内容与形式之多样,堪称世界之最。这些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锻炼了人的思维,培养了人们的民族认同感,还能够锻炼人们的身体健康素质。而将传统体育理念与现代体育精神完美结合,正是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弘扬了一种推陈出新的精神。
2高校体育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性分析
2.1继承传统,弘扬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继承传统能使我们懂得尊重文化,了解历史。民族传统中的体育项目被引入高校的体育课堂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传统的体育项目是经过历代人长期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也能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到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具有一定的锻炼价值的,各族人民通过不断的努力,经过他们的独特思想与实践经验,为我们创造了古老而又历久弥新的体育项目,为我们代代相传[1]。
2.2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
传统民族的体育项目进入高校,成为现代体育教育的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现代体育教育的完善,又能充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拉近了学生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距离;另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加入,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育投入的经费,缓解了资源匮乏的局面,并且也为现代体育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贡献。
3高校体育教育中引入传统体育的现状分析
3.1人文氛围不浓,学生锻炼兴致不高
传统的体育项目,人文情怀浓,历史相对悠久。另外,包含了一些中医养生的理论研究,不论是哲学、政治与军事,还是文学、宗教与修身养性,对于中华儿女的思想与身体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将现代体育的教学与传统的体育项目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必须注重人文氛围的渲染。但由于当前高校体育老师的民族传统知识基础薄弱,理论研究不深入,致使体育课堂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严密,达不到国家对于传统体育教育的要求,致使学生缺少对于传统项目的学习兴趣。
3.2传统体育项目的引入内容过窄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体育课仍是以篮球、排球、羽毛球等球类项目以及体操、田径项目为主。被引入的民族项目不被重视,一些地区设置的民族项目中有武术类的项目,但是一些特色养生与健身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项目根本没能实施。一小部分学校将其作为选修项目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没能真正发挥其锻炼学生身体、加强修身养性观念的作用。
3.3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不高
普通高校中真正毕业于体育专业的老师比例较少,部分是一些其他专业的转业人员,他们经过短期的体育课程知识的培训后上岗任教,相当部分的人员的体育教学知识匮乏。另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授需要相当广的知识面,对于与项目有关的背景、历史、渊源都必须有所了解,并能将其讲给学生听。如果专业知识不够,不能运用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特点进行讲解,就不能将理论与技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并传授给学生。
4高校体育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建议措施
4.1深入发掘民间资源,达到学校与当地资源的优势互补
大部分的高校体育老师都是接受学校教育资源,很少做到与当地的民间传统资源相结合来教学。如大部分的武术老师掌握的只是一些竞技套路,没有完整的武术技艺。如果深入地挖掘当地资源,下乡去采集信息、请教资深武术学者,并结合学校的资源,开展几次专业的研讨会,将老武术学家请到学校来进行优势互补,就能够使学生了解到真正的武术。另外,可以组织学生下乡参观当地的民族竞技类活动与表演活动,使大学生能够在参观中感受民族体育项目的魅力[2]。
4.2加强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意识
传统文化的认同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发展与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中无论是体育老师还是大学生群体,都要培养尊重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民族体育竞技项目能够流传下来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而且当地人对其的认可已经说明传统体育对于促进精神文明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对于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与身体素质是非常必要的[3]。
4.3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进入校园,一方面是为了继承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现代学校的教育理念与资源,在不违背新课改的要求下加以创新,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完善传统与现代的知识结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在对传统的承继下,创造新的项目技术与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5结论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将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学校教育融会贯通,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尊重,也是为了能够实现现代人才良好身体素质培养的现代体育精神的目标。并且对于树立“素质教学”理念,完成“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守杰.浅谈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科技信息,2010,(32):204-213.
[2]梁亮.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开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1,(15):64-65.
1.结合地域文化
确定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目标和原则。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应深入挖掘邯郸城市文化主题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突出邯郸城市公共艺术的独特魅力。以高艺术水准原则、高环境效益原则、持久性原则、公众参与原则打造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邯郸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为邯郸留下了很多历史典故和名胜古迹。在邯郸市公共艺术发展研究中,可以赵文化,时代文化为核心主题,并向下延伸形成整体的主题构成。打造出体现和承载邯郸本地区的文化精神和社会心理,并具有邯郸地方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形式。建设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层次分明、标识明晰、环境宜人的高品位公共艺术空间格局。
2.结合城市规划
定位发展结构。在发展结构中,本着突出城市特色、紧密结合邯郸城市用地功能和城市空间景观系统、以点带面逐层展开、紧密结合城市生活。在结合邯郸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总体城市设计的基础上,将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结构定义为“六区、九带,多节点”的布局。这种布局结构将起到突出重点,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整体作用。总之,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结构应结合城市总体设计及总体规划,并充分考虑城市的人文生态与空间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以形成整体而又丰富的空间层次。
二、发展策略建议
在研究中从邯郸历史传统文化、公共艺术区域策略、提升艺术作品品质计划等角度对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进行了多方位的思考并参考多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策略研究,总结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策略思路为:
1.深度挖掘历史传统文化
使公共艺术作品能够体现邯郸地域文化,并通过公共艺术作品的公共性让民众能够感受到文化气息并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加强邯郸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域特点。对于公共艺术区的策略,以邯郸市城市发展规划为基础。在老城区突出传统文化,在新区注重传统文化和新区发展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同时,结合城市景观轴线和景观节点规划公共艺术品的设计。形成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策略。
2.公共艺术实施措施
关键词:长春;高校;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第一部分 概述
一、调研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认知情况,我们于寒暑假期间,对长春市的三个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当街随机访问调查,本次调查主要目的有以下三项:
1.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和认同程度,从而了解传统文化的普及程度。
2.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播途径,教育方式和内容,进而分析传统文化的推广力度。
3.通过分析传统文化的现状,对以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教育方式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二、抽样框和样本
(一)抽样框
按照调查目的的要求,调查对象主要为长春市内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财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
(二)样本的形成
1.将长春市区分为若干个区域。
2.从中随机抽取几个区域构成访问范围,具体范围确定为吉林大学以及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财经大学的校园内。
3.从被抽取的区域中按照随机原则当街随机选取访问者构成样本。
(三)样本的容量
根据调查目的的要求,将大学生样本容量确定为500份问卷。有效问卷482份。
三、调查方法
本调查组织采用了随机抽样法选取访问范围,在每一个被选择的区域中再按照随机原则选取被访问者,总体采用了分层抽样方法。实地调查采用访问方式进行,这就使得此调查方式和方法具有随机性,能够依据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四、访问过程控制
此次调查人员由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花林竹海小组4名同学组成。正式访问前均做了认真的访前培训,另外,每天访问结束后,各组长都对本组当天的工作做了核对和总结,各组间也有一定的沟通和监督,这两个控制手段有力的控制了整个访问过程,保证了调查访问的质量。
五、数据的录入和检索
返回的问卷经过初审和终审合格后,即编号录入,录入完成再进行正确性复核,之后,开始有关数据的检索。
第二部分 正文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分析
此次调查的被访者为长春市高校大学生,分别来自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以及吉林财经大学。其中吉林大学作为综合类大学的代表,东北师范大学属于师范人文类大学,而吉林财经大学则是财经类大学的典型代表。在长春地区一共发放问卷500份,其中在吉林大学发放问卷165份,收回有效问卷149份;在东北师范大学发放问卷167份,收回有效问卷167份;在吉林财经大学发放问卷168份,收回有效问卷166份。
二、调查问卷具体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1.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
在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方面,不同学校的同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一般,占到总人数的47.30%,而非常关注、关注、不关注的比例分别为2.70%,27.59%和20.95%,只有1.45%的人表示对传统文化根本不关注。另外一方面,通过不同学校之间的对比,吉大和东师的同学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明显高于吉林财经大学的学生。在吉大和东师的学生中都有超过30%的学生对传统文化表现出了非常关注的态度,这可能缘于吉大作为国家重点综合类大学,注重培养全方位人才,而东师本身就是师范人文类大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培养,从数据中来看,东师的学生对传统文化表示不关注的比例也是三个学校中最少的。吉财则有55.42%的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关注程度一般,这从侧面表现出吉林财经大学还是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的传播氛围的。
2.学校相关课程设置
总体来说,各个学校关于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不是很多,开展的相关校园活动也不很丰富,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需求。其中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有必要加强关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甚至有很多同学认为可以将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设为一门必修课。
数据显示,学校在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设置方面,其中东北师范大学开设的课程相对而言还是比其他两个学校略多一些的,这说明师范人文类的学校更加重视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学习。
3.传统文化校园活动的开展情况
在开展校园活动方面,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有关传统文化校园活动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现在大学内虽然开展了很多的社团活动,但是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却少之又少,我想这应当引起学校有关部门的重视,多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活动。通过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学校开设相关课程的数量与学生开展相关活动的情况是呈正相关的,可见老师的授课内容对学生的整体认识和行为活动都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二)传统文化未来前景
1.发起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活动的必要性
对于保护传统文化的的必要性,三个学校的同学的态度基本相同。从总体来说,93.98%的人认为我们有必须要发起保护传统文化的活动。三个学校的被调查者中也都超过了90%的人认为应该保护传统文化,而吉林财经大学更是高达95.78%。这反映出,我国传统文化急需保护的事实普遍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2.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和国人对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认可程度
从总体来看,70.12%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认可程度更是高达93.98%。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在国民心中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的。三个学校的调查结果大致相同,部分有略微差异,但并不影响对于传统文化态度的大方向。东师和吉财认为传统文化未来前景较好的同学分别占73.05%和74.70%,情况基本一致;而吉大则是61.75%,相对其他两个学校少了13%。表明吉大认为传统文化未来和传统文化对中国发展作用不明朗的同学明显多于东师和吉财。在吉大对于传统文化不看好的学生也大大多于其他两个学校。此结果将理工类学生和文科类学生的差异体现的淋漓尽致。吉大学生更偏向理性的思考。东师和吉财则更倾向于感性的感觉,对传统文化抱着极大的信心。
(三)传统文化的传播现状
1.传播途径对比分析
现在大家现在接触的途径主要还是集中在报纸书刊,影视广播和互联网,说明在现阶段大家主要还是通过自己来接触到传统文化的。但是对于同学们所期望的接触途径来说,大家还是更想通过课堂讲授和校园活动来加强这方面学习,这表明校方在这方面的努力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2.传播内容内容对比分析
从整体来说,现在大家接触到的传统文化主要还是集中在精神方面。在物质和行为文化这两方面,大家都觉得有所缺失,想要进行更多的了解。在制度方面,大家了解的不多,也并没有想要进行深一步了解的欲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对于传统的建筑,服装,饮食,民俗等保护力度不够,导致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有所流失,在礼仪方面,我们现在更是懂得更是少之又少。虽然我们现在可以接触到一些精神层面的传统文化,但掌握的不多也不精。这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除了要在精神层面上提供更多,更精的精神文化食粮,更应该注意保护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的活的传统文化。比如,保护各地有特色,有历史的传统建筑,重视对于各民族各地区特色节日民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多管齐下,把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扬下去。
3.缺失原因
通过调查分析,总的来说关于儒学国内遇冷现象41%的人认为是中国人对传统文化传承力度不够,25%和21%的人分别认为这是一种文化畸形发展的怪现象和中国人对本土文化了解肤浅。在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中,大部分人认为学校没有起到良好的传播作用,有33%的同学认为学校过度重视考试升学,忽略了传统文化的教育。26%的同学认为整个社会没有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社会教育缺失。在调查中,受访者也给我们了很多他们认为的原因,总结下来,其他选项中分别有以下几类:社会发展太快,物质等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历史原因;国家宣传不够,人们对传统文化认识不成熟;战争及破坏;国家不重视;生活节奏过快;老师不清楚。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学习氛围都严重造成了传统文化的缺失。
第三部分 建议
一、对政府机构的建议
(一)通过相关的法律来保护传统文化
虽然大部分人觉得没有必要将保护传统文化提高到立法保护的层面上来,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我们只依靠自己的自觉学习和民间发扬所起到的作用是很有限的。所以我们认为对于保护传统文化的立法是刻不容缓的,我们应该在各个层面上建立相关的法律来保护传统文化。
(二)加大对于本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
每个地方的政府都有责任保护好本地特色的传统文化,包括当地的历史遗迹等。提高保护意识,对于符合要求的传统建筑民俗等,地方政府可以进行申遗,在各地开展宣传活动,或者是举办文化节等节目来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让传统的东西融入广大人民的生活中去。
二、对学校的建议
(一)增加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
高校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和开展的传统文化活动满足不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建议高校增加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多多开展关于传统文化的活动,加大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
(二)树立大学生的爱国责任意识
大学有责任让大学生成为一名有责任感的中国人。这里的责任感就当然包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教育方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树立大学生的爱国责任意识。
三、对大学生的意见
(一)提高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热情
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坚持学习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素质。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自身自省传统文化的修养高了,整个社会的素质也就提高了。
(二)积极响应国家的学习号召
积极参与社会上和学校中举办的相关活动,在活动中与大家交流传统文化,互相切磋,交流心得,促进大家的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在活动中我们可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能够更加正确地学习和接受传统文化,吸收其中的精髓。
谈非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耿莹创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有10年的时间,她告诉《经济》记者,当初历经万难创办基金会,就希望它能像“小灯泡”一样,24小时亮着。“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孩子们玩累了,想回家了,想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了,基金会都能帮助他们照亮回家的路。”
10年前,耿莹就提出以兰州大学为中心,鼓励大学生重走丝绸之路。“多则3个孩子,少则两个孩子,利用暑假时间,从甘肃省境内开始走。”这样坚持了10年,每年耿莹都会收到这些大学生给她写的信,“信中的文字表达出孩子们的欢呼雀跃,感觉丝绸之路就在脚下。”今年,他们要走出国门,去丝绸之路上的哈萨克斯坦,“我心里无比欣慰,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一点点扩大领域。”
耿莹表示,每年基金会都会资助一些去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生。“这些学生没让我失望,每年回来都会给我很厚的一摞调研报告,包括每一分钱花在哪儿,给了谁,有怎样的收获。”
试想一下,每个做非遗的人都能沉下心来,深挖下去,那将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当记者问及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时,耿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活”起来应该就像星星之火,这些小火苗被吹到哪里,哪里就能燃起来,由点及面,最终形成燎原之势。“我想这是最好的办法。”
耿莹提醒说,我国非遗现在处在的发展阶段是,很多传承人自己家的孩子都不愿学习,还谈什么传承。“承、传是现在的重点,没有承,何来传?”
社会上介入非遗的组织机构也很多,耿莹建议,要对非遗有深刻的认识,要给非遗立规矩,讲承传。
所谓立规矩,就是树立一条红线,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增减。出台相应法律,让民间组织、社会人士知道到底该做什么,如何做。像即将消失的技艺或者传承人,重点是要抢救。对于有技艺但没市场的非遗产品,要告诉他们怎么做,怎么找到目标群体。比如,解决虎头鞋怎么缝,缝了之后给谁穿的问题。对于不愿传承的传承人,要做工作,讲大义。
谈文化:要有家国情怀
耿莹是一个喜欢把复杂事情简单化的人,在她看来,“文化就是生活,是人类创造生活的总和。”
以文字来说,西方的语言是语音文字,东方的语言是语义文字,每个汉字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比如“国”“家”这两个汉字,小孩们都知道,在家要尽孝,对国要尽忠。对干部来说,当了官了,其背后就有更深一层的责任和使命。“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耿莹说,这是其背后的专属故事。而Country,仅仅是一个单词,背后没有任何意思。
那时候坐板凳,现在坐沙发,用筷子吃饭、喝茶等都是文化。
现在有个比较火的词叫“文化自信”。何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从哪儿来?“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不知道,还谈什么文化自信。”耿莹表示,中国的文化自信来自四座宝山。
第一,是文化这座宝山,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从始祖伏羲开始,定了中国的天根道魂。用他们的智慧把人类带进了中原,进入了农耕文明。这才让现在的人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去抢,能用从地上长出的植物来保证基本的生存。
第二,是黄帝这座宝山,其给了人们一个祖根,“我们是炎黄子孙。”黄帝继承了伏羲祖师的天根道魂,表示人们离不开自然。自然赋予人们很多需要的东西,同样,人们也给了自然一个很好的生长之地。
第三,是秦始皇这座宝山,这是帝国根。他把我国的疆域从黄河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制定了什么是国土,什么是疆土,并且统一了疆土,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
第四,是这座宝山,他给了我们世界根,世界魂,“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可以挺立在世界疆土上。”
现在国家的发展可以用“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来描述,耿莹强调说,“文化要有家国情怀,从国家历史层面来弄清楚文化的来龙去脉。”
谈金融:要有良心
非遗热,吸引了很多社会资本进入。记者问及耿莹的想法时,耿莹说她不懂什么金融,但是从文化角度来看,却可以分析出一二。
就拿“秤”字来说,其背后的含义很深远,“它维系了几千年华夏人的信誉。”从秤的设计来看,一斤是十六两,秤杆上的星星有16颗,其中7颗是北斗,6颗是南斗,还有3颗是福禄寿星。秤盘上盛的是对方需要的物资,另一方是秤锤,是倒着的心,代表着卖家的良心。
为什么是倒着的心呢?“心到了,就问心无愧了。”耿莹解释说,如果卖家少给买家一两,就把福给劫走了,卖家自己心里虽然乐,但心里不惭愧吗?晚上睡得着觉吗?同样,二两三两劫走的分别是禄和寿。“一定要心到,一生才坦坦荡荡。”
对于金融或资本界人士,“要少往钱眼里钻,看看这改革开放30年,丢了些什么。”说到这,耿莹有些激动地说,“文化全都丢了。”钱可以买到一家医院,能买到很多医生,但能I到健康吗?“特别是非遗与金融的结合,更要注意。”
都说国外的文化保留得好,日本天皇是怎么做的呢,他每年给25个传承人补助,让他们坚持做和服、人偶,使其一直传到现在。“这些好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耿莹说,就像当年给农民找出路一样,政府搭桥。非遗里面的资金池可以来自社会,可以来自政府。“一年给一点,让非遗传承人感觉有了靠山,有了动力,慢慢也就发展起来了。”
做金融的人有个特点就是想赚快钱,这在非遗领域是行不通的。“要有水滴石穿的恒心和毅力。”
【关键词】中医;社会文化;策略
在2006年,某大学专家提出“中医不科学,中医绝大部分概念和陈述没有经验基础。而且提出中药也都是些污物、异物、毒物,不但需废医,更需要废药[1]。”其成为近年来有关“中医科学与否”的全新讨论,时至今日仍然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从全球层面来看,大部分国家通常只认同针灸疗法,对中医、中药方面均不认同。比如,澳大利亚,随着华人的不断增加,中医药在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基础,然而中医药本身并没有进入到澳大利亚主流医学学科,只是作为“补充医学”进行解释。作为华夏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医本身彰显了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文论是从国内的“中医科学与否”来看,亦或是从国际方面对中医的不认可而言,从社会文化视角来看,均可以归结为中医文化方面的认同不足。所以,要想促进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必须要从社会文化背景下反思中医危机的原因,从中医文化建设方面来提升中医的社会文化认同感。
1社会文化视角下的中医危机分析
1.1社会转型阶段文化滞后因素
文化滞后指的是在外来文化融入的进程中,因为外来文化所产生的影响过大,引发社会部分领域方面的变化已经超出了国内传统文化的一种现象。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开始大范围涌入国内,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医则是当中受影响的典型代表。在西方文明涌入的早期,广大知识分子本身对中医的反对并非质疑中医的治疗效果,而是中医治病进程中利用“五行”、“阴阳”等理念,而这些理念在当时作为封建迷信,是知识分子所反对的[2]。所以,早期的知识分析反对中医本身的目的在于促进西方文化、思想的传播。即,当前社会对中医产生的认同感危机本身在于外来文化融入进程中没有处理好与国内传统文化的关系,引发中医产生文化滞后情况,中医变成封建迷信的替罪羔羊。
1.2社会医学方面存在的失职
纵观各个时期反对中医的人士来看,最开始是一些以宣扬科学的知识分子,发展到最后转变为企图利用政府行政力量排挤中医的一些官员。实际上,真正造成中医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政府在行政体制方面对中医做出的制约、排挤行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医本身的特征导致其难以成为合格的社会医学。社会医学本身是将人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社会学、流行病学以及统计学开展社会卫生领域调查,寻求存在的社会医学问题,最终进行“诊断”。
2提升中医社会文化认同感的发展途径与建议
2.1强化中医文化自觉意识
从社会文化认同感的基础上来建设中医文化必须要具备健康、积极的文化心态,这就需要强化中医文化方面的自觉意识,使得中医文化价值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在文化自觉的影响下,能够实现将中医文化作为行业标杆,自然也就能够让中医在对应的群体中获得认同感,相应的中医文化也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发展。纵观西医文化与中医文化的发展历程,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巨大,近年来从西医的模式来进行中医的解读,从西医文化的视觉来对比两者之间的优劣,显然是错误的做法。正是因为上述错误的视角,导致我国虽然对中医事业持续投入力度不断增大,但相应的收获并不理想[3]。所以,强化中医文化自觉意识的关键在于要避免一味迎合西医文化,亦或是基于西医文化的层面来分析中医文化,而是应当主动利用文化自觉,全面建立中医文化认同感。
2.2积极创新提升认同感
基于多元化文化方面的冲击下,要想达成中医文化的认同感,必须要正确认知自身传统文化。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沉淀本身是中医文化的基础所在,当中非常多的内容在当前仍旧是中医文化的重要源泉,必须要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处在多元化思想的社会,也应当采用现代视野来针对传统文化进行审视,在主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当积极改革创新。针对中医文化所进行的创新,应当是在传承传统中医药理论精髓的先决条件下,适当淘汰一些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形势的文化理念,应当积极利用现代药理学,针对传统中医中涉及的理论、诊断以及治疗等实施全面的解释,在有效继承的前提下发展成具有中医药理论与现代中医的文化体系,进一步提升中医的认同感。
2.3加强中医文化张力
全球化的当今社会,许多国家与地区本身均是多元化文化共存发展的,部分文化处在主流状态,有的文化则处在支流,各个文化之间进行互相对抗、整合,进一步提升彼此的认同感,其本身并不是表示文化放弃了本身的存在,而是通过提升文化张力,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所以,中医文化要想提升自己的认同感,必须要有效协调中医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联系,使得中医文化能够在各个文化的对抗、整合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张力。对应的整合目标主要是以中医文化为主流,针对其他类型的文化实施解构、吸收,使得文化体系能够进一步完善。通过不断加强中医文化张力,为中医文化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促进符合新形势、新要求的中医文化诞生出来。
3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危机作为我国近代历史进程中一个较为独特、复杂的社会现象,已经持续百余年之久,而引发中医危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文化原因是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因素。这就需要我们从社会文化的视角下,深入分析中医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基于这些原因探索解决方案,通过强化中医文化自觉意识、积极创新提升认同感以及加强中医文化张力,从社会文化层面全面提升中医文化认同感,促进我国中医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开泰.中西医结合的文化地位与中医危机关系(一)[N].上海中医药报,2016-08-05(010).
[2]尹冬梅,吕军,马安宁,尹爱田,郝模.从县级中医院手术开展情况变迁分析看中医发展危机[J].中国卫生资源,2013(06):382-38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