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在建工程的概念

在建工程的概念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4 16:48: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在建工程的概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在建工程的概念

篇(1)

关键词:调试收入;税收制度;会计制度;差异协调

一、收入概念差异概述

收入或所得在会计和税法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会计准则规定: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税法对收入没有作出原则性、总括性的规定,而是根据不同税种的税收政策对企业的应税收入进行划分。如:1 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2 消费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等

可见,税法上收入总额的范围大于会计收入,包括各种来源和各种方式的所有经济利益收入。

二、在建工程调试运行收入的会计处理

在建工程调试运行收入虽然也能带来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但不能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因此按照会计相关规定不确认为收入。

《企业会计制度》第三十一条规定: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因进行试运转所发生的净支出,计人工程成本。企业的在建工程项目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取得的试运转过程中形成的、能够对外销售的产品,其发生的成本,计入在建工程成本,销售或转为库存商品时,按实际销售收入或预计售价冲减工程成本。

同时,按照新的《增值税暂行条例》相关规定,为取得试运转收入而发生的购进材料物资取得的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例如: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购入一条生产线,试运行期间生产的产品销售后取得价款234000元(含税),生产该批产品实际发生的原材料及其他支出共200000元(包括购买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元)。

该企业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发生成本时:

借:在建工程 183000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0

贷:银行存款等 200000

取得试运行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234000

贷:在建工程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三、在建工程调试运行收入的税务处理

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和消费税暂行条例相关规定,在建工程在调试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销售收入,应作为销售商品,计征增值税和消费税,同时为生产该部分产品而支付的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132号)规定:企业在建工程发生的试运行收入,应并人总收入予以征税,而不能直接冲减在建工程成本。

上例中,调试运行收入200000元、为调试发生的成本183000元,在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应将其收入扣除成本后的净额17000元并入收入总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即调整增加纳税所得17000元。

如果调试收入不足以抵减其相应成本,在做所得税申报时,应作纳税调整减少处理。如发电企业机组建设完成取得的机组调试运行收入,由于调试电价低于上网电价,造成调试收入不足以扣减相应的成本,尤其是火电企业,这种情况下,企业在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应作纳税调整减少。

四、差异分析

税法和企业会计制度对在建工程调试运行收入的处理方法不同。会计制度认为在建工程即使已经办理了竣工结算手续,也不一定达到了可使用状态,比如某些需要试运行的固定资产开始使用时并不一定能试运行成功,因此,从谨慎性原则出发,把处于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费用,作为在建工程成本,试运行收入不作为收入,而是冲减在建工程成本。税法则不考虑企业经营的谨慎性原则,不考虑在建工程是否能达到可使用状态,只要产生收入,就作为销售商品,计征增值税和消费税,在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时,还应将在建工程试运行收入扣除试运行所发生的净支出后的差额,确认当期所得,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五、差异协调

协调是通过一些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使二者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所得税会计正是基于解决这一问题而产生的。在建工程调试运行收入在会计与税务上的处理不同,出现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产生差异。对于差异的处理,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

上例中,假设调试收入是在12月份产生的,现就调试收入及成本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产生的差异作处理。假定在建工程达到调试条件时发生的总成本为2000000元,那么形成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983000元(2000000+183000-200000),计税基础为2000000元,由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983000元小于其计税基础2000000元,产生可抵减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17000元(2000000-1983000),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4250元(17000*25%),记入所得税费用。

12月31日,企业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4250

篇(2)

一、在建工程增值税政策的新旧变化

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不分地区和行业,允许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额,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有关在建工程的新旧政策变化分析如下:

旧《条例》:

第十条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购进固定资产;(二)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三)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四)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五)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六)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新《条例》:

第十条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一)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五)本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新《细则》:

第二十一条 条例第十条第(一)项所称购进货物,不包括既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不含免征增值税项目)也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以下简称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固定资产。

第二十三条,条例第十条第(一)项和本细则所称非增值税应税项目,是指提供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和不动产在建工程。

前款所称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后会引起性质、形状改变的财产,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

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

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从增值税新旧政策对比中,在建工程相关政策的重要变化包括:(1)取消了购建固定资产不予抵扣增值税的相关税收政策。(2)关于固定资产的定义有变化,新增不动产和不动产在建工程的定义,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后会引起性质、形状改变的财产,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而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不动产在建工程属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不动产以外的(动产)在建工程所需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允许抵扣,但纳税人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3)专门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等的机器设备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外,但是混用的机器设备在内的其他机器设备进项税额均可抵扣。

二、在建工程领用存货的增值税账务处理

在建工程核算企业的基建和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发生的支出。不论是基建期间还是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企业都会涉及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等存货的领用。企业的在建工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动产在建工程,一类是其他在建工程。新《细则》明确不动产在建工程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并对其概念进行了界定。根据在建工程的分类,结合存货的来源分情况进行讨论。

其一,在建工程领用外购材料。根据新《条例》第十条规定,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在新《细则》的第二十三条中,明确规定非增值税应税项目是指提供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和不动产在建工程。因此,如果购进存货用于机器、设备等需要安装的在建工程,这类在建工程显然不属于上述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范围,故领用购进存货所涉及的进项税额不需做进项转出处理。按照领用存货的购进成本借记“在建工程”,贷记“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等科目。如果购进材料用于房屋、建筑物等在建工程,属于上述不动产在建工程的范畴,其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应作转出处理。按照领用材料的购进成本和相应的进项税额贷记“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等科目,同时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按贷方金额之和借记 “在建工程”。

[例1]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1年5月购进一台设备,在安装过程中领用外购材料一批,该批材料购进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进价5000元,增值税税额850元。安装设备领用外购材料的账务处理为:

借:在建工程5000

贷:原材料5000

[例2]乙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1年5月建造一座厂房,在建造过程中领用外购材料一批,该批材料购进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进价8000元,增值税税额1360元。厂房建造领用外购材料的账务处理为:

借:在建工程 9360

贷:原材料 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360(8000×17%)

其二,在建工程领用自制产品。根据新《细则》第十四条规定,视同销售的范围中包含“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并且在第二十三条中明确规定,“非增值税应税项目,是指提供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和不动产在建工程。”机器、设备等需要安装的在建工程不包括在内。亦即如果将自制产品用于机器、设备等需要安装的在建工程,不属于税法规定视同销售的范围,不需要确认增值税销项税额。会计核算处理按照自制产品的成本借记“在建工程”,贷记“库存商品”或“原材料”,不确认收入。

[例3]丙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1年5月购进一台设备,在安装过程中领用自制产品一批,该批产品对外售价为4000元,成本3200元。安装设备领用自制产品的账务处理为:

借:在建工程3200

贷:库存商品3200

如果自制产品用于房屋、建筑物等在建工程,属于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范围,应当确认增值税销项税额,计入在建工程成本。按照自制产品的公允价值计算缴纳增值税,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照自制产品的账面成本贷记“库存商品”等科目,按贷方金额之和借记 “在建工程”。

[例4]丁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1年5月装修产品展厅,在装修过程中领用自制产品一批,该批产品对外售价20000元,成本15000元。装修产品展厅领用自制产品的账务处理为:

借:在建工程 18400

贷:库存商品 1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20000×17%)

值得注意的是,将自产产品用于在建工程,企业所得税和会计核算中均不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三)综合案例分析。

[例5]长江设备生产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A设备及其配件。2011年6月发生以下业务:购进一台大型生产机器,在安装机器的过程中领用外购钢材一批和自制配件若干,该批钢材的购进价格为6万元,购进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已通过认证并抵扣进项税额;该批自制配件的成本为4万元,对外售价5万元;装修产品展厅领用外购钢材,该批钢材的购进价格为4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已通过认证并抵扣进项税额;同时,领用自制配件一批,该批配件的成本3万元、对外售价3.75万元。

增值税账务处理:

购进大型生产设备领用外购钢材和自制配件时

借:在建工程 100000

贷:原材料 60000

库存商品40000

装修产品展厅领用外购钢材和自制配件时

借:在建工程 46800

贷:原材料 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800(40000×17%)

借:在建工程 36375

贷:库存商品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375(37500×17%)

篇(3)

(一)抵扣主体 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分。一般纳税人是按照当期销项税额减去当期进项税额来计算当期应纳税额的,而小规模纳税人是按3%的征收率计算当期应纳增值税额的,显然“进项税额”是针对一般纳税人的特有概念,因此只有一般纳税人取得固定资产其进项税额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才可以抵扣,即固定资产增值税的抵扣主体是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固定资产其进项税则不允许抵扣。

(二)抵扣时间 税法对固定资产进项税抵扣的时间界限是“2009年1月1日”。这一规定明确了二点:一是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是在2009年1月1日以后;二是以开出增值税扣税凭证的日期为准。

(三)抵扣范围 《增值税例行条例实施细则》从使用目的和种类两方面来确定固定资产抵扣的范围。因此规定:只有专门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等的固定资产,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对于混用的固定资产,其进项税则可抵扣;可抵扣的固定资产仅指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动产。因此可将固定资产抵扣的范围确定为生产经营用动产(包括专用的和混用)。而会计上所认定的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非生产经营用动产以及购置属于纳税人自用消费品的小汽车、游艇、摩托车等应征消费税的动产等固定资产,税法不允许抵扣增值税进项税。

(四)抵扣依据与扣税时限 扣税依据是指纳税人据以抵扣的原始凭证。具体包括符合规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除此之外的原始单据不可作为抵税的依据。抵扣时限则是指纳税人申请抵扣的时期。如专用发票,税法规定应在开具之日起180日内申请认证,该认证应在当月进行申报抵扣,超过抵扣时限,就不能进行进税额的抵扣。

二、固定资产可抵扣进项税的会计处理

(一)外购生产经营用动产 一般纳税企业外购的生产经营用动产,如机器、设备等,支付的增值税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的,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同时取得正规运输发票的运输费用,可按7%计算进项税额抵扣。会计处理方法与物资采购的会计处理方法一致。具体的会计处理是:按取得时确定的成本借记“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账户,根据认证并申报的扣税凭证上注明的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如有支付运费,且取得货运发票,也可一并抵扣),同时按价税款合计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

(二)自建生产经营用动产 为自建生产经营用动产而购入的工程物资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借记“工程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但领用原材料的进项税额则不需转出,领用自产产品也不用作为视同销售处理,只需直接将领用材料和领用自产产品的成本计入“在建工程”账户即可。

(三)其他方式取得的生产经营用动产 一般纳税人通过投资者投入、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生产经营用动产,同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扣税凭证,增值税进项税额都可以抵扣。其会计处理为:按照扣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等账户,如为接受投资者投入的生产性设备,则按照其在注册资本中应享有的份额,贷记“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账户,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账户;如为接受捐赠的生产性设备,则按照确认的固定资产价值和增值税进项税额之和,贷记“营业外收入”账户;如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生产性设备的,贷记“应收账款”等有关账户,由此发生的利得或损失分别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三、固定资产不可抵扣进项税的会计处理

篇(4)

“视同销售”全称“视同销售货物行为”,是税法中的名词。“视同”意指“看做”,主要是指从会计角度看不是正常的销售行为,而税法在税收意义上要求纳税人“视同销售”进行纳税。

《企业所得税法》采用的是法人所得税模式,对于货物在统一法人实体内部之间的转移,比如用于在建工程、集体福利、管理部门等不作为销售处理,用于其他方面则要求企业作为视同销售行为进行缴纳相关税收。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25条规定,国税函[2008]828号文件就企业处置资产的所得税处理问题作了进一步明确。该文件规定,企业将资产移送他人的下列情形,因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应按规定视同销售确定收入:(1)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2)用于交际应酬;(3)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4)用于股息分配;(5)用于对外捐赠;(6)其他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

本文就所得税法下自产货物“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加以讨论。对于自产货物“视同销售”,会计人员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往往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会计上不按视同销售处理,将发生的支出直接列入相关的成本费用。例如,企业将自产货物用于自建工程,则直接按库存商品的成本计入在建工程账户,不通过主营业务收入核算。另一种是会计上按视同销售处理,当业务发生时,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同时转销库存商品,计入主营业务成本。

二、“视同销售”的计税价值确定

视同销售行为无实际销售额,按以下顺序确认销售额:

(1)按纳税人当月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2)按纳税人近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3)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非应税消费品: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成本×(1+10%)。应税消费品: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或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消费税额。

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销售自产货物的为实际生产成本,销售外购货物的为实际采购成本。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三、所得税法下自产货物”视同销售”行为会计处理

1.将自产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以将自产货物用于在建工程为例,货物在统一法人实体内部之间的转移,企业不会产生经济利益总流入,不符合收入定义,不作为销售处理。同时,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也没有发生转移,其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仍归企业,也不满足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因此不能确认收入,只能按成本结转。准则的应用指南中提到“企业自营的在建工程领用本企业库存商品,借记在建工程,贷记库存商品。”因此,“将自产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的会计处理不需要确认销售收入、直接结转货物成本,按计税价格计算销项税。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将自产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1)集体福利和职工福利的概念:集体福利,并不是直接由个人消费,而是共同的开支,企业将自产的货物用于职工食堂——集体福利,比如将自产货物用于职工食堂、医院、浴室。职工福利,企业将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个人——个人消费;个人消费具体指的是员工或者其他个人消费,比如:将自产货物发给职工、奖励给员工个人。

(2)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中,资产所有权未发生转移,应按产品成本进行结转。企业将自产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广告、样品、管理部门等;货物在统一法人实体内部之间转移,不作为销售处理。“企业领用本企业库存商品,借记在建工程、管理费用等,贷记库存商品。”因此,“将自产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的会计处理不需要确认销售收入、直接结转货物成本,按计税价格计算销项税。

借:在建工程

管理费用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企业将产品用于职工福利和个人消费,如将产品发放给职工,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应按规定视同销售确定收入;《指南》明确规定,“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人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实际发放自产产品时,应按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并按实际成本结转成本。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3.将自产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将自产产品用于馈赠已经导致产品流出企业,进入消费环节,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这类视同销售行为从所得税法的角度看也应该确认销售收入并结转销货成本。

借:营业外支出

销售费用

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4.将自产货物作为投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如果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以及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计量。应用指南规定,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作为销售处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准则应用指南中有这样的描述:除同一控制下合并以外,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或其他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涉及以库存商品等作为对价的,应按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人”科目,并同时结转相关的成本。因此,这类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应采按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并结转销货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5.将自产的货物分配给股东。企业将自产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同时也表现为企业负责减少,是一种间接的经济利益总流入,因此符合收入定义。应按对外销售进行会计处理,即按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借记“应付利润”科目;按照应交增值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

借:应付股利或利润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篇(5)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 资本成本 绩效评价

从19世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出现以来,企业目标经历了利润最大化、效益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三个阶段。在利润最大化阶段,投资者普遍追求利润的绝对值,税后利润额作为对所属企业绩效评价的基本指标形成已久。对于注册资本不一致的企业,往往使用相同的考核目标,难以体现贡献的对称性。虽然实务中,已将一些辅助考核指标加入利润目标考核体系中,但仍未能和所有者权益联系,均未考虑股权资本的成本。经济增加值指标(以下简称EVA)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该指标考虑了企业的资本成本因素,企业盈利只有在高于其资本成本,包括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时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

一、经济增加值目标考核体系

(一)经济增加值的定义

经济增加值等于息前税后利润减去资本的成本即机会成本,包括债权和股权资本。计算公式为:EVA=息前税后利润-资本成本=息前税后利润-资本占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其中,息前税后利润指财务报表中的税后净利润加上债务利息支出,主要基于利息的抵税作用,用收入减去除利息支出以外的包含所得税的全部经营成本和费用后的净值,即财务管理中的息前税后利润的概念。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债务资本成本率×债务占总资本比例)×(1-所得税率)+(权益资本成本率×权益占资本比例)。资本占用即资本总额,指包含债权人在内的所有投资者投入公司经营的全部资金的账面价值,包括债务和权益资本。加权资本成本率,指公司债权资本和权益资本的加权资本成本率。

(二)案例分析

丙公司 2011年所有者权益资金650万元,负债融资500万元,融资成本率为6.8%,当年实现净利润15万元。在考核制定经济增加值指标时,权益资本的成本率参照国资委2010年初首次提出的资本成本率的概念,所确定的资本成本率定于5.5%。计算EVA的过程如下:

资本占用总额=负债融资+权益资金=500+650=1 150(万元);

资本成本=负债融资成本+权益资金成本=500×6.8%+650×5.5%=69.75(万元);

加权资本成本率=资本成本/资本占用总额=69.75/1 150=6.07%;

息前税后利润=净利润+利息×(1-所得税率)=15+500×6.8%×(1-25%)=40.5(万元);

经济增加值=息前税后利润-资本成本=40.5-69.75=-29.25(万元)。

通过计算可得出结论,丙公司的净利润为15万元,但其经济增加值为-29.25万元,出现截然相反的不同业绩评价结果。

(三)对经济增加值的理解

1.EVA是对传统会计利润指标的挑战。通过对丙公司2011年EVA的计算,其与净利润的差额为15-(-29.25)=44.25(万元),当年的净利润表现为盈利状态,在企业考虑债务成本的基础上,按照以往以目标利润指标考核的体系,经营者依旧能够得到奖励,表面上是为所有者创造了利润。本案例中如不考虑权益成本,将会认为经营者为企业获取了15万元的利润。在目前的企业中,尤其是国有企业,基本上没有资本成本的概念,大多数人将国有资本视为一种“免费资本”,可以无节制、无条件的利用,而根本不需偿还。从EVA和传统会计利润之间的差异,也足以说明。

2.EVA的核心是资本成本的引入和定义。资本成本指经营所用资本的成本,是为补偿公司投资者、债权人所必要的最低收益。资本成本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公司未来获利能力和风险水平的预期,其来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负债,其成本可按其贷款利率计算;二是企业的自有资本,或所有者投入的权益资本。其中的债务资本按照我国税法,在所得税前进行列支,因此实际债务成本要扣除所得税因素,在上例中,净利润与经济增加值的差额为44.25万元,而所有者的权益资本为35.75万元(650×5.5%),相差8.5万元,即为债务成本34万元(500×6.8%)的抵税因素(34×25%)。可见,债务的实际成本低于贷款利率。企业经营的回报率只有高于资本成本率,所有者投入资本获得的回报才能超过资本的机会成本,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所有者才真正有利可图,企业才有生存的价值。

二、经济增加值指标考核的建立

(一)明确经济增加值计算的权益资本成本率

由于债务资本可以依据取得债务时所需支付的债务成本,从而能够明确债务资本的成本率。但权益资本的成本率对于企业而言较难确定,确定合理的权益资本成本率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就目前而言,对于权益资本的成本率仍难以界定,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争论相持较久,许多企业在踌躇中徘徊,企业负责人对此持不同见解。由于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体系的源动力来自于国资委,国资委在2010年初首次提出资本成本率的概念,并将这一成本率定于5.5%,为很多企业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提供了指导。

(二)考虑了经济增加值计算中的诸多调整因素

在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许多调整因素,在实际计算经济增加值时需要对利润和资本等项目进行调整。

1.在计算息税前利润时,应加回研究开发费用。研究开发费的支出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其受益期超过一个会计年度,本应属于长期投资。但是,现行的会计准则将这些支出作为发生当期的期间费用一次性予以核销,计入当期损益。由于其是净利润的税前抵扣项,因此,所加回的研发费应为税后研究开发费用。

2.在计算息税前利润时,扣减非经常性收益。非经常性损益指企业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具有偶发性和不稳定性。因此在经济增加值指标计算时,应从企业利润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3.在计算资本总额时,减去平均无息流动负债。企业的负债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个部分。在企业的流动负债中,有一部分债务并非企业主动融资的结果,而是随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所自然形成的,例如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交税费等,这部分债务不需要支付利息。所以,不计算无息流动负债的资本成本是合理的。

3.在计算资本总额时,减去平均在建工程。在建工程指企业正在建设尚未竣工投入使用的建设项目。在建工程是企业拥有的长期资产,并且在建工程占用的资本确实存在机会成本,理论上应将在建工程计算在资本成本范围内。但由于工程尚未完工,固定资产没有交付使用,在建工程的投资在当期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因此要进行扣减。

(三)实例分析

表1为某国有企业所属4家二级企业2011年度各项基础指标,表2为该企业2011年度4家二级企业经济增加值指标计算。其中,息前税后利润=净利润+负债资本成本×(1-企业所得税率);经济增加值=调整后的息前税后利润-调整后的资本成本。

经济增加值的计算结果显示,第一,丙公司的净利润指标为正,但经济增加值出现了负数,说明权益所需的收益率未能实现;第二,甲公司的净利润指标小于丙公司,但由于在净利润中列支了研发费用,调整息前税后利润之后,其经济增加值大于丙公司;第三,乙公司的净利润小于丁公司,但存在调整资本总额的在建工程项目,扣减该部分的资本成本后,经济增加值在四个企业中最高;第四,对经营者的奖励按照所创造的经济增加值的10%比例计算奖惩金额。乙公司经营者奖励最多,而经济增加值为负数的丙公司经营者将被扣减工资近3万元。

三、建立经济增加值考核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进行价值诊断,实现企业的长期价值和持续发展,为战略规划设计和选择提供判断标准。所有者权益最大化是战略规划和企业发展的原则,能够使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根本一致,使经营权和所有权二者关系进一步合理协调,使经营者、委托者保持同一立场,保持思维、行动和利益一致。EVA机制下,鼓励企业追求更高的经济增加值,只要投资回报率高于资金机会成本,就能给经营者和所有者带来经济附加值。

第二,强化财务风险管理。EVA本质上仍是会计指标,虽然EVA的管理理念与会计利润不同,但EVA终究是以会计利润为基础调整计算的结果。要使EVA真正发挥作用,首先必须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为EVA的计算提供真实的基础。经济增加值管理方法提醒管理者,任何资本的使用都是有成本的,避免管理者为了片面追求股本收益率而采取高财务杠杆的经营手段,促使经营者在负债和利润追求上找到平衡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企业财务风险。

第三,企业文化和EVA。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凝聚力和激励力。企业内部要统一思想,进行适当的培训,使EVA得到广大职工的认可,深入认识EVA管理方法,以保证其顺利实施。应实现人人关心EVA,共同努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提高资本运营能力,这种作用对企业来说有非同小可的意义。

第四,要将EVA与企业激励制度相结合。如果经济增加值业绩考核不与激励制度联系起来,经济增加值管理指标将很难实现。激励制度可以有效地将管理层和员工获得的报酬与他们为所有者创造的财富紧密结合,避免传统激励制度下所出现的过度关注短期目标的行为,实现以激励长期价值创造为核心的激励制度。

第五,有利于规范投资行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从EVA的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国有资产不是无偿使用的,国有资产管理当局应综合考虑收益与风险,规范投资行为,谨慎投资,避免风险投资的盲目性,从而维护国家的利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规定只有管理层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得到认可并可获得高额奖金,否则就要承担离职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EVA作为绩效评估工具有很多优点,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对于长期的现金流量缺乏考虑;二是传统的会计利润指标具有很高的信息价值,EVA指标不能完全取代会计利润指标;三是有关资本成本的预测和参数的取得有一定的难度等。但是这些并不影响将EVA作为企业绩效评估有效工具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EVA指标仍不失为一个蕴含着先进价值理念的管理工具,是对现行会计实务利润概念的有益补充,也是对传统经营业绩评价结果的进一步修正。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谨慎实施,从而使其有利于引导企业真正建立投入产出机制,更加关注价值创造,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增长质量。

篇(6)

一、增值税在教材中的编排现状和弊端

1.《会计基础》[2]在讲述应交税费这个科目的结构之后,直接讲述在交纳增值税的企业,该账号借方还应记录企业采购材料向供应单位支付的进项税额,贷方还应记录销售商品时向购货单位收取的销项税额,这样讲述,对于刚接触财经专业的学生来讲,就显得比较抽象空洞,什么叫销项税额?什么叫进项税额?为什么购买材料是向供应单位支付增值税而不是向工商税务等国家机关支付呢?

2.《财务会计》对增值税的讲述分散在资产、负债、收入等章节中,在讲述存货的非正常损失时,损失库存商品是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在建工程领用本企业生产的产品时,是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样是库存商品,为什么一个记进项税额转出,一个记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和销项税额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在未讲述增值税之前,学生碰到上述问题确实理解不清。

3.《税法》则从法律角度讲述了增值税的概念、九个构成要素、计算以及申报。文字描述了增值税的特殊征税范围(八项视同销售行为)、销项税额五个特殊计税依据(折扣销售、以旧换新、还本销售、以物易物、包装物押金)、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七个条件等等,上述内容都是从税理角度讲述,比较抽象,有计算没有账务处理,有理论没案例,与会计基础和财务会计脱节,学生理解不深刻,学起来也枯燥无味。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增值税在教材中的编排应进行适当调整以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

二、增值税内容在教材中的合理编排

1.《会计基础》简单讲述增值税的内容。主要介绍增值税的概念、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了解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附加值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是一种价外税,销售时,开具专用的增值税发票,因此,销售方增值税叫销项税额,购买货物取得增值税发票,购进方的增值税叫进项税额,同一个企业,有销项税额,也有进项税额,应交增值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会计基础只需要简单了解增值税,简单讲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的结构就可以了。

2.《财务会计》强调增值税的账务处理。传统的《财务会计》教材是按模块设计的,先资产后负债再所有者权益,项目化教学后讲解增值税要更加详细、深入,而且应将应交增值税的内容即负债的内容放在资产前面讲述,这样,购买存货,发生存货非正常损失以及在建工程领用材料、在建工程领用产品的账务处理就不会有疑问了,另外教材内容还应该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讲述。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纳税法,其采购货物支付的增值税,无论在发票账单上是否单独列明,一律记入所购货物的采购成本,销售货物或提供免税业务应纳增值税率为3%。这样:小规模纳税人,购入材料,分录就为:借:材料采购,贷:银行存款;销售产品,分录就为: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售额3%或含税销售额/(1+3%)3%)。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内容应不限于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已交税金、出口退税和进项税额转出的一般文字表述,应增加每种明细科目的具体账务处理,另外,还应着重讲述不予抵扣的进项税额转出和视同销售的账务处理。进项税额中,还应补充运杂费的计税,具体顺序如下:①一般纳税人购买货物支付的增值税,作为可抵扣销项税额的进项税额单独记账,税率一般为17%,部分为13%,营改增后运费税率为11%。例:青山工厂从湘江工厂采购甲材料1000公斤、价款2000元,增值税340元,运费200元,用转账支票支付,材料尚未验收入库。该企业按计划成本核算。原来的分录为:借:材料采购2186。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54。贷:银行存款2540。

运杂费实行新的计税后,分录应为:借:材料采购2180.18。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59.82,贷:银行存款2540,进项税额340元再加上运杂费的进项税额19.82元应该为359.82元,计入采购成本的运杂费金额为200-19.82=180.18元。②购入免税农产品,可按买价13%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例:某企业采购农产品,实际支付价款为10万元,农产品已入库,该企业按实际成本核算,则分录为:借:原材料87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000,贷:银行存款100000。③购入货物增值税不予抵扣的各项目,教科书中只用文字表述,未作账务处理,账务处理如不写明,则学生对此印象不深刻。因此,应详细并分二步处理不予抵扣的项目。第一步,对于购入时即能认定进项税额不能抵扣的,增值税直接记入购入货物或劳务的成本,如购入发放职工福利物资,账务处理:借:应付职工薪酬,贷:银行存款。第二步,购入时不能直接认定进项税额能否抵扣,增值税则先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中,等到这部分货物,按规定不能抵扣销项税额时则将这部分进项税额转入有关的承担者承担,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到待处理财产损益应付职工薪酬在建工程的借方,如:非正常损失的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借:待处理财务损溢,贷:原材料、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其中在产品、库存商品,按耗用材料占成产成本的比重转出税金的金额。如改变购进货物的用途(在建工程、集体福利领用生产用材料)。账务处理:借:应付职工薪酬、在建工程,贷:原材料,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④销售应税产品,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如销售额为含税价,则用含税销售额/(1+税率)计算出产品的销售收入。⑤视同销售的应交增值税,在教科书中未提及,但在讲述固定资产构建时,又有在建工程领用本企业产品的例题,为方便理解,应补充此项内容。如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账务处理为:借:在建工程或应付职工薪酬,贷:库存商品或自制半成品,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如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账务处理为:借:长期股权投资,贷:原材料、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增加了这些账务处理后既方便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同时为后续的税法学习打下了基础。

3.《税法》教材的内容主要从课税要素来设计的,税法教材内容偏理论,内容生涩难懂,在征税范围中八项视同销售行为应补充账务处理,增值税计算中,销项税额的计算五个特殊计税依据(折扣销售、以旧换新、还本销售、以物易物、包装物押金)应补充案例及账务处理,进项税额的计算中,不得抵扣的七个条件中应补充账务处理,出口退税要更加详细一点,既要有案例也要有账务处理还要有练习题。同时报税的时候要增加增值税发票的实际操作,如增值税发票的开具和装订,增值税的报税等等。这样就将原来散在财务会计的增值税账务处理和增值税税法的理论联系起来了,既全面又完善,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复习了老账务处理。相当于对增值税的一个系统总结。

篇(7)

关键词:基建;会计核算;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基本建设投资规模H益扩大,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社会物质财富显著增加,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总体而言,工程项目基本建设管理的内容极为丰富,但无论什么投资项目始终都离不开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作为基建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性支撑条件,基建工程项目会计核算及管理将在提高项目效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强化基建项目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基建项目在企业、单位的工程建设中属于工期较长、投资综合性强的建设行为,在整体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基建项目中开展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工作将能够及时、有效的明晰企业资金的整体运作状况,详细了解资金的流动状况,从而显著提高企业资金在基建项目中的利用效率。最终使得企业的资金投入通过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之后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同时,通过采用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等方式还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企业基建项目资金运用的合理性、合法性,将企业项目建设运作过程中存在的腐败、舞弊现象予以剔除。

从当前大部分企业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状况来看,还存在着诸多不如意的问题,诸如核算项目部明晰、资金运作过程中缺乏预算、工程支付随意性大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不能有效的解决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给企业正常的财务管理秩序带来影响。

二、基建项目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过程中资金支出及收益不明确

基建项目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将生产经营支出在建设成本当中列支,将项目建设成本与利润虚列,使得项目经营管理者的业绩得到虚假提高。同时,有的为了逃避所得税,将应该在建设成本中列支的费用列入生产经营当中,并且通过形成账外资产的方式进行资金支出。同时,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正确划分资本的资本性与收益性支出,造成了工程项目成本的混乱。

2.财务支出没有纳入到财务预算体系中

基建项目中的资金活动因为缺乏对应的财务资金预算,很多财务支出完全没有纳入到财务预算体系当中,从而造成了项目活动中容易出现财务资金超出项目预算的问题。

3.工程款项支付随意性较大

工程建设合同是基建项目款项支出的重要根据及资料,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部分基建会计处理过程中对合同的概念较为淡薄、模糊。例如,部分经济性业务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订立合同,而是根据对方单位的工作联系或者材料报价单、发票等办理相关的结算支付。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不采取根据付款通知书、收款收据预付备料款、不按照合同约定从工程进度款中抵扣预付备料款,造成了工程款冒付的问题。

三、提高基建项目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策略

1.优化会计科目设置

由于基建项目种类繁多,在会计科目设置过程中必须考虑全面,在通常的在建工程中需要设置的科目包括:土建费、机器设备采购费用、安装费用、弱电工程、土地费用、室外工程费用、环境工程保护费用、预付工程款项、工程管理费用、设计咨询费用、规划费用、建立费用等。

同时,还要对会计内容进行核算。基建项目会计核算包括这样三个阶段:筹备期、建设期、竣工期。其中,筹备期的费用主要包括长期的待摊费用,前期的拆迁费用、勘探设计费用、日照赔偿费用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将长期的待摊费用结转至在建工程当中。而在建设期间,对应费用通过在建工程子项目的科目核算,尤其要对预付工程款及管理费用两个特殊科目予以关注。

2.建立完善的基建台账

当前大部分财务软件都能够满足基建财务人员的相关核算要求,但是基建财务管理的内容相对较多,而且核算要求较为详细。大部分的财务软件应用都不能做到完全面面俱到,所以在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采用登记台账的方法。

设备类台账,其中的设备主要是基建过程中没有形成固定资产的设备。该类型台账根据固定资产目录进行分类,以便于竣工决算的编制,在编制过程中主要根据设备入库、出库记录进行等级。在基建过程中,领用设备时必须由工程部门对设备的隶属部门予以明确,以便于固定资产的分类,该设备台账通常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工作参数、数量、价格等内容。

单据类台账,主要是用来强化货币资金相关单据的管理工作,同时对多种单据的购买、保管、领用、注销等相关环节、职责等予以明确,并设置对应的台账记录。在实际的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开发票金额与实际付款金额不符、没有施工即开发票等问题,这时就需要建立发票台账。其中,台账需要包含合同编号、具体施工单位、项目名称、付款周期、付款金额、发票金额等相关信息,避免出现财务风险。

3.完善资产交割使用手续

在竣工财务的决算编制过程中,财务部门、项目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等互相配合做好对应资产的盘点与核实工作,最后编制资产的验收清单,将资产的具体名称、类型、数量以及存储位置等标注清楚,同时交由相关部门对上述资产信息予以明确。当涉及到房屋等不动资产时,必须督促资产管理部门及时至房产管理机构办理相关的备案,根据规定提交对应的产权申请资料等证明。项目财务管理部门则根据所办理的交割手续交割使用资产,做好在建工程的资产财务处理,为后续固定资产的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 芳:广电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会计, 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