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建筑设计概况

建筑设计概况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4 16:48: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建筑设计概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建筑设计概况

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绿色建筑已然成为当今世界整个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绿色建筑的出现推动了我国节能建筑的发展,同时也起到了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的作用,加快了建筑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促进了十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目前,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在总体上还处在自愿发展的开始阶段,各个地域发展不平衡,数量较少,分布散乱。绿色建筑的发展也受经济的制约,呈现出南方明显比北方快的趋势,但是由于近几年国家对这方面的重视,各地区绿色建筑的发展也呈现出了加快的趋势。

1项目概况

巴里•考克斯在新西兰建造了一座教堂,这座教堂的主要材料为绿色植物。这是建造者在周游世界,访遍各地教堂之后,得到的灵感。他决定用树木建造一座“原生态”的教堂,整个教堂设计采用了五种不同种类的树和一个液压树铲建造了一个有生命、会呼吸的房屋,能容纳100个人。这个教堂建成后将会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与周边的旅游景点共同构成一个树教堂花园,花园将于2015年10月18日对外开放。这里的景点有3英亩的公园和一个迷宫。由军用投物伞建造、液压千斤顶支撑的一个大型遮篷为游客提供了另外的座位区和荫凉地。另外,这里还可以举办盛大的婚礼,开放后这里将吸引大量的游客。

2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发展概况

2.1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一词中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理解的绿化,也不是指建筑表面的颜色,它区别于普通的建筑,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并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在功能上,绿色建筑又可被理解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同时绿色建筑也是节能建筑的一个方法和手段。2006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出台了我国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中对绿色建筑的内涵进行了定义: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及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且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2绿色建筑的发展概况

从古至今,人类这个社会一直在经历着各种不同的发展,从工业的革命到农业的危机,从起初的力图要征服大自然,到现在全社会都在呼吁人和自然之间要和谐的共同发展。我们现在的发展是建立在破坏大自然的基础上,接下来人类社会想要更稳定持续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遵循不同地域的环境气候特点,按照自然的变化规律来建造自己的家园。我们在反思自己的行为时发现,建筑行业是一个对生态环境消耗极大的行业,产生的破坏也最大。其中对环境产生破坏力最大的是在运输建筑材料以及生产这些材料的时候,在建造建筑时,会对基地以及基地周边的水文地质和土壤结构造成很大的破坏。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考虑采用节能的材料、先进的技术等途径来减少建筑对环境的破坏,这样各国就渐渐的出现绿色建筑。在绿色建筑建造的技术和艺术手法日趋成熟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本文就将探讨绿色建筑设计的一个新方向———利用天然的绿色植物作为建筑的屋顶和墙体,来代替钢筋混凝土,发挥建筑最大的生态效益。

3以“纯绿色植物”为主体的绿色建筑设计分析

3.1以“纯绿色植物”为主体的建筑

我们常见的绿色建筑都是在建筑的某一部分将绿色植物与钢筋混凝土结合起来进行创作设计。比如对建筑立面墙体的肌理进行设计,加入植物的纹理;或者在建筑的屋顶进行屋顶绿化,这也是近些年绿色建筑比较常见的形式之一。而以“纯绿色植物”为主体的建筑是指除建筑框架外,建筑的其他材料均是绿色植物。利用植物的修建工具将植物修剪成我们需要的形状,并且将不同的植物进行组合,创造出一个“纯绿色”的建筑。目前,这种建筑形式在绿色建筑行业还是一个新的形式,同时也为这个行业提供了一些启示。

3.2绿色建筑设计的实践———以新西兰“原生态”教堂为例

目前,这种以“纯绿色植物”为主体的绿色建筑在新西兰有个实例,即新西兰的“原生态教堂”。这种绿色建筑形式的出现带给人们一定的震撼,以前,对植物的利用也仅仅停留在修建成为绿篱、绿墙、各种造型,而这个建筑的设计者创造性的想到了将植物作为建筑的主体材料进行利用,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设计者使用赤杨(AlnusImperialis)或楷木(CutLeafAlder)建造树教堂的屋顶,用Leptospernum或CopperSheen建造墙壁。其他植物种类生长在这个有生命的教堂上,如CameliaBlackTie,AcerGlobosum和ThujaPyramidalis。这个树教堂看起来很像一个真正的教堂,里面还设有板凳,供人们在美妙的自然风光中狂欢。

3.3植物材料的生态效益分析

在以“纯绿色建筑”为主体的绿色建筑的设计中,最大的优点就是这种做法将建筑材料对大自然的污染降到了最低。这种建筑形式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还能发挥一定的生态效益,真正的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植物材料的生态效益体现在多个方面:降低温度、降低湿度、提高空气质量、固碳释氧、滞尘、杀菌、吸收有害气体等。在设计前,我们要做好充分的研究,研究适合这个地域生长的植物。首先是植物自身的抗性要强,其次是不同植物之间组合的生态效益要高。

4以“纯绿色植物”为主体的建筑设计的启示与不足

4.1对绿色建筑设计行业的启示

这种设计形式的出现为绿色建筑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借鉴意义,也是绿色建筑设计行业很大的突破。以后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材料的选择问题上,我们又多了一种思路与方法。同时,我们也看到绿色植物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利用,它可以被塑造成各种形式,满足人们不同的设计需求。

4.2以“纯绿色植物”为主体的建筑设计的不足

篇(2)

关键词:人文元素;建筑;设计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al economy level of our country continues to improve, people began to have higher expectations on the surrounding living environment, housing types, housing area, apartment layout structure. This requires building design in addition to considering the practical, economic, beautiful three elements, but also to meet people's psychological needs; it is the need to have the human element.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human elements, a rough analysis of the human element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cultural elements;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对周围的居住环境、房屋造型、户型结构、房屋面积等有了更高的期待。这就要求建筑设计除了要综合考虑实用、经济、美观三个要素外,还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即需要有人文元素。建筑是一种艺术,人文元素是建筑的灵魂。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考虑人文元素的运用。

城市建筑中的人文元素概况

在我国古代的一些书籍中,就有“人文”一词。当时,“人文”与“天文”是相对而存在。而现在,人们常常把“人文”和“自然”相提并论。例如“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等。如今,在学术界,人文一词的通常解释是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其中包含了建筑文化现象。在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元素,体现是对人类居住环境等的人文关怀和珍视,以及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关注。

随着我国绿色城市的进一步建设,建筑设计项目的数量与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不难发现,在现代建筑中,都是充分体现了节能、环保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这引起了设计者与民众的普遍关注,并逐渐成为建筑设计的趋势。在现代建筑的过程中,人文元素始终是灵魂要素。充分考虑人文元素,有利于实现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只要充分考虑人文元素在建筑中的应用,充分尊重人们的主观愿望与心理需求,才能更好地为人们服务,从而实现真正的绿色建筑。

二、人文元素的建筑现状

人文建筑的设计,体现了设计者对人们生活的尊重与关切。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政府进行政策上的引导。市场的开放性吸引了许多来自国外优秀的建筑师们致力于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于是,活泼自由的建筑造型、开放的建筑理念、先进的建筑思维等不断涌入中国。受此影响,我国的建筑风格与建筑水平不断提升并得到许多人的认同。比如北京奥运会鸟巢、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等。与此同时,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建筑缺少了地域特色:建筑越来越注重功利性,民族性逐渐缺失;传统的建筑风貌逐渐消失,历史建筑保护的力度尚有待提高。

人文元素背景下的建筑设计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总是希望生活在一个温馨、舒适、富有人文关怀的环境中。如何理解温馨的家园,对此人们各抒己见。著名建筑师刘家中先生认为,空间才是建筑的灵魂。空间包括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不同的空间给人们不同的审美享受。因此,作为设计师就要通过沟通去了解人们的心理需求。尽量做到不同的空间,满足不同人的一种心理需求。这也是建筑设计中注重人文元素应用的一种体现。比如设计医院的建筑之前,设计师通常会花一些时间去了解、体验医院的生活,以更好设计医院建筑中的各个功能科室;学校建筑设计之前,设计师往往会花一段时间去体验学校中学生与教师的生活,了解办公室与教室的建筑特点。

(一)合理设计空间的布局

合理设计建筑空间,首先要将空间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这样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物的功能使用,还能够增加建筑物的层次感。同时还能够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充当满足人们的需要。然而单纯地注重空间划分是远远不够的,会造成空间过于狭小。因此可以通过落地窗、玻璃墙等来增加视觉的延展性。这样能视觉上扩大空间,愉快人们的心情。另外,建筑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尽量选择竹子、木材等,从而拉近人们与自然的距离,缓解现代年轻人超负荷的压力。

(二)充分利用环境能源

环境能源具有无污染、低成本的特征。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风能。太阳能等作为建筑能源,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建筑成本,而且减轻大气环境污染。同时,采用建筑内的采光也是降低建筑物能源的有效措施。采用落地窗等措施,可以扩大建筑物的透光面积。同时,利用环境能源,实现建筑物的空气流通,调节了室内的温度与光度,这也是实现绿色建筑的有效措施。提高了建筑设计的质量,满足了广大人们的心理需求,充分体现了建筑设计中的人文精神。

对于建筑物空间的布局与环境能源的利用,概括起来就是要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以及创造环境。在许多城市,在建筑设计中景观环境关系到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精神面貌,甚至和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相关。所以,在建筑设计中更多地考虑人文元素,可以增加建筑物的艺术感染力。那么,如何突出人文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呢?

突出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元素的应用

如何更加充分地突出人文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呢?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变建筑设计的理念。在设计建筑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对建筑物所带来的影响。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核心理念,努力把人文元素融入待建筑设计中去,使得建筑设计处处体现着人文元素。

其次,积极学习外国与古代中国的先进设计理念。从建筑周边的环境以及城市的实际整体面貌出发,灵活地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在建筑设计中突出欧美建筑的风格与古典中国的味道。无论是中国传统建筑,还是欧美建筑总有值得借鉴的元素。所以建筑设计师在借鉴的时候,不能完全摒弃,也不能全盘吸收。中国的传统建筑历史悠久,闪着光辉,是传承历史与传统的载体。同时,也包含了我国民族传统中的精华。例如北京四合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四合院中所主张的风水学说,实际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建筑环境学是吻合的。然而建筑设计中,只要不断融合,吸收精华设计才能不断进步。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建筑设计是欧洲的严谨,中国的高贵、典雅,这也体现了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元素。

第三,重视绿色设计,环保回归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对人类有益的氧气。而有些绿色植物还能够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物体。同时绿化设计还可以缓解人类的精神压力。例如种植竹子,可以涵养水源,净化大气,同时在中国传统还有高洁的含义。因此,在实现绿色生态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带给人们一定的审美享受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另外,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屋顶绿化、墙壁等措施进行隔热利用落叶、草地调整日光,美化环境。以上诸多措施,凸显了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元素。

(四)室内舒适,人文关怀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现代电器“飞入寻常百姓家”。比如消毒柜、排油烟机等,这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现代厨房也变得明亮、干净、整洁。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而安静幽雅的进餐环境。进餐成为一个享受的过程。此外,卫生间也逐渐现代化。除了有基本的设备外,还安装了一些现代的排除废弃、污物的措施与设备。这也体现了空间的功能安排时,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五、结束语

总的说来,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积极融入现代人文元素,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这是每一位设计者的不懈追求。建筑师如果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与文化传统来完成设计,那么就能推动我国建筑事业往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对我国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王建华. 建筑与照明的整合 艺术与人文的交融——谈格栅建筑化照明的艺术特色[J]. 华中建筑. 2003(3): 59-60.

[2] 孙润梅. 中国古代图书馆建筑是中国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从“皇始宬”、“天一阁”图书馆建筑中看中国人文关怀[J]. 晋图学刊. 2005(6): 73-76.

[3] 徐千里.走向真诚与真实———当代建筑的人文精神[J].新建筑,1994,(4):7—10

篇(3)

关键字: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建筑;应用

一、新型建筑材料的行业发展概况

新型建筑材料是经过传统建筑材料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建筑材料,它主要包括以下四类:装饰装修材料、防水密封材料、新型墙体材料以及保温隔热材料。以下就简单介绍防水密封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和保温隔热材料的发展状况。

1、防水密封材料的发展概况

在建筑业中,防水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随着建筑物向着高层发展,对防水材料提出了更高的防水密封要求。现在,我国防水材料主要包括五大类产品: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密封材料、沥青油毡、建筑防水涂料、堵漏和刚性防水材料等。

2、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概况

相比较而言,新型墙体材料的品种是最多的,它主要包括新型块体材料,例如蒸养砖、烧结砖、复合板材、轻质板材等等。由于这些新型墙体材料具有因地制宜的优势,所以发展迅速,不仅可以将传统墙体材料不合理的结构改变,还具有环保节能、利用工业废渣以及促进建筑技术发展的特点。

3、保温隔热材料的发展概况

保温隔热的主要目的就是减少热量的损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的保温材料发展非常缓慢,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温材料的生产取得了骄人的成就,目前我国已经有成千上万个生产企业,产品多种多样,无论是技术还是装备水平都得到了较大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保温隔热材料已经成为建材市场上尤为活跃的节能产品。

二、在工业建筑中应用新型建筑材料的优势

1、质轻强高

与一般的砖混结构房屋相比,新型建筑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非常轻,强度也非常高。轻质就带来了很多的优势,例如可以减少运输量,缓解我国运输力紧张的压力;轻质就使得房屋的结构变轻,减少基础断面,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基础造价,还可以满足一些特殊工程的要求。

2、环保节能

目前,我国生产粘土砖而造成的耕地损坏每年都在递增,而我国又是个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保护耕地的最佳措施就是大力发展新型材料。因为新型建筑材料的原材料来源非常广泛,可以利用各种工业废渣,不仅可以废物利用,节约能源,还能节约大量土地,保护环境。

3、保温性能显著

某些新型建筑材料,当应用在保温隔热围护结构上时具有非常明显的节能效果。与传统的隔热材料相比,新型建筑材料的冷气能耗和暖气能耗均低于传统隔热材料。所以,发展能耗低、保温性能好的新型建筑材料是工业建筑节能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4、提高劳动生产率

新型建筑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因此可以减薄墙体,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有效使用面积,从而改善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应用新型建筑材料造房,可以安装装配化、施工机械化以及工厂化生产,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进而缩短施工周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5、抗震能力强

众所周知,建筑物自身的重量与地震荷载成正比。当处在相同地震力的作用下时,采用新型材料的建筑物的地震荷载比其他种建筑物的地震荷载小很多,那么受到地震的损坏程度就小。新型建材,由于具有质轻强高,整体性能好以及延伸率大等特点,所以它的抗震能力也相对较强。

三、工业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新型建筑材料凭借其较好的技术特征和综合的社会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工业建筑上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其旧面貌。因此,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导致了工业建筑设计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

1、工业建筑的节能发展趋势

在节能环保中,工业建筑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工业建筑就非常重视设备的节能,充分利用自然风和自然采光,而新型建材的出现使得工业建筑设计朝着节能省地的发展加快。

2、工业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同其他建筑物一样,在工业建筑中同样也存在着对历史建筑的保护问题。对于任何有价值的工业建筑,我们都必须对其进行慎重考虑,以免出现大拆大盖的现象,适当地保留可以延续历史的印记,为企业创造深厚的企业文化,为后代留下文化遗产。

3、工业建筑的生态化发展趋势

篇(4)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项目筹建、建筑设计、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一、什么是建筑方案设计

设计(Design),是指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设计是造物活动进行的预先计划,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都可以理解为设计。

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指为满足一定的建造目的(包括人们对它的使用功能的要求、对它的视觉感受的要求)而进行的设计,它使具体的物质材料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可行的条件下形成能够成为审美对象的产物。

方案设计(Scheme Design),是设计中的重要阶段,它是一个极富有创造性的设计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考验和体现着设计者的知识储备、经验、灵感、和想象力。

二、建筑方案设计为什么重要、怎么重要

建筑方案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最关键的一环,也是建筑设计中最令人操心的一环。它关系到项目是否能向下继续进行的关键。有的设计院还专门为此成立“方案组”,组内成员往往都是被院里公认的最有灵气的设计好手。

建筑方案设计,一般包括“设计要求分析、系统功能分析、原理方案设计”几个过程。它是每一项建筑设计从无到有、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最具体化、形象化的表现过程,是建筑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这阶段主要从分析需求出发,确定实现产品功能和性能所需要的总体对象,实现产品的功能与性能到技术系统的映像,并对技术系统进行初步评价。

建筑设计的范围一般指:民用建筑、工业厂房、仓库、及其配套工程。

建筑设计的确定依据和步骤,一般分为根据建设工程相关的依据性文件:“选址、环评报告、用地红线图、项目可研、政府主管部门立项批复、及设计任务书和协议”;根据建设单位委托设计的内容、范围及明确的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总投资、总容纳人数”,明确项目设计规模等级、标准:“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建筑防火类别、耐火等级、装修标准”,明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及地上地下各分项建筑面积、建筑基底总面积、绿地面积、建筑密度、绿地率、容积率、停车泊位数,及主要建筑和核心建筑的层数、层高、总高度;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能,表述能反映工程规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初步设计阶段:为“建筑、结构、水暖、电气”各专业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设计计算书”阶段,属于建筑方案设计的进一步细化。建筑方案设计:为“平面、剖面的构思绘制”,主要解决建筑形体、立面造型、平面功能布局,红线退让、总平面定位等大轮廓问题。

三、建设工程项目筹建过程中的方案设计

建设工程项目筹建过程中的方案设计,主要解决包括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建筑与结构、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和劳动力、更少的投资和时间来实现上述各种要求。

建筑方案设计的步骤:

1.任务分析。设计要求的分析、内外环境条件的调查分析、经济技术因素分析、相关资料的调研与搜集。

2.构思。设计立意、方案构思、多方案比较。

3.方案设计及调整。深化方案,然后再深化、再调整,如此往复。

这只是简单的流程,主要是看建筑的性质,越是带有文化类的,前期的调研收集就越重要。

一般性的商业,居住建筑要考虑的东西反而没有那么复杂,因为这方面考虑的都是以人为本,以物为本。这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都比较熟悉。而一个设计要做出建筑的内涵,建筑的文化,这些考虑的就要比较多,同一个东西,能上到艺术的层次,那意义就完全不同。

无论是建筑规划还是景观设计,在研究完场地特性后,方案设计的方向无非就两个选择:

1、如果场地是一块没有任何特点的平地,那设计师就要依据项目,创立设计主题。

2、如果场地本身就有一定的特点,比如是山地、或者是有一定的高差、或者天然山景水景等特点,遇到这样的场地,那设计师要做的无疑就是尊重场地的特点,将其场地优势加以利用改造,做出有地块特色的设计方案。

再者,场地本身有一定的特点,但这些场地优点不足以做方案设计的支撑点的话,那我们就需要把创意和地块特征结合起来。这样的场地其实也属于文中说的第二种场地。而这类的设计思路也是用得比较多的。

1、建筑方案设计的考虑问题

建筑方案的设计构思和特点。

建筑群体和单体的空间处理、平面和竖向构成、立面造型和环境营造、环境分析。

建筑的功能布局和各种出入口、垂直交通运输设施(包括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的布置。

建筑内部交通组织、防火和安全疏散设计。

无障碍和智能化设计方面的简要说明。

当建筑在声学、建筑防护、人防地下室等方面有特殊要求时,应作相应说明。

2、结构设计方案考虑问题

工程概况:1)工程地点、工程分区、主要功能;2)各单体(或分区)建筑的长、宽、高,地上与地下层数,各层层高,主要结构跨度,特殊结构及造型,工业厂房的吊车吨位等。

上部结构及地下室结构方案:1)结构缝(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设置;2)上部从地下室结构选型概述,上部及地下室结构布置说明(必要时附简图或结构方案比选);3)阐述设计中拟采用的新结构、新材料及新工艺等;简要说明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包括分析方法(必要时说明拟采用的进行结构分析的软件名称)及构造措施或试验方法;4)特殊结构宜进行方案可行性论述。

基础方案:有条件时阐述基础选型及持力层,必要时说明对相邻既有建筑物的影响等。

主要结构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种类、钢绞线或高强钢处种类、钢材牌号、砌体材料、其他特殊材料或产品(如成品拉索、铸钢件、成品支座、阻尼器等)的说明等。

3、建筑电气设计考虑问题

工程拟设置的建筑电气系统,变、配、发电系统:1)负荷级别以及总负荷估算容量;2)电源,城市电网提供电源的吧压等级、回路数、容量;3)拟设置的变、配、发电站数量和位置;4)确定自备应急电源的型式、电压等级、容量。

4、给水排水设计考虑问题:

给水:1)水源情况简述(包括自备水源及市政给水管网);2)用水量及耗热量估算:总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热水供应设计小时耗热量和设计小时热水量,消防用水量(用水量标准、一次灭火用水量);3)给水系统:简述系统供水方式;4)消防系统:简述消防系统种类、供水方式;5)热水系统:简述热源、供应范围及系统供应力式;6)中水系统:简述设计依据、处理水量及处理方法;7)循环冷却水:重复用水及采取的其他节水、节能减排措施;8)饮用净水系统:简述设计依据、处理方法等。

排水:1)排水体制(室内污、废水的排水合流或分流,室外生活排水和雨水的合流或分流),污、废水及雨水的排放出路;2)估算污、废水排水量,雨水量及重现期参数等;3)排水系统说明及综合利用;4)污、废水的处理方法。

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考虑问题:1)工程概况及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范围;2)采暖、空气调节的室内设计参数及设计标准;3)冷、热负荷的估算数据;4)采暖热源的选择及其参数;5)空气调节的冷源、热源选择及其参数;6)采暖、空气调节的系统形式,简述控制方式;7)通风系统简述;8)防排烟系统及暖通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简述;9)节能设计要点;10)废气排放处理和降噪、减振等环保措施;11)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6、热能动力设计考虑问题

供热:1)简述热源概况及供热范围;2)锅炉房及场区面积、区域供热时换热站的面积;3)供热负荷估算;4)供热方式及供热参数;5)热力管道的布置及敷设方式;6)水泥、水质、水压要求。

燃料供应:1)燃料来源、种类及性能要求;2)燃料供应范围;3)燃料消耗量估算;4)燃料供应方式;5)废气排放、灰渣储存及运输方式。

其他动力站房:1)站房内容、性质;2)站房的面积及位置;3)简述工艺系统形式;4)用量估算。

7、投资估算文件一般由编制说明、总投资估算表、单项工程综合估算表等内容组成。

投资估算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2)编制方法;3)编制范围(包括和不包括的工程项目与费用);4)主要拄术经济指标;5)其他必要说明的问题。

总投资估算表。由工程费用、其他费用、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价差预备费)、建没期贷款利息、铺底流动资金、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组成。

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铺底流动资金、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编制内容可参照相关概算文件的规定。

单项工程综合估算表。由各单位工程的建筑工程、装饰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室外工程等专业的工程费用估算内容组成。

在国家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建筑业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然而,建筑不同于其他工业产品可以不断重复制造,而是需要不断创新。这不但因为建筑具有艺术属性,艺术品是不能重复的,而且也由于建筑具有社会文化属性,各种不同的人、家庭,各种不同的公共活动,需要有各种不同的建筑形态,各种不同的地点,更需要有各种不同的建筑形态。随着时代的变化,也要求建筑形态不断更新,考虑到建筑建造的体量大、造价高、开建后的不可调整,因此项目投建前的方案设计、做为一个项目的发起,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参考文献:

[1] 郁有西 建筑模型设计(高等教育艺术设计规划教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刘延杰.后现代商业空间[J].时代建筑,2005(2),

篇(5)

关键词:后现代建筑 中国 现代建筑 发展

论及后年代主义对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用老庄的哲学来回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不是空穴来巢,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当米斯・凡德罗的“玻璃盒子”建筑席卷西方的时候必然注定着后现代主义的发生。米斯・凡德罗崇尚“少则多”的原则,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的“玻璃盒子”充斥着人们的视觉,用单一的设计方式对付复杂的设计问题,忽略了人们的感受,后现代主义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于后现代的一个科学的解释就是:“对现代主义的回应,排斥“整体”的观念,强调异质性、特殊性和唯一性。”

许多人对后现代的兴起抱着一种排斥的态度,纵然,后现代的兴起确实给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一种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人们认为后现代就是一种无可救药的胡作非为。人们对后现代主义的这种见解并不能说完全偏激的。利奥塔是西方后现论的代表人物,他说:“从科学知识的后现展来看,一个又一个的具体知识领域的出现,越来越专业化的分工,导致了一种自现代以来不曾有过的学科间互不通约状况的出现。不同学科的不同科学家们,操着不同的语言,言说不同的事物。在他们之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裂和隔阂。以至于不同学科间无法找到统一的共同的语言甚至话题。可通约性的消失,构成了一种特有的后现代景观。一方面,各门学科知识越来越独立和自律,越来越专门;另一方面,各门知识之间共同的普遍的共识,已经不复存在。”[1]这只能说明各学科之间相通的语言已经逐渐消失了,但不意味着不可认知的东西就是必须要否定的。

的确,后现代给我们的冲击远远大于给我们的惊喜。举例来说,1984年,美国的建筑师约翰逊建成了美国电话电报大楼,这一著名的建筑坐落在纽约市曼哈顿区繁华的麦迪逊达大道,这位著名的建筑师把这座电话电报大楼的外表做成了石头建筑的模样。AT&T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大楼结构是现代的,但在形式上则一反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风格,采用传统的材料――石头贴面,采用古典的拱券,顶部采用三角山墙,并采用具有一定游戏成分的在三角山墙中部开一个圆形缺口的方式。因此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全部风格:装饰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结合,历史建筑的借鉴,折衷式的混合采用历史风格,游戏性和调侃性地对待装饰风格。门洞模仿了巴齐礼拜堂。美国的电报电话大楼被成为对后现代主义最有冲击力的建筑。

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中国也受到了这股强大力量的冲击。中国的建筑设计起步较晚。当西方国家经历了“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波普”设计运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时候,中国的设计运动还处于萌芽期。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甚重,对于我国的建筑设计也不例外,我国的建筑设计越来越向西方建筑模式靠拢。因此,我国刮起了一阵“后现代主义”风。

“后现代主义其实是一个大杂烩。我看其中有两个相反的趋向。一个是‘新学院派’,它抄袭古典主义,但这一派人并不去复兴真正的古典精神,不过摆弄而已……另一趋向是逃避一切规律,提倡‘爱怎样搞就怎样搞’,把互相矛盾的东西杂在一起。”意大利建筑理论家赛维说。这就说明了“后现代主义”一方面是崇尚传统,令一方面崇尚“胡搞”。近百年十年来,中国社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这就决定了中国建筑很难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此刻出现在我们建筑师面前的后现代主义,使一部分中国建筑师找到了一个可以继承传统的前提下进行的创新的捷径。因此,中国开始出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建筑。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以“鸟巢”和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等场馆的兴建不仅给予中国还是给国际建筑设计界以极大的震撼,体现了中国建筑设计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念。面对现有的成绩中国建筑设计又要何去何从,是立足于本民族特色还是跟上国际建筑潮流的发展是中国建筑设计师们面对的一大问题。

如何吸纳中西方建筑设计理论,融汇中西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众多的建筑设计中华裔著名设计师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2]可以说是后现代设计的典范。设计师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天人合一、曲径通幽等观念,凭借酒店周围山势,在房屋高低错落的清淡、静穆氛围中寻求灵动性和超越性的中国传统思想。在这一方面,香山饭店区别了国际连锁饭店的统一建筑模式。在考虑传统建筑元素同时,设计师还不乏运用现代建筑元素。比如,在建筑材料方面,设计师运用了大量的玻璃和轻金属材料;在与自然相结合方面,不仅仅依靠于中国传统模式而加入了光影艺术效果使建筑本身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的融合在同一空间之中。另外,从建筑的总体格局来看,酒店运用了矩形横式的造型,这是当代建筑设计中常用的建筑风格。香山饭店作为一个成功的后现代建筑设计的代表表现了中国建筑设计对“后现代”的理解。

但是,2003年,北京的城市规划却经历了不平静的一年,继国家大剧院的“鸟蛋”,CCTV的“Z” 之后,又一个崭新的建筑形象在北京诞生了。这就是耗资35亿元的“鸟巢”。它将后现代主义对视觉的孜孜追求表现到了极致。

它的意义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建筑设计逐渐走向了完满和成熟,一方面又给未来的建筑设计师们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拓展空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正确选择深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用数千年的民族文化从观念到形式结构西方建筑设计影响下的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从而使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再创我们古典建筑设计繁荣时期的辉煌。

注释:

[1]《影视文化学》,陈默,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139页。

[2]香山饭店坐落在中国北京建成于1982年,由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台北:新世纪出版社,2001.

[3]尹定邦,《设计学概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篇(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的同时,对建筑的功能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办公楼建筑更要满足这一条件。本文结合建筑设计实例,对办公楼建筑设计进行了探讨,旨在关注办公楼的准确定位,呼唤建筑设计的理性回归。

【关键词】多层办公楼;建筑设计;

一、工程概况

某办公楼工程基地净面积(规划退红线后)为20080m2,总建筑面积约17980m2,容积率为0.895。在此基地进行首期项目建筑设计,主要功能以满足业主办公、产品开发、物流调配及业务洽谈等日常工作的需求而设计。本工程地势平坦,周边自然环境颇佳,地块北面临景色优美的海滩。

二、现代企业办公楼设计的理性解读

主题化、个性化、人性化、配套化及生态化是办公楼建筑设计发展的趋势,是建筑师必须面对并能激发创作灵感的重要课题。首先应当指出,追求主题化、个性化并非意味着建筑师的作品从此有理由单一的为了标新立异、凸现自我而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相反,建筑师的作品应当更多地关注基地周边乃至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从而避免建筑作品在整个区域中显得很别扭,甚至对基地周边原本良好的自然环境资源造成难以弥补的破坏。其次,强调办公环境的优劣不仅仅是指基地周边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资源,而能否给使用者创造一个宜人工作、生活、休息及交流空间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就餐、休息、娱乐及交流诸多空间各得其所。功能配套,环境优美,对于业主的高效运转以及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是不容忽视的要素。建筑师针对地段的自然特质、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建筑使用者与内外空间的互动这三个特点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与研究,运用简洁、克制的设计手法塑造现代办公建筑形象。

三、理性的设计

所谓理性就是接受现实客观存在并做出合理反映的态度。没有理性的开始多半会导致后继过程的失控。办公楼的设计首先应当充分结合地块实际状况和项目所在区域特点,进行怎样的定位。如何将建筑物安置在基地环境中,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美学品质。办公楼的办公形态主观需求,已从聚集化、标准化向分散化、个性化转变。有条件时,办公建筑的容积率宜控制在1以内,办公建筑的层数则可控制在6层以下,整体规划的布局能够做到相对灵活,各功能的空间处理、区内建筑物之间的栋距能够完全M足规范要求,且区景宽阔,园林绿化和景观面积大,交通流线和建筑物通风采光良好。

因此,建筑师将办公楼、物流中心分别设计为6层和5层,并且基地内所有建筑物高度都将控制在24m以下,最直接的目标就是希望办公中心能以"低姿态"尽可能地接近地面、接近自然,节约垂直交通联系费用,尽可能地节能环保。这也是"绿色建筑"必不可少的课题。其次,办公楼的设计应当针对办公楼的服务对象(包括工作性质、工作状态以及员工组成等)进行个性化、人性化的设计,也即品味。在良好的基地环境中,建筑的角色并不仅仅是去配合,而是应当引入新的元素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环境,使建筑与环境互相触合。

1.理性的躯壳

建筑师的理想是,通过简洁的设计,使设计作品在内容和时间上经得起考验,并符合安全、经济、适应、美观的建筑设计方针。建筑师有义务将建筑设计得合理易解,出于对这个理念的坚信,德国GMP建筑师事务所冯・格康建筑大师的作品表现出形式上的审慎和在材料上的统一。办公楼宜采用以保证办公空间均有良好的南北朝向布置,创造实用、高雅、舒适、宜人的办公环境,十分必要。例如:利用两个办公建筑侧向之间的栋距,将2个矩形体块围合成一个高跨的半露天中庭。如图1:

规整、简约的建筑平面带来建筑造型的干净、理性。方正中略呈变化的立面造型、白色外墙防水涂料、屋顶浅绿色盖头、墨绿色铝合金窗以及绿色仿木铝合金百叶,体现着设计者驱除繁杂的初衷,以理性的躯壳诠释企业形象。正如冯・格康先生所说:"终究是要把建筑物建造成为一座尽可能耐久地、理所当然地为其内部丰富多彩的人类活动所服务的外壳。"

2.复合的空间

中庭不仅为南北两侧的办公空间带来自然通风与天然采光,营造了良好的生态小环境,而且使理性的躯壳蕴涵了复合的内容。办公楼主入口设计在东侧,以青石板铺地的首层中庭即是门厅,突破了办公建筑通常的入口模式,即过道门厅不占用好朝向。使长向的南面面积充分利用为办公用房,给进入者以豁然开朗的视觉感受。次入口北侧办公空间5-6层在东端做4.2m的缩入,留出了一个6.4m高的空间用以栽植绿化,既丰富了立面造型,又将绿茵引入建筑,与中庭的绿化遥相呼应。如图2:

逐层演变的露台和空中走廊是交通聚散的空间,是交流休息的场所,更是一个个的舞台,看与被看,生动有趣。复合的功能消解了办公空间的匀质和单调,给人以更多的自由选择和体验。中庭西侧自3层起仅用无色透明玻璃幕墙进行围合,5层露台则完全开敞,此时的建筑物尤如取景器,海滩美景尽收眼底。露台采用经过防腐处理的架空木板铺地,雨水经过架空层有组织排放到首层庭园浇灌绿地。天然材质的青石板、木板铺地,令人不禁抚今追昔、梦回故里;而配备白色氟碳漆饰面护栏的轻盈钢梯和回廊,则昭示着企业高效创新的时尚精神。随着时光的推移,阳光雨露会给庭园中的红枫绿茵送来蓬勃生机,风霜雨雪亦将在青石、木板乃至金属材质上刻下岁月的痕迹,业主对此说:"若干年或更长的时间以后,这都是公司企业文化的积淀和见证。"

四、结束语

建筑师应当奉献自己的道德和智慧,在为社会创造建筑实体的同时,引领人们感受与众不同的空间体验,为城市空间的延续预设更高的起点。本文旨在呼唤建筑设计的理性回归并努力将之付诸实践。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马家窖文化,地方文化,现代建筑

引言

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国城市正逐渐从功能城市转变为文化城市。文化是历史的沉淀,它留存在建筑间,融汇在生活里,对城市的形成和市民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建筑的灵魂。《北京宣言》是中国城市实行“文化城市”转型的重要力量。

随着文化城市的建设,当今中国的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们会从地方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此时出现了很多地方特色文化与现代建筑相融合的建筑作品。

尽管在文化与建筑的关系中,建筑若可以成为文化景观,但这样的景观的形成并不是通过建筑师的设计而得到的,而是通过历史的发展,文化的沉淀,逐渐保留下来,最终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代表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而本文要做的,不是模仿地方建筑的传统建筑特征,而是将地方文化特色灵活地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使现代建筑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

一、基址概况

临洮马家窑文化产业园位于临洮县西侧,西侧是临康公路,东临电渠,北侧是规划纬四路,南侧为6班幼儿园。用地为高差6米的台地,高台标高1878.94-1879.87,低处标高1870.75-1872.67;整体呈南低北高,东低西高走势。用地范围内无大树、古树、名木、文物古迹,场地表面无岩溶地裂缝,场地内无河流通过。

二、设计原则与理念

1、以人为本的原则: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了适合小学学校教学特点。

2、学校文化原则:体现当地小学的文化特征,创造亲切、和谐、现代化的校园氛围。

3、尊重自然现状。将规划内容与现状地形地貌有机结合,利用地形的聚合空间,创造一个充满尺度、宜人、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期的历史生活积淀下来的文化表象。虽然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往往被当地人所忽略。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打开思维的固有框框,继承并发扬地方文化特色,让地方文化得以传承。

马家窑文化产业园总体规划要与临洮县实际相结合,园区各类管网及园区道路要合理设置,与县城总体规划有效衔接,科学合理地布局,使规划更加具有操作性、可行性。要对马家窑文化产业园合理定位,要充分了解马家窑的文化底蕴,在进一步挖掘马家窑文化的深刻内涵后再进行规划设计,充分反映马家窑文化时期人们的总体生活方式。

三、马家窖文化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挑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马家窑文化的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爽朗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马家窑文化彩陶凝结着先民们对自然的崇拜和精神的寄托。除作为口常生活用具的缸、碗、盆、壶、瓶、钵、罐等外,还有祭祀、庆贺专用的陶质乐器“土鼓”。土鼓像一口深腹缸,口沿外有蒙兽皮的鉴纽,中部有对称的散音孔,可以放在地上敲击,也可以由二人抬着,边走边敲。每当丰收或有喜庆祭祀时,人们手持玉璧,载歌载舞,用上鼓伴奏。

马家窑文化的建筑、石器制作、骨器制作、纺织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房屋为半地穴式,分方形和圆形两种,并进行了地面的防潮处理。在筑平的地面上抹一层草泥,然后在上面盖一层白石,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房屋用木柱支撑,下面还垫有石柱础。骨器如骨匕、骨刀、骨锥等均磨制精良,刀部锋利,式样美观。特别是缝纫用的骨针,其大小相当于现在用的中号钢针,四五千年前的先民们能制造出如此精细的骨针,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近年来,由于中外国际交流的不断扩大,建筑行业也蓬勃发展,设计方案不断推陈出新,以西方现代简约主义为代表的风格很受欢迎。但是受地方文化等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全盘照搬,而应该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如陶艺、石器等,将之融合到现代建筑设计中,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

四、地方文化特色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地方文化特色在建筑设计方而的表现手法各种各样,不拘一格,没有固定的法则,更没有既定的套路,借助于何种表现手段,主要取决于设计者对建筑所处地方的人文和自然环境、用地现状、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等的考虑与权衡,以选择适当的切入点。在此对建筑符号、空间、布局等方而进行分析和举例,仅为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 传统建筑符号的应用:

中国数千年的悠久建筑历史留给我们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符号。对于传统建筑符号在现代建筑中的选择和应用,比较适合的方式应该是“去其形,取其意”,避免对于符号的生搬硬套。即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念化,按照现代建筑的抽象审关观来表达城市传统文化的意境,使传统文化的运用更契合于现代文明的体现,这样的现代建筑设计不仅具有历史传承性,更不失其现代感,才是真正有生机、发展着的建筑,而不是非古非今的异类。

(二)建筑空间尺度的延续:

传统建筑符号的应用并不是唯一可以在建筑中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方式。任何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建筑,都会由于当地的风俗习惯或历史原因而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建筑空间尺度,而对这种传统的延续,可以使建筑形成地方特有的亲切感。

(三)整体布局的借鉴:

由于地理区位的影响,不同城市的气候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尽相同,由此产生的建筑整体布局亦各不相同,包括空间的使用,水系的运用,采光通风的考虑等等,这些都与所在环境的地理区位、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的,是地方文化的影射。城市规划的整体布局,实际上也是地方文化特色的表现形式之一。

五、小结

“地方文化特色与现代建筑设计的融合”反映着最近几年来建筑行业的走向,不同的时代都要在建筑上表现不同时代的特征。一个城市应该有不同时期的建筑作品,应该有足够的文化氛围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因此,城市中的现代建筑设计理应推陈出新,使建筑在传承地方文化特色的同时,拥有体现现代文明的建筑形态和功能特色。尊重历史,致力现在,放眼未来!

参考文献

[1] 姚子刚,地域文化特色与现代酒店建筑的对话――以微山湖运河畔“南阳水苑”建筑设计为例[A],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6):2095-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