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4 16:48:1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篇(1)

本文对陕南县域经济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概述了关于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人才培育与陕南县域经济发展;发展特色经济与陕南县域经济发展;发展循环经济与陕南县域经济发展,并对之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陕南县域经济;研究进展;述评



陕西,地理上被秦岭山脉横断,北面是关中和陕北,南面是陕南。陕南从东往西,依次包括商洛、安康、汉中三地,共有3区25县,土地总面积 7.59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36.87%;总人口839.2万人(2010),占全省22.47%。“十一五”期间,陕南大力落实突破发展战略,所辖各县经济突破发展均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陕南本身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工业化程度很低,特色产业没有形成规模,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加之支出逐年扩大,财政自给率却很低,因此,近年来虽然陕南经济发展较快,但相对于全省而言,各项经济指标均十分落后。据2010年统计数据,全省三大区域,关中县域GDP占全省县域的41.2%,陕北占42.8%,陕南仅占16.0%。关中县域财政总收入占全省县域的26.5%,陕北63.8%,陕南仅占9.7%。2010年,全省“十强县”中,陕北7个,关中3个,陕南空白①。

陕南县域经济落后的现状,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关注和思考。近年来,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探索实践和理论研究逐渐得以展开,逐渐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综合其研究进展,我们可以将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概括为三大路径:

一、人才培育与陕南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的众多关注者都曾建议把加速人力资源开发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因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重要生产要素一是人才,二是资金,三是技术和信息。很多县域经济得不到有效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资源配置难以得到优化,科技的推动效用无法在短期内实现效益转化,从而制约了实时有效的信息畅通和人才、资金的高效流转,致使县域经济不能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对于陕南而言,相当时期内,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所依赖的人力资源,从其来源上来说:一是出自本土,二是由外引进。然而在县域经济现实发展过程中,由于受陕南发展环境制约,如用人政策、社会保障、薪酬福利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推动县域经济既好又快发展所必需的优质人力资源很难得以凝聚。而由于人才紧缺,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管理、机制、思想等一系列的创新实践活动由于缺失主体,很难落实,成为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沈燕(2006)撰写发表的《陕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教育问题研究》一文,是最早关注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文章;同时她也是集中关注人才培育对于陕南县域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研究者之一。她认为,人力资源因素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核心的作用,而决定人力资源质量的必然因素是农村教育的发展,因此,推动农村教育改革,整体提高陕南地区劳动力的素质,将是实现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文中,她提出了改革发展农村教育的三种途径:一是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二是因地制宜的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是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培养实用型人才。[1]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培育陕南本土人力资源,优化本地人口质量,有十分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但是陕南县域经济发展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培育是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除了需要充分调动和利用本土现有资源之外,能否全方位开发培育人力资源,引进留住高素质外来人才,最大限度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在推动本土人才素质优化升级的同时,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使用机制,创造优秀人才能引进来、用得好、留得住的人才环境和制度,才能更好地推动陕南县域经济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这一研究领域目前还十分薄弱,急需政府和学界更多关注。

二、发展特色经济与陕南县域经济发展

很多学者认为,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在于县域产业是否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而特色经济由于是某个国家或地区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发展成型的,具有市场独占优势,从而形成的具有国内外、区内外特色的,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因此进入政府和研究者的视野。发展特色经济,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的路径选择,也被学者们引入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领域。

王高建(2008)在研究陕南贫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问题时,认为陕南县域经济竞争力不强的原因除了表现在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思想观念陈旧等传统制约因素之外,还在于陕南县域缺乏产业整合,没有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因此,他认为,应该立足于陕南丰富的生物、林土特产、生态旅游等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作为陕南突破发展的现实选择[2]。王瑞祥、杨文杰、杨雪梅(2008)也认为,县域经济一直以来都是陕南经济区发展的薄弱环节,于是在分析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陕南应利用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以形成与陕北的革命圣地旅游,关中的历史文化旅游相区别的特色旅游经济[3]。

可见,特色经济是构建在特色产品、特色产业、特色资源、特色技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基础上的系统工程。因此,今后研究者们不仅应避免着眼于陕南单一县域特色经济发展这一视域,而应更多从更广阔区域优势的角度,选择和培育特色经济,避免区域内低水平重复建设,从而真正实现陕南各县区级优势的互补和重组,并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规范。这对于指导陕南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篇(2)

[关键词]因子分析县域经济浙江省

区域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区域经济学所探讨的一个核心主题。由于我国绝大多数省区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地理环境与区域差异十分显著,因而研究省区内部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仅对深入认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十分必要,而且对各省区政府乃至中央政府调控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浙江省历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稳居全国第四,仅次于广东、山东以及江苏,省内强劲的县域经济实力是浙江省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通过对县域经济实力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回顾,对浙江省58个县(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浙江县域经济发展几点建议,以起抛砖引玉作用。

一、县域经济实力研究回顾

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构造地带经济、经济区、省区、城市(城市群、大都市区、一般城市)等区域经济的基础(彭宝玉,2007)。总体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差明显变小,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差异则出现扩大的趋势,沿海发达区内存在十分不发达县域(李小建等,2001)。而中国东西、中、西部地区之间总的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来源于三者之间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并且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比地区之间总的经济不平衡扩散更快,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不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因(郑炎成等,2004)。因此,深入研究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不同的原因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特定省份而言,张小军等(2005)指出浙江省县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在于,交通条件、经济基础、经济结构、全球化程度、科技支持能力等这五个方面。部分学者对一些省份的县域经济实力进行了评价,并对其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与解释。黄飞飞等(2009)通过建立江苏省县域经济实力的指标,运用因子分析与空间自相关技术对江苏省县域经济实力进行了评价与解析,指出经济实力在江苏省之间存在弱的负相关,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空间集聚不明显,全省经济格局从南到北呈现“三峰两谷”的空间格局;苏南地区随着距上海距离的增加,经济实力空间集中度逐渐递减。其他学者如周慧秋(2000)、刘伟东(2009)、彭宝玉(2007)等也分别对黑龙江、辽宁省、河南省的县域经济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宝贵的结论。

总体上,学术界对县域经济实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国以及特定省市的研究,主要采用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内容主要是通过分析县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寻找影响县域经济的因素以及提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同时,关于浙江省县域经济实力分析的文献较少,因此以浙江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浙江县域经济实力分析与评价

鉴于市辖区产业结构、经济密度等与县或县级市相比有很大不同,本文所指的县域经济是指以县或县级市为地域单元的经济体。目前,浙江省共辖35个县,22个县级市以及1个自治县,县域经济个体数共58个。2009年该58个县市GDP总值占全省GDP总值的52.0%,总人口的68.4%,从业人数的60.7%,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1.评价指标的选取

多指标评价涵盖的信息会比较广,所以本文拟采用多指标来评价县域经济实力。县域经济实力主要体现在按人均指标衡量的经济发展水平,反映工业化的经济发展阶段或经济结构以及反映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等方面。本文对相关学者采用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数据的完整性、可行性等原则,指标体系如下: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二产比重、三产比重、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地方财政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反映县域经济活力的指标有,全社会固定资产、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GDP增长率;反映县域经济潜力的指标有,教育事业费、专利申请授权量、境内公路通车里程。

2.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基本目的是,用少数几个随机变量去描绘许多变量之间的关系,被描述的变量一般都是实际观测的随机变量,而哪些因子是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降维的思想,通过研究指标体系的内在结构关系,把多指标转化成少数几个相互独立而且包含原有指标大部分信息的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其优点是它确定的权数是基于数据分析而得到的指标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得到的综合指标之间彼此独立,减少信息的交叉,使得分析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通过分析,14个指标之间的KMo=0.83,表明各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主因子选择原则,选择的特征根分别是8.623、2.184和1.040,累计方差贡献度达84.6%,包含了绝大部分信息(表2-1),因此,这里提取前3个因子分别作为第一因子、第二因子和第三因子。

表2-2中,公因子反映的变量特征如下:

公因子1的贡献率为61.59%,其在GDP、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教育事业费均在0.95以上,反映出上述因子对县域经济实力的影响情况。公因子2的贡献率为15.60%,其在二产产值比重载荷比较高为0.96,反映出工业对经济实力的影响。公因子3的贡献率为7.43%,其在境内公里通车里程上的载荷为0.80体现了基础设施对经济实力的影响。根据公因子的贡献率,得出综合因子得分公式,计算出各个县(市)的综合因子得分。公式如下:

根据F的高低,将其分成三部分,(-∞,0]、(0,0.5)、[0.5,+∞)。图形如下:

3.综合实力评价

从总体上来看,综合得分F大于0的县(市),共25个地区,占全省53.1%,即浙江省近一半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大于0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第一因子得分比较高。综合得分小于0的县(市),共33个地区,综合得分小于0的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第一因子得分比较低,即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从分类的具体情况看,综合得分大于0的县(市)中,位于杭州的有4个县(市),位于宁波的有2个县(市),位于温州的有2个县(市),位于嘉兴的有5个县(市),位于绍兴的有4个县(市),位于湖州的有2个县(市),位于金华的有3个县(市),位于台州的有3个县(市),衢州与丽水均未有综合实力大于0的县市。其中,全省排名前四的县市为:慈溪市、绍兴县、诸暨市以及余姚市。以从图一可直观了解到,浙江县域经济实力强劲的县市主要分布在浙东北地区,尤其以杭州湾周边地区的县市。浙江县域经济呈现出从浙西南到浙东北的梯度差异,与浙江地势相似。丽水-金华-绍兴-宁波沿线为典型梯度带。其中丽水与衢州地区为全省经济低洼地区,各县(市)综合经济实力均小于0。杭州湾地区以及部分沿海地区县(市),如慈溪市为浙江县域经济领跑者。目前,浙江经济实力强劲地区主要位于浙东北,中部地区正形成崛起之势,西南低洼地区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提升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继续发挥浙东北地区县域经济辐射力

浙江是中国第一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拥有强劲的经济实力。浙东北地区与上海、江苏相邻,地理位置优越,腹地经济活跃。杭州湾周边地区以及温台沿海部分地区大部分县域地区综合实力大于0,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上。作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核心,继续发挥并提升这些地区的经济实力,扩大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度值得深思。由于经济发达的县市在开发过程中较早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等三方面的压力。优化开发这些地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城市功能,有条件的县(市)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县(市)的竞争层次,积极优化开发这些县(市),对今后浙江省整体的经济腾飞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地区产业集群有着紧密的联系,浙江省是典型的块状经济省份,经济发达县域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也是今后在产业转型升级中遇到的难点之一。浙东北地区应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的派头兵,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2.积极引导低洼地区经济发展

经济差异的扩大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浙江省丽水、衢州等地的经济滞后,成为制约浙江省经济飞跃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浙江省经济差异的重要来源。通过重点扶持低洼地区,提升该地区产业层次,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使其形成发达县(市)所具有的产业集群形态,从而加快实现经济低洼经济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最终降低省内县(市)之间的经济差异,促进全省经济上一个新台阶。丽水市、衢州市以及温州市应当积极抓住海西经济区的开发机遇,主动融入海西建设中。例如温州南部的苍南县与福建地区语言互通、气候较为相似,抓住海西建设中与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优势,引进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人才等,从而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3.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浙江省正稳步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并向工业化后期转变。政府应切实改善海、陆、空交通运输和解决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工业化“先行官”问题,破除工业化的“瓶颈”,为浙江省工业化的发展及城市化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积极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环境;制定有效的政策,如对低洼经济地区的优惠政策扶持等,从而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在衢州、丽水等地融入海西建设的过程中,就农业方面浙江省应尽早出台地区对台优惠政策,对台商创业中遇到的诸如投资基础设施方面给予适当补贴,从而推动外资(港澳台)进驻低洼地区,最终推动地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421

[2] 胡良民 苗长虹 乔家君: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时空格局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3):268-274

[3] 彭宝玉,覃成林,阎艳: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分析[J].经济地理,2007,27(3):409-412

[4] 李小建 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58(2):136-144

[5] 郑炎成 鲁德银: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地区差异的解释力分析[J].财经研究,2004,30(7):121-129

[6] 张小军 李植斌: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及对策[J].经济论坛,2008(12):21-23

[7] 黄飞飞 张小林 余华 崔开俊:基于空间自相关的江苏省县域经济实力空间差异研究[J].人文地理,2009,24(2):84-89.

[8] 周慧秋 李友华 等: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0,(2):49-51

[9] 刘伟东: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8):125-129

[10] 彭宝玉 覃成林:河南县域经济实力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1):45-50

[11]黄源湘: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2):147-153

篇(3)

关键词:河北省;县域经济;县城

近几年,河北省将县域经济作为四大攻坚战之一,提出要下大力量把县域经济和县城搞大搞强。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发展县域经济的政策措施,创新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使得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一、河北省县域经济实力不断提高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环保京津、濒临渤海、区位优越;资源丰富,地貌类型多样;既有平原县,也有落后的山区县,县域类型较为齐全。全省共有135个县、市及自治县区域,县域总人口占全省的83%,县域总面积占全省的94%。虽然各个县市之间经济发展存在着诸多不平衡,但经过近几年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河北省的县域经济整体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008年年底,全省县域生产总值为11551.26亿元,占到全省GDP的71.54%;2009年,县域生产总值上升到12794.6亿元,占全省GDP的74.2%;2010年,县域生产总值为15170.6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74.4%;2011年136个县(市)累计实现县域生产总值16773.9亿元;2012年,县域生产总值为18263.66亿元;2013年为28301.40亿元。

二、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县域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由于各县市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不同,使得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表现出了较为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在河北省的130多个县中,有将近30个县拥有着丰富的铁矿、石油等自然资源,如唐山周围的一些县市,还有一些县市的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如北京周围的一些县市,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自然资源及区位优势,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除了这些发达及较发达的县市之外,河北省仍有6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些贫困县多处于山区、冀南平原和中东部地区,因为地理位置等因素,生产总值与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的的强县相比有巨大的差距,如果这些县的经济不能迅速发展,将会对河北省整体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2.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县城的数量多,规模小,制约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支撑,县城的发展水平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关键作用。河北省目前的县城体系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是数量多,规模小,辐射带动功能较弱。全省现有县城城区平均人口10.9万人,20万人口以上的县城只有12个,多数为5~20万人口的县城。还有10个5万人以下的县城。县城小,就使得其能及较低,聚集和吸纳人口能力不足,产业能力不足现象较为普遍。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与先进省份差距较大。虽然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在过去的几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一些县域经济发展好的强省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与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相比,差距就更加明显。《2013年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中给出的全国百强县市排名江苏、山东和浙江三省占据了百强的将近半数,其中,江苏省在百强中占据18席,山东省占据16席,浙江省占据14席,江苏省的昆山市位列第一。而河北省仅迁安市和任丘市进入百强,仅位列19和51位。2013年,江苏昆山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920.08亿元,河北省排名第一的迁安市仅为1005.1亿元。与先进省份相比,河北省县域经济表现出来的一个特点是的弱县较多,强县少。2012年,河北省统计的135个县市中,生产总值在300亿元以上的县只有12个,不到十分之一,100亿元以上的县有63个,占总数的不到二分之一。有87.4%的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10亿元以下,有将近50%低于3亿元。

三、推动河北省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1.重统筹,促进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想要改变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的现象,须将统筹发展摆到突出位置。可以将河北省目前不同县的发展情况进行划分,分为强县、较弱县和弱县,分类指导。对于强县,制定优惠政策,使其更好的发展,然后带动较弱县及弱县进一步发展,更好的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资金缺乏对于河北省很多经济发展较弱的县是一大问题,可以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提供更多的发展资金,如完善农村担保体系;加快推进风险代偿基金建设,尤其是对“三农”的信贷风险代偿体系;改善农村金融信用环境等等。同时,对于这些县给予更好的财政政策支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这些做法,增强其自身的发展能力。

2.下大力气改善县城现状,以此促进河北省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因为县城规模较小,河北省县域经济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为了改善县城的这些现状,可以建设规划产业园区,通过园区经济带动县城的发展。通过对全国的县城进行考察发现,凡是在历届百强县评比中名列前茅的县市,大都是以园区经济的发展为支撑。产业园区的见了,可以放大人口聚集效益,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减轻环境污染,减少对土地的占用,还可以让农民工就近就业,减少生活成本,为县城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和发展空间。就目前河北省的情况来看,可以在每个县(市)规划一个产业园区,通过产业集聚提升技术水平,形成品牌效应,带动区域整体实例提升。同时,要注意推进骨干企业的规模化。要想发展产业园区,企业的规模很重要,如果都是小型企业,很难发挥产业园区的优势。所以,要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收购股权以及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经营等方式,扩大企业规模,形成规模较大的优势骨干企业。政府还要通过优惠政策,引导小型企业向大型企业转变,小规模纳税人向一般纳税人转变。通过这些做法,让园区经济能够发展起来,进而带动县城经济的发展,最终能够转化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3.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缩小与先进县市的差距。通过分析,可以看到河北省的县域经济与先进县市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加快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是要充分利用京津冀一体化,充分利用北京、天津的资源,来发展河北的县域经济。河北省很多的县市其实很早就借助了北京的一些资源,如燕郊、涿州市、廊坊的香河等等,但是,很多县市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中还没有借助到一些资源,那就需要省政府进行协调,如积极争取将北京的一些企业转移到河北的县市,发展北京周边县市的旅游事业等等,带动河北省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大力发展外向型的经济。这主要是针对沿海经济带和环首都绿色经济圈。他们可以依据区位特色,把招商引资作为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之一,引进先进的技术、资金和项目,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三是要注重转型。对各个县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各县市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因势利导,如对农业县要进行引导,让其向工业县转变,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资源型县要向加工型县转变,不能只进行资源的采掘和粗加工,要延伸产业链条,加大对资源的综合利用等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2013年昆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载《昆山日报》,2014.

[2]四大攻坚战第三场座谈会:县域做强需突出特色.http://.cn,2013.5.30.

[3]马建章.河北:全面提升县城建设层次和水平[N].河北日报,2014.

[4]宋效忠,王利宾,靳兰.河北省欠发达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2).

[5]孙玉梅,朱军分.县域经济平稳发展 整体竞争力亟待提升[J].统计与管理,2011(5).

[6]陈佳飞,张玉,陈佳雨,等.河北省县域经济实力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2(1).

篇(4)

一、基本情况

和田地区是以农为主,半农半牧的农业地区,地处新疆西南边陲、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总面积为24.78万平方公里,绿洲面积仅占总面积的3.96%,人均占有耕地不足1.5亩,全地区190余万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到97.2%,是典型的以维吾尔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3%;农村贫困人口占到新疆贫困人口的47%。这里常年干旱少雨,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十分便利,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落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宗教氛围浓厚,敌社情形势严峻。2011年全地区生产总值为126.63亿元,全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37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为3443元,位居新疆十四个地州倒数第二。

截至2011年12月末,全地区国有商业银行县域存款余额172.27亿元,占县域金融机构全部存款的62.70%,较2008年末增加98.76亿元,增长134.35%,存款每年平均以34%的速度增长。各项贷款余额6.56亿元,占县域金融机构全部贷款总额的11.90%,较2009年末减少1.7亿元,降低26%,贷款每年增长速度不足1.44%。上存资金72.79亿元,较2005增加49.53亿元,增长212.94%,国有商业银行县域贷款增长缓慢,县域资金上存的趋势仍在延续。

二、国有商业银行县域贷款增长缓慢的原因分析

(一)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门槛高,县域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少。国有商业银行大都以信用等级评为A级以上的企业为基本客户,以信用等级评为2A级以上的企业为主要营销对象。股份制改革后,县级支行的信贷准入门槛更高,只对信用等级评为2A级以上的企业授信,而且还要求企业达到一定规模, 产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企业有市场发展前景,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现金流、盈利情况等都有相应数据要求,在贷款担保方式上要求有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或AA级以上企业担保。而县域绝大多数企业为中小企业,企业发展水平不高,不具备获得商业性贷款所必须的信用等级评定、抵押品和担保条件,能达到授信条件的企业寥寥无几。

(二)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权限上收,贷款审批环节多,县级支行难以左右。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为了提高效益和防止信贷风险,逐步实行“扁平化经营”策略,对县域机构信贷授权上严格控制,贷款权限上收,上级行授予县支行的信贷审批权限非常小,甚至对资产质量差的县支行停止贷款权。而且贷款申报手续和程序繁杂,大大增加了贷款申报、审查和批准的时间,影响了贷款发放的时效性。

(三)县域经济存在诸多的“滞后性”,使得金融支持的动力不足。近几年,县域经济发展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工业化程度较低,小而散、低水平的问题突出。二是农业生产仍以传统农业为主,产业化水平偏低,农业规模效益较差。三是担保公司少,企业担保难,企业缺少有效的第二还款来源保证。四是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银行难以掌握其真实的资料。县域经济存在的上述诸多弊端直接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惜贷”、“拒贷”。

(四)县域信用环境差,制约了贷款投放力度。少数企业缺乏诚信意识,多头开户,逃避银行信贷监督。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和约束,一些企业借改制、破产之机逃废金融债务的问题较为突出。金融债权的保全和维护困难,加之一些地方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助长了一部分企业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在逃废债形成大量不良资产的同时,恶化了信用环境,进而影响了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此外,银行不良贷款追究制,客观上催化了金融部门的惜贷、惧贷情绪。

三、加大国有商业银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国有商业银行应尽快成立小企业专营机构,降低基层行贷款“门槛”。鼓励各银行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灵活有效的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的企业贷款介入条件,主要是针对大企业、大项目实际情况制定的。而县域经济则主要以中小企业为支柱,很难符合条件要求。因此,商业银行应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中小企业评级授信系统和贷款条件,做到既要“抓大”又要“顾小”。一方面,发挥好国有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积极发挥好基层商业银行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二)适当下放贷款权限,提高贷款审批实效。县级行与县域中小企业处于同一地区,对企业各种信息了解掌握得比较多,对县域企业信用程度及经营情况最有发言权,所以应该修改现行县域贷款政策。一是合理确定贷款审批权限,给予基层机构一定的贷款自,在授权额度内可自主审批贷款、贴现,有效解决基层行贷款权责失衡问题。二是改革贷款审批制度,减少贷款审批环节,提高贷款审批发放速度。三是明确每年从新增存款中不低于70%的比例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四是积极创新贷款营销方式,突破抵押担保“瓶颈”制约。五是要完善考评机制,在考核存款、降低不良贷款的同时,也要考评信贷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县域经济的有效信贷需求。

(三)建立完善社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县域经济如果没有相配套的信用担保体系,只是单方面地期望金融机构短时期扩大信贷支持是不现实的。必须要健全完善县级信用担保公司,扩大信贷担保能力,创新信贷担保方式,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信贷担保体系,积极为各类企业提供信用担保,降低银行的风险管控成本,切实解决企业办理担保、抵押贷款难的问题。

篇(5)

关键词:山西;县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4-0059-02

郡县治,天下安。自古以来,县一级就在整个国家政权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新的历史阶段,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新形势下山西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

山西省119个县中91个产煤,没有产煤县的“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就没有全省的经济转型。山西省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8.8%,没有县域经济的翻番,就没有全省经济的跨越或发展。因此,山西省经济要全面转型,必须以县域经济的转型为基础;山西省经济要真正跨越式发展,必须以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依托。由此可见,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紧迫的。

二、山西省县域经济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山西省各地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作为实现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来抓,加大政策、科技扶持力度,强化政府服务,扩大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自,创新管理方法与模式,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有力地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发展局面。

山西省县域经济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小于全国平均规模;二是县域产业结构排序虽与全省产业结构排序相同,但县域经济以工业为主的特色比较明显;三是县域农业是全省农业的主体,县域人口以农业人口为主;四是县域在岗职工人均工资较低,居民消费能力不足;五是县域财政包袱沉重,收支矛盾突出;六是县域之间人口规模和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差异较大,人均主要经济指标的差距也较大;七是县域之间农业生产条件禀赋差异较大,农业经济实力差距也较大;八是县域之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实力差距较大。

三、关于加快山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坚持结构优化升级,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山西省县域经济基本以工业为主,因此优化县域工业结构是优化县域产业结构的重头戏,必须实施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战略。要立足县情,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农业资源等特色优势,下大气力延长产业链条,加快培育地方骨干企业,着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大力促进县域工业集群化、板块化发展。一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重点,着力把产业结构调优;二是以品牌建设和节能降耗为重点,着力把产业水平调高;三是以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着力把产业布局调好;四是以产业承接和产业转移并举为重点,着力把产业竞争力布局调强。

(二)发展农业产业化,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稳定农业生产的同时,要加快发展区域农业和特色农业,提高产业化水平。一是要继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着重引导优势产品集中布局,继续抓好特色优势支柱产业。与此同时,要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步伐。二是要培育壮大农产品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因此,要加快发展一批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

(三)放手发展民营经济,走富民强国之路

非公有制经济是适合县域经济的有效形式,政府部门要致力于改善基础设施、维护市场秩序,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目前,山西省县域经济总量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占份额较高,但其发展水平、外向程度、科技含量等均不高,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非常大。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因此,要进一步放宽准入领域,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产业和行业外,全部向民营经济开放;支持民营企业采取收购、兼并、控股、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事业领域,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培养造就高素质民营企业家队伍,推动民营企业管理创新和提档升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对交税多、投资大的民营企业在经济上要给予奖励,在政治上给民营企业家应有的地位和荣誉;激发广大城镇居民和农民积极创业的热情,放胆、放手、放开发展民营经济,形成全民创业、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积极培育块状经济

要按照山西省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一核一圈三群”的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县城、中心镇和新农村建设,形成城镇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一核”即由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城、阳曲县城构成的太原都市区,是全省城镇体系的组织核心,经济转型发展的增长极核。“一圈”即太原都市圈,是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辐射阳泉、忻定原、离柳中城镇组群的都市圈。三个城镇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省域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区域。“一核一圈三群”的总体布局可以使城镇人口、产业集聚能力得到提升,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块状经济将得到更强的实力。

(五)打造优质城市环境,为县域经济营造环境

城乡统筹、城市发展,关键在于城市的环境。当前,城市的扩容已成为政府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最大压力。开发建设城市、经营城市,县级政府是主导而不应是投资主体,政府应把投资多元化推向市场来吸引投资,依靠外来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集聚四面八方的力量来开发当地资源。一是优化政策环境,增强吸引力。出台和完善优惠政策,规定县本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免、服务性收费按下限收取,为企业和项目提供宽松、优惠、透明的政策环境。加大清理行政审批和收费项目力度。二是优化治安环境,增强保障力。实施“三道禁令”。即凡没有文件依据的不准罚没、收费和执法;任何部门都不准下达收费、罚款指标;没有执法资格的人员不准执法收费。设立投诉中心。县优化办向社会公布投诉热线,每天24小时受理各种咨询和投诉,做到有诉必理、有案必查。三是优化服务环境,增强感召力。以一流的硬件设施打造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县优化办以新的政务服务中心为载体,进驻“中心”,狠抓服务,将全县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多项行政审批服务项目集中起来,实行窗口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四是优化人文环境,增强亲和力。

参考文献:

[1] 盂宪江,刘福刚.全国县域经济强县的空间格局已初步形成[EB/OL].ww.省略.

[2] 刘禹宏,韩淑珍.东西部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折[J].开发研究,2005,(5):l15-118.

[3] 仇方道,朱传耿.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及时空分布特征[J].经济地理,2004,(4):468-472.

[4] 柯美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极化效应与相关思考[J].中国改革,2005,(12):61-64.

[5] 郭来喜.关于开展《中国中部崛起纳入国家行动》的倡议[J].人文地理,2004,(1):125-128.

Study on the county economy development in the new situation in Shanxi

WANG Zhen

(Economy and trade college,Shanxi agriculture university,Taiyuan 030801,China)

篇(6)

[关键词]县域;人身保险;发展

县域保险是指以县域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保险,包括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近年来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壮大,县域保险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发展县域保险,完善县域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帮助政府解决三农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巴彦淖尔市县域人身保险市场的特点

巴彦淖尔市位于西部,总面积6.5万平方千米,全市人口近170万人,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3.1亿元,在GDP排名第8位。巴彦淖尔市辖四旗、二县、一区,符合统计局对县域经济统计范围和口径的有四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和杭锦后旗)、两县(五原县和磴口县),县域总人口近115万,约占巴彦淖尔市总人口的67.6%,2018年巴彦淖尔市县域经济地区生产总值为557.1亿元,约占巴彦淖尔市地区生产总值的68.5%,无论从人口规模还是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县域经济都是巴彦淖尔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巴彦淖尔市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而巴彦淖尔市县域人身保险作为巴彦淖尔市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通过调查分析,巴彦淖尔市县域人身保险市场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1.1区域文化观念

巴彦淖尔市各县域普遍区域规模小,以当地居民为主,流动人口较少。居民之间的关系或联系较紧密,普遍存在乡土观念重、注重亲情、注重家族的特点,接收外部信息量相对较少,市场相对封闭,传统思想较重。在抵御风险方面,县域居民习惯依靠家族、依靠亲情、依靠人际关系来分担风险,对商业人身保险这种通过商业方式来互济互助、共担风险的模式接受度较差,在文化背景和保险观念上与城市居民有一定的差别,经济文化形态上与城市差别较大。

1.2县域经济特点

县域经济普遍不及城市发达,大多数县域拥有一些地方性的支柱性产业,但多以工农业为主,县域中小企业普遍赢利水平较低,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业的发展程度较城市差。县域职业发展机会较匮乏,年轻人纷纷离开家乡去大城市寻找事业发展机会,使得县域劳动力平均素质相对较低,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

1.3县域居民消费行为特点

县域居民普遍对外部信息量接收较少,市场相对封闭,但居民之间的关系或联系较紧密,因而居民间通过人际关系形成的信息交流渠道效率较高而且深受居民信任,当地有什么新鲜事件发生,很容易成为人人皆知的热门事件。所以新产品进入这样的市场,因观念的保守性并不会马上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反而观望者众,但是一旦有人开始购买,并且产品得到购买者的认可,又会引起从众效应,较易激发一定的消费风潮。

2巴彦淖尔市县域人身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

2.1保险观念淡薄是制约县域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关键

由于县域居民的文化素质、区域文化,使得他们相对城市居民思想观念较为保守,虽然也渴望能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但对人身保险这种以商业模式来分担人身风险的方式并不容易接受,习惯养儿防老、攒钱防病,用自己的血汗钱去购买保险公司对未来的一个承诺这种虚拟产品更是心存疑虑,所以制约县域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县域居民的保险观念淡薄。因而解决县域居民观念问题,使他们能真正认识保险、接受保险,是推动县域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重中之重。

2.2居民收入相对有限是制约县域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居民收入水平也是直接影响县域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人身保险是商业保险,必须缴纳一定的保险费,才能得到人身保险的保障,但县域居民特别是广大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相对有限,这无疑制约了县域人身保险市场的发展。但可喜的是,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在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收入的实施意见》(国发〔2016〕56号)精神,尤其是实施意见中提出落实“新型职业农民激励计划”,提出“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同时,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支持力度,加快职业化进程,带动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巴彦淖尔市近年来在提高居民收入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效,2018年巴彦淖尔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42元,同比增长8.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97元,同比增长7.7%,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21元,同比增长9.7%。

2.3缺乏真正适合的险种和适宜的营销手段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各大保险公司在制定经营战略时,通常把主要目标区域放在城市,推出的产品也是主要满足城市人群的需求,而县域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居民消费行为特点决定了他们的需求与城市居民的需求并不一致,各保险公司现有产品并不适合他们的需求,针对县域居民开发的险种少,即使县域居民有意愿购买人身保险,也很难找到适合他们的险种,这也是制约县域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同理,由于县域的文化特点和居民的消费心理与城市居民差异较大,那么针对县域居民的营销模式也必然要求与城市不同。针对各县域实际,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模式是推动县域人身保险市场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我国县域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策略

3.1争取政府支持,推动县域商业人身保险的发展

由于县域居民受限于文化素质和区域文化,思想观念相对保守,对商业保险理念难以很快接受,但他们对政府予以充分的信任。多年来,国家在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上投入颇大,在保障城镇居民和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城镇居民和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城镇居民和农民心中值得信赖的依靠。县域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县域人身保险的重要性,在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两保合一”中,支持保险公司积极参与基本医保经办服务,充分发挥商业人寿保险公司的作用,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商业人身保险中健康保险、重疾险有效衔接,为县域居民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保障体系。使城镇居民和农民在使用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过程中接触、认识、理解商业人身保险,改变保险观念,为县域商业人身保险的发展打好基础。使县域相关主管部门和监管机构充分认识到发展县域人身保险对县域经济的重要性,在财政税收方面对县域人身保险予以一定的优惠,例如给予县域人身保险进行适当财政补贴,提高保险人的个税起征点等。同时把县域人身保险的发展纳入到当地县域经济的总体发展规划中,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使县域人身保险市场得到和谐、健康和充分的发展。

3.2开发真正适合县域居民需求的保险产品

各保险公司应该根据县域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居民消费行为特点,在充分调研县域居民在养老、医疗、意外保障等方面的需求的基础上,认真对市场和产品进行细分,并在充分考虑县域居民缴费能力和缴费习惯的基础上,把握薄利多销的原则,合理制订县域人身保险产品的价格,推出系列保费较低、保障适度的保险产品,以满足不同收入层次、不同县域居民的保险保障需求,让广大的县域居民能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完善县域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但也应看到,因为各个县域市场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居民收入、人口分布等多方面差异都很大,同时针对各个县域市场开发出针对性、个性化的险种对各保险公司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3.3健全客户服务体系,员工本地化,开展多元化服务

由于县域居民的消费行为特点,设置县域人身保险销售渠道时,要注重利用本地人的人际关系网络。招聘一些文化素质较高、在当地信誉较好的本地人进行培训后上岗,这部分人员一直生活在本地,对当地文化更认同理解,也更易了解本地居民的人身保险消费需求,并容易发挥人际关系优势,方便为广大当地居民提供人身保险服务。同时可选择一些在当地有影响力的人员担任协保员,比如乡干部、治保主任、妇女主任等,利用他们自身在县域居民中的影响力,宣传保险理念和保险产品。尤其发生理赔案例后,要充分利用县域居民间的人际沟通渠道,使居民能真正理解保险理念,认识到投保的益处,推动人身保险业务在县域快速发展。县域居民社会资源往往限于当地,而当面临外地就医、入学或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往来时,就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如果保险公司能利用自身资源,提供在客户外地就医、入学时予以协助或帮助他们进行互联网商业往来等多方面个性化的客户服务,既提高保险公司的口碑,提升行业形象,满足客户需求,又容易让县域居民接受保险、信赖保险,有效开拓县域商业保险市场。

篇(7)

关键词 县城经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作者简介 孙守相,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山东泰安271000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728(2008)08―0073―04

县域涵盖城镇与乡村,兼有农业与非农业。是宏观与微观、城市与农村的接合部,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以来,山东省县域经济进人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

山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2003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对经济强县和欠发达县分别实施不同的鼓励政策,赋予经济强县更大自,并加大对欠发达县的扶持力度。使山东省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目前,山东省共有县级单位140个,除去市辖区,共有91个县(市),包括31个县级市和60个县,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65.5%,占全国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2072个行政单位的4.4%。行政区域土地面积为125063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9.67%。2006年末全省县域总人口6616.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1.27%,占全国县域单位人口总数9.62亿的约6.89%。2006年末单位从业人员4864187人,占全省单位从业人员的52.47%;年末乡村从业人员30179498人,占全省乡村从业人员的79.89%。

在平均规模上,山东县域经济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山东省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中人口、GDP、地方财政收人、人均GDP四项指标,分别在全国排第5、第4、第5和第6位;在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数量上,山东与浙江省以25个并列全国第一位。2006年,全国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内收入超过5亿元的县共有204个。其中山东34个,占全国的16.7%,仅次于浙江的36个。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以上的县共有118个,山东18个,占全国的15.25%,列全国第三;其中已有14个县(市、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不仅如此,据2007年山东省统计公报,省内30个欠发达县亦进一步激发内部活力,各项经济指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总体来说,山东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总体水平在全国位于前列。但单项竞争力水平和单个县的竞争力不突出,与浙江、江苏相比,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东西部差别明显。从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三个基本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农民人均纯收人)可以看出,山东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个均匀的自东向西递减的状况。2005年,县域经济最发达的威海和最不发达的菏泽相比,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农民人均纯收人三项基本指标上,威海分别是菏泽的9.2倍、9.7倍和1.97倍。

(二)山东省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主要成效和具体做法

山东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农业大省。2006年底,全省总人口9309万人,农业人口6055万人,占总人口的65%,其中农村劳动力3854.2万人。多年来,山东省政府一直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通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乡镇企业,统筹城乡发展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全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33%。到2007年末,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的有1907.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49.5%。2006年农户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占41.5%,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在非农产业劳动力中,到乡(镇)外打工的人数占34.2%,其中,省内占75.8%,省外占24.2%。

山东省农村劳动力70%以上在县域范围内,可以说县域经济和小城镇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山东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正是依托了山东省县域经济迅速崛起和小城镇的迅速发展。主要做法有:

一是实施“双30”工程,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构筑主阵地。“双30”工程,即“突出抓好30个经济强县和30个欠发达县,促强扶弱带中间,推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这是山东省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大战略举措。2004年,“30强”和“30弱”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分别累计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36.7万人和93.5万人,比“双30”工程实施前分别增长了15.2%和19.5%。

二是实施“两集中”工程,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重要载体。“两集中”工程即“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这是山东省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措施。该工程的实施,特别是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实现了全省城镇化发展的新突破,山东省城市化率由2000年的38.3%提高到2005年的45%,共转移了农村劳动力600多万人。

三是实施“龙头带动”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基础、和平台。“龙头带动”工程,即“培植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推进农业产业进程”。这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最直接的渠道。目前,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8716个,其中销售收入过100万元的龙头企业有6822个,过亿元的有684个。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共吸纳149万人就业,推动基地农户979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8%。

四是针对各地劳动力资源需求的实际,大力实施“西输东接”工程。通过东部城市开展企业用工需求状况调查,岗位空缺信息;西部地区开展基层劳动力资源状况调查,实现东部用工企业与西部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区“点对点”的定向劳务输出,减少了农民外出就业的盲目性,提高了劳务输出的成功率。仅2006年开展“为半岛制造业送技

工”行动,山东西部地区就向东部企业输送劳动力达32万多人。

此外,为提高农民技能,山东西部地区还以百家特色劳务培训基地为中心,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网络,突出特色培训,并发放培训补贴,开展了“订单式”、“定向式”和“储备式”培训。2006年,山东省劳动保障部门共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7万多人,有效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业务技能和就业质量。

二、发展县域经济是现阶段农民转移就业的有效途径

2006年末,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2亿左右,就业压力较大。就山东省来讲,按照2010年城市化水平50%计算,农村户籍人口将由2006年末的6054万下降到450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大体为1500万人。而就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情况看,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大大降低,而县域是农业产业向城市延伸和城市产业向农村延伸的结合点,是沟通城乡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独特优势。可以说,县城及城镇在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具有的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一)发展县域经济。促进中小企业及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更多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发展县域经济,重在发展中小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投资规模小,投资方向和投资形式多样灵活,适合民间资金少、资金分散的特点,容易创办。因此,政府如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可以引导更多的农民开店建厂,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可以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到乡镇工作。

乡镇企业的发展,势必促进城乡服务业的发展。乡镇企业生产经营,需要水、电、气的供应,需要通讯、燃料、卫生、金融等方面的服务。这些需求将促进更多的资本投资于服务业,从而促进城乡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更多的农村人员从事各种各样的服务,使更多的农村富余人员转人非农劳动。

从过去情况看,1984―2007年期间,山东省农村非农产业就业增长率为6.5%,年均增量为47万人。其中1990―2007年间山东省农村非农产业就业增长率为3.4%,年均净增量为34万人。而1995年以来,随着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接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趋于减少,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但仍然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农村劳动力向县市及城镇转移付出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发展县域经济,解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其就业成本也是较低的。第一,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户口在农村,一般外出务工都是短期劳动,务工人员对用工单位除工资要求以外,一般没有太多的如住房、交通等特殊福利要求,这就降低了用人单位的人力使用成本,这些企业更愿意雇佣农民工工作;第二,劳动力本地就业,无需外出务工证、计划生育证、暂住证等费用开支和办证手续,无需支付昂贵的中介费用,政府也无需为安置务工人员花更多的资金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客观上也减少了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降低了大、中城市吸纳这部分劳动力所进行的包括城市设施等在内的各种支出;第三,农村富余人员就近就业,亦工亦农,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务工,进退自如,减少了来回路费,照顾了家庭,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就业成本。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县市及城镇转移,每年的春运民工流的巨大压力也会得到一定缓解。

2007年山东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转向省会城市的占3.3%(35万人);转向地级市的占8%(85万人);转移到县城的占17.8%(187万人);转移建制镇的比重为26.7%(280万人),小城镇吸纳劳动力的优势在逐步体现。

(三)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素质水平也决定了他们更加适合转移到县域经济的产业中发展

县域经济的产业特点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主,为了错开与城市工业的竞争,也为了发挥县域经济的区位优势,县域经济的产业选择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主要是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发展制造业、加工业,发展县乡服务业、特色旅游业,发展现代种植业、养殖业。这些行业一般对劳务人员的技术含量要求相对较低,对体力劳动能力要求相对要高,其提供的岗位正适合农村富余人员工作。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可提供更多适合农民就业的岗位,可以吸纳没有更多非农技能的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三、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政策建议

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加强对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宏观调控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管理非常必要。

(一)进一步推进县域综合改革,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发展,确立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思路。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和就业双增长的新路子。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过于集中的权力下放,赋予县级更大的发展自和决策权。凡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不需要国家和省里预算内投资的、不借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项目其审批权都应该下放到县一级;凡是能一步到位将审批改为备案的,应该一律取消审批;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规划权、外贸进口权也应该下放至县一级;对于少数根据法律法规确实不能下放的审批事项,应该简化手续,提高效率,限时审批。除了省市两级向县一级简政放权外,县一级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重点,应该加强自身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扩大农业的自主消化能力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据有关方面统计,农业的充分发展,可吸纳近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是农业大省和劳动力大省,有着极大的劳动力优势和地域、气候优势。所以,在农业内部,要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优势,如水果、蔬菜、花卉、畜产、特产、中药材生产等,同时要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

一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农业产业化可以让农民实现专业化生产,使之有组织地进入市场,可以避免生产的盲目性,解决农产品的“卖难”问题,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可以更多地解决就业;同时,农业产业化可以通过农产品的加工、购销,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如果把粗放农业转变为半粗放农业或者是精品农业,就可以消化许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二是要认真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山东省农村内部的第三产业还很薄弱,而第三产业是最能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方。不仅要抓农村传统三产的发展,如农村的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还要充分发挥当地优势,推广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三)加强小城镇建设。发晨小城镇经济

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同步发展,对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是至关重要的。城市本身的集聚效应就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主要依靠“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就地吸纳模式,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加快城镇化进程将成为今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而实施这样一个新的战略,关键是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引导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小城镇接近于农村,乡镇企业大多集中在小城镇,农民就近转入小城镇就业,与土地的关系维持一段时间,既可以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就业风险,又能够有效地避免在大中城市吸纳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所产生的种种问题。为了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乡镇企业连片集中发展,建立大批乡镇工业小区,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

二是要形成合理的城镇规模结构。在现阶段,大中城市及小城镇之间在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方面仍存在着悬殊的差距,城市的积聚效应仍然是很明显的。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小城镇,使其中一部分升级为小城市;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发展大中城市。今后,城镇化政策的核心要由控制城市规模为主转移到发挥城市积聚效益和形成合理的城市层级结构上来。

(四)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培育壮大特色经济

县域经济的生命力在于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大都有显著的特色经济支撑。如:寿光、苍山的“菜园子”;招远的“黄金”;东阿的“阿胶”;栖霞、五莲的“果品”;沾化、无棣的“冬枣”;诸城的“贸工农”一体化等等。这些特色经济有的是传统品牌、资源优势,有的是产业创新、规模化优势,特色经济及其链条式产业链带动效应,使山东省县域经济呈现五彩缤纷的发展格局。这些特色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更多劳动就业机会。

在确立县域经济特色时,应结合本地历史文化、本地特产、资源条件,综合考虑县域交通运输、产业结构、市场需求、科技水平等因素,做好特色经济规划,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建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竞争优势,以此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