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金融危机的原理

金融危机的原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4 16:48:1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金融危机的原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金融危机的原理

篇(1)

为防止中国经济加速下滑,确保2009年GDP增速在8%以上,国务院陆续出台十项重要行业振兴规划。这将有利于解决这些产业目前遇到的实际问题,缓冲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又将对中国产业技术升级改造、结构调整等产生深远的影响。结合材料,理论分析和训练,能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背景材料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主动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

从2008年11月开始,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务院了十项措施和确定了4万亿元总投资规模。随后开始相继落实有关政策,其中包括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等出口退税率;“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燃油税费改革;对受金融危机冲击严重的9个行业进行政策扶持等。

2009年1月份以来,政策的中心转向产业政策上。2009年1月2日,表示,国务院正在研究十个重要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

为防止中国经济加速下滑,确保2009年GDP增速在8%以上,国务院正在制定重要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从2009年1月14日到2月19日,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汽车、钢铁、装备制造、纺织、船舶、电子信息、轻工业和石化产业等行业振兴规划密集推出,而有色金属、房地产业等其他规划也将陆续出台。

产业振兴规划火线出炉,从短期来看,将有利于解决这些产业目前遇到的实际问题,缓冲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从长远来看,将对中国产业技术升级改造、结构调整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组合拳轮番出击,彰显了政府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信心与决心。在此刺激下,市场信心受到极大提振并开始逐步复苏。

二、理论分析

(一)经济常识角度

1.国家的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在当前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为了缓解国际环境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实现保增长的目标。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国家出台行业振兴规划,有利于实现中国产业的结构升级,通过调结构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

3.财政的作用。国家投资4万亿元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4.消费对生产的调节作用。国务院了十项措施和确定了4万亿元总投资规模,落实有关政策,实行“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燃油税费改革,对受金融危机冲击严重的九个行业进行政策扶持等,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5.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必须学会趋利避害。面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我们要规避风险,寻找机遇,实现市场信心的增强和提振。

(二)哲学常识角度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针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采取了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实现了市场信心的增强和提振。

2.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又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应对金融风险。

3.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产业振兴规划火线出炉,从短期来看,将有利于解决这些产业目前遇到的实际问题,缓冲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从长远来看,将对中国产业技术升级改造、结构调整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4.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对于这次金融风暴的影响,我们要化解风险,寻找机遇,采取相关经济政策,扩大内需,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

5.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国经济的良好运行,我们抓住九大行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的振兴。

(三)政治常识角度

1.经济职能。在当前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政府采取积极措施,进行九大行业的结构调整,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力发展。

2.综合国力。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出台,有利于发展我国的经济,增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信誉。

三、典型试题

材料一: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汽车产业和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会议强调,加快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必须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培育汽车消费市场,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需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企业联合重组,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材料二:加快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必须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联合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变强。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发挥大集团的带动作用,加大研发和引进力度,调整品种结构,提升钢材质量,整顿铁矿石进口市场秩序,规范钢材销售制度,建立产销风险共担机制。

(1)国家对汽车、钢铁行业进行结构调整有哪些经济意义?

(2)分析材料一、二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原理。

(3)指出国务院对汽车、钢铁行业进行结构调整的理由。

四、参考答案

(1)有利于振兴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有利于推进汽车、钢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相关产业和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强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2)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我们要搞好钢铁产业的联合重组,优化布局,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变强。②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扩大汽车消费需求,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③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学会优化结构。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我们要控制总量,淘汰落后,搞好联合重组,优化布局结构,提升钢材质量。

(3)①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要切实履行好国家职能,搞好经济调节,实现汽车、钢铁行业的结构优化和结构重组,振兴支柱产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②国务院出台相关汽车和钢铁行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有利于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南方日报.2009.1.24.

篇(2)

关键词:金融危机;转型经济;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14.35

文献标识码:A

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新兴转型经济体产生巨大冲击,一些转型国家经济甚至濒临破产的危机。为什么看起来蒸蒸日上的快速发展的转型经济在外部冲击下发生剧烈波动和倒退呢?深入分析其原因,对转型中的新兴经济体寻求克服危机、持续发展的路径意义重大。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转型国家的冲击

(一)金融体系遭遇重创

1银行体系受害深重。一些中小商业银行出现支付危机,一些私人中小银行已被同有大银行收购,如Bank Globex等这样的中型银行2008年10月由于支付困难一度停止储户提现5天。

2.转型周家股指、币值普遍下跌。自2007年10月以来中国股指下跌70%;2008年5至10月,俄罗斯交易系统(RTS)指数下跌73.16%。同时,一些转型同家货币出现贬值趋势。

(二)企业经营困难。失业加剧

在外需降低、汇率升值和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下,多数转型国家出口遭到阻碍,出口导向型企业陷入困境。中国沿海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首当其冲,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多达6.5万家,失业人数上千万。受能源行业不景气的影响,俄罗斯银行业、建筑业、房地产、钢铁业等也受到拖累。

(三)出口和吸引外资能力下降

外部需求降低对转型国家的出口和吸引外资造成严重打击。2008年,我国广东3万多家玩具企业已有3/4倒闭,1-9月全国只有3507家企业有出口业务,同比下降了53%。由于国际资本市场危机和俄罗斯环境恶化,2008年俄罗斯流入外资额同比将下降一半(2007年达800多亿美元)。中国资本项目平衡表下的热钱大量下降,出口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率明显下降。

二、转型国家受到剧烈冲击的原因

新兴转型国家为何在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较大冲击?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一)金融体系脆弱,国际应对经验欠缺

这些国家银行体系过度开放,并按照美国的金融模式运作。但因金融机构弱小、债务过重、应对危机管理水平偏低。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蔓延,在西方资金短缺大量抽逃时,其经济因失血而陷入困境,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巨大。中国、越南等国则由于金融开放不够,虽然避免了过度卷入危机旋涡而受到严重损失,但外国热钱抽逃,使资本项目平衡状况产生逆转。同时,中国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及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杠杆对冲投资,因经验不足和决策失误遭遇了不小损失。

(二)经济结构不合理,对外依存度过高

转型国家经济对外部依赖度过高是这次金融危机冲击波对转型国家造成较大震荡的基本原因之一。中国、越南、俄罗斯、中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等均存在极大的外国资本、技术和市场依赖症。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这些热钱出逃很快,使其经济受到严重损害。可见,转型国家过分倚重外部资金、市场来加快发展而形成依赖度太高,势必增加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三、转型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策略

转型国家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增长速度从短期看,需要沉着冷静应对,抵御冲击,重点防止经济过快回落,要妥善处理好促进外贸外需行业转型与防止经济过快回落的关系;加强对商业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管理,保持银行体系的稳健,特别是保证部分流动性相对紧张的中小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充足。从长期看,则需要抓紧推进改革转型,调整结构,扩大内需,持续快速发展。

(一)推进金融创新,强化金融服务与金融调控

这次危机肇始于金融体系并波及到实体经济的事实表明,金融体制是现代经济的集中体现,金融创新及其监管水平关系到经济运行健康。美国次贷危机告诉我们,金融创新不能没有监管,监管缺失的金融创新蕴含很大风险。应在大力鼓励市场主体开展创新的同时,对创新进行过程监管。在金融风暴冲击和对外投资风险加剧条件下,这些转型国家,可以推动金融体系由间接融资主导向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举的结构转变;投资模式由政府主导向以民间投资为主导、多元化投资并存的结构转变。

(二)货币政策目标,追求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平衡

现代金融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原有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和结构,出现经济虚拟化和货币虚拟化特征。由此,资产价格波动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应量具有非稳定性,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传导途径、作用效果也相应发生重大变化。转型国家的货币政策也应进行适当结构性优化,使其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从以往的主要关注通胀、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等实体经济目标,转向同时关注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目标(金融体系稳定、资产价格稳定)。拓展货币政策调控政策目标,使货币中介目标逐渐从单一实体经济目标(控制通胀或经济增长)转移到“经济稳定+物价稳定+金融稳定”的三重目标(调控中介:增长率+通胀率+金融资产价格与收益率)。这会更有利于统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能够稳定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

总之,转型国家需要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短期和长期措施协调并用,完善金融创新和强化金融调控并举,建立一般风险防火墙与强健内功并重,深化制度转型、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变协同推进,从而,有望成功应对这场非同寻常的风暴冲击,维持经济稳定增长,尤其有助于构建长期增长潜力和竞争力,避免未来的危机冲击带来更大损失和被动,实现成功转型和赶超发展。

参考文献:

[1]人民币21日起升值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货币.人大经济论坛,2008,7详细出处参考:

[2]布阿吉尔贝尔布阿吉尔贝尔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36

[3]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114

篇(3)

关键词:新时期;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优化策略

引言:

中国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后,经济形势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逐步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中,金融便是市场经济的命脉,它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回望过去各个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从中了解到了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危害。若金融危机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便极易产生连锁反应,导致全局性金融危机的出现。严重时可能出现政治危机、经济混乱等。那么如何防止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出现,保障经济体系稳定、持续的发展,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及类型

系统性金融危机会影响到整个经济的运作,系统性金融危机经过一定限度后便转化为全局性金融危机,影响国家和利益,文章通过研究分析将系统性金融危机划分为以下四种:

一是货币风险,由于物价上涨、通过膨胀引起货币贬值所带来的风险。二是利率风险,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市场利率会与金融机构资产之间的利率发生偏差,从而造成损失。三是国际收支风险,我国已步入了国际经济体中,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收支状况变动过大,由汇率涨跌幅度过大而出现的风险。四是政策风险,一些在国家政策的变化而导致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发生损失。目前,我国系统性金融危机已经逐渐发展为高复杂化、涉及面广的经济体。例如:政府宏观调控、银行、利率、金融市场、经济增长战略、银行体制等等。

二、新时期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优化策略

(一)提高政府对个别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

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一种宏观金融风险,但它也是受到了个别机构风险所影响的。金融便是市场经济的命脉,它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防范策略上首先便是要规范个别机构。

由于这些机构是以盈利为主体的,不会自己的去限制自己对金融体系的影响,这便需要监管着建立机制体系加以规范。该防范设计的核心在于个别机构风险、收益与社会整体之间的关系,使个别机构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将社会风险进行成本化处理。将金融机构的损失、利益、义务等进行明确、公开。提高政府对个别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严格划分出资本率、杠杆率以及流动性等要求。同时,评估个别金融机构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度以及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力。

(二)完善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和预警制度

在分析系统性金融风险后还需要定期的评估金融风险实行稳定性。通过评估结果来了解一个地区或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和规模。得出对未来风险状态的评价或结论。因此,需要将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估指标降入风险评估系列工具,通过这项工具来评判各个金融监管部门的主动引导性风险管理能力。

从而发现可能发生风险的界面并在源头进行处理和控制。在构建风险评估机制的同时还需完善预警制度,定期对金融等闲进行测评,找到风险的形成原理和内在因素,并确定目前的风险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报告和风险变化过程做出警示。

(三)设立多个指标防范个别风险发生

在规避个别风险中在充分考虑资本充足率的基础上要需要考虑到流动性、杠杆率等指标。在设立多个指标防范,定期对金融等进行测评,首先,流动性指标可作为资本充足率进入银行风险管理体系。若金融危机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便极易产生连锁反应,导致全局性金融危机的出现。采用这种做法使资产和负债规定了定额的流动比例,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危机来临时所带来的资金压力。

其次,采用杠杆率作为资本充足率进入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一些金融机构对风险的认识程度不一,量化能力也不同,在评估中所得的风险资本可能造成低估状况。通过杠杆率进行协调便可在风险资本上设置安全网,避免增长周期被演唱以及资产的无显示增加,杜绝了超高杠杆率状况的发生。

(四)个别机构可筹集金融危机准备金

所有金融机构以重要性程度和系统性风险进行评估并筹集金融危机准备金,它有系统性风险监管机构掌控,当危机来临作为金融机构的最后流动性资金。这种基金与危机保险金相似,也就等于金融机构的保险费。这笔基金在平时可放入国库券中,采用这一做法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第一,当危机发生是可不通过缩减资产稳定资本。第二,个别金融机构将自己的企业定位与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可使其自觉遵循系统性风险的防范,降低系统性风险。第三,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各机构的监管资本被套利的几率。第四,当危机发生时,可通过基金来稳定税收,降低社会冲突、政治冲突的发生几率。第五,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较低,闲置这笔资金便会造成资源浪费,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在危机来临也可交由监管部门进行管理。第六,在危机发生时,私有金融机构可自行进行调控,减少政府干涉,可有效的规避政府干预所带来的不良作用。

三、结语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而经济飞跃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莫大的危机。同时,我国已步入了国际经济体中,逐步形成了高复杂化、涉及面广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清晰的了解到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重要因素在构建一套完善的控险和防范的机制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深入了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构建一套与社会实际相符、切实可行的控险和化险的机制保障经济体系稳定、持续的发展。(作者单位:江西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浮动汇率至善论”:固定汇率为一切金融危机之首要原因,浮动汇率则是消除金融动荡之万应灵丹。该理论之谬误有三:其一,浮动汇率逻辑推到尽头,必然是人人各自发行货币然后相互浮动。其二,浮动汇率将导致全球货币供应量自动无限增加。一旦汇率完全浮动,没有人能够控制全球货币供应量。其三,人类历史一再证明,固定汇率时代很少发生金融危机,浮动汇率时代则是危机频频。

“全球经济失衡论”:把美国的贸易逆差和国际收支逆差当成全球失衡。美国之所以出现贸易逆差和国际收支逆差,是因为某些国家拥有大量贸易顺差;他们之所以有大量贸易顺差,是因为他们刻意“操纵”本国货币汇率。最近美国针对人民币汇率的政治化举措,皆源自所谓“全球经济失衡论”。

“货币政策万能论”:只要中央银行放胆开动印钞机,向经济体系无限量注入货币,则经济复苏就指日可待。此乃伯南克“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之理论基础。时至今日,天量货币扩张已经为下一次全球泡沫和金融危机埋下伏笔,通胀预期恶化早已是尽人皆知。

“资产泡沫无害论”:资产泡沫乃是投资者理的结果,我们既无法判断什么是泡沫,也没有理由去干预资产价格。该谬论最有力的倡导者当属格林斯潘。譬如2003年之后,美国房地产泡沫愈演愈烈,格林斯潘(亦包括伯南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直至海啸袭来,他们才如梦方醒。

“金融市场均衡论”:金融市场总是自动迈向均衡,资产泡沫只是均衡状态的暂时偏离,不是金融市场的内在特征。追根溯源,该理论继承的是古典经济学“货币中性”和“二分法”哲学,再加上人的“全知全能”,所以从基础上说就是完全错了的。

“金融危机外生论”:市场经济体系总是存在一种自动迈向均衡或自动纠正的力量,如果没有外来干预或冲击,经济体系将永远自动平稳运转,不可能出现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这样严重偏离均衡的现象。“市场原教旨主义”之理论基础就是金融危机外生论。

“全球储蓄过剩论”:美国的贸易逆差等于其他各国的贸易顺差,贸易顺差则等于储蓄过剩。今日世界,贸易顺差又集中于东亚各国(尤其是中国和日本)和石油输出国家,该谬论的鼓吹者(譬如伯南克)就宣称:这些国家(主要是中国)应该为金融危机承担责任。此谬论荒诞至极,却是当今最流行、最具有政治影响力的谬论。

“金融开放优先论”:全球化对全世界所有国家皆有益,全球化的优先之举就是开放金融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要优先对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开放金融市场。金融开放优先论是“华盛顿共识”最主要的政策。

“系统风险不变论”: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的整体风险恒定不变,市场参与者越多、金融工具越多、交易规模越大,每个市场参与者所承担的风险就越小;金融体系总体风险不仅恒定而且可以精确计算,每个金融工具乃至每个市场参与者所承担的风险亦可以精确计算出来。系统风险不变论是当代金融学的基础,却完全无视人类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内在的“风险递增原理”。

篇(5)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游资

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三代金融危机理论①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经济的视角具体解析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

黄晓龙(2007)[1]认为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20世纪末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20世纪末的20年里,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当区域的或全球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1990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

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一定的,而当一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当一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一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徐明祺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把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学者。徐明祺(1999)[2]认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也就是说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欧元和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作用逐渐增强,但是,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决“特里芬难题”,只是将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说储备货币既是国家货币也是国际货币的身份不变。充当储备货币的国家依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势必会与世界经济或区域经济要求相矛盾,因而会导致外汇市场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实行与某种储备货币挂钩或盯住某种货币的国家,既要受该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多个国家之间货币政策交叉的影响。储备货币之间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为增强,使得外汇市场更加不稳和动荡,这种影响可以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鉴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经济政策变动影响既可能是区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以美元为例,美元的价值调整是通过美元利率的调整实现的。美联储在制定美元利率时,不可能顾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国家(地区)宏观经济状况,因而当美元利率调整时,往往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和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或者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冲击[3]。首先,以美元为支柱的不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不论采取浮动汇率政策还是固定汇率政策,美国的经济影响着所有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及这些国家的货币价值变化。如果浮动汇率政策能够遵守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制订的纪律约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场上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投机性攻击,也不会出现由此造成的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由于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经济全球化相关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货币体系不能够保证美元在浮动汇率的前提下的纪律性,因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相关国家的货币市场动荡,在投机资本催化下爆发金融危机。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依然会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的强烈波动。美国经济繁荣时,美元升值会导致资本的流出;当美国经济萧条时,美元贬值会导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强势经济体可以利用这样的体系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融危机离不开国际游资的攻击。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索罗斯通过保证金方式获取1:20的借贷,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通过卖空相当于70亿美元的英镑,买进相当于60亿美元的马克,迫使英镑大幅贬值,在偿还借贷后净赚15亿美元[4]。在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前,国际游资持续大量地进入墨西哥证券市场,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资中,证券投资占70%~80%,但在墨西哥总统候选人遭暗杀事件后的40多天内,外资撤走100亿美元,直接导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5]。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国际游资首先攻击泰铢,低买高卖,并巧妙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获取高额回报。

根据IMF对国际游资的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的国际短期资本为3万亿美元,到1997年底增加到7.2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0%。2006年末,仅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就达1.43万亿美元,比1996年末增长约6倍。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卖空+杠杆”策略(市场中性基金),发展成为单策略型(包括套利型、方向型、事件驱动型等)、多策略型(包括新兴市场型、并购型等)、基金的基金等多种投资策略。其风险特征也呈现多样化趋势,既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宏观对冲基金,也有低风险但收益相对稳定的市场中性基金。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资本流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国际间的过剩资本流动造成了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巨额的国际货币资本必然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猎取利润。

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繁荣转变[6]。按照金融市场的心理预期自我实现原理分析,当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一个国家时,即使这个国家经济发展表现一般,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也会带动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家掌握话语霸权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有意识地夸大被攻击国家发展中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以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心理预期。从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先用“经济奇迹”、“新的发展模式”来吹捧经济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续”、“面临崩溃”来夸大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国际游资有预谋进入和撤退,就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国际游资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是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后,国际直接投资(FDI)为什么会低价收购危机国的优质资产,形成新的经济殖民主义的根本原因。

四、中国预防攻击性金融危机之策

在中国股市由狂飙到暴跌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火爆到等待观望以后,中国的经济是不是进入由繁荣向危机过渡的转折点?中国会不会爆发金融危机?从经济表象来看,在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表现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等;从经济本质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出现这些现象和问题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特征较为明显,首先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时期,次级债危机使得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其次,美元的发行泛滥导致美元对欧元和人民币持续贬值,致使其他国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国际游资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美国为了振兴经济采取降低利息的货币政策,美元对其他货币也在快速贬值。

中国从2005年开始出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利差,2006年2月利差曾达到3%,境外资本流入后往往会兑换成人民币再放贷出去,其收益不能以存款利率衡量收益,而是以贷款利率衡量收益,1年期基准贷款利率是7.47%,如果每年人民币升值预期是5%的话,那么国际游资的回报就接近13%。如果国际游资不是采取放贷形式,而是直接投资中国房地产或股票,其收益率会更高,2007年投资中国房地产的利润不低于30%,该年度上证指数上涨了96.7%。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游资在中国投资的高额回报吸引了大量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2007年究竟有多少国际游资进入我国,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计算。采用简单的计算,以外汇储备的增加值减去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2007年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的国际游资近800亿美元。800亿美元国际游资流入完全可以解释流动性过剩、房市与股市的泡沫和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压力等现象。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国际游资就不会抽走。人民币升值预期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实体经济还在持续增长,表现为我国国际贸易顺差还存在,我国非贸易品的价格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国际游资现在急迫要做的是要继续抬高我国的非贸易品价格,并在适当时机抽逃,在羊群效应下引爆中国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资本再回来收购中国优质资本。

中国要能够有效地预防上述攻击性金融危机,首先必须严格控制虚拟经济的非理性发展,快速压缩楼市和股市泡沫,套住国际游资刺激实体经济的增长。套住国际游资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国际游资短期内获得暴利向长期内正常利润转变,降低使用外资的成本,让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二是构建长期的心理预期,使外资留在中国;其中,很重要一点是保持中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三是有计划地减持我国的外汇储备,特别减少以国债形式存在的外汇储备,把外汇储备转化为有形资产,实现外汇的保值和增值,并用外汇储备调控国际经济,使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加强跨境资本的管制,积极干预和监管短期国际游资的流入。

参考文献:

[1]黄晓龙.全球失衡、流动性过剩与货币危机—基于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的分析视角[J].金融研究,2007,(8).

[2]徐明祺.国际货币体系缺陷与国际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1999,(7).

[3]夏斌,陈道富.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J].经济研究,2006,(2).

[4]宗良.对国际游资冲击金融市场的若干思考[J].金融研究,1997,(11).

篇(6)

一、国际经济失衡

黄晓龙(2007)[1]认为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20世纪末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20世纪末的20年里,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当区域的或全球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1990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

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一定的,而当一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当一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一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徐明祺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把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学者。徐明祺(1999)[2]认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也就是说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欧元和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作用逐渐增强,但是,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决“特里芬难题”,只是将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说储备货币既是国家货币也是国际货币的身份不变。充当储备货币的国家依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势必会与世界经济或区域经济要求相矛盾,因而会导致外汇市场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实行与某种储备货币挂钩或盯住某种货币的国家,既要受该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多个国家之间货币政策交叉的影响。储备货币之间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为增强,使得外汇市场更加不稳和动荡,这种影响可以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鉴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经济政策变动影响既可能是区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以美元为例,美元的价值调整是通过美元利率的调整实现的。美联储在制定美元利率时,不可能顾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国家(地区)宏观经济状况,因而当美元利率调整时,往往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和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或者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冲击[3]。首先,以美元为支柱的不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不论采取浮动汇率政策还是固定汇率政策,美国的经济影响着所有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及这些国家的货币价值变化。如果浮动汇率政策能够遵守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制订的纪律约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场上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投机性攻击,也不会出现由此造成的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由于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经济全球化相关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货币体系不能够保证美元在浮动汇率的前提下的纪律性,因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相关国家的货币市场动荡,在投机资本催化下爆发金融危机。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依然会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的强烈波动。美国经济繁荣时,美元升值会导致资本的流出;当美国经济萧条时,美元贬值会导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强势经济体可以利用这样的体系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融危机离不开国际游资的攻击。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索罗斯通过保证金方式获取1:20的借贷,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通过卖空相当于70亿美元的英镑,买进相当于60亿美元的马克,迫使英镑大幅贬值,在偿还借贷后净赚15亿美元[4]。在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前,国际游资持续大量地进入墨西哥证券市场,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资中,证券投资占70%~80%,但在墨西哥总统候选人遭暗杀事件后的40多天内,外资撤走100亿美元,直接导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5]。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国际游资首先攻击泰铢,低买高卖,并巧妙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获取高额回报。

根据IMF对国际游资的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的国际短期资本为3万亿美元,到1997年底增加到7.2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0%。2006年末,仅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就达1.43万亿美元,比1996年末增长约6倍。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卖空+杠杆”策略(市场中性基金),发展成为单策略型(包括套利型、方向型、事件驱动型等)、多策略型(包括新兴市场型、并购型等)、基金的基金等多种投资策略。其风险特征也呈现多样化趋势,既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宏观对冲基金,也有低风险但收益相对稳定的市场中性基金。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资本流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国际间的过剩资本流动造成了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巨额的国际货币资本必然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猎取利润。

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繁荣转变[6]。按照金融市场的心理预期自我实现原理分析,当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一个国家时,即使这个国家经济发展表现一般,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也会带动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家掌握话语霸权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有意识地夸大被攻击国家发展中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以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心理预期。从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先用“经济奇迹”、“新的发展模式”来吹捧经济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续”、“面临崩溃”来夸大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国际游资有预谋进入和撤退,就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国际游资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是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后,国际直接投资(FDI)为什么会低价收购危机国的优质资产,形成新的经济殖民主义的根本原因。

四、中国预防攻击性金融危机之策

在中国股市由狂飙到暴跌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火爆到等待观望以后,中国的经济是不是进入由繁荣向危机过渡的转折点?中国会不会爆发金融危机?从经济表象来看,在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表现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等;从经济本质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出现这些现象和问题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特征较为明显,首先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时期,次级债危机使得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其次,美元的发行泛滥导致美元对欧元和人民币持续贬值,致使其他国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国际游资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美国为了振兴经济采取降低利息的货币政策,美元对其他货币也在快速贬值。

中国从2005年开始出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利差,2006年2月利差曾达到3%,境外资本流入后往往会兑换成人民币再放贷出去,其收益不能以存款利率衡量收益,而是以贷款利率衡量收益,1年期基准贷款利率是7.47%,如果每年人民币升值预期是5%的话,那么国际游资的回报就接近13%。如果国际游资不是采取放贷形式,而是直接投资中国房地产或股票,其收益率会更高,2007年投资中国房地产的利润不低于30%,该年度上证指数上涨了96.7%。

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赶超战略;比较优势战略i综合优势战略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4-0103-02

1 经贸发展战略相关理论

1.1 赶超战略

1962年,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在其发表的题为《经济落后的历史回顾》论文中系统提出了后发优势理论。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ehaei E.Porter)相继发表了著名的三部曲《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系统地提出了著名的竞争优势理论。不论是后发优势还是竞争优势都强调政府决策在经贸发展中的推进作用,所以后发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具有强烈的赶超因素,我们一般将其作为赶超战略的理论基础。

林毅夫等曾在其《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一书中对赶超战略进行过深刻阐述。他们认为,在一个开放的竞争性市场经济中,一个资本有机构成结构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距甚远的产业,在没有政府干预的市场竞争中是无法获得社会可接受的利润水平的,甚或发生大量的亏损,因而是没有自生能力的,以发展这些没有自生能力的产业为目的战略就是赶超战略。

1.2 比较优势战略

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在其1817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代表性著作中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通常我们称之为外生(技术)比较优势理论。19世纪2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继承和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在古典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形成了经济学家后来提出的比较优势战略的理论基础。

二战后,一些经济学家关注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巨大落差,因而倡导发展中国家实施赶超战略。但随着赶超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陷入困境,一些经济学家就针对赶超战略论,提出了比较优势战略论。比较优势战略认为:各个国家应该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选择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和技术结构。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资本积累和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进而实现一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2 赶超战略与当今国际金融危机关系分析

2.1 国际金融危机

2007年以来,随着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政府接管,以及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接管,和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金融业陷于新一轮的金融风暴,并迅速蔓延到发达国家经济体、新兴国家经济体,演变为一场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堪比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甚至形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为“百年一遇”。

2.2 赶超战略与国际金融危机关系分析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发源地是美国,那么揭示出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是解释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美国货币政策的转变、过度创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宽松的金融监管等因素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经得到了一致的认同。从实质上看,正是这种依靠金融领域的创新来获得竞争优势并以此来支撑实体经济的赶超战略模式导致了危机的最终爆发。

2.2.1 货币政策的转变

2001年,美国证券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大批IT企业纷纷倒闭,加之9.11事件给民众带来的恐慌心理,美国经济陷入全面衰退的境地。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美联储从2001年初到2003年6月间,连续13次降低利率,激发了房价的节节攀升,美国房市出现了空前繁荣。同时在低利率的政策环境下,美国经济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为了遏制这一现象,美国货币政策陡转,从2004年6月到2006年8月,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提高了房贷的成本,诱发了房市价格的大跌,进而导致资本流出次贷证券市场,一些与次贷相关的金融机构纷纷倒闭,次贷危机由此爆发。

2.2.2 过度创新的金融衍生工具

美国提供贷款的银行把大量的次级贷款转换成证券在市场上销售,而投资者购买到这些证券后再将其打包、分割、组合,变成新的金融产品出售给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表面上,美国这种金融创新对多方均是有利的:购房者以极低的首付或零首付能够获得房产;提供贷款的银行将贷款证券化并出售,提前回笼了资金;提供证券化的金融机构可以没有资金投入的情况下赚取服务费;大量的金融产品在市场上出售,满足了投资者的广泛需求。当金融衍生的源头――住房次贷资产出现问题后,就会产生一系列连锁的反应,问题也就接踵而至了。

2.2.3 宽松的金融监管

美国负责对银行的监管机构主要有两个――美联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美联储负责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证券交易委员会负责对投资银行进行监管。在这种监管体制下,面对像美国国际集团(AIG)这样涉及多领域的“巨无霸”就显得监管乏力了,它就可以自由自在地进行无休止的金融创新。金融评级机制在国际金融危机下也暴露出了工作的失误,诸多存在着问题的贷款、债券等金融产品被长期评价为“优等”,也就滋长了华尔街四处“圈钱”。

3 比较优势战略与东南亚金融危机关系分析

3.1 东南亚金融危机

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东亚南金融危机始发于泰国,当时政府被迫宣布实施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放弃已经实行了10余年的联系汇率制度,也就造成了泰铢对国际上的主要货币的大幅贬值。由于东南亚国家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较高,市场联系较为紧密,在泰国出现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投资者对整个地区的经济前景信心下降,多米诺骨牌效应显示出来,东南亚各国货币纷纷对外贬值,同时日本、韩国、台湾、香港、巴西等国家和地区也深受其影响。

3.2 比较优势战略与东南亚金融危机关系分析

东南亚金融危机表面上是各国的货币对外发生贬值,实质是其长期依靠本国的资源、资金、劳动力等优势来推行比较优势战略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失败。

东南亚国家原本都是农业国,凭借独天得厚的自然环境生产大米、橡胶、油料和香料等农产品并大量出口。为了进一步发展经济,各国都开始生产纺织、成衣、食品、水泥等劳动密集型的工业产品。但由于各国的国内市场狭小,它们就转向寻求外资,利用外资和本国丰裕的自然资源、充足的劳动力发展出口加工业,生产的产品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如电视机、零配件和钟表等。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东南亚各国还利用各自的自然资源优势,发

展钢铁、石油化工、机器制造、电力等资源密集型工业。

从1995年开始,美元汇率迅速上升,由于东南亚国家的货币都实行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它们的货币也随之升值。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国家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出口成本比较高,企业发生亏损。自1996年下半年开始,国际市场上的电子产品销售不畅,价格普遍下跌,东南亚国家的电子产品出口率也大幅度下降。钢铁、石油化工、电力等资源密集型工业由于缺乏持续的资金支持也出现了明显的萎缩。外国投资者特别是短期的投机资本对该地区的经济前景信心不足。投资热情剧减,必然要大量抽逃资金,致使美元汇率大幅度上升,东南亚各国货币大幅度贬值,从而发生金融危机。

4 对广西经贸发展的启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赶超战略或比较优势战略存在着固有的缺陷,依靠其来推进一国或地区的经贸发展并非长久之计,容易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对于广西而言,为了避免或减少类似的金融危机造成的不利影响,需要以一种全新的经贸战略思想――综合优势战略论来指导经贸的发展。陆善勇教授(2005)在《综合优势发展战略刍议》一文中系统地提出了这一战略思想。具体来讲,一国或地区的经贸发展需要在综合优势产业选择、加快开放开发步伐、提高交易效率等方面做出努力,发挥其“综合优势”,保持经贸持续地发展。

4.1 综合优势产业选择

综合优势产业一般是指既能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创新”优势的中技术产业。比如汽车、化工等产业。对于广西而言,可以依据“两湾、两角、两岸”的国家发展战略,同时利用钦州、北海、防城港的港口优势重点发展能源、矿产、钢铁、石油等临海重化工业。目前,钦州石油化工项目正在紧张的进行中,其中2009年上半年新引进项目9个,总投资额223.8亿元;2009年武钢柳钢集团宣布,将投资600多亿元在北部湾防城港建造一个千万吨级钢铁基地。广西可以以钦州石化项目和防城港钢铁项目为契机,带动整个沿海地区的重化工业的发展。

4.2 加快开放开发

广西位于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的西南端,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处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和中国大西南地区的交汇地带,中是国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既是华南通向西南的枢纽,又是我国唯一一个沿海、沿江、沿边的省份,区位优势明显。广西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积极参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泛珠三角洲经济建设,同时以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其窗口带动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此来提高整个广西的开放开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