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6:09:0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icu护理措施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2-0194-02
1 研究对象
2007年5月~2009年5月脑外科icu患者146例,男86例,女60例;年龄4~78岁,年龄≥60岁为66例。住院天数1~76d,ICU天数2~11d。昏迷者56例,气管插管46例,气管切开43例,机械通气20例。有吸烟史66例,有鼻饲营养71例。为解决呼吸道清理无效护理诊断,每日行雾化吸入、及时吸痰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2 结果
146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的有76例,占52%,其中昏迷患者占35.2%,且与昏迷持续时间呈正相关,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8分者呈负相关现象。误吸窒息为肺部感染的极高危因素;有吸烟史、年龄≥60岁、营养状态(鼻饲营养、未鼻饲营养)为肺部感染的易患因素;侵入性操作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雾化吸入和频繁吸痰为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床空间面积不足造成交叉感染是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
3 护理体会
3.1 正确执行医嘱:保证护理记录质量护士在执行医嘱时经2人复核,对有疑问的医嘱要询问医生确认无误后才执行,认真做好三查七对,每一次治疗都要经2人查对,在抢救患者执行口头医嘱时,要复述一次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后要督促医生及时补开医嘱,非抢救时不能执行口头医嘱。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客观资料作为法律性文件,为护患双方提供了法律保护及举证依据。我们要求护士必须做到:实事求是,“记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确保护理资料的真实、客观、准确、完整。[1]
3.2 减少和防止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对于神志清醒合作的患者应耐心讲解人工气道的正常不适反应、气道处理及机械通气的必要性,对于烦躁、不合作、意识恍惚的患者进行适当约束,防止患者乱抓乱拔,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在为患者治疗、护理及翻身时,防止管道滑脱,操作完毕均要检查各导管是否固定在位。
3.3 疼痛护理:全麻苏醒后随着镇痛药物的作用逐渐消失,患者常感到切口疼痛,而术后疼痛是一种恶性刺激,可使机体应激性增高、代谢增加、氧耗量增加,对患者术后恢复不利,这时应向患者解释,减轻焦虑,并报告医师应用镇痛药或者进行镇痛泵处理。食管癌术后患者切口疼痛常表现为腹部和背部不适,多数患者感觉背部有“异物”,不停要求变换卧位。开胸术后患者由于咳嗽和呼吸等因素,可影响镇痛效果。有研究报道,应用小剂量氯安安酮联用芬太尼PCIA镇痛效果安全并且高效。[2]
3.4 心理护理:ICU患者由于病情复杂且重,其心理方面有许多特殊的反应:清醒患者易产生孤独、恐惧、寂寞感、绝望和极度痛苦;昏迷、麻醉觉醒后的患者时常出现对时间、场所的认知障碍,有些还会伴有幼稚化行为、主观感觉异常、猜疑、孤独和失助等。他们在病痛中挣扎时是最需要关怀和帮助,对他们的帮助除了医疗技术外,精神及心理的治疗关怀是非常重要的。护士应重视信息沟通的双向性,本着诚信、尊重、同情、耐心的原则,注意自己说话的语调、表情、态度,使患者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人性化的服务。对患者难以用交流及一般医疗行为解除的心理障碍,应使用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尽量不要束缚患者四肢,如病情需要对患者进行制动时应用专业束带,以避免对患者产生医源性损伤,并对患者家属耐心解释和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医护进出病房步伐要轻,说话声音要小,并注意尽力减轻医疗仪器发出的音响,以利于患者的休息和充足睡眠。[3]
3.5 脑外科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神志不清或颅脑外伤,病情进展迅速,存在护理诊断――呼吸型态的改变、呼吸道清理无效,并且各项侵入性操作较多,氧气和雾化吸入,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使气道与外环境直接相通,特别是在易患因素年老多病、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降低情况下,细菌很容易进入并存留下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2]。因此,强化脑外科ICU工作人员培训教育;加强病房管理和感染监测,严格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呼吸道管理措施;重视肺部感染的易
为了了解ICU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现状,正确评价其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使ICU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的利用效果,进而提高护理质量,笔者在回顾大量相关科研文献的基础上,对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现状及对策进行了综述,现报道如下。
1 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
ICU 是医院医疗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程度正在不断增加,2009年2月卫生部已明确命名为重症医学科,并且与内科、外科一样作为医院的一级分科。有数据表明,ICU 成本消耗占医院医疗支出成本比例较大,约为11.5%[1],其中护理人力资源的消耗占ICU 总成本消耗的一半以上[2]。因此,ICU 护理人资源的合理配置非常重要。近年来,我国ICU人力资源严重不足。从数量上看,国外监护室患护比为1∶3~4[3],而目前,国内医院患护比实际低于1∶2.5[4]。由此可见,ICU护理人员普遍缺编。护理人员数量的不足导致了日均护理工时的急剧上升,不能满足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从护理队伍结构上看,目前ICU护理人员学历、职称普遍偏低,整体知识水平偏低,制约了护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2 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的相关因素
2.1 护理人员流失严重 任秀通过调查发现,对护理工作不满意并想脱离护理工作岗位的护士高达51.8%[5]。ICU护理人员的流失量明显大于其他科室,而且流失的人员中大多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是临床工作中的骨干力量。引起ICU护理人员流失量大的原因如下。
2.1.1 职业疲劳:目前ICU的患护比多低于1∶2.5,离理想比值1∶3~4尚有很大距离。过大的工作量使她们疲于应付, 身心长期处于疲劳紧张状态, 工作积极性也随之下降[6]。
2.1.2 职业冷漠:ICU患者病情重,抢救、死亡病人多,护患沟通不畅, 护士心情压抑。又由于工作强度大, 护士的自身发展机会少, 与同年资的医生相比晋升和深造的机会也比较少, 护士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不到充分的体现[6]。
2.1.3 大量有经验的护理人员流失:骨干力量的流失不仅增加了护士专业培训的人力与时间,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转及护理质量,而且增加在职护理人员的负担,造成更多人产生离职意念。
2.2 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ICU病房具有工作量大、病情紧急、变化快的特点,操作技术复杂,设备现代化,因此要求护理整体知识水平普遍较高。而目前ICU护理人员学历、职称普遍偏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护理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2.1 学历结构:近年来,全国护士学历有所提高,但总体幅度并不大,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仅占0.46%~1.5%,大专学历占7%~20.41%,中专学历者仍占67.95%~77.1%,无正规学历者仍高达7.5%~20.5%[10]。
2.2.2 职称结构:对上海、沈阳、广州等城市的10所三级甲等医院的调查显示,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只占0.5%,中级职称占15%,初级职称占85%。而同类医院的医生队伍中85%为中级以上职称及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员[7]。高年资的中高级职称护士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丰富,反应灵敏,能及时察觉细微的病情变化,能提高救治的成功率;而低年资的初级职称护士临床工作时间短,经验欠缺,不能满足抢救ICU病人病情复杂多变的需要[8]。
2.1.3 人员编排:未按照护理岗位的任务、所需业务技术水平、工作经验、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分层次上岗,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8]。
3 干预措施
在满足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数量的基础上,应注意年龄结构的年轻化,因为现在年轻护士基础学历高,精力及体力充沛,反应灵活,接受能力强,能够适应ICU病房精力、体力都较繁重的工作;优待护理人员,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福利待遇,减少人员流失;同时提高ICU人力资源的质量,促进ICU护士的自身发展,从而提升其职业自豪感。
3.1 加强培训力度 根据护士受教育程度和工作能力的不同,分别制定目标,根据不同的目标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培训。对于高学历、 高能力的护士送出进修学习,为培养管理和教学骨干储备力量;对于低学历低年资的护士重点加强专科护理培训,采取岗前培训、专职带教、院内进修、定期考评等方式,全面提高年轻护士的业务水平;鼓励支持护士参加自学考试, 提高学历层次顺利通过职称考核,以进一步提高学历及职称的比例[9]。
3.2 培养专科护士 ICU病种通常较多,涉及的专业知识也相当深入。培养专科护士是提高护士知识深度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对护士专门的培训,使他们全面掌握重症监护的相关理论知识与护理操作技能,并必须通过严格专业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才能担任ICU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与国际接轨,也才能更加满足ICU护理以重症病人为中心,需要更多基础护理的要求,所以培养ICU专科护士,不仅能有效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也能给患者提供最安全可靠的护理服务。
3.3 注重调整护士的职称比例 医院的护理主管部门在进行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时,应适当增加ICU病房护师和主管护师的比例,并鼓励护士积极参与职称晋升工作,相关部门应给予ICU护士提供职称晋升的便利条件;同时,也要增加正/副主任护师的比例,保证ICU的护理学科带头人达到正/副主任护师的要求[8]。
3.4 优化排班方式 我院ICU实行分组式弹性排班。分组式弹性排班是一种科学管理制度,是一种观念的更新。在医院硬件设施不变的情况下,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以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为客观依据分配护士,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使病人、医院、护士3方均受益[10]。分组工作制分组式弹性排班主要是实施分组组长负责小组的管理,且根据个人能力、表现,人人都有机会竞聘护理组长,能更大程度地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潜能。小组成员相对固定,增加了协作精神,提高了团队凝聚力,充分发挥了组长及组员的主观能动性。高、低年资护士弹性组合排班,减轻了低年资护士对抢救、疑难技术的心理压力,达到了护士业务水平互补互助的作用,体现了分组弹性排班模式的优越性。另外,护理管理人员在考虑人员搭配达到最佳护理效率的同时,也要考虑护士个人、家庭、生活学习等方面的要求,实施人性化管理,尽可能满足护士的需求。
3.5 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缓解护理人力资源的紧缺状态 雷静等[11]建议成立重症监护技术协作网,并把科室间的护理人力协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建立医院专职支援护理人力库,使变异性护理人员管理得到有效控制。专职支援护理人力库护理人员平日在ICU工作,由ICU护士长负责培训和管理,参与ICU的临床监护工作,可与ICU护士轮班。当某些科室重症患者多、工作负荷骤增、人力短缺时,可由网络迅速调配支援护理人力库护理人员前往有关科室,给予护理人力的补充[12]。
3.6 按疾病分组,培养专病专护人才 ICU病种通常较多,涉及的专业知识也相当的深入。实行专病专护是提高护士知识深度的一种有效方式[13]。这样使护士在全面掌握理论知识与护理技能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某一疾病的护理,对不同病种进行专题管理,了解某一疾病的最前沿知识。专病护士应制定一个主研方向,主动去查阅相关的资料撰写论文或综述,并组织专科护理讲座。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提高护士的素质,也能给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护理。但是进行专病护理人才培养的护士应具有护师以上的职称,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经验。这种专病专护人才的培养既是与国际重症监护护理的接轨,同时也与目前提倡的首诊负责制有机的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Neil A, Halpern, Stephen M, Pastores, et al. Critical care medicine in the United States 19852000: An analysis of bed numbers, use, and costs[J].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04, 32(6): 12541259.
[2] Sznajder M, Leleu G, Buonamico G, et al. Estimation of direct cost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intensive care: correlation with Omega system[J].Intensive Care Med, 1998, 24(11):582589.
[3] 王志红,周蓝妹.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89.
关键词:身体约束; 护理 ; 常见问题 ;护理措施
Common Nursing Problems and Nursing Measures in Patients with ICU Physical Restraint
LIU Yan-chun
(Jixi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Tianjin 3019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In order to reduce nursing complications of physical restraints to occur. MethodsTh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to the patient and family members (or) explained, protective constraint, psychological care of patients,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o give.ResultsObtained apparent effect,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increased trust.ConclusionThrough the scientific method not only reduces the complication has been patient and family trust.
Key words:Physical restraint;Nursing; Common problem;Nursing measures
ICU的患者病情危重并且很多患者意识不清、躁动或呼吸机支持呼吸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容易出现非计划性拔管,加重病情。因此需要对患者的身体进行保护性约束,即使用任何物理或机械性的设备、材料或者工具等附加在或者临近于患者的身体,使患者难于轻易将其移除,达到限制患者自由活动或者使其不能正常接近身体某些部位[1]。约束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但在此期间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8月~12月,给予约束的患者136例,男88例,女48例;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52岁;疾病种类:脑出血39例,脑梗塞4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术后28例,一氧化碳中毒4例,重型颅脑损伤19例。
2约束护理中出现的问题
2.1意外拔管的发生 气管插管的患者病情危重,呼吸困难时自感面临着死亡的威胁,经口气管插管咽喉、器官的水肿、疼痛、吞咽和咳嗽时的异物感,吸痰操作的刺激等导致患者严重不适和痛苦,易导致自行拔管[2]。
2.2 约束部位的皮肤情况患者躁动会出现约束部位的皮肤损伤、皮下出血、肢体末端的肿胀加重等情况。
2.3患者心理活动情况从医护人员的角度来看对患者的身体约束是保护患者的一种医疗行为,而忽略了患者被约束后的心理感受。自己被绑上,家属不在身边,心理上无法接受这一事实。
2.4家属的不理解与家属沟通不到位,容易产生误解与纠纷。
3护理措施
3.1评估相关的评估表我们有非计划性拔管评估表、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意识障碍评估表。非计划性拔管评估表从意识、疾病史、年龄、用药、约束、管路数量、合作程度、心理状况、置管教育、伴随症状进行评估,总分为40分,<=25分者具有拔管倾向;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总分为15分,>=4分者为高危人群;意识障碍评估表表总分为15分,8~13分为意识障碍,<=7分为浅昏迷,<=3分为深昏迷。病情稳定时每3d评估1次,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通过评估我们能确定患者是否需要约束,清醒配合的与昏迷的患者就不需要约束,但要评估其病情变化以便采取措施;确定约束部位,瘫痪肢体的就不需要约束。
3.2向患者或家属进行解释对于清醒的患者与本人进行解释,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对于意识不清的、躁动的患者向家属进行解释取得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并进行签字。解释时语言通俗易懂,同时嘱签字的家属转告其他家人,以免产生误解,闹成纠纷。研究表明[3],患者家属在患者身体约束伤害减少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应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到其中,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和培训可以有效地减少约束不良事件的发生。
3.3实施保护性约束 选择带有海绵的约束带,部位选择多为手腕或(和)足踝处,躁动激烈的有选用肩部约束带的。约束后每15min观察一次约束肢体的末梢循环情况,约2h解开约束带放松一次,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护士对照患者约束观察记录单上开始时间、巡视时间、结束时间、约束部位、被约束肢体情况进行打勾、签字。床头悬挂各种标示,班班交接。
3.4患者的心理护理因为在身体约束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不自觉地伤害,使患者产生明显的心理反应,导致一个完整的人失去尊严[4]。这就要求护士给患者解释清楚,使其明白约束的必要性,不是为了限制他的自由,而是为了他的自身安全着想。同时家属对患者的解释也很必要,因为家属是他信任的对象,家属的参与会让患者具有安全感。
3.5加强护士的教育及培训有报道称[4]不同职称、学历的护理人员,她们的身体约束理念有着明显的差别。因此要对她们进行统一的培训,对患者的约束是为了患者的安全着想,我们一定要保证在安全的同时满足患者的需求。集中地进行培训,科内所有护理人员参加,讲述如何评估、评估时的注意事项、如何与家属沟通、沟通的内容、约束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在工作中同事之间也要注意沟通,保证患者安全。
4结论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通过评估我们能确定是否需要约束、约束的部位,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不仅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也得到了信任,培训使护理人员的理念有所转变并提高了护理水平,减少了医患纠纷。
参考文献:
[1]夏春红,李睁.ICU护士身体约束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68-570.
[2]薛璺平,刘莹,宋敏.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吉林医学,2009,30(20):2484-2485.
【关键词】 产后大出血 ICU 整体护理
产后大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经阴道生产的产妇出血超过500毫升,或经剖腹生产的产妇出血超过1000毫升,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1】,整体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是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悦的心态或是缩短降低其不愉悦的程度【2】。对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科ICU收治的产后大出血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科ICU进行治疗的产后大出血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7.6±2.7岁;初产妇25例,经产妇11例。并与同期在我科ICU进行治疗的产后大出血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0.4±2.8岁;初产妇22例,经产妇1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中产后大出血的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严重心、肝、肾疾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措施。
1.2.2.1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
严密监测患者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神智变化、皮肤、黏膜、口唇、四肢的温湿度及尿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双鼻导管氧流量4-6L/min【4】;观察子宫高度和硬度,对子宫进行局限性按摩,使子宫壁血窦闭合,勤翻身,防止压疮形成。
1.2.2.2 心理护理
患者大出血后,情绪会变得急躁、恐惧,对于头脑清醒的患者,态度和蔼,言语温和,动作轻柔,给予相应的解释和安慰,鼓励患者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减轻其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
1.2.2.3 械通气期间的护理
为了减轻插管对患者咽喉壁的压迫,使患者头部稍后仰,每2h转头一次【5】;气管插管时,正常呼吸道的湿化、加温和滤过功能丧失,要给予呼吸道湿化;不要频繁吸痰,以免对患者气道造成损伤;加强患者的口腔卫生;给患者翻身时应由专人保护人工气道,防止气管插管牵拉带来的不适;观察呼吸机的运转情况,记录呼吸机各项工作参数变化,如有异常及时进行处理。
1.2.2.4 预防措施
孕早期开始产前检查监护,不宜妊娠者及时在早孕时终止妊娠,对具有较高产后出血危险的产妇做好及早处理的准备工作;教会产妇自我检测技能(自我检测胎动、自我识别胎动异常、掌握产检时间、预产期等);避免多次人流,早期发现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提前入院待产,分娩前制定预防措施。
1.3 观察项目
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1.4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和不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施整体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6 25(69.4) 9(25.0) 2(5.6) 34(94.4)
对照组 36 17(47.2) 11(30.6) 8(22.2) 28(77.8)
X? 3.402 3.412 3.407 3.478
P值 P
2.2 两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比较
实施整体护理后,观察组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97.2%,对照组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72.2%,观察组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满意(例) 基本满意(例) 不满意(例) 总满意度(%)
观察组 36 29(80.6) 6(16.7) 1(2.8) 35(97.2)
对照组 36 17(47.2) 9(25.0) 10(27.8) 26(72.2)
X? 0.314 0.343 0.335 0.356
P值
3 小结
产后大出血是产科急症,其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居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6】。ICU的患者病情危重,将整体护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可以提高患者在疾病危险期的适应能力。通过在我科ICU的研究发现,在治疗的同时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4%,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7.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97.2%,对照组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72.2%,观察组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Jurkovic D,Hillaby K,Woelfer B. First trimeste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regnancies implanted into the lower uterine segment cesarean section scar[J].Ultrasound ObstetGynecol,2003,03,220-227.
【2】吴红霞,循证护理在一例前置胎盘并胎盘子宫切口植入患者产后大出血合并羊水栓塞子宫切除中的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下旬刊),2013,07(03):171-172.
【3】Chang CY,Wu MT,Shih JC. Preservation of uterine integrity via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 under postoperative massive vaginal bleeding due to cesarean scar pregnancy[J].Taiwan J Obstet Gynecol,2006,02,183-187.
【4】曹霞,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后的护理对策[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6,223-224.
【5】Kong Bi-hua,Li Yu,Guo Bi-xia,Nursing care of 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 for treatment of cesarean scar pregnancy[J],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2013,19(14):304-30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68例ICU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36例,女性32例,年龄在21至85岁间,平均年龄57.85±6.68岁。患者出血部位:皮质下10例、全脑室5例、丘脑12例、基底部23例、脑干10例、颞叶下8例。
1.2 一般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要与医院签署知情同意书。由护理人员对患者年龄、胃管留置、肺部疾病、意识障碍等状况进行统计。
其中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38例,不超过60岁的患者30例;有意识障碍者25例,无意识障碍者43例;留置胃管者45例,未留置胃管者23例;有肺部疾病者35例,无肺部疾病者33例。
1.3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经研究得知,在68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36.8%。ICU脑出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意识障碍、留置胃管、肺部疾病。如下表所示,从下表中可得知,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明显高于年龄小于60岁的患者,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表1)
经研究得知,真菌是最主要的肺部感染病原菌,所占比例为24.3%。随后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7株、大肠埃希菌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肺炎克雷伯菌5株、粪肠球菌3株、阴沟肠杆菌1株。
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表2)
3 讨论
ICU脑出血患者在住院期间,若护理不当,极易出现肺部感染,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后,便会加重病情,增加疾病治疗难度。从本次研究中可看出,常见的肺部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胃管留置、肺部疾病、意识障碍。
3.1 肺部感染危险因素
3.1.1 留置胃管
留置胃管会增加患者肺部感染的风险,患者留置胃管后,咳嗽反射能力下降,易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对胃肠道功能造成的影响非常大,且易对咽部造成刺激,使局部黏膜受到损伤,细菌会长期停留于咽部[2]。脑出血后,通常会使用制酸剂,导致患者胃内PH值上升,增加胃内细菌定植,易诱发肺部感染。
3.1.2 意识障碍
若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吞咽反射与咳嗽反射均减弱,患者痰液排出困难,再加上脑出血患者常因颅内高压,引发呕吐症状,对于有意识障碍的患者而言,此时极有可能产生误吸的情况,引发吸入性肺炎。
3.1.3 肺部疾病
有肺部史的患者往往更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因患者抵抗能力弱,心肺代偿功能较差,且因脑出血,长期卧床,甚至处于昏迷状态,呼吸道内存在大量分泌物,并积压于患者肺底,此时诱发肺部感染的风险非常大。脑出血患者主要因肺功能差、大量痰液分泌等影响,易发生肺部感染。
3.1.4 年龄
肺部感染患者多见于老年人,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防御功能、免疫力已经逐渐退化,患者器官老化,发生肺部感染的可能性也就越大[3]。因患者呼吸道内中大量分泌物无法及时排出,且活动受到限制,可能会产生坠积性肺炎。
3.2 护理方法
3.2.1 护理
取患者正确,降低误咽、误吸发生率。脑出血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时,舌后坠可能会阻碍呼吸道,导致患者缺氧,发生误吸、误咽的可能性较大。良好的护理可降低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取患者平卧位或侧卧位,将其头偏于一侧,放低口角位置,为引流分泌物提供条件[4]。在进食过程中,取半卧位,尽量不要说话,以免出现误咽、误吸状况。
3.2.2 饮食护理
患者在住院期间要通过静脉补液保持体内营养的摄入,当患者意识恢复后,要指导进食,患者需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可予以鼻饲,在鼻饲前,观察胃内是否留有胃管,控制鼻饲的温度与速度,鼻饲后,在短时间内,不能将患者随意搬动,尽可能降低吸痰率,否则可能会诱发反射性呕吐,从而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形成[5]。
3.2.3 清理痰液
咳嗽有利于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与其他异物清除,是预防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指导患者咳嗽,将痰液排出。若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则需采取刺激吸痰措施,在吸痰过程中,要注重操作方法,若操作方式错误,会损伤患者的喉部黏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时,护理人员也要观察患者呼吸道通畅状况,了解吸痰指征。
3.2.4 机械通气护理
患者行机械通气时,护理人员要完全掌握无菌操作与吸痰技术,对于吸痰管的选择非常重要,气囊与气管套管被拔除后,要将口腔与气道分泌物充分吸收干净,不能留有残余。
非计划拔管主要包含了插管自行脱落,患者未得到医护人员许可,擅自将插管拔出以及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导致导管脱落。大量研究资料证实非计划拔管,可导致患者受到严重影响[1~2]。故针对计划拔管的原因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对ICU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ICU患者采用了综合护理来防范非计划性导管拔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2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6例ICU患者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50例,患者的年龄为14~76岁,平均年龄为(41.5±7.2)岁,患者的置管时间为5~30 d,平均置管时间为(13.6±4.8)d。将12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置管时间等均无显著差异,以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其内容主要包含了环境、口腔、等方面。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包括评估插管耐受程度,对患者有无拔管行为及倾向进行了解。按照患者不同的约束部位,采用适宜有效的约束;合理镇静,严格遵守医嘱合理使用镇静剂,以有效缓解消除患者插管所造成的不适;改善固定导管的方法,在原有胶布固定的基础之上,采用系带固定插管。注明所插管道的深度,定期对胶布寸带进行更换,在患者具有脱管倾向时应立即更换;加强心理护理,改善患者心理负性情绪。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培训及护患沟通,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增强其对管道的认识,通过评估技巧及护理措施等培训使护理人员可熟练掌握多种护理措施。
患者即将出院时,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调查采用本院自行设定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种选项,该组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该组例数*100%。
1.3统计学处理
本组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 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文126例患者中,18例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14.29%),在18例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中以导管固定不当构成比最高,见表1。观察组引流管、静脉置管、胃管、尿管、气管插管等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表1 18例拔管原因构成
表2 两组ICU患者非计划拔管对比[n(%)]
*为确切概率法;部分患者发生两类及两类以上非计划拔管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对比
*为确切概率法
3讨论
3.1 ICU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ICU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导管固定不当、肢体约束不当、护士评估能力不强、患者自行拔管等方面:①在导管固定不当中,大多数病人并未进行尿管的外固定,或是采用了外固定,但固定的位置不当;而胃管固定技巧方式欠佳会导致患者难受,长时间压迫鼻部的黏膜也造成患者的疼痛;固定过于松、气管插管的固定与牙垫的位置不恰当;导管固定不牢,胶布脱落,会因患者出油、流汗等分泌物的浸渍而造成松脱,从而导致导管固定脱落,出现非计划拔管。②、肢体约束的方法不当:由于肢体约束的过松或是约束部位的不当。如约束的时候将约束带固定在床栏,患者可通过挪动身体、曲颈动作、以嘴和手来拔管,这些都显示了护理人员经验不足约束肢体方法不当。③、护理人员评估能力的不足:2非计划拔管中,担任护理的人员里工作经验不足5年、年龄不到30 岁的护理人员大约占到了70%。护理人员年龄低经验少导致评估技巧和管道安全的意识方面是薄弱点,造成一些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的出现。
3.2 综合护理防范措施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重症医学科
摘 要:
目的 分析精细化护理在ICU患者呼吸功能改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将所在科室科ICU收治的患者59例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29例ICU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给予观察组30例ICU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ICU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ICU患者护理后的呼吸频率、呼吸功能改善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肺功能指标、ICU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ICU患者(P <0.05)。结论 针对ICU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能改善患者的呼吸障碍,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利于患者预后及康复。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ICU患者 呼吸功能 护理满意度 肺功能 有效性
Application Value of Refined Nursing in Respiratory Function Improvement of ICU Patients
WANG Huan
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Wuhan Hanyang Hospital;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value of refined nursing in improving respiratory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ICU. Methods 59 patients with ICU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29 patients with ICU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basic care, and 30 patients with ICU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fine nursing care.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s respiratory frequency, respiratory function improvement rate, incidence of nursing errors, nursing satisfaction, pulmonary function index, and ICU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5).Conclusion Carrying out intensive care for ICU patients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patient's respiratory function,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breathing disorder,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error events,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prognosis and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Keyword:
refined nursing; ICU patients; respiratory function; nursing satisfaction; pulmonary function; effectiveness;
ICU属于医院收治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患者最为集中的场所,ICU患者由于自身疾病较为严重[1]、免疫力低下、长期卧床接受治疗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及受损的现象出现,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将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2-3]。现阶段ICU患者中多数存在呼吸方面的问题,基础的护理措施无法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因此针对ICU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促进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4]。为了分析精细化护理在ICU患者呼吸功能改善中的应用价值,我科ICU针对收治的59例患者进行了护理观察与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科2019年1月—2019年6月ICU收治的患者59例分成两组,对照组29例ICU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12例,年龄21~76岁,平均为(45.52±3.62)岁,其中多发伤患者5例,重症胰腺炎患者6例,重症肺炎患者3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5例,其他疾病患者10例;观察组30例ICU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8:12例,年龄20~77岁,平均为(45.50±3.65)岁,其中多发伤患者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8例,重症肺炎患者4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6例,其他疾病患者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29例ICU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主要对患者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监测,给予患者病情变化的护理、对症护理、定期的翻身护理操作、用药护理等基础性的ICU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30例ICU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具体如下:(1)精细化导管护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临床症状、治疗方案及计划等为患者提供精细化的护理计划,注意对患者实施护理操作的过程中及时检查及管理好患者的导管,避免导管异常现象的出现。此外还要求ICU的护理人员积极参与相应的ICU精细化护理培训学习,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与理论知识基础,最大程度上提高ICU的护理质量。(2)精细化无菌护理:强化护理人员在实施ICU护理过程中的无菌理念,要求其在为ICU患者实施吸痰、注射、导尿等处理过程中严格无菌、及手卫生等,减少感染现象的出现。(3)精细化心理疏导:ICU清醒患者由于长时间处于与外界失去联系的状态中,无法及时的见到自己的亲人,加上ICU病房内各项医疗设备等陌生环境会导致患者出现较大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心理评估结果积极开展个性化的心理疏导,给予患者鼓励、支持与安慰,向患者转达家属向其说的话,制定ICU病房的限制式探视制度,满足患者的精神需求及情感需求,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促使患者能全身心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4)精细化呼吸功能的锻炼:针对ICU清醒患者应及早的实施呼吸功能方面的护理及锻炼,由于大多数ICU患者需要长期进行机械通气,会导致患者呼吸道粘膜出现干燥现象,使得痰液难以咳出,形成呼吸道阻塞现象,不利于患者正常的呼吸。因此护理人员可以给予湿化剂加温处理的方式保证患者吸入的气体温度,达到湿化患者痰液及呼吸道黏膜的效果。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采用腹式呼吸的方式,多数术后患者由于疼痛会出现不敢呼吸的状态,不利于患者预后。护理人眼可以指导患者仰卧在床上,放松自己的腹肌,缓慢的用鼻子深呼吸。其次是缩唇呼吸,采用坐卧利用鼻子吸气,利用缩唇的嘴巴呼气,让气流缓慢的排出口腔,提高气道内压强,增加气泡的通气量。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ICU患者护理后的呼吸频率、呼吸功能改善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肺功能指标、ICU住院时间等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不适用χ2检验,则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呼吸功能改善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两组ICU患者护理后的呼吸功能改善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所示。
2.2 呼吸频率、肺功能指标、ICU住院时间
观察组ICU患者护理后的呼吸频率、肺功能指标、ICU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ICU患者(P<0.05),数据见表2所示。
3 讨论
精细化护理主要是指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体现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模式,重视护理水平的提高[5],对护理文化、服务理念及护理质量等各个环节进行关联、相互促进、仅仅相扣,整体协调一致构成相应的护理模式,不断的规范及科学护理服务措施[6]。临床报道显示[7],针对ICU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重点对患者的呼吸功能方面进行护理,龚翠苗认为应对ICU患者开展相应的细节化护理。
在ICU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精细化护理指在通过创建护理文化以转变传统护理观念为先导[8],通过精细化护理的管理对ICU护理工作流程进行改进、针对以往护理过程中的不足环节进行相应的改善,深化专科护理内涵[9-10]。本次观察过程中针对ICU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主要通过开展精细化导管护理、精细化无菌护理、精细化心理疏导及精细化呼吸功能的锻炼等多元化的护理措施优化患者的呼吸功能[11],改善患者的呼吸频率,促进患者恢复正常呼吸,减少由于长时间应用呼吸机呼吸导致的呼吸障碍及感染现象,提高ICU护理的整体质量与水平[12-13]。通过精细化的护理措施能最大程度上增进护患沟通,减少护理过程中差错及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ICU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及早日康复[14]。本研究显示,实施精细化护理的观察组ICU患者护理后的呼吸频率相对于实施基础性护理的对照组ICU患者来说明显更优,观察组ICU患者护理后的呼吸功能改善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ICU患者;观察组ICU患者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ICU患者;且观察组ICU患者护理后的ICU住院时间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ICU患者,说明在ICU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精细化护理的效果较为明显,利于患者预后及康复,这一结果与周月红等[15]在针对ICU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中所得结果具有一致性。
表1 两组ICU患者护理后的呼吸功能改善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例(%)]
表2 两组ICU患者护理后的呼吸频率、肺功能指标、ICU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精细化护理对ICU患者呼吸功能改善中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
参考文献
[1]邹凤.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7,23(3):245-246.
[2]文英花.护理干预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1例中的应用分析[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15,35(3):96-97.
[3]胡立莎.护理精细化管理在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25(20):111-112.
[4]符蓉.研究护理精细化管理在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临床医刊,2017,17(1):45-46.
[5]刘玉英,江珊娜.有创动脉监测配合精细化优质护理在ICU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11(9):85-87.
[6]薛倩茹.精细化优质护理对ICU脓毒性休克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8):133-135.
[7]龚翠苗.对ICU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细节化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20(23):128-130.
[8]张杉杉.华生人性关怀理论的细节护理干预在急诊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017,26(11):11-13.
[9]曾丽清,陈遂华,莫川川,等.细节思维护理对ICU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内科,2018,13(6):114-115.
[10]徐月红.护理精细化管理在ICU的感染管理中的效果研究[J].医药前沿,2016,6(5):242-243.
[11]欧红梅,张琳,喻斌.细节思维管理方法应用于ICU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30(14):55-56.
[12]黎艳,唐芳华,钟小红,等.运用Maslow需要理论探讨ICU意识清醒患者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22(2):99-102.
[13]陈金妹,杨学琼.人性化护理服务在ICU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