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统计学调查研究

统计学调查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3 16:09:0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统计学调查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统计学调查研究

篇(1)

[关键词] 饮食行业; 细菌学; 调查

[中图分类号] R19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7-95-02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on Health Profession in a Certain

LIN Kang

Dongkeng Hospital of Dongguan,Dongguan 52345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he situation on health profession in a certain,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health profession,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work. MethodsThe health profession in a certain from 2005 to 2008 were investigated,and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n the results of the bacteriology on tableware and refrigerator were compared. ResultsAfter the comparison,we found that the situation on health profession was better with the years increasing. The results of calendar year were compared,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 significance(P

[Key words]Health profession; Bacteriology; Investigation

本文中,笔者就2005~2008年的东坑镇卫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对结果中的餐具及冰箱细菌学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5~2008年东坑镇饮食行业的卫生情况进行调查,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将其分为2005年组(A组)77家、2006年组(B组)75家、2007年组(C组)76家及2008年组(D组)77家,调查研究对象为东坑镇饭店及饮食摊贩。所有饭店及饮食摊贩的三证(健康证、卫生许可证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历年的持有率虽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但是差异不大,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 方法

对所有饭店和摊贩的餐具及冰箱进行细菌学检查,采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法[1,2]进行检测,此法较为准确可靠,且可较为快速地取得结果。方法:首先将检测纸片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然后将其贴于要检测的餐具及其他物品表面,检测纸片保持30s后将其取下,然将其置于无菌袋内,每件待检测物品收好,然后放置于37℃温箱培育16~18h,最后进行结果统计。

1.3 评价标准[3]

合格:检测纸片原颜色保持不变,即紫蓝色,不变即为合格;不合格:检测纸片变为黄色,且在黄色的基础上出现红色斑点或红晕状即为不合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将四组监测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研究,并进行比较分析,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随着年份的增长,四组的餐具合格率及冰箱合格率均呈上升趋势,四组间相互比较,无论是餐具合格率还是冰箱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饮食行业的卫生一直是我们常抓不懈的项目,这与人民群众的健康等休戚相关,因此对其宣传和制度的完善需要我们继续的努力与关注[4]。卫生状况的好坏与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关系较大,卫生状况越好,这些疾病的发病率也就越低,因此搞好饮食行业的卫生成为饮食方面的一项重要项目,应引起广大工作者的重视[5,6]。

本文中就4年来的饮食行业情况进行抽查式调查分析,对其餐具及冰箱细菌学的检查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加以比较研究,发现其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规律,合格率历年呈上升趋势。这说明加大宣教力度及完善各项制度对提高合格率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可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随着对卫生行业的宣传及制度的完善,卫生情况越来越好,保障了广大人民的健康,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杨兴兰,李建国,章燕. 海安县餐饮业冰箱冰柜卫生状况调查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2001,12(4):38-39.

[2] Bjorland J,Steinum T,Sunde M,et al. Novel plasmid borne gene qacJ mediates resistance to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in equine Staphylococcus aureus,Staphylococcus simulans,and Staphylococcus intermedius[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3,47(10):3046-3052.

[3] 高小蔷. 1999-2002年全国食物中毒情况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2002,18(9):1092.

[4] Grkovic S,Brown MH,Schumacher MA,et al. The staphylococcal QacR multidrug regulator binds a correctly spaced operator as a pair of dimers[J]. J Bacteriol,2001,183(24):7102-7109.

[5] Mitsuo Miyazawa etc. Antimutagenic activity of flavonoids from pogostemon cablin[J]. J Agric Food Chem,2000,48(3):642.

篇(2)

作者:曹正高 曹全德

水果要洗净再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保持教室、寝室通风、卫生;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洗衣物;勤晒被褥;不共用碗筷;饭前、便后、从医院出来要洗手;有病早诊断早治疗等等。卫生行为调查观察学生饭前、便后的洗手情况,洗手的标准为:不限时间,用流动水全部浸湿手腕以下部位,手掌-手掌、手掌-手背至少对搓一次,然后双手再冲一次水。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的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概率检验。

中小学生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分析本次调查研究共发出调查问卷1000份,收到有效答卷884份,其中小学459份,初中259份,高中166份,3个学段学生的卫生知识调查问卷平均分为85分。随着接受教育时间的延长,卫生知识得分逐步提高。小学、初中、高中卫生知识调查情况(表略)餐前洗手和便后洗手行为形成率分析此次研究共抽取500名学生进行餐前洗手和便后洗手行为的调查,其中小学生250名,初中生150名,高中生100名。数据显示,本次调查的中小学生中有242名(48.4%)学生有餐前洗手行为,其中小学生112名(44.8%)、初中生75名(50.0%)、高中生55名(55.0%)、有餐前洗手行为的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0,P=0.20>0.05)。有便后洗手行为的学生共342名,占调查总人数的68.4%,其中小学生153名(61.2%)、初中生110名(73.3%)、高中生79名(79.0%),有便后洗手行为的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88,P=0.00<0.05)。两两比较后结果显示,初中生的便后洗手率高于小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13,P=0.01<0.05);高中生的便后洗手率也同样高于小学生,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13,P=0.00<0.05);而初中生与高中生的便后洗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4,P=0.31>0.05)。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西峡县中小学生总体卫生知识知晓度还应进一步的普及和深入。在所调查的中小学生中,餐前洗手、便后洗手的卫生行为形成率较低,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还有待加强,让学生掌握健康防病卫生知识,增强防病意识,提高健康水平,防止疾病在学校发生流行。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减少肠道传染病传播的机会。周志衡等人对广州市8222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卫生习惯调查,结果显示仅有小部分学生存在不良卫生习惯,中小学生中分别有82.1%和81.9%的学生基本可以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三餐就餐习惯上也有较好的表现[1]。崔杉杉等人对天津小学生健康知识调查的结果显示,天津小学生对卫生知识也有较高的知晓度,对疾病预防、饮食卫生等问题的知晓率可达到80.0%以上,但城乡之间存在差异[2]。此外,多数研究都认为农民工子弟以及农村地区学生的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的形成率较低,与城市地区相比差距较大[3-4]。本次调查研究的数据显示,西峡县城镇中小学生卫生知识也较为欠缺,与经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儿童少年阶段是形成健康行为的关键期[5],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学生卫生科普知识的宣传,帮助学生提高卫生知识的知晓和形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及早树立健康意识,促使其健康行为的形成。

篇(3)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统计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3-2971-02

Statistics Teaching Research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Specialty

XIN Ming, SUN Jie

(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4, China)

Abstract: For the problems occurred during the statistics teaching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specialty, the paper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specialty and statistics teaching, discusses simultaneously the teaching methods, the cohesion with related courses and practice link, and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Key word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specialty; statistics; teaching research

1概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我校的信管专业隶属于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自2001年学院开始本专业学生招生以来,统计学一直被定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作者一直承担本课程的主讲教学工作,在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实践及学生反馈,发现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并试用下述方法解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统计学与信管专业的关系

在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依据这样的一个培养目标,要求教师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组织与分析、传播与开发利用的能力。而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解释与预测的科学[1]。信管专业学生要具备信息获取、组织、分析的能力就必须学习统计学的知识。在信管专业课程体系中,作者认为,统计学的基础知识是构造学生管理知识的基础,统计学中大量统计分析方法也是学生在系统分析中的进行业务建模的基础,因此,统计学在信管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统计学作为一门专业的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已经很清楚,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归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2-3]:

首先,教学方法落后。传统的“在黑板上种庄稼”,费时费力,教学效果不好。对于一些需要大量数据和计算较为复杂的统计分析方法讲解难度较大,而且无法连贯下来。如果教师按部就班,平铺直叙,较少结合案例,就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晦涩难懂,从而丧失学习动力,影响教学效果。

其次,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很多院校的统计学教学缺少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虽通过课堂学习掌握了一些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但是只会手工运算,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数学模型,就只能眼高手低,一筹莫展。问题的关键在于缺少实践,不能利用一些成熟的统计分析软件求解问题。

最后、与相关专业课脱节。很多学校的信管专业课程体系都是在传统的经管类课程基础上,拼合一些信息技术类课程。课程之间的简单堆砌,缺乏配合,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4对策与建议

认真反思统计学教学中的上述问题,作者提出了以下对策与建议。

4.1改进教学方法[4-5]

(1)加强案例教学。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统计学作为一门工具性课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在基本原理和统计方法讲完后增加大量案例,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案例中的问题。这样一来就迫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它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与加深。

(2)改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改单向接受式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教师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师生互动、同学互动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3)结合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可以从展示大量原始数据开始,利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处理同一组资料,并可以方便快捷的生成一些统计图形图表。这样不但提高了课堂效率、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对方法的应用。另外课堂上还可以通过演示统计分析软件使用,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从以前的概念、公式、方法的死记硬背转换成对方法的理解和对方法应用范围、应用效果的理解。

4.2加强实践环节

统计学作为认识和探索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关系的重要方法和工具,因此结合信管专业本身特点,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强调方法的应用、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可以通过三个方面实现。

(1)开设实验教学,利用现有的比较成熟的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SAS、EXCEL、Stata、S- PULS、MiniTab、Egret、NCSS for Windows等让学生亲自来处理各类经济、管理问题的多变量数据分析,一步步演示图表的做法和计算的过程,避免了枯燥的学习,既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又使学生巩固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了以定量分析为主的统计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2)联系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开展统计学分析方法的计算机编程实现等,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加强学生计算机编程的能力,对提高信管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大有裨益。比如统计学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一般在一年级已经完成教学工作,完全可以在课程即将结束时候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统计分析方法,结合后续数据库知识与程序设计知识去实现这个算法。

(3)结合社会热点,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培养学生主动运用统计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去看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尝试让学生在学校、社会开展一些统计调查,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对毕业生考研情况调研活动,对本专业学生毕业工作情况的调查研究等。做这些调查研究不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也让学生对自己以后的考研与工作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4.3重视统计学与相关专业课的衔接

一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任何一个课程都不孤立存在的,以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为设立依据,课程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统计学课程也不例外。

(1)统计学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6]。在统计学讲授比如说统计的特点、统计指标等知识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还可以利用统计的比如反映社会物质、科技进步的丰富数据焕发起学生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创业精神;最后还可以结合相关的例子讲解数据的真实性直接导致了分析结论的可信度,进而影响决策的正确性从而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教育等。

(2)统计学课程与本专业的经管类课程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比如统计学知识应用到市场营销课程中去,利用对营销数据的统计分析对营销群体进行目标定位及策略定价,再比如与电子商务课程相结合,把统计学的知识应用到电子商务网站开发建设中,使得开发出来的网站能够提供比手工操作更多更快的商业信息。由此可以看出信管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把统计学课程与经济类、管理类的课程相结合,只有这样,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统计的工具属性才能够得以充分体现。

(3)统计学课程与其他计算机课程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统计学要与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除了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统计软件使用之外。还要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编写程序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比如在数据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实际业务中的数据库,利用统计学理论知识让学生对数据库进行查询及编写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数据存储过程等。

统计学作为一门工具性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要引入大量案例,使学生知道学有所用,讲解时尽量通俗易懂,注重引导,加强互动,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在实践上通过增加实验掌握统计软件使用和自己动手编程,及大量社会调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最后课程讲授中还要注意相关课程的衔接,使得所学内容能承上启下,不在感觉是一盘散沙。

参考文献:

[1]贾俊平.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徐军辉.社会统计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统计教育,2007(1).

[3]易红兵.对我国高校统计学课程教学的探讨[J].各抒己见,2008(1).

[4]王吉春.关于经管类专业开展统计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J].教学研究,2008 (3).

篇(4)

【关键词】 亲密伴侣暴力

亲密伴侣暴力(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IPV)是指现在或曾经处于亲密关系(如婚姻关系、约会关系、同居关系等)的异之间各种形式的身体、心理、性方面的暴力行为〔1〕,其手段包括殴打、捆绑、残害、拘禁、折磨、凌辱人格、精神摧残、遗弃以及待等。研究证实,儿童期遭受或目睹父母暴力能够增加其成年后成为施暴者的可能性〔2-5〕。本文拟通过探讨新婚夫妇婚前1年遭受亲密伴侣暴力与儿童期虐待的关系,为家庭暴力的心理干预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5年11月~2006年2月,在湖南省长沙市5个区随机抽取2个区(芙蓉区和天心区),对领取结婚证愿意接受婚前暴力调查研究的305对新婚夫妇进行调查,年龄为20~43岁。收回有效问卷291对共582份,有效率为954%。调查对象仅限于初婚的夫妇。

12 方法 (1)调查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调查表要求新婚夫妇分开填写。对可疑信息再次分别询问新婚夫妇后由调查者记录。将入组对象按有无遭受亲密伴侣暴力分为受虐组(167人)和非受虐组(415人)。(2)调查问卷:采用自编新婚夫妇婚前暴力调查表。调查表中有关亲密关系暴力及冲突处理方式主要依据国外冲突策略问卷(Conflict Tactics Scales2 CTS2)〔6〕进行编制。调查表内容包括5个方面:①新婚夫妇的社会人口学特征。②有无婚前恋爱史、婚前同居史。③婚前1年暴力发生情况(包括精神、躯体和性暴力3种形式)。精神暴力包括:冷战或不说话,使对方感到痛苦;说一些伤害对方的话或辱骂对方;喊叫或呼喝或摔门、摔东西等。躯体暴力包括:扇耳光或推撞、搡对方;掐或打对方,使对方感到痛苦;用物件掷向对方;捏扭对方的手臂或扯头发;用脚踢或用其他物件打对方等;性暴力包括:对方不同意,仍坚持要发生性行为或性接触,但未使用暴力;以武力或威胁迫使对方发生性行为或性接触。发生上述任何1种暴力形式即认为存在婚前暴力。④儿童期虐待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28 Item Short Form,CTQ-SF)〔7〕:有28个条目,采用4个分量表,每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1分:从不;2分:偶尔;3分:有时;4分:常常;5分:总是;每个分量表在5~25分之间,本研究剔除信效度较差的躯体忽视,选择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待和情感忽视4个分量表及其量表总分作为分析指标。总分在20~100分之间。

3 统计分析 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21 受虐与非受虐组一般情况的比较 2组间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受教育程度(χ2=10433,P=0034)、职业(χ2=15525,P=0008)、有无同居史(χ2=8843,P=0003)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 受虐与非受虐组CTQ-SF总分及分量表分比较(表1) 受虐组的情感虐待因子分、躯体虐待因子分高于非受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CTQ-SF总分及分量表分比较(略)

23 女性受虐与非受虐组CTQ-SF总分及分量表分的比较(表2) 女性受虐组的躯体虐待因子分显著高于非受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男性受虐、非受虐2组CTQ-SF总分及分量表分的比较 男性受虐组的CTQ-SF情感虐待因子分、躯体虐待因子分和情感忽视因子分均高于非受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女性受虐与非受虐组CTQ-SF总分及分量表分的比较(略)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受虐组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因子分及量表总分比非受虐组高,说明在童年时期遭受暴力对其成长有一定影响,在成年后更易成为受虐者。与Walker提出的“习得性无助”理论相符〔5〕。本研究发现,女性受虐者躯体虐待和待因子分及量表总分高于非受虐组,说明女性在童年期遭受躯体虐待或待,可能导致她们成年后再次遭受暴力时显示软弱的一面。国外也有研究发现,儿童期遭受躯体虐待的女性与无能力有明显的相关性〔2〕。儿童时期由待造成的严重心理创伤可能会对其成年后的认知产生不良的影响。女性在儿童期有性受虐史,其成年后记忆、执行功能和注意力均受到损害〔8〕。有童年性受虐史的妇女在以后的生活中可能容易再次受到伤害。大量研究显示,男性在儿童期遭受家庭内部成员的虐待与成年后对伴侣实施暴力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2-4〕。本研究发现,男性在儿童期受虐,对其成人后受虐无影响。亲密伴侣暴力与婚前同居有一定的关系,提示亲密伴侣婚前同居时,可能因无社会准则的约束,双方的责任感偏低,女性更容易遭受男的暴力。亲密伴侣暴力与受虐者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均有关。调查对象中受虐者受教育程度以大专和大学居多,职业以干部或职员居多,而本研究中IPV以冷战或不说话,使对方感到痛苦的精神暴力显著居多。提示在城市居民中,高学历和中等阶层中精神暴力偏多。

参考文献

〔1〕 Malcoe LH,Duran BM,Montgomery JM.Socioeconomic disparities in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against Native American women:a cross-sectional study[J] .BM C Med,2004,24 (2):20.

〔2〕 Tonmyr L,Jamieson E,Mery L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adverse experiences and disability due to physical health problems in a community sample of women[J].Women Health,2005,41(4):23-35.

〔3〕 Holmes WC,Sammel MD.Brief communication:physical abuse of boys and possible associations with poor adult outcomes[J].Ann Intern Med,2005,143(8):581-586.

〔4〕 李武,李增庆.家庭暴力及其影响因素[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1,18(4):152-157.

〔5〕 詹姆斯(James RK).危机干预策略[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0:342-348.

〔6〕 Murray A,Straus Sherry L,Hamb Y,et al.The revised conflict tactics scales(CTS2) developrnent and preliminary psychometric data[J].Journal of Family Issues,1996,17(3):283-316.

篇(5)

[关键词] 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job burnou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in Beijing, and put forward coping strategies in order to provide advice and reference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Methods The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s with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in three medical universities in Beijing.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by using PASW Statistics 18.0 for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eachers' job burnout and relevant variables. Results Job burnout syndrome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in Beijing was prevalent but not serious on the whole, teachers mainly feel emotional exhaustion. Sex and degree did not influence job burnou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in Beijing, while professional title, years of teaching and average weekly workload exert obvious influenced on teachers' job burnout, emotional exhaustion in particular (P = 0.000, 0.009, 0.025). Conclusion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should build up a right professional ideology, enhance professional self-identity and work out a practical and reasonable pla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ith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dministrators should create a good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evaluation system for teachers' development and relieve teachers' work stress.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also should conduct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s to relieve job burnout,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Medical universities; College English teacher; Job burnout

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逐渐引发教育专家和管理者的广泛关注和探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aslach和Jackson将职业倦怠定义为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非人性化和低成就感的症状。其中,情绪衰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非人性化指个体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工作对象;低成就感指个体评价自我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1]。在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的教学领域中,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已经是一个客观事实[2]。

随着全民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公众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持续批判,教育部先后进行了多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处于风口浪尖的大学英语教师一方面要面对来自社会的质疑和行政部门的监管,一方面还要完成高校扩招所带来的日趋繁重的教学任务以及职称评审所要求的科研任务。多重压力之下,大学英语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问题,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已经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3]。有研究表明,超过一半的高校英语教师有工作倦怠问题[4]。 陷入职业倦怠的教师,自我效能感低,影响其对工作的投入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5]。长远来看,职业倦怠作为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对教学质量、学生发展及教师队伍稳定有重要的影响[6]。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事关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应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目前,针对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偏少,且仅涉及某一所学校[7],不具代表性。实际上,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长期处于强势学科之外的边缘位置,其职业发展举步维艰,困惑重重,职业倦怠问题更值得关注。本研究旨在对北京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探究现状,分析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并尝试提出应对策略,以期有效缓解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促进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和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4年12月~2015年1月选取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3所医学院校从事本科教学的大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北京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问卷调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学历、职称、教龄和平均周课时数5项内容。问卷调查第二部分采用了在职业倦怠研究领域影响最大、应用最广泛的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中的教师版量表MBI-ES(Educator's Survey)。因其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在已发表的有关工作倦怠的实证研究中,90%以上的论文和研究报告都采用MBI作为测量工具[8]。该表共有22道题目,涉及3个维度,分别为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本研究对MBI量表采用5点式计分法,要求研究对象根据自身情况对题目中描述的感受出现的频率进行选择,1~5表示频率依次增强。其中,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两个维度的得分越高说明职业倦怠越严重,情绪衰竭维度得分为32~45分说明程度严重,23~31分说明程度中等,9~22分说明程度较低;去人性化维度得分为18~25分说明程度严重,13~17分说明程度中等,5~12分说明程度较低;个人成就感维度为反向题,该部分得分越低说明职业倦怠越严重,8~19分说明程度严重,20~27分说明程度中等,28~40分说明程度较低。

1.3 统计学方法

对有效问卷中的所有数据使用PASW Statistics 18.0进行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6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58份,有效回收率为96.7%。研究对象一般情况见表1。

2.2 北京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情况

结果显示,北京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但是总体上职业倦怠程度并不严重,而职业倦怠3个维度的差异较为明显。其中,情绪衰竭程度中等,去人性化程度较低,个人成就感程度较低,说明北京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体现为情绪衰竭。见表2。

2.3 北京地区医学院校不同性别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

结果显示,女性大学英语教师在情绪衰竭、去人性化维度得分均高于男性,在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低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性别对北京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影响不大。见表3。

2.4 北京地区医学院校不同学历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

结果显示,不同学历大学英语教师在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学历层次对北京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影响不大。见表4。

2.5 北京地区医学院校不同职称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

本调查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北京地区医学院校不同职称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因问卷中教授职称只有1人,方差分析及相应的P值是针对助教、讲师、副教授3个职称的大学英语教师进行的比较。

结果显示,不同职称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在情绪衰竭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 0.01),在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情绪衰竭维度进一步采用LSD-t多重比较可知,与助教比较,讲师、副教授情绪衰竭程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讲师与副教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5。

2.6 北京地区医学院校不同教龄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

结果显示,不同教龄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在情绪衰竭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9 < 0.01),在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得分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情绪衰竭维度进一步采用LSD-t多重比较可知,与教龄0~5年者比较,>10~15年、>15年教龄者情绪衰竭维度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0~5年教龄者与>5~10年教龄者比较,>5~10年教龄者与>10~15年和>15年教龄者比较,>10~15年教龄者与>15年教龄者比较,情绪衰竭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6。

2.7 北京地区医学院校不同平均周课时数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

结果显示,不同平均周课时数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在情绪衰竭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 0.01),在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情绪衰竭维度进一步采用LSD-t多重比较可知,与平均4~8周课时者比较,平均>8~12周课时者和平均>12~16周课时者情绪衰竭程度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平均>8~12周课时者与平均>12~16周课时者比较,情绪衰竭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7。 3 讨论

本次调查研究表明,北京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但是总体上职业倦怠程度并不严重,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性别和学历对北京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整体影响不大,而职称、教龄和平均周课时数对教师职业倦怠,尤其是情绪衰竭程度产生了显著影响:职称越高、教龄越长、平均周课时数越多,教师情绪衰竭程度越严重。

性别因素是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中的热点,研究者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元分析表明性别不是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9],与本调查研究结论一致。相关研究指出,学历对教师的职业倦怠产生重要影响[10],与本调查研究结论不一致。原因在于北京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学历集中为硕士(84.5%),故学历对职业倦怠整体影响不大。

相关研究指出,不利的工作特征可能会对职业倦怠产生影响[11]。北京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较为突出,原因之一在于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工作量大,常年单调重复,缺乏创造性,而医学生专业课程负担重,对大学英语学习热情不高,课堂较为沉闷,对教师的认可程度不高,容易导致大学英语教师出现沮丧、挫折甚至抑郁等不良情绪;此外,英语在医学院校属于边缘学科,大学英语教师的学科归属感不强,在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职称评审和课题申报等职业发展重要环节,大学英语教师明显处于弱势,结果不尽人意,这种情况的持续会导致大学英语教师产生困惑、失落和绝望。此外,高校现有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尚不完善,采用同样标准考核专业课教师和大学英语教师的情况也较为普遍,大学英语教师尤其是高职称教师面临着空前巨大的科研压力,情绪衰竭程度日益明显,个人成就感也随之降低。

职业倦怠的程度衡量核心以情绪衰竭为主[12]。北京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严重,导致职业倦怠感加强,严重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和学校都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节,降低或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及其负面影响。

3.1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增强职业认同感

随着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教师所面临的机会和诱惑也越来越多,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价值取向出现问题,抱怨教师职业收入不高,付出回报率低。在医学院校,英语学科边缘化,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渠道不畅,导致教师对自身工作产生困惑和怀疑,职业信念动摇,甚至厌倦所从事的职业,对教学敷衍了事,对学生缺少关怀,无法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相关研究指出,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之间存在很强的负相关性[13]。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认识到教师职业教书育人的神圣性,通过从事教学研究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职业信仰,正确看待和应对教学工作和职业发展中的各种竞争和压力,敦促自己更新教学理念,提高研究能力,从而有效缓解或消除职业倦怠。

3.2 教师应制订合理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和相应措施

对职业发展不合理的期待是导致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因其在学校学科体系中的弱势以及由此造成的职业发展瓶颈而产生职业倦怠。教师应考虑学校专业特色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将个人职业发展与学校发展相结合,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制订合理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教师可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医学生开设医学英语翻译或医学英语写作课程,这既为自身职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又服务于学生专业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有了明确的规划和定位,教师就不会再对职业发展产生困惑,其成就动机也得以明确。研究指出,成就动机对职业倦怠水平起到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14]。有了合理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教师职业发展就有了成就动机和动力,职业倦怠相应得以减弱。

3.3 学校应为教师发展创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和评价考核体系,减轻教师压力

学校的组织氛围对教师的职业倦怠具有重要的影响[15]。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部分来自于学校对其在职称评审和任职考核方面与强势专业教师采用同样标准而带来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而心理压力过大会在行为上突出表现为职业倦怠[16]。学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和差别,考虑教师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建立以教师发展为导向的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在职称评审和课题申报等方面对大学英语等学科和师资实行分类管理,减轻教师压力,并通过国内外进修和在职培训等途径提升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助力教师职业发展。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提出了“人心向学 善待教师”的理念和一系列具体举措[17],无疑在此方面做出了表率。

3.4 教师和学校应针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

鉴于职业倦怠对教师职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负面影响,教师和学校都应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研究表明,积极情绪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18]。存在较高程度职业倦怠的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应努力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增强抗压能力,乐观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摆脱挫折感和失落感,更好地应对情绪衰竭等职业倦怠问题。高团队认同水平增加了获得成就感的渠道,从而有助于缓解职业倦怠[19]。大学英语教师应积极参与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团队内部交流与合作获得心理归属感,在工作中获得快乐。学校方面应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通过座谈、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等方式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心理调节。团体辅导对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干预有效[20],这为学校层面的职业倦怠心理调节提供了有益参考。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研究尽管样本量偏小,但研究结果和相关讨论可以为缓解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促进其职业发展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前期研究基础和参考,教师和学校都应客观地看待并采取相关措施缓解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

[1] Maslach C,Jackson SE. 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 [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Behavior,1981,2(2):99-113. [2] 唐艳杰.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5,34(2):45-49.

[3] 刘莉.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与信息技术环境中职业发展路径分析[J].外语学刊,2014,(6):136-139.

[4] 李莉.高校英语教师工作倦怠与组织公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5):695-699.

[5] 刘萍.大学英语教师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J].外语教学,2014,(6):68-72.

[6] 范琳,杨杰瑛.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探究――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J].外语教学,2015,36(3):44-49.

[7] Li SY. A Case study of the English teachers' burnout in a medical university in China [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5,38(2):234-245.

[8] 贾晓波,陈凤荣.工作倦怠的测量及其干预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1):55-60.

[9] 李昌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元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67-69.

[10] 刘英爽.基于性别差异的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统计学分析[J].外语教学,2013,34(3):74-76,80.

[11] 崔妫,王芳,许燕,等.医生职业承诺对职业倦怠与工作要求关系的调节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2):134-138.

[12] 王丽容,肖七秀,罗慧娟,等.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调查及应对策略[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9):39-42.

[13] 孙远,叶书兰.高校教师职业认同和组织承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J].职业与健康,2015,31(7):882-884.

[14] 宋虎,徐为.医学实习生成就动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5):33-34.

[15] Friedman IA. High and low-burnout schools: School culture aspects of teacher burnout [J].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1,84(6):325-333.

[16] 刘贤敏.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来源及缓解策略[J].教育探索,2015,(10):115-117.

[17] 徐安龙.人心向学 善待教师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J].中医教育,2016,35(1):1-5.

[18] 李华芳,刘春琴,厉萍.积极情绪在精神科护士心理弹性与职业倦怠关系中的中介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 50(9):1083-1086.

篇(6)

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广东湛江 524000

[摘要] 目的 调查研究东莨菪碱联合酚妥拉明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18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患者给予甘露醇、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等综合治疗;观察组90例患者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东莨菪碱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平均心率、平均收缩压和平均心输出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患儿的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东莨菪碱联合酚妥拉明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中发挥了非常显著的作用,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东莨菪碱;酚妥拉明;重症手足口病;观察

[中图分类号] R7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3(a)-0110-02

手足口病又简称为HFMD,是好发于儿童中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之一,这种疾病会使得儿童的手、足、口部发生不同程度的疱疹,甚至会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严重的并发症,更有甚者会严重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1]。所以,为了更好的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除了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和预防疾病的诱发因素以外,对手足口病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方案众多,临床疗效间存在一定差异,迄今为止,治疗方案尚未达成共识。为此,学者们和临床医师一直致力于优化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为调查研究东莨菪碱联合酚妥拉明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该研究采用东莨菪碱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者,收到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8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90例,男32例,女58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3.20±1.30)岁;对照组90例,男43例,女47例;年龄8个月~5岁,平均(3.40±0.20)岁。手、足、口部皮疹者68例,出冷汗者78例,口唇发紫者14例。

1.2 方法

对照组90例患者给予20%甘露醇、甲泼尼龙[10mg/(kg·d)]、丙种球蛋白[1g/(kg·d)]等综合治疗;观察组90例患者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东莨菪碱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东莨菪碱0. 2mg/次,每15min静脉推注1次,连用2~4次,直至患者发生面色红润、身体变暖等情况后改为30~45min静推1次,以后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延长至1~2h静脉推注1次,维持24h左右停药。酚妥拉明则给予3~5ug/(kg·min),维持24h左右停药,动态、密切检测血压。而后跟踪观察两组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后,其相应的临床表现,并做好观察记录,以便日后进行对比研究。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为: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称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称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者则称之为无效。并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以及心输出量的治疗前后变化情况[2]。

1.4 统计方法

采用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比较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后疗效比较

在针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的调查中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37,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平均心率、平均收缩压和平均心输出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患儿的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患儿体内肠道感染造成的传染病[3]。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传播快,流行强度大,在短期内即可造成大流行。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轻者会发生咳嗽、流鼻涕、发热等症状,有时会引发恶心、呕吐等反应,不久便会出现手足口部皮疹。重症病例的临床特点是多发生于3岁以下患儿,病情进展快,均有体温的异常,手、足皮疹,精神差、易惊、肢体抖动多见,呼吸频率、心率增快或减慢,血压增高,WBC和PLT升高,血糖升高,脑脊液呈无菌性脑炎或脑膜炎的改变,脑脊液葡萄糖水平增高,危重患者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衰竭等,病情重,死亡率高。所以,对这种疾病的治疗已迫在眉睫。该病主要是传播方式为接触传播,只要其他人接触患儿的用具、玩具等用物,均有被传染的可能。经过专家学者的实验研究发现,该病的主要致病机制为,患儿肠道感染后肠道内的病毒会通过呼吸道进入患者咽部和肠道,进而使得患儿体内的局部组织发生淋巴增生,部分患儿会发生比较严重的局部症状,但是大部分患者会发生淋巴结反应,进而引起身体内的淋巴结大量繁殖,造成病毒血症,进而进入机体内的各个靶器官,从而诱发手足口病[4]。

为了进一步研究分析东莨菪碱联合酚妥拉明在治疗患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特作该次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等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心率、收缩压和心输出量等指标表现出了显著的临床效果。究其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重症患儿由于病毒及毒素作用于脑组织使血管痉挛,而东莨菪碱具有血管活性药物作用,它能有效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改善微循环,另外,东莨菪碱有保护生物膜,促进组织代谢,减少渗出,疏通微循环障碍、缓解组织水肿的作用,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酚妥拉明对α1与α2受体均有作用,能拮抗血液循环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使血管扩张而降低周围血管阻力,拮抗儿茶酚胺效应,阻断儿茶酚胺的α-受体效应,并同时,扩张支气管以解除痉挛,加强患儿手足部的皮疹和局部症状[5]。

综上所述,东莨菪碱联合酚妥拉明药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能够有效的发挥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在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惠敏,李玉萍,薛东生,等.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11,31(5):85-87.

[2]张增梅,贾翠兰,孙希平.东莨菪碱治疗重症手足口病169例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5):256,257.

[3]Zu BC, Ma YY.Analysis on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Xuchang, Henan province in 2010[J].Zhonghua Liu Xing Bing Xue Za Zhi,2011,32(9):954.

[4]Liu WD,Wu Y,Liang Q,et al.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emporal-spatial clustering analysis on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Jiangsu province, 2009-2011[J].Zhonghua Liu Xing Bing Xue Za Zhi,2012 ,33(8):813-817.

[5]田庆玲,庞保东,张双,等.米力农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危重型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1):2667-2668.

(收稿日期:2014-11-20)

《中外医疗》投稿说明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2.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

3.所有文章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

4.

参考文献应引自正式出版物,在稿件的正文中依其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段末上角标出。

5.

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

篇(7)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情况;不合理应用;调查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b)-0195-01

氟喹诺酮类药物为化学合成抗菌药,用于多个系统的抗感染治疗,临床应用率较高,但是其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因此进一步对这些不足加以改进是改善用药情况的重要方面[1]。因此,本文中笔者就本院2009~2011年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09~2011年的1 476张处方为研究对象,2009年共抽查489张,2010年抽查492张,2011年抽查495张,1 476张处方中消化内科处方512张,泌尿科处方374张,呼吸内科处方265张,普外科处方118张,五官科82张,妇产科75张,其他科室50张。

1.2 方法

将所有处方中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者的比例进行统计分析,并将不同科室的应用率进行统计,另外将所有处方中不合理应用药物的分类及比例进行统计及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本文中的数据为计数资料,其均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并且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检验处理,软件包则选用SAS 9.0,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09~2011年各个科室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将各个科室的处方及总处方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消化内科、泌尿科、呼吸内科为此类药物应用的前三位,消化内科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科室,P均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2.2 2009~2011年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不合理用药情况中以联合应用不合理、疗程应用不合理、用量不合理等最为常见,其中联合应用不合理情况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情况,而总发生率方面2011年要低于2010年,2010年低于2009年,P均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3 讨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中较多应用于尿路、肠道、呼吸道以及皮肤软组织、腹腔等部位感染的治疗[2],其具有抗菌谱广及抗菌活性强的优点,且其组织浓度高,故可达有效抑菌、杀菌浓度[3-4],故其临床应用率很高,因此对于其临床应用监测,尤其是不合理用药情况的监测更应引起重视[5-6]。本文中笔者就本院2009~2011年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多个科室的应用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以消化内科、泌尿科、呼吸内科应用率最高,而不合理用药情况中以联合应用不合理、疗程应用不合理、用量不合理等最为常见,并且随着年份的增加,不合理用药情况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采用必要干预措施的效果非常突出,而且应该进一步加强相应的干预措施,尤其是对应用率较高的几个科室应该加强对此类药物应用的监测。

[参考文献]

[1] 李明月. 我院2006年~2007年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J]. 海南医学,2008,19(12):94-95.

[2] 吴清芳,许丽,管红云,等.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综合医院中应用现状调查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120-121.

[3] 沈才宏,周根芝. 我院2005年~2007年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分析[J]. 海峡药学,2008,20(11):137-138.

[4] 徐红冰,谭吉良,李晓宇,等. 191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 上海医药,2012,33(3):36-38.

[5] 沈才宏,周根芝. 氟喹诺酮类药物3a使用情况动态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