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6:09: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国民经济管理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 学制 考试科目 复试及加试科目 001经济管理学院0535-6902283 020201国民经济学 01宏观经济政策与地方经济发展
02区域经济与城乡一体化
03经济统计与金融分析 三年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20经济学综合 复试:国民经济管理,宏观经济学,当前经济时事 095110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学位)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两年 ①101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④939农业经济学 复试:农村区域发展知识,经济学知识,重大时事 120200工商管理 01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02国际企业战略与组织管理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破坏有所加重。在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引导下,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得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因此,如何正确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一问题得到了各方人员的关注与重视。从各行业对能源的需求上来看,林产品以及木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林业生态建设以及林业产业发展将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之下,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从管理层面、社会层面、生态层面、环境层面、政策层面,以及理论层面等多个角度入手,在满足社会各行业领域对林产品以及木材需求的同时,与国家生态安全对林业生态环境的要求相吻合,从而构建一个系统化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体系。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发展中,必须将优势学科充分凸显出来,使本学科建设能够体现世界范围内相关专业的前沿成果与水平。同时,在学科研究中,需要与社会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实际需求相契合,使本学科能够在解决国民经济发展相关重大问题方面发挥作用。
2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目标
传统的林业发展强调实现林业生态的平衡关系,现代意义上的林业发展则将重心放在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共存之上,这一改变反映了人们对经济发展中客观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得以发展的基本框架。在这一理念下,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目标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需要以我国现阶段的林业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托,在管理学理论以及经济学知识的引导下,将国内外有关林业经济的研究成果以及前沿水平吸收起来,为具有我国特色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同时面向本专业学科研究服务。二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必须全面结合信息化技术与计算机系统,构建以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为核心的数据库中心,为林业经济管理科研活动以及理论研究提供真实、全面、可靠的数据支持,促进林业经济管理研究科学性水平的提高。三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需要重视现代化计算机技术以及先进数学工具的综合应用,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重点自传统的定性分析转变为定量分析,同时将分析模式自规范性转变为实证性模式,从而为现代经济管理学科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四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研究发展中必须鼓励并支持研究人员深入林业产业发展的基层,通过基层调查研究的方式,使本学科研究人员掌握林业生产部门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将生产需求与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为林业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五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需要重视与国外林业经济学研究成果的交流,在结合我国发展动态与趋势的前提下,吸收国外有关林业经济的发展理论与成果,使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内容更加完善。
3结语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因素;发展态势
新时期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学的合理使用,注重该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为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确保相关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处理效率。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应结合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应用状况,对其未来发展进行思考,从而制定出相关的发展举措,扩大该学科的实际应用范围。
一、确定发展方向,注重农业结构调整
结合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实际发展现状,可知其中存在着农业人口多、经营方式落后、机械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影响着良好农业形态的形成。同时,农业经济需要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断缩小与国际间的距离。这些内容体现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应采取必要的措施缓解这种矛盾。因此,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中需要确定具体的发展方向,以科技为先导,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及相关要求,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注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整体的生产经营水平;提高对既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农产品可靠性,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及有效的调整措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确定农业发展方向后,应给予更多的人力资源及先进技术支持,制定出完善的问题处理方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二、突出农业管理特色,实现农业生产多样化
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作用下,可以为农业经济活动开展给予专业指导,丰富其理论依据,实现农业生产中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有效结合。因此,需要提高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正确认识,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经济管理的实际需求。当前我国的“三农”问题十分突出,如何更好地实现农业、农村、农民间的相互依存,将农业推向集约化、城市化、现代化,使农业更好、更快的发展,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究。
三、打造出专业能力突出的农业团队,保持良好的农业技术水平
促进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应确保专业团队综合素质良好性,在加强他们基本素质培养的同时也需要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满足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打造出专业能力突出的农业团队,通过他们实际作用的充分发挥,确保农业技术水平良好性,为相关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结合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概况,可知其学术队伍组成包括这些方面:一是受计划经济影响,接受传统农业经济学理论的学者;二是改革开放后接受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教育理论的学者;三是当前形势下留学归来的青年学者。针对这些不同的学者,在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过程中应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向他们阐述实际的发展现状,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丰富农业经济管理实践经验,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快速发展。
四、重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的重要地位
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也需要注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重视市场需求变化,给农民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确保现代农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性,增强农业供给质量可靠性;对农业的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等进行必要的优化,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不同地区农村发展,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重视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注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此同时,需要突出农业经济管理中绿色优质产品供给的重要地位,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将更多的绿色优质产品推向市场,提升这些绿色、无污染农产品的潜在价值,为人们生活质量提高提供保障,逐渐改变人们传统的消费理念,扩大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实际影响范围。
五、结束语
重视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提高该学科的实际利用效率,有利于扩大我国农业产业规模,增强农业经济管理有效性,确保农业经济管理能够达到时代的发展要求,增加国民经济收入的同时提升相关行业的整体生产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因此,未来农业经济生产计划实施中,应提高对其管理学科发展的正确认识,并在相关措施的支持下加快其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随着研究对象与内容重点逐步转移,传统农业经济学科开始没落。该学科经历了多年研究发展历程,并处于不断转型变化中。部分农业经济院系从农业经济学科逐步退出,转变为应用型经济学科;主流农业经济学科,将研究内容不断扩展。具体表现为,从生产到消费整个食物供应链生态系逐步升级,转型为食物经济管理;部分学科则是演化为“生物经济学”。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迅速的推进和市场化继续深化,农业产业也在飞速发展,中国农业经济学科面临转型升级问题。由此,中国农业经济学科,应顺应时代变化,转变研究重点,向市场研究为重心,建立以农产品食物市场为中心的一体新型农业经济学科。
【关键词】
学科转型;农业经济;生物经济管理
一、引言
农业经济学涉及农业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参与到农业生产及其关联的分配、消费与交换等经济活动的学科。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安全成为国内的焦点,农业经济学科在短期内仍备受重视,它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较大挑战。然而,西方经验表明,伴随农业部门分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城市化进一步深入,以及其它学科快速扩张,该学科应及早跟随市场经济发展步伐,调整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在未来,中国农业经济学科,会遇到许多问题,可能遭遇西方发达国家情境。由此,农业经济学研究人员,应开始思考如何推动该学科转型。
二、农业经济学科演进阶段
农业经济学科的存在,多数是为研究对象服务,其属于应用类社会科学。培养大量优秀人才,可以为社会经济的不断转型提供一定参考。农业经济从诞生之日起,研究对象处于不断变换之中,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政策研究为核心;二是农村经营为主;三是转变市场研究与政策研究并重。具体来说,以农村经营为核心,其经济发展目的在于,如何利用经济学原理,不断增加作物、畜产品产量,达到农场增值收益目的。而以政策研究为中心的目的,则是需要从农业角度去分析。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需要解决食物、贫困及农业调整等多重问题。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着重看到农业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为城市产业提供优质食物。伴随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食物需求也会大量增加,农业产业也在不断深化中。在未来发展阶段,农业经济学科需要进一步适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以此推动社会对农业的产销需求。
三、农业经济学科所面临的危机
目前,中国农业经济学科深层次结构问题,已在逐步凸显。随着经济发展,农业经济方面,人才市场随之饱和,使得该学科发展与拓展面临较多的困境。具体来说,农业经济学科面临以下两方面的危机。
(一)短期危机
一是,新型农业经济学科遭受传统经济学基础学科的压缩。作为应用学科,农业经济学工具及其理论,多数来源于基础经济学。随着近些年公司法、经济法学等多种学科的不断拓展,促使向农业经济领域发展,严重压缩了农业经济学科的生存。仅从学术角度来说,基础经济学科研究影响力较农业经济学科大,由此影响了农业经济学科的快速发展。二是,在政策方面,对农业经济研究的鼓励不足。研究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需要以政策为导向,但现阶段却严重缺乏,是传统中国农业经济学科的研究方向。目前,我国粮食安全、农民收入等诸多问题,仍然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依然需要许多农业政策研究人才。目前,多数农业经济研究专家,仅处于旁观者地位,对中国农业经济影响力弱,决策能力不足。同时,在决策影响力方面也在下降。与其他专业竞争项目和教学资源时,农业经济学科处于明显劣势,特别是在资源选取方面尤为不利。三是,对优秀学生的新引力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农业经济学科要持续发展,还需要依靠许多专业人才,尤其是大学本科从业学生。但是目前,许多优秀学生,为了生存,不会主动选择农业经济学科作为研究对象。随着政策对该学科的支持力度降低、被其他基础学科压缩,促使该学科毕业生在毕业市场处于不利地位。在与经济学、商学毕业生之间竞争存在不对称的劣势。与其相比,农业经济学科难以取得就业优势。这就对我们产生了极大的思考:农业经济研究专业人才,需要转换研究重心,适应时代变化,并以市场为研究主体。据就业统计数据表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已成为中国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之一,使得优秀毕业生难以对其有较大的吸引力。
(二)长期危机
现阶段,随着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压缩了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度。从长期发展来看,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经济学科被边缘化趋势不断增大。首先,研究经费与人员处于不断下降趋势。近十年的时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角较快,超越了经济增长速度。政府预算在前期比较丰富,可以为农业研发投入大量资金。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缓慢阶段后,政府预算开始转向其他产业,对农业投入会大量削减。长期而言,国家对农业投入会逐步缩减。其次,在重视商业研究的时代,专业人员对商业对象的研究,远超过了农业研究的对象。在该方面,农业增加值高,占GDP比重为百分之十。追本溯源,现已超过三分之一认可需要农业,有超过二分之一认可居住在农村。政府工作重点在于,稳定社会与农业生产。如能完成中国的城市化,农村社会经济比较稳定。农业研究对象,也在国民经济体系地位下降。传统农业经济学科存在的意义就会收到极大挑战。如此,西方国家农业经济学科为生存挣扎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随着就业形势愈加严峻,许多优秀人才对农业经济研究逐步减少。农业作为社会经济成熟阶段的研究对象,在国民经济份额中遭受服务业、第三产业影响,呈现下降趋势。受到就业市场的影响,以及研究对象的下降,促使优秀研究生从事农业经济作为研究方向。在此形式下,若优秀人才持续下降,参与程度急剧减少,将会严重影响农业经济学科进一步发展。
四、未来发展之路
农业经济学科存在,其研究对象所处地位成为关键。国外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提前完成,促使社会经济走向成熟,由此,农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逐步下降。并且,随着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升级,农业特殊地位正在下跌,使得传统农业经济学科也随之下降。同时,基础经济学不断兴起、管理学的扩张,以及环境科学不断发展,这些研究对象已经涉及到农业部门,造成传统农业经济学科出现被压缩的现象。目前,新型农业经济学科呈现蓬勃发展现状,正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方向。从国内发展情况来说,中国城市化迅速推进,以及市场化的不断深入,食品产业随之扩大,促使中国农业经济学科产生了转型的客观要求。我国农业经济学科要转变研究重点,需要向市场研究为重心移转;构建农业市场为研究中心,成为一体化新型农业经济科目。目前,这种转型依然存在着很多难题,例如技术、制度和就业市场等障碍。相关农业专业人士,应未雨绸缪,共同行动,为促进中国农业经济学科研究全面转型。
作者:赵栋强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晶.新时期农业面临的新问题和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趋势张晶[J].北京农业,2015(33).
[2]李想,彭德远.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消费导刊,2015(6).
[3]刘喜江.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
[4]郑晓杰.论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4(8).
责任感与使命感是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的基本操守,特别是在社会大变革时代,更需要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张今声教授以极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践自己 “把握时代向前跳动的脉搏,承担历史使命”的诺言。“治学点滴体会”部分集粹了张今声教授独特的学术理念范式、学术探索足迹与学术创造精神。 他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并以前瞻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把握时代脉搏,追踪理论前沿,有的放矢地进行理论探讨和学术研究,对中国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诸多创新建树。书中概括的张今声教授独特的学术道路,就是他使命感与责任感的真实写照。他面对时代挑战,认清自己责任;坚持开拓创新,走自己的独特之路;勇于探索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术模式;实现走向社会、走向全国和走向世界“三步走”的目标;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钻研,坚持不懈,实现自我超越、不断攀登的学术历程。这种独特的学术道路对学术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启迪,也与现在某些学术浮躁、学术欺骗现象形成鲜明的对照。
张今声教授信奉“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歌德),特别推崇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他躬耕实践,坚持在实践中探求、丰富与发展理论,让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
“我的学术生涯”部分记载了张今声教授从事教学科研的学术经历。
一是建设新学科,创办新专业。他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国民经济计划方法》,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管理学创建人之一,坚持持续研究这一学术领域,推进这一学科的发展;组织编写《社会主义经济调节概论》,领先创办国民经济管理专业;主持原国家教委重大教改课题,并不断拓展延伸研究领域。
二是以高度责任心,时刻关注和研究我国改革开放,研究现实问题,为政府和企业服务。他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与宏观经济调控、区域经济振兴和企业现代化管理等实际问题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学术探讨和实证研究。他先后承担完成了包括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软件体系”研究、创新发展模式,走科学发展之路、政府的行为与效能等一系列重大课题。这些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也更多地转变为政府和实际工作部门的政策与决策,创造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三是持续创新,不断深入研究理论和现实经济生活的新问题、新趋势,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学术观点。如他自己所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学者的责任就在于不断探索未知,提出有一定意义和价值的新观念”。例如,他比较早地研究了决策理论,提出完善决策机制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问题(1982),比较早地提出全面分析经济增长的因素,提出合理适度的经济增张率的观点(1984),比较早地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发展必须依靠人,必须依靠人,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1985),比较早地研究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1986),以及建立经济、社会、人口和生态“四种再生产”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体系,强调改革效益与有效改革;研究政府行为与效能,建设“以人为本”的政府,培育市场体系,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培养持续创新的企业家等等一系列前瞻性观点。这些观点,今天我们都耳熟能详、习以为常,但在当时却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创新思维与极大的理论勇气。这一点张今声教授做到了。
>> 也谈“与时俱进”一词的由来和使用 也谈“愧怍”一词的理解 谈英汉翻译中的“一词多译” 从一词双意谈公文翻译的简洁处理 谈“光棍”一词 浅谈英语一词多义的翻译 AS的一词多义性及其翻译 “先生”一词的用法及翻译问题探微 趣评“任性”一词的翻译 浅议英语一词多义现象的翻译策略 Contract一词翻译刍议 “土豪”一词应该怎么翻译 谁可以翻译“含蓄”一词 谈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农民工”一词的翻译 谈英语中的一词多义及其教学 由“边屯文化”一词的翻译看“比较翻译学” 试谈“文学”一词 对德语词汇feudal翻译引发的对“封建”一词应用的深思 认知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cover”一词多义的理解及其在商务英语中的翻译技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7K 2009-11-29 - 百度快照
莫道一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我们要以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用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务实,高效工作,团结,和谐工作,科学,创新工作,在科学发展的阵地前...
/news2005/Files/2009/200911 ... 38K 2009-11-23
从以上几条的记叙中可以断定“效能”的含义为“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再看一下百度百科中的“效能”,现将其部分内容复制如下(斜体为笔者所加):
1.犹效力。贡献才能。2.犹效率。3.犹功效;作用。
还有人说:效能主要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效能是衡量工作结果的尺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据。而政府效能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运用各种科学蕾理的手段、制度和载体,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工怍能力,……
其中的“犹效力、犹效率、犹功效”令人费解,其中的错别字“蕾理”更令人怀疑其权威性,但其解释“效能主要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与网络中盛行的“效能”含义完全一致。
那么到底何为“效能”?果真是“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吗?《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05)的释义为“事物所蕴藏的有利的作用: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如此看来,网络中的“效能”已偏离其原x,而且这种偏离开始影响到新闻报道中的遣词造句。请看2009年12月1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的一则简讯(下划线及斜体为笔者所加):
“砺剑―2009”演习今天在结束。演习首次运用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平台,全方位检验政治干部使用信息化装备,提升政治工作作战效能的能力。
报道中的“效能”显然沿袭了网络中的“效能”之义,划线部分明显存在句法错误。
由此可见,“效能”一词在当今已有“滥用”之势;《service》一文称““效能”是衡量工作结果的尺度,与目标紧密相关”(张家瑞,2009),不知此语的依据出自何处。笔者翻阅了本校商学院资料室经济管理类核心期刊的目录,竟然没有找到“效能”的踪影,可见该词并未受到经济管理界的认同。
2. effectiveness=有效性
《service》一文称effectiveness不宜译为意义比较模糊的“有效性”。笔者翻阅了国内经济管理类核心期刊的目录,发现该表述已被业内人士撰文时所引用,请看: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国民经济管理》中的《产业政策有效性问题的分析》(张泽一等, 2009);中国管理学核心期刊《南开管理评论》中的《信息透明度与经理薪酬契约有效性: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王俊秋等, 2009);管理科学A级重要期刊《中国管理科学》中的《基于多空交易者模型的股改对市场有效性影响的检验》(宇余新等, 2009)
再看一下effectiveness在具体篇章中的运用。《布莱克韦尔人力资源管理学百科辞典》在drug testing词条下对分词条effectiveness的第一段( Peters et al., 2000: 84)表述如下(下划线为笔者所加):
Effectiveness
As Crown and Rosse(1991)note, most research on the validity of drug testing has been concerned with validity of measurement(e.g. whether urinalysis accurately detects drug use), rather than validity of prediction(e.g. whether drug test results predict relevant job outcomes). Urinalysis, with appropriate confirmatory testing, appears to have adequate validity of measurement, if proper procedures and a certified laboratory are used. Existing research evidence suggests that urinalysis testing is modestly related to subsequent absenteeism, accidents, and turnover, but not necessarily to job performance(Normand et al., 1990). Reviews suggest that integrity tests are related to a variety of counterproductive behavior, as well as to job performance(Ones et al., 1993). Too few data regarding impairment testing exist to allow generalizations about its validity.
文中划线的validity出现五次。查阅词典并根据validity在该篇章中的上下文,可以确定其为effectiveness的同义再现。《英汉大词典》第二版(陆谷孙,2007)对validity的第二释义为“有效(性);效力;合法性”;《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Hornby, 2009)的解释为“the state of being legally or officially acceptable(法律上的)有效,合法性;(正式的)认可”;《国际工程管理英汉/汉英词汇》(何伯森, 1999)的解释为“有效,有效性;合法性”。
据此,将effectiveness译为经济管理学界认可的“有效性”亦是情理之中了。
3. effectiveness=效益
《service》在文中“呼吁管理学界尽快统一effectiveness一词的译文”(张家瑞,2009),但是笔者发现,effectiveness除了上述“有效性”之义外,还有另外一个含义。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一书在Supplement 5 Waiting Line Management(Chase et al., 1998: 169-170)中有这样一段表述(下划线为笔者所加):Cost Effectiveness Balance
Exhibit S5.1 shows the essential trade-off relationship under typical (steady-state)customer traffic conditions. Initially, with minimal service capacity, the waiting line cost is at a maximum. As service capacity is increased, there is a reduction in the number of customers in the line and in their waiting times, which decreases waiting line cost. The variation in this function is often represented by the negative exponential curve. The cost of installing service capacity is shown simplistically as a linear rather than step function. The aggregate or total cost is shown as a U-shaped curve, a common approximation in such equilibrium problems. The idealized optimal cost is found at the crosspoint between the service capacity and waiting line curves.
Service Capacity versus Waiting Line Trade-off
其中cost 一~出现五次,表示“权衡、平衡”之义的表达亦出现两次;参照图示,文中就是在waiting line cost 和 cost of service capacity之间求得平衡,以取得理想的、最佳化的成本,这当然是在追求成本的效益(效果和利益)。《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Hornby, 2009)没有对cost-effectiveness的直接解释,对cost-effective的解释为“giving the best possible profit or benefit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money that is spent 有最佳利润的;有成本效益的;划算的”;《英汉大词典》第二版(陆谷孙,2007)对cost-effectiveness的解释为“1. 成本效益;成本进益比率 2. 成本高效益,花费的有效性”。据此,理应将effectiveness译为“效益”,而非“有效性”。
参考文献:
[1]A S Hornby.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Z].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何伯森. 国际工程管理英汉/汉英词汇[Z].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陆谷孙. 英汉大词典第二版[Z].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4]王俊秋等. 信息透明度与经理薪酬契约有效性: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 南开管理评论, 2009(5).
[5]宇余新等. 基于多空交易者模型的股改对市场有效性影响的检验[J]. 中国管理科学, 2009(5).
[6]张家瑞. Service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何译为佳[J]. 中国翻译,2009(6).
[7]张泽一等. 产业政策有效性问题的分析[J]. 国民经济管理, 2009(11).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Z].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9]http:///
关键词:经济管理;问题;挑战;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F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5.021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5-036-02
收稿日期:2012-04-01
一、新时期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经济管理观念的落后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根本因
随着经济发展,适应经济发展趋势的需求,我国企业的经济管理也在不断的改革和调整过程中探索,然而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固有的思维模式难以剔除,导致在探索的道路上阻碍不断,没有取得良好的成效。同时管理层对新的管理方式存在抵触心理,加大了企业经济管理改革的难度。危险意识薄弱,对全球化的金融危机认识欠缺,创新型的管理模式难以诞生。
(二)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不完善削减着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经济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同时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中谋求生存与发展,一套完善而精密的经济管理体系关系到企业能否长久发展。然而,目前我国企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往往导致企业在运行中陷入困境,削减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也将使员工失去对企业的忠诚度。例如海南某船务公司,之前一直发展较好,但是管理层后来缺乏相应的经济管理方式,导致公司一直大起大落,难以健康发展。
(三)企业经济管理人才不足导致了经济管理上的滞后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经济管理人才的竞争更为激烈。一方面我国经济管理起步相对较晚,管理理念和方式也相对不够成熟,对人才的渴求更加急切,同时外企的高薪待遇的吸引,导致我国经济管理优秀人才的大量流失。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在培养经济管理人才方面存在很大问题。重视不够、途径单一、 师资薄弱、教材缺乏等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从高校走出来的经济管理类毕业生专业知识匮乏、综合素质较差,缺乏经营管理的创新理念,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时展变化。
二、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一)全球化经济形成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形成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综合生产力也得到了进一步解放,企业的管理进入新的阶段。经济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中重要的环节,为企业实现经济利益起着巨大作用,能够实现企业的价值,可以说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力量。在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世界已经不存在独立存在的事件,外企力量已经对我国企业造成了较大冲击,因此对我国企业经济管理产生了一些影响。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结构的变化,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与国际贸易契合度越来越高,从而实现了广泛性的跨区域经营。新的发展契机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问题,原始的经济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这就迫使我们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重新做出调整,对资金需求量增大,项目开发更加广泛,对一些技术密集型部门进行重组。
金融产业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无处不在,为企业提供了机会,同时也蕴藏着新的风险,例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因此避免金融风险以及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是目前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加入WTO,我国企业在金融投资等方面有了新的投资机遇,加强金融制度管理,规范行业发展,必然导致企业经济竞争的加剧,这就要求我们企业在经济管理中要及时、科学、合理地做出企业投资选择。
(二)传统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与新时期企业发展不适应
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时代的日新月异,经济体制也在随之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在发展初期,我们对经济活动管理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而今天我们对其认识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科学管理阶段。现代的经济管理手段是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应运而生的。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不再适应现在经济发展需求,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中权力过于集中、责权不明、分工不合理,它的优势已经被它所存在的弊病所掩盖。
(三)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企业经济管理提出空前挑战
现代经济管理遵循着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同时反映着客观经济规律。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企业在经济管理中, 需要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企业内部人员的关系进行协调, 同时加强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在此过程中就必然包含着对许多科学知识的运用,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灵活掌握电脑技能是科技发展对企业经济管理提出的挑战。可见, 我们称现代经济管理是科学管理,国民经济活动实施现代经济管理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因为现代经济管理运用着大量的科学技术,还因为现代经济管理本身就是科学。
三、应对新时期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挑战,实现企业长足发展的途径
(一)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思想的创新意识
加强社会经济管理的创新思想是提高经济管理的重要措施。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涌现出了各种各样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原有的经济管理思想,在某些方面它已经阻碍了经济的向前发展,在历史的洪流中被淘汰。我们要摆脱旧思想的束缚,不断学习,不断改进,在学习国内外企业经济管理经验的精华时,针对自身企业现状,进行运用与创新,将人性化管理理念融入到经济管理活动中,为企业注入活力和新的发展生机,不断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与现代经济管理理念相结合
企业管理学形成于在20 世纪初,从古典理论阶段到行为科学阶段进而转向到现代管理理论,每一次都是一次飞跃,从而构成了企业管理学这一巨大的管理体系。科学性和严密性是一大特点,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学也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改进而来。新时期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剧,企业要想谋求其自身的长久发展,突出自身优势,就要采取全新的管理理念,抓住时机。融入多元化的管理理念,多方合作,共同几步,将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与现代经济管理理念相结合,从而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特点来划分经济管理的层次,对于各层次的管理者与员工要分清责任,各部门在完成各项经济指标的前提下对员工绩效进行奖惩。
(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调整
科学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不可忽视,新时期科学技术将成为企业经济管理的一大重要手段。要切实改善企业经济管理环境不能仅从表面下功夫,要从根本上利用科学技术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将网络经济管理遍布整个工作系统当中,实现资源的重整与利用,从而达到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综合竞争力的目的。在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对当前市场的变化作出及时、迅速、合理的调整,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企业与高校实现联合,注重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21世纪,人才才是第一生产力,高素质的经济管理类人才急需,不仅要重视企业内部对员工的培训也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共同致力于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真正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彻底改变我国传统的“纸上谈兵”的教育方式,根据企业需求,市场经济走势,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企业发展的高效率经济管理人才。制定经济管理人员进行素质的培训。同时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人才的信息化水平、专业素质与外语水平;其次可以鼓励人才进行远程教育,并且在工作中改革与创新,为企业做出正确的经济管理决策。
参考文献
[1] 陈丽金,周斌.管理学原理与实践案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 斯坦利·L·布鲁、兰迪·R·格兰特,经济思想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胡春云.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J].科技致富导向,2008(16).
[4] 陈勇勤.需供管演进假说———探索经济史研究新体系[J].南都学坛,2006.
[5] 崔保平.浅析加强企业管理对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J].企业科技与发,2008(2).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与贸易全球化的趋势,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结构的变化,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经济管理呈现出新的问题。因此,对企业的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与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长远发展,就必须创新现代化经济管理方式,提出新的经济管理策略,突出企业的经营优势。
关键词:经济管理;问题;挑战;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F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5.021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5-036-02
收稿日期:2012-04-01
一、新时期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经济管理观念的落后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根本因
随着经济发展,适应经济发展趋势的需求,我国企业的经济管理也在不断的改革和调整过程中探索,然而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固有的思维模式难以剔除,导致在探索的道路上阻碍不断,没有取得良好的成效。同时管理层对新的管理方式存在抵触心理,加大了企业经济管理改革的难度。危险意识薄弱,对全球化的金融危机认识欠缺,创新型的管理模式难以诞生。
(二)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不完善削减着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经济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同时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中谋求生存与发展,一套完善而精密的经济管理体系关系到企业能否长久发展。然而,目前我国企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往往导致企业在运行中陷入困境,削减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也将使员工失去对企业的忠诚度。例如海南某船务公司,之前一直发展较好,但是管理层后来缺乏相应的经济管理方式,导致公司一直大起大落,难以健康发展。
(三)企业经济管理人才不足导致了经济管理上的滞后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经济管理人才的竞争更为激烈。一方面我国经济管理起步相对较晚,管理理念和方式也相对不够成熟,对人才的渴求更加急切,同时外企的高薪待遇的吸引,导致我国经济管理优秀人才的大量流失。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在培养经济管理人才方面存在很大问题。重视不够、途径单一、 师资薄弱、教材缺乏等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从高校走出来的经济管理类毕业生专业知识匮乏、综合素质较差,缺乏经营管理的创新理念,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时展变化。
二、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一)全球化经济形成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形成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综合生产力也得到了进一步解放,企业的管理进入新的阶段。经济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中重要的环节,为企业实现经济利益起着巨大作用,能够实现企业的价值,可以说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力量。在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世界已经不存在独立存在的事件,外企力量已经对我国企业造成了较大冲击,因此对我国企业经济管理产生了一些影响。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结构的变化,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与国际贸易契合度越来越高,从而实现了广泛性的跨区域经营。新的发展契机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问题,原始的经济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这就迫使我们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重新做出调整,对资金需求量增大,项目开发更加广泛,对一些技术密集型部门进行重组。
金融产业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无处不在,为企业提供了机会,同时也蕴藏着新的风险,例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因此避免金融风险以及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是目前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加入WTO,我国企业在金融投资等方面有了新的投资机遇,加强金融制度管理,规范行业发展,必然导致企业经济竞争的加剧,这就要求我们企业在经济管理中要及时、科学、合理地做出企业投资选择。
(二)传统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与新时期企业发展不适应
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时代的日新月异,经济体制也在随之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在发展初期,我们对经济活动管理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而今天我们对其认识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科学管理阶段。现代的经济管理手段是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应运而生的。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不再适应现在经济发展需求,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中权力过于集中、责权不明、分工不合理,它的优势已经被它所存在的弊病所掩盖。
(三)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企业经济管理提出空前挑战
现代经济管理遵循着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同时反映着客观经济规律。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企业在经济管理中, 需要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企业内部人员的关系进行协调, 同时加强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在此过程中就必然包含着对许多科学知识的运用,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灵活掌握电脑技能是科技发展对企业经济管理提出的挑战。可见, 我们称现代经济管理是科学管理,国民经济活动实施现代经济管理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因为现代经济管理运用着大量的科学技术,还因为现代经济管理本身就是科学。
三、应对新时期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挑战,实现企业长足发展的途径
(一)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思想的创新意识
加强社会经济管理的创新思想是提高经济管理的重要措施。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涌现出了各种各样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原有的经济管理思想,在某些方面它已经阻碍了经济的向前发展,在历史的洪流中被淘汰。我们要摆脱旧思想的束缚,不断学习,不断改进,在学习国内外企业经济管理经验的精华时,针对自身企业现状,进行运用与创新,将人性化管理理念融入到经济管理活动中,为企业注入活力和新的发展生机,不断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与现代经济管理理念相结合
企业管理学形成于在20 世纪初,从古典理论阶段到行为科学阶段进而转向到现代管理理论,每一次都是一次飞跃,从而构成了企业管理学这一巨大的管理体系。科学性和严密性是一大特点,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学也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改进而来。新时期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剧,企业要想谋求其自身的长久发展,突出自身优势,就要采取全新的管理理念,抓住时机。融入多元化的管理理念,多方合作,共同几步,将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与现代经济管理理念相结合,从而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特点来划分经济管理的层次,对于各层次的管理者与员工要分清责任,各部门在完成各项经济指标的前提下对员工绩效进行奖惩。
(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调整
科学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不可忽视,新时期科学技术将成为企业经济管理的一大重要手段。要切实改善企业经济管理环境不能仅从表面下功夫,要从根本上利用科学技术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将网络经济管理遍布整个工作系统当中,实现资源的重整与利用,从而达到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综合竞争力的目的。在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对当前市场的变化作出及时、迅速、合理的调整,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企业与高校实现联合,注重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21世纪,人才才是第一生产力,高素质的经济管理类人才急需,不仅要重视企业内部对员工的培训也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共同致力于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真正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彻底改变我国传统的“纸上谈兵”的教育方式,根据企业需求,市场经济走势,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企业发展的高效率经济管理人才。制定经济管理人员进行素质的培训。同时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人才的信息化水平、专业素质与外语水平;其次可以鼓励人才进行远程教育,并且在工作中改革与创新,为企业做出正确的经济管理决策。
参考文献
[1] 陈丽金,周斌.管理学原理与实践案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 斯坦利·L·布鲁、兰迪·R·格兰特,经济思想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胡春云.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J].科技致富导向,2008(16).
[4] 陈勇勤.需供管演进假说———探索经济史研究新体系[J].南都学坛,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