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3 16:08:4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医基础理论概述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篇(1)

【关键词】中医基础 理论教学 研究性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12-01

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了解其他相关临床知识。夯实的基础知识能够有效辅助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传统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在课堂中处于绝对核心的地位,学生的参与度低、配合度低,严重阻碍了学生中医专业课学习的进程。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究竟如何才能切实推进研究性教学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是任课教师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关于研究性教学的概述

(一)研究性教学的内涵

基于研究性学习,在教学领域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研究性教学的理念。研究性教学是指通过科学研究途径与情境在课堂中的创设,为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提供可能。研究性教学开展的目的在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更具主动性。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单纯强调探究,而是在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实现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的切入点可以是简单的中医知识,也可以是一个独特的假设,通过引人入胜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满足与快乐。

(二)研究性教学的优势

研究性教学的优势在于立足于科学精神,通过明确的研究目标的设计,实现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知识的创新改革。研究性教学不是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而是将研究的理念与课堂教学融会贯通,并在核心的中医学科思想与科学方法的指引下,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并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质意志的树立,为综合型全面发展医学人才的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研究性教学的缺陷

不能否认的是研究性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研究性教学与学科教学之间的隔阂、教学体系构建不完善等,这些都需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深入探究才能进一步解决。从根本上而言,研究性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所以在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学中还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性教学应用的设计与分析

(一)基本教学资料

为了探究研究性教学方式的实际教学效果,笔者特在2014年9月到12月这四个月期间选取了我校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共30名,其中男同学20名,女同学10名,将这30名同学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同学的性别、年龄以及其他因素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保障了此次教学试验的科学性。

(二)方法设计

实验组与对照组需要保障教学进度的统一,以“五行学说”相关教学内容为示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以教材内容为核心进行讲解。实验组则采用研究式教学,采用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讨论、问题的研究以及答案的总结。学生在研究式教学中能够领略到不一样的活跃而灵动的教学氛围,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看法主动地表达出来。教师在研究式教学中处于引导性的辅助地位,对学生看法与认识中的偏差进行及时的纠正,让学生能够随时进步。

(三)结果分析

经过为期四个月的教学试验,现将结果分析总结如下:研究式教学中学生的中医基础知识更加牢固,教学质量与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而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对照组教学成效与之前并无太大差异。

三、推进研究性教学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措施

(一)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呈现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需求,因此,在研究性教学方式的引导下,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的方法涉及到以下几方面:首先确立好教学目标,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其次是注重教学中记忆的重要性,中医基础理论涉及到庞杂的专业知识,只有做好记忆工作才能应用自如。最后则是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进行有机结合,在完成课堂研究式学习之后,能够对相关中医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二)合作研究式教学的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涉及到中医学视角下的疾病认识及防治方法、中医中蕴含的哲学原理以及人体生理等内容,合作研究式学习首先需要划分好课堂讨论小组,同一小组的同学制定出共同的学习目标,探讨最佳的学习方法并就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

(三)完善科学教学评价体系

当前的教学评价单一,以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来评判教师的教学效果。而在研究式教学中,评价体系应该更加科学、完善,包括课堂氛围、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以及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性教学方法能够切实提升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水平与质量,教学效果显著,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转变以往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深入地理解医学基础理论与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相信,随着探究性教学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应用的推广和深入,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综合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严灿,潘毅,邓中炎.《中医基础理论》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与研究[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1(4).

篇(2)

《中药学》是阐述、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必修的基础学科之一,同时又是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枢纽课程。但《中药学》内容庞杂,大部分同学反映中药难学,而良好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减轻学生学习的困难,提高《中药学》的教学质量。本人就几年来中药教学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1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

中药是中医的理、法、方、药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在上课过程中,有必要对学生讲授中医的基础理论知识,以提高学生的中医理论水平,并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例如,向学生介绍取象比类是中医思维的核心,在中药中亦有大量运用,如以皮治皮,以心治心,以核治丸等,从而引导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使学生能一定程度上推导出药物的某些作用。如桑寄生是寄生在桑树上,犹如胎儿寄生在母体上一样,需要母体供给营养,因而具有安胎作用。到后面补益药讲到菟丝子时,只需向同学们介绍它亦是寄生性的,寄生在大豆的叶子上,与桑寄生相同,同学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菟丝子具有安胎之功。

2注重培养学习中药的兴趣

2.1加强直观教学中药学的内容比较枯燥抽象,为了激发同学学习中药的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接触中药。结合图片,解释药名的来历,如百部,先让同学观察其根部,然后再向其解释其命名的缘由。同时告诉同学在校园中就可以见到的一些中药,让其感觉到中药其实距离我们很近。并拿来中药的标本以加深印象。通过直观教学,可以使学生加深印象,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2.2讲小故事通过引用经典的小故事,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使同学们加深对药物治疗作用的印象,并激发同学对中药的兴趣。如在讲解木瓜这味中药时,向同学们讲解木瓜的有关小故事,使同学们在哈哈大笑之余,记住了木瓜是治疗脚气肿痛的要药。在讲何首乌这味中药时,向同学们介绍关于何首乌流传久远的小故事,让同学们记住了这味药善于治疗须发早白。

2.3引入病案该教学模式可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中药的兴趣,坚定学好中药的信念。同时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吸收知识、探索知识的能力。如讲到酸枣仁时,给学生讲了名医马有度曾因此药而走上中医之路,并成为名医。他在药物运用中发现炒枣仁安神效果的确较生品为好,并在其后的临床应用过程中,细心体会用药,在此基础上,几经改进,他们终于研制出安神新药——速效枣仁安神胶囊。

3运用比效归纳法

比较就是对有联系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相关方面进行比较,以达到认识、区分事物的目的;归纳就是对事物的特点进行总结,以加强记忆,有比较才有鉴别,有归纳才利于记忆。通过比较归纳可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简单化、系统化,便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较归纳法在《中药学》的学习过程中亦占有重要地位。

3.1讲清共性与个性在各论每章概述部分讲述时,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课程,把药物的药性、功效、主治证等主要内容讲深讲透,使学生明确本章药物的共性。讲到具体药物时,指出其共性,指导学生与刚讲授完的概述部分共性相联系,并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推导出药物的主治证。启发引导学生从功效推导出药物作用,从而减轻学习负担。然后再求异,突出个性,重点讲授每味药物的特点与特性。

3.2同类药物中,相关药物或药对的性能的比较归纳如解表药中的麻黄与桂枝,荆芥与防风,桑叶与;清热药中的石膏与知母,黄芩、黄连与黄柏,赤芍与牡丹皮等。

3.3同源比较即对来源同一植物,而药用部位不同的中药进行归纳,一般来源相同的,功效总有相同之处,桑白皮与桑枝、桑叶,瓜蒌与天花粉,但麻黄根与麻黄比较特殊,虽来源相同,作用则明显不同。如老嫩或加工炮制有异的药物之性能进行比较归纳。如,肉桂与桂枝,枳实与枳壳,青皮与橘皮,熟地黄与生地黄,胆南星与天南星,生大黄、制大黄、酒大黄等。

3.4引导学生以药物科属为纲归纳药物的性味、功用此方法不仅有助于记忆,同时亦可作为探索药物新功用的思路。如来源于矿物类、动物、昆虫、海产药多标以咸寒。五加科的多有补益作用,天南星科的多有毒,桔梗科的多有化痰止咳作用。如在讲党参时,告诉其虽有参名,却并非五加科的,而是桔梗科的,与功能止咳化痰的桔梗同科属,因此,在临床上亦有医家用党参来止咳化痰,从而扩展了学生的思路。

3.5同名而不同种的药物性能的比较归纳如川贝母与浙贝母,汉防己与木防己,川牛膝与怀牛膝,南五加皮与北五加皮等。

3.6功效为纲进行归纳具有相同功效的药物不仅存在于同类药中,在不同的章节中也有。因此,有必要对相同功效的药物进行归纳。如对具透疹、明目、通鼻窍、升阳、开窍、安神、安胎、润肠通便功效的药物进行总结,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比较。

3.7以相同病证为纲进行药物的归纳比较这种方法有利于以后方剂的学习和临证用药。又如常用治黄疸、虚喘、泄泻等病证的药物各有哪些,其作用机理有何异同等。

篇(3)

关键词:西医院校;中医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239-02

0 引言

《中医学>是西医院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生必修课程之一,是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平行的一级临床学科。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点,也是我国医疗卫生政策中西并重的具体体现。西医院校所学的《中医学》是将主要的中医理论知识、临床应用知识及技能压缩在一起而成,学由于课时有限,多将中医课安排在一个学期54个学时内完成。因此,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在短短的几十个学时内,讲授从中医基本理论,培育中医诊断方式和辩证施治等如此广泛的内容,亦不太现实。因此,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由于西医院校培养目标与中医院校不同,中医学教学授课内容过多而学时有限,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理解掌握过多的内容。②理论与临床实践脱离,基本没有见习示教机会,造成基础理论与临床分裂。③系统学习过解剖、生理、病理、疾病等知识的西医学生,已经基本形成了西医诊疗逻辑思维过程,对中医学关于五脏六腑及生理、病理等相关概念极易混淆。④中医学教材中医词汇表达晦涩、抽象又不确定,基本理论深奥玄妙,对没有学习过古汉语的西医学生来说难度较大。⑤中医学多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既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何深化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质量,探讨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改革的途径,是我们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为搞好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和对策。

1 明确培养目的,根据培养目的拟定教学目标

把了解和弘扬中医传统文化作为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以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力求让学生从中医学中获取揭示生命奥秘的知识。因为了解和认识不同医学体系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认识差异,能增强他们对人类复杂生命奥秘不断探索的兴趣。因此,中医学教学目标可考虑定位为:①弘扬中医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⑦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医学理论知识及其独具的特色和实践优势,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医自学能力和深研能力;③准确理解、把握中医学的整体、形象、想象、辨证施治等科学的中医临床诊疗思维和研究方法,认识中医药的实用价值,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医学的过程中逐步认识中医,理解中医,宣传中医,运用中医。当然,这个目标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广博知识,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2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材

目前我们五年制临床医学系选择的是面向21世纪系列课程教材中陆付耳、刘沛霖主编《基础中医学》作为通行教材,该教材分为基础理论、辩证论治、证治药方三部分。第一部分中医基础理论涵盖中医学的形成、发展及特点,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以及中医的病因病机。第二部分辩证论治包涵四诊、中医辨证论治的总论和八纲辨证、病邪辨证、虚损辨证、脏腑辨证外感病辨证以及治疗原则和方法。还有中药、方剂和针灸的概述。第三部分证治药方讲述了表征、热证、寒证、风湿证等十五项证候的诊治方法。该教材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注重中医思维逻辑和方法学培育,是优秀的中医学习教材。我校已应用八年,教学效果显著。

3 根据教材确定学习目标

由于学生对现代医学的教学模式及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定的固有模式,而现在面对的是与现代医学截然不同的中国传统医学,必然会产生疑惑、甚至根本无法接受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去进行中医教学,其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所以在讲课时,首先讲明中医学的特点,说明它与现代医学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医基础知识时,尽快从现代医学的观念中解脱出来,在头脑中建立一种新的理论体系,不要拿现代医学的某些观念去生搬硬套祖国医学的理论。反之会直接影响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学习技能。

4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分授课教师单纯的为应付教学,完成工作任务,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多选用灌输式教学,主观上认为中医对西医院校学生用处不大,对其重视不够;就学生而言,虽然一部分学生对中医学的兴趣逐渐增加,但大部分学生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认同感加之对中医理论深奥难以理解,也增加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导致中医学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理想。

教育家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学好。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认真备课,精心作好教学设计、安排授课计划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积极改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突出中医学的人文特色。中医学植根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之中,深受我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影响,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与中医学有关的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医学史、中国古典文化及等相关的人文背景知识,使学生通过了解中医学的渊源,进一步加深对中医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西医院校中医课的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多,使得教学重点突出,提高授课和学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在讲课过程中十分强调重点内容,对重点内容详讲、细讲、反复讲,对次要内容,则以学生自学为主,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的学习效率,而且提高了教师授课效率。教师要克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还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并具备相关的西医有关理论和生物学知识。中医理论多比较抽象,与学生在此之前所学习的西医基础知识联系较少,教师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引导来调动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效率就得以提高。

5 建立多种学习途径,满足对中医有浓厚兴趣学生的高端学习需要

中医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学派林立、著作繁多,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其理、法、方、药还未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统一化。要使中医药永远立于世界科技之林,必须培育一大批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因此,如何将对中医感兴趣的学生培养成优秀的后备中医人才,也是我们研究的课题之一。建议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中医名著典籍介绍;讲座的形式开展中医拓展新领域,如:养身、美容、保健、慢性病、亚健康、肿瘤的治疗等等。大幅度削减课时,提出自主学习、比较学习的方法,在中西医基础理论、诊疗思维过程、诊疗方法上进行比较学习的方法,从而形成和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医学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趋势,不仅需要高、精、尖的专才,更需要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通晓文、史、哲、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中医学正是融文、史、哲、医于一体。在西医院校教授中医课程,正是给这些未来的人才指点入门的路。未来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会逐渐模糊中医和西医学的明确界限,会逐渐融合所有医学体系包括中医学在内的优势,摒弃各种医学体系固有的缺陷,形成一种更为科学和合理的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的医学体系。在此之前需要大批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而为西医院校学生讲授中医学课程,无异于在今天交给他们一把打开未来生命之门的钥匙。因此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也应该不断改革,使其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更为科学合理,更好地为培养适应社会和医学学科发展的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陆付耳,刘沛霖,基础中医学[M],科学出版社医学分社,2003,06

[2]寇胜玲,侯梅荣,试论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4,19(3):45-46

[3]吕军影,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3):228-229

篇(4)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理论学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196-02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中医内科的理论学习不够重视。究其原因,该课程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其理论教学建立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基础课程上,教学内容上有许多与基础课程交叉重复之处。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故学生常对教材中涉及以往重复的、已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兴趣不大。同时,《中医内科学》涉及的名词术语多、概念较抽象,且内科病证中的一些内容如病因、病机、证型等重复较多,学生常常感觉《中医内科学》的教材枯燥、内容陈旧重复、学习难度较大,故常常表现出对《中医内科学》的理论学习重视不够、兴趣不大。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对《中医内科学》理论学习的兴趣,对提高《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

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讲授。例如,对各病证的定义、概念、内容,教师不应仅简单地用文字加以讲解表达,中医内科的许多病证都具有典型的症状特点,学生由于经验所限,往往缺乏对病证的具体认识,如果能结合各病种的特征与临床特点进行分析,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授课,学生的兴趣也将会随之提高。如中风病人的语言謇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痹证患者关节僵硬、肿大、变形、屈伸不利、甚至肌肉萎缩等;哮病患者急性发作时的“喉中如作水鸡声”;痫病病人的多种发作形式;鼓胀患者的腹部胀大如鼓、脉络显露、赤丝血缕等体征;黄疸病人的目黄、身黄、小便黄及阳黄、阴黄的不同临床特征;水肿病人的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的液体潴留;等等。这些均可借助对图片、音频、视频等的综合应用,使学生看得见,听得懂,从抽象概念变为具体印象,从枯燥深奥理论转为生动易懂知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随之提高。

2.加强古代经典医籍的学习。《中医内科学》内容丰富,各病证的“概述部分”中均有大量古代医家对内科各病证的精妙论述。通过对历史源流的讲解,进行《中医内科学》知识内容的拓展,从而加强学生对古代医籍的学习过程,加深学生对病证的感悟,激发其想象力,并促进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如对“胸痹”一病,学生如能在课前将《金匮要略》中提到的“阳微阴弦”充分理解,则会对胸痹的病因病机、辩证分型易于掌握;再如讲授“水肿”病时,掌握《素问・汤液醪醴论》中“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s”的治水三法对了解水肿病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中风”的病因病机复杂,在讲授历代医家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时,结合唐宋不同阶段前后对中风的不同认识,可讲述唐宋以前的“内虚邪中”、《黄帝内经》的“气血逆乱”、金元时代主张的内因(心火、肝风、气虚、血虚夹痰)及明清医家逐渐形成完善的“内伤积损、肝风内动、气虚血瘀”及至清末民初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倡导中西汇通,“气血不足”、“肝阳肝风挟气血并走于上”等,从而了解中风病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与成熟。

3.重视病因病机内容的学习。系统掌握病因病机对学生能否具备清晰的临床辩证思维而言十分重要,所以也是《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但由于中医病因病机学说多为思辨性质,内容常表现为单调性、重复性,不似讲解《西医内科学》中的内科疾病病理机制那样图文并茂、引人入胜,例如病因部分不外乎外感六、饮食不节、情志不调、劳倦久病、先天禀赋不足等;病机部分不离气血津液受累及脏腑精气受损,虚则为气血阴阳不足,实则为气滞痰浊瘀血水饮,故学生学习时常常觉得枯燥乏味。针对本部分的内容,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采用图表教学法来讲授本节内容。通过各种图表信号,可使复杂的内容简洁明了,并便于学生结合以往的知识,简要地把需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迅速地理解和抓住知识要点,以增强学习效果,提高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授“痹证”时,总结了下面的图表。(见图1)

在讲授时,通过对图1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图表,才能便于记忆。从图表中,可看到痹证的病因为感受风寒湿热(外因)和正气不足(内因);基本病机为经络闭阻(肝胆络脉失疏和肝胆络脉失养);病性有“邪实”与“正虚”之分,邪实以风寒湿、风湿热、痰瘀为主,正虚以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为主,日久可内舍脏腑,形成“五脏痹”。证型及其代表方为:风寒湿痹证,薏苡仁汤;风湿热痹证,白虎加桂枝、宣痹汤;寒热错杂证,桂枝芍药知母汤;痰瘀痹阻证,双合汤;气血虚痹证,黄芪桂枝五物汤;肝肾虚痹证,独活寄生汤。只要理解并记住上图,痹证病症的重要知识点就基本掌握了。通过把疾病总结为由重要知识点组成的图表,学生就很容易掌握每个病症,减少对病症的混淆。

4.结合临床实践、病案讨论进行教学。《中医内科学》实践性较强,单凭课堂上的教学远远不够。《中医内科学》教材中虽讲解了内科50余个常见病证及其相应的附病,内容繁多,涉及面广,知识密集,但教材仍不可能将临床病证千变万化的表现和各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均记载其中。因而学生真正面对患者时常感束手无策、无从下手,究其原因还是临床辩证思维能力不足。如果不结合临床实践,学生很难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自我学习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对临床经验很感兴趣,如能结合临床实践中典型有效的病例或中医名家的临证验案,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大大提高,从而更明确学习目的,也能进一步促进对《中医内科学》理论的学习。此外,案例教学法也是《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常用的、有效的方法,它以临床诊治典型实例进行教学,通过源于实际的案例来反映辩证论治过程,举一反三,可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意总结、归纳和比较。学生们常反映《中医内科学》的内容冗繁、难记,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只有把知识熟练记忆,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遇到患者才不至于无从下手。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如比较、归纳、联想、总结等,前后联系,总结规律。如运用比较法,可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相关病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引导学生在比较、辨别中增强归纳、分析与研究的能力,并避免死记硬背,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胃痛的寒邪客胃证、腹痛的寒邪内阻证,均有外感风寒邪气的病因,均为急性起病、疼痛拘急、得温痛减、遇寒加重,但疼痛部位不同,胃痛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腹痛则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为主,其代表方分别为良附丸、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均以良附丸为主方。咳嗽、肺痨、咯血均可见肺阴亏耗证,均以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带血丝为主症,但主方则有沙参麦冬汤、月华丸、百合固金汤的不同。归脾汤在《中医内科学》中是运用最为广泛的方剂,可引导学生归纳用于心悸、不寐、健忘、眩晕、郁证、阳痿、血证、内伤发热、汗证等病。在讲授的时候,采用比较、归纳的方法中,前后联系,总结规律,便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和掌握疾病。

总之,对于《中医内科学》的理论教学,只有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中医内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自我学习的意识,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中医内科学》理论教学的关键内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成为既有理论知识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合格中医人才。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ory Teaching in "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NG Xiao-yun,HUANG Feng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unming,Yunnan 650500,China)

篇(5)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7.051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7-0110-03

本体(Ontology)是针对领域概念体系的精确规范,用以指明概念的定义以及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它能使交互各方对特定领域内共用的概念、词汇以及概念分类达成一致,支持知识的共享和重用,解决系统之间的互操作问题。近年来,本体工程成为中医药领域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1]。笔者围绕中医药本体工程,通过查阅近10年相关文献,探讨中医药本体工程的方法、技术、覆盖范围和应用,以期为中医药本体开发人员提供参考。

1 概述

中医药学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中医药信息学的一个核心任务,是实现中医药知识体系的数字化,从而面向中医团体提供准确、详实的知识服务。中医药知识资源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包含大量古汉语成分,难以精确描述。现代医学所使用的知识建模方法并不完全适合于中医药领域。因此,迫切需要提出创新的知识建模方法,以支持中医药知识的数字化建设。

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尝试基于领域本体,研制符合中医药领域特点的知识表达框架,解决中医学知识的获取、分析和推理等问题,包括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的建设过程中,构建了中医领域本体,如中医诊断方法、中医术语、中医证候、中医脉象、中医病机等30多个中医本体类,用于实现中医学知识的获取、分析和推理[2-3]。尹氏等[4]针对中医药术语标准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使用本体工程方法,研制了中医药学语言系统(TCMLS)。此外,本体还被用于阴阳理论[5]、五行理论[6]、中医诊断[7]、证候学[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2009ZX09301- 005-0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1A122);第52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2M520559);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zz060303)

通讯作者:崔蒙,E-mail:

中药学[9]、方剂学[10]、治则治法[11]、针灸学[12]、中医古籍[13]等领域的知识建模和知识获取。这些研究表明,领域本体为中医药知识体系的形式化表达和系统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2 中医药本体工程方法学研究

本体工程多是面向特定领域开展的,其方法在各个领域中不尽相同。中医药领域的本体建设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其方法学体系尚未成熟、亟待完善。目前,国内外尚缺乏构建中医药领域本体的成熟流程、方法和标准规范。中医药领域的知识体系独具特色,极为复杂。中医药本体建设必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中医团体的广泛参与和密切协作。若没有合适的方法学作为指导,就难以在不同的本体工程中贯彻一致的设计原则,这不利于本体的规模化和互操作。因此,需要对中医药本体工程方法学进行深入研究。

在方法学研究中,学者们首先提出了一些构建中医药本体的基本原则。如林氏[10]提出对中医药概念的表达不必单纯强求标准化和一致性,而应在本体的启发和应用上,完整、忠实、准确地表达中医药传统理论的语义,并做到机读、通用、可共享,为实现中医药资源数字化奠定基础。方氏[14]提出,中医药本体的建立必须在深入理解中医药领域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这些原则对本体工程的实施都具有指导意义。

本体工程方法学中的一项关键任务是顶层本体的设计。中医顶层本体不仅为中医本体的构建提供了框架,而且有利于实现中医本体同其他领域本体之间的整合,是构建完整中医本体的基础。高氏等[15]对中医顶层本体的构建做了初步探索,并指出中医顶层本体必须包括一般科学的概念接口、一般生物医学的概念接口和中医的最高层的抽象概念。另外,TCMLS的语义网络中包括层次化的语义类型和通用的语义关系,为TCMLS的构建提供了框架,也可被视为一个顶层本体[16]。

TCMLS是在本体论指导下构建的大型术语系统,旨在提供一套计算机化的术语系统,支持中医药数字资源的系统整合和深度利用,向中医团体提供开放、智能的知识服务[4,16]。方氏[14]提出了一套基于本体构建TCMLS的方案,其中涉及本体类及其层次结构、语义系统、概念集合、术语规范、通用编码等诸多方面,并提出了本体规范存储和查询的方法,以帮助用户管理和获取中医药信息。曾氏[17]论述了TCMLS的构建思路、设计原则、架构与方法,包括术语及定义的采集范围及标准、定义类(Class)和类的层次结构(Hierarchy)、语义关系等。谢氏等[18-19]对TCMLS的语义网络作了深入分析,并将其与一体化医学语言系统(UMLS)的语义网络进行了比较研究。汤氏[20]提出了面向中医药本体工程的协作方法,据此构建了TCMLS的共建平台。Mao等[21]提出基于子本体模型的本体演化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TCMLS的管理和重用。TCMLS的建立是一种创新性工作,对中医药学数字化、标准化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在目前国内外缺乏构建领域本体的成熟流程、方法和标准规范的状况下,TCMLS为中医药本体工程方法学的完善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构建大型领域本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为降低成本,学者们开始研究领域本体的自动构建方法。刘氏等[22]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中医药领域中已有的公认领域知识进行了重构与利用,并利用领域专家知识实现了受限文本的本体自学习机制,从而成功实现了中医药学知识描述体系的自动构建与获取。这项工作初步证明了中医药本体工程自动化的可行性,为解决本体构建的瓶颈问题提供了另一途径。

3 中医药本体的覆盖范围

如上所述,本体技术已被引入中医药的诸多领域,在知识建模和获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李氏等[8]分析了证候的语义特点,将证候的组成要素拆分成中医意义下的基本语义单元,对语义单元如何组合成证候名称的规律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证候本体。曹氏等[7]在NKI本体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医舌诊本体,该本体划分为“舌质”和“舌苔”2类:在“舌质”类下建立了“舌神”、“舌色”、“舌形”、“舌态”4个子类;在“舌苔”类下建立了“苔质”和“苔色”2个子类。该本体已被用于中医舌诊知识的获取。

在中药方剂学领域,周氏等[9]构建了面向中药学的领域本体,以全面描述中药的本质,揭示中药本身及中药间复杂的功效与物质关系,澄清中药的知识结构,为中药的知识表达提供数据基础;林氏等[10]在分析中医药领域概念表达的特点和中医药检索的现状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了方剂学本体,其内容包括方剂分类、主治、功效、禁忌、配伍等。

此外,高氏等[5]对气的失常与阴阳失调病机的逻辑联系进行了本体建模;朱氏等[12]基于语义网络技术研发了面向传统针灸知识体系的顶层本体;吴氏等[6]对五行理论及其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本体建模;于氏等[23]对中医基础理论体系进行了本体建模;纪氏等[24]探讨了基于本体理论的针灸学知识组织方法,初步建立了一个针灸学领域本体框架,并验证了该本体应用于古籍检索的可行性;李氏等[25]参照中医脑病学的理论体系,复用已有中医学本体和国外生物医学领域本体,构建了包括概念及其概念间相互关系在内的中医脑病学本体。

领域本体在中医药国际化方面也发挥了作用。如韩国Jang等[26]构建了面向“传统韩国医学”的本体,描述了药材的名称、用药部位、功效等知识,并刻画了药材、症状、疾病和疗法之间的关系。该本体中包含60000多条陈述,这些知识是由领域专家从韩国药典、传统医学经典和教材中获取的。这项工作对于加强国际社会对中医的理解和认识、促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4 中医药本体的主要应用

近年来,中医药本体被广泛用于从文献等知识资源中获取中医药结构性知识。中医知识获取是计算机自动实现知识管理、知识重组的前提,也是知识工程领域的一个难点问题。郑氏等[27]采用本体技术及数据挖掘分析技术,通过对中医医案与中医经典著作文献进行关联研究分析,实现了名老中医的知识获取和传承。蒋氏等[28]提出了一种基于领域本体的知识获取方法,对医案中蕴含的知识进行形式化表示,构造中医领域的语义网络,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抽取中医领域的概念语义场。刘氏等[29]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中医专家临床病案的知识获取方法,这种方法基于中医学本体,通过电子病案获取专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诊疗知识,并将病案蕴涵的知识转化为形式化的知识,存入NKI知识库和NKI病案库。

中医药本体也为中医药古代文献的数字化作出了贡献。朱氏等[13]构建了面向中医古籍的语言系统(包括语义类型和语义关系)。林氏[30]从收集的中医骨伤资源(主要是中医骨伤古籍)中提取骨伤相关的术语,然后设计本体的框架并构建了中医骨伤古籍小本体。谷氏[31]基于中医古籍文献叙词表,构建了面向中医古籍文献的领域本体。这些本体已被用于从中医古籍中获取结构性知识,从而支持古籍的语义检索和深入分析。

构建中医药本体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解决中医领域知识同其他领域知识的融合,以及中医领域知识内部的融合问题。在中医药领域中,存在大量富含中医药领域知识的数据库,但它们之间存在严重的异构性,这增加了中医药知识融合的难度。Chen等[32]基于领域本体实现了中医药异构数据库的集成,从而将中医各科知识融合为计算机化知识体系,以支持知识的统一访问。此外,中医药领域本体在知识检索[30]、专家系统[33]、中医百科[34]、智能系统[3]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5 小结

本体是一种新型的知识组织技术,主要源自人工智能(尤其是知识表达与推理)领域,也涉及到哲学、语言学、术语学和认知科学等。近年来,本体成为中医药领域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中医药学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知识体系,具有复杂的概念层次结构和网状的知识结构,并且与其他的自然、人文学科之间存在着交叉融合的关系。传统的知识组织系统结构简单、表达能力有限,无法完全解决中医药知识表达中的复杂问题,而本体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强大的知识表达和推理能力。上述研究表明,领域本体能够准确定义中医药领域概念,系统表达它们之间复杂的语义关系,并支持知识展示、决策支持、知识发现等中医药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兵,裘俭,张华敏,等.中医药领域本体研究概述[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3):100-101,106.

[2] 曹存根.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意义[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4):255-259.

[3] 曹宇峰.病案分析引导下的中医智能教学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4] 尹爱宁,张汝恩.建立《中医药一体化语言系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3):90-91.

[5] 高博,崔蒙,宓金华,等.气的失常与阴阳失调病机的逻辑联系及三维展示模式[J].中国数字医学,2010,5(5):50-53.

[6] 吴朝晖,陈华钧,姜晓红.Modern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09- 124.

[7] 曹宇峰,曹存根.基于本体的中医舌诊知识的获取[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23(3):31-34.

[8] 李明.证候本体的构建及其应用[D].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2009.

[9] ,王振国.中药Ontology概念关系体系的构建探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3):96-97.

[10] 林丹红,钟伶.Ontology在中医药概念表达中的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7,28(6):545-549.

[11] 侯玉,张昌林,车立娟,等.构建中医治则治法本体的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0,23(5):603-606.

[12] 朱玲,崔蒙.传统针灸知识体系语义网络的构建探讨[J].中国数字医学,2010,5(5):47-49.

[13] 朱玲,崔蒙,贾李蓉,等.中医古籍语言系统中的语义类型分析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2,7(4):5-7,14.

[14] 方青.基于本体论的中医药一体化语言系统[D].杭州:浙江大学, 2004.

[15] 高成勉,包含飞,,等.本体构建原则及其在中医顶层本体构建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08,21(5):581-583.

[16] Zhou X, Wu Z, Yin A, et al. Ontology development for unifi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language system[J]. Artif Intell Med, 2004,32:15-27.

[17] 曾召.本体论在中医药学语言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7,16(1):4-6.

[18] 谢琪,崔蒙,曹存根,等.基于领域本体方法构建中医概念信息模型的思考[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4):621-625.

[19] 谢琪.基于本体方法构建中医药概念信息模型的方法学示范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

[20] 汤萌芽.中医药本体工程及相关应用[D].杭州:浙江大学,2007.

[21] Mao YX, Wu ZH, Tian WY, et al. Dynamic sub-ontology evolution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b ontology[J]. Journal of Biomedical Informatics,2008,41(5):790- 805.

[22] 刘耀,穗志方,,等.中医药本体构建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8,26(4):58-62.

[23] 于琦,崔蒙.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知识表示[J].中国数字医学,2010,5(5):25-26,29.

[24] 纪军,徐鸣曙,杨韵华,等.针灸学领域本体构建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8,29(5):25-28.

[25] 李毅,张梅奎,杜侃,等.中医脑病学本体的探讨及其构建[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6):96-101.

[26] Jang HC, Kim JY, Kim SK, et al. Ontology for medicinal materials based on traditional Korean medicine[J]. Bioinformatics,2010, 18(9):2359-2360.

[27] 郑健,林丹红,李其铿,等.基于本体的名老中医医案研究应用系统[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8,18(6):48-50.

[28] 蒋宏潮,王大亮,张德政,等.基于领域本体的中医知识获取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8,34(12):16-18,21.

[29] 刘和洋,曹宇峰,秦丽娜,等.基于本体的中医专家临床病案的知识获取方法[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5,15(8):80-83.

[30] 林尔正.基于中医骨伤古籍本体的语义检索研究[D].福州:福建中医学院,2008.

[31] 谷建军.基于叙词表的中医古籍文献领域本体建模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

[32] Chen HJ, Mao YX, Zheng XQ, et al. Towards semantic e-scienc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BMC Bioinformatics,2007, 8(Suppl 3):S6.

[33] 张德政,彭嘉宁,范红霞,等.中医专家系统技术综述及新系统实现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24(12):6-9.

篇(6)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中西医学

一、中西医结合医学概述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一项研究中西医联合治病的学科,从微观的角度上来看,这是一门研究中西和西医形成与发展的研究内容,探究中医和西医在治疗某项疾病中的优势和劣势,并将两种医学中的优点进行融汇,吸收两者的长处,制定一项新型的医学理论,更好服务于疾病治疗和医学进步。中西医结合发展是当前医W发展的重要议题,也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中医注重养身和身体调养,对疾病治疗采取保守的治疗理念,而西医则直达病灶,消除身体的疾病部位,中西医结合医学囊括了中医和西医的治疗理念,对疾病采取宏观性的治疗策略,提高整体的医学水平。

二、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思考

(一)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观念认知

从医学起源和发展来看,中医是一种经验化的医学手段,其注重人体整体性的功能调控,重视人体微观病灶的关联系,是一种集体补偿性的治疗方法。中医则属于实验医学范畴,注重微观局部病灶的发病因,其治疗理念采取对抗性的治疗理念,直达病灶深处,对肿瘤、急性心血管等重症急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要端正认知观念,不能将两种医学对立,要认识到两种医学的互补性,坚持中医医学的特色,将先进的西医设备和治疗方法和中医结合在一起,发挥两种医学的优势,促进中西医的融合。

(二)强化对中西医学的差异性认知

中医和西医属于两种不同的学科划分范畴,两种医学在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法中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中西医几何医学发展要重视这种差异性,在医学差异性中寻求医学融合和合作,以医学科学作为基础理论,保持中西医学的发展优势,消除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困扰。中西医要深入研究生理和病理的内在联系,将宏观化的治疗理念纳入到西医中,将科学的研究方法融入到中医的研究中,从两者之间寻找新的理论支撑点,实现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临床实践快速开展,在医学实践中完善中西医学。

(三)建设中西医学科学目录

当前我国的中西结合医学发展面临的困境之一是没有创建完善的科学目录,这影响了专业化发展进程,在高校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招生中,其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性的学科进行招生,这增加了科学定位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中西医学科学目录制定要秉承着医学开放、医学共享及医学融合的理念,推进中医科学的理论化进程,将中医治疗体系逐步完善,针对其药理分析、治疗方案及病灶研究等制定科学化的操作流程,实现中医研究方法和西医研究方法的统一性,真正实现东西融合的医药学发展理念。

(四)打造专业化的医学团队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专业化医学团队的支撑,我国中医学的学者和大师都已经年近不惑,西医传播和发展的后续力量严重不足,中医甚至进入了低迷的发展阶段,专业性中医人才的流失加剧了中医发展的困境。因此,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首先要建立专业化的团队,鼓励中医从业者研究西医的理论方法,也加速西医从业者的中医治疗理念提升,加快融合性医学团队人才培养。在学生培养方面,要注重医学理论知识的积累,同时培养学生先进医学研究方法的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学科人才,为中西医结核医学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目的是提升现有的医学水平,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融合在一起,实现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衔接和融合。受到长期的思维认知束缚,很多人认为中医就是唯经验论,中医治疗是慢行调理,不能起到立竿见效的作用,而西医则直达病原,治疗效果显著。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实践应当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治疗理念穿插,将中医经典古方的药理学试验和西医的临床试验结合在一起,结合现代的技术实验去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当前医学技术快速发展,中医学的优势体现在肿瘤疾病和妇科疾病的保守治疗,而西医则是以现代化的诊断技术来确定病情,中西医结合医学要秉承西医的诊断技术和诊断方法,挖掘中西医的优势,在西医的研究方法下开展中西药方的病理学探究,在临床实践中验证中医学的可信性,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目的是融汇两家所长,探究医学发展的新方向,创建新型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探究中医的病理学科学性,采用中医的诊断技术诊断病情病灶,采用药物提取技术挖掘中医药方的有效成分,实现中医和西医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于占海.对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一点认识和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09).

篇(7)

对等理论功能对等中医儿科英译

1什么是对等翻译理论

“对等”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西方翻译界遵循的翻译原则之一。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Jeremy Munday在《翻译学导论》一书中曾指出现代翻译理论从5个方面探讨对等的方法和途径,即“语言学途径”、“文艺学途径”、“交际学途径”、“社会符号学途径”和“翻译方法途径”。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大师尤金・奈达从交际学途径出发,将翻译定义为“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20世纪80年代,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他认为这一概念将之前的“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既要求翻译的效果对等,同时也尽可能追求目的语和源语的形式对等。功能对等理论很好地体现了翻译的交际性,因此也是奈达对等理论的核心。

2奈达对等理论在中医英译中的应用概述

自奈达的对等翻译理论传入中国,它在中医术语的翻译,译者的素质研究以及中医文化的翻译中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南作用。

关于中医术语的翻译,姚欣等人曾基于功能对等的翻译观,就《伤寒论》的病症名进行了英译研究,从借用西医术语,增补语义和音译三个方面探讨实现对等的方法,为准确翻译病症名提供了借鉴。陈珊也从功能对等的视角下研究中医术语的英译,探讨了功能对等对中医英译的指导意义,并提出了一系列中医术语英译的原则和方法。关于译者素质,奈达认为不仅需要精通源语和目的语,更需要理解原作者的意图和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吴建等人提出一个好的中医英语翻译工作者首先要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并且了解中医文化西方文化,而且也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关于中医英译中的跨文化因素,李永安分析了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并提出了4条翻译原则和4条翻译方法。但是关于对等理论在中医各个学科中的应用,目前的研究还较少。曲凡等人从动态对等的理论出发对中医妇科的英译作了初步探讨,认为主要的翻译方法和原则包括忠实原文,借鉴西医术语,运用词素构词法。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医各个学科走向世界必然势不可挡。因此中医各个学科的英译在以后的翻译工作中仍需加强。

3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医名词术语英译中的应用

功能对等理论重视翻译的交际性和可懂性,因此把目标读者的反应放在首位。笔者将通过具体术语翻译实例来分析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作用。

3.1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原则―自然和准确

追求自然的原则是指译者要尽可能在目的语中找到和源语对等的词汇。比如中医儿科术语“胎黄”就指新生儿黄疸,英语中对应的词为“neonatal jaundice”,“痄腮”译为“mumps”,“疳积”指慢性的营养不良疾病,可译为“infantile malnutrition”;中医妇科术语”女子胞“就是指子宫,因此可以直接译为“uterus”,“激经”指怀孕期间仍然会行经的表现,因此直接译为“menstruation in pregnancy”。追求自然原则的前提就是必须要弄清楚这些中医术语的内涵,才能够去找寻翻译中自然的对等。

中医英语属于医学英语的范畴,因此也属于科技英语。对于科技英语的翻译首先要确保准确。追求准确是指译者要保证目标读者从目的语中获得的信息和源语传递的信息是对等的,因此也有不少译者提出在中医英译过程中重医轻文是有必要的。比如中医中的“心,肝,脾,肺”并不是和西医中的各个脏器一一对应的,如果直接译为“heart, liver, spleen,lung”目标读者获得的信息和源语传递的信息其实是不对等的;曾有译者把“带下医”译为”the doctor underneath the skirt”,这样在没有弄清源语本来含义的情况下按字面翻译无法给读者带来正确的信息,只能贻笑大方。正确的翻译是“gynecologist and obstetrician”。

3.2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方法

在以上两种翻译原则的指导下,为了实现功能对等,中医术语英译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借用现代医学术语,直译和意译,增加注释的方法。

在借用现代医学术语方面,最常见的莫过于中医的药物制剂类型的英译,中医中的“片,丸,散,糖浆”均采用了西医的术语“tablet, pill, powder, syrup”.关于直译和意译,李永安先生认为中医术语中的解剖用语,基础理论用语和一些中医疗法可采用直译。比如“艾灸”译为“moxibustion”,“正经”译为“main meridian,“奇经”译为“extra meridian”。而中医中与五行的术语以及一些复杂难懂理论术语可以通过意译来完成翻译中的对等。比如中医术语“中风”,和西医里的“stroke”是不一样的,目前公认的比较好的翻译为“febrile disease caused by Wind”.此外,注释的方法也在中医术语翻译中有广泛应用。比如中医中的“气”,不同于英语中的“gas”,有着很丰富的含义。因此比较普遍的做法是直接用汉语拼音‘qi”表示,必要的时候添加注释加以解释。例如“胃气”的翻译可以在译文“the qi of stomach”后面添加注释“the function of stomach and intestines”,通过添加注释,目标读者可以很好的理解这一术语。

4结语

中医的特色疗法,对慢性病的整体调节以及在预防保健方面的优势定会让全让世界接受中医儿科。汪受传先生曾说让中医走向世界。在中医国际化过程中,优秀的中医英译人才定可以大展拳脚,发挥一己之长。但是由于中医语言的特殊性,势必会给译者带来很多挑战。从以上的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医术语英译中的应用分析中,不难看出此翻译理论在英译中的指导作用,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理论进行翻译实践,促进中医的对外传播仍然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7.

[2]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65.

[3]姚欣,盛洁.功能对等视角下中医病症名英译探析[J].中医药理论研究,2012(10).

[4]陈珊.从功能对等视角看中医术语英译[D].2013.

[5]吴健,丁年青.浅谈中医英语翻译工作者的素质[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2).

[6]李永安.如何处理中医翻译中的文化因素[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