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6:08: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室内庭院景观设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庭院设计;景观;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8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316-(2014)06-0011-1
1.引言
目前,我国独居的花园虽还未普及,但正向着此趋势逐步发展。而现有的居家建筑都会有一些附属的延伸,可建成小庭院。如家住底楼有天井或院子,家住楼上有阳台或屋顶,都可视为小庭园的范畴。庭院景观设计就是借助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各种手法,使得庭院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满足人们的各方面需求。
2.庭院设计中景观营造的问题
目前,有精品意识的设计并不多,而景观克隆的现象越来越多,多数设计存在着较大的抄袭和复制现象。从抄袭概念、抄袭风格到抄袭具体的园林小品、植物配置等,尤其是抄袭或模仿境外知名公司的作品。各个知名公司,本身的作品已形成较强的特色和风格,作品之间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加上国内庭院设计的纷纷仿效造成了严重的景观克隆现象。不说千人一面,至少也是似曾相识。因此,许多庭院看起来都是差不多的,没有太多的新鲜感和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失去了庭院风格的多样性与多样化,更背离了庭院设计的初衷。
另外,人们对于景观追逐的过犹不及正使景观设计中的自然元素越来越少。过多强调人文景观,仅考虑视觉上的冲击,不仅费功费料,还使庭院景观离自然越来越远,平添了住户身在其中的压力感。 在庭院景观建设方面,目前呈现出日益精细化与复杂化的倾向。但使用材料的多样化导致室内污染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光滑石材的选用让人们在雨天感到很不方便;对外立面的过分追求使庭院向豪华与复杂发展。这种看似精细化和复杂化的设计倾向正使得人们离自然质朴的居住环境越来越远了。庭院景观设计要尽量体现自然之美,充分发挥和利用自然优势,让自然本原的东西发挥作用,把自然更好地放在景观设计中,让人们不出家门就能享受自然。
3.开放式的庭院设计风格
不管业主的庭院是哪种风格,一点季节性的装扮都能为你展开全新的户外生活体验!将室内布置的诀窍应用到室外,让户外空间和住宅更融洽地结合在一起,正是当下最热门的庭院设计理念。
开放式庭院即无围栏或仅有低矮的小围栏,突破围墙的围隔。其特点是视野开阔,为人们搭建了一个亲近自然的平台,让户外空间和住宅更融洽地结合在一起,把人们从本来封闭的单调空间中解放出来,使其与阳光、空气、绿化、景观形成有机的融合。开发式别墅的室内设计以自由开阔为主,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空间划分,而是化为一体,令人眼前一亮。落地窗的设计使房屋客厅处拥有良好的通风与充足的阳光,室外风景也可一览无余。
开放式的花园,就像英国的自然风景园,花园周围没有拦截,和四周的自然自然相接,形成一种自然相容的氛围。当然对于别墅庭院来说,发展庭院经济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不过却可以将其当做花园设计的一部分,看成是花园的风景,并且重要的是还能收获一些自己亲手劳作的成果。同时,在庭院之中,留一片空间,可以种植或是养殖,一来可以装点庭院,让庭院有别样的风情,同时也可以让你体验田园之乐。结果不重要,重要的在体验其中的乐趣。
总之,庭院景观设计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加多样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慈缘禅寺;寺庙园林;植物景观
中图分类号 S757.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172-02
Abstract Taking the plant landscape design of Ciyuan Temple in Huai'an for example, the use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ing practices and other related theories temple plant landscape were elaborated by green gardens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buddhist temple, showing the elegant daneanorthe of the temple of contemporary,creating a landscape composition combine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culture together.
Key words Ciyuan Temple;temple gardens;plant landscape
1 概述
1.1 寺庙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一般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其中寺庙园林包括佛寺、庵堂、庙宇、道观等佛道两大宗教以及儒教如孔庙建筑的附属园林。
寺庙园林禀承了佛教(超尘脱俗、恬静无为)、道家(清净无欲、修养内丹)的主旨,庄严肃穆的宗教场所通过园林化而更加赏心悦目,从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1]。
1.2 寺庙植物景观
寺庙植物景观是指寺庙园林中的绿化景观,具体主要包括寺庙建筑植物景观、寺庙内庭院植物景观、寺庙其他空间植物景观等,同时也泛指寺庙内的所有的天然形成与人工栽植的园林植物景观。
很大程度上,植物景观对寺庙园林环境的氛围营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园林美化等功能外,对突出禅宗文化主题、体现寺庙园林植物景观文化内涵起着重要作用[2]。
2 植物景观在寺庙园林中的作用
2.1 烘托建筑空间
景观植物让寺庙园林呈现出了庭院的特色[3]。植物景观是建筑室内空间的延伸,美妙的园林绿化与庄严肃穆的宗教建筑融合一体,相得益彰,建筑结合山林绿地,变化中统一,才能更好地烘托宗教氛围。寺院建筑与植物的关系,已不单是建筑与植物的衬托、对比,而是生命与神灵的融合、是不可分割的寺院文化景观的整体[3]。
2.2 强化宗教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高度浓缩的结果,其中积淀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容[4],始终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寺庙园林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多古代诗词及民众习俗中都留下了赋予植物人格化的优美篇章[5]。完美的植物选择与巧妙的配置手法,不但从植物自身的内涵表达寺庙的园林意境,同时通过植物配置形成的不同序列空间也可以来营造博大精深的宗教意境。
2.3 见证悠久历史
我国有许多古典诗词是描写寺庙的园林之美(如“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寺庙的植物造景是集植物学、美学、宗教文化的综合艺术。寺因木而古,木因寺而神[6]。中国古代的建筑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方式,风雨剥蚀,难以久长,修葺重建后缺乏古意。而名木古树不仅高耸巨大,而且具有强力的形体美,给人以幽深古远的历史沧桑感[7]。现实中保存至今的名木古树多与寺庙有关,由于人们对宗教的信仰,使得寺庙周围的树木因神化而免遭破坏,历代相传,蔚为壮观[8]。因而,古树名木,配合周边的自然风景,更加见证了寺庙建筑的悠久历史,源远流长。
3 淮安慈缘禅寺植物景观设计
3.1 项目概况
淮安慈缘禅寺位于淮安市淮阴区南昌北路以东,南接古黄河,北临淮阴软件园,中间由滨河路通过,总绿地面积约61 200 m2。慈缘禅寺位于东方母爱公园内,建筑占地面积约8 400 m2。建筑分为横向三组建筑群,由西向东分别为三圣殿院落、爱心塔院落和大雄宝殿院落,全寺设计采用汉唐风格,庄严古朴,外观上遵袭汉唐白、灰、栗色三色为主调。慈缘禅寺安址于古淮龙脉之地,兴起于文化爱心之都。将成淮河流域一大景观亮点,市民休闲心灵家园,城市人群信仰核心,人文素质培训基地。由于本项目是在原有的东方母爱公园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设计,因而现场有不少较好的植物绿化资源,在尽量最大化保留现有植物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从而创造出独特的寺庙园林意境,是本项目的主要难点。
3.2 现状分析
一是寺院山门地区,铺装面积较大。入口绿量少,主入口气势不足;二是寺院水域驳岸周边的植被退化严重,乔灌木缺乏,水生植物长势不良并缺少变化。三是寺院主体绿化空间配置杂乱,缺乏灌木和地被植物,草地退化严重。四是寺院内庭院绿化尚未配置,建议种植以高大乔木为主,多选取庄重严肃植物如银杏松柏类植物等。
3.3 设计指导思想
3.3.1 突出独特寺庙风貌。要根据寺庙的规模、年代特点、建筑风格、文化意境等因素综合考虑,体现独特的绿化风格,表现出寺庙的精神风貌。
3.3.2 充分体现爱心文化。要结合本寺庙的宗教特点,有利宣传爱心观念与慈悲情怀,使绿化适应性、实用性较为突出。
3.3.3 合理布局全面规划。应做到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让人们从中领会园林绿化空间的层次、对比、虚实、明暗的变化,以更好的起到净化、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
3.3.4 创造优美风景构图。要因地制宜地选择乡土树种,通过翠柏环抱、桃柳相承、拟态莲花、名花果树等植物的多种配置形式和树种的选择,创造出佛国净土、世外桃源的美景圣境,使人们触景生情而升华到理想美的园林“意境”之中[9]。
3.4 具体设计方案
3.4.1 山门入口区植物景观设计。山门入口区从入口山门一直到爱心塔前广场构成一条笔直的主入口轴线,东侧现有一片孝顺竹林,入口阶梯两侧为银杏间植桂花的树阵,整体主入口气势不足,没有佛教入口空间的庄重感与仪式感。改造手法为加强山门入口的轴线感,移植桂花,改为2排笔直的银杏树阵,银杏木质细腻,佛家常用银杏木雕刻千手佛像,故有佛指甲之称,道教、佛教的宫、观、寺、院中多植此树以示吉祥[10],表达游人未入佛寺心先静的情绪营造。两边结合原有的竹林,种植雪松、油松等浓密的常绿针叶植物作为背景,前面配合连翘、海棠等观花植物的点缀,下层用金森女贞、金丝桃、银边黄杨、紫叶小檗、大花萱草等构成宛若祥云般图案的草花地被,整体呈现出庄严又不乏生趣的多样化的园林景观。爱心塔前广场种植3组高大的罗汉松形成点景,罗汉松树形优美,长寿,绿色的种子下有红色种托,好似许多披着红色袈裟正在打坐参禅的罗汉[11],优美的姿态迎接四方善男信女,长寿的特征暗喻寺庙香火源源不断,代代相传。
3.4.2 宗教活动区植物景观设计。宗教活动区主要包括三圣殿院落、爱心塔院落和大雄宝殿院落内庭院及广场空间。均由建筑围合而成,其间分布着数个绿化空间,作为佛教活动举办的主要场地,因而绿化种植以庄严肃穆的规则式为主,自然式为辅,层次丰富,总体体现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幽深禅境。爱心塔内庭院广场对称分布4块绿地,在每块绿地的银杏旁左右各栽植金桂1株,罗汉松3组,下铺栀子花,洁白芬芳,此花为佛家供奉香案的主要花卉,金秋十月,银杏金黄,金桂飘香,气势壮观。三圣殿内栽植4组日本五针松,搭配马尾松与油松,造型独特,下铺吉祥草,此草为吉祥童子为佛祖打坐所铺,塑造佛法玄妙之感,建筑墙角点缀几株腊梅,“便从雪去还传信,才是春来即幻身”,清幽雅静,表达佛教修行方法之一:“安静而止息”。东侧大雄宝殿内庭院用毛杜鹃结合南天竹绿篱衬底,红绿相映,上面种植栾树、四季桂、迎春,建筑墙角散植紫竹、佛肚竹、罗汉竹等,体现“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佛性,竹子是佛教教义的形象载体,节与节之间的空心,是佛教概念“空”和“心无”的形象体现。
3.4.3 滨水观光区植物景观设计。三圣殿院落与爱心塔院落之间有一景观湖面,取名“菩提湖”,中心堆一岛屿,命名“慈悲岛”,与爱心塔主题呼应,现有植物主要有水杉林、雪松林、香樟林、女贞林以及垂柳、碧桃、石楠球等植物组团,但多层次杂乱,空间单调。改造手法为,增加水生、湿生植物品种,构筑潇洒飘逸、生趣盎然的滨水植物景观。春夏,结合原有的水杉林与柳树,搭配池杉、马尾松、墨西哥落羽杉组成湿地针叶林,孕育游人的宗教心态,表现宗教玄奥深远的意境。并增加碧桃、紫叶桃、红梅、木槿等花灌木“相得益彰、引人入定”,秋天,结合原有榉树,增加红枫、乌桕、重阳木、三角枫、五角枫、枫香等色叶树种呈现一片绚丽多彩的风景,倒映水中如诗如画。结合蜿蜒曲折湖岸线,在湿地边缘连片种植芦苇、水生美人蕉、德国鸢尾、再力花、唐菖蒲等清新雅致的湿地植物,水中种植莲花、睡莲等,表达佛祖用莲花来形容大千众生的千差万别,隐喻了“人人同具佛性”的道理,慈悲岛上结合原有的桂花、银杏、广玉兰、海桐球等,增植红豆杉及墨西哥落羽杉等尖塔形植物形成骨架,同时点缀日本晚樱、碧桃、金丝垂柳、丰花月季等乔灌木构成丰富多彩的季相变化,三株珙桐树搭配原有景观亭,相互映衬,柳枝轻抚水面,暗喻爱心塔中观音大士抱慈悲心普度众生,意境幽邃深远,佛教寺院的禅悟得以触发。
3.4.4 生态游览区植物景观设计。生态游览区为禅寺主体空间,即为寺庙周边空白的空间,由园路划分成大小不等的数块绿地,用植物进行园林环境和氛围的营造,增添世俗的气氛,用植物来点缀空间,消除寺内空间的压抑感。现场保留了原东方母爱公园的植物景观,如广玉兰林、香樟林、银杏林、樱花林、桂花林,或石楠点缀孝顺竹、梅花搭配黄杨球等形式,数量不少,但层次杂乱不成主题,所以尽可能利用现有植物形成的空间骨架加以优化,扬长避短。植物造景主要起到烘托爱心塔、大雄宝殿等的雄伟壮丽,再现佛国净土的景观内涵。以紫荆、合欢、紫薇等点缀禅寺,下面用大花萱草、丰花月季、金丝桃等组成灌木彩带图案,同时用龙柏、圆柏、黑松、油松等针叶植物与原有广玉兰、香樟等共同构成常绿针阔叶混交林作为绿色清幽基调,点缀观叶植物如红叶石楠、红花木、红枫、洒金千头柏等,点缀观花植物如紫薇、花石榴等,尤其注重白玉兰、紫丁香、含笑等香花植物的种植,以香气比喻如来功德庄严,色彩绚丽、苍松翠柏,寺庙风采,可窥一斑。在空间营造上,开合有致,“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不栽草坪,满铺细叶麦冬,既降低养护成本,又营造出古典园林中的独特韵味,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4 结语
寺庙园林是佛教信仰的直接产物,充分运用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创立一个现实世界中的“壶中天地”,塑造出一个佛国净土,菩萨圣地,于现实山水之间,度人到达西方乐土,重点在于园林建设中尽量减少人工化的痕迹,寺庙环境的氛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植物景观的营造,产生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具蓬勃生机的园林艺术效果[12],并注意“适地适树”,尽量选用乡土树种,不能因盲目追求视觉效果而滥用植物,造成植物资源的损失与浪费。
5 参考文献
[1] 姜海华,陈刚,徐迪,等.寺庙园林的选址布局及植物配置[J].现代农业科技,2012(20):185.
[2] 王伟,唐贤巩,何鹏.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的研究与应用[J].中外建筑,2014(2):67.
[3] 许婷婷.论明清南京大报恩寺寺院园林景观艺术[J].艺术百家,2015(5):237.
[4] 陈来.有无之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6] 王振东.闽浙佛教寺庙园林景观初探:以闽浙地区南普陀寺、开元寺、灵隐寺为例[J].现代园艺,2015(4):110.
[7] 陈植.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8] 金荷仙,华海镜.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J].中国园林,2004(12):51.
[9] 宗白华.中国园林艺术概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10] 教亚丽,张义君.植物与佛教(下)[J].植物杂志,2000(3):24.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 岭南水乡 庭院空间
一、规划理念
可逸江畔居住区项目位于番禺中心城区南区,毗邻沙湾水道北岸,整个小区临江而筑,小区东侧为南城路,北侧为龙岐路。用地分为商业和居住用地两大部分。总用地面积为243989,其中,居住用地面积155512,商业金融用地面积为23457。作为番禺当地新开发的一个中心区,周边拥有良好的配套设施,有两所小学、三所中学、一家番禺中心医院。
本项目定位为岭南文化建筑的再现,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在传统空间与现代生活需求中寻求共存是本次项目讨论的主要问题。从小区空间、组团空间、室内空间等不同的空间形式中我们力求体现传统空间意境的再现,以及对传统生活、地域文化和精神意识层面的多重考虑,从环境规划到建筑设计无不体现岭南特色这一设计主题,在融入中国居住方式的同时注入更多生活趣味,设计中更关注岭南庭院空间的继承,试图用现代主义的句法组织现代词汇和古典词汇,不断地提升空间品质。以线性水系和中式院落为设计理念,实现大组团,小围合及中心庭院等不同的空间手法。在于满足现代建筑功能的前提下,结合沙湾古镇及岭南水乡特有的内涵特征,在规划设计多次运用院落空间表现手法,营造独具特色的街巷式商业空间岭南景观等要素,充分展现原生的岭南文化和乡土景观,打造新型富有岭南风貌的商业与住宅结合的城市综合体,塑造区域标志性建筑形象。
二、空间体系
在空间规划上,通过规划路的有机划分,采用小区、组团及庭院等空间形式,将规划用地分为商业公建区和居住区。用地北面沿龙岐路东西展开的商业和公建配套设施;南面大片腹地为居住组团。两大部分通过南北交通轴线和东西景观空间轴线有机联系。商业区为沿街3层集中式商业楼及7层酒店式公寓,以合内庭院的建筑形式形成步行商业内街,并采用岭南建筑特有的廊棚、骑楼、过街楼等空间,延伸室内商业与室外休闲步道的联系。商业步行街跨过小区道路与东侧公建配套设施连接,延伸步行商业,达到公建配套设施与商业设施人流互动的效果,提升设施联动性。公共设施西南面靠近住宅片区布置幼儿园,合理的服务半径,既能服务小区内部住户,又能服务小区周边居民,提高使用率。东面十字路口处布置生鲜超市独立用地,紧邻生鲜超市为公交首末站。合理的商业及公建配套设施,吸引公共交通系统带来的人流,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
一轴两环四组团为本居住区的规划体系,绿化和群众体育设施使商业空间过渡到居住板块,由南向北为一条自然的景观大轴,把居住区分为南北两片,一环道将组团的交通主道串联起来,形成便利的机动车交通系统。围绕中心庭院依次展开四大居住组团。各组团建筑呈半围合半开放式,内部庭院不同主题的设计,满足观赏、参与、活动等需求。水系横纵交织穿越东西两边,将四个组团串联起来,结合架空层各组团空间相互渗透,融入到中心庭院。
三、岭南特色庭院空间
建筑、庭院、广场、街道等复合型空间的融入就是社区庭院空间的内涵。现代居住区的庭院景观设计在整个小区规划设计中无疑是综合、复杂的,并跟随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和情感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现代景观设计更多地考虑了“人与生俱来的亲水特性”,可逸江畔园林庭院设计从江南水乡吸取灵感,通过水系、庭院和半围合组团,综合形成岭南水乡聚居形态的空间体系。在强调私密性和领域感的同时也为邻里之间提供了充分交流的场所,通过街坊――水街――大院、小院、内院等空间层次上进行过度,以水为主题水乡泽国的岭南园林,线性水系的走势穿插各个组团庭院,提升景观空间的趣味性。
传统庭院空间布局手法意在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本项目将首层架空和室外景观绿化空间在不经意间互动交流,使各部分功能空间有机和谐地联系在一起,形成错落有致虚实相间的岭南特色建筑环境。区内庭院景观设计形式是多方位的点线面结合,环境景观中的点就是区中的绿化小品如:古朴的木式趟栊门、精致的满洲镂空花格窗,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步道路、蜿蜒小溪、清澈池塘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使区内处处散发着岭南水乡的韵味。灵活的庭院空间处理,一步一景的景观建筑,每个庭院中心设置不同主题的景观建筑,以传统的元素与现代的建材料相结合,让区内景观气候既保存传统风格又不失现代气息。
四、建筑设计
在建筑风格上对传统岭南建筑形式进行抽象的提炼,旨在表现东方建筑艺术与文化风格,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一个创新设计。在确立了建筑风格后,我们从立面构图入手,强调建筑群外观的变化与和谐的同时,注重韵律与层次感,运用岭南民居的朴素淡雅的材质与素雅的建筑色彩相搭配。建筑立面处理由柱、枋、牖、挂落等线型构件勾画其基本轮廓,利用横、竖向线条将立面有机划分体块,以及平面的不对称布置,减少建筑形式的单调性,并用高低错落的山墙和坡屋顶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轮廓线,山墙及细部构件通过的现代技术、结构及新型材料的组合,并融入一些岭南细部构件运用于建筑及园林景观庭院中,体现了人文关怀,又丰富了空间层次,使区内的建筑风格得以深化统一。
色彩的“素”是建筑外观形式上的又一大特点。中国传统民居在外观色彩上一直比较节制,没有过多的颜色,南方则多以黑白为主,在色彩控制上自始至终贯彻“舍艳求素”的原则,提炼岭南传统建筑的明朗淡雅的色彩。我们在本案中大胆的采用白色、灰色作为建筑主色调,同时大面积的白色墙体也为各种植物景观提供了良好的素雅背景。
建立户型的理性分析方法,总体布局中充分利用水景和园景的两大资源,在面积分配、空间组织等方面与景观视线统筹考虑,使每户住宅的采光、朝向、视野、通风达到最优值。大面积户型摆放在内部景观最佳处,中等面积户型摆放在园景或水景较好景观资源处,小面积户型摆放在靠近道路边或商业公建设施附近令地块内部的住户及使用者最大限度地观赏到内部庭院的美景。
关键词:度假酒店;公共空间;室内景观结构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3-0099-03
1 引言
随着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和对自然景观的渴望,室内景观使室内空间与自然环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居者在室内也能享有大自然的神韵和意趣,成为人与自然的一种对话方式。在旅游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年代,度假酒店也进入了一个全面的发展时期,人们对度假酒店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住宿、休闲、娱乐等基本功能,而是要求拥有更优美环境、独特风格、充满丰富内涵的酒店环境。
度假酒店与其他酒店相比,拥有自身的特点。从服务人群上看,其主要服务群体以寻找城市中所没有的环境体验为基本目的,而室内景观是满足这种“换个环境”需求的重要内容。度假酒店公共空间虽不断发展,有的极尽奢华,但仍然缺乏生命气息和天然神韵,将园林景观适用于室内,使室内赋予一定程度的园林气息,丰富和美化了室内空间,活跃了室内气氛,从而自然地增强了人们舒适感和自然和谐感。室内景观设计将通过其提升度假酒店的品质与价值的独特地位,使酒店成为满足宾客亲近自然、寻求身心放松的游憩休闲场所而越发引起设计者的重视。
2 度假酒店室内景观的功能
度假酒店室内景观作为室内景观的一部分,除了室内景观所具有的观赏、生态、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心理调节和提升酒店品质等功能外,还具有其他的功能,具体如下。
2.1 空间的限定与分隔
室内景观作为建筑内部空间的一部分,代替实体的建筑材料,对入口、大堂、中庭以及廊道度假公共功能空间进行限定与分隔,使各部分空间保持各自的功能作用,又不失整体性。这些景观元素的使用比实体建筑隔断划分空间的手法更具有人情味和趣味性。如利用硬质地面铺装,划分空间入口与大堂,利用植物将大堂划分前台区、休息^、等候区及展览区。
2.2 室内外空间的过渡与延伸
度假酒店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优势,室内景观因势利导,借为己用,将自然引入室内,形成一片园林景致,共同构成了酒店的特色环境。与此同时,利用植物将室内景观融入室外景观,增加空间的开阔感,如在入口处布置花池,大堂内布置连续的乔木,使室内外空间得以联系与统一。通过铺地形式或色彩的配置,使室外景观延伸进入室内。如位于海南三亚的万豪度假酒店,采用大面积的落地玻璃,将室外具有特色的热带风景引入室内,室内景观成了室外景观的延续,共同形成了一幅协调统一的热带美景(图1)。
2.3 柔化及丰富公共空间层次
在度假酒店室内空间中,空间的层次非常有限,且视觉形象较为单调乏味,通过景观的融入,柔化了建筑硬朗的线条及丰富了整个空间的层次。利用室内植物的质感和形式,水景及光线等景观元素的添加与变化,柔化由直线形和板块形构成的,让宾客感觉生硬冷漠的酒店建筑。如迪拜伯塔酒店中庭空间中,利用叠水丰富室内的空间层次;上海威斯汀酒店大堂内利用植物丰富空间景观(图2)。
2.4 空间的提示与指向
在公共空间中,在需要引起宾客注意的区域,类似入口、楼梯处、中心点或转折处,布置醒目的名贵植物或特色小品,可强化空间、突出重点,予人以提示和指向。
3 主要功能区室内景观设计
度假酒店室内空间主要由入口空间、大堂空间、中庭空间以及廊道4个区域组成。这些空间彼此相互融合,成为了酒店与环境相互渗透的媒介场所,很好地展示了酒店的度假文化氛围和独特风格。
3.1 入口空间
入口空间是酒店室外空间与室内空间的连接体,作为中间空间,如同酒店的一张名片,应具有标志性和识别性。通过景观的介入进行重点装饰,对这种醒目的标识加以强调,予以视觉上的冲击,如放置特别醒目的、更富有装饰效果的、甚至名贵的植物或花卉,起到强化空间、突出重点、引起宾客注意的作用,使宾客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入口,这对于酒店的整体形象十分重要。同时,在花卉植物的色彩上选择花色明度高的暖色,给人以热烈欢迎的感受。此外,入口空间对建筑与周围环境起着联系的作用,因而,景观设计还需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的结合,注重因地制宜,使宾客从室外进入至酒店内能得到心理上的过渡与连续。
3.2 大堂空间
酒店大堂是宾客进出的必经之路和通往其他空间的交通要道,是酒店公共空间给予宾客的第一印象,其设计是象征酒店身份的标志,它体现的是对服务对象的审美情趣认识理解后的集中表达,并给宾客一个良好的感受,使宾客感受到酒店热情、温馨、舒适的住宿氛围。因此,酒店大堂的室内景观设计要富有文化内涵,能反映出酒店的审美品味和艺术素养,从而使宾客获得一种全新的感官感受。同时,景观元素要依据空间大小而定,与大堂硬质装饰风格协调,综合运用植物、山水等创建室内园林景观,为人们交谈营造和谐、朴素及美观大方的环境气氛。
在度假酒店的大堂中,其上空或外墙通光的大面积玻璃,为绿化植物种植的需要提供了条件。为了创造出自然和具有地域特色的室内空间,植物是造景的主要手法,利用植物与其他造景要素之间的组合,使空间自然化,让宾客虽身居室内却能饱享自然美景。
3.3 中庭空间
中庭是度假酒店内的共享空间,在中庭空间中通过具像化模拟当地自然环境和抽象化提炼自然因素,引入自然元素,利用叠山理水、巧于因借和虚实相称等园林造景手法将自然的美景加以浓缩提炼,与室内空间有机地统一,寓情于景,寓景于情,兼有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双重特征,在有限的范围内,勾勒出自然生动的画面。
3.4 廊道
廊道与室内各个功能空间之间的联络需灵活处理,利用棕榈类植物实现各个空间之间的自然^渡,柔化狭窄的空间,将室内空间安排得自然、贴切。同时,利用盆栽的观叶、观花植物对视线和行为起到引导作用,由于走廊空间受制,可尽量利用其上部或是墙壁空间,从而达到立体景观的效果,如利用攀援植物,形成立体绿化的景观。
4 设计原则
4.1 整体性原则
室内景观作为室外自然景观的延续,为身处人工环境的人们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景观环境。设计师应力图利用造景手法,充分考虑和尊重室外景观,将周边独特的室外环境引入酒店,使酒店成为载体,以酒店建筑本身的定位、风格、体量、空间与功能组织为基础,根据酒店具体的环境特点、建筑空间形式而选择合适的表达手法,将度假酒店居住者的视线引向的景致,丰富了建筑空间的层次,扩大了整个室内景观的景深,从而使人、酒店与环境融为一体而协调共生,加深了宾客的记忆并提升了酒店的知名度。
借景是中国园林的传统手法,常用于创造收无限于有限之中的效果。在度假酒店公共空间中,借景是将酒店室外景观借到室内,而人在室内就可将室外景色尽收眼底的常用手法,其类似案例比比皆是。如贝律铭在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中,充分利用原有的优越自然条件,通过正菱形的侧窗,从每个房间的窗子望去都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透出人、自然与建筑三者之间的和谐,极大地丰富了空间的渲染力(图3)。
4.2 地域性原则
度假酒店除了为宾客提供周到的食宿服务和优美度假环境外,还应具有地域性。室内景观为酒店硬质空间增添了柔质元素,使酒店拥有自然亲和力,是在酒店功能空间中体现酒店整体风格特色及当地地域人文风貌的重要方式。而度假酒店公共空间室内景观与其他景观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不能一味地模仿,应置于相应的社会环境和酒店建筑中,根据酒店所在地域的自然及气候条件,利用当地丰富的植物资源,同时充分体会和深层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研究影响该文化特色的深层次原因,汲取地域的文化精华,如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抓住其精髓,不断地吸收和融合,通过现代设计语汇加以整理与提炼,将其融入酒店室内景观之中,使室内景观、建筑和室外景观结合,为宾客提供了难得的体验当地文化的机会,增加宾客对当地文化特色、地域特征的了解,创造极具特色的度假环境和独一无二的度假体验,更增强了酒店所在旅游区的品牌意识。如香山饭店中庭的室内景观,富有浓郁的江南园林特色(图4)。
4.3 生态性原则
在度假酒店公共空间的室内景观创造上,要遵循生态规律的自然法则,以生态学为指导,尽可能符合生态系统要求。同时,发挥人的创造才能,运用科技成果加工改造自然,创造人工生态美的环境,达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如通过加强室内空间中乔、灌、草的合理配置,营造生态效益良好、自然美属性突出的植物景观并防止了室内环境的污染。
4.4 艺术性原则
度假酒店公共空间室内景观需注重构图合理和色彩协调,布置均衡使宾客能感受到酒店环境的庄重、高贵而又不失严肃。如在廊道两侧摆上同种植物,大堂的休息区两侧摆上不同体量的盆栽,虽不对称但均衡,整个空间富有情趣而让人感觉轻松活泼;在比例上保持与建筑空间相匹配,体现真实感,为宾客提供一个可以认知的参照系。
酒店室内色彩的搭配要根据各个功能空间的不同而区别对待,宾客在大堂的停留时间较短,色彩予以强烈,而在廊道停留时间较长,色彩宜清新淡雅。如三亚喜来登度假酒店,在内庭院中利用了色彩的对比,红色的朱蕉与其周围绿色植物利用对比的手法,产生出跳跃鲜明的效果,红草、虎尾兰与黄婵在形态及色彩上对比强烈,形成兴奋、奔放的感受。
5 结语
度假酒店公共空间的室内景观设计应充分结合酒店室内空间的地形、建筑的环境特点和室外景观,以生态环境建设为根本,统筹规划、合理组织各个室内功能景观空间,并突出重要的景观节点,做到特点突出、主次分明。同时,度假酒店公共空间的室内景观设计不仅仅只是以符号形式的布景来满足宾客视觉的需要,而应该用整体性、地域性、生态性和艺术性的理念去设计指导,通过人工与自然、功能与观赏、技术与艺术、时尚与传统有机地结合,更好地处理人、酒店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创造出更美好和人性化的度假酒店公共空间,让宾客能尽情享受阳光、空气、绿色、人、自然与建筑构成的和谐假期。
参考文献:
[1] 王 莉.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室内景观中的运用[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3,16(2):54~56.
[2] 李佳莹.基于地域文化的当代酒店室内景观设计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9.
[3] 李 磊.室内自然景观的设计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6.
[4] 苏 玲.室内生态景观设计与室内装饰设计的共塑[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关键词] 医院建筑设计 人性化设计
[Abstract] Pudong New Facility of Shanghai Dawn Hospital is one of the four symbol hospitals of the sanitary development of "The Tenth Five-year Plan" of Shanghai. Hospital facilities in the new century are no longer just satisfying peoples' single demand of hospitalizing.Based on the theory "Improve Environment for both Patients and Doctors & Nurses",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human side designs from landscape, building function (public space, functional section, public sign, interior environment ect.), Building facades and special sectors, and so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human design.
1 .背景
上海曙光医院前身为私立四明医院,创建于1922年,1953年更名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1954年与在其南侧的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合并为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成为一所以中医为特色的市级大型综合性医院。 多年来鉴于医院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及社会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曙光医院原有的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十五”期间将上海建成亚洲一流医疗中心城市和新的卫生区域规划,曙光医院浦东新院被列为上海市“十五”卫生发展建设的四所标志性医院之一。也是第一家通过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评审的大型综合性医院。
2 .概况
上海曙光医院新院位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张衡路、科苑路、毕升路围合处,基地面积108500m2,总建筑面积82840m2,由门急诊综合楼、肝科楼、医技楼和特需保健中心楼组成,绿化率为47.7%。
3 .设计理念
新世纪的医疗建筑已不再是单纯为了满足人们看病就医的单一需要,而是被赋予许多新的内涵。“既为病人,也为医护人员改善环境”理念的提出,给医疗建筑的设计带来极大的挑战。为了打造一座既有时代感又不矫揉造作,既能合理满足医疗机构各科室专业功能又充分体现“患者第一”的现代标志性中医院,新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现中医哲学思想;2)体现现代与传统的结合;3)以人为本的宗旨;4)自然与人工的和谐平衡。
4 .总体设计与环境设计
4.1总体设计
把“患者第一”作为首要原则,竭力塑造并提供一个人性化的轻松就医环境,在满足患者基本就医要求前提下,力求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来缓解病人紧张的情绪。张江高科技园区为新开发区,曙光医院可以合理地布置医院的各个外部出入口,医院靠毕升路的南侧是规划中的城市绿地,因而提升了医院的环境品质。医院的主入口设在张衡路,张衡路是连接张江高科技园区与市中心及北蔡的主要道路;急救出入口设在科苑路,特需出入口设置在与张衡路垂直的支路上。为避免人员交叉感染,肝科楼在毕升路单独设置出入口。另在毕升路上还设有一处消防紧急出入口和污物出口。各出入口可方便迅捷地把各种就医人流、车流引至医院的相应部门,同时也能把离开医院的人流、车流有效地融入城市交通之中。大大减少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就医时间,也减轻了他们的焦虑情绪。
总体布局上,设计中充分利用基地内原有河流通过的地理现状,将医院建筑群体与园林水景大致沿河道两侧分开布局,同时将园林水景引入医院整体区域,建筑间以连廊连接,使建筑总体形成一种动态平衡,以此达到在构图和空间序列上的阴阳平衡,体现中医哲学的基本思想。
门急诊综合楼作为医院的主体建筑,高六层,其主楼部分呈弦月状自然展开,二层裙房呈涡状散开,中间自然围合成可供病人和医护人员休憩与放松的内庭院。主体建筑采用“集中式”布局,门急诊及医技部设在裙房内,三~五层为病房区,六层为后勤服务区。整个布局合理有效地把各类门急诊及医技等职能部分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串联起来,以期达到各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方便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并且有效使用技术资源,节约能源。同时可以使病人轻松地找到就医地点,提高医院的服务效率。肝科楼和主楼分开设置,通过连廊相联。特需保健中心由于其保健康复的特性,设于河对岸的园林区域,用穿过河道的廊桥与主楼相连。既分又连的布置方式,使每栋楼既可以独立完成医疗服务,也可相互依托,联合完成医疗服务,自然河道两岸被设计成医院内一个宁静的水岸公园,星星点点的草坪灯散落在亲切宜人的绿地中,弯曲的小径和亭榭给人一个小憩的地方,河道将休息区和医疗区自然分开。近张衡路的主入口花园和花园中央的葫芦形雕塑,象征着蒸蒸日上、日益发展的祖国中医药事业。
4.2环境设计
保留和利用通过基地的自然河流是景观设计的核心部分。整个院区的园林,通过河道向两边发散开来,数座造型各异的小桥和廊桥又将河岸两侧联系起来,让人感受到“隐隐飞桥隔野烟”的意境。河岸两侧的园林设计采用叠石、丘陵、曲径等手法,较好地体现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源于阴阳学而设置的庭院空间是院区景观设计的又一特点,是室外园林到内庭院娇小玲珑的空间序列的过渡,体现的是庭院深深的意境。
低矮的绿化、毛石铺地、灯饰的巧妙使用,增添了人性化的情调,使来到此处的患者精神放松,心理宽慰,心旷神怡。内庭院的设置也解决了建筑的通风和采光问题,对改善医院的工作条件发挥了积极作用。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丰富的地面绿化配以裙房屋面的大量绿化,形成了跌落起伏的景观,从主楼病房窗口近望远眺,裙房屋顶到河对岸,景色绵延起伏,为患者的康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各类景观的精心布置,形成了医院良好的整体环境。
5 .主体建筑的人性化设计
中医学认为:人与万物,皆源于天地阴阳,五运六气,是人得天地之全气,故为万物之灵也。人性化的理念始终贯穿医院建筑设计的始终。
医院每个出入口大坡道的设置,方便了车辆、人员、抢救病床的出入。主楼裙房一侧,分区清晰的门诊部、急诊部,集中设置在裙房中部的医技部门,使门急诊、住院部均能方便地联系,治疗流程清晰、便捷、合理、集中。另外,每个楼层均设置收费及发药窗口,最大限度地方便了患者和家属。在公共空间设计方面,设计跳出传统医院模式,多处采用“共享空间”并将绿化景观引入室内,从而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医院冷峻、严肃的环境,使患者可以放松平和地完成整个治疗流程。合理布置的休息、商店、问讯、健康咨询、网络查询等公共服务设施,及网络技术的大量应用,使患者挂号、分诊、交费、等候检验结果的时间大大缩短,减少了公共服务空间的拥挤现象,使原来繁复的就医过程变得轻松舒心。
在职能科室的设计上,采用二次候诊方式,通过电子叫号方式通知患者去相应诊室就诊。采用单人诊室,减少了患者就诊过程中的诸多不便,避免了一些尴尬,病人的隐私权得到了有效保护。在儿科门诊处,专门设计了儿童乐园,减少了儿童的心理恐惧感,建立一个活泼、浪漫、温馨的儿童就医环境,无疑可以加快小儿的康复进程。
住院部的设计,每护理层分三个护理单元,每层集中设置重症监护室,护理单元保持相对独立,交通枢纽设在护理单元外。复廊式条形护理单元,将病房大部分设在南向以争取良好的朝向及通风。中间医辅用房两边开门,护士台靠近单元中间,左右逢源,大大缩短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流线。医护人员的办公休息室设在北面,复式走廊很好地将其与病房区隔开,保证了医护人员的卫生和私密性。在公共标识的设计方面,各入口处详尽明确的指示标志和说明,并在地面上配以不同颜色标线和图示进行直接的指引,可使患者迅速直接地到达各功能科室,对缩短就诊流程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改善医护人员工作条件和环境也是设计中的一大特点,相对于过去医院病人、医护人员共用卫生设备的状况,曙光新院每个功能科室均设计有独立的医务人员休息区、更衣区、卫浴区,为保障医护人员的健康及让医护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状态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传统医院的设计,更多地考虑医疗方面而忽略了病人间交流的需要,曙光新院各层设置的病人活动室,可供病人起坐、会客、阅读、文娱等。病人在此可获取外界信息,交流养病经验和进行其他社交活动,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转移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从而促进其早日康复。医院室内环境,在色彩、灯光、装饰及音响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创造温馨舒适的环境,降低室内紧张气氛。室内大部分选用淡色系列,让人感觉心境平和。急诊区采用令人情绪稳定的绿色点缀。共享空间内褚红色包柱和带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月亮门及玻璃栏杆,巨幅浮雕及刻有中医精髓的碑文,处处透露出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患者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轻松地完成就医过程。
6. 特殊部门的针对性设计(中心手术部和中心供应室)
随着洁净工艺的发展和现代医学对感染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洁净部门的建筑设计被赋予了新的内容,进一步提高了对洁净分区和净化作业程序的要求。
中心手术部设于裙房二层,与病理检验同层贴临,与血库上下层贴邻,与地下室中心供应间设洁、污两条专用通道直接连接,与门急诊区、病房区、医技中心均有着便捷的联系,使中心手术部功能优势极大发挥。手术室按有菌或无菌程度及空气洁净度要求两个因素决定设计。院方要求超净手术,空气清洁度为100级;无菌手术,空气清洁度为1000级;有菌手术,空气清洁度为10000级;感染手术,空气清洁度为10000级。据此要求及人、物流的净化作业程序,设计中将手术部设计成复廊式,中间为洁净供应厅,外周为清洁走廊,手术部设洗涤打包间。洁净走廊供消毒敷料器械、经卫生通过的手术医生护士、经换床处理的手术前病人等通行,清洁走廊供术后病人、术后医护人员、经打包处理的术后器物通行。由于核心部位线路较短,受非洁净空间的影响较少,容易控制高洁净度。洁净手术室的气流采用垂直层流系统。高洁净室布置在核心部位,低洁净室布置在周边,气压由高到低,保证了各部分的洁净程度。从而将交叉感染的概率降到最低。
手术部装饰不仅要满足一般建筑装饰要求:美观舒适、安装牢固、符合消防规范;而且还必须满足其特有的使用功能要求及净化工艺要求。装饰面层必须表面光洁,耐腐蚀、耐侵蚀(物理、化学)、不产尘,材料应易于清洗、消毒、不吸湿、能有效防止霉菌与细菌滋长,且具有良好的环保、节能、防静电功能。根据以上要求,手术室设计成集中的标准模块,采用预制钢板面,工厂生产、现场拼装,打磨平整后做饰面材料。墙面和吊顶采用1.2mm厚电解钢板, 表面刷多道英国进口抗菌涂料,能抗冲击,防腐、防锈。电解钢板背面贴12mm厚石膏板,起到保温、隔热效果。由于采用无缝处理,手术室墙面和天花形成一个整体,不积尘,便于维护清洗。洁净手术室地面采用具有良好静电传导功能的英国进口PVC胶地板,全透心设计。PVC含量高,柔性好,耐磨性强,易清洁消毒。采用表面皱纹设计,不会反光,视觉效果柔和。地板表面涂有薄层PU聚胺脂防污涂层,耐磨性与防污力明显增强,可延长维护周期。手术室色彩采用灰绿色系,将对比眩光降到最低值,减低医生视觉疲劳,又不影响麻醉师对病人面部色彩的正确判断。
6.2中心供应室的设计
中心供应室是负责提供医疗、教学、研究所需的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备品的医疗辅助部门。作为全院污染的回收集中地,在控制院内感染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中心供应室设在地下室,手术中心的正下方,两者间能迅速联系,中心供应室和其他部门如抢救、门急诊、住院部也有直接联系。 中心供应室按污染、清洁、无菌分区设置,由污到洁单向运行。双门式自动清洗消毒机介于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双门式高压灭菌柜介于清洁区和无菌区之间,保证了高效的清洁和消毒。在相关的技术方面,设计提供了稳定和高品质的蒸汽,温度和硬度合适的冷水。无菌区设置了十万级空气净化系统。室内保证微正压,气流由无菌区流向清洁区再至污染区,保证了洁净度。同时保证了处在高危工作环境中工作人员的安全。完善的中心供应室,使全院的医疗质量得到保证。
7 .立面的形象化设计
医院的主楼为门急诊综合楼,分成上下两部分:一、二层为诊疗区,三~六层为病房区和后勤区。主楼上部呈弦月型,犹如张开的手臂,给人以欢迎和宾至如归的亲和感。主入口雨蓬采用钢结构玻璃雨蓬,线条刚劲有力,给人一种坚定的信任感。外墙面设计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感,比例宜人的通长横向线条和整个建筑体态结合,具有很强的亲和力。金属构架屋顶从东向西走低,顺滑而富于动感,如一曲优美旋律,在此恰到好处地打了个休止符。立面材料以带悬挑金属板和线条分隔的玻璃幕墙及干挂花岗石板材为主,现代材料演绎中医特色符号,收到了稳健和谐的效果。特需中心和肝科楼由两栋条形建筑和玻璃中庭组成,形式相似。整栋建筑就象两手拥抱一个玻璃盒子,简洁的立面处理,明快的玻璃中庭和主楼的立面风格相呼应。中庭内外自然景色和室内空间相互印衬,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受。
概述
土福湾位于三亚市陵水县之南,与亚龙湾并称姐妹湾,是海南省南海岸最优质的海湾之一。这里海岸平缓,浪小沙白,海水清澈,是天然的避风港湾和热带游泳场,同时又是一个优良渔港。项目正选址在这优美的半湾之中,南侧紧邻大海,东、西、北三边被高耸的椰子林和木麻黄包围。在项目调研的初始。我们便为这一片醉人海景所折服。同时也深深感到了在这美景之中设计人工构筑物的压力,因此做出不示弱于环境的度假休闲建筑成为了我们努力的方向。
立意
绵延的海南南海岸线上缀满了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度假酒店,其中中式的酒店并不多见,探索中式空间与庭院关系特色的就更少。细究起来。以承德避暑山庄、北京颐和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与苏州、无锡等地的私家园林正是中国人最早对于度假建筑的成功尝试。完美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主义思想。由此。我们将“中堂”二字作为主题设计理念,欲以建筑为载体来表达中国传统文化、探究传统空间特质,试图以“堂”为外化表现形式,融合东西厢房、前庭后院、天井等传统空间元素。集尊贵、权利、庄重为一体。表现儒家礼仪风貌。使其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度假酒店。
空间
酒店的空间设计紧紧贴合“中堂”这一主题设计理念,强调空间的收放及序列的产生。体现高品质休闲度假,注重空间的开合进退。规划格局疏密相间、气韵生动。正所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令人领略张弛有道、大开大合的韵律节奏感。
在此项目中,设计的初始理念之一是可以让客人由落客区便可极目远眺海天一线的优质南海景色,置身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人生意境。
在传统园林建筑中,往往以各向轴线来组织空间,达到强化空间序列的作用。我们为这一项目设计了一条空间主轴线。结合轴线布局具有中国东方色彩的空间序列。强调渐次展开。循序渐进。步移景移。轴线自大堂北侧叠水景观开始。串联起了大堂落客区、大堂、大堂吧及大堂吧外的“U”形水池,直指大海。
为了强调这一中轴线,在轴线两侧等距离布置了对称的中式柱廊,并设计了沿中轴线对称的室外庭院。庭院内的植被与其对应的南侧室外植被在选型及尺度上相呼应。庭院围合介质同样选取中式元素较浓厚的传统格栅。这样的设计直接模糊了大堂东西两侧走廊的室内属性,将室内外空间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同时,我们提炼传统建筑符号及构件。并与热带风情及典型符号特征相结合。产生新的建筑语言。
隈研吾的“精神导师”、著名建筑师布鲁诺·陶特曾指出,现代派建筑只专注于独立在世界之外的孤独的形态美。但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空间与环境是相互渗透的。对于度假酒店来说,也许重要的不是建筑本身有什么样的形体,而是能提供一个什么样的角度来供人欣赏美景。为此,为了使客人可以从更佳的角度欣赏海景,设计将大堂区戏剧性地抬到了相对标高为7m的二层。并“去建筑”化,消融建筑体量,使人望向大海的视线尽可能开阔。大堂立于高处。如《园冶》所言:“高方欲就亭台”,以达到“有亭翼然”的效果。客人由市政路拾级而上,穿过层次感极强的叠水景观区、到达7m平台。刹那间豁然开朗。俯见大海。
由此以来。这一区域的落客区、大堂与大堂吧均沿中轴线设置。形成了纵深感、序列感极强的空间。这一特质使得客人在第一步踏入酒店前区的同时,抬眼便可望见与大堂吧无边水池浑然一体的美丽大海。利用空间渗透,追求“意”的幽雅与“境”的深邃,并借丰富层次变化加大景深感,令人有不可穷尽之快。使其成为这一酒店令人印象最深的特色空间之一。
“中堂”理念贯彻在每一处空间处理之中。设计不但将酒店的“第一眼空间”——大堂空间处理成十分规整的矩形。同时在其东西两侧各设置了一处完全对称的20mxl5m的内庭院,这样不但使公共区形体更加舒展。也将沿海景色引入了建筑内部空间。同样为矩形的大堂吧空间被布置在了大堂的南侧。大堂及大堂吧作为室内活动场所与室外东西庭院虚实对比、互相围合。以方整的空间、有序的轴线关系给人留下了强烈的中式中堂意向。
为了突出传统园林的空间特色。东西两侧客房区各自以完全对称的“U”形体量围合出相对私密的内向庭院。作为客房区主要交通流线的各层连廊均布置在庭院这一侧,随客房折曲,使得客人在往来客房的时候可以移步易景。获得不同层次上的传统空间体验。
布局
根据喜达屋酒店管理方的要求,酒店可大致分为公共区、宴会区、客房区、后勤机房区四个主要分区。其中,公共区包括酒店大堂、大堂吧、喜来登联络处及各餐厅等公共服务功能;宴会区包括一间600座大宴会厅、宴会厅前厅、VIP包间及一些中小会议室;客房区客房共372间钥匙间,分为标准双人房、标准大床房、行政套间及总统套房四级;后勤机房区则主要是后勤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功能用房、厨房及各大机房。
在建筑规模和基地条件的限制下。为了最大化利用基地景观优势。我们将客房区划分成2个“U”形布置在基地南侧临海位置,使酒店主要功能空间即客房可以拥有更多的景观面。同时,为了缓解项目用地紧张的问题。将后勤区结合地下停车场布置在地下一层。将公共区分成大堂层和餐饮层两个楼层设置在基地北部靠近主要道路的位置,将宴会区布置在交通便利的基地西北角,使其既有单独的出入口,又与公共区贴临。
功能
公共区地下一层的东侧为地下停车场。西侧为后勤机房区。这一层区域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后勤管理人员流线、后勤人员流线、货物流线、半成品流线、污物流线及布草流线这六大主要流线的组织与其对应功能房间的分布。达到流线清晰、空间有序的设计要求。所有厨房的粗加工部分也统一设置在了地下一层。缩短了货物流线的长度。减小了其他各处厨房的面积。
酒店首层主要包含全日餐厅、中餐厅及健身区三大部分。中餐厅的散座区及VIP包间均围绕庭院布置。使散座及VIP均有较好的景观面,最大化庭院的景观价值。同样,由于庭院的设计,健身区也得到了景观视野。提升了品质。
全日餐厅位于首层公共区中部,东侧与庭院相接,南侧为全日餐厅的室外餐区。酒店运营时。二层无边水池的水由室外餐区的三面落下,同时隔断了室外的嘈杂声音和闷热温度。
宴会区设置在基地的北部、公共区的东侧。宴会区首层为600人大宴会厅、VIP包间及其附属房间。二层为5间中型会议室及大宴会厅的控制室。宴会区首层直接通过宴会厅前厅与公共区连接,在两区相连接的位置设置了导向性较强的景观楼梯,可以引导与会客人由宴会厅顺畅地前往二层大堂。
对客房区的形体设计做了较为有趣的尝试:将每4间客房分为一组,各组相错排列布置,组间以廊道虚接。既打破了客房长走廊的乏味模式,也在尺度上更加近人,更加契合中式建筑的空间特点。部分有条件的首层客房设置了专属泳池。其中一些泳池同时与公共泳池相连。客人可以直接由客房阳台进出泳池。也可选择再游远一些,去到公共泳池的部分。既为使用者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活动条件,也在客房与公共活动区域之间进行了半私密、半公共空间的探索。
结语
在建造的过程中。诸多需要被“组合到一起”的关键性要素之一是房间。房间也是容纳人物在场的最亲密的空间。因此特别需要一种“图”的合理性。房间的室内是一个庇护所。然而房间也需要理解和面向环境。房间上的部件。诸如门窗、火塘、天花、地板。都是可以调和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世界之间关系的要素。它们也因此是直接跟图底的“底”有关的要素。当图底关系中清晰的“图形”向“底”开放。并从“底”那里获得某些属性、同时还将自己的“图形”身份传递给“底”的关系结构时,人类才能真正地感受到与这个世界相连。
项目名称:海棠福湾一号喜来登酒店
建设地点:海南省陵水县英州镇
项目业主:海南万通集团
建设规模:1.622ha
总建筑面积:51000m2(地上41000m2,地下10000m2)
设计时间:2008~2013
拟竣工时间:2014
项目经理:金卫钧
设计人员:刘方磊、回炜炜、崔强、王立新、白嘉、乔群英、、刘昕、王权
室内设计:WOW ARCHITECTS、集美组
关键词:园林空间;定义;构成;类型
园林空间是一种相对于建筑物的外部存在,是园林艺术的一个基本概念,指在人目距范围内各种植物、水体、地貌、建筑、山石、道路等各园林景观单体组成的立体空间。在园林中具体表现为植物(草坪、树木)空间、道路空间、园林建筑空间、水体空间等。
园林空间的设计目的在于为人民提供一个休闲、锻炼、欣赏、游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舒适而美好的外部场所。使人们在忙碌的生活和工作间隙,能够有一个放松的空间。如我市(平顶山市)的鹰城广场、河滨公园广场等,每至清晨和傍晚,休闲或锻炼的人就在广场上熙熙攘攘。
1、园林空间的定义与构成
空间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存在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联系,在城市或公园这样广阔的空间中,它有自然空间和目的空间之分。作为与人们的意图有关的目的空间又有内在秩序的空间和外在秩序的空间两个系列。平常所谓的外部、内部空间是相对于室内空间而言的。它既可设计成具有外在秩序(开敞或半开敞),也可设计成具有内在秩序(围合、封闭)。但是内、外部空间并不是绝对划分的。如:某人住在带有庭院的住所内,他的居室是内部空间,庭院就是外部空间,但相对于整个住所来说,院外道路的空间就是外部的。而园林中的空间就是一种相对于建筑的外部空间,它作为园林艺术形式的一个概念和术语,意指人的视线范围内由树木花草(植物)、地形、建筑、山石、水体、铺装道路等构图单体所组成的景观区域而成,它包括平面的布局,又包括立面的构图,是一个综合平、立面艺术处理的二维概念。
园林空间构成的.依据是人观赏事物的视野范围,在于垂直视角(约20~60度)水平视角(约50~150度)以及水平视距等心理因素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因此,园林空间的构成须具备三因素:一是植物、建筑、地形等空间境界物的高度(H);二是视点到空间境界物的水平距离(D);三是空间内若干视点的大致均匀度。一般来说,D/H值越大,空间意境越开朗,D/H值越小,封闭感越强。实际事例证明,以园林建筑为主的园林庭院空间宜用较小的比值,以树木或树木配合地形为主的园林空间宜用。较大的比值。D/H≈1时,空间范围小,空间感强,宜作为动态构图的过渡性空间或空间的静态构图使用。D/H在2~3时,宜精心设计,而D/H在3~8之间是重要的园林空间形式。
2、园林空间的类型
园林空间依据单个景物的占比大小可以分为:以植物为主组成的空间;以道路为主组成的空间;以建筑为主组成的空间,以水体为主组成的空间和以多种景物组合而成的立体交叉空间。
2.1 以植物为主组成的空间
以植物为主组成的空间,主要指园林空间的景物以草坪和树木为主。它们在园林中除了生态和观赏等功能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充当和建筑物的天花板、幕墙、地板、门窗一样的隔断、联通室内外空间的作用。它可以形成顶平面、垂直面和地平面单独或共同组成的具有实在或暗示性的范围组合。如广场,草坪、低矮的地被植物和灌木构成了绿色地表空间,北面成排的古松与草坪形成了一个垂直的夹角,远远望去,古松如一面深绿色的屏障将草坪的绿意从中截断,但仔细审视,古松间树干、叶丛的间隙又将古松后面的世界的信息朦朦胧胧的传递过来,加之树干、叶丛间隙的疏密不均,分枝的高度高低不一,这样,有的地方色彩浓黑,有的地方色泽淡绿,从而,为人们呈现了一个隐隐约约、似断非断、将通未通的空间,虚虚实实的景象引起了人们无限丰富的遐想。
2.2 以园林建筑为主组成的空间
园林建筑主要指园林中人工修建的亭台楼阁,画廊假山等。这些建筑组成的园林空间可形成封闭、半开敞、开敞、垂直、覆盖等不同空间形式。在这方面的代表典范应该属我国的苏州园林。园内庭台楼榭,游廊小径蜿蜒其间,内外空间相互渗透。透过格子窗,广阔的自然风光被浓缩成微型景观。涓涓清流脚下而过,倒映出园中的景物,虚实交错,把观赏者从可触摸的真实世界带入无限的梦幻空间。正如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中所说:"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3 以水体为主组成的空间
从古至今的大部分著名园林,水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的园林中,水甚至占到整个园林面积的一半以上。如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DD颐和园,是移植的南方园林,水的面积占到了整个园林的四分之三。而南方的大部分园林,都是依水而建:在水流回旋处,或凸起一块陆地,上修一座小亭;或两岸之间,砌起一座拱桥;或大片陆地之上,修起竹篱楼舍、茅草小屋。以水为主的园林空间,当然最著名的莫过于素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的古镇周庄。古镇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一朵睡莲。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依水而立,错落有致。名桥,各具姿态,与周庄的水一起共同组成了一个美丽的园林空间。
2.4 以多种景物组合而成的立体交叉空间
对于大多数园林来说,往往是多种景物共同组成的综合体,这样的园林里,不仅有绿地、鲜花、树木,而且还有亭台楼榭,曲折小径,还有的现代园林,会人为的修建起座座假山甚至音乐喷泉。这样,植物和地形结合,可强调,或消除由于地形的变化所形成的空间。建筑与植物的搭配,更能丰富和改变空间的层次结构,形成多变的空间轮廓。三者共同配合,既可软化建筑的硬直轮廓,又能提供更丰富的视域空间。加之假山的视线隔断作用形成的景物深浅变化,沟壑、池塘所带来的景物纵深,喷泉带给人的视觉动感,很好的诠释了园林的动静结合,古代和现在相沟通,使得古代园林既有历史的厚重,又增加了现代生活的轻松。
总之,不同的造园手法,可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园林空间,使人们获得不同的感官享受。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园林空间设计领域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扩展,各种先进的声、光、电仪器和设备都被相继运用到园林空间的建造上,传统的三维空间造园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时间作为时空存在的一个维度也通过各种先进的科学手段逐渐引入到园林的设计中来,成为了一个新的造园手法。各种影像设备的运用,将立体的图像和声音带到你的身边,围绕着你形成了一个十分逼真的现实场景。在这样的园林空间徜徉,古代、现代和未来相纠结交织,每个人仿佛都亲自置身于过去和未来的时空中,在这现代化的造园手法中,你将超越时空,倒转时空,追回到各种神话、传说、童话所创造的情景中,并且与古人对话、交流,你甚至可以畅游宇宙间的各个星球,亲自去领略一下宇宙的浩瀚、奇妙。虽然目前,将现代技术运用到园林空间的建造上仍旧属于试验阶段,但相信这种新型的园林空间设计和建造手段必将在今后被更多的研究和运用实际中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