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生的素质教育

初中生的素质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3 16:08: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生的素质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初中生的素质教育

篇(1)

1.转变教育观念,勇于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而言,传统的教育观念是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运用,教学和考试成绩挂钩;教师满堂灌,初中生死记硬背,这些仅仅是为了升学考试。从而出现了一部分初中生高分低能、高分低德,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甚至有的初中生对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把思想品德课作为枯燥乏味的代表课,他们不爱听大道理。有的教师甚至上课只是勾勾画画,让初中生背背,对付考试而已,教法特别单一,教学模式死板,对初中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勇于教学创新。

2.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从某种角度讲,初中生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教师本身的思想品德,知识及能力是对初中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唐代思想家韩愈用一句话概括了教师的责任重大及对初中生的影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是用自己的良好道德情操去影响、感化初中生,可见教师素质的重要性。思想品德教师的素质主要有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道德修养,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重要保证,思想品德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改变教师自身素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探索,不断追求。

2.1 教师要坚持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教师要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教师以高尚的师德去熏陶初中生的心灵,用自己的浩然正气去影响初中生是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初中生的成长有很大影响,教师应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坚持原则,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2.2 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

社会在发展,教育面临改革,思想品德教师不能局限于原有的知识,要坚持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师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教学工作,教师只有成为优秀的学习者,才能成为优秀的教育者。

3.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思想品德课是向初中生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教师要设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1 加强对初中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不仅要教会初中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初中生学习的方法。根据初中生实际指导学法,善于引导初中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思路,让初中生主动参与,培养初中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初中生的素质。首先,课前要预习,精读内容、把握重点、难点。其次,教师精讲时初中生认真听,大胆提出问题。初中生分组讨论,提高初中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把握好讨论的议题并加以引,然后总结。精练也是提高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手段。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初中生的素质。

3.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初中生的各种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适合本班初中生实际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如采用“发现法”“实践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有利于激发初中生的潜力,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丰富、幽默,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要善于创设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交流环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突出初中生的主体性。激发初中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使初中生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初中生学习效果。教师不能墨守成规,教学活动要新颖、不拘常规;作业要精选、适量;题目要新颖,不采取题海战术,让初中生在快乐中学习。

4.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大德育工作力度

篇(2)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策略;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120-0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初中生物教育在初中教育过程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初中生物作为一门科学学科,虽然在当前其地位还不如数学、语文类学科的地位高,但是在素质教育时代,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进行提升,因此生物、化学、物理等课程受到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加强生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当前生物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当前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瓶颈,最明显的就是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教学模式比较老旧,对生物教学带来严重影响。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应该要加强生物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改进,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对生物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提高生物课程教学水平。

一、当前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瓶颈

初中生物教学虽然在当前的初中义务教育中受到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教育过程中依旧还是会遇到一些瓶颈,第一,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使得学生的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够。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涉及一些比较难懂的知识,很多学生在初中生物学习过程中,由于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因此在遇到一些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解决,加上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积极性的激发不够,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只是按照教师的讲解进行学习,没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第二,实践教育基础薄弱,课外活动的开展不够。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拓展,在教育过程中加强课外活动的拓展,是很多初中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实施的一个重要措施。但是当前很多初中院校在生物教育过程中,对课外活动的拓展比较少,往往注重一些实践理论课程的教育,缺乏一些生动形象的课外活动,一般都是进行课堂教育,而且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最终导致学生对生物的学习过程中兴趣不高。第三,对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理解能力的考虑不够。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基础能力的了解,从而才能采取正确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进行教育的时候没有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掌握,进行统一化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创新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初中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对于学生的个性特征的考虑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意识到生物课程不仅是掌握各种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学生对设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能够发挥想象力,对各种生物现象本质有所了解,并且能加强自身的创新学习能力的提升。在确定生物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应该要加强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应用。由于传统的教育理念陈旧,因此教育中各种理论性内容依旧是主要教材,比如各种生物知识、生物实验现象等,还采用教材加讲解的方式,没有给学生太多实践练习的机会,因此使得很多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不够深入,只是了解一些表面的东西。在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各种传统理念的改革,加强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应用,要对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掌握,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受到更加专业的教育。

2、加强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视

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当前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都很重视实验教学,将实验当做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的重要过程。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意识到初中生物实验不仅是对各种生物知识进行具体呈现的方式,要意识到实验过程更是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生物实验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贯彻实验教学理念,从基础的实验向综合性实验过渡。传统的实验教学大多是教师演示、学生模仿学习的模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对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进,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验练习,比如教师可以给出实验的课题,然后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各种实验项目进行完成,比如自主地查询资料、分析问题、设计实验步骤等,从而得出实验结果,以此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同时,还可以通过举办创新实验大赛,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初中生物实验应该要设置更多开放性项目,由学生自愿组合成组,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并且进行总结,得到所需要的材料仪器等,再进行实验,最后将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而且还可以对比赛结果进行评论,给学生一些奖励和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提高教师的能力素养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教师要学会对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的学习,要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的角色,给学生更多的引导和教育,给学生设计一些实践练习的机会,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水平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要加强对学生的这些能力的培养,则应该要加强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改进,尤其是注重学生独立性、合作性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不断提高生物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田 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思路的创新分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5(12)

篇(3)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G633.96

在我国素质教育体系中,体育课程的教学是其中重要的基础性课程,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但是在实际的初中教学中,人们对于体育课程的教学重视程度较低,所教授的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都比较传统、落后,与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式相悖。同时,在初中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性的会出现教学思路混乱、教学方法单一的情况。因此,需要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及方法进行有效的改革,使其能够顺应当前我国社会形势的发展。

一、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在素质教育的形式之下进行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是顺应了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并推动体育教育的发展。因此,对于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首先就需要D变体育教师传统的以成绩为主的教学理念,树立起以健康为第一的教学思想,进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由此实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

同时,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学生实际发展需求,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全面性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由于初中生正处于个性化发展的时期,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对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以及技能素质等进行全面教育,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出体育教学作用,促使初中生更好的学习与发展。

二、初中体育教学内容改革

(一)教学目标的转变

在素质教育体制之下,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与理念,树立起一种“促进学生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整体健康水平”为目标的教学思想。从而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行为习惯以及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的培养与提升,以此来更好的设计体育教学内容及模式。

(二)教学内容的转变

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是对初中生进行运动技巧的传授,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中。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时主要应用的是竞技型的项目,注重对学生进行技术的指导及重复性的练习,严重的制约了初中生的创造及创新能力。因此,通过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能够引导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进而促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时候,养成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的创新及创造能力进行激发与培养。

三、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开展特色教学

由于我国占地面积广阔,且不同地区的特色十分显著,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及学校具体的开展实施状况来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增加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项目。基于此,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街舞、搏击操、竹竿舞、抖空竹、太极剑、广场舞等多样性的项目融入。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些健身健美的动作融入到广场舞中,通过在课堂上教学生们跳广场舞来引导学生对相关健身健美动作进行学习。这种特色教学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的吸引初中生的兴趣,同时还能够开展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初中生的适应能力。

(二)注重心理教育

初中体育课的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的教育,同时也是对初中生进行心理教育。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体育与教学的心理保障,进而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在设计体育活动时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而通过开展相关的体育活动来对初中生的心理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与影响。例如:可以通过开展“密室逃脱”的教学活动来将学生进行分组,并让该组的学生通过合作的模式来共同完成这项活动。由此就能够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进而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促使学生更好的提升与发展。

(三)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主要是以学生的运动负荷来作为评价的标准,对此,需要改革传统的评价体系,通过将过程评价、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由此来对学生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价。同时,在进行评价的时候,所采用的评价也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标准。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口头评价、测验以及技能评价等方式。另外,还可以采用学生互评以及自我评价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评价,进而促进初中生的体能及运动技能的提升,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四、结语

通过对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同时还能够为学生之后的发展以及走上社会后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培养与提升,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翱翔.新课程改革下中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讨[J].新课程・上旬, 2015(1).

篇(4)

关键词:城镇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1

一、前言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在这一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初中教学要想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就要对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创新,保证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对于城镇初中而言,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基础素质,以及城镇教学体系的特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我们应对现有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创新,保证教学方法能够跟上课堂教学发展形势,使教学方法能够成为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手段。

二、城镇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通过了解发现,在城镇初中对生物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镇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创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在城镇初中生物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对于生物学知识了解的较少,在生物教学的开展中,如果依然采取正常的教学方法,将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将会降低教学效率。所以,我们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2、城镇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创新对于满足城镇初中教学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城镇初中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考虑到城镇初中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在城镇初中生物教学中应对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创新。

3、城镇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创新对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是十分必要的

在目前城镇初中生物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对生物教学方法进行合理创新成为了提高教学时效性的必要手段。所以,城镇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三、城镇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创新的具体方式

从目前城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来看,要想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创新,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兴趣,巧妙质疑,启发诱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不是"我该怎样讲好这堂课",而是"学生乐于用什么方法接受这堂课的内容"。要彻底根除"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精简课堂讲授时问,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思考、表达、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下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兴趣是生物教学的磁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产生了兴趣学生就会被所要认识的事物吸引,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地去分析、研究,这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必经过程。

由此可见,在城镇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只有对教学环境和创新思维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课堂中构建宽松的课堂氛围,才能做到对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所以,在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应注意从教学环境和教学思维入手。

2、加强探究性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实验无法但可择法甚至创法。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实验才能有所创新和发明,因此上好实验课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实验模式,积极进行探究性实验,不要把实验过程、结论过早地告诉学生,而应当运用启发式教学思想,促进学生创新。如在"叶下表皮"的观察实验中,有的学生完全按照课本的要求去做,而有的学生则将叶背面相对折合。再经过搓动后获得较大面积的下表皮再进行观察,效果更好,这一点改进实际上就是创新能力的体现。

考虑到初中生物学科的特点,要想让学生对生物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要合理利用生物实验,创新生物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创新中,应注重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开展。

3、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拓宽学生的生物知识视野

考虑到城镇初中的特点,学生获取生物知识的渠道较少,学生的生物知识面较窄。基于这一现状,在城镇初中生物教学中,要想对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创新,就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在生物课堂上采用播放生物知识视频,或者播放生物教学课件的方式,对生物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有效拓展,保证生物课堂教学的综合效果。除此之外,在城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还应对城镇初中教学体系有一定的了解,根据城镇初中教学特点,构建有效的多媒体课堂教学系统,保证生物教学能够得到良好的开展。从目前城镇初中生物教学来看,多媒体教学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展,对拓宽学生的生物知识视野有很大的帮助,对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在城镇初中生物教学的方法创新中,应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

所以,在对城镇初中生物教学的方法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到城镇初中生物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实际,采用具体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创新取得积极效果。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城镇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对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创新,才能满足素质教学的根本要求,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进而提升整个城镇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基于这种认识,在城镇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对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创新,不但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兴趣,巧妙质疑、还要加强探究性实验教学,更要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拓宽学生的生物知识视野。只有做到了这几点,才能保证城镇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创新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会涛;;初中生物学校本课程开发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7年09期

[2]包和江;;寓情感教育于初中生物教学之中[J];凯里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蒋常椿;;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教育;2010年26期

篇(5)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渔峡口镇第一、第二初级中学进行,共发问卷1021份,回收有效问卷1004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教师座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平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习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习。

篇(6)

一、初中阅读教学现状解析

从教师方面来看,目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主体还是教师,这不符合新课标改革的理念,而且阅读教育还处在恶性循环当中,应试教育的现象也普遍存在,而且教学理念和方法也较落后,不符合时展的要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没有作用。从初中生学习方面来说,在升学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很多学生将主要的学习目标都放在提高学习成绩上,对于语文阅读的学习也更多的是解题技巧的学习,对于领悟阅读本身、增强自身文学素养和了解我国古典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强。

二、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思考

1.提高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新课标背景下要想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语文教育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语文阅读作品多姿多彩,不仅有古代文学,还有现代文学,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差别极大,但其都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感悟的升华。如果我们拘泥于课本,对生活中的现象不甚了解,那么就很难与文章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与学生都要转变理念,提高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增强语文阅读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时,学生要多了解我国面对国际在各种赛事的表现、外交政策及国家发展历程,才能更好地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内涵。

2.增强初中生的文学素质教育

增强初中生的文学素质教育也是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文言文阅读和古诗词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中占有较大比例,如果初中生的文学素养不够,那么面对文言文阅读就像看天书一般,难以理解其中所描写的事物和蕴含的情感,因此在初中生的阅读教学中,不仅要逐渐积累文学知识,还要加入古典文化教学,全面提高初中生的文学素质,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学习《范进中举》这篇文章时,不仅要加强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还要全面教育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政治制度,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范进一生学习却在中举时高兴猝死的心路历程。

3.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速率

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速率也是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繁杂,课时紧张,如果学生的阅读速度过慢,则没有时间更进一步全面拓展,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速率,为阅读思考和考试节约充足的时间。学生可以通过略读、扫读、问读、详细读的方式来提高阅读速率,通过收尾略读把握文章结构、扫读丰富文章骨架、问读找准文章脉络、详细读体会文章思想的方法来对文章进行全面认识和理解。例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文章时,就可以通过上述方法来不断剖析文章,快速理解文章的内涵。

4.增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

篇(7)

关键字:初中生物 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

从现阶段的教学形式不难看出,很多教师都在为了这一课题在努力。很多教师都已经充分的认识到,要想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要自觉地摒弃传统教学模式,自觉地构建高效、和谐的生物课堂,还要结合课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加入其他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那么,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出发呢?笔者在本文中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思考,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一、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巧妙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表现欲望也极为强烈,任何人对他们的评价,尤其是教师,对他们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自信心对一个学生来讲,不仅会影响学习效率,对今后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经常对学生进行鼓励,多实行循循善诱的引导。巧妙地运用欣赏性、模糊性、鼓励性、幽默性的评价,充分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注重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还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各展其能、各显其才,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还要通过适时的给学生讲解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利用他们追求真理、立志造福人类的思想境界以及坚强的意志力作为材料,让这些素材对学生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例如:在教学“探讨生物奥秘”时,可以通过李时珍的故事向同学们提问:为什么李时珍能够写出《本草纲目》?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李时珍的什么精神?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的意志力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鼓舞,树立起强大的自信心,发奋图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在生物教学中,注重实验教学,培养起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想对学生实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除了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之外还要注重实验教学,培养起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生物中的实验教学是以实验观察和活动操作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活动,获得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是生物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所在。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是影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几个方面。例如,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可以通过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再通过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预先让天竺葵饥饿?在这个过程中加入酒精的目的是什么?猜想一下实验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而结果?通过这样的提问促使学生在实验中注意观察、积极思考,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实验中。通过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实验结果,全面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的能力。此外,还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在实验中遇到困难不要气馁,要有迎难而上的信心和决心,从不同的方面培养起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引导学生创新性的学习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才能发展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引导学生创新性的学习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所在。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可以通过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来实现。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大胆质疑和探究的学生,保护学生的独特见解,并为学生的立异思想做好指导和保护,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思考空间,教会学生针对问题中找出矛盾,再通过解决矛盾,实现能力的提升。这样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从不同寻常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一些超出人们意料之外的观点,敢于挑战权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当然,这里必须提出的是,学生提出的立异思想并不一定都是对的,这时候教师要对他们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创新性的学习。

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新课程发展的客观要求,教师可以从对学生进行巧妙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注重实验教学,培养起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引导学生创新性的学习等方面出发,再结合自身的思考,教学中合理的引进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为根本目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郑向辉. 浅谈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J]. 南方论刊. 200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