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16:18: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音乐课程教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音乐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主体价值歪曲,学生参与度不高。经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初中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沿袭传统教学模式,主体价值歪曲现象普遍。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上,部分学校依然是以音乐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课堂教学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教案展开,不允许任何违背“备课本”教学计划情况出现。过分强调教师主体地位,夸大教师主观价值,教师神化、权威化现象严重,学生个性得不到发展,能力得不到提高。如部分教师在音乐作品欣赏课的教学课堂上,谈及对该作品的理解,教师备课时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路和答案,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课堂里,学生回答问题如果与教师“意见”吻合,就会得到表扬;相反,一旦学生观点与教师“意见”相左,就会被认为是错误的、不可取的。这种课堂教学的危害是极大的,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价值,答案“标准化”、“唯一化”,遏制学生想象力和思考力发展,教学内容理解单一肤浅。
2.部分教师对音乐欣赏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许多中学教师过度追求升学率,在学生文化课成绩上关注较多,往往未能将音乐欣赏课放在相应位置,对音乐欣赏认识不到位,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欣赏,为了应对考试,压缩欣赏课课时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甚至直接取消音乐欣赏环节,未能发挥音乐课程学习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欣赏意识的作用。
二、互动合作教学,提升课堂实效
1.转变教学主体,加强师生互动。新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互动,关注学生在音乐课程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未来的初中音乐课堂,应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乐园。在课堂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能动性,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与过去音乐环境不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音乐课不再是学生接触音乐的唯一场所,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无时无刻不在输出音乐。通过日常生活音乐的积累,初中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自我音乐喜好和修养。音乐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自身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不再是单纯的音乐理论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音乐兴趣及审美情趣形成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扬民主,巧妙创设提问,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对音乐作品的认识和见解。此外,还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对音乐做适当延伸,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和欣赏价值的流行歌曲,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
如在教《青春舞曲》时,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明确分工,分别对该乐曲故事背景、内容情节和欣赏做好基本了解,进入课堂教学后,教师选出部分小组代表按照课程设计对该乐曲进行分析,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学生代表在台上提问时,教师也参与回答,将台下学生的讨论逐步引向深入,最后对乐曲欣赏作出总结和升华,并对课堂中学生的表现给予高度肯定。师生之间通过互动,加深了学生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教学效果显著。
2.有效互助合作,营造教学氛围。鉴于音乐本身的特殊性,教师可以将其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营造出“时时有音乐、处处有音乐”的教学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协作欣赏音乐之美。例如,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制作音乐小报、音乐明信片等方式帮助学生从另一种角度理解音乐;充分利用校广播台的作用,播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且富有欣赏价值的音乐作品,并对作品加以解析,在宽松的环境中达到音乐教育与欣赏的目的。
初中生多处于13―15岁,这一年龄段学生群体活泼好动,记忆力与模仿力都极强,对音乐学习充满了热情;音乐教师作为活跃在教育事业第一线最重要的因子,音乐理论素养较高,新型的课堂教学应加强师生合作,取长补短,将学生的青春活力与教师的知识理论紧密联系起来,体现音乐教学的生活性和趣味性。学生应积极向音乐教师推荐教学素材,将生活中接触到的好音乐、好作品介绍给老师,丰富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突出音乐课程教学的时代特色;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课外音乐生活的引导,通过建设班级群的方式实现现代化管理,为师生互动合作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在班级群和朋友圈中分享音乐,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3.重视欣赏环节,培养审美意识。音乐本身是一门高雅艺术,欣赏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具有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教育意义,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重视欣赏环节,通过倾听音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透过作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走进作者创设的情境,感受作者思想情绪,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值得注意的是,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仅仅停留在听音乐上是远远不够的,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过多时间听音乐而耽误学习的做法偏离了音乐欣赏的本质,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形成,甚至还可能影响学生其他学科学习。重视欣赏环节,教师的指导十分重要,可通过观看音乐纪录片、专题片,写鉴赏小品文等方式将音乐欣赏落到实处,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得到飞速发展,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工作在教育事业一线的部分教师积极响应新课改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取得了可喜成绩。然而,纵观我国整体基础教育,依然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无法适应新课改下全面普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模式单一、传统、封闭,存在明显问题。初中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模式上也亟待改革。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转变教学模式,开展互动教学、合作教学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沈雪.初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目前我国大多数初中音乐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尚存在诸多不适应时展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如下方面:
一、音乐教学与素质教育脱轨
音乐课堂教学的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手段及模式单一,教学设施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现如今,一边是“奥尔夫”、“柯达伊”等教学法铺天盖地而来,令我们目不暇接;而另一边却为音乐与素质教育有什么联系、音乐教育如何渗透德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到底该用什么谱等“重大问题”争论不休。这令第一线的音乐教师们无所适从,还大有望不到穷尽之态。
二、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当前,在我国现行教学体系中,初中音乐教育多被赋予了德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功能,并被片面夸大,而忽视了初中音乐教育应该以美育为其宗旨,是音乐文化素养方面的教育这一基本职能。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关注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特别注重知识、技能等非审美的体验,而忽视情感、兴趣、想象、创造等审美体验,种种误区导致初中音乐课程审美性、艺术性缺失,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三、不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我们的音乐课里,很多教师不是笑脸相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几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窝,指手划脚,不管学生学得如何,只顾按照已备的教案、时间表灌之。学生回答问题顺我者表扬、逆我者斥之并不少见……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平等的教与受的关系,从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从来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教师绝对是主宰而非主导,学生是完全被动的。这样的音乐课学生哪来的情、哪来的兴趣?也就无从说“我喜欢音乐课”了。
策略一、针对老师的策略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必须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1.转变教学的观念
紧紧围绕学科性质和价值把培养音乐兴趣、爱好、学习音乐的态度,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和情趣,促进个性和谐发展,扩大文化视野等作为重要的方面构建素质教育式的音乐教育。
2.突出学生主体性
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并且鼓励音乐创新,教学中应努力鼓励学生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敢于求疑。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师的辛苦教学说到底还要通过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此外,我们还要把握好使用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方法的“度”。在音乐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特点、教材的情况以及教学方法的优势,合理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避免滥用对音乐教学造成的负面影响。
3.树立教师新形象
上述问题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我们既不能将其任意夸大,但也绝不能听之任之。新时期的“音体美”课无例外制度,技能抽测,中考音体美测试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会尽量争取为广大音乐教师提高进修学习的机会,努力协同相关部门及学校完善考核方案,提高音体美教师待遇。但我们既不能急于求成,幻想一蹴而就地解决问题,也不能抱着等、靠、要的思想,消极应对。广大的音乐教师严格要求自己,要以良好的敬业态度,加倍的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职业幸福感,强化终身学习理念,全力营造教师师“会教、乐教”的“健康教育”氛围,真正树立新时期音乐教师形象。
4.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音乐学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这也正是其他学科教师难于从事音乐教学的一个障碍。而很多教师在离开院校走上课堂之后,却忽视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练习,致使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和专业技能的生疏。而音乐教师的备课除了可以看见的教案外,更多的是隐形的备课内容。对于歌曲的演唱、演奏、自弹自唱、指挥等的准备是一节成功的有效课堂的关键。
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只有做到“曲不离口,琴不离手”, 坚持勤学苦练,不断的加强业务学习,吹、拉、弹、唱样样要通,使自己在保持原有音乐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而音乐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教育之外,还需要音乐教师自己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总结提升,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本学年将组织音乐教师进行技能技巧的大比武活动,以此加强音乐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的提高,并为参加省、市级比赛打好基础。同时督促学校搞好三队训练活动,为迎接市级大型文艺比赛做好充分准备,以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策略二、针对学生的策略
1.针对学生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充实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2.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部分同学有困难,但从一个学期教下来,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
3.利用多媒体、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4.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关键词:素质教育;音乐教育;初中音乐教学;现象;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家长和学生,甚至部分教师都认为音乐课是一门无关紧要的学科,以及教材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的枯燥乏味,逐渐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一味地只学习考试学科。这种现象固化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越发感到学习的疲惫,从而产生了厌学的想法。而现代素质教育制度强调了音乐教育的重要地位,并要求在初中必须普及音乐教学。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中处于核心的位置,所以在整个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以音乐的美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表达出的丰富情感来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慢慢形成好的审美观念。根据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对音乐的各个要素、各种方式产生反应,积极地指导学生学会感受、表达音乐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此外还要坚持引导学生鉴赏、体会音乐表现出的美,进而让学生终身受益。
一、改变初中教学模式,在课上分析验证
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同样的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授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方法,不断地分析验证教学教案设计的合理性,不断进行反思并对症下药。课堂教学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有它不足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分析材料,为教师不断地实践探索提供帮助。在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我们还应当努力去构建互动课堂,打破传统的灌输呆板的学习方式,比如大多数学生都没去过非洲,当我们给学生欣赏非洲音乐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感到陌生,此时教师就需要把非洲一些部落的历史、风土人情以及非洲音乐的发展过程讲给学生听,并且为学生示范一些非洲音乐特有的动作,比如用手打鼓等等,并让学生进行模仿参与,从而增加课堂互动性,活跃教学气氛。
二、取长补短,不断对音乐教学进行改善
年轻一辈的音乐教师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教学时应吸取年长教师的经验,取长补短。在新课改下,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通常与教材息息相关,绝不能为了追求课堂效果而疏忽了音乐知识的传授,因此,教师要认真备课并仔细设计教学内容。
2.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按其个性气质对其进行个性化教育。
3.注意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学生一起探索音乐的奥秘。
三、明确音乐课堂上的教学重点
长期以来,初中学生一般认为音乐课仅仅只是唱唱歌曲而已,谁唱的歌多,谁的音乐课成绩就比较优异。所以音乐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明确音乐课的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意识。音乐课的重点是在学习音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认识各种器乐,欣赏前辈们的创作各种乐曲,在各个方面感受音乐的价值,从音乐中感受生活的意义。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音乐世界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营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氛围。
四、激发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学习
如果学生不具备兴趣意识,学生学习知识就好像攀爬珠穆朗玛峰,困难重重。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能够把握好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态,是教好音乐的一门技巧。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唱歌,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的智力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提高。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的探索欲望,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如果对音乐产生了学习兴趣,便会积极地探索音乐知识,不会再觉得学习音乐是一种无关紧要的事。如果学生对音乐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其思维也会变得更加灵活自由。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应该善于抓住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利用学生拥有极强的团队荣誉感的特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断鼓励学生勇于表现个人才艺,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程的乐趣,激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应该善于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的氛围,不断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爱好。
五、设立情境模式,引导学生萌生音乐情感
音乐情感可以通过情境的磨练来萌生,它是在实践生活中不断积累丰富、不断完善提高的。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设立音乐教学情境,根据所处环境调整音乐教学模式,以便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例如,在组织郊游时,教师可把环境所衬托出来的情感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去,还可以把音乐教学的过程与各种郊游活动或节日相结合,利用学与玩的教学模式,开发音乐情感,最终让音乐教学模式得到优化。教师设立音乐情境,在情境中实现师生互动,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心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完善。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的形式来演绎一段音乐剧,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音乐作品的极大魅力,深切感受到音乐潜在的内涵,并不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深切情感。对音乐的良好感受与认知,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让学生的情操得到不断的陶冶。
六、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
不同学生的音乐潜能有着明显的差异,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也各不相同。所以音乐教师就不能以同一个标准来看待学生,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之间的各种差异,并要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以此作为基础,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以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参与音乐,积极肯定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总之,现代音乐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让学生自己感受到音乐的美,获得美的体验,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学生在美妙的音乐里放声欢唱。
参考文献:
1.肖迪.初中多媒体音乐教学实效性分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7).
关键词:舞蹈;音乐;融入
前言
在舞蹈艺术的观念中,音乐占据重要地位,伴有音乐的舞蹈,显得更美丽动人,融入音乐的舞蹈,可以使表演者更能够发挥自身的才能,表演者通过音乐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表现出来,这使得舞蹈更加生动形象。舞蹈独特的气质、艺术,只有音乐才能把它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本文笔者将对初中舞蹈教学中融入音乐教学的意义进行分析。
一、初中舞蹈教学融入音乐教学的作用
1.增加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舞蹈在众多艺术表演中具有独具特色的美,表演者通过优美的舞姿,使观众能欣赏舞蹈、热爱舞蹈,但是舞蹈离不开的音乐的伴随,失去音乐的舞蹈,就像是一个无声电影,只具有表达能力,而不能产生动听的声音。因此,在初中舞蹈教学中要融入音乐教学,要使学生通过音乐对舞蹈产生更深的情感,在表演时发挥自身的情感表达,从而把自己的情感与舞蹈的意义融合在一起,这样表演出的舞蹈才更吸引人[1]。
2.使观众融入到舞台当中
如果没有音乐作为舞蹈的背景,那么表演者在舞台表演时,会显得单调,观众也很难理解表演者所表演的舞蹈,不能够感受到舞蹈的含义。因此,舞蹈教学离不开音乐教学,带有音乐的舞蹈,可以使观众融入到舞蹈中,体会舞蹈所表达的情感与意义。
二、初中舞蹈教学与音乐教学相融合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的缺失
部分初中音乐教师不注重把舞蹈教学与音乐教学相融合,而且音乐教师的观念是音乐就是音乐、舞蹈就是舞蹈。所以造成音乐教学形式单一,尤其音乐教师不能结合现代科技进行教学,显得音乐课程古板、无趣,教师不能把音乐的旋律与舞蹈的动作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在跳舞时显得机械化,动作、表情都显得僵硬,没有美感,学生在整个音乐学习中都处于被动形式,无法舞蹈进行创新,致使舞蹈没有艺术魅力,学生对音乐的知识也不能深刻的理解[2]。
2.教学手段的缺失
对于初中音乐教学,学生在舞蹈的认识中,没有形成一致看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运用传统的歌曲进行教学,没有运用舞蹈教学,而且在编排舞蹈时,动作单一,没有系统化,教师在教学时没有把舞蹈艺术融入到音乐艺术中。
三、针对初中舞蹈教学融入到音乐教学中提出的措施
1.明确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
要想使舞蹈融入到音乐中,首先就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只有教师认识到舞蹈教学融入到音乐教学的作用和意义,才会在教学中把舞蹈融入音乐,同时音乐教师也会带领学生学习舞蹈,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在音乐道路上的发展。
2.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
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要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教案设计、教学活动、教学组织形式上的要有所创新,并合理安排教学,教师做好学生的引领者,要把舞蹈教学与音乐教学相结合,使整个教学过程都融如舞蹈的创意和音乐的节奏,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播放音频,在结合舞蹈练习,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积极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主体地位[3]。例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播放音乐,带领学生一起跳舞,边唱边跳,从而活跃课堂氛围。
3.音乐教师要结合现代科技进行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教,学生学”,所以学生早已习惯这种教学方法,而利用现代科技进行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歌曲《忆江南》,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早已熟悉歌词的内容,所以教师就不用在歌词上浪费时间,由于学生已经熟悉歌词,就会歌曲产生兴趣,学习歌曲会节省许多时间,教师可以在多余的时间里,给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欣赏歌曲《江南好》的MV,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江南的魅力,通过情景与音乐的相融,把学生带入美丽的江南中。在现代科技的影响下,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学生也会提高思维创造力和想象能力,这对学生未来的音乐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结合舞蹈教学也可以使学生掌握舞蹈技巧,并能够运用舞蹈技巧。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舞蹈教学与音乐教学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可以提升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要坚持舞蹈与音乐的合作,形成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的整体性,要让学生在舞蹈教学中掌握音乐的技巧,使学生能够有效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要有吸引学生学习的点,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例如:音乐教学《茉莉花》,教师可以分组教学,使每个组自编舞蹈,然后教师播放音乐,让学生表演;教师也可以让部分小组合唱,另一部分小组表演舞蹈,这样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舞蹈教学与音乐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情感把舞蹈充分的表演出来,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的情感素养和思想价值。音乐教师也要通过舞蹈教学与音乐教学的相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音乐教学更加新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只有这样,才会为学生未来的音乐之路打好基础,使学生在未来成为优秀的人草,为国家未来的音乐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吴琼茜.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之微探[J].新课程(上),2013,(10):34-45.
[2]梁琴.关于初中音乐教学艺术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3):12-34.
关键词:新课改 中学音乐 不足 对策
就目前来看,新课改逐渐深入到地方教育当中,教育界人士开始对新课程改革给予更高的关注。笔者从事教育工作多年,通过实践发现,现今的中学音乐教育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同时针对不足,对现今的音乐教育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求对新课改环境下的音乐教育提供帮助。[1]
一、新课改下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不足
1.音乐教育受重视程度低
现今,虽然我国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应试教育仍然对中学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很多中学将音乐课程视为副科,主要还是以学生的语文、数学等为主。课表上排有的音乐课程经常被其他课程所占用,通常是有上级进行检查时,才会按照课表上排列的课程进行上课。还有部分中学也上音乐课,但是安排的时间较少,音乐教师充当多角色,一旦有其他学科的教师请假等等,音乐教师就要去补充,甚至于学校的打印等等工作也需要音乐教师去完成。[2]
2.教师技能素质不高
据不完全统计,现今我国的中学音乐教师在8万人左右,但是上岗所要求的学历只有百分之六十的教师能达标。教研室需要教师提供教案时,音乐教师草草落实,随便抄袭一些参考用书,完全没有自己的观点。教学过程过于传统、单调,缺乏创新,教师都是按照既定模式一套下来,因此能授予学生的知识寥寥无几,知识受限于课本,没有进一步的发散。更多的学校根本没有配备相应的音乐教师,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一种教师资源失衡现象。一部分教师在从事一段音乐时间后,因为收入或者是某种原因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转行到了其他行业。另外,学校对于音乐课的不重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音乐教师的待遇远远低于其他教师,导致中学的音乐教师流失。
3.教材针对性不强
国外中学对于音乐教育一直比较重视,国外中学一直将音乐教育摆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但是与国内比较,明显可以看出我国音乐教学模式的薄弱。国外在开始进行音乐教育前,都会有专门的人员对学生进行调查,然后研究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模式以及目标,制作的教材也不单一。我国借鉴国外这种编制教材的模式,编制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音乐教材。学校按照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教材。但是有很多因素限制,同时我国的音乐教材与国外的音乐教材有很多相似之处,没有考虑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定教材,这就导致了我国初中音乐教材缺乏针对性,使得学生吸收的音乐知识较少。[3]
二、新课改环境下对中学音乐教学提出对策及建议
1.提升音乐教育的重视
中学音乐教育想要得到发展,首先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新课改在我国实行以后,虽然中学音乐课程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与新课改的要求相差甚远。笔者认为,教育部门应当制定出详细的方案,并使得方案能够切实地落实下来。另外,在中考考试门类中可以适当的加入音乐考核分,这样也能够带动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力度。另外,观念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现今我国的国情要求学生要认真学习像数学、语文这样的课程,才能够在未来的高考中脱颖而出,在国家出台了提升音乐教育的相对政策以后,教师以及家长也应当认识到音乐学习的重要性,这对于社会对音乐教育重视的程度有着直接影响。[4]
2.提升音乐教师个人素质
现今的音乐教学对音乐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不单要能够胜任中学音乐教学中的理论知识,相应的也有必备的专业知识。教师能够将我国的特色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起来,增宽自己的学科知识和能力。同时要具备这样一种理念,音乐的学习是终身的。
教师在上课时,要主动课程的互动性,要知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在传统观的教学模式上有所转变,应当对学生给予应有的尊重,使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音乐,能够与学生进行深层的沟通,这样才能了解到学生在学习音乐时所遇到的困难和不解之处,然后才能对其进行辅导。
学生的积极性高低关乎教学目标的成败,因此教师要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比较好的方式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进行音乐游戏,比如说音乐接龙。这样的方式既拉近了学生的关系,同时也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效果就好,教学目标更容易实现。[5]
3.合理选择教材
无论音乐教师多么优秀,如果音乐教材不合理,教学设备过于落后,音乐教学活动想要开拓创新无疑是十分困难的。鉴于此,笔者认为务必要切实地认识到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中学才能吸收更多的音乐教学资金和设备,来满足音乐教学活动的需要。学校应该在设备上的购置上加强,比如说小提琴、钢琴的购置等等。
其次,在选择音乐教材时,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音乐知识进行备案,然后进行音乐教材的选取。另外,还需要注意音乐教学活动针对性一定要强,学校可以与当地政府沟通,开展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教学活动。这样不但让学生学习了音乐知识,同时还能促进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语
如上述所言,音乐教学是我国中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但是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在中学中占据的课时量很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增加了对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审美能力都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从而才能够在根本上提升我国中学音乐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胡媛媛.新课改教学下的多媒体为音乐课堂注入新的活力[J]. 科技信息. 2009(12)
[2] 吴红.对新课程标准条件下中学音乐教育的若干思考[J]. 歌海. 2008(05)
[3] 万秀媚.中学音乐教育与流行歌曲的探析[J]. 中国音乐教育. 2000(09)
【关键词】 音乐 兴趣 培养
音乐是一种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培养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艺术,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对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还是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初中生正好处在人生重要的转折时期,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开始初步形成,并逐渐转向成人,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时期。虽然我们的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的教育,但也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很多人都认为音乐是一门“小学科”,但他却是关系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大事情,所以我们不能小看音乐教育。
但就教育现状而言,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就成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甚至是唯一动力,很多学生愿意上音乐课也并不是单纯对音乐学科本身的兴趣,而是因为音乐是一门不用考试,不用费脑筋,比较轻松的学科,学习效率、学习质量也不高。在课改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兴趣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便会对学习音乐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不再感到学习音乐是一种负担或者是无聊的事;学生没有音乐学习兴趣,音乐教学基本任务就难以完成,音乐课程就有可能成为虚设。前不久笔者对本校任教的 12 个初中班学生进行了一项口头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竟有 75% 的学生觉得上音乐课很乏味。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了一个不能释怀的疑问。那么,为何有这么多学生对音乐课缺乏兴趣呢?学生缺乏学习音乐的兴趣的原因是什么呢?音乐教师如何引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如何让苦学变乐学?如何让学生在喜爱音乐艺术的同时,同样也喜爱音乐课呢?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在教学实践积累中所感悟的一些观点。
一:为何有这么多学生对音乐课缺乏兴趣,缺乏学习音乐的兴趣的原因是什么呢?经过再三深入了解分析,发现根本原因不在学生,而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着如下重要弊端:
1、教学目标不切实际
教学的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目标要求是否切合实际,直接关系着学生上音乐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师备课时不从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出发,照搬教案;教学目标设置要求过高或过低,使学生用力也难及或不用力也可及,过难或过易;有的不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过去已学过的,也照常规教学要求教,与新歌教学设置相同的目标和进度;有的缺乏对学生实际音乐能力的具体把握,看不到多数学生的水平和情绪,致使多数学生力不从心,激不起兴趣和热情。
2、教学方法呆板陈旧
学生对音乐课兴趣的高低与课堂教学方法密切相关。不少教师由于受陈旧的传统教学思想束缚,在课堂结构上单调呆板,千课一型,机械孤立地使用 “ 讲知识,识歌谱,唱歌词,练巩固 ” 的僵化程式,在方法上不重视调动学生的立体性。教基础知识时,教师不顾学情,单调枯燥、照本宣科地讲;在教学手段上,不能与时俱进,不重视有机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激发学生情趣。
3、知能关系把握失衡
新课标明确指出,音乐课要把握好 “ 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 ” 的机制统一。但不少教师对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多样性关系不能科学处理,课堂教学或重知识轻技能,将教知识提高到不适当位置,课堂上不顾实际用大量时间枯燥地教基础知识;或重能力轻知识,将应该教学的知识置于无足轻重的位置,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和课堂的效率。
4、和谐氛围严重缺失
课堂教学是否有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决定学生上音乐课的又一重要因素。不少音乐教师往往都是科任,由于教的班级很多,再加上在同一个班级教学的节次少,对学生多数不太了解,有的甚至连学生的姓名也叫不出,这种状况也影响着音乐教师课堂纪律地管理,导致了教师管理不得力,课堂氛围乱哄哄,或者为了使课堂有良好的秩序,师者尊严尤为严重,课堂唯以师至尚,讲不上民主,讲不上平等,久而久之,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影响着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
二、怎样克服上述的课堂教学弊端,更好地激发学生上音乐课的情趣,提高音乐课的魅力和效率,让学生在喜爱音乐艺术的同时,同样也喜爱音乐课呢?试用以下策略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1、了解学生实际,把准教学要求
准确、明了的教学要求是制约学生学习情趣和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要想上好音乐课,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反复地潜心钻研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精神实质和意图;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情实际,对照音乐新课标的要求,设置出使学生 “ 跳一跳可够到 ” 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2、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影响学生学习情绪的最重要因素是课堂教学法,要想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情趣,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必须确立新课标的理念,切实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真正确立以生为本的 “ 人本观念 ” ,变 “ 师本教育 ” 为 “ 生本教育 ” 。教师要站好自己的角色位置,坚持做到教为学服务,处理好 “ 教 ” 与 “ 学 ” 、 “ 主 ” 和 “ 导 ” 的关系,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确立 “ 教是为了不教 ” 的观念,冲破 “ 讲知识、教歌谱、唱歌词 ” 的 “ 简单化、程式化、刻板化 ” 教学方法和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的动态的课堂教学方法和结构,积极地鼓励引导学生学习、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要进行有效的启发、点拨、引导,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地学;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中好的学法,因势利导,积极倡导;善于把握教学内容的主次和难易,该教的教好,该讲的讲好;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运用不同的方法、形式、活动,通过学生动手、动脸、动口、动眼,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活泼起来。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和其他教学手段,通过生动、活泼、鲜明的直观形象,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把好知能关系,优化知能统一
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培养是音乐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缺一不可。教师要充分认识并摆正知能位置,确立二者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科学辨证观。音乐教材经多次修改,虽有很大改进,但教材的内容及其知能方面的要求,在如何贴近城市和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的不同特点、实际等方面,并不是很完善,教学中常会涉及这样那样问题。这就是要求我们教者既要不违背音乐新课标理念要求,又要结合具体实际,通过精心地钻研设计,科学地活用教材,有机调适,该增的增,该减的减,该拓展的拓展,该压缩的压缩。
4、实施民主教学,创设和谐氛围,常注意情感互动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既有助于学生学习情绪的激发,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创造性。融洽的朋友式的合作关系是优化音乐教学活动的保障,教师必须切实破除 “ 师道尊严 ” ,注重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增强相互了解,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更好的营造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真正实施民主教学,,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人格,确立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与朋友的师生平等关系。此外,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重数理化等 “ 主科 ” 轻音体美 “ 副科 ” 现象的广泛存在,教师还必须有机地渗透相关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真正从道理和实践的结合上,认识到音乐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有益身心健康,有益各科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音乐意识,激起学生上好音乐课的内驱力。
三、诱发、培养、发展、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乃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那么,究竟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经过久久的思索与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1、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
布置理想的教室环境,如在音乐教室悬挂音乐家的画像,张贴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音乐格言,出版一些音乐墙报或黑板报等。 利用学校的广播站,播放音乐家的优秀音乐作品,介绍音乐家的生平、故事,发表学生对社会音乐生活的种种议论或评价等。 组织各种音乐社团,如合唱团、民族管弦乐团、管乐团、钢琴小组等,给学生供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机会。 组织各种音乐演出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及表演欲望,发现并培养音乐骨干学生。
2、重视初中入学后第一、二节课的课堂效应
常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特别重视初中入学的第一节音乐课。如:教师用充满激情、丰富的语言作自我介绍;向学生展示才艺表演 ;向学生介绍音乐课改、初中音乐课的一些情况等。让学生自我介绍:内容包括原毕业学校,优点、缺点、爱好与特长…… ,对过去音乐老师的评价(目的是为了吸取经验教训), 对现任音乐老师的期望 ,对未来音乐课的建议等。
3、课堂结尾的灵活多变
一堂好的音乐课,有无别开生面的导入是个关键,因为这关系到是否能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如果再有一个回味隽永的结尾与之结合,那便是点睛之笔了。课堂教学的结尾方式,因教师素质,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而异。结尾的方式很多,如归纳式 、讨论式 、练习式 、采访式 、范唱、范奏式 、评价式等。不管采用那种结尾方式,都必须有助于学生掌握课堂所学习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要不断探索课堂结尾艺术,进一步提高驾驭课堂教学各环节的能力,从而提高音乐课教学的质量。
4、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采用灵活多变的奖励方法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能给人自信,成功能促人奋斗,催人进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特别是在学生没有信心的时候,教师适时的鼓励就给予了学生最大的帮助。 采用灵活多变的鼓励方法也是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行之有教的手段。但这种方法要因人而异,对那些热爱音乐、对音乐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来说,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学生对学习的渴望,和音乐本身带来的巨大享受,师生共同陶醉于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就是最好的表扬与奖励,那些口头的赞许对他们的鼓励价值不大;对那些音乐兴趣一般或音乐兴趣不浓的学生来说,使用表扬鼓励的手段是有积极作用的。他们会因此而得到乐趣和信心,也会因此而产生进一步学好音乐的愿望。所以对这类学生要恰当地使用表扬鼓励的方法,同时,表扬鼓励一定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此外,把学生在音乐课内外的有关音乐表现记录到他们的成长记录袋内也是一种很有激励性的奖励方法。
5、 用美好的师爱感染学生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只要教师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走进教室,就全身心投入,与学生融合为一体, 那么学生也就会热爱、崇敬教师,连带爱上老师所教的那门课。另外,教师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精到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
6、用优秀的作品激发学生
初中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而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而没有接触过好的音乐作品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的。所以,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
在音乐教育中,要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就音乐教学而言,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其基础性主要不是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音乐学习兴趣,或者说音乐兴趣是基础中的基础;就终身教育而言,音乐兴趣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即是学生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动力催化剂。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已经步入终身学习时代的当今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需要把学习兴趣归还给学习者。因此,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便成为音乐学习中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能使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感情。如果通过九年义务教育连个音乐兴趣都没有在学生心中建立起来,那就不能不说我们的音乐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不成功的!如果我们的音乐课不能让学生喜爱,不能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那么任何所谓的“音乐学习”对学生来说都没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郑莉:《普通学校音乐课教学过程刍议》,中国音乐学,2003 (4)
[2]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卫燕萍:课程改革中的沉思,《中国音乐教育》,2005(9)
一、教研理念设计——寻找
教师和教研员共同的愿景
由于音乐学科长期以来属于小学科,在学校课程中处于配角地位,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业务的提升发展较慢;也由于学校教研长期注重文化课程,较多的音乐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处于反复、机械的劳动,业务提升对教师个人来说就犹如瞎子过河——摸索着前进,自然也就阻碍了音乐教师的业务成长。因此,对音乐教研的理念进行设计,寻找教师和教研员共同的愿景,就成了我发自内心的意愿。这种意愿不是一种抽象的东西,而是具体的、能够激发所有成员为组织这一愿景而奉献的任务、事业或使命。教学业务提升不能成为教研员和个别教师的任务,而应成为全体音乐教师的意识和动力,教研员引好路、搭好台,画龙点睛即可。
1.建立学习共同体协作组。我根据地域特点、学情相近、可操作性强的要求,建立了中小学学习共同体协作组共14个,每组10至20人左右。随着教研活动和学习需求,调整为高中1个组,初中2个组,小学7个组。为保证教研质量,协作组组长和副组长由区备课中心组成员或是区骨干、名优教师担任,每组均有学科带头人。各组按学期制定教研计划、学习方案,活动有记录、有反思,期末做好协作组活动质量的评价。
2.有效激发学习积极性。各协作组组长和副组长都要重点参加区级及以上的教研学习活动,以利于在学习共同体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每次外出培训学习归来,组长们都要给组内教师传达或作专题讲座,以让未参加培训的教师也能及时提高,让全体教师的学习氛围变得浓郁。同时,根据每位教师的成长需要,给予不同的外出学习和交流等机会。当教研员深入基层了解到教师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与困惑时,及时梳理归纳,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主题,面对面地进行指导和培训,让每一位教师不成为教研活动的边缘人物,都能从需求出发积极找到自我提高的途径,都有自己追求的目标。
二、教研行为设计——提供
教师发展清晰的路径
“从本质上讲,教师专业发展是非常自我的、内在的,所有的外力都必须通过教师的内因才能产生作用。因此,教师个体是否具有自主发展意识、能否做到主动专业发展是实现其专业发展的关键。”①
1.设计成长目标。关于教师个人业绩,除了教研室两年一届基本功、三年一届教坛新秀评比及两年一届骨干与名教师评比、每学年论文评比等活动外,我还积极给年轻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每学期多次举行不满三年教龄的新教师汇报展示课,从教不满五年的新教师教学业务比赛,原创教案评比,送高雅艺术专场演出(基本功提升展示),送教等活动。每一位教师都可根据个人情况向着目标前进,学期末,在我的博客中登记一学期来取得的成绩,教师们你追我赶,做标杆,追标杆,积极地投入工作。
2.竖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学习、提高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如果大家只关注个人评价,那将会导致教师只注重个人名利得失。教研员也好,教师也好,不能为获奖而沾沾自喜,而是要在学科教学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服务于整个区域的学生。教研员要不断给教育行政部门建议,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文艺活动,这既是教师展示成果、也是相互学习的机会;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也有效地促进了师生成长。这样一来,教师体现了个人价值,突显出在学校的作用不可代替,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工作热情,一个个省市级课题研究像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使区内各校更加注重艺术熏陶,音乐教师的发展道路也变得更加光彩夺目。
三、教研氛围设计——构建
理想的艺术教育环境
艺术教育课改十年来,可谓在一片重视声中艰难地前行着。文化课分数在一些培训机构的广告熏染下显得那么刺眼,学生学业繁重,家长注重眼前利益,音乐课常态教学质量较难保证。那如何构建理想的音乐教育环境呢?
1.深入研究常态课质量。为了保证音乐教学的质量,要着力关注教师上好常态课,内容涉及基础知识掌握和欣赏、鉴赏能力,演唱、演奏及视唱视奏实际应用能力,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督促学校、教师重视音乐课,特别是音乐常态课教学的开足、开好。同时,对演唱演奏录像视频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做好对音乐教学的质量分析以及客观的评价,便于各校教师改进提高。
教学要质量,根源还在于备课。心中有课,教学过程就是享受。提倡教师不仅要用心备好每一节课,而且要备原创的课。经过自己深入思考的课,才知取舍。这样,在真抓真干的环境中,教师们逐渐养成了备课在心,无需形式的良好工作状态。当然,为此我们也多次邀请特级教师、指挥家,以及柯达伊、奥尔夫等教学法专家近距离授课,还不定期举行专题讲座与指导,以及参加全国、省市优质课观摩等活动。这些都对提高教师们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深入研究“三基”作用。区域音乐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三基”工作的落实,即:音乐专职教师、音乐专用教室配备到位、培养教师具备对音乐课堂改革的胜任力。从2008年开始,我们组织落实对专、兼职音乐教师的弹、唱、跳、音乐相关知识等进行过关考核,实行专、兼职教师持证上岗,保证上课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有效地解决了初、高中音乐教师的教学困难。
在对音乐专用教室配备示范学校的评比中,则不是以单一的专用教室来衡量,而是根据学生人数应配备教室数达标、音乐器材达标、管理达标等多维角度考核。通过初评、复评等环节,有力地促进了各校音乐教室的建设,并使音乐专用教室落实工作成了各校校园环境建设的亮点。
培养教师对音乐课堂改革具备胜任力是一件教研员可以做一辈子的事情。这不是某种模式、不是口号,而是教研员既要扮演好集思想、谋略、交流沟通等角色的领导者,又要做好后勤、研究、实践、指导、传播等角色的实践者,激发教师们终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自身素质,专注教学研究。这是课堂改革的重要基础,也是改革之目的。
实践说明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绿色通道的开辟”是解决新老教师专业化发展,形成良好教学教研氛围,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实效性的有效解决方案。
注 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