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16:18: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地理基本原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历
层
次
星期五(7月8日)
星期六(7月9日)
星期日(7月10日)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本
科
计算机及其应用
080702
02324 离散数学
02326操作系统
02325 计算机系统结构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741 计算机网络原理
00015 英语(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建筑工程
080806 02439结构力学(二) 00420物理(工)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442钢结构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 英语(二)
汉语言文学
050105 00037 美学
00819训诂学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00015 英语(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英语语言文学
050201 00087英语翻译 00840日语 00832 英语词汇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04 英美文学选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会计
020204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39西方经济学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0054管理学原理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58 资产评估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015 英语(二)
工商企业管理
020202 00151企业经营战略
00139西方经济学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54管理学原理 00153质量管理(一)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52组织行为学
00015英语(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金融
020106 00139西方经济学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54管理学原理 00078银行会计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79保险学原理
00015英语(二)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市场营销
020208 00139西方经济学
00185商品流通概论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00183消费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国际贸易
020110 00097外贸英语写作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 00096外刊经贸知识选读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99涉外经济法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物流管理
020229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法律
030106 00249国际私法
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 00167劳动法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258保险法 00226知识产权法
00233税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公安管理
030401 00369警察伦理学 00370刑事证据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04729大学语文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71公安决策学
00859警察组织行为学
行政管理
030302 00318公共政策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1848公务员制度
00034社会学概论
0092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护理学
100702 03202内科护理学(二)
03200预防医学(二)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201护理学导论 03007急救护理学
03004社区护理学(一)
00015英语(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机电一体化
080307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224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00420物理(工)
02243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02200现代设计方法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应用化学
081209 08291环境影响评价 08306环境分析与检测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基础教育
040120 00266社会心理学(一) 04577中国通史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578中国小说史
软件工程
080720 07028软件测试技术 07169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7172信息安全 07171项目管理软件
民商法
030116 00865证劵法 08957法律逻辑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5560破产法
汉语言文学教育
050113 06414汉语言文学教育学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541语言学概论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3709马克思主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英语教育
050206 00830现代语言学 06421中学英语教学研究 00600高级英语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832英语词汇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地理教育
070702 02094人文地理学导论 06858中学地理专题选讲 02105地理教育学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6452中学地理教学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3144环境科学基础
02099经济地理学导论
思想政治教育
040202 00312政治学概论 00479当代资本主义 00033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00480中国传统道德 00483科学思维方法 05629思想政治课教学法
历史教育
060102 00768中国古代经济史 00775历史教育学 00771中国现当代史专题 00773世界现当代史专题 00774史学理论与方法 05632中学历史课专题精讲
生物教育
070402 02081 进化生物学 02084组织胚胎学
02078生物统计学 02082 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
02085 细胞生物学 02079 生态学概论 03709 基本原理概论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 英语(二)
法律教育
030113 04337中学法律教育专题选讲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00261行政法学
00230合同法
05678金融法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249国际私法
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016劳动法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226知识产权法
信息技术教育
080713 04340电视编导与制作 04344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 0434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科学教育
080745 07839计算机教学法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0441多媒体教学系统
数学教育
070102 0201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 02009抽象代数 06855微分方程 02018数学教育学
物理教育
070202 06129固体物理 02035热力学与物理统计 02032高等数学(三) 00413现代教育技术
化学教育学
070302 02053结构化学 00413现代教育技术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音乐教育
050408 00733音乐分析与创作 00735音乐教育学
美术教育
050410 00745中国画论 02200现代设计方法
体育教育
040302 00502体育管理学
教育学
040108 00471认知心理
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 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00472比较教育
00468德育原理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53教育法学
00467课程与教学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学前教育
040102 00024普通逻辑
00398学前教育原理
00885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 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02学前教育史 00467课程与教学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教育管理
040107 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 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53教育法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人力资源管理
020218 06092工作分析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00054管理学原理 06088管理思想史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41基础会计学 00034社会学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旅游管理
020210 00199中外民俗 00200客源国概况
道路与桥梁工程
080807 06082筑路机械及施工 06076结构设计原理
06080高速公路 06079城市道路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6078交通工程(二)
006081隧道工程
应用电子技术
080735 02358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05694制冷技术与控制 02141 计算机网络技术
05693音响及视频技术
英语翻译
050134 05350中级英语笔译 05384科技英语翻译 05355商务英语翻译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5351高级英语笔译
汽车服务工程
082232 06904汽车保险与理赔 04946汽车发电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04447汽车维修工程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444汽车鉴定与评估
小学教育
040112 00542文学概论(二) 00472比较教育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6230小学艺术教育
制药科学与工程
081204 03031药物分析 03026药理学(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7781药事管理学(一)
历
层
次
星期五(1月7日)
星期六(1月8日)
星期日(1月9日)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本
科 计算机及其应用
080702 02331数据结构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737C++程序设计 02333软件工程
00015英语(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计算机网络
080709 02331数据结构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机电一体化
080307 02194工程经济
0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3709基本原理概论00015英语(二)
建筑工程
080806 0446建筑设备
02440混凝土结构设计 03347流体力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404工程地质及土力学 00015英语(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汉语言文学
050105 00540外国文学史
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00814中国古代文论
00819训诂学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541语言学概论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英语语言文学
050201 00600高级英语
00830现代语言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603英语写作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会计
020204 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59高级财务会计 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工商企业管理
020202 00067财务管理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金融
020106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76国际金融
00077金融市场学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市场营销
020208 00186国际商务谈判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行政管理
030302 00320领导科学
00319行政组织理论
0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2中国行政史
00316西方政治制度
00015英语(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本
科 公安管理
030401 00372公安信息学 00235犯罪学(一) 04729大学语文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73涉外警务概论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法律
030106
00230合同法
05678金融法 00262法律文书写作
00227公司法
00257票据法 5680婚姻家庭法
0263外国法制史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169房地产法
0015英语(二)
3709基本原理概论
教育学
040108 00464中外教育简史 00469教育学原理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015英语(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教育管理
040107 00459高等教育管理
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 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00451教育经济学
00457学前教育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015英语(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人力资源管理
020218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06091薪酬管理 00182公共关系学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00015英语(二)
03709基本原理概
学前教育
040102 00401学前比较教育 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99学前游戏论
00015英语(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汉语言文学教育
050113 00037美学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000540外国文学史 06417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541语言学概论
00024普通逻辑
英语教育
050206 00087英语翻译 00831英语语法 00604英美文学选读
06425中学英语课程教材教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603英语写作
地理教育
070702 03144环境科学基础 02094人文地理学概论 02104现代自然地理学 02103计量地理与地理信息系统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01区域科学原理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思想政治教育
040202 05630中学政治课专题选讲 00479当代资本主义
00034社会学概论 05629思想政治课教学法
00413现代教育技术 00480中国传统道德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83科学思维方法论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015英语(二)
00312政治学概论
历史教育
060102 00768中国古代经济史
00774史学理论与方法 00770中国近代史专题
05632中学历史专题选讲 00413现代教育技术 05631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775历史教育学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生物教育
070402 02079生态学概论 02084组织胚胎学
02082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 02078 生物统计学 02088生物教育学 02085细胞生物学 00015英语(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法律教育
030113 00230合同法
05678金融法 00227公司法
00261行政法学
00262法律文书写作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信息技术教育
080713 05935信息技术教育 05578有线电视技术 0434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04338音响技术及应用
计算机科学教育
080745 07839计算机教学法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0441多媒体教学系统
数学教育
070102 0201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 02009抽象代数 06855微分方程 02018数学教育学
物理教育
070202 02034电动力学 06857中学物理专题选讲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本
科 化学教育学
070302 02051物理化学(二) 06441化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015英语(二)
音乐教育
050408 00732简明配器法 07976音乐欣赏(二)
美术教育
050410 02200现代设计方法 00745中国画论 00742美术技法理论
体育教育
040302 00499体育游戏 04551体育概论
旅游管理
020210 06011旅游学概论 01868民族文化概论
应用化学
081209 02066有机化学(二) 02483工业分析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民商法
030116 05558侵权行为法 06455社会保障法
05559海商法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基础教育
040120 04579中学语文教学法 06420中文工具书 05683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3709基本原理概论
软件工程
080720 07167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07165软件工程概论 07026网络应用程序设计 3709基本原理概论
英语翻译
050134 05349英汉语言文化比较 3709基本原理概论
汽车服务工程
082232 06906汽车运行材料 04446汽车营销与贸易 06895汽车节能技术 3709基本原理概论
小学教育
040112 00464中外教育简史
06231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 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03330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3709基本原理概论
03301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高级)
制药科学与工程
081204 07780化学制药工艺学 3709基本原理概论
道路与桥梁工程
080807 06080高速公路
06082筑路机械及施工 06076结构设计原理 06079城市道路
06078交通工程 06081隧道工程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应用电子技术
080735 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6541现代通信技术
3709基本原理概论
护理学
100702 03006护理管理学
03203外科护理学(二)
03008护理学研究
03009精神障碍护理学 00182公共关系学
03005护理教育导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010妇产科护理学(二)
03011儿科护理学(二)
04436康复护理学
00015英语(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国际贸易
020110 00100国际运输与保险 00101外经贸经营与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02世界市场行情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物流管理
020229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9基本原理概论00015英语(二)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电子信箱:xmlig@126.com
[摘要]本文以地理教学为例,阐述了教学行为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的必要性及怎样实现“用教材教”的教学行为的基本观点,着重阐释了“教什么”及“怎样教”的观点。论述了新课程理念下地理学科教学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等四大内容,并从“抓住主干,分类施教”、“教师示范,引导自学”和“引导创新,多元评价”三个方面,说明了教学行为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教教材;用教材教;基础内容;教什么;怎么教
问题的提出
我省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已经一年多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与厦门市及全省各地地理同行进行了多次交流,从地理教学的角度讲,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广大地理教师普遍反映“课时不够”,往往一个模块的教学时数(36学时)用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教材内容没有讲完。而且许多课标中的要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选择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由于许多教师没有真正领会高中新课程理念,没有遵循“依据课标、基于学情”的教学原则,仍然沿续“教教材”的老办法,而没有实施“用教材教”的教学行为所致。
一.为什么要使教学行为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
所谓“教教材”,就是依据教学大纲,忠实传授教材内容的教学行为,其特点是对教材内容做细致地梳理,到位地传授,尽可能做到“滴水不漏”,教材的观点就是“真理”、“权威”。虽然教师在教学中也讲究启发、讨论,也讲究师生活动,但当学生的观点与教材的观点不一致时,只能以教材的观点为标准观点,甚至对某个问题的表述都要以教材的文字表述为依据,即所谓“以本为本”,其实质是压抑了师生的创新精神。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区仍然使用统一的教材,仍然与考试大纲一道成为高考命题的依据,故此种知识立意的教学行为仍然占据主流地位。
所谓“用教材教”,就是依据课标、基于学情,借助教材的学习素材,忠实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发展目标的教学行为。在此种教学行为中,教材只是一种学习工具,教材内容只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并不是要求学生将教材内容全部掌握,教材也不能成为高考命题的依据。随着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推开,各种版本的高中教材纷纷上市,为各地市、各学校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同时,伴随着高中教学使用教材版本的多样化,高考只能依据课程标准而不是某个版本的教材来命题。
就“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区别而言,从知识容量看,教学大纲的目标主要是“双基”的目标,重在知识点的规范,课标的目标则是包含“双基”在内的三维目标;教学大纲规范的学习内容没有赋予学生选择的权力,在其指导下的教学行为很容易导致“教教材”的教学行为,而课标中的学习内容的总量大大超过了教学大纲所规范的知识容量,其中大量的选修模块和新教材(无论是必修教材或是选修教材)中呈现的大量学习素材(如丰富的案例),赋予了学生极大的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力。从知识的呈现方式看,原来的材更多地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编写思路,知识体系比较完整,前后章节的逻辑性较强,文字表述多以结论性的表述为特征。例如人教版高一下册5.2《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教材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大方面的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等六个要素逐一详细地阐述各要素及其变化怎样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并给出了相当完整的“权威”结论。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新编高中地理教材,则地理学科理论为背景,以课标“三维发展目标”为核心的编写思路,体现“问题解决”特色,用大量的案例、图表,及少量的文字叙述呈现地理知识,很少或没有直接给出现成的结论性知识,试图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图表等学习素材自己悟出隐含其中的地理基本原理。例如《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通过“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案例和一些图表,以及一系列活动讨论题,间接地“告诉”学生有哪些因素怎样影响某个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而没有直接地阐述各因素是如何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其意图是让学生通过研读案例,从中自己悟出地理原理,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归纳表述,老师的作用仅仅是帮助学生实现这个学习过程并达到课标所规定的三维目标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教科书与其说是“教材”,不如说是“学材”。由此,教师如果不加选择地用“教教材”的教学行为去实施,必然出现“课时不足”的尖锐矛盾,同时也就不可能实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的。所以,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教学行为必须是“用教材教”。
二.怎样实现“用教材教”的教学行为
为了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实质性转变,教师必须考虑两大问题。其一是“教”什么,其二是怎样“教”。
1. “教什么”的思考
作为教师,应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态度),并将这些基础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已有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应深入思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深刻涵义,认真分析课标中规定的内容及其所达到的要求在教材中是如何体现的?还可补充哪些内容?同时应将哪些内容从课堂教学中删减去?
⑴对基础知识的认识
首先,以地理学科的基本理论为背景,依据高中课标,选取那些能支撑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地理学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数据,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例如,地图经纬度、等值线图的基本原理,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地壳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水(包括陆地水、海洋水)、地壳物质、生态系统物质的循环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影响人类生产(包括工业、农业、交通与通讯等)生活(包括人类聚落、人口发展变化等)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知识结构,影响各种资源形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各种自然灾害形成的基本原理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原理等。而对于那些通过查找地图或文字资料就很容易查到的地理事实材料(除特别基础的、非记不可的以外),尤其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变化的人文地理数据等“是什么”或“有什么”的材料;以及那些虽然是地理学科重要原理,但却远离学生已有经验、只是地理专业人员必备的内容(特别是当前学术界尚有较大争议的),不作为地理课堂教学内容。
其次,依据“生活化”、“社会化”、“现代化”和“综合化”的原则,对所选取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通常以当地社会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当前世界关于地理学的热点问题(如印尼地震引发印度洋沿岸海啸、厦门PX项目上马与不上马的争论)、地理与政治、历史学科交集的问题等为基本素材,以案例的形式补充到课堂教学中去。例如,我在教学中把厦门引进PX项目的争论作为案例与地理必修3中产业转移、必修2中工业布局、城市功能分布等内容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对PX项目的上马与否进行利弊分析,并提出自己建设性的意见(给市人大的提案)。这种用教材教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水平,培养了学生不唯书、不唯上(当时市委市政府坚持要上PX项目)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情感,较好地实现了课标的要求。
⑵对基本技能的认识
根据地理课标,选取那些能支撑学生自主学习的地理学基本技能,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读图分析技能、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技能、调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描述和阐释事物的技能、论证和探讨问题的技能等几个方面。
读图分析主要包括经纬线网的判读、等值线图的判读、反映地理事物动态变化的过程曲线图(通常是横坐标表示时间,一个或多个纵坐标表示一个或多个地理事物;也有三角坐标图、极坐标图等形式)、地形剖面图、单个或组合形式的经济统计图表、反映多项地理事物内在联系的信号纲要式的网络框架图等的判读分析。至于一些过于专业化的专业地图(如地质图等)判读则不纳入课堂教学范畴。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主要指从各种地理图表或文字材料中分析判读出有价值的地理信息。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利用教材或补充材料中的相关图表文字,指导学生分析判读地理信息,而不能直接给出结论性的知识,因为它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例如,我在上必修2《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节时,课堂引入是让学生发现教材中4.2图的疏漏。其用意有两个,其一,让学生站在企业家的角度思考问题,建构工业区位因素的框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在第三章农业区位因素学习时已有类似的尝试。在实际课堂上学生指出了缺少资金、技术,但将“工人”改为“劳动力”是在我的启发下完成的(启发:工业生产单靠工人就能完成吗?)。其二,让学生再次认识到教材并非绝对无误的权威,仅是我们学习的重要资源,强化学生挑战权威的意识。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是重要的地理教学内容,只有结构化、网络化的知识才可能是有序的知识,才易于根据需要被调动和运用来解决问题,也就是形成知识的迁移。因此,形成地理认知结构是形成知识迁移的重要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尤其应重视这一点。
描述和阐释事物,是指对地理事像的科学描述和解释。这要求学生对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内涵必须真正“吃透”,深刻理解,然后用自己的话重新组织表达出来。当然,对地理专业术语不能含糊其词。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分解地理基本原理所隐含的基本要点,并指导学生分析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使书面表达具有更加严密的逻辑性,即使外部地理知识结构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这是一项相当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最容易被师生忽略的内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⑶对基本方法的认识
相对于一般的学习方法,地理学科有其独特的学习规律和思维方式,掌握和运用好这种学习规律和思维方式,即学会了地理的学习方法。常用的地理学习方法主要包括地理比较法、综合分析法、图文转换法、图图转换法、特征归纳法、地图记忆法、信号纲要法、案例分析法等。此外,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繁杂的文字图表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如何在众多的教辅练习中选择适合自己实际的习题进行必要的操练,如何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阶段性的小结复习,如何提出有价值的地理问题,如何进行考前复习等,都应成为地理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既要有专题的指导,又要经常性地融入“双基”的教学中。例如我在进行必修2如何判别工业布局主导因素时,采用了这样的案例教学。案例:“不同工业部门的生产成本一览表”
工业部门
原料运输费用
产品运输费
原料购置费
技术研发费
劳动力费用
其他费用
A
40%
10%
20%
5%
8%
17%
B
10%
50%
13%
7%
8%
12%
C
5%
5%
15%
60%
5%
10%
讨论:A、B、C三类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分别是什么?并请学生列出ABC三类工业部门中常见的工业。
该案例的设计体现了“分析工业的区位因素”课标要求,体现了教师对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示范作用,实践证明学生比较顺利地理解了生产成本中运费成本对形成主导因素的原理。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尝试问题探究,注意引发学生间不同思维的交流、思想火花的碰撞,让学生感悟自己对问题学习的障碍所在,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富有针对性的讲解。我要求所有学生追求“做一题会一片”的学习境界,为了帮助学生达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中常常与学生一起将已经做过的题目进行改造,如换个条件或对某个条件加以限制,换一种条件表示方式,换个研究地域等,然后让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下再次尝试解决老问题,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得到提升。
教师将自己研究问题的方法融入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方式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我将自己精选后的各地高考试题的问题隐藏起来,让学生根据题目的背景材料,自己选择发问角度,自己尝试命题,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所提出的问题往往是高考命题者始料不及的,也常常是我意想不到的。我坚信“能提出问题,就已经把问题解决了一半”的理念,我在向学生提出我事先设定的问题和该题原先的问题后,充分肯定学生中富有创意问题,并对学生提问中所暴露出的问题给予适度的点评,收到了一石多鸟的效果。为了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些年来,我坚持在平时的考试中,出一道让学生依据所给背景材料自己命题、自己作答,取得了较好成效。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地理“双基”掌握的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对地理的基本学习方法掌握的情况。只有掌握了基本方法,才可能形成地理知识的迁移能力,才能实现由“教”到“不教”的转变,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力。这恰恰是学生终身受用的重要财富。
⑷对基本态度的认识
从某种意义上说,态度决定一切,没有科学的学习态度,是不可能学好地理的。学习态度主要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毅力、科学严谨、探究精神、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内涵。它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心理倾向,不是一种知识,因此,它不可能被“传授”,教师只能通过教学行为去感染和熏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例如,教师可通过直观教学、激励策略、自身的教师人格魅力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感受合作探究的乐趣和信心的重塑;可通过辩论和研讨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地理科学的严谨性和逻辑性;通过宽容和欣赏学生的观点,促进其自主学习的意识。
2.“怎么教”的思考
作为教师,应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紧紧围绕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这个核心来组织教学。要实施“用教材教”的教学行为,必须抓住几个关键问题重点突破。
⑴ 住主干,分类施教
许多教师在确定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时,往往是从学科中心、教师中心的角度去考虑的,他们把学科的主干知识(包括基本技能)当作教学重点,把自己从学科角度考虑的那些比较抽象、逻辑关系较为复杂的主干知识当作教学难点,而且往往这些重难点都是从教参中“参考”出来的。熟不知教材和教参是全国统一的,而各校各班的学生却是千差万别的。如果教师在确定重难点时,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就难免出现低效教学。有些主干知识虽然重要,但学生完全能够通过自学解决问题的,就不应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来处理。教学难点的产生除了学科知识本身较抽象或复杂外,也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关系。同样的知识对甲校的学生是难点,但对乙校的学生可能就不是难点。因此,“用教材教”必须首先从地理教学的基本内容(如前所述)中,筛选出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其次,根据自己所教学生(注意:不同学校的学生有较大差异)的已有经验和学习力,将上述主干知识划分为学生通过完全的自主学习能够基本掌握的知识、学生难以通过自主学习加以掌握的知识、介于前两者之间的知识等三类,将后两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
⑵教师示范,引导自学
从同一单元的内容中,选取一个典型案例重点剖析。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学生学会从案例中,从教科书的相关文字与图表中获取有价值的地理信息,分析筛选出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或规律,用自己的语言,科学地、规范地进行文字表述。然后,再让学生自主地去剖析与此相关的另一个案例。例如,《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第三章中关于农业地域的形成,用了“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等4个案例来间接地阐述农业地域形成及发展变化的基本原理和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和周期性)。教师可根据需要选取一个(例如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案例,去示范性地分析隐含其中的上述地理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分析、讨论这些基本原理如何解释其他相关案例。此外,教师还可将当地农业生产的资料以问题讨论或案例的形式,适当地补充到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同时也为课堂讨论、合作探究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
⑶引导创新,多元评价
在新课程理念中,教材只是一种课程资源,教师和学生也是课程资源,教材中的观点不再是真理的化身,学习问题的解决,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考教材和网络上的相关资源,以及其他学生的问题思路,自主地处理各种信息资源,自主地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将遇到“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挑战,将遇到“如何处理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的关系”的挑战。学生在处理这一系列矛盾的过程中,他们的“双基”、“方法”及“情感态度”都将得到升华。对教师而言,应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不仅在课堂上,也可在课堂之外的网络上,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于教材、不同于教师的观点,教师要宽容,要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观点。尤其是人文地理中的许多问题很难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就是不同教师之间也难有完全一致的结论,因此只要学生的结论符合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对某个问题的论证能够自圆其说,就应该给予肯定,要坚持多元评价,不要片面追求答案(结论)的标准化、统一化。
结束语
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和外部环境的干扰,教学行为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相当艰巨的过程。教育理念没有真正转变,教学行为是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转变,特别是课标中某些要求难以在高考评价中得到体现的现实,更给这种转变增加了难度。因此,只有当广大教师将落实课标要求、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作为唯一的教育目标时,现代教育行为才可能得以普及。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期盼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参考文献]
①《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概论》远方出版社2006年3月 高思刚 主编
②《试论学生与课程实施的关系》《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2期 刘启迪
③《简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1期余文森
④《“教育生活化、生活课题化”的实践》《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3期 王少君 张雅林
⑤《地理教学中构建建构性学习环境的策略》《地理教育》2002年第5期 李钢
⑥《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李钢
⑦《谈如何“说课”》《福建教学与研究》(中等教育文科版)2006年第1期 李钢
⑧《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福建教育》2007年第7、8期合刊 李钢
关键词: 小高考地理复习 “点” “线” “面”
在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俗称“小高考”,是高考前的热身和前站,为引导学生如何学习提供一个契机,也为学生提供一个演练和自我评判和完善、改进学习方法与技巧的一个驿站。“点、线、面”这种立体策略的复习方法有助于学生不断完善自主构建学科体系,掌握答题技巧,提高学习能力。
一、明确“点、线、面”策略的基础是考试说明与课程标准
1.把握复习深度。
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指导思想是这样阐述的:地理(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旨在测试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必备的地理素养,注重测试学生对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技能与形成的地理观念,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力求做到与学生学习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相一致,充分体现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的功能价值和地理课程的学科特点;力求突出科学性、基础性、时代性、公平性,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培养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明确测试范围。
测试范围为必修1、必修2、和必修3,要求为:(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试题的文字表述和地理图表中获取有关地理信息;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判读和分析所获取的地理信息。(2)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能够初步掌握和运用所学的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等知识;能够初步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判读、填绘地理图表及进行相关的地理计算等。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
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比较准确、简洁的文字、图表等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的要点;能够结合有关地理事实材料,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通过比较、推理、判断和分析,简要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
4.发现和探究地理问题。
能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能够尝试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究并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要搞清楚测试的要求,对相关知识的要求是“知道”“了解”“理解”还是“结合实例,分析”,必须认真研读、揣摩,讲解到位。
二、以“点”连“线”、以“线”成“面”形成三位一体
1.“点”。
所谓点,是指对小高考来说的考点,只要做到每个考点都熟练掌握,得A就有了坚实的基础。考点知识要逐个掌握,尤其对后进生更要要求到位。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关好记忆关,确保学生熟悉所有考点,并人人过关。对于教师来说,主要是通过课堂提问、背诵或是到黑板上默写等方式检查和督促学生有效记忆。对于一些重点、难点、不容易记忆和高频考点,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分组竞赛或是小组内互相提背的形式进行消化和加强。通过这些简单可行的方式可以查缺补漏,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学生加强记忆,从而为下面的复习和最终的小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点还可以用学生的“记”与“背”概括。在地理复习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看书,让学生自己梳理知识,熟悉每个要考的知识个体——知识点,即要突出主干知识点等重点内容,但是边缘知识点也不能留死角。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要意识到,并且自己整理,而不是看教辅资料已经整理好的而简单地背默。
另外,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殊性,很多地理知识是以一定的地图或图表为载体的,因此这里的知识点也包括考试说明与课程标准上都有的地图或图表。在复习中,我们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
2.“线”。
所谓线,是指在记忆每个考点知识点的情况下,要明确相关考点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可以说这种上推、下推的联系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从而为考点知识形成框架、实现“单线联系”打好基础。在课堂上教师可就某个考点知识为点要求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联系。比如:货币的本质,除了知道货币的本质以外,你还能想到什么呢?学生就会想到很多相关的知识点,如货币的职能、货币的定义等。教师可以以学生所想到的为点,根据知识体系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从而为学生理一个清晰的知识思路。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考点知识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可以无形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分析能力,从而为主观题的解答拓宽思路,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的实现可以概括为教师的“讲”与“引”。
关键词:高中地理;问题解决;学习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9-0243-01
1.“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的涵义
“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源自于建构主义心理学家大力提倡的"发现法"教学理论。"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即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以自主学习为主线,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创造性运用多种知识技能,去解决学习中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学习目标,获得发展与提高的一种心理活动和学习方式。 "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始终以问题为主线,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对问题探索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问题解决式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重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让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于自身,而不是由教师强制分配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从实际生产、生活中去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以致用的平台,缩短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这样便能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很紧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很快地被调动起来,从而尽力地投入到相关理论的学习中去,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2.课例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中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一课时。
2.1 教学内容分析。我们采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中的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进行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的标准为"运用图表来说明大气受热的过程"。本课时属于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范围,是学生学习和生活必备的基础地理知识,目的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原理,为以后的学习全球气候变化和大气环流系统打下基础。
2.2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前面的课程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地球运动带来的地理意义,掌握了太阳辐射的基本知识,对于自然环境中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也有了基本的了解,学生对本课题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这就对理解本课题的知识已经打下了基础。
2.3 设计思想。以建立情景的方式开始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指引学生提出问题,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层层递进,并结合图表和补充材料来让学生讨论和交流学习,并从动手实验中引出大气运动的运动规律和基本原理。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课外收集的材料建立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从资料的叙述中找出新知识点和旧知识点的矛盾,从而发现出问题,提出问题,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采用"大气受热过程"图及"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受热过程对比"图,教师适时的补充和提供相关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推断出大气受热过程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提高。试验可以采取学生自主方式,学生可以从实验中得出大气运动的形式热力环流的原理,并把原理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实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目标。
2.4 教学目标
2.4.1 通过建立问题情景,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验操作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自主学习和交流合作的方式,理解大气受热的基本过程,并能够根据图表来说明大气受热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2.4.2 使学生能够利用图表进行对比分析,并归纳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能够把这个原理应用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充分理解大气对地球保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热爱自然的意识。
2.4.3 通过图表、实验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用热力环流和大气受热的原理来解释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后反思,归纳总结
课后反思,主要指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每上完一次课,都要督促学生进行反思,使学生反思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什么,有哪些问题我掌握得很好,还有哪些问题还需要我进一步地探究。同时,还要反思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主动思考了吗?我与同学和老师们真诚合作了吗?我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对于一节课的学习,并不在于记住了多少知识点,而是要在记住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归纳总结,这样所学习的知识才能成体系,才能联系起来,也才能不断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尤其是高中地理学科,这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更要学会运用地理知识来解释自然界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
总之,"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以探究问题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使学生拥有了思考的主动权,也使教师从灌输式的课堂中解放出来,能真正使教学过程变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活动。要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效果,就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教学模式,最终实现师生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 晏红. "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J].陕西教育,2008(5).
一、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这一能力是形成解题思路的关键环节,熟练迁移运用基本主干知识、地理基本技能的前提。而且有时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的相关地理信息也有助于解决新材料、新题型、新问题,从而把握命题意图,迅速形成思路。
(一)调动和运用基本主干知识
基本主干知识包括了地理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地理事物的分布和特征等。这需要我们在高三一轮复习的全过程中紧抓基础,深入理解各个知识点的内涵、外延和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地理基本技能既是审题的技巧,也是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除了一些基本的技能,其中的一个更重要技巧是:在遇到新材料,新情景的时候,能够找到题目在教材中的影子。因为无论高考题型如何变化,材料如何新颖都不会脱离教材。所以,认真研读教材,挖掘教材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也是形成地理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径。
(三)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相关地理知识
地理知识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考察“与生活有用的地理”成为近年来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从地理学科角度关注生活的热点问题或热点地区,有利于学以致用。这在课堂上一般只是简单地联系一下,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深入性。这就要求我们给他们的自主学习提供科学的指导,引导他们通过报纸杂志去研究问题,增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培养他们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的地理头脑。
二、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描述类问题要求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阐释类问题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三、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在实际的学习中,迁移不仅在知识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态度学习、品德形成、动作技能的获得中也同样重要。因此,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心境下学习并将此种心境迁移到其他学习情境中去,就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因为正迁移是促进学习的迁移,对学习和教育有积极意义。而负迁移对学习造成干扰,是要避免和控制的迁移。在教学中,我们总是希望先行的学习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帮助和促进作用。学习迁移的研究十分重要,历来受到教育工作者、学者和研究家们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学习迁移是一种普遍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各种学习材料和各种形式的学习和训练中,其中尤其以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学习最为显著。学习迁移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给学习者带来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而且能够充分地发挥教学的有效作用。在当今知识激增的时代,人们不可能在学校里学完全部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希望通过学校的学习对以后工作中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有效教学,使学生们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发挥出更大的学习潜力。因此,在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为迁移而教”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为迁移而教”的口号,就是指正迁移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运用知识,而且要尽量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产生正迁移,有效地避免负迁移。怎样才能在教学中促成最大限度的正迁移,尽量减少阻碍学习的负迁移或干扰的出现呢?
一、注意学生的理解水平,合理组织教材促进迁移
一般来说死记住的知识经验难以迁移,学生只有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之上,使掌握的知识才能产生良好的迁移。例如在学习“弧长、扇形面积”一内容中,如果不给学生讲清楚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的由来,而只让他们死记硬背地机械记住公式,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记错或遗忘了,这样就会影响这一知识的迁移。然而用他们非常熟悉的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还有比例关系来导出,他们就会很容易理解。因此首先讲解圆的周长(2nR),360。=弧长(L),n°推导出L=nnR/180。再让他们自己推导圆的面积(nR2),360°=扇形面积(S),n。进而推出S=nnR2/360。。这样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利用小学知识的迁移很容易使学生理解掌握了这一知识,即使一旦忘了公式自己也能推导出来。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加强基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充分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核心内容或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稳定清晰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为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而组织教学内容,将学习内容的最佳的知识结构以最佳的呈现顺序教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领会基本原理和概念,这将最有利于学习的迁移。例如,在讲初三数学“正多边形和圆”一节时,教材中安排2学时,每一学时既有画法又有计算,知识结构有些乱。如果重新组织教材,第一学时专门讲正多边形的画法,第二学时再讲计算,这样处理后使知识结构比较合理,学生容易掌握。
二、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相结合
根据知识学习的同化理论,一切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因此,牢固地掌握学过的知识将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为了掌握学过的知识,就要使学习的时间和练习的次数达到一定的程度,使所学知识保持较高水平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清晰性,使之在新知识的学习时,迅速而明确地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旧知识,及时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固定点。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对基本的概念或原理反复学习,勤于思考,熟练掌握。迁移的范围与迁移效果大小取决于对象间有无共同因素,共同因素越多迁移就越明显。做为教师要注意挖掘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这样才能简化知识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因为指出了新旧知识的异同,它增强了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学习者形成一种比较新旧知识的心向,也可以促进学习和保持。研究表明,利用及时纠正、反馈和过渡学习等方法,可以增强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原有知识的稳定性和清晰性,又有助于新的学习与保持。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时就应当首先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因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的基础,学生们只要熟练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部分知识,就很容易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对应比较着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三边对应成比例)(两边成比例夹角相等)(两角相等)等,并且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学习更能清楚掌握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既促成了知识的正迁移同时也消除了知识的负迁移。
三、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与日后运用所学知识内容的实际情境最好相类似,这样有助于学习的迁移。比如在讲“弧长”一节时不按教材以制造弯形管道来引入新课,而用“运动会4X100米比赛时,1跑道和2跑道的两名同学为什么他们的起跑线不在一处?”来创设情景揭示新课的。从学生熟悉的问题引入课题,比教材的弯形管道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又比如在学习“投影”概念时,可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物体在光的照射下,在地面或墙壁上的影子,这就是投影现象。学生很容易理解“投影”的概念及投影的原理,为学习后面的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设置与实际情况相近的情境。另外,还要在知识或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考虑到实际运用情境中的种种情况。例如学习计算,不仅要让学生单纯地学会计算的法则,还应该使他们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等学习活动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解决计算问题。此外,课堂上开展的学习活动,在日后学生能将其活动应用于相类似的实际生活时才是有效的。
四、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
学习迁移的定势说明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对以后的学习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是促进学习迁移的另一有效方法。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多半都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也有教师在教学中有意传授或暗示的。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识记和回忆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技巧等。
五、理解基本原理,促进原理或法则的迁移
在教学中相似的原理及法则的迁移是最常见的迁移现象。为促进原理的迁移,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准确地理解基本原理,这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让学生理解基本原理,最初给予恰当的学习内容或练习课题,使学生充分掌握以致达到过渡学习的程度是十分必要的。以后,不但要演算基本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如理解知识的最好途径、复习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等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同学之间开展学习方法和经验的交流,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或法则更有助于学习的迁移。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和概括学过的知识,充分掌握运用基本原理的条件、方法,使基本原理达到最有效的迁移。例如学习“相似”一章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全章的知识,便于理解各章节知识的相互联系,当学完本章时引导学生应作如下简要归纳总结:原理、练习题,也要练习解答复杂的应用题。如果既能理解又能演算任何一个应用题,这说明学生已明确地理解了基本原理。教师不要在学生还未充分理解基本原理的时候,就要求学生应用原理去解决应用问题,这样容易使学生造成混乱,很容易发生负迁移或机械学习。
总之,教学不应局限于知识、技能的指导,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学生们概括水平越高,越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范围也就越广,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学习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