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

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2 16:18: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

篇(1)

我们课题组通过对高中基础年级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进行了不同课例探讨,解决我校乃至全地区高中学校数学作业布置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作业内容的同一化、作业形式的单一化、作业思维的教条化),设置多重选做题,丰富内容的层次,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业发展.根据高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一般原则,提炼归纳出学生分组、目标分层、分层作业、分类辅导、分层测试、分别评估等实施的基本策略.带动本地区内高中学校注重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的应用,促进了数学教育的发展.以便达到夯实基础、逐步到位,步步为营、人人发展的目的.

1.学生分组

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和能力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将全班学生分成下、中、上即A,B,C三个层次,比例大约分别占1∶2∶1.

学生分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显性分层或隐性分层,显性分层是由学生自择、师生协商、动态分层,隐性分层则只由教师掌握,作为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课堂实施针对性分层教学的依据学生分组可以采取双向选择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调整小组,鼓励学生进取.

2.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和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相适应.将课程与每章节的教学目标分层时应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既能达到基本要求一致,又能鼓励个体发展.使每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稳步前进,分步到位.中层学生要能进行比较复杂的分析和应用;对高层学生要求具有自学、探索、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能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实践.每名学生对自己的基础和方向要做到心中有数、有信心,拟定自己的计划和目标,签订参与分层学习责任状,主动参与,并持之以恒.

3.分层作业

把学生分组之后,作业要求也分成三个层次,递进设计:

A层(基本练习):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操练,如简单的计算、基本画图、熟记公式、定理等巩固练习.一般选自课本上大部分练习和A组题,主要适合于A组学生.A组学生可以选做B层作业.

B层(综合练习):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每题可以是两个以上的知识点和数学方法的训练.B组学生需完成A层和B层作业题,也可以选做C层题目.

C层(开放性练习):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拓展性练习,一般适合于C组学生.C组学生在完成A、B层作业的基础上,再完成C层作业.

高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一般可分成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1―5题)全体学生都做;选做题(6-8题),B组学生必做第6、7题,C组学生全做.学生完成各层次相应练习和作业后选做高一层次的练习、作业.分层数学作业设计,可解决以往统一习题、作业时高层学生“吃不饱”、中层学生“吃不好”、低层学生“吃不了”的矛盾.这样的问题设计层次目标虽有差异,但仍然反映的是同一教材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是阶梯式的,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有利于低层次学生向高一层次目标迈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选择性地做题,如A组的同学只要求他们作出(1)即可,B组要求做(1)和(2),C组则要求做完.这样设计可以让一部分比较好强的学生 “跳一跳,能摘到果子”,这样大大地鼓舞了他们的士气,也让他们获得了成就感,从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欲望.

4.分层辅导

平时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对A层学生辅导主要是调动非智力因素,培养师生和谐感情,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面批学习作业,个别辅导重点突出,选题简单、基础;对B层学生增加综合性习题,鼓励拔尖;挑选C层学生进行数学竞赛辅导,主要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灵活应变能力.

对学生分层进行学法指导.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较浅,方法技巧涉及不多,许多知识都偏重于理解,所以学习起来难度较小.然而到了高中阶段,科目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广,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都有较大改变.加之,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一时间产生了无所适从的感觉.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对高中新生进行学法指导.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呢?首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适当的学习计划,并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和实际情况,分类进行学法指导.教学中逐渐弥补有关初高中知识衔接问题,如因式分解、配方法和二次函数等.使学生在学习上循序渐进,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5.分层测试

阶段性测试具有比较全面、及时反馈各层次学生阶段学习效果和激励作用,把握试卷的密度、难度,按层次编制测试题,大部分为基础题,少部分为变式题和综合题.题目设计可以采用递进式,其中基础题占70%,在一份试卷里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各层次学生都做,B层学生选做选做题,C层学生则做全部选做题.题目设计也可以采用分列式,就是各层学生采用分别采用相应的A、B、C层试卷,也可以专门给A组设计过关训练题组,或C组能力提高题组.

6.分层评估

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估,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提问、练习、作业等及时作出有效的、鼓励性的评价.以分层测试成绩作为分层评价基本依据,把学生每次分层测试成绩多做纵向比较,考察各层次学生在本层次的达标及递进程度.可以按本层必做题的失分数进行评价,以区分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幅度.对各层次达标学生进行表扬,让有进步的学生及时递进到高一层次,鼓励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努力.

分层布置作业采用全批全改的形式,作业的评价要结合作业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基础较弱的学生只要能做好A档题,我也会给他打满分,写个“好”字;对中档学生的要求要提高一个档次,有个别学生如果我认为他可以完成C档题,我会在他作业本上写到:“我认为你可以试试C档题,相信你能作出来!”即使他只做了一半,我也会对他给予肯定,并指出不足之处;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更加“苛刻”,如果他们基础题出错,我会狠批他们;如果他们的方法不好,我会让他们“再想想,一定有更好的方法!”只有当他们的作业真的达到我的要求,才会给他们满分,对这类学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以防止他们过分骄傲.

篇(2)

关键词:初一数学;分层作业评价;应用策略

作为“教”与“学”的桥梁和纽带,课外作业已经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由于课外作业需要由学生独立完善,既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应当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课外作业评价体系。分层作业评价作为分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强调“以学生为本”的重要方法,因而应当将分层作业评价体系建设纳入到初一数学教学当中,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分层作业评价在初一数学教学中得到更加有效的应用。这就需要广大数学教师应当对分层作业评价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并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力求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初一数学分层作业评价的应用价值

课外作业优化改良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更好的推动课外作业改革、创新和发展,应当得到广大初中学校以及初中教师的重视。由于初一阶段是小学向初中“转型”的重要阶段,在初中数学开展课外作业改革十分重要,特别是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兴趣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因而通过分层作业评价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一方面,在初一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作业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由于初一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初一数学知识,其难度比小学高很多,很多学生由于不适应初一数学教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如果仍然采取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方式安排课外作业,很多学生就会由于自信心受到打击而导致对数学缺乏兴趣,而通过分层作业评价体系建设则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初一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作业评价,可以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分层作业评价是“分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将“分层教学”应用于课外作业当中,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既要对课外作业进行有效的分层设计与实施,而且也要将其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初一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作业评价可以推动教学创新。

二、初一数学分层作业评价的应用策略

初一数学教师在开展分层作业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构建更加科学和完善的教学体系,使分层作业评价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具体说,初一数学教师在应用分层作业评价的过程中,要在三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强化分层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在开展分层作业评价过程中,科学设计分层作业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这就需要初一数学教师一定要发挥自身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的积极作用,科学设计分层作业,基本原则就是要贴近生活、难度适中、类型多样,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以及不同学生的自信心。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初一教师应当从初一学生的特点出发,切实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和作业观,要以促进全体学生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能力水平,按照“记忆、理解、运用、综合、探究、创新”六个层次进行设计,对不同的学生安排和布置不同的作用,作业内容要“少而精”、作业来源要“多元化”、作业类型要“多样化”。

二是突出分层作业评价的激励性。由于分层作业是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素质以及兴趣爱好进行多元化的配置,因而一定要注重作业评价的激励性,重中之重是要立足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内容也要进行“分层”处理,特别是要更加重视评语法和符号的应用。比如初一数学教师应当从学生刚刚升入初中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对课外作业进行分层评价的过程中,评语应当更加突出激励性,对于学生的个人进步情况、解题方法情况、解题思路情况、作业完成态度情况等等,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灵活的处理,重点要对学生的进步情况进行评价,并且也要通过“激励式评批”的方式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初一数学教师在开展分层作业评价的过程中,还要高度重视对每一名学生作业情况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并且要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总结,使评价、批改、纠错能够形成系统化。

三是狠抓分层作业纠错的持续性。开展作业分层评价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纠错,这是分层作业评价的重要目标,而且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初一数学教师应当在纠错方面进行科学的设计和系统的实施,使纠错具有持续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提升能力。教师应当更加关注纠错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深入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比如可通过“错题本”的方式,让学生的错题都记录到错题本上,并且进行统计、归类,找出学生出错的根本原因,进而进行深层次挖掘和分析。要高度重视分层作业纠错的持续性,教师应当掌握学生出现错误的知识内容、相关题型以及思想因素,对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进行持续追踪,不断强化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在具体的追踪过程中,教师也不能操之过急,应当采取“先快后慢”的方式,将学生出现错误的方面融入到新作业中,形成持续纠正体系。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核心素养,是开展初一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由于分层作业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于广大初一数学教师来说,应当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应用模式,特别是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运用更加科学的策略,重点要在强化分层作业设计的科学性、突出分层作业评价的激励性、狠抓分层作业纠错的持续性“三性”方面下工夫,努力使初中分层作业评价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韩茹.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學的几点尝试[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20):25. 

[2]陈桂恒.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7(08):13-14. 

[3]赵凤梅.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02):32. 

[4]黄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之我见[J].中学课程资源,2016(11):21-22.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作业;分层作业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进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一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认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也提出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相关的理念,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其日常课堂教学中需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了解学生独特性认知,有区别、有层次的进行教学活动。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对教学活动中的作业环节进行分层设计,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1、作业分层含义及意义

作业分层,通俗讲就是教师把以往相同内容、相同标准、相同模式、相同分量的作业根据难度、分量、题型等不同划分为A、B、C不同层次的作业,从而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机会。

作业分层设计是指,教师根据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和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实际能力出发,对学生进行多个分层的划分,制定出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以供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选择。在设计作业时,依据学生分层情况匹配相应层次的作业,用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使不同个体活力得以彰显。

小学生因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教育熏陶等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出形色各异的个性特征,在开始接触数学这种抽象理论学科的时候,难免出现接受知识效率的差异的现象。如果笼统地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成统一模式,而没有进行任何的区分,那么就会使得优等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而学习差的学生又会感觉到很大学习压力。关于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就是在正视小学生数学学习个体差异的前提下,给予学生不同的选择。让其根据自身能力和承受力进行不同层次级别的练习,以便得到不断地发展和提升,这也是当代教育背景下科学地作业设计。

2、分层作业的有效策略

1、学生主体分层为前提条件

作业分层设计的对象为学生,所以教师对于学生主体的分层是关乎作业分层成败的重要前提保障。教师应做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从学生性格特点、日常课堂表现、期中期末测试成绩、课外活动能力、家长反映和评价等等方面综合考量,将学生主体科学地分为三个层次:A类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有一定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强,成绩优秀的学生;B类学生,综合能力一般,学习比较积极,有一定上进心的学生;C类学生,基础知识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的学生。

2、作业有效分层为主要手段

在对学生主体进行分层的基础之上,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进行作业分层,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根据实践经验,作业的分层设计一般可分作两部分:一是针对课堂练习的分层,二是有关课后作业的分层。

课堂练习是反映一个学生掌握知识水平多少的直观参照,也是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的内化手段。一般可将课堂练习分为三个层次:A类综合性练习,这类练习适合A类学生,在拓展和深化所学知识基础上将基本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通过这类练习可以检查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及灵活运用的能力,使得A类学生在“吃饱”的基础上增加学习兴趣;B类巩固型练习,这类练习是对课程标准的稍加变化,在基础知识基础上略有发展。通过这类练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并巩固基础知识,这类练习适合B类学生,C类学生也可以选做;C类模仿性练习,这类练习是针对基础差的C类学生设计的,主要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托,以一些简单的、相仿的题目为练习标准,目的在于使得C类学生能够理解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是检验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程度的重要手段,也是巩固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径。在对于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中,一般可以设计成四类:提高性作业、综合性作业、巩固性作业、模仿性作业。在这样分层的四类中,C类学生必做模仿性作业,对于巩固性作业可以选做;B类学生必做巩固性作业,同时可以选做更高一层的综合性作业;而对于A类学生而言,综合性作业是必须要做的,其他类作业都可以选做。通过这样一种作业的分层设计,使得学生有了自己选择的空间,可以根据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和承受力去选择相应的作业练习。

3、立体评价分层为促进完善

适当的评价对于小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有重大的激励作用,而小学生正处于个性明显时期,对其客观科学评价的标准和方式的选择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过程,所以对于小学生实施立体的分层评价是有必要的。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作业分层;设计评价

近年来,社会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教师也对语文教学方式和理念进行了调整,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开始逐渐成熟,但由于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兴趣爱好有所不同,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呈现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的作业时,要对全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来布置作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也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1.趣味性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已经渐渐成熟,但仍然摆脱不了孩子的天性,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全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只要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在小学语文高年级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来进行设计,不仅要保证作业的内容形式多样化,更要适当增加作业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在讲授完《开国大典》之后,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布置作业,让学生去搜集有关开国大典的故事或材料,引导学生主动去查阅资料、收集信息,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实践性作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小学语文作业的分层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然后为学生布置实践性较强的作业,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想象为主的实践性作业,例如:当学生学习完《麻雀》这篇文章之后,让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完成对文章中生字、词语的抄写和理解,以便帮助学生读通和掌握整篇文章内容,让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完成,以“猎狗走后会怎样呢?”为话题写一次小练笔,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二是动口为主的实践性作业,例如:当学生完成《虎口藏宝》的学习之后,教师这样设计作业:优秀等同学分角色表演《虎口藏宝》这一情景剧;能力一般的学生回家之后朗读此篇文章给家长听这样就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特色化作业

每一位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想法和认知,特色化作业就是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来设计的,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进行分析,其次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最后再根据这些信息来完成特色化作业的设计。例如:教师在讲授完《在学校的最后一天》一文之后,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来设计特色化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将自己在学校的最后一天以作文的形式写出来,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

二、小学语文作业分层注意事项

1.作业量

一个班级的学生总会因为各种客观原因而形成各种个性特征,这也间接地造成了学生之间层次关系的原因所在,因此在实际小学语文高年级作业布置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布置,对于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要适当减少作业量,每一节课之后的基础练习是不可缺少的,但可以适当的缩减文章拓展性练习题量,而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可以减少基础练习题量,增加拓展练习题量,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找回学习的自信心,才能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

2.作业难度

通常情况下,作业的难度都需要保持在学生学习水平之上,需要具备一定的思考价值,这样学生才会对作业题目产生极高的兴趣,在小学语文高年级作业分层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更要寻找到每个层次学生的发展前景,为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再通过难度得当的作业来进行能力提升,这样就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例如:完成遗迹这一单元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能力提升的作业,能力较低的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遗迹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完成之后在课堂上进行介绍,能力较高的学生也对遗迹进行信息搜集,然后再完成遗迹简介的写作,这样就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作业时间

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是有着一定差别的,在完成作业的时间上教师也需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既要保证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能够完成作业,也要保证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能够准确无误的完成作业,当然这需要不停地练习才能够达到。作业的完成时间与作业难度、作业量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需要考虑这三点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只要把握好各类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控好学生的作业量和作业难度,w还学生一定的作业自,学生们就会摆脱传统应试型作业的桎梏,走上快乐作业之旅程,就会在作业中找到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成为学业和心理的成功者。

参考文献:

[1]李岩.关注差异乐在其中――利用分层设计优化小学语文作业[J].科技信息,2013,(16):327.

[2]武锦华.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J].文理导航(下旬),2015,(01):52-53.

[3]朱桂英.关注差异,分层发展――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策略[J].新教育,2015,(08):9.

篇(5)

关键词 初中数学 练习 作业 分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数学练习、作业的分层设计

所谓分层设计,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种理念不仅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延伸到练习布置、作业设计上。初中数学练习、作业的分层设计是指教师在布置练习和作业时,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层次、不同的课堂表现、不同的掌握程度和不同的发展潜力,设计不同题量和不同难度的练习和作业,从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

2 练习、作业分层设计实施的必要性

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是初中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学生可以将新学习的知识加以更深刻的理解、系统的整理和综合的运用,教师也可以及时获得教学信息的反馈,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没有掌握哪些知识,调整下一步的教学的节奏。作业、练习的分层设计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将作业和练习分成不同的几个层次。层次较好的学生可以通过思维拓展型题目发掘最大潜力,学习较吃力的同学可以通过基础巩固型题目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练习和作业中获得自我进步的成就感,增强学习初中数学的兴趣。

3 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的实施策略

3.1 学生分层

分层教学的实施首先要将学生主体进行分层。一般来说,将学生分为A组、B组、C组三个组别。A组学生是小学数学基础扎实,课堂接受能力较强,对初中数学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学生;B组学生是小学数学基础较好,课上能够紧跟老师思路接受知识,但是学习初中数学没有高效的学习方法,缺乏自主探究精神的学生;C组是小学数学基础差,理解新知识吃力,自主学习能力差,甚至是对初中数学学习完全失去兴趣的学生。

分层可以依本班最近三次的数学考试成绩为基础,对全体学生进行数学单科的排名,划分出A、B、C三个组别的大致名单。再根据任课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将个别尽管数学成绩中等,但是在初中数学学习上有探究精神的B组生调配到A组。将个别学习能力较强,但是出于懒惰导致数学成绩落后的C组学生调配到B组。此外,还可以结合学生本人意愿,允许学生根据自己情况自主申请在A组、B组、C组之间调配,保证分组科学合理的同时,又人性化。需要注意的是,在分组前,教师必须将分层设计的理念准确、全面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真正理解这种学习方法是为了每个学生的提高,避免被分到B组、C组的学生因自尊心受挫,影响学习初中数学的积极性。

3.2 练习、作业布置分层

学生分层之后,在练习和作业的布置上,也根据“量体裁衣”的原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打造不同层次的习题,让学生把有效的时间都花在对自己最有利的练习上。针对A组学生,设计探究性练习,这类习题难度较大,灵活度较高,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基本知识原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性来解决题目。A组学生通过此类习题的练习,可以体验初中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对初中数学学习的兴趣;针对B组学生,设计能力性练习,这类练习难度适中,是在理解基本知识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将原理举一反三,达到对原理的熟练运用。B组学生通过此类习题的练习,可以满足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创新思维的需要;针对C组学生,设计基础性练习,这类习题难度较小,一般是课上学习的公示、原理的直接应用。C组学生通过此类习题的练习,理解基本知识原理,增强学习初中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3 练习、作业测评分层

3.3.1 课堂练习测评

课堂练习是教师教学效果最及时的反馈,针对A组、B组、C组的学生,不仅课堂练习的难度不同,对课堂练习的测评标准也应该不同。A组学生思维灵活,反应较快,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做出难度较大的题目,测评时对正确率不能有过于苛刻的要求,注重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B组学生的课堂作业要求既保证速度,又保证正确率,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反应能力;C组学生的课堂作业是基础性作业,是对课堂所学公式的直接应用,因此要对结果严格要求。同时,对C组学生要在课堂练习的评测中多加鼓励性评语,让在学习中存在失败感的C组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关注,培养他们学好初中数学的信心。

3.3.2 家庭作业测评

家庭作业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对课堂教学起到查漏补缺、巩固提高的作用。在家庭作业的测评上,可以采用教师、家长、学生结合测评的方式。A组学生做题速度较快,学习积极性较高,家庭作业量可以比B组、C组学生稍大,在测评时,在A组作业判分要严格,成绩在组内开展准确度评比,对解答出探究性、拓展性、发散性题目的学生给予额外加分;B组学生家庭作业要求完成后,学生先自我测评,在自我测评中主动发现错误并改正的,题目给一半分数,使B组学生变得乐于学习,乐于检查作业,乐于改正错题,对错题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培养B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C组学生做题慢,自觉性较差,容易出现抄袭现象,要求家庭作业要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完成后由家长签字,以督促学生细心、认真完成作业。在成绩评判上,将错题指出后,如果学生能够再次思考得出正确答案,就给予该题目的全部分数,充分发挥测评的激励功能。

3.3.3 综合成绩测评

在数学综合成绩的测评上,设立晋级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好胜心,发挥激励作用。在教室墙壁或者黑板上设立台阶状晋级榜,最下层台阶贴上C组学生名片,中层台阶贴上B组学生名片,高层台阶贴上A组学生名片,高层台阶上端设立“数学之星”的位置。一段时间学习后,C组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晋升到B组,B组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晋升到A组,A组表现良好的学生在最高的台阶上占据“数学之星”的位置,让晋级榜时刻激励着学生,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和荣誉感,也使认真努力的学生体会到进步的快乐。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作业;层次;趣味;实践;自主

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应该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呢?笔者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一、作业设计具有层次性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存在着差异。有研究表明,学生智商的通常分布情况为:超常(130以上)和低常(70以下)约各占人群总数的1%,偏高(110-129)与偏低(70-89)约各占19%,智力正常约占60%。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 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作业分层的具体做法如下。

1.作业量分层。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每课的基础性练习,必不可少。至于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的一些拓展性练习,他们可以选做或不做。

2.作业难度分层。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一般来说,这些目标确定为基础、发展、创造三级,要求一般学生能实现基础目标,努力完成发展目标;基础较好的学生努力完成创造目标。

3.完成作业时间分层。在完成作业时间上分层要求,能有效保障学困生“吃得了”的问题。这样,保证了不同学生的作业质量,使之扎实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性循环。

二、作业设计具有趣味性

语文作业设计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以新颖多样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作业转化为作品创作、展示的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1.诗文配画,学歌

要求学生根据古诗、课文的情景、意境配以图画。如学习《登高》、《荷塘月色》等,要求学生动笔画一画诗文景图,然后搞一次诗文配画佳作展,学生入情入境大胆创意想象。背诵《虞美人》,因为有这首词的歌曲(邓丽君唱),所以就叫学生回家学习唱歌。学生非常感兴趣,毫不费力地就把这首词背了下来。

2.角色表演

如教完《雷雨》一文之后,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自由选择表演伙伴,组织表演小组,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再加合理想象,并配上一些动作、表情,让全班学生进行话剧表演练习,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3.课前演讲

为了增强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我的语文课“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已推行了十年多。每节课由一位学生到讲台上完成大约三分钟的口头表达,要求态度自然大方,语言表达清楚、连贯,充分展示自我的才华。借此机会,激励表扬一下演讲的学生。这种“口头作业”实践操作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作业设计具有实践性

在设计作业时,应当树立开放的语文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如学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可布置学生考察家乡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金乡古城拥有600多年的历史,让学生了解小镇悠久的历史,探究其中的文化蕴味。 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感受知识的实际运用,增加联系、接触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机会,获得更多的、更广泛的交流和交往的渠道。

四、作业选择具有自主性

现代教学呼唤学习者主体性的张扬,积极性、创造性能量的释放。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应树立“弹性”意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及兴趣,自由地选择练习。

如《荷塘月色》一课,可设计如下作业:1.摘抄十个形容词,供课外练笔作用。2.将你知道的古人对月亮的美称写出来。3.对文中比喻、褒贬不一,你的看法怎样?与同学进行交流。4.根据课文第四自然段创作一幅月下荷塘画。5.课后搜集有关写荷的文章,举行咏荷、读荷、写荷活动。

(以上作业,学生可以自选二到三题)

篇(7)

关键词:化学 分层 教学

“分层教学”即是一种将因材施教思想落到实处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作为现代教育,我们要秉承古典优良的教育精神,并进行有效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呢?

一、加强对分层教学的认识

1、分层教学的含义

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气质、习惯和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依照知识和能力划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困难生,并为各层次学生制定对应的教学目标――提高目标、基础目标和起点目标。运用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和前苏联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精心设计教和学内容,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材的学习目标和学生实际,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思考,并为全体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使全体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乐趣,使全体学生都学有所得。

2、初中化学实施分层教学的优越性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致力于促进全班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综合交替运用班级、分组和个别教学形式;在教学效果上则谋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学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是很有效的。分层施教能多层次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竞争性,淡化了形式,注重了实际,具有保尖、促中、补差生的作用。

二、初中化学分层教学的策略

1、教学目标分层。

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使教学目标层次化,即将目标分为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的“基本层次”、多数学生经努力可以达到的“中等层次”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达到的“较高层次”。也就是说,对后进生只要求学会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对中等生要注意发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优生则要求其深刻理解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投入学习,激励而不压抑,点拨学生门径而不代求通达。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融洽亲切,学生才会轻松愉快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同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认识到下一个目标是什么,都具有目标意识。

2、教学方法分层

在授课时,教师要尽量保证同一节课内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环节,又有兼顾优、差生的“分”环节。一般步骤可以为:分(分类自学)――合(集体讲授)――分(分层质疑)――分(分类指导)――分(分类练习)――合(集体归纳)。讲授时要富有针对性,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A层学生采取“点拨――讨论――归纳”的方法,对于B层学生,采取“点拨――讨论――讲解”的方法,对于C层学生采取“点拨――讨论――讲解反馈”的方法,前两步为同步教学,最后一步为异步教学;具体的做法是:首先在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后,老师首先重点点拨三个层次学生都需要发展的新知内容,然后针对新知识列举思考讨论题,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发挥A层学生的先导作用,对C层学生加以点拨,由B层学生展示。教师可以让“同组异层”或“同层异组”间开展学习竞赛,鼓励每层学生向更高一层发展。

3、作业练习分层

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就必须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平时作业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作业内容或同一作业设计不同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在作业布置上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根据不同化学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供学生选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不同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得到展示。按学生基础分层布置作业具体做法:

1)、作业量分层: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练习,以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设计一些可做可不做的拓展性练习供选择。

2)、作业难度分层: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使不同学生在不同层次上都能实现相应的基础目标完成基础作业。

3)、完成作业时间分层:从作业量和难易度上就已经对完成作业时间进行了分层。

4、对教学评价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