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商业文化的功能

商业文化的功能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1 16:54: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商业文化的功能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商业文化的功能

篇(1)

关键词:RBD 游憩商业区 商业区

居民闲暇时间增加以及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使城市建设更需考虑游憩功能的发挥。而旅游的城市化倾向,也使城市越来越成为旅游吸引的中心,尤其是大城市的一些商业区成为本城居民和外来游客光顾的“聚焦点”,发展非常迅速,继而成长为游憩商业区。目前我国发展较为成型的游憩商业区有:广州天河城、中山市孙文西路步行街、惠州市步行街、南京夫子庙地段、上海城隍庙地段、深圳华侨城、珠海九洲城等等,其中珠海九洲城地段是目前我国发展相对最为完善的城市游憩商业区。

游憩商业区的定义

顾名思义,游憩商业区(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RBD)指的是具有游览和商业双重功能的区域。RBD最初由Stansfield和Rickert (1970)提出,他们在研究旅游区的购物问题时提出了游憩商业区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为了满足季节性涌入城市的游客的需要,城市内集中布置饭店、娱乐业、新奇物和礼品商店的街区”。 随后, TBD(tourism Business District)和CTD(Central Tourist District)两个概念又相继被人提出。TBD被用来解释城市中为旅游者服务的功能应如何布局与分布,而CTD的提出则是因为看到了城市中此区内集中了城市大部分旅游者的活动。而根据Stephen(1990)在《游憩与闲暇研究的概念词典》,游憩商业区(RBD)被定义为:“建立在城镇与城市里,由各类纪念品商店、旅游吸引物、餐馆、小吃摊等高度集中组成,吸引了大量旅游者的一个特定的零售商业区”。随着城市游憩内容的不断丰富,这一定义已不能完全表达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内容,现在比较受认同的游憩商业区(RBD)概念为:城市中以游憩和商业为主的各种设施(购物、饮食、娱乐、文化、交往、健身等)集聚的特定区域。

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兴起原因

城市商业游憩区的形成是以城市原有的商业区为基础的,一般认为是商业区内涵丰富、空间拓展、功能提升、结构稳定的高级发展阶段。城市商业游憩区形成与发展的动力,除了要有游憩市场的供求之外,还要有良好发展环境和积极的培育、引导。如今,许多大城市都在进行传统商业区的改造,笔者认为,改造应遵循城市商业游憩区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激发其动力,引导商业区更新换代,在空间结构和功能上完善,才能将商业区建成可居、可游、可购、可乐的游憩商业区,增加城市吸引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游憩商业区之所以能在城市中开始显现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原因有以下几点:

跟旅游业和商业的联动发展有关

商业跟旅游业本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也是一种消费活动,现代旅游是以“游”为中心,吃、住、行、游、购、娱各个要素相互协调补充的商业消费过程。其次,旅游的发展和繁荣能为商业带来人流,而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又带动当地人文景观的开发和发展,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旅游资源。故旅游业和商业具有相互推动作用。第三,现代城市商业具有的餐饮、休闲、观光、文化等功能,使商业具备了一定的旅游吸引力,城市商业可成为一种新的游览资源。就象到了北京必须逛逛王府井,到了重庆要走走解放碑一样,一个城市的商业中心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该城市的一个旅游中心。但需注意的是虽很多城市的中心商务区(CBD)和RBD可能是重叠或者是相邻的,但并不意味着CBD和RBD就是同义词。这一点在下面介绍RBD的各种空间形式后就可以了解到,CBD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地段,而RBD的位置却有可能位于城郊。

跟城市商业区自身的发展趋势有关

我们可以把游憩商业区看成是城市商业区发展的高级形式。游憩商业区的形成也正是因为人们已经认识到:城市商业环境,对于城市、社会和人们生活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经商购物之所,其存在的意义已由“商”的单方面含义扩展到了具有多种功能并存的生活空间。现在许多城市都热衷修建步行街,就是因为认识到当商业空间具备了舒适步行的环境之后,才能使人在商业街内更加自由自在浏览,增加在商业区内停留的时间,增加购物机会。国外会把步行商业街称为“mall”,用过去“林荫道”那种布满绿地,具有休息设施和景观小品的游览散步的步行空间来命名,便是在强调商业环境中步行舒适空间的重要性。人们对商业环境功能的深入认识都导致着商业区向游憩商业区发展。

跟城市居民日益上升的游憩需求有关

1993年,CIAM通过的“雅典”明确提出游憩为城市的四大功能之一。在我国,人们也开始逐渐意识城市游憩功能的作用,现在我国的法定假日已有114天,意味着人们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闲暇中度过的。同时,我国城乡居民已从过去的温饱型消费向生活型消费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对闲暇时间的利用对发展人的个性、创造力,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而研究表明:中国城市居民休闲偏爱在自家及城市近距离的休闲活动较为集中的城市区域进行。原来的城市公园系统,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多样的游憩需求,而广场、步行街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成为城市原有公园系统极为重要的补充,市民游憩活动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促进了人们把游憩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理解。这些城市空间本来是为当地居民提供服务的,却因具有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功能,所以也被旅游者经常使用。

城市游憩商业区的空间表现形式

由于城市游憩行为的内涵极其丰富,因此导致了城市RBD的空间表现形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常见的形式有:

点状

空间形式呈现点状的游憩商业区主要是指游憩中心。这里的游憩中心泛指各类主题较为单一的游憩地,规模可大可小。游憩中心可以是商业性质的,也可以是公益性质的。在点状的游憩空间中,大型游憩购物中心为这种空间形式的典型,如美国明尼苏达洲的“美利坚商场”内含800家商店,18家电影园,此外还有夜总会、健身中心、高等级的宾馆和70英尺高的人造山体,总面积达到950万平方英尺。可见,这种大型的游憩购物场所实际与游憩商业区具有同样的性质和功能,因此可以将其归纳到城市RBD范畴之内。在我国,广州天河城地段可以看成是大型游憩购物中心的代表。

条带状

空间呈现条带状的游憩商业区主要有两种:一是步行街。近年来,步行街在我国不少大城市中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其也因为独具一格的形态、功能而吸引着众多的消费者,而一些设计巧妙的步行街,其功能往往超出了购物的功能,成为休闲游憩的好去处,也就使得本来只是一条简单的商业步行街有了游憩商业区的功能。二是景观道路。一些城市的景观道路会因其较好的景观引来较多的游客,同时也招致大批商家的入住。比如重庆南滨路,便是重庆目前比较有名的景观大道,是一条集观光、休闲、娱乐、居住为一体的滨江大道,位于南岸区北端与渝中半岛相望的长江沿岸,是重庆目前有名的“餐饮一条街”,许多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都喜欢到这里一边品尝重庆风味菜,一边观赏重庆沿江城市风貌。

面状

空间形式呈现面状的游憩商业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游憩型古镇。游憩型城镇是指以游憩功能作为该城镇的主要功能,以游憩产业作为该城镇的主要产业。游憩型城镇一般是那些可以依托其浓厚历史积淀、展现古镇风貌的历史型城镇,也可以是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而形成的观光、度假、健身基地;还可以是依托大型人工建造的吸引物而形成的娱乐性城镇。第二种是相邻的点状、条带状的游憩商业区在空间增长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会在整个区域中中迅速形成大的空间集团,达到完全连绵的状态,即点、线的扩散最终形成区域。城市商业游憩区内有很多面状布局形式如众多游憩设施布局的公园绿地、商场和购物中心密集的购物区等,它们可以成为区域的增长极向其区域之外扩散。这种游憩商业区可以看成是比较成熟的游憩商业区。

发展城市游憩商业区需注意的事项

游憩商业区的服务对象主要有两类:一是本地居民,二是外地游客。对于本地居民而言,选择自己所居住城市的游憩商业区不外出于四点原因:琳琅满目的商品、各种各样的游憩设施、各式风味小吃和娱乐场所。对于外地游客来讲,他们愿意去的游憩商业区最好能够反应当地的城市文化和城市风采,并能让他们购买到具有当地特色的各类商品。所以游憩商业区的首要功能应该还是落在商业上,这里的商业文化、商业氛围、商业建筑景观、城市风貌、各种商业、休闲、娱乐设施等足以吸引居民和旅游者前来购物、娱乐、观光和休闲。但它的功能又不能完全局限在商业上,游憩功能也必须得到重视,因此也应该配合一些游憩服务设施。可见发展城市游憩商业区时应注意的就是要使该区商业和游憩功能并重。

提升游憩商业区内的商业文化品味

打造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商业功能时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没有文化底蕴会使游憩商业区缺乏内涵,从而缺乏生命力。纵观世界上发展成熟的游憩商业区,无不是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商品齐全、购物方便、服务周到的地方,都有着良好的商业文化环境。因此提升游憩商业区的商业文化品味,就是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仅在硬环境建设上包括街容街貌、道路交通、通讯设施等方面应满足成为游憩商业中心的条件,同时还应在软环境建设上要有较高的品位,即要有优良的商业营销文化、高尚的商业道德、一流的商业服务及精品式的商品文化,才能使游憩商业区对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如北京的王府井就以它的高品位环境、优质服务、名优商品齐全及历史品牌效应而成为较成熟的游憩商业区。

注重游憩氛围的环境设计

既然是游憩商业区,则游憩功能就必须在该区得到良好的体现。目前我国许多商业区的游憩功能并没有得到太多重视。使得众多的商业步行街还处于商业区和游憩商业区的过渡阶段,还没有完全发展成为游憩商业区。而要培育一个成熟的游憩商业区,在环境设计上必须注重游憩氛围的营造。

注重游憩氛围的环境设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通过研究城市的地域文化、历史沿革,挖掘出文化内涵,将其溶入游憩商业区的街景设计之中。

其次,在游憩商业区的环境设计中还应注重绿化形式的选择。绿化不仅会给居民及游客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其他感官也会得到享受,如植物中散发出来的清香和花香沁人心脾,一些树木分泌的物质会使人精神放松等。

最后,还应注意街具的配置情况。游憩商业区的街道具有汇集和疏散商业建筑内的人流,并为这些人流提供适当的休息和娱乐空间,创造出既安全、舒适又方便的购物环境的功能。

参考文献:

1.Stephen L.J.Smith著,吴必虎等译,游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篇(2)

[关键词] 酒店空间 文化特色 主题空间

一、背景

频繁的商务活动和旅游度假,促使世界的酒店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酒店应该是一个“文化艺术殿堂”,将文化艺术融入酒店空间,使之具有独特的文化韵味,获得更多的商业价值,吸引更多的宾客,正是设计师孜孜不倦,为之研究的新课题。今天的游客和商者都希望由酒店体验当地文化、生态环境,以获得不同的风俗人文,增长见识,培养素质。

二、商业酒店的文化定位

文化的定位使商业酒店获取不同的文化主题。酒店文化是指酒店自成体系的思想观念,文化观念,价值标准,管理模式,经营理念和物质文化环境的总和。每一个成功的酒店,都具备有反映自己特色、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酒店文化。酒店的文化定位基于酒店本身的自然环境、民族历史渊源、人文环境、时代特征、政治和经济背景、艺术色彩、经营特色等,了解酒店各因素背后的文化背景、才能决定酒店的主题。同时,商业酒店空间的文化艺术气氛需要通过运用不同材质、灯光及艺术摆设来完成。

三、商业酒店空间的文化营造

1.以酒店特色延伸的文化意念空间

以酒店特色延伸的文化意念空间是设计师喜好的表现手法。文化定位、环境塑造、空间营造是设计的关键。恒涛锦江花园酒店位于海南,因其地理位置的关系,人们会联想到大海、蓝天、沙滩、贝壳、鲜花、彩蝶、飞鸟、游鱼、轻风、细雨、白云、阳光……,如此众多的热带风情画幅,加上组织和变化便构成了本花园酒店的精神画卷。从主题理念延伸到材料,酒店空间无不从“江”与“花”这些特色标志上做足文章。

2.以地域文化为底蕴的酒店空间充满生命

酒店空间营造往往也以地方文化为背景,使装饰充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榕江大酒店,位于中国著名的潮汕地区,自古以来这里就以具有浓郁特色的民俗风情而闻名。“京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更是描述潮汕民居具有华丽的古典的京派风格,也揭示潮汕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息息相通,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此案中围绕“岐山、榕水”的文化主题,通过现代的装饰材质和表现手法,运用中国传统的宫廷色彩――金、红、黑、白,营造一个富有地域特征的酒店空间。

3.名胜古迹与文化历史结合使商业酒店空间文化气息浓郁

奉化银凤度假酒店的设计即充满历史文化气息。酒店内有小桥流水,果园竹林,坐拥国家风景名胜区溪口风景区,风景秀丽,历代名人学士留下大量诗词题赋,为周边环境增添文化的芬芳,溪口镇系蒋氏故里,系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众多名胜吸引古今中外无数游客,银凤度假村就在此诞生。以历史文化为内涵,天造地设的江南自然风光为衣带,科学、环保、健康的新型材质为框架,休闲而考究的家具为躯干,精美而品位超凡的艺术摆设为点缀,塑造一飘逸脱俗的酒店形象。

4.民族化的商业酒店空间更具国际化

西南民族宾馆位于四川成都,大堂和餐厅空间从风格、造型到选材、色彩等注重民族建筑文化元素的提炼、塑造了很“民族”的装饰语言,带来新的视觉享受。将民族特色和异域风情加以提炼,简化,采用现代环保的材质,以概括的手法体现,结合现代的装饰手法及风格,让其充满个性。全新的设计理念,富含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使酒店空间的的主题得以拓宽。多种民族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色糅合于酒店空间,使中华巴蜀文化更为博大深远。

5.时代气息的公寓酒店空间诠释现代文化

公寓式酒店是本行业新兴起的模式,其适应了时代主流市场的大趋势,以适合居住、办公、休闲、商业洽谈的寓所,注重风格的创新、材质的运用、灯光的营造。精细体现的细节,手法概括、简洁,这样写意舒适的空间,正是现代人追求的公寓式酒店。

四、商业文化酒店设计的发展前景

设计随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发展,设计思想也随之经历了重形式轻功能形式与功能并举轻形式重功能重技术轻功能技术与功能并举轻技术重功能技术、功能、形式并举强调个性化、回归自然、人性复苏等阶段的演绎。

当代设计的主流仍然是讲究功能的现代主义设计。酒店空间经历了从当初的单纯住宿功能到现在具有各式各样功能的过程。它的装饰设计与社会、客人需求同步,不同国度、地域、民族,其取向各异;不同时代的社会观念导致思维方式的不同;每个酒店的经营目标和价值理念不同,酒店具有更强的人情味和文化意识,所以未来酒店空间的设计更是融合设计师、业主对精神的追求和审美的取向。文化主题风格化、个性化的酒店将成为主流。

五、结束语

商业酒店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站稳脚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康儒革先生说,这仍然与酒店的空间有关。在设计酒店时,要想与世界潮流保持同步,最为重要的是要将未来可能变化的因素考虑进去,通常,商业酒店基础设施每五年就会有一个提高,客房的空间感一定要适应未来的需要,要为这些升级留出余地,也就是要求设计师具备一定的超前意识。

参考文献:

[1]奥托 ・李瓦尔特(英).酒店空间.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7

篇(3)

传统文化在区域性商业设计中的应用对于提升设计内涵、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区域文化品牌形象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通过探讨文化传承与区域性商业设计之间的关系,发现区域性商业设计在文化传承方面遇到的问题,探索传统文化资源在区域性商业设计中应用的有效途径,为当代区域性商业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文化 传承 区域 商业设计

在设计多元化发展时代,借鉴传统文化并应用于当代区域性商业设计,是实现区域传统文化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是让传统文化从书籍典故走入群众视野,从学术理论进入大众生活的有效途径。

1.文化传承与区域性商业设计的关系

每一个区域都有其悠久而独特的文化传统,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呈现出不同区域人民的无穷智慧。在城市化进程中,每一个区域都需要在商业设计和区域文化传扬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都应该保有和凸显自己独特而悠久的传统文化。

从区域内的消费人群而言,相似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经历使其具备较为相似的知识储备,对区域文化有较为共同的认知;此外,无数次的购买活动中的审美体验使得他们获得了丰富的审美经验,这些审美经验和对区域传统文化的认知随着时间的流逝将不断存储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在购买活动中,当蕴含区域文化元素的产品与消费者潜意识里那朦胧往日的回忆相碰撞的时候,就会使他们对具有怀旧气息的设计产品倍感亲切。例如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人民对蕴含河海文化、孙子文化、海盐文化、孝文化的产品更为感兴趣,此类产品会让区域人民感受到黄河三角洲文化博大精深的历史厚重感和鲜活的时代感。由此可见,区域消费群体具有购买蕴含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品情结。

从消费的功能上而言,消费者作为设计批评主体,他们对蕴含传统文化元素产品的购买和欣赏活动,一方面人们可以在期待的视野中找寻到具有归属感和新鲜感的设计作品,满足生活的需要,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味与质量;另一方面,在设计产品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增进区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促进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从区域性商业设计方面来看,大多数企业,在处理商业设计和传承区域传统文化方面大多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区域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经营理念的建设,企业努力从传统文化,尤其是区域传统文化中找寻自己存在的根源与价值,树立民族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区域性商业设计很难从悠久的传统文化中找到与现代设计的结合点,甚至认为传统文化根本不适合现代设计,认为追赶西方设计的步伐才是正确的设计,才是“与世界同步”。

毋庸置疑,带有西方设计理念的设计产品在一定时期内满足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促进了企业发展,也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经历了西方设计文化洗礼后的国民和企业开始思索和怀念我们本应熟知但却很朦胧的文化根本。似乎意识到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所生产的和使用的设计产品缺少民族文化根基,它们如同空中楼阁,让人感到孤独与冷漠,少了一些人情味。因此,在商业设计中,如果以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和区域发展为路径,以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为理念,以培育区域人民文化认同为出发点,重新审视区域文化,找寻可供使用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用创意思维将传统与现代相连接,去设计既具有现代气息,又具有传统文化符号的设计作品,那么我们独具特色的区域传统文化将能在现代化建设中被赋予新的形式与含义。

2.区域性商业设计在文化传承方面遇到的问题

区域性商业设计是文化发展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和表现方式,区域性商业设计水平的高低对于文化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质量,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区域性商业设计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区域性商业设计团体片面地看待区域传统文化,或者不重视区域传统文化资源,认为区域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对现代设计没有任何价值。另一方面,设计师在区域性商业设计中立足于社会的角度,认识到设计的最终目的不只是产生物化形态的设计作品,而是要通过设计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进而达到引领人们的生活方式,传播文化知识,塑造特色品牌形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但是未找寻到合理利用区域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途径。

3.文化传承视域下提升区域性商业设计水平的对策

3.1传统设计理论与当代设计文化相结合

我国最早的设计论著《考工记》,提倡设计要综合考虑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因素,只有四者兼具,才能孕育和产生出优秀的设计作品。设计发展到今天,区域性商业设计师依然需要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了解区域的文化传统与居民生活习惯,采用较为流行而又适宜区域特色的材料,配合精湛的设计方法与工艺,创作出既富有地方特色而又具备时尚感的设计作品,使设计师成为区域人民生活方式和消费趣味的引导者、潮流的开创者、区域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关于功能与形式的探讨自古有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墨子、韩非子就对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孔子“文质兼备”的功能与形式并重观点,墨子“先质而后文”的先实用后审美观点,韩非子“好质而恶饰”的功能主义观点等。当代商业设计要借鉴古人关于功能与形式探讨方面的合理观点,明确商业设计中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不能将设计等同于艺术创作,更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忽略产品的功能设计;不能认为设计只是为了生产能够满足生活需要的物质产品,忽略设计在满足人类审美需求、提高审美趣味等方面的意识形态功能。也就是说,区域性商业设计要注重功能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力求功能与形式相互促进,达到尽善尽美的理想境界。

中华民族信仰“道法自然”,认为自然中存在着一种和谐的运行法则,自然万物包括人的行为活动都受到这一法则的约束,因此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而道家“道法自然”的设计理念可谓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方面的典范。“道法自然”的设计思想体现了中华子民重视主观直觉经验的把握,强调生活的艺术化,以及艺术为人的哲学理念。它影响着中国的书画、园林、建筑、书籍、家具等造物活动。尤其是在园林设计方面,讲究幽曲开合、虚实相生、主次分明、疏密相间,营造虽为人开宛如天成的审美意境。在当代设计中,新科技、新材料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使新造型、新工艺层出不穷,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变得更方便、更舒适、更自由。当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设计师不应该用材料、造型、结构、装饰等构成的设计作品来界定设计,而应该用社会效应来界定设计。因此,设计师依然有必要借鉴中国古人“返璞归真”的设计理念,注意人与自然、人与产品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物为人用、美善相济、因地制宜的朴素造物观,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种思考与启示。

3.2图形设计体现传统文化内涵

每一个区域内都有其独特的传统图形符号,设计师可以在充分挖掘地域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将传统造型、传统图案、传统寓意融入当代人对生活的理解与阐释,进而进行合理的区域性商业设计。我们都知道,传统造型和纹样在不同朝代、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体现了区域人民不同时期的审美趣味变迁。将传统图形应用于当代区域性商业设计之中不仅可以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同时也会让人们感受到那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当然,在商业设计中,对于传统图形文化的借鉴与使用不只是为了让人们感受到似曾相识的图形或者物象,而是在实用的基础上依据当代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营造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有意味形式”,让受众在使用物品的同时,感知和理解设计作品的形式,体味形式背后所蕴含的丰富设计内涵,进而发挥设计作品的愉悦和心灵净化功能。因此,设计师要具备在已有传统文化里面去生发和再使用的创造能力,尽可能多地收集传统图形符号资源。通过仔细分析,深入理解传统设计思维,找到既适合当代设计方式,又具有文化内涵和神韵的传统图形,使它们与当代设计理念一起产生新的图形符号,与人们审美期待美丽邂逅,进而达到突出企业品牌文化内涵,弘扬区域传统文化的目的。

3.3色彩设计体现传统文化内涵

色彩是区域性商业设计的重要的形式语言之一。独特的色调、浓淡相宜的色彩,对于商业设计的情感表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际化视野下,全球化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现代商业设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设计师越来越感受到将传统色彩体系之精髓与现代商业设计相结合,体现民族特色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色彩理论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影响着服装、瓷器、家具、广告、年画、泥塑、刺绣等。从众多的设计和工艺美术门类中可以窥见中国传统色彩的热烈、奔放与宁静,能够体验到中国传统色彩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品格魅力。由此可见,在大众消费时代,中国传统色彩元素对于当代区域性商业设计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设计价值。在运用传统色彩进行当代设计时,设计师应把握国际色彩流行趋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传统色彩的象征意义和情感特征,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找寻传统色彩与当代设计的契合点,合理运用中国传统配色规律,形成既具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感的商业设计作品,以达到吸引受众、丰富视觉、传承文化的目的。

4.总结

篇(4)

【关键词】商业区;人文;生态

一、前言

商业是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我国正处在一个高速现代化的建设时期,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强烈冲突,导致城市面貌出现急剧变化,传统文化与城市原有特色正在逐渐消失。城市传统商业区大都面临着现代化的改造与更新,它的规划和建设已成为完善城市职能,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另外,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购物与休闲、旅游、教育等多方面相结合的体验式消费己经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消费者对购物场所的要求,从单一的容纳购物行为逐渐转变成能提供多种服务功能的、满足多种需要的场所。因此营造一个理想的、舒适的商业环境,形成多业态有机组合的满足人们购物、餐饮、休闲、观光、娱乐、健身等多种需求的商业街区设计成为城市商业街区更新趋势。

二、城市商业区规划设计思路探析

1、倡导“以人为本”

现代商业区的空间环境设计愈来愈关注“人文关怀”。人本主义原则作为第一要义的设计原则应该遵循人体生理与心理的规律,尊重人的本性、共性和特性,并在生理、心理和精神需求层面上,设计空间环境,安排购物场所。(1)需求导向的功能配置。消费者的需求与商业区功能之间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作用体。消费需求对功能配置有导向性作用,商业区更新改造的功能配置必须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另一方面,商业区的功能配置引发的各种活动对消费需求又具有反作用,它能唤醒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激活潜在的消费力量,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因此,从这两个角度来看,这种基于消费需求和商业化改造功能配置的综合考虑是商业区更新改造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规划时采用与所在城市经济水平和居民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功能分区,使商业区的规划布局符合人们的行为空间规律,以提高场所的利用率。(2)消费对象的多样化。商业区公共空间建设的目的是满足市民需求,而市民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社会地位的市民群体具有不同的需求。从功能上讲,商业区一方面应服务于当地居民,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比较集中的用于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活动的空间,另一方应满足都市旅游者的基本观光、购物、娱乐、餐饮等需要。功能业态配置时,应充分考虑各种人群的要求,既要有精品高档的购物中心,也要有满足普通居民购买生活必备品的综合超市。安排供市民需求的娱乐活动。如:深圳万象城是华润中心的购物及娱乐中心,是深圳最大、华南最好、中国最具示范效应的大型室内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达18.8万平方米,拥有6层商用楼 面,300多个大小不一、功能各异的独立店铺,集零售、餐饮、娱乐、休闲、文化、康体等诸多元素为一身,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消费概念 和生活体验,是真正意义的“一站式”消费中心。

2、体现城市记忆

人的生活和对环境的认知离不开记忆,没有记忆的商业区割裂了与城市的关系,让人不知道它从何而来。这样的商业区会令市民们没有认同感和场所感,使人不能很容易理解接受它。商业区应对观赏性资源、文化资源等进行情境化设计,形成情境化的场景和环境。情境主题可采取不同的设计策略。(1)地域性主题。民俗化、地域化的主题是最能满足当地消费者心理回归和外地游客猎奇新的需求。这一主题往往最能体现一个地域最本土、最传统、最具特色的习惯、风俗、行为准则、审美方式与行为方式。其可以通过民俗活动、传统商业、建筑形态等方面具体展现出来,它们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不可复制的独一性,对消费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2)文化性主题。为日渐现代和趋同化的城市保留住一些有文化特色的东西,被视为城市发展成熟的一种标志。文化性主题是现代城市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形式,其取题范围比较宽泛,例如影视主题、时尚主题、休闲主题等。它们往往反映的是当代文化生活领域最受欢迎的方面,较容易被消费者接受。(3)历史性主题。每座城市都有每座城市的历史,记录了城市记忆的历史精华需要我们的继承发扬,现代化的建设决不是割裂历史与传统,而是对地区历史与文化传承的同时发展历史文化。历史性主题是商业区更新较为常用的主题形式,这是因为更新往往涉及到对历史信息的保护延续,这些信息往往比商业区本身物质形态更令人感兴趣。对传统历史文脉的继承与发扬,不但唤起了人们对于传统的记忆,传递了商业文化的历史,还促使我们更加积极的思考有关问题,增强城市意识。如重庆解放碑商业区成功实现了历史和商业的有机融合。一个有特色的商业区主题的确立,能让人们随着主题特色,身临其境地重塑生活经历。因此,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保存城市的记忆体以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赋予其新的活力,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3、注重生态设计

商业区不仅要有空间丰富的形态特色,也要有特色鲜明、层次丰富的景观环境。城市居民对城市环境的需求日益高涨,不仅有舒适人居环境的要求,还有对城市整体环境品质和价值的要求。城市居民对户外活动的需求不断上升,但是现代城市高密度的建筑、暴涨的土地成本、绿地逐渐减少使城市户外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少。在这种背景下,为市民提供环境优美的空间环境,对城市环境和景观再造是商业区建设的主要功能之一。鲜明的视觉形象,良好的绿化环境,足够的活动场所是商业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在商业区的环境设计中应注重绿化布置。它一方面可以有效改善商业区的小环境,另一方面还为市民提供了游憩空间,为步行者提供有树荫、舒适的旅游线路。绿化不仅会给居民及游客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其他感官也会得到享受,如植物中散发出来的清香和花香沁人心脾,生长茂盛、生机勃勃的绿色植物会使人放松精神等。街道是商业区开放的空间,它的景观形象也应把基地及周边环境在时空上有机延续。因此街道空间景观应富有变化,利用景观、小品、绿化、店标、旗帜等元素来组织层次丰富的街道景观,避免街道空间过于单调与呆板。在商业街的景观设计中注重人景交融,把街道转化成人们聚集、聊天、参加各种活动的地方。把购物路线曲折化,在不知不觉中景观产生了变化,自然和谐的街道景观就形成了。整条街道在绿色树木的包围中,重新唤起人们对老街的绿色记忆,进而创造出一个可读性强的商业区,形成“自然、和谐、绿色”的商业区景观。在广场可适当引入动物,如草坪内可放养和平鸽,水体中放养水禽、金鱼等,给环境带来生机和活力,尽量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回归自然景观感受,实现商业区与自然的有机融合。如:深圳华侨城欢乐海岸,不仅填补了深圳大型都市娱乐和生态旅游项目的空白,极大丰富了旅游文化产业内涵;同时,还以其所独有的唯一地处都市腹地的华侨城湿地及椰林沙滩公园,与周边的华侨城主题公园群、滨海休闲长廊和红树林保护区一起,形成规模宏大的城市生态旅游区域和新深圳湾商圈,对提升深圳滨海城市形象,建设高品昧的生态城市起到积极的作用。

4、重视参与体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需求逐渐从物质享受转向精神享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渴望在消费过程中体验到某种与日常社会活动不同的东西。商业区更新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商业区自身的特色,特色是商业区的生命力,是评价商业区成功更新与否的关键。商业区的设计潮流趋势是基于不可复制的人的体验的形成,其特色是带给人独特的体验,其最终目的就是成商业区自身的特色。(l)参与性活动,引导市场消费。在商业区中,商业是整个区域的功能核心,应通过良好的环境创造,使购物休闲化、娱乐化和主题化,以刺激消费者在城市商业区购物。另外,商业区的建设应为市民提供有意义的闲暇生活方式,如通过娱乐、健身、观演、社会公益活动等对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 使人们从中得到身心放松,使消费者由被动购物变为主动参与活动。(2)注重体验化的设计理念。体验包括主动与被动参与,被动参与是指消费者被动接受体验,如参加音乐会、看电影。主动参与是指消费者成为创造体验的主体,是气氛的制造者,如参加现场的一些活动。商业区激发消费者娱乐体验的事物既可以是商业元素,也可以是人的活动。街道空间中存在者许多吸引人群的活动,如街头艺人的演唱,画家的写生,甚至商家的促销活动等,这些都是吸引好奇人群的活动。在设计中如果对这些活动加以整合利用,可以诱发因好奇心而形成人际间的接触和交往,进而促进整个商业区的活力。大多数的人喜欢主动参与的体验,更愿到现场观看,体验现场气氛。因此,如民俗活动、大型表演、聚集、歌舞、庆贺等场面宏大的公共活动,所有的人都愿身体力行参与其中,此时所有的能量在瞬间聚集、释放,人们在此时此刻完全融入活动之中,成为活动的参加者。

三、结语

总之,随着当代消费者对购物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商业区规划设计已经过时,今后商业区规划设计应在空间结构和功能上得到进一步完善,以营造良好的商业区的环境。将商业区建成可居、可游、可购的区域,增加城市吸引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城市设计(第二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篇(5)

商业中心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结构中的重要构成要素,同时也是现代城市大众进行购物、娱乐、互动交流的城市功能性空间区域,是展示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人文情怀与大众生活的独特窗口。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设计的特点、功能进行初步的探讨,分析目前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的设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以供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商业中心区 公共空间设计

中国分类号:TU97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121-02

一 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概述

城市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是指在城市商业中心区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公共开放型空间区域,通常位于城市中比较繁华的中心地带或商业建筑比较集中的地带,是大众文化的载体与精华。城市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的整体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综合水平与大众的满意程度,因此,无论是设计者还是使用者无不对其给予很高的关注。

1 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的特征

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是人们生活与交流的必要性场所,它与社会生活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与城市的其他公共空间相比,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的使用人数更多、人群更为密集、范围也更加广泛。总结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的特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1)较强的综合性

城市商业中心区是凝聚经济、娱乐、购物、休闲、旅游等空间的综合体,是经济活动比较广泛的城市空间区域,因此其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发展的特征,能很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的餐饮、购物、娱乐、休闲和社交、商业等活动的需要。

(2)较强的空间聚集性

商业区中心区的人口众多,规模较大,是居住生活密集的城市空间区域。城市商业中心区大多交通比较便利、街道繁华,商业活动信息的传播性与流通性较好,货源丰富流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向心力,是凝聚众多商家与大众投资关注与消费的聚焦点。

(3)较强的辐射性

城市商业中心区不仅对周围地区市场经济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同时能使商业中心之间、商业中心与周围商业群体之间的联系范围更加广泛,集散作用更为明显,功能比较齐全,区域辐射优势比较明显,对城市的流行趋势与文化具有很强的辐射与传播作用。

2 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的功能分析

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的形式与功能也更加丰富多样,商业中心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多种功能,大致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促进购物娱乐的服务

商业中心区是居民生活的重要服务性区域,是城市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满足居民购物、娱乐消遣的必要场所。商业中心区给人们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商品,以供人们的选择与购买,满足了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与人们业余时间的娱乐消遣活动,缓解人们工作上的巨大压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地区的繁华程度,体现商品价值、购买力与消费水平,是城市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引领时尚、传播信息的功能

在现代城市中,商业中心区不仅只是满足大众进行购物的场所,同时商业中心公共空间更是人们进行交往沟通的生活休闲地带。商业中心中的流行商品、潮流时尚对大众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与引导性,能够引领一个时尚的潮流与流行趋势,对大众文化与信息具有较强的传播功能。

(3)展示城市文化特色的功能

城市商业中心区能够展示一个城市的历史与经济发展状况、城市文化特色与形象等,是一个城市最集中的代表。例如,北京的王府井、沈阳的中街等。这些城市因为有了这些代表性的商业中心而更加让人难以忘怀,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现代城市的历史气息与文化内涵。因此.建设具有特色的商业中心是城市商业发展的重点和趋势所在。

二 目前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代城市商业中心在不断地扩大与繁荣,然而追求商业效益的最大化需要与强调公共空间舒适度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许多公共空间设计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结合当前国内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环境的情况分析得出,现代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 商业中心区的交通拥挤

在一些城市中,由于商业中心区的路网主次比例结构不合理,多数机动车的主干道与步行系统相互叠加,大量来往车辆穿行在商业中心区,客流交通与车流穿行交通相互混合,使交通环境严重恶化,影响城市商业中心区的安全性与功能性的发挥。同时,商业中心人车混杂严重,行人与车辆的矛盾日益加深。在许多繁华的商业中心路段缺乏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地下停车场,致使许多行人横穿街道,严重造成城市商业中心区的交通阻塞以及安全。(图2.1)

以沈阳中街为例,每当节假日来临,中街都有大量的车辆频繁通过,严重影响了沈阳中街的交通状况,人群拥挤,车辆闺堵,造成穿行中街道路的车辆迟迟不能通过,直接影响了中街的购物便捷性与交通的安全性。

2 缺乏公共休息的活动空间

现代商业中心区的布局形式就是大多都以步行街为主导,但是大面积的步行街经常使人们感到单调和乏味,在这些商场内外都很少设置可供人们休息活动的公其空间区域。大多数商业中心的经营者与商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商业利润,不能真正地考虑给人们提供人性化服务的空间环境。

3 商业中心区公共景观设施不足

目前大多数商业中心仅仅能够满足经济效益,而不重视对商业中心区景观环境氛围的营造。大多数开发商不愿意留出大面积空间作为绿化、水体等景观设施,一些商业中心公共空间更是将一些公共休息的设施取消。许多商业步行街除了大面积的硬质铺装以外,很难见到雕塑、喷泉、绿化、小品、座椅等景观设施与休息设施,而更多的是一些商业亭与商业宣传。

4 对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体现不足

地域文化不仅包含了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维模式、价值取向与风俗特色等,同时还包括了各地区所具有的自然地理状况,地域特征在体现一个城市地方文化特色方面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商业中心区作为一个城市中最为繁华的地带,是一个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标志。但是,现代城市商业中心地域性特色的体现正在逐渐减弱,人们不管去哪儿,到处都是模式化的商业建筑与空间环境,这让人们对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的印象不深刻,到哪儿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三 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设计的改进策略

1 构建多层次交通系统,合理分流

要解决商业中心区交通道路人、车拥挤的问题,首先应考虑将人车拥挤的繁华路线进行合理化分流,将人车比较拥挤、容易发生事故的交通道路尽量分隔。例如,采用城市道路分隔栏等。其次,应考虑在人车混行道路系统的基础上,多利用天桥与地下通道等设施来缓解商业中心区道路压力。最后应考虑多设置商业中心区停车场以及完全地下停车场来分散车流集中问题。

2 增设休憩空间,形成节点

对于商业中心区的设施改造上,应考虑增加商业步行街中的局部小广场,增设休憩空间,这样不仅可以在人们逛街购物之余用来作为休闲放松的场所同时还能增添商业中心的环境色彩,调节环境氛围,使商业中心更加具有吸引力,(图3.1)

3 配置景观标志,提升艺术形象

在景观的改造上应注重对商业中心公共空间环境品质的塑造,对人们的活动空间设施进行深入研究。考虑设置喷泉、雕塑、节点建筑、座椅、环境小品及绿植等景观设施来吸引人们,并且能够提供足够的休闲氛围供人们休息与欣赏。整体环境创造上应更加注重人性化的环境景观特征,展现舒适和谐的消费环境。(图3.2,图3.3)

4 创造人性化、整体化的空间区域

商业中心是满足大众需求的公共性空间区域,因此,商业中心公共空间的设计不仅要满足人的心理与生理需求,同时更要充分体现对人的尊重,充分满足人们除了购物以外活动的多样性与需求性,从而提高人们的购物兴趣。在商业中心的整体化设计上,应加强各部分空间的联系性与渗透性,使得公共的空间区域与室内购物中心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5 强化城市历史要素,体现地域特色。

强化城市历史要素,体现地域特色,主要利用好城市的历史文化氛围、古迹、民风民俗,发展具有特色的商业中心与商业中心空间环境,从而吸引消费者,使历史、旅游、文化等真正地融合在一起。建设特色商业中心能代表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历史、文化与商业经济的融合程度。

因此,在对商业中心公共空间的设计上要结合本地地域文化,在商业中心公共空间布局、形态、环境质量和文化氛围上更加注重体现本地的地域文化色彩,只有更好地对城市的历史文化色彩进行理解与研究,才能在城市商业中心公共空间的设计上继承与发扬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创造出具有特色的现代城市商业中心区。

四 结论

篇(6)

关键词:商业街历史文脉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11-0099-02

1 前言

随着生活的不断现代化,旧城商业街在现代生活中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其在新的时代浪潮中逐渐走向衰落。这些历经沧桑的老街往往最具本土文化特色和地方人文思想精髓,最能唤起长期生活于此的人们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城市空间。大连市天津街正在进行改造更新工作,应传承什么样的历史文脉,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特色并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涵是本文要讨论的话题。

2 项目背景

百年大连天津街是大连百年沧桑的商业老街,是大连商业的发祥地,是大连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日俄战争后,俄国战败撤离,日本接替俄国继续实行殖民统治,日本在俄国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建设,把天津街(日本统治时期叫浪速町)规划设计为商业区。当时,天津街是大连最繁华的去处,这就奠定了天津街成为大连最繁华的商业区的基础。天津街老街是最能体现大连市老市区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积淀的传统商业街区。

3 传承什么历史文脉

综观我国各地传统商业街改造的经验得失,往往传统商业街改造导致了传统的丧失。究其本质原因,就是未对保护的历史文脉进行深层面的研究。因此,在项目开始之初就探讨“传承什么历史文脉”是能够保护历史文脉的前提条件。

3.1传统商业氛围

传统氛围最易给人以归属感和认同感,传统商业街以传统的市井文化成为城市中颇具魅力的场所。在很多老商业街的改造过程中,驱逐了一些百年老字号,特色的市井文化,反倒引入一些大体量的商业业态,使得原有的传统商业文化尽失,导致失败。

传统商业街改造如何保护其传统氛围而恢复生机活力呢?应针对以历史建筑与文化景观为特色的街区,应以原有的风貌、文化、民俗等为基础,以休闲消费为特色,体现城市文化和品味,具有购物、餐饮、休闲、旅游等一种或多种功能特质的开放式街区,对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城市的宜居度、知名度、美誉度具有重要意义。

3.2传统街区空间

传统商业街具有城市独特的传统物质空间环境――建筑与街道的形态尺度等。无论建筑风格和外观怎样改进,细节和环境怎样强化,其本质仍然是适应传统商业时代的建筑形态,即以购买行为为主导的购买型商业。

街道空间是由不同的环境要素共同构成的空间艺术形象。在人的视域中所感觉的各种元素的组合,反映出街道的形象特征和文化特质。在天津街这条跨越百年的老街上,我们希望能通过设计引发人们对往昔的追忆,对未来的畅想。

3.3传统风貌要素

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是通过不同的单体建筑叠加而成的,包括建筑造型的处理、材料的选择、构造做法、色彩搭配等。

老街的建筑形式以保护小尺度,小体量、多店铺组合的传统风貌,多以二三层的小楼出现。建筑立面设计融人过去的历史痕迹,如门楼的雕花,典型的柱式,精致的石质线脚和典雅的外墙装饰,都清晰记录下大连历史的脉洛发展,再度演绎历史中天津街的风情。

4 如何传承历史文脉

保护延续具有逛街、购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复合型”传统街区形态,营建既传统又具现代时尚的商业街区,营造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购物、休闲、观光体验传统文化等多功能的人性化街区空间环境,以提升人气,繁荣商区。突出老字号建筑风貌的修饰与升华,以传统建筑形式原汁原味、精致多彩的店面装饰、富有文化底蕴的店铺匮额、商标、招幌等装饰点缀,结合现代功能和玻璃橱窗等现代材料适当扩展。修饰,延续传统风貌和历史记忆。

4.1文化主题

商业街的建设改造要挖掘街区文化特色、突出产业特色,要把大连的历史、文化、生态有机地融人其中,形成特色与个性。同时,配置与街区相适应的配套商业网点,满足游客购物、休闲、旅游等多样化需求。坚持商业与旅游、观光、休闲互动,把特色商业街区作为旅游、文化产品来打造,以商气聚人气,以人气聚财气。

着重复原众多天津街的老字号,让老街更有文化底蕴与积淀,使老街的风情更具历史的说服力。老街通过她的建筑,重现经典的建筑符号,回应着遥远年代的历史痕迹。

4.2空间布局

规划设计中以自由舒展的空间结构,张弛得宜的规划结构和舒展优美的空间环境,强调购物餐饮娱乐一体化的生活品质,强调外部休闲广场空间与建筑内部商业空间的交互,形成大小不同的坊弄格局,回归最人性最平实的空间感受,悠然构成轻松活泼的漫步空间,走街串巷中就领略了形形的商业时尚,感受古意盎然的老街风情。

构建以室外步行街为主体的,室内室外相结合,地上地下相通的步行街区体系,加强街区主体化的城市设计,充分发挥土地利用价值,营造多维组合的现代商业空间。老街商业街综合项目包含了商业零售、餐饮娱乐和公寓住宅三大核心功能。总体布局考虑到各功能有相对便利的外出入口,功能之间尽可能集约化布局,在封闭、线形的街道上,利用建筑界面的围合开辟几处开敞的活动小广场,让空间产生张弛交替的节奏变化,增添了街道的趣味和生机,为旧城市民提供了难得的休憩、交流、聚会场地。临街的商铺以外向开放的形式招揽四方游客,与内部商铺含蓄内敛的空间相得益彰。

空间序列以北部天津街为主要人流出入口,以一座高耸的塔楼作为标志,将各个方向的消费人流吸纳进来,使内庭沿街商铺获得最优的商业效能。商业街南北向形成交通人流,内街的尺度都控制在8―13m左右,商铺布置在两侧,在街道中行走,人的活动节奏缓慢,活动方式是沿街观看或购物,街道空间具有内向的亲切感和宜人的尺度空间。老街内部空间的变化,使不同尺度的小空间产生丰富的景观感受。中部建筑聚合的空间稍微开放,隐然成为控制格局的中心。漫步的道路联系起所有的商铺,形成完整的空间序列。

4.3建筑风貌

在街面建筑立面设计中,以历史现状照片为依据,按沿街建筑分类、分级保护整治的要求进行精心设计。空间以过街廊、骑楼、平台等这样的空间划分手段,加强街道的聚合感和层次感,能将建筑主体所形成的外部空间划分成次一级的二次空间。骑楼这样的空间正好适应购物行人的尺度,无论建筑主体有多高,这样的二次购物空间给人稳定的舒适感。商业街的设计重点在首层外观的细部上,包括门窗的形式,骑楼雨罩的应用,台阶、踏步、扶手、栏杆、花盆、吊兰、灯具、浮雕、壁画、材质色彩与划分等等。

5 结语

建造一条全新的现代街区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将一条传统商业街的传统氛围与历史韵味维持下去,需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和努力。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必须坚持原真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原则,把握特色商业街发展趋势,使商业街的发展呈现出特色化、理性化、复合化、规范化和品牌化趋势。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 城市肌理 混合型功能 弹性设计 绿色人文

1. 背景分析――找到总体定位有机切入点“塑造内敛中迸发活力的城市空间”

“新浦江商业广场”位于闵行区浦江镇世博家园,浦江镇是上海市“一城九镇”开发项目,为距离市中心人民广场最近、公建配套设施规划齐全的中心镇,规划为意大利特色方正几何形布局,设计方案必须能够有机地融入这一大的城市格局。世博家园是为了配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而建立的动迁基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1.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76万人,拟建总建筑面积135.2万m2,目前已基本竣工,与市中心相连的地铁M8也已开通,区域商业消费潜力巨大。

“新浦江商业广场”位于世博家园东北,基地现状为荒地,地势基本平坦。规划用地性质为商业金融和文化娱乐用地,拟构建商业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打造中心镇及整个新浦江的生活消费商业核心。

通过对项目背景的分析,设计团队把――创造一个“内敛中迸发活力的城市空间”确定为项目总体定位的切入点。我们认为总体方案应该既能与浦江镇严整有序方正的城市肌理相统一,又能充分体现商业空间的张力、活力,兼顾考虑到项目开发的时序以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利用与再造,塑造充满魅力的场所感和领域感,体现亲切的生态人文关怀。

2. 规划结构――尊重原有城市总体规划,寻求与城市肌理的和谐统一

由总体定位思想的指导下,经过多方案比选产生了“外方内圆、一心多极” 的辐射式规划结构。

“外方”,规划群体建筑采取规整的几何布局,城市界面整齐划一,与已有城市界面相协调,体现规整有机的城市肌理。多个商业功能片区沿基地周边展开,通过围合构成院落,内部则通过商业环形步道连成完整的一体,共同围合成向心感极强的城市中心商业休闲广场的布局形态。

从中心商业广场向外,又发射出多条商业街和广场空间,向区域周边辐射,充满了动感和张力,形成了“一心多极”的辐射式规划结构,最大限度地增加商业营业面,也充分体现商业文化力量的爆发,提供全方位商业服务的核心价值理念。

3. 功能布局――富有活力的混合型功能布局、分期实施的可操作性

方案以商业服务人性化、商业投资效益最大化为核心理念,通过对商业业态进行合理的差异化定位,有机融合形成规模集群效应。方案主要分为六大功能区:

a)专业量贩店(建材、家居等)

为满足浦江镇大量新增居民的住居需要,我们把4层专业量贩店定位为经营建材、家居为主,布置在基地东北,紧邻南江洲路和浦晓南路交口,交通便捷,又与已建大卖场相邻,两者功能相近又错位互补,卸货场地也可共享,实现资源节约。平面为大空间模数柱网,利于商品展示,沿外墙面及二层天桥布置小商铺,与大卖场的人流形成便捷的联系互动。

b)经济型酒店(商务、会议、餐厅等)

在地块西侧临浦申路布置17层经济型酒店,相对独立成区,便于管理和到达,靠近居住区,环境较安静。裙楼3层,层高4.5米布置有商务会议、餐厅、精品商店等。标准层13层,层高3.6米,布置较高档的经济型客房,面向商业中心广场,视觉景观极佳,利于带动地段商业人气。

c)商务公寓(含餐饮娱乐、精品商店等)

在地块北侧沿南江洲路布置2栋简洁新颖的14层LOFT商务公寓姊妹楼,功能独立分区,主要面向年青的创业精英们精心设计。LOFT单元新颖时尚,成为了环南河的建筑地标。裙楼3层,层高4.5米,布置大堂和商业、休闲健身、精品店等辅助公共空间,公寓标准层11层,可提供单间、联体、半层、整层4种置业选择的可能,充分体现弹性设计的理念。这样商务、会客、办公与健身休闲、购物、餐饮娱乐等设施融为一体,这里是青年白领的理想商务场所和创业天地。

d)商业主力店、餐饮娱乐、精品商店

沿主要城市道路江月路步行主入口广场西侧布置了4层的商业主力店,紧邻浦申路,主要面向大的品牌公司招租,沿街布置小型商铺,内部大空间可以作为旗舰店特色经营。同时还布置有一定量的餐饮娱乐、精品商店。层高5.4米,建筑体量较低,尺度宜人,面向主要居住区,形成空间开敞感。

e)中等规模流行百货商店、综合类书店、餐饮娱乐、地区级影院

沿主要城市道路江月路主入口广场东侧布置,建筑4层,层高5.4米,利于大空间灵活划分招租,二层沿内院平台设置有餐饮娱乐,顶层布置有影院,与商业主力店和大卖场错位经营互动,相得益彰。

f)中心休闲餐饮商业

围绕中心商业广场布置了高档精品商店和休闲餐饮空间,通过广场和2层平台把各功能区有机地连接为一个整体,环抱中心水面和绿化景观,成为商业广场的核心区域,极大地提升了商业广场的品质。

六大功能区有分有合,通过中心商业文化广场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和谐共生。主要后勤服务和设备用房布置在地下,立体联系,服务便捷而没有相互影响。这样混合型的业态经营模式,把经济型酒店、商务公寓等与商业、餐饮、休闲娱乐等生活方式相互融合,形成了功能有机互动,相得益彰,能够有效地聚合商业人气,激发地块活力。”新浦江商业广场”也因此拥有了一般出售商铺等所不具备的置业、投资、经营三大价值,必将成为区域极具魅力的场所空间。

总体布局根据各功能区的业态差异采取分区模式布置,相对独立又联系便捷,可分可合,利于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开发策略,具有分期开发的灵活性。

4. 道路交通――安全、通畅、高效的绿色人性化道路统

由于”新浦江商业广场”人流和车流量都比较大,方案注重交通合理分流、快捷通畅。

a)机动车交通组织

各商业功能区沿基地周边布置,功能区出入口沿城市道路分区设置,实现舒适的可达性,并就近设置地下车库出入口坡道快捷地进入地下停车场,减少车流路线,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基地内环境的噪声、废气等污染,基地与大卖场之间原有辅助车行出入口,支路打通后与南江洲路相通,作为基地辅助车行道路。机动车道路主要为商业后勤车流服务,并在地面灵活设置了临时机动车停车位。

b)自行车交通组织

根据上海市《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在后勤区沿辅助支路设置,在人行入口区结合绿化带也适当布置停车位,并考虑未来设置地下自行车坡道,方便组织管理。

c)步行交通组织

方案强调商业广场的公共开放性,总体布局从中心商业休闲广场向四周城市辐射状展开设置了多个步行出入口广场,方便居民进入,东侧也设置了景观步行天桥,与地面车流相隔离,利于导引停车场和地铁8号线方向人流进入商业广场,与中心商业区便捷联系。商业广场周边为扩大商业营业面,在二层也设置了环通的商业步行廊,人车分流,营造出基地内亲切的人文空间。

5. 功能空间――灵活可变的商业空间弹性设计

成功的商业空间设计要能够应对未来不断变化的市场考验,方案尽可能把商业空间最大整合,避免建筑体量过于零碎,并采用“模数式柱网”,以实现商业空间经济高效和灵活可变,沿街面把空间分隔为小店铺,以满足浦江镇小店铺的缺乏,未来也可打通为集中式商业空间,根据招租方的需要进行调整,有很大的空间可塑性,从而实现了建筑的可持续利用,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同时设置直达二层的自动扶梯和连廊,最大限度地整合和带动了二层建筑界面的商业开发,提升了地块整体的商业价值。

6. 形态与文化――建筑、空间、景观交融共生的绿文场所塑造

a)空间开放

商业文化是属于城市的大众文化,”新浦江商业广场”是开放型的商业广场,沿城市界面最大限度地向城市敞开,集聚区域人脉,展现商业文化的魅力,让全方位的商业服务惠及到浦江镇的千家万户。

b)生态共生

吸引人的空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新浦江商业广场”设计中尽可能地引入自然绿化、水体、风、光等自然元素,营造令人流连忘返的休闲购物场所。

在商业文化广场等重点部位布置了大面积水景,步道,柱廊、精致的观赏性植物,塑造生机盎然,光影丰富的休闲商业中心区氛围。在商业内街设置线性的景观树池和绿竹等灌木,有效地丰富了空间,柔化和美化广场硬质界面。基地布置了大面积景观隔离绿化带,人有效阻隔街道噪声和废气,也作为面向城镇开放的公共绿地空间让更多的人在此驻足,流连忘返。

为在有限的用地内提高绿色舒适度,方案结合裙房屋顶设计了屋顶花园,提供了多层次的景观,并利于加强建筑的自然采光通风,形成令人惬意的微气候环境。

在”新浦江商业广场”人们可以处处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在欣赏让人眼花缭乱的商品时人们还可以体验到一片“绿色空间”。

c)造型时尚

“新浦江商业广场”为凸显开放、时尚的商业文化特征,方案整体呈环抱之势,象一个充满动能和张力飞速旋转的发动机,彰显了商业的无限动能。建筑造型高低错落,虚实有致,光影丰富,建筑立面强调高科技时尚感、流畅的动感等,线条简约明快,自然流畅,纯净时尚。各建筑单体以休闲文化广场为核心,围绕着开阔的水面和广场绿化展开,富有流线动感,亲切宜人,充满魅力。

建筑材料主要采用了钢和玻璃,铝板饰面,遮阳百页等,通过色彩和肌理多种选择寓意“金木水火土”等自然时尚元素的引入,创造新颖的建筑形象。建筑夜景配合绚丽的LED灯等艺术效果更加美轮美奂。

结语:”新浦江商业广场”是一个开放包容充满亲和力的城市公共空间,这是一个美的框架,醒目而容易被识别,在这里城镇居民可以获得全新的互动体验。她的建成将成为浦江镇醒目的城市地标,成为商业文化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

作者简介:

翟晓光 工程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1993年至1998年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后更名为哈尔滨建筑大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