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16:53: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学科研能力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c)-0176-01
提高培训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是培训机构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提高培训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应努力解决好以下三方面问题。
1 注重发挥培训教师的个人因素
1.1 提升培训教师专业知识能力
这是对培训教师自身素质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培训教师,一定要有培训所需求的某个知识架构,这种知识架构是多方面的,要不断深化提高。只有这样,才可以从一点入手,进行课题开发和科学研究,然后不断延伸,形成自己的学科专长,进而成为本领域专家。所以,大力提升专业知识能力是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首要任务。
1.2 加强培训课题的探索与开发
1.2.1 善于借鉴成功经验
对于初涉培训事业的教师来讲,善于借鉴是一个捷径。要多听成熟教师的课,可以先行模仿,使自己快速进入角色。但是,模仿之后需要有提升和超越,形成独特自我。就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就是从模仿崔颢的《黄鹤楼》开始,不断超越。作为培训教师来讲,需要有这种超越的能力。
1.2.2 重视受训方的课题需求
作为培训教师,要高度重视受训方提出的课题,全力开发出来。因为受训方所提出的,是实际工作中的需求,虽然说培训教师在开发过程中会辛苦一些,但课题一旦开发出来,它所具有的潜力、为我们所带来的效益,将远远超过自己闭门造车所开发出来的课题。
1.2.3 勤于更新课题
对于已经成熟的课题,教师上课的压力会减小。但是,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如果成熟的课题没有新意、不能与时俱进,就会降低课题的质量,没有市场。要保持课题的生命力,就要做到常讲常新。作为培训教师,要常常更新自己课题的内容。
1.3 通过不断学习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既非与生俱来的,也难一劳永逸。培训教师的知识技能,要在不断地积累中提高。当今社会发展之迅猛,知识更新速度之快,让人绝难预料。站稳培训讲台,就需不断丰富、充实自己。学习方式很多,可以到高校进修、可以到机关调研、还可以与参训学员交流,这都可以快速提高培训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培训教师还要勤于积累、笔耕不辍。在积累方面要注平日的功夫,日积月累到一定程度可以成为专家;不要怕写文章,如果对自己一些独到的见解听之任之,就会让好的东西付诸东流。另外,勤于动笔,还能够实现教学科研的结合。
2 注重发挥施教机构的组织因素
2.1 形成培养规划,科学定位师资
作为施教机构,要把几年来教师工作情况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培训教师特点进行科学定位,进行双向选择,使师资力量形成最佳组合,做到人尽其才。
2.2 根据事业发展,构建学科体系
培训教学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在教学方面,构建合理的学科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建立学科体系,需要案头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让学科体系既符合逻辑关系,又满足实际需要。这项工作不是某个教师的任务,需要施教机构组织,发挥培训教师的聪明才智,构建最好的学科体系。在此基础上,将课题与培训教师相对应。
2.3 推动教研开展,活跃学术气氛
在培训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如灌输式太多,参与式太少;结论型太多,问题型太少;封闭式太多,发散式太少;继承式太多,创新式太少;求同性太多,求异性太少;从师型太多,自主型太少等等。
这些对于培训教学效果提高和精品课程的打造都形成了阻碍。推动教研活动,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1)推动基层教研活动。基层教研指的是教研室内部教研活动。教研室内部应当经常探讨与教学相关问题:比如学术、教法、课堂应对等。
(2)培训教师之间的互听互评。培训教师之间要经常互听互评课程,尤其涉及新开课题,应当要求老师在自己准备较充分的情况下,在部门内部进行试讲。这是用集体智慧武装一个人,同时对参评的人来讲,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3)定期举办教学科研研讨会。作为施教机构,要有组织地让老师把自己一段时间内的教学、科研心得集中交流,较大规模的教学科研研讨会,会促进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
(4)形成“三管”齐下,助推教师成长。这里的“三管”指的是教学、科研、学习三方面工作。我们需要“教学出题目,科研作文章,成果进课堂”。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名师不仅要讲课精彩,更要有著作,有论文,这样才会底蕴深厚,收放自如。学习包括学习和调研。学习调研的机会应由施教机构提供,利用、把握机会要看培训教师个人的能力。教师在学习中不但可以学有所获,而且还能建立广泛人脉,为以后的提高积累丰富的资源。
3 努力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
3.1 科研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的能力
科研成果要转化成教学内容,需要实现语言的转化。施教机构教师需要思考教学和科研成果语言相互转化问题。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说到底就是把书面语言、规范语言转化成口头语言的问题。这需要增加语言的鲜活性、感染力和艺术渗透力。简单讲,就是把高深的道理简单化、通俗化,让学员一听就明白。
3.2 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能力
要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还需要用科研作支撑。因为课堂教学必须要有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有自己的研究。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学界往往会有不同的观点,要正确辨识,离不开深入研究。在培训课堂里,存在这样的情形,有的老师科研能力不强,但课好讲得好听、学员听得也轻松,甚至课堂里还能不断引发学员的笑声。表面看起来,这课讲得很成功,但事后却不能引发学员的回味和思考。这是因为培训教师缺乏研究,课讲得没深度,这样的课不能算作成功。现在的多媒体让一些教师把课件做得非常好看,课堂语言还非常具有感染力,但内容非常贫乏,学员听后哈哈一笑,收获不大。所以,培训教师要把课讲好,课堂语言艺术只是一个方面,背后的科学研究才是真正的功夫。
3.3 教学创新转化为科研成果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的思想火花和亮点要变成科研文章,同样也需要转化。培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灵感,转化为科研成果不能用教学语言、口头语言,这不符合科研文章写作的规范。科研文章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系统,离开了这个语言系统,就不能成为科研文章。这就需要教师要用书面规范语言将它表达出来,形成科研成果。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facilities is in the innov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s main body constituent part, raises the innovation talented person's important guarantee, is the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benignity interaction main platform, is playing the influential role regarding the enhancement innovation talented person's raise.
关键词:教学科研基地创新人才地位作用
key words: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facilitiesInnovation talented personStatusAffects
作者简介:文士博,河北工程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张庆桥,河北工程大学教学科研生产基地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与管理。
当今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水平,关键在人,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当把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构建创新培养体系作为培养德才兼备、国际一流创新人才的关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综合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构筑的系统工程,但教育是源头。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应当在创新人才培养中主动承担起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责任。
良好的创新素质只有在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和环境中才能得到熏陶和培养。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必须进一步推动深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实现教学、科研和实践的有机融合与良性互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和创新环境是关键,只有不断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改善科研条件,优化创新环境,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其中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是培养创新人才中重要途径。
一、高校教学科研基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主体构成部分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培养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通过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显著成果,但还不能完全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创新性人才培养需要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培养和实践环节训练,还需要凭借教育与科研的互动平台来为创新性人才的成长提供综合性的环境与条件,而高校教学科研基地,正是聚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目标,因此,高校教学科研基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主体构成部分。
教学科研基地,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学和科研这两个重要环节,离不开基础理论的灌输和科学问题的深入探索,而教学科研基地不但可以提供教学实践的条件,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并且可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与渗透,以凭借高水平的科研带动和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科研能力、科研水平的提升,从而不断地激发大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强化其创新意识,锻炼其创新能力。
高校的教学科研基地,是高校基层教师和一线科研人员工作、实践的舞台。
教学科研问题的分析、研究、验证、实践、提高都应当借助教学科研基地实现,是大学创新的最基础的教学、实践场所。大学在普遍实行层次管理分工后,适应科技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基地在基层教学、学术组织活动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教学科研基地提供的教学科研条件,学术氛围、实验条件等,其细微的变化,以及表现出的教学学术组织的性质和活力,就如人的基因和细胞一样决定学校的内涵、层次和发展,决定大学的教学科研水平。教学科研基地不但是基层教学学术组织(教研室、研究所等)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基本平台,也是广大学生进行理论实践,验证感性认识,探索和追求科学奥秘的重要场所。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基地所焕发出科技创新活力,可以促进高校产生出更多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与互动。当前,国内很多高校的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样一些高水平的基地,不仅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培养了大批的优秀拔尖人才,而且学科发展的辐射、影响和带动作用非常明显,这反映了教学科研基地在人才培养与成长中重要性。
二、教学科研基地,是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
创新型人才的创新,不是仅仅依靠课堂中的理论教学,也不是仅凭借人的遐想、创新的思想火花来实现的,而是需要大量的实践过程、累计过程、锻炼过程和验证过程。而教学科研基地的职能之一就是提供对理论教学的实践和验证,以及对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以巩固和充实大学生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尤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其科学研究的能力。教学科研基地在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过程中,不但会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人格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依靠教学科研基地提供学生创新思路、方法、技术、能力的条件和环境。
三、教学科研基地是教学、科研良性互动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其关键环节就是实现教学与科研环节的互动。同时高校实现教育与科研的互相促进、互动发展,也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办学能力,体现学校整体创新水平的重要方面。建立教学科研基地既是为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奠定扎实的基础,也是为学校的科学研究提供必备的基础条件,同时又是学校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实现教学科研互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更是高校创新体系构建重要方面。
就目前的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来看,教学科研基地提供的教学科研互动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申请科技研究项目的重要条件,它包括应当具备的科研人才梯队结构与数量、教学科研经费的供给、设备仪器条件,以及申请项目所需要的前期研究成果、学术氛围等;二是进行科研攻关,实现科研成果并进行成果转化的载体与示范,当前很多科研成果虽然形成,但缺乏在实践中运用、转化,这也成为制约创新型人才体系达到完善与发展的制约因素;三是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也就是要具备教学科研的平台。作为高校,通过充分运用教学科研基地,可以使师生验证理论教学,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可以发现理论教学中的不足,激发学生科学质疑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另外通过在教学科研基地开展的科研项目,可以补充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有利于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从而促进理论教学内容的丰富,增加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使教学实践紧密追踪现代科技的发展。
在教学科研基地中,科研对教学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科研成果融于教学。通过教学科研基地的科研过程,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可以开阔大学生的科研视野,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同时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科学探索思维;二是通过教学科研基地实践活动和学术研讨,使学生亲临科研创新的氛围,使大学生能够领略科研成果在实践中的价值,激发他们的探知意识,提高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动力;三是通过教学科研基地这个平台,尤其通过将大批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消化,促进学生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可以说教学科研基地是高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四是大量的教学科研基地的科研项目,可以为学生毕业毕业设计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和可选范围,学生可以通过选题、构思、设计,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综合运用专业知识,锻炼他们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和毕业设计的创新。
四、教学科研基地,是创新型师资队伍培养的重要舞台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教学队伍,离不开一批业务强、肯实践、擅长钻研的教师骨干,因此培养一代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拔尖人才,以带动和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高高校的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必须打造具有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而教学科研基地,为广大教师、科研人员,尤其是一线教学科研人员提供了实践、锻炼的舞台,高校通过有计划的借助教学科研基地,对他们进行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科研水平,尤其结合社会实际的需求和现代科学前沿的发展,塑造他们的科学精神、科研攻关的思维和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的师资基础。
总之,教学科研基地是实现教学与科研互动发展的重要平台,是产、学、研结合的比较理想的形式,是教师教学科研、学生实践实习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培养教师队伍,提升科研水平,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最佳场所,同时也是加强与社会联系,密切结合生产实践的纽带与桥梁,扩大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高等学校必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教学科研基地的建设和改革,促进建立和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地方高校 信息类专业 教学科研 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建设的工作由于政策导向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仍普遍存在片面重科研,忽视教学,甚至是将二者对立的现象。对于这种教学科研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已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然而,但这些观点或是没有很好结合专业特点,或是只提供了思路而没有具体实施策略,针对具体专业的详实的可操作方案介绍不多。本文则着眼于地方高校信息类专业建设,结合其教学科研的特点及前期探索实践,总结一些促进地方高校信息类专业科研协调发展的可借鉴的新举措供同行参考。
1 地方高校信息类专业教学科研现状分析
本节首先从分析地方高校的特色与定位的角度入手,指出地方高校信息类专业特色与建设中遇到的困难,进而分析其教学科研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和不足进行分析。
1.1 地方高校必须走特色发展策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要求各高校要明确各自办学理念和风格,克服同质化趋向,努力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取一流。
地方高校在办学条件、办学实力、地理位置上等多方面和985、211高校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要想提升办学的影响力,必须走“特色立校”的道路,从宏观层面研究地方高校如何办出特色的文献较多,本文则拟从较为微观的角度,具体探讨地方高校的信息类专业如何在教学科研协调发展方面做出特色。
1.2 地方高校信息类专业建设困难
(1)同质化严重,特色不明。由于几乎每所高校都开设了信息类专业,同质化现象尤为严重,不仅受到重点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的冲击,而且很多专业也开设基础的信息类课程,其他专业的学生通过自学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水平,对信息类专业学生也形成一定的冲击。
(2)知识更新很快,师资队伍知识结构更新速度滞后。高校扩招之后,各个专业的师资力量都比较紧张,信息类专业也不例外。信息类专业知识更新速度相对其他专业要更快,且实践性要求高,老师大多数时间都忙于教学,很难有时间及时补充新知识。
因此,地方高校在信息类专业建设方面要做出特色,其难度要比其他专业更大。
1.3 地方高校在教学科研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1)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严重。大学分类和排名强化了大学的科研导向。在这种导向的指引下,地方高校也在引进教师和师资培养和选择重科研轻教学,将科研作为考核教师业绩和职称评聘的主要指标,教师则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上,致使本科教学受到严重影响,无论在教学科研上都无法与重点高校相比,特色难以凸显。
(2)科研难出高水平成果,持续性差。为了加快提升高校办学实力,地方高校普遍采用目标考核机制,要求教师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都要达到目标考核要求,由于教学压力大、知识更新速度滞后,教师每年要同时完成目标考核压力较大,精力分散,往往采用一些急功近利的方法完成考核科研考核目标,无法潜心研究,更难以持续性出高水平成果。
(3)科研项目来源分散,与教学不同步。开放办学使大学更重视社会服务和校外合作,纵向项目较少,与企事业的合作项目基本上是应用研究项目,有很明显的公共服务功能,但科研项目来源分散且与教育教学本身关系不密切。
1.4 研究现状与不足
上述诸多因素综合起来,导致了地方高校信息类专业特色不明,教学效果不理想,人才培养质量差等问题,为了改变这些现象,很多学者在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和专业教学改革等方面做出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与实践,但多数只是将视角局限于一些细节上,没有全面综合考虑,从如何促进教学和科研协调发展的角度来探讨改进方案。主要表现在两点:(1)未充分运用教学与科研协调中教学的导向作用。(2)多在理念层面探讨,而较少提供可操作性策略和具体实施方案以及案例。下面我们将结合三峡大学今年来在信息类专业教学科研协调发展方面的实践,总结一些地方高校信息类专业科研协调发展的可借鉴的新举措。
2 三峡大学信息类专业教学科研协调发展方法探索和实践
2.1 三峡大学信息类专业建设现状
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采取不均衡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永远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有效策略。因此,三峡大学明确了建设教学科研型大学的发展定位,目前已成为水电特色与优势比较明显、综合办学实力较强、享有一定社会声誉的综合性大学。然而,和其他地方高校一样,其信息类专业并没有形成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在合并之初学科定位不明,和重点高校的培养方案同质化严重,而且三峡大学的信息类专业还分散在理学院、经管学院、电气信息学院等不同学院,难以形成合力,并没有办出明显特色和优势。
2.2 改革与实践
2006年以后,学校调整了信息类专业的学科布局,将信息类相关专业集中到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大力推进有别于重点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政策引导、搭建学科平台、成立教学科研团队、加强校企合作等方式,有效促进了教学科研协调发展,使信息类专业建设近年来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具体改革与实践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1)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第一,根据学校定位,明确了 “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信息类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建立了有别于重点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差异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以“高等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验)—专题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五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基本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毕业时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和特色。
第二,强化教学在教学科研中的导向作用和主体地位,紧密围绕市场需求,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首先,采用学校投资和引入社会资金支持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多个实验室以满足教学要求;此外,注重学生课外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启明星”课外创新活动实验室,独创性地采用了“自我管理,循环传帮带”的运行模式,探索出课内课外并举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新模式。
第三,建立校内实训平台,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学院依托教师科研平台三峡大学软工程中心建立了校内实训平台,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参与老师的实际科研项目研发,锻炼个人能力;另一方面,已完成的一些新实际项目经过适当处理后用于学生毕业前的实训,学社不需要到校外完成实训,既节约了成本,也减小了外地实训存在的安全风险。
(2)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轮流培训教师,加快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可以有机会到企业挂职锻炼,增强对社会需求的了解,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3)政策引导,促进科研教学并重。面对目前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在学校的统一目标考核管理框架下,制定了一些促进科研教学并重,协调发展的管理细则,通过团队考核、经济收入调节、职称评审条件限制等多方面促进教师同等重视并积极参与教学和科研活动。
(4)团队协作,突出优势,教学科研协调发展。为了实现学校在科研教学方面的考核目标,信息类专业教师通过团队建设的方式进行有效协调,通过改变个人目标考核方式为团队集体考核新模式,只要团队中老师共同完成了科研教学的总工作量即视为所有老师考核合格,团队内部可以根据老师实际情况分配教学科研任务量,这样不同老师均可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不必担心考核压力,可保证部分专职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做出高水平成果。
(5)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凝练研究方向,促进科研服务与教学。三峡大学计算机学院通过紧密围绕学校水电特色和优势学科加强学科建设的方式,依托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建设不断凝练学科方向,已形成了几个特色鲜明的科研方向,已经初步具备可持续申报到各类纵向项目的能力,校企合作成效明显,老师可以有选择性地承接与教学密切相关的科研项目,普通项目放到校办企业去单纯用于创收。
2.3 建设效果
(1)教学效果明显提升。目前信息类专业的就业率/签约率(2011年超过90%)逐年增加,已跻身于优势专业行列;学生在大四上学期已基本签约且就业质量明显好转,部分本科毕业生年薪已超过10万;学生动手能力明显增强,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计算机仿真大赛、软件设计大赛等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部分成绩可与985院校媲美,越来越多的本科生考上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研究生。
(2)科研成果日益突出。由于切实落实了促进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近年来科研实力不但增强,成果不但涌现,在科研论文、专利、纵横向项目数量与质量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提升,特别是在国家级项目申报方面,2011—2012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3 地方高校信息类专业教学科研协调发展方法总结
虽然地方高校的信息类专业教学与科研协调不仅存在一些共性问题,还存在一些学科自身的一些特殊问题,总结三峡大学信息类专业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两点:
关键词 高职 学报 教学科研 作用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The Promotion Role of Vocational College Journal
to Colle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ZENG Xiangqi, ZHOU Qin
(Lesh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eshan, Sichuan 614000)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hina's education has also been a rapid develop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vocational colleges Journal also will develop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offer academic exchange exchange window, but also for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demonstra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platform.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or academic exchanges, help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teachers, and to further enhance the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 schools, and to form a good academic atmosphere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ticles for the Journal will be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in order to promote development.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journ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role; development strategy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12年,全国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院校共有1288所,在校生人数已达1000万,在校学生规模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总人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其学报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的学报承担着展示教学及科研成果、提升学校的整体教研水平、提高学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展示学校最新科研成果、引领学校科研方向以及促进教学科研发展等重要任务。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学报,对于促进院校的发展、提升院校的形象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由于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在学报和科研工作上起步较晚,并且起点相对较低,学报的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有限,高职高专院校在学报与科研的发展上,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不利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
1 高职高专院校科研与学报发展现状
1.1 学报和科研的关系
从学报的属性来探讨学报和科研的关系。我国的高校学报一般都是将展示高校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的成果和发展作为办刊宗旨。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对学报的属性也了相关文件,规定了学报的刊名、刊号以及管理方式、方法等,将教学与科研成果作为学报的办刊宗旨。因此,学报的基本属性就是,学术性、学校性、综合性。从其属性可看出,学报是为科研而生,展示科研的工具,可以说,没有科研就没有学报。但事实上,物质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学报在依附于科研的同时,也对科研产生了影响。
1.2 教学科研发展现状
高等院校承担着科学研究、培养专业人才、社会服务和传承文化的职能,以及承担各类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重要任务。因此,所有的高校都应该加大开展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和改革的力度,深入进行教学科研理论的研究工作。但是,我国的许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科研能力远远弱于教学能力的情况,并且,只有少部分的高职院校教师,参与过国家及省部级的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而且,高职院校在教学科研期刊上的数量非常少,产生的影响也很小。高职院校的教学理论研究已经远远落后于其教学发展水平。
1.3 学报发展受到制约
学报承担着促进教学科研发展、展示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任务。但是,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进展并不顺利,大多数院校还存在着学报稿件质量较低、稿源短缺、期刊的特色定位、办刊理念以及栏目设置等都无从谈起的情况,不能起到促进教学科研发展、展示教学科研成果的作用。其原因主要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学报板块起步较晚,并且规模很小,大多数院校的学报没有国家统一的刊号,不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据2011年12月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统计,由新闻出版总局批准公开发行的高职学院学报有240余种,约占高职学院总数的20%,其余院校多为所在省市新闻出版局批准发行的连续出版的内部刊物,个别高职院校尚未举办学报。我省2012年52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有公开发行刊号的学报仅有8所。
对于学报的编辑部门来说,没有根据院校的科研发展来办学报,而是一味地模仿其他院校的编辑模式,被动地出版学报,没有做到主动寻求教学科研成果、创新办刊思路等。这就导致了许多高职院校的学报发展受到制约,难以做大做强。
2 学报对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科研工作的积极影响
2.1 为教学科研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高职院校作为科研学术研究以及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其学术、科研成果不断涌现。高职院校在学科、专业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学科和优势,而这些特色学科的教师的研究成果一般较多,如果将其合理地组织起来,那么,学报就有了自己稳定的稿源,然后,可通过这些教师向其他知名教师、专家约稿,增加稿件的来源,建设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从而带动学校的科研水平发展,提高学校的总体竞争力,有利于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2.2 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许多的中小型企业以及乡镇企业呈迅猛发展的态势,而这些都离不开科学研究的成果。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与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能力和培养技术型人才密切相关。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作为基本目标,应该加强在应用科学研究方面与企业的合作关系。这就使得学报特色应运而生,其主动选题编辑策划学报栏目以及对科研成果的展示等功能,实现高职院校的教育科研成果向企业现实的转化,有力地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
2.3 有利于建设新学科以及重点学科
目前,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在教育事业上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从整体来看,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与企业的联系、结合还不完善,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办学效益以及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教学理论研究落后与经济发展,这就导致了教育的盲目性。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引导并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建立特色理论体系,从而保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提高其生存发展的空间。
2.4 有利于发现并培养新人才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报板块的开设,为培养院校的科研新秀提供了基础。通过学报刊登的具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学术论文,为青年学者的科学研究树立良好的榜样,能够直接、有效地提升青年学者的学术视野。学报的内容在选材时,要具有一定的学术深度,学报的编辑部门要及时关注作者所研究的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并做到对该学科有比较全面的认知和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并帮助他们找准切入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提高学报对教学科研促进作用的方法
3.1 做好学报的工作定位
教育部明确指出:学报要以反映院校的教学科研成果为主。因此,在进行学报的编辑工作之前,编辑部门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重新定位,将编辑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编辑从最根本上来说,主要是保证学报的正常出版,并且提高学报的质量;科研则是提出专家办刊、鼓励编辑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学报不仅是广大科研工作者以及教师发表教学科研成果的平台,同时也很好地反映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因此,学报应该成为高职院校科学研究的组织者、引导者、传播者以及评价者。
在传统的学报编辑工作中,学报的编辑并不是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而是通过栏目设计、组织稿源、评审稿件以及规范出版等行为,对教学科研成果进行组织、引导、传播及评价等,从而促进科研的发展。作为一般的编辑人员,不可能做到对所要编辑的每一个专业课题或是每一个学科,都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但是高职院校的学报,要促进教学科研的繁荣、发展,就必须要掌握每一个科研的基本情况,因此,必须加强对学报编辑队伍的培养工作,并聘请各学科的专家进入学报编委会或兼职编辑,创建一批具有高业务水平的编辑队伍,为其提供坚实有力的后盾。
3.3 从学报服务于科研出发改变期刊组稿方式
高职院校学报的办刊宗旨是体现院校的学术水平、营造学术氛围、引导院校的科研方向以及促进科研活动的进行等。对于学报出版稿件不足的情况,编辑部门应变被动为主动,改变原有的等待投稿的方式,编辑人员应该深入到教职工当中,主动帮助教育科研工作者,解决论文在撰写、发表中遇到的困难,并且,要利用学报的交流渠道,帮助教育科研工作者向正式的刊物投稿。
3.4 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发掘新资源
学报是教育科研工作者进行科研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编辑部门应加强学报对培养科研人才方面的重视,在精心培养、热情扶植本校内的青年教学科研骨干的同时,还应该努力联系外部作者投入到学报的出版工作中来,形成一批具有高业务水平的作者队伍。学报可以利用自己学术交流平台的优势,定期与相关科研单位进行联系,预约他们高水平、高质量的稿件,而这些稿件往往更能够展现科技水平,从而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扩大学报的影响力。
3.5 服务于企业宣传其成果
针对高职院校的学报难以做大做强问题,学报应充分认识到学校面向社会、依托行业、服务企业的宗旨,并将其作为发挥学校的学科专业特长和优势,创办具有本地特色的技术专栏,将紧密合作的行业、企业的发展成果转化为学术成果,并加以重点宣传。通过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从整体上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
3.6 连通企业培养科技人才
学报应该努力成为企业和学校之间进行学术交流的纽带,加强学校和企业在技术开发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本着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理念,将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结合,通过与企业共同开展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组织企业员工和教师的联合,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教师较强的理论知识,并结合经验丰富的企业员工,共同合作,撰写出更加优秀的教学科研论文,同时可使得学校的教师及时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在为企业提供教学资源的同时,也提高了高职院校学报的质量,从整体上提高了高职院校的教育科研水平,有利于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因此,高职院校的学报编辑部门,应加强与企业的科技交流,实现互利双赢的局势。
4 结语
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要想提高其学报的办刊质量,提高学报的影响力,真正发挥学报的作用,就必须转变现在的办刊理念,加强学报服务于院校教育科研工作的认识,不能只是被动地作为教师交流、传播教学科研成果的平台,必须要主动出击,以促进院校的教学科研发展;要明确定位,打造特色的办刊栏目,努力提升办刊水平,将高职院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与学报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促进高职院校综合能力的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立项课题(编号20110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陆颖,祝西莹.高职院校学报促进学院教科研发展的对策探讨[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92-93.
1 建设合理的有特色的馆藏体系是开展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基础
1.1深入调查分析读者需求
信息资源是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前提条件,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图书馆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但是信息资源不简单就数量上的增加,它所要求的是一个符合本校教学科研的需求的信息资源馆藏体系。读者对本馆信息资源和满意程度最能直接反映资源的质量优劣,坚持对教学科研人员的学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征询意见,为适应高校教学改革的需求,根据学科设置明确信息资源建设方向和内容是调查分析读者需求的首要任务。其次图书馆工作人员经常到教学科研第一线,开展主动服务,对读者信息资源需求及服务需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调查服务模式,了解师生最新需求动态。最后要图书馆管理者充分认识到开展调查分析读者需求的重要性,并将该工作纳入是日常常规工作,正常开展,既避免有限图书资源经费的浪费,同时提高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1.2建立图书馆联络员制度,教师参与选书购书,优化馆藏信息资源
图书馆提高馆藏质量,建立特色馆藏的重要举措就是建立图书联络员制度,教师参与选书购书。图书联络员由教学系部推荐,来自教学一线,了解专业设置,了解本专业的图书需求和科研最新动态,熟悉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参与选书购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紧扣教学主题的专业需求,这种活动结合读者需求调查,既提高图书采购的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又调动了教学部门关注藏书建设的积极性,加强教学部门与图书馆工作的紧密合作,解决了采购与需求脱节的矛盾。
1.3开展馆际互借,坚持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高校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并能避免各高校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并能促进高校文献资源建设的协调发展,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更高质量地为读者提供优质信息服务。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把高校图书馆带入到网络化,数字化的崭新时期。信息载体的形式从“有形”到“无形”的数字化发展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2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辟服务专区
建好图书馆网站,在网站上开辟一个教学科研服务专区是现代图书馆服务发展的又一新举措。科研服务专区是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人员开辟的一个服务园地。在这个专区里为教学科研人员提供优质网络信息资源服务,包括科技查新、参考咨询、科研课题跟踪四大模块,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构建一个协同式的学习环境,让广大师生获得学科归属感。
2.1科技查新专题信息服务
科技查新是科研人员进行某些课题研究的先决条件,它是通过计算机或手工检索等手段,经过反复筛选、鉴别,公正地反映某一个科研课题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决策部门或科研立项、成果验收与鉴定以及专利等发明提供全面、科学的文献依据。建立网上科技查新,开展国际联机检索服务,这是高校图书馆重要的网络服务创新项目,图书馆凭借完善的检索技术与现代化的检索手段开展工作,为教师的申报专利、国内外参展、技术攻关、制定技术标准等进行科技查新,为用户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全面地反映所查项目的新颖性、先进性和创新性。
2.2实时的参考咨询服务工作
网络环境下的参考咨询服务是以馆藏的现实信息资源和网上虚拟信息资源为主要开发和研究对象,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对知识和信息进行深入的调研、搜集、分析、组织与创新的一系列服务。高校图书馆开展实时参考咨询服务,是一种借助互联网技术,利用网上聊天软件所开展的面向用户的实时在线参考咨询服务,网络环境下的参考咨询不仅能满足远程用户的需求,而且突破原有馆藏概念,由静态的收藏转变为动态的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参考咨询有服务方式更是多样化,电子邮件、MSN、QQ、BLOG等,全方位地开展网络参考咨询服务。同时积极引进专家系统,为实现解答咨询的专业化和自动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2.3科研课题跟踪个性化服务
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开展科研课题需求调查,根据各系科研任务,按需求组织团队对馆藏资源进行搜集整合,对馆藏没有的资源通过共建共享,保证教学科研需要。图书馆应建立重点科研读者服务档案,开展科研课题跟踪个性化信息服务。与校科研部门加强联系,及时掌握学校所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作为服务目标,调查了解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及信息需求,制定周密的服务计划,与科研人员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及时提供信息查询情况,了解科研人员研究进展情况和信息需求变化,以及对信息服务要求和对服务质量评价等,使图书馆最大限度地满足科研需求。
3 创新服务模式,打造服务品牌
关键词:材料;本科;创新能力;实验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269-03
一、前言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要合理调配和使用有限的教育资源,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和创造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而建设创新型国家决定的因素是人才,关键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支撑和动力的高等学校,必须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真正担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之路,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培养大批接受过良好工程教育,具有坚实基本工程素养和卓越创新能力的未来工程师,是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教育改革必须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
二、材料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材料是一个科技含量高、学科范围广、技术密集、应用性强的学科,其理论构想、创意、验证和研究都必须依赖实践来完成,即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其有形化、物质化。实验教学在材料专业教育中占据着战略性的重要地位,是培养材料领域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具有其他任何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实验室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平台,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不仅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更要受到严谨的科学作风训练,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科学实验产生科技发展突破性成果的一个个实例中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激情,形成创新人才所必须具有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目前的材料类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一般是将本科教学和科研分开,本科实验教学自成一体,有专门的实验室,专门的实验人员负责指导学生实验,而科研资源是博导、硕导带着研究生在科研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本科教学实验项目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变,而在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爆炸的年代,这一本科实验教学模式显然与时代的发展不符,与培养创新性材料人才的目标相差甚远。以山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的本科教学实验为例,本科教学实验室承担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该体系传授材料学科基本实验知识和技能,但对于训练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实践能力则力不从心。而学科所拥有的国家工业陶瓷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不承担一个本科实验教学项目,在创新性材料人才培养过程中暴露出许多不足。因此,我们将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的材料学科教学和科研实验资源重新配置,最大限度的做到资源共享,提高利用效率,期望能更好地服务于本科教学,提高材料类本科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也拓宽了科研和社会服务资源,为高校实验平台资源建设和管理模式改革进行探讨。
三、材料学科教学科研一体化实验平台的建设措施和成果
我们的实验室改革围绕如何科学配置实验资源和功能,最大限度的做到资源共享,提高利用效率,更好服务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开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中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材料学院实验资源现状分析。截至2007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科实验室完成了初级建设阶段,拥有了较为完整的学科教学实验体系和实验基础条件,实验设备总值达到了950余万元,但是没有一台单价5万元以上的设备,承担着材料学科三个本科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实验任务由实验中心的专职实验员准备、指导完成。而以国家工业陶瓷工程研究中心为代表的科研平台科研仪器设备资源总值达到了1800余万元,其中5万元以上的设备50余台件,承担研究生培养和教师的科研任务。但科研平台在运行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管理人员不足、设备开发利用不够、教学科研资源分离,导致资源设备的利用效益偏低,大型设备的人才培养功能得不到利用,设备的领用、管理、使用、服务机制不够健全。这种状况使大型设备的人才培养功能得不到利用,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得不得保障。随着学校建设教学科研型大学目标的提出,学校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材料学院也明确提出以培养“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如何做好实验资源的优化配置、精细管理和充分共享,推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教学、科研一体化实验平台建设。课题组通过调研相应高校材料学科实验室建设的情况,研究分析我校材料学科实验教学及科研方向等,针对实际找出实验资源配置、共享、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制定调整改进管理办法并付诸实施。根据学科特点和仪器设备类型重新划分实验室,按照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确定实验室的教学功能,充分整合学科资源建设教学科研一体化实验平台,打破教学科研资源壁垒,实施学科实验资源共享,以中心为依托统一构建学科教学科研实验平台。不再将实验室明确分为本科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将原来的本科教学实验室和各类研究中心(国家工业陶瓷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陶瓷基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陶瓷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工程陶瓷制备技术国家地方共建工程中心、先进陶瓷材料研究所、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晶体材料研究所、表面工程研究所、皇冠新材料研究所、鲲鹏精细陶瓷材料研究所、15个校企共建工程技术中心等)有机整合为材料学科教学科研共享资源平台,平台管理人员实行专兼结合,实验室专职人员负责仪器设备管理、维护和维修工作,兼职教师参与实验教学的指导和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实验中心的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实行专人专管,将中心拥有的29台大精贵仪器设备按照功能分为15个机组,每个机组聘用2名以上的管理人员,实行机组负责制,每个机组必须利用大精贵仪器开设3项以上本科实验项目。材料学科教学科研一体化实验平台实行时间和仪器设备全方位开放。大学生可以利用实验平台信息网站进行实验仪器设备使用预约、实验时间预约。实验时间上的开放,可以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安排实验,有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验设备自由开放,学生在实验室预约登记后就可以随时去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室会有专门的实验教师安排指导。
3.开展创业,创新训练、竞赛,与教学实验互相补充。材料学科教学科研一体化实验平台除具备进行大学生实验教学功能外,还建设成为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学科竞赛的平台。利用平台优质资源开展各层次的材料实验技能大赛、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组织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开展国家级、校级科技创新项目,与实验教学互相补充,弥补实验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模式上的局限和不足,形成完整的实践创新体系,这是提高当代大学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
4.充实实验教学队伍,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教学科研一体化平台聘任高水平的理论课教师和科研人员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充实实验教学队伍,提高实验教学队伍水平和素质。目前平台已经聘请了28名专任教师为兼职实验指导教师。中心实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动态流入机制,提高了实验指导人员的数量和水平。实行“科研导师”制,为每个本科生配备科研导师,引导本科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以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研究活动和开放实验室项目为纽带,加强课外实验教学,将实验教学延伸到学科的科研基地,逐渐使课外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5.规范过程管理,完善监控体系。实验资源平台建立以后,运行和管理由实验中心统一组织和协调,学科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实验教学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建立完善各项平台运行过程管理制度、平台开放制度和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实行实验室房间责任人制和大精贵仪器设备机组负责制,实验室责任人和大型机组每年年底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为大学生服务的实验项目数、实验教学质量、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数、参与学生人数和大学生获奖情况等方面,考核合格的实验室和机组续聘,不合格的解除聘用。
6.教学科研一体化实验平台实践效果。实验教学打破本科生实验单一的演示实验方式,组织各种形式的兴趣科技小组,配备大型精贵设备机组责任人为指导教师,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提高样品处理、仪器操作、结果分析等实验技能。平台“以研究引领教学,以研究促进创新,教学和研究相互交融”,大量科研项目整合提炼为研究创新实验内容,通过课程实验、创新活动、技能大赛等多样的实验教学方式锻炼学生。把科研活动、工程实践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每年中心大型设备使用培训相关实验项目和学生创新活动课题达30多项,受益学生170余人。如培训学生对化学气相渗透炉、多功能高温烧结炉、计算机控制流变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大精贵设备操作熟练,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学生在毕业时受到企事业单位技术开发部门、质量控制检测部门的欢迎。利用教学科研一体化实验平台资源,近三年毕业生论文有7篇获得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42篇获得学校优秀论文;17名同学在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和“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比赛中获奖;本科生正式发表学术论文22篇;在“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活动”项目中,本科生承担完成285项;材料学院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
参考文献:
[1]刘英,李佳,徐兆军,等.工程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实践[J].化工高校教育,2011,118(2):25-27.
[2]程清蓉.改革设备管理模式,建立共享技术平台[J].大学教育,2013,(2):42-43.
[3]欧阳津,申秀民,赵云岭,等.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性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8,(2):79-80.
[4]许志刚,刘智敏,字富庭.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3,(9):20-21.
[5]顾文豪,齐元胜,赵世英.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与学科竞赛平台的辩证发展关系[J].大学教育,2013,(2):19-20.
关键词:高校;管理;工勤;绩效工资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106-03
参照美国康奈尔大学斯奈尔教授根据价值和稀缺性划分的人才标准[1],可以把高校工作人员划分为如下四个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教辅岗位和工勤岗位。专业技术人员为高校的核心人才,但其他人员也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的正常运行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关于他们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必须要详细研究,慎重设计。
一、设计非专业技术人员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应注意的原则
1.异质性原则。贡献异质性指的是要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和工勤人员的不同工作特性,分别设计绩效工资中的报酬要素及权重,以有效地激励各类人员的积极主动性[2]。当前,绝大部分高校对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进行考核时,只是简单的套用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标准。这种考核标准由于设计的初衷和目的有其特殊的针对目标,所以如果简单的搬运到考核非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绩效上,将不能真实的评价其工作实绩,也无法有效激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将非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绩效最终体现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业绩上,专业技术人员与非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绩效体现互动协同效应[3]。
2.系统均衡原则。高校内部不同岗位的绩效工资结构水平应当与这些岗位对学校的贡献一致,亦即系统内部均衡。绩效工资结构设计不仅要考虑同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岗位,也要考虑不同系列的岗位,还要考虑不同系列或岗位的相互关联性和平衡性。绩效工资分配要注意将个人利益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原则,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向关键岗位、拔尖人才、教学科研一线倾斜,适当拉开分配差距,充分发挥绩效薪酬的激励导向作用。同时,要妥善处理好学校内部部门之间、系列之间、专业之间的绩效薪酬分配关系,绩效工资既要体现业绩贡献,又要防止差距过大。
3.市场化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劳动力是处在市场中的,所以薪酬的制定必须遵循市场的价值规律,不遵守这个规则,就不可能得到所需的人才,取得满意的业绩。如对工勤人员则应实行市场化模式。主要根据本地区、本行业劳动力的市场薪酬调查结果,比照当地劳动力市场上同类人员的工资价格并结合学校的办学效益来制定相应标准[4]。
二、设计管理岗位绩效工资的具体分配方案
管理人员按行政级别划分薪酬职级,采用以职务为导向的薪酬类型。
绩效工资=管理岗位津贴+能力绩效津贴
管理岗位津贴:固定部分,根据所聘用的管理岗位等级(任命的职务)确定,体现职责贡献。
能力绩效津贴:浮动部分,根据考核情况和其职称等级、学历、工作年限、任职年限和教学科研人员的平均业绩绩效情况等确定。体现能力水平和历史贡献,并通过教学科研业绩,来体现管理岗位的业绩绩效。
因管理人员的业绩成绩很难做出量化的测算,故应加大其考核力度,明确职责条件,严格考核程序,明确考核成绩,以此作为能力绩效津贴的重要参考指标。职称和学历是衡量能力的显性因素,且较客观,易操作;资历体现历史贡献,意味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与丰富,代表着能力或潜能的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最终必须体现在教学、科研人员的工作绩效上,教学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具有互动协同效应,通过绩效工资的分配,来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我们主要研究浮动部分绩效津贴的具体计算方法:
1.依据宽带薪酬理论,能力绩效津贴设1~14共14个档次,确定各岗位适用的津贴档次范围。可设档次间的绩效津贴为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类似),邀请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确定公比r。则第i档次的绩效津贴为:Pi=a*ri-1,其中a是第1档次的绩效津贴。
2.对能力绩效津贴的影响因素赋值:
根据上述赋值可计算管理人员的能力分值:
例:某教师,正科岗位,工作10年(其中科员4年、副科4年、正科两年),均考核合格,本科学历,中级职称。则其能力分值为:
Y =0.5*10+(0.3*4+0.35*4+0.4*2)+4+10=22.4
因管理岗位变动较多,为便于计算,可粗略认为其工作10年中,现岗位(正科)两年,其余8年均为前任岗位(副科)。这样就可近似计算出能力分值
Y =0.5*10+(0.35*8+0.4*2)+4+10=22.6
由此可计算任意一名管理人员的能力分值Y,令d=TRUNC (Y/5,0),d即为其绩效津贴档次(TRUNC是取整函数),所得余数保留到今后的累计能力分值中。
3.全校随机抽取样本。设共抽取样本n个,其绩效津贴档次分别为d(i),i=1,2,3,……,n
设S为所抽取样的能力绩效津贴总额(确定量)。
则有
S= ■Pd(i) =■ a*rd (i)-1(1)
以此可计算出第1档次的绩效津贴
a0=S/■rd(i)-1 (2)
即得出每个档次的绩效津贴为a0*ri-1。
4.具体运行后,管理人员的累计能力分值按如下方式增加:取得高一级职称等级,其累计能力分值加5;取得高一级学历,其累计能力分值加相应数值;年终考核合格,其累计能力分值加(0.5+任职岗位系数);年终考核处级优秀,其累计能力分值加(0.5+任职岗位系数)*2;年终考核校级优秀,其累计能力分值加(0.5+任职岗位系数)*3。
5.管理人员绩效津贴档次的变动:当其累计能力分值增加到5时,便执行上一个档次的绩效津贴,同时累计能分力值减5。当达到本岗位最高津贴档次时,为体现出其工作的历史贡献,规定累计能力分值必须增加到10时,才可执行上一个档次的绩效津贴。
岗位变动时,若原绩效津贴档次不低于新任岗位的起点绩效津贴档次,则仍执行原绩效津贴,累计能力分值不变;若原绩效津贴档次低于新任岗位的起点津贴档次,则执行新任岗位的起点津贴档次,同时累计能力分值归零,重新累计。
6.管理人员i的绩效津贴计算公式为:Si=a0*rd(i)-1*t
a0:第1档次的绩效津贴,r:绩效津贴公比,d(i):管理人员i的津贴档次,t:教学科研人员的平均业绩绩效率,即当年教学科研人员的平均业绩绩效与某参考年限的平均业绩绩效(固定参考值)之比。体现学校教学科研人员的业绩绩效取得情况。这样便把全校的工作视为整体,以学校的教学科研业绩为基础,决定管理人员绩效津贴的发放。
7.如上,计算出所取样本的业绩绩效工资,请专家分析、判断,如有不妥之处,对各项指标的权重、业绩赋值做进一步的修订。以上方案经全校公示,教代会通过,即可实施。管理人员的各档次绩效津贴标准及其参数也应于一个聘期(一般三年)重新确定一次。
三、设计教辅岗位绩效工资的具体分配方案
教辅岗位人员主要指在实验技术、图书资料、信息网络等岗位工作的人员。可大体分为两类:
1.实验技术岗位:它与教学、科研工作密切相关,可参照执行教学科研人员的分配方式。按专业技术职务划分薪酬职级,采用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类型。
绩效工资=专业岗位津贴+业绩绩效津贴
专业岗位津贴:固定部分,根据所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确定,体现能力水平和历史贡献。业绩绩效津贴:浮动部分,根据教学、科研的具体业绩、教学科研人员的平均业绩绩效情况等确定。体现业绩绩效,注重长期激励。并通过教学科研业绩,来体现教辅岗位的业绩绩效。
2.图书资料、信息网络等岗位:它们带有更多的管理、服务性质,可参照执行管理人员的分配方式。按行政级别划分薪酬职级,采用以职务为导向的薪酬类型。绩效工资=管理岗位津贴+能力绩效津贴。
管理岗位津贴:固定部分,根据所聘用的管理岗位等级(任命的职务)确定,体现职责贡献。
能力绩效津贴:浮动部分,根据考核情况和其职称等级、学历、工作年限、任职年限、教学科研人员的平均业绩绩效情况等确定。体现能力水平和历史贡献,并通过教学科研业绩,来体现教辅岗位的业绩绩效。
四、设计工勤岗位绩效工资的具体分配方案
按工人技术级别划分薪酬职级,采用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类型。
绩效工资=技能岗位津贴+业绩绩效津贴
技能岗位津贴:固定部分,根据所聘用的技术工岗位等级确定,体现能力水平和历史贡献。业绩绩效津贴:浮动部分,根据其在本行业内所做出业绩的数量、质量;取得的奖励、成果;获得的荣誉称号和教学科研人员的平均业绩绩效情况等确定。
要引进劳动力市场供求机制和劳动力市场价格,并以此作为工勤人员平均绩效工资的重要参考指标。在把握绩效工资总量的基础上,以按劳分配为原则,测算每个人的绩效总量,核定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的发放,实行学校、学院两级管理。学校对学院核拨工资总量,由学院按上述计算方法,自行确定各参数变量,自主发放。使得管理重心下移,调动院系管理积极性,易于实现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师资、工作量分布、科研水平、专业特点)的分类管理;学校按博士点(硕士点)、国家(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情况,提高绩效工资的一定比例,核拨给学院或研究团队,由其自主发放,充分考虑到个人激励与集体激励相结合;注重考核激励,加大对考核优秀教师的奖励程度,奖金随绩效工资按月发放;对于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特别奖励,提高激励程度,吸引、稳定特殊人才,使他们能安心钻研、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1]文跃然.薪酬管理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0.
[2]徐建挺.从二级包干看高校岗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J].广州大学学报,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