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1 16:53: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篇(1)

【关键词】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12-0022-1.5

三江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江苏省首家民办本科普通高校,也是全国最早的四所民办本科高校之一。从1993开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三江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近17 000人(含成人教育),设有20个院(系),35个本科专业、29个专科专业。学校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突出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目前建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80个,基础教学实验室8个,专业实验室54个。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创新实验室管理对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民办高校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三江学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特点

(一)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民办高校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总结,因此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在民办高校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地位。实验室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在实践教学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实验室的工作水平也是民办高校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实验室建设时间短,管理经验少

民办高校的办学模式、培养模式、管理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办学时间短,而且办学机制新,不同于传统的公办学校,因而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

(三)经费资源相对有限

由于没有国家投资,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学费,实验室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对有限。因此合理进行实验室的规划、建设,科学地对实验室进行管理,使其一方面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产生较高的利用率,是实验室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

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路和实践

(一)制定措施,保证实验室建设

1.实验室发展规划

根据民办高校学科建设的需要,在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侧重重点学科的需要,把实验室建设经费集中投放在重点学科,以点带面,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2.实验室人员规划

一是重视培养现有实验人员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加强对现有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深造,使其更好地适应和胜任本职工作。二是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验室工作,鼓励实验教师进行实验研究活动,在有条件的实验室推行自制或改进实验仪器。三是制订奖励政策,鼓励实验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各类教学科研竞赛。四是逐步建立和健全实验室人员编制、职称系列以及奖惩待遇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3.实验室建设程序

为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在制定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前,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到各院系(部、中心)做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工作,了解实验室建设需要,根据教务处制订的教学计划来建设相应的基础教学实验室和专业教学实验室。院系提交《实验室建设项目申报书》后,由教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组织专家及相关职能部门论证、会签,经主管校领导审批后,进行建设。《实验室建设项目申报书》内容包括:实验室现有面积、人员及设备情况、建设目标和任务、实验室使用情况统计、实验室需增设备主要情况等。坚持专家论证,坚持职能部门会签,避免重复建设、盲目建设,有利于提高实验室利用率,便于各相关职能部门全方位、全过程对实验室建设及使用进行跟踪管理。

4.实验室教学内容整合

实验室教学内容一般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在这三类实验内容的基础上,把实验室按照学科建设分为:基础性综合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强化整合专业实验内容,重视基础综合实验内容,鼓励科研探索。

(二)规范实验室管理

1.完善实验室规章制度

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不仅是管理好实验室的基础,也是保障正常的实验教学秩序必不可少的条件。必须从本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一套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三江学院已制定了《实验室设置规定》、《实验室工作规程》、《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规定》、《实验室开放管理暂行办法》、《实验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实验室管理科学、合理、规范、高效地运行。

2.加强实验室资产管理

根据职责不同,各院系及部门均设有至少一名专职或兼职资产管理员,负责本单位资产的日常管理、资产账目核对。建立了资产清查制度,每年进行一次资产清查盘点,并根据需要,不定期进行全面或局部资产清查。同时建立了资产管理系统,该系统包含资产设备申请、入库、处理、维护等,通过该系统,学校资产设备管理实现了从采购、入库到使用的网络化、信息化、规范化。

3.加强实验教学管理

一是合理安排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根据实验课程内容、班级人数、实验室设备的数量和种类等条件综合考虑,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和地点。这样可以做到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实验室设备“台套数少,种类多”的特点,既能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又能充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二是建立实验运行日志。对于每天的实验班级、内容、指导教师、设备运行状况等及时记录,以便于及时解决设备的突发故障。

4.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树立“跨学科、跨专业、综合性、现代化”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理念,建立学校实验室集中管理机制。保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能够构建面向多学科、多专业的实验教学平台,能够根据学科与专业特点、实验教学需求和教学的轻重缓急,采用统一规划和集中管理的模式完成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分批进行实验室建设。三江学院已成立的“电气信息实验示范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机械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以“电气信息实验示范中心”为例,整合了三江学院优质实验教学资源中的“西门子自动化示范实验室”、“飞思卡尔MCU/DSP实验室”、“微电子实验室”、“网络实验室”、“通信技术综合实验室”和“电子技术实验室”等六个重点实验室。电气信息综合实验中心以电气信息学科专业为主,同时面向全校其他各相关专业,开展实践教学,已成为学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提高综合设计能力,进行大学生创新训练、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重要基地之一。

三、总结

由于各个民办高校的学科建设侧重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在实验室建设管理上也有所不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加强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创新实验室管理水平,提高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共享,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于春霞,路素青.浅论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及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0(1).

[2]任乾华.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讨[J].硅谷,2008(15).

[3]燕鸣.对独立学院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办公自动化,2010(12).

篇(2)

【关键词】新时期 民办高校 实验室 建设 管理

民办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水映了整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必须进行深入分析其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早进行规划和建设,才能满足民办高校发展的需要,进而满足莘莘学子的学习需求。

一、新时期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规划不到位,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民办高校的实验室普遍存在规划不到位的现象,多数民办高校对现有仪器设备使用的有效性不足,利用率低,校际共享性不强,造成大量仪器设备闲置、重复与浪费,对仪器设备进行盲目地维护管理,缺乏监管的有效性,实验室建设规划与学科专业建设相脱节。另外,由于受原有教学模式的制约,民办高校的实验室管理在院系内部不受重视而且水平偏低,规章制度建设不健全不规范,实验人员对自身的岗位职责认知性不够明确等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民办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出现滞后甚至混乱。

(2)实验室人员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偏低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作为教学人员,实验人员作为教辅人员,在职称评定和薪酬待遇上实行差异化对待。而且,民办高校不重视对实验人员的学习与培训,只重视理论教学,不重视实验教学,这些都严重打击了实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验教学质量偏差,从而导致实验人员队伍流动性较大,缺乏稳定性。同时,实验人员队伍中多数人只具有大专学历,或者成人教育、高自考等非正规文凭,学历层次普遍偏低,职称和年龄结构也不尽合理,整体素质普遍较低。

(3)实验室信息化程度偏低

有些民办高校的实验室信息化水平尚不能满足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实验室规模较小,仪器设备陈旧老化,不能适时更新,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充分重视,导致实验教学效果不高,严重影响了整个实验室的教学气氛,不利于实验室科研的有效开展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对民办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产生影响。

(4)实验室资源共享程度不足

目前,各民办高校的实验室使用基本处于独立、封闭、各自为战的发展态势,电脑、投影仪等仪器设备仅供本实验室内部人员或者本院系教师、学生使用,既不允许其他院系的师生使用,也不向社会机构或者兄弟院校开放,这些导致了学术领域最新信息的闭塞不通,不利于实验室资源的校际沟通,更不利于吸引资历丰富、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来校沟通与交流,大大影响了实验室人员的科研交流和学生借鉴学习专业领域的学术前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二、新时期加强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的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更新实验教学观念

为了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无论是学校方面还是大学生自身,都必须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认真重视实验教学,让实验室真正发挥实践、科研中心的基础作用。另外,学校还应该面向社会,加强校企合作,让广大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或者节假日休息时间进入企业实习,运用自己学习和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针对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滞后甚至混乱的现象,各民办高校实验室相关管理机构应结合学科专业建设科学制定实验室规划,建立健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和完善实验人员岗位职责,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2)优化实验室人员结构,稳定实验室人员队伍

首先,学校应制定有关的政策、制度鼓励、引导一部分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转岗到实验室的教学、管理和科研工作中来,调动广大应届毕业博士或硕士生投身于民办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中来;其次,民办高校要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实验人员的薪酬待遇,并定期组织实验人员外出进修、在岗培训、参加研讨交流,鼓励在职专科学历实验人员攻读本科等,加强校际间实验教学沟通与交流;最后,通过相关政策导向及资金支持引进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较强的企事业技术骨干来校任教,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实验人员队伍。

(3)加大经费投入与资金支持

民办高校应做到统筹兼顾,既积极加强校企合作,大量引进资金支持,不断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增加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投入力度,以满足教学与科研需要,同时又要切实考虑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力争充分利用现有的经费预算,积极鼓励实验室人员少花钱、多办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自己动手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以减少经费开支。

(4)增加实验室的对外开放程度

民办高校应增加实验室的对外开放力度,制定与完善民办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的相关制度和管理条例,改变民办高校现存的仪器设备尚未实现共用的传统私有观念,避免仪器设备独立使用和重复购置导致的资源浪费,提高实验室资源的使用效率,有利于校内院系间、校际间关于实验教学经验的交流与沟通,加强与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教学、科研合作。

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校方方面面的配合与协助,坚持不懈地狠抓,才能实现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标准验收,才能真正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

参考文献:

[1]肖玉巍,高智琛.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2011,(2).

篇(3)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 实践能力 探索型创新性

高等教育的目标不仅要培养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人才,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需要高校全面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在当前新形势下,高校要继续深化实验实训改革,充分发挥实验实训室在教科研、职业培训及技能鉴定等方面作用。当前,高校实验室从传统模式下的附属功能发展为独立的探索型创新型教学媒介,一所高校的实验室数量和质量也已经成为评价一所高校科研教学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这些转变和发展,让我们对于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提出更多的思考。高校实验室不仅承担着传授实验教学任务,还是培养学生科学严谨态度和创新求索意识的场所。

以上的要求都让我们开始审视当前我院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曾经在2013年兼职担任过一年的经贸系会计模拟实验室实验员,对于实验实训管理这一块有一些认识和理解。目前我们经贸系会计专业设有会计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ERP实验室、税务实验室和会计手工实验室等。但却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一、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实验室普遍缺少整体规划。实验室大多依附于各系各专业,缺少整体大局规划和科学管理建设,部分项目由于财政资金富足,缺乏调查论证,假期就开工建设并匆忙上马,甚至出现重复购置的情况,这种仓促性制约了实验室的长远发展。而学院各个系部的实验室又缺乏相互协调性,一个实验室只针对一门单一课程开放,不能集中合理配置。部分实验实训项目由于人们思维的固定模式将其置于附属地位,财政拨款和经费大多流向科研而导致厚此薄彼。学生们对于实训课也是不屑一顾,认为无非电脑操作作为考查课,没有理论课重要。如此恶性循环只会让学生丧失创新和动手能力,影响了新时代人才的培养。

2.实验室普遍缺少专业管理人员。由于实验室管理和工作人员存在薪水低、升职难、地位低、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且在高校科研人员受重视,实验人员无法安心从事本职,近来高校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师资力量得到大大提高。但与此同时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重视、补充不足,导致实验实训人员青黄不接。于是大多数高校实验人员都是职工家属或子女,并将这种安排视为照顾措施,来接管设备维修保管清理等工作。这些原因致使整个实验室团队学历偏低,无法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不能有效配合教科研完成实验任务。

3.实验室设备仪器使用率低及相关配套服务跟不上。高校实验室在仪器设备购买前期都进行了调查和论证,但是由于各专业都是从自身考虑购买,甚至在申购中出于相互竞争为争取有限实训资金。[3]考虑到学生使用频率越高,维修费用就越高昂,因而很多高校包括我院都限制开放实验室,致使很多设备利用率低。而我们会计实验室由于软件众多,每年竞赛软件都在更新,可是购买更新数额巨大,导致很多仪器设备滞后,很多软件已经远远跟不上如今竞赛考试的步伐,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参加大赛时的比赛成绩。

二、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改革的建议

1.提高实验实训对于教育人才意义的认识,强化其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传统的僵化认识是:实验实训无非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可有可无。高校各级人员和广大师生一定要克服这种错误认识,清醒的认识到实验实训对于教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大作用。在课程教学改革中,要强化实验实训课的比重。如今我们会计专业在每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都增加了独立的课程实训课,每周每门专业课都有2课时的实训时间,在实验室上机操作实训,这充分体现了整个教学体系中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这两条不同的但又平等的教学途径,改变了以往实验实训的附属地位,这些变化都说明学院从思想上开始重视实验教学,强化了它应有的地位。

2.加强实验实训师资力量的培养,造就一支专业合理的实验实训技术队伍。当前大多数高校实验室人员多为教职工照顾政策的帮助对象,存在学历、水平、能力偏低等情况,针对这种现象必须做到在每年招聘时留出若干名额在引进高层次实验人才上,努力培养实验室的科研氛围,让其成为研究创新的沃土。在对实验人员和教学人员上要有平等的激励晋升政策,鼓励双向流动打破藩篱。[4]组织假期实验实训人员外出培训学习,完善实验室队伍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技能,强化实验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对于实验人员的考核可以适度提高,充分调动其钻研学习的积极性。

3.全面加大实验室的开放。高校实验室的开放包括教学时间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环境的开放,目前我院还未完全做到以上开放,实验室实行开放后,将为学生提供自主的学习环境。开放的实验室不是简单的把门打开,延长试验时间,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课程专业设立实验方案、安排实验步骤、完成实验结果。实验内容将具有探索型和创新意识,在开放实验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这都要求实验实训指导老师和技术老师不断学习,刻苦钻研,应对学生的突发问题。教学实验室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扩大开放程度,提高设备利用率,除了用于实验教学,也可用于科研创新,这是今后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指导思想。

总之,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是一项艰巨又复杂的工程,需要融入现代化管理,在开放中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才能最大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我院也在逐步认清和改进上述存在问题,并已有所成效。

参考文献:

[1]任宗礼.浅谈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

技咨询,2008,(8).

[2]彭尔霞.高校实验室开放的改革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

息,2008,(34).

[3]孟晓丽.论高校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改革[J].科技管理

研究,2008,(12).

篇(4)

一、实验室建设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指标,是教学科研的物资基础保障,也是师生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物质基础,更是高校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实验室建设包括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两部分。硬件建设指实验室环境、仪器设备的购置、基础设施等物质条件,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软件建设指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硬件建设是软件建设的基础,软件建设是硬件建设的有力保障,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存在问题分析

(一)仪器设备验收程序不规范。在仪器采购过程中对于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缺乏验收标准和专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在日常验收工作中,所谓验收通常都是仅凭个人主观意识进行验收,而不根据采购合同或相关技术条件进行验收。有的到货后不进行现场验收,而是等到清算付款账务时再进行补办验收手续。长期以往使得仪器设备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使验收工作流于形式。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在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信息不断的更新,这很大程度造成设备管理人员和先进设备不相匹配,主要是因为缺乏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制度的不健全表现在三方面:一完全没有建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缺乏对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的规范性和约束性;二虽建立相关制度,但是未能及时的随着仪器设备的更新而进行更新;三虽做到及时更新但却只停留在纸上未进行落实,使更新的制度成为摆设。在高校实验中,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如果缺乏相应的制度培训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则不能很好的对仪器设备进行运用,更不能为教学科研提供有效帮助。

(三)仪器设备成本效益问题。高校实验室和设备管理存在着没有成本核算、没有经济责任等现象,使得大家互相争资源,个人专管专用,造成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低下。也有的将实验室购置的仪器设备进行堆放闲置,几年都不曾使用,直至报废。虽然进行过“设备检查”“仪器设备评估”等工作,因评估系统不健全、评估标准不科学等,使得仪器设备闲置和低使用率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据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闲置率高达20%,其中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闲置率更是高达85%。

(四)人员结构、专业知识不合理。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不论从职称、薪酬还是福利待遇都与教学岗位有着差别,使得很多实验室管理人员产生抵触倦怠情绪,造成人员流动。同时,高校对实验室管理部门的重视度不高,多数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使知识更新比较慢,加之业务水平有限,导致技术水平得不到提高,不能及时对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管理与维护。

三、实验室建设与仪器设备管理对策

(一)规范仪器设备验收程序。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仪器设备验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严格参照ISO9000质量标准执行,制定完整的仪器设备验收程序,贯彻执行不按规定程序进行的验收的处罚规定。在仪器验收过程中,实验室设备人员应同采购人员、采购负责人员、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共同对仪器设备进行验收,对大型精密的仪器设备还需请学院主管领导进行参加验收工作。在验收时应查看包装箱外部是否完整无损,确认包装完整无损后,进行箱内实物的查看,查看是否与合同要求一致,保修卡、说明书、合格证是否齐全,仪器设备的零件是否齐全无误,检验仪器设备的型号、规格、参数是否与合同要求一致,进而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若在验收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厂商,进行处理。确定验收合格后,在仪器设备采购验收单上签字,上报主管部门,并将验收单进行保管存档,还需管理人员及时将设备相关信息登记入电脑的仪器设备台账,对仪器设备验收资料进行归档登记。对于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需对其进行单独档案建立。档案登记包括对设备的采购合同、附件资料、维护保养规程、操作规程、维修记录、报废情况等详细记录,确保仪器设备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便于随时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

(二)完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加强对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落实应用。要及时跟进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整体事业的发展以及教学、科研等活动的需求,适当的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完善,随着仪器设备的更新而不断更新,以提高管理效率。同时,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要做到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实执行到位,对于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可推行项目化管理,建立明确的分工责任制,强化规范管理,要求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开展工作,工作过程中,可适当开展评估考核制度,促进工作人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将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贯穿于仪器设备管理的全过程。

(三)节约成本效益,做到物尽所用。购置仪器设备前,通过仪器设备主管部门结合校内相关专家、校外专业人士进行对仪器设备总体分布、各个需求、使用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讨论,并制定详细科学的仪器设备购置计划,确保仪器设备的充分利用,杜绝仪器设备空置、闲置的问题,避免各人专管专用的现象。为节约成本,使仪器设备能物尽所用,需做好以下三点:①做好仪器设备购置计划的编制、数量、价格的确定,并参与设备的招投标采购活动;②及时审查资产清查、仪器设备评估、报废、闲置设备的处置情况;③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值、增值、流失、利用率及使用效益的监督工作,确保购置的仪器设备性能优质,利用率高,尽可能的减少损坏和流失造成的损失。

篇(5)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

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教学也是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探讨对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利用实验室教学培养具有高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当前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简要探讨。

一、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对实验室的科学建设与管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很强科研实力和科技含量的实验室,其中一些甚至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逐步提高,目前许多高校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许多高校的实验室面临着实验仪器落后,实验用房与配套器材滞后的现状。尤其在实验室的科学建设与科学管理上,没能做到与时俱进。这就导致高校实验室教学不能达到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中学以致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严重影响了高校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第二,实验内容缺乏综合性和创新性。综合性、创新性人才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与目标,实验室教学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是在目前许多高校的实验室教学当中,操作性和验证性实验还是占多数,学生被束缚在教师制定的框架中,只能按照设计好的模式步骤去实验,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现在的大多数实验室教学体现了专业性、实践性,但是缺少综合性与创新性。往往某一实验室只针对单一的课程或专业开放,而各个实验室之间也缺乏联系,这就导致了综合性教学难以实现;实验课程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第三,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知识。随着高校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与创新的进一步深化,高校师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是高校对实验室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却没能受到足够的关注,实验室管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这就导致现在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都缺乏专业的或是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管理和设备维护。其最主要的原因高校对实验室管得的重视程度不够所导致的。许多高校实验室的管理都仅仅是靠着普通的安保人员来兼顾的,但是许多仪器的定期维护和检查却是这些人员无法提供的,这就导致了实验室器材与设备的维护效率低下、损耗过快,造成了相当程度的资源浪费。同时,由于管理人员监管意识的缺乏,往往也会使得实验器材(尤其是一些小型仪器或易耗品)的遗失。

第四,管理方法落后,与信息化建设缺乏有机结合。高校实验室设备维护率低下,实验物品保管不到位的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是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也是实验室管理办法落后的后果之一。首先,《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及使用方法》、《实验室安全制度》、《事故责任与损坏、丢失赔偿制度》等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其次,高校实验室信息(包括仪器设备、教学实验、科研课题、研究成果等信息)具有数量大、分布广、变化较为频繁、交流需求迫切等特点,传统的实验室管理办法一不能满足现代化实验室的要求。目前许多高校实验室管理未能与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相结合,未能实现计算机管理,实验设备也未能进行数字化备案。这就导致实验室管理的总体效率低下,离标准化实验室的建设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第五,实验室管理监督工作开展不到位。实验室的管理监督工作,是确保实验质量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实验室质量满足教学、科研要求的重要手段,也是实验室管理的难点。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面临着缺乏健全的实验室监管制度、监管工作不到位的现状。由于缺乏有效监管,许多实验活动达不到预期效果,实验设备的维护与保管也不到位。

二、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改革的建议 转贴于

第一,提高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视程度。首先,要明确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具体而言,应到做到:一是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首先从硬件设施上提高实验室的综合性,为具有综合性与创新性的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实验室环境;二是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室管理的目标;三是建立实验室管理绩效指标体系,明确实验教学任务;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实验教学的创新性与综合性。

第二,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和高素质实验室管理人才的引进,进一步提高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与学历要求;完善实验师资队伍的人才结构,强调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管理能力与技术化管理能力,提高高学历人才所占的比重。同时,还应建立健全实验室人员绩效管理制度,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案,通过考核评估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

第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带来的高校校园网的建成,无疑为复杂化的实验室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好机会。网络化与计算机化管理可以大大的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效率,而实现实验室的网络化也同样是现代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目标之一。同时,通过网络化管理手段建立的数字平台可以针对当前高校实验室教学数据交换频繁,信息量大的特点进行实验设计与课程辅导,有利于现代化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常薇,肖媚燕.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研究与改革[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

2、蒋爱凤,胡喜.高校实验室建设及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4).

篇(6)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 理论准备 科学管理 投资效益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225-0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很多本科院校已经发展成为学科众多、专业全面、师资力量雄厚的综合性大学。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必然要求有相应的实验设施进行支持。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一个普遍问题便是实验室建设的投资效益不高。要提高实验室建设的收益必须要有完整的实验室建设管理,做好从准备到考核的全面掌控。

1 高校本科实验室建设初期的理论准备

相对于专业科研机构的实验室建设,本科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具有实验室学科数量较多、资金投入相对较少等特点。现阶段是高校本科实验室建设的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加上建设管理经验的相对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本科实验室建设时一定要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进行全面的考量。

1.1 高校本科实验室建设的现状

1.1.1 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特殊性

多样性是本科实验室建设的一个特点。很多本科高校拥有国家重点建设的实验室,有专业的管理人员以比较专业的设备,而一般高校由于条件的限制可能在实验室的专业性方面有所不足。虽然各个高校中本科专业大多相同或是相似,但是基于各个高校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的特性,实验室建设也拥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进行简单地模仿和复制。

本科实验室建设一般是由学校进行主导,经营方式也大都是非营利性的。加之学科众多,对实验室数量上的要求也是越来越多,这种情况是资金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高校实验室的特点导致整个建设的资金核算更加复杂,更加难以估计。实验室建设既要满足教学的需求,又要保证专业科研的进行,既要保证其功能的实现又要权衡建设效益,一句话,本科实验室建设具有复杂性特点。

学生和教职人员是本科实验室的主要使用者,虽然还有很多各个科研领域的专业人员会参与到实验室的使用之中,但是对于实验室设备的保养、实验材料的存放以及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而言并没有专业的人员参与其中,因此,非专业性也是本科实验室建设的特点之一。

1.1.2 高校实验室建设可能存在的问题

本科实验室建设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实验室建设的复杂性。为了保证高校实验室建设能够达到最好的投资效益,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现存的问题,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避免错误。

由于缺乏总体的规划,各院系单方面追求内部系统的完善,往往会造成高校实验室建设多而不精、资源重复、专业性不高等问题。各院校重视自身建设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在实验室建设方面一定要考量全局,明确高校本科实验室建设最重要的目标是满足教学的需要。实验室建设的效益对实验室的建设也很重要,一定要用专业的实验室建设思路来进行指导,避免重复投入。

非营利性决定了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住资金管理的环节。资金投入的混乱是本科实验室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高校每年投入实验室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一定要把握住重点才能达到最大收益。实验室设施、实验仪器、甚至实验管理都需要相关的资金投入进行维持,新实验室的建设、旧实验室的维护,哪一项都不能置之不理。面对多种多样的问题,高校实验室建设的职能部门一定不能够随便应付。为了减轻矛盾,很多高校习惯采用权衡的办法,将资金分散开,使每项申请都得到部分资金支持,但是这种做法只会造成一种表面平衡的假象,只会最终导致实验室建设问题的深化。

1.2 实验室建设的规划

在众多实验室建设需求当中,建设规划可以帮助我们通过科学的决断把握最需要建设的项目。实验室建设的具体规划是一种科学考量的产物,是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实验室建设的工作依据。科学的实验室建设规划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现存的资源浪费、投资方向混乱等问题,在以后的后续建设中也可以起到打好基础的作用。

实验室建设的理论准备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便是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它是确保实验室建设中实现保证重点、资源共享的目标,并最终获得最大收效的工作指导方针。建设规划的制定一定要结合学校的发展状况以及教学特点,做到全面平衡学科建设,保证教学质量,促进科研发展。同时,在进行规划中的某一个项目时,也应该对具体的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控制,首先制定建设计划,保证建设工作有据可依。其次,如果需要引进大型科研设备,一定要经过专家的慎重考虑,在教学和收效两方面进行论证,并要把设备供应商的技术实力、诚信度以及售后保障纳入考量的范畴之中。

实验室建设规划具有统筹性、独立性以及严肃性的特点。所谓统筹性,是指建设规划必须兼顾到学校各院系教研的需求,让有限的资金得到最科学、最合理的运用,有效缓解资金短缺问题。独立性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学校自身的特点,这样做不仅能够保证实验室的建设更加顺利,还可以使实验室在未来教研工作中更好的发挥作用。一味追求建设的先进和满足于实验室现状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严肃性是实验室建设目标顺利实现的保证,首先,严肃性在规划过程中表现为实事求是,认真进行建设规划。其次,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也要保持严肃的态度,准确细致,避免工作中任何疏忽大意。综上所述,实验室建设规划的制定,能够帮助建设者认清现实,把握重点;能够避免资源浪费,明确建设方向;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便于统筹管理。

2 高效本科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监管

2.1 对项目实施的监管

一个建设项目的开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项目管理展开项目建设工作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好的项目管理包括资源、目标、组织以及环境等方面的管理。应用到实验室建设中来,就是指资金投入、学校组织、建设目标等方面的管理。项目管理已经被应用到很多建设工程之中,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虽然高校本科实验室建设具有很多特殊性,但是项目管理办法同样适用。

项目管理的积极作用主要是发挥在其对于建设的整体把握,系统性、全局性的特点使其在控制资金、保证工作进度以及工程质量上有很大的优势。在具体的实验室建设过程中,要通过项目管理进行权责划分,对建设任务进行细化,例如建设开销、施工进度、管理人员职责都要有具体的、明确的划分,保证工作中权责分明,避免问题。

2.2 对设备的管理

在整个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有严格的合作制度。对于施工单位,一定要在合作之前进行全面的考核,这是实验室质量的重要保证。实验室设备的采买关系到实验室作用能否发挥,设备的质量关系到实验室安全以及效益评估,所以对实验设备一定要采用严格的监管办法。任何仪器设备的购置都应签订正式点的采买合同做为交易的依据,合同中应该对于交货双方以及设备具体的数量名称有明确的交代,同时对于售后条款也要明确权责,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未雨绸缪是实现投资效益的必要准备。

首先,验收建设项目实施是否按照建设规划顺利完成。建设经费不足,建设进度难以控制,工程质量难以把握一直是实验室建设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否在建设规划的指导下顺利解决是检验建设成果的首要条件。如果,建设成果达到建设规划的要求,那么证明建设规划得到了很好的执行。

其次,对实验室的设备进行验收。实验室的设备是实验室建设的核心,所有的设备都应该经过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和验收,保证每一台设备安全有效。经过初步检验之后,应该继续在使用过程之中对设备进行检验,只有在正常运行较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可以做出验收结论。

3 高校本科实验室使用中的管理

3.1 制度管理

专业的实验室应该具有专业的管理制度,对于高校的实验室管理有专门的管理制度,一般要求按照学校和院系的二级管理组织形式组成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具体管理形式有三种:一是采用校方建设,院系代为管理的办法;二是学校、院系共同管理和建设;三是放权给院系进行相应的管理和建设。一些学校有比较专业的实验室,其中有贵重实验设备,这就要求发挥学校和院系二级管理的优势,在实验室建设、实验设备分配以及实验设备管理方面发挥作用。

3.2 设备管理

对仪器设备的保存和使用情况采用进行动态管理的办法。保证进行定期的实验设备检查,及时更换设备状态卡片,保证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在设备的使用方面,一是要有相关的程序,对设备使用率和使用效果进行调控,与此同时,应该建立起设备数字化的管理模式,把设备的情况以及使用情况到网络上,便于教职人员和学生及时掌握咨询,合理安排使用时间。

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实验设备的添置和维护。实验设备属于耐用消费品,出现问题和损耗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更好的进行实验室建设需要学校设立专项资金进行维护。一些大型实验设备特别是贵重实验设备如果进行及时的维护,能够避免由小问题发展成为较大问题的风险,这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资金的浪费。在资金的使用方面可以以设备使用率为主要依据,进行资金分配方面的优化管理。

对较大型实验设备进行专项考核和评估。有效的评估机制是保证投资效益的有效手段。对于投入较大的大型实验设备要结合设备自身的具体情况,如设备自身的类型,使用特点,以及服务方向等特征,同时应该参照我国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在两者的基础之上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考评管理机制,方便用来进行投入效益的评估。

3.3 教学管理

高校本科的教学管理工作正在发生着改变,相应的教学实践工作也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顺应学科的发展以及现代技术的前进方向,实验室教学改革成为了高效教学改革的重点。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重视理论课的讲授,实验课程一般在理论课讲授之后,处于一个辅助的地位。实验室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实践能够发动学生的兴趣以及进一步钻研的欲望。因此,新的实验室教学应该把实验课独立出来,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同时,实验室教学应该拥有自己独立的考核办法,使实验室教学真正独立起来。

3.4 安全管理

高校本科实验室会涉及到一些设备以及化学试剂的使用,更容易存在一些安全的隐患,这就要求我们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是保证实验室安全的基础,良好的管理规则的制定能够使安全工作有法可依。其次,实验室安全工作职责的落实工作。安排好实验室安全责任人,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实验室安全人人关注,人人负责的工作氛围。

4 高效本科实验室建设成果的评估

4.1 对实验室效能的评估

实验室建设效能的重要指标便是实验室是否达到预期的教研效果。对于实验室设备的评估一般包括实验室的使用率、实验仪器的使用频率、设备保存的完好度以及较大型(或贵重型)仪器的使用频率。以具体的实验室教学来说,实验室的利用效率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实验室被使用的时间(包括教学实践以及用品准备工作的时间)、实验室的使用面积等因素。对于实验设备的使用频率和完好程度可以采用积分考评制度,通过具体的分数对实验室情况进行考量。对于较大型和贵重型的设备可以采用单独的评估方式,例如,计算设备的使用率应该考量到的设备实际工作时间,需要的测试时间以及使用后的处理时间。

对实验室进行开放管理是提高实验室效能的有效途径。实验室的开放不仅能够为本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率。除了课堂上的实验时间,学生还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项目进行报名,达到预定人员之后,就可以为学生开放实验室,为有兴趣的同学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对于一些社会上的实验室使用需求,实验室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开放,不仅满足社会实验的需要也可以更有效的利用资源,通过相互的交流和学习还能够促进科研上的发展。实验室的对外开放措施是实现实验室投资效益的有效途径。

4.2 对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评估

重视实验设备的准备而不重视相应的配套管理建设是实验室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配套管理跟不上必然会影响实验室效能的发挥,会导致实验室投资效益的损失。所谓的配套管理主要是包括人员管理、资金支持、管理政策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技术人员的管理。

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深化,实验室建设的不断开展,实验室项目的技术含量也是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相应的技术人员也要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对技术人员的考核能够保证实验室技术团队的整体水平。实验室的目的是进行教研活动,较高的技术水平是对实验室人员的基本要求,有良好的技术水平作为基础能够对实验设备进行更好的使用和维护,更容易达到实验室的教研目标。定期进行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培训是实验室人员提高技术能力和思想觉悟的有效途径,一旦引进新型的实验设备应该对所有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全面的技术测试来提升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培训期间,技术人员的交流和沟通也有利于技术研究的深化和发展。同样重要的是,对于技术人员取得的成绩,应该给予奖励。激励措施对于实验室技术人员来说是对辛勤付出的肯定,能够促使技术人员更多的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优秀的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实验室建设中的损失,最大限度的保证实验室建设投资效益的达成。

5 结语

高校本科实验室建设不仅仅是一个建设项目那么简单,它是一个在时间上有延续性,在空间上有延展性的复杂工程。只有做到整体建设有规划性、项目建设有全面性,才能保证实验室建设投资效益的实现。我相信,坚持科学的实验室建设管理,好的实验室投资效益的实现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朱玮彬,杨起帆.层次分析法的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与效益评价[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157-159.

[2] 罗联社.浅析高校实验室管理机构的地位和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27(8):18-20.

篇(7)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 项目 信息化 管理

引言

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是高校实验室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1]。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资金来源广、参与部门多、建设周期长、实际执行情况与原计划差距较大等特点也给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既能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又能实现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就成为相关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2]。

本文着重对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优势和主要功能进行研究和探讨。

1.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实验室建设项目资金来源的不断多样化,立项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多,在项目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日益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常规管理落后

目前,许多高校对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管理还停留在纸质或电子版本的管理水平上,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导致数据不能及时共享,各个环节不能公开透明。在进行项目申报和验收时,每个项目团队提交的数据在规范性和标准性上得不到保证,这给审核工作带来了难度,简单的事情通常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工作效率[3]。此外,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经常需要查阅相关数据,传统管理方式很难实现对数据的快速查询和统计分析,管理者不能在第一时间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

1.2项目不可持续发展

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判断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即项目的资金分配是否适当,项目的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项目是否具有可扩充性等。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的资金分配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易导致部分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或过度支持的情况发生;同时,一些项目在规划时不能充分考虑现有资源,导致资源配置冗余、仪器设备利用率低;另外,项目之间缺乏良好的延续性也是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新建项目时应考虑项目建设的延续性,新项目可以是对老项目的有效扩充,这也是打造优质项目的一个有效途径。

1.3项目执行过程中缺少动态监管

实验室建设项目一般运行周期较长,有些项目如中央财政支持地方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从立项到建设完成通常需要几年时间,在此期间由于周围环境的改变,项目的执行进度、经费支出、设备采购、基础条件建设等都需要做出适时地调整。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对项目整个建设周期的动态监管,项目动态监管机制的不健全,会使管理者无法了解和控制项目的实施进度,难以监控项目实施的质量,项目验收也很难客观公正的打分。

2.实验室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优势

2.1借助平台实施精细化管理

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涉及面广、任务重,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为了保证项目有效实施、各个环节承接有序,需要对项目实施精细化管理。该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各基层单位管理本单位的建设项目,包括填报和修改数据、查看审批情况和招标进度等,还可以方便职能部门及时相关通知,公开项目的基本信息,实时对比分析项目的相关数据。通过平台不仅可以保证各个环节公开透明,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还可以避免不同申报表中同一项数据填报不一致的情况发生,保证实验室有关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唯一性。

2.2借助平台建立项目储备库

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通常需要结合学校学科、人才培养等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有选择、有重点、分先后进行规划建设[4]。学校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部门可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项目储备库,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并结合前几年相关项目建设情况、现有的需要和将来的发展,全面考虑项目建设内容,按照实验功能相近、优化配置、资源共享等原则对项目进行整合,并根据轻重缓急分等级纳入项目储备库管理。当需要申报新的实验室建设项目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可以根据有关文件精神,从项目储备库中筛选合适的一个或多个项目,再次深化论证、调整、整合后上报,可以提高项目申报的质量和效率。

2.3借助平台加强过程控制

项目过程管理的关键是对调整变更的控制,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阶段和环节的工作质量。如设备采购环节,该平台可以确保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财务报销均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当项目需要调整时,项目团队须通过平台向计划管理部门提交项目调整报告,计划管理部门可以轻松了解项目调整的内容,并就其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严格审查,待调整计划审批后,计划管理部门将变更后的信息实时到管理平台中,后续的采购、验收、财务支付必须按照新计划执行,从而保障项目严格按照既定建设目标执行。

3.实验室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功能设计

实验室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主要包含以下三大功能:

3.1项目申报与审批

项目申报是指申报单位须按要求填写立项申报书。立项申报书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团队情况、项目申报理由、项目建设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包括所开实验项目名称、预计实验时数、实验室面向专业及课程、受益学生数等)、项目建设内容、实施条件等[5]。项目审批是指高校相关职能部门邀请专家根据申报情况对项目进行打分,并给出最终的审核意见。

该功能模块不仅便于项目团队提交申请、修改和保存数据,还便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汇总和审批,实现了对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信息的动态管理。

3.2项目进度动态监控

实验室建设项目进度动态监控功能可以帮助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把控项目的实施进度。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影响项目进度的各种因素,因此,在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出现偏差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可以通过管理平台掌握实际进度,及时向项目所在学院及项目负责人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项目按原计划或按调整后的计划进行,保证项目按时完成。

该功能可以实现与其他平台如高校资产管理系统、招投标系统以及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无缝对接,自动获得项目的设备采购及经费使用等信息,项目的具体执行情况可以成为项目验收评估的参考依据。

3.3项目验收评估

当项目建设完成后,高校相关职能部门会组织专家对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验收评估,项目验收专家依据项目立项的建设方案并结合验收报告,对实验室环境改造情况、资金使用情况、招标采购情况、新开实验项目情况、项目投资效益等进行评估。

项目验收评估功能不仅为项目团队、验收专家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了良好的交互平台,还可以对比分析项目立项前和项目完成后的各项指标,保证验收环节的公开透明,帮助实验室建设者对项目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了解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实验室建设管理更加规范化。

4.结语

以上仅对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功能做了探索性的设计,而要想切实做好平台的建设工作,还必须在建立周密的项目实施方案、组织优秀的研发团队、制定科学的运营机制等多方面做出努力。只有真正把握住从平台设计到推广之间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确保未来搭建起的平台能够发挥推动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岚,甄洪鹏,谢庆春,等.构建高校实验室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的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5): 185-187.

[2]伍扬.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过程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0):154-157.

[3]李学红,程贯召,李娜,等.高校实验室效能管理的环节控制策略[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 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