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1 16:53: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

篇(1)

关键词 媒介新技术 媒介融合 全媒体 新闻人才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言靖,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郑州450000

一、媒介融合背景及影响

媒介融合是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从对立碰撞转向融合依存的背景下提出的,它反映着社会发展深层次的趋势和必然性,必然对整个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技术发展模糊了传统媒介之间以及受传者的界限

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媒介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也改变了媒介的各自为营的生存状况。技术革新开发出了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这些技术全方位渗透与应用于广电、通信领域,使得媒介终端可实现功能逐步强大。以数字技术为例,它打破了媒介的介质壁垒,使同一内容多介质实现成为可能,使得传统的单一属性(如平面媒体、音频媒体、视频媒体等)的媒介终端向视听多媒体终端进化。媒介现有的四大产业(电信、互联网、多种类出版和广播电视)各自拥有的分立的信息传输平台正逐渐走向统一,信息接收终端也实现了形式与功能上的统一,信息传输机制逐渐实现双向和单向并存,带宽的要求在大容量信息内容需求的推动下由低向高,从而各产业在技术、业务和市场范围上多方位渗透、融合与交叉,传统意义上的媒介界限正在消融。

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闻传播主体的变化。新媒体技术日益发展使得受众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权,在信息的制作和传播中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模糊了传统受传者的界限。最突出的表现是网络这一公共平台使普通人“公民新闻”成为可能。“公民新闻”颠覆了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垄断和特权,并影响了传统媒体对新闻信息的“议程设置”功能,这在突发新闻事件报道中表现尤为突出。“公民记者”往往身处突发事件一线,又因为网络的迅捷和相对的自由,而将“公民新闻”第一时间,从而形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公民新闻”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专业记者“独打天下”的报道方式,出现了专业记者与公民记者相结合的报道形态转变。

(二)“分众化”引发对用户的争夺

当前,社会经济、文化潮流的发展与进步引发社会阶层的“碎片化”,并相应延伸而来市场的“碎片化”和受众的“碎片化”。媒介消费需求由单一转化为多元,态度也由迎合转化为选择。随着社会观念的利益化和个性化倾向明显,传媒的“大众时代”正向“分众时代”过渡。

与此同时,消费者的角色正由受众向用户转变。受众时代的突出特点是,媒介传播仅为单向的点对面方式,媒介消费基本免费,媒介经营主要靠广告,因此重视收视率、收听率或覆盖率。而用户时代,媒介消费者按需缴费,由以往的单向阅听人的角色转变为需要为其量身订制资讯服务的用户,实现点对点的传播。这要求媒介消费者能通过媒介平台与运营商、内容商以及其它组织、消费者充分互动,并且有海量的内容供选择。因此,媒介的经营开始重视用户的争夺及对用户价值的深度挖掘,以日益丰富的信息满足消费者的“分众”需求。

二、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人才素质

技术消融传统媒介界限、“分众化”压力,以上这些媒介融合时代新的变化对当代和未来的媒介人才需求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其突出表现就是新闻媒介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发生变化后呼唤“融合新闻”人才的出现。从传统的新闻传播业务来看,报纸新闻用文本和图片传播,电视新闻则以图像和声音传播为主,媒介形态相对单一,技术手段相对局限,媒介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也是各自为政。媒介融合后产生了“融合新闻”,采编管理要求跨媒介团队合作,在全方位的技术运用和所有形态的媒介介质基础上整合新闻传播资源,建立新的流程,打破报、台、站各行其是的局面,从而对参与其中的媒介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掌握“全媒体”业务技能

媒介界限的消融必然引发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整合的新闻编辑部是重要趋势。在这种新闻编辑部里,记者变“单纯”为“复杂”――由只为某一种媒体提供报道到同时为纸媒、电视、网络甚至手机等多种平台服务。这就要求记者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具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手段的操作能力,从而能够以多媒体融合的新闻技能完成新闻信息采集工作;精于“融合新闻”,能够身兼数职,同时为报纸撰写文字稿件和提供图片,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提供稿件和视频等。

媒介融合趋势下,传统媒体中单一技能记者(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摄像记者等)将越来越不能满足融合新闻对新闻产品的要求,那种掌握各种现代化采编录传设备,能够将文本、照片、图表、音频和视频结合起来处理的“一专多能”复合型全能记者必然会受到媒体青睐。

(二)具有纵深复合知识结构

随着新闻来源和信息渠道的剧增,尤其是“公民新闻”的冲击,传统媒体对信源和渠道的垄断将不复存在,要吸引受众就必须立足于新闻的深度和专业性。在媒介融合的新闻报道环境下中,记者、编辑的核心价值已不再是采集新闻,而是用专业的眼光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进行筛选,进而为受众整合、梳理、分析杂乱无章的信息,深刻、立体,合乎逻辑地呈现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意义,并提供有价值的解释和观点。媒体一方面要降低受众信息接收成本,一方面要为受众提供有用优质的信息资讯,只有如此受众才可能选择接触这样的媒体。

这种吸引受众的专业信息分析整合力,来源于传媒人宽口径、复合纵深知识结构。新闻人只有在掌握新闻专业知识的同时,有宽厚的文史哲和相关学科知识基础,深刻理解和把握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社会,才能把握时代脉搏,把新闻资讯放在广阔时空的框架下分析整合,满足受众的信息消费需求。

(三)具备整合传播思维力

由于媒介融合时代的传媒人所提供的新闻资讯不再局限于传统纸媒、电视、电台等单一的平台,而是同时出现在网络、手机等多渠道、多平台上,记者整合传播的多媒体思维力显得尤为重要。记者在开始采写新闻时,就必须考虑到同一条新闻怎样满足不同的受众群和不同媒介的需求:从而能根据不同媒介传播效果生产不同媒介的产品。同时,记者还要预计新闻后,可能由网络传播所带来的广泛关注、讨论、质疑等放大后果及应对,从而对所报道问题的广度、深度、高度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更高的把握。面对媒介融合所导致的高度细化的媒介市场,记者应以整合传播思维力全方位挖掘新闻价值,通过组合产品、整合媒介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

(四)注重人性化服务理念

随着受众在媒介消费中对信息的获取渠道、传播途径以及附加值要求逐渐提高,媒介尽可能为其在信息消费中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是今后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之一。“融合媒介”为受众提供了一站式信息服务的解决方案,在方便受众的同时,又大大降低了信息产品的制作成本。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媒介融合要更加注重人性化服务理念,树立“受众本位”的传播观念,从根本上改变传播思路,变高高在上的单向传播为平等的双向甚至多向传播,将传播中心由传者向受众转移,充分考虑受众各种需求。

三、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人才的培养途径

媒介融合时代高校应从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和方式、教学平台三个方面改革,来培养新时期的新闻人才。

(一)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高校设定的新闻专业方向,大多以行业领域的专业分工来划分课程体系,这已不再适应媒体融合的趋势。因此,新闻学科的课程设置需要突破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学科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使各个专业方向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有利于培养“多面手”。

专业课程设置可以采用动态模式,先按类别设置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新闻类、传播类、人文素质类和创新类课程等),再将每类别细分成基础性课程和动态性课程(基础性课程是传统新闻教育宝贵经验的延续,起“奠基性”作用;动态性课程具有变动性、现实性、前沿性的特点,起“延展性”作用)。按类设置专业课程能保证模式的相对稳定性,有利于经验累积和学科发展;分设基础性课程和动态性课程,既能传承传统新闻教育中的精髓,又能将快速发展的业界实践成果及时充实到课程体系之中,充分体现新闻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时代要求。

专业课程设置还要强调技能课设置,单列出来以保证学生充分掌握专业技能,成为“多面手”。下面以“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技能课”为例(见表一)。

上述专业课程设置由基础性课程(如新闻采写)和动态性课程(如Flas技术)打散组合成四个技能模块,通过强调模块内课程群的关联,使学生集中、迅速掌握一组技能群,并逐年掌握各种媒介的专业技能。每个模块由前、后两期组成:前期为“应知”学习,主要由教师讲解相关课程教材的理论原理和知识要点;后期为“应会”学习,学生在教师的综合指导下完成相关技能课程群的综合实训任务。这样的设置初步形成了“一专多能”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养成一种专业新闻素养、熟悉多种媒介操作技能,从而更灵活地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人才要求。

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多借鉴国外一些优秀新闻院校的经验,紧盯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趋势,适度超前。在对新闻教育、传媒政策、传媒科技、传媒产业发展趋势的全面了解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设置课程,让新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有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1 教学理念和方式

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养,进行知识重构和能力再造。不同专业背景的新闻学科教师,要突破自己的专业局限,以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拥有纵深复合知识结构,并在专业上成为“多面手”,从而在教学中贯穿新的教学理念。如新闻写作课上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对同一材料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多视角深度剖析,并处理成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新闻。

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针对新闻学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广泛采用“案例式”、“互动式”教学。如,充分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或者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一些重大新闻事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采访与写作实践;理论联系实践,积极关注媒介热点,采用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站在时代前沿对媒介及其报道(特别是同一事件不同媒体的报道)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让学生在比较中得以提高。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受众视角,在教育中贯穿“受者为中心”观点,从而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强调受众本位,结合实例让学生明白,新闻从业人员已不再是新闻信息的控制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高高在上的“传者”。其次,教师自己也要树立自由、平等的理念,由以往的“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身体力行,给学生切实的榜样和感性认识。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多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主动获取信息的角色,不再被动接受信息。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新兴的教育关系是未来新闻传播工作的模拟,学生在走上岗位后能换位思考,了解受众的需求。

2 教学平台

篇(2)

关键词:媒介融合;数字化;报业

中图分类号:G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0-0114-02

一、数字化时代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媒介生态”的概念。媒介生态理论指出,“媒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也是一种社会子系统,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其他子系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总和即媒介的生态环境”[1]。媒介、社会和受众是媒介生态系统的三个要素,这三者密切关联,其中任何一方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如今强大的数字技术正在深深地撬动着原有的适于传统媒体的生态环境。

(一)数字化下媒体格局的异变

在数字技术催生下,媒体大家庭急速扩容。20世纪末之前由三大传统媒体所主宰的媒体界,在之后的短短几十年时间里,被众数字技术的产物新媒体所颠覆,尤其是互联网,成为继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同时,其他数字媒体也在以惊人的速度成熟,比如手机。当下,手机已不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技术的推进使手机进入了媒体行列,而其庞大的使用群体也必将注定着它作为媒体的巨大潜质。另外,还有移动电视、物联网等等数字新媒体,纷纷进入了媒体大家庭。新媒体的剧增,媒体大家庭的扩容,必然会引起媒体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化。过去传统媒体是少数人生产、多数人消费,而现在的新媒体是多数人生产、多数人消费。

(二)数字媒体影响下受众的迁移

对于任何媒体,受众的重要性都是不容置疑的。没有受众,媒体失去了传播对象,也失去了它的经济基础。因此,受众的任何变化都可以说牵动着媒体的“中枢神经”。而新媒体的涌现,强有力的拉紧了传统媒体的这根“神经”。

首先,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向新媒体转移。传播学研究表明,受众的信息接收行为是完全具有主动性的。他们不仅对媒介有选择,对内容也是有选择的。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大大增强了受众媒介消费的选择性。同时,新媒体的数字化优势,打破了传统媒体下内容的时空“束缚”,使其在内容形态、内容来源以及内容信息上具有更高的延展性和丰富性,大大丰富了受众的信息可选择度。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受众的互动性在新媒体的支持下得到了有力的强化。“数字化网络带来海量信息的互动传播,意味着传统人际传播得以在数字媒介平台上全面还原并提升,即人们可以超越时空进行点对点的信息沟通与实时交流,且不必再拘泥于传者与受者、大众与小众之间的明晰界线”[2]。在新媒体种种优势的夹攻下,传统媒体的受众不断向新媒体转移。

其次,受众细分化和碎片化导致传统媒体受众资源的流失。在过去,大多媒体把受众看作一个未分化的“大众”市场,提供的是能够满足普遍需求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但如今,“社会经济及文化潮流的发展与进步引发社会阶层的‘碎片化’,并由此延伸到市场的‘碎片化’和受众的‘碎片化’,大众时代过渡为‘分众’时代”[3],而不同群体的受众需要不同的精神粮食。因此,单一媒体已经很难满足所有受众的喜好。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革新,数字技术的崛起,媒介的种类和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媒介多元化、信息多样化的态势日趋成型。加之新媒体诸如自由选择、双向互动等突破传统媒体局限的独特优势,为细分受众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媒体、信息成为可能。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必然引发传统媒体受众资源的流失。

(三)数字化下传统媒体优势资源的劣化

一直以来,内容生产是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优势,依赖于内容生产,报纸等传统媒体稳稳的立足于传媒产业链的上游。但是“数字技术使得一切信息都可以用0和1来表达,数据库技术使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而多媒体技术使得计算机可以处理图、文、声、像多种媒体形式的信息”[4]。因此,数字技术支持下的互联网不仅仅简单的转载传统媒体信息,有机的组合以及再生产,加之互联网的开放性、无成本约束性使得其拥有的信息大大超过了传统媒体。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内容资源的高度同质化以及过度化,使传统媒体一直以来以此作为自身优势的内容资源迅速贬值。正如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所说,报纸所处的是以采编环节为利润重心的完整价值链,但现在被拉长了,利润向发生转移。

二、媒介融合――数字化时代报纸媒体的发展之道

数字化时代,面对新媒体重构的媒介生态环境,面对恶劣的媒介竞争形势,传统媒体特别是报业要走出困境,寻求发展,单纯依靠改版增容已似“隔靴挠痒”,如今必须依靠媒介资源的相互整合,喻国明教授称之为“碎片化时代的多重整合”,也就是学界和业界所提倡的媒介融合,尤其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之道。

(一)媒介融合是报纸媒体变革的关键举措

不可否认,报纸已经进入衰退期,这其中既有新媒体冲击的影响,也有报纸自身发展瓶颈的问题。如今的报纸仅仅依靠改版增容已基本失效,与互联网浅层次的结合也没有大的意义。报业需要的是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使报业从内容生产到终端呈现,从形态到结构,从利益增长点到经营管理,都有深度融合,从而实现报业的涅重生。媒介融合正是这一壮举的关键举措。“新媒体革命的方向是数字化,其运营模式是媒体、网络、通信三者整合,汇流成传播的大渠道。报业只有超越印刷时代,走多媒体融合之路,弥补自身无法具备的传播特性,才有可能发挥综合优势,作为一个蜕变更新了的产业存在并发展下去。”[5]

(二)媒介融合是报纸产业链延伸的重要手段

数字化时代,报业价值链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报纸的产业链得不到延伸,将来可能被迫沦为新媒体的内容供应商。但媒介融合促进了报业集团化,而集团化的规模经济效应为报纸产业链的延伸奠定了基础。

首先是媒介融合带来了内容产业链的延伸。媒介融合,数字技术可以将任何形态的媒介内容转化为可以用0和1表示的数字形式,而数字形式的内容消融了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媒体、新媒体之间的内容形态的界限,从而不同类型媒介的内容可以交换和再生产。也就是说,数字技术的低成本性和通用性使得媒介的内容生产具有了规模化生产的可能。这对于以内容生产为优势的报纸媒体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喜事。集团下的各类媒体可以依据各自受众的特点以及内容所需,对报纸内容进行再生产、销售,大大降低了内容生产的成本,实现了报业内容链上的规模经济。

其次是媒介融合带来了终端产业链的延伸。终端是媒体与受众的直接接触点,因此,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终端的规模决定了媒体的受众规模以及其竞争优势。媒介融合带来的终端产业链的延伸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媒介融合形成的报业集团化大大增加了集团内部所拥有的媒体量以及媒体类型,媒体的数量和类型越多无疑涵盖的受众也会越多;其二是媒介融合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各种媒介呈现出一体化多功能的趋势,在数字技术支撑下的融合媒体有了规模化、差异化内容生产的可能,从而能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越是能满足受众需求的媒体自然越受受众欢迎。终端的拓展为报业带来的是最为宝贵的受众资源。

(三)媒介融合是满足“个性化”受众的不二之选

首先,媒介融合迎合了个性化、多样化的受众媒介需求。如前所述,受众的不断细分化、碎片化,使得他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也更显个性化。如今的受众已不再满足于信息同质化的大众传播,而更倾向于适合小众口味的内容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由此可见,一贯以内容见长的报纸,其单一的表现形式,单一的信息传播渠道,已无法满足越来越细分化、需求多样化的受众。而基于数字技术的媒介融合,为报纸媒体适应“个性化”受众带来了机会。数字化技术使得各种媒体产品有了标准端口,从而可以相互嵌入、多元组合,市场中的产品将出现更为多样化的版本和更为丰富的内容,如此,媒体可以根据不同受众对信息、形式和渠道的偏好制成不同类型的产品供他们个性化的选择。

其次,媒介融合满足了受众传播地位变化的要求。传统媒体的种种局限,大大制约了受众信息传播者角色的发挥,而媒介融合为受众地位的改变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新媒体的交互式传播优势,恰到好处地弥补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局限,也正好满足了受众日趋强烈的信息传播者或者内容提供者角色的扮演。另外,媒介融合也大大增强了受众的主动性。内容的多样化,渠道的多元化,观看时空的可控性等等的媒介融合后产生的新特性都使的受众可以更加自由和主动的选择自己所需的信息。

(四)媒介融合是应对新媒体挑战的上策

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补偿理论”指出,任何新媒介的产生都可以看作是对此前旧媒介缺陷的一种“补偿”,人在媒介演化过程中进行着理性选择: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6]基于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种种局限,以各种传统媒体所无法具有的优势赢得了受众的万般宠爱,而传统媒体自然备受冷落。但是数字技术创造了众多新媒体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创造了与新媒体融合的可能性。通过媒介融合,传统媒体既可以进军新的领域,也可以探索和发展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多样化受众的选择和需求。如此,传统媒体一方面可以突破传统行业发展极限的约束,减少经营风险;另一方面通过新资源的获得,在融合后的新领域获得一席之地。这也许正是如今全球传媒集团井喷式发展的重要原因所在。

毫无疑问,数字化时代,传统媒体尤其是报业深受新媒体的影响,受众资源、广告资源被新媒体分流,内容资源失去了它原有的优势,加之受众主体地位的不断强化,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加强,报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因而,报业的改革势在必行。数字技术给报业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给其涅重生创造了机遇。基于数字技术的媒介融合,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共生共荣;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延伸了传统媒体的产业价值链;也达到了传播致效的目的,一定程度上满足“个性化”受众的“多样化”需求。媒介融合是数字化时代报纸媒体,亦是各大传统媒体涅的关键之道。

参考文献:

[1]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周笑.重构中的媒介价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8.

[3] 刘婧一.应对媒介融合――新环境下的电视节目营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篇(3)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媒体竞争的加剧,“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传媒领域的重要趋势。面对这一热点现象和问题,学术界也众说纷纭、观点不一。本文通过对该问题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客观地呈现“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领域分与合博弈的发展现状,在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究的基础上,对web3.0技术环境下传媒生态的未来图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媒介融合 web3.0 云计算自媒体

数字技术的发展,受众需求的细分以及媒体间的激烈竞争,催生了媒介融合趋势的出现。媒体问的兼并与重组,媒介内容、网络、终端的融合与发展,全媒体理念的形成与推广等都成为媒介生态中的重大变革。尽管媒介融合已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趋势,学者们依然对该问题持有不同的见解,因此,对各方观点的梳理与分析对于我们清楚地认识这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媒介融合及其主要论断

197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用三个相互交叠的圆圈来表示不同工业“即将和正在趋于融合”的发展态势。这三个圆圈分别代表计算机工业、出版印刷工业和广播电影工业,尼葛洛庞帝还指出。三个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

1983年,美国传播学者、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教授提出:“媒介融合,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一概念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认同,为该问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不断发展壮大,该领域的研究也日益兴盛。通过对媒介融合问题研究成果的分析与归纳,笔者认为,当前学者们对该问题主要持有三种不同的论断,即绝对融合论、绝对分化论和先合后分论。

1.绝对融合论。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精确检索,与媒介融合问题有关的学术论文共有722篇,其中有将近2/3的学者认为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并将媒介融合作为行业背景来探讨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传媒生态发生的变革。

中国人民大学的蔡雯教授是我国较早对媒介融合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她在其2010年发表的论文《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编辑业务的变革》中指出:“本世纪初,新一代互联网与数字技术在传媒业的广泛运用,促使新闻媒体的融合成为大势所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日益密切,新闻报道由单一媒体独立运行转向多种媒体融合传播。”

此外,蔡雯教授还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新闻传播模式“融合新闻”进行了深入研究。她认为“无论是目前广为关注的‘报网互动’‘台网互动’,还是正在一些传媒集团悄悄进行的组织结构改造,都只是‘融合新闻’在起步阶段的某种尝试。”蔡雯教授的研究是众多学者从微观角度探讨媒介融合时代传媒界应对之道的缩影。

绝对融合论把媒介融合作为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前提展开各方面的研究,虽然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但一味地强调合的必然性,却忽视了媒介融合过程中的各种冲突与矛盾。融合不是目的,而是媒介生态变化中的一种表征,如何在媒介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更加长远地把握未来,还需要有多维的辩证思考。

2.绝对分化论。就在媒介融合的研究日渐壮大和成熟的时候,有一些学者结合近年来媒介融合的具体实践,对“绝对融合论”提出了质疑,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媒介分化才是传媒发展的趋势。

学者陈国权在其论文《分化是传媒发展的趋势――“融合论”质疑》中开篇就提出“今后传媒发展的趋势不是融合,而应该是分化”。作者认为:“在传媒分化的观点下,未来传媒形态将进一步分化成更细的,独具特色和优势的传媒,变得更加五花八门、千姿百态。”

该学者选择了一系列媒介融合的失败案例来支撑自己的论点,完全否定了当前传媒界出现的融合趋势,从相反的角度引起学术界对“绝对融合论”的反思,未来的传媒形态究竟是分是合,各方争论不休。

3.先合后分论。就在“分”与“合”争执不休的时候,以中国人民大学的彭兰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开始辩证地思考媒介融合与媒介分化之间的关系。

在论文《媒介融合时代的“合”与“分”》中,学者彭兰指出:“媒介融合并不仅仅意味‘合’,更意味‘分’。”媒介融合将带来的是载体的“先合后分”的局面,即各种媒介产品都将汇流到网络中进行传输,而后又分散到各种不同的接收终端中,这样仍然可以保持媒介产品的多样化,并适应人们不同的信息接收习惯。

先合后分论打开了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形态研究的新视角,学者们不再一味地探究是“分”还是“合”,而是结合具体的实践,提出了一种相对平衡的观点,修正了以上两种观点的极端性和片面性。然而该论断认为,未来媒介将严格按照先“合”后“分”的顺序演进,未免陷入另一种绝对化。媒介生态丰富多样,发展方式也不尽相同,单一的发展路径根本无法全面地呈现未来媒介生态的发展图景。因此,过分强调分与合的先后顺序也难以避免将研究导入误区。

总之,以上三种论断各具特色,虽有不科学之处,但却较完整地呈现了媒介融合问题的研究成果,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丰厚的理论素材。那么,在技术的推动下,在受众的需求中,媒介融合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呢?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媒介分化与媒介融合长期博弈、此消彼长、相生相克、和谐共存的过程。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业界现状――分与合的博弈

媒介融合是数字时代媒体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满足受众的细分需求而发展出来的应对之策。融合是媒体发展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本身。媒介融合旨在通过不同媒介形式的融合为各种媒介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及发展方式。因此媒介融合是分化中的融合,即保持各种媒介形态原有特点的深度融合,分与合是相辅相成的,过分强调任何一方都会导致失败。昔日被称为传媒界“世纪联姻”的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的并购案终究还是在10年后失败而终,双方既未实现资源与业务的有机整合,还因为资金等问题影响了自身的发展。融合是小,发展是大,我们无需执著于为是分还是合找一个定论,传媒业将会在分与合的博弈中不断向前发展。

分与合的博弈是一个异常复杂的问题,由于媒介技术日新月异,媒介形态各具特色,媒介环境千变万化,受众需求丰富多样,这个博弈是一个包括媒介内容与媒介形态、媒介政策与媒介利益、媒介发展构想与受众多样需求等的盘根错节、此消彼长的漫长而崎岖的过程。

1.媒介内容与媒介形态的博弈。近年,国内一些传媒集团提出的全媒体发展战略在内容融合方面做了许多探索,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还是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在日常业务的开展以及重大事件的报道中都注重不同媒介形式之间的合作与共融,推动了全媒体社会图景的形成。

然而,全媒体的构想虽然美好,但如何实现真正的内容融合却是各家媒体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就拿报网融合来说,纸媒办网站的初衷在于拓展业务范围,聚合受众分散的注意力,在网络传播时代找新出路。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仅仅是新瓶装旧酒,将报纸的内容照搬到网站上,不但没有利用到网络媒体即时、海量、高互动性的传播优势,反而通过重复的信息传播引起了受众的厌烦心理。在内容与形态的博弈中,内容要以形态为导向,改变旧有的单一模式,提高融合性,从而不断适应媒介形态的多样与融合。只有实现内容与形态的水融,才能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2.融合政策与各方利益的博弈。媒介的发展需要政策的引导与支持,而融合过程中的利益冲突也成为阻碍媒介发展的绊脚石。

2010年1月21日的国务院国发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通知》中规定:“‘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三网融合”是当前我国针对媒介融合提出的最重要的政策范例,代表了国家对于媒介发展的规划和方向。三网融合并不意味着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数字技术的进步、内容融合的发展对传输信息的网络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网融合”的提出能够实现不同网络业务的有机融合,从而更好地满足受众自由获取信息的需求。然而,在中国特殊的传媒政策及格局下,“三网融合”的进程严重受到行政区划及行业垄断引发的利益困扰,至今都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笔者认为,在政策与利益的博弈中,利益的分化将会导致政策的分崩离析。“三网融合”过程中需要聚合的是三大网络通过业务融合而实现的共同利益,而分化则是在融合实现之后才能进一步开展,未合先分将使这场博弈陷入困境。三大网络应当以大局为重,在利益上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在政策的指引下推动三网融合进入实质性的发展阶段。

3.媒介技术带来的可能性与众口难调的现实之间的博弈。“受众中心”时代的媒介变革以受众的实际需要为参考,旨在满足其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当今社会,受众构成的多元化导致了信息需求的复杂化。因此,在媒介融合的发展过程中,媒介技术带来的可能性与众口难调的现实之间的博弈表现得十分突出。

受众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终端平台来接受信息的。终端融合是媒介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智能数字化终端成为当前媒介融合趋势下终端融合的主要样态。2007年美国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手机融合了作为电脑终端的imac、音乐播放器的iPod、网上音乐商店的iTunes。iPhone实现了设备与服务的有机融合,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多元人性化服务,成为终端融合的典范。在iPhone的引领下,我国传媒业推出了一系列适用于iPhone终端的内容产品,如手机报、微博平台、网络电视等,而众多终端生产商也紧随其后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智能数字化终端,如汉王电子书、华为智能手机等。

终端虽然需要融合,但并不是融合得越多越好。媒介技术虽然丰富了受众的信息体验,但仍有很多受众喜欢旧有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模式,受众需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细分格局。因此,盲目地追求功能的多样,只能使受众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消费者追求的是方便、快捷、低成本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如果终端产品一味地拓展功能,只能增加产品成本,磨灭产品特色。

在媒介技术带来的可能性与众口难调的现实之间的博弈中,满足受众需求固然重要,但是盲目地依从受众,完全按照受众的需求来制定媒介的发展规划则会陷入盲目扩张的怪圈,逐渐偏离发展的轨道。如何清晰地了解受众的真实需求,并以此为参考综合各方面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媒介发展构想,是这场博弈中媒体需要深思的问题。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经提出过著名的“媒介即讯息”理论。他认为,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并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介所提示给人们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换句话说,人类只有在拥有了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因此,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在分与合的博弈中,媒介融合带来的多媒体、高互动性等全新体验改变了受众的阅听方式和生活习惯,从而使受众对媒介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未来的传媒格局将呈现何种图景呢?

三、Web3.0技术主导下媒介融合的愿景――云信息超市中的自媒体移动传授

技术因素是推动媒介融合趋势出现的关键,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以移动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传播高科技。从Web1.0的大门户时代,到Web2.0的互动时代,再到如今日益兴起的Web3.0概念,媒介融合的趋势伴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加深,并不仅将对未来的传播格局乃至对未来的社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Web3.0的核心是语义网的思想,强调网络的个性化和智能化,尊重用户体验,具有极强的数据整合能力,能够适用于多种终端平台,尽可能地满足受众自由便捷地获取信息的需要。

与web3.0技术环境相呼应的是云计算的提出与发展。当前云计算最主要的应用方向就是以互联网应用领域为代表的大数据处理。传媒采用云计算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检索和呈现,从而为受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海量信息体验,受众的多元需求得到了最大限度地满足。

同时,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与普及,也为传媒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要在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个人终端用户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用任意方式,高质量地完成任何信息之间的移动通信与传输。

在Web3.0的技术环境下,在云计算的推动中,传媒格局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受众的自空前加强,他们不仅可以自由地选择所需的信息,还进一步开始自主使用媒介,成为信息的者与传播者。就在大型媒体组织与微小受众之间的博弈不断深化的时候,媒介融合的新形态自媒体应运而生。

自媒体(We Media)的定义是由美国的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学者提出的,认为“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博客、微博、SNS等都是自媒体的表现形式。

当前微博的兴起使普通网民成为新闻源的提供者,同时也是新闻信息的接收者。从郭美美的名牌手袋到故宫破碎的瓷盘,从日本地震中的核辐射危机到温州动车事故,无不展现着自媒体的强大力量。在此,笔者大胆地对媒介融合的未来图景进行展望。云计算提供的海量信息犹如信息超市一般琳琅满目,每一个用户就是一个终端、每一个终端都是一个具有个性化需求的自媒体。在Web3.0技术环境下,用户在云信息超市中自主地信息、接收信息,整个信息超市就由一个个自媒体聚合起来,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的传播机制。此外,受益于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大发展,受众将不必端坐在电脑前。未来的终端设备将具有更高的移动性,使每一个自媒体都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由、便捷地信息。而专业性的媒体组织在媒介融合趋势日渐加深的同时,也将逐渐改变自身的定位,向内容生产和终端平台研发这两方面转移。,昔日具有绝对控制权的传播者和把关人将变成为受众提供便捷信息服务的协调者与维护者。

篇(4)

关键词 媒介融合;《穹顶之下》;必要性;突破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4-0172-01

在现代媒体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网络新媒体的移动化、全球化和融合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网络新媒体的受众规模日益扩大,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成为促进社会改革的一大驱动力。

2015年2月28日,柴静自费录制的有关雾霾污染调查的专题纪录片《穹顶之下》正式与受众见面,并迅速引发全民观看与评论热潮,成为2015年首场公众事件。《穹顶之下》的迅速走红,引发了传媒界的深思,似乎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带来了新的突破。

1 媒介融合的必要性

新时期以来,媒体行业取得了迅猛发展,逐渐由传统纸媒向广播电视等多元化媒体发展。近年来,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成熟,互联网成为媒体传播的主要媒介,许多新闻消息利用互联网传播,能够在第一时间传播到全球各地,真正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即时性。此外,媒体多元化发展也进一步丰富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提高了信息传播针对性和有效性。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成熟,媒体市场也面临着新的洗牌,以往单一的媒体传播将被多元传播所取代,不同媒体之间深入合作,实现媒介融合,将成为现代媒体发展的必然方向。

客观来讲,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新媒体,都有着彼此独特优势,也有着各自局限,所以只有通过媒介融合,取长补短,才能进一步拓宽自身的发展空间。而且,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中,媒体行业的产业特征和市场经济体制也要求媒体之间进行深入合作与融合,通过媒介融合,能够降低媒体运营成本,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此外,新媒体作为一种与传统媒体相对应而出现的新的媒体形式,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可能性很高,并集中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新媒体受到了政府全面的政策扶持。另一方面,网络新媒体的传播效益更显著,受众规模更大。总而言之,媒介融合有着媒体自身发展和时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 媒介融合的新突破

《穹顶之下》的走红绝非偶然,它深刻地把握了媒介融合的关键点,也带来了媒介融合的新突破,并集中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2.1 时间节点的碰撞

《穹顶之下》在上线时间的选择上可谓是独具匠心,首先,周末可长时间地处在新媒体所创造的舆论世界中,拉长话题的生命周期。包括视频网站、门户网站、自媒体平台在内的新媒体空间,周末的编辑频度低于平时,可让话题占据尽量多的入口资源。这恰恰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不同的地方,后者因深度报道,及版面周期的需要,重要新闻选择工作日,以取得最佳传播效果。其次,春节后首周属于话题空档期,新媒体舆论场中热门话题缺位,这样一个公众性选题很容易被最大化扩散。最后,选在这个时间点,几乎能够预见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穹顶之下》将是舆论焦点。可以说,《穹顶之下》把握住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时间节点上的碰撞期,在新媒体舆论空间最大化的基础上,实现了信息传播的最佳化。

2.2 内容方式的融合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一个最大误区就是,把传统媒体运作模式下生产的传统媒体文本,平移到新媒体平台上进行传播。但种种迹象表明,这种最表层的合作根本行不通,就像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进化时的各种不适。所谓新媒体产品化思路,指的并非形式上的产品化,而应该是从内到外的嬗变。如何实现这一点,柴静的《穹顶之下》无疑提供了一种可能,那就是内容与新媒体平台的完美融合。可以说,这部纪录片从内容和形式都非常好地匹配了新媒体平台调性,而后者强大的渠道延展能力对其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不是渠道为王,也难说内容为王,二者的深入融合才是媒介融合的突

破点。

2.3 终端渠道的配合

新媒体时代,传播已经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过程,而是多环节、多形式的交替和配合,“传”与“播”不断反复。UGC形式的信息发掘、编辑力量的介入和整理、衍生话题的发起和组织、编辑力量的后期多形式整理,及多重媒体形态的跟进……整个过程中,终端渠道的配合就是关键。这一点,各大新媒体平台都做得不错,即时介入,并全力响应。比如优酷最早了这个纪录片,并在PC和移动端都给了头条的位置,在官方微博、微信上也进行了推送;搜狐、爱奇艺、腾讯视频等也有相继跟进,全资源支持。正是这样的全媒体形态配合,才将播放量共同推向最高。当天不仅在腾讯视频web端、移动端进行了首页推荐,腾讯网也提供了首页推荐资源,并推出了专题。最为重要的是,腾讯视频还运用了微信这档移终端的核武器,基于社交媒体途径对纪录片进行覆盖性推广。截止到3月1日12:00,该纪录片全网总播放量11706万次,其中腾讯视频总播放量已达8793万次。由此可见,终端渠道的完美配合,对实现媒介融合是多么的重要。

3 结论

《穹顶之下》似乎在告诉我们,现有的媒介融合,太过追求技术层面的融合,但真正能够取得成功和突破的,还在于对时代精神的顺应、对传播规律的尊重,对传媒技术的合理运用,而并非盲目贴合,一味跟进,削足适履。在新闻价值论理的框架之内,以自由平等、去中心化的时代精神为指引,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融合才能找到新突破口。

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弊端,没有哪一种媒体能够完全取代另一种媒体的传播方式。不同媒介之间有着许多共同点,这也为实现媒介融合提供了可能,媒介之间的合作、交流和融合,必将全面提高现代媒体的表现力,丰富现代媒体的表现内容,加强现代媒体的互动性。总而言之,媒介融合势在必行,寻求媒介融合的新突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生庆.“微小时代”手机视频的媒介融合[J].商业文化,2014(20).

[2]龚军.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之路[J].新闻传播,2014(15).

[3]伍湘.浅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J].湘潮(下半月),2014(12).

篇(5)

关键词: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1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新要求

互联网与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以及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与广泛普及,已经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使媒体格局与舆论生态都产生了全方位、根本性的变革。据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互联网普及率达59.6%;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全年新增手机网民6433万”[1],手机上网已成为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方式,这就导致传统纸媒逐渐走向了萎缩。那么,传统纸媒如何生存、发展,继续发挥其功用?唯一方法就是要适应新媒体传播的特点,这就推动了原本单一化的纸媒逐渐走向了融合,媒介融合也就应运而生。何为媒介融合?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给出了较为全面的解释,他认为:“媒介融合就是在以数字、网络以及电子通信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以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2]蔡雯教授的解释虽然偏向宏观性的理论阐释,但他的理论性阐释中突出了媒介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这就是要求新闻传播人才具备媒介运营能力。我们结合申报传媒公司新媒体采编招聘岗位要求,具体分析一下新闻传播人才需求的变化。一是对新闻敏感性、文字功底、团队合作等要求是不变的。二是对新媒体运营能力提出高要求,要精通微博、微信、客户端的新闻用语、营销方式。三是没有明确学历的要求,反而突出岗位人才的媒介融合的特性。首先采编岗位融合,采编不仅仅是文字、图片,更重要的是视频,这就是媒介内容生产的多元融合;其次是市场运营与采编的融合,甚至是不同运营平台的融合管理,这就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2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新闻传播教育的“老问题”更加凸显

新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新闻教育存在实践与理论脱节,培养方式与信息技术脱节,师资队伍总体上缺乏媒体工作经验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媒介融合时代会更加凸显。媒介融合更加突出了新闻传播人才的实践能力,不少高校也在积极回应媒介融合,教师讲课经常会提及新媒体、媒介融合,部分学校也设置了媒介融合的课程。但由于媒介融合发展时间不长,当前新闻传播方面的教师在进行专业学习时,还未出现媒介融合,因此,他们在媒介融合课程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也处于摸索阶段,尚缺乏系统的教学方案。因此,他们采用的方式,也仅仅是添加了一些媒介融合的内容,或许能暂时地满足媒介融合人才需求,但从长远来看,很难真正促进高校新闻传播人才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2现有理论教学模式难以适应

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要求目前,由于上述“问题”一直未解决,高校的教学资源,如教材、教学设备等依然偏向于理论教学与传统主流媒体,因而与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的运营不相适应,从而使得高校培养的新闻传播人才难以迅速进入工作岗位。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高校并未从时展的角度调整、创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与体系是其重要原因,固守于传统重理论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体系,或者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局部的、碎片化的“修补”,很难培养出社会需求的新媒体人员[3]。

3媒介融合时代创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途径

新闻传播在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力与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媒介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媒介融合广度与深度会日益增加,新闻报道内容、形式也会越来越丰富、多元,培养新时代高质量新闻传播人才乃是当前的重要任务。除了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人文精神、新闻理想与新闻职业道德等,本文认为高校迫切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创新当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

3.1与时俱进,更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

目标是行动的指导,新闻传播教育“问题”的存在,与高校教学理念、目标未能与时俱进地调整、更新有很大关系。为此,我国高校应基于媒介融合发展的背景,重新审视当下的复杂传播图景,突破“采、写、编、评”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与媒介融合、大媒体产业发展相关的人才培养目标,各个高校应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探索适合具体的培养目标[4]。在具体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上,一要增开新媒体、媒介融合等专业课程,早期可以借鉴国外大学的课程内容,但最终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媒体课程结构;二要调整课程结构,突出新媒体、社交和移动互联网、数据新闻等;三要更新教学资源,构建新媒体教学平台,组建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传播实验室,如VR技术、AR技术、MR技术等新媒介技术,革新新闻生产、传播方式、叙事模式,从而突出新闻的真实性,提升大众对新闻的理解与接受程度。

3.2突出新闻传播人才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性是新闻传播学的生命,其教学必须突出实践性教学。实践教学可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校内开设实践课堂,结合校内开设各种微博、微信、官网、公众号等媒体平台,每个学生都要参加,如重庆某新闻学院开设了“传媒新视角”“编导派”“咪点儿”“淘学猫”“视说新语”“欧了”等多个新媒体平台,为新闻传播人才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实践教学基础。第二步各个高校要积极与新闻媒体合作,发展校外实训基地,有条件的高校还应积极发展定点合作教学的新闻媒体,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创造更多实践平台与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在校期间熟悉各种媒体新闻传播的异同,并培养其新媒体运营的能力。两步走似乎很简单,但其实每一步都很难,每一步都涉及很多方面,其中,师资队伍的组建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一方面,高校应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激励高校教师在新闻传媒领域内进一步深造,并要求每位教师都具有丰富的媒介融合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要有人才引进计划,从国外聘用优秀传媒人才,从国内传媒引进实践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到学校任教,多管齐下,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篇(6)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一、媒介融合时代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1)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欠缺,教学理念陈旧,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在近些年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高校学生扩招的背景下,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2011年底,在教育部备案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教学单位达到975个,在校学生人数近20万人。[1]大量具有高学历的青年教师从新闻院校毕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未经过媒体实践锻炼,实践能力和业务经验不足。据华中科技大学吴廷俊、王大丽对我国五所著名的新闻学专业的65位在职教师的调查,其中只有18位有新闻业务实践经验,仅占总调查对象的27.97%。[2]在大部分具有高学历的专业教师看来,新闻实践教学内容的学理性不深,简单易学,学生毕业后经短期培训即可胜任相关工作,相较于实践,学生更应在学校打牢专业理论基础,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结果是教学内容往往纸上谈兵,学生应用能力不足。此外,教育部考评高校的重要指标是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绝大多数高校的教师评职晋级考核也以学术研究水平和成果为依据,鼓励学术研究型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专业教师对业务实践的重视程度。

(2)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未与时俱进。首先,传统新闻教育中,新闻实务课程的内容指向基于专业导向,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单一媒介介质形式划分,忽略了现今不同媒体间日益融合的总体态势,媒介融合思维匮乏。专业间分业较为明显,学生的跨专业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明显不足。同时,同一种实务技能根据不同媒体分设课程,也必将造成教学内容重复、教学资源浪费。在新媒体时代,这种课程体系培养出的学生的专业能力难以适应新媒体发展要求。其次,在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上,或因教师理念没有及时更新,或因专业实践平台条件所限,我国为数不少的高校存在重视理论、轻视实践课程的现象,实践性课程和学时偏少,结果是实践教学虽然存在却流于形式,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实质性的锻炼和提高。

(3)专业实验室单一,且建设落后于媒介技术的发展。新闻专业作为人文社科学科,开设成本相对较低,这也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高校纷纷开设新闻专业的原因之一。因各高校办学经济条件存在差异,专业实验室并非高校新闻院系“标配”。即使是具有专业实验室的高校,实验室设置方面也存在着相对独立的普遍现象。例如,报纸编辑实验室、摄影实验室、广播电视节目编辑实验室等,这种相对独立的实验室无法满足融合性实验教学;另一方面,媒介技术日新月异,更新速度快,我国高校现有专业实验室设备老化现象较为普遍,无法满足新时期实践教学。

(4)地方院校缺少与媒体沟通联系,社会媒体实践基地多以传统媒体为主。因所在地区的媒体欠发达,我国很多地方新闻院校缺少与媒体沟通和联系,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专业实践平台,毕业实习往往流于形式。另外,现今我国大多数高校新闻院系毕业实习单位以传统媒体为主。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新媒体实践能力较弱;一方面是因为网络及新媒体机构接受实习能力有限。

二、媒介融合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人所必须具备的跨媒体传播策划、资讯整合的能力、“融合新闻”的制作能力以及大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等,都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认为:“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需两类新型新闻传播人才,一是能在多媒体集团中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3]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特色定位和办学实力,在培养目标上有所侧重。传媒类高校可以将第一种人才类型作为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学生整合传播意识、综合策划、媒介经营管理能力等,地方综合型高校的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后者,主要培养学生多媒体技能。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应成为当下多数综合类高校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一专”体现在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功底,“多能”体现在多学科背景和多媒体技能,在媒介融合时代,单一的专业技能难以胜任媒体工作。从新闻传播学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上看,专门学科基础教育体系的引入和跨媒体工作能力教育体系的建造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体系改革的两个重点。[4]

三、媒介融合时代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

(1)加强专业教师全媒体实践技能培训和教学理念更新。面对新媒体环境,高校新闻教师队伍面临着知识体系重构、实践技能向全媒体化发展的迫切形势。首先,高校应加强专业间的内部融合,探索与媒介技术相关的专业与新闻专业在教学、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合作,将具有媒体技术背景的教师充实到新闻专业师资队伍,在此基础上,带动本专业教师学习网络及多媒体技术,提高其全媒体实践技能。其次,高校新闻院系应加强与新闻业界的业务交流“融合”,创造条件支持中青年教师“走出去”,到新兴媒体进行中短期的实践锻炼,掌握全媒体实践技能和业界的发展动态;同时做到“请进来”,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媒体人引入新闻实务课堂、定期开办业界前沿讲座,专业教师要与业界媒体人经常性地讨论媒介融合的最新发展趋势,不断探索改进新闻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2010年,教育部正式批复设立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简称:MJC),实行高校与媒体双导师制,这可为新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供范式借鉴。当然,在尝试将业界媒体人引入新闻实务课堂的实践中,应在教学方案的制定、遴选教师的标准、教学方式方法探讨等环节做到制度化、规范化。

(2)构建多层次媒介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在媒介融合时代,必须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课内实训与专业实验、校内外实践平台为主的多层次媒介融合实践体系。

1)开设适应时代形势的媒介融合专业。美国密苏里大学早在2005年就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媒介融合专业,为学生提供新闻传播技能的全面训练。新时期,我国高校新闻院系应及时改变对专业求精求专的陈旧教学观念,改革以往以单一媒介设置专业的陈旧做法,着力建设媒介融合专业。

2)革新专业实践课程以及考查方式。我国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周期性和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之间存在巨大矛盾,新闻专业课程内容往往落后于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专业实践类课程设置必须具有前瞻性,在课程设置时应洞察未来几年内媒介的发展趋势。同时,要提高融合媒体实践课程和学时的比重。在实践课程考查方式上,以实践作品为评判依据,并积极鼓励学生们进行以融合新闻实践为主的尝试和锻炼。

3)建立校内外多层次的实践基地。在校内媒体建设方面,高校新闻院系要和学校宣传部门密切沟通协调,着力构建以校园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双微(微博、微信公众号)社交媒体为主的多层次的校内媒体实践平台。在履行高校对外宣传职责的同时,平台也将成为新闻专业学生在走向社会前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新闻的试验田”。在新媒体时代,高校要特别注重高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建设,以此提高对外宣传的信息传播水平和舆论引导能力,锻炼学生新媒体实践能力,笔者所在的高校在这方面工作成果较为突出,每天及时更新的图文、视频信息得到了师生的广泛好评。加强校外媒体实践基地建设,将校内实验平台与校外媒体实践基地在业务上进行衔接合作,鼓励低年级的专业学生在校内实验平台实践,最后一学年的假期实践和毕业实习到校外媒体实践锻炼,要扩展校外实践基地渠道,特别是让学生到新媒体机构锻炼学习。

(3)更新教学设施,着力建设融和媒体实验平台,构建交互式的新媒体教学实验环境。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活动已不是简单的单一媒介信息采集和编辑整合,应打破传统教学实验平台设置以媒介形式为依据的藩篱,着力建立多功能、跨媒体的融合媒体实践教学平台。平台的教学设备要及时更新,力争做到时新性和前沿性,同时要注重平台与业界的衔接,在业务流程和工作环境方面模拟真实的媒体工作模式。要把融合媒体实验平台打造成为课内外实践与实验、校内外实习的综合性平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平台为新闻实践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雷跃捷.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成就和问题[J].现代传播,2013(3).

[2]吴廷俊,王大丽.从内容调整到制度创新:中国新闻教育改革出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7).

[3]蔡雯.媒介大汇流下的融合新闻[J].传媒观察,2006(10).

篇(7)

关键词: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发生改变,需要进一步完善、创新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升,才能引导他们更好的完成未来的新闻工作。

1 媒介融合时代下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根据相关调查和分析可知,新闻编辑业务发生的各种变革,是由如下几种因素引起的:第一,多种媒介的重组与整合;第二,新闻生产流程的再造;第三,公众参与到新闻内容的生产中。因此,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有着很多挑战、新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记者从单一形式向着全能方向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媒介融合时代的记者必须完成多个方面的跨媒介新闻工作,并灵活运用多种媒体工具、技能等;第二,从单纯的信息生产者向着知识生产、管理者方面发展。在媒介融合时代下,新闻记者不但要具备制作跨媒介新闻内容、应用多种多媒体的能力,还必须快速整合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将其传播到多个平台。所以,媒介融合时代下的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应重视的新要求有:第一,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第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较强;第三,思想广、有深度,等等,才能更好的满足媒介融合时代下新闻工作的人才需求。由此可见,全媒体、复合型的人才培养要求,主要指的是:第一,综合素质非常高、政治方向坚定、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等全面发展;第二,岗位职业技能较强、超强适应能力、掌握多种现代多媒体技能。

2 将实践能力作为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核心

(一)培养理念的创新

首先,培养理念必须包括大传播、大新闻、全媒体三种思想。在新闻学专业学生学习、掌握各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他们还需要学习的知识有:第一,社会学;第二,人文学;第三,心理学;第四,经济学,等等。其次,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了新闻摄影摄像、采写等多方面的方法的情况下,他们还需要学习各种媒体技术的特点,并精通一门或者两门媒体技术。所以,媒介融合时代下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必须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升作为核心,才能更好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综合技能。

(二)合理进行实践能力递进型课程群的构建

对媒介融合时代下人才需求具有的特征进行分析可知,在树立上述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合理进行实践能力递进型课程群的构建,如新闻传播综合应用能力方面的课程群、广播电视编导能力方面的课程群、新闻写作能力方面的课程群等,可以确保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如下能力能够得到真正落实:第一,采;第二,写;第三,编;第四,评;第五,摄;第六,录;第七,制;第八,播,等等,是融合式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形成的重要保障。目前,实践教学中的融合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第一,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第二,课内与课外的融合;第三,校内与校外的融合;第四,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

(三)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

由于新闻学是一个实践性要求较高的学科,因此,新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对如下两个方面给予高度重视:第一,实战;第二,实践,以通过模拟、练习、实践等方式,全面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

首先,课程实验方面。在各种学科的教学中,实践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想要提高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并促进其综合实践技能提升,则需要加强课程建设,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理论知识等多方面的能力有着自己打作用。

其次,假日实践方面。通过组织学生利用寒假、暑假的时间去社会上实践,并引导学生应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例如:某个学校组织的暑假实践活动,将其命名为“绿娃子行动”,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是调查某个地区的环保情况、污染情况,并要求学生利用新闻学专业知识进行阐述、呈现,对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等有着极大作用。

最后,专业实习方面。一般专业实习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跨专业综合实践;第二,毕业实习。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中,跨专业综合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环节,可以更好的培养跨媒体、融合新闻工作的优秀人才。因此,通过专业实习的方式,学生掌握的专业专业知识、技能等可以得到全面检验,以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更加努力去改变、提升。目前,跨专业综合实践的媒体环境主要有:第一,电视媒体;第二,平面媒体;第三,广播媒体;第四,新媒体;第五,网络媒体,等等,而实践项目主要有:第一,文化娱乐新闻;第二,经济新闻;第三,社会新闻;第四,法制新闻;第五,体育新闻,等等,需要相关专业的学生与新闻学专业学生一起完成。因此,跨专业综合实践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现代传媒技术,并学习到更多其它学科的知识,而在综合实践完成以后,他们可以在新媒体、电子媒体、平面媒体等多个单位参加毕业实习,以便学生亲身体验真正的工作流程,从而在不断学习、提升的基础上,促进自身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3 注重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的融合性、多元化

在社会、环境等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注重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的融合性、多元性等,才能真正掌握不同媒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对于提升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水平有着极大作用。首先,利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提升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是人文性、科学性、专业性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次,加强校内媒体建设,注重它们的充分利用,如学生电视台、校园报刊、新闻网站等,有利于锻炼学生设计刊物版面、封面等多方面的能力;再者,参与各种大型的活动,如“启明星”杯技能大赛、“大学生电影节MV短片制作竞赛”等,可以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的机会,以便学生发挥自己的实力,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探索能力进一步提高;最后,利用“工作坊”、“校企合作”等方式,鼓励学生完成各种新闻学方面的作业,并引导他们参加各种竞赛、比赛、大赛等,才能更好的提升他们的综合技能。

4 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创新的大环境下,媒介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树立现代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将实践能力提升作为核心,并进一步完善、创新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升,对于真正培养出新闻业发展所需的现代媒体人、复合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罗翔宇.从媒介融合到平台融合――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发展进路[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174-177.

[2]何姣h.浅谈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J].湘南学院学报,2015,04:81-84.

[3]赵作为,邢晓梅.媒介融合时代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20: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