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1 16:39:4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宝立认为一些学校习惯用功利主义价值观来看待创业教育,强调创业教育教学过程的训练功能,而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教育最根本目的。在教育内容上,关注了课程设置的职业性和技能性,忽视了学生社会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在课程设计上,关注操作功能,忽视人文内容;在学生指导上,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化和熟练,忽视学生观察社会、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以及创业意识的指导。任何教育都既是“学问之道”,更是“成人之道”,创业教育亦应如此。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六个关键词
——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认为,义务教育是强制性、免费性和普惠性教育。一、深刻理解“义务”的内涵,在落实政府责任上求突破。二、准确把握“优质”的标准,在实施素质教育上求突破。三、始终坚持“均衡”的方向,在缩小办学差距上求突破。四、不断强化“改革”的意识,在创新体制机制上求突破。五、紧紧围绕“发展”的目标,在提升现代化水平上求突破。六、切实发挥“示范”的作用,在强化引领辐射上求突破。
提升教育品质呼唤智慧型校长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田慧生认为,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逐步深化,我国的中小学教学实践、管理实践中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面对新的问题,从根本上突破制约素质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品质,需要教育智慧,呼唤智慧型校长大批涌现。对个体而言,智慧是人生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对教育而言,教育智慧则首先体现为教育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智慧型校长应具备这样几个特征:有思想、有能力、有胸怀、有个性。要把这样几种品质集中在一起,并有所表现。乐于学习、勤于思考、敏于实践、勇于创新、善于总结,是智慧型校长成长的基本策略。
为“教育管理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叫好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冯新瑞认为,在我国传统的评价体系中,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系统内部的评价,属于“自己评价自己”,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和制约机制,无法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和公正,公信度不高。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近日,西安市引进的这种新的教育评价体系——第三方评价机构,意味着以后教育水平好不好,不再由教育部门自己说了算,而是由第三方独立机构发挥专业人才和技术优势,对教育进行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的评价。这种评价模式不仅有助于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教育管理评估体系,而且更有助于为行政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信息参考。
优质均衡:有效遏制择校问题的根本出路
当代哲学家对科学发展的两种回应
总体而言,当代哲学研究对科学发展的回应,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哲学界,都存在正反两种不同观点,我将它们分别称作“科学万能论”和“哲学特色论”,前者声称一切自然现象都可以用自然科学加以说明,后者则强调哲学的不可替代作用。这两种观点都是哲学家们对当代科学发展的极端反应。根据“科学万能论”的观点,科学发展已经为人类提供了所有可能解释的现实方案,并对人类未来发展提供了可以预期的解决方案。这使得哲学家们对科学研究成果的哲学扩展抱有极大希望,表现为以某一种自然科学研究为模板推进哲学领域的问题研究,或者是按照自然科学的方法重建哲学研究的基本模式。20世纪初期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就是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而当代英美分析哲学中的自然主义进路也充分反映了哲学家们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推崇,无论是在语言哲学、心灵哲学还是在认知科学哲学和实验哲学研究中,我们都可以强烈感受到科学主义传统的深刻影响。从当代哲学发展的历史轨迹看,科学主义传统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倡以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哲学研究,这也带来了当代哲学的革命性变革。无论我们是否承认科学主义的这种历史作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路径为当代哲学研究的确带来了不可否认的影响。然而,这种“科学万能论”的观点明显夸大了科学研究对当代哲学发展的作用,因而存在用科学取代哲学的潜在危险。由于哲学研究具有明显的个人特征而无法重复等性质,一些哲学家就认为,这些性质保证了哲学研究具有科学研究无法取代的特色,因而我们不能用科学研究代替哲学研究。这就是“哲学特色论”的主要观点。这种观点的最初捍卫者来自19世纪后半叶的新康德主义哲学家狄尔泰、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等人,他们坚持严格区分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并认为两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强调了精神现象的优先性和特殊性,而后者仅仅是精神科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同时,他们还认为,自然科学研究对普遍性的追求与精神科学对特殊性的要求,使得两者之间无法相互取代。“哲学特色论”在现代哲学中是以实证主义传统的对立面出现的,这表现为晚年胡塞尔对欧洲科学危机的忧虑、海德格尔对现代实证科学的批判以及后期维特根斯坦对现代科学文明的反思。虽然胡塞尔、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对科学的性质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但在对待科学与哲学关系问题上的态度却基本上是一致的:他们都把哲学研究看作是一种与现代科学研究完全不同的事业,在胡塞尔那里是一种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在海德格尔那里是一种追问科学意义的形而上学,在维特根斯坦那里则是一种反思性的理智活动。因此,哲学研究具有科学研究无法取代的特殊性质。这种“哲学特色论”的观点不仅直接反对把哲学研究混同于科学技术,或者用科学研究方法从事哲学研究,而且试图用哲学的特殊性质反对科学技术的成就,反对哲学研究中的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倾向。从积极的意义上看,这种反对意见对于提醒我们注意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在当代哲学中的泛滥的确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我们更需要看到,这种“哲学特色论”的结果是把哲学研究完全排除于科学发展的视野之外,这不仅不利于科学的发展,也不利于哲学自身的发展。
当代哲学对科学技术研究的介入
从当代科学发展的基本图景中可以看到,当代哲学始终在以各种不同形式介入科学技术的研究,并试图用哲学的方式说明当代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这首先表现在科学哲学研究领域,其次表现在以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交叉学科研究中。可以说,科学哲学研究是哲学家们深入科学研究领域的主战场。早期科学哲学家们,如逻辑实证主义者石里克、卡尔·波普等,坚持把科学研究作为哲学研究的基本模板,以科学主义精神贯穿于哲学研究的全过程。虽然后来的哲学发展逐渐表明维也纳学派“统一科学”纲领的失败,但这一纲领体现的科学精神,即以经验为向导、以逻辑为手段、以效果为目的,却在后来的科学哲学研究中保留了下来,特别体现在具体科学哲学的研究领域中。当前科学哲学研究通常被划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部分是“一般科学哲学”,主要关心的是科学研究的历史发展、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以及科学哲学研究的一般问题;另一部分则是“具体科学哲学”,主要涉及不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哲学问题,从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上讨论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问题。“一般科学哲学”处理确证、语义和科学理论的哲学解释,其中包括了科学概念的操作性特征、认知意义的经验标准、理论的相互融合、科学革命、科学实在论的演变、因果解释、还原论与科学的统一,等等。“具体科学哲学”则包括了物理学哲学、生物学哲学、心理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等等。此外,在当代分析哲学传统中,还有逻辑哲学、数学哲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等,它们不仅与自然科学研究密切相关,而且已经成为当代哲学研究的独立分支领域。越来越多的哲学家已经充分意识到哲学研究对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的介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种介入在以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为代表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如今,认知科学研究已经被公认为具有多学科交叉研究性质的综合性科学,其中,哲学与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语言学与人类学等都被视为认知科学研究的主体学科,共同构成了认知科学研究的基础部分。与人工智能技术相比,认知科学研究是对人类认知获得的性质、范围、形式和表征方式的基础研究,因而应当属于传统科学研究的理论部分。这些研究通常包括了两个主要部分:其一是与人类认知和心灵活动密切相关的内容研究,其二是与认知活动特征描述密切相关的表征研究。内容研究部分主要涉及意识的性质和内容、动物认知、认知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等。这些与当代心灵哲学研究的主题和内容有实质性的交叉,因而说明认知科学与哲学研究的交叉性质。在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活跃的今天,人们对这种技术所带来的一系列伦理问题提出了更多的担忧和思考。应当说,人工智能技术的每一项突破都是在更新人类对自身的认知,不断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相对于人类主体,人工智能构建了一个巨大的“他者”,挑战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这个他者不是被人类奴役的客观对象,而是与人类地位平等的另类主体,甚至就是人类自身。难以想象的是,当人类大脑的所有神经元逐个被硅基芯片或其他人工智能技术所替换,我们在自我审视或审视他人的时候,我们究竟是在审视什么样的对象。因此,在现有的人类社会条件下,人工智能技术自然就会引发大量伦理关切,人工智能技术的利用就会威胁到人类伦理的一些基本信念。这些都迫使我们在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重新思考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
未来哲学的可能性
[关键词]声像资料;分类;高校
声像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研究、教育、宗教等活动中拍摄的具有资料价值、研究价值的照片、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硬盘等为载体,以声像为主文字说明为辅的历史资料。高校既是教育机构,也是学术研究机构,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传承文化等职能,由于高校所承担众多社会职能,所以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也形成了许多档案资料,特别是运用现代技术和设备记录了大量声像档案资料。本文结合高校档案工作的实际,就高校声像档案的分类进行探讨,并就声像档案的开发利用提出自己的思考,以求教于各位同行。
一、高校声像档案分类的思路
1993年11月16日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和《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在《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中提出了高校档案编制的原则是“体现思想性”、“符合科学性”、“重视实用性”,在这一编制原则下将高校档案分为党群、行政、教学、科学研究、产品生产与科技开发、基本建设、仪器设备、出版、外事、财会等十个一级目录,声像档案分别放入相应的一级目录下,没有设置单独的一级目录。但在“关于实体分类中几个问题处理”中进行了说明,指出:从当前高校声像载体档案归档的内容看,基本不超出十个一级类目的范围,故暂不将它与十个一级类目并列,但由于载体和幅面尺寸(类型)不同,保管要求不同,拟作特殊处理:按载体类型分别单独编号排架,同时注明与相应载体档案的参照号。从目前档案发展的形势看,这个编制原则和分类方法,已经不适应高校档案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高校声像资料越来越多,承载声像资料的介质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很有必要对高校声像档案资料的分类进行重新思考和划分。
根据《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结合高校声像档案资料的具体实际,高校声像档案分类必须坚持综合考虑的原则。如果按照载体材料分,高校声像资料包括照片、录音带、录像带、幻灯片、磁带、影视胶片、微型胶片、光盘、优盘、移动硬盘等。高校声像档案资料按照载体材料分是不能明确其内容和价值的,不便于管理和开发利用,必须根据承载的内容进行划分。在对高校声像资料档案进行分类时,一方面可以参考《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有的档案资料可以放入相应的一级目录里,如教学、科学研究可以直接列入进去;另一方面声像档案资料所具有的特殊性,《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所列一级目录有个就没有或者少有声像资料,而许多声像资料又难以归入相应的一级目录里面,因此,需要对高校声像资料档案的分类进行重新思考。在对高校声像资料进行分类时,一是要考虑拍摄记录的部门,如属于行政部分拍摄记录的可以归属到日常活动档案,科研部门拍摄的资料可以归属于科研档案;二是要根据拍摄记录的内容,如科研人员拍摄记录的社会调查和访谈资料、文化遗产资料等,就很难归入《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中的一级目录中,就必须有新的目录,新的分类。否则,在搜集、整理中很容易让这一部分珍贵的档案资料丢失,所以,有必要对高校声像档案资料进行新的分类。
二、高校声像档案的分类
根据目前高校工作的实际和声像档案资料日益增多的形势,我们可以将高校档案资料分为以下几大类:
1、日常活动声像档案资料
高校作为相对独立的教育和科研机构,为了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必然要开展各类活动,这些活动自然要安排摄像、照相人员,对活动进行拍摄记录,从而形成日常活动声像档案资料。
2、教学活动声像资料
教书育人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十报告中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3年4月,在给清华大学的贺信中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体功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是高校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正因为人才培养是高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围绕中心必然有许多教学、教研活动需要拍摄记录,从而形成教学声像资料。如用摄像机和照相机拍摄记录的教学研究活动、精品课程、示范课程、学科竞赛等,还有老师制作的教学课件,这些资料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向外传播,形成共享资源,成为宣传学校教学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另一方面,这些录像资料、照片、课件也是学校教学历史的记载,可以作为永久的资料保存。
3、科学研究声像档案资料
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为。科研工作对于推动高校自身的改革与发展也具有关键的意义。科研既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要求,也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既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学校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用现代技术和设备记录下来的实验过程、研究过程、课题答辩、课题论证、科研成果及其运用效益等,从而形成科技工作声像资料。科学研究声像资料本身生动地记录了科研的过程,既可以作为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参考,也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参考,也是宣传学校科研活动的活态资料,也是记录学校科研过程的永久性资料。
4、社会调查声像资料
社会调查声像资料主要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教师,在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用摄像机、录影笔、照相机等记录的调查对象和调查资料。这类资料主要以录像带、磁带、硬盘等为介质,记录了广泛的社会生活。比如,从事社会学的学者对三农问题的调查和访谈记录,对吸毒群体的访谈和记录,对环境污染事件的调查和记录,对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调查和记录等;人类学者对西部少数民族山区民间知识的调查和记录,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调查和记录;经济学者对新常态下小微企业现状的调查和记录,对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与记录等。社会调查声像资料资料,不仅是学校科研资料的重要来源,为科学研究提供鲜活的资料,也是向政府提供咨询的最有力的素材,还是后人了解这一时期社会现状的重要参考资料。
1.1科学知识主体网络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要明晰科学知识主体网络的内涵,必须首先明确科学知识的生产究竟有哪些主体参与。“主体”一词大体上具有3种语义,一是指事物的主要部分,二是哲学意义上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三是法律意义上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国家。很显然,第1种解释与本研究的内容明显不符。那么,在第2和第3种释义当中,哪一种能更全面合理地界定科学知识生产的主体呢?由于科学知识主体网络的实质是科研主体相互合作而形成的科研合作网络,因此,科研人员作为科学知识生产的主体之一毋庸置疑。谢彩霞(2007)认为,科研合作就是科学工作者为了达到生产新的科学知识这一共同目的或实现各自的科研目标而进行的协同互助的科学活动。我们虽然对此概念比较认同,但其把科研合作的主体仅限为具体的科研工作者个人未免有界定过于狭窄的嫌疑。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即使科研合作活动最终的执行者是科研人员个体,但此时的科研人员个体身份可能不仅仅代表其是一个“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因为他在与他人一起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着众多的道德和法律义务,如实验数据的真实性、研究成果的署名权、知识产权等;二是科研合作活动从启动、延续到稳固甚至解体的全过程,无不受到来自科研人员所在国家/地区及所属研究机构的影响和制约。此外,从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科研合作活动的主体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如邱均平、王贤文、张冬玲、侯建华等人分别针对作者、科研机构、城市、国家间的科研合作状况进行了研究。
由此可见,科研合作活动中的主体不仅包括科研人员个体,同时还应包含参与合作研究的国家/地区、研究机构等不同粒度的群体成员,科学知识主体网络中的“主体”概念应以法律意义上的释义更为全面合理。因此,我们认为,科学知识主体网络是指以参与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研究机构及国家/地区为节点,以其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为链接关系所构成的网络结构。知识网络的构成要素一般从构成网络的节点及其链接关系2个方面来认识。从科学知识主体网络的内涵可知,网络中的节点主要包括参与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研究机构及相关国家/地区3种类型,其链接关系均是相互之间存在的科研合作关系。诚然,科研合作关系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共享资料数据、共用大型实验设备、互派人员考察学习等,但共同署名发表科研成果则是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实质性科研合作关系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形式。在科学计量学中,3种类型节点间的关系分别称之为作者共现、机构共现和国家/地区共现。也就是说,科学知识主体网络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不同的层次。宏观层次的知识主体网络是指开展科学合作研究的国家/地区之间形成的网络(国家/地区共现网络),中观层次的知识主体网络是指开展科学合作研究的相关机构之间形成的网络(机构共现网络),而微观层次的知识主体网络则是指进行科学合作研究的科研人员之间形成的网络(作者共现网络)。同层次网络主体间以及不同层次网络主体间的互动联系与作用,共同推动科学知识主体网络的演化更新,进而影响科学研究发展的进程与水平。分别对3个不同层次知识主体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随时间延展所呈现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可使人们层层深入地洞悉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中的规律性。
1.2科学知识载体网络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载体泛指能够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因而知识载体是指能够承载知识的一切事物。在科学研究中能够承载知识的事物有多种,如仪器设备、实验记录、科学文献等,但在科学计量学中知识的载体主要指科技期刊、科学文献和文献作者3类。科技期刊作为记载、报道、传播和积累科学信息的重要载体,具有时效性、广泛性和连续性的特征,是科研人员传播和分享科学思想的主要平台;科学文献是科研成果最直接、最具体和最终的体现形式,因而,把它们看作科学知识的载体容易理解。之所以把文献作者也看作知识的载体,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a.知识具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显性知识可以用语言文字等工具表达,因而也可以通过其他载体承载和传播。隐性知识是无法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默会性知识,它只能存在于主体内部,伴主体的存在而存在。当然,二者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隐性知识一旦转化为显性知识,其将不再具有隐性知识的性质。b.科学知识的发展具有累积性和继承性。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绝大多数科学新知识、新成果的诞生,都是建立在前人已有知识或成果的基础之上的。为了表示对前人劳动成果的感谢和尊重,科学规范要求后人要在新著文献中以参考文献的形式列出所借鉴成果,以标明相关知识的来源情况,其中就包括成果的作者。c.文献作者主体地位的多元性。作为科研人员的文献作者是科学知识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具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他们不仅是科学知识的生产者,同时也是科学知识的利用者和传播者,具有多元的主体地位。基于以上3点原因,认为把文献作者也看作知识的载体是合乎情理的。
在科学知识载体网络中,除构成网络的节点要素外,还要确定把节点联结成网的关系。在科学计量学的基本原理中,能把这些节点联结成网的关系主要分为2类,分别是耦合关系和共被引关系。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期刊、文献或作者共同引用了其他同一个期刊、文献或作者时,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耦合关系,分别称为期刊耦合、文献耦合和作者耦合,反映的是施引期刊、施引文献和施引作者间的关系,耦合关系的强弱以耦合强度(耦合次数)来表示。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期刊、论文或作者,被另一期刊、论文或作者同时所引用时,它们之间的关系即为共被引关系,分别称为期刊共被引、文献共被引和作者共被引,揭示的是被引期刊、被引文献或被引作者之间的关系,其间关系强弱以共被引强度(共被引次数)表征。耦合关系和共被引关系都能不同程度地反映知识载体之间的引用规律和结构关系,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耦合强度是固定不变的,而共被引强度则是动态变化的。国内著名文献计量学家邱均平教授认为,共被引关系在研究和揭示科学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描绘科学发展的动态结构等方面,比耦合关系更具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更适合当代情报科学研究对象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特点。因此,我们也以共被引关系为切入点,分别从被引期刊、被引文献和被引作者3个层面,探讨科学知识载体网络的结构及其形成演化特征。综上所述,科学知识载体网络是指以被引期刊、被引文献、被引作者为节点,以其共被引关系为纽带链接而成的网络结构。其总体上也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分别对应期刊共被引网络、文献共被引网络和作者共被引网络。3个层次的知识网络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与作用,共同决定科学知识载体网络演化的方向和进程。
1.3科学知识本体网络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本体的概念最早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事物存在本质的研究,认为本体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系统解释和说明,抽象地概括了客观现实的本质特征。1991年Neches等把本体定义为一个学科、研究领域或研究主题中所包含的基本概念(术语)及其相互关系的词汇表,以及结合这些概念(术语)和相互关系来定义词汇表外延的规则;美国学者Gruber提出“本体是共享概念化的明确的规范说明”。从这些概念可知,本体的涵义应该主要是指关于一个学科领域或研究主题的规范化的概念层次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体系。然而,我们的研究目的并不是为不同科研领域构建领域本体,而是借用“本体”这一概念构成“知识本体网络”,以与科学知识“主体”网络和知识“载体”网络形成呼应。但本研究的内容与“领域本体”又不是毫无关系,因为“本体往往包含概念、关系、函数、公理、实例”,而“知识本体网络”研究的切入点恰恰是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因此,我们界定“知识本体网络”是指科学知识主体网络所生产和利用的,知识载体网络所承载和传播的“知识内容网络”。知识是由概念表达的,概念又是由词语(也许其本身也是概念)及其逻辑组配关系来体现,从此意义上讲,知识本体网络实际上是一个共词网络。共词网络中的“词”通常是指关键词、主题词或标题词。关键词指论文中最能反映主题信息的特征词汇,是一种未经规范化的自然语言,来自文献的题目、摘要乃至正文部分。一个学术研究领域,较长时期大量学术成果的关键词集合,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领域研究内容的整体特征,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领域研究的学术发展脉络和未来趋向等。主题词又称叙词,是经过规范化的、用以表达文献主题的词或词组。它优选于众多能够明确表达论文主题内容的自然语言,通过同义词和近义词归并、多义词确指、同形异义词规范等标准化处理后,转换成内涵唯一的单义词或词组。关键词与主题词最大的区别在于主题词经过规范化处理而关键词却没有。由于主题词经过了规范化处理,因此它具有规范性、词义明确且唯一等特点,但往往也具有滞后性。
关键词是未经规范化处理的自然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也正是这个特点使关键词具有了较强的时效性和鲜活性,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地反映文献作者对领域知识的认知状况和研究的前沿动态。标题词是指出现在文献标题中,能够反映文献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一般要求在主题词表中选择。但由于主题词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有时并不能及时地反映新生主题研究的知识内容,因此,作者在文献标题拟定时也常选用最能表达新知识内容的自由词汇,并把其作为关键词进行标著。由此可知,标题词既可能是主题词,也可能是关键词,当然关键词和主题词也会出现重合现象。正是由于这3种类型词汇之间相互包含、错综复杂、甚至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关系,导致了3种共词网络层次间关系的交叉重叠及其边界的模糊性。但从它们各自的涵义及遴选要求来看,主题词共现网络仍处于相对高阶的层次,表征领域研究的宏观结构,标题词共现网络和关键词共现网络则分别处于中阶和相对低阶的层次,揭示领域研究的中观结构和微观内涵。总之,基于关键词、主题词或标题词共现的共词网络,可揭示某学科、研究领域或研究主题的知识结构。静态的共词网络可反映学科、研究领域或研究主题知识结构的现状,而动态的共词网络则反映学科、研究领域或研究主题知识结构的演变过程。随着新文献的持续涌现,新的知识点也在不断地增生,表征知识的词汇及其共现关系的变化则导致共词网络处于动态地演化过程之中。因此,通过对科学知识本体网络进行分析,可动静结合地揭示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热点、前沿及其演变态势。
1.4科学知识网络系统的结构及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科学知识网络具有各异的内涵、构成要素和层次结构,它们相互联系与作用,共同构成了科学知识的网络系统。该系统包括知识主体网络、知识载体网络和知识本体网络3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分别有3个孙系统所构成。由于各子、孙系统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极为复杂,我们拟另专文阐述,现仅以知识主体网络为例进行简要说明。知识主体网络子系统包含作者共现网络、机构共现网络和国家共现网络3个孙系统。科研人员(作者)是科学研究活动最重要的践行者,是科学生产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他们唯美求真的理念,探索自然奥妙的乐趣,永不言输的品格和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发展的进程。科研人员的合作研究状况,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和研究机构在相关合作网络中的地位和声望。换言之,微观层次主体间的互动状况,对中观层次和宏观层次主体间的互动态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若作者间的合作关系匮乏,就不会有机构间合作关系的丰富和国家间合作关系的兴隆。而国家或研究机构的发展规划、科技政策导向、科研评价体制、奖罚激励措施等,以及它与其他国家或研究机构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关系的友好和密切程度,又会反作用于科研人员的科研合作状况。3个知识主体网络孙系统就是在这样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下协同演进的。此外,从3个知识网络子系统的角度来看,由于知识主体网络子系统的主观能动性最强,因此,它对知识本体网络和知识载体网络2个子系统的结构特征具有主导作用。也就是说,知识主体网络子系统是其他2个子系统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和基础。知识主体网络子系统构成特征的变化作用于知识本体网络子系统,不仅可影响知识本体网络子系统构成要素总量的变化,而且可控制其结构演化的速度和方向。同时,由于绝大多数科学新知识的产生都是知识主体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跬步前行,而“巨人”的肩膀就嵌入在知识载体网络子系统之中,因此,知识载体网络子系统的结构特征也会随之发生演化。当然,知识本体网络子系统和知识载体网络子系统的变化也会反作用于知识主体网络子系统,使其构成要素在数量和结构特征上产生适应性的改变。
2科学知识网络的性质与结构特征
科学知识网络是由不同类型的知识节点及各种链接关系而构成的网络,它必然也有自己的网络属性。网络科学研究认为,世界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网络总体上可划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规则网络、随机网络和复杂网络。因网络中节点间产生链接的概率不同,从而形成了3种性质相异的网络类型。当节点间产生链接的随机概率为0时所形成的网络为规则网络,当节点间产生链接的随机概率为1时所形成的网络为完全随机网络,当节点间产生链接的随机概率为大于0和小于1的某一数值时则形成复杂网络。研究表明,规则网络和完全随机网络在真实世界中极为少见,绝大多数都是处于二者之间的复杂网络。不同性质的网络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由于规则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的近邻数目都相同,因此其度值相同,平均聚集系数和平均路径长度均较大;随机网络顶点的度值符合泊松分布,该类型网络往往具有较小的平均聚集系数和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复杂网络由于其网络中节点链接概率分布在0-1之间(不包括0和1)的广阔区间,因此其度分布也存在线性分布、指数分布、对数分布、幂率分布等多种分布规律。复杂网络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小世界网络的最突出特点是网络的平均聚集系数较大而平均路径长度较短,无标度网络的特征是节点度分布服从幂率分布规律。国内外众多研究对3种类型科学知识网络的性质和结构特征进行了统计验证。虽然表中部分研究仅针对某类型网络的一种性质(小世界或无标度)进行了验证,但总体来看,小世界性质和无标度特征兼备,可能是不同学科或研究领域各类型知识网络共同的结构特征。当然,各类型知识网络小世界性质和无标度特征的呈现时点及变化趋势,可能会因学科或研究领域的性质、自身特点、所处发展阶段等方面的不同而表现各异。
3科学知识网络演化的过程机制
演化又称进化,最早来源于生物学领域,指生物在不同世代之间具有差异的现象以及解释这些现象的各种理论。后来这一概念被专家引入不同的学科领域,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交叉学科,如演化经济学、演化地理学、演化心理学等。科学哲学、图书情报学科的有识之士也深受该理论的启发,并把其引入领域内用以阐释科学知识生发、演变的过程和规律。奥地利哲学家波普尔率先提出了“知识的发展同生物的进化有惊人相似”的论点;我国图书情报学家刘植慧则创造性地创立了“知识基因理论”,从知识基因遗传与变异的角度探索知识的演化。机器的构造或工作原理,是“机制”一词的原意,指机器的零部件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模式,以及通过它们之间有序地作用实现其整体功能的运行方式。生物学、医学最先借用“机制”的概念来说明生物机体内各器官之间的联结、调节、作用和运作方式,用生物机制、病理机制来揭示有机体内各种功能及其生理、病理的变化。随后,机制的涵义出现了泛化,在多个学科领域都广泛应用,并衍生出诸如管理机制、动力机制、市场机制、竞争机制、过程机制等众多新的概念。由此可见,“机制”已由机械领域的一个专指概念演变成为“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的普适性概念。因此,演化机制可定义为“一个工作系统在沿时间轴向演进过程中,其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科学知识网络形成与演化的过程机制则是指科学知识网络随时间延续,其构成要素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从表1可知,不同类型(层次)科学知识网络基本均具小世界和无标度网络的性质和结构特征,因此,从逻辑演绎的角度分析,它们形成与演化的过程机制应该是相同或近似的,即长程链接的建立、网络规模的加速增长和节点间建立链接时的择优偏好。小世界现象由匈牙利作家KarinthyF于1929年最先提出,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MilgramS通过一次信件投递试验首次证实了小世界现象的存在,并提出了著名的“六度分离”理论。1998年WattsDJ和Stro-gatzSH对小世界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不依赖于节点的具置和边的具体形态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网络的拓扑性质,相应的结构称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形成的过程机制进行了研究(WS模型),发现小世界网络具有较高的平均聚集系数和较短的平均路径长度,其形成演化的主要过程机制是网络中长程链接的建立。所谓长程链接是指把网络中相距较远的2个节点直接连接起来的连线。
由于该类连线的存在,使得网络中本来相距较远的节点间的距离大幅缩短,从而使网络表现出平均路径较短的特点。虽然WS模型揭示的是规则网络如何演化为小世界网络的规律,而不同类型(层次)科学知识网络的初始状态可能并非规则网络,但若干长程链接的建立是其形成小世界网络的必要条件之一。不同类型(层次)科学知识网络除具有小世界网络性质外,还多具有无标度网络特征。Barabasi和Al-bert对无标度网络形成的机理进行了研究(BA模型),认为无标度网络形成的过程机制主要是网络的加速增长和优先链接。加速增长是指网络节点的迅速增多,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优先链接是指网络中节点在迅速增加的过程中,优先选择那些具有某种特征的节点建立链接关系。也就是说,在无标度网络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中,并非所有的节点都是平等的,大度节点获得连结的机会相对会更高,即网络中节点间产生链接时存在“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当然,网络科学研究领域关于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形成与演化机制的研究,多是在预先设定网络演化规则的前提下,构建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而得出的普适性结论,而与现实世界中科学知识网络的演化过程可能存在差异。然而遗憾的是,目前针对具体学科或研究领域科学知识网络演化过程机制的研究极为匮乏,且部分研究仍采用计算机仿真方法,或者是对小世界和无标度网络普适性演化机制的统计验证。如刘向等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发现,科学知识网络连接机制中的随机连接相对度择优和时间优先连接来说,作用效果较小;马费成等利用计算机模拟了科学知识的集聚和交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发现跨领域交叉既形成一定集聚拓扑结构又满足学科知识交叉引用的要求,度择优机制保证对经典科学理论的继承,时间优先机制则促使对最新知识的吸收和发展。王晓光、赵丙军等分别对国内管理学和国外力量训练研究领域科学知识网络形成演化的加速增长和择优链接等普适性机制进行了统计验证。此外,余丰民等研究认为,研究团队良好而长期的人才培养机制、拥有某种独特的优势资源、广泛的人才流动以及重大科研项目的集体攻关是较大规模合著网络的形成机制;伊振中等研究表明,团队中不同“群组”结构的形成过程与“群组”结构之间的连接过程是知识团队的成长机制。总而言之,针对不同类型(层次)实际科学知识网络演化机制的研究尚处肇始阶段,严格地说,当前人们关于现实科学知识网络演化机制研究的切入点、分析维度和研究范式尚未真正形成共识,同仁尚需努力。
4科学知识网络演化的动力
在科学知识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其知识网络的演化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有着复杂的动力学原因。对这些动力学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人们深刻地认识科学发展的规律性。由于不同类型知识网络在节点属性和建立链接关系的依据方面存有差异,因此,推动它们形成与演化的动力也并不完全相同。
4.1科学知识主体网络形成与演化的动力
科学知识主体网络的实质是科研合作网络,所有影响科研合作的因素原则上都对知识主体网络的形成和演化具有推动作用。
首先,科学研究的持续发展是各层次知识主体网络形成与演化的基础动力。科学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研究主体进入该领域,从而为它们间进行合作研究提供了可能。反过来,进入该领域的不同层次主体越多,领域的发展速度也相对越快,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促进的关系。
其次,不同层次主体内部竞合关系的变化是网络形成与演化的直接动力。主体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各层次主体均有在一定范围内获取较高地位、声望及更多资源和利益的内在动机。而这种较高的地位、声望等资源相对来说是稀缺的,因此,主体间必然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关系。但过度竞争往往导致两败甚至多败俱伤的局面,各层次主体在竞争的同时也必须相互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效益。
其三,科研主体之间是否进行合作以及合作能否持续,主要取决于合作研究的效果。也就是说,合作研究只有在相关主体认为其从中获取的利益大于不合作时方能产生,在此基础上具有高度互信的合作才能持续和发展。建立在彼此高度信任基础上的科研合作网络围绕共同利益协调发展,是其竞争力之所在。科学研究领域正是由于不同层次主体内部的这种竞合关系的不断变化,才导致了各层次网络结构的持续演化。
第四,科学家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不同层次知识主体网络演化的根本动力。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理论认为,科学的发展受矛盾驱动、需求牵引、外界环境影响等多种力量的驱动和制约,其中科学家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推动科学向前不断发展的最深层次动力。此外,国家/地区或研究机构的发展规划、科技政策导向以及国家/地区或研究机构间的地理距离、社会距离等因素,也会对不同主体的科研合作状况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4.2科学知识载体网络形成与演化的动力
科学知识载体网络形成与演化的动力相较知识主体网络来说更为复杂,严格地讲,知识主体网络形成与演化的所有动力都对知识载体网络的形成和演化具有较大的作用和影响。但由于知识载体网络是由第三方引用而形成的,因此,影响引用的各种因素也都是科学知识载体网络形成与演化的动力。
第一,可被引用对象的迅速增加是科学知识载体网络形成与演化的基础动力。科学史研究表明,科学发展具有累积性和继承性,新的科学发现大多建立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参考文献的知识载体网络的规模、结构以及形成与演化的方向和速度必然会受到可被引用对象多少的影响和制约。
第二,研究主题的衍生、分化与融合是知识载体网络形成与演化的直接动力。领域研究的发展通常表现为研究范围的拓展和研究程度的深入2个方面。在领域研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社会需求的拉动,理论之间或理论与实践之间矛盾的驱动,以及其他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因素的扰动,使领域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会出现较大的发展,其中多伴随着新研究主题的衍生和已有主题的分化和相互融合。作为知识载体的期刊、文献和作者,由于刊发领域相临、研究内容相似和研究专长相近,而常被某些特定的群体引用而聚集成簇,进而推动网络结构的演化。
第三,被引载体的质量和声望及其与引用者研究的相关度和支持度是知识载体网络演化的根本动力。引用者在引用时最为关注的是知识载体所承载知识与自己研究的相关度和支持度,以及载体的质量和声望。载体所承载知识与自己所从事研究的相关度及其对自己所持观点的支持度越高,越容易被其引用;载体的质量和声望愈佳,愈易于被其引用。这些相关引用的结果,导致了知识载体网络的演化。
第四,被引载体的易获得性、承载语言、引用习惯等是知识载体网络演化的外部动力。一般来说,被引载体的易获得性越高,承载语言与引用者所擅长的语言愈相近,其被引用的机率也就越高;不同的科研人员往往有不同的引用习惯,如有人惯于引用国外研究成果,有人则更愿意引用国内的成果等。
4.3科学知识本体网络形成与演化的动力
科学知识本体网络的实质是知识内容网络,其形成和演化主要受社会需求、各类矛盾、其他学科理论的发展、研究技术和方法的更新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首先,社会需求是科学知识本体网络演化的基本动力。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的社会需求,而社会需求的变化,无疑对科学研究的内容具有重大影响。
其次,科学自身内部存在的诸多矛盾是科学知识本体网络演化的根本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因。恩格斯认为,不同理论观点之间的矛盾贯穿整个科学认识过程的始终,矛盾的存在和解决是推动科学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内部的矛盾主要体现在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等方面。这些矛盾的存在,无疑激发了科研人员探索事物本质的好奇心,进而促进了科学知识本体网络的演化。
第三,不同学科理论的发展为学科间知识的渗透与融合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营养。科学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其统一性主要表现为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分化、交叉与渗透。当前,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已成为世界科技发展中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科学研究领域,随着学科理论的发展,相互之间会不断地汲取或输出新的知识养分。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学科特有知识概念的输入或输出,并与领域中已存的知识概念进行整合生成新知识,从而促进科学知识本体网络的演化。
其四,研究技术和方法的更新是科学知识本体网络演化的重要推动力。不同的研究技术和方法所实现的目标也不完全相同,研究技术和方法的先进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的精确性、水平甚至是质量,而研究技术和方法也有一个不断创新、改造和完善的过程。因此,研究技术和方法的更新,有力地推进了科学研究的发展,并推动了知识本体网络的演化。
总之,不同类型科学知识网络的形成和演化既有共同的推动力量,同时也存在各自特有的驱动因素。这些驱动力量既可相对独立地作用于各知识网络的形成和演化,但更多的是相互协同情景下的综合作用。
5结束语
[论文关键词]教育科学 量化研究 文献研究 思辨研究 质化研究
教育学科理论和体系的建构,依然是今天教育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使命。教育学学科界限的模糊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则是教育科学理论建构的根本有效路径。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及其分类
如果将教育学科归为社会科学范畴的话,那么,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即量化研究、质化研究和文献研究方法,理应成为教育学科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法和手段。而思辨研究依然会是教育学科研究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因为教育研究者面对的是一个有意义的、价值关涉的教育世界,教育学科所蕴含着的人文精神和人性特质,使它与人文科学有着天然的联系。
因此,教育科学研究方可归纳为四大基本类别:量化研究方法(实验法、定量调查法、数理分析和测验等)、质化研究(人类学方法、定性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思辨方法(注重纯粹的逻辑推理的一种哲学思辨)。虽然,量化研究与文献研究、定性调查法等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科学属性,具有可积累性、可修正性等特征;都强调对资料数据的科学收集和有效占有,通过严密可靠的数据资料为寻求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和科学性结论提供必要的事实和依据(当然,量化研究通过观察、调查和测量所得出的相关数据属于第一手资料,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中的数据则主要来自于文本,属于第二手资料),但由于研究技术、手段、方法的差异性,决定了它们属于不同的研究方法类型。
二、量化研究的广泛使用是教育科学研究日趋成熟精细的标志
广义上的实证研究包含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学者张红霞认为,实证研究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比如,个案研究如果能把每一步操作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就可以认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重复性。而我们这里所指的量化研究属于狭义上的实证性研究,即主要以实验、调查、测验和数理分析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的实证性研究。实证性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研究范式,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究之中,主张从经验人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
20世纪初,德国学者梅依曼和拉伊力倡把教育研究从哲学思辨传统中脱离出来,走科学化、实验化的路径,要求通过科学的验证来发现和陈述事实,提出只有通过实验与观察,在有意识地简化要素条件下研究教育现象中各种复杂的因果关系,教育学才能成为一门科学。
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方法与技术蓬勃发展,研究方法日趋精细,并陆续引入教育研究领域,促使教育研究呈现出不同的取向和形态。从西方教育科学的发展历程看,教育科学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借鉴、吸收是其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教育研究者通过对教育实践中各种数据的调查、分析,通过对文献研究、质化研究、思辨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对教育实践中的众多实然问题给予问答,并进行了理论上的有益探索。
以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为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教育管理理论的兴起,教育管理科学论成为美国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主流性理论学派。“教育管理科学论将自身奠基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强调教育管理研究立场的价值无涉,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描述、解释和预测功能,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可应用性、可操作性,强调量化研究,重视测量、数据统计,强调观察、实验的重要性,偏爱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尽管教育管理科学论在20世纪70年代后遭到了教育管理主观论和价值论的挑战,然而,纵观今天美国和欧洲的教育研究,量化研究方法依然占据着研究方法的重要地位。
马尔科姆·泰勒在分析了欧洲2000年出版的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17种英文高等教育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后得出结论: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占主导的只有三类研究方法,分别是:文献分析(37%)、多变量分析(26%)以及访谈(17%),这三种研究方法占到文章数的80%之多,即文献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质化研究分别占据了发表文章的37%、26%和17%。马尔科姆还认为,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在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像文献评论、问卷调查和访谈这些方法都非常普遍。
从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看,国内主要教育类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大多是马尔科姆所指的诸如概念分析、批判和现象学等思辨类型的研究方法,而关于量化研究方面的文章内容比较单一,比如,调查问卷类文章主题主要集中在学生经验方面,诸如大学生就业、创业、学习等。有学者在分析《教育研究》所发表的文章后指出,它共登载的165篇研究论文中,主要以思辨、历史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完成的论文为主,占86.7%,其中思辨类论文达115篇,又占有绝对优势(70%)。采用“定量方法”或自然科学方法完成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数理分析研究论文共计22篇,仅占13.3%。
三、量化研究的运用与效用范围
在教育领域中,量化研究要求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立各种关系变量,通过概率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使用经过检测的标准化工具和程序采集数据,同时将事物在某一时刻凝固起来,对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建立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必要时使用实验干预手段对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进而检验某种关于事物客观规律的理论假设。在研究过程中极力排除研究者本人对研究的影响,尽量做到价值中立。由于量化研究所具有的客观性,以及具有明确、具体的操作程序、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等特征,它在宏观研究、因果分析、规律性和趋势性问题的分析、描述、预测及验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马尔科姆对高等教育文章研究方法特点的总结看,采用量化研究的文章主要集中在系统政策、课程设计、高等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经验等研究层面和主题方面,关于教学质量、院校管理等研究则较多采取了混合研究方法。由此可见,教育科学中的量化研究适用于下述研究。(1)适合于宏观研究。即比较适合于教育政策、教育规划和教育预测方面的研究,适合在宏观层面上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趋势性的特征预测,通过教育现象的平均情况和抽样总体的代表性,以求发现问题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2)适合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发现趋势性的因果规律和相关规律。例如,研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GDP之间的数量关系、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相关性分析等。(3)适合于课程改革、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发展等方面的评价、描述和预测性研究。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将数据加以分析和归纳,发现和推断具有代表性的、可推广的特征和模型。(4)能够证实或证伪已形成的理论假设,并不断地修改或完善已有的理论假设。比如,学习心理领域的许多理论就是通过验证或证伪方法发展起来的。
信度和效度是关系到量化研究结论准确和普遍意义的关键性要素,而无论是观察、实验、测量、数据统计,还是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其设计和研究难度都比较大,对研究者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因此,研究者除了需要具有严谨规范的求实精神、较强的演绎归纳分析能力外,还需要对研究问题能够给予合理假设,需要具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字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研究者不仅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样本或者选题值得进行大样本调查,同时在问卷设计、样本选择、信度和效度检验、分析工具、分析深度、合作沟通等诸多方面都应具备科学的态度和较高的专业水准。
四、基化研究的优缺点辨析
实际上,教育科学中的量化研究虽然强调事物的“量化”,即通过对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而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但其根本意义依然在于寻求一种规律性认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只是量化研究更追求和强调科学的程序、手段和步骤,依靠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和相关关系进行调查、测量、计算和分析,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一定把握。一般来讲,在研究阶段上、对问题的认识程度上,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更高阶段。从这个意义上看,量化研究方法有以下优点。(1)量化研究方法符合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教育研究可以定义为对数据(用于分析和研究的各种数字、文字、图象或其他形式的资源)的系统收集和分析,其目的是对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有效的概括、预测、干预和说明。”(2)量化研究有利于数据资料的有效积累,有利于对研究问题的深度解决,有利于克服教育研究中的主观性和各种偏见。如果我们想对大学的教学改革评头论足,必须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型大学和普通大学的教学现状,否则难以令人信服,而这很难通过思辨或文献等方法来完成目的。大学教学的实际状况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真实想法,只有通过问卷调查等量化研究方法才能够真实地得以反映。以张红霞、曲铭峰的《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及启示——基于全国72所高校的问卷调查》为例,该文章通过对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性的问卷调查,通过大量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客观真实地为我们揭示了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情况和影响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其得出的结论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研究型大学(北大、清华除外)的教学质量问题普遍严重;教学经费不足是质量问题的首要原因。由于研究者客观中立的研究立场和科学求实的科学态度,由于问卷内容的严谨规范和数据资料的真实可靠,尽管结论令人意外,但却很难否认该结论的真实性。(3)量化研究能够通过清晰易懂的图表、数字或简短的文字说明事实、实质和趋势。比如,马丁·特罗通过相关数字对高等教育精英阶段、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15%以上)和普及化阶段(50%)作出了科学论段,形象说明了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数字特征。
量化研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量化研究除了对研究者的技术性有较高要求外,还需要研究者秉持一种客观中立的立场,尽量坚持价值与事实的适度分离。但是,当研究者因某些原因想用自己的研究支持某种观点时,就有可能产生偏见,这势必会影响结论的真实性。虽然研究者应坚持价值无涉这一原则,但真正将价值与事实分离却很难做到。(2)作为量化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问卷调查法,其抽样误差总会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使研究的总体效度受到影响。问卷调查和结果往往会受到经费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而且,大多数问卷往往比较浅显,不能深入到引出应答者真实意见和情感,也就不能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以《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一文为例,研究的主题是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的调查,但调查的人群却只有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反映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创业意向与家庭背景关系、大学生赞成创业或不赞成创业原因、大学生创业知识等问题方面,而有些结论与问题内容不构成必然关系。比如,结论对策中的“政府应优化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与问卷内容无法呼应。(3)基于访谈法的量化研究结果的效度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访谈者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4)发现趋势性的因果规律和相关规律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研究者在对复杂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时,不同变量的选择会对结论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如政策等变量因素在实证研究和数据预测中很难得以体现。预测与实际的不符使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对宏观预测的科学性提出质疑。比如,关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预测方面,20世纪90年代相关实证性预测文章对我国2010年的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最大胆的预测也没有超出1000万人,而2008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已经超过2 700万人。在对教育现象的相关分析中,有些相关分析显得比较牵强,令人难以认同。有时从一项相关研究的结果中获得有关原因和结果的推论是困难的。当变量A和B相关时,研究者不能明确地推断出是A引起B,还是A和B是由第三个变量C引起的。
根据2000年版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对研究型大学的最新划分标准,目前美国共有262所研究型大学,[2]而且从世界大学的排名来看,众多的世界一流大学均出自于美国的研究型大学的群体。迄今为止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是领先于全世界的。其他许多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也相继提出了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模式,例如英国的研究主导型大学,澳大利亚的研究密集型大学等。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九五”以来,“211工程”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及“985”工程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取得历史性的发展,形成研究型大学的条件正在成熟。[3]但从总体看,我国的高等教育与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或者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综观世界研究型大学,特别是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历史与发展,可以发现研究型大学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特征。科学认识和全面准确地把握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对于促进我国研究型大学快速、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研究型大学的显性特征
研究型大学的显性特征是指人们可以观测到和可以定量测量的特征,它包括外部贡献特征和内部建设特征。
(一)外部贡献特征
认识和把握研究型大学的显特征最终应看它的外部贡献特征,要看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社会经济效益)。第一,研究型大学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世界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能够培养出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精英人物。第二,研究型大学是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中心,是世界科学技术的重要发源地。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能够产生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在基础研究方面能够对人类知识大厦的构筑作出重大的贡献。第三,研究型大学能够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从长期效益来看,研究型大学所造就的精英人物和创造的科研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短期效益来看,研究型大学把教学、科研、生产三者紧密结合,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直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第四,研究型大学对国家的政治和文化产生影响。[4]第五,研究型大学培养了众多的精英人才和产生了许多重大科研成果,它对增强一国的核心竞争能力和综合国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内部建设特征
研究型大学的内部建设特征有以下几点。第一,研究型大学作为传递知识,特别是创造知识的学术性机构,学科设置和课程设置都比较广泛。学科和课程设置的广泛性可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渗透,也为学科新的增长点和知识的创新奠定基础。第二,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必须是一个研究型的教师。[5]教师既要从事教学,也必须开展科学研究,因为教学和科研是研究型大学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都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其中很多教师是世界公认的学术权威和知名学者,其中还有不少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例如,在斯坦福大学目前的师资队伍中,有17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该校任教。哈佛大学名誉校长陆登庭教授认为:“只有教师的绝对质量达到了国际水平,一所大学才能称得上是一所优秀的大学。”[6]第三,研究型大学生源广泛,包括一定比例的留学生,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很高。生源的广泛性和较大的研究生群体为促进知识和文化的交流与创新提供了良好条件。第四,由于研究型大学的教师都需要从事大量的科研任务,所以大学的师生比例不高。第五,研究型大学办学经费充足。美国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年运行经费一般都在10亿美元以上,其中通过公开竞争而获得的研究基金在学校的总收入中占有很高的比例。[7]第六,研究型大学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和实验室等。一些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拥有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有组织的科研机构,如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国家级的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密切结合,不仅为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科研经费和先进的研究设施,也为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第七,研究型大学实行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方针,除了拥有众多的外国学生、访问学者,还设有国际研究中心,开展许多国际性、地区性的研究课题,这使大学培养的人才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也为解决国际性和地区性的问题作出了贡献。
二、研究型大学的隐性特征
以上分析的都是研究型大学的显性特征,然而,研究型大学最根本和最重要的特征是其办学理念。办学理念和管理体制都是大学十分重要的隐性特征。如果说研究型大学的具体办学模式各有特色的话,办学理念这种内在性的特征却有一致性和可比性。然而由于这些特征不易定量测量,所以往往也不作为评估的指标,有时也容易被忽视,但是这些潜在的和内在的根本性特征对大学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和指导性。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主要讨论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
大学的办学理念是指对大学的理性认识,即对大学的宗旨、使命、职能和精神等的认识。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坚持求是崇真的办学宗旨
研究型大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发源地,在构筑人类知识大厦,探求真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坚持求是崇真的办学宗旨是研究型大学重要的办学理念。牛津大学是产生于中世纪的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研究型大学之一。牛津大学科林·卢卡斯教授认为,大学存在的更高价值是为了探究真理,发现和认识真理。他说,“大学之存在,是为了探究事物的本质;大学之存在,是为了发现如何区分真实与表象。”[8]哈佛大学是美国乃至世界公认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从创建至今的三百多年间,哈佛大学虽然历经变革,但始终以求是崇真作为大学的办学宗旨和神圣使命。
(二)具备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并以此服务于社会的多种职能
现代大学已经形成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项基本的职能,但是不同类型的大学中这些职能的侧重会有所不同。研究型大学强调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并主要通过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服务于社会。哈佛大学的使命陈述是:在各个学科领域发现新知识;保留、解释和重新解释现有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方法、知识、技能和探究问题的习惯,这样他们将会终身不断地追求学问,引领社会向前发展。[9]斯坦福大学前校长杰拉德·卡斯帕尔校长认为大学促进公共福利的主要方法,是促进知识的增长,而不是更多其他的依据政治或社会政策的行动。大学本身就是公共服务的最高形式之一,技术转让不能成为大学的主要任务,应该只是副产品。[10]从英国和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来看,“大学的主要职责是发现和发展各个领域的知识,传承、阐释和再阐释现存的知识,而不是兴办产业”,[11]社会服务主要是通过教学和科研等学术活动来实现的。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一些知名研究型大学以其人力资源和科技优势为依托在其周围建立的高科技园区,促进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学校产学研的结合,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斯坦福大学副校长特曼于在20世纪50年代初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科技园区,它开创了大学在“学术—技术—生产力”转化上独特的办学理念,使得大学与工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斯坦福大学科技园区的崛起为硅谷的微电子工业创造了条件,同时硅谷的发展和斯坦福大学的发展相得益彰。但是从学校的组织结构来看,这些科技园区并不是学校内部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是面向市场,以企业的方式独立运作,与学校的收支没有直接的关系。我国高校十分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建设,目前已有国家大学科技园43家,为培育我国新的
经济增长点,培养创业人才以及缓解高校经费的紧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奉行以学术自由为核心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所持有和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总则。由于大学的根本目标就是追求真理,所以大学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等就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而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需要不断创新的过程。为了保证真理的客观性,学者的活动必须只服从真理的标准。学术自由是追求客观真理的必要条件,是大学生命的真谛,是学术生存与发展的土壤,是大学独特的一种学术精神。大学拥有了这种精神,才成为人类知识的源泉,学问产生的中心。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提到,牛津大学“是众多学派荟萃的场所,各学派人的地位平等,他们的观点仅服从真理的标准,因而他们可以安全地思考和探索问题。”[12]艾略特校长把欧洲特别是德国的学术自由的精神引入哈佛,从此哈佛大学始终把学术自由作为学术研究的基本准则。艾略特的继任者劳威尔校长认为,应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自由探究、发现和传播真理的环境。他说:“教师在课堂上应绝对自由地讲授其研究的课题,责无旁贷地传授他所发现的真理。这是学术自由的首要条件,违背这一原则就会危及知识的进步。”[13]
当然,大学在坚持学术自由的学术标准的同时,也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学术责任。从长远来看,由于学术自由有利于知识的创新和大学的进步,继而最终有利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繁荣,所以,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是统一的,二者是互为促进的。
三、对建设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几点建议
建设研究型大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外部环境来看,第一,国家和全社会应进一步增强对建设研究型大学重要性的认识。拥有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建设一批研究型大学,特别是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产生若干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投入,并将之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第二,国家应运用立法、评价和政策等途径加强对高校的宏观调控。应完善法制建设,进一步规范政府与高校的关系,保证和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应完善对高校投入资金的效率和效益的评价,以促进高校办学效率的提高和学校之间的公平竞争;应制定和完善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和民间团体及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捐赠;应发挥评价和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办出高水平,促进高等教育类型的多样化发展,而不是都向研究型大学或一流大学发展,否则将会导致高等教育结构的失衡。
从内部环境来看,大学除了引进和培养一流的师资,吸引一流的生源,改善办学条件,建设一流的学科之外,还应对大学的办学理念给予更多的关注。大学校长应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积极吸取国际上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发展的经验,不断地探索和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科学地把握研究型大学的规律;同时应能够不断适应国内外社会环境发展的变化,结合学校的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对大学的发展进行合理的定位,确定科学、独特的办学理念,这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另外,还要进一步推进大学的体制创新,为大学理念的实现提供制度性的保障,从而促进大学稳定和持续的发展。应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学术民主和教授治校的作用,这是现代大学保持知识创新、充满活力的重要条件。
注释:
[1]闵维方.关于一流大学建设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3).
[2]http:// carnegiefoundation. org/classification/CIHE2000.
[3][4]赵沁平.与时俱进,适应需要,逐步在我国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2,(21).
[5][7]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院Roger L. Geiger教授于2003年2月24日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所作的关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形成与发展”的演讲内容摘录。
[6][8][9][10][11]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4、88、103、17、111.
(一)高校科技档案的内容
高校科技档案主要包括基建、设备、产品、科研等专业技术档案。我们的研究对象是医科院校,故将科技档案的范围缩小至以下两个主要的方面:
1.高校工作者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形成的科技资料
高校科技档案既包含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形成的结论性资料,又包含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形成的过程性资料,主要有论文、专著、技术图表、技术文书材料等,尤其是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成果及其转化、专利保护等资料,以及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记录、科研平台(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所等)和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等资料。
2.高校工作者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使用的设备、仪器等的档案材料
科研工作中使用的仪器、设备等同样是科技档案的重要形式之一,设备、仪器的档案材料主要体现为说明书、设备安装规格、安装记录、运行报告、设备改造记录等。
(二)高校科技档案的特征
高校科技档案对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了解其特征有利于找准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着力点,帮助我们把握科技档案挖掘与利用的分寸,促使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达到最大化。
1.原始性
高校科技档案是高校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形成的原始性记录,它是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细节及成果的真实反映,真实、完整、准确地记录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过程、细节、成果及问题,能如实地呈现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水平,一经形成,无法篡改。原始性是高校科技档案的根本特征。正因为其真实性,才决定了其本身的重要性。因此建设好高校科技档案对科研工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2.专业性
专业性是高校科技档案区别于其它类型档案的最突出特点之一,它因在高校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与科研过程中形成而具有强烈而鲜明的专业性特征。医科院校的科技档案是以学科专业作为归属,由师生一起组织开展日常的科学研究工作与学习,在一定的专业分工内进行,所形成的科技档案作为医学教学与科研活动的产物和真实写照,产生于特定的专业学科领域,具有鲜明的专业性特征。
3.可开发性
高校科技档案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可开发性,这一特征也正是医科院校科技档案的意义所在。由于医科高校科研工作的特性,其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形成的科技档案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和开发空间,能为医学科研提供丰富的信息和资源,帮助后续研究寻找立足点和依据。医科院校的科技档案能为师生的科研产生启发和参考的作用。同时对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影响科技档案开发利用的因素
1.科技档案本身的质量
科技档案本身的质量是决定科技档案挖掘程度与可利用性的最根本因素,科技档案的质量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内容质量和案卷质量。内容质量即科技档案的内在质量,它反映了科技档案所记录的科研成果的水平高低、数据材料的准确性高低、试验方法的科学性高低等,内容质量是评价一份科技档案的质量的根本指标。案卷质量即科技档案的外在形式,主要包括科技文件材料的系统性、齐全性和规范性。虽然案卷质量不能直接决定科技档案质量的高低,但它可以间接影响科技档案的内在质量,同样不可忽视。高质量的科技档案应当具备几个条件:数据准确、实验设计科学合理、材料齐全、书写规范、材料系统、编撰有序。
2.利用科技档案的方式
科技档案本身的质量和利用科技档案的方式,两者都将对科技档案的挖掘和利用产生影响,不可偏废。高校师生及其他科研人员能否充分并有效地利用科技档案,依赖于档案部门提供服务的方式。为此,高校有必要根据科技档案信息的特点及利用者的需求,将科技档案进行分类管理,科学合理地选择呈现科技档案的方法,做到服务方提供服务快捷而准确,利用方利用资源便捷而高效。
3.利用科技档案的需求
利用科技档案的需求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技档案中凝聚的科研人员的心血,它是决定科技档案质量的根本因素,只有具备高的科研价值的科技档案才有利用的意义;另一方面是外界对科技档案的利用需求,一份科技档案,不管质量多高,其中凝结的知识多丰富,如果没有使用的必要和需求,它的价值仍然是得不到体现的。高校科技档案是高校科技发展的积淀过程,也是科学研究规律探索的一个储藏室,充分利用高校科技档案,不仅对管理者来说是必要的,对科研工作者来说,也是有很大借鉴意义的。
三、当前高校院校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科技档案管理者的素质不高
科技档案管理者缺乏对档案管理知识的学习和经验。医科院校科技档案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缺乏档案管理水平和技巧的工作人员难以胜任其管理工作。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档案信息化,给人们提供一个高质量的信息化档案利用平台,将是高校科技档案发展的一个崭新前景。
2.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资金投入不足
虽然档案管理工作在医科院校中不属于最重要的工作,但是同样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作保障。然而现实是当前学校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少,对渐渐趋于现代化的档案管理,缺少资金配备新型的档案样式,诸如电子制档案、卡片制档案、芯片制档案等新型档案。
3.对老旧档案的呵护不够
医学的特性决定了一些老旧科技档案仍然对现代医学存在参考和利用的价值,然而许多学校的老旧档案,尤其是老旧的纸质档案,面临许多问题,比如纸张老化发脆、字迹模糊褪色,虫害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问题造成了一些重要科技档案的损坏,许多有价值的资料无法发挥作用。
四、高校科技档案开发利用的对策
1.提高高校科技档案的案卷质量
科技档案的案卷质量主要依赖科研人员对科研过程的记录,记录的越完整越详细,案卷的质量就越高,因此科技档案的案卷质量是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来提高的。科技档案的归档在档案管理中是最后的程序,一些高校规定,如果科技档案材料没有归档,那么即使科研工作已经完成了,整个科研项目也不算结束,新的课题研究也不能开展,也有一些高校将科技材料档案是否完成归档作为衡量科技档案质量的标准之一,并与科研工作者的考核、奖励等挂钩。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保障科技档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2.科技档案管理部门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