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房地产行业审计重点

房地产行业审计重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31 16:39:3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房地产行业审计重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房地产行业审计重点

篇(1)

[关键词]房地产 审计 特别风险

房地产行业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使其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公司成为会计事务所的重要客户,同时随着房地产大规模的跨地域扩张,公司的管理幅度迅速加大,企业业务间关联的复杂性急速增加,以及房地产企业的优胜劣汰进程加快,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审计经验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多年的房地产审计经验,着重讨论在房地产企业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必须关注的审计风险。

一、法律风险

房地产业涉及众多利害关系人,包括投资者、债权人、购房人、供应商、政府监管机构等。所以约束该行业的法律法规相当多,如果房地产企业稍有不慎或未按法律规定进行房地产开发,很有可能遭受法律方面的惩罚。所以在审计中应关注以下法律风险:

1、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未取得合规证件

房地产企业开发过程中主要证件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注册会计师审计中应重点关注(1)《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取得时间,按规定房地产项目只有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后才允许开工,但较多房地产企业在资金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往往提前开工以提前实现销售条件;(2)《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取得时间,按政策规定,房地产企业在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前,不能以任何名义向客户收取款项。

故审计中应关注证件取得时间与开工、销售收款时间是否相符,以确定房地产企业是否存在违规开工建设、销售的情况。若有,则必须考虑企业因违反规定而可能遭受的处罚,并考虑对报表的影响。

2、法律诉讼风险

房地产建设中主要涉及主体施工方、材料供应商与开发商的经济关系。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由于重大工程变更、各种无法预料的情况(如遭受经济危机,导致工程停工)出现后,双方很有可能在事项补偿金额上达不成一致,被审计单位通常不会对部分义务进行反映。

所以审计中应关注合同的履约情况,必要时到现场核实重点工程进度。注册会计师若发现未按合同约定付款,则必须进一步确认是否存在争议,同时做好与被审计单位律师的沟通,以判断相关事项是否得到准确报告或披露。

3、交房及办证风险

房地产企业对业主的重要义务有(1)按售房合同约定时间,将符合合同标准的商品房交付业主;(2)按售房合同,在约定的时间完成产权备案。故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还应关注交房及办证中,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的违约行为,若违约是否按售房合同约定合理预计了赔偿费用。

二、税务风险

房地产企业主要的税务风险来自三方面,一是企业所得税,二是土地增值税,三是个人所得税,注册会计师应予以关注。

1、企业所得税风险

所得税风险主要来自商品房交付后,房地产企业以成本不能可靠计量为由,不及时结转收入、成本,导致人为调整某些获利较大项目的所得税清缴时间,达到延迟纳税或平衡纳税的目的。

2、土地增值税风险

土地增值税风险主要来自商品房交付后,房地产企业以未实现100%销售不符合土地增值算主动清算条件为由,不计提已实现销售部分的土地增值税,造成报表反映不实和税务风险。

3、个人所得税风险

房地产企业薪酬在各个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部分房地产企业为减少关键管理员工的个税负担,采用费用报销等多种途径进行逃税。故注册会计会在审计中应重点关注不合理的礼品、服装、房租、会议费等大额支出,尤其关注费用报销较集中,票据报销经手人是关键管理员工的费用。

三、资金运作风险

1、不恰当使用贷款资金风险

房地产业是资本高度集中的产业,据统计,上市公司的房地产企业负债率在40%-80%之间,负债中较重要的部分则是银行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都是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贷款资金属于专款专用,不能跨项目、跨地区使用。但目前房地产企业是多项目、全国化开发,房地产企业主观上会尽可能的把受限贷款资金转为可自由支配资金,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所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中应关注被审计单位不恰当使用贷款资金的风险,对违反贷款合同约定,注册会计师应考虑由此可能导致的银行罚息和提前收回贷款对报表的影响。

2、骗取银行按揭贷款风险

客户的按揭贷款是房地产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部分房地产企业在销售不理想、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会采取假按揭以骗取银行按揭贷款资金。故注册会计审计中,应重点关注按揭购房客户、首付款收缴的真实性,以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骗取按揭贷款的事项。

四、持续经营风险

在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房地产企业的优胜劣汰进程加快,企业之间的分化重组加剧,所以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以下方面的风险,来判断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

1、财务支付能力

财务支付能力是房地产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条件。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是否有重大到期未偿还的工程款、材料款或银行贷款,且该种状况处于持续状态。

2、新项目生产资料土地的获取能力

篇(2)

(一)资产评估机构标准不一

理论上,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是由熟悉房产的买卖双方之间进行房产买卖的价格。在实务中,这个价格通常是由资产评估机构运用评估技术分析市场信息后确定的。但目前,我国的资产评估机机制尚不完善,资产评估师隶属于财政部门、房地产评估师隶属于建设部门,土地估价师隶属于国土资源部门,这就造成了各部门间对房地产公允价值的评估基准的不同,评估权威性不够高等问题。

(二)监管机制不够健全我国的法律没有对会计舞弊的规范条款,缺乏对舞弊责任的明确规定,对应的处罚机制也不够健全。这使得企业可以利用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对企业利润进行调整来到达舞弊的目的。我国的国家经济监督机构包括证监会、国家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而它们的监管能力是有限的,一些房地产企业利用这些监管漏洞非法牟利,导致投资性房地产信息的不公允和不公开,严重影响了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完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对策

(一)提高投资性房地产的估值技术为提高对房地产地产估值的准确性,就必须首先明确量化房地产价格的标准。相关标准的制定机构应充分考虑该地的经济发展与人们的平均收入情况,根据相关经济信息,采取部分指标作为其量化尺度。再寻找出相似的房地产后,借鉴资产评估中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的方法,根据它们之间的不同制定修正系数,以达到提高估值准确性的目的。另外,相关机构还需建立房地产行业统一的市场信息数据网络和数据库。统一的市场信息数据网和数据库能方便企业获取该地区权威完整的信息,使评估人员有了运用估值技术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公允价值评估的依据,保证了结果的客观准确性。

(二)逐步完善准则体系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够得到广泛运用的条件。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时期较晚,大部分都引用于国外的研究成果,未能有效的与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相结合。在制定公允价值运用框架时,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充分考虑其可操作性,使会计政策能够真正解决经济中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对计量目标提供明确的阐述,例如,对一般性或偶然性的投资性房地产,应规定是采用当时当笔的交易价格,还是充分竞争的交易方式来作为其公允价值。

篇(3)

【关键字】房地产市场;市场调控;对策研究

前言

我国房地产市场近年来呈现建设周期短,市场供求量大,房价逐年上升等趋势,在带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诸如:市场饱和,经济因素不稳定,民生需求不匹配等缺陷。因此笔者认为,深入认知我国房地产市场对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中国经济以及建筑企业的重要性,了解现阶段房地产市场调控现状,才能对市场出现的问题做出合理性,针对性,有效性全面调控。

1、我国房地产调控重要性

房地产调控一直是国家经济调控的重点领域,房地产市场与金融,电气,汽车制造业并称为为我国关键四大经济命脉之一,在影响程度上甚至占据核心地位。自从我国实行住房改革后,我国建筑业市场从“粗放型”逐年向“计划型”方向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也直接刺激国家经济脉搏,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据不完全统计,11年国家房地产行业占GDP比重约为8.35%,比财政性教育经费的3.48%高了将近3倍,由此可见房地产行业经济利益对我国整体GDP和经济走向的推动作用有多重要,因此加强房地产行业调控是确保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亦是国家经济呈现良性化,规划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特别是08年金融危机,对当时房地产的泡沫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后,社会各界深刻意识到,必须由政府介入由市场经济体制作为风向标的房地产行业,因此,因强化国家宏观调控,促进内需,制定行业刺激发展政策等方案,例如:11年国务院颁布的针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国八条”市场政策。

1.1维护国内和谐稳定

在“粗放型”经济建设阶段,房地产行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重要经济利益增长,但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增长呈现多元化发展,一路飙升的房价与民众消费水平呈现严重倾斜现象。国内房价的快速增长对社会安定,民众生活以及国家经济平稳发展产生消极影响,造成房地产泡沫经济现象,其背后蕴含金融危机以及民怨,严重者将使社会出现不稳定或动荡因素。

1.2确保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城镇化进程

实行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建设是党和政府近几年重点关注领域,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有三大核心因素:招商引资,土地承包,房地产建设,作为我国基本发展策略的城镇化进程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过高的房价以及土地高竞争价格必然使这一基本发展策略无法快速落实,阻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进程。

城镇化的缓慢推进,不利于招商引资以及城市整体竞争力,对整体经济效益势必造成冲击。

2、房地产市场调控现状

房地产行业调控是综合及系统工作,处于房地产行业对国家经济的推动作用,在进行调控过程中,国家利用经济法律或行政等手段,在宏观上对房地产行业效益及发展趋势进行指导,监督和调节,为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供求平衡以及需求结构整体优化。由于我国房地产调控跨度大,在实际调控过程中出现如下几点问题:

2.1缺乏有效调控机制

我国近几年针对日益高速增长的房地产市场相继进行政策调控,主要调控政策包括国十六条,国八条,新国十条,23号文件以及18号文件等,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建立在宏观调控基础上;而在房地产发展过程中以及经济建设蓬勃发展中,并未对以市场经济体制的房地产经济进行微观,有效的市场调控机制;致使各房地产开发商在庞大经济利益驱使下,根据自身需求随意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涨价以及压制民工工资等现象。

换言之,在宏观调空中,国家通过相关政策以及调控措施占据引导地位,但在市场机制调节过程中,宏观调控并未与市场经济调控有效结合,形成经济产业链脱节现象。在房地产行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利益为核心的建设概念深入人心,导致出现建筑结构混杂,工程质量不合格等,特别是在以稳固社会安定,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拆迁补助房中更是屡次出现不合格建筑工程。

因此,现阶段房地产市场缺乏连续性,高效性和有序性,应以市场调控为导向,国家宏观调控为辅助机制。

2.2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最终的危害即会引发金融危机,房地产泡沫经济即是在持续走高的房地产价格变化中容易造成人们拔高对房地产行业未来走势价格的预算,随着价格不断上涨以及投机资本持续增加,民众购买力并未实现实质性增长,市场供需结构严重失衡,房地产价格远高于其成本价格,由此导致房地产泡沫。

而现阶段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民众追求高质量,高品质的生活理所应当,但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房地产行业利润率远高于其他国家,其他行业均利润率。我国和欧美发达国家房地产利润率为35%和5%,并且我国泡沫经济依然有持续上升趋势。

此外,国家在降低房地产泡沫经济采取的措施包括:提高首付金额和贷款利率,以高投资,低回报来阻止房价过快增长。从某些方面来说,此举可对有关人群起到抑制作用,但从长远考虑,此举仅会延长贷款周期和还款金额,并未对房地产价格以及市场需求起到抑制作用;从另一面来说,民众在购置房产时不仅要为泡沫经济买单,更要多付近一半利息于银行,更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

例如:在05年出台的新国八条中指出,应严格税收制度和征收政策,调整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并于同年十月针对二手房要征收个税,但诸如此类提高购房门槛并未对我国房地产行业产生实质性调节作用。

3、强化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相关对策

针对上述过程中出现的房地产市场治标不治本现象,在深入落实国家宏观调控颁布的各项准则同时,为起到房地产行业标本兼治目的,笔者认为,应在如下方面做好相关措施:

3.1实行财权与事权匹配原则

房地产市场调控未做到标本兼治原因较复杂,除上述泡沫经济和缺乏有效调控外,对地方财政的过于依赖是重要原因。因此在进行房地产宏观调控过程中,防治房地产价格上涨,应从财政分权角度出发,针对地方财政完善分税分收制度,落实财权事权匹配等原则。

在具体实行方式上,对各级地方政府行为职责进行有效划分,具体划分以各相关政府职能权力以及行政隶属关系为准则,避免出现传统地方政府中事权统一局面。

此外,应建立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权,07年8月份,我国政府提出完善保障房住房制度,提高经济房,廉租房普及力度,在实践方式中:地方政府应完善地方财政税务体系,对企业或房地产开发商加大财产税,房产税以及土地使用税征收力度,针对个体工商户加收营业税,丰富地方财政税务体系。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将地方税务整合用作廉价房过经济保障房建设,实现中央对地方财政体系转移,让工薪阶层或低收入人群能购置经济保障房,有利于我国民众安定以及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固发展。

3.2强化与金融政策的融合

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根本目的是让房地产价格以合理,稳定的方向发展。土地和资金是房地产市场供应量的关键两大要素,因此,与金融政策的配合是对房地产价格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因素。

首先,国家联合地方财政部门强制性制定5年或10年内房地产均价值;针对房地产泡沫经济,风险投资者是造成泡沫经济的有一关键因素,利用逐年提升的房地产泡沫从中获利,在制定5年或10年房地产均价同时,大幅度提升国内购房首付款,并保持现有银行利率,配合限购令,完善房地产交易秩序,加强二手房市场管理,房产投资性质的购买需求会得以抑制。

其次坚持差异化信贷政策;针对国内收入差距较大情形,应融合金融政策,理性消费,严厉打击投资性需求,缩小贫富差距。

3.3强化房地产法律法规完善机制

现阶段出现政府由于在土地调控过程中的职能范围较广,角色定位不明确造成的对房地产经济活动过于干预,因此应通过法律授权手段进行合理调控。

(1)法律权限职能责任制定

通过市场经济法以及市场调控机制,强化各地方政府职能权限责任,并将房地产有关责任过度于相关机关单位,政府重点把控监督管理关口,提高房地产市场的灵活性和时效性,通过市场机制完成调控和监督管理工作。

(2)价格衡量

众所周知,房地产价格将会为周边生活,交通,商业,教育等环节带来联动效应,因此,地方政府各部门应做好对楼盘市场指导价工作,综合考虑地段,交通,科研等方面后制定指导价并在审计通过后颁布执行,价格衡量制度是确保房地产行业价格稳定,遏制房价的最有效手段措施。

4、结束语

在意识到我国房地产因过快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后应完善房地产行业市场调控和宏观调控,确保我国房地产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淑云,付振奇.城市化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2(2).

[2]左文盼.四方博弈———我国房地产市场系统风险分析和宏观调控政策选择[J].陇东学院学报,2011,22(6):68-73.

[3]朱燕.我国房地产市场需求预测模型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7-24.

篇(4)

关键词:财务风险 会计控制 融资 营销渠道

房地产财务风险,是指房地产项目在融资、投资、资金营运及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对企业盈利及发展等方面的重大影响。财务风险主要是由负债引起的,企业负债经营,在未来情况好时,能够给企业带来较多的收益,但是如果未来情况恶化,则不仅会使企业收益率下降,甚至有可能使企业不能偿还债务而破产。由于房地产企业资金投入量大、存货周期长、回收周期长与变现能力差的特点决定了其必然存在的财务风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房地产行业各种制度逐渐完善.房地产行业之间的竞争力也在制度规范化过程中增强,因此,对当前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寻求有效的控制措施,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房地产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1.利率风险大。金融市场上利率的变动会使房地产价值发生变动,可能因而发生投资亏损的风险。同时,银行贷款利率发生增长变化,导致企业资金成本增加,从而降低了预期收益。另外,这几年按揭贷款购房的投资者成本迅速上升,从而抑制了投资者的购房欲,也使房地产企业面临亏损的危险。

2.资产负债率偏高,存在偿还债务风险。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的自有资本金比重相当低,开发资金大部分来源于银行信贷,发生不能支付到期银行借款本息的概率就非常大,公司必将面临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

3.再筹资风险。如果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企业对债权人的偿债保证程度将会相应地降低,这势必会增加企业从货币市场或者其他渠道上筹措资金的难度。随着国家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更是把房地产行业成为控制放贷的重点领域,这进一步加大了房地产企业的再筹资难度。

二、房地产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本结构不当。房地产企业的项目投资需要大量的营运资金。有些房地产企业在新项目上马后,没有想方法从企业内部挖掘潜在资金,没有通过催回应收账款的方式来筹措资金,却总是千方百计地想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这无疑加大了房地产项目的财务风险。

2.不注重日常资金管理。许多房地产企业没有制定资金的使用计划,缺乏资金管理概念,存在重楼房销售轻资金管理的现象。有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会计核算上面,没有有效地进行现金管理、成本控制,从而加大了成本负担和房地产项目的投资风险度。

3.忽略了投资前的准备调查工作。很多企业只要有项目就盲目投资,在事前没有从资金运作、投资回报率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财务分析。在进行房地产项目投资之前,企业也没有很好地进行市场调查,对于行业发展状况没有进行较准确的预测,从而导致决策没有依据,加大了财务风险。

三、加强房地产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在内部加强建设会计控制的环境

1.由于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既受到经济形势的变化造成的影响,也会受到政策形势的变化造成的影响,在房地产的开发中要关注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的政策。房地产的投资较大,建设的周期长,资金的周转慢,投资的风险大,在开发项目的立项时要建立集体的审议联签制度,建立项目实施及决策责任制度,将不相容的岗位分离。

2.重点审查决算相关文件是否齐全、决算的编制是否正确、决算的依据是否完备、竣工的清理是否安全,以及验收的程序、验收的依据、验收报告的范围、验收人员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和规定。

3.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费用中,占有的比重较大的是借款费用、广告费用和售房人员提成的费用。对于重大广告的支出要实行集体的审议决策制,对普通的广告除进行预算控制、总额控制外,还要在每年的年末将广告支出和社会效应进行对比、分析,制定下年度的预算。

(二)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利用水平

1.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房地产企业应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用好留存资金,实施多元化融资策略,从以往完全依赖银行贷款向多渠道融资转变.通过融资渠道多元化、搭配好资产权益比率等方法,既可以充分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作用,又可以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优化资本结构,降低筹资风险。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即企业的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各占多大的比重。企业负债经营会给企业带来杠杆效益,增加股东的收益,但随着负债比例的上升,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会逐渐加大。企业可通过合理安排产权资本与债务资本比例,寻求最佳资本结构,适度负债经营,降低财务风险。

3.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首先,房地产企业要注重现金的管理,在财务上实施严格的财务监控,制定合理的现金使用计划,合理安排资金的调度,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现金;其次,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可以通过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和收款政策,为客户建立资信评估和等级评级,从而加快赊销账款的收回,加速资金的运转,提高资金利用率。

4.要加强投资项目管理,控制投资风险。房地产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前,首先要进行严密的市场调研,聘请专业人员参与调研工作,做好项目的风险分析和可行性分析,要避免因管理者个人的喜好导致项目定位失误,降低和减少财务决策的盲目性和风险性。

(三)加强对内的控制,提高成本管理

首先,房地产行业为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并且不断进行完善,在企业内部必须组成由最高决策人为领导的,以财务部门为主的内部控制小组,对内部的制度执行情况要进行定期的考核和检查,检查内部的控制制度执行的情况,在执行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如果某项制度没有执行或者无法完全执行,要分析原因,并且估计可能造成的影响。对严格执行控制制度的应当给予奖励,对违章违规的必须处罚,只有奖罚分明,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其次,进行正确的成本项目划分,既能够客观地反映出产品的成本结构,又便于分析研究有效降低成本的方法。特别是建安的成本,如果是分合同发包的,还应该按合同进行明细核算,以便随时了解付款情况和工程进度,并为工程的决算提供资料。目前开发企业的“三算审计”一般由预算员、施工技术人员审核,财务人员只起计账作用,所以要求财务人员掌握“三算”的有关要求,并参与监督,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加强成本费用的控制,加强对于决策成本、投资成本、质量成本、资金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四)建立起适应市场变化的营销策略

在实施房地产的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销售。虽然房地产市场目前的销售情况仍然处于上升的阶段,购房者的需求量也较大,但是同行内部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并且购房者在进行购房时回对比多家房地产企业,会优先选择品牌价、信誉好的企业。如果忽略了销售策略,不考虑项目的资本使用效率,就会为项目开发造成风险。

(五)完善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工作强调过程控制和主动控制,做好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工作,重视风险管理,充分发挥内审的风险评估、防范作用,及时消除不良隐患,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发挥资产经营效益。同时,也要做好事后审计,由财务收支审计向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工程项目预(决)算审计、专项审计等领域发展,评价生产力各要素的利用程度,挖掘潜力,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全面实现监督、控制、服务、评价职能。

参考文献:

[1]魏巍.《我国房地产企业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商业会计》.2009年第24期.

篇(5)

我国房地产市场渐趋饱和,产业增速出现回落,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及市场观望情绪不断加重等不利情况的出现,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转向靠成本竞争取胜的策略是首选。搞好企业成本均衡管理和控制是提高房地产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房地产行业环境分析立足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全过程,对加强房地产企业各环节的成本均衡管理和控制进行探讨,期望能与房地产企业的同行对于房地产企业成本均衡管理和控制进行一些探讨。

二、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的特点及其难度

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涉及前期立项、规划设计、合同签订、纳税筹划、工程招标、施工建设、变更鉴证、工程竣工决算、销售管理等方方面面。涉及面之广、时间跨度之长、情况之复杂,事项的不确定性这都给成本管控增加了难度。在最关键的规划设计、工程招标、施工建设等关键环节缺乏科学的方法和行之有效的措施。往往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成本的跟踪控制力度不够,监理和建设单位对施工建设单位工程质量、合同变更签证、建设工期监督管理不到位,从而增加了企业成本。房地产企业属于资金密集性企业,资金使用周期长、需求量大,房地产企业大都受融资渠道的限制,使得融资成本成为开发企业成本控制的又一个瓶颈。

三、房地产企业目前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困难

1.房地产行业企业全面成本控制意识淡薄

受长期行业高回报的影响,房地产企业大多数管理者和员工没有全面成本控制的意识。企业没有树立全面、系统的成本控制理念,没有建立合理的成本控制体系及成本管控制度。一些房地产企业不重视施工前期的成本控制,成本管理仍停留在建安及财务领域。而缺失了成本控制最关键的规划设计、竣工决算等环节,房地产企业税负在所有行业中是最高的,项目开发建设前期的纳税筹划,也是企业成本均衡管理和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理和建设单位对建设施工过程缺乏有效监督、控制、管理,也会使企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费用开支。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应建立起房地产企业全面成本控制的意识。

2.房地产成本管理和控制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

由于房地产行业普遍更重视开发和销售环节,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意识淡薄不重视。目前,大多数企业的成本控制,还停留在建安及财务领域的成本控制。缺乏有效全面的成本控制理念。企业对成本控制注重事中、事后控制,对成本预测不精细,成本控制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

3.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制度设置不够完善

很多房地产企业在成本控制上处于粗放状态,成本控制制度体系不够完善。房地产成本控制涉及建设单位、施工、监理企业的相互配合,贯穿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各个方面,成本控制体系的职责权限的划分不够明确,相应的跟进、改善措施往往不到位。

4.管理人员的素质达不到要求

有些房地产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应的成本控制制度,但限于管理人员素质及管理水平达不到,成本控制没有取得好得效果。房地产项目竣工以后,实际成本的控制考核赏罚不够分明,导致各单位、各部门及员工对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不高,成本控制不能落到实处。

四、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控制的因素

主要包括行业宏观经济形势、行业竞争程度、合作关系、行业地位等。

1.行业新加入企业的竞争威胁

由于房地产企业的高回报,使得国内拥有大量现金的其他行业企业的成功人士,还有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国际公司都有计划进入房地产行业,由此可以看出新进入者的威胁比较大。

2.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房地产企业的供应商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政府,政府多为土地供应者,土地的稀缺性及政府对土地的完全垄断使得土地供给缺乏价格弹性,因此这类供应商的价格议价能力强。这对企业成本控制是不力的,通常房地产企业都要以较高的成本获得土地使用权;另一类为原材料供应商、建筑公司等,这类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弱,房地产企业大都处于供应链的核心位置。房地产企业应加强这类可控成本的控制力度。

3.购买方议价能力

我国房地产偏向档次高的客户,低收入者一般无能力购买,并且消费者获取房地产信息成本较高。这些原因决定购买者相对于开发商来说议价能力较弱。开发企业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在进行市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销售价格,最大程度地保证企业的利润空间。

4.当前竞争对手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

房地产企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它的“产品”就是固定资产,耗资多,风险大。一般而言,它的退出成本很高。一旦进入这个行业,如果想半途而废,成本是相当大的。这就决定了房地产行业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竞争激烈导致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土地竞价的飙升,都使得房地产企业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必须以低成本定位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其他企业的替代品

房地产企业的商品就是商品房,作为替代品的政府保障性住房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这部分替代品价格低。随着政府保障措施的完善,各地政府保障性住房投入逐年加大,但目前政府保障性住房数目不多无法满足需求,对开发企业威胁较小,但在开发成本上未来将会给房地产企业竞争产生压力。

通过房地产企业的行业环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房地产企业对有些环节的成本控制能力较弱,而有些成本控制是企业掌握主动权的,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应根据行业特点对开发项目全过程成本做到均衡管理和控制。

五、房地产企业成本均衡管理和控制的对策

1.提高成本控制意识,建立健全成本控制体系

要逐步形成成本控制理念,建立健全成本控制体系,利用奖惩制度,促使企业所有员工提高成本控制意识,激励员工自觉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成本控制的环节应从建安和财务领域,扩大到房地产项目全过程:立项决策、规划设计、设备购置、建筑施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涵盖招投标、合同管理、设计变更、竣工决算、纳税筹划、监理管控、资金成本等各个方面,房地产企业成本管控可谓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我们要扎牢每一个篱笆,杜绝成本管理和控制的短板,努力降低企业成本,向管理要效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2.提高控制人员的素质,完善绩效考核

任何制度、方法最后都要靠人去落实、去实现,因此在加强体系建设的同时,通过学习、培训以及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等方法措施,使得管理人员、员工的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较牢固地树立成本控制意识。将成本管理引入到绩效考核中,对在职人员实行工作内容考核与成本管理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动态管理。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使那些有经验、懂技术、会管理、职业操守好的人员得到重用,激励员工自觉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

3.针对房地产企业行业的特征,对房地产项目开发全过程成本实行均衡管理和控制

(1)立项、土地征用环节

发改委立项备案通知书。在项目立项前,房地产商需要通过容积率和土地面积换算得到预计的土地费用,以此来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判断。

房地产企业的通过土地招拍挂取得土地使用权。这个阶段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及政府垄断开发商相对议价方面处于弱势。但房地产企业要做好开发主体的谋划,取得合法有效的土地价款票据,企业应妥善办理好土地拆迁安置的各项事宜,控制好拆迁安置费用,为项目快速顺利开工打好基础。这对企业成本管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最终直接影响企业利润。

(2)设计与前期工程

设计费用在项目成本中所占比重不大,但房地产企业设计阶段就确定了开发产品定位、档次、主体结构、材料选用、设备品质等,设计的漏项还将直接影响项目的变更签证,最终影响企业成本。可以说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绝大多数成本在这阶段就已经确定了。所以规划设计管理对成本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前期工程涉及成本费用:包括项目整体性报建费、规划设计费、勘测丈量费、“三通一平”费、临时设施费、预算编制费、其他费用。费用成本明目繁多,开发企业应逐项落实到位,做到有效成本管控。

(3)项目施工建设环节

①加强建设阶段各类合同签订管理,切实加强各类合同履约管理。各类超过标准限额的合同签订,应该按照规范流程,保证市场公平、公正发展,规范操作程序,使企业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措施。

②监理单位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工程进度管理,从严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签证变更,这是加强企业成本均衡管理和控制的有效途径。

4.预售环节的成本管理

房屋预售阶段的定价、合理的折扣,与线上线下运营商的合作,商品房销售的按揭贷款的银行选择,广告费的投入,提高资金运转速度快速回笼资金,节约企业资金成本,加强销售环节的成本管理,是实现企业项目全过程均衡管理与控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项目竣工环节

项目竣工环节,对各建设项目进行竣工决算,工程竣工决算阶段的成本控制是根据合同及有关变更签证,图纸等相关资料,报送相关的中介机构进行竣工决算审计,准确计算工程量,使审计后的结算真正体现工程实际造价。财务部门按照成本以项目为单位的配比原则,进行产品成本的归集。财务核算应做到精细、准确,为最后房地产项目的土地增值税清算打下基础。这是房地产企业成本均衡管理和控制的最终环节。

篇(6)

1 部分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控制模式

以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完善有效的税务风险防控体系,良好的税收筹划环境,实现企业税收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管理手段。

1.1 风控模式一

中粮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审计曝光后,建立健全有效的科学的风险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把加强内控机制建设、规范经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培养员工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专业素质及提高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作为基础,通过加强或完善内部稽核、培养教育、考核和激励机制等各项制度,全面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1.2 风控模式二

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保利集团控股的大型国有房地产上市公司,业务涵盖房地产开发、建筑设计、工程施工、物业管理、销售以及商业会展、酒店经营等相关行业。国家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企业,由于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建立企业科学规范的风险管理体系,较好地把控房地产企业各类风险与关键控制点,2013年荣获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第二名,风险控制第一名。

2 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我国税收制度的完善和征管制度的改革对企业税收遵从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环境下,专业科学的企业房地产税务风险控制模式非常重要。

根据《关于开展2014年全国税收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税总发〔2014〕31号),房地产业再次成为指令性检查项目,房地产业已连续13年被国家税务总局列为年度专项检查的行业。

房地产税务风险管理的不良表现:

2.1 内部控制缺失或风险管理不健全

房地产经营业务多样,经营活动复杂,一个项目的开发包括设计、建筑施工安装、加工业、建材商贸、房屋销售业、广告、物业管理等诸多部门,不仅使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日常处理的工作量大、成本核算也容易混乱,管理难度大。

2.2 税控风险管理手段相对薄弱,管理资源缺乏,管理环节滞后,实际纳税遵从度时有差异

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如隐瞒收入偷税、虚增供料偷税、虚列成本偷税、多列支出偷税、虚列成本偷税、多种手段偷税、虚假申报偷税、隐瞒二手房交易价格偷税等。

3 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风险控制模式的建立

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要及时、全面地了解有关税收法规,或对相关税收法规的精神准确把握,在主观上没有偷税的愿望,纳税时按照有关税收规定去做,避免事实上的偷税、逃税,从而被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控制模式:制定税务风险控制方向、设置税务风险管理边界、组织税务风险控制活动、分配税务风险控制职责。使税务风险控制在有效的规范的房地产商业模式下。

3.1 外部风控模式的建立

国家税务总局对分管纳税人开展稽查管理,认为经常会出现很多问题。

3.1.1 房地产行业的收入虚假主要表现在销售价格收入偏低的问题

①未取得售房许可证收取定金,未按预收账款处理,隐瞒销售收入。

②关联交易销售款不结转或少结转收入。开具收款收据,隐匿收入。

③代建转开发,少申报收入,少缴税款。拆迁补偿收入不按规定确认收入。

④坐支售房款少计销售收入。税前超标准列支成本费用,减少应税所得额。

⑤银行按揭贷款资金不及时结转收入。委托销售房产不按规定确认收入。

⑥假承包经营少缴税。假联营将房地产对外投资入股分得利润逃税。

⑦工程尚未决算,长期挂在“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和“预收账款”等往来科目,不结转或延期结转应税销售额。

3.1.2 房地产行业的成本虚假主要表现为建筑成本偏高

①建安成本重复入账,甲供材重复进入开发成本。

②收入费用配比方面不合理,包括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建筑安装工程费、配套设施费、开发间接费等。

③以假发票虚列成本。

④多结转成本等。

3.1.3 房地产行业的费用虚假主要表现各项成本的分摊费用的问题

①工资、福利费、业务宣传费超标准列支费用。

②税法不允许列支的项目。

例如,某企业开发项目当年实现预售收入1000万元,预计计税毛利率20%,期间费用及可扣除税金150万元,当年缴纳企业所得税16.5万元;次年实现预售收入2000万元,预计计税毛利率15%,期间费用及可扣除税金200万元,当年缴纳企业所得税25万元。第三年项目竣工交付使用,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期间费用及可扣除税金为250万元,项目计税成本4200万元。

企业财务人员作账:项目竣工清算应补缴企业所得税258.5万元。

税务稽查:应纳所得税262.5万元。

3.2 内部风控模式的建立

3.2.1 一般房地产开发建设与经营的主要环节

3.2.2 涉及主要税种

分为土地取得、建筑安装和成品销售三个环节,牵涉到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契税、印花税等项税种。

3.2.3 房地产项目投入大工期长

有些项目由于工程款项拖欠、资金困难或者工程未结算等原因虽然已经完工,甚至已投入使用多年,但长期不进行工程结算,也不进行税款申报。

3.2.4 税务风险控制模式的建立

通过建立“基础管理信息+风险统计分析+纳税评估管理+应税稽查准备”税务风险控制模式,从信息管理到技术分析,精细化运营和精细化管理,实现科学规范有效的风险管控。第一道防控由业务运营和生产建设部门搭建,第二道防控由风险管理、合规管理、财务管理等部门搭建,第三道防控由稽核审计、统计部门搭建,第四道防线则由董事会和监事会搭建。

企业报表的基本信息来源以及账面数字的变动趋势,基础信息、涉税信息、财务信息 、运营信息,其相互关联性可以测定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合理分布,有助于降低经营生产的风险。也是企业公司治理和风险控制的“目标责任书”。强化企业管理意识,特别要抓住关键的财务数据和相关指标,有针对性地研究企业公司税控管理和运营方略。

4 结束语

篇(7)

关键词:内部控制;分析;策略

在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重经营、轻管理一直是其长期发展中的短板。我国不少房地产企业没有充分的风险意识,在内部缺少风险管理文化,没有充分地认识到风险因素对于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难以满足房地产行业的现代化发展要求。在新时期下,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调控的越来越严格,加强内部控制,做好风险管理,有利于房地产企业的稳健运行,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最终实现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一)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资金、技术实力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进步的同时,还存在着管理方面的隐忧,例如部分房地产企业重视开发而忽略了内部控制管理,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难以令人满意。部分房地产企业在内部控制意识方面比较薄弱,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过分地追求企业的规模和短期的利益,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于房地产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一些房地产企业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系统,导致风险问题频发,严重地干扰了企业的正常运行。此外,内部控制风险意识的薄弱,导致企业难以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从而不能对风险进行充分地管控,最终造成了企业经济上的损失。特别是在一些民营房地产企业中,由于过分地追求业绩,而忽略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没有充分地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在管理理念等方面比较落后,没有相应的风险防范意识,最终影响了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内部控制执行力度薄弱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房地产价格不断地走高,房地产行业的繁荣也隐藏了不少严重的问题,例如部分房地产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由于没有良好的执行环境,导致内部控制难以真正地落实。近年来随着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政策,例如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等,但是由于其内容比较宽泛,缺少可以执行的细节,导致难以操作。在执行的过程中,一些房地产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符合企业的实际,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相脱节,都影响了内控制度的执行。此外目前我国在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人才方面也比较缺乏,很多房地产企业缺少专门的人才来实施内部控制,再加上内部控制所需要的综合能力比较高,例如需要懂得金融、工程、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我国在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氛还不够成熟,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

(三)缺少完善的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不少房地产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缺少严格的监督,导致内部控制的效果大打折扣。部分房地产企业重视内控制度的建立过程,而忽略了其效果的评估,导致内部控制缺少有效的约束。在部分房地产企业中,由于业务繁忙,所以对于内部控制缺少科学的评价,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比较大的自由度,最终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效果。对于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缺少完善的问责和惩罚机制,使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违规甚至舞弊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将内部控制与员工的发展结合起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最终促进内部控制的实施。

二、房地产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策略

(一)提高内部控制意识

房地产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充分地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积极地参与到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工作中,促进内部控制的实施,提高广大职工的风险意识。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是一项长期的过程,特别是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其施工周期长,资本消耗比较大,通过不断地提高内部控制意识,将风险管理和控制贯穿到企业发展的各个过程和各个阶段中,只有通过这样不断地推进,才能真正地发挥内部控制的功效。房地产企业面临着不少经营中的风险,风险的存在和发生对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威胁。因此充分地认识到风险的危害,才能提高内部控制的意识,才能加深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在房地产企业管理活动过程中,要不断地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管理风险。

(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组织

一些房地产企业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组织,导致内部控制制度难以得到真正地落实,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组织,对于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内部控制组织应当平衡好企业发展与风险评估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最终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理。内部控制部门应当做好风险的分析和识别工作,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模型,在日常的工作中以模型为指导,建立严格的风险指导线,确保风险能够真正的可控,例如合理地配置企业的贷款、债务比例等,做好资金的短期和长期的有效配置,分散风险,控制风险。内部控制部门应当做好风险的预测工作,准确地判断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对于风险影响的大小等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识别。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其波动性比较大,在风险识别的过程中要综合性地采取有效的方法,判断风险的来源和类别,从而准确地评估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在建立内部控制组织部门的过程中,要提高其独立性,能够摆脱其它部门的掣肘,独自行使其监督管理权力,切实地防止风险的发生。此外,还应当加强内部控制人才建设,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财务人员能够熟悉房地产行业的各个流程,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到内部控制的有的放矢,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三)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

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对于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管理人员要加强内部管理,明确相关的责任人,对员工的职权进行严格的限定,将风险管理责任落实下去,从而实现对内部控制流程的监督。在企业内部应当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制度,检查测试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这样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要对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各项业务的风险进行追踪,及时地发现其中的风险漏洞,从而进行相应的优化,减少风险的发生。为了明确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可以由企业内部组织审计或者由第三方审计部门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监督,不断地提高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在监督的过程中,要围绕风险关键点作为审计的重要对象,对于一些财务支出大、而且频繁的项目应当做好其后期追踪,从而达到风险检查和预警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应当对内部控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这样能够突出监督机制的重点,使监督机制能够随着风险的变化而变化,及时地发现内部控制活动中的薄弱环节,从而切实地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

三、结束语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具有重要的帮助。企业管理人员要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将内部控制真正地落实到企业管理活动中,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落实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中,贯穿到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最终促进企业的风险管理,改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科学管理体系,最终能够使企业获得长期的发展,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完善房地产企业的管理制度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秦文曙.房地产内部控制实施现状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5,24:72-73.

[2]金晓丹.房地产企业基于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11:110.

[3]王璐.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学习,2016,01: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