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电脑论文

大学电脑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29 09:00: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电脑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电脑论文

篇(1)

关键词: 电脑学生宿舍必然性利弊对策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我们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网络以它特有的优势和发展速度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2006年9月初,我校学生电脑全部搬进学生宿舍,并且学生宿舍的电脑成功地连入校园网,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为提高学生在校生活质量创造了条件。

1.电脑进入学生宿舍的必然性

1.1科技的飞速发展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电脑知识。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正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冲击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交际等领域。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栋梁,只有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才能很好地工作、学习。

1.2与时俱避。

随着电脑网络应用的全面展开,当今高校也把电脑网络技术充分融入了教育的整个过程,如现在CAJ课件代替了传统单纯的板书,很多学校还开设有远程教学、网上学习园地等,作为受教育的对象――大学生,充分利用电脑网络工具进行学习也成为必然。

1.3高校的电脑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

高校普遍设有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教学机房等,但数量和所配置的软件有限,且开放的时间也有严格的限制。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多数高校现有的电脑配置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因此,很多学生渴望拥有自己的电脑,实现专机专用。

1.4经济发展、电脑价格的下降、校园网的开通为电脑迁入学生宿舍提供了条件。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电脑的普及。电脑价格的下跌,以及校园网的开通方便了学生上网,这些都加快了电脑进入学生宿舍的步伐。

2.电脑进入学生宿舍的利弊分析

2.1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条件和信息环境,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方便。

网络不但开阔了大学生视野,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和乐趣,而且由于突破了时空的局限,进一步拓宽了学生与学校和老师交流的渠道。学生的意见、要求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反映给学校、老师及管理部门,学校、老师又能通过网络及时将工作安排、解决办法反馈给学生,极大地克服了传统的信息不畅、消息不灵的被动局面。目前我校已建成教务管理系统,学生可以在网上查询每个学期或学年的成绩,进行学分计算、成绩打印,这样既大大减少了教务管理人员的负担,又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一举两得。

2.2有利于资源共享,促进跨学科交流。

校园网开通后,学院的系部和各个行政处室都建设了相应的网页,方便学生及时了解学院的动态,开辟了天使论坛,学生在此论坛上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下帖子。另外,学院的每个专业都有一个讨论区,里面有最新的课件,学生可以和老师、同学共同探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这种资源共享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

2.3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由于学生思维活跃,而且又远离家人,缺乏自律性,因此他们渴望交流自由。在虚拟的空间里人与人的交往不需要真实的姓名、身份、性别、年龄,人们不需要为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承担责任,学生可以在网上宣泄自己内心的快乐、烦恼、狐独、痛苦。但由于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尚未成熟,长期迷恋网上交友,一定程度上会弱化他们与真实世界的交往能力,严重的还会导致心理疾病,逐渐形成孤僻、沉默、不善于与别人沟通等性格。中学时代是一个人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至关重要。

近年来,大学生网上施骗抢劫的恶性案件时有报道,这些都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者的担忧与思考。

2.4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网上游戏或聊天时间过长必然会影响到休息与睡眠,很多学生甚至因上网不按时就餐长期坐于电脑前接受过多的电脑辐射,以及长期的坐姿不正导致出现健康问题。电脑有损学生视力。一些眼科专家认为,学生从早期开始,每天花大量时间连续盯着电脑屏幕,有可能引发与电脑相关的眼病。学生迷“网”易患失眠。另外,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越来越年轻化与长时间的上网是分不开的。

3.管理好学生宿舍电脑的对策

从网络对学生的正、负面影响相比较,我们知道,网络的正面作用还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但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而尖锐。我们不能因为孩子使用剪刀剪破了手而不再让他们使用剪刀,同样不能因为网络中的一些负面影响而不让学生上网。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发挥互联网对学生的积极作用,摒弃和遏制互联网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就要做好以下工作:

3.1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助于学校的统一与规范化管理,有助于学校良好秩序的维持。例如,为了加强学校中学生电脑的管理,可以制订一些如最迟关机时间、一般情况下的最长上网时间等相关管理制度;学校可以在晚上12点定时关闭网络等。

3.2加强网络道德宣传教育和正确舆论导向。

首先,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学校、教师要加强监管,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其次,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上网规则》来约束、规范学生上网;通过举办诸如“上网的利与弊”、“网聊无聊”等班际辩论,开展“网页设计大赛”,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让学生对网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思考。

3.3采取具体的技术措施进行信息选择,挡住信息垃圾。

除了在政策、法律上规范网络行为外,利用必要的技术手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过滤信息垃圾的目的。当前,最常用的技术是安装信息过滤软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方便、更安全、更快捷的过滤软件会不断出现,到那时,信息垃圾就不会这么泛滥了。

3.4建立各层面的专门管理机构。

首先,可以成立由学生工作部、网络中心、团委、宿舍管理科、辅导员等组成的管理委员会;其次,可以成立由学生宿舍各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管理委员会;最后,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挑选一些有责任心、有组织能力的学生干部组成管理委员会。实行宏观与微观管理相结合,学校领导、教师严把学生网络开通的审批,学生公寓局域网的运行、维护,并制订相关的管理制度,同时各工作人员、学生干部监管相关制度的贯彻实施。

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面对新的形势,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应积极深入探讨大学生电脑使用管理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使用电脑。学校要大力宣传电脑的积极作用,开展有益的电脑活动,引导“公寓电脑”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使学生把使用电脑的大部分时间用在学习和课外科技作品的开发上。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电脑和网络的“双刃剑”性质,引导学生在不影响其他课程学习、精力允许的情况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学电脑、用电脑。

参考文献:

篇(2)

首先,我的退休生活是从学习电脑开始的。因为工作期间,自己饱尝了“爬格子”的低效和辛苦,因此,下决心要紧跟时代,用电脑来写作。开始买了一台12寸显示器的实达电脑,安装了Office Word后,不分昼夜地练习打字,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终于可以用标准输入法来打简单的文稿了。尽管开始是单手边拼音边操作,但是看到一行行工整的宋体字跃然呈现于屏幕后,激起了自己无限的喜悦,使我想起了一位朋友劝我学电脑时的那句话:“当你学了电脑之后,才知道自己这辈子没有白活!”是啊!当我逐渐掌握了打字技能之后,首先便“品尝”到电脑写作的快捷、方便和美观,彻底告别了用稿纸“爬格子”的传统写作方式。

在岗期间,曾经酝酿过一个关于音乐人才研究的选题,并获批为省科研课题。但是由于工作担子重,仅初步找了一点资料,草拟了一份纲要,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深入地思考。现在有了时间,有了电脑,便开始通过校园网进入中国知网、超星图书馆等网站,浏览和搜集了大量有关人才学的资料。通过各类人才研究著述的学习和比对,深感音乐人才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当贫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音乐人才却是一个急待开发的研究课题。因为各类音乐人才不仅专业多,而且其技能的特殊性都很强,然而人们对音乐人才的素质和成长规律却缺乏深层的认识与思考。例如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培养造就人才的环境和途径中,无视音乐人才的生理条件和心理素质,忽视音乐人才教育培养的主客观条件,走了不少的弯路,有的甚至造成不良的后果。随着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急需要一批合格的各类音乐人才。因此,时代在呼唤音乐人才学的问世,对此进行专题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价值取向。于是我通过多专业、多学科地广泛收集资料,然后融入自己的独立思考,就音乐人才的概念、素质、成长因素、音乐教育、能力与培养、使用和管理等专题分别进行了理论阐述和实例论证。经过两年多往返于大脑与电脑之间的辛勤劳动,一本近二十万字的书稿终于完工了。书的原名为《关于音乐人才学的构想》,但是,寻求出版的路并不平坦。多家出版社看了书名就以学术性强没有销路而拒之门外。我后来急中生智,将书名改为《音乐成才之路》,原名作为副标题保留,终于被上海教育出版社接纳出版了。值得欣慰的是该书面世后受到多方面的鼓励与好评,不仅《中国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发表了肯定性的书评,而且中央音乐学院还将本书列为向全校同学推荐的百本优秀图书之一。

退休前夕,受“中国当代音乐家丛书”主编冯光钰老师之邀,约我参与出版个人文集,这无疑是对我的一份信任和鼓励。但是由于该丛书需要自费出版,自己发行,面对这样的“双重”负担,我着实有些犹豫不决。但考虑再三,我还是加盟了。从自己多年发表的两百多篇论文中挑选了73篇,按照内容分编为美学、评论、教育三部分,汇集为一册《乐思集──廖家骅音乐文集》,并请时任《音乐研究》主编李业道老师为我写了“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但是,出版后个人面对两千多册书的发行却犯了愁。所幸的是很多校友从四面八方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他(她)们不仅热情帮助宣传和销售,而且有的还自己垫款亲自来取书。每当回想起这些场景,总是令我感动不已,同学们对我的帮助不仅体现了往日的师生情谊,而且也倾注了他们对音乐文化事业发展的支持。这种能量的获得,或许是苍天对我毕生从事音乐教师工作的一种奖励吧!

至于在社会学术活动方面,多年来也一直是退而不休。就近来说,我担任着省高校艺体学科组组长,连续多年参与了全省高校的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就远而言,除了多次去福建师大、首都师大参与研究生论文答辩活动之外,并先后应邀去南京师大、东南大学、厦门大学等十多所高校讲学。通过这些学术交流活动,我不仅传播了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而且也开阔了学术视野,了解到许多音乐教育改革的新动态,并向兄弟院校的同行(包括答辩的研究生)学习了不少前沿成果。我深刻地体会到当今时展和进步很快,人老了思想容易僵化,只有保持与现实的亲密接触,才有可能永葆心灵的青春,而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退休后我依然坚信人的大脑“用进废退”的自然法则,并付诸实践的体验。在面对现实音乐和音乐教育的思考中,我总是喜欢多视角地思索,通过发散性的逆向思维去发掘和捕捉灵感,有时还真获得了有新意、有价值的论文选题。例如音乐教学中的识谱问题是个老生常谈的陈旧选题,但是当我将接触到的学校和社会对识谱教学的多元反应之后,就感到必须面对现实来思考、评价和处理新课标指导下的识谱教学。《面对现实的识谱教学》的发表或许可以启发音乐教师在这方面的新视角,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世人的理解和宽容。再如面对国外多元音乐教育哲学思潮向我们涌来的时候,出现了某些否定音乐审美教育的观点,本着学术争鸣的精神,我先后撰写了《审美教育过时了吗》、《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的主体意识》,既肯定了对国外音乐教育成果的学习和借鉴,又明确地坚守了音乐审美教育的理论阵地。退休至今,我先后在《人民音乐》、《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教育》等刊物上三十余篇,这点夕阳中的耕耘成果,给了我不少心灵上的慰藉。

篇(3)

一、八十中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

1.创办“王选创新实验班”

为了进一步提升八十中学信息化水平,提升广大学生和教师对信息化的认识,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信息学科的兴趣,在笔者的努力下,学校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聘请一流的专家学者,与北京市“翱翔计划”、“雏鹰计划”有机结合,创办了“王选创新实验班”,通过架构科学、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机制,加大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在信息技术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发展搭建更为宽阔的平台。王选实验班具体实施方案主要有三种。

一是在初一年级创建“王选实验班”,进行高中“2+4”实验,从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培养创新人才。二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聘请王选先生的夫人及生前身边工作人员给学生作报告,学习王选先生的先进事迹。三是为学校提供信息学方面的社会资源,为学生开设讲座,组织学生进行综合社会实践,到实验室、研究所参观学习。

以王选的名字命名科学创新实验班,力求通过“王选创新实验班”,使学生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更多人了解王选先生的先进事迹、了解王选先生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我国信息学乃至世界信息学的最高成就,以此激励和教育学生以王选为榜样,学习王选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国家在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实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在此大背景下,“王选创新实验班”的实施具有很好的、广泛的示范和推广价值。

2.成立信息社团,举办每年一度校内电脑节

学校通过组建信息学社、设计校园电脑节系列活动等丰富学生的科技生活,引发教师向专业纵深发展,让大多数的学生参加到信息学相关领域的学习和活动中来,培养信息化社会中有信息素养的青年人。学校还成立电脑学社,创办了四个社团部门,分别为奥赛部、平面设计部、动漫设计部、DV短片设计部,学生们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电脑信息活动。八十中学的“E时空信息学社”实现了让所有喜爱计算机的学生加入的目的,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教师讲解基础知识,并选择优秀的学生参加各种比赛,锻炼他们的信息学技能,激发他们的信息技术热情。学校还每年举办一次校内电脑节活动,校园电脑节系列活动的内容有:电脑作品的征集与评选活动、竞赛类比赛、专家讲座、科技参观等。

3.学校承办计算机表演赛

要想考察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机表演赛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如把打字、网络搜索、3D机器人搭建、涂鸦、机器人闯关等项目加入到学生的日常培训中,可以极大地扩展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在全国、市、区交流比赛的舞台。最近二年来,八十中学多次承办计算机表演赛活动。如2011年11月19日至20日,中国儿童青少年威盛中国芯计算机表演赛季度赛一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电脑节在北京八十中学圆满结束;2012年6月3日,八十中学举办中国儿童计算机表演赛北京地区决赛。

4.建成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基地校

八十中学的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成绩非常突出,学校的贾老师在朝阳区中、小学进修活动中多次做信息学奥赛培训方面的讲座,深受好评,为了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学校在2011年建立了以朝阳区师生为主,辐射北京市范围的中小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培训基地,提供专业化培训,带动各学校的信息学奥林匹克活动顺利进行。目前有100多人次接受了培训,效果非常好。通过以点带面,培训各校学生和教师,八十中学带动了一些学校开展信息学竞赛的积极性和可能性。基地校的成立在招生政策宣传和培训经费方面由北京市科协和朝阳区教研中心负责,打开了一扇普及信息学人才的绿色通道。

5.架构符合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

在北京市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八十中学结合学生现状,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学科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知识内涵,将教学内容多样化。针对不同层次的信息学爱好者,学校采取学生选课的形式,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在每年第二学期信息技术的选修模块教学中,两个班同时上信息技术课。四位教师开设5-8门选修课,每位教师开设的模块内容覆盖了课程大纲的所有要求,两个班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按照自己的兴趣喜好选择一门课程。

新颖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课程时效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辅导的针对性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换来了可喜的成果。如多媒体教学中优秀作品层出不穷,算法艺术教学中学生通过思想碰撞写出了优秀科技论文等。教学模式的大胆尝试带来教学质量的明显提升,这正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取得的成绩

通过八十中学的不断努力,学校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了极大提升,在信息学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2008年,八十中学成为北京市“翱翔计划”信息技术领域的基地校,为北京市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信息组被朝阳区评为优秀教研组,多人被全国和北京市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尤其是在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上取得的成绩,更是成为八十中学开创特色学校建设中一个巨大骄傲。2009年学校拿到了第一块全国竞赛铜牌,到2011年一共拿到了4块铜牌和2块银牌,2块全国精英赛银牌,2块亚太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多名学生被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免试录取。另外,2011年6月,在最具含金量的智能手机软件的编程比赛中,八十中孙彤同学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

篇(4)

关键词:数字音频制作;电脑音乐;Nuendo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236-03

一、数字音频技术对于专业教育领域的实际意义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现代科技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特别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生产和管理等许多领域产生了跨时代的革命,这其中也包括音乐与影视制作领域。数字音频技术的出现广泛影响了音乐创作、录音及现场演出、影视后期制作、音乐教育等各个领域,颠覆了人们以往对于此类工作的认知,让这一切原本繁杂、枯燥的专业技术变得愈加高效和妙趣横生。随着电脑技术在音乐的各个行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及影视娱乐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学习到相关的专业知识并进入这个行业,因此,更多的专业音乐院校开始加入电脑音乐制作课程,并开始招收名为“电子音乐制作”或“音乐工程”的专业学生。这些学生也因此拓宽了学习音乐的道路,并在音乐创作、制作领域拥有了更多展现的舞台。近几年来,这个课程已不仅仅是“音乐学院”或“音乐系”的专属课程,声音对于影视制作、动画制作、播音主持等其他专业来说一样很重要,好莱坞的大片、日本的动漫、主持人的话筒,无一不与声音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要知晓声音的基本概念、学习音乐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音频录制剪辑技巧等内容,可以说他们未来的工作离不开数字音频技术,这是必须要学而且要学好的一门课程。

二、数字音频制作教学软件平台的选择

在教学中选择一款优秀且实用、易学的软件尤为重要。目前我们有以下选择:

1.Logic Pro X由苹果公司开发出品,基于OSX系统运行,功能相当强大,软件自带众多高品质的音源与效果器插件,它的主要用户多为专业的音乐制作人。但受限于苹果硬件平台及周边设备的高价位,Logic在教育领域中很少被采用。

2.Sonar X3 Producer是一款老牌的音乐制作软件,基于Windows系统运行,由美国Cakewalk公司开发,其出色的音质最受好评,另外,超便捷的插件菜单布局管理模式与Smart鼠标应用模式等先进技术在进行MIDI编辑时无比顺畅,但界面的繁杂程度似乎影响了一部分用户的使用,在国内,用Sonar编曲的人远远多过用它混音的人。

3.Pro Tools是AVID公司出品的音乐制作全功能软件,分为很多版本,最高端为HD版,兼容苹果OSX与PC Windows系统,是目前国内外专业录音棚应用最广的工作平台,早已成为录音界的标准。但是,Pro Tools HD出色的音质必须依靠硬件的支持才能将功能发挥到极致,而完整的硬件包含了电脑、控制台、音频接口、HD卡等,整套设备价格不菲。

4.Nuendo是YAMAHA旗下的Steinberg公司出品的一款全功能音频制作软件,同样兼容苹果OSX与PC Windows系统,它可以和任何一款支持ASIO驱动的专业声卡及其他周边设备组成一套完整而高效的音频制作系统。且完美支持VST虚拟乐器和效果器插件,相对于AU(Logic Pro)、RTAS(Pro Tools)等插件格式,VST的资源更为丰富。Nuendo模糊了“专业”和“业余”的概念,这样一款软件无论在哪个领域都会更受欢迎。

通过各个软件的对比,Nuendo在易用性与专业性上的优势显而易见,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这个强大的音频制作利器。

三、功能强大的Nuendo

由Steinberg公司出品的Cubase、Nuendo系列软件,无疑已成为当前最重要的电脑音乐制作软件之一,无论是在个人工作室还是专业的录音棚,甚至教育领域,Nuendo都占据着重要的市场地位,拥有海量的用户。如今的MIDI与音频编辑工作讲究高效、稳定和便捷,不需要像从前一样学习很多软件互相配合才能做出最终成品,而现在选择一款功能足够丰富的软件就可以顺利完成所有的音乐制作或音频编辑工作,Nuendo就是这样的一款软件。

1.VST使电脑对硬件的依赖性大大降低。在最初的电脑音乐制作系统中,受电脑硬件性能的制约,软件本身无法运行占用资源较高的插件,因此还需要添置大量的外部硬件设备,如硬件音源、MIDI接口、硬件效果器等,所以在当时很多高校的MIDI教室都是配备的硬件音源搭配MIDI键盘或合成器的方式来开展教学。随着电脑性能的不断发展、数字音频技术的不断更新,软件的功能越发完善,音频制作系统对硬件的依赖开始逐渐减少。理论上讲,现在只需一台电脑加一块专业音频卡和一个监听耳机就可以组成一套最简单的音频编辑系统,再完善些可以添置一台MIDI键盘用来制作音乐与一支话筒用来录音,这套最低投入只需五、六千元的设备已可以完成音乐制作或音频编辑的大部分工作,相对于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的专业设备,不一样的仅仅是大部分人听不太出来的录音音质,如果只做MIDI音乐或编辑音频、音效,则没有任何区别。当然,好的监听音箱还是必要的,混音若想达到标准,仅靠一个耳机是非常困难的。即便如此,也已很大程度地降低了投入成本。到底是什么技术的出现解放了数字音频对硬件的依赖呢?Steinberg公司于1996年主持研发了VST插件技术,VST技术以更低的延迟和稳定性获得了用户的良好口碑,并迅速走红。VST插件技术包含了软件音源、软件采样器、软件效果器,并且通过宿主软件整合到一个工作平台中,而Nuendo系列软件因为也是由Steinberg研发,作为宿主软件的Nuendo有了更多的参与内部优化测试的机会,它成为支持VST插件的最佳宿主软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软件音源、采样器、效果器运行在同一个宿主软件中,兼容性、稳定性都保证了工作的效率和品质。本身良好的素质加上VST插件无限的扩展性,使Nuendo成为集MIDI制作、录音混音、视频配乐等诸多功能于一身的工作站软件,而且不依赖于除声卡外的任何硬件就能发挥出强大的功能。在操作和使用软件的过程中,Nuendo优化了硬件的安装调试和驱动的兼容性,所以很少出现设备设置与驱动冲突等意外现象。VST技术为Nuendo提供了更快更稳定的声音传输通道,Nuendo为VST插件提供了更便捷的工作平台,它们相辅相成,共同筑建了强大的Nuendo音频工作站。在教育领域中,随着硬件的投入成本大幅降低,也推动了高校对电脑音乐制作或数字音频制作教学的开展。目前大部分综合类院校中均已配备了MIDI教室或音视频编辑教室,甚至专业录音棚。

2.完备的MIDI制作功能。Steinberg公司自1989年推出Cubase等系列音乐制作软件以来,已经走过了25个年头,MIDI编辑功能从第一代产品中就已具备,经过多年发展已逐渐完善。它支持无限音轨,并内置大量MIDI效果器,同时拥有丰富、稳定的MIDI控制器及海量的VST软件音源插件等,这些优势足以使Nuendo的MIDI制作功能在众多工作站软件当中出类拔萃。稍有不足的是,在新版的Nuendo 6中,完整的、相同于Cubase的MIDI编辑功能并不包含在标准版当中,如需完整版还要多付249欧元购买NEK扩展包才能实现。

3.出色的音频录制和编辑功能。1996年Steinberg开始为Cubase加入录音和音频编辑处理功能,次年便推出了Nuendo,它可以看作是Cubase的高端版本,两款软件的主要功能、界面和操作都基本一样,但是Nuendo音频部分的功能更为强大,如支持环绕声、网络协作等。

4.稳定的视频同步功能。Nuendo因为有了对视频同步的支持,因此被称为“多媒体制作系统”。Nuendo内置DirectX视频播放器,可直接导入多种视频格式,并支持各种通道的环绕声编辑及多种同步模式等等。这些功能标志着Nuendo已经完全具备了制作最专业的影视声音后期工作的能力。对于数字音频制作教学来说,Nuendo已是绰绰有余,学习一款软件就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影视声音后期制作的所有工作。

5.高效的网络协作功能。行业的高度发展必然带来专业的细化分工,音频制作不同于MIDI音乐制作,它包含了录音、编辑、混音等多个环节,而各个环节都极具专业性,需要不同的专业人员来进行操作,尤其是影视音效制作与混音,工作量大且繁杂,这时就需要团队化的合作模式。通过Nuendo的网络协作模式,可以用不同的电脑打开同一个Nuendo工程来协同工作,这样既能保持工作进度的一致性、成果呈现的实时性,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整个工作基于同一个工程,网络中的每个制作人都可以实时更新自己制作的音轨和下载别人正在制作的音轨,对于工作的整体进度和整体效果的把握更准确。在教学领域,教师可以把工作站电脑的Nuendo工程共享给学生,然后分组进行工作分配,每人制作不同的声音部分,如脚步声、环境声、背景音乐等,在协作的过程中每个人陆续提交各自的制作内容,教师若想看到最新进度只需在工作站电脑里下载各个音轨的更新即可,这样就在实际操作中把整个电影配乐、制作动效的工作流程充分展示给学生。

6.简单易用的操作。Nuendo是音乐制作系统中少有的兼容苹果OSX与PC Windows系统的软件,而实际情况是,使用PC机的用户远远大于苹果电脑的用户。这是因为PC机相对于苹果电脑来说具有更多的选择性,且价格低廉。最初,苹果电脑的优势就在于它的稳定性,谁都不希望在即将结束工作的时候突然遇到死机,甚至工程被毁掉,这是很多录音师的噩梦,也是很多专业人士选择苹果的初衷。而现在,无论是PC电脑硬件还是Windows软件系统,对于各种音乐制作软件的支持越来越好,优化的驱动也越来越稳定。对于教育领域来说,教学电脑使用PC机大大降低了投入成本,也使更多的学生拥有实际操作的机会。Nuendo一方面照顾了使用PC机的用户,另一方面也学习了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理念,不论是软件界面还是操作方式,都将OSX系统人性化的思维设计做了很好的发挥,尤其是对于细节的把握非常到位。软件只是制作声音的工具,在设计上本应当简单方便,才能使工作过程流畅自如、得心应手,若不能做到如此,就一定会遭到用户的抱怨甚至遗弃。对于一般用户来说,软件的大量操控都在鼠标和键盘上。Nuendo对鼠标和键盘进行了优化设置,无论在哪个操作窗口都极具人性化,鼠标停留在某一位置后会自动切换到最常用的模式,由此减少了频繁切换带来的不便。键盘的快捷键设置也很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可以更快的适应工作流程,还可以灵活的根据个人需求进行不同的设置。

此外,Nuendo对于一些细节的追求不遗余力,如:

1.把更多的信息整合在轨道窗上面,包括:速度轨、拍号轨、和声轨等,这样就不必频繁开关其他窗口,可以实时查看信息并修改,直观且高效。

2.自动控制功能强大,各种控制信息列表清晰,不同的控制列表可以进行隐藏或显示的切换,包括线的不同数值用渐变的颜色显示,一目了然。

3.值得称道的插件管理模式可以对各种类型的VST3效果器插件进行功能分类,使用户在寻找插件的时候不必费时费力。

4.在MIDI编辑过程中,播放线停在某一音符的任意位置,再开始播放时都可以正常发出声音。这个功能是很多软件都做不到的,大部分都要从音符的开始位置播放才能有声音。

5.Nuendo的信息栏显示清晰、详尽,可以实时了解音频及MIDI事件条的信息。2013年YAMAHA和Steinberg正式为影视后期音频制作打造的配套系统Nuage,它可与Nuendo软件完美的整合在一起使用。虽然在功能上与Pro Tools HD工作站的AVID C24控制器、HDX音频接口水准孰高孰低还有待验证,但是Steinberg终于有了可以在专业录音棚领域挑战AVID的产品。Nuage为Nuendo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综上所述,Nuendo是一款集MIDI制作、音频录制编辑、影视配乐、环绕声制作等功能于一身的“全功能音频制作”软件。相对于其他音频编辑软件,Nuendo的各项功能均保持在较高水准,在数字音频制作等教育领域具有相对的优越性。

篇(5)

一、指导思想

厂机关分会创建学习型科室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厂两会精神,在机关确立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机制,努力转变学风、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促进机关干部不断提高理论政策水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努力创建更加高效、廉洁的职工满意的机关,为我厂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有力保障。创建学习型机关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关键在于确立全新的学习体制和学习机制。要把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的目的是以提高工作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出发点,从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搞好服务、提高效率入手,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能力素质教育是学习型机关的重要特色,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重点要因人而宜,使学习内容突出各科室特点,要从我厂机关实际出发,从而引导各个层面的人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好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创建学习型科室,要坚持整体部署,抓点带面,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原则,力争在年内全部建成学习型科室。

二、总体目标

采取“明确学习重点,落实学习计划,创新学习内容,完善学习机制”等措施,在创建学习型科室过程中力求一个“高”字,即按照政治上高标准、思想上高境界、业务上高水平、工作上高效率的目标,加强机关干部的学习教育,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的机关干部队伍,使厂机关成为全厂学习型组织的典范。

三、学习内容、措施和要求

(一)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是抓好十六大和厂两会精神的学习。紧紧围绕我厂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重点抓好十六大及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的学习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

二是抓好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市场经济理论,掌握市场经济规则,提高探索和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能力。突出抓好市场营销知识的学习,了解营销规则、程序和操作方式,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步伐,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抓好“五学”教育,即“学电脑、学外语、学科技、学经济、学法律”知识。第一是电脑学习。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培训教育,使45周岁以下机关干部职工的电脑应用水平达到初级以上,其中30%达到中级以上,能够熟悉计算机技术,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的技能。单位之间通过网络无纸化办公达到一定程度。第二是外语学习。通过培训教育,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机关大部分干部职工掌握基本的、简单的日常用语。第三是科技知识学习。达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四是抓好法律知识的学习。通过普法教育,组织和动员机关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全面完成干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任务,增强干部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机关干部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水平。

五是学习经济知识,本部门专业知识。根据本单位、本行业和本岗位的工作特点和要求,组织干部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学习经济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开展专业知识的培训教育,促使机关干部职工钻研本职业务,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学习的措施和要求

一是深入搞好思想发动和学习动员。要层层开会,研究布署,认真搞好创建学习型科室的思想发动工作和学习动员,提高每个机关干部职工对创建学习型科室的认识,把思想统一起来。要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自觉地投身于学习型机关科室的创建工作中来,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提高机关工作郊率、服务质量,建设高效的学习型机关。

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各科室要结合各自实际,按照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要求,制定严格的学习制度,制定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学习规划和季度、年度学习计划,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地加以充实和完善。每个干部职工要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订出自身学习计划,既要有学历培训的计划,也要有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操作、外语、普通话等基本技能的学习计划。保证学习时间,单位集中学习每月不少于1次,党员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每周不少于1次,自学时间每月不少于20小时。要严格考勤请假制度,落实领导责任制,及时检查集体、个人的学习情况,保证学习效果。领导干部每人每年至少撰写3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或体会文章,普通党员干部每人每年至少撰写2篇调研报告或体会文章。机关党支部对学习情况每季通报一次。

三是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创建学习型机关要采用多种方式和形式。主要采取集体学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机关党小组、工会活动室、信息网络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的作用,广泛利用辅导报告、短期培训、开办讲座、电化教育、参观考察、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知识竞赛、体会(经验)交流和理论研讨会等各种学习形式,广开思路,拓展新的学习方法,设计新的学习载体,增强学习的参与性、吸引性和实效性,保证创建学习型机关科室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四是领导带头、率先垂范。要把学习当作是一种修养、一种觉悟、一种境界,自觉地带头参加各种学习并首先成为学习型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认真撰写学习论文,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建设学习型机关科室工作中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使学习型科室创建工作搞得扎扎实实、富有成效。

从现在起,各科室部门要把创建学习型机关科室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要统筹安排,分段实施,秩序渐进,典型引路,整体推进。要妥善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紧密结合本职工作实际,创造性地抓好学习型机关科室的创建工作,切忌形式主义。要积极支持和有效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参加各类有助于提高思想素质、有利于提高工作技能和工作水平的学习培训及参观考察,为机关干部职工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加大对学习的投入,加快办公自动化建设步伐。

四、考评标准和方法

(一)学习型科室基本标准:

1、学习型科室机构健全。学习活动责任明确,动员及时,有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措施有力,各种学习材料、记录齐全,要求每人有学习笔记本。

2、各项学习制度比较健全。做到机关集体学习有规划、个人学习有计划,执行学习制度能持之以恒。

3、有学习教育的设施和场所。重视学习阵地建设,能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厂现有的阅览室、宣传窗、电脑网络等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

4、学习载体比较实在。坚持自学与“团队学”相结合,重点学与全面学相结合,岗位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创新1—2项学习载体,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果。

5、学习氛围浓厚。终身学习理念基本确定,形成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和谐向上的新风尚。

6、学习效果明显。完成年度创建目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增强,综合素质明显提高。35周岁以下干部一般要达到大学专科毕业学历。

(二)学习型先进科室考评方法。版权所有

1、自评申报。各科室结合年终工作总结,按照建设学习型机关实施意见要求,对照建设学习型科室基本标准,进行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总结,形成书面材料,提出申报意见,上报机关工会。

2、考评检查。由机关工会组成考评小组,对创建学习型科室的单位进行达标考评。(1)在各单位自评申报基础上,对照评选条件进行材料审核。(2)自评申报材料经审核后,考评组采取听汇报、查学习记录和学习阵地,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考核检查和评估,并对考评情况进行整理、汇总。

3、综合审定。由机关工会在考评检查基础上综合各方面意见,向机关党支部和厂“创争”活动办公室汇报考评情况,考核分在90分以上,评定为优秀单位;80—90分的,评定为良好单位;60—80分的,评定为合格单位;60分以下为不合格单位。考核结果予以通报。

4、命名表彰。对优秀单位由厂“创争”活动领导小组命名为“学习型机关先进科室”,予以表彰奖励。对不合格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表彰奖励的部门、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如出现严重问题或者一票否决的问题,视情节分别予以限期整改、通报批评或撤销其先进单位称号处理。

篇(6)

英国会计教育将终身学习作为基本教育理念。在此理念指导下,会计教育不再是年轻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最后环节。在任何一个年龄段,在工作后的任何时期,只要有学习会计知识的需求,经申请即可到大学接受正式的会计教育。因此,在同一个班里,既有生机勃勃、没有工作经历的年轻人,还有可能见到两鬓斑白、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年学生。同时,终身教育认为,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迅速变化、日趋复杂的社会工作,会计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应该在接受教育期间集中掌握基础性、工具性的知识,掌握继续学习的技能。因此,在任何一个会计教育环节,都能体现出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思想精髓。

近年来,我国会计教育界已认识到终身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加强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但传统理念的转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一些教学环节还未实现良好的突破,对于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有效落实尚不到位。正规的大学会计教育尚未形成灵活的准入机制,依然是高考入学学生的专利,其他人一般还不能进入。虽然现在社会上出现了电大、成人教育和各种各样的会计培训,参加者也大多是年轻人因就业或提升学历的需求而为之。因会计工作需要而必须进行的会计后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流于形式。作为现代会计教育,应该教给学生比会计知识本身更重要的学习和获取知识的方法。我国会计教育应在吸收我国传统教育精髓的基础上,切实贯彻终身教育的思想,体现当代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要求,进一步改革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会计课程设置比较

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英国会计课程设置不只局限于会计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不再过分强调学科之间的界限,而是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在注重基本知识如经济学、统计和法律等的基础上,与财务、金融等相近的学科知识整合,形成新的课程体系,非常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完整性,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会计职业道德。同时,会计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学生就业结合非常紧密。每当会计或经济领域出现新技术、新理论,相应课程就会被修改或更新,老师也会及时把它们加入到授课内容里面,尽量避免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社会需要脱节。如:针对英国大力发展金融业的经济背景,许多大学的会计专业课程中融入了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证券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同时,本科课程设置还与ACCA(英国特许会计师)考试挂钩,并随着ACCA考试科目与内容的变化而相应调整。这样会计本科毕业生可免试8-12门课程。

我国大学教育中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一般由“两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选修课”以及“实践课”等六类所构成。近年来,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影响下,我国各高校每年都会修订会计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课程的结构和安排逐渐趋于合理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会计改革的主持与参与人员大多是财会专业教师,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专业主干课,对其他课程改革力度不够。即使对专业主干课的改革,也主要针对课程门数和学时多少,并未有实质性的突破,并且课程内容的衔接和交叉重复的问题一直未得以较好地解决,也不太重视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因此,我国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应积极借鉴英国的做法,突破以前课程体系改革的思维定势,让其他类别课程以及相近学科的教师也参与进来,全面改革会计课程体系,真正地实现会计课程的整合,同时加强各门专业课程内容的协调及其主讲教师的沟通,以在有限的学时内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除此之外,还要结合社会需求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更新相关课程,并要注重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

三、会计教学方式比较

英国大学的会计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讲授、辅导、研讨相结合。会计课堂讲授(Lecture)一般分专题进行,老师课堂上讲解的大约只有30%的课程内容,讲解重点主要是:专题的框架结构、重点和难点讲解;各专题新理论、新观点;列出本专题需阅读的参考书章节,以备学生课后阅读。学生课下需花大量时间阅读、查资料和写论文,大部分参考资料由学生自己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后认真学习才能掌握。特别指出的是,每门课程都没有固定的教材和课本,老师通常是列出与该课程结合较紧密的十多本参考书,还会强调学生多看专业权威报纸、杂志,以拓宽知识面、加快知识更新,有效提高自学能力。辅导课(Tutorial)一般在每次课后进行,辅导员单独针对某个学生或者某个小组及时进行辅导。主要内容集中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和遗留问题;辅导正在做的作业;讲评已经完成的作业。研讨(Seminar)一般由老师预先布置主题,学生课下准备大量资料并进行分析,然后在课堂上学生提出想法及观点。并与同学和老师研究讨论。这样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促使他们系统地运用所学知识、深入研究分析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往往能够找到创造性的解决思路,并且通过交流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得以展示自我。同时也极大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整个会计教学过程十分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为学生提供各种展示自身能力的机会。

随着近年来我国出国交流、进修教师的日渐增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也逐渐出现和推广在会计教学中,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逐渐被改变,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注意启发式教学,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但部分老师还是没有跟上时代步伐,知识体系偏陈旧,课堂教学过于偏重具体细节的讲解,不太注意结合案例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容易造成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没有很多的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积极主动性不能充分调动起来;每门课程都有固定教材,局限了学生的视野,其结果不仅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不足,而且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要“以学生为中心”,课堂讲授真正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根据课程特点可引入课堂演讲、讨论方式等,要注重讲

授理解知识要点的思路和整体把握知识的技巧。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大量参考资料的阅读分析,培养自学能力,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素质。

四、会计课程考核方式比较

会计考试内容和方式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有效的考试模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英国会计课程考试方式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学生成绩的评定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由份量较重的作业、测验或演讲等形式组成,占总成绩的30%—50%。会计课程作业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是评估平时成绩的主要内容。每门课程通常都有1—2个综合作业(Coursework),提交形式有报告、论文、计划等,对格式和参考文献要求非常严格,不得抄袭别人观点,否则会被视为很严重的问题。课程作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个人作业,这种作业非常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系统综合运用,而不只是强调一些具体问题,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其独立工作能力;另一种是小组作业(GroupWork),一般是以两至五个学生为一组合作完成一个较大的项目。这种作业老师要求大家合理分工,协调合作完成,不允许搭便车,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锻炼了在工作中与他人沟通和社交的能力,对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很有帮助。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70%,多为闭卷考试,一般是五选三或六选三,有时会有一道必答题。试题多为综合性的主观题,一般除会计分录外没有标准答案,即使是会计核算也要求相关的分析和决策。每道题都需大量的论述支持,所以要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样的考试,就要求学生必须思路清晰,有较强的逻辑性,必须在平时多阅读和积累专业知识并灵活运用。

我国的会计课程考试虽然也强调不能单靠期末考试“一锤定音”,强调平时成绩,“让学生平时忙起来”,鼓励老师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以便对学生能力和素质进行考核,但很多时候老师的平时成绩只是考勤、小作业、课堂提问等。虽然形式上采用了平时考核,但实质并未达到应有的效果;期末考试的题目也是对具体内容的考察,综合能力不够,一般还要求教师提供标准答案,学生发挥自主性的空间有限;很多老师还会应学生的要求给定考试重点或出题范围,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一些学校为了学生就业的考虑,还强调学生及格率的问题。总体感觉不太严谨。这样学生平时没有足够的压力和动力去主动学习和思考,就更谈不上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可借鉴英国做法,积极进行会计考试改革,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具体措施如下:第一,进一步加大平时考核的份量和难度,增加能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内容,促进学生平时知识的积累。第二,考试内容要由针对具体问题、单一知识点的考核向综合性、系统性问题考核发展,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将参考教材、资料的内容纳入期末考试范围,而不是仅局限于一本教科书甚至于老师划的重点。考试模式的改革不仅对学生提出了较高要求,更关键的是对老师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挑战,如能否设计出适应学生水平的综合性题目,能否对学生正确引导、开阔学生思路,能否对学生的综合性作业予以恰当点评等。这就要求老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系统的知识体系,较强的总体把握和分析能力,并能及时加以更新。

五、会计教学基础设施比较

英国会计教学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比较完善。英国大学不仅电脑普及程度和网络化程度高,而且能充分服务于会计教学,如佩斯利大学的Blackboard、StudentInformationSystem等网络辅助教学系统,为每位教师和学生各分配一个账号和充足的资金。为教、学双方提供了诸多方便。依靠这些电子教学设施,学校可以各种教学信息和成绩,老师也可提前把大纲、讲义、资料或相关知识等到网上,便于学生预习功课和免费打印后保存教学资料;在上课时老师采用幻灯或投影,节省了大量板书时间,授课速度很快,内容涉及面广、课程信息量大。这样就需要学生的“消化能力”和自学能力跟得上,课下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学习。另外,图书馆是学生学习、查找资料的最佳场所,不仅提供大量专业书籍、期刊杂志、报纸,也提供了大面积的学生自修场所。很多留学生认为:机房和图书馆是感觉比在国内方便得多的基础设施。

篇(7)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也走进了学生的视野和课堂教学之中。机器人技术综合了信息技术、电子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理论、传感技术等前沿科技,备受各国科研与教育界关注,相继出现了一系列机器人设计大赛。而通过训练与参赛也的确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能力与竞争意识,提升了师生的综合素质。在全国中小学生机器人大赛风生水起之际,我刊特别组织到了广州市白云区的教师撰写了5篇机器人教学与参赛论文,介绍其经验,推广其成果。同时,我们也热诚欢迎更多教师参与此热点问题的探讨与交流。

机器人给我们的感觉是它只出现在科幻小说和电影里,而且总是集各种高尖科技于一身,无论是成人还是孩童,都对它充满想象和兴趣。机器人问世已有几十年,但是科技界因为其发展速度快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统一的定义,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的智慧更使机器人的内容与内涵不断充实与创新[1]。伴随人工智能的研究发展,人类对机器人的期待和创造更多地从小说和电影走向我们的现实生活。因智能机器人的创造与制作对青少年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培养具有独特影响,近年来机器人教育也进入到教育领域中来。

一、亦远亦近—机器人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外的机器人教育一直是教育的热点,发达国家普遍高度重视机器人学科教育对高科技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其中,美国号称“现代机器人故乡”。自1992年开始,美国政府有关部门在全国高中生中推行“感知和认知移动机器人”计划,高中生可免费获得一套70公斤重的零件,自行组装成遥控机器人,然后可参加有关比赛。1994年,麻省理工学院(MIT)设立了设计和建造LEGO机器人课程,目的是提高工程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和创造能力,并开发了各种教学工具,通过与积木玩具商乐高公司紧密合作,开发出可编程的乐高玩具,帮孩子们学会在数字时代进行设计活动[2]。

日本机器人发展虽然比美国晚10年,但是也非常重视机器人教育和机器人文化。在日本,每所大学都有高水平的机器人研究和教学内容,每年定期举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机器人设计和制作大赛,既有国际性高水平比赛,也有社区性中小学生参加的比赛[2]。

机器人国际赛开始于1995年,国际上较有影响力的机器人竞赛包括机器人足球、机器人灭火、机器人迷宫等,我国也有代表队参赛。

近年来,我国的机器人教育在计算机领域专家的大力推动下有了很大的发展,第八轮课程改革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立了“人工智能初步”选修模块,迈出了我国高中阶段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第一步,这也意味着我国的人工智能教育在大众化、普及化层面上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3]。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的开展,促使各地方政府关注机器人教育,并组织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教师开展了小众性的培训辅导活动,一小部分实验学校还将机器人普及教育纳入信息技术课程中,如北京景山学校[3]。这些机器人教育先行者的研究实践所形成的机器人文化,无论是对机器人教育走近中小学生,还是对我国的机器人教育研究都有积极的意义。

机器人套件的售价昂贵及其更新速度快成为机器人教育普及的拦路石,机器人赛事几乎成为名校代表队的独欢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大多未能触摸到这仿佛不是太遥远而又离他们学习很远的东西。

虚拟机器人又称软件机器人,是由用户基于虚拟机器人软件平台编制程序产生的机器人源文件,可在仿真环境下运行形成虚拟仿真功能。虚拟机器人的设计与出现,使机器人教育分成了实体机器人和虚拟机器人两类[4]。虚拟机器人软件最早出现在国外,2000年,世界RoboCup机器人足球赛的仿真组比赛就采用了虚拟机器人软件。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几款自行研制开发的虚拟机器人软件,比较常见的有中鸣公司的AI—RCJ虚拟机器人足球软件、纳英特公司的3D仿真机器人软件、南方数码公司的高仿虚拟机器人软件等。这些软件在不同地方被不同行政主管部门引入中小学生教育竞赛项目中,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中小学校师生与机器人教育的距离[5]。

二、竞赛新宠—3D仿真虚拟机器人竞赛开展

踢开了实体机器人套件的价格阻石,虚拟机器人软件平台及虚拟机器人竞赛仿似“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直无奈地对各级实体机器人竞赛进行选择性忽略的我们,终于等来了学习钻研、培训辅导的参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