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10:08:5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中健康教育的教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在中学实施健康教育是实行全国健康教育的重要h节。健康教育包括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社会适应健康教育三块内容,与高中生物的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健康教育渗透是中学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之一。但由于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繁重,加上健康教育不是生物教学要求的内容,大部分教师不愿意在课堂上花费时间进行健康教育,因此,寻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势在必行。
1 微课
微课是以5~8 min的微视频为核心,配以“微教案”“微课件”“微反思”等一系列配套资源的课程。由于微课只针对一到两个知识点进行教学,因此微课具有主题突出、短小精悍等特点。除此之外,微课的出现能满足学习者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进行学习的要求,为其带来极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这种优点,以此为教学载体,解决高中生物课时紧张、难以进行健康教育渗透等问题。
2 利用微课渗透健康教育
2.1 健康教育渗透内容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为例。本节内容分别介绍了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和作用,让学生在学完本节内容后能认识到生物物质在组成上的统一性。明确课本内容后,对比《中学生健康教育大纲》,确定健康教育渗透内容为“合理营养与健康”模块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2.2 健康教育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2.2.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糖类的功能与作用;必需脂肪酸(以DHA为例)对人体健康的作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者的关系。
能力目标:能说出糖类、脂肪的作用,以及能对“为什么提倡食用植物油”作出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糖类和脂肪有更全面的认识,不盲目减肥。
2.2.2 教学重难点
必需脂肪酸对人体的作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者的关系。
2.2.3 微课的制作
按照教学设计搜集材料,进行微课件的制作(表1)。微课件制作好后采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进行微课的录制。在录制之前需要调试好音调、录屏范围等,录制完毕后需对视频进行后期处理,如字幕的添加等,最后生成微课。
2.3 健康教育微课的实施
将制作好的健康教育微课推送到微信公众平台、学生QQ群、微博等,让学生进行观看。对于无法便利使用网络的学生,可以让其拷贝回家进行观看。或者在讲完“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一节新课后,利用课后几分钟空余的时间播放给学生观看。
3 优点与展望
3.1 解决课时紧张、健康教育难以实施等实际问题
生物课程中所蕴含的知识与中学生健康教育内容有密切关系,因此生物课程可以作为普及健康教育的载体。但由于高中教学任务繁重,课时紧张,很多教师都不愿意在课堂上花费时间普及健康知识,导致健康教育难以进行。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将所对应的健康教育内容制作成微课,在课后播放给学生观看,不仅解决了课时紧张、健康教育难以实施的问题,还以一种新颖的形式吸引学生观看,可以达到普及健康教育的效果。
3.2 结合教材制作而成的健康教育微课有望成为一种课后资源
王竹立表示“微课难以改变传统课堂模式,但却可以被传统课堂利用”。像这样一种结合教材内容制作而成的健康教育微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学到健康知识的同时,还能回顾教材中的生物知识,并且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生物知识去解释与日常生活健康相关的问题。因此,结合高中生物知识制作而成的一系列健康教育微课可以成为一种课后资源供给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一、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幸福成长
海南中学是海南省教育厅直属的省重点中学、海南省示范性学校,学生均是来自全省各地的佼佼者,因此,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育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优秀学生,使其成为面向未来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海南中学是全寄宿学校,学生除了面临环境适应、学习内容及人际适应外,还面临着学习方面的激烈竞争,这些状况都需要心理教师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做充分考虑。在实践中,我们以中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幸福课)为核心创建校本课程体系,立足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实际操作,校本课程体系的内容及开展形式则是根据各年级情况而设计,主要涵盖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及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等内容。
初中阶段初一至初三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均是学校校本必修模块的学习内容,两周一次课。
初一的课程设计以“适应与养成”为核心目标,培养学生“适应”初中新的学习环境和养成更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同时加强自我认识,使之能够客观评价自己,积极与新同学新老师沟通,主要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友善、热情、开放思想等积极心理品质。
初二的课程设计以“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为核心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主要培养谦虚、自律、幽默、感恩、希望等积极心理品质。
初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计以“顺利应对中考”为目标,培养对各种挫折的耐受力,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升学观,学会调节情绪,排解学习压力,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和技能,以感恩的心态去看待中考等,促进自己心灵的成长,主要培养学生感恩、坚持、创造力、团队精神等积极心理品质。
而高中阶段将高一年级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学校校本必修模块的学习内容。课程以“适应”及“规划”为核心目标,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适应”高中新的学习和人际;学习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做好选科、选考的准备及探索未来职业规划等,主要培养学生的热情、好奇心、好W、善于交际、善良、爱、合作等积极心理品质。
高二年级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校本选修模块的内容,以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形式开展。课程以培养学生“多元化发展”为核心目标,目的是帮助学生培养及确定自己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学会处理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领导才能、公平、诚实、谦虚、幽默等积极心理品质。
高三年级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排入了班级周会课,心理教师、班主任互相配合,在心理教师的指导下,由班主任负责实施安排。课程以“个性化成长”为核心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升学观和择业观;学会感恩、调节情绪,排解学习压力;激发潜能,高效学习,科学应考;积极应对挫折,体验心灵成长,以感恩的心态去看待高考,看待自己心灵的成长。主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宽恕、感恩、希望、坚持、勇敢等积极心理品质。
海南中学还开发了多套校本实验教材。2008年10月,出版了高中校本心理实验教材《心灵俱乐部》;2008年8月,出版了《德育实践与探索》,收录了部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及心理主题班会设计,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的特色教育课程;2009年3月,出版了实验教材《放飞理想 相信自己――高考成功心理》《中考成功心理宝典》;2009年11月,出版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案及咨询案例集》;2009年4月,开始每学年编印一辑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手册《阳光手册》;2010年,“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程研究获海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评比二等奖,“‘中高考成功心理’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施”获三等奖;2016年开始,我们又着手汇编初一到高一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幸福课)系列课程,也将结集出版。我们在不断地思考和完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体系,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幸福成长。
二、以“融入式”生涯教育,为学生幸福人生助力
2014年,海南中学全面启动了学校生涯教育。学校首先成立生涯规划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挂帅,党委书记负责主抓,调动全员参与,对多方面资源整合利用,多渠道融入,由此形成教育合力来推动这项重要工作。
2015年10月,申报的课题“新高考制度下普通高中‘融入式’生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获得海南省“十二五”重点课题立项,学校也进一步以课题研究来推动生涯教育工作。
1.学校心理教师参与到生涯教育的顶层设计中来,推动生涯教育在学校的全面开展。心理教师除了在传统的心理课上渗透生涯规划教育外,还开设了生涯选修课“电影人生DD开启幸福生涯之旅”,以对学生喜爱的电影进行观摩与研讨的形式,与积极心理辅导相融合,为学生开启了了解自我、了解世界的生涯选修课程,得到学生的欢迎并让他们获益匪浅。
2.将生涯教育融入班级建设和主题班会课中,创建生涯规划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除了利用教室黑板报外,还指导学生自主创建了生涯规划班刊,分享生涯教育资讯,以及记录学生在生涯规划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另外,心理教师和班主任一起设计及开展系列生涯主题班会,充分发挥心理教师的专业指导作用和班主任的具体落实作用,从而调动每位教师在生涯教育中的优势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热情。
3.学校对家长开展了大量的生涯规划普及讲座,进一步帮助家长认识生涯教育的重要性,以此开发家长资源,发挥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生涯教育合力。如开展“家长进课堂”的职场分享活动,以及“家长进校园”的职业推荐大会。前者家长进课堂分享职场经历和人生感悟;后者家长们进校园,和学生面对面进行类似招聘会的现场职业介绍大会,让学生可以接触及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同时这些活动也是为了寒暑假开展的“JA职业见习日活动”(工作影子活动)做准备。
4.学校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生涯教育。“走出去”活动之一就是沿袭我们学校具有特色传统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调查、职业体验,人物访谈等,并撰写研究或调查报告,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另外,每年的寒暑假,学生也要“走出去”参与社区服务,例如我们暑假开展的“职场体验与探访”主题社区服务活动、“JA职业见习日活动”(工作影子活动),寒假开展的“幸福生涯人访谈”主题社区服务活动等。
“请进来”是利用校友及社会相关人士的资源,请他们到学校来开展各种活动,如学校的“衍林讲坛”,邀请专家学者和社会各行各业人士来做演讲,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角度分享知识,分享人生阅历或见识等。学校还邀请大学校友返校开展活动,让大学校友和在校学生分享自己的高中生涯和高考经历,以及上大学后的收获和感悟,来帮助在校学生明确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增进对不同大学院校与专业的认识了解,更好地珍惜及把握高中的学习和生活,及加强相关能力素养的培养,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些“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活动都为学生的生涯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资讯和强大动力,引导其朝着自己的梦想,更科学更理智地规划自己的幸福人生。当“融入式”生涯教育形成合力的时候,可以说为学生的生涯发展增添了更为有利的成长助力。
在生涯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觉得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值得记录的,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不断回顾和反思自我,同时也是对自我的肯定和激励。因此,我们请每个学生为自己建立一份生涯成长记录袋,汇编一份自己的生涯成长记录册,同时也将为学生建立生涯成长电子档案,帮助学生把成长中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和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汇编,作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珍贵礼物。
三、营造幸福温暖气氛,帮助学生绽放美丽心灵
海南中学的高中部幸福教育中心、初中部心理辅导中心都是基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建成的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服罩行模配有较为完善的软硬件设施,旨在创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环境,多渠道营造幸福温暖的氛围,使师生的心灵像花儿一样绽放,负能量得到释放,正能量得到提升,个人得到成长,使其真正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精神家园。
高中部幸福教育中心建筑面积四百余平方米,于2014年底建成,投入三百余万,中心整个装修设计风格结合了海南的海洋文化特点。中心所有天花板都是明亮的蓝天白云,地板则是海洋、沙滩、溪流的灵动呈现。中心设有不同功能室(区)九个,并以海洋特色命名:心理阅览区(沐风阁)、宣泄室(海螺屋)、悦纳室(紫贝居)、咨询室(星语房)、沙盘室(沙海苑)、团体室(海豚湾)、潜能室(珍珠屿)等。中心购置了先进的心理仪器和设备,如音乐放松椅、按摩椅、身心反馈仪、自信天使、拥抱使者、注意力挑战仪、团体音乐放松仪等,还购置了大量的心理阅读书籍。初中部心理辅导中心位于初中部办公楼六楼、教学楼七楼,由四个功能室组成,分别是个体咨询室(畅心园)、沙盘游戏室(沙海苑)、宣泄室(清心阁)和团体心理辅导室。
学校初高中的心理中心,由心理教师均轮流值班,主要针对个别存在心理困扰或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排忧解难。采用心理热线、“心灵小屋”、心理信箱及网上心理咨询等方式,多渠道为学生进行咨询辅导。学生还可以在这里通过音乐放松椅、按摩椅、自信天使、个体沙盘等享受自助服务,以达到放松身心、增强自信心的目的。特别是高中部的幸福教育中心,利用场地和设备资源面向全体师生开展幸福自助活动,如周一的海豚湾“幸福K歌会”、周三的沙海苑“沙盘心灵花园”、周五的海豚湾“幸福电影院”等,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宣泄及调整,以达到放飞心灵、调整身心、体验幸福的目的。
四、家校联动,共同呵护学生的美丽心灵
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需要家庭的参与、社会的支持。海南中学于2006年成立家长学校,由学校相关领导、心理教师及外讲专家为各年级家长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及针对性强的专题亲子教育讲座,如对初一家长开展“改变从您开始――亲子沟通训练讲座”,对初二学生家长开展“知‘性’话题――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对高一家长开展“和孩子共同成长――高一新生适应性讲座”“文理分科指导”,对高二家长开展“如何面对青春期孩子的情感问题”“高二学生的理想教育”,针对初三、高三家长开展“爱的鼓励――考前家长心理讲座”等。通过这些专题教育,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宣传,同时提升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水平,形成家校教育合力,进一步扩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2012年10月,海南中学的两位心理教师撰写的家长专题讲座教案在全国家长学校优秀教案征集评选活动中均荣获三等奖。2013年,海南中学被海南省教育厅授予“海南省首批示范家长学校”荣誉称号,同时被海南省教育厅授予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摘 要: 当前,在素质化教育的时代下,人们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已给予高度的重视,为了有效地增强实际教育效果,将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已成为高中教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举措。本文首先对融合高中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有效融合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高中思想品德 心理健康教育 融合
随着素质化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现代化的教育目标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高层次、高技能、高素质的综合应用型人才,而在高中教学阶段中,融合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实现该目标的重要保障。对于高中生来说,其本身就处于学习阶段中的一个关键时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合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发展学生的一个必要举措。
1.融合高中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整个素质化教育阶段中,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一直是教育领域着重强调的一大课题。对于学生来说,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对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一定的益处,因此在当前社会环境不断复杂的情况下,人们更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以进一步提升思想品德教育效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各种各样的思想教育混在一起,两者存在一定的共同点,因此有效结合两者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开展有效教学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显得至关重要。此外,随着《中学德育大纲》的不断推广与普及,有效融合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1.2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学生是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其常常存在一定的学习压力,加之学生在青春时期还需经历一定的困惑,从而常常会使学生陷入一定的窘境,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从近几年看,高中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且这些问题随之深化,如若不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则会给学生造成更大的伤害。当前,通过融合高中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增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效果,其在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同时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面对复杂的心理问题,学生在良好素质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处理,从而帮助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2.融合高中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2.1改善课堂教学环境
为了有效地提高高中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首先应对教学环境的氛围给予高度的重视与关注,通过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保障教学的有效性。在学习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n程时,学生很容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且环境因素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应的教学行为,如此可以使学生从教案中找到与自身相关的某些讯息,而针对相应的问题学生会进一步提升自身学习的主动性。此外,对于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在思想品德教学的基础上,学生更愿意在轻松的环境下自由地表达,这是保证高中思想品德教育质量的一大因素。
2.2结合教材内容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中思想品德课程教育中有很多教学内容都与心理健康教育息息相关,一些内容甚至直接蕴含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由此可见,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一定的相同之处,而此前提的存在则更容易促进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入。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条件,以在开展思想品德课程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对于高中生来说,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塑造健康的自我意识具有一定的作用,而对于学生来说,健康的自我意识是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水平和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教师可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辅以心理健康教育,从而真正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等,这对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具有重要的影响。
2.3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在教学领域中,师生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为了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实际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可与学生开展心理课题的讨论,使学生与教师彼此之间有更大的心理相容性。此外,相关课程教师也要秉着与学生成为朋友的心态开展教学,且教师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如此可以缓解学生面对教师时所产生的压迫感与紧张感,且这样的教师个性对心理疏导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学生更愿意与教师分享心理世界,乐于与教师沟通,另一方面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益处。
2.4用哲理故事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理
哲理故事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被广泛应用,而且如果选择得当,应用及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有着极大的作用。根据初中生尤其是初一新生的心理特点,思想品德课的理论讲解务必做到“少而精”,否则就会出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不良后果。因此,在教学时融合中外优秀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故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现象,不仅可以把难懂的理论讲清楚,便于学生理解、接受,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思想品德课堂“活”起来。
例如我在讲《珍爱我们的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这一内容时引用这样的哲理故事:某天,农夫的一头驴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是试了好多次还是没想到好的办法。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枯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它哭得很凄惨,感到末日的来临。但是,让人意料之外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眼前的事实让他目瞪口呆∶当众人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出奇地冷静和理智,它没用让泥土将自己掩埋,而是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将这些泥土踩实。就这样,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跃出井口,快步跑开了。学生对这类故事很感兴趣,不仅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而且通过这个故事明白:在生命旅途中,有时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有各式各样的“泥土”倾倒在我们身上。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打击我们应该永不言放弃。类似的哲理故事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心理品质在精神文化素养中得到升华,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2.5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情境
在课堂上,教师可紧密联系课文内容,就当前学生关心的敏感问题、热点问题、疑点问题展开讨论。以《学习要独立思考》为例,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学生专题讨论:为什么学习应独立思考?学生通过思考,畅所欲言,最后对“学习为什么要独立思考”这一问题有正确的理解:学习是劳动,并且应当是充满了思想的劳动。学习也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只有学会独立思考,才能学会知识,学会学习,从而使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劳动,成为自己自愿的、热心的、专心致志的劳动。教师引进辩论这种学生很感兴趣的方式,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辩论既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又能培养学生道德判断、辨别是非的能力。教学时围绕教学目标,在学生充分明理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实际,设计一些正面的、反面的和似是而非、容易混淆的问题,让他们辨析,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结语
在高中教学阶段中,将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两种课程的融合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领域,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郑英.还课堂以生成的真彩[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10).
[2]沈华,辜勤学.中学教师“亲和力”的构建机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05).
[3]薄运锁.英语终结性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探究[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7(04).
2012年普通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通过远程研修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在学科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引领下,以教师为主题开展学科教学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帮助广大教师整体把握、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和有效实施高中新课程,促进我县高中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普通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共15个学科。这次培训全县共有407名专任教师参加。
10年新课程骨干培训省级培训的工作6月份开设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体育4个学科。省级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第二期培训班报名我选拔了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或教学能手参加了培训。
为进一步推动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广大农村教师心里健康教育水平,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教师队伍和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我县选派了中小学2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并于12月份进行了二级培训,共培训县级骨干教师小学76人,中学38人。
为全面提高全县语文、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经与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洽商,沾化县教育局聘请华东师大知名教授、专家对我县初中语文、数学两科教师进行暑期培训。8月11日—13日,全县初中语文教师、数学教师暑期培训班分别在县实验中学、沾化一中老校区顺利举办。8月11日上午,平金明局长、杨金明委员及华东师大汪晓勤教授、李俊副教授出席数学班开班典礼,王立村副局长、杨福泉主任、郑桂华副教授、沈龙明副教授出席语文班开班典礼。培训班每天授课6小时。全县初中语文、数学各140余名教师参加了培训班,各初中语文班、数学班各派一名教育干部带队参加培训。
五位华东师大教育专家知识渊博、治学严谨、讲授各具风格,见解深刻,且紧扣教育实际,表现出了深厚的学术功力和崇高的学术风范,有力地诠释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中国教师精神。参训教师听专家报告,恪守时间,状态投入,如沐春风,一致表示不能再只靠一根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不断重复“昨天的故事”,而必须凭借教育科研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
三、加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开展专项调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引导师范类待就业毕业生到农村任教。(近几年来共招聘师范类毕业生385人到学校任教)研究制定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制度。充分运用现代化远程教育等手段,通过多种形式,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质量。
四、教育创新人物。为激励广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牢固树立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理念,提高教育创新能力,推动我县基础教育改革顺利实施,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滨州市教育创新人物评选活动的通知》(滨教[xx]46号)精神,对全县中小学教师、校长开展了“教育创新人物”评选活动。在自下而上,层层推选的基础上,对乡镇、县属中小学推荐的26名校长、教师进行了认真评审,共选出6名县级教育创新人物参加市级以上教育创新人物评选。
【关键词】健康教育 体育教学 学校体育教育
健康教育是关系到青年少年健康成长的一个重大问题, 探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的方法, 营造良好的健康环境, 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目前学校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形式化倾向严重。在我国大部分中学里,尽管也在进行健康体育的改革和实践,但是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其实很多的中学体育锻炼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过是形式的东西,走走过场罢了,从前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案、备课方法却还在原版套用。对中学体育健康教学的检查考核工作没有科学规范的体系和标准是主要的问题。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评价也仅仅从一些中学体育管理部门的工作汇报作为评价的依据,没有到基层和教学第一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缺乏真正的科学教学评价体系作为工作依据。同时,中学体育健康观念的对象过于单一化,缺乏全面性,没有真正全方位地转变中学体育健康教学思想。
(2)传统的中学体育的教学观念与认识没有真正转变。由于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仍然还在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对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负面影响较大,教学指导思想不够端正,学生被束缚在应试教育的怪圈内,“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普遍存在。同时受“重竞技成绩,轻学生体质”的误导,“重竞技轻普及,重课内轻课外”, “重尖子轻全体学生体育”的现象严重,一条竞技运动技术结构的组成贯穿于大中小学体育教材之中。导致了中学体育教学总是片面强调以传统体育知识技能的课堂教学和教师为中心,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性活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大部分学生体质的增加、健身意识的形成、健身能力的培养、健身文化的陶冶、健身习惯的养成往往被忽略,更影响了中学生个性、人格、尊严、价值及社会生存和适应能力。
(3)教学方法陈旧。当前,制约中学体育健康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学方法改革滞后,仅仅只是从形式上进行了简单的改革,没有将体育健康教学落到实处。体育教学过程变化不大,单一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显得机械、呆板、没有活力,课堂气氛较差;同时由于过分地强调“统一”,使得学生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体育课缺乏生机。
二、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我们认为,只有加强健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全面的健康,他们才会精力充沛、信心百倍地去接受各种教育;反之,如果忽视健康教育,学生的身心问题与疾病很多,那我们的教育就很难获得预期的效果,达到既定的目的。我们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及教育家们一直倡导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但由于受升学考试的压力,现实中许多中学的教育仍然以高考作为指挥棒,考试成功与否逐渐成了评价教师、学生、学校的主要标准,致使应以学生全面发展 为己任的基础教育,在现实中变成了以考试内容为教学内容、以考试成功为教育目标、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应试教育”。作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中学体育教学只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与任务,必然要受到社会整个教育观念的影响与冲击。由于智育培养一直处于优先侧重发展的地位,中学体育工作被Z于整个学校工作的次要位Z,致使人们思想上对体育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更有些人把体力劳动等同于体育。在这种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中,体育教学中的健康教育只会成为一句空话,流于形式。
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1)对中学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Z,并用实践对教学内容进行实验和论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教学的一线去解决问题,使中学体育健康的教学有自己规范的理论依据和科学的体系。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实施和设Z,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建立不同的内容体系,以便进行不同的考核,避免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导致的“吃不饱,不够吃,吃不消”的现象。
(2)把体育技术的教学和健康知识观念的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进行健康教育,用教师的言传身教,用自身的体育健康思想去教育人、感染人、影响人,从而让学生树立自己的终生健康体育的思想。结束单纯的体育健康理论课教学,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健康意识知识的活动,而不是单纯的为了讲“理论课”而上“理论课”,从根本上推动学校素质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渗透;课堂教学
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助于个人潜质的发挥及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结合多年数学教学的实践经验,结合数学教学特点谈几点想法和做法:
一、注重教学目标渗透心理教育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决定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实施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数学教学目标之中,是实现学科教学渗透的前提条件。
第一,制订教学目标要注重挖掘其内在规律性。如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据史记载,我国对该项的发现和证明,比西方国家要早四五百年。对此,教师可以这样设定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勾股定理,感受祖国文化的悠久历史,教育学生用功学习,努力使祖国文明发扬光大。
第二,要充分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了解学生心理的共性和个性,有针对性地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不要“一刀切”,应该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学目标的实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也有所不同,应针对性地因具体情况不同而灵活施行。数学教学目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径直外露的形式,而是潜移默化的融合。
二、课堂是数学教学的阵地,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数学课堂上,每一步教学环节的拟订和实施都要适应学生的心理水平,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轨迹进行教学,这样恰恰满足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在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同时,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受到训练,原有的心理认知水平也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学科。学生难于理解题意,容易对数学失去兴趣。教师要在课堂活动中创设情境,提供机会,启发引导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我抛开自己原有的设计思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喜欢什么,愿意学什么,怎样学习他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接受,从而让他们尝到收获的喜悦,经过深思熟虑后再精心编写教案,针对实际授课,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觉得教师和他们离的很近,教学活动得以开展。
2.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学生往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求知欲比较强。教师要在课堂活动中创设情境,提供机会,启发引导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我在教学中充分注意到这点,如让学生通过动手画、拼、剪等方式将枯燥的书本知识变为有趣的、直观的画面,当学生发现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成功完成任务时,成功的喜悦刺激强化了主动学习的过程,从而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愿望。直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接受新的知识。学生感到直观易懂没有压力和困惑,心理健康教育同样水到渠成地获得良好效果。
3.精心设计作业,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是一种可贵的心理状态,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充分调动起来,让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达到最佳状态。但学生的自信心在不同程度也存在着差异,这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和其他各种活动中。如: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家庭教育背景也不同,同样的作业练习布置下去达到的效果也不一样。
作业练习设计得好,不仅可以把学生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三、教师的言谈举止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利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对教学工作高度负责,深入钻研教材教法,讲课的时候能全身心地投入,就会获取全体学生在心理上的认可和配合,促使学生心无旁骛地投入学习。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动作、一句赞扬的话,都会使学生情绪振奋,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他们的优点,适时加以表扬,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让他们伴随着快乐的情感体验来参与学习过程,提
高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学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学科教学都要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充分挖掘课本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努力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只有重视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主动性、竞争性和创造性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晨怡.小学生的衣着[J].金色少年,2008(4).
[2]胡群芳.浅谈根据小学生心理特征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1(28).
[3]杨勇.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新课程(中),2011(06).
[关键词] 快乐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 心理健康
一、课前
1.上课之前,和同学聊会天,拉近与学生情感距离,让学生在情感上接受你,并且了解学生情况。
2.通过心理测验,如心理专职教师、班主任、科任、学生等日常观察,不记名纸条调查学生,了解学生情况(有调查才有发言权),为教学提供第一手材料,才能使教学做到针对性、实际性、实践性。
3.板书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做好准备。
二、课中
重视“快乐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活学活用心理团体训练中的暖身活动,破冰活动,如大风吹,闻鸡起舞等;可以应用电影,唱歌,小品,相声,录像,歌曲等调动气氛,活跃气氛。
三、课后
不断修改教案,根据学生上课情况及反馈情况修改教案(注意有正式教案,不是无案上课)。
具体技巧如下:
技巧1:讲述心理活动原因内容等,注意要将原因具体化,实际化,别讲一些大道理,不讲空洞苍白的话。
例如,讲注意力不集中溜号原因时,我将原因归纳如下:
(1)外界诱惑。网络、书籍、漫画、电影、电视、P3歌曲,异性的他(她)等很吸引人,一旦人对某件事有期待以后,注意力就容易产生分散,溜号。例如,放假前夕,“要回家了”,“要上体育课”了,可以玩了,玩什么,和谁玩;可以看电影,录像,可以玩网络游戏了;要见朋友了和朋友网上聊天了,要给朋友写信了等,上课时,会不自主想到这些开始溜号。另外,武侠书中某个精彩的故事,影视录像中某个片段,网络游戏中如何进入下一关等,也会使你溜号。
(2)过于疲劳。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生理疲劳,如晚上很高兴睡得很晚;生病了、体力劳动之后疲劳,这时注意力不集中需要休息;心理疲劳,如长时间从事一种单调的活动,神经系统耐受性比较差,头脑中会出现各种杂念,注意力不集中,
(3)事件。各种各样心烦的闹心的事件,这个事件可以是:以前创伤性事件,家里的事,学校的事,同性异性的事,与老师的事等。
(4)视听障碍。听不清,看不清,听不见,看不见,反光,这时老师讲课,学生容易注意力分散,需要戴眼镜,调座位保证课堂秩序安静,保证光线充足等。
(5)不良习惯。小学、初中时,养成了你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联想”的习惯。上小学初中时,习惯一节课注意力保持25或30分钟。
技巧2:分析出原因后,说出一些对策,解决方法等(以注意力不集中溜号为例)。对策:
(1)减少分心的事,减少环境干扰。如果是很多的事情引起你注意分散,那么你可以写在日记上,你就能放松,上课时专心听讲;自由支配时间(下课或利用业余时间)逐件事情解决,只有将引起分心的事解决掉或改变对事件的看法(合理认知疗法),也可以先从那些简单的事易处理的事或你喜欢做的事开始做。
(2)专心训练,培养注意力集中的学习习惯,从培养仔细、耐心、反复专注一件事开始,养成自我控制能力。如学习在城门洞看书,乱中求静能力。
(3)多种感官动作用于学习,避免溜号。心理学家验证这么一条结论:要边听边看,边动手记边用大脑思考的学生,上课溜号会大为减少,否则一直听一直看会加重你的视觉听觉疲劳,会困,会溜号。
(4)应用期限效果集中注意力,课堂上的知识课堂内一定要弄懂,不要弄到下课或专门抽出时间去学会课堂知识(完成不感兴趣的工作)。
(5)同学互助,互相提醒不要溜号。
(6)写格言警句,警告自己不要溜号。
技巧3:分析批判学生中存在的错误思想,如学生交往过密,早恋……学生有两种观点想法:
第一种想法:“认为交往过密(早恋)可以互相帮助互相鼓励,能够提高学习成绩,多个人关心自己,自己伤心时候会少负担一些,高兴时也会有人和你分享”。实际情况是你自认为你能处理得很好,但是因为你们的个性、性格、价值观不稳定,不成熟(表现有时自己都解决不了问题,自己都照顾不了自己),或者一但环境改变或者你的父母知道后反对;发生一些事件后产生矛盾,彼此之间不再谅解,彼此之间不能再容忍,导致两人关系紧张;或者是见异思迁,无共同语言,感到对方很烦,感到不自由受到束缚像蹲监狱的感觉;感到对方是负担,彼此之间不再有新鲜感,或者相处一段时间后,发现对方有缺点不再那么完美,不能接受。
第二种交往过密想法:“我只注重过程不注重结果。把这段经历,当作美好的回忆不也是很好的吗?”实际上,感情是世界上最伤人的,高中时恋爱成功是万分之一的机率(受到高考,工作,性格等影响);你自认为都是美好的,但往往都是可能一辈子也忘不了或者会影响你以后同学关系、异性关系,甚至成人时婚恋生活等。许多成人心理障碍就来源于学生时代的早恋。
例如,歌曲《不要再来伤害我》《那一天》。
技巧4:举实际例子时,含糊其词,模棱两可,所举例子说完后,学生找不到身边具体人物,不能“对号入座”,但又却是他身边人物,甚至是他本人,但又不能说出是某某个人。
事例:女生晓莉与班上的男生萧强的家住同一个县(可以是同一个镇,同一个村或小学同学、中学同学或以前不认识,一见钟情),入校后在共同学习生活中,两人又有接触,萧强待人热情加上同乡关系,故萧强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晓莉。为此,晓莉认为萧强是喜欢她的(指晓莉),也对她产生感情,并经常找机会与其接近,这种情况引起萧强的不安,便开始疏远她。感情不是说断就断的,小莉对萧强的感情并没有减弱,反而更加想接近。于是,晓莉陷入情感的苦恼之中,总是想,他为什么总躲着我,疏远我,是不是我什么地方令他不高兴了?是不是我什么地方做错了?我是不是长得难看了,不吸引他了,等等!结果:学习注意分散,成绩下降,丧失进取心,
技巧5:讲述危害及严重后果
高中男女生谈恋爱,后来因种种问题分手,一方想断,另一方不想断,结果是:男生(或女生)想尽办法挽救两人关系,可能会报复。
技巧6:讲课时,适当加一些学生熟知的公众人物、新闻人物等,以情感受挫后,反应类型为例:
升华型:将失恋的痛苦转化到有意义的活动上,以事业的成功代替失恋的痛苦,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工作中。一些文学巨匠,如歌德,罗曼•罗兰,都情感受挫过。法国的罗曼•罗兰在失恋后写出了《约翰•克里斯朵夫》;哥德暗恋受挫,写出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让学生把受挫变成一种动力,功成名就时,就会找到好的情感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