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10:08:4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环境设计概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环境设计概念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那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室内设计系为了模仿日本,把院系的名称改成了环境艺术设计。随后,全国很多设计院校都相继改名。一时间改名称成了时尚,几乎没有人进行冷静的思考。有很少数的专家觉得改名不妥当,站出来进行呼吁但并没有人听取,几年以后,那些主动改名的人也觉得不妥。
在我们国家,环境艺术设计就是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室内外设计以及建筑装饰等。虽然叫法不一样,但是,内容是一样的,都是以建筑为中心进行的装饰与设计的活动。其区别就是室内与室外,因此,可以看出室内的设计叫法也不合适,具有一定的限定性,就是没有把室外装饰设计包含在内了,这样就会导致建筑以外立面与小环境的设计为主,使得设计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互相干涉的问题。除此之外,从狭义的角度来说,环境艺术设计的叫法也不是太贴切,环境艺术基本把地球表面的所有地面环境都涵盖了,所以,环境艺术设计与室内设计在进行表达时,要以建筑内外的设计为中心。实际情况证明,室内外装修设计主要表达的就是设计的内涵。目前,大专院校要解决设计名称,就应该要把混乱不一的叫法进行统一。
二、现代环境设计理念分析
我们生存的环境虽然有很多人为的疆界,但是,我们的世界还是一个整体。大家共享同一片海洋,同一片天空。人类不断进化的过程,也是用人类的力量对理想的生存环境进行构造的过程。现代的环境设计具有综合性,也是人类居住形态的体现。现代的环境设计要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完整地演变过来,是人类不断发展进步的表现,特别是作为高级动物的人对自然与环境主动地产生影响的过程。现代环境设计的提出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大到与整个人居环境的系统规划相关,小到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场所的营造相关。现代的环境设计活动中有很多种分工,然而,分工不代表分家,任何对环境进行的设计都不能与整体人居环境脱离开来,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现代的环境设计工作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城市的设计,景观的设计,园林的设计,还有建筑与室内的设计等。现代的环境设计师也算是一个通才,不但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有较深的艺术与文化修养,每一种审美情趣要健康,就要建立在完整的文化结构上。当然,还有一个因素是与设计师艺术修养有紧密的关系的,就是设计师自身的艺术观,并且需要与艺术手段互相结合在一起。现代环境设计对各门艺术的展现起到很好的帮助,可以使其在一个共享的空间中展现,任何一名设计师,都要有较高的沟通能力,把全部的热情投入到设计活动中去,协调并解决所有与人们生存环境质量有关的问题。所以,与其它艺术类别相比,现代环境设计师是一名系统性的协调人员。
现代的环境设计是二战后新兴的一门学科,在欧美受到很大的关注,也是在20世纪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科学与经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把审美功能与实用的功能结合在一起。现代环境设计具有很大的范围,并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是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也是艺术在构想方案中的综合计划,不但包括环境与设计的计划,装饰与空间的计划,还有构造与造型的计划,色彩与材料的计划等。
三、现代环境设计中有关传统艺术的应用
文化形态语言的元素要在现代环境设计艺术领域中去寻找,并且要与现代的科学技术观念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使精神层面得到提高。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元素在环境艺术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主要方法如下:一是用形,在现代艺术的有名有实中直接应用传统的图形,它不是简简单单的照搬与堆砌,而是把传统的文化与新的载体进行重新的结合,进而创设一种新的视觉语言环境。直接的使用是一种全新的概念,也是积极表现的一种,它需要把环境与工艺考虑进去,一定要与这些因素互相配合,使用最佳的组合才能把图形的价值增大,把其独特的韵味表现出来。二是用意,在我们国家许多的古代建筑以及室内艺术装潢中,人们对于含蓄的呈现手法比较习惯,无论是外部的形态设计还是室内的空间布局,都会选择较为适合的陈设与图案,要想使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就要把这些特定的环境融合进去。在现代的环境设计艺术中,比较多地通过环境的构成与组成方法来体现环境本体以外的精神。三是形神并举,对于传统文化的审视需要用全新的现代审美的观点,只有对传统的文化有了充分的理解,才能把神延续成意,使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有更好的发展。对于我们国家的传统来讲,线条不只是长度与方向,厚重感更加重要,它把力量与速度表现了出来,使东方与西方文化间的对话得到促进。我们国家古典的诗词在现代环境设计艺术中就得到形神并举的应用,并且这也是最好的表现形式,在环境设计艺术中结合诗词,会让环境设计艺术更加富有诗情画意,把精神的构想通过现实的三维空间设计艺术得以实现,就像美丽的梦境一样具有非常独特的魅力。
四、结语
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时期,设计所具有的方向与使命是不一样的。人们对大自然的索取是带有掠夺性的,工业的公害与人口的恶性膨胀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造成生态的危机。为了改善人类的生存状况,人们只有把设计作为一种希望,通过各种设计从宏观的角度使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使创造出来的社会环境更具有更高的文化价值。所以,在现代以及未来,设计会走向城市,走向民众,它也一定会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的结合在一起。这是毋庸置疑的,对环境进行改善,对环境进行创造,也是21世纪全球人类文化活动的一个重点,所以,人们都应该高度重视起这一问题,并为此付出实际的行动,为环境改善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陈小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知识[M].环境出版社, 2013.
[2] 孙子健.应用美学[M].辽海出版社,2013.
在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渗透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不仅能够使传统文化得以保留和发扬,同时还能够使其与现代文化实现紧密结合。本文在分析了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的概念及基础的前提下,对现代景观的特点进行了综合阐述,并最终对现代景观设计中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的应用手段展开了分析,目的在于使现代景观环境设计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
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
中国传统园林设计过程中存在很多优秀理念值得借鉴,将其意境结构应用到现代景观环境设计过程中对于设计水平的提高十分有利,同时也能够使传统与现代充分结合,进而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美学体验。对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的应用的分析能够使两者的结合更加充分,无论对园林设计领域还是对人类而言都具有重要价值。
一、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概念及基础
(一)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概念。
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主要指不同的园林设计效果所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以及园林与人之间的动态关系。一直以来,对意境的表达都是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主要目的这一[1]。传统园林的设计强调以自然美为主,但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在坚持自然美的同时,人文美也需要有所渗透。根据园林作用的不同,其所体现的人文美会存在很大区别。以中国古代的皇家园林为例,设计过程中不仅体现了自然美的因素,同时也体现了皇家富丽堂皇的人文美因素[2]。相对而言,私家园林便会表现出另一派景象。人文美的差别是导致园林意境存在不同的主要原因,中国传统园林的意境结构即体现着时展的特点,同时也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二)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基础。
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的生成基础主要包括生理基础、心理基础以及审美基础三方面内容:首先,园林意境结构的设计与符合人类生理发展的特点,这是保证其能够被人们所观赏,进而实现其功能的主要因素。其次,不同的意境结构设计能够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以心理基础为出发点来实现。最后,园林意境结构的设计要符合不同层次人的审美需求,这也是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设计的一大基础。
二、现代景观环境特点
现代景观环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人文以及生态两方面,具体如下:
(一)人文特点。
现代景观的人文特点体现在对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坚持这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的重视程度开始逐渐提升,在此基础上,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被提出,并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就目前的情况看,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渗透到了建筑等各个领域当中,现代景观环境同样需要体现这一理念,这是其人文特点的主要表现。
(二)生态特点。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各行各业在运行过程中都必须保证能够实现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节约两个目的。现代景观设计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来实现,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时时刻刻关注环保问题,同时还要尽最大程度避免资源的浪费,这是现代景观设计生态特点的主要体现[3]。
(三)时代特点。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景观环境设计的要求也会有所变化,因此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的应用一定要体现时代的特点,要使设计成果能够符合现代人们的要求,达到与时俱进的标准,才能使应用水平得到保证。对于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人员而言,认识到这一特点非常重要。
三、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的应用
为将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渗透到现代景观环境设计过程中,使两者能够充分的结合,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来实现:
(一)吸取传统优秀理念。
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存在很多值得借鉴的设计理念,对此,现代景观环境设计过程中需要加以借鉴[4]。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中对人生理、心理以及审美特点的重视便属于现代景观环境设计过程中必须借鉴的几方面内容。例如:在对城市公园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便需要注意上述三点问题。城市公园的功能主要在于为人们提供休闲与娱乐的场所,其服务人群年龄跨度较大,即包括年轻人,同时也包括老年人群,为保证景观环境设计能够与人的生理特点相符合,在对台阶等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这样才能使景观环境设计效果达到更好,同时也才能体现以人文本的重要理念。
(二)体现时代文化发展特点。
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不能刻板的照抄照搬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要体现时代文化的发展特点,才能更好的满足现代人的需求。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要加入现代的元素,同时还要体现不同城市的不同文化特点,这是保证设计效果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接受的主要途径。例如:在对西安的景观环境进行设计时,一定要体现出其古都的特点。
(三)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到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使其设计效果能够在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在对树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为提高其成活率,进而避免树苗被浪费,需要选择与城市的环境相适应的树种,同时在树木的成长过程中过程中,还应从其特点出发,指派专门的人员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培育过程,以确保其能够健康成长,从而在改善城市形象的同时,也达到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节约的要求。
结语
综上,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中对人的生理、心理以及审美特点均较为重视,在现代景观环境设计过程中,需要延续这一优秀设计理念,与此同时,为使其能够体现现代化的发展特点,还必须将时代的文化渗透到设计过程中,使其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这样才能使现代景观环境设计水平得到提高。简单的说,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的应用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这是改善设计效果的重要途径。
作者:王俊 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湘昀.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对现代景观环境设计的启示[D].湖南大学,2005.
[2]张小乔.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在现代社会中,室内环境设计与人们的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不敢是家庭还是办公室,都离不开合理的室内环境设计。为了减轻人们的生活和空间压力,舒适和轻松的现代简约风格居室室内环境设计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在对现代简约风格居室室内环境设计定位和具体要求进行探讨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对现代简约风格的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
现代简约风格设计的概念
简约风格室内环境设计的主要思想概念就是简约主义,简约主义最早可以上溯上上世纪初期。作为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其一直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少而又少”是很多设计师和学者所认为的简约主义核心内容。简约主义谁崇尚简化,无论是原材料还是照明亦或者色彩等各种设计元素都最好简化到不能再简化为止是最好的。因此,很多简约主义设计在设计元素上极其含蓄内敛,没有绚烂和繁琐的设计元素,都是以少和简取胜。简约主义风格设计从概念上来说就是一种对繁琐与复杂加以摒弃的设计,在设计风格上追求简洁和明了。人们对简约主义目前的定义是以后总对事物最本质价值寻找的思想,通过对空间布局的比例设计达到化繁为简,能够很好的剔除阻碍人们欣赏的元素,让空间和形式以最简单直接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现代简约风格的重要设计理念是细腻、精准、简单,通过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计将简朴的淋漓尽致将材料等最最原始本真的状态表现出来。
现代简约风格居室室内环境设计定位和具体分析
现代简约风格在居室室内环境的设计定位上主要是让身在其中的对象能够获得一种不被环境包围的解放和释然,使人与家具等环境要素脱离空间的概念实现和谐相处。现代简约的居室环境不能是浓妆艳抹过于花哨的,而应该以宁静利索为主。在用色的定位上虽然不是说只采用一种颜色,但通常来说主题颜色最好要少之又少,至于点缀颜色最好不要“喧宾夺主,只需要在整体设计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好。至于装饰材料最好是天然的,无需过多的修饰和艳丽的色彩,整体的设计以横平竖直为主,对材料的本体加以还原。现代简约风格居室室内环境设计中大理石、花岗岩等天然石材和天然木材是比较常用的,这些来自于自然的材料,能够更好地拉近人与材料及自然地距离,使空间环境更加亲切和极简。根据现代简约风格设计的概念和定位,室内环境设计具体可以从以下要点入手。
1.客厅的设计要点
客厅是居室中招待客人和日常休闲生活的主要区域,对整个居室环境有很大的牵制作用。其家具摆放设计应该以人流方面为主,尽量使其显得更加开阔。在现代简约风格下,客厅必须尽可能低简洁大方,但大气中还应该透露出一些家庭的温馨。在背景颜色搭配上可以选择米黄色,装饰上则可以选择黑色胡桃木等,这样能够显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审美观,使其空间环境更加活泼一些。客厅的墙壁装饰应该以简约为主,可以装饰少量的装饰画,根据主人喜好选择的装饰品能够使主人心情更加愉悦。在色彩和比例的选择上,应该着重整体的协调,尽可能地规划出一个全家人都喜欢的居家风格,这样才能让客厅成为全家人都喜欢的聚集场所。
2.卧室的设计要点
卧室主要以睡眠为主,所以在设计上应该着重其睡眠功能的发挥,充分满足用户睡眠功能的要求。在房间比较充裕或者客厅较大的条件下,为了使卧室空间更大,可以拆除卧室原有的卫生间。不管怎么说,卧室是人们从工作学习状态进入睡眠状态的过渡场所,在设计上必须要让人感受到温情和休闲以及舒适、愉悦等氛围。再对卧室的美化过程中,应该巧妙地选择暖色调的色彩和光影效果,也可以加入一些单色的绿化点缀和织物装饰,使卧室空间环境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将各种干扰因素减少到最小,保证居室主人能够感受到卧室的休息和睡眠氛围。
3.餐厅的设计要点
餐厅作为吃饭的场所,其总体布局应该结合整个房间的流通空间、使用空间和工作空间等要素,将这些要素完美结合起来,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的整体。餐厅的设计首先应该与家人接待客人和家人与客人方便用餐相符合,其次还应该对审美与艺术价值进行追求。从空间设计的原则来说,餐厅在总体的平面布局上没有一种必须的真理和必有的规律可遵循。但是基于现代简约风格居室室内环境设计的理念,餐厅内部的设计应该从其空间面积出发,家具的样式应尽量简洁、颜色应该以淡雅为主,过于复杂的样式和颜色只会给人一种拥挤和繁复杂乱的感觉。
0 引言
3DMAX是美国Autodesk公司推出的三维设计软件,它涉足的领域有建筑和室内设计、工业和家具设计、园林设计、影视动漫设计、虚拟现实构造等众多领域,而且越来越频繁地应用于环境设计中的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和实景动画等领域。
3DMAX是一门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应用相关的计算机类设计软件,同时也是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这里面不仅包含到的环境空间知识量不仅大,而且对设计的表达效果要求较高。无论是环境室内效果图,还是环境建筑、景观设计效果图,3DMAX强大的功能和灵活的操作性都是实现设计创造力的最好选择。因此,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3DMAX软件更是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教学内容。目前很多国内高校在环境设计课程建设上强调以学科体系为中心,以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以专业系统知识和逻辑为导向,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这种教学模式在3DMAX课程教学中,学生很难将抽象的三维概念与实际具体的案例相对应,那么课程最终导致学生无法正确理解和掌握空间的知识。最后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所以以这样的传统环境设计课程常规标准进行授课,很难达到对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更别说达到课程的预期效果,让学生在最终的效果图表达上达不到专业的要求。那么如何能够针对3DMAX软件和环境设计教学的特点开展好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对空间想象力思维的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就成为课程实际应用与调整的关键。
1 3DMAX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中教学现状
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类课程主要都是建筑的室内外相关的设计课程,而这些课程的最终表达方式都与3DMAX密切相关,所以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3DMAX不光是一门专业课程,也是一样设计效果模拟工具。很多高校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上还是采用以专业系统知识和逻辑为导向,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这种教学模式。很难将抽象的三维概念与实际具体的案例相对应,无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体系。如果按环境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课时安排上,3DMAX课程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偏重理论,那么结果就是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教材选用上,如果选用3DMAX软件专业性较强的教材,那么结果就是没法按照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去选择性教学。这样学生在应用的时候无法和专业知识相结合,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在教学重点上,如果教师把大部分的时间都安排在基础建模和模型材质处理的练习上,那么就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模糊了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重点,最后不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环境空间构成的方式和方法,导致学生对环境空间认识的简单化和表面化。而现在的高校因为3DMAX在环境设计专业中室内外空间效果图表现是相对出色的,所以在专业教学中对计算机辅助类软件3DMAX越来越重视,却完全忽视了对于学生环境空间构成思维的培养。而三维空间能力的培养是环境设计专业最基本且重要的内容,如果掌握不好,在学习环境设计专业的过程中会走弯路。从而在教学中没有做好学生对空间想象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如何利用3DMAX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想象力及设计创新性。成为环境设计专业3DMAX教学中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2 环境设计专业中的空间想象力
空间想象力的概念是指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客体,通过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综合,想象其具体形状的一种能力。而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空间想象力也是将二维平面设计转化为三维立体设计的一种能力。一般在专业的课程安排上,学生最先学习和掌握环境空间的平面构成,而空间想象力的表现就在于:通过对环境平面构成的了解,在头脑中构成研究对象的空间形状和简明结构,并对实物进行相应的分析求解,并在头脑中进行相应的思考,最后转化为环境的实体三维构成。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研究空间形体,所以对于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在环境设计专业中尤为重要。
3 如何引导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3.1 空间想象力培养的基础
空间概念的形成是空间想象力培养的基础,如果掌握不好在环境设计专业的学习中很难形成系统的思维模式。一般的环境设计专业中,作为基础设计类课程的工程制图和效果图表现技法让学生学习了正投影的基础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3DMAX的时候能正确并且清楚地认识视图的控制区域,在进行操作的时候,能够在3DMAX的前视图、顶视图、左右视图以及透视视图中快速地来回切换来进行操作。对空间转换有清楚的认识。环境设计主要是以空间的结构和变化的形式来作为设计的基础。在设计中能够对环境空间的形象、结构上做到推陈出新,空间结构有变化,有对比,这是环境设计的基础。
3DMAX与现在市面上其他三维类软件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操作的便利性,界面设计的合理性,而且界面上的工具按钮图标设计能让使用者马上明白按钮的实际功能,使用的时候可以同时输入精确的数据,并且根据设计的深入逐渐添加细节。以上几点对于刚刚接触的环境设专业的学生尤其是缺乏空间想象力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整个软件设计根据使用者的操作习惯来逐步更进,在创造三维空间模型的过程中更好地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感和尺度感。有助于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3.2 空间想象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在环境设计专业中,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设计意图,通常会通过三维空间效果图的视觉手段来虚拟实际效果。而根据环境设计专业软件类课程的特点,很难形成以知识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课程模式。所以应该摆脱学生的知识体系来源依靠教师为主体的这种单一的方式,换成以教师为导向,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模式。而制作三维空间效果图需要学生在二维图纸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空间的维度,所以对学生的三维空间的想象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平时课题学习中,除了引导学生对一些简单的基础体的三维建模练习,最常用的教学方式是临摹一些优秀作品,在临摹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这是什么类型的空间,这种类型的空间特征有哪些,如何表达某种特定类型空间等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对加强自己的设计灵感的培养。
对于高校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是人才培养的最高境界,而设计类的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如何把教学从单一的形式法则的复制变为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变为设计类创新性设计教学。最好的方法就是专题构成教学。专题构成教学的实施实际就是设立一个有意义的教学专题,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并完成。在让学生先理解并掌握了基础3DMAX建模和空间的基础结构后,根据课程规划中空间建模的学习内容设定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创意性作业。如给定一个已知尺寸的自由空间,设定一个主题性商业或文化展示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任意的完成空间三大基面的设计建模。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空间想象力的能力培养。在课堂上通过各种专题性教学互动,促进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意性思维的发展。灵活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赋予学生的思想更大的自由度,并有益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发展。
4 结语
一、教学中理论部分的梳理
理论学习是专业课学习的基础,我们在课程设计中需要让学生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作用、流程以及重要性,强调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之处。学生需要规划课程学习的时间表,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实践。环境设计中理论的教学主要包括概况、发展方向、当今社会设计潮流、设计原则、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外部因素、如何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特殊设计等设计理念。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应诱导学生关注地域文化及其设计,并要求学生对地域文化进行总结。例如,笔者在讲授商业空间设计原则中的地域性设计时,就着重讲授了黑龙江城市规划的历史及各地方地域文化对城市商业空间的影响,分析了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并让学生全面搜集相关的气候人文资料。在理论讲授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在环境设计中加入地域文化的原因,掌握地域文化脉络。
二、专业设计
专业设计是设计的实践阶段。设计课题应选用教师的科研课题,或各地区举办的赛事,也可是大学生的创新项目,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倾向选定课题。选题内容以开设的专业课程为主,如基于绥化市商业街展开的地方文化景观规划设计。
三、方案讨论
专业设计和方案的讨论在时间上是并行的,可以同时进行。教师和学生针对选定地域展开有关地域性格和文化的讨论,也可以拟定其他主体进行讨论。如讨论哈尔滨冰雪文化、冰雪文化载体、绥化寒地黑土文化等,在讨论之后根据选定的具体文化方案进行实地考察以收获原始的资料。
四、实地考察
实地调研是环境设计实践中收获直观资料的环节。在调研之前学生对环境设计的认识,多为概括的、理论性的,对地域文化载体的认识也是模糊的,无法对其准确的定位。通过考察调研,学生可以明确地认识实地场所,增强学生对环境设计场所空间的认识、加深学生理解地域文化在环境设计作品中的作用。因此,课程可以根据相应的主题展开考察调研。调研应围绕讨论的具体内容,针对环境设计作品的细节、形态、功能、材质、使用方式等方面进行切入设计。也可从空间设计的使用者角度,对其年龄、作息规律、经济状况、生活习惯等进行考察。地域文化的调研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深入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要求学生对所定目标区域的环境及环境设计设施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并总结出全面的资料分析,评估锁定地区具体使用者的需求及满足需求的客观条件。如笔者曾组织学生到哈尔滨中央大街了解中央大街建筑的特色以及保护建筑的措施,带领同学们梳理其形成的历史文脉,了解中央大街的成因。并对江边一带进行远足调查,体验江边文化。并进行问卷调查,采访本地人和外地游客,总结对哈尔滨城市的印象及对哈尔滨文化和环境设计作品的感受和评价。
五、汇总分析调研报告
实地调研通常会发生走马观花、不具有实际意义的情况。如果不积极改正,则就失去了实地调研的意义。所以,在课程调研开始之前就应明确调研的主要内容以及调研汇报的具w要求。实地调研的成果展示需要我们明确调研分析的内容和书面要求,提交书面的调研报告,并制作PPT,把图片和文字结合在一起,以小组或个人的名义,讲解调研报告,为后期的方案讲解打好基础。教师和同学需要在地域文化方面对学生需要提出更多的问题,让演讲者回答如何解决文化载体的问题。该环节要求学生评价调研作品,提出对地域文化的个人见解,要求在调研报告中体现出用于环境设计的文化元素,并让全班同学论证其可行性。通过调研、研讨、汇报,以提高同学们定位地域文化的水平,认识地域文化在作品中体现的作用,为后期的设计提供重要的设计素材和设计方向,调研分析是提炼地域文化的过程,也是设计公司开展方案设计工作的课堂实践表现部分。
六、设计展开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为设计定下了基本的基调和概念。设计展开就是将设计概念付诸实现的过程,将思维转换为具体产品呈现在人们面前。在设计过程中,地域文化被学生提炼形成设计元素,整合元素进行方案设计,制作多种优选方案、最后完善方案,设计出效果图、施工图,也可以根据课程设置制作相应的模型。概念设计是学生在设计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体现,需要学生手绘草图,并分析草图取长补短,敲定最终的设计草案。最终方案需要完善景观部分,我们把它叫做扩初设计;室内部分为深化方案阶段,即优化设计方案的形态、功能设计、结构设计、细节设计、交互设计、色彩搭配等。然后根据绘制方案的表现图制作展板,把制作方案通过PPT汇报给大家,如果涉及到模型设计则要对模型进行最后的调整,以深化确定最后的模型展示形态。
环境设计作品的实现依托于设计的展开,也是地域文化元素在环境设计作品中直接的体现。通过设计作品,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地域文化在环境设计作品中的体现形式及设计手法。同时这也是教师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集中体现。在最终方案中如何体现地方文化内涵是设计的焦点。设计作品的最终目的是检验作品的试金石,它把提炼本土文化、把地域性设计元素融入环境设计作品中,以实现环境设计作品的功能及传承地域文化作为目标。如:在家居设计中,有一名学生选用鄂伦春族的民族元素,设计了一系列的室内软装配饰,这即是从地方文化中汲取营养的表现。再如绥化地区有兴和朝鲜族乡,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朝鲜族乡的生活生产方式,提炼其文化符号进行餐饮空间设计,并结合现代韩国流行文化创作出墙体彩绘。墙体彩绘的形式并不以原有鲜族的图案纹样进行绘制,而是对其进行了二次创作,绘制出当下韩国流行的鸟叔骑马舞、韩国歌舞组合等图案,这些都是室内装饰彩绘的绘制素材,让人们在享受朝鲜美食的时候还能体验鲜族文化。
再者就是博物馆设计,绥化安达、青冈武警支队的荣誉室设计,就充分体现了安达的地方文化。青冈有名人马玉祥,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原型就是马玉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荣誉室设计了马玉祥的雕塑作品。同时为了传承英雄基调,充分挖掘安达作为牛城的地域文化,为荣誉室设计充分挖掘设计素材。
七、总结评课
在课程结束前,要对课程进行总结。安排本专业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或安排学生进行互评。互评以讲标的方式进行,台下安排学生做评标。重点放在地域文化的体现上,让学生讲解设计中加入地方文化元素的方式,以使设计作品符合设计的功能性原则,让使用者有全新的使用体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实践环节的重要外在体现。
八、结语
引言
在现代设计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周围的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人们不仅仅仅满足于使用功能,也逐渐注意审美评价,在追求美感的同时,也逐渐注意到设计对于环境氛围烘托,意境营造的重要作用。设计也不仅仅停留在满足人们使用功能的层次上,设计师通过有意识的设计,巧妙利用设计形式语言,使越来越多的设计在满足使用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前提下,进而营造一种氛围与意境,为使用者勾勒出一幅具有指向性的“画卷”,并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在本文中,主要选取形式语言的象征性符号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以环境设计中的作为研究载体,总结在环境设计中体现形式语言象征性符号的方式与设计手法,为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设计中的意境烘托与氛围营造提供方法的支持与帮助。
一、环境艺术设计与形式语言的象征性符号概念
1.环境艺术设计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是通过艺术的设计处理方法,将建筑内外的空间界面及环境进行设计整合的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类学科。环境艺术设计通过对空间进行分析与整合,通过艺术设计手法,对空间组织界面进行艺术处理,运用自然光、人工照明、家具、饰物的布置、造型等设计语言,以及植物花卉、水体、小品、雕塑等的配置,使建筑物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体现出特定的氛围和一定的风格,来满足人们的功能使用及视觉审美上的需要。
2.设计形式语言的象征性符号概念
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在进行有意识的空间设计与塑造的过程中,通过色彩、材质、造型等各方面的传达设计思想,形成设计语言与风格。在设计语言中,包括概念性、装饰性与功能性的词汇语言,以及指向性的、肖似性以及象征性的符号语言。通过多种形式语言与设计手法的融合使用,以达到具有较高审美水平的空间设计形式,营造较好的空间环境氛围。本文中,主要总结与分析了象征性符号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方法。象征性符号是指在造型与样式等设计中与某种意向发生关系,与指代对象之间有象征意义。通过专业的设计手法,对符号进行提炼与分析,以表达设计师所传达的思想,营造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空间意境,使设计可以通过符号的形式,表现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具体设计中。在符合大众审美的前提下,更设计更具有前瞻性。
二、象征性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展示文化内涵与特质的象征性符号
在设计的不断发展中,对于环境的理解与设计已渐渐不再单以“功能至上”的原则去指导设计。在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新材料、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对于设计与空间营造的过程中,通过对空间的理解与设想进而打造具有不同属性的环境空间,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与特质。在许多的室内空间中,人们希望通过一些具有象征性的饰品或造型装饰,营造特定的意境氛围。在象征性符号的应用过程中,主要通过对材质、颜色与造型的设计与变化,进而使人们在进入空间后,产生相应的联想,达到营造特定氛围的目的。
2.寄托美好愿望与憧憬的象征性符号
在设计中,许多设计也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与憧憬,尤其在许多纪念性的环境设计中体现较为突出。通过针对设计对象进行分析,确定设计意向与指代对象,通过符号造型提炼,材质变化等艺术设计处理方法,使设计对象具有象征性含义,并具有寄托美好愿望的属性。印第安地区的希望灯塔,使用当地岩石用以搭建五个圆环,象征着篝火,周围坐凳进行精确布置,以此来纪念印第安领地人们原始的生活与狩猎场景。
3.营造空间特定氛围的象征性符号
在许多具有神学与宗教学属性的空间设计中,如教堂、寺庙等,在选用颜色、材质等方面,其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在古代,皇家用朱红色与黄色象征着皇家至高无上的权利,用斗拱的层级、开间的数量象征着森严的等级制度与皇家神圣的地位。现代,设计师通过人工照明、自然光线、尺度与体量、雕塑与装饰等来进行空间内的疏密、虚实、远近的交替对比设计,使人在进入空间后有庄严神圣的感觉。
三、结论
[关键词]环境设计;实践教学;思考
近年来,高等教育不断发展,而其中艺术类专业的设置几乎遍及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呈多元化的局面盛况空前。由于报考环境设计专业的生源众多,社会市场需求很大,就业前景很好。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大多数都体现在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上,缺少实际项目的运作经验,因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这些都说明了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不足,所以对现行的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模式我们应该给予重新认识与思考。
一、建立教学体系,实现教学实践科学化
在学科发展中,设置环境设计专业的艺术院校、建筑院校、农林院校由于自身原已具有相近专业的基础,又以相关学科优势背景为依托,因此构成了各具特色的环境设计教学体系。但是,我国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设置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开始至今仅有约二十年的历史,由于其理论研究的滞后,当下教材的庞杂,导致了广大学生甚至教师观念上的含混不清。因此只有以科学探索的精神、客观理性的思考,才能相对全面地理解环境设计的概念,才能相对科学地制订教学大纲,才能不误人子弟。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科概念,广义地讲是环境的“艺术设计”。因此必须要清楚环境设计与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相关专业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因为上述相关专业的许多知识内容也同样是环境设计专业所要掌握和应用的。另外,作为交叉学科的环境设计又有自己的主要研究领域与设计方向。目前,国内环境设计专业在教学上基本分为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两大部分。环境的“艺术设计”确切地说是以理性为基础,是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功能、技术、艺术三种因素,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种不可分割的整体思考。其中功能问题是第一性的,技术问题是实现功能的必要基础。但是最后统统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感知形态,艺术的形象。也就是说功能、技术在设计思考中一直处于显性状态,都可以找寻相对应的依据,因此也相对容易把握。但唯有艺术是最后的制高点,最不易把握。因此在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中强化艺术的基础训练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但这种艺术知识的强化绝不是靠素描、色彩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这种知识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在绘画与设计之间、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是依托大脑的创造性,调动手的积极性,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可见,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积累,逐步使教学实践科学化。
二、人文素养对实践教学具有的作用
至于人文素养,指接触和从事环境设计专业的人应有的品质。具体来说,具有人文素养的人,一言一行都能体现出一种人文精神。现代人文精神更是力图克服“工业经济时代”出现的种种异化,特别是人类为追求财富和利润而沦为机器和技术的奴隶,为谋求最大物质利益导致的人类文明的畸形发展,为人类自身的方便和幸福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等。不管哪个时代,人文精神总的归指是要在捍卫人类价值和尊严的同时,谋求人类长远利益。人文精神与艺术能力相结合,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生发出一种涵盖二者又超越二者的高级素质。按照环境设计艺术教育观,在考虑艺术课程目标时,不能仅仅瞄准艺术能力和人文素质,因为任何艺术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形成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一定的关系中生成和发展的。正如国家《环境艺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像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阳光、土壤和特定的生态环境一样,艺术能力也有其生成环境。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不管是一个人的幼年时代,还是整个人类的早期,不仅其说、唱、舞、画等活动相互融为一体,它们还与人自身的日常生活、情感表达等紧密联系。正是在这种自然融合状态中,艺术很自然就学会了。基础教育阶段的长期艺术教学实践证明,这种脱离了学生日常生活、情感、文化和认识的分科式艺术教育,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失去了生成环境,有鉴于此,环境设计艺术课程也要像新的《艺术课程标准》规定的那样,从以下三个维度还原学生艺术能力的生成环境。第一,历史的维度。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大致出现了早期偏重模仿生活与再现生活的艺术,近代偏重表现情感的艺术,现代和后现代偏重表达文化认同和多元文化的艺术,以及由历代科技新发现激发而成的艺术。既然每一种艺术都各有特点和来历,学生就有必要和有权利去了解这些艺术的生成环境,从中得到启发。第二,现时的维度。除了历史的联系外,艺术课程还必须与学生的真实生活、情感、文化和科学认识密切联系,力图在联系中实现其艺术能力的自然发展,如通过与日常生活经验联系发展其感知能力,通过与个人兴趣和情感表达联系发展其创造能力,通过与自身及作品文化背景联系发展其鉴赏和评价能力,通过与科学发现联系发展其想象能力等。第三,能力的维度。艺术课堂涉及感知、创作、反思等三种主要活动和能力,而这三种活动和能力在人的艺术学习中是贯通一体、相互联系的。感知为艺术创作提供材料,创作又会反过来提升感知,使感知的东西更巩固和成熟。反思主要针对感知和创作的过程和结果,又反过来对感知和创作提供指导和方向。遗憾的是,传统艺术教育经常把三者人为割裂,使之无法相互支持和强化。环境设计艺术教育则自觉地把这三种主要的艺术活动联系起来,使它们成为相互补充和相互支持的整体,使艺术学习变得更容易和更快速。总之,正是出于这种使艺术学习回到其应有的生态环境的考虑,艺术课程才舍弃了培养孤立的艺术能力的传统目标,把艺术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的联系以及在这种联系中形成的综合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作为新的追求目标。
三、艺术与生活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环境设计教育把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真实生存环境作为艺术学习的最初点。在它看来,艺术学习只有与日常生活连接,才能汲取和扩展艺术想象和艺术创作的素材和灵感,不断提高艺术能力和丰富内在情感,而只有在这一前提下,才能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生活。具体说来,环境设计课程必须积极引导学生对周围环境和日常生活事件认真观察、聆听和反思,感受其声音和图像的节奏、秩序、结构、韵律,不断发现其变化的规律和形式的奥秘,以提高个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感受,使自己不断得到自我超越。这一点对于低年级儿童同样适用,因为儿童对艺术的认识和研究常常是来自他们对周围生活和环境的观察。他们第一次接触的艺术、地理、历史和政治,往往就发生在自己的周围。既然儿童自然地感兴趣于周围发生的事情,当他们的艺术来自这些学习领域时,就会容易得多和顺利得多。所谓人文意识一般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一般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特有的“交流情结”。但凡人的文化达到一定层次,进入一定的精神境界,必然常有感动或感悟。而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来说,一旦得到某种感动和感悟,往往不是个人独享,总要化为一种与他人交流的冲动,促使其将这种感动表达出来。由于这种“交流情结”深深扎根于人们渴求表达个人之感悟或感动的需要,或应和他人之感动或感悟的需要,有时是出于对“自我”感悟的再确定和想同他人共享某种高峰体验的需要,所以对于强调师生对话、人与艺术交流和人与自然交流的美育来说,尤其重要。第二是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特有的“继承和发扬情结”。凡进入一定思想境界的环境设计专业学生,都不会随时间之流盲目向前,而是不时地静下心来,对“时间”和“历史”进行思考,有时表现为一种寻根意识,寻找源头的目的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在一个流动不停的时间之流中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依托、自己的视点和自我的依据。熟悉历史和传统以便超越之,是这一情结的普遍表现方式之一。很显然,这一情结是重视历史传统的美育工作者的基本素养。第三是“批评的情结”。这种情结源自于人类对理性的追求。对多数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来说,反思、思维和批评,是用来证明自己之所做、所说和所写的意义的,最终是为了确定自己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进一步改造自身的生存环境。很明显,哲学思考是实现这一情结的最佳方式。虽然各种哲思考都能对实现这一情结做出贡献,但唯有美学才能为我们提供如何享受和评价的标准。很显然没有这一基本批评素养的人是无法从事美育的。第四是“创新情结”。不断创新、不断变化、不断脱俗、不断进入新的领域和境界,是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最根本的因素和特质。环境设计专业学生之“文化修养”的最突出标志,就是能否做到不断吸收迄今为止人们所说出的和写出的最好东西,使自己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以达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经常从事艺术欣赏和创造,无疑是实现这一情结的最佳领域。
四、突破传统尝试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
随着世界网络时代的到来,环境设计专业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挑战,新的设计思潮、新的设计理念和新的设计手段要求对环境设计人才的培养有新的培养方式。提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专业特色,必须依靠先进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大量的实践教学内容来贯彻专业知识。为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应该利用项目制教学法,设计一种可视的、操作性较强的教学过程。第一,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安排同学到实地测量,实地参观学习、绘图,把课堂教室搬进工地,在实地训练中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有针对性地围绕实际施工项目开展理论教学。利用实际工地的学习环境,这样不仅能推动学生学习专业技能与知识的动力,还能激发学生对专业理论认知的兴趣,以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第二,聘请校外专家、资深设计师作为外聘教师参与一定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与交流,有答疑、主讲、多媒体讲座、现场会、国内外专家交流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既有研讨课,又有讲授课,还有现场课,灵活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学习互动性的建立。第三,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订单式的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实用性专业人才。近年来我系先后与多家装饰公司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协议,引导学生与有经验的设计师对接,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到公司工作,参与公司实际项目的现场测量和绘图。学生进入企业后,学习的教授主体呈双向互动态势,即学生与企业优秀设计师的学习互动,学生与实习教师的学习互动,学生在企业岗位上很快就与设计师熟悉了,便开始了沟通、学习。这样,教授主体扩大了,知识储备增加了,学习的机会也增加了,对学生而言这是优势,对学校而言也是件好事,师资的外延扩大了。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应确立能力本位的质量观,以能力为本为主体,而不是学科本位,突出实践、技能、技术,以知识的应用构建课程体系,学生的认知过程也是以能力为本原则来设计实施的。锻炼同学的实际工程设计能力和手绘表达能力,动手机会增加了,学习兴趣也随之增加,专业技能也得到了锻炼。
参考文献:
1.武东风.提高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应用能力.现代装饰(理论),2015.9
2.武东风.高校环境设计教学的思考.现代交际.2015.10
3.英浩.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
4.庞杏丽.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探究.大众文艺,2017.1
5.赵琳,郭惠超.高校环境设计教育中实践教学的开展.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6
6.李连影.动态浏览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黑龙江科学,2016.5
7.陈颖,杨蕾.当代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方法研究.现代装饰(理论),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