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经济的发展规律

经济的发展规律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8 16:33:2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经济的发展规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经济的发展规律

篇(1)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分析;探讨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要求的提升,房地产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对我国财政政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对于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的分析与探讨有其必要性。

一、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首先,房地产消费带动生活消费。在居民的生活消费中,住房消费作为其中的一种综合性消费,是房地产消费的重要方面,一方面,房地产消费与人们衣、食、住、行有着密切的关系,涉及到人们生活的

各个方面,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的正常生活,另一方面,在房地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对我国居民的生活消费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房地产消费,必然会促进消费的增长,从而有效地带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迅发展。

其次,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其他行业的快迅发展。在房地产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其他部门为其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这就要求房地产部门与其他行业部门加强配合,尤其是对于一些机械部门、建材部门、设备部门、陶瓷、五金、玻璃甚至于燃料动力等等,房地产部门都与这个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必然会拉动这些部门经济的发展。

第三,房地产业的发展解决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的就业难的问题。在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其促进就业的增长,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房地产行业在发展的同时,通过带动其他相关部门的发展,进而带动了其他部门的就业机率的增加;其二,根据相关的资料调查发现,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业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在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刺激了我国其他部门的发展,使得就业人数大大增加,有效地解决了我国的就业难的问题。

二、对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的分析

在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其从一个萌芽发展的起步到现在的不断发展壮大,这整个的过程中是具有极大波动性的,而不是平稳的,根据其发展的情况分析,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过程:

第一轮周期为1981~1983年;

第二轮周期为1984~1990年;

第三轮周期为199l~1996年;

第四轮周期为1997~2008年;

第五轮周期从2008年开始到现在为止。

从这几个阶段的发展状况以及表现形式来分析,其存在的规律主要是:波动幅度在减小,周期的长度在增加,衰退与扩张的时间比在减少。所以,从以上规律我们可以看出,在未来的中国房地产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会延续以上周期规律以外,还会呈现出波浪式的周期变动,而且这种变化会随着房地产的发展更加规律化。当前,我国的房地产行业正处于发展的第五个周期,在这个周期发展的过程中,其产生了不少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国家和政府也不断地出台一些政策对房地产过热问题进行了宏观调控,进而有效地缓解了这种现象的继续蔓延。从某种性质上来讲,房地产发展周期波动规律的表现之一也就是房地产发展过热问题。

三、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受宏观经济对的影响分析

首先,利率的影响。房地产业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其发展与银行贷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一旦利率下降,就会使得贷款成本得以减少,同时,还款难度也会相应的减小,因此,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消费者对房地产市场的介入,从而促进房地产价格上涨。而当利率上升时,情况则正好相反。所以,总体来讲,两都呈现一个反比关系。

其次,消费水平的影响。在房地产发展过程中,消费水平也会随之发生变动,进而使得房地产需求受到影响。虽然房价在不断的上涨,可是对于居民来讲,其仍然有能力去购买。而且如果居民的消费水平越高,那么其可接受的房价水准也会相应的提高。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房价与居民消费水平呈现有着重要关系。

第三,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期间,人们的收入也逐渐地稳定,因此,对未来也有了更高的期望,随着房地产市场价格的稳步上升,进而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提升,形成房地产业与宏观经济的互动发展。

四、我国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1.做出科学有效的规划,提高资源利用率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方式,实现政策上的集约型管理,其次,要加强对空间资源以及土地资源的利用,提高其利用效率;第三,科学规划房地产业的发展,保证房地产行业与其他相关行业的高度协调,使得房地产行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柱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2.合理有效的调整土地政策,避免高房价问题的发生

在我国原有的土地政策的指导下,使得房价的不断攀升,因此,一些开发商其为了节约成本,从而使得得工程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在进行土地拍卖时,一方面,要考虑到价格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开发商实力的考虑和评定,有效地避免一些投机行为的发生。因此,我国政府要采取有效手段,结合我国现行的经济体现和经济情况,综合考虑,加强对土地政策的改革,适当调整征收方式。

3.科学制定投资政策,形成健康发展的房地产经济

政府要结合现实需要,制定和出台一些有效的房地产投资政策。首先,加强对房地产投资的规模以及变化的高度关注,确保政府的宏观调控,其次,规范化投资结构,保证其科学化、合理化以及理性化。第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完善相关的政策,从而合理拉动市场扩张。

总结:

总而言之,在当前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房地产行业在我国的经济地位逐渐突显,因此,其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必须要加强对其相关规律的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保证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进而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对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的分析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邢燕.浅析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现代商业研究,2010.6.

篇(2)

关键词:体验经济、产业化特征、产业发展规律

人类进入网络时代以来,极大地改变了全球产业发展的形态。在新世纪里,以体验经济为特征的产业形态突破了以往的发展规律,体现出了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生命力。为了改变我国在现有世界产业结构形态下,追随国外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步伐的被动局面,必须结合体验经济内在发展机理的研究,对我国体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

首先有必要对于体验经济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体验经济整体上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名词。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出了服务业最终会超过制造业,体验生产又会超过服务业的观点。他同时预言: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

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对于体验经济有了详细而全面地阐述。所谓体验经济,是指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为消费者创造出难忘的感受的一种经济形式。传统经济主要注重产品的实用和价格,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生产及消费行为产生了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心理认同的变化,从而改变了消费行为,为产品和服务找到新的生存空间。他们在《体验经济》中这样描述:在这里,消费只是过程,消费者成为这一过程的产品。当过程结束后,体验记忆将会长久地保存在消费者脑中。消费者愿意为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唯一。

体验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就是体验经济在萌芽状态的理论基础。马斯洛发现,人的需要来自不同的层次,低一级需要得到满足以后,高一级需要便成为追求的目标。依据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五种基本的需要,它们依次上升构成人的需要系统,最后产生的需求是自我实现感,这也是体验经济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一般说来,体验经济主张以满足消费者心理感受为主而物质享受为辅的生产消费过程,作为供给方的厂商企业,通过提供或展示设施、环境、氛围等在内的广义性的产品服务,使消费者在一定时段内能充分体验和获得愉悦感受。体验经济所指的产品服务突出了满足千差万别顾客心理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同时,消费者在整个经济过程中扮演了价值创造主体的角色,个体参与、经历以及所获得的体验是价值实现的源泉。

从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看,体验经济是否能成为一种可替代工业或服务经济的主导性经济形态?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本文认为,体验经济正在或者说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而且这样的经济形态渗透到了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当中。作为讨论的前提,本文认同以下的看法,即人类社会发展是劳动分工趋于专业和生产过程日益迂回的动态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了彼此互相依托、纵横交织的产业网络体系。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在这样的产业网络体系之上,形成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等一系列的经济形态。如前所述,体验经济正是在专业化分工和生产过程更加精细、更加注重产品或服务在消费领域被认可的状态下所产生的。

对于体验经济的产业化特征,有专家指出,尽管体验经济汇集了一批以消费者个性需求为导向的经济活动,但这些并列的形式之间缺乏内在技术联系和空间集中、要素共享等产业化特征,难以形成更具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形态。本文认为,从我国体验经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体验经济体系当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不仅仅是针对以消费者个性需求为导向的经济活动,而且这种活动表现成为针对一大批具有相同消费体验倾向和内心感受的消费者群体的经济活动。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国的娱乐产业。娱乐产业注重消费者的内心感受和体验,以及动用各种物质手段和心理攻势强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体验性特点在网络游戏以及娱乐选秀活动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强化体验性的背景下,网络游戏和娱乐选秀这两类活动通过颇具传播意义的互联网式媒介和通信媒介的支持,使得消费者的体验在两类看似不同的活动中形成了体验的迁移和共享,网络游戏给予消费者的体验能够在娱乐选秀中的某些偶像类人物中得到实现。同样,由于互联网式媒介以及通讯媒介的出现,娱乐选秀形成的体验,通过网络游戏可以得到升华和重复,让消费者尽可能地延长美好的体验感受。从这样的产业发展形态来看,在网络游戏和娱乐选秀中出现的经济活动,不仅存在并列的联系,而且从网络游戏和娱乐选秀活动中产生的衍生产品来看,又具有一定的纵向的关系,表现为以体验的满足感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发展形态。

体验经济不同表现形态之间的这种横向和纵向的关系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下,同时体现出了很强的技术上的联系,它综合运用了一切能够提高消费者体验感觉的技术,而且促进了相互之间的技术的进步。娱乐产业作为体验经济典型的表现形式,也体现了空间上的集聚,只不过这种空间上的集聚不同于以往的工业经济或者农业经济在所谓物理空间上的集聚,而是体现在网络空间上的集聚。这种集聚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物理空间的集聚,不能用过往的经验来描述和验证,所以容易得出体验经济在空间上不集聚的定论。体验经济通过网络空间的集聚形成了要素之间的合理流动和分享,正是通过要素间的共享,才形成了体验经济初步的产业化特征。通过技术上的相互促进、要素之间的流动、空间上的集聚,体验经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仅以上海市为例,2008年上海网络游戏产值36亿元,同比增长35%,在其他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状况下,上海的网络游戏产业出现了异军突起的局面。

体验经济的发展似乎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逐步成长起来的。有专家指出,体验经济主张的是建立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以享受消费为中心的经济活动形式,这不能动摇生产资料制造和配套服务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决定性地位和存在基础,同时它还要受到社会整体生产能力和水平的制约。诚然,体验经济的发展建立在消费者一定的基本需求满足的基础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配套服务业在社会的整个产业结构当中的地位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体验经济的发展为生产资料的制造提供了发展的方向,虽然生产资料的制造具有一定的基础性特点,但生产资料制造行业的提升和优化,需要体验经济的健康发展。体验经济对于配套的服务业也有很好的产业发展的指向性作用,因为体验经济需要服务业的配套服务,有些体验的感受在于消费者对于配套服务的认可,生产资料往往只是起到体验平台的作用。对于体验经济而言,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配套的服务,只是作为体验经济必需的要素之一,他们之间的排列组合构成了体验经济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体验经济的发展引领了生产资料的制造以及相应的配套服务业的发展。

根据近几年体验经济的发展,有人提出了体验经济是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形式。从体验经济外在的表象来看,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有专家指出,尽管体验经济强调消费者的价值创造主体地位,但这种价值是指顾客的主观性效用,从经济活动循环而言,价值实现仍然遵循一般性的要素投入和产出消费定律。在我们看来,体验经济虽然强调的是顾客的主观性效用,但是体验经济中的价值实现并不是完全按照过去的经济形态所遵循的要素投入和产出的定律。从体验经济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的生产角度来看,体验经济是遵循传统的要素投入和产出的定律的,同样的规律也适用于配套的服务经济的范畴,但体验经济核心的要素实现的过程并不是遵循的范畴。具体来说,就是体验经济的要素投入和产出不再是取决于生产者,而是取决于消费者。这一过程不是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而是取决于消费者在体验前、体验中以及体验后的感觉。表面上看,由于感觉的存在,体验经济要素的投入产出不像以往的经济形态中的要素投入产出那样比较容易估计和计算,体验经济的投入产出更加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其实,正是由于感觉的存在,才使得体验经济条件下的投入产出的比例相对以往的经济形态有了提高的可能,同时对于消费者感觉的把握也成为了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比的关键。从这点可以看出,体验经济确实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于现有的经济发展规律提出了挑战,尤其是顾客主观性效用的存在决定了体验经济能否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颠覆传统的价值规律。

从体验经济目前的发展来看,由于体验经济本身的从业人员对于消费者体验的内在规律的认识还不够,加之体验经济自身也处在尚未成熟的阶段,大多数以体验经济示人的经济形态依然体现出遵循传统投入产出规律的特点,仅仅在企业生产消费的某一些过程中体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价值规律。而且,现有体验经济的应用往往停留在企业营销策划阶段,而没有深入到企业要素生产的各个阶段。正是由于这样的不足存在,体验经济才会被认为依然是延续了传统要素生产的规律,而没有体现出体验经济在价值规律方面应有的突破性,由此使得社会对于体验经济有了不同程度的误解。体验经济的存在不是对于消费者的感觉通过一些所谓的营销噱头就可以把握和引导的,消费者感觉的复杂性决定了体验性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阶段,而在这个期间,对于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如果没有相应的熟悉体验经济的人才,发展体验经济很容易就陷入对于市场营销手段趋于极致的滥用。

篇(3)

    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必须符合农业生产组织的发展要求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在满足了自给自足的条件下,逐渐向经济合作性发展,特别是新农村改造后,广大土地和房屋构建由传统的分散型变成了集约、高容积型,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家禽类的饲养逐渐实现了专业化和机械化,这就决定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必须符合农业生产组织的发展要求,改变过去科研项目与技术指导的脱节问题,将先进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出现问题及时咨询,进一步将技术推广服务落实到实处。其次先进农业技术的使用和信息传播推广深入人心,使得农业经济逐渐与市场接轨,适应了新型生产组织的发展需要,出现了农、林、牧、副、渔各个领域硕果累累的繁荣景象。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先进的科学生产力为发展依托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农村建设初期阶段,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还不成熟,再加上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环境不同,使得农业技术的研发、示范具有局域性和针对性,所以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先进的科学生产力为发展依托,重视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加强对农户的科技培训,有效的实现技术的科学化和管理的自动化,农业技术得到及时沟通、及时协调解决,努力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完善科技推广制度,实现农业经济的全面技术革新和技术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

    3.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导航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农业技术推广要以人为本,以先进的市场经济为导航,实现农业技术的全面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大幅度提升。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农业技术服务是由政府直接推广模式构成,它具有以偏概全和实施不彻底性,使得农业经济发展不均衡,贫富两极分化;其次,纵观市场发展规律,传统的农业技术体系正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这就奠定了农业市场经济的地位和价值;再次,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中农业推广的无偿服务逐渐向有偿服务转变,实现了人人平等,勤劳致富的局面。综上所述,在这三者的推动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必须要以市场经济为导航,遵循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顺应市场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们的安居乐业,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

    二、构建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模式的合理化建议

    在分析了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原则,了解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概念和服务对象后,我们逐渐找到了新型农业经济的发展运行关系(如图1),从而明确了农业市场方向和创新供给内容。所以,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首先要以人为本,以生产经营者的需要为基础,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农业生产组织的体系模式;其次重视人才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把技术推广落实到实处,杜绝咨询服务和先进技术的脱节;再次将政府的直接推广向国家宏观调控倾斜,以市场经济为导航,努力促进农业经济的市场化、专业化;最后加强农民知识化,从而促进生产高效化,带动经济的社会化,使得农机技术推广更积极、主动的适应时展需要,进一步带动农村企业经济的增长。

篇(4)

关键词:现行制度 医院财务管理 思考

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产生影响。 政府部门为更好保证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采取一系列措施,投资兴建了一系列的公共设施。其中包括医院、学校等非营利性组织机构。在当前国家现行制度下,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一、现行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

现行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多数学历较低,非正式本科或更高等学历,因其知识面所决定不能全面了解财务核算体系以及财务的监控体系,同时医院又不能对财务工作人员提供专业的会计基础知识的培训,不利于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不利于医院朝向更为深远的方向发展。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沿用之前的财务会计制度,这些制度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仅涉及到常规的会计核算,无明确规定医院的合并、债务充足以及会计政策变更等方面的会计处理问题。另外,该制度发展并不完善,缺乏专业的培训,极易导致财务工作人员在进行核算时,遭受较大的核算压力。

(二)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中核算成本存在不合理性

医院财务管理在进行成本核算过程中,未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规范,在进行成本核算中存在不合理性,并未对成本以及支出进行有效规范计划。当前为市场经济时代,医院在整个市场经济环境下,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部分,同时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到医疗服务产业的竞争中,凭借医院自身的优势与努力争取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因此,医院部门应该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策略,将成本机制引入,调整现行的成本核算,实施全面的管理,通过实施这些措施,以期达到控制支出以及减少成本的目的,实现医院效益的最大化。

(三)没有严格按照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办事

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逐渐被市场经济所取代,医院仍强调自己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性组织,在从事社会活动时,不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操作执行,其经济核算以及效果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距甚远。医院在处理经济问题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计算,这不利于对财务进行计算以及管理,不利于医院的发展。

(四)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缺少财务风险意识

医院要想获得快速发展,应该改变传统的经济方式,引用现行的市场竞争机制,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调动医院发展的积极性,建立一套完整的有利于发展财务管理制度。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承包了医院的各项事业,由国家财政对其进行支持,这保证了医院发展免受各种风险的干扰影响,不利于调动医院发展的积极性,在这种安全的模式环境下,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

二、针对现行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医院财务管理

(一)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保证其科学规范的关键在于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以及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应该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以及会计制度相关方面知识的培训,并引导其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生活中;其次,培养财务人员的政治素质,保证他们能够按照相关规范规定从事社会活动,及时制止一切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行为,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促进医院管理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

(二)完善财务制度,同时强化医院的经济核算

在现行制度下,完善医院的各项财务制度,保证医院的各种社会活动以及经济行为符合法律规定规范。强化医院的经济核算,是实现医院规范化管理的核心工作,医院充分运用所能提供的卫生资源,创造更优质的卫生环境服务。除此之外,医院部门应该强化控制医院财务内部,保证财务内部在进行审计、核算、监督等经济活动,有一定的规范约束,在规范内进行活动,强化其中的各项措施,保证财务工作的顺利安全运行。将会计人员以及审计人员同财务人员相区别,有专人负责进行审计工作,有专门的审计部门,将医院审计部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节约开支增加收益,管理固定资产

医院的财务部门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规从事活动,根据相关部门所规定的收费价格以及收费项目,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在增加收益的同时,应该做到不少收也不多收。而且,医院应该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发展规律,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增强医院的自身竞争力,减少支出,同时增加医院的经济的收入。

(四)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财务管理的风险意识

在现在医院财务管理过程中,因财务管理人员普遍缺乏财务风险意识,使得一些控制制度仅限于形式化,无任何实质意义。因此,医院应该从实际情况入手,针对医院财务的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医院的内部控制,提高医院财务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风险意识,强化医院内部各个不同部门以及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工作之间的联系以及监督工作,协调医院各部门工作,奠定医院的生存以及发展的基础。

三、卫生部门、财政部门应对医院财务管理高度重视,同时强化其监督职能

针对一些重点项目,财政部门通常会采取专项补助,卫生部门以及财政部门应做好其监督职能,做到定期进行检查,避免出现专项拨款不知所踪的情况,禁止出现超出法律规范的行为。做到依法监督,各级卫生主管部门以及财政部门应该根据相关规范要求,根据医疗机构的内部财务管理方法,监督检查医院的财务活动。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排查,找出原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改善,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计划经济已经被现行的市场经济所取代。在现行市场经济经济环境下,强化医院的财务管理,可有效促使医院快速实现现代化管理。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医院应该改变传统的社会非盈利性组织的办事方式,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及职业道德素养,规避传统制度下医院的财务管理模式所造成的风险危害。基于此,医院部门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措施办事模式调整,应该从医院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医院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发展以及完善医院的财务管理。根据现行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从实际情况出发,医院应该坚持为人民服务,其中医院财务管理起着推动作用,可推动医院的快速发展,尽快适应现代化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胡水平.现行制剂下的医院财务管理[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0,66(9):452-453

[2]常润润.医院财务管理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64(24):323-324

[3]孙淑安.浅析现行医保结算制度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2010,52(11):752-753

[4]朱建玲,王蜀平.现行《医院财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修改建议[J].齐鲁医学杂志,2011,121(1):512-513

篇(5)

首先有必要对于体验经济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体验经济整体上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名词。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出了“服务业最终会超过制造业,体验生产又会超过服务业”的观点。他同时预言: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

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对于体验经济有了详细而全面地阐述。所谓体验经济,是指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为消费者创造出难忘的感受的一种经济形式。传统经济主要注重产品的实用和价格,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生产及消费行为产生了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心理认同的变化,从而改变了消费行为,为产品和服务找到新的生存空间。他们在《体验经济》中这样描述:“在这里,消费只是过程,消费者成为这一过程的产品。当过程结束后,体验记忆将会长久地保存在消费者脑中。消费者愿意为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唯一’”。

体验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就是体验经济在萌芽状态的理论基础。马斯洛发现,人的需要来自不同的层次,低一级需要得到满足以后,高一级需要便成为追求的目标。依据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五种基本的需要,它们依次上升构成人的需要系统,最后产生的需求是“自我实现感”,这也是体验经济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一般说来,体验经济主张以满足消费者心理感受为主而物质享受为辅的生产消费过程,作为供给方的厂商企业,通过提供或展示设施、环境、氛围等在内的广义性的产品服务,使消费者在一定时段内能充分体验和获得愉悦感受。体验经济所指的产品服务突出了满足千差万别顾客心理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同时,消费者在整个经济过程中扮演了价值创造主体的角色,个体参与、经历以及所获得的体验是价值实现的源泉。

从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看,体验经济是否能成为一种可替代工业或服务经济的主导性经济形态?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本文认为,体验经济正在或者说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而且这样的经济形态渗透到了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当中。作为讨论的前提,本文认同以下的看法,即人类社会发展是劳动分工趋于专业和生产过程日益迂回的动态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了彼此互相依托、纵横交织的产业网络体系。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在这样的产业网络体系之上,形成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等一系列的经济形态。如前所述,体验经济正是在专业化分工和生产过程更加精细、更加注重产品或服务在消费领域被认可的状态下所产生的。

对于体验经济的产业化特征,有专家指出,“尽管体验经济汇集了一批以消费者个性需求为导向的经济活动,但这些并列的形式之间缺乏内在技术联系和空间集中、要素共享等产业化特征,难以形成更具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形态”。本文认为,从我国体验经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体验经济体系当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不仅仅是针对以消费者个性需求为导向的经济活动,而且这种活动表现成为针对一大批具有相同消费体验倾向和内心感受的消费者群体的经济活动。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国的娱乐产业。娱乐产业注重消费者的内心感受和体验,以及动用各种物质手段和心理“攻势”强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体验性”特点在网络游戏以及“娱乐选秀”活动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强化“体验性”的背景下,网络游戏和“娱乐选秀”这两类活动通过颇具传播意义的互联网式媒介和通信媒介的支持,使得消费者的体验在两类看似不同的活动中形成了体验的迁移和共享,网络游戏给予消费者的体验能够在“娱乐选秀”中的某些偶像类人物中得到实现。同样,由于互联网式媒介以及通讯媒介的出现,“娱乐选秀”形成的体验,通过网络游戏可以得到升华和重复,让消费者尽可能地延长“美好的”体验感受。从这样的产业发展形态来看,在网络游戏和“娱乐选秀”中出现的经济活动,不仅存在并列的联系,而且从网络游戏和“娱乐选秀”活动中产生的衍生产品来看,又具有一定的纵向的关系,表现为以“体验的满足感”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发展形态。

体验经济不同表现形态之间的这种横向和纵向的关系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下,同时体现出了很强的技术上的联系,它综合运用了一切能够提高消费者体验感觉的技术,而且促进了相互之间的技术的进步。娱乐产业作为体验经济典型的表现形式,也体现了空间上的集聚,只不过这种空间上的集聚不同于以往的工业经济或者农业经济在所谓物理空间上的集聚,而是体现在网络空间上的集聚。这种集聚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物理空间的集聚,不能用过往的经验来描述和验证,所以容易得出体验经济在空间上不集聚的定论。体验经济通过网络空间的集聚形成了要素之间的合理流动和分享,正是通过要素间的共享,才形成了体验经济初步的产业化特征。通过技术上的相互促进、要素之间的流动、空间上的集聚,体验经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仅以上海市为例,2008年上海网络游戏产值36亿元,同比增长35%,在其他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状况下,上海的网络游戏产业出现了异军突起的局面。

体验经济的发展似乎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逐步成长起来的。有专家指出,“体验经济主张的是建立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以享受消费为中心的经济活动形式,这不能动摇生产资料制造和配套服务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决定性地位和存在基础,同时它还要受到社会整体生产能力和水平的制约”。诚然,体验经济的发展建立在消费者一定的基本需求满足的基础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配套服务业在社会的整个产业结构当中的地位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体验经济的发展为生产资料的制造提供了发展的方向,虽然生产资料的制造具有一定的基础性特点,但生产资料制造行业的提升和优化,需要体验经济的健康发展。体验经济对于配套的服务业也有很好的产业发展的指向性作用,因为体验经济需要服务业的配套服务,有些体验的感受在于消费者对于配套服务的认可,生产资料往往只是起到“体验平台”的作用。对于体验经济而言,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配套的服务,只是作为体验经济必需的要素之一,他们之间的排列组合构成了体验经济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体验经济的发展引领了生产资料的制造以及相应的配套服务业的发展。

根据近几年体验经济的发展,有人提出了体验经济是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形式。从体验经济外在的表象来看,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有专家指出,“尽管体验经济强调消费者的价值创造主体地位,但这种价值是指顾客的主观性效用,从经济活动循环而言,价值实现仍然遵循一般性的要素投入和产出消费定律”。在我们看来,体验经济虽然强调的是顾客的主观性效用,但是体验经济中的价值实现并不是完全按照过去的经济形态所遵循的要素投入和产出的定律。从体验经济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的生产角度来看,体验经济是遵循传统的要素投入和产出的定律的,同样的规律也适用于配套的服务经济的范畴,但体验经济核心的要素实现的过程并不是遵循的范畴。具体来说,就是体验经济的要素投入和产出不再是取决于生产者,而是取决于消费者。这一过程不是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而是取决于消费者在体验前、体验中以及体验后的“感觉”。表面上看,由于“感觉”的存在,体验经济要素的投入产出不像以往的经济形态中的要素投入产出那样比较容易估计和计算,体验经济的投入产出更加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其实,正是由于“感觉”的存在,才使得体验经济条件下的投入产出的比例相对以往的经济形态有了提高的可能,同时对于消费者“感觉”的把握也成为了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比的关键。从这点可以看出,体验经济确实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于现有的经济发展规律提出了挑战,尤其是顾客主观性效用的存在决定了体验经济能否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颠覆传统的价值规律。

从体验经济目前的发展来看,由于体验经济本身的从业人员对于消费者体验的内在规律的认识还不够,加之体验经济自身也处在尚未成熟的阶段,大多数以体验经济示人的经济形态依然体现出遵循传统投入产出规律的特点,仅仅在企业生产消费的某一些过程中体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价值规律。而且,现有体验经济的应用往往停留在企业营销策划阶段,而没有深入到企业要素生产的各个阶段。正是由于这样的不足存在,体验经济才会被认为依然是延续了传统要素生产的规律,而没有体现出体验经济在价值规律方面应有的突破性,由此使得社会对于体验经济有了不同程度的误解。体验经济的存在不是对于消费者的“感觉”通过一些所谓的营销噱头就可以把握和引导的,消费者感觉的复杂性决定了体验性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阶段,而在这个期间,对于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如果没有相应的熟悉体验经济的人才,发展体验经济很容易就陷入对于市场营销手段趋于极致的“滥用”。

篇(6)

关键词:公路网;生长曲线模型;发展规模;极限认定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公路网规模预测,既是公路网规划研究的核心内容,又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因此,其发展规模必须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路网规模过大,超过交通需求,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规模过小,通行能力很难满足实际交通需求,造成一系列交通后果,制约经济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公路网规模进行合理预测,明确路网规模发展极限[8]。本文对公路网规模发展规律及模型方法进行大量研究,进而明确公路网合理规模,为公路网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公路网发展规模认识

为科学掌握公路网发展规律,对比分析多个发达国家路网发展历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得出公路网发展特性。其一,具有明显阶段性,公路网发展一般需经过缓慢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及饱和发展;其二,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其三,发展具有极限性。据此,可选定生长曲线模型描述公路网发展规模,并对其拟合度进行研究。

3 路网生长曲线模型构建

由公路网发展规律显示,公路网发展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在最初产生和成长阶段,公路网会出现超前发展趋势;在饱和阶段,会出现滞后经济发展趋势。据此,可以通过构建生长曲线模型方式,预测公路网规模。

3.1 模型简介

结合路网发展生长特性,选取时间因子作为首要影响因素,构建生长曲线模型。

(1)

式中, 为规划年公路网规模预测值; 为公路网规模极限值; 为预测年限; 作为模型系数。

通过对上式两边同取对数,确定生长曲线的拟合度。

(2)

式中, 为规划年公路网规模预测值; 为公路网规模极限值; 为预测年限; 作为模型系数。

3.2 模型构建

选择饱和判定指数,作为衡量路网饱和程度重要指标。认为当比值达到最大时,表征公路网的发展即将进入饱和阶段。其中,构建饱和判定模型如下所示。

(3)

式中, 为公路网发展规模饱和判定指数; 为公路网规模达到饱和的时期; 为公路网规模发展水平指数; 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指数; 为某时期研究区域公路网总里程; 为某时期研究区域面积; 为某时期研究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 为某时期研究区域人口数。

3.3 模型标定

选取公路网总里程作为表征公路网发展水平的指数,取区域人口、面积和经济的加权平均值作为表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数,对模型进行标定。

(4)

式中, 为公路网发展规模饱和判定指数; 为公路网规模达到饱和的时期; 为某时期研究区域公路网总里程; 为某时期研究区域面积; 为某时期研究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 为某时期研究区域人口数; 为权数。

3.4 模型检验

以美国、英国和法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及专家咨询,确定各自公路网发展饱和判定指数权数,分别为 ,进而最终得到公路网规模饱和判定模型。

(5)

式中, 为公路网发展规模饱和判定指数; 为公路网规模达到饱和的时期; 为某时期研究区域公路网总里程; 为某时期研究区域面积; 为某时期研究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 为某时期研究区域人口数。

通过模型计算,得出美国、英国、法国公路网综合密度峰值与进入饱和发展的时期相对应,可以认为上述模型合理可行。

4.案例分析

4.1 山东省公路网规模发展规律

选取公路规模增长率、公路网密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速公路所占比例作为聚类因子,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结合国际定位标准,认为在1978-1992年间,山东省公路网规模处于缓慢增长阶段;在1993-1999年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在2000-2010年间,处于高水平发展阶段。但从整体规模上来看,是否进入饱和阶段尚待进一步研究。

采用增长率法、饱和指数法,结合山东省实际,最终认为山东省公路网饱和阶段为2025年-2030年,快速成长周期为35年-40年。

4.2 构建生长曲线模型

以1978年作为研究基准年,取历年公路网(不含村道)建设里程为基础数据,相应提出超前方案、适中方案、滞后方案三种方案,得出三种方案公路网发展极限值,取三者平均值,约为16.63万公里。由拟合度检验,得出 为1.6527, 为0.0547,决定系数为0.9408,拟合度较高,可构建山东省公路网发展规模生长曲线模型。

(6)

式中, 表示公路网总里程合理规模值; 代表规划年度。

4.3 公路网合理规模确定

4.3.1 公路网规模预测值

通过上述生长曲线模型,结合历年发展规律分析及规划实际情况,最终确定山东省在特征年公路网规模。预测山东省公路网规模2015年为10.1万公里、2020年为11.1万公里、2025年为12.1万公里、2030年为12.9万公里。

4.3.2 公路网发展阶段判定

基于极限认定模型求解,计算公路网总里程饱和判定指数,得出公路网总里程饱和判定值在2026年出现高峰,可认为该阶段会成为山东省公路网发展的饱和期。基本上与定性分析达成一致,进而验证模型的科学性。

5. 结语

采取生长曲线模型描述公路网发展规律,利用极限认定方法,最终确定公路网饱和发展阶段。一般地,公路规模发展极限是进入饱和发展阶段数据的1.1倍,据此求得公路网规模发展极限值,最后以山东省路网规模的发展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本文有助于为公路网的建设规划提供可靠依据,进而实现公路网的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怀明.区域公路网规模的发展规律及合理性研究[D].硕士.2004

[2] Janasz Supernak.Transportation Modeling:lessons from the past and tasks for the future[J].Transportation,1993,12:27~31

[3] Merger D.Urba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Megran-hill Book Company,1984

[4] Yosef.Sheffi.Urban Transportation Network[M].Premtice-hall INC,1982

[5] Blunden W.R.The Land-use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M].Pergamen Press,1994

[6] 上官苏.网络规划的定量分析与评价模型[D].西安公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993:10-21

篇(7)

(如东县运输管理处,江苏 如东 226400)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拓展,我国公路运输业面临着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带来的严峻考验。公路交通运输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设施,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因此必须努力实现其自身的良性发展。当前,市场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序列中占主导地位,公路运输业只有认清自身所处地位、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才能有针对性地实现经济化管理、市场化经营。本文将结合我国公路运输的重要地位,阐释市场经济环境下公路运输进行经济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完善经济管理的发展举措。

关键词 :市场经济;公路运输;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分类号:1000-8772(2015)08-0032-01

收稿日期:2015-02-20

作者简介:花国林(1978-),男,江苏如东人,本科,经济师。研究方向:公路运输行业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公路交通运输网已经遍布城乡,可谓四通八达。公路交通运输的快速便捷,能够带动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路运输的发达与否,代表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拓展,我国公路运输业需要切实加强经济管理体制建设,逐步走入科学高效的发展轨道。

一、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公路运输

健全公路运输经济化管理,就必须先认清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公路运输的现状,为更好地探寻发展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1. 公路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要想富,先修路”这句中国俗语并不是空穴来风,公路运输已经成为带动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如今,公路运输在我国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据稳定的主导地位,是维护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并不能改变其基础地位。

2. 公路运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带动作用明显: 在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这五大现代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道路最为发达,几乎可以通达全国各个角落。所以,公路是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公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大且运输价格适中,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带动作用明显。

3. 公路运输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要以市场需求为主导,而现今我国公路运输业的相关资源配置还未达到市场经济的要求,尚未形成完善的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因此公路运输的发展必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着眼于打造完善的公路运输市场。

二、市场经济环境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在市场深化经济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公路运输业在管理模式方面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公路运输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经济管理改革,已经不只是公路运输业内部的需求,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健全的运输市场是公路运输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如今,以市场为导向的公路运输体系尚未完善,公路运输市场的建设必须严格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以改革为基础,以改革促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飞速提升,公路运输管理水平也亟待提高,否则将难以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匹配。总而言之,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路运输的基础性作用,公路运输业的发展更离不开市场经济的指导与完善。因此,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公路运输具有进行经济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三、市场经济环境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发展措施

结合当今公路运输发展现状以及市场经济的要求,探究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发展的具体举措应该从体制改革、成本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以求改革能够取得显著成效。

1. 加强和改善公路运输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公路运输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链条,管理体制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必须做好全面深化改革。首先,交通运输部门要在充分结合时展前景的基础上,做好产业长期发展规划,预先设计可行的公路运输发展轨道,最后,公路运输业的管理体制改革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撑,因此公路运输部门要积极拓展筹资渠道,为管理体制的全面深化改革打造坚实基础。

2. 加强公路运输成本管理: 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发展首先要从内部管理入手,只有解决好内部管理问题,有效控制成本,才能为构建最优化管理模式奠定根基。[4] 加强公路运输成本管理,一方面要做好成本预算工作,及时制定最合理、最高效的预算计划,将预算成本书面化、透明化,为管控成本设立第一道防护网。另一方面,公路运输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着力整合人力资源,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实现资源最大化、最优化利用,从而节约成本。

3. 市场行为与行政管理有效结合: 公路交通运输不仅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设施,而且是关乎人民生活的公共设施。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公路运输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还要兼顾其公益作用、服务作用等。因此,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不仅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还要有政府行政手段进行适当干预,以减少市场所带来的不可预知的风险,实现经济效益与公共效益的双赢。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公路运输,必须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环境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绝对不能盲目跟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要注重由内而外地深入改革、锐意创新,努力打造一流的公路运输市场,为服务国民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