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6:33: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 新阶段的主要特征
从近两年经济增长及其结构变化趋势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重化工业主导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有三个明显特征。
1、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变化,形成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经济高增长
2002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2.6%,其中重工业增长率为13.1%,轻工业增长率为12.1%,2003年则分别提高到17.0%、 18.6%和14.6%。两年中重工业比轻工业的增长分别高出1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重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也从60.9%提高到64.6%。重工业增长不仅明显超过轻工业,成为带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而且从整个经济增长来看,重工业增长也发挥着主导作用。1998―2002年工业增长为9.2%,同期GDP增长为7.7%,工业增长高出GDP增长1.5个百分点;2002年GDP增长10.2%,工业增长8.0%,工业增长高出GDP增长2.2个百分点。2003年GDP增长9.1%,在农业和服务业增长速度均比上一年有所减慢的情况下,工业增长速度却达到17.0%,高出GDP增长7.9个百分点。因此,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增长速度的提高,不是短期因素所为,而是由长期积累因素作用的结果,反映了我国经济未来结构变动的趋势。
经济高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投资的高增长。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7%,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与近几年消费增长平稳和净出口增速下降的情况相比,投资的增长无疑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从理论上讲,投资高增长是工业化进程中重化工业加速发展阶段支撑经济高增长的必要前提,与前期以轻工业为主和后期以服务业为主的发展阶段相比,新的发展阶段必然伴随着投资的大量增加。2003年我国工业投资14460亿元,同比增长39.0%,提高了16.8个百分点。带动投资高速增长的主要工业行业大多集中在重化工业领域,据2003年统计公报显示,在500万元以上项目中,钢铁投资增长96.6%,电解铝增长92.9%,水泥增长121.9%,汽车增长87.2%,纺织增长80.4%,煤炭增长52.3%。另外,就长期趋势而言,投资增长的作用也反映在近几年我国消费率和投资率关系的变动上,投资率从1998年的37.4%上升到2003年的42.7%。
导致产业和投资格局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是消费结构升级。虽然近几年我国消费增长保持平稳,个别年份还有些偏弱,但不能否认的事实是,经过多年的能量积累,消费的结构已经发生明显变化。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1997年相比,我国城市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从46.6%下降为2003年的37.1%,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也从55.1%下降到45.6%。目前人们的消费观念、方式、内容以及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居民消费总体从重视生活水平的提高向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转变,从追求物质消费向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从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转变。汽车、住宅、通信、旅游以及教育和文化娱乐正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在居民年均消费支出构成中所占的比重都在明显增加。2003年,在城镇居民平均每年消费支出中上述领域的消费占35.9%,农村居民达到34.9%。可以预见,消费结构的升级将会逐步释放出能量,成为带动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2、重化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增强了产业发展的关联性,使经济高增长更加具有可持续性
工业化国家特别是大国的经验表明,当大众消费进入汽车、住宅消费阶段后,投资高位运行,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将保持较长时期快速增长。与之相比我国的情况有两点明显不同:一是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与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发展将会形成紧密的互动关系,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改造,将给传统产业带来新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我国人均GDP从目前1000美元到2020年3000美元的20年间,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不仅来自于传统消费需求的生机和不断释放,而且新技术发展必然引致和创造新的消费需求。目前我国城市居民汽车和通讯消费的持续高涨已经显示出了这种特征。二是我国已经把加快城市化发展,逐步消除二元结构,作为调整结构、扩大内需的长期战略。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农村人口,城市化又长期处于滞后状态,如果能够持续提高城市化率,农村居民进入城市所释放出来的潜力不可估量。在未来经济发展新阶段,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将以重工业为主导,以新技术应用和城市化发展为依托,有可能持续20多年,直至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率达到60%左右。
重化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将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的关联效应。近年来,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大都是关联效应较强的产业,如信息、汽车和房地产业。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3倍于GDP增长的速度发展。2002年,汽车行业已经取代电子通讯行业,成为对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带动力最强的行业之一。从2000年开始,房地产投资也已连续3年以较高速度增长。随着这些行业的快速增长,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如钢材、有色、化工及建材等行业的增长空间进一步扩大。2003年出现的以能源和原材料行业为主的短缺和投资热潮,客观上反映出主导产业变化的特点,标志着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已经到来。产业关联效应增强不仅反映在工业内部,也反映在基础设施领域。随着收入增长,人口流动增加,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提高,大众消费对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会趋于上升。同时,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会拉长产业链条,增加物流规模,提高产业组织的复杂程度,使生产和流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趋于上升。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低、中、高收入国家交通及通讯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随收入上升而上升。重化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在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扩张的同时,还将带动对服务业的需求。在新的发展阶段,以研发、物流和金融为中心的新兴服务业和以满足城镇居民需要为中心的生活服务业,都将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从而会显著提高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
3、新的发展阶段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趋势相统一,正在重塑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角色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加入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列,90年代随着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加,世界制造业向我国的转移形成浪潮。根据商务部有关统计,全球500强在华投资成立企业数量的最多年份是1995年;投资额最多的年份是近两年,尽管投资企业数减少,但投资额增大,表明大多数在华投资的500强企业已经进入规模扩张阶段。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500强在华投资的73%集中在制造业领域,极大地带动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使制成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而在我国以最终消费品为主要内容的进口替展阶段基本结束,出口导向阶段趋于成熟。未来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将会更多地转向资本技术产业,以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原材料、元器件等上游产品的需要。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1998―2003年,我国各年GDP保持平稳增长,外贸进出口虽有较大的起伏波动,但平均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两倍以上。由于外贸进出口的增长速度持续超过经济增长速度,致使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迅速提高,从35%左右提高到60%以上,成为世界上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大国。同期,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由每年400多亿美元上升到500多亿美元;外商(含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9%提高到27.2%; 2003年外商(含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为41.4%,进口占进口总额比重44.7%。我国经济对外依赖不仅表现在市场和资金方面,同时也表现在技术和资源方面。目前,许多高成长性行业如计算机、电信和汽车等行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仍然严重依赖国外技术,自主研发能力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对于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一些重要资源的供求关系出现紧张,以致进口迅速增加。2001年到2003年,我国原油进口数量增加了50%,钢材年进口数量增幅超过了100%。
综合上述分析,在经济发展新阶段,我国制造业的供给能力将因重化工业的发展全面提升,从而将真正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大国。另一方面,我国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增长,国内潜在的大市场将会对国际经济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二、新阶段提出的主要问题
1、经济社会转型压力增大
重化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既是后起国家振兴经济、实现赶超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容易造成发展失衡、加剧社会矛盾的时期。国际经验表明,重化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一般为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正是一个国家由低收入向中等收入水平转换的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将出现显著变化。对于这些变化处理得当,就能顺利地发展上去,反之,则可能出现徘徊以至于后退的局面。韩国在这一阶段由于片面地追求重化工业发展,不惜大量举借外债,导致经济结构失衡,上世纪80年代初在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中陷入了债务危机,后经艰难的调整才渡过难关。拉美有的国家在上世纪60―70年代实施进口替代战略,一度出现了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快速增长,但随后因为经济结构扭曲,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最终酿成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90年代中后期,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的进程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被迫中断,大致也是发生在这一阶段。相比之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更加错综复杂,目前正在进入的重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也是在体制转轨和长期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逐步显露的时期,对这一时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应有充分的认识。
2、发展不平衡现象更加突出
重化工业化容易导致资源的集中和市场的垄断,拉大城乡、地区和产业之间的发展差距,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衡。这主要是因为:其一,资本的集中带来财富的集中;其二,人的能力的差别带来收益的差别。在重化工业化阶段,两方面的趋势都在加强。根据库兹涅茨收入分配“倒U”曲线,收入分配差距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呈现扩大趋势,其最高点即收入差距最大的时期大致出现在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协调机制,收入差距扩大和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超出社会的承受能力,就可能走向反面。
3、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将发生渐变
在重化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下降,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也会呈现出减弱的趋势,容易出现经济高增长与失业压力增大的“逆反”现象不平衡。重化工业发展使资本和技术对劳动力投入的替代性增强,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这对我国劳动力供给高峰期的到来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另外,随着重化工业的发展,我国原有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比较优势,都会由于资本技术密集度的提高而逐渐消减,倘若仍然依靠这一类生产要素的价格竞争来发展经济的话,我们将难以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在世界制成品市场普遍过剩的情况下,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形不成核心竞争力,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也会逐步丧失。因此,面对新阶段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变化,如何调整经济结构,选择经济增长方式,既保持和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又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都将事关发展与稳定的大局。
4、资源和环境约束增强
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我国人均耕地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2%,人均淡水资源为27%,人均森林面积为20%,石油资源最终可采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3%,而单位产出的能源或原材料消耗却比发达国家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重化工业加快发展阶段资源消耗增加,将使我国短缺的一些重要战略性资源特别是石油和矿产品的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对国际资源的依赖也会明显加强。城市化加快发展也会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汽车、住宅业的发展对于能源、矿产和土地资源的需求也会显著提高。经济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还会带来“三废”排放的增加,给已经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形势将更为严峻,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合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效地解决资源瓶颈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5、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重化工业发展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虽然产业链条延长、中间需求增加,有利于扩充市场容量,但如果最终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跟不上,则可能加剧市场过剩和通货紧缩。重化工业发展资本需求量大,信贷膨胀往往不可避免,特别是由于我国经济体制中仍然存在着“赶超冲动”和“政绩攀比”倾向,更容易引起盲目投资。如果投资效益不好,就会加大内部金融风险,增加不良贷款,引发通货膨胀。此外,重化工业发展也会增加进口需求,对国际收支平衡带来压力,在全面开放的经济环境中,任何外部冲击都有可能成为引发经济波动的直接原因。总之,新阶段的经济发展具有高增长的内在要求,但由于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化,不确定性风险和调整的成本也会增加。因此,如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是这一阶段需要把握好的重大课题。
三、新阶段的发展战略取向
新阶段不仅意味着我国经济正逢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许多严峻课题。从战略上讲,要把握好新阶段经济发展的方向,必须认真解决好内部协调性和对外平衡性的问题。
1、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
重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新阶段是我们分析当前经济走势和中长期结构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为此,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上,要针对新发展阶段高增长和不平衡的发展特征,进一步树立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既要利用好新阶段创造的新机遇,不失时机地加快发展,又要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加大调整措施,注意经济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不失时机地推动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既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继续加快发展,保护先富起来的人群的合法收益和积极性,更要强调通过政策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帮助低收入群体解决好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既要注重效率原则,关注经济总量的扩大和人均水平的提高,还要充分考虑公平,不断充实发展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内涵,以参与和共享来实现公正和平等,更好地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为提高效率提供可靠保障和坚实基础。
2、经济发展战略选择要注意结构变化与要素禀赋之间的平衡
新发展阶段资源向重化工业和城市集中是不可避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工业化进入重化工业为主的高增长阶段,其根本意义在于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产业发展的领域,带动农业、轻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同样,城市化加快发展也不等同于城市加快发展,其更重要的价值在于转换城乡“二元结构”,将农村的发展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循环之中。因此,新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关键在于使结构变化更加有利于产业关联和城乡互动,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结构的安排与要素禀赋的特点和比较优势的变化结合起来。从我国要素禀赋的特点看,资源配置应突出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应在结构上坚持就业优先。在重化工业为主的高增长阶段应高度重视客观上存在的就业弹性下降的趋势。解决这一问题可能的思路有两点:一要抓住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转移的机遇,充分利用我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和结构多样化的特点,使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在结构升级和增加就业之间保持平衡,注意发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在结构升级中的作用。二要把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始终作为战略重点,保证劳动力质量同产业结构变化相适应。这两点,前者旨在抑制自然失业率的提高,后者则着力于解决结构性失业的增加。从总体上讲,在新的发展阶段,只有解决好结构升级与增加就业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才是成功的。
3、宏观调控政策应注意适时适度和长短结合
新发展阶段具有结构变化剧烈,容易引起经济波动,调整代价较大的特点,这对宏观调控方向、时机和力度的把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宏观调控既要注意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更要注重开掘市场调节的自组织功能。新的发展阶段是市场化发展的自然结果(与以往重化工业主导的发展时期不同),政府调控主要不是通过直接干预来主导发展的方向,而是要通过创造环境来保持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府对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或失调进行引导和调节是必要的,然而更多的问题是需要依靠市场经济系统内部力量来自求平衡。在市场有效范围内充分保护和发挥好市场的作用,是宏观调控的边界和基础。其次,短期宏观调控措施要有更长远的预见性,在总体上要服从长期发展战略的要求,避免因为局限于解决短期问题而积累和加深长期矛盾。同时,也要避免短期宏观调控措施长期化,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在调控方向上与长期发展战略的一致性。再次,要增强宏观调控的弹性,无论是顺向调节还是逆向调节都应把握好时机和力度,多用“微调”的方法,为市场作用留出必要的空间和时间,循序渐进地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4、新阶段的经济发展要有全球战略思维
进入新世纪以来,从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镇化率、社会结构的变化来看,我国已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在这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全社会面临的生存性压力在逐步减弱,发展性压力在全面增强。减轻新阶段的发展性压力,需要进一步突破制约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体制。
发展性压力增大的矛盾和问题,涉及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也涉及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体制改革,还涉及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的变革和创新。适应新阶段发展的要求,应当由以经济领域为重点的改革转向全面改革。
新阶段全面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深化市场化改革,以发展民主政治为目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实现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为重点加快社会体制改革,以丰富和创新文化为目标的文化体制改革,以及实行更为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
近几年,虽然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进程相比,总体上来说是相对滞后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治理结构中的一些矛盾凸显,这些都对改善公共治理提出新的要求。
改善公共治理的关键是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现实诸多案例表明,在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由政府直接投资或干预微观经济的行为既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宏观经济稳定。为此,应当加快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台机制。同时,要强化政府社会性公共服务职能,适应全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的公共服务分工。在确保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主体责任的同时,应当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支持民间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使公共政策能够始终代表和体现公平正义,还应加快建立有效的政府监督体制,严格规范行政立法程序。
在新阶段全面改革当中,全面调整利益关系成为重大任务。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逐步深入,利益主体多元化是大趋势。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利益博弈不仅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领域,甚至扩展到政治领域。新阶段的全面改革不仅涉及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协调,还涉及到中央与地方利益的协调。因此,改革调整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
在推进全面改革中调整利益关系,一方面要加快市场化改革,同时要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并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尤其是干部制度改革和社会监管机制的建立,为调整重大利益关系提供政治保障。
新阶段的全面改革涉及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复杂、更深刻,既需要坚持“渐进式”的改革路径,也需要“阶段的突破”。由此,才能实现改革攻坚的目标。
当前,我国利益关系的深刻性、复杂性对统筹协调机制的需求十分迫切。客观地分析,某些改革的不到位、“走形变样”,在很大程度上与改革统筹协调机制难以适应当前改革的现实需求直接相关。在全面改革的新阶段,与全面利益关系调整相适应,建立一个由中央直接领导的、超脱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改革协调机制是十分重要的。
山西读者:王烁
王烁同志,您好!
今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这一词汇开始进入中国百姓的视野。
那么,什么是“新常态”?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新”就是“有异于旧的”;“常态”就是经常持续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于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意味着中国经济这辆快车已经换挡行驶,而且将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速度。
实际上,作为近年来重要的经济术语,“新常态”一词最早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Mohamed El-Erian)提出。尽管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但“新常态”在宏观经济领域被西方舆论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出现,同西方国家的“新常态”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而不是由国际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其次,这种“新常态”的出现,始终处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许可的正常运行区间,从根本上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2012年,国际评级机构惠誉表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符合“新常态”增长率。惠誉同时认为,中国经济将避免“硬着陆”。
那么,“新常态”对于中国来说,是不是一个悲观的描述?我想不是。
一、如何全面把握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压力
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我先讲一个来自越南的故事。越南有一种野生水稻,很适合人们食用。后来,当这种野生水稻越长越快时,人们发现它已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不能食用。科学研究的结论是,只要保持这种野生水稻适当的生长速度,它的有害物质会自然消除。这说明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快”是有限度的,超出一定限度的“快”,事物的发展常常会走向反面,甚至演变为一种灾害。把这个道理引用于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我认为,新阶段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当有两个基本性目标:一是建立在质量和效益基础上的较快发展;二是要以人为本,发展的成果要服务于人的基本需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两大压力:一是资源环境约束的压力越来越大,二是全社会基本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的压力正在凸显。面对现实的两大压力,新阶段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把握两大原则。
1、经济增长要在资源与环境可承受的条件与约束下进行。就是说,在现实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的情况下,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是好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快速经济增长不仅会大大削弱中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还将不断加大经济社会风险。为此,不能以GDP的快速增长掩盖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问题;不能以当前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发展态势掩盖经济结构的扭曲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不能以发展重化工业来掩盖能源利用的低效率。此外,也不能以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成绩掩盖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上的某些职责缺位。目前,有的地方资源环境的损失已明显大于经济增长收益。
2、经济增长要在广大社会成员基本公共需求满足程度的条件与约束下进行。进入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在全社会基本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的现实约束下,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的路很难走远,因为能否逐步满足全社会的基本公共需求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更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消费率长期过低,收入差距、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有所加剧,都与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直接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两大压力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实质是新阶段政府作用的有效性问题。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把政府工作的中心和重点放到基本公共服务上,以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关注民生为目标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全面实现政府转型。
二、如何客观估计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在2003年SARS危机中,我们提出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近几年的实践说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滞后,是新阶段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体制障碍。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多年来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但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负面作用越来越突出,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近几年经济过热、土地失控、资源浪费、环境恶化以及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进入改革发展新阶段,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运行机制,已经是弊大于利,非改不可。以两个问题为例。
(1)由于政府对要素配置与定价不适当的行政控制,要素部门的市场化改革严重滞后于产品部门的市场化改革进程,造成要素市场的扭曲与失衡,资源环境的约束性矛盾明显突出。
(2)由政府主导的投资过快增长的体制性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稳定投资增长的关键是稳定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
2、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价格信号为主导的市场机制比政府不适当的行政干预更为有效。当前,由于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和运行机制尚未根本改变,政府仍掌握着重要资源的配置权并严格控制重要的生产要素价格,使得资源的价格不能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不能反映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环境污染等外部成本。这不仅误导了企业,而且破坏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相反,如果资源的稀缺性、环境的成本能通过价格信号反映在企业内部成本中,如果资源要素价格能够充分反映市场竞争的实际需求,企业的行为、政府的投资冲动就会受到市场机制的有效制约。
应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出发,为形成良好的市场机制创造条件。例如:第一,推进资源价格等相关改革,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第二,在严格环境监管的同时注重利用市场机制,形成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制度安排和促进节能减排的体制机制建设;第三,加快推进投资体制改革,落实企业投资的主体地位,进一步规范政府的投资行为,尽快建立政府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第四,加快垄断行业改革,严格限定国有垄断经营的范围,引入竞争。
当前,人们关注社会领域的公平问题比较多,但也要看到,由于行政垄断、权力寻租造成的经济运行中的某些不公平性问题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更大,它既损害了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又放大了社会领域的不公平。为此,应当充分估计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作用。
三、如何通过体制改革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
进入新阶段,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制度创新的重点。面对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压力和突出问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已成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之一。
1、强化政府的经济性公共服务职能。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新阶段,政府应提供良好的经济性公共服务,为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充分发挥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有效性。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看,要重点强化国家的经济战略职能。同时,要加强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实现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实现政府主要以政策工具调控市场,以使宏观调控沿市场化方向推进。
2、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制。按照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制,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还可以在提升人力资本、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从改革的现实需求看,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制,能够尽快建立可靠的社会“安全网”,形成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保障,使市场化改革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支持。从新阶段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需求出发,应把建立公共服务体制作为新阶段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
2009年宏观经济形势严峻
根据我们的研究,2009年宏观经济形势。上半年会比较严峻:下半年在各项政策的刺激下会逐步平稳,并有所回升,全年保8问题不大。但总体上,对2009年宏观经济形势,需要估计得严重一些,决不能掉以轻心。第一,必须充分估计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从当前形势看,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没有见底。美国经济有可能形成“大L型”,这对中国出口将产生长远影响。第二,2009年宏观经济将面临三重压力。一是上面提到的全球经济下行周期;二是中国在持续五年高增长后的自然回落周期:三是几年来以紧缩投资为重点的宏观调控政策正在发挥作用。第三,近期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但从近年的发展来看,消费增长率基本上是每年一个百分点,除非有大的改革措施出台,消费率很难在短期内有较大提高。
基于以上出口、投资和消费的判断,要充分估计2009年宏观经济面临的困难,在某些方面甚至需要谨慎悲观。
保增长重在深化改革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缓解经济压力。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点已经放到“保增长”上。从现实情况看。保增长,不仅需要财政货币政策的松动,更需要深化改革。尽快解决体制性弊端。
第一,2009年,宏观经济面临的问题主要根源于国内体制积累的矛盾与问题。一是发展的目标更多地注重GDP增长,而忽视了GDP增长的方式,客观上形成了政府主导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二是多年来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一出口”,消费率持续走低,这与公共服务体制建设滞后直接相关;三是一些重大改革远滞后于现实需求。例如,垄断行业改革迟迟没有破题,在新一轮投资的背景下甚至有进一步固化的倾向。第二,从历史经验看,10年前我们同样面临保增长的重大挑战。当时不仅实施了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更重要的是推进了相关领域的改革,包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外贸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国有银行改革等。第三,最近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有助于缓解当前经济困难,但宏观政策只能缓解问题而不能根除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推进改革。
要以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推进改革
当前,我们需要以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推进改革,不仅在于改革远未完成,改革仍需打好攻坚战。而且更在于改革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从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现实矛盾看,要科学设计改革方案,在政策调整中不断深化改革。
一方面,进入新阶段,要客观地看到,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不断增强。我院的问卷调查显示,75.41%的专家认为新阶段的改革共识正在弱化,改革动力日益不足,受既得利益掣肘的现象逐步严重。如果说过去改革的干预主要来源于“左”和“右”的话,那么,新阶段改革的阻力更多的来源于社会分化背景下利益因素的掣肘,这使得推进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要把政策调整与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推进改革。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财税体制改革相结合,增量财政支出应主要放在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上。二是税收减免政策的出台要与税收体制改革相结合,既着眼于减轻企业负担的短期需要,又考虑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长远需求。三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金融改革相结合,使增量资金能够流入到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农村和落后地区。四是积极的社会政策与公共服务体制建设相结合。在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的同时,应当着力完善中央与地方的基本公共服务分工体系,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提高投入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
一、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的发展现状
(一)经济新常态的界定
何谓经济新常态?它是相对于上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状态的界定,中国经济发展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状态,我国经济发展正在经历着由赶超型经济常态转变为成熟经济常态。经济在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已步入中后期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方式也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据相关调查显示,2010年一季度到2014年最后一个季度,我国GDP增速持续保持在个位数。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3%。由此可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在其合理区间将逐渐下移,发展速度已经进入“换挡期”。经济领域的质量和速度是一种错综复杂关系。上一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廉价的人工成本以及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利用上的。随着社会新常态的发展,各个层面都在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在这个大背景下也逐渐失去其存在的空间。同时,经济结构面临新的压力,必须进行新一轮的调整和重组。
(二)经济新常态对行业和产业发展的影响
在原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传统经济形态使中国积累了巨大的经济财富,但是也随之带来很多弊端,不能适应新阶段的经济发展。现如今,各行业和产业面临越来越大的调整和变革压力。上一个经济阶段下,大多数行业采用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和低成本的工业化,导致目我国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和工业模式是至关重要的。新经济常态下,企业要改变传统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模式,不能让传统产业的弊端蔓延到新兴产业甚至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原因
(一)校企合作创新
企业经营模式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主体的地位并不十分突出。我国涉及国计民生和战略性资源的国有企业无论在地位还是资源拥有量上都优于其他企业,几乎不会把创新经营看成一个核心问题去关注,再加上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行政机构,企业自身的发展创新还要受行政的导向,这些因素导致企业创新经营模式动力不足。而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必须创新经营模式以适应新阶段的经济发展要求。首先,企业要以市场主体的地位积极主动立足市场需求、把握市场机遇,同时创新经营、规避市场风险。其次要注重自身人才的储备,选择性地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赢得智力上的支持。
(二)促进企业的管理创新
上一个经济阶段下,大多数行业采用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和低成本的工业化获得较高的收益,企业缺乏管理创新的动力。经济新常态下的管理模式较传统管理模式有很大的区别,那么管理创新成为了企业转型的关键问题之一。企业管理创新是其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的关键,它具有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利润和竞争力的优势,最重要的是可以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因此,企业的创新管理势在必行,而校企合作是企业更好开展创新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开展校企合作面临的机遇
(一)有利的市场环境
经济新常态是一个漫长的新阶段,这个时期的经济将面临新的压力。企业只有创新改革,尤其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上创新改革,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由于经济新常态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企业更需要新型人才来转变自身的发展方式,提高竞争力,创新前行。这就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更重要的是也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机遇。高校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人才培养实力,这正好是经济新常态下企业急需的人才和科技资源。这样互惠互利的市场环境为校企合作创造了极佳的机会。
(二)政策改革的契机
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家高度重视经济的新形势、新发展,比如:鼓励个体创业,扶持新型战略产业,激发企业的发展创新,尤其是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鼓励高校建立科技园,并在一些高校实施改革试点区,推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鼓励高校教师到企业兼职和开展创业。这些鼓励性措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这也将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深入企业、了解产业需求,乃至高校开展校企合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机会。
四、经济新常态下高校校企合作面临的挑战
(一)校企自身管理上的束缚
经济新常态给校企合作带来了机遇和动力,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目前经济上的改革仍处在调结构、稳增长的阶段,相关的配套制度并非完善。传统的企业管理和高校管理体制仍然存在,并束缚和限制了校企合作。尤其在高校管理领域,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严重束缚公办高校的自主办学空间。高校不能自主进行校企合作,在遵守学校相关制度规定和创新校企合作的夹缝中求生存。由于没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激励,再加上一些校企合作的企业和高校贪图短期的成效和收益,不利于校企合作深入全面的展开。
(二)高校绩效评价机制的挑战
高校的绩效评价机制一直都是学校管理工作上的重心。因为高校绩效评价机制直接关系着高校重点项目、博士点、科研项目级别、、学校招生规模等等重要的数量指标,高校尤其重视考核教师的科研绩效,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大多数教师只看中科研项目和文章发表,而忽视教书育人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久而久之,高校的教育难免下滑,难免会造成脱离实际的教学,脱离社会的研究,不利于高校服务推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更别说满足教育与社会行业、产业和企业的需求,这无疑是徒增了校企合作的难度。
五、经济新常态下校企合作的对策和措施
(一)充分利用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机遇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和发展,我国经济上开始了新一轮的变化。单纯利用人工成本,追求规模效益已不再是我国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了。新常态下,要求企业稳定、持续发展,注重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更要求学校的科研和教学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产业和企业需求。在经济大洗牌的机遇下,高校应注重对新型人才的培养,关注行业、产业和企业发展的前沿知识和技术,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发展。
(二)科研与创新、创业、就业相融合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高校应积极推进科研与创新、创业、就业的融合,以便推动企业和高校的双重创新、创业与就业的发展。高校教师不能闭门造车,应走出校门,在了解市场需求后,根据调研资料和产业需求,创新课程教学,培养企业需求的创新性人才;不在理论中找课题研究,而是走入社会企业中,在创业、就业的市场中调研,围绕社会需求调整专业研究的重点和课程建设的方向。只有间接性介入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中,才能有的放矢地满足适合新经济常态的企业发展需求,真正奠定校企合作的良好平台。
(三)推进校企利益共同体建设
企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高校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文明传播为追求。双方的利益看似完全不同,但却有着彼此相连的利益链。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引领社会进步的力量,它的重要价值就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应为企业所用,应当成为推动社会的一份力量。而高校如何让学生融入企业就成了关键。高校应首先与企业合作,深入了解企业,依据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需求开展因时制宜的教学。较之企业来说,高校的发展有赖于高素质人才、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企业应积极与高校合作,吸纳科学研究和人才,赢得智力支持,拥有市场竞争的资本。校企合作给予了高校学生实践学习的平台,也为自身技术创新、人才引进开辟了新的途径。因此,高校与企业应顺应经济的发展需求,立足双方互惠的利益点,积极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4]蔺思涛.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与政策创新[J].中州学刊,2015,(2).
[5]鲍烨童.新常态下的企业发展路径[J].中关村,2015,(2).
[6]何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1).
一、要深化对农业发展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的认识
年,尽管我市农业的发展受到连续三年严重旱灾不利因素的影响,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使全市农业继续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全市农村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实现了稳步发展,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有了新的提高,农村社会保持了稳定。所有这些成绩,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努力的结果,也是与各级农业农机系统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卓有成效进行工作分不开的。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形势总的是好的,但必须看到,还有不少问题和困难,从大的方面来讲:一方面,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影响和制约农民增收的一些长期性、根本性因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态势还没有大的改变;另一方面,加入,使农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但使我们的农产品面临十分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而且对未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艰难”爬坡阶段。具体地讲:一是严重旱灾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连年遭灾使农民生产生活极度困难,增加了农业农村工作的难度。二是农业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实施好各项生态工程,有效开发利用好水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任务相当繁重。三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产品规模小、档次低、特色少的问题仍很突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任重道远。尽管有了一些成功的典型,但在范围上、深度上和广度上都很不够,结构调整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或适应性调整阶段。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化水平还奶低。特别是龙头企业建设的任务还很大,龙头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小、水平低,带动辐射能力不强。产品加工相对滞后,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不紧密,产业链条不完整等问题也很突出。五是面对新阶段新任务,一些干部观念、方法、作风跟不上;工作措施不到位;真招实招少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因此各级农业部门要正确认识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长期性和紧迫性,既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更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统一思想,加大力度,攻坚克难,力求突破,坚持不懈地把各项工作向前推进,不断取得新成效,把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推向深入。
二、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扎扎实实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
农业工作战线、领域宽、头绪多、工作量大,面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各级农业部门,既要做到全面谋划,整体推进工作,又要善于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全局工作的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部门的自身职能,把握工作的主动权。确定工作重点,要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大局,紧紧把握住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关键问题。这应该成为农业部门抓农业农村工作的一个基本思路。
在春节前召开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思路是按照抓住一个机遇,围绕两个目标,实现三个突破(简称一、二、三)的思路,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个机遇,即抓住国家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力度的极好机遇;两个目标,即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三个突破,即努力实现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上突破;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上突破;在开发节约利用水资源上突破。种植业的重点工作是要突出蔬菜、食用菌、马铃薯和玉米制种四大产业,进一步扩大规模,着力解决加工转化,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实现由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向精种多收、加工增值转变。具体到种植业重点任务就是:蔬菜基地面积发展到万亩,无公害蔬菜达到万亩。脱毒马铃薯产业,重点发展种薯生产,全市脱毒马铃薯面积发展到万亩,二级以上种薯面积达到万亩。迅速扩张食用菌产业,全市食用菌生产面积达到万平方米。玉米制种面积达到万亩。进一步抓好以仙客来盆花为主的花卉生产,仙客来盆花生产达到万盆。
围绕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近几年来,在适应新阶段、调整生产结构方面,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的来说,对新阶段的认识和适应还不够。农业系统工作的同志,有的简单地把调整理解为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考虑市场不够;有的抓调整的愿望是好的,但习惯于行政推动,服务跟不上去,收不到好的效果;有的对调整的艰巨性认识不足,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打退堂鼓。从农民群众来说,都开始认识到不调不行了,但有的有小进即满的思想,怕麻烦,不愿调;有的缺资金、缺技术,经得起赚经不起赔,不敢调;有的自己不研究市场,盲目跟风,不会调。我感到,要改变这种状况,做首先应当从自身做起,把结构调整的一些基础问题搞清楚。卖出去作为调整结构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农产品只有卖出去,卖个合理的价钱,才能使产品变为商品,实现商品的价值。要卖出去,既涉及到如何把产品调优,更涉及到如何根据市场需求把销售搞活,这确实是结构调整中的一个重大的结合点、着力点。希望所有农业部门的同志,都要下大气力研究这个问题,尽快围绕生产转中跳出来,转变到围绕市场转上去。
二是要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是关键。要大力实施龙头工程,对规模大、实力强、带动农户多的龙头企业,要多研究一些政策,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之更大更强;对于成长性好、制约环节明显的企业,要在资金、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具体支持,使之尽快做大做强。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形成新的农业经济运行机制,加快农业市场化的进程。要按照龙型经济的思路,推动无公害蔬菜、脱毒马铃薯、玉米制种、食用菌等产业的发展,力争尽快实现三个一批:即建成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形成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市场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特色品牌;使一批绿色农产品达到国际标准,以促进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新的提高。
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进入市场的渠道不畅,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继续按照积极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放手发展、逐步规范的方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兴办生产、加工、销售、储运、技术等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之成为市场与农户联接的有效的中介组织,从而解决好千家万户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同时,要支持工商企业投资农业生产领域,加速农业生产向农业公司方向发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四是要大力推进农业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才能为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因此,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工作,真正把农业的发展,建立在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要在不断改革创新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使之更好地适应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同时,积极探索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的新途径,建立健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农民和推广机构利益一体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要抓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占领和保持农业技术水平的制高点,发挥其对先进适用技术的示范推广作用。要采取多种渠道和形式,搞好农民的技术培训,组织农民学习先进实用技术,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技术人员也要知识更新。
五是要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加入,对我市农业的冲击和影响不可低估,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农业部门的同志,一定要及早谋划,认真应对,以积极的姿态为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出好谋、划好策。要广泛对外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通过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要面向国际市场,以区域特色主导产业为基础,选择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实施标准化生产,建设一批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加快外向型农业发展。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瞄准京、津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同时,要加强质量标准、检验检测、市场信息三大体系建设,为推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市场化打好基础。
三、切实转变作风,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