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6:32: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美术与传统文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传统文化;国画;现状;措施
中国分类号:J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1-1
国画作为我国所独有的一种绘画形式,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独有的绘画风格以及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每一个时代的国画创作都具有每个时代的意义,但归根结底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在创作国画时,只有把握好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够创作出无可替代的艺术佳品。但现存的国画创作中,却出现了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富有中国文化精髓的国画的健康成长。
一、国画创作中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
(一)我国的应试教育
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下,对美术生的招生主要是通过文化课成绩加美术专业的知识考核。美术考生的文化课成绩大多比较一般,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他们就选择了美术特长,而大多数的美术考生往往是在一段很短的时间里学习美术特长,通过专门的有强度的训练使他们掌握了应试所需要的技能,而在他们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忽略了对文化课的学习,因此对文化知识的掌握也不是很牢固。随之考生进入了理想的大学,大学宽松的氛围也使他们忽略了对自己文化传统知识的提升,这样就导致他们创作的作品没能很好都体现出中国文化传统的精髓。
(二)国画作品重形式轻实质
在国画创作中只重视作品的表现形式而轻视作品所应表达的实质内容,这也是导致国画创作中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之一。最近几年,一些国画画家呼吁在国画创作中要有创新性,而一些人将创新性进行了片面的理解,认为只是形式及创作技法的创新,在国画作品中加入了很多技法,但这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国画作品的质量,反而使国画作品越来越缺乏传统文化的韵味。
(三)国画作品的西化
现代的教育理念在各个方面都渗透着西方教育的思想,无可厚非,西式的教育确实给我国培养了很多精英,极大的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在国画创作中,一些画家也是将西方的一些创作思想应用进去,最后导致创作的作品体现不出中国国画所独有的特色,从而导致国画创作中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
(一)改变美术生的应试策略
要对美术生的应试教育加以改变,要加强对美术生文化成绩的要求。这就要求美术生不仅要学好美术专业知识也要有比较好的文化成绩才可进入理想的大学。这样就能保证生源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基本素质。美术生只有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才能在创作中自觉与不自觉加入个人的涵养,从而使创作的作品具有传统文化的底蕴。
(二)创新与传统相结合
在国画的创作中提倡创新,但这种创新不是完全摒弃原有因素的创新,而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创新中含有传统的因素以利于国画作品更好的发展。在继承中求创新,但在继承传统文化时要避免急功近利的态势,要循序渐进以学习其精髓为目的。在此基础上再创作出具有个人见解的创新作品。在创新过程中始终要秉承的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东西方的结合
在国画创作过程中不能一问的求新鲜感而将大量的西方的创作思想加入其中,久而久之,国画中的传统文化底蕴会越来越缺失。但也不是说一味的保守,只保留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而不吸取西方优秀的创作思想,应该在深刻理解作品的所表达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适宜的加入西方的创作思想,这样创作的作品才能是一个无可替代的艺术珍品。
(四)加大各学科之间的融合
艺术创作之间都存在一定的互通性,在进行某一艺术创作时,可以大量了解与这种艺术创作相关的文化知识。往往在一些比较经典的作品中就包含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在创作时可以更多的在与艺术创作相关的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但也不仅仅是当下的生活,还要在其历史发展中体会其蕴含的精神。在这里的传统文化就不仅仅是国画创作当中的传统知识,还包括与国画艺术相关的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如壁画、戏曲、年画等有所内涵的传统文化,其主要目的是拓宽艺术创作的视野,更好地提升创作的人文素养。
三、结语
总之,在国画创作中要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这就要求在国画创作时不仅仅要考虑艺术表现的一些技法还要更多考虑如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艺术创作中。也要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能够不断地探索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优秀作品,以促进中国国画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丽.传统文化缺失现象在国画创作中存在的若干思考[J].神州,2011,(29).
[2]李薇婷.论国画创作与传统文化的结合[J].艺海,2014,(01)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美术;校本课程
近年来,越来越多学校加入到美术校本课程开发行列,并且越发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然而,因我国传统文化年代久远、内容较多、深奥复杂,美术教材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分布零散、形式单一,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应加强实践探索。
一、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旨在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来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加深美术积淀,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在其开发过程中,一方面应确保课程结构合理、均衡,全面贯彻美术课标中的要求,深入研究。参照针对美术教材的调查统计可知,中国传统文化在美术教材中的总比重应为25%左右,这既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还能确保教材结构分布合理。另一方面,在开发过程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开发模式,这是由新课标以及学生自身特点共同决定的。创新模式是指应自主创新,在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补充与适当创新;整合模式是指将美术课程与音乐等基础课程进行全面整合;调试模式是指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编排等应进行调试。其中课时安排主要包含单个课例和主题单元,对于单个课例,应参照学校要求,联系学生的掌握情况,提炼个别内容,利用一节课进行讲解。为确保美术知识结构的统一协调,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进行编排。例如,剪纸单元。在教学内容编排上,应严格参照学生的实际特点,对于掌握难度较大的内容,应适当降低难度,有时也可将其删减;对于简单内容,应尽量缩减课时;选择模式是指从其余美术教材中适当选择。
二、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实践
1.实践策略
首先,加强理论研究,若想将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小学美术教材中,这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知识,因此,教师应大力充电,广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其次,教师应借助现代教学手段,还原传统文化。因传统文化距离当代较远,且深奥复杂,外加学生的知识积累较少、认知水平不高,长此以往,将会出现厌烦感,削弱学习兴趣。然而,信息技术可全方位展现传统文化,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例如,在《青花瓷》赏析课程中,教师可先播放青花瓷这首歌曲,创设美轮美奂的教学情境,讲述相关历史典故,以此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青花瓷,刺激爱国情感,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最后,合理设计学习卡片。为便于学生构建文化认知框架,有助于课后巩固复习,应合理设计学习卡片,学习卡片中应包含传统文化的基本信息。
2.实践效果
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均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美术课程,还有一部分学生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创作,只有很小一部分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美术课程具有难度,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作品,教学效果显著,不仅能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提供内在动力,还能提高资源建设的影响程度。在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尝试,广泛搜集各种资源,综合加工,全面处理,这有助于文化知识的积累,并能增强科研反思力。通过光盘刻录,将科研成果进行存储,还可借助网络信息资源,构建平台,便于研究成果的分享交流。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历史长河中的璀璨之星,它深深影响着世界文化。因此,在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中,应有效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合理筹划,适当结合传统经典与当代元素,课程设计应别出心裁,贴近现实生活。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思想、风俗、精神的总称,是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道儒文化为主体,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中国传统文化与美术的关系,如同理学家思想,是“一本”与“万殊”的关系,即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一切的基石,在此基础之上才有了礼、乐、射、御、书、数,衍生出了建筑、书法、音乐、绘画、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影响着古人的审美理念,并通过建筑、雕塑、绘画等美术形式得以呈现和发扬,而诸形式的美术作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透过这些美术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蕴藏其中的思想、精神、情感等人文因素。
二、初中美术课堂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我国正处于全面开放、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伴随而来的是传统文化与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在这样的背景下,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关键阶段的初中生,他们的思想意识变得混乱,价值取向迷茫。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思想、精神和追求,具有极强的人文因素,这对处于发展期的青少具有重要导向作用,通过传统文化可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健康的人格,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因此,在初中美术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是教育形势的需要,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而且能让他们认识到中华文明的伟大成就,激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人格。另外,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更有利于青少年对社会主义价值观认同。
三、初中美术课堂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教师要提高认识,增强自身素质
首先,教师应认识到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结合新课改精神,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要深度挖倔初中美术课程内容中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内容。要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设计上,引导学生深度认识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升华他们的思想情感,从而形成良好的、全面的审美能力。其次,初中美术教师应深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结合美术教育的前沿动态,使自身的美术专业技能水平和人文素质都得到有效提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和尝试,完善和优化教学方法,并总结出一般性规律和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又能够培养他们的传统文化思维,为他们美术素养的提升打下基础。
(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大量的古代绘画佳作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这些作品中反映了不同历代时期的社会形态、民俗习惯。初中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古代绘画作品鉴赏引导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人文风貌,从而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传统文化。如,教学《独树一帜的中国画》一课时,让学生欣赏《清明上河图》,教师不仅要跟学生讲解其中的绘画专业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去了解作品所描绘的社会风貌、人文景观,以及作品中的故事,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理解,感受到绘画作品中的内在美,从而有效地提升审美意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方向及价值
(一)传统文化传承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相关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基础,从中小学美术教材了解可知,中小学美术教育不H仅是美术技能技巧的传授,而应该是在一种文化观的观照下学习,应该让学生在一种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对于古老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当充分地加以利用,使传统文化有所继承,有所延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并取其精华融入到教育过程始终,发挥其巨大作用。打个比方来说,儿子与母亲有着血缘关系,母亲的基因遗传至儿子。因此,了解母亲有助于了解儿子,反过来说,了解儿子也有助于了解母亲。传统文化与美术也是母与子的关系。美术是传统文化之子,则必然存在着传统文化的基因,那么通过对美术的了解也能了解孕育它的传统文化母体。
为了更好地通过美术了解传统文化,也为了更好地通过传统文化了解美术,可以让中小学美术课程走进传统文化,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二)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得到充分的运用和重视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优秀的中小学美术教材了解可知,与传统文化有关联的课程逐渐增多,将现在所缺失的传统知识揉合到美术教育中去,让艺术生活化,让文化与教育不再脱节,让传统文化、传统艺术、民间艺术的加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所以,在缺少情感与关怀的信息时代,具备人文关怀特征的传统文化被慢慢记忆起来。学校美术教育在这一时刻肩负重任,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和对于培养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自身的审美观念,都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激发珍惜美术遗产、关爱民族文化的情感,让学生学会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莫让“遗产”变“遗憾”。这是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通过美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二、让传统文化渗透于中小学美术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这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前面已论及美术教学不仅仅是技能的教学,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活动。所以美术教育必定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任。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我们可以从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探讨与实践。
(一)在欣赏课中渗入传统文化理念
就拿《中国传统色彩印象――中国红》的一节欣赏课举例吧。首先,以图片呈现事实:这些图片包括春节期间的一些具有传统特色的装饰物上的红色;敦煌壁画中的红色;油画《开国大典》中的红色;剪纸作品、婚庆服饰、影视作品、雕塑作品中的红色;刘翔运动服的红色……,从而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红色的确是中国人喜欢的颜色,是中国传统民俗中所常见的颜色。其次,教师点明了“红色是令人热血沸腾的颜色,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最喜欢的颜色,它象征着喜庆、热闹,代表着吉祥、如意,更是让每个炎黄子孙骄傲的颜色。”这里还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讲明红色的象征意义,比如在五行中是火的颜色,其二是教师对形象后面的文化进行一定的发掘,揭示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吉祥如意的追求。接下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红色的运用的方法。如果教师将第二个环节取消,直接由举例进入到介绍传统文化对红色的运用,并继之于进行操作活动,那么这样一节课虽然有中国传统文化之题,却无中国传统文化之实了。
(二)在技法课中渗入传统文化
美术技法教学中教材要求对学生安排一定内容的临摹写生、创作等课业实践,应该说,这是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最好时机,使学生基本了解和初步掌握我国传统美术形式的主要特征和技能技法。
一、在传统节日中挖掘德育元素
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亲情、重和睦、重和谐;端午节重国家、重社会;重阳节敬长辈;清明节缅怀先人先烈、感恩思源……学校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小学生较为熟悉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六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节日,因为它们有着悠久的历史,蕴涵丰富的民族精神和伦理道德元素,能为开展以体验为主的传统教育活动,探索小学德育新模式提供充实的内容基础。
二、在学科教学中融入节日文化元素
发挥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人文教育的优势,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与互动,适时、适度地融入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中。如语文学科结合端午节,让学生收集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词、图画、手抄报,开展“端午诗歌欣赏会”,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设计端午的装束,吟诵端午的古诗,演绎端午的由来;音乐学科不仅教唱具有广东年味的粤语歌曲,把它们渗透到亲子活动中加以诵唱,还鼓励学生把贺年的粤语歌曲应用到春节拜年中,既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美术学科引导学生把他们眼中看到的新广州与传统的老广州结合起来,融入节日的元素,画出一幅幅富有童趣的通草水彩画,鼓励学生把心目中的传统节日用“广彩”和“通草水彩画”这两种广州传统工艺美术样式表现出来……学生在浓郁的节庆氛围和民族文化的浸润中不仅获得了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更受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三、在节日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校开展了以“知传统节日,继中华传统,承中华文明”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体验传统节日的风情习俗。如,在春节的时候,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贴春联、走亲戚拜年,引导学生体会春节的热闹氛围和文化习俗的精粹。元宵节时,请学生尝试自制元宵,并现场分享自己的作品,体验自己动手的快乐;做灯笼、猜灯谜等更让学生体验到传统元宵节的热闹氛围,体会到人们对“团圆”这种和谐、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重阳节,各种小队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在重阳 雏鹰行动”主题系列活动,展现了广中路小学少先队员孝老爱亲的良好精神风貌等……丰富的节日民俗体验活动让学生有所感悟和认同,在亲身体验中真切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无穷魅力,进而尊重我们的民间风俗习惯,在心中深植民俗文化之根,并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传承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造就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姿、神采飞扬,那种本能的归属感、传承性,把我们聚集在一起。
1 他山之石――吸取传统文化精华是中学美术教育的现实需求
传统文化对锻造人文素养、完善人格的作用不可小觑。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文化生态,并且难能可贵地有机统一、相互融合。古往今来,教育都强调“文道结合”,在“传道授业”的同时培养道德品质,中学美术教育除了注重知识传播和技能锻炼,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的熏陶砥砺道德品质、完善人格修养,实现对人精神世界的塑造。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传统文化积淀的精神财富则是取之不尽的瑰宝,中国传统文化中闪耀着崇高的人性光辉,胸怀、仁爱、诚信、修身、立志、廉洁、牺牲……这些美德都是传统文化的信仰,也同样应该成为我们锻造人文素养、完善人格的信仰。
传统文化对拓宽审美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大有裨益。中国传统文化凝结了哲学和艺术的结晶,在中医、科技、文学、艺术、教育各个领域积淀了无数令人为之倾倒的作品,其形态、功能、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精神状态,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宝贵财富。脱离传统文化的积淀空谈艺术修养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人们欣赏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时,如果对《洛神赋》毫不知晓,则很难对画中展现的情节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进而体会其巨大的艺术价值,更无法进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同样,如果不了解“云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在古代建筑、雕塑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其代表的“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理念,那么北京奥运火炬“祥云”的诞生也是不可想象的。传统文化和中学美术教育间存在着无法割裂的关系,是美术学习和创作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才能真正拓宽审美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入更深的艺术境界。
2 传承发展――当今中学美术教育与传统文化结合亟待加强
“重知识,轻素养”根深蒂固。当前中学美术教育在提升人文素养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重知识,轻素养”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善。一是注重美术技能传授,忽视审美感受培养;二是注重美术形式学习,忽视文化底蕴积累;三是注重美术学科本身,忽视跨学科交流。这种局面下,美术教育容易流于形式,导致部分学生文化素质苍白、难以厚积薄发,因此,强化传统文化的熏陶,从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汲取精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积累文化功底,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重洋轻土”一度普遍存在。毋庸讳言,当前我国中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重洋轻土”的现象,表现为大量采用西方的美术教学模式,侧重西方美术能力锻炼,比如绘画上过分重视素描、色彩(水粉、水彩、油画)、速写等西方画种教育,忽略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和形式。重视这些并无不妥之处,西方的焦点透视、解剖学、光影素描等能力的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妥的是厚此薄彼、“重洋轻土”。这种情况下,容易使人在文化意识尚且模糊的状态下,盲目追求“中西结合”,追求表面形式,忽视精神内涵,这对培养真正优秀的美术人才并无益处。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是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我们应该时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立足传统文化,我们才能“拿来”得更理直气壮,避免陷入盲从和消极。
3 多措并举――立足传统文化土壤实现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升
中华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立一个兼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社会,在各个方面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将大有裨益,对中学美术教育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 在优化课程设置上下功夫
课堂教学是最直接、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可以考虑在中学美术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课程的比例,加大跨学科交流的力度,把优秀艺术作品引入课堂,充分利用课程设置的示范作用,鼓励学生广泛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欣赏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
3.2在创新教育模式上下功夫
美术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可以让优秀的内容走进课堂,又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博物馆、美术馆,走进节日风俗、祭祀仪式,有条件的中学还可以鼓励学生“走出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进行社会实践,到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实地考察感受,了解我们国家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进而进行保护和传承。同时,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育和交流也是创新教育模式的应有之义,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也应相应扩展,发展充分交流、合作、激励的互动教育关系。
3.3 在搭建交流平台上下功夫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现代设计;应用探究
传统工艺美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关键组成,在现代设计中的恰当引用,既有助于促进现代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也能够在现代艺术中将民族文化风采展示出来,更能够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创新、传承创造更多契机。且在进行现代艺术作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也能够从传统美术作品中获得灵感,进而使得艺术作品展现出的艺术情趣更加浓厚,也能够进一步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传统现代艺术作品走向世界提供有力支持。
1在现代设计中引用传统工艺美术的必要性
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传统工艺美术拥有的种类、内涵也越来越丰富,主要包括染织、服装、陶艺及喷漆等工艺。手工艺对从业者的技术要求较高,在长期的工艺实践中,一个合格的工匠必须经年累月训练手艺技法,让技艺转化为身体意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技术与艺术的有机融合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展现出更强的人文思想观念。现代设计主要涉及到产品设计、室内设计以及平面广告设计等,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整合。设计工作大多是以工艺产品为主,可以将现代设计理念更充分的表达出来,例如,工艺产品、现代设计在具体设计中,通常都是按照一定的造型原则来进行,可以进一步突显设计工作的立体形态美,可以通过象征、对比以及夸张等手法的巧妙引用,将一个形体分割成多个单个形体。若能够实现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有机融合,能够使得现代设计中展现出更浓厚的文化内涵,以及更鲜明的民族特色。另外,通过将传统工艺美术设计形式恰当融入到现代设计中,也能够为人们营造出更浓烈、质朴的现代生活气息,可以使得现代设计更富有张力。这样在满足大众对现代设计提出的各项要求的基础上,也能够为现代设计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1]。
2传统工艺美术给现代设计带来的影响
首先,在造型方面。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师可以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中获得新的灵感。例如,拥有悠久历史的图腾文化,以及不同类型的优美文字艺术等,都可以为现代设计师提供新的启发。且在现代工艺作品设计中,通过将传统工艺美术恰当融入其中,也能够更好的进行古典美风格的展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中,大多都引用了黄金分割的构图方式,就目前来看,这一构图方式在我国现代设计中的引用也非常广泛[2]。其次,在色彩方面。传统美术作品除了在造型上为人们提供了美的享受之外,在色彩上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冲击也是不容忽视的,且很多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中都汇集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血汗,能够将中华民族具有的民族性、传统精神更好的展现出来。对于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来讲,其在色彩的配置上一般都比较重视调和性,简单来讲,就是色彩之间的配合、协调。绿色、蓝色及紫色的搭配都是比较常见的。通过不同色彩的巧妙搭配可以呈现出更独特的,具有民族风格特征的艺术感,可以更鲜明的进行特殊民族精神的展现。当前,很多现代作品设计中都重视起了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美术色彩方式的灵活引用,希望能够以此来使作品内涵得到不断的丰富。
3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3.1产品设计方面的引用。作为一门较为特殊的艺术类学科,人机工程学、伦理学与美学,属于多学科综合交叉形成的学科,因此,在具体进行工业创新设计过程中,应对上述各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人们的审美需求做出充分考虑。从本质上来讲,产品设计属于艺术设计回归生活的一种渠道,积极探索其与时展的契合点。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产品设计的创新力度有待提升,还难以将科学和艺术的精神充分展现出来,往往无法很好的协调功能与装饰之间的关系,或是纯粹为艺术而设计,或是纯粹为市场而设计,经常会出现对西方发达国家现行产品设计的照搬,未重视起我国文化特色、民族精神的展现。基于此,为了在产品创新设计中取得一定的突破,应注重传统工艺美术的恰当引用[3]。在具体设计中,产品设计师可以尝试基于项目显示特点、个人偏好来将传统工艺美术在色彩或是造型方面的特色融入到产品设计当中,以此来展现更具有活力的色彩。还可以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知识做出更深层次的挖掘,通过对其内在本质的分析、把握,来将其设计成可以代表我国文化的一种符号。我国奥运会祥云火炬的设计就是比较典型的案例,真正做到了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有机整合。云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拥有着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在火炬设计中恰当引入祥云的图案,可以让火炬带有更美好的祝愿,这样既有助于中国特色的突显,也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民间手工艺雕塑艺术是产品设计中重要组成之一,因此需要做好民间手工艺雕塑艺术研究工作。可以说产品设计的成功是需要加强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协调的。在新时期发展下,现代设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了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就需要从做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融合入手,在做好二者结合的基础上来提升艺术作品的丰富程度与饱满性,以此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在现代雕塑设计中,需要坚持从合理、适宜等方面出发,在做好借鉴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展现传统工艺美术的生命力,在挖掘适合内容的基础上实现对现代雕塑设计的补充与完善。3.2室内设计中的引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室内设计,很多人都非常重视,除了要满足人们使用功能性,还要加强对其舒适性的关注,确保室内设计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室内设计也是一种要求相对苛刻的设计种类。对此,为了推动室内设计的创新发展,在具体设计中,可以尝试将传统工艺美术的特征融入,以此来将工艺美术在造型、色彩方面的魅力充分展现出来,从而形成一定的对比,使得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民族色彩得到进一步突显[4]。另外,在室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还要实现对房屋结构特征、造型特点的准确把握,基于此,再结合实际需求来将传统工艺美术中的符号语言恰当融入其中。之后,再针对现代装修设计来给予进一步凝练、优化,这样既有助于促进现代室内设计时代感、艺术感的显著增强,也能够将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特点充分展现出来。同时,在进行传统节庆的空间装置设计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引用工艺美术的技术,合理营造公共空间的传统文化氛围。例如,家具的购买,可以选择原木的坐具配以传统印花织品,在满足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与空间整体风格的巧妙搭配。比如可以尝试木板雕绘这类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来作为室内墙壁的装饰物,既可以优化现代室内设计,也能够使得室内装修方面的整体民族氛围得到不断强化。亦或是尝试引用陶瓷等一系列传统装饰元素来优化室内装饰设计,在有效提升装饰本身技巧、丰富种类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房屋整体的艺术氛围效果,在充分满足住户提出的功能性要求基础上,展现出更高的审美价值,以此来进一步优化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的有机整合。且通过在室内设计中恰当引用传统工艺美术中的精华,也能够进一步突显现代设计、传统元素之间的差异,可以促进室内设计冲突性的显著提升,进而使得室内设计的现代感更强。3.3包装设计中的引用。包装设计是美术设计中的关键组成,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但因为我国包装设计起步相对较晚,尤其是在相应的人才培养,还有设计上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而对于包装设计工作与传统工艺美术的有机整合来讲,应重视中华民族特点、地域特点的充分展示,还要注重传统文化魅力的充分展现。在包装设计中,若能够实现对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恰当引用,一定能够为包装设计提供更新颖、丰富的灵感和素材。传统工艺美术是基于精神需求、物质增长的前提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与人们的审美理想相符,且在新时代高速发展带动下,审美形式也随之不断发展变化。传统工艺美术与包装设计理念具有较强的一致性,能够促进包装设计效果的显著提升,使得包装设计可以展现出更高的实用性、审美性以及艺术性。例如,玉石、壁画以及剪纸等素材在包装设计工作中都得到了广泛引用,且其设计理念也给包装设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直接影响。例如,在中秋节的月饼包装上,经常会看到一些突显传统风格的包装。通过将中国红与可以代表传统文化的京剧脸谱有机整合,可以快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从而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5]。
4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新发展路径
为了进一步提升传统工艺美术的生命力,为传统工艺美术拓展出更理想的发展前景,应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新探索,拓展出更新颖、多样化的发展路径。传统工艺美术除了要注重新艺术的融入之外,还要重视表现力的提升。要结合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来进行不同艺术风格的恰当融入。例如,针对高端人群,传统工艺要注重高端元素的融入,以此来促进现代设计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的显著提升。而针对普通人群,则要尽可能的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要坚持以实用性、外观美观为设计重点。由此可见,通过进一步优化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元素的有机整合,既可以提升可接受度,也能够提升时尚感。对于传统工艺美术来讲,也要重视对现代艺术中优点、新颖之处的吸收,及时去除不适合应用在现代设计中的因素,也只有联系实际需求,不断的优化新风格的融入才能够保持良好的生命力。另外,对于和国外艺术的有机融合也要做出充分考虑,要紧跟时展步伐,全面适应不同需求,从而更好的发扬传统工艺美术[6]。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不仅汇集了我国历史文化的精华,也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对于现代设计来讲,不论是在造型上,还是色彩上,都可以适当的参考一下传统工艺美术,以此来进一步丰富设计元素,从整体上提升设计美感。为此,现代设计师应对传统工艺美术的造型特点与价值做出深入探究与准确把握。并将其创新引用到产品设计以及室内装修等领域,这样既可以优化现代设计、传统文化的有机整合,也可以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充分展示出来。
参考文献
[1]高吟.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运用探析职业院校[J].探索科学,2018(12):253-254.
[2]李弢.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大观,2019(07):73-74.
[3]宋建文.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33):171-172.
[4]方晓正.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J].魅力中国,2019(05):319-320.
[5]徐伟.现代室内装饰设计对传统工艺美术的运用探讨[J].天工,2019(0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