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7 15:58:0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

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专业 实训基地 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6-0-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已经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社会对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作为技术人才的培育基地要想能够紧跟时展,不仅要加大人才培养的数量,更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而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积极进行教学创新,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能够加大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本文对中职学校应该如何建立实训基地的举措以及基地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谈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明确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

实训基地建设必须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岗位培训为服务方向,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宗旨,建成一个适应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要树立中职特色意识。实训基地建设是形成中职教育教学功能和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提供的实践教学是有意识的、以提高影响受教育者的技能应用能力和促进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具有教育的基本属性,在建设中要遵循教育规律。

实训基地建设要树立宏观实训意识。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它既不是几个单纯的模拟实验室的叠加,也不仅仅是开辟几个毕业实习场所,而是基于两者之上的能满足专业实训需要的包括场所、设备、师资、教材等各方面的综合建设。实训基地的功能也是全方位的,既是学生实践教学、职业资格培训及考核的基地,也是社会职业技能培训的基地,同时还是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的窗口。实训基地既要满足学生基本职业技能训练的要求,又要满足综合技能训练的要求;既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既要满足教学的需要,又要满足生产的需要。

二、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推进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

1.探索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专业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加强内涵建设,突出职业岗位需求,积极完善双证书制度,以造就建筑企业一线需要的“精施工、会管理”的中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为目标,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实践,摸索出工学结合的“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一”指搭建一个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校企合作平台; “二”指构建毕业证和上岗证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三”指通过三阶段工学交替,实现三级能力递进,达到零距离就业。

2.形成适合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

(1) 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以岗位工作能力为核心训练内容,以游戏体验为主要训练形式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将提供一个巨大的施工现场操作演示平台,在该平台上可以实现工程识图、房屋构造、安全文明施工工地、建筑施工技术、工程测量、建筑工程岗位、钢筋平法、手工算量等功能,使施工现场变得形象、生动起来。

(2) 11 门学习领域课程都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需要建立真实工作任务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综合实训中心该包括建筑构造技术实训室、建筑装饰技术实训室、建筑工程设计实训室、工程造价实训室、招投标实训室、建筑设备(水暖电)实训室、建筑施工技术实训车间、钢结构加工技术实训室、水暖管道施工技术实训室等。建筑工程实训中心应能够满足建筑工施工专业学生进行构造设计与装饰技术类实训;工程造价与项目管理类实训;建筑施工技术类实训。

校外实训要以人才培养中心为依托,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一批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与公司企业联合的方式建立校外生产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实现校企合作的共同发展。并且中职学校校可以向企业聘请一些技术骨干到学校进行授课和实训指导,以此方式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实训教学的发展。

三、实训基地建设应处理好的三个关键问题

1.实训基地建设资金不足

一方面,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缺少在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和发展长远规划指导下的经费投入机制,使实训基地的建设难以进入良性循环;另一方面,针对专业课教学实验而言,缺乏多渠道筹措资金的能力,经费来源单一。实训基地管理相对开支不足,缺乏资金支持力度。

2.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不规范

实训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学校投入了大量建设资金,在学生的认识实习及教学观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实训基地建设还不完善、不规范,从整体上来讲还没有形成独立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转。

3.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需求

随着中职学校的发展,实训基地规模的扩大,仪器设备的更新,设施档次的提高,如何适应中职教学与科研的需要,科学地管理好、运用好这些实验设备和场所,充分发挥其作用,处理好各类矛盾,原有管理体制的不适应性就凸现出来了。一些行业已经不再满足中职学校输送普通员工的需求,而是要求W校能够提供技能强、懂管理的一线基层管理人员,需求层次也有了变化。

总之,中职学校要加强实践教学,积极建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通过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实践教学的发展和高职院校的更好发展,为社会培养优质的实践性创新型人才,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矢. 浅谈高职学院实训基地的开放式教学[J]. 职业教育研究. 2010(S1)

[2]郑伟.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03)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一体化教学关键环节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目前,很多学校正在创建国家级示范性专业,示范校建设的核心工作是深化学校内涵建设,一是搞好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二是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就专业建设来讲,主要任务是改革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来讲就是确定职业面向和人才培养规格;按岗位任务要求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以典型任务为载体重组教学内容;服务经济发展、反映先进技术和经验制定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为目标,不断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打破以往以期末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重新构建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全方位的评价模式。现就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改革实践的四个关键环节工作见解如下。

一、重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推进一体化教学的核心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早在2003年国家教育部8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要继续深化培养模式改革,逐步建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011年国家启动首轮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工程,明确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要对接产业、服务地方经济,明确职业面向,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进一步解构重构课程体系,对接岗位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序化课程,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重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要反映最新施工技术和管理的发展需要。改革实践中,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改革团队,重点做好了以下工作。

首先,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教学标准制定和山东省教学指导方案制定的有关要求,精心策划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研和课程开发调研。先后组织了40多位专业教师,深入到20余家代表性企业及项目现场,进行了广泛调研。调研过程收集了产业背景、企业需求、岗位工作任务、毕业生成长状况等各类调研资料500余份,明确了建筑施工专业的职业面向是建筑、房地产、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咨询等各类企业的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监理员、预算员、造价员等技术与管理岗位。经职业能力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为会运用我国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 能识读建筑施工图;会选用建筑材料和构配件;能进行建筑材料取样、检测、保管等;能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能正确选择常用建筑施工机具、设备;能确定主要工种施工方法;能进行施工进度、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具备施工现场组织管理的能力;能进行工程竣工验收;会收集、整理建筑工程施工资料并进行归档;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谨务实,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和抗挫折能力,具有终生学习理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其次,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工作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经过调研分析归纳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经分析形成了识图和绘审、混凝土结构与平法识图、建筑构造认知、建筑材料、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计量与计价、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工程竣工验收等15个工作领域,经教学化处理形成了本专业的15门学习领域课程。

那么如何来序化这些课程的顺序?遵循行动导向的基本模式,专业改革团队确定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资讯(AutoCAD建筑制图、建筑工程识图、混凝土结构与平法识图、建筑法规、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力学),计划与决策(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实施(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钢筋翻样与加工),检查与评价(工程竣工验收与交付)。

最后,按照“科学、先进、必须”为原则,制定了17门专业技能课程的标准(包括拓展课)。调研中,企业对毕业生施工组织设计、资料整理等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技术、平法识图、全站仪使用、材料检测、见证取样等新技术掌握情况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为制定本专业更为科学、先进的课程标准提供了重要依据。实际制定的课程标准中充分反映了新技术、新的管理理念和新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的要求。

二、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重组教学内容

在这一环节上重点解决了以下两个问题,如何归纳典型工作任务?如何确定课程内容的结构?如何以任务为载体重组教学内容?

如何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起初这一问题很令老师们困惑,根据岗位要求和专业培养目标、科学确定典型任务是构建课程内容结构的关键环节。这也是学科化课程以知识逻辑关系确定课程内容结构,而项目化课程是以项目之间的工作关系确定课程内容结构的重要区别。为此改革团队进行了多轮培训学习,明确了典型工作任务经归纳确定的基本标准,一是任务过程具有开放性、二是任务的相对独立性、三是有明确的工作过程、四是有确切的结果、五是具有项目任务的六个要素。例如经纬仪操作之于施工定位放线不是典型工作任务,钢筋的取样之于钢筋的检测也不是典型工作任务。

如何确定课程内容的结构?学科化课程内容结构的确定是以知识逻辑顺序进行排定,而任务化课程体系结构的确定要求首先树立项目化课程概念,遵循行动导向的基本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序化课程的每一个学习项目。

如何重组教学内容?以项目、任务、典型产品等为载体,打破学科体系,重新构建学习内容是本次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攻坚战。以施工项目管理课程为例,大多数教材包括以下内容:项目管理概论、施工组织、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等内容。而本次课程开发后课程内容结构为施工准备阶段管理,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以及工程收尾阶段管理;如计量与计价课程结构内容的构建转变为以一个典型实际项目(明德楼教学楼)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构建了土方工程算量、基础工程算量、混凝土工程算量、砌体工程算量、屋面工程算量、装饰装修工程算量等项目化的课程结构内容。再如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确定了学生学习的顺序如下:阅读各项技术文件、确定工艺方案、抄平放线、组织施工、质量检查、主体验收、资料整理归档,把原属于多门课程的内容重新进行了整合,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过程即工作过程,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从根本上实现了“工”与“学”的一体化。当然,课程内容的序化还必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要在渐进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和提高。

三、不断推进了教学模式改革

一体化课程体系与项目导向的课程结构内容必然要求与之适应的教学实现方式,而项目教学实践取得的经验将彻底改变一支粉笔、满堂灌的课程教学模式。

改革实践中,我们首先理清了教学模式概念的内涵。教学模式是集新的职业教育观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选择等为一体的集成化概念,其核心指导思想是“教学做”为一体。围绕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六个关键环节(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每个课程开发小组结合各自课程特点和多年教学经验设计了符合各课程特点的教学模式。例如施工管理课程设计了导知、导入、导研、导做、导评五导的教学模式;建筑构造课程确定了下达任务、分组讨论、成果展示、成果完善、师生评价、下达新任务六步的教学模式;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确定了任务导入、分组讨论、任务实施、成果展示、检查、师生评价六步的教学模式;施工测量确定了明确任务、制定方案、实施、检查、评价五步的教学模式;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历来是教学改革中的难点,但也摸索出了一套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按照说一说、讲一讲、练一练、评一评的组织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行动导向教学要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是教师课堂的执行力必须得到提高,教师课堂执行力的提高语文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

四、改革评价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下,一般采用期末一张试卷的形式考核学生学习成绩状况,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其学习的主动性、广泛的参与性、创造性将被极大得到提高,真正确立了学生是课堂表现的主体,而教师的角色将转变为课堂的导演者、引导者、策划者。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科学设计课堂活动,进行选择和设计符合各自课程特点的考核评价方式。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重点做好以下几个环节工作,明确指导思想、构建职业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分类设计考评指标内容、完善考评内容、持续改进。

明确学生学业成绩考评指导思想就是以考核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考促进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重点,形成以考达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技能,以考达到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具有良好创造力和职业拓展的能力。概之,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考核应涵盖学生专业能力、方法与社会能力等要素。

构建学生职业能力综合评价体系。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基本构建了主体多元化、考核过程化、方式多样化的综合评价体系框架。从考核主体设计上构建了学校、企业专家、家长三方评价的主体形式。学校重在对学生知识、技能及职业养成的全面考核,企业专家的适当参与重在对学生技能水平的考核,通过家长适当参与对学生成长过程评价,重在对学生职业道德等因素的考核,同时又达到社会对学校的监督评价作用,进而提高学院办学的良好社会效益。

考核过程化是学生职业能力成长的过程规律相适应的的重点考核内容。目前施工专业四门精品课程,针对每一项目任务实施均设计了方案。对每一活动的开展过程均要对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团队合作、信息收集与加工、计划与决策、操作实施、成果汇报、创造能力等,通过自评、组评、师评组织形式,对学生的成长过程全面进行考核。改革实践证明,过程化的考核方式下,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成长速度是传统课堂体系无法比拟的。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技术管理

1引言

建筑工程行业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还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正逐渐增多,行业市场的竞争也愈加剧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是目前建筑企业的重要任务。因此,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以及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现实性意义。

2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建筑业在我国各大行业中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人们对其工程质量也越加重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要对现场施工操作技术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保证建筑的工程质量。相关建设企业应根据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进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并依据我国建设工程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关系着建筑工程质量能否达到质量标准要求。同时,也决定了建筑企业未来的发展。

3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施工现场缺乏安全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水平极为重要。由于建筑工程涉及范围较广,现场施工人员较多,占据现场总人数的80%以上,并且高空作业较多,例如,高层房屋建设,其施工过程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导致大部分施工人员都是临时工人,并且多数为农民工,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施工技术培训,且安全意识薄弱[1]。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技术管理人员与建设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不够重视,一旦在施工中发生人员伤亡问题,将导致施工现场停工,延缓施工日期,并且为施工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对工程相关单位造成名誉问题的影响。

3.2工程建筑材料不符合标准

在建设工程中,施工材料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之一。但是,在很多建筑工程中,施工单位为了赢取更高的经济利益忽视了施工材料的质量,为建筑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生命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另外,施工材料一旦不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或施工人员在进入现场时对材料保管不当,导致材料出现大量的磨损和生锈等情况,会对工程后续施工埋下巨大的隐患。因此,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会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现场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材料的重视。

3.3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对建筑工程质量有巨大的影响,同时,现场技术管理人员与监理人员对施工技术质量的控制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程质量。由于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施工专业技术水平不同,有些施工人员对建筑工程的专业知识掌握较少,使其对建筑施工质量有较大的影响。现场施工人员一般在工程施工中工作年限较长,对施工的开展有独特的自我意识,专业技巧要高于管理人员,但对工程施工的质量标准不了解,导致工程质量达不到国家相应标准,不符合施工要求,很容易导致现场施工出现混乱,对施工工程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4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4.1落实项目组织管理体系

在工程项目中,项目管理部门应完成对施工现场的布置,并对施工质量进行管理控制,明确现场施工标准,确保施工质量达到相关标准。例如,在城市公共建筑项目中,工程施工单位应根据该工程的具体要求制定进度计划,依据城市公共建筑的具体区域划分与周围环境进行全面的勘察,落实工程施工标准,在招标前完成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科学合理地依照施工图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并要求现场技术人员严格控制施工流程和操作。另外。管理人员应制定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和工程管理标准,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通过施工质量标准以及工程竣工日期,在确保工程质量合格的条件下,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并及时反馈施工进程。

4.2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管理

为加强施工人员施工专业技术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施工单位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应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技术有待提高的主要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使其掌握施工技术要点,熟知相关施工规范等,以确保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2)技术管理人员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考核,其考核内容基本围绕施工专业技术知识与施工现场设计,并通过合理的考核制度对其进行奖罚,以此调动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提高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

4.3加强现场施工技术监督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作人员以及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应随时进入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施工质量和不规范操作问题,并采取措施及时改正。同时,施工管理人员由于比较了解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可自主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施工分配,做到分工明确,并对相应的施工项目职责进行细致划分,使施工质量责任落实到现场各个岗位施工人员以及监理人员[2]。

5结语

本文阐述了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总结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施工现场缺乏安全管理、工程建筑材料不符合标准、施工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有待提高等。并探究了:建立项目管理组织体系、加强施工人员专业技术管理、加强现场施工技术监督管理等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望此次研究的结果能得到相关人士的关注,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借鉴。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建筑结构;课程建设;中职教育

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职业学校应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和从业能力。所以,现在很多中职学校教学体系遵循“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有些学校片面地从注重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目标来组织教学。在这样的背景下,非常多的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在制订培养计划时,几乎完全抛弃传统的学科体系,将建筑结构这种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删除。学生专业学习如同职业岗前培训,照着教师的操作完成专业学习,学生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由于各学校的软件、硬件各种条件的局限,培养出的学生职业能力不强,又不能自我学习适应技术的发展,致使就业单位不愿选择中职毕业生而选择学历更高的高职毕业生。从周边环境可以看到近两年建筑市场在萎缩,中职学生入职后面对的是激烈的职业能力竞争,中职学校不仅需要提高就业率,而且还要为学生以后的长足发展考虑。即使中职学生以后的就业目标是各类技术工种,中职学校教育也不应该是简单的岗前培训,需要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活动的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和技能技巧。建筑结构课程是建筑施工专业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结构施工图有正确的识读能力,能够对结构的安全有系统性的认识,对他们以后的岗位工作能力和安全操作具有重大作用。

一、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结构课程开设现状

(一)中职学生学习现状

中职学生学习的现状是几乎一半的学生对专业不了解,对未来职业无规划,对学习不感兴趣,沉迷于网络。部分教师认为是学生基础差、智商不高导致的,稍微高深复杂一点的知识他们就学不会,但实际是这样吗?不尽然。据调查研究,中职学校学生的总体心理特点主要是独立性较强,兴趣定向较早,情感成熟较快,可以通过自我认识、考察以及辨析,对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进行比较评价。学生判断力和学习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即使他们的文化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在专业学习方面有一定困难,但当他们对专业感兴趣时,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还是有的。中职学校的很多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有偏向,但有些课程的学习是非常优秀的。

(二)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现状

现在中职学校的建筑结构课程仍是注重理论的学习,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的理论课程,学生不愿学也学不会,教师不愿上。教师教学时大多注重结构计算,而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在上结构计算课时,经常会出现八九成学生不听讲,听讲的一二成学生中还有一半是听不懂的状况,当没有师生互动时,教师上课也是索然无味。较多的教师在选课时会避开力学、结构一类课程,因为上这类理论性的课程没有成就感,学生不能从课堂中学到知识。同时,很多中职学校因强调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岗位技能训练而将建筑结构这种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课时压缩甚至删除。

(三)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结构课程学生学习现状

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在学习建筑结构课程时,对各种结构介绍、结构安全知识介绍学习兴趣较大,但对结构安全计算知识兴趣较小甚至抵触学习。他们对建筑行业各种专业概念的兴趣较大,愿意了解他们的意思和现象,也对与他们生活相关的结构知识感兴趣,例如承重墙知识、抗震知识等,但他们比较抵抗逻辑及计算严密的结构安全计算知识,如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等。一般中职建筑结构课程的教材会附上两三套结构施工图,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是无法看懂结施图的,但当他们在本门课程学习后期能看懂时,又表现出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二、建筑结构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一)以职业岗位的需求论证建筑结构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建筑结构虽注重理论,但它与职业能力没有关系吗?不尽然。建筑工程类岗位有一项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就是按图施工。中职学生其他课程里可能涉及图纸的识读绘制,但肯定不能像建筑结构课程那样紧密联系结构施工图。未上过建筑结构课程的中职学生无法正确理解建筑施工图的含义。同时,安全施工也是建筑工程类岗位的要求,建筑结构课程可以系统地向学生介绍结构安全知识,也可以构建学生正确的专业认知,这是其他课程所不能代替的。

(二)以学生的转型需求论证建筑结构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我国生产实践中存在着这样一个矛盾的现象:一方面,许多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迫切需要大量实用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从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却被用人单位排斥,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形成供求不相适应的局面。大多数用人单位选择高学历的人才,是因为普遍来说,高学历的学生相较于低学历的学生,有更广的知识面,同时还比较容易转岗。较多中职学校偏重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技能的操作能力,而忽视学生的专业系统知识。为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求,学生需要通过终身学习来完善自我。人的一生的学体可以分为四部分:就职前的学习、职业中的在职学习、转岗与再就业学习、退休后的学习。当技术在发展时,学生原本的技能不能适应时,这就需要他们自学。

三、建筑结构课程内容安排及教学方法

(一)从人才培养目标角度探讨建筑结构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

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毕业生能具备建筑施工各技术岗位的职业能力。建筑结构课程主要是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地基与基础、结构抗震,这些知识未具体对应某一工种,但它对建筑工程施工、概预算、工种操作实训等课程有非常大的作用。建筑结构课程应注重对学生专业认知的塑造,即使学生毕业后不从事建筑行业,也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有帮助。

(二)课程内容涵盖及涵盖程度

建筑结构课程内容主要涵盖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地基基础、结构抗震这五方面。建筑结构是建筑的承重部位,它关系到安全。中职的人才目标不能要求中职学生像本科生学完此课程后做结构设计,但建筑结构这些知识能让中职学生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建筑结构体系,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尽量避免结构不安全所造成的伤害。在这些知识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向学生灌输一个完整的建筑结构体系,强调结构的安全以及为保证结构安全所做的结构措施。安全计算方面可不做要求,给学生一个大致的计算概念即可。因此,可以对授课内容做一个大致安排:混凝土结构重在讲述结构知识、破坏特征的基础,可增加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识读项,也就是着重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集》的讲解,忽略较复杂的结构计算;砌体结构注重讲解砌体的构造措施、砌体的破坏特征等;钢结构注重讲解钢结构的连接形式、破坏特征等;地基基础部分主要讲解基础地基的重要性及其破坏危害;结构抗震注重讲解易遭受地震破坏的结构部位,生活中的抗震等,教给学生一定的结构抗震理念,不涉及计算。

(三)教学方法

建筑结构课程侧重于理论基础知识,并未具体对应某一工种或某一施工过程,并不适用项目教学法。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根据课程内容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结合中职学生的认知心理和特点,如建筑结构这一类理论知识偏重的课程,对学生的要求重在理解。根据理解的需要,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或其他手段,创设一个与工程实际环境相同或类似的情境,或增加一些相关的、有趣的主题或相互冲突、有争议的观点,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的课堂氛围,给教师的教学注入活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感知能力。综合来说,就是灵活地运用讲授法、讨论法和参观法等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在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理解性的课程知识讲解更为容易。相对教师在黑板上的画图讲解,多媒体可以更形象地向学生展示课程内容。建筑结构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要在口头上完全表述清楚是不可能的,用黑板去描绘也是非常难的,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教师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的交互特点,制作各种教学课件,使得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结构特点。在建筑结构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各种图纸,展示各种结构图片,以动画的方式演示一些构件的破坏,以视频的方式介绍一些著名建筑的结构特征,让课堂讲解更为生动。

2.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可以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思维,克服他们不愿思考的惰性。在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点对一些结构问题提问,让学生在课后观察实物或利用互联网查询相关知识。例如校园里的建筑的结构形式各是什么?某栋建筑各部分的裂缝是否是结构裂缝?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砖墙中设置的构造柱、圈梁有什么作用?结合周边建筑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在课程知识点的讲解之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在旁进行引导。

3.参观教学法

中职学生生活经验少,专业知识了解少,刚接触建筑专业,直接对其灌输结构理论是非常难的。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带学生离开教室,参观学校的建筑物,解析建筑的结构及结构的破坏;或者带学生参观在建建筑,解析结构的作用及重要性。

4.其他教学方法

除了上述三种方法,我们还可以采用其他的一些方法加强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例如模型制作。建筑结构是空间专业,为使学生对结构有正确的空间认知,可充分利用各种建模软件,将平面二维建筑施工图转化为空间三维结构模型,加深学生对结构空间位置关系的认知。不管运用哪种教学方法,我们的目的是理论结合实际,使学生充分理解建筑结构的知识,构建学生较为完善的结构知识。

四、结语

建筑施工技术一直都在迅猛发展,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可能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不要过早将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现有某一岗位的具体能力,这会限制学生在就业时的职位选择,也会降低学生对岗位更新的适应能力,还会限制学生的专业继续学习能力。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应结合学生基本的专业知识基础进行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不片面要求毕业生的就业率,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作者:许珊娜 张红欣 单位: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彦华.中职教育吸引力提升策略的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2]裘兴海.中职电子商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6(2).

[3]郭占月.铁道工程专业“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习兴趣;生活实际;实践运用

笔者执教中职建筑工程施工教育教学多年,在多年的教学中积攒了部分感悟,愿在此分享给广大教师同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良好效果,促进中职建筑工程施工教学专业教育的更好

发展。

一、激发学生对于该专业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首要前提

学者莎士比亚曾有“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的说法;美国教育家布鲁诺也有“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的描述;我国贤者孔子更是在两千多年之前就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著名理念……这些名人名家的说法无不表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兴趣对于学习者更好地展开学习活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中职教师要想切实改善建筑工程施工教学的质量,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其充分融入课堂知识讲解环节的过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中职学生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往往对学习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了。特别是极其排斥教师在课堂上纯粹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在他们看来,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板一眼,不但枯燥、无味,不符合自身活跃的思维思考方式,更是将原本有趣的学习内容拆分得七零八落,这些都是导致他们缺乏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灵活组织课堂教学形式,通过活泼、生动的方式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在毫无压力与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完成建筑工程施工具体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格外重视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的利用,并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例如,“地下防水工程”这部分内容不但知识点繁杂更是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以及抽象性特征,学生在学习时存在着较大的难度。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忽视这一点,不但会在无形中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给他们造成强烈的心理压力,而且还很有可能激发他们“反正学不会,还不如不学”等类似的“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以及质量的提高。因此,我在讲解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就借助多媒体等先进设备实现了新课讲解活动的顺利讲解。首先,我将教材内容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样一来,就使知识点变得清晰、简洁、有条理,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形成;接着,我又利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观看了几段视频短片,短片中对地下防水工程的准备过程、具体施工以及等级标准等众多内容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如此,不但将枯燥、呆板的知识点生动、想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眼前,便于他们更好地吸收与理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充分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以及学习钻研的欲望,为其主动融入课堂活动当中、深化与升华对知识点的理解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有利于高效率、高质量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与落实。

2.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展开教学

所有的学科知识都来源于对日常生活的总结与归纳,建筑工程施工教学同样也不例外。作为研究人类生活居住环境的一门学科,中职建筑工程施工教学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不但要充分认识到这一教学资源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还要进行充分而有效的利用,力求通过这一资源转变学生以往的学习观念,进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对于该专业的学习兴趣。

对于这一点我有着深刻的体会,例如,在学习“门窗工程”这部分知识之前,我便鼓励学生自由结组、以小组为单位对自己家庭的门窗构造进行细致的观察与调研,并自主归纳出不同楼层、不同户型单位背景下门窗风格以及独特的特点,这样的调查活动新颖、别致,极大地满足了中职学生勇于探究未知事物、积极观察与实验的学习特点,不但促使他们转变了以往专业知识“学而无用”等错误认识,更是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激发其学习兴趣以及日后更加努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灵活组织实践活动形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水平

“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反作用于实践。”这是哲学关于“理论与实践”这两者内在联系的优秀观点。《中等职业建筑工程施工教学大纲(修订版)》更是明确指示:“教师应当灵活组织实践活动形式,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加深对于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并进一步提高他们自身的实践运用水平,为其日后的求职以及就业加大竞争砝码、提供充足的优势。”我个人认为,这两种理念对于教师开展中职建筑工程施工教学活动都有着极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意义,为其更好地组织各种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与前进的道路。

通过对上述两种理念的深刻认识,我将其灵活运用到了自身的教学实践当中。例如,在学习“混凝土工程”这部分知识时,我首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后又组织他们到建筑工地上进行混凝土工程的实地考察,这样就利用建筑工地这个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一边通过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在考察中的行为以及活动,还可以促使学生在工地进行考察时进一步深化与巩固课堂上掌握到的理论知识点,不但有利于其加深对于混凝土工程的构造特点、安全运用等具体知识点的认识与理

解,更是充分让他们感受到了建筑工程的创造乐趣,真正实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良好教学效果。

《建筑工程施工教学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的创校宗旨在于通过科学、系统、专业的训练促使学生逐渐掌握必备的职业素养以及技能,进而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输入技术型、专业型人才。教师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教学中必须牢牢遵循这一理念,并以此作为根本的教学宗旨。”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积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于知识点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只有如此才能促使中职建筑工程施工教学专业学生自身素质的切实提升与进步,为培养其专业水平以及能力的更好发展做好最充分的准备,进而真正落实中职学校“毕业即就业”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桐.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08(16).

[2]齐英.浅谈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改革[J].现代企业教育,2013(4).

[3]候俊,盛锋坡.简述建筑工程施工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科技致富向导,2012(8).

篇(6)

关键词:土木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1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意义

1.1土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能提高管理技术水平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能反映出管理技术水平的高低,重视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积极运行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还能提高管理技术水平,保证工程质量,促进建筑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2土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能提高建筑产品质量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良好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能够组织协调一系列施工中的问题,由质量管理确定质量目标,抓好质量控制,做到质量改进,提升管理决策,将一切质量管理理论转化为科学生产力,不断提高建筑产品质量。

1.3土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能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近年来我国建筑市场日趋完善,但是建筑市场作为一个庞大的队伍,其中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随着对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视,精细化、科学化、标准化管理的进一步实施,使得建筑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在逐步提高,进而提高了整个建筑行业的整体素质。

2土木工程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

2.1质量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然而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往往存在法律意识淡薄和工作经验缺乏的问题,不能透彻理解合同内容,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都有待提高。由于质量管理系统不完善,针对质量控制点的掌握不够合理,甚至重点部位还出现失控的情况。一般来说,质量管理工作贯彻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而管理人员通常关注的焦点仅仅是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缺乏对整体建设大局的把握。

2.2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一项完整的工程项目,是需要很多相关专业技术的人才共同参与的过程,施工工程相关的管理人员是不是具备相对应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这些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到这个工程能不能顺利的开始、进行、结束,而且,参与工程建设的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也会对整个工程项目昌盛很大的影响,还有就是这些相关人员是不是有着相关的经验和意识这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2.3土木工程施工材料使用阶段存在的问题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是土木工程的关键点,施工阶段的用料以及施工人员的责任感是重要表现。从目前来看,很多土木工程在施工之后发生质量不过关或者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坏裂以及断裂等事故,这就有可能是由于承包商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劣质的材料进行施工;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在施工的过程中建筑工人为了尽快的完成工作,在期间偷工减料,或者现场材料的存放不符合材料管理的标准等,使得施工后的建筑不符合要求。

3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3.1科学设立施工质量管理目标

严格按照质量管理标准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设定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施工质量管理目标。因此质量管理目标的设立应当明确规定建筑工程的各个岗位要求、人员管理细则以及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施工技术等。针对施工质量监控重点的控制需要结合施工技术和建筑工程分项工程来实施,确定施工质量管理目标。实际施工之前,对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进行预先拟定,按照规定的要求逐一安排质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个负责人,只有切实落实各人的岗位职责,才能更好地实现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目标。

3.2提高建筑工程施工队伍综合素质

第一,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需要组建专门的培训机制,以实现对每一位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如对新来的施工人员进行基础施工专业知识技术培训,对工作经验丰富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新型施工技术知识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以全面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二,要根据实际建立健全施工人员管理机制及制度,以实现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合理化管理,同时要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施工技术应用能力等的培养,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第三,要制定具有很高针对性的激励机制,以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的责任感得到有所提高,进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3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大工程,施工周期又比较长,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会有很多可能造成影响的因素,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第一,要在施工开始之前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选出专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第二,要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保护措施,设置防护网,避免无关人员的进入,并确保每一个施工人员都正确佩戴了安全防护设备;第三,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从思想上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并掌握安全施工的本领;第四,要在施工现场做好安全预警和应急措施,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确保施工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撤离现场,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3.4加强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中工程机械设备、工程材料非常重要,其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在选购建筑材料时,一定要按照相关施工规定标准选择符合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的优质建筑材料,购买的建筑材料需要有合格证书和质量认证书,因为材料的保证施工工程质量的基础;对施工机械设备的要求比较高,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恰当的施工机械设备,在保证施工机械设备质量的同时,还需要对机械设备的操作能力、工作类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检测,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选择施工机械设备,从而确保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

3.5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

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也是造成施工质量出现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①施工人员在提升自身施工技术的基础之上来不断的提高施工的效率,以此来实现施工质量达到规定标准的目的;②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文明施工的准则来进行,尤其是施工环境必须要保持良好。倘若施工现场管理力度不够的话,势必会导致施工现场的混乱,出现施工材料的随意摆放等问题,从而致使材料的性能产生变化,最终影响到施工的质量。总之,通过分析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当中存在的质量隐患,并且根据这些质量隐患,结合土木建筑企业的实际施工情况提出了相对科学的管理措施,以此来提高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剑.探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7):228.

[2]张岩红.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四川水泥,2016(04):247.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测量;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测量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建筑工程施工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建筑工程测量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对建筑工程的施工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通过对问题的研究,找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以保证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一、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概述

我们知道所谓的建筑工程就是指在进行新建、扩建或改建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的构筑物设施所作的规划、勘察、设计与施工、最后到竣工交接等各项技术工作与完成整体后的配套线路、管道、设备的安置工程等。对于建筑测量技术而言就是对建筑工程中各阶段工作进行测量工作,可以说是完全为建设项目勘测、设计、施工等进行的配套服务的,没有测量工作为建筑工程建设提供各种数据,并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配合工作的话,任何工程都将无法开展与完成。

二、建筑工程测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测量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工程测量人员严重不足

1.1建筑工程测量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建筑工程测量过程中对建筑工程人员的专业技能有着一定的要求,但是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测量人员的整体情况来看,建筑工程测量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偏低,其在建筑工程测量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无法将建筑工程的测量工作做好。

1.2建筑工程测量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

工作态度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作的质量,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测量人员应时刻注意自己的工作态度,保证工作的质量。但是由于个人素质的不同,在建筑工程测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工作态度不端正的测量人员。其在测量过程中自由散漫,对工作不负责任,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进行。

1.3建筑工程测量人员严重不足

要想保证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对建筑工程测量人员的数量给予一定的保证。但是在现在的建筑工程测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人员不足的现象,导致建筑工程测量的过程中人员的调配捉襟见肘,无法对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测量。

2、测量仪器使用不当,影响工程测量的精度

2.1测量仪器使用不当

建筑工程的测量仪器对操作技术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建筑工程测量人员要想搞好建筑工程的测量,就要对仪器的操作技术进行有效的了解。但是纵观我国工程人员对工程测量仪器的操作情况,普遍存在着对测量仪器操作不当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仪器的测量效果,不利于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展开。

2.2建筑工程测量仪器保养不当

建筑工程测量仪器的精密度很重要,其对建筑工程测量参数的精度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测量过程中,建筑工程测量人员忽视了对建筑工程测量仪器的保养工作,常常使建筑工程测量仪器造成不必要的耗损,影响了建筑工程测量仪器的精确度,降低了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准确性。

3、施工单位缺乏对测量工作的重视,影响测量工作的进行

3.1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不受重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关注的角度往往都是围绕着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施工工作,将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摆在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首要位置,而在建筑工程中同样有着重要作用的建筑工程测量工作则被建筑工程单位所忽视,导致建筑工程测量工作难以顺利的展开,局限了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作用的发挥。

3.2无法保证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正常需要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因此导致在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一些基本的工作需要都得不到满足,严重的挫伤了建筑工程测量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三、针对建筑工程测量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重视测量人员素质培养,提高测量团队专业水平

1.1对测量人才进行专项选拔。建筑工程测量人员与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人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对专业技能有着更高的要求。

1.2建筑施工单位应提高对员工素质的重视。员工的素质与建筑工程的实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今后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认清员工专业素质与建筑工程施工之间的关系,明确建筑工程测量人员素质对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测量人员素质的重视。

1.3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

2、重视测量仪器的应用,加大资金的投放力度

2.1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重视建筑工程测量仪器的运用。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是一项对精度要求很高的工作,而建筑工程测量仪器的介入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测量的精度,因此在建筑工程测量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认识到建筑工程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能力的不足,促进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通过测量仪器的使用弥补人力工作中的缺陷,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测量仪器运用的重视。

2.2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加大企业资金投入。在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中,常常会出现为了节约眼前的成本而对长远利益造成损伤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就是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看待事物方面严重缺乏发展的眼光,无法看清事物的长远利益。

3、规范员工仪器操作,注重日常仪器维护

3.1规范员工建筑工程测量仪器的操作。建筑工程测量人员是建筑工程测量仪器的直接操作者,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为保证建筑工程测量仪器的操作顺利,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在仪器投入使用前,组织建筑工程测量人员对建筑工程测量仪器的操作流程进行一下全面的了解,规范员工的仪器操作,促进仪器的正规化使用。

3.2注重日常仪器的维护。仪器维护的方法有很多种,简单来说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建立起细致明确的建筑工程测量仪器的养护制度。另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在仪器的使用及存放过程中,尽量减少仪器不必要的耗损,保障仪器的使用质量,延长仪器的使用时间。

4、建立测量监督系统,健全测量管理制度

4.1健全建筑工程测量管理制度。建筑工程测量的管理制度由于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一直很难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在现在的建筑工程测量管理制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鉴于此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对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积极的予以完善,在原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符合现在时代需求的建筑工程测量管理制度,推进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进行。

4.2建立建筑工程测量监督制度。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制度,因此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一直没有建立起监督管理制度。鉴于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积极的建立起建筑工程测量的监督管理制度,针对建筑工程测量的工作实际,进行有益的监督,保证建筑工程测量过程中的准确性。

5、转变施工理念,重视工程测量

管理理念决定着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管理方向,因此在今后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应做到转变施工理念,重视工程测量。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一直对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不够重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从自身入手积极的对建筑工程施工理念进行转变,抛弃传统思想中的一些不足之处,通过不断的完善与改进,形成先进的工程管理理念,提高建筑工程测量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地位。

结束语

只有做到严格规范管理制度,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技术水平,建筑工程测量中的问题才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黄玉婷.论建筑工程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之友,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