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7 15:57:5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经济发展指数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9-0009-02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首要任务。只有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政治经济文化需求,中国经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已到了非调整不可的转折时期,也就是必须推动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要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
一、经济发展是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根本前提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人民幸福与否,从根本上说决定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有现实可能,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才有根本前提。虽然物质富裕不一定幸福,但贫困肯定幸福指数不高。历史事实证明,物质财富匮乏所造成的贫困,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由于物质资料的缺乏,根本满足不了社会所有成员的需求,人们为了维持基本生存条件,就会相互争夺生活必需品,社会就会处在严重的对抗和冲突之中,就会产生社会动荡,引起社会的不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拥有物质财富的程度,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不相适应,必须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以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防止因为强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忽视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必须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当然,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社会福祉。经济增长用GDP来衡量,而GDP仅是一个流量指标,并不反映一个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福祉的提高。社会福祉则是一个存量指标,意味着经济增长过程中有形的和无形的财富的持续积累。它包括居民所能够使用的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由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等,甚至可以包括人的幸福感、满足度。
二、提升人民幸福指数要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幸福指数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质量,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利于社会财富稳步增加,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没有持续而稳定的经济发展,就不会有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幸福感、满足度的增强,可见,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对于提高幸福指数至关重要。与一些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的福祉转化度较低。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但是这些国家的民众从经济发展中所得到的福祉相比中国要高。由于经济高增长带来的社会福祉转化度一直很低,如果经济低增长,社会福祉就更低。因此,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是中国各级政府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由于过分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热衷于追求GDP,而轻视或忽视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致使中国获取等量的GDP却需要耗费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的资源和能源,经济发展已出现资源能耗“瓶颈”制约,可持续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过去那种单纯追求速度、盲目扩大数量的发展转变到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方式上来;必须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上,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为此,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优化经济结构。只有结构优化才能实现良性发展,而调结构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等。在调整产业结构中,要按照经济发展规律有序推进三次产业的演进升级;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调整方面,应把有效扩大内需作为第一拉动力,使内需成为推动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力量,并使内需、投资和出口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协同带动作用。
2.统筹协调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3.注重社会公平,共享发展成果。在“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实施几十年后的今天,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扩大国内需求、释放发展潜力、保持发展连续性的必然要求。
三、可持续发展要求以人为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首先关注的是人的生存和发展。其思想基础的核心要义是:人类是自然界无限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具体的发展形态,作为自然界这一无限发展的大系统的组成部分,人的世界是一个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竞争的有限发展系统。人类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建立在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上,人类由此来获得自身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坏这些基本条件。只有在有限的发展条件下,人类运用科学的技术与手段去开发自然、保护自然,并通过竞争和协调机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永续共存,从而谋求自身的持续发展。
人的生存和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同时,人的发展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可持续发展理论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其实质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这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统一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终归结于人的全面发展,要在转变发展方式中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落实好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
1.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尊重和发挥好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主体地位作用,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摆到经济社会全部工作的优先位置,在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使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政治民主不断进步,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程度逐步提高。
关键词: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4
一、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系统协同理论可知,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涉及到地方经济发展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及各子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连续的、多维的交互作用。因此,对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进行评价需要构建一套能够比较准确反映地方经济发展系统演进过程的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考虑
本部分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指标体系的重要性
指标体系是多个单项指标的有机组合。一般而言,建立评价系统协同发展的指标体系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一是指标体系能够对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较为全面的反映,从而为系统的调控者提供决策依据。二是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准确地揭示某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与突出问题,以便政府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三是指标体系能够较好地引导政府部门完成其自身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四是指标体系能够进行区域间、部门间协同发展水平的比较,进而从比较中发现差距和薄弱环节,并分析原因。五是指标体系能够对某一区域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为政府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提供相关依据。
2.指标体系的作用和功能
评价系统协同发展的指标体系需要具备三个主要功能,一是描述和反映特定时点或某个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现实状况;二是描述和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变化趋势与速率;三是综合测度区域经济发展各方面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在整体上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状况和变化趋势。
3.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
指标体系建立包括单项指标选择及指标体系内部结构关系确定两个过程。单项指标选择考虑了指标的重要程度、数据可获得性及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指标体系内部的结构关系,本文按照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结构”表现和“功能”体现两方面要求,分为总体层、功能层、结构层⑴、结构层⑵四个相互关联的维度。其中,总体层反映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总体情况;功能层反映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外在功能体现;结构层和指标层反映地方经济发展方式内部的各种结构关系。
(二)指标体系建立
按照本文对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解,我们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方面,根据指标的可量化性和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构建了一个包括46个单项指标在内的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本文在社会发展方面选择了较多的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二、数据处理与指标权重确定
数据标准化和无量纲化以及指标权重的确定对于综合评价指数计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意义重大。这里,介绍了本文数据标准化和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和相关说明。
(一)数据来源与相关指标计算说明
本文将1990-2012年作为评价区间,各单项指标数据来自历年《内蒙古统计年鉴》和相关国家统计年鉴,有些单项指标需要通过相关数据计算而得,缺失的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得到相应的估测值。其中,相关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1.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一般指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实际生活中,我们一般通过消费指数折算法、GDP折算法或生产指数折算法来间接地加以表示。相比而言,消费者价格指数能够比较充分地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因此,本文采用CPI来替代通货膨胀率。
2.经济波动系数
目前,经济波动系数据计算方法较多,比如李永友(2008)和刘志刚(2005)采用的方法。根据本文研究的现实需要,在综合上述方法基础上,我们选择任保平《以质量看待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反思》一书中的计算方法。首先,利用公式
计算各指标的标准差,其中
其次,利用公式
计算各年份的经济波动系数。
3.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系数
二元对比系数为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二元反差指数为非农业的产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差的绝对值。
4.地区不平衡指数
衡量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状况的指标。可以通过下面公式计算得到:地区不平衡指数=各地区人均GDP标准差/各地区人均GDP平均值
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全面性,本文以内蒙古的12个盟市①为基本空间单元计算1990-2012年间的地区不平衡指数。
5.能源产出率
能源主要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核电、水电 、风电等一次能源。能源产出率是资源产出效率指标之一,是一定范围内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费量的比值,反映单位能源的产出情况。因此,该指标值越大,表明能源利用效率越高。能源产出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6.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从劳动要素投入角度反映产出效率的一种指标。一般用平均每个从业人员实现的增加值来表示,可由以下公式计算而得:
7.资本产出率
资本产出率是从资本要素投入角度反映产出效率的一种指标,本文用下列公式计算评价区间内各年份的资本产出率:
8.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能够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的程度,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由于《内蒙古统计年鉴》中无法全面获取相关数据进行计算,为此本文采用田卫民(2012)1995-2010年的估算结果,缺失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得到估测值。
9.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是一个能较好反映城乡收入差距的指标,不仅考虑城乡居民绝对收入的变化,而且考虑相对应的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基于内蒙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牧民人口比重较大的实际,泰尔指数更适用于度量内蒙古的城乡收入差距。本文采用王少平、欧阳志刚(2008)的泰尔指数计算公式:
其中,j=1,2分别表示城镇和农牧区, Zjt表示 t时期城镇或农牧区的人口数量, Zt表示t时期的总人口, Pjt表示城镇或农牧区的总收入(用相应的人口和人均收入之积表示), Pt表示t时期的总收入。
10.城镇相对贫困程度
相对贫困是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所维持的一种社会生活状况,能够反映社会各阶层之间和各阶层内部的收入差异。一般情况下,我们用相对贫困组别或者人群与相对富裕组别或人群的收入差距状况来表示相对贫困程度。本文采用下列计算公式:
11.环保投入强度
反映环境保护投入力度的指标。本文采用以下计算公式:
(二)数据标准化处理
由于各指标之间的属性、量纲、量级不同,所以属性、量纲、量级方面选择“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当xi为“正”指标时,
当xi为“逆”指标时,
(三)各级指标权重确定
本文选择先计算各评价维度指标间相关系数,再计算复相关系数,最后确定指标权重的思路。
1.相关系数矩阵
根据公式⑶利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各评价维度指标间的相关系数,KMO检验均在0.5-1的合理区间。
2.复相关系数
在相关系数矩阵基础上,根据公式⑷借助MATLAB软件计算各评价维度指标间的复相关系数。
3.指标权重确定
根据公式(5)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如表2所示。
三、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评价指数计算与评价
在计算权重基础上,这里根据公式计算出了1990-2012年间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综合评价指数、各效应指数以及经济结构指数,在此基础上,对内蒙古近年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总体评价
这里,我们根据公式 可以计算出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综合评价指数和各个维度的评价指数(见图1、表3、图2、图3和图4)。
从图1可以看出,1990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评价指数虽然波动较大,但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这表明近年来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了一定进展。从图2中看到,功能层面的各效应指数中,环境效应指数贡献最大,权重达到0.283621;经济效应指数排第2位,权重达到0.255576;社会效应和资源效应指数的权重分别为 0.243382和0.217421。从功能层内部结构关系变化看,1990-2012年间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的社会效应指数、资源效应指数和环境效应指数总体呈缓慢上升态势,但环境效应指数波动幅度很大,而经济效应指数2005年以来总体呈缓慢下降态势,这从侧面说明内蒙古经济领域的发展方式转变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相反还有可能出现了某种“倒退”。图3显示,近年来经济效应指数下降主要是由经济增长指数和经济结构指数下降造成的。一方面,经济增长指数下降主要出现在2005年以后,从内部结构看主要受通胀率提高、经济波动幅度增大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经济增长稳定性的降低造成了2005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增长指数的下降(图4)。
(二)经济结构指数变化分析
1990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经济结构指数一直处于下降态势,特别是2003年以来开始呈现较快下降趋势。从图5中可以看出,除工业化率指数、城镇化率指数、二元反差指数外,反映经济结构状况的其他指数都呈较快下降趋势,这表明2003年以来内蒙古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很快,但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十分较慢。
1.产业结构演进
近年来,内蒙古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化率由2003年的32.40%上升到2012年的48.7%,但服务业占GDP比重快速下降,由2003年的41.9%下降到2012年的35.5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9.15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不充分,已经成为内蒙古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突出表现之一。从工业经济内部结构看,产业重型化、资源化、产品初级化、产业链低端化特征十分明显,工业结构单一化和刚性化问题十分突出,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影响大、抗风险能力十分低下。
2.总需求结构演进
从内蒙古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情况看,近年来呈现“投资率过高、消费率和外贸依存度过低”的特点,经济增长的投资拉动特征十分明显。投资率由2003年的56.7%快速上升到2012年的84.60%,9年间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不仅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也高于我国大多数其他省区市。与此同时,内蒙古的消费率和外贸依存度出现快速下降的态势,消费率由2003年的52.74%下降到2012年的39.4%;外贸依存度也由2003年的10.79%下降到2012年的4.24%,这与内蒙古是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地位极不相称。
3.空间结构演进
近年来,内蒙古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人口城镇化率较快提高,二元反差系数有一定改善,但是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仍然在0.4以上,地区不平衡指数也由2003年的0.58上升到2012年的1.06,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十分突出。2012年,内蒙古人均GDP最高的阿拉善盟是人均GDP最低的兴安盟的7.5倍。
四、结论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虽然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相对较为缓慢。在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中,环境效应指数贡献最大,社会效应指数和资源效应指数贡献度在不断增强,经济效应指数虽然贡献率排在第2位,但2006年以来有下降趋势,这成为影响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关键性因素。从经济子系统内部结构关系分析,经济效应指数下降主要是由经济增长指数和经济结构指数下降造成的。经济增长指数下降主要受通胀率提高、经济波动幅度增大等因素的影响,而经济结构指数中除工业化率指数、城镇化率指数、二元反差指数外,反映经济结构重要状况的其他指数都呈较快下降趋势,这表明内蒙古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很快,但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十分较慢。
总之,“八五”以来,虽然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经济发展方式的内部结构关系和经济效应指数变化趋势看,经济结构变迁十分缓慢、结构失衡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当前和今后内蒙古必须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注释:
① 内蒙古的12个盟市分别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
参考文献:
[1] 张保法.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11).
[2] 韩延春.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J] .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3] 葛新元,王大辉,袁强,等.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计量分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 (1).
[4] 陈平,李广众.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J] .世界经济,2001(3).
[5] 陈晓光,龚六堂.经济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J] .经济学(季刊),2005(2).
[6] 陈体标.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J] .经济学(季刊),2007(4).
[7]程漫江.中国经济转型的风险与出路[J] .中国市场,2013(47).
[8] Blanchard O, Shleifer A. Federalism with and without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China versus Russia [N]. MIT Working Paper 00-15, 2000.
关键词:耦合;经济发展;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阿克苏地区;协调度
中图分类号:F127;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1-5719-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21.069
The Coupling Rsearch of Aksu Reg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tensive Use of Construction Land
GUO Huan-huana,GAO Min-huaa,b
(a.Key Laboratory of Oasis Ecology;b.College of Research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Xinjiang University,Urumchi 830046,China)
Abstract:Tak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tensive use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Aksu as two subsystems of the study and based on both theory and social coordination,entropy method,statistical analysis,system evaluation and coupled model were used. Aksu reg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land coupled model was built, and then discussed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reveal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tensive use of construction l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tensive use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Aksu were low;economic development-construction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system in two subsystems arc tangent function model of coordination was worse;two highly coupled subsystems in the economic and Intensive use of construction land level were lower;the Aksu region's intensive use of construction land developed rapidly, there was the urgent nee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Intensive use of construction land.
Key words:coupl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nsive use of construction land; Aksu region; coordination
济与土地的诸多研究成果表明,经济因素是土地利用和建设用地利用变化的不可或缺的驱动因子[1-4];同样土地对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6]。对于经济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关系方面,杜亚娟等[7]对哈尔滨市1991-2010年经济发展水平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间的动态关系分析得出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经济发展是土地集约利用的单向因果关系。随着对两者相互关系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们更推崇经济和建设用地间的耦合关系。经济发展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是两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单纯分析个别指标的相关性,远远不能解释两系统间的协调关系。因此,本研究在各系统指标高度相关的层次上,深入分析了两者的耦合关系协调度。
1 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利用情况
1.1 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
阿克苏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692.60亿元,相对2002年增长553.4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6.14%。2013年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0.39亿元,2002-2013年该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年均增长151.73%,其中2013年比上年增长11.56%。2013年地区财政总收入102亿元,2002-2013年阿克苏地区财政收入逐步增加,年均增长率140.47%,其中2013年较上年增长10.20%。
该地区经济水平也逐年提高,2013年人均生产总值28 535元,比2002年的6 615元增加了21 920元,年均增长30.12%,人均生产总值虽然在稳步增长,但相对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2013年该地区人均财政收入4 150.4元,人均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但相对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明显。衡量民生经济的主要指标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水平,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31%,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32%,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25%。阿克苏地区这3个指标的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2 阿克苏地区建设用地集约水平
1.2.1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强度 人口利用强度和经济利用强度是表征建设用地利用强度的主要指标,人口利用强度主要体现在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方面,经济利用强度则体现在地均生产总值、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地均财政收入3项指标。阿克苏地区的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逐年攀升,但人口增长速度远不及建设用地规模的增速,导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一直呈增长趋势,这也正是阿克苏地区的建设用地人口利用强度不断下降的原因。阿克苏地区地均生产总值、地均财政收入、地均固定资产投资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阿克苏地区建设用地集约水平不断上升(图1)。
1.2.2 经济增长耗地 经济增长耗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多少反应了该地区经济是否主要靠建设用地扩张来促进经济发展,如图2所示阿克苏地区经济增长耗地较多,为较粗放增长类型。图2中除了2006年建设用地出现负增长以外,各指标的走势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一方面表现为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表征建设用地集约水平的指标为管理绩效,也就是对存量建设用地的盘活效率。存量建设用地的重新利用不仅可以缓解新增建设用地压力,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而且可以调节土地市场。
2 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耦合关系
2.1 耦合模型的建立
耦合原是物理概念,表示两个或者多个系统亦或两种运动方式间相互作用而相互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8]。在此基础上,吴玉鸣等[9]提出多个系统的相互作用耦合度模型:
Cn={(u1,u2,…,un)/∏(ui+uj)} (1)
式中,n为耦合系统子系统的个数;u为各子系统对耦合系统的贡献;C为耦合度值,C∈[0,1]。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打分法分别选取了表征经济规模增长的生产总值增长及财政收入增长2个指标;表征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居民整体消费水平4个指标;表征经济结构的第三产业比重和财政占生产总值比值2个相关指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子系统则根据建设用地利用强度、经济增长耗地及管理绩效三方面确定人均建设用地、地均GDP、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地均财政收入、单位GDP增长耗新增建设用地、单位固定资产耗新增用地、单位财政收入耗新增用地以及存量建设用地供应效率指标。
2.2 耦合模型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很多,如AHP、特尔非法等,鉴于研究两个子系统十几项指标的耦合关系,熵值法可以更好地体现各指标间的非线性关系。因此,引入熵值法这种客观赋权法[10]来确定各指标权重。熵的概念是由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首次引入信息论中的,用来度量随机变量的不确定程度。熵值越大,离散程度越大,则该熵值对应的指标的权重值越大。用指标Xij表示第i年第j项指标,计算指标权重的前提是要将所有数据归一化(由于涉及正向、反向两种指标,可以将数据归一化到一个数据区间内,正向指标不作处理,反向指标做反向处理)得到Gij,则第j项指标的熵值[11]:
Sj=-kQijlnQij,(k=,Qij=) (2)
式中,k为调节系数,m为涉及年限。由熵值确定j项标权重:
Wj=,(0≤Wj≤1,Wj=1) (3)
根上述公式计算2002-2013年阿克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集约耦合系统的各指标权重值。
2.3 耦合模型
根据耦合模型所选取的各项指标权重值得到耦合系统(表1)。
3 耦合系统分析
3.1 指标功效系数
通常用指标功效系数来表示指标对系统的贡献,用功效系数Uij表示,其计算方法如下:
Uij=(Gij-α)/(β-α) (4)
式中,α、β是数据归一化处理中临界值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3.2 综合指数
综合指数是耦合系统中各子系统对耦合系统的贡献。本研究耦合系统中有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
1)经济发展综合指数。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即为经济子系统Ai对系统的贡献,表示为:
Ai=Uij×Pj (5)
式中,Pj表示第j项指标的权重,对计算出的经济综合指数进行一元二次拟合,得到如下方程:
F(x)=0.004 6x2+0.023 6x+0.030 5(R2=0.979 5)(6)
式中,x=1代表2002年,依次递进。
2)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子系统对耦合系统的贡献:
Bi=Uij×Pj (7)
对其一元二次拟合,得到下述方程:
G(x)=-0.000 9x2+0.043 3x+0.120 2(R2=0.963 2)(8)
根据阿克苏地区2002-2013年的经济与建设用地数据,结合式(6),(8)中的一元二次拟合方程,计算出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和建设用地集约综合指数变化情况(图3)。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和建设用地综合指数均为上升趋势,经济指数较建设用地指数上升较快,2007年经济指数超越建设用地指数。借鉴郭杰等[12]对土地利用等级划分,阿克苏地区建设用地2002-2010年都不满足集约利用等级,2010-2013年为一般等级,可见阿克苏地区建设用地整体集约水平较低,集约上升空间较大(表2)。
3.3 耦合系统协调度分析
3.3.1 两个子系统综合指数协调度 两个系统的同步性用协调度来表示,参照方方[13]的研究用反正切函数来描述两个子系统综合指数的发展水平的接近程度,则阿克苏地区经济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协调度表示为:
Ci=arctan(Ai/Bi-1) (9)
根据反正切函数的特点,协调度C的值域在 (-π/2,π/2)之间,如果两个子系统协调共同发展,那么Ai/Bi的值应该趋近1,换句话说Ci越趋近于0时,两个子系统协调性越好,相反经济发展指数大于或者小于建设用地集约指数时,Ci越远离0,协调度降低。根据阿克苏地区两个子系统的两指数数据,得出其综合协调度函数变化。由图4可以看出,2002-2013年阿克苏地区两项综合指数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且2002-2007年间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指数大于经济发展指数,协调度趋近于0,并在2007年达到最好;2008-2013年经济指数反超建设用地指数较快上升,系统综合指数协调度有所下降。
3.3.2 两个子系统综合指数变化速度协调度 根据数学中导数的概念可知,对时间的函数进行一次求导,可得到该函数的变化速度(率)函数。张振杰[14]的研究表明,通过研究主关联双系统的演化速度,可以得到整个系统或系统间的演变趋势。研究还提出用两个子系统变化速度的夹角作为系统耦合度进行分析。
1)经济发展综合指数的变化速度函数:
VA=dF(X)=0.009 2X+0.023 (10)
2)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变数速度函数:
VB=dG(X)=-0.001 8X+0.043 3 (11)
3)双系统演进速度的协调度:
?=arccot(VA/VB) (12)
随着两速度化,协调度输出不同的角度(图5),根据阿克苏地区2002-2013年的数据,速度协调度范围只有2002年在(π/4,π/2)时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速度稍快于经济发展速度,两速度协调度增强。2003-2013年均在(0,π/4)范围内,此时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虽然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速度还是正向速度,但越来越低于经济发展速度,双系统速度协调度不断降低。
3.3.3 耦合度分析
1)耦合度分析。王硕[15]根据两个子系统对系统的贡献U1、U2的组合来表示系统的耦合度,其模型如下:
Ci= (13)
式中,U1=Ai,U2=Bi,Ci越大则表示两系统耦合越好,相反耦合越差。
阿克苏地区2002-2013年系统耦合度均在(0.88,1)范围内(图6)。根据吴玉鸣等[9]的研究将耦合度不同的等级进行划分,得到该耦合系统属于高度耦合阶段,但这点又与综合指数协调度和综合指数速度协调度的结论不相符,所以该耦合系统出现了“伪协调”[16]现象。
2)耦合协调度分析。许多研究针对“伪协调”提出了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和对应的耦合协调度判定方法。综合评价指数:T=aU1+bU2;耦合协调度:D=。式中,a、b为贡献系数,考虑经济和建设用地对系统的相互作用,令a=b=1/2,得到协调度D(图6)。参照耦合研究中对耦合协调度的等级划分,该耦合系统在2002-2005年为轻度失调,2006-2010年为初步协调,2011-2013年刚刚进入良好协调的范围,随着两个子系统友好发展,有希望发展为优质协调。
4 小结
1)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都较低;虽然两个子系统的综合指数都有上升趋势,但2010年经济发展指数才超越0.5,直到2013年集约利用综合指数都还处于一般水平,相对国家中部甚至东部还有很大差距,提升空间巨大。
2)系统耦合出现“伪协调”现象,在经济发展水平略低,建设用地集约水平一般的情况下,可能是两个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紧密,才导致系统出现高度耦合。耦合协调度的好坏只能说明两个子系统的协调情况,不能反映系统现阶段的发展水平,两个子系统的综合指数协调情况依然是耦合系统发展水平的关键。
3)耦合模型2007年综合指数协调度最好,说明当时低水平的经济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促进耦合系统发展。现阶段经济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有相互抑制的趋势,建议相关部门在经济发展不放缓的前提下,严格杜绝建设用地粗放、浪费的情况,科学控制建设用地需求和节约使用效率,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使得系统良好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FISCHER G,HEILIG G K.Population momentum and demand on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Biological Sciences,1997, 352(1356):869-889.
[2] RIEBSAME W E,PARTON W J,GALVIN K A.Integrated modeling of 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J].Bioscience,1994,44(5):350-356.
[3] 陈 春,冯长春.建设用地扩张效率指数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2):133-136.
[4] 陈 春,冯长春.中国建设用地增长驱动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0):72-78.
[5] 丰 雷,魏 丽,蒋 妍,等.论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12):4-10.
[6] 毛振强,左玉强.土地投入对中国二三产业发展贡献的定量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7,21(3):59-63.
[7] 杜亚娟,雷国平.哈尔滨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协整研究[J].国土资源情报,2012(7):46-52.
[8] 张亚斌.中国所有制结构与产业机构的耦合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9] 吴玉鸣,张 燕.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2008,30(1):25-30.
[10] 金晓斌,张鸿辉,周寅康,等.农用地定级综合评价中权重系数确定方法探讨[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4(4):447-456.
[11] 陆添超,康 凯.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在权重确定中的应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9(22):19-20,53.
[12] 郭 杰,吴 斌.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4):71-78
[13] 方 方.江苏省经济发展与土地非农化耦合关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14] 张振杰.城乡耦合地域系统相互作用模型建构及应用[J].人文地理,2007,96(4):90-96.
关键词:山东省 区域差异 泰尔指数
一、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现状及区域划分
改革开放近30年来,山东省经济发展迅速。2007年,山东全省GDP总量达到25887亿元,排名全国第二,综合实力也跃居全国前列。但山东本身经济发展并不均衡,其内部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西部内陆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差异最为严重。西部城市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不仅落后于东部城市,也普遍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虽然从2003年起山东省委、省政府实行了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提出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破济南”、西部“突破菏泽”的发展战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由于差异积累的长期性以及各地同时高速发展,区域差异并没有明显缩小的迹象。以2007年为例,人均GDP最高的东营市达到了90849元,而人均GDP最低的菏泽市却只有7415元,前者竟然是后者的12.25倍。
本文按照地理位置把山东17城市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具体划分如表1所示。东部地区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按此划分,2007年东、中、西三地区人均GDP为2.76:1.33:1,比1995的3.03:1.33:1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本文根据1995~2007年的相关数据对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其发展趋势,找出其产生差异的内部原因。
泰尔指数,包括Theil-T和Theil-L两个代表性指标。本文利用Theil-T指标以山东省内各城市为单位构造山东的区域经济差异程度。Theil-T指数可以定义如下:
其中yij是i地带(i=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中j城市的GDP,y为全省的GDP( ),fij代表i地带j城市的人口数,f为全省总人口( )。
如果用Tpi表示i地带内的各市之间经济发展差异程度,则 。如果用TBR表示地带间的差异,则。
这样,Theil-T指数就可以分解为:
其中,yi是i地带的GDP总量( ),fi为i地带的人口总数()。
三、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根据以上公式,把山东省各城市1995~2007年相关数据代入进行计算,得到反映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Their-T指数值以及泰尔指数的分解值,如表2。
(一)Their-T指数的总体差异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1995~2007年这13年间,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时增时减,但从总体来说,2000年之前呈快速上升趋势, 2000年后变化相对平稳,并呈现微弱下降趋势。
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时期山东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不同特点,根据总体差异值的变化,我们将1995~2007年这13年分为两个阶段进行考察:
第一阶段:1995~2000年。这一阶段,泰尔指数连续上升,区域差异扩大的势头强劲,尤其在2000年,指标都达到了最大值,这一阶段山东经济的发展总体上来看是十分快速的,GDP的增长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速度,但总体经济发展差异在迅速扩大,充分验证了谬尔达尔的“累计因果循环论”,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越来越好,差的地区越来越差。这一阶段只有1995年是个例外,据作者了解,1996年山东省对全省的经济统计数据进行了核实调整,所以这个例外应该是统计原因造成的。
第二阶段:2001~2007年。这一阶段从总体上来看,差异指数处于相对平稳状态,没有继续前一阶段的快速增长趋势,但仍然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差异水平上。其中2001~2006这6年泰尔指数大体保持稳定,2007年明显降低,达到这7年的最小值,但仍维持在0.14571,比1996年的0.12786大很多。这说明山东省委、省政府实行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差异积累的长期性,政策的效果在短期内又不是那么立竿见影。
(二)通过泰尔指数(Theil-T)的分解,找出山东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
对Theil-T指数按东部发达地区、中部次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进行分解,通过表2和图2可以发现地区间差异占据了绝大部分比重,一直保持在60%以上,1996年这一数据达到79.9%,2007年是这13年中的最小值,也占到62.6%,这说明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
从内部差异在总差异中所占的比例的变化来看,地区内部差异对总差异所做的贡献比例除了1995年,一直处于增长状态,由1996年的20.1%上升到2007年的37.4%,这既说明了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差异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发展越来越不均衡,同时也说明了地区内部差异变化是造成区域总体差异变化的主要原因。
由图2还可以直观地看出,区域间差异指数在这13年内总体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并从2000年后呈现出微弱下降趋势;区域内差异指数可以以2000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2000年前差异指数伴随着一种快速的上升状态,2000年后仍然保持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比前一阶段要小。
通过东、中、西三个地区的横向比较可以看出,2007年西部地区的内部差距最大,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并且西部地区的内部差距指数是东部地区的1.8倍,是中部地区的5.7倍,这说明三个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程度相差巨大。
从东、中、西三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在这期间的变化来看,西部地区内部差异上升的幅度最大,由1995年的0.04892迅速上升到2007年的0.10506,上升了1.1倍,尤其是1996~2003年这几年上升速度最快,说明这一阶段西部欠发达地区内部的发展越来越不均衡,出现了不发达中的不发达地区。同时,东部发达地区的内部差异也呈现出快速扩大趋势,虽然其内部差异指数比西部地区要小很多,但上升幅度几乎与西部持平,2007年的差异指数比1995年的上升了1倍。中部次发达地区这13年来内部差异指数总体上呈现出先缩小再扩大的趋势,1999年其内部差异指数达到最小值0.00959,2000年后保持微弱上升趋势,但2007年的差异指数仍然要比1995年略小,这说明中部地区发展相对均衡,内部发展差异在这一期间内变化不大。
四、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从1995~2007年这13年来,山东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总体差异开始先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2000年后总体上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并呈现微弱的下降趋势。通过Theil-T分解可知山东东、中、西三地区之间的差异是造成山东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但最近12年来地区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作用一直呈下降趋势,而地区内差异对总差异的作用呈现上升趋势,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变化是造成总体差异变化的主要原因。在区域内的差异组成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东部发达地区的内部差异都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中部地区的内部差异这些年来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综上可得,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内部差异变化是造成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差异变化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盖文启.论山东省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变动及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1999(10).
[2]邓苏,张晓.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趋势与内部构成[J].东岳论丛,2006(7).
[3]李敏,李东坡,李志宏.基尼系数的简化计算方法初探[J].河北农业科学,2006(10).
关键词: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泰尔指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047-03
一、 山东省经济差异概述
山东省的国民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2002年突破10 000亿元,特别是从1990年到2011年持续快速增长,GDP总量从1 511.19亿元增加到45 361.85亿元,增加了44 210.66亿元,经济实力明显上升。从人均占有量来看,2011年山东省人均GDP占有量为47 335元,超出全国人均GDP占有量34.5%。
山东省的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占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71.90%上升到2011年的91.2%,而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18.1%下降到2011年的8.8%。从数字里可以看到,第二、三产业对山东省经济高速发展的贡献是相当大的。然而,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存在严重不平衡的问题。按照1995年以来山东省政府的划分方法,山东省可分为东、西部两大地区,青岛、济南、威海、烟台、东营、日照、淄博、潍坊等8 个地市为东部地区,其余为西部。由于地理位置差异和市场化程度差异明显,东、西部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2007—2011年,山东省GDP一直居全国第二。但是,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均衡,东部地区地市的总人口占全省43%,而GDP却占到了全省的60%以上,西部地区 57% 人口只创造了全省 30% 左右的GDP,同时,东部地区的人均GDP是西部地区的3倍左右。这种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性将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公平,从长期来看也不利于山东省经济的全面发展。
在对山东省的区域划分上,虽然在1995年政府将整个省划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但是,为了对山东省的17地市经济发展差异变化有个更直观的考察,并且更加细致地研究经济发展的差异,本文将山东省17地市划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将日照、莱芜、滨州、济宁、泰安和临沂并作中部地区,德州枣庄、聊城和菏泽作为西部地区,其余 7 个城市属东部地区。
从山东省三大区域人均GDP的图标可以看出:各区域的人均GDP都呈上升态势,但各经济区域人均GDP的增长速度不同,东部地区的人均GDP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中部和西部,西部增长速度最为缓慢 。近10年来,东、中和西部的人均收入差异在明显不断扩大,这说明,这三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也在不断增大。
二、泰尔指数分析
泰尔指数分解法 泰尔指数作为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测度指标具备良好的可分解性质,即将样本分为多个群组时,泰尔指数可以分别衡量组内差距与组间差距对总差距的贡献。假设包含n个个体的样本被分为K 个群组,每组分别为gk( k=1,2,,,)第K组gk中的个体数目为nk,则有nk=n,yi与yk分别表示某个体i的收入份额与某群组k 的收入总份额,记Tb与Tw 分别为群组间差距和群组内差距,则可将泰尔指数分解如下:
y=Tb + Tw =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群组内差距项分别由各群组的组内差距之和构成,各群组的组内差距的计算公式与样本总体的计算公式并无二致,只是将样本容量控制在第k 组的个体数Kn。
利用Theil-T指标以山东省内各地市为单位衡量山东的区域经济差异程度,把山东省各地市1995—2011年相关数据代入进行计算,得到反映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Theil-T指数值以及泰尔指数的分解值。
可以看出,1995—2011年期间,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有增有减,然而总体来说,区域内在总指数中所占的比例远小于区域间的比重,但在大体趋势下,区域内的比重在上升而区域间的比重在下降。2000年以后趋于平稳,保持在0.15左右并有微弱下降趋势。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时期山东省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不同特点,可将其分为两个阶段进行考察。
第一阶段:1995—2000年。这一阶段,泰尔指数呈现连续上升的趋势,区域差异在不断扩大,由1995年的0.139 07扩大到2000年的0.156 02,结合GDP 的增长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速度的事实,但总体经济发展差异在迅速扩大,充分验证了谬尔达尔的“累计因果循环论”: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越来越好,差的地区越来越差。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民生改善;创新能力;劳动力素质;科技创新;劳动就业;社会分配
中图分类号:F061.5;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5)01-0074-05
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和重大任务。民生问题事关边疆民族地区①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利益,事关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和谐,事关国家边防的巩固和边疆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物质条件逐步改善,政府有了更大的政策选择余地,能够把公共资源更多地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但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出现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发展的不平衡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边疆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理论与实践证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民生改善的重点在西部,而不在东部,尤其是西部的边疆民族地区。因而,从理论与实证角度深入探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民生改善效应,分析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用民生改善的机制,从而基于民生改善视角分析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策体系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对于边疆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策的调整,进而民生改善的促进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民生改善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体系的构建是量化及实证分析的前提和基础。要量化分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用民生改善的总体效应或效果,就必须首先量化构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民生改善指标体系。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首先,结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及国内外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关理论,采用定性分析方法,综合考虑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目的与科学性、系统性、导向性、客观性、可比性等原则,初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标体系评估指标。随后,为了使初选指标更加科学,设计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查问卷,针对指标重要程度进行大范围问卷调查,收集可能遗漏而实际中又很重要的指标。并根据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指标的相关性,对初选指标体系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基于AHP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终构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估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180份,其中160份为有效问卷,调查对象包括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家、财政科技部门工作人员以及高新区企业负责人。
(二)民生改善指标体系各评估指标的确定
总体来说,民生就是要把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五大现实问题抓紧抓好。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活干,有学上,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病有医,老有养,生活幸福美满。依据民生改善的内涵和有关学者关于民生改善的相关研究及调查问卷等方法,综合选择了劳动就业、社会分配、社会保障、社会教育、生活质量以及健康指数等六个指标作为民生改善指标体系的评估指标。
1. 劳动就业。劳动就业就是指劳动者同生产的物质条件相结合,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或提供劳务,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保障民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保障就业。一直以来,提高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是各国宏观政策调控经济的主要目标和首要任务。我国是人口大国,如果不解决好人民的就业问题,便无法使人民安居乐业,便可能引起社会动乱。实现充分就业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本文选择劳动就业作为民生改善的重要测度指标之一,并采用国际惯用的“劳动力就业率”作为计算依据。
2. 社会分配。社会分配问题,实际上就是公平和效率问题。经济发展的目的不仅是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而且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如果公平和效率解决不好,必将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从而危及民生的改善。数据显示,2005―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由2.33倍扩大到2.41倍,收入差距逐步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2010年中国大陆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5,社会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0.4的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本文采用基尼系数来评价社会分配合理性的程度。
3.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健康文明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基本制度安排,是民生的安全网、社会公平的维系机制、经济成果的共享机制、政治文明的促进机制、精神和谐的机制。实现基本的社会保障是各国政府必须特别关注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而面对如此形势,国家不得不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发展经济,改善结构增加就业岗位,通过各类保障机制来改善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主要以创造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公平和缩小社会不公平为出发点和目标,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组成,社会保险是其核心,因此,选取社会保险覆盖率来衡量社会保障的实施力度。
4. 社会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记。社会教育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程度,提高工人劳动素质、人民经济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给国家提供具有信仰、道德高尚、诚实守法、技艺精湛、博学多才、多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培养合格公民,为国、为家、为社会创造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推进经济增长,推动民族兴旺,促进人的发展,推进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参考Barro等专家关于人力资本的研究文献,选择拥有高等教育学历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来衡量社会教育程度。
5. 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又被称为生存质量或生命质量。其主要是指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状态评估,即健康质量。美国经济学家J.K.加尔布雷思在《富裕社会》(1958)中第一次提到生活质量,揭示了美国居民较高的生活水平与满足社会的、精神的需求方面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现象。也说明了生活质量是评价民生好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改善民生,就是让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而住有所居直接体现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学者对生活质量的测定方法及指标体系做了大量研究。70年代以后,生活质量研究相继在加拿大、西欧和东欧以及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展开。80年代初,中国开始结合国情对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及有关问题进行研究。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分为两类:一是客观条件指标,包括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产品的种类和质量、居住条件等等;二是主观感受指标,包括人口条件、人际关系、社会结构、心理状况等因素决定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住房是人民安家立业的根本,是人民生活的保障。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来测量人们的生活质量。
6. 健康指数。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也是人生的第一财富。近年来,我国公众的职业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据最新资料显示,我国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人群居世界首位。全国30多个行业不同程度遭受职业病危害,约2亿劳动者在从事劳动过程中不同程度遭受职业病危害。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重大疾病防控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同时强调将“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积极预防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反映人民健康问题最直接的就是人民的就医情况,采用医院诊疗人次数来衡量人民的健康问题(见图2)。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民生改善综合评价指数复合模型的构建
由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及民生改善指标体系测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民生改善综合评价指数。计算的过程如下:(1)确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民生改善指标体系各评估指标的参考值。参考值计算主要依据各指标当年全国的平均水平。(2)计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民生改善各评估指标分值。各评估指标的满分为100分,各评估指标的实际得分为各评估指标当年实际数值与当年参考值的比率乘以100分,即Ti=(Hi/Si)×100,Ti为各评估指标的当年的实际值,Si为各评估指标当年的参考值,100为满分。(3)计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民生改善综合评价指数。T=∑Ti×Wi,其中,Ti为各评估指标当年评分值,Wi为各评估指标的权重,T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或民生改善综合评价指数。综合来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民生改善综合评价指数复合模型如下:
T=∑(Hi/Si)×100×Wi
当然,有些指标是反向指标,如基尼系数、区域经济差异指数、万元GDP能耗等,这些指标分值的计算应该是Ti=(Hi/Si)×100,满分为100分。
三、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民生改善效应实证研究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民生改善综合评价指数的测算
依据评价指数体系及其复合模型,对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民生改善综合评价指数③ 进行了测算(如表1所示)。从1998―2012的均值来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综合评价指数的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广西、内蒙古、新疆、④,但民生改善综合评价指数的排序由高到低却为内蒙古、新疆、广西、。也就是说,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边疆民族地区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综合评价指数最高为广西,民生改善综合评价指数分值最高为内蒙古。同时,从1998―2012年平均得分值排序来看,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与民生改善两者之间相关性较弱甚至不存在相关性(见图3、图4)。
从变化趋势来看,1998―2012年内蒙古、广西两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综合评价指数呈现波动中有升趋势,而、新疆两区则呈现波动中下降趋势。从民生改善综合评价指数来看,1998―2012年四区均呈现波动中有升趋势。这也初步证明了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民生改善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弱相关性或无相关性。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民生改善效应实证研究
根据研究目的,构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民生改善效应实证模型如公式(1)所示。并采用Eviews10.0软件对模型进行处理,结果如表2所示。
PLPit=?茁EDTit+?浊i0+?淄t0+?灼it(1)
其中,EDTit表示边疆民族地区i的t年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综合评价指数,PLPit表示边疆民族地区i的t年的民生改善综合评价指数,?浊it均表示边疆民族地区特定效应,?淄it表示时期特定效应,?着it表示随机扰动项。
由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能存在延迟效应,因此,为了更加准确检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民生改善的影响,构建如下的动态面板模型:
PLPit=?琢PLPit-1+?茁EDPit+?浊i0+?淄io+?灼it(2)
式(2)中各变量的定义同(1)。
表2显示,从各种检验统计值来看,LR检验p-value为0.00,说明拒绝引入固定效应多余的原假设,固定效应回归较混合OLS更有效;豪斯曼检验统计值为0.003 0,拒绝随机效应与解释变量无关的原假设,说明固定效应较随机效应回归有效。
同时,从检验结果来看,无论是RE还是FE回归方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综合评价指数与民生改善综合评价指数均未呈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民生改善尚未起到有效促进作用。动态面板的回归结果表明(如表3所示),边疆民族地区民生改善并不存在延迟或滞后效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民生改善也不存在显著影响,结论与模型(1)分析结果雷同。
为进一步剖析边疆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尚未起到有效改善民生的缘由,分析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各评价指标与民生改善的相关性(如表4所示)。相关性分析表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各评价指标中,除经济增长外,其余各指标均与民生改善有着较强的相关性,自主创新能力与边疆民族地区民生改善相关性最强。而边疆民族地区在投入结构、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结构和劳动力素质四个指标的得分普遍较低。这充分说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所以尚未起到民生改善的良好效应,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有效转变具有至关重要的关系。因此,要提高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民生改善效应,就必须从自主创新能力、劳动力素质等指标着手,把科技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创新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手段,人才作为经济发展方式的保障,实现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促进民生的有效改善。
注释:
①边疆民族地区:、新疆、广西、内蒙古。
②指标体系各指标的解释详见《加快广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公共科技政策研究》,王春明、刘金林、王业斌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③本文也计算了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民生改善各个指标数值,为了简化,不再详细列出,如果需要可以向作者索取。
④根据复合模型,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民生改善综合评价指数是依据每项评估指标实际值与参考值(该指标当年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经过加权平均计算而来。因此,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民生改善综合指数的上升与下降均是相对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而言的。
参考文献:
[1]王春明,刘金林,王业斌.加快广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公共科技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2]张晓峒.EVIEWS使用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刘嘉音,臧忠鸣,潘旭山,等.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J].科学与管理,2007,(3).
[4]李洁.我国公共科技政策制定及其评估体系的建立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08.
[5]杜宝贵,孙萍.论我国科技政策研究的路径重构[J].科学管理研究,2006,(3).
[6]【美】丹尼尔,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M].陈郁,郭宇峰,汪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7]Dror,Yehezkel,Public Policy-Making Reexamined,San francisco:Chandler Publishing Co.,1968.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人口素质;经济发展;因果影响
中图分类号:F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4)01-0037-07
收稿日期:2013-09-03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推进济南和莱芜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12BJJJ10)。
作者简介:刘德军,男,山东德州人,山东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宏观经济、人力资源管理;刘文涛,男,山东东营人,山东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办公室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理论。
一、引言
测算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因果影响系数,实际上是假设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具有因果关系,然后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建模,提取二者之间的影响系数。因果关系是经济学中最常见的关系类型,许多经济学实证研究的目的就是测定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向和具体形式,从而验证经济理论和进行结构分析,这就经常用到计量经济学中处理因果关系的模型。由于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是概念化的变量,不能由数据样本直接计算,因此需要应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完成测算。
本研究把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作为潜变量进行重点研究,选取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思想素质等人口素质指标以及经济增长、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效率、可持续性等代表经济发展指标作为潜变量的测量变量,绘制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因果影响路径图(Path Graphics);再根据路径图写出反映潜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结构方程和反映潜变量与显变量之间关系的测量方程;然后选取我国30个省份的普查和统计数据(自治区由于数据缺失严重未纳入样本),采用工具软件Amos估计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参数(即路径系数,Path Coefficient),并检验参数的显著性和合理性,对结构方程模型的整体性能进行评价;最后根据检验结果,修改指标体系和路径图,修改后的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参数即是我国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因果影响系数。
最后根据路径图和路径系数得出人口素质综合指数(潜变量)与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潜变量)之间的因果影响系数(总影响系数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该因果影响系数即定量表达了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因果影响程度。
二、我国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因果关系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需要明确各个潜变量的设置、对应的观测变量及其作用方向,即需要明确各个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在人口质量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问题上,多数研究的价值判断是一致的,认为人口质量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且人口质量越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因此本研究所构建的模型结构非常明确,将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作为两个潜变量,通过假定人口素质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根据历年指标数据的模型构建和测算,得到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关系。
从数据的可得性和相关性角度,我们选取平均受教育年限(V1)、大专以上文化人口比重(V2)、科学家与工程师比重(V3)、预期寿命(V4)和婴儿死亡率(V5)作为受人口素质潜变量影响的可测变量;选取GDP(T1)、人均GDP(T2)、第三产业比重(T3)、消费比重(T4)、劳动生产率(T5)和单位GDP能耗(T6)作为受经济发展潜变量影响的可测变量。之所以选择这些指标,主要是剔除了某些相关性较大的一致性指标、波动性指标和
数据缺失指标,如土地生产率与GDP是完全线性相关的,发案率和合同违约率部分省份缺少数据,净出口比重数据受地域影响过大且方向意义不明确,单位GDP水耗以及污染物排放数据难以获得,且与能源消耗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所选指标中除了缺少思想素质的表示指标外,其余一级指标均有相应数据作为支撑。
采用全国各省1980-2008年数据(端点数据由于差值原因存在较大误差,予以剔除)作为样本,其中缺失数据通过前述方法建模插值。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系数矩阵分析可测变量与潜变量之间、两个潜变量之间的因果影响关系。以下算法均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进行模型参数估计。
首先对总体数据进行独立模型估计(该模型限制最多,各个变量之间的关联性设置为零),根据模型估计的需要,分别设定平均受教育年限和GDP的因子荷载为1,即以平均受教育年限和GDP作为整个模型的衡量尺度(该设置对非标准化结果有影响,对标准化结果无影响)。借助AMOS软件的运算功能,得到初始模型的路径图,如图1所示。
三、我国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因果关系结构方程模型评价
1.路径系数/荷载系数评价
模型评价首先要考察模型结果中估计出的参数是否具有统计意义,需要对路径系数或载荷系数进行统计显著性检验。这类似于回归分析中的参数显著性检验,原假设为系数等于0,表1为初始模型的回归系数估计的结果。
从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模型对于路径系数和载荷系数的统计显著性是相当高的,并且临界比率CR的绝对值较大,p值均小于0.05,不存在显著性不足的系数,即不需要对模型变量进行简约化处理。
2.模型拟合指数评价
模型拟合指数评价要通过统计运算方法求出使样本方差协方差矩阵∑与理论方差协方差矩阵∑(θ)差异最小的模型系数。本研究的原始模型拟合指标如表2所示。
四、全国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因果关系结构方程模型修正
由于本案例卡方值较大,因此在进行修正时,先对MI大于300的残差变量进行修正,初步检验修正效果。然后依次选取修正指数较大的参数继续修正。因为随着逐步修正,原先MI值较大的参数会有所变化,因此逐批次的修正有利于用最小的改动获得最大的改进。经过多次修正,修正指数均在25以下,相对于修正之前有了明显改善。此时,各拟合指标也基本达到要求,见表3。
从结果看,非标准化模式下,该路径系数有计量单位,因而有实际意义,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直接效应系数为2548.99,即人口素质每提升1个单位,相应的经济发展可提升2548.99个单位,由于构建模型时分别选取人均受教育年限和GDP作为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的初始单位指标,因此可以理解为,人均受教育年限每提高一年,可以使GDP增加2583.564亿元。模型的标准化估计对比较变量的效应大小有重要作用,从标准化后的结果看,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直接效应系数为0.966,这意味着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效率非常高,要大于对GDP的影响作用,为0.630(间接效应=0.652×0.966)。可以看出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要大于单纯对经济总量的作用。
五、我国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因果影响系数测算
1.分时间段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因果关系测算
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时间区段内我国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采用三个时间区段内的样本分别构建相应的结构方程模型。三个时间区段分别是1980-1989,1990-1999,2000-2008。为了让模型路径参数的临界比率均达到显著性要求,需要根据修正指数进行扩展修正。按照修正指数MI的大小,依次修正各个模型,由于分时段的数据相对较少,因此,最后各个参数的MI值均调整为10以下。此时各模型基本达到拟合精度要求,修正结束。修正后的各因素之间系数的回归结果和拟合指数如表5和表6所示。
2.分地区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因果关系测算
采用同样的模型和方法,所用样本分别是东、中、西部的相应历史数据。同样初始模型下模型拟合指数不够理想,需要进行模型修正。修正后,模型路径参数的临界比率均达到显著性要求,因此只需根据修正指数进行扩展修正。按照修正指数MI的大小,依次修正各个模型,最后各个参数的MI值均调整到10以下。此时各模型基本达到拟合精度要求,修正结束。修正后的各因素之间系数的回归结果和拟合指数如表7和表8所示。
从模型拟合精度来看,效果较好,考虑样本数据的绝对量仍然较大,所以对绝对适配指标的标准给予一定的放宽。整体来看,模型结果符合精度要求。
六、结论
我国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贡献的绝对值有明显的增长,从上世纪80年代的177.438提高到90年代的865.994,直到本世纪初的3361.725。尽管这里存在价格因素的影响,但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还是非常明显的。从增长倍数来看,上世纪90年代是80年代的4.88倍,21世纪初是上世纪90年代的3.88倍,有所下降。如果假设30多年来通货膨胀率基本一致,那么目前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提高程度要弱于上世纪90年代,或者说人口素质提高对经济发展的边际贡献在减弱。这一点也可以通过标准化后的结果反映出来,即标准化后,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与人口素质对GDP的影响效应之比分别为3.80、2.72、2.21,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假设以人口素质对GDP的影响关系为参照标准,那么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有所下降。换句话说,早期人口素质的提高对除经济增长因素之外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贡献效果更大。从单指标观察,绝大部分指标在三个时段内均较为一致,但是经济发展与单位能耗之间的关系有明显的变化,1980-1989年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为0.419,1990-1999为-0.021,2000-2008则变为-0.406。这很明显地体现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过程,从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的转变过程。另外第三产业比重、劳动生产率系数的变化,也能体现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总体来看,人均受教育年限、大专以上文化人口素质以及科研人员比重对人口素质的贡献一致性大,并且较为稳定,说明我国政府和社会对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一直较为重视,效果也非常明显;从经济发展角度观察,人均GDP的提高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从时间的角度看,人均GDP能较好地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最为明显的。
从三大地区非标准的参数横向比较结果看,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贡献的绝对值有明显差异,从东到西依次减小,特别是,西部地区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差距较大,即使扣除地区间的物价影响,不同地区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贡献的绝对量还是存在一定差距。从标准化后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系数与经济发展对GDP系数的比率来看,分别是1.66:1.27:1.70,这表明:假设以人口素质对GDP的影响关系为参照标准,那么中部地区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全面性较弱,人口素质对GDP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大,东部和西部人口素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效果更加广泛。从单位能耗的比较来看,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单位能耗的改善较为明显,说明相对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转变能源消费方式的空间较大,效果也较为明显。从第三产业比重因素进行比较,则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相对于东部和西部地区提升较慢,同时科研人员在人口素质评价中所起作用也相对较小,说明在产业结构和高端科研人员方面,西部地区还未给予较高的重视和发展。总体来讲,对于三大地区的人口素质发展,人均受教育年限、大专以上文化人口素质以及预期寿命所起的作用较为明显,说明各地区在这三个方面均有较好的改善;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劳动生产率和人均GDP所起的作用较为明显,地区间在这两方面都取得较为一致的进步,从另一个角度讲,劳动生产率和人均GDP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经济发展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效莉,王成璋,何伦志.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机制及实证分析――基于水平VAR的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和协整技术[J].南方人口,2006(1):59-64.
[2]李通屏等.人口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王国臣. 近代东北人口增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人口学刊,2006(2):19-23.
[4]周鸿,李冠军.广西人口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分析[J].南方人口,2006(3):26-31.
[5]阎志强.广东经济发展与人口文化素质相互关系研究[J].西北人口:2001(2):51-53.
[6]王献芝.河南人口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1): 101-106.
[7]JONES C L. Times Series Tests of Endogenous Growth Models[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5):49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