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时间:2023-07-27 15:57: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农村经济;乡村振兴战略;措施与策略
1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阻碍的因素
1.1基础结构设施建设力度薄弱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逐步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基础设施设备有了明显的改善,例如:重修了乡村道路,更好地连接了城乡的沟通,开辟了崭新的销售方式;引进了新的机器设备,减少了对人工劳动力的使用,缩短了产物的产出时间等等,但其机械化的投入力度还是相对比较匮乏。支持地方农业发展的基础资金是有限的,将农业发展逐渐趋于机械化,也不仅仅是依靠政府部门的支持就可以达到预期效果的,最终,还是需要依靠从事农业的工作者从根本思想意识出发,进行思路的转变,才能真正地对农业发展形成有利条件。很多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逐渐老化,未能给予及时地更新处理,导致农作物的产量也相对降低,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非仅依靠政府的支持,人们过于依赖政府,未能从自身出发去创新改革,最后可能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
1.2产业结构因素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于农村的发展极其重视,因此了很多惠民政策,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完成。但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过程当中,我国各地区的农业发展却存在供求关系不平衡的情况,这也导致很多农产品的供给未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这些类型的农产品需要从国外进口。但是某些农产品却出现滞销的情况,无法进行出口,而内需也无法解决这些农产品的销售。这种农业领域供求关系及其不平衡的情况无法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经济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模式已经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也无法满足新时代环境下的社会需求。因此,我国农业产业结构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比如要更加多样化,才可以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当中如鱼得水,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况,可以做到从容不迫。这样一来就可以解决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农产品在全球化市场当中的地位低下的情况,进而可以稳定我国农业产业的波动。也可以减少因为价格的不稳定性,农民每年耕种的时候倾向去种植经济属性较高的农产品的状况,从而使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的稳定性可以有着大幅度的增加。
1.3科技创新因素
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和农业经济发展效果间息息相关,通过科技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帮助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和推广。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及推广工作中,农业科技成果较不普及,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认知度还不高,在农业的建设中使用机械的概率小。农村科研成果转化及推广的难度大。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十分匮乏。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科研的成果,同时也会影响科研类机构的运行。从整体的情况来看,具有博士学历的研究人员在农业科研机构人员总数的比例相对较低,而且这些科研人员队伍当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以及创新骨干力量不足。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科研人员还存在非常严重的人才流失的问题,这对于农业相关科技的发展工作而言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国家农业产业经济建设工作造成制约。
3乡村振兴战略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3.1深化改革进程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是当下最为紧迫的工作任务,在面对着新形势、新任务,我国主线应该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体内容,总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去积极探索一条现代农业产业的体系。这也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当中所面临的全新的课题。深化改革进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找到恰当地适合农村发展的手段,促进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除了选择恰当的种植生产地区,我们还应当根据当地的实施情况进行规划和统筹,合理的划分,充分利用农业思维,将植物种在最恰当的土地上,制定科学的统筹方案帮助农民和农村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加大对农村的科技投入和经济投入,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来支撑整个农产品的产业体系。其次是要加快农村产业化的集群发展,促进有关产业的融合,地方政府也要按照相关的国家文件的要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集群发展。最后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如把农产品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加快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农产品可以在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宣传,从而解决创新成果推广滞后的弊端。
3.2推进协调发展
在促进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遵守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所以相关部门要完善法律制度,在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营造一个法律环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这个理念非常明确地提出来了加强对城乡统筹的协调和推动,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就需要将乡村社会资源,经济资源以及政治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帮助城乡由原来的分割独立的情况转变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结构。要相关政府机构加快制定有关振兴乡村的法律条文,同时也要完善与这些有关的配套的制度。因此,政府部门要快速地完成对农业产业经济有关的法律条文的评估,对其中与农业产业经济不相适应的法律条文进行清理或修订,使有关法律条文能够适应农业产业经济发展。通过对相关法律条文的解读,政府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加大对大中型农村企业的补助,促进相关企业人员在当地的落户。充分地发挥农村企业的作用。通过农村企业的规模扩展之后对人才的需求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强对政策的贯彻于落实,将政策细化,使乡村振兴过程当中,可以真正的为农村产业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章可循的法律条文,建立一个与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制环境,帮助农村居民建立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村企业,通过政府对企业进行扶持,扶持过后的企业,多余的资金投入到对社会的帮助之中。这样的帮扶模式可以帮助乡村企业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2]。
3.3加大投入力度
想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合理制定发展规划,就需要改革创新来促进乡村发展。这无疑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我们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当中,毫无疑问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麻烦。因此,在我们推进乡村振兴,还有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时,必须要结合农村实际的发展状况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文件要求,在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中,要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积极探索符合科学的对策。要想真正实现科技振兴以及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效益的提升,那么给予科技创新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工作足够的重视,具有很高的必要性。从农业科技创新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重点针对技术人员进行创新能力的培训工作,可以整体提升示范基地以及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域的建设效果。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走访座谈各地干部群众和文化专兼职人员,实地查看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对全市加强农村文化工作、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进行了调查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农村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发展农村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文化整体呈现出昂扬发展之势。宜城市农村文化发展当前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以广场舞为引领的群众文化活动自发兴起。这几年,广场舞以其简便易学、门槛低易组织、娱乐性和健身性兼而有之等特点,为广大妇女所接受,迅速从城市传向农村,成为我市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一个最大亮点。目前,全市227行政村(社区)村村都有跳广场舞的。有的镇(办)每个群众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都有。郑集镇初步统计,全镇有80余支广场舞队伍。广场舞的兴起让农村干部群众看到了农村文化活动的魅力,也激发了农村群众进一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玩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等不少传统节目也在群众的期盼中走上了舞台,健身器材开始遍布农村大小广场,健身步道在经济条件较好的镇(办)推出,农村(街区)公园建设也提上一些镇(办)村的工作日程。群众文化生活不断兴起,地方顺势而为,形成了一个亟待蓬勃发展的局面。
2、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建设不断跟进。按照省有关文件要求,宜城市10个镇(办)文化站已全部更名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中心设有图书阅览室、教育培训室、多功能活动厅,镇(办)政府所在地都建有文化活动广场,面积一般都在500平米以上。227行政村(社区)也按要求把村里原有的农家书屋改造成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都设有图书阅览室,还增设了电子阅览室、文化娱乐室。大多数行政村已经在村级办公场所附近修建了村级文化活动广场;有的镇(办)不仅实现了广场的全履盖,还在自然村落、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兴建了广场;有的镇(办)在修建村级文化活动广场时,还在附近增设了文体设施、儿童娱乐设施,大大丰富和方便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3、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成为自觉。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融入城市文明的今天,留住乡愁、留下记忆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保护农耕文化、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自觉在全市不断增强。行动较快、影响较大的有,流水多次举办过民俗文化节,刘猴争资千万在胡坪村打造民俗博物馆,流水欧集村正在筹建农耕文化展览馆等等。其他的,有的自发对传统村落、古寨、古居及其他文化古迹进行清理和保护;有的主动对本地传统文化剧目进行发掘和继承;有的积极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和传承;更有不少地方始终在思考,如何把村名文化、村组地名文化、村里历史人物、村里历史事件等等这些特有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今农村社会生活中,去展示、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去涵养、教化人们。
4、农村文化产业逐步发展。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一般需要与其他产业进行嫁接,以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宜城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最早的是农家乐,是以农村饮食文化相结合的产业,其中,小河高康、南营万洋、雷河鄂西等地较为有名。后来,又有现代农业与传统农耕文化相结合,产生的采摘园、种植园等等。文化产业发展到现在,更多的则是与旅游休闲相结合。在这方面,我市最为典型、最有成效的是近两年发展起来的醉美莺河。其他,如鄢城宋玉墓,王集庞居洞,流水欧乐寨、马头寨、松林寺,刘猴堂子、尹氏宗祠,小河莱公山,板桥少数民族特色村等等,都还在规划和建设中。而刘猴的石圣山,雷河的郭家台,孔湾的夫子崖、万寿寺等等,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有待成为开发的对象。
二、全市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尽管宜城全市农村文化建设现在处在一个向上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实际上问题更多、困难更大、矛盾更突出,更需要解决问题,更需要正确引导。
1、群众文化活动单一,参与群体单一。当前,农村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就是广场舞。这个活动从自发兴起到一枝独秀,既有其自身优势,也反映出农村留守妇女的需求,更说明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缺乏。妇女的广场舞能够兴起因为开展起来很容易,而开展其他活动往往会因活动场地、活动器材以及安全、环境等方面因素而受到制约。现在看,宜城市农村大多数人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其主要娱乐方式仍是抹牌赌博;年轻人农闲时主要靠看电视、上网打发时间,有的追剧,有的上网玩游戏,有的手机玩微信、玩抖音;一些留守孩子更是沉溺手机,既耽误学习又伤害身体。所以,总体上,全市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还是非常缺乏、非常单一的,迫切需要基层有组织、有目的地来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2、文化产品流于形式,文化服务需改进。文化部门送电影、送戏下乡活动开展较为正常,但多由于影片质量不高、群众需求不大、放映场地有限等,观看人员始终十分稀少;农家书屋在改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后,由于图书不多、更新不及时、群众读书需求少、位置不便利、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农家书屋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架设到村组的“村村响”群众反映一年到头也难得响一回。这些问题说明上级文化部门对群众真正的文化需求了解不够,提供的服务与日益兴起的广场舞等活动对接不够,没有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到回应群众需求上,用到改进服务方式上。在广场建设上,有的部门对广场位置、广场面积、建设标准提出的要求不切实际,不利于把广场建到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不利于广场小型化,不利于建设多个小广场。还有的部门认为体育器材、文体设施应配给学校,对村级文体设施配套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导致一些村至今还没有可供群众娱乐的文体设施。
3、改革后的镇、村文化服务部门功能缺失,指导管理缺位。镇级文化站改为综合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后,定性为民办非企业,经费缺乏,人员核减为2—3人;工资除站长与综改办签定合同达每年2.8万元外,其余人员一般每年在1.5—2万元之间;不少同志还肩负有包村驻点等工作任务,平时难以集中精力抓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指导督促服务跟不上,落实上级文化政策没有力度。村一级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因实为农家书屋改建,原本少有人管,现在设立不久,大多数村对其职责、任务、分管领导、具体管理人员未予明确,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没有运转,同样在农村群众心目中没有什么位置。
4、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不够,文化人才稀缺。由于经费缺乏、平时少有人重视,全市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严重滞后,除个别镇(办)稍有组织外,其他根本没有自己的宣传队伍。待到全市有大的宣传任务和比赛活动时,大多镇(办)只得利用群众自发创办的广场舞队临时培训后拉出来上场。同时,农村文化人才也十分短缺,特别是一些专业人才急需要发掘和培养。调研了解到,近几年,市里只举办过一次太极拳培训班,且时间太短,只有一个星期,仅学了点皮毛,回来后根本不能组织指导其他人学习。全市广场舞的指导员大多也是自己先跟着电视、电脑学习,尔后再培训队伍的。王集庞居村拿出的传统剧目二人转、黄梅戏等等都是自学自编自演的。在一些农村传统文化剧目的传承上,急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但实际愿学的人非常少;有些村会的人都六七十岁了,再没人学可能就要失传。
5、农村文化政策在基层落实不够,发展机遇没抓住。主要是中央的一些文化政策在基层落实不够好,农村文化发展的良好机遇没有抓住。比如,前些年我市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中,因未达到中央提出的“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标准而错失机遇,近年又提出了创建省级示范区,仍然因未达标而失去机遇。这两年,在镇文化站人员配备上,如按上级文件要求,应实行县聘乡用,每站不少于2人;现在只有鄢城落实到位。并且,政策还要求各地免费开放“三馆一站”,财政纳入预算进行补贴,其中拨给乡镇的每镇(办)国家补2.5万元,地方配套2.5万元。实际上宜城市从2017年才开始执行,且只把国家补贴的2.5万元拨给了乡镇,作为专门文化费用;而大多数镇(办)并没有把这笔费用拨给文化部门使用。
6、农村传统文化传承难,留住难。在农村文化工作被边缘化的今天,尤其是惯有的文化意识的缺乏和工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非常难。一是一些地方传统文化剧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因耗费精力大、起不到养家糊口作用等而少有人学。如,刘猴邓冲村的《麒麟送子》(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孔湾钟岗村的《五马破曹》(传统剧目)等至今没找到合适人选。二是群众接受到的传统民风民俗教育少、了解不多,农村多年活动开展少,经济不活跃,外出打工多,对传统文化的宣讲更是缺少阵地、缺少平台,农村有什么风俗、有什么习惯,不少年轻人完全不清楚。三是传统村落保存少,原有建筑格局被打破,古建筑保留少,器物发现少,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得不到有效保护。刘猴云台村有一地叫娘娘台,台前有一大片花栎树林,每天早上娘娘台上就云雾缭绕,村子由此得名;后来由于没有人保护,花栎树林被砍掉后,这一现象就一并消失了。四是因文物保护意识淡漠,保护措施不力,致使一些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遗迹遭到破坏。如流水余棚村的古景“赤山夕照”损毁非常严重,欧集村的古迹“一碗水”也被人为损坏。此类现象还多有存在。
7、农村文化产业打造难,扶持难。宜城市不少地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主要还是盯着文化旅游产业。但发展到现在,除了流水的醉美莺河,还有些旅游休闲价值,还有些经济效益,给群众带来了些好处。但我们了解到,莺河的质量和档次并不高,农耕文化元素东拼西凑的很多,景区规模小、占地面积小,但就是这样一个景区,现投入在千万元以上。可见,要发展这样的文化旅游产业,资金压力会很大,规划能力、设计水平、建设档次还不一定跟得上来。这也是流水欧集、马头、刘猴钱湾等一些地方,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源却一时难以发展起来的原因。但还是感到,这些产业始终没有迈开步子或者没有起步,既有其自身的原因,也与宜城市产业发展方向、旅游产业谋划布局、领导战略决策力和政策扶持力度等等有着较大的关系。
8、农村文化产业思路不开阔,创新意识不强。说到农村文化产业,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多数还是离不开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而实际上许多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家餐饮、农家庭院、农家房屋、农家器物、农耕用具、农村种养殖、农村典型人物、农村生活环境、农村传统编制、农村特色产品制造等等,其实都是农村文化的一部分,都可以贴上文化标签,都可以打造成农村文化产业。但是这些年来,除了梅缘农资今年举办过“十泉食美”稻香节、把稻米贴上了文化标签外,其他的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创举。这说明在大家思想当中还没有这方面的概念,还没有认真思考过,也没有行动过。可见,大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眼界还不宽,思路还是狭隘的;要么说明大家缺乏积极作为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还在等着天上掉下馅饼。
三、全市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几点建议
结合调研了解到的宜城市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主要就下一步市里如何高点定位、科学谋划、有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实施提几点建议:
1、正确认识,科学决策。要充分认识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五大振兴之一,必不可少,不可或缺。因为文化振兴是振兴的魂,只有有了魂,乡村振兴才能形神兼备,才有灵气,才有内涵。否则就是单调的发展,不是真正的振兴。作为决策者,不可只谈发展,不谈振兴,必须思考振兴之魂,必须融文化于发展。其次,要正确认识文化的性质和特点,认真学习、研究、掌握乡村文化建设的规律和特殊性。文化是多元的,文化是宽泛的,文化是独特的,文化是包容的,文化又是系统的;如何把握,如何推进?对决策者来说,更是一个难题,但不是无解这题。决策者唯有据实而行,科学施策,精准发力,才可能取得突破,才可能有所成效。
2、总览全局,统筹谋划。长久做好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不仅要站在乡村振兴的高度去对待去推进,还应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去谋划去落实。既要综合考虑农村文化与农村产业、农村人才、农村生态等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问题,还要考虑农村文化与农村教育、与农村人口、与农村经济、与农村社会治理、与民族团结等其他工作如何衔接、如何照应的问题。总之,是希望市级层面有一个考虑周全的、涉及方方面面的乡村文化振兴的总盘子;既有长期的、总体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划,又有近期的、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同时,也建议每个镇(办)、每个村都研究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或规划。比如,镇里、村里有什么文化资源,都一一摆出来,哪些需要发掘、哪些需要传承、哪些需要作为文化元素、哪些需要展示、哪些需要打造成产业,要有所思考、有所打算;没有文化资源的,有什么创新的点子、想做些什么文章,也要摆出来,也要进行谋划。这也可以让领导摸清大家的底子,摸清大家的思路,便于通盘考虑,科学谋划,合理部署,统筹推进。
3、把握重点,着力推进。全市乡村文化振兴既包括群众文化活动的振兴,也包括传统农耕文化的振兴,还包括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振兴等,内容多,头绪多,困难多,问题多。建议从解决问题、积极引导出发,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要切实抓好当前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解决好群众的所需所盼;另一面是要切实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尤其应在文化旅游产业上力争实现更大突破。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要围绕群众需求,着力引导各地建好村级群众文化活动广场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活动场地和文体设施,理顺农村文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好中央文化政策和上级有关要求。对文化旅游产业,市级领导要真重视、真发展,要拿在手中,用好政策,用好资源,重点扶持,重点打造,力争形成品牌,形成亮点,全力追赶周边县(市)。
,走访座谈各地干部群众和文化专兼职人员,实地查看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对全市加强农村文化工作、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进行了调查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农村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发展农村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文化整体呈现出昂扬发展之势。宜城市农村文化发展当前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以广场舞为引领的群众文化活动自发兴起。这几年,广场舞以其简便易学、门槛低易组织、娱乐性和健身性兼而有之等特点,为广大妇女所接受,迅速从城市传向农村,成为我市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一个最大亮点。目前,全市227行政村(社区)村村都有跳广场舞的。有的镇(办)每个群众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都有。郑集镇初步统计,全镇有80余支广场舞队伍。广场舞的兴起让农村干部群众看到了农村文化活动的魅力,也激发了农村群众进一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玩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等不少传统节目也在群众的期盼中走上了舞台,健身器材开始遍布农村大小广场,健身步道在经济条件较好的镇(办)推出,农村(街区)公园建设也提上一些镇(办)村的工作日程。群众文化生活不断兴起,地方顺势而为,形成了一个亟待蓬勃发展的局面。
2、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建设不断跟进。按照省有关文件要求,宜城市10个镇(办)文化站已全部更名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中心设有图书阅览室、教育培训室、多功能活动厅,镇(办)政府所在地都建有文化活动广场,面积一般都在500平米以上。227行政村(社区)也按要求把村里原有的农家书屋改造成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都设有图书阅览室,还增设了电子阅览室、文化娱乐室。大多数行政村已经在村级办公场所附近修建了村级文化活动广场;有的镇(办)不仅实现了广场的全履盖,还在自然村落、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兴建了广场;有的镇(办)在修建村级文化活动广场时,还在附近增设了文体设施、儿童娱乐设施,大大丰富和方便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3、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成为自觉。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融入城市文明的今天,留住乡愁、留下记忆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保护农耕文化、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自觉在全市不断增强。行动较快、影响较大的有,流水多次举办过民俗文化节,刘猴争资千万在胡坪村打造民俗博物馆,流水欧集村正在筹建农耕文化展览馆等等。其他的,有的自发对传统村落、古寨、古居及其他文化古迹进行清理和保护;有的主动对本地传统文化剧目进行发掘和继承;有的积极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和传承;更有不少地方始终在思考,如何把村名文化、村组地名文化、村里历史人物、村里历史事件等等这些特有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今农村社会生活中,去展示、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去涵养、教化人们。
4、农村文化产业逐步发展。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一般需要与其他产业进行嫁接,以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宜城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最早的是农家乐,是以农村饮食文化相结合的产业,其中,小河高康、南营万洋、雷河鄂西等地较为有名。后来,又有现代农业与传统农耕文化相结合,产生的采摘园、种植园等等。文化产业发展到现在,更多的则是与旅游休闲相结合。在这方面,我市最为典型、最有成效的是近两年发展起来的醉美莺河。其他,如鄢城宋玉墓,王集庞居洞,流水欧乐寨、马头寨、松林寺,刘猴堂子、尹氏宗祠,小河莱公山,板桥少数民族特色村等等,都还在规划和建设中。而刘猴的石圣山,雷河的郭家台,孔湾的夫子崖、万寿寺等等,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有待成为开发的对象。
二、全市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尽管宜城全市农村文化建设现在处在一个向上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实际上问题更多、困难更大、矛盾更突出,更需要解决问题,更需要正确引导。
1、群众文化活动单一,参与群体单一。当前,农村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就是广场舞。这个活动从自发兴起到一枝独秀,既有其自身优势,也反映出农村留守妇女的需求,更说明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缺乏。妇女的广场舞能够兴起因为开展起来很容易,而开展其他活动往往会因活动场地、活动器材以及安全、环境等方面因素而受到制约。现在看,宜城市农村大多数人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其主要娱乐方式仍是抹牌赌博;年轻人农闲时主要靠看电视、上网打发时间,有的追剧,有的上网玩游戏,有的手机玩微信、玩抖音;一些留守孩子更是沉溺手机,既耽误学习又伤害身体。所以,总体上,全市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还是非常缺乏、非常单一的,迫切需要基层有组织、有目的地来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2、文化产品流于形式,文化服务需改进。文化部门送电影、送戏下乡活动开展较为正常,但多由于影片质量不高、群众需求不大、放映场地有限等,观看人员始终十分稀少;农家书屋在改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后,由于图书不多、更新不及时、群众读书需求少、位置不便利、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农家书屋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架设到村组的“村村响”群众反映一年到头也难得响一回。这些问题说明上级文化部门对群众真正的文化需求了解不够,提供的服务与日益兴起的广场舞等活动对接不够,没有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到回应群众需求上,用到改进服务方式上。在广场建设上,有的部门对广场位置、广场面积、建设标准提出的要求不切实际,不利于把广场建到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不利于广场小型化,不利于建设多个小广场。还有的部门认为体育器材、文体设施应配给学校,对村级文体设施配套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导致一些村至今还没有可供群众娱乐的文体设施。
3、改革后的镇、村文化服务部门功能缺失,指导管理缺位。镇级文化站改为综合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后,定性为民办非企业,经费缺乏,人员核减为2—3人;工资除站长与综改办签定合同达每年2.8万元外,其余人员一般每年在1.5—2万元之间;不少同志还肩负有包村驻点等工作任务,平时难以集中精力抓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指导督促服务跟不上,落实上级文化政策没有力度。村一级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因实为农家书屋改建,原本少有人管,现在设立不久,大多数村对其职责、任务、分管领导、具体管理人员未予明确,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没有运转,同样在农村群众心目中没有什么位置。
4、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不够,文化人才稀缺。由于经费缺乏、平时少有人重视,全市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严重滞后,除个别镇(办)稍有组织外,其他根本没有自己的宣传队伍。待到全市有大的宣传任务和比赛活动时,大多镇(办)只得利用群众自发创办的广场舞队临时培训后拉出来上场。同时,农村文化人才也十分短缺,特别是一些专业人才急需要发掘和培养。调研了解到,近几年,市里只举办过一次太极拳培训班,且时间太短,只有一个星期,仅学了点皮毛,回来后根本不能组织指导其他人学习。全市广场舞的指导员大多也是自己先跟着电视、电脑学习,尔后再培训队伍的。王集庞居村拿出的传统剧目二人转、黄梅戏等等都是自学自编自演的。在一些农村传统文化剧目的传承上,急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但实际愿学的人非常少;有些村会的人都六七十岁了,再没人学可能就要失传。
5、农村文化政策在基层落实不够,发展机遇没抓住。主要是中央的一些文化政策在基层落实不够好,农村文化发展的良好机遇没有抓住。比如,前些年我市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中,因未达到中央提出的“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标准而错失机遇,近年又提出了创建省级示范区,仍然因未达标而失去机遇。这两年,在镇文化站人员配备上,如按上级文件要求,应实行县聘乡用,每站不少于2人;现在只有鄢城落实到位。并且,政策还要求各地免费开放“三馆一站”,财政纳入预算进行补贴,其中拨给乡镇的每镇(办)国家补2.5万元,地方配套2.5万元。实际上宜城市从2017年才开始执行,且只把国家补贴的2.5万元拨给了乡镇,作为专门文化费用;而大多数镇(办)并没有把这笔费用拨给文化部门使用。
6、农村传统文化传承难,留住难。在农村文化工作被边缘化的今天,尤其是惯有的文化意识的缺乏和工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非常难。一是一些地方传统文化剧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因耗费精力大、起不到养家糊口作用等而少有人学。如,刘猴邓冲村的《麒麟送子》(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孔湾钟岗村的《五马破曹》(传统剧目)等至今没找到合适人选。二是群众接受到的传统民风民俗教育少、了解不多,农村多年活动开展少,经济不活跃,外出打工多,对传统文化的宣讲更是缺少阵地、缺少平台,农村有什么风俗、有什么习惯,不少年轻人完全不清楚。三是传统村落保存少,原有建筑格局被打破,古建筑保留少,器物发现少,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得不到有效保护。刘猴云台村有一地叫娘娘台,台前有一大片花栎树林,每天早上娘娘台上就云雾缭绕,村子由此得名;后来由于没有人保护,花栎树林被砍掉后,这一现象就一并消失了。四是因文物保护意识淡漠,保护措施不力,致使一些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遗迹遭到破坏。如流水余棚村的古景“赤山夕照”损毁非常严重,欧集村的古迹“一碗水”也被人为损坏。此类现象还多有存在。
7、农村文化产业打造难,扶持难。宜城市不少地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主要还是盯着文化旅游产业。但发展到现在,除了流水的醉美莺河,还有些旅游休闲价值,还有些经济效益,给群众带来了些好处。但我们了解到,莺河的质量和档次并不高,农耕文化元素东拼西凑的很多,景区规模小、占地面积小,但就是这样一个景区,现投入在千万元以上。可见,要发展这样的文化旅游产业,资金压力会很大,规划能力、设计水平、建设档次还不一定跟得上来。这也是流水欧集、马头、刘猴钱湾等一些地方,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源却一时难以发展起来的原因。但还是感到,这些产业始终没有迈开步子或者没有起步,既有其自身的原因,也与宜城市产业发展方向、旅游产业谋划布局、领导战略决策力和政策扶持力度等等有着较大的关系。
8、农村文化产业思路不开阔,创新意识不强。说到农村文化产业,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多数还是离不开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而实际上许多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家餐饮、农家庭院、农家房屋、农家器物、农耕用具、农村种养殖、农村典型人物、农村生活环境、农村传统编制、农村特色产品制造等等,其实都是农村文化的一部分,都可以贴上文化标签,都可以打造成农村文化产业。但是这些年来,除了梅缘农资今年举办过“十泉食美”稻香节、把稻米贴上了文化标签外,其他的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创举。这说明在大家思想当中还没有这方面的概念,还没有认真思考过,也没有行动过。可见,大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眼界还不宽,思路还是狭隘的;要么说明大家缺乏积极作为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还在等着天上掉下馅饼。
三、全市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几点建议
结合调研了解到的宜城市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主要就下一步市里如何高点定位、科学谋划、有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实施提几点建议:
1、正确认识,科学决策。要充分认识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五大振兴之一,必不可少,不可或缺。因为文化振兴是振兴的魂,只有有了魂,乡村振兴才能形神兼备,才有灵气,才有内涵。否则就是单调的发展,不是真正的振兴。作为决策者,不可只谈发展,不谈振兴,必须思考振兴之魂,必须融文化于发展。其次,要正确认识文化的性质和特点,认真学习、研究、掌握乡村文化建设的规律和特殊性。文化是多元的,文化是宽泛的,文化是独特的,文化是包容的,文化又是系统的;如何把握,如何推进?对决策者来说,更是一个难题,但不是无解这题。决策者唯有据实而行,科学施策,精准发力,才可能取得突破,才可能有所成效。
2、总览全局,统筹谋划。长久做好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不仅要站在乡村振兴的高度去对待去推进,还应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去谋划去落实。既要综合考虑农村文化与农村产业、农村人才、农村生态等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问题,还要考虑农村文化与农村教育、与农村人口、与农村经济、与农村社会治理、与民族团结等其他工作如何衔接、如何照应的问题。总之,是希望市级层面有一个考虑周全的、涉及方方面面的乡村文化振兴的总盘子;既有长期的、总体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划,又有近期的、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同时,也建议每个镇(办)、每个村都研究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或规划。比如,镇里、村里有什么文化资源,都一一摆出来,哪些需要发掘、哪些需要传承、哪些需要作为文化元素、哪些需要展示、哪些需要打造成产业,要有所思考、有所打算;没有文化资源的,有什么创新的点子、想做些什么文章,也要摆出来,也要进行谋划。这也可以让领导摸清大家的底子,摸清大家的思路,便于通盘考虑,科学谋划,合理部署,统筹推进。
3、把握重点,着力推进。全市乡村文化振兴既包括群众文化活动的振兴,也包括传统农耕文化的振兴,还包括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振兴等,内容多,头绪多,困难多,问题多。建议从解决问题、积极引导出发,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要切实抓好当前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解决好群众的所需所盼;另一面是要切实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尤其应在文化旅游产业上力争实现更大突破。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要围绕群众需求,着力引导各地建好村级群众文化活动广场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活动场地和文体设施,理顺农村文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好中央文化政策和上级有关要求。对文化旅游产业,市级领导要真重视、真发展,要拿在手中,用好政策,用好资源,重点扶持,重点打造,力争形成品牌,形成亮点,全力追赶周边县(市)。
走访座谈各地干部群众和文化专兼职人员,实地查看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对全市加强农村文化工作、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进行了调查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农村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发展农村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文化整体呈现出昂扬发展之势。宜城市农村文化发展当前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以广场舞为引领的群众文化活动自发兴起。这几年,广场舞以其简便易学、门槛低易组织、娱乐性和健身性兼而有之等特点,为广大妇女所接受,迅速从城市传向农村,成为我市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一个最大亮点。目前,全市227行政村(社区)村村都有跳广场舞的。有的镇(办)每个群众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都有。郑集镇初步统计,全镇有80余支广场舞队伍。广场舞的兴起让农村干部群众看到了农村文化活动的魅力,也激发了农村群众进一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玩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等不少传统节目也在群众的期盼中走上了舞台,健身器材开始遍布农村大小广场,健身步道在经济条件较好的镇(办)推出,农村(街区)公园建设也提上一些镇(办)村的工作日程。群众文化生活不断兴起,地方顺势而为,形成了一个亟待蓬勃发展的局面。
2、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建设不断跟进。按照省有关文件要求,宜城市10个镇(办)文化站已全部更名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中心设有图书阅览室、教育培训室、多功能活动厅,镇(办)政府所在地都建有文化活动广场,面积一般都在500平米以上。227行政村(社区)也按要求把村里原有的农家书屋改造成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都设有图书阅览室,还增设了电子阅览室、文化娱乐室。大多数行政村已经在村级办公场所附近修建了村级文化活动广场;有的镇(办)不仅实现了广场的全履盖,还在自然村落、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兴建了广场;有的镇(办)在修建村级文化活动广场时,还在附近增设了文体设施、儿童娱乐设施,大大丰富和方便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3、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成为自觉。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融入城市文明的今天,留住乡愁、留下记忆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保护农耕文化、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自觉在全市不断增强。行动较快、影响较大的有,流水多次举办过民俗文化节,刘猴争资千万在胡坪村打造民俗博物馆,流水欧集村正在筹建农耕文化展览馆等等。其他的,有的自发对传统村落、古寨、古居及其他文化古迹进行清理和保护;有的主动对本地传统文化剧目进行发掘和继承;有的积极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和传承;更有不少地方始终在思考,如何把村名文化、村组地名文化、村里历史人物、村里历史事件等等这些特有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今农村社会生活中,去展示、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去涵养、教化人们。
4、农村文化产业逐步发展。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一般需要与其他产业进行嫁接,以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宜城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最早的是农家乐,是以农村饮食文化相结合的产业,其中,小河高康、南营万洋、雷河鄂西等地较为有名。后来,又有现代农业与传统农耕文化相结合,产生的采摘园、种植园等等。文化产业发展到现在,更多的则是与旅游休闲相结合。在这方面,我市最为典型、最有成效的是近两年发展起来的醉美莺河。其他,如鄢城宋玉墓,王集庞居洞,流水欧乐寨、马头寨、松林寺,刘猴堂子、尹氏宗祠,小河莱公山,板桥少数民族特色村等等,都还在规划和建设中。而刘猴的石圣山,雷河的郭家台,孔湾的夫子崖、万寿寺等等,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有待成为开发的对象。
二、全市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尽管宜城全市农村文化建设现在处在一个向上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实际上问题更多、困难更大、矛盾更突出,更需要解决问题,更需要正确引导。
1、群众文化活动单一,参与群体单一。当前,农村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就是广场舞。这个活动从自发兴起到一枝独秀,既有其自身优势,也反映出农村留守妇女的需求,更说明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缺乏。妇女的广场舞能够兴起因为开展起来很容易,而开展其他活动往往会因活动场地、活动器材以及安全、环境等方面因素而受到制约。现在看,宜城市农村大多数人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其主要娱乐方式仍是抹牌赌博;年轻人农闲时主要靠看电视、上网打发时间,有的追剧,有的上网玩游戏,有的手机玩微信、玩抖音;一些留守孩子更是沉溺手机,既耽误学习又伤害身体。所以,总体上,全市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还是非常缺乏、非常单一的,迫切需要基层有组织、有目的地来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2、文化产品流于形式,文化服务需改进。文化部门送电影、送戏下乡活动开展较为正常,但多由于影片质量不高、群众需求不大、放映场地有限等,观看人员始终十分稀少;农家书屋在改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后,由于图书不多、更新不及时、群众读书需求少、位置不便利、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农家书屋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架设到村组的“村村响”群众反映一年到头也难得响一回。这些问题说明上级文化部门对群众真正的文化需求了解不够,提供的服务与日益兴起的广场舞等活动对接不够,没有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到回应群众需求上,用到改进服务方式上。在广场建设上,有的部门对广场位置、广场面积、建设标准提出的要求不切实际,不利于把广场建到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不利于广场小型化,不利于建设多个小广场。还有的部门认为体育器材、文体设施应配给学校,对村级文体设施配套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导致一些村至今还没有可供群众娱乐的文体设施。
3、改革后的镇、村文化服务部门功能缺失,指导管理缺位。镇级文化站改为综合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后,定性为民办非企业,经费缺乏,人员核减为2—3人;工资除站长与综改办签定合同达每年2.8万元外,其余人员一般每年在1.5—2万元之间;不少同志还肩负有包村驻点等工作任务,平时难以集中精力抓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指导督促服务跟不上,落实上级文化政策没有力度。村一级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因实为农家书屋改建,原本少有人管,现在设立不久,大多数村对其职责、任务、分管领导、具体管理人员未予明确,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没有运转,同样在农村群众心目中没有什么位置。
4、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不够,文化人才稀缺。由于经费缺乏、平时少有人重视,全市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严重滞后,除个别镇(办)稍有组织外,其他根本没有自己的宣传队伍。待到全市有大的宣传任务和比赛活动时,大多镇(办)只得利用群众自发创办的广场舞队临时培训后拉出来上场。同时,农村文化人才也十分短缺,特别是一些专业人才急需要发掘和培养。调研了解到,近几年,市里只举办过一次太极拳培训班,且时间太短,只有一个星期,仅学了点皮毛,回来后根本不能组织指导其他人学习。全市广场舞的指导员大多也是自己先跟着电视、电脑学习,尔后再培训队伍的。王集庞居村拿出的传统剧目二人转、黄梅戏等等都是自学自编自演的。在一些农村传统文化剧目的传承上,急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但实际愿学的人非常少;有些村会的人都六七十岁了,再没人学可能就要失传。
5、农村文化政策在基层落实不够,发展机遇没抓住。主要是中央的一些文化政策在基层落实不够好,农村文化发展的良好机遇没有抓住。比如,前些年我市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中,因未达到中央提出的“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标准而错失机遇,近年又提出了创建省级示范区,仍然因未达标而失去机遇。这两年,在镇文化站人员配备上,如按上级文件要求,应实行县聘乡用,每站不少于2人;现在只有鄢城落实到位。并且,政策还要求各地免费开放“三馆一站”,财政纳入预算进行补贴,其中拨给乡镇的每镇(办)国家补2.5万元,地方配套2.5万元。实际上宜城市从2017年才开始执行,且只把国家补贴的2.5万元拨给了乡镇,作为专门文化费用;而大多数镇(办)并没有把这笔费用拨给文化部门使用。
6、农村传统文化传承难,留住难。在农村文化工作被边缘化的今天,尤其是惯有的文化意识的缺乏和工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非常难。一是一些地方传统文化剧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因耗费精力大、起不到养家糊口作用等而少有人学。如,刘猴邓冲村的《麒麟送子》(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孔湾钟岗村的《五马破曹》(传统剧目)等至今没找到合适人选。二是群众接受到的传统民风民俗教育少、了解不多,农村多年活动开展少,经济不活跃,外出打工多,对传统文化的宣讲更是缺少阵地、缺少平台,农村有什么风俗、有什么习惯,不少年轻人完全不清楚。三是传统村落保存少,原有建筑格局被打破,古建筑保留少,器物发现少,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得不到有效保护。刘猴云台村有一地叫娘娘台,台前有一大片花栎树林,每天早上娘娘台上就云雾缭绕,村子由此得名;后来由于没有人保护,花栎树林被砍掉后,这一现象就一并消失了。四是因文物保护意识淡漠,保护措施不力,致使一些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遗迹遭到破坏。如流水余棚村的古景“赤山夕照”损毁非常严重,欧集村的古迹“一碗水”也被人为损坏。此类现象还多有存在。
7、农村文化产业打造难,扶持难。宜城市不少地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主要还是盯着文化旅游产业。但发展到现在,除了流水的醉美莺河,还有些旅游休闲价值,还有些经济效益,给群众带来了些好处。但我们了解到,莺河的质量和档次并不高,农耕文化元素东拼西凑的很多,景区规模小、占地面积小,但就是这样一个景区,现投入在千万元以上。可见,要发展这样的文化旅游产业,资金压力会很大,规划能力、设计水平、建设档次还不一定跟得上来。这也是流水欧集、马头、刘猴钱湾等一些地方,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源却一时难以发展起来的原因。但还是感到,这些产业始终没有迈开步子或者没有起步,既有其自身的原因,也与宜城市产业发展方向、旅游产业谋划布局、领导战略决策力和政策扶持力度等等有着较大的关系。
8、农村文化产业思路不开阔,创新意识不强。说到农村文化产业,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多数还是离不开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而实际上许多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家餐饮、农家庭院、农家房屋、农家器物、农耕用具、农村种养殖、农村典型人物、农村生活环境、农村传统编制、农村特色产品制造等等,其实都是农村文化的一部分,都可以贴上文化标签,都可以打造成农村文化产业。但是这些年来,除了梅缘农资今年举办过“十泉食美”稻香节、把稻米贴上了文化标签外,其他的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创举。这说明在大家思想当中还没有这方面的概念,还没有认真思考过,也没有行动过。可见,大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眼界还不宽,思路还是狭隘的;要么说明大家缺乏积极作为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还在等着天上掉下馅饼。
三、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几点建议
结合调研了解到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主要就下一步如何高点定位、科学谋划、有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实施提几点建议:
1、正确认识,科学决策。要充分认识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五大振兴之一,必不可少,不可或缺。因为文化振兴是振兴的魂,只有有了魂,乡村振兴才能形神兼备,才有灵气,才有内涵。否则就是单调的发展,不是真正的振兴。作为决策者,不可只谈发展,不谈振兴,必须思考振兴之魂,必须融文化于发展。其次,要正确认识文化的性质和特点,认真学习、研究、掌握乡村文化建设的规律和特殊性。文化是多元的,文化是宽泛的,文化是独特的,文化是包容的,文化又是系统的;如何把握,如何推进?对决策者来说,更是一个难题,但不是无解这题。决策者唯有据实而行,科学施策,精准发力,才可能取得突破,才可能有所成效。
【关键词】 苏商 经济转型 品牌战略 品牌强省
一、苏商品牌战略现状与存在问题
中国近代工业史上,作为浙商、潮商、徽商、晋商等五大商帮之一的苏商,在荣宗敬、荣德生,杨宗濂、杨宗翰,周舜卿,薛南溟,唐定谦、蔡缄等人“实业救国”号召的引领下,掀起了振兴民族工商业的热潮,从1895年到1911年,“苏商”共有218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4252万元,占全国新办民族工业的50%,产业涉及丝绸、棉布纺织印染,粮食、茶叶种植加工,日用化工等,培育出一批如“福新面粉”“申新纺织”等令国人自豪,与洋货抗争的民族品牌。
1978年,我国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历史性变革,无疑为“苏商”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乡村工业蓬勃兴旺,资本市场逐步解禁,一代“新苏商”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壮大。据统计,截至2009年,全省共有各类“苏商”企业近百万家,几乎涵盖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年创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34061亿元,贸易遍及世界各国。
如果说,当今中国是巨大的世界工厂,那么“苏商”就应当是这个工厂的核心车间或中坚力量。经济增长年均12.6%,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进出口总额4000亿美元,年销售过百亿的企业超100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9%,世界排名500强的企业,有381家在江苏落户。一组组数据足以说明其发展势头异常强劲。但是,在这些骄人业绩的背后,仍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实质性问题,那就是“苏商”的品牌战略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由于国际市场疲软,“苏商”企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出口订单锐减,产品交货期缩短,使得生产力急速膨胀的外贸企业不堪重压,尤其是服装纺织业普遍开工不足,超过半数的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残酷的现实,给“苏商”敲响了警钟。
著名营销学家拉里・莱特曾经精辟的指出“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为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办法是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事实上,“苏商”恰恰就缺少这些占统治地位的品牌。据相关资料显示:江苏经济总量虽已稳居全国第二,但自主品牌的拥有量只能屈居第五,大量的“苏商”企业均属加工型厂家,主要靠承揽加工配套产品或生产贴牌产品生存。由此产生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苏商”生产的产品遍布全球各地,市场上却很少看到江苏的品牌,“苏商”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却只能获得微薄的加工费。尤其是风险来临时,“苏商”的境况最惨、最悲壮。付出与收入不相符,风险与收益不匹配。为什么?只因为“苏商”品牌在市场中并没有完全立足,“苏商”企业不同程度的受制于人,没有话语权。由此可见,仅有“世界工厂”的美誉是不够的,“苏商”必须要有自主的品牌,能赢得消费者,在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
论及“苏商”品牌战略现状,有几个普遍现象令人担忧:其一,只有工厂,没有品牌。为数不少的企业家们,任劳任怨的“为他人作嫁衣裳”,长期满足于加工承揽,生产贴牌产品,至今不去设法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其二,有品牌,却没有品牌的经营理念。一些企业只把品牌当作普通的商标名称,品牌的定位不准确,品牌策划、品牌管理、品牌维护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其三,品牌质量不高,在市场上叫不响。据相关资料显示:江苏全省共有品牌注册产品数十万件,但其中拥有省级和国家级的名牌产品不足800个,产值仅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比重的25%。
造成“苏商”企业品牌战略现状滞后的原因是复杂的,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
主观方面:因为“苏商”企业很大成分上是家族式企业,企业家们多数是由新式农民转化而来,文化层次不高,传统意识浓厚,对品牌在市场中的作用缺少足够的认识。
客观方面:一是众多“苏商”企业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乡镇工业、村办企业演化而来,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乏,而品牌建设需要长期的资金、技术支持,经营者能力有限。二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时间较短,而品牌的确立需要长期的文化积淀和市场考验。三是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市场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绝,企业维护品牌成本过高。四是社会消费者盲目崇拜外来货,对本土品牌缺少情感与忠诚度,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苏商”品牌战略工作的实施。
二、苏商品牌战略应具备的几种理念
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使得商品市场的竞争由传统的供求竞争、价格竞争转变为品牌竞争。大卫・奥格威认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品牌同时也因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以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由此可见,品牌的内涵极其丰富,竞争是全方位的。所以,在制定和实施品牌战略过程中,应当具有以下几种现代经营理念。
1、产品经营与品牌经营同步进行的理念
“苏商”企业往往重视产品经营而忽视品牌经营,因为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产品经营似乎更便捷、更直观,而且投入少,见效快。因此,在传统的经营理念中,“苏商”企业的生存往往是靠加工、销售产品,发展方式是粗放式的扩大生产规模。他们认为品牌只是产品的名称,并不重要。实际上,企业营销产品的同时,也存在着营销品牌的行为,企业产品的质量、服务、信誉、文化等诸多因素,最终都将沉淀、并积累于品牌之中,而品牌对产品具有反作用力,一旦市场认可了某种品牌,它将转化为生产者的荣誉感与责任感,消费者的信任感与忠诚度,能为企业提高质量水平,减少营销成本,增加附加值,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2、短期利益与持久利益统筹兼顾的理念
品牌的确立往往需要漫长的培育与不断地验证,一个成功的品牌要靠几代人的积累。如杰尼亚西服一套能卖出13万元,是经营者坚持品牌经营近百年的结果。路易・威登皮包售价过万元,缘于其制造专业化、规范化的运作与品牌维护。而“苏商”企业大都由乡镇企业演变而来,或是乡镇企业的复制品。企业家首先考虑的是谋生,缺乏长远的战略思考,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过分重视眼前效益,对品牌建设热情不高,热效不长,使得一些原本有发展前景的品牌中途夭折,令人痛惜。因此,企业在考虑短期生存利益的同时,也要着眼于持久发展的利益。
3、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互为促动的理念
品牌也是一种文化,企业的创新、创牌更离不开文化,“苏商”企业应当正确处理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有了社会民族文化的底蕴,品牌才有了根。有了企业文化的特质差异,品牌才能有自己的立足之本。现实中,有的企业往往片面强调企业文化,忽视了民族文化,最终只能昙花一现。也有的企业只追逐民族文化,忽视了企业文化,结果长期混同于一般,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品牌的存在价值。可见,只有使这两种文化交叉互容,才能有品牌的健康发展。
4、企业功德与社会公德相互溶合的理念
品牌是为企业利益最大化服务的,但这种最大化的利益是通过为消费者服务、为社会服务实现的,所以任何品牌必须首先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消费者在注重品牌直接利益的同时,也应当关注社会公德、公共环境等相关因素,如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对环境造成污染,用工形式与员工待遇缺少人性化,经营者见利忘义,没有社会责任感等,往往会使得品牌黯然失色,为社会与消费者所抛弃。
三、苏商品牌战略应整合三方资源
“苏商”品牌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充分整合企业、政府、社会三方资源,致力打造和谐的内外部环境。
1、“苏商”企业
企业是实施品牌战略的最基本要素,它既是品牌的承载者,又是直接受益者,品牌的创建首先要从企业做起,这就要求“苏商”企业必须具备四项基本条件。
(1)决策者、经营团队、全体员工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品牌意识与品牌经营理念。坚持将品牌视为企业的生命线,并能在企业创办、经营、未来发展过程中予以贯彻。
(2)有一支品牌建设专业队伍。企业可以通过培养自身的品牌专业人员或聘请品牌顾问的方式组建一支专业团队,为企业品牌策划、定位服务。
(3)健全品牌管理与维护的相关制度。品牌应当是企业的一种稀缺性资源,需要有计划的管理与维护,保证其应有的品质,任何无节制的使用资源的方式都将对企业品牌造成伤害。
(4)重视品牌创新工作。品牌是动态的,不能一劳永逸,随着社会观念改变,科技进步,消费者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在变化。因此,任何一种品牌都需要不断创新,提高技术含量,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2、各地政府
品牌战略的重要性与系统性,决定了各地、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当投身其中,通过法律、政策、公共管理与服务等,推动与保障品牌战略的实施。
(1)培训与指导。我国目前对许多类专业人员做出了相关的资格准入要求,如会计、工程、技术、法律等。建议应当将品牌专业人员列入其中,在对企业相关资质审核把关的同时,也对企业经营者、包括品牌专业人员做出具体的要求,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培训指导,为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供人才保障服务。
(2)政策、法律保障。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对实施品牌战略有着巨大的破坏作用,企业维权不但要付出巨大的成本,而且往往收获甚微。所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不但要对企业创牌给予政策上的扶持,更应充分利用《商标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武器为企业保驾护航。
(3)舆论引领与监督。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一方面发挥舆论引领作用,为实施“苏商”品牌战略宣传造势,另一方面运用舆论监督手段,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商贩进行抨击,不断净化市场环境。
3、消费者与社会公众意识
一个好的品牌不仅是企业的财富,也是社会的财富、消费者的财富,这就需要广大消费者与全社会共同维护,但如今我国民众对民族品牌的情感与认识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一是追求品牌,但更关注价格,热衷于购买假冒商品。二是追逐外来品牌,甚至宁愿花费高价购买“留过洋”的贴牌商品。这表现出人们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贪图小便宜,盲目崇拜,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民族品牌的培育、生存与发展。
其实,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民族品牌之所以立足市场、长盛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众忠诚于自己的民族品牌,如韩国以开自己国家生产的车、穿国产品牌的服装为荣,即使是最普通的日用品,也多自觉使用本土产品,客观上造成进口商品价格远低于本土商品仍很难打开市场的局面。
因此,培育民族的健康心理,提高社会公众素质,形成用本土产品,爱“苏商”品牌的民众意识,形成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支持民族工商业的社会氛围,是推动“苏商”品牌战略顺利实施的一项不可忽视且任重道远的任务。
我国三十多年的改革,跨越了一些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创造了中国奇迹。但是,我们仍应看到差距,居安思危,励精图治。我们坚信,有了“苏商”企业、各地政府、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江苏商人定能在新时期实现新的跨越,让“苏商”品牌誉满全球。
【参考文献】
(一)经营者缺乏品牌营销意识
目前许多农业生产者经营的核心不是品牌而是农产品,缺乏品牌形象实力的营造,将品牌仅仅视同为商标,大多是注重品牌的识别功能和促销功能,将其打造成名牌的意识不强,不能有效地开展品牌经营。许多优质特产因无注册品牌,导致农产品土味浓,精品少,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优势和价格优势不强。
(二)农产品品牌营销的中介组织缺失,产业化龙头企业力量薄弱
在农产品品牌营销过程中,农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农业生产者大多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东家萝卜西家菜,生产规模小,总产量也小,没有规模效益,从而也不利于农产品品牌营销。但从中国的现状来看,农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相对滞后,以农业合作社为例,目前中国农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数量太少,规模偏小,入社农户占乡村总户数的比例小,相当一批农业中介组织仅仅停留在生产或技术环节的简单合作,成员之间的联合多以松散型为主,农业中介组织与农户之间的联系不紧密,达不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目的,在发展产业经营,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等方面的能力十分有限。这就使得目前农产品品牌营销缺乏真正的实施主体,很难对农产品品牌实现有效的投资、管理及维护。
(三)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
如何打造农产品品牌,使之成为名牌,并经受住外来农产品的冲击而长久地生存下去呢?归根到底是想办法提高农产品质量,而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关键在于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使生产过程标准化和系统化,符合国家和国际市场标准。从发达国家的实践也可以看出,农产品安全质量体系的建立健全是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础。而在目前,由于中国农业生产是粗放的小生产经营,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操作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农产品的品质各异,从而使得农产品品牌营销缺乏必要的质量保证。
(四)农产品科技含量偏低
在农产品品牌营销过程中,从种苗的培育到产品的生产,从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到销售,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科技支持。虽然中国农业科技经过50多年的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但从整体而言,农业科技进步尚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就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而言,发达国家已达到70%-85%,而中国仅有42%,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滞后,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中得到推广应用的只有30%-40%,其中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却早已达到60%-70%。这就使得中国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产品品牌营销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撑。
(五)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趋同,竞争优势不明显
首先,中国农业产业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产品加工业落后,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上,精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高科技产品、名牌产品更少,没有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从而使得农产品品牌营销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其次,由于受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中国很多区域间农业产业结构同构现象严重,缺乏明显的竞争优势,这就使得农产品品牌营销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
二、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优势
(一)特色资源优势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的差异使农产品的品种和品质产生巨大的差异,以资源为依托,发挥地域优势形成名优传统农产品,成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资源依托。目前一些地区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已经初步形成了当地的名牌产品,带动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二)政府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特别是1999年《农业部关于创名牌农产品的若干意见》下发以来,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把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营销,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作为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从政策、组织、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的实施,为推动农产品品牌营销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促进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对策
(一)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
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是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先决条件。农产品品牌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政府必须发挥先导作用,政府、企业,农民三位一体联合努力开发。一是政府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增强品牌意识,将农产品品牌战略当作今后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二是针对农民品牌意识较为淡薄的问题,加强对农产的引导,帮助广大农民改变陈旧的农业观念,树立农业创品牌是增加收入的重要保障思想,逐步提高农民的品牌意识,让农民真正体会到农产品品牌效应带来的效益,积极投身到农产品的品牌创建中去。三要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引导和管理,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对农产品品牌给予积极的支持,要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农业创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从而自觉地走农业创品牌之路。
(二)塑造品牌形象
美国著名品牌策略大师大卫•奥格威说:“就像人的个性一样品牌的个性既是特殊的也是永续的”,意即品牌的个性是由一致性和识别性两大基本要素构成的。因此,生产者如果既能在一个品牌的性格塑造中保持其一致性,同时又实现品牌与顾客的有效沟通和情感交流以达成独特的识别特性,就可以完成其品牌的性格塑造,为产品的差异化创造有利条件。品牌形象和个性的塑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品牌内在形象的塑造。品牌的内在形象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特性上。质量是品牌形象的核心,是产品的生命所在。因此,国内外生产者无不把品牌质量放在品牌营销的首位。(2)品牌外在形象的塑造。品牌的外在形象主要体现在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品牌包装上。著名品牌策略大师艾•里斯说:“实际上被灌输到顾客心目中的根本不是产品,而只是产品名称,它成了潜在顾客亲近产品的挂钩。”由此可见,品牌名称是和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品牌名称给人在听觉和视觉上的感受要亲切动听。且便于记忆和突出特色。品牌标志的设计要清晰醒目、新颖美观并富有时代气息。包装是品牌形象的具体化。包装便于消费者识别品牌产品、展示品牌个性、促进产品销售。通过包装的造型、图案色彩、规格、包装材料的设计和选用,突出产品的个性,提高品牌的魅力。
(三)完善农产品质量体系,实现生产标准化,品种优化、包装特色化
实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这是稳定农产品品牌形象的重要前提。优化农产品品种、发展特色农业,这是提高农产品品牌形象的基础。一方面需要注意科技投入,广泛利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科技成果创造新产品,另一方面要根据消费者对无公害产品的渴求推出“绿色产品”以顺应时代潮流,增强品牌的亲和力。另外,还要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及传统优势推出特色产品,增强品牌的市场吸引力,巩固其品牌地位,并搞好农产品的加工和包装,这是改善农产品品牌形象的重要保证。这不仅顺应了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需求变化的趋势,提高产品身价、提升品牌形象,而且还有利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做好农产品品牌的命名与注册工作
在品牌命名中,要做到简单易读,便于记忆,最好能暗示农产品的品质和效用,给人印象深刻,能产生丰富联想,尽量少用笼统的产地品牌。至于品牌标志,更应该赋予更多内涵,独特新颖有创意。同时要入乡随俗,不能与当地文化法律法规有冲突。2001年12月1日起实施的新商标法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对其所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产品,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可以向商标局申请产品商标注册。这就是说,我国农民今后不论是否具有法人资格,都可以为自己经营的农产品申请注册商标。这无疑为农产品商标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
(五)制定向名牌农产品倾斜的优惠政策
农业名牌的创立和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批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目前在全球排名前10位的大企业里,有4家是以农业为基础的龙头企业集团,他们是全球最有名的农业名牌企业。因此,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实行扶优扶强向农业名牌倾斜的政策,有利于大型龙头企业创立和发展农业名牌。具体优惠政策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税收优惠。要实行低税率、减免税和税后返还政策,放水养鱼。二是信贷扶持。可通过农业发展银行优先提供低息、贴息贷款。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实行类似政策。三是财政支持。要优先安排有关项目投资、优先列入技改计划、资本结构改革试点、优先安排债转股。四是优先批准上市融资、优先授予自营进出口权。五是加大行政、法律和舆论保护力度,坚持不懈地打击假冒伪劣行为。
(六)采取品牌延伸方式,不断拓宽品牌范围,建立和完善品牌体系,丰富品牌农业的发展内涵
随着各种生产经营主体市场意识的增强,品牌与商标已经从最初所赋予的识别功能和促销功能向信息传递功能、价值功能、形象功能的综合功能转变。而不同的消费者对品牌功能的需要往往不同。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必须围绕核心品牌,建立健全品牌体系,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其主要的措施就是通过品牌延伸方式来拓展品牌范围,向消费者提供同一品牌多种不同功用和形象的产品。虽然品牌延伸是当前知名企业常用的发展战略,但对于农业企业来说,引入品牌经营的理念,采取品牌延伸方式来推进品牌农业发展,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为此,应该借助于工业化中的品牌经营思想,在进行品牌设计时,将保持品牌核心价值和个性的一致性作为品牌延伸的关键。如农产品的绿色功能、消费功能和安全功能等,都是农产品品牌延伸和发展品牌农业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重要方面。
(七)加大农业技术创新,强化农业科技对品牌价值的增值能力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品质,不仅是树立农业品牌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需要。从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形成过程看,由品种研制,到良种选育,再到产品生产和后序的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科技支持。而现代农业发展中,来自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支持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围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以及产品加工的发展,开创了许多新兴的科技领域,为新的产品品牌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近些年来,我国依靠优势人才资源和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的雄厚技术,为品牌农业的培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如有关无公害蔬菜、农产品生产技术的科研成果日臻成熟并大面积应用。但仍需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与支持力度,努力构建一个从农业生产、加工到营销的技术创新体系,集成开发和重点示范一批农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克一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农产品加工、保鲜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增加品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推进品牌农业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参考文献:
[1]吕志明.农业创品牌要谨防六大误区[J].经济论坛,2001(5):10-11.
[2]姚正国.集聚优势打造品牌[J]..江苏农村经济,2007(12):39.
[3]霍商.培养农产品名牌是振兴湖北省农业经济的必由之路[J].生产力研究,2004(4).
[4]白光,马国忠.农业品牌产品的质量安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7.
[5]陈燕,覃家君.实施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竞争力[J].湖北农业科学,2004(1):15-17.
[6]耿罡.中国农产品企业品牌战略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2.
[7]黄金火,黄文军.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7(5):38-42.
[8]王策之.关于农产品品牌的思考[J].农业经济,1999(9).
[9]李道和,李君.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关键词]科学精神;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
一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中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一)科学精神的内涵
国内外对“科学精神”这一概念进行的专门探讨并不少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大,大学生的科学精神问题引起了不少关注,例如秦元海、赵一铤、吴薇、张潇等多位学者都曾分别对科学精神进行了理论阐释[1-4]。虽表述略有差异,但基本都认同“质疑、求真、思考和创新”等核心内涵。总结前人研究结果,可以认为科学精神在本质上是对待问题的一种态度和精神信念,面对具体理论学说与现实问题时表现为“不盲听盲从、不唯师、不唯书”,而是依靠理性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或创新方法。这种敢于质疑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是与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强弱紧密相关的。就旅游管理专业而言,能抓住旅游行业的特殊性,针对其具体现象和问题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反思,敢于在前人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的态度与信念,即为旅游领域中的科学精神。这是推动旅游科学和旅游实践不断取得进步的核心力量。
(二)科学精神与旅游创新能力的互动关系
科学精神首先是指不盲目崇拜权威、敢于质疑和创新的精神;其次是这种精神会促使一个人勤于思考,逐步形成理性创新的潜在能力。怀疑精神驱使我们去发现问题,但只发现问题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思考和创新,探寻改进措施、方法和途径。完成一次怀疑与创新,就是科学精神的一次发扬与体现。创新能力也就是在这样的实际活动中反复磨炼而逐渐得到增强的。就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而言,科学精神与旅游创新能力的互动逻辑关系更加明显。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是尚不成熟的新兴专业,无论是社会实践发展,还是学科发展,都处于摸索和不断创新改进的阶段。长期以来,从本科到硕士教育层次,国内旅游高等教育长期呈现出“供需错位”现象,即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旅游企业招聘者总在抱怨找不到理想的人才。面对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时出现如此“相悖”的现象,高校不应一味埋怨当前的旅游企业过于挑剔,而应在人才培养方面适时做出自我调整,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和实践创新潜力。在旅游行业,实操经验与技能是就业基础,而旅游创新能力则是从业者的发展潜力。旅游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具有旅游行业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而要实现增强其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首先就必须培养和强化其科学精神。
二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中强化科学精神培养的紧迫性
(一)就业状况反映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缺乏就业竞争力
随着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已经升级演变为更多、更贴切行业实践需要的细化专业。然而从社会现实看,旅游管理本科和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不太理想。由于这些毕业生对本专业认可度并不高,自认为缺乏明显的从业竞争优势和职业发展前景[5],所以大多数旅游专业毕业生选择跳入其他行业就业[6,7]。与此同时,却有大量的非旅游专业学生投身旅游行业工作,例如外语类专业学生考取外语导游证,比旅游专业学生做外语导游更具有竞争力;还有一些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也纷纷在旅游行业就业,他们的从业表现和旅游专业毕业生相比并没有太大差距。总之,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反映出旅游专业的专业技术壁垒并不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并不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与旅游专业学生缺乏突出的创新能力分不开的,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强化则必须以强烈的科学精神为支撑。旅游专业研究生教育的重点任务在于增强其旅游创新能力,进而提升旅游就业竞争力。显然,以提升旅游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首先就应塑造和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
(二)旅游行业实践迫切需要具备科学精神的从业者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近几年更是日新月异,主要表现在:一是从国务院、原国家旅游局和相关部门下发的多项文件可以看出政府在持续不断地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二是旅游消费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国家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已经超过50亿人次;三是旅游企业集团并购行为频现,其他行业领域的企业也纷纷进军旅游业,旅游竞争日趋激烈;四是各地方政府重视旅游业已经成为常态,不重视旅游业则是非常态。目前是政府主导驱动旅游业成为热点、旅游市场消费成为热潮、旅游企业跟进形成热流。虽说我国旅游业发展在总体上是“形势一片大好”,但具体到微观,国内众多旅游企业经营并不十分景气,可以说是“宏观报喜、微观报忧”。例如在酒店业、景区游览业中占多数的中低等级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而收益良好的主要是占少数的高等级酒店和旅游景区。造成这样两极分化的状况说明我国大多数中小型旅游企业缺乏旅游竞争力,而缺乏竞争力的关键在于缺乏创新型人才。在这样的旅游业发展环境下,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各旅游企业,都迫切需要具有科学精神的时代“弄潮儿”,需要大量具有旅游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旅游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结合急需更多具有科学精神的专业人才
在旅游实践飞速发展的同时,理论学界也在不断涌现新思潮新理论。这些新名词、新理念、新理论都是与旅游实践相结合,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创新和发展。例如旅游遮蔽效应、产业融合理论是在旅游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总结;文化创意旅游理念是将创意产业、创意思维在旅游领域中的运用;智慧旅游是在智慧技术支撑下,将智慧城市理念在旅游业中的运用,并衍生出智慧酒店、智慧景区等一系列新理念;而“旅游+”理念则是在“互联网+”实践基础上提出的;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的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更是对旅游业发展整体升级的模式创新。然而这些新理论都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要充分发挥旅游理论对旅游实践发展的指导作用,就客观需要更多具有科学精神的专业人才进行深入探索和创新。
三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中的科学精神培养思路
在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应把培养科学精神放在首位,在培养方案上以职业化、能力化和专长化为导向,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实践教学的数量与质量,在课堂教学上注重解决旅游实践问题能力的提升。
(一)培养方案层面的科学精神培养总体指向
高职高专类旅游高等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实操化导向,而旅游本科和硕士教育则需要注重旅游实践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社会实践状况看,旅游管理研究生毕业生需要一定实操技能基础,更需要较强的思考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总体规划,是实现专业教育目标的战略性总纲,指导着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等具体问题。在培养目标上,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应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培养,努力培养出有创新头脑的“思考者”,而不是简单的被动“执行者”。在培养方案中,在素质、知识和能力培养基础上,需要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观的引导,提升其对旅游行业的认可度,减少流向其他行业就业的可能性[8]。在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应围绕培养学生在旅游领域中的科学精神为目标,以增强旅游创新能力为主线,使学生从专业学习中不断获取专业优势感,进而爱上旅游行业。
(二)专业课程设置上的实践导向
要增强学生的旅游创新能力,首先必须增强其专业实践应用能力。专业课程是对培养方案的具体化落实,是专业教育的内容框架。由于不同旅游类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略有不同,所以在特定培养方案指导下设置而成的专业课程体系也必然各有差异。但在设置专业课程的整体思想上,都需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为导向,考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旅游实践应用与创新机会。一方面应设置更多贴近旅游社会现实的实践类课程,另一方面在同一课程的教学环节上,应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为学生提供更多解决旅游实践现实问题的机会。
(三)专业教学过程中的科学精神培养
专业课程教学是对专业教育的贯彻实施。旅游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抓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侧重点,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发现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管是进行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任课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具体手段上都应积极发动学生参与教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必须相信并做到“Lessismore”,即教学重点不在于讲解多少内容要点,而在于能否启发学生进行质疑与思考,推进其参与到教学问题当中,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思考问题与创新改进的技能与方法,以此增加教学吸引力[9]。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使学生逐渐形成质疑和思考的习惯,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提升创新能力。总之,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教学应贯穿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同时使其增加专业自信心以及对行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四基于科学精神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学实施路径
课堂教学是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构建知识体系的具体化落实,是培养和强化科学精神的核心环节。以增强学生的旅游创新能力为驱动力的课堂教学应在培养学习习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三方面得到体现。
(一)培养形成勇于质疑和勤于思考的习惯
就旅游业而言,无论是实践发展还是理论研究,在很多方面都比以前进步很多,但同时也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新兴与不成熟”的特点。例如近年兴起的智慧旅游概念正在逐步渗透到酒店、景区、旅游交通等领域,但其理论研究还不成熟、不成体系,而且实践应用也是在部分地区、部分企业的探索性应用。对于这些不成熟的旅游业新概念新理念,还有大量的理论发展与实践运用空间。这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投入其中,探寻当前的不足,不断对其优化。从心理学视角看,习惯是行为的持续强化和惯性表现。质疑和思考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持续产生创造力。反过来,随着创新能力的增强,也更容易产生质疑和思考的习惯。作为具有活跃思维的年轻人,学生只要勤于思考,就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灵感和创造力,此类例子不胜枚举。总之,在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中必须着重培养学生形成敢于质疑和勤于思考的习惯,在逐步强化科学精神的过程中增强其旅游创新能力。
(二)在理论教学中拓展质疑和创新空间
理论教学是旅游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对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而言,他们不仅需要知道“是什么”,还必须明白“为什么”。但这并不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充分条件。在进行旅游理论教学时,教师需要对学生客观阐释现存理论学说及其争议,鼓励和引导学生去质疑和思考这些理论的适用性,例如“有什么限制性条件?有何不足?还有哪些改进的余地?”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线索,思考“从哪些视角和路径去思考和尝试创新”,帮助学生拓展思考空间。通过参与式、互动式、讨论式理论教学,对现存理论举一反三,让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意识,这才能进一步激发其创新潜能。
关键词:经济民族主义;俄罗斯东部;经济开发战略
中图分类号:F1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09)06-0040-04
一、引言
俄罗斯东部地区主要包括西伯利亚联邦区和远东联邦区,与我国东北地区毗邻。在苏联时期,该国政界人士秉持追求地区发展平衡的政治理念,凭借行政手段来降低以列宁格勒(圣彼得堡)为中心的传统工业区在全苏经济中所占的份额,推动生产区向东部的转移。这种漠视国内差距(domestic disparities)而一味抑制竞争以强行拉齐各个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水平的做法,反而导致空间低效(spatial inefficiency)的愈演愈烈。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探索之旅即告开启。尽管俄有希望通过尊重市场作用、发挥竞争机制来求取效率、促进增长的决心,但对市场和竞争的错误理解与实践却造成其国内各地区在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方面的差距不断拉大,而此前一直因循指令经济模式来保持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的东部地区所面临的形势尤显艰困。
与俄罗斯在外交方面的定位波折相契合,它的经济政策在转型过程中也经历了先以西方为师、重视欧洲到“重新发现”亚洲的思路调整。师法西方表现为对西方经济发展模式的机械模仿,主张俄罗斯经济转型必须遵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而这种一边倒政策的“集大成者”就是“休克疗法”(shock therapy)。这剂追求快速、整体的私有化猛药,非但未能使俄罗斯经济转型“毕其功于一役”,反而使得俄罗斯经济在20世纪90年生全面衰退,人民生活水平随之骤降。而这种激进改革虽然落幕,但其催生出一批利用私有化改革,通过寻租行为来廉价攫取原国有资产从而实现财富极大化的财团企业和特权阶层。从叶利钦时代直至今天,结合政治权力与垄断资本的工业财团仍然对俄罗斯经济政策走势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之所以回望亚洲则是立足于俄罗斯的地缘现实。从表面来看,这源于俄罗斯早已有之的传统思潮――“欧亚主义”,主张该国具有既不同于欧洲也区别于亚洲的超然性,是为“欧亚俄罗斯”。欧亚主义投射于俄经济政策层面而形成的主要诉求包括该国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善于抢搭欧亚经济快车,以实现本国经济振兴的“左右逢源”。然而,虽然欧盟是俄外资与技术输入的最大来源,但北约和欧盟东扩给俄加诸的安全环境压力,以及俄在尝试与欧盟进行一体化经济合作时所处的劣势地位,使得它意识到“不能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加强与亚洲国家的经济联系是分摊风险的必然选项。而最重要的是,俄担心其东部地区的长期积弱会威胁到该国的边疆稳定,当地如果沦为“地缘经济真空”地带,势必危及俄地缘政治利益及国家安全。再加上以中日韩等国组成的东北亚地区所焕发出的经济活力以及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趋势,也使俄看到了借助于外部力量来解决东部地区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希望。而东部地区本身在自然资源和科技实力等方面的原有基础也使其具备一定的合作诱因。由此,在经过几年的筹备酝酿之后,俄罗斯政府于2007年4月提出了东部地区开发战略。而开发政策的落实重点正是谋求推进俄罗斯东部地区与东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合作。
由上观之,无论是哪一项经济思路,究其实质,皆为俄罗斯“国家利益至上”思维的呈现:国家利益是经济活动的首要目标,经济活动必须为国家的建设目标和整体利益服务,亦即经济民族主义。而俄罗斯为此所采行的政策手段也反映出它摆脱了“休克疗法”所推崇的经济自由主义做法,而改用为发展型国家(developmental states)所成功实践的政府对经济的积极干预这一手法,这些政策与战略皆带有强烈的经济民族主义色彩。本文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战略来进行经济民族主义政策对一体化的尺度效应分析,正是因为以这一地区为镜,可以管窥三类地理尺度(geographic scales)上的地理单元,(geographicunits),亦即地方尺度(10cal scale)上的区域(area),比如一个国家内部的省或州;全国尺度(national scale)上的国家(country);以及国际尺度(international scale)上的地区(re-gion)。通过分析经济政策是如何作用于各类地理单元来探究其对致力于促进发展的一体化努力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具体来说,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战略既是俄罗斯本国东西部区域平衡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又是俄罗斯东部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在全国尺度上开展一体化合作的政策推手,同时也是俄罗斯融入东北亚乃至亚太经济~体化大潮的政策试验。而俄罗斯的经济民族主义诉求对这三个地理尺度上的一体化都产生了愿景良好却实效有限的尴尬效应,毗邻优势的发挥仍然面临诸多“瓶颈”。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对此加以分析,进而探寻对于一体化进程更具助推作用且行之有效的政策选项。
二、地理尺度效应的衡量基准:3D模式
经济转型或发展的地理维度(geographic dimensions)是指密度(density),距离、(distance)和分工(division),它们分别是人文地理(human geography)、自然地理(physical geog-raphy)和政治地理(political geography)的表征,构成了地理尺度效应的衡量基准。本文取这三个概念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将它们统称为“3D模式”。其中,密度这一维度主要有助于分析经济政策对地方尺度的效应,具体表现为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所谓人口密度(population density),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单位面积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用以表示人口分布的密集程度。而经济密度(economicdensity)则用来反映一定时期内一定单位土地面积的总产出,其值等于GDP与土地总面积的比值,是检验土地利用率的重要指标。地方尺度的衡量通常在国内的一省或州之中进行,关注的是城镇与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布局。而在区域这一地理单元之内,物理距离相对较近,文化和政治因素所导致的分工差异也较小。善用密度维度的政策挑战在于能否做到利用市场力量以鼓励集中(eoneentra-tion),并促进城镇与乡村居民在收入水平上的趋同(conve-rgenee)。距离维度则主要与国家这一地理单元密切相关。这一维度具体表现为经济活动集中的主导区域(leadingareas)和落后区域(lagging areas)之间的距离。善用距离维
度的政策挑战在于能否帮助企业和工人缩短其与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高的区域的间隔。这就有必要依靠制度建设来增强劳动力流动性,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来降低运输成本。分工维度对于国际尺度的地理单元互动而言最具分量。从全球范围来看,生产集中于少数地区的态势十分明显,这之中表现最为亮眼的是西欧、北美和东亚地区。在这几个地区,分工较为细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由市场力量推动的一体化进程明显快于其他地区。尽管从直观来看,距离维度更能说明世界市场的准入条件。但是国境的不可渗透性和通货与管制的差异是比距离远近更为难以突破的一体化藩篱。国际分工的强化有助于缩短差异,进而提升一体化的发展水平。
地方尺度、全国尺度和国际尺度这三个地理尺度都揭示了区位与繁荣之间的关联性。它们共同蕴含一个潜在问题所形成的内在张力:人员在此地,生产在彼地。不同地理位置对于吸引人员和生产的速度与效果差异,决定了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地理差距。而3D模式中的每一维度,恰是衡量地理尺度效应的基准工具。
三、3D模式视域中的俄罗斯东部开发战略
(一)俄罗斯东部地区:三个地理尺度的凝结地
从地方尺度上来看,俄东部地区的城市化程度有限,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本来就不高。自从向市场经济转轨以来,大量人员向更宜于生产的俄西部迁移。从全国尺度上来看,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远东和外贝加尔地区产品的75%输入俄中部地区和独联体国家,而2000年,由于运输价格和能源价格的上涨,俄东部地区的对外经济活动几乎停滞了,有3/4的产品是用来满足本地区需求,对俄中部地区的供货缩减到10%。从国际尺度来看,其与毗邻的中国东北地区的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也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从2001年起,俄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势头重现。中国东北经济区对俄贸易整体快速跃升,激增几十个百分点,而直到2007年前后,中方在中俄贸易中一直处于逆差积累之中。中国已占俄罗斯东部地区外贸总额的28%。此外,俄还一直寻求密切同韩国和日本的经济联系,希望搭上东北亚经济快车进而融入亚太一体化经济。
(二)主观构想:俄罗斯东部开发战略的具体内容
在普京总统任内,俄罗斯日渐重视西伯利亚与远东的开发,试图依托该地区的自然资源、科技实力和交通设施来深化与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一体化合作。从2000年年底到2007年8月,俄罗斯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围绕东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并进行了必要的制度准备。其中包括,制定《关于西伯利亚长期发展的构想》,修改和补充《1996-2005年和2010年前远东与外贝加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联邦专项纲要》,成立远东和外贝加尔地区发展问题委员会,以及批准了联邦专项纲要――《2013年前远东与外贝加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纲要》。由此,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战略系统启动。概言之,这套方略力求通过与东北亚诸国的合作来建设和改造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秩序。这种地区发展政策借鉴了外向型经济体的做法,其主旨在于推动出口贸易和吸引外部投资。结合该地区富含的大量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外资的力量来建立更多与能源开发和输送相关的基础设施成为这套方略的重中之重。
(三)客观实际:俄罗斯东部开发的3D“瓶颈”
从密度维度来看,自苏联解体以来,本就地广人稀的东部地区又遭遇了人口大量流失,工业企业未能适应经济转轨的新形势而导致生产滑坡、经营状况恶化。而从1989年到2004年,几乎所有的新企业都选择了最为接近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区位,以便于融入世界市场。
从距离维度来看,俄罗斯广袤的东部地区与相对富庶发达的西部地区之间相隔的自然距离,自不必赘言。甚至有西方专家认为俄罗斯东部地区发展的唯一障碍就是其与本国主导区域的遥远距离,这也说明了东部很难通过与西部经济一体化来缩短发展距离,达到区域平衡。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俄罗斯政府积极从东北亚地区寻找经济合作机会的根源,指望由外力来促成内部的平衡。而俄罗斯东部地区虽然与中国东北地区毗邻,但是在交通运输方面仍然有相当大的改善空间,距离维度的问题依然存在。
从分工维度来看,俄罗斯东部地区仍然在相当程度上保留了苏联时期所奠定的技术和工业基础。但是在经济转型期,俄罗斯这个昔日超级大国的衣钵继承者在对外贸易方面呈现出“第三世界化”的趋势。靠向欧洲和东北亚国家出售能源来赚取外汇成为弥补本国财政赤字的重要收入来源。俄东部地区原有的产业优势一无发挥空间;再则,当地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能源资源的开采很难在短期内快速收效,须不断投入大量资金,改进技术条件才行。
综上所述,俄罗斯东部开发战略如果真要行之有效,必须充分意识到上述的3D"瓶颈”,切实从化解这些问题的角度人手。但是,在开发战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俄罗斯经济民族主义的政策倾向反而成为更大的发展“瓶颈”。
四、俄东部开发战略中的经济民族主义倾向对一体化的尺度效应
按照经济地理学的观点,俄经济活动在地理分布上的失衡格局极为明显。相对于西部地区而言,东部地区在俄经济版图上处于边缘地位。俄东部地区的工业基础建立于全国经济一盘棋的计划经济时代,而东部的主要经济使命是为西部中心地区提供能源。随着俄经济朝市场化方向转轨,这种格局日渐趋近于保罗・克鲁格曼(PaalKrugman)所建构的“中心一边缘模型”(CP Model)。这个模型的内在逻辑在于空间集中(spatial concentration)的自我强化,揭示的是一种以彼此间联系为基础且不断自我强化的经济聚集。也就是说,企业必然希望将它们的生产定位于最大的市场,以此来节省运输费用与远距离销售等其他各项成本。然而,市场规模取决于当地拥有多少企业。而企业是否选择进驻的依据在于当地的常住居民数量以及他们的收入水平。反过来,企业数量的多寡又决定了当地能提供多少工作岗位。而就业状况的优劣又是当地居民选择留守还是迁移的主要考量。
从地方尺度来看,俄东部地区的特点可以简要概括为如下三点: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在计划经济时代,该地区从企业数量、居民数量和收入水平以及经济规划与部署等,都受控于中央行政指令。远东地区就是国家财政重点支持的地区,居民的工资、津贴和住房等政策都相对优厚,而这种发展局面在转轨时期已难以为继。由于体制束缚与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俄东部地区的日用消费品自给率很低,该地区的进口商品大多数为日用生活品和轻工产品。计划经济时期围绕资源开采而形成的重工业布局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该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即使在农村中也有约三分之一的居民并非农业人口,这也限制了当地的农业发展水平。乍看起来,经济民族主义倾向对地方尺度上的区域单元所施与的效应并不显著,但回溯历史,依然可以发现一些痕迹。自有人口统计
以来,俄东部地区就处于劳动力稀缺的状态。十月革命之后,苏联政府加速向该地区移民以进行资源开发。而在斯大林主政时期,当地所建立的一些劳动营,就是主要由“被清洗分子”组成,而犹太人等少数民族也被强制迁至此地。可以说,东部地区在苏联时期的开发战略就已经具有了民族主义色彩。
关键词: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未来前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一体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步实施,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劳动力成本提高也推动我国农业发展逐渐朝着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方向转变,尤其是现代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以信息自动化和自动控制技术为支撑的各种农业机械设备和机电产品也已经逐渐深入应用到我国农业发展中来,形成了体系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随着现代控制理论和自动化技术的持续发展,我国农业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结合当前的发展现状对农业机械化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必要性
1.1有利于解决农村地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大多数青壮年人群都离开城市涌向城镇谋求更高水平的生活,导致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发展规模的同时,也不利于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而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对农产品产量的需求十分巨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一方面,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农村青壮男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也能够提高我国农业作业效率,有效降低由于劳动力因素带来的成本较高问题,有效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1]。
1.2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日益提高,生活观念也在发生着十分深刻的变化,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的产品,与此同时,生产者对于提高劳动的生产力以及增加劳动舒适性的要求也逐渐提升。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使我国的农业生产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竞争压力,急需要通过改善农产品生产条件以及降低成本等方式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通过使用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农业行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2]。
2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2.1农业机械及装置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在我国农业机械化设备和装置的应用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八种自动化设备:1)联合收割机。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既能够实现收割高度的自动化控制,也能够结合稻麦的生长高度,自主控制行驶的速度和方向,感应收割区域和未收割区域,从而形成自动化运转,保障农业机械化水平。2)插秧机。该设备的自动化尾插秧部件,能够通过对部件的水平控制在转弯时自动提取插秧部件,并形成自动化减速过程,进而完成自动供苗上苗。3)拖拉机。农用拖拉机广泛使用的油压式机械调节系统装置和电子三点连接式调节装置都能够提升拖拉机的自动化控制水平。4)移栽机。移栽机内部自动化水平的实现是通过自动供苗塑料装置以及自动移栽装置构成的,其中传动链式自动移栽装置的应用能够有效保障系统的自动化运行。5)挖掘收获机。该机器自动化控制是通过挖掘深度自动调节装置和自动感应石块及筛选装置来完成的,从而完成在农业生产中的土壤翻面等工作环节。6)施肥播种机。施肥播种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一步,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十分大,利用自动化装置例如计数器和感应器等装置能够实现自动施肥和播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最大程度节约劳动力要素成本。7)喷雾机。该设备的自动化主要是能够根据喷雾时的风向、风速以及作业速度等自动调节喷雾流量,同时也能够结合农作物的种类自动调节喷洒密度,自动感应杂草的位置。8)干燥机。该装置能够通过自动功能调节热风温度装置的运行来保障发生事故时在第一时间切断物料供给,从而避免过多供给影响农作物的稳定生长[3]。
2.2无人自动操作农业机械装置
无人自动操作农业机械装置能够结合农作物种类和土壤的基础特性,以及对天气状况的自动感应来收集信息,例如可以结合土壤的硬度差异来自动区分已作业区域和未作业区域,还能够利用传感器来感应已收割区域和未收割区域。此外,自动化的喷雾机和收割机等都能够实现田间作业,减少对劳动力的使用需求。另外,在农业机械化设备中还存在固定式的机械设备,例如全自动谷物干燥机和全自动分选机等都能在固定模式下发挥作用,从而保证农业生产过程的顺利开展。
3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前景分析
机械自动化是制造业和自动化技术的融合领域,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较为漫长的过程,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自动化也逐渐应用到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中来,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尤为明显,因此,结合机械自动化在我国农业的应用现状进行展望,对于丰富和优化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3.1朝着多元化和协调化方面迈进
农业机械自动化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一门融合了多项科学技术的交叉学科,这一领域融合了计算机科学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等多个方面的专业技术,在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及创新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在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不同专业的技术优势,在农业生产环节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制造行业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以及销售和运营方面都呈现出各自独立的状态,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势必要对自动化设备进行创新应用和升级改造,而这种相互独立的状态既无法对农业机械化设备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改造,也无法将改造的设备直接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甚至于一些产品设计者也无法直接了解农户的设备使用需求,进而无法对产品进行针对化的设计和创新,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在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中应当主动实现机械设计、设备制造生产以及生产销售环节的一体化开展,形成紧密结合的发展趋势,实现我国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共同朝着多元化和协调化的方向迈进[4]。
3.2向着智能化和互联网方向发展
我国信息社会的深入发展使得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对智能化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农业机械自动化行业发展在追求高速、高效和高精度的基础上也随着社会发展步伐逐渐向智能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在机械设备的制造和运行过程中要利用科学技术来实现劳动力和机械设备的深度融合,在提升设备运行效率的同时确保自动化精密度水平的有效提升。首先,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要将设备的生产过程与智能化技术进行紧密结合,在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下,设备智能化水平的提升能够对各种运行条件作出及时的响应,从而结合不同的作业情况形成科学合理的反馈,实现作业效率的有效提升;其次,在农业机械设备制造生产目标来看,要求机器能够充分做到像人一样思考,即实现智能化运行,这样一来既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目标,也能够生产出符合人类发展需求的商品,对于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设备向数字化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最后,在智能化的方式应用下,对设备生产工艺的时间也需要进行有效的缩短,同时也要保障农业机械设备的作业精度,确保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在农产品种植和维护过程中的智能化应用和开展,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和工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3.3朝着环境友好型和绿色化趋势发展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我国经济社会和农业发展也在朝着绿色化的方向迈进,因此,在这一社会发展形势下,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生产和应用也应当朝着环境友好型和绿色化的趋势发展,任何设备的制造和应用应当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政府也应当加大对农业机械自动化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管控力度,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严格制止。机械自动化制造设备的绿色化要求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也在不断提升,这就要求在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绿色设计理念,将绿色制造、绿色加工以及绿色应用贯穿在绿色设计始终,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相关设计和应用标准执行,从生产工艺作为起始点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推动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及时更新换代,实现农业机械制造朝着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3.4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为了推动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创新化发展,需要加强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深化人力资源改革,以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为出发点,采取强有力的人才培养政策和措施来推进机械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引进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在职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通过学习先进的专业技术和应用理念来激发行业活力,实现人力资源在创新型社会的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