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民营医疗市场分析

民营医疗市场分析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7 15:57: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民营医疗市场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民营医疗市场分析

篇(1)

[关健词]医疗质量 四格模型 制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医疗质量的要求包括技术质量方面的要求和功能质量方面的要求两部分。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在服务的过程中并不相互替代。

其中,技术质量是指医疗服务中体现医学技术含量的部分,反映服务的技术性能,是对医疗服务提高人生存质量的基本要求,例如医疗服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医疗服务中“硬”的方面;功能质量是指给医疗服务的消费者或称服务对象带来消费感受的部分,是服务对象对服务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往往与较高的生活质量要求相联系,例如服务提升个人生活质量,以及服务过程中的舒适程度、方便程度、个人尊重以及时间效率等等,是医疗服务中“软”的方面。

以往,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更多地集中在技术质量方面,即对医疗技术质量要求较高,要求服务的安全和有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强调接受服务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即对功能质量的要求不断增加。

对医疗机构而言,提高技术质量的能力意味着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而提升功能质量也意味着需要较高的满足服务对象功能要求的能力。提升不同方面的质量需要不同的能力和相应的要素投入,而医疗服务的政府管制则通过影响资源要素配置的方式影响医疗质量。因此,我们试图用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构建的四格模型来解析政府管制对医疗质量的影响。

一、医疗质量四格模型的内涵

横坐标是医疗服务的技术质量,从左往右表明医疗服务的技术质量逐渐增加。不同的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质量不同,对常见病、多发病已经形成了规范的诊疗方法,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没有特殊要求,普通的医学专业教育之后即可完成这类服务,技术质量要求相对较低。急救急诊服务由于患者病情危重,要求医务人员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正确的处理,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因而技术质量较高。另一方面,一些高新技术项目由于要求医务人员接受常规医学教育之外的培训,同时需要高新技术设备作为服务的支撑,也有较高的技术风险,例如心脏或颅脑手术、器官移植等服务项目。

纵坐标是医疗服务的功能质量,从下往上表明医疗服务的功能质量逐渐增加。不同的服务项目也体现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同要求,例如如果说医学整形手术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中完整的机体功能的要求,那么医学美容服务则是人们在没有病理改变的情况下,主动要求的形象改变,是出于对完美生活的追求,是要求较高生活质量的结果。

横、纵坐标交叉即组成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的四格模型。

二、医疗服务项目的四格模型解析

1.第一象限(高技术质量,高功能质量)

这些服务项目要求医务人员能够达到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服务又包含了人们对较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典型的服务项目是医学美容。医学美容本身对医师的医疗技术要求就很高,需要医师在医学院校毕业以后经过专门的技术训练和长期的临床实践,同时还要求服务结果符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而审美需求属于提高生活质量的范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有一定之规,因此服务不仅要求技术质量高,而且功能质量也很高。

2.第二象限(低技术质量,高功能质量)

这些服务项目首先在技术上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旨在满足人们对于较高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甚至是对奢侈的享受性生活的追求,或者要求医疗服务也能够在体现个人社会地位的条件下完成。越来越多的特需服务项目符合高功能质量的特征。这些服务提供常常表现为附加着高档的服务设施或者宾馆化的服务环境,套间结构的病房、独立的卫生间,有的还有独立的备餐室。

在这类服务设施中,提供的有些服务项目是不需要复杂技术的。以生理产科服务为例。生理产科即分娩服务中的顺产服务,该服务技术上早已成熟,并且在有严格产前保健的情况下,排除了产妇分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大部分危险因素,技术风险相对较小。但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把孩子生下来,而且要求生产过程中体现亲情和家庭关怀,独生子女制度也使得生育成为许多家庭中的头等大事。顺应这种要求,逐渐出现了温馨产房、家庭产房、月子之家等等服务方式,不仅可以实现母婴同室,还可以允许丈夫参与生产的全过程以及产前产后的护理过程。甚至可以享受产后一个月在医院内的专业服务,由专业的医务人员指导产妇及其家人进行产后康复和新生儿的生活护理。

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体现个人社会地位的服务设施更是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明确的标准,什么样的功能质量可以达到人们的要求也就有了很大的区别,难有一定之规。需要医疗机构根据自己的服务对象,认真了解和分析服务对象的需求。因此,这类服务项目虽然不需要医疗机构掌握高精尖的复杂技术,但是要求有较强的市场分析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例如,北京和睦家医院仅提供技术质量较小的生理产科服务,但是提供了温馨的家庭化的生产环境条件和全程的服务,而例均服务费用比普通的医院顺产高出10倍。

3.第三象限(低技术质量,低功能质量)

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的医疗服务技术成熟,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好,一般经过正规医学教育、具有国家规定的行医资质的医务人员都可以提供,技术质量要求较低。

由于常见病、多发病在人们的生活中都比较常见,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低。即使是没有任何医学专业知识的人们,也对于这类疾病的诊治有大致的了解,通常门诊服务就可以解决这类问题。对于这类服务在功能质量方面的要求往往表现在要求服务的方便、快捷、简便上,相对容易实现,不要求复杂的管理技术和管理能力。

4.第四象限(高技术质量,低功能质量)

这些服务项目往往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还不能完全保证,或需要相当高的医学技术水平,但不为满足人们对于奢侈生活的要求,或者人们在接受服务的时候,以挽救生命为主,并不更多地考虑生活质量。例如急救急诊服务,人们在急诊急救服务中实现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的目的,而不会去要求服务过程中的舒适、温馨,对快捷的要求也是为了能够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而不是单纯为了缩短就诊时间。一些高技术服务项目要求超过一般水平的医学技术,往往需要特殊的专门训练才能掌握,是一般医疗机构和只经过医学院校教育的医务人员难以达到的。例如颅脑手术或者心脏手术,技术风险高,医生必须经过严格的专门培训和上级医师指导下的长期临床实践才能逐渐独立担当主刀的任务。不仅医务人员需要比较长的成长成熟期,还需要一个特定的医务人员团队,彼此协作才能完成一项技术服务。此外,医院开展这样的服务项目往往还需要配备相应的高新设备,这些高新设备动辄百万,需要医院做相当大的投入。

三、影响医疗质量的制度性因素

不论是要保证技术质量还是提升功能质量,都需要配备相应的医疗服务资源,但是医疗机构必须在政府管制的框架下配置资源,政府的管制可以影响到医疗服务资源的配置,也同样影响着关乎医疗质量的资源配置。在此,我们讨论政府管制对医疗质量的影响。

1.政府管制产生的制度性条件

我国在50年代末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之后,全部医疗机构转为全民或集体所有制的公立医疗机构,而医疗服务市场对社会民间资本重新开放已经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目前成立的大部分民营医疗机构是在90年代甚至更晚的时间建立起来的。普遍而言,公立医疗机构有市场的先进优势。这种优势使公立医疗机构可以有比较长的时间进行医疗质量的积累,包括医务人员和医疗设备上的积累。

医疗服务是技术先导型的,技术人员队伍对机构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公立医疗机构在较长的发展历程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技术队伍,并且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人员梯队,90年代以前,可以说医学界全部在医疗机构工作的院士、教授、主任医师都无一例外是在公立医疗机构,而且公立机构还拥有包括出国学习等各种政府设定的培训途径。相比之下,人才是民营医疗机构的重大问题,一方面高学历、高职称、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都在公立医疗机构就职,另一方面医学院校的毕业生也往往优先选择公立医疗机构。公立医疗机构在专业技术人才上的渠道优势使得民营医疗机构不得不通过“挖墙脚”的方式寻找合适的人才。

公立医疗机构依据政府或者上级单位的行政性指令设置,不仅有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经常性拨款,还有专门用于基建和大型设备购置的专项拨款。同时,虽然大都已经实行自负盈亏,但是公立医疗机构并没有因为经营亏损退出医疗服务市场的风险。因此,公立医疗机构在开展新设备、新项目方面的管理决策可能表现为技术导向而非市场导向。在一个缺乏主动性的领导任期内可以表现得优柔寡断、官僚气息十足;在一个雄心勃勃的领导任期内也可以表现出敢做敢为的魄力,在引进高新设备上积极主动,决策效率更“高”。而民营医疗机构的医疗项目选择基于市场导向,需要自己承担设备购置和人才引进的经营风险,在投资上反而表现得更倾向于相对保守,不会在没有市场分析的情况下盲目跃进。

2.制度性条件对医疗质量的影响

技术人才和设备是构成医疗质量的重要要素,政府管制措施通过影响医务人员和设备进入医疗服务机构,从而影响到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的质量优势。

公立医疗机构成立时间长的市场先进优势以及在筹资制度、人事管理、技术培训和医疗设备引进方面的优势都促成了公立医疗机构有相对较强的技术质量能力。政府管制的制度性条件使得公立医疗机构在发展高技术风险的服务项目上更有优势,更可以提供技术质量要求高的医疗服务项目。我国在90年代开始,在引进高新设备方面的“医武竞赛”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公立医疗机构拥有与民营医疗机构不同的管理决策机制。由此可见,虽然普遍而言,公立医疗机构占据着技术优势,但这种优势更多地得益于公立医疗机构所拥有的制度优势,得益于公立医疗机构的市场进入历史和政府扶植。

民营医疗机构在经营管理上具有体质和机制带来的优势,包括财务管理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等,对服务对象的消费需求更敏感,因此在提供功能质量上更胜一筹。现实世界中,大量的民营医疗机构以服务为市场切入点而很少有民营医疗机构以技术作为市场切入点,就反映了民营医疗机构在功能质量方面的优势。这种优势源于对市场的反映,而不是制度性优势。

民营医疗机构大量走专科发展道路提升了其提供某一方面技术质量的能力,但也使之回避了与公立医疗机构之间的全面竞争关系。雄厚的资本力量则可以帮助民营医疗机构在高功能质量之外,还进入高技术质量的服务领域。资本首先被民营医疗机构用于吸引人才。武汉亚洲心血管医院开办之初,吸引专科人才的薪酬水平是公立医疗机构的事业单位工资标准无法比拟的。其次,资本为民营医疗机构引进高精尖的专业技术设备,用于发展高精尖的专科服务。资本的准入和大规模资本的进入使得民营医疗机构有可能进入了高功能质量、高技术质量的领域。

大量的个体诊所则处在提供低功能质量、低技术质量的领域。这类服务对环境设施的要求一般,不需要豪华装修和高档次的陈设布置。简单整洁的服务环境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常规处理,服务的功能质量表现在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在毗邻关系上的亲和力之中。功能质量优势使得正规的个体诊所在常见病、多发病的服务上胜过公立的基层医疗机构一筹。

公立医疗机构中也有大量诊所、门诊部等基层机构。这些机构与公立医院相比,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毕业后培训不足,提供技术质量的能力相对欠缺,技术质量不足;与民营医疗机构相比,则表现为功能质量不足。他们没有大医院的技术水平却有着大医院繁杂的服务程序,他们和个体诊所一样处理常见病、多发病的问题,但却采用坐等病人上门的服务方式,又没有个体医生对患者的亲和力和关怀、耐心的态度。

现实中的观察印证了上述政府管制对医疗服务四格模型的制度性影响。大多数民营医疗机构以功能质量立足,走专科化发展道路,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逐步扩张。而公立医院拥有高精尖设备和顶级的医疗人才,提供急诊、急救服务和各种高新技术的医疗服务。大量存在的个体诊所与服务对象有着邻里般的感情,在向周围群众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服务中得心应手。而公立的小型医疗机构变成了在公立医院和民营医疗机构夹缝找不到生存处理的最大难题。

四、小结

在医疗服务四格模型中,高技术水平且功能质量较好的服务项目处于高技术质量、高功能质量的第一象限,急诊急救等服务项目处在高技术质量、低功能质量的第四象限,特需医疗服务则属于低技术质量、高功能质量的第二象限,常见病、多发病的常规处理属于低技术质量、低功能质量的服务方式。

篇(2)

某县总人口23.8万人,镇内人口7.8万人,其余人口分别分布于XX镇、XX镇、XX镇。XX镇企事业单位近200个,人口相对集中。XX县XX医院为二级甲医院,金城医院为民营医院,社区服务中心1所,社区服务站16所。

民营医院主要以广告宣传和外请专家会诊治疗打折为主,社区服务中心及社区服务站以社区服务为主,同样享受医保、社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近年来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常住人口参合率达94.9%.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XX医院6800平方米的综合楼整体搬迁,乡镇卫生院医疗用房扩建。面对医疗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时候,消极地等待顾客(病患)上门,医院很可能面临顾客流失。这一切给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医院要发展靠的是经营,经营讲策略,经营管理的实质是想方设法吸引病人。

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不断完善综合管理、提高业务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多方潜移默化的宣传,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到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取信于民。

二、医院现状

(一)该院自迁入新址后,在经营上上了一个大台阶,但是有很多细节上还没有达到医院规模相匹配的效益。目前医院市场营销的管理和资料收集贫乏,社会服务部作为医院一个部门的成立,必须发挥它的功能,对内了解与宣传,对外营销与调查,拉拢病人和挖掘潜在的客户。

(二)内部宣传内容太少,各科室有形的宣传内容少,如:

宣传栏、宣传板块。对外宣传不够,面对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构建媒体宣传平台是有必要的,然而近年来因为广告不实宣传,疗效与承诺不相符,埋下了患者不信任的重重危机,医院可以利用现有的很多资源和方式去对外宣传医院内部形象。媒体宣传只是外在手段,医院的长远发展和日常经营主要还是依赖正确的市场定位、超前的服务理念、先进的管理模式。

(三)没有维护好医院自己的顾客,有些顾客失去了永远都不会再回来。

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有待提高,"以病人为中心"作为服务理念没有落到实处。例如:前几天我在一楼门诊遇到一位老太太正在问一位工作人员病理科在几楼,但那位工作人员很不耐烦地说:"不知道,问导诊护士去"。其实当时我在想:身为一名医院职工怎么可能不知道病理科在几楼!而且态度非常生硬!就是因为这种态度有可能永远失去这位顾客,甚至更多。病人可以没有我们医院,但是我们医院万万不能没有病人。

三、市场营销策划方案

(一)营销思路

以医院总体工作思路和医院发展规划为指导,坚持"内抓管理强素质,外拓市场树行象"为思路,一方面以林西镇社区为主攻方向,逐步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扩展,强化"林西县医院"特色品牌,加大品牌推广力度,通过品牌战略吸引广大患者。另一方面以林西地区农村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乡镇为主攻方向,通过宣传介绍医院特色科室吸引广大患者。

(二)具体实施方案

1、根据"林西县医院"的医疗特色,以林西县各社区为目标地,逐步开发医疗市场。以宣传专科、专病为切入点,加大力度宣传我院优势科室,同时带动其他科室的发展。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健康检查、社区义诊、广场义诊咨询等多种活动为渠道,加强对外宣传、联络,把医疗服务直接送到顾客身边,进而吸引更多的患者来医院进一步诊治,扩大医疗市场。

2、把医疗市场的目光转向农村,直接与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立合作关系,以互惠互利为前提,增进业务平台,实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二级医院诊疗水平,可间接加深对林西县医院品牌的认知。

3、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种种服务活动如同医院的营销策略一样,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这个中心就是让顾客满意,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改善服务态度。

(1)医院应设立投诉接待处,负责接待处理病人的投诉,有效解决患者投诉的问题,会对患者满意度、忠诚度、信任感产生最大影响,从而将转变成医院的信誉度和盈利。

(2)提高差异化服务。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应为其提供一些区别于其他医院的服务,使他们的不同需求都得到相应满足,并超越他们需求的期望值,达到高度满意,以差异取胜。如:保证医院的医疗服务方便快捷,努力消除"三长一短"(挂号收费时间长、候诊时间长、取药时间长、诊疗时间短)现象,方便广大患者就医。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维护好医院医疗环境的卫生,为患者提供舒适、整洁、温馨、顺畅的就医空间,是医院生存发展的需要;推行面带微笑服务,注重病人的感受,以称呼全名或尊称,而不是号。这些亲情化服务会让患者体会到医院的人文关怀,提高顾客满意度。

(3)建立"以病人为核心、以质量为关键、以服务为重点、以营销为目的"的满意度调查。定期对住院、门诊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收集全院出院患者信息做客户电话回访。将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公布,并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地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扩大医院病人收容量,实现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4、向亚健康市场进军。卫生部组织资料报告:只有5%是健康的人,20%是有疾病需要治疗的人,其中大部分75%的人都处于亚健康。随着人们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人们通过体检来了解自己身体状况,做到预防为主,治疗为辅。该院体检中心以优惠卡的形式从单一的针对单位职工体检向社区、农村发展,策划推出系列体检卡,卡上所有项目均按医院规定价格给予一定的折扣优惠。

篇(3)

关键词:新医改 老龄化 产业升级 细分市场龙头 行业并购

一、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长原因

新医改政策

2009年4月初,我国出台8,500亿元新医改方案,8,500亿是医疗体制改革方案确定未来三年医改投入的总额。新医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公共医疗、城市医疗服务和基础医疗的报销。这几个方面将使中国医疗系统和观念实现“重治疗”到“重预防”的转变。首先这些转变带来的是对于基础医疗设备实实在在的需求,例如超声、X线机、生化仪和心电图仪这类 “基础设备”将会是中国政府集中采购的重点。在新医改政策的刺激下,基层医院“填补缺口”和“更新换代”的将促使相关基础设备市场迎来大幅增长,相关企业将迎来产能释放和业绩大幅增长的时代。

根据政策要求,2009 年,全面完成中央规划支持的 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同时2009 年开始,我国将在3年内重点支持2,000 所左右县医院建设。 而目前我国2,000 余所县医院装备配置在不同地区平均缺口率达到30%-50%。现有设备中有15%左右是上世纪 70 年代前后的产品,60%左右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亟需“更新换代”。

表1: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设备配置标准

替代进口

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高端精密仪器由于技术相对复杂,研发投入高,替代难度大,目前依然是跨国公司的天下,主要高端市场80%以上的份额被跨国企业占据,多数关键技术被发达国家大公司所垄断。短时间内不具备突破能力。而对于高端耗材,由于研发难度相对较小,同时很多新兴领域国内具有很好的技术实力,所以存在替代进口的机会。目前国内三家医疗器械上市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核心产品的替代进口,从而带动企业的高速发展。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医疗器械行业将继续受益于消费升级以及老龄化社会带来的行业增长。同时,在医院基础设备以及高端耗材领域将会有更多的企业高速增长,并实现IPO。

消费升级

伴随着GDP持续增长带动的消费升级以及医药市场的结构调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将长期保持15%以上的增速。一方面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大致为全球药品市场规模的 40%,而我国这一比例近年来虽然有所提高,但是仍然不到 15%。另一方面我国人均医药费用虽然从2001 年的 140 元/人提高到了 2008 年的 378 元/人但与美国人均医药水平 319 美元/人、日本348 美元/人 依然有较大差距。消费升级动力依旧强劲。

老龄化

老龄化将带动医疗器械整体需求,尤其是伴随经济水平提升的对自我诊断需求的提升将大力推动家用医疗器械的高速发展。我国的 65 岁以上人口从1982 年的 4,900 万提高到了2008 年的1.1 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从1982 年的 4.9%提高到了 2008 年的8.3%, 预计到 2030 年这比例将达到25%。我国老年人口患有慢性疾病的概率超过80%,同时具有两种以上慢性病老人在60%以上。(数据来源:国家老龄委)

二、全球医疗器械市场

2008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总销售额约3360亿美元,比2007年的3000亿美元增长了12%。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减退,医疗器械行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总销售额约3864亿美元,年增长速度为15%。

美国是全球第一大医疗器械市场,其销售额约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33%。美国本土医疗器械产品需求巨大,高水平的医疗支出、3亿规模的人口基数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欧盟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其销售额约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27%。欧盟26国人口达到了4 亿以上,成为该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另外,单一货币使得各国医疗器械产品的价格透明化,促使欧盟成为更具竞争力的地区,形成高度成熟的市场体系。日本医疗器械行业的销售额约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9%。日本医疗器械产业基本上能满足国内需求,很少信赖于进口。

2009年全球销量前10名的医疗器械公司。这 10家医疗器械公司产品销量都在数十亿美元以上,强生无疑是医疗器械领域的独孤求败,2009年的销售额达到235.7亿美元。而其它主要竞争者如西门子、通用和飞利浦虽为非医药企业,但是在医疗器械领域同样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知名的但以生产小设备为主的公司如美敦力和波士顿科学同样榜上有名。医疗器械巨头们的收入出现普遍增长的趋势。

三、中国医疗器械市场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处在整合发展临界点,专业化并购培育细分市场龙头,综合化并购催生行业巨头。从初级卫材为主的初创阶段到门类扩张的起步阶段,再到90 年代民营资本推动的结构性变化阶段,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完成了原始技术和资本积累,并初步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和区域产业布局。2006 年新医改启动后,行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多元化战略诉求、激烈的行业竞争和资本力量成为行业整合的催化剂,在行业内生特性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集中度提升和多元化发展趋势形成。中国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将通过兼并收购,推动行业走向集中。在综合化和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将涌现更多的细分市场龙头,并且催生未来的行业巨头。

战略定位决定未来发展,先行并扩张企业有望成为行业巨头。整合发展期,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将面临三种发展格局选择:1)专注细分市场,成就细分龙头;2)通过并购扩张,成为综合巨头;3)借助科技优势,实现医电一体化。专注和多元化都不可或缺,我认为多元化发展、积极进行整合扩张的企业更有希望成为赢家。迈瑞医疗、威高股份、鱼跃医疗、乐普医疗已经通过合资、并购走向多元化,成为整合的领跑者。微创医疗、康辉医疗、创生医疗、九安医疗、阳普医疗、新华医疗则是细分领域的佼佼者。

产业升级大势所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从传统制造走向高科技发展之路。制造加工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基础,经过积累已经建立了完整的产品体系,并在中低端产品领域建立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医疗器械积极进行技术升级,争取内需市场和外部产业转移机遇。产品质量、技术结构方面的提升使得中国企业在监护、医学影像设备、临床实验室设备和微创介入治疗等领域获取了显著成果。创新发展的大趋势不可逆转,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心电生理仪器、人工关节等将是下一步占领的制高点。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巨大,将维持快速增长。全球医疗器械行业成长性优于药品市场,未来将维持10~15%的复合增速。虽然发达国家占据了78%的市场份额,然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正经历着快速的成长,依靠成本优势和研发积累提升产业链地位。不断增加的医疗费用支出、日益提升的消费能力和健康意识将是推动行业发展的积极因素,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给行业发展注入额外动力,成为释放被压抑需求和打开未来潜在空间的诱发力量。资源配置再平衡、升级换代以及产业转移等内外部动力相互交织,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20-30%。到2009年底,全国医疗器械工业产值已突破900亿元。2009年医疗器械行业占GDP比重为0.27%。根据医疗器械行业“十一五”规划的预计,2011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

2005-2009年医疗器械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5-2009年医疗器械行业工业产值及其占GDP比重

行业性风险:1)经济衰退、削减财政支出可能抑制高端出口市场需求;2)人民币升值削弱中国制造产品的全球竞争力;3)医疗器械生产销售在各国都受到严格的监管,政策改变或显著提高制造企业成本;4)国外大型医疗器械企业加速进入中国市场,以及内资品牌的价格竞争或导致竞争加剧,压低行业利润率。

四、中国医疗器械细分行业特点

篇(4)

【关键词】医药 管理 供应链 问题 对策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增长,我国医药市场在其发展过程中开始应用各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管理。为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从而提高我国医药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国内一批批国有和民营医药企业开始逐渐应用供应链管理的方式对企业内部的医疗物流进行管理,以实现其医药产业物流自成模式,多渠道发展,提升整体药品流通效率,促进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

一、供应量管理

供应链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在发展供应链和运作供应链的过程中通过合理的管理方式使其达到最优化,降低成本,满足客户需求的一种管理模式。供应量管理主要体现的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之间的一种协调性发展关系,是当前我国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的一种能力体现。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能够实现企业的四个重要的目标:第一,缩短企业现金周转的时间;第二,降低企业面对市场时所产生的风险;第三,实现企业盈利增长;第四,为企业提供可预测收入。由此不难看出,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的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作用,能够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的实力。

二、我国医药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业务规划性差

我国医药企业在其发展工程中作为一个以药物经营项目的主要行业需要,根据企业内部市场结构对其企业内部的业务进行管理。而当前我国医药企业在进行营销市场开拓和管理的过程中对其自身业务规划性上能力较差。一方面当前我国医药企业在其企业内部节点上经常出现一些资源浪费的现象,该种现象的产生正是由于供应链管理中出现漏洞而造成的企业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企业在其部门与部门之间不合理竞争性较强,从而导致企业业务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合理业务竞争。

(二)信息管理能力低

信息管理能力是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中主要的数据依靠。目前,我国医药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其信息化管理能力较低。主要表现为:第一,企业内部缺少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设备;第二,企业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信息资源整合上缺少安全性和系统性;第三,企业在其运输、仓储、包装、调配等环节上缺少对应的信息处理和分析。信息管理是维持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手段,在其各个环节中均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通过以上的分析中能够看出,当前我国企业存在信息管理能力较低的现象。

(三)物流规模及企业管理集中性差

医药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在企业物流规模上当前正处于合作物流的发展方式。一些大型的医药企业具有与自己企业长期合作的物流管理方式,而一些小型的医药企业受到资金限制,在其物流模式上流通性较差。此外,我国医药企业在对企业医药产品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缺少对应的集中管理方式。一般采用的是分散式贮存和采购。这种方式使企业在对应收账款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缺少信息基础,无法对其进行合理的分配和管理。由此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医药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物流规模及企业管理集中性差的问题。

三、改进我国医药供应链管理的对策

(一)整合医药业务管理

应用电子医药业务管理对当前我国医院业务管理进行整合,从而从多角度的方式分析当前我国市场管理中业务销售的类型及市场分析。例如,在其整合医药业务管理中加强供应链管理的市场氛围模式对其业务分析和管理进行完善,采用分业务管理的方式对企业内部节点上出现的资源浪费进行管理;此外,在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进行业务定性管理和分配,从而降低企业整体医药业务发展和管理上的不合理竞争关系,促进我国医药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应用电子商务信息管理技术

在对我国医药供应链管理中进行信息管理技术改进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企业内部现有的信息管理设备进行统计和更新,对其信息管理设备内部使用的程序进行更新。其次,通过引用现阶段新的信息管理技术手段对医药产品进行管理,例如射频技术、条码技术、MIS技术等,从而实现医药企业商业信息管理;最后,在其供应链信息人员管理上采取需求信息人员、生产安排信息人员、订单传递信息人员等进行管,实现企业的信息化。

(三)完善物流及企业管理

在对我国医药供应链物流及企业管理完善上,首先,在其供应链物流上应该进一步加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和自主物流发展模式。从而使医药企业或行业整体内具有统一的物流方式,从而提高管理和运输效率。其次,在企业管理上采用企业重组联合的方式对企业内部供应链的关系进行重组和管理,实现医药企业生产生、批发商和药房三者之间供应链关系的交流,进一步促进我国医药供应链关系的发展。

针对当前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在其供应链管理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业务规划性差,信息管理能力低、物流规模及企业管理集中性差的原因。因此,未来我国医药行业应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应该针对以上几方面对其进行完善。在其业务规划上采用城市整合医药业务管理;在其信息管理能力上引进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提高其信息管理能力;在物流规模和企业管理上树立物流发展观念,建立医药企业统一管理。通过以上几种方式实现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茆文龙.中国医药商业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3,(01).

[2]付敏.浅析我国医药流通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0,(02).

篇(5)

SGS(瑞士通用公证行)是全球最大、资格最老的独立第三方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于1878年成立于瑞士,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

如今,中国检测市场已相当成熟,市场容量在700多亿元左右,全球也不过7000多亿元的市场容量。尽管国有检测机构占据市场主流,但以SGS为代表的外资机构仍得益于中国市场的迅猛增长,占中国市场份额40%左右。

在政府管控的强制检测市场条件下,SGS如何把握“去行政化”机遇?SGS如何克服人才短缺、本地化管理难题等挑战,取得中国市场的成功?

得益于中国红利

“国内第三方检测认证的市场格局是,国有性质的实验室占55%,民营机构发展较快,但集中在某一个或几个领域,综合实力不强,目前约占10%。”SGS中国区总裁申屠献忠接受《新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

欧美国家在15世纪就有了第三方检测机构,到19世纪中期,一些成熟机构介入鉴定产品、出具报告,已是非常自觉的商业行为。但在中国,第三方检测市场起步晚,主要由国家检测机构负责,例如质量监督局、疾病预防中心下的实验室等。

“国有的每个行业部门下基本都有自己的实验室,技术监督局是一个庞大的网络,检验检疫局又有很多的实验室。”申屠献忠告诉记者,国有实验室已做了很长时间,规模十分庞大,在设备上、网络上和技术上都不错,但由于居于垄断地位,市场化意识不强。

第三方检验认证行业的重要性,随着频发的质量安全问题逐渐得到国家和业界认可。政府也在思考,大包大揽的管理模式并不适合当今中国的发展,需要有更市场化、更专业的机构作为政府体系的补充参与监督,提升“中国制造”质量。

实际上,第三方检测机构是伴随着中国出口贸易的迅猛增长发展起来的。拥有10多年关贸谈判经验,现担任SGS集团公共关系和业务拓展总经理的马晓野私下对记者感叹:在加入WTO之前,所有第三方检测机构都在夹缝中求生存,十多年来SGS在中国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的出口红利。

在国际贸易市场,所有检测报告必须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因此国有背景的检测报告并不易被海外买家认可,而民间检测机构则由于可信度和鱼龙混杂等因素缺乏权威,也难以得到认可。所以,企业获得SGS的检测报告,一方面确保产品符合目标市场和客户要求,降低出口风险;另一方面SGS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合规性。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出口贸易受到极大打击,学者们都在讨论一个问题:“中国的入世红利还能享受多久?”对SGS中国来说,这同样是个攸关生死的问题。

申屠献忠说:“进出口趋势在变化,中国不可能永远是世界工厂,有一些采购已经转移到东南亚国家。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些对我们肯定有影响。”

此外,由于检测行业没有完全市场化,政府机构占极大优势,很多是法定检验,需要特别的资质,例如电子电器产品在中国市场销售,要经过3C认证,外资和民营机构都没办法拿到批准。

申屠献忠表示:“进入中国市场各个领域,很多都需要资质,比如建筑行业、特种设备行业等,取得资质需要很长时间,这些对SGS都是挑战,会有很多挑战。”

扎根中国市场

SGS要想在中国市场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只依赖出口,必须找到适合本土化发展的道路。

申屠献忠在SGS来中国市场之初就加入了这家公司,当时他不过是一个对外企有点崇拜的毕业生,误打误撞进入检测行业。数十年过去,他已成为几乎所有外资检测公司中唯一一个中国土生土长的高管。

在前任“洋”老板离开中国区总裁位置后,申屠献忠打破“天花板”,成为中国市场的掌舵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SGS集团高层的战略选择:与其从总部空降高管,不如擢升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本土经理人。

申屠献忠在SGS的职业路径为检验员、主管、分公司经理、客户经理、运营经理,他还做过销售和市场部经理、总监,然后做到全球业务线副总,他是100%的SGS中国血统。

SGS的选择无疑是明智的,SGS在多年以前,就已经部署中国市场业务线,目前SGS出口业务与国内市场业务基本上是70%︰30%,离实现两条腿并行已经不远。

“你不能长期依赖出口。如果不提前部署,等风险到来时,就没办法支持其他业务,我们要增长,因为总部永远会有业绩增长的要求。”

申屠献忠和SGS集团提前看到了国内市场增长的潜力,尽管国家有资质限制,一些行业被排除在外,但SGS的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和营销能力都让申屠献忠对SGS在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他期望未来两种业务之比能达到50%︰50%。

申屠献忠表示,第一,社会和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在提高,把产品交给SGS做检测认证是一种认可,SGS在国内汽车行业、环保监测、消费品等领域的业务增长非常快;第二,纺织品、医疗器械等更多国外品牌要在中国销售,需要SGS中国的本地化服务;第三,SGS在一些行业致力于往上游走,比如矿业勘探过程中的检测。

与国家实验室的强制检测不同,SGS只有做到公正、专业、有效,才会有生意,如果失去了公正性,也就失去了企业生存的基础。

申屠献忠向记者解释了SGS的管理流程,一件样品被客户送到实验室后,送入各个实验室进行流水线操作,比如一件纺织品,物理测验就要由物理小组来进行,要经过耐磨性、拉伸等各种实验,还要按照目标市场的办法去洗水,观测洗完后会不会褪色、缩水;化学测验则要看是不是有致癌物质。总之,送检样品要经过很多种检测,并且一一分开,最后得到一个客观的报告。

“送检样品测试完数据,直接上传报告,中间是不能修改的。我们做的工作,实际上是在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传递信任。”申屠献忠说,各个实验室检测人员并不知道样品是哪个客户的。

“拉”与“推”的平衡

在SGS庞大的体系内,提升管理效率成为其在中国市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我们实行事业部制,在全球和中国是一个矩阵式架构,比如全球10条业务线,每条业务线有一个全球执行副总裁,每个地区有首席运营官。”申屠献忠表示,他除了担任SGS中国区总裁,还兼任过全球玩具及婴幼儿产品业务副总裁。

“中国战略要和全球的业务线一起沟通,并不是说我们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要融入全球的战略中,所以沟通至关重要。”

申屠献忠把中国与总部的沟通比喻为“拉”与“推”。SGS总部每年会交给每条业务线一个预算总额,但因为其他业务线的全球执行副总裁不在中国,中国市场一旦有投资机会,如设立新公司或收购等,需要全球的配合,就要与这条业务线的全球负责人沟通,说服他成为中国区业务发展的支持者。相反,如业务线负责人在外面看到中国有什么机会,也会“推”动做本土市场分析,看时机是否合适。

超过1万人的企业,申屠献忠必须把企业文化和员工培训做好。由于SGS检验测试认证范围广,几乎涵盖所有的行业,每个行业都要有专家,而市场上并没有一个所谓的“检测”专业,因此培养技术人才基本依靠SGS自己的“造血系统”。

简单来说,SGS中国从各个专业招来的新人不懂检测也没关系,SGS有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包括课堂培训、技术培训、基本经验培训及商业培训等。

“对SGS来说,最大的难题不是检测人员的培训。最难的是公司大了以后,需要综合性人才,要懂技术、懂商业、懂管理。我们最缺的是复合型的中层干部。”申屠献忠说,SGS花了很大精力,希望把技术人员培养成复合型人才,为此推出了名目繁多、针对各种级别员工的培训和成长项目。

2007年,申屠献忠出任SGS中国区执行总裁,集团的战略也从单纯财务目标转为可持续发展,这意味着申屠献忠可以在更广泛、更深入的空间内,实现SGS在中国的发展,近5年,SGS为客户设计了很多新服务,包括在节能减排方面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为企业提供审计、认证、培训和咨询服务,以加强业务流程、改善管理系统和人员绩效。

申屠献忠:把握供应链质量管理至关重要

作为《新财经》杂志的忠实读者,申屠献忠对6月刊的封面报道《标准乱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大家对标准乱象有一些误解。比如奶粉中的三聚氰氨、奶茶珍珠中改良的淀粉含有马来酸,正常情况下,企业不用去检测。大部分国内标准实际上是参照国际标准的。问题不在标准本身,而在这些标准到底有没有很好地去执行?如果不执行,标准再高也没用,很多国内企业会想,去做检测要花钱,我为什么要做,这是个大问题。

因此,企业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有时候不一定是运营不专业,或者内部有问题。而是供应链管理出现问题,明明知道进来的材料或零部件

有问题,却因各种关系不好意思退回去,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会有问题。企业自己也可以做检测,问题是自己检测,能不能检出问题,怎样管理供应链问题。

比如,某大型跨国玩具公司的玩具中铅含量超标,工厂倒闭,老板自杀。由于生产玩具要用到油漆,实际上是油漆当中铅含量超标,造

成玩具铅含量超标,需要召回销毁,结果使得规模达数千人的中国代工厂倒闭了。

篇(6)

一、老龄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直接压力,首先反映为沉重的社会养老负担,到目前为止,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仍主要偏重于老龄人口的养老保障上,然而随着老龄人口规模的激增,需求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老龄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针对老龄产业领域的研究开始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老龄产业,也称“银色产业”,是以产品消费对象的指向性类群作为界定的依据和标准,从第一、二、三产业派生出来的新兴的综合性的特殊行业,是专门为老年人生产和提品和服务,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各方面需求的各行业的集成或集合。其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五个老有”,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龄产业实际上就是因为老年人的“五个老有”需求满足而必然产生的市场供给体系。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学者在论述老龄产业时都认同老龄产业的兴起是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适应老龄社会到来的产物。老龄社会与以往人类所经历的年轻型或成年型人口结构社会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养老问题更加凸现。传统家庭式养老模式或国家福利性养老模式已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化养老作为一种通过市场整合.优化社会资源的模式,不仅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做出的明智选择,也将是大多数通常保有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必须选择。发展老龄产业是老龄社会中社会资源倾向老年群体,或者说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日益增加的老年群体的需求将影响整个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老龄产业必然适应这一趋势而产生与发展。老龄群体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龄产业存在的合理性就在于为老年群体提供符合老年人特殊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需求是市场存在的前提,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市场的需求为原动力的,即市场需求刺激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当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即形成一定市场体系时,一个产业就形成了。市场是由人口、购买力和购买愿望三要素组成的统一体,老龄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取决于由老年人口规模、老年人的购买力水平和购买欲望所决定的市场需求。同时由于老年需求的特殊性,老龄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更加复杂。发展老龄产业就是借助产业形式,利用市场机制高效配置社会、家庭与个人的养老资源,满足老龄群体的养老需求。发展老龄产业必须考虑老龄化社会的背景:老年人口增多是老龄产业赖以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基础。但是,依据市场理论和产业理论推导,老龄产业并不是人口老龄化出现之后才产生的,而是老年群体存在时就开始了。尽管规模和范围不明显,但可归属于老龄产业的雏形。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老龄产业发展的迫切性也随之加剧。

二、我国老龄产业发展分析

1.发展我国老龄产业的必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且增长速度快。加之我国人口出生率多年来的明显下降,更加快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随着老年人口基数的快速攀升,必然导致老年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这就为老龄产业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从购买力来看,目前我国老年人的总体收入水平和储蓄水平偏低,加上尚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年人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然而,在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市和地区,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已相当高,可以满足高层次的需求。此外,由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速快且有老龄人口高龄化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即使维持现有的、较低的消费水平所产生的购买力,也足够支撑老龄产业的扩大和发展。而且,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政府用于退休金的支出也正在逐年增加。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老年人口整体收入水平也在稳步提高。老年人口的经济实力和消费能力显著增强。

就消费倾向而言,老年人消费需求广,购买欲望强。一方面由于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变化,老年人对医疗保健、老年食品、老年服装、照料护理等老年人用品及劳务提出了大量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以及计划生育的政策影响,家庭养老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客观需要,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继续推行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一对夫妻养4个老人和一个孩子的“4:2:1”结构型家庭甚至一对夫妻养更多老人和一个孩子的“多老人”结构型家庭越来越普遍,并有可能出现60岁老人照顾80岁老人的“纯老户”。现代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仅靠血缘关系不足以提供老年照顾,老年人及其家庭对社会化、专业化与市场化需求的增加是一种必然趋势。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人口规模的增加与老龄人口高龄化的发展,以及由此导致的家庭结构的变化,养老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成为老龄产业必要性的客观基础。

我国老龄人口始终处于相对量急剧增长和绝对量迅速膨胀的状态,老年人日益成为社会最庞大的消费人群。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提供的一组数据,2005年我国老年人的消费需求总量约为6000亿元,2010年将达到1万亿元以上。另有资料显示,50年内,我国老龄市场需求总量将达到5万亿元。人口结构变化状况及趋势必将通过消费结构的变化引致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动,从而要求产业结构作出相应调整。老龄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必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我国老龄人口需求,无论是在规模、结构方面,还是在数量、质量方面,都会为我国老龄产业提供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来势猛、增速快以及“未富先老”的特点,老龄产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2.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与老年消费群体巨大的需求相对应的是我国老龄产业市场的冷清。据统计,目前我国市场上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还不足1000亿元。甚至形成了“厂家不愿做,商家不愿卖,消费者无处买”这样一个怪圈。我国的老龄产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严重滞后于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老年消费群体的巨大需求。

首先,在老年服务业领域,目前专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设施严重不足,服务的项目和内容不全,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老龄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是滞后中的滞后。老年人对服务需求依次排名为护理服务、医疗服务和生活服务等。其中,养老机构是目前我国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的主要机构。据调查,全国约有5%的老年人有人住养老机构的愿望和需要,并且随着人们养老观念的转变,这个数字会逐步增加。但是,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总床位数尚不足老龄人口总数的0.9%,供需严重不平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膨胀和预期寿命的进一步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又呈现老龄人口高龄化的特点,高龄老人(85岁以上)越来越多。随着家庭规模的日益小型化,家庭照料的人员也减少。这加剧了社会对医疗服务和生活服务的需求。而由于养老制度的公益性特点等原因,市场如何进入仍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其次,老年用品市场发展滞后。我国老年人的整体购买力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开始转变,老年用品市场的需求日渐强烈,但是老年用品却供给短缺,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特殊生活用品,如老人床垫、手杖、轮椅等以及辅助商品如老花镜、助听器、假牙、假发等,即使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也很难找到老年消费晶专卖店,即使有一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保健型、方便型、舒适型的商品也少之又少。上海、广州等地的调查表明,在吃的方面,除了保健品,老年人所需的低糖、低盐、低脂食品等属于自己的专供商品难以找到。在穿用方面,市场上的老年人服饰要么没有,要么颜色晦暗,款式陈旧,号码不全。目前市场上适合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各种产品寥寥无几,老年用品市场发展滞后。

再者,在老年休闲文化领域,目前我国老年人的娱乐场所主要是在家里、马路上和公园里,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老年人闲暇时间充裕,可自由支配收入高,老年人在娱乐健身、绘画书法等方面的精神追求和个人文化发展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专门针对老年人休闲娱乐市场的潜力巨大。据旅游部门统计,我国每年老年旅游人数已占全国旅游总人数20%以上。2005年,我国老年出游人数达到全国出游总人数的25%。文化需求方面,目前全国老年大学已达2万余所。但相对于不断膨胀的老龄人口,这些数字尚不足道。

老年理财业,作为一种新兴的老龄产业,刚刚起步。我国部分老年人除日常消费外也积累了一部分资金,客观上有理财的需要。同时,我国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是“低水平、广覆盖”,这就要求个人还要为自己将来的养老负责,对用于养老的资金进行科学管理,这也是老年理财业兴起的根本原因。随着金融日益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老年理财需求也日益增加。老年理财产品与其他理财产品相比,更加注重稳健性、防御性以及操作上的方便性。目前市场上理财产品众多,然而,传统的银行储蓄和国债仍是老年理财的主要选择,针对老年理财特点的理财产品仍待进一步开发。

三、制约目前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造成这种状况,笔者认为,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有老龄产业市场本身的特殊性,也有投资者对老龄产业市场认识上的不足,还因为养老体制和政策导向缺位致使投资者望而却步。

1.老龄产业市场本身的特殊性

中国老龄产业市场具有特殊性。首先,老年人的需求、收入水平和收入来源稳定性、消费倾向、消费行为等方面都具有与其它年龄段人口不同的特点。其消费特殊性可以概括为多样化、平稳化和退行性。多样化是指老年人的需求特征较其他年龄结构人口更加趋于多样性,其需求个性化比较强,特殊要求比较多。平稳化是指老年人消费范围一般比较狭窄而固定。随着经济状况的逐步改善和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老龄人口趋向高龄化,其需求的多样化和平稳化特征将更趋明显,同时,其外部依赖性增强,需求在多元化的基础上趋于专业化。退行性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购买力在逐步减退。但是,随着老年人储蓄的增加和老年理财业的发展,老年消费的退行性特征有望逐步趋于平缓。

其次,我国城乡之间存在的显著差距短时期难以改观。农村收入水平低,养老保障、医疗保险等资源也相当匮乏,加上市场观念相对贫乏,这种状况限制了农村老龄市场的发展潜力。而且,与大多数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其城镇老龄化程度高于农村不同,我国老龄化发展城乡倒置。根据2000年公布的“五普”数据,按常住人口计算,城镇的老龄化水平为6.30%,农村却为7.35%,即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且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这种状况将日益加剧。由此,农村老龄市场的难以开拓也严重制约整体老龄市场的发展空间。而即使在城市,养老保障水平也仅限于基本层次,难以满足老年人口各方面的需要,老年人口的潜在需求难以实现。

此外,受家庭养老及勤俭节约等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影响,老年人口的社会养老意识以及消费观念也没有完全市场化。这些都制约着老龄市场的发展。

我国老龄产业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老龄产业具有微利性和收益周期长的特点。而对于尚处在萌芽状态的我国老龄产业来说,规模化经营的目标难以一蹴而就,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老龄产业市场的冷清。

2.投资者对老龄产业市场认识不足

老年人的需求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而不断细分和扩大,随着老年人对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养老观念、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需求层次也越来越高,不仅限于基本的需求,还将追求发展和享受方面的需要。这都无疑是老龄产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另一方面,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消费习惯、兴趣爱好与其他群体有明显不同,这决定了他们在衣食住行、咨询、文化娱乐等各方面的消费都有独特的需求。

而投资者对老龄市场这一不断攀升的发展前景认识不足。无论是针对产品的设计研发还是生产销售都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企业一般总认为老年人对价格过于敏感,老年产品利润低,属于微利行业,因而不敢进入。而由于老年人多为理智型消费者,其消费行为不易受广告宣传等诱导性因素的影响,加上企业又往往误解老年产品总与式样陈旧、技术含量低联系在一起,缺乏对老年群体的内部结构、需求层次的深入调查和恰当的营销策略,因而即使投资老龄产业,其产品和服务也大都模式雷同、缺乏特色,难以生产出真正适合老龄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难以获利。然而,由于老龄市场的需求量巨大,微利性并不排斥老龄产业的市场性与企业追求高额利润并不冲突。企业在做好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工作的基础上,提供真正适合老龄市场多层次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其利润空间是十分可观的。

企业对老年人的消费心理、独特的消费需求特点,以及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倾向缺乏深入的探索和认识,因而低估了老龄产业的市场潜力。同时,老龄产业作为一个产业,必然以盈利为目的,但是老龄产业作为为老服务的产业,一些个别行业如养老服务、医疗服务等客观上又要求非盈利性。老龄产业的性质究竟是盈利还是福利,抑或兼而有之,目前尚无统一定论和明确界定。如果企业在追求盈利的同时还要向老年人提供福利,两者必然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政策制度上的不明晰导致许多企业对进入老龄产业市场尤其老年服务业市场持观望态度。

3.养老体制和政策导向缺位

首先,市场的有效运行,需要一系列基本制度的支撑。尽管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都认同老龄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到目前为止,尚缺乏一套全面的、系统的战略思路和行业规划,鼓励和推动为老年人提品和服务的老龄产业发展的制度建设和政策指导大大滞后,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目前老龄产业的性质徘徊在事业和产业之间,老龄产业中的非竞争性行业和竞争性行业区分不明确,缺乏政府介入还是市场介入的边界划分。尤其在养老服务行业,民营资本在融资服务、财政支持、土地使用、医保定点等方面先天不足,享受不到公办机构的优惠政策,成本较高,无法平等参与竞争。加上我国政府职能部门在老龄产业的管理上处于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局面,易造成管理上的真空和职权的交叉,缺乏相互协调,政策制定和执行效率低下。

再者,社会保障不到位。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进程相对缓慢和滞后,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从目前社会保障制度来看,我国社会保险仅面向城镇职工,尚未包括广大的农村。即使已享有社会保障的城镇老年人,其获得的养老金水平也较低。尽管改革以来我国城镇职工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均有显著提高,城镇职工的退休金和养老金也随之增长,但与老龄人口密切相关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尚未完成。同时,长期以来支撑社会保障的政府财政,承担面临大规模扩张的老年保障支出也日渐吃力,养老保险基金空账运行问题严重。社会保障的不完善制约老年人的消费欲望,使相当—一部分现实购买力转化为储蓄,制约着老龄产业的发展。老龄产业的发展需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四、促进老龄产业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制度的建立和规范是任何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首先,政府应针对不同的领域制定不同的政策。根据老龄产业的市场属性将老龄产业细化分类,区分老龄产业中的非竞争性行业和竞争性行业。老龄产业非竞争性行业,如老年社会保障、老年公益服务设施、特困老年救助等,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偏重于社会利益,具有公共性和外部性特征,因此政府应负责提供供给。而以盈利性为主的竞争性行业则由市场提供供给,因此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形成一套以政府间接调控为指导,以市场机制为主要资源配置手段的老龄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点培育、引导和完善竞争性行业的需求市场。并应给予必要的财政投入、税收优惠、费用减免和其他特殊照顾,以扶持当前弱质的老龄产业。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度和法规建设尚不完备、市场化发育尚不充分的条件下,且考虑老龄产业本身的公益性质,老龄产业应以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控为主要指导。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入,逐渐放开政府监管。

篇(7)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003年底,中国保监会颁布《关于加快健康保险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保险公司推进健康保险专业经营。

2004年,中国保监会一举发放5张专业健康险公司牌照,不久,4家专业健康险公司应势而生。

然而,五年时光转瞬即逝,这一被消费者视为“保险第一需求”的健康险的市场却依然不温不火。尤其是和市场上大受追捧的投资型险种爆炸式增长相比,更显得了无生机。

今年前两月,在人身险总保费收入中,健康险的保费收入占比仅有4.9%,而这一数字早在2003年底已经是8%。若干年来各公司前仆后继,换来的却是连8%的位置都没能保住,而发达国家30%的常规占比几乎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神话”。

究其原因,难抑保费冲动的商业保险公司依然将健康险作为其展业的“敲门砖”,而专业健康险公司亦因为其“不专业”造成的惨淡经营而屡遭诟病。近来更有传闻称,目前屈指可数的几家专业健康险公司中的“少数”,有可能合并到其他寿险公司或转换成寿险牌照。

如此归属,对于那些投资始终不见回报的股东来说不啻于“拨云见日”,同时让其资本得到救赎,但对于脆弱的专业健康险市场,“无疑是一种倒退。”一位从事健康险多年的人士深感遗憾地说道。

健康险尴尬地位

本月初,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以下简称“新医改方案”),再一次向商业健康险伸出橄榄枝。

“新医改方案”在制度设计上,明确了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总体思想,将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现方式上,明确了商业保险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途径,提出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完善医疗执业保险等方面的具体举措。

虽然,近年来,商业保险公司在探索服务于国内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服务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新途径。例如参与新农合管理,提供企业职工和城镇居民补充医疗保险业务,提供社会基本医疗保障以外的重大疾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健康险产品,但健康险发展的现状又残酷地证明,这些还远远不够。

根据记者从中国保监会披露的若干数据资料中的搜集,进入21世纪以来,除了2002年、2003年,健康险曾经出现过成倍数的增长外,基本保持在10%-20%的增长区间。

2001年-2008年的8年间,我国每年的健康险保费收入分别为62亿元、122亿元、241亿元、271亿元、312亿元、377亿元、384亿元和58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6%、98.9%、97.6%、12.1%、15.2%、20.9%、2.4%和52.4%。

数据显示,2008年健康险保费一反常态增长迅猛,得益于2008年整个保险行业的超常规增长,及几家专业健康险公司的全力推动。

其中,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简称“人保健康”)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37.8亿元,同比增幅超过4倍;平安健康保险公司(简称“平安健康”)实现保费收入3329.6万元,瑞福德健康保险公司(简称“瑞福德”)保费收入2.4亿元,昆仑健康保险公司(以下简称“昆仑健康”)保费收入1964.6万元,后三者的同比增幅更高达十余倍甚或数十倍。

但其中不乏“水分”。前述健康险人士称,专业健康险公司获得的超过140.7亿的保费中,八成以上来自带有理财性质的业务,规模在110亿左右,而人保健康和瑞福德正是其中的始作俑者。

而今年初,在全行业保费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健康险的增速也同时下降,且低于人身险总体的增长速度。今年前两个月,全国实现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1658.2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健康险保费收入81.6亿元,同比负增长0.013%。

单看增长速度,还不足以说明健康险发展的缓慢,而健康险在人身险总保费中的占比,则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健康险在中国人身险市场上的地位和在消费者的保险保障中扮演的角色。

据上述同源数据显示,自2001-2008年,健康险占人身险保费规模的占比依次是4.35%、5.36%、8%、8.39%、8.44%、9.12%、7.62%、7.86%,8年的加权平均值为7.39%,远远低于国际成熟保险市场中健康险保费收入30%左右的占比。

此外,2004年保监会批准的5张专业健康险公司牌照中,除一张仍待字闺中外,其余4家均已开展业务,但其总保费规模在健康险中的占比也十分有限。保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国内健康险的保费收入中,4家健康险公司的贡献占比仅为2.7%,2007年的占比不到10%,2008年最高为24%。

自2002年后几年间,国内健康险曾出现高达46%的增速。2005年末,有机构就曾经做出测算,预计2008年我国的健康险市场将达到1500亿元~3000亿元的规模。但现实的结果却很残酷,2008年当年以超过50%的增幅才实现了586亿元的规模,远远低于之前的预期。

这些数字直接传递出的信息是,近年来。健康险市场的发展状况并没有因为专业健康险公司的诞生而产生大的改观,市场寄希望于专业化公司的专业化经营,指引健康险市场走出发展迟缓的盘算几乎落空。

健康险“独立运动”

众所周知,寿险保障的责任是生命保障,包括生存或者死亡,财险保障的是财产,而健康险的保障责任是疾病、住院、手术、护理等,与产寿险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和分工。

以一直致力于健康险产业发展的慕尼黑再保险公司为例,在公司内部财险、寿险和健康险是完全独立运作的三个部门,可见其差异性。

也正是由于健康险的特殊性,使其从产品的定价、销售、核保、核赔、风险控制,甚至信息系统等环节都与寿险迥异,也比普通的寿险业务更为复杂,因此专业化运作在国际上都是通行的做法。

而国内,早在1996年,平安寿险就率先成立了医疗保险部,随后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太平洋寿险、新华人寿等保险公司也先后在总公司成立健康保险部或医疗保险部。

最终奠定了在国内以专业化公司的形式运作健康险的基础是在2002年。是年,国家有关领导曾连续两次对商业健康险做出重要批示:“逐步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把商业健康保险与社会医保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需求,而且有利于发展社会、稳定社会。”

2003年底,中国保监会颁布《关于加快健康保险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保险

公司推进健康险专业经营。

2006年6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的若干意见》(通称“国十条”)中再次明确提出,“统筹发展城乡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国十条”明确指出,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要求加强对专业健康险公司等专业公司的扶持力度,促进商业健康险的发展。

2006年8月,保监会正式颁布《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健康保险第一部专门化监管规章。而该办法首次统一了保险公司在健康险业务经营上的监管标准,其中专业化经营的基本思想贯穿始终,如设定经营健康保险的专业化条件、明确支持保险公司加强与医疗机构深层次合作、管控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健康管理服务等。

就在这一阶段,健康险同时得到国家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在保险监管机构的引导及推动下,商业健康险的专业化经营已经被业界广泛认同。

按照《办法》的规定,保险公司经营健康保险,应当持续具备七项条件,包括建立健康险业务单独核算制度、精算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核保制度和理赔制度、数据管理制度和相对独立的健康险信息管理系统;并配备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精算人员、核保人员和核赔人员。

“七项条件”的合力约束下,等同于敦促健康险上演一场“独立运动”,而《办法》正是独立宣言。

事实上,行业内也曾对所谓专业化的模式进行过论证。一位健康险业者告诉记者,包括寿(产)险公司中设立相对独立的专业职能部门,也是目前最主流的方式,如中国人寿。

“选择这样的组织制度形式,是各保险公司权衡内外部环境的结果。这些公司的健康险专业经营理念基本形成,但基于目前健康险外部的政策环境及发展现状,不愿寻求突破,采取较保守的经营态度,虽然在公司内部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管理健康险,但仍多以寿险理念经营健康险及管理风险。”上述人士说。

组织机构设置形式多样而复杂,还有以事业部或利润中心为目标设置的部门,或以社会基本医疗保障相关业务管理为主设置的部门。

“寿险的成功是销售的成功,健康险的成功则是运营的成功,主要体现在对医疗网络的精细化管理和客户服务的差异化等,事业部或利润中心的架构,能够较好地保障健康险的专业化运营。”前述人士称。

因此,这种形式可以实现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还可以运用公司已有的销售渠道,拥有主要的专业风险控制人员(包括核保、核赔、医务管理等)和风险控制系统、作业流程;通常还可以自主开发产品,拥有独立的或与其他业务系列共用而功能相对独立的IT技术支持平台和数据库系统。

但健康险业务只是事业部或利润中心的主营业务,并不是整个公司的主营业务。目前,国内友邦保险的意外健康险中心属于利润中心模式,泰康人寿建立的则是健康保险事业部。

与上述两种模式不同的是,独立法人的专业健康险公司具有完整的健康险发展战略和规划,可以独立进行资金运用、人员招募、财务核算;在业务方面,还可以独立进行产品开发、销售,拥有独立的IT支持平台,具备主要的技术、专业和销售人才,可以做到对风险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控制,销售渠道也更加多元化。

反复论证和调研后,2005~2006年的两年时间里,人保健康、平安健康、瑞福德健康、昆仑健康四家专业健康险公司相继开业,国内健康险专业化经营跨出实质性一步。

平安重启合资路

然而,相继开展业务两三年后,被寄予厚望的四家专业公司并没能肩负起提振健康险市场的重任,反而殊途同归,被迫走上“求变图存”的道路。

平安内部人士透露,平安健康正在寻求新的合资对象,目前最大可能的合资目标是英国保柏(Bupa)。

合资的最大动因来自业绩。根据保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平安健康开业至2009年2月末,赚取的保费规模合计5376.39万元,其中1770万元来自今年前两月。

2005年5月获准开业的平安健康,因为背靠中国平安金融集团的大树,成立之初就被戴上了无数光环。尤其在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眼中,平安健康是支撑公司发展的一大核心业务,并将成为平安未来的盈利增长点。

然而,平安健康似乎始终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业务模式,也没能找到一位能够带领平安健康突破困局的领军人物。

平安健康从一开业就将自己主要定位于高端客户,将目前仅有的三家分公司设在经济最发达的三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平安健康自己不建销售队伍,业务拓展倚赖集团内兄弟公司的交叉销售,而平安健康则潜心在为高端客户提供服务。

“但业务始终不理想,广州尤其艰难。整个集团内寿险、财险,甚至养老险公司都在销售健康险。”前述平安人士称。

早期被同业艳羡不已的金控架构,如今却成了平安健康的掣肘,让羽翼未丰的平安健康在面对同业竞争之前,先体验了集团内部的竞争。

同时,还有人事频繁变化给平安健康带来的困扰。

2005年7月,保监会批准了吴冠新出任平安健康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马明哲、张子欣、顾敏慎、姚波、任汇川出任董事,王志雄为独立董事,张学武任董事会秘书,康仁德为副总经理,由平安人寿的副总精算师张振堂出任精算负责人。

2003年8月出任中国平安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稽核执行官的吴冠新,此前曾任联合保健亚洲公司首席执行官两年,接掌平安健康时被给予厚望。

但平安健康还没满周岁,就迎来了第二任高管。保监会在2006年3月、6月,先后核准了张振堂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和张文璐担任总经理的任职资格,由黄建丰、霍钜泉出任副总经理。

前述平安人士透露,由张文璐、黄建丰、霍钜泉组成的“豪华团队”年薪高达1200万,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截至2006年底,保监会按月公布的保费收入情况表中,属于平安健康的一栏仍旧空着。也是在此期间,几乎掌握了平安健康所有产品开发精髓的精算师毕海转会,现任泰康人寿健康保险事业部的市场部总经理。

2007年3月,刚刚进入开业第三个年头的平安健康第三次迎接新帅。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原总经理吴平接过了平安健康董事长的重任,张振堂则专任平安集团副总精算师兼平安人寿副总经理。

是年51岁的吴平1992年加入平安,曾先后担任中国平安寿险产品开发部总经理助理、集团精算资讯部副总经理、集团电脑管理部副总经理、集团信息管理部总经理、平安寿险协理、平安人寿副总经理兼集团资产运营中心主任,拥有丰富全面的保险从业及企业管理经验。

吴平上任后,平安健康开设了三家分公司,2008年的保费规模达到了3329.6万元。

前述平安人士称,平安健康的现状仍没能令集团领导尤其是马明哲十分满意,因此,自年初集团管理层开始频频接洽跨

国健康险机构,目前最可能的合资对象是英国BUPA。

事实上,早在平安健康成立之初,平安就曾经想走合资路线,先后接触过美国wELLPOINT、德国DKV和美国联合保健,其中与第三家接触最为深入。曾经和美国联合保健谈到快签约了,最后一刻,平安还是没舍得让出一半的股份给对方,最终致谈判失败。

前途未卜的瑞福德

首家开业专业健康险公司――人保健康,与平安健康一样被业界赋予了很多“神话”,但也没能脱离在业务定位上的犹豫徘徊。从最初走专业化的道路,到后来的粗放式经营,迅速铺设分支机构,通过银行渠道大量销售带有理财性质的产品,直至把自己逼到了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的墙角,被保监会叫停销售该产品。

在诉求股东的援助后,初期占有股权高达19.9%的德国DKV公司因其“不务正业”,拒绝在是次增资中给予援助,结果大股东人保集团自掏腰包,全力支持了20亿元,而DKV的股权也骤然被稀释至6.33%。

同时,人保健康自今年初展开了“急刹车”般的业务转型,年初制定的保费计划也从2008年实现的137.78亿元折半至60亿元,推出的几款新产品也更加注重体现保障功能。“增资事件”终于把人保健康带回到专业健康险的主业上。

据一位接近DKV的人士称,DKV并没有完全放弃增资权,但需要再观察。言下之意,人保健康是否能再次获得外资的真金白银,要看其今后发展主业的决心和表现。

与人保健康同时被冠以“不务正业”之名的另一家专业公司――瑞福德可没这么幸运。

成立于2006年1月的瑞福德,注册资本金3亿元,股东主要为来自深圳的几家民营企业。瑞福德的前身是阳光健康险公司,开业之初就曾经历一次股东的洗牌,开业第三年再度面临股权的重大调整,甚至有从此不复存在的可能。

2009年一季度,在短短两个月内,瑞福德被保监会通报批评两次。一次是因为瑞福德销售一款名为“福满堂”健康护理服务计划时,违反保监会有关产品的监管规定,以向客户返还健康维护保险金、健康体检奖励金等名义给客户提供附加利益。

之后不久,保监会通报批评了该公司的总精算师,少提、漏提准备金及相关负债等。

一位精算师告诉记者,以精算师的专业功底,不会犯这样的低级技术错误,向资产负债表注水最合理的解释是粉饰公司业绩,掩盖偿付能力缺口。

公开资料显示,瑞福德目前已经开设上海分公司、江苏分公司和几家中心支公司等,2006年、2007年、2008年三年各实现规模保费5293.75万元、1588.19万元和2.43亿元,在专业健康险公司中排名第二。

粗放式的经营模式,把瑞福德带上了不归路。

今年初,与偿付能力出现问题相伴而生的还有市场上不断传出中国太保将控股瑞福德的绯闻。多位接近两家机构的人士向记者证实,两家公司确实就股权转让问题进行了密切的磋商,而中国太保也已对瑞福德进行尽职调查,只是尚未确定最终的转让价格和股权。

近日,接近瑞福德的人士透露,双方目前正在酝酿的另一种可能性是,由中国太保全权收购瑞福德的股权,并将其归入中国太保集团框架下,成为其全资至少是绝对控股子公司。甚或将其整合为太保寿险的一个健康险事业部。

如果最终谈判成功,不管沦为控股子公司还是事业部,“瑞德福”的名号都将不复存在。同时,如果被整合成太保寿险的事业部,结果是本已稀缺的专业健康险牌照在刚刚诞生4年,就减少一张,“这是健康险从业者都不愿看到的”。该人士续称。

正华变长青

值得一提的是,5张稀缺的专业健康险牌照中,有一张至今待字闺中,即早年的“正华”(正华健康险公司),现在的“长青”(长青健康险公司),目前的总部设在上海。

2004年,任职新华人寿接近十年,并曾为筹备新华人寿立下汗马功劳的孙伟光在发表完“告别演说”后,黯然辞去了副总裁的职务。

一位接近孙的人士告诉记者,他的这一决定完全出于对健康险的钟爱,而这份钟爱至今未退,即便经历了筹备正华的失败。

该人士称,2001年,在国外接受健康险培训十数月的孙伟光,被健康险深深吸引,也看到了健康险蕴藏的机会,回国后立刻在新华人寿建立了健康险中心。

但在一家以寿险为主导的公司里,想独立的开展专业健康险业务,还是会遇到很多机制上的障碍,很多资源的调配不能完全满足健康险专业化的需求。

2004年前后,监管政策的变化给设立专业健康险公司带来了契机,更加点燃了孙伟光在新华人寿设立一家专业健康险公司的希望。

正当孙伟光为申请专业公司一筹莫展时,保监会批准了正华健康险的筹建,再加上公司股东的反复游说,孙伟光毅然投身希冀已久的专业健康险公司。

他认为,正华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应该体现在:坚持开发销售费用健康险产品,建立完备的信息系统,合理有效率的建立和管理医疗服务网络,严格进行核保核赔等关键环节的风险管控。

孙伟光筹备正华的同时,已经有不少外资公司与其接洽,希望参股到新公司中,其中不乏重量级公司的身影,如英国BUPA、美国联合健保等。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华的筹备还是以失败告终,同时也折射出新公司筹备时期命运的多舛。

前述接近孙的人士告诉记者,正当正华筹备进展如火如荼,几乎到了可以递交开业申请的时候,公司的几家主要股东才正式召开集体会议,而戏剧性的转折正发生在是次会议上。两家参会股东代表分别落座后,突然发现双方在业务上有着很深的过节,绝非短时间内可以弥合。于是,会议不欢而散,正华的筹备也自此搁浅。

2007年,经过一轮资本的重新整合后,正华变成了现在长青。然而重获新生的长青,不知是否能够摆脱命运的安排。

就在2008年下半年,长青的筹备组负责人已经高调宣布将在年底前开业后,时间已经过去了4个月,不但没有长青开业的消息,更有传言称,该公司股东希望将长青的专业健康险牌照转为寿险牌照,而监管机构似乎也有支持的意思。

主要的原因是,一方面是已经开业的几家专业健康险公司经营窘迫,举步维艰,尤其是与长青有着相似股东背景的瑞福德未卜的命运,让股东甚至监管机构都心有余悸。另一方面,由于健康险市场始终没有得到发展,市场上缺乏专业的健康险人才,包括技术人才和领军人物。以长青为例,公开渠道能够查询到的公司拟任高管,只有两位――CEO和CFO。

目前的环境下,再开设一家新的专业健康险公司的确风险偏大,若能够转成寿险牌照,或许是所有利益相关者最乐见的结果。但是,在对资本进行了最大的救赎后,健康险市场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一位多年从事健康险的人士感慨道。

专业化的困扰

昆仑健康董事长林瑶珉感叹说:“当

初决定设立专业健康险公司的初衷很好,但对市场的预期乐观了点,市场分析还不够深入。”

昆仑健康是目前几家公司中发展较平稳,股东和股权结构相对稳定的一家,却也是最慢的一家。因此,也需要在“发展平稳”和“股东的耐心”之间做出权衡。

不过林瑶珉表示,目前资方与经营方的沟通相对顺畅,资方也表示愿意给昆仑时间和空间让他逐渐成长。但他同时透露,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今年昆仑健康也将加快发展的步伐,踏上向外扩张的道路,计划中的目标城市是上海和广州。

新医改方案的出台给商业健康险带来新的机会,但对于目前国内健康险市场的发展现状,林瑶珉认为仍难言乐观。

他说,国外的实践证明财险、寿险、健康险因其业务的不同,大都以独立法人机构的形式运作,而发展路径也是先产险,再寿险,最后演进到发展健康险,而一旦进入健康险发展阶段,就呈现出势不可挡的趋势。

但林还说,不得不承认,在国内设立健康险公司之初,中国的法律法规环境、消费者心理、市场竞争等很多因素估计都不充分,现在才开始真正的反思。

发达国家人身险保费收入中30%来自健康险,但仔细分析,这部分健康险大都来自于医疗费用险种,随着全球健康危机的不断爆发,而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于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医疗费用型保险产品大行其道。

而受国内医疗体制所限,发展商业医疗费用险制约颇多,例如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的逐步扩大,按医疗服务项目进行收费的医疗支付体系等,都给商业健康的发展带来挑战。

同时,专业健康险公司还要在成立之初,就要与资产规模较大、销售渠道较强,已经形成一定市场占有率的成熟寿险公司和产险公司短兵相接。而这些公司优势在于,既可以销售产寿险产品又可以销售健康险产品,而按照监管的要求,健康险公司则只能销售健康险产品。

慕尼黑再保险北京分公司健康险部总经理博伟强告诉记者,其他国家通常只有专业健康险公司才能销售健康险产品,同样,如果公司想销售健康险就需要建立专业机构。

但一位接近保监会的人士告诉记者,这样的政策调整保监会也曾考虑,但由于现有的专业公司发展过于缓慢,无法承担消费者的全部健康险需求,还需要再积累一段时间。

换句话说,短时间内寄希望于卫生医疗环境和保险监管环境的改变,诱发商业健康险的大发展是不切实际的,由专业健康险公司及更多的由商业保险公司缔造的健康险市场还需要依靠保险业自身的力量进行挖掘。

即便如此,专业化仍是健康险发展必由之路,而组织形式的专业化并不代表健康保险已经实现了专业化,一位从事健康险多年的人士如是说。

他认为,目前行业内存在很多误区,首先是缺乏专业的队伍和职能部门进行专业化管理。尽管大部分的公司都在经营健康险业务,但仅国寿、太平洋、平安、泰康等少数公司设立了专门的健康保险部或医务管理部,很少有公司完全达到保监会《健康保险管理办法》规定,造成行业内人才奇缺。

《办法》规定,保险公司经营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应当加强与医疗服务机构和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的合作,加强对医疗服务成本的管理,监督医疗费用支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这一点也是行业欠缺的,也是健康险赔付率居高不下,盈利状况堪忧,导致公司无心经营健康险的原因之一。此外,缺乏专业的数据管理、缺乏专业的信息管理系统都制约着健康险的发展。

该人士透露,医疗信息需要有一整套医学编码记录和储存数据,来记录到哪里看病、诊断了什么疾病、做了什么治疗和检查、用了什么药品等等,考虑到医疗行业现状,保监会把医疗服务机构代码和疾病分类代码做为行业标准要求行业执行,但目前行业执行的情况很不好。

“如果不能标准化编码处理,几乎所有的数据只能是‘垃圾进’、‘垃圾出’,不能形成对产品定价、客户服务、风险管理的帮助。”该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