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数学网络教学

初中数学网络教学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7 15:57:4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数学网络教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初中数学网络教学

篇(1)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数学网络教学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1-0047-04

一、引言

新课改的实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都在促使教育模式发生变化。混合学习将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和网络学习的优势有效整合,充分发挥了教师引导和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也更好地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1]。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混合式学习模式,学生可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接受能力学习,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得到教师的个别化指导,使学习变得主动。

2007年美国林地公园高中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等录制课堂教学视频,然后上传到网络,缺课的学生在家观看教师上传的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互动交流解决学习中的疑惑[2]。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应运而生。云计算、平板电脑、电子书包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得到进一步推广。国外一些学校也逐渐开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目前国内翻转课堂理论方面的研究占大多数,辅助翻转课堂教学的网络教学系统的研究较少。本文从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课堂容量大、知识内容多、学生学习比较被动的问题出发,在深入了解翻转课堂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初中数学网络教学系统,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中的互动性,进一步改善教学效果,实现真正意义的翻转。

二、翻转课堂概述

1.翻转课堂内涵

钟晓流认为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体指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给学生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供学生课前观看和学习,在课堂上师生进行作业答疑、交流互动、协作探究[3]。翻转课堂颠倒了教学流程,将知识内化放在课上,在课堂外学习新知识。师生角色也发生转变,翻转课堂中教师主要提供学习指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按自己的节奏和接受能力进行学习。

本文认为应该在翻转课堂课前和课中两阶段的基础上,增加课后复习阶段[4]。学生在课前登录网络教学系统,观看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学习;课中,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初步探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仍未解决的问题采用个性问题个别指导和共性问题集中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知识,促使深入学习的发生;课后学生多方面反思,不断巩固练习,弥补学习中的不足。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许多国内外学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深入研究翻转课堂,总结归纳了多种比较典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美国富兰克林学院 Robert Talbert教授曾在“线性代数”这门课程的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并提出包含课前和课中两阶段的翻转课堂结构模型[5] 。张金磊等教授在此基础上引入了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来更好地支持翻转课堂的实施。本文深入分析了翻转课堂已有的教学模型,结合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实践,设计了包含课前自学、课中讲解、课后复习三个阶段的翻转课堂结构模式,如图1所示。

(1)课前自学:课前教师通过分析学习者特征和学习内容,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精心制作微视频,上传到网络教学系统供学生课前自学[6]。教师也可以使用网络上已有的适合自己教学内容的优质视频资源。学生课前登录网络教学系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等资源进行学习,可点击视频中的“暂停键”、“回退键”自定步调和反复观看。遇到问题可以在论坛发帖,和老师同学在线交流。最后通过做课程习题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学习和思考。

(2)课中讲解:教师在课堂上依据学生课前自学情况针对性地讲解有关知识。在课堂活动环节组织学生积极交流、协作探究、共同解决疑惑,进而完成知识内化。对于学习中仍存在问题的学生给予个别化指导或者全体指导。

(3)课后复习:课后学生反思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进一步巩固练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提升。

三、初中数学网络教学系统设计

1.系统需求分析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教师教授新知识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没有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及相应的引导。学生大多数时候还是扮演着听众的角色,和老师的交流互动不够。由于中学课时限制和考试要求,初中数学每节课的课容量很大,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只能接受一部分知识,课堂中知识掌握效率不高。(2)学生课后学习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学生在课后需要做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学过的知识,并且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得不到及时指导,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课堂中教师以讲授新知识为主,帮助学生答疑解难只能在短暂的课间时间进行,学生的疑惑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在翻转课堂实施中需要借助网络教学系统来辅助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遇到问题可以与老师在线讨论。课前,老师需要将课程知识相关的课件、教学视频等上传到该网络教学系统,学生通过在线观看或下载观看完成知识的学习,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和老师通过论坛在线交流,或在课堂活动中面对面交流。所以系统需要设置登录注册、上传下载教学资源、查看相关信息等模块,实现师生在线交流。

2.系统结构

系统分为学生、教师、管理员3个模块,每个模块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各个模块可分为若干部分,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1)学生模块

学生在课前借助该网络教学系统自主学习,所以学生模块应设置用户注册登录、新闻公告、课程简介、教师信息和自主学习五方面功能,其中自主学习设置了教学大纲、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课程习题、在线交流五部分。

用户注册登录:用户首次使用系统时需要注册,点击注册按钮,输入名字、性别、电子邮箱等信息即可注册。若已有登录系统的账号,可使用账号密码直接登录。登录系统时需从数据库提取用户信息,以此检验用户提交的信息是否和数据库信息一致,不一致则显示登录失败,停留在当前页面。

教师信息:学生想要了解课程教师的相关信息(如教师姓名、毕业院校、联系方式等)时可以点击教师信息模块查看。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可通过查看教师信息与其取得联系,在线交流或面对面交流。

教学大纲:学生首先通过教学大纲来了解学习内容的重难点,这样在之后的学习中就能合理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

教学视频:进入系统首页点击导航项“教学视频”,就可以看到一系列的教学视频列表,选择需要的视频点击,既可以在线观看,也可以选择下载再观看。

多媒体课件:点击“多媒体课件”,可以下载所需要的课件。

课程习题:该网络教学系统提供了各个章节的课后练习题,每当学生学完一部分内容时,可以通过课程习题模块进行针对性的在线练习。

在线交流: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与老师、同学通过论坛发帖交流沟通,及时解决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教师模块

课程管理:教师需要按照学习进度对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及时更新,进行课程管理。

资源管理:教师需要负责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的上传和下载,也要保障教学资源可以正常使用。

题库管理:教师需要不断更新题库内容,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试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个别化教学。

论坛管理: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或学习之后通过论坛在线交流,教师要负责帖子发表和帖子回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详细的指导和讲解。

(3)管理员模块

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员负责师生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删除、统计和保存等。

管理体系建设:管理员负责系统管理体系的建设,只有遵守系统建设体系的用户才能进入系统,管理员对不符合规定的用户限制权限,用户不能访问系统。

系统资源配置:包括系统软件、硬件的配置。本系统运行环境为数据库服务器:SQL Server 2005及以上版本;浏览器:IE、UC等兼容;系统:Windows XP及以上版本。

系统维护:系统管理员在系统运行发生故障时对系统进行维护,提高系统性能,进而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3.系统分析图

(1)教师用例图

教师用例图包含登录系统、课程管理、资源管理、题库管理、论坛管理等如图3所示。

(2)顺序图

顺序图是对对象之间的交互进行描述,它表示对象之间消息传递的时间先后顺序。顺序图用二维图表示,其横纵轴分别是交互对象、对象之间发送的消息。学生登录系统,点击进入教学视频界面,选择需要的视频下载。顺序图如图4所示。

四、系统的功能实现

1.主要技术

可以使用VB、C#等通用语言编译运行,适应性强。SQL Server是基于服务器端的中型数据库,具有数据处理效率高、可跨越多种平台使用等优点。该系统采用B/S 模式,开发平台为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开发语言为,后台开发数据库为SQL Server2008。

2.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1)管理员信息管理模块

该模块包括学生前台显示查看信息内容和列表,后台管理员添加、修改、删除信息,信息类别管理等功能部分。管理信息的界面如图5所示。

(2)教学视频信息管理模块

翻转课堂结构模式中学生学习在课前进行,课前老师需要制作好各节学习内容的视频上传到网络教学系统供学生自学。教学视频必须短小精干,大约十分钟左右,因为中学生注意力分散,持续保持时间较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暂停键、往返键、快进键来控制学习进度,对于之前学过的内容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来重新学习,温故而知新。课前环节的完成为翻转课堂结构模式课中环节的有效展开奠定了基础。该模块设置了管理员添加、修改和删除教学视频及教学视频信息前台显示等功能。教学视频信息显示的界面如图6所示。

(3)论坛管理模块

该模块对翻转课堂结构模式的三大环节都提供了支持。学生在课前自学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在论坛发帖,通过和老师同学交流沟通来解决,仍然有疑惑的地方可以在课堂师生互动交流环节请教老师。老师在课前仔细查看论坛中学生互动内容,了解学生的困惑,然后在课堂上详细讲解这些知识点。学生课后也可通过论坛深入交流和学习。该模块设置了师生、回复消息,管理员管理信息等功能。

五、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求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翻转课堂将知识的传授放在课下,课堂上主要进行知识内化,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是先学后教的一种形式,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翻转课堂大范围的推广和实施仍面临很多问题,如对教师而言,开发辅助翻转课堂实施的优质教学资源是个很大挑战,还有如何督促学生课前高效率的自学等。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将为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2.

[2]孙丽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4.

[3]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0-62.

[4]李志河,.高职院校3D Max课程中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4(4):33-37.

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应用

初中数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把数学知识的深度加深,另一方面它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因而它在数学知识领域具有重要位置。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暴露出其弊端,当今我国的教育事业着面临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的教学有效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的优势,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使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地开展,创新教学模式。

一、信息化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从目前情况来看,不少初中数学教师仍旧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的讲述是主要的,学生接受知识是被动的,被称为“填鸭式教学”,这种模式既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阻碍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并且教师的教具十分有限,主要就是粉笔、黑板与书本,再加上数学中有很多枯燥的定义、公式,这就致使很多学生出现厌学的情绪,数学成绩不理想的现象。除此之外,教学资源非常有限,主要通过书本、作业与课堂笔记进行学习,学习内容有很大局限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也不利于成绩进步。

而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有效结合,可以发挥信息网络的作用,扩大教学的范围,并且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枯燥定理用图像、声音等形式展现出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生动的教学环境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应用的要点建议

(一)网络教学

在传统的初中教学模式下,教学活动基本上集中于教室,不但受地点与时间的制约,还受教学资源的制约,这样的模式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而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校园网这一平台,建立数学网站,把教学内容传到上面,以供学生下载,进行知识预习和复习,发现知识的重点、难点,并且对不理解的知识可以及时提出疑问,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探讨、交流。除此之外,网络教学不像传统教学那样仅仅学习书本知识,而是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数学知识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课堂教学

数学跟其他学科不一样,它是一门理论性和逻辑性都比较强的学科,教师受数学学科本身特征影响,因而难以将课上得很精彩,比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形的勾股定理时,只是把勾股定理的公式给展示出来,这样学生没有参与进去,不明白其中的奥秘,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教学质量。而多媒体的使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把抽象、枯燥的定义与公式形象化、具体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把勾股定理的动态演算展示出来,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创设情境

数学科目本身比较抽象,对数学中的动态内容仅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的话,不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再加上初中学生因本身心理、生理的特点,其学习兴趣不易被调动,但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情境创设可以解决该问题,比如,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平移和旋转的动态过程,形象生动,提高了教学效率。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借助信息化技术创设和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练习。比如,教师在讲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时候,播放一段关于日出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太阳升起时和海平面的位置关系,太阳等同于园,而海平面等同于直线,以这种方式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这种创设情境的方法拓展了教学内容,使问题变得形象具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多媒体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教授数学知识的途径单一,只是通过理论的讲解来实现,但是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把抽象、鼓噪的定义、公式借助图片、声音、文字等手段给展示出来,这样便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垂线”时,单纯地讲解垂线定义,学生不容易理解,课堂也变得枯燥无味。而与此同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垂线图形借助图片形式来展示出来,让学生直观地进行观察,主动发现垂线特点并进行总结归纳,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这样就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际用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的教学有效地结合,这对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转变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有效运用信息化技术,构建生动活泼的课堂,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把数学知识和多媒体计算机有机结合,引领学生借助现代化技术进行学习,感受数学这一学科的无限魅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李彩霞.信息化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2,(5):24.

[2]史朝刚.信息化环境下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的策略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1):157.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渗透

数学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是教学目标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位数学老师,要努力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使德育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和教学之中,除了对自身严格要求外,还要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中具有内蕴的思想素材,拟定德育渗透计划,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必须保持良好形象,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除了应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敏捷准确的判断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外,还应具备正确的思想内容和方法,尤其应以自己的良好形象感染、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教师的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学生总会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从而产生肯定性的感情,潜移默化中获得积极性的源泉。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潜在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并不断摒弃邪欲杂念,控制逆反心理,逐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二、教师必须始终关爱学生,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是融洽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教师要从关爱学生出发,培养并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学生的需要,是他们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在他们的言行、心理过程和个性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少数顽皮学生,要做到不歧视、不放弃。德育工作必须着重教育他们立志向学,勤学苦练,完成学业。学知识、长才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教育学生明确目标,树立信心。树立信心体现在相信自己的决心一定能够实现,对搞好学习具有坚定的信念,并形成理想,使信心更为充足和牢固。因此,数学教学必须联系学生实际,阐明学好数学知识、发展创新思维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形势,畅谈理想,要教育学生从小就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

三、利用数学原理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数学中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同时也存在许多富有哲理的东西,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如学习函数图象时可以启发学生,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如同函数图象一样,有时平坦,有时崎岖;有时跌起,有时低潮绵延,应始终保持冷静向上的人生态度,去经受成功与失败的考验。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以把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引申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告诫学生,在初中这个人生观发展的十字路口,每个学生都应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刻苦努力学习。

四、利用数学知识对学生进行辨正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中充满着矛盾和对立,充满着辩证法,教师应不失时机地予以启示,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同时为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打下好基础。如在讲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时,要启发学生认识到“事物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五、挖掘数学中的美育素材,重视对学生进行美育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数学本身也有无穷的美妙。”数学是一门既美又真的科学,数学命题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能使学生在数学发现中获得美的感悟,这些美妙的经历会让学生感到发现科学真理的愉悦和欢乐,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激情数学美是一种理性美,是隐敝的、深邃的美,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带领学生去揭示。例如像勾股定理这样许多公式中透露的和谐美、几何中许多图形的对称美、黄金分割的奇异美、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的思维美等。另外,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留意自然界中的一些有趣的事实,树叶及人体是对称的,雪花是六角形的,蜂房是正六边形的,车轮是圆形的,在蜗牛背上有螺蚊线等,使学生产生美的感受。

六、利用教学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教室里,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比如说开展一些数学网络课、活动课等等。例如,在讲到基本初等函数时,我就带着学生去网络信息中心,让学生跟着我一起用几何画板画图,一起上网搜索相关资料,亲身去感受高科技在数学方面的应用,结束时要求同学们清理材料,规范关机断电。从那次活动中,学生不仅学到了书本以外的更多的知识,开阔了眼界,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自然地激起学生要好学上进,建设社会的信心;同时,也在无形中督促他们平时要勤奋学习,多下苦功。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在21世纪的教育中不可或缺,也是真正落实“以德治国”“以德育人”精神的具体体现。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就书本内容而传授给学生知识,还应该在其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因为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还要育人。我们必须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把学校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也才能培养一大批“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才能充分发挥初中数学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微课 正比例函数 信息技术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46-02

一、设计思想

微课程,简称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 ,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时间在10分钟左右(一般人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能集中说明一个问题[1] 。

本课以2013年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数学 《正比例函数图象》为教学案例, 按照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提出的微课程建设五个步骤来设计:一是罗列出核心概念: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画法和性质;二是提供上下文背景知识:设计学生学习任务单、利用几何画板展现了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等[3]。采用几何画板来展现图象生成的过程(描点、列表、连线),即清晰明了的阐明了画图象的一般步骤,又相较传统讲法节省了时间[4];三是录制教学视频,时间为8~10分钟;四是设计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和探究学习的任务;五是将教学视频与学习任务单分发到学生机[2]。

二、指导思想和教学策略

1.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性作用[5]。

2.教学策略

笔者首先把上课地点由班级迁到网络教室。采用探究式教学,营造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环境。笔者课前录制了正比例函数图象的微课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自主学习,然后,设置好探究主题,指导学生围绕探究主题进行自主学习,分组研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接下来可以选择利用几何画板完成作业,并制作成Word或PPT等多种形式的电子作品。笔者通过网络教室的回收功能,回收作业并指导学生评价同学作业,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3.学习策略

笔者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已经具备了操作几何画板的能力,学生可以使用几何画板完成练习。学生以相邻的四至五人成一组,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利用学习资源学习知识点,制作电子作业,拓宽知识面与深度(主动参与策略、合作策略、信息加工策略)。课上通过让学生分享不同的解题思路,达到一题多解,活跃学生解题思路的效果。

三、教学案例

笔者开始进行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实践,《正比例函数》教学案例具体环节如下。

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笔者通过复习上节课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函数关系式,并提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怎样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

2.微课导学,掌握基本知识

引领学生打开微课视频如图1,时长为8分23秒,视频有函数图象的概念、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正比例函数图象性质这三部分内容,学习任务单具有很强的引导视频学习作用,包含有学习目标、重难点、学法指导、学习过程、学习任务等内容。一边看微课一边做任务单中的学习任务,在做中学。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一是,微课具有可暂停、快进、反复使用的特点,学生根据自己理解接受能力协调学习进度,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多次观看;二是,对知识点的讲解有系统性,不受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

笔者在此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巡视,对操作有问题或教学内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解释和引导。

3.搜索习题,巩固新知

根据学习主题,笔者提供了查找学习资源的站点,例如:12999数学网初中数学,初中数学试卷――菁优网等,寻找与正比例函数相关的习题,将题目保存下来,小组讨论完成作答,更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进行探究。

笔者在此过程中,再进行巡视,查看学生寻找题目的涉及范围,确保搜索题目的范围是否含有未学习的内容,及时给与指导。

4.师生共评,点拨提高

利用网络教室的天域教学软件的回收功能,将小组完成的题目回收,笔者与学生一起点评,启发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5.总结提高,布置作业

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核心点和知识结构。笔者点拨、讲解核心问题、关联点、疑惑点,例如:提示画正比例函数的简便方法等。接下来,将任务单上未完成的部分作为课后作业。

四、教学反思

在网络教室利用微课教学,改变了数学的教学模式,能更好的满足学生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教学内容(当k>0时,图象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2]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3]刘明华. 正比例函数教学之我见[J]. 学周刊 2012年19期

[4]马丽,张雅文.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 2011(3)

篇(5)

>> 以生为本,多元融合,推进大学数学教学改革 以生为本,多元融合,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基于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多元评价 以生为本的多元英语教学 “多元模式”彰显以生为本的历史教学 以生为本,多元评价 以生为本,多元解读 教学“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学会数学 以生为本,快乐教学 以生为本,优化教学 以生为本,分层教学 以生为本快乐教学 以生为本 快乐教学 以生为本和多元共生 以生为本,改革作文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要“以生为本” 落实以生为本,激活数学教学 以生为本,教学“简单”数学 融合MOOC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以生为本 多元融合 推进大学数学教学改革 以生为本 多元融合 推进大学数学教学改革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朱长江 郭艾 杨立洪")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本文探讨了互联网对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些影响与渗透,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在大学数学课程建设中组建大学数学教学团队,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技术实验、数学文化培育五个方面进行改革的经验,提出了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下一步方案。 关键词:大学数学;教学改革;创新能力;人才培养

高等院校非数学类专业的数学基础课程统称为“大学数学课程”。当前,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对教育带来了变革,其影响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育结构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特别是随着“慕课(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引进,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大大拓宽,学生可以不受学校身份的限制、不受地区空间的限制,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面对这样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如何让学生在从各种形式丰富多样的数学资源中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充分体验到发现知识结果的科学探索过程,培养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这是对大学数学教育提出的问题和挑战。

华南理工大学在大学数学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中,组建了大学数学教学团队,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技术实验、数学文化培育五个方面进行融合,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创新能力。 一、实施“以生为本,多元融合”的大学数学教育改革

1. 老中青结合,整体提升大学数学教学团队师资队伍水平

华南理工大学在第三期“兴华人才工程”建设中,组建了两个校级大学数学教学团队,分别是微积分教学团队、工程数学教学团队。大学数学教学团队带头人享受首席教授津贴,成员享受团队津贴。

教学团队中有一位校级教学名师人,一位广东省优秀教师“南光奖”,并有多位教师曾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大学数学教学团队具有极强的敬业精神和合作精神,是进行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提高大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主要力量。

学校设立了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指导小组,成员由学院院长和资深教授担任。教学改革指导小组在大学数学课程建设中担任“设计者”和“指导员”,负责课程设置、资源建设、数学实验体系构建等设计工作,指导青年教师,提高教学团队整体教学水平。

大学数学教学团队通过团队成员的优势互补,开展集体攻关,充分发挥团队协作优势,在大学数学课程建设中取得了初步的成绩。近三年,教学团队承担的教学研究项目14项,发表教研论文9篇,获得教学奖12项。

我们还组织青年教师教学研讨班,组织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安排青年教师为教学优秀的教授做助教,对青年教师实施传、帮、带,通过示范课、听课、集体讨论等提高教学水平。

2. 编写系列教材,录制教学录像,全方位进行教学资源建设

教材是教学之本。从2004年至今,教学团队教师依据学校的基本定位确定教材的难易程度,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出发点,研究国内外多种教材,优化教学内容,组织编写出版了大学数学课程系列教材:《高等数学》(配套《高等数学教学辅导书》)、《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积分变换》、《数学实验》、《数据挖掘与数学建模》、《数学模型》。

我校“高等数学”、“概率统计”课程是广东省精品课程。我们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和副教授,全程讲授“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三门课程并进行录像。全部教学影像资料放在精品课程建设网站上,所有学生都可以自由观看学习。

3. 开展分级教学,建设网上学习与考试系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我们根据各类人才培养对数学素质的要求和不同专业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要求,将微积分类课程分成5个层次。“工科数学分析”(192学时)面向数学基础好、数学学习能力较强,并且专业课对数学知识需求多、要求高的学生,如信息工程卓越班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全英数学分析”(192学时)面向全英计算机创新班开设;“微积分Ⅱ”(160学时)面向对数学基础知识需求较多的机械类、电类和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开设;“微积分Ⅰ”(144学时)面向对数学基础知识需求略少的化工类、材料类、生物类、食品类各专业开设;“微积分初步”(64学时)面向数学基础薄弱的艺术设计类和文科类各专业开设。

“大学数学网上学习平台”由网上自主重修平台、答疑平台和自主检测互动平台组成。“大学数学网上学习平台”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它能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在线答疑使教师与学生实时沟通;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情况选择知识点进行在线测试。“在线考试系统”设有“在线单元测验”,使学生掌握自己学习状况,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线考试系统”由题库管理系统、试卷管理系统、用户系统、成绩管理系统、评卷管理系统和考试管理系统六大子系统组成。系统具有自动成卷、存储功能、成绩保存的功能。系统对学生的答卷和教师的阅卷设计了存储功能,教师在网上实行无纸化阅卷。阅卷完成后,学生可以查阅教师对试卷的批改和得分情况。

4. 结合工科背景,创建“三个层面多个模块”的数学技术实验教学体系,成功申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我校结合工科学科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理解、掌握及应用数学的能力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目的,创建了一套融合数学技术、工程应用、创新活动的三个层面、多个模块的数学技术实验教学体系。例如,针对数字信号处理、材料力学、高分子物理、机械原理等课程,设计了数学模拟仿真实验项目。目前,共设计基础型数学实验项目51项,应用型数学实验项目27项,制作数学实验教学课件31个,设计典型数学实验案例30个。2012年,我院数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 每年举办数学文化周,运用“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校每年在校庆期间举办一次数学文化周活动。在数学文化周活动中,一些教学名师、资深教授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数学建模培训课程、数学实验培训课程,同时,一些数学教师会介绍自己的科研项目,吸引学生加入,启蒙学生的科研意识。

在大学数学教学改革和实践中,教师把科研项目和成果融入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引导大学生了解多种学术观点并开展讨论,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将教学、科研、竞赛结合在一起,打造“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完成了大学数学课程的学习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数学建模、“挑战杯”等科技创新竞赛及各种科学实践活动。我校学生在历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及“挑战杯”竞赛中,屡创佳绩。近3年获全国性的奖励达96项,位居全国高校的前列。 二、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进一步设想

1. 深化大学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大学数学教学无疑是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校在大学数学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以生为主,探索性地开展了一些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今后,传统教育面对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学生变了,教学方式变了,大学数学教学团队的全体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理论,完善教学改革实践机制。

2. 建设教研双优的大学数学教学团队

坚持教学为基础、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为动力带动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需要,一个科研能力弱的教师很难去启迪和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术造诣和教学水平双高的教学名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吸收科研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加入大学数学教学团队,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科研优势去深入钻研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尽快成长为科研教学都优秀的双优型教师。

3. 加大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力度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载体和传播技术不断更新,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全面应用和渗透正在为大学数学教育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我们设计并不断建设的大学数学网络教学平台,是以传统纸质教学资源为基础,以多媒体、多形态、多途径传播知识为手段的大学数学学习平台。

近两年来,MOOC给传统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应对挑战,我校也正在制定MOOC建设计划。大学数学教学团队将积极建设自己的MOOC课程资源,进行基于课堂云的教学设计,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学习效果[1]。

4. 推进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我们拟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网络技术相融合,改变传统的课堂上课教师讲授、课后学生做练习的教学模式,推进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模式[2]。

教学方式是:学生自主选择时间自行观看教学录像视频,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线作业或在线测验,在线下的课堂上主要进行师生间的互动研讨,教师作为引导者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充分讨论。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的“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术志趣,进而为学生的能力培养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对教师本身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应对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工作量来说,原来备课只需讲授内容,课堂上基本上是自问自答,而在讨论式的课堂上不仅要事先设计好要讨论的问题,引导组织学生讨论,还要回答讨论中学生即时提出的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

5. 以生为主,完善分级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中心正在成为很多国家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向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我校现有大学数学课程设置的基础上,重点改革以下两种类别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

(1)对设计艺术类、新闻传媒学院和法学院学生开设数学文化类课程。该课程以深浅适度的微积分知识为载体,着重传授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让学生重新发现数学之美。对数学文化课程的考试形式实行多样化,可以以平时作业结合课程报告或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

(2)我校多个学院(电信、力学、材料、机械、化工等)开办了本、硕、博连读的创新班或卓越班,其培养目标是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型拔尖人才。对于创新班的学生来说,大学数学课程是最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因此,从数学对创新培养的作用出发,针对我校这样一批精英(300~400人),构建一个良好的数学创新教育环境,以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拟对这类学生开设小班数学专题研讨课程,研讨课程由学术造诣颇深的教学名师担任指导,由科研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青年教师担任辅导,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体,实现与导师的充分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研究创新思维能力。

6. 学用结合,加大数学实验教学,高水平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深化大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将以为学生搭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为起点,并依据数学自身的特点来设计多种学习路径,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宏达目标[3]。继续以数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按照以学生为本,教学、科研、竞赛“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学生的科学实践与科学研究,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4]。

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和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建设数学技术实验课程。通过数学技术实验课,让学生借助计算机和数学软件理解抽象的数学理论,自主探索和研究数学的应用问题,解决许多学生一方面知道数学很有用,另一方面学了数学却不会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尚志. 我思我行我MOOC[J]. 中国大学教学,2014(12): 4-6.

[2] 朱长江,胡中波,曹阳. 实施“四个转变”推进本科教学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13(20):43-44.

[3] 朱长江,徐章韬. 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寻找认知的固着点:目标、路径和成效[J]. 中国大学教学,2014(10): 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