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7 15:57: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篇(1)

关键词:乡镇财政 资金监管 问题 解决办法

乡镇财政是财政体系的基础,也是涉农资金支出落实者和终端监管者,它直接面对广大的乡村和农民群众,是关系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它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各项强农惠民政策的落实,关系到财经纪律在基层的执行,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当前我国的乡镇财政资金的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管工作。

一、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重要性

(一)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落实财政部“两基”建设的重要举措

“两基”建设即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财政建设,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就是对“两基”建设内容的融汇贯通和具体实施,是促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高基层财政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贯彻落实财政“三农”政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两基”建设的最终落脚点。

(二)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推进乡镇财政职能转型的有力推手

财政部相继出台的两个关于乡镇财政管理改革的指导性的文件:《关于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意见》和《关于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乡镇财政干什么的问题,即职能问题,在界定乡镇财政职能中就明确了资金监管的职责,突出乡镇财政层级,全面具体明确其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和措施,弥补了乡镇财政在涉农资金监管工作中无“位置”、无职责的制度缺陷,要求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作为新形势下乡镇财政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来大力推进。

(三)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落实各项涉农惠农政策的迫切需求

近几年来,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公共财政的建立,财政涉农投入逐年大幅增加。而资金的使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挤占挪用支农资金现象时有发生,乡镇财政参与监管的力度严重不够。这要求乡镇财政必须发挥职能作用,发挥就近、就地优势,加强各种涉农惠农资金的监管。

二、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到位

国家尽管宏观上出台了一系列的乡镇财务管理制度,对乡镇财政资金的运用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大多数乡镇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财务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当前很多乡镇的制度制定流行于形式,不够具体和完善,不切合当地实际,只是为了有制度而制定,并不是为了真正规范和执行,缺乏可操作性。

(2)财务制度监管不严,导致财务人员执行力度欠缺,实际执行过程中,制度流于形式。部分乡镇领导不按财经制度办事,利用自己的职权,以权谋私,制造假账,不接受财务人员的监督,出现挪用公款等现象。

(二)预算编制不完整、执行不到位

1.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内容不完整

目前很多乡镇的预算编制基本采取“上年基数+增长”的方法,虽较好地发挥了财政总量控制的优势,但未能将“零基预算”和“综合预算”相结合,从而导致预算不能很好地起到控制和执行预期。同时在预算编制内容上不够完整,当前乡镇预算编制存在着项目不细化、具体资金使用单位不明、所需资金未能在编制中详尽体现,财力无从保证,财政监督难以到位。

2.预算执行随意性较大,基本流于形式

乡镇预算执行中存在重预决算轻预算执行与调整的情况,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调整随意性大,预算控制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预算控制职能。

(三)财政资金浪费严重,使用效益不高

目前乡镇财政普遍存在专项资金支出不够规范,招投标、预决算手续不完善,因审计人员缺乏及乡镇重视程度不够,工程不审计的现象时有发生,财政的监管职能也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资金效益低下。

(四)资金监管制度建设不完善,难问责

近几年国家关注民生的政策越来越多,乡镇财政的工作内容也同时在发生较大的变化,但适用于乡镇财政的管理、考核、监督、评价机制未能及时充实和完善起来,不利于财政资金监管的高效运行。有些乡镇一级政府由于目前事权财权不对等,预算控制不严等诸多原因导致财力紧张“被迫”拆东墙补西墙保运行。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是由于行政行为造成的,如决策失误,管理不到位等。地方监督管理部门在问责时,往往从宽、从轻处理,长此以往致使监管不力,甚至是放任自流。

(五)基层财政人员缺乏,业务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虽然省市县都高度关注基层财政建设,但是乡镇财政人员年龄偏大,人手较少,业务水平偏低的局面在很多地区依然未发生根本改变。乡镇基础条件较差,工作环境艰苦,报酬不高,人员上升空间狭窄,从而导致无法留住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很多地方基层财政人员流动较快,人心浮动,这都给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工作带来很大的不利因素。愿意留在乡镇工作的财务人员又普遍存在专业知识匮乏,素质较低,业务生疏,以及一人多岗精力难以为济等问题,难以适应财政监管的要求,无法胜任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工作。

三、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措施

(一)切实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的约束力

加强制度建设,上级政府及财政部门督促、指导各乡镇人民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出台切实可行的财务制度,并报上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会审通过,然后执行。同时切实发挥乡镇财政部门的就地监管职能,定期上报监管数据,接受上级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强化制度执行的约束力。

(二)强化预算管理,科学完整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制度 一是要增强预算观念,强化预算约束力,杜绝支出随意性和重支出轻收入现象。二是上级财政部门要指导督促各乡镇在编制财政预算时,要对收入支出进行调查、摸底,使预算的编制全面、科学完整,具有可执行性。要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按照预算年度所有事项的轻重缓急,测算出每一科目和款项的支出需求,同时根据乡镇经济状况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需要,实事求是地预算出各项支出需求,在政府编制出年度预算草案的基础上,要多方征求意见,反复讨论修改,提交人代会审议。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预算制度流于形式和预算约束软化、预算编制滞后的现象。

(三)制定完整的乡镇资金监管制度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必须以制度为依据,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资金监管职责,通过乡镇财政职能的合理定位,明确收入、支出、管理、监督等各项职责,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惠农补贴资金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以及内部管理制度等,明确财政所在每个监管环节的监管职责,达到“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操作规范、运转高效”的目的,使财政所在加强资金监管时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从制度上强化资金监管工作。

(四)加强业务培训,充实工作人员,提高资金监管能力

1.完善干部培训,打造业务素质强队伍

制订业务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对乡镇财政干部进行轮训,使其尽快掌握和熟悉资金监管的基本内容和程序,达到有效开展乡镇资金监管工作。主管部门要经常性深入各乡镇对资金监管工作做具体指导,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高财政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

2.完善用人机制,打造高素质乡镇财政队伍

完善乡镇财政所机构人员管理,按照量力而行、人尽其才的原则,合理增加工作人员,选派作风正派、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热心财政工作的干部充实到乡镇财政队伍中来。同时积极探索财政所机构人员管理新模式,为基层财政人员的晋升创造上升的通道,从而努力打造一支“一专多能、熟悉政策、精通业务、爱岗敬业”的乡镇财政干部队伍,为扎实开展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打下良好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篇(2)

1.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专项资金在乡镇财政资金中占比很高,国家为了推进“三农”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设置了大量的财政专项资金。目前,国家对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不断强化,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尤其是涉农专项资金的使用得到了重点强化。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乡镇的财政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力相对比较紧张,加之部分乡镇财政经办人员法律意识淡漠,导致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2.资金的监管力度不足目前,我国对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管方法,没有严格按照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与事后监督的资金内控方式来执行。尽管我国大多数乡镇财政已经实行“乡财县管”的方式,乡镇财政资金大多由县级支付中心进行统一核算,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乡镇财政所在财政资金收支管理中仍然具备很大自,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管。

二、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的对策建议

1.不断完善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制度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化,要不断完善健全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制度,为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提供规范指导。相关财政部门要对乡镇现行的资金管理制度进行调查和评价,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对现行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例如专项资金管理、负债资金管理、国有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等制度,从而逐步形成统一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新的资金管理制度要进一步明确乡镇财政部门的职能,将国家财政政策的落实作为核心,在事权上要强调依法理财。首先,要对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的层级进行科学划分,要对相关财政部门和人员的权责利进行明确,从而做好资金管理工作;其次,要严格贯彻落实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在修改时要经由上级部门审批同意,强化制度的可操作性,真正将制度落到实处。

2.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基层乡镇的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作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部门,乡镇财政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财政专项资金支出进行操作,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规范性。上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按照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资金管理方法来执行。要将资金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资金跟踪方面,对资金使用进行严格审批,规范使用流程,杜绝私自挪用资金的情况出现;要对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把关,各专项资金一定要严格按照用途进行支出,避免挤占专项资金的情况;要对专项资金进行核算,由专人专账负责资金的核算与管理;要加强对资金的监督,尤其是要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3.引入现代化资金管理模式乡镇财政部门要认清当前财政资金管理的新形势,及时的发掘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对资金管理手段和方式进行创新完善,提升资金管理水平,实现财政资金管理的现代化。乡镇财政部门应该引入先进的电子信息平台,建立专业化、规范化、数据化的资金管理系统,将财政资金的管理纳入到数据平台中来,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管理的科学化、透明化。信息平台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规避传统人工管理模式下的诸多弊端,使得财政资金从申请、拨付到使用全环节透明运行,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4.强化对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工作的监管中央、省、市、县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其在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中的职责,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上级财政部门要联合税务、审计等部门,对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状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审计,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追究责任。要制定科学的领导干部评价奖惩机制,将乡镇干部的任职考核与财政资金的收入相挂钩。另外,要不断深化“乡财县管”的资金管理模式。

篇(3)

[关键词] 财政资金;监管;加强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7. 022

[中图分类号] F8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7- 0038- 02

1 我国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财政改革过渡时期,在财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监管过程中的问题

自分税制改革之后,为了能够将财政溢出效应转变为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逐渐产生,成为我国财政体制中的一个修正机制。但是就目前来讲,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以及投资管理制度并不完善,从现状来看,转移支付制度更像是一种应急机制,而且还出现了一些和分税制相违背的问题。一般性的转移支付是为公平公共服务提供保证的,相对来讲比较规范、透明,但是专项性转移支付却缺少相关的法制规定与约束,且立项以领导决策作为依据,项目与投资的分配并不透明。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国目前财政资金管理中的问题主要为:①预算的公开透明性较差;②资金分配的公平公正性较差;③管理制度的规范性较差。由于这些问题,导致我国教育、卫生等需要用钱的地方无法得到充足的资金,整体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1.2 资金分配组织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财政资金的分配组织与协调的力度不足。由于财政发展资金多为分口管理和分配,较难进行整合使用,这样的分散决策机制,必然会导致我国财政资金的分散分配。在财政分配组织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为专项资金的问题,一般专项资金多是由多头进行分散式管理,例如科技三项费用、农业资金等,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进行共同管理,而这些同类性质的专项资金分散在不同管理部门中的情况,必然会导致财政资金无法统筹使用。另外,我国尚无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在资金使用时,并没有突出保障基本的公共性追求、最大经济社会效益的追求等,使用纳税人资金的观念和责任感并不强烈,且在事后对一些资金使用失误等情况也没有责任追究的相关制度,这必然会造成我国财政资金的监管不足。

1.3 财政支出制度中的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国家财力的增长速度,导致收支矛盾凸现出来。究其原因,主要为我国财政支出的管理制度改革无法适应我国整体财政制度的改革。例如财政职能的作用无法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要求,财政支出既存在着缺位的情况,又存在着越位的情况,总体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够合理;再如我国的预算管理改革进程十分缓慢,许多方法都不够科学,并且缺乏约束力和严肃性;另外,我国财政支出的效益较低,存在许多浪费的现象;我国的理财思想和思路无法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变化形势。

1.4 监督检查工作中的问题

虽然我国财政监督工作较以前来讲,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财政监督和管理工作出现脱节现象;没有对各个财政监督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理顺;现行的财政监督方式和手段十分落后;财政监督队伍的建设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没有良好的财政监督执法内外部环境等。

2 加强我国财政资金监管的建议

我国目前对财政资金的监管较以前已经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本文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逐步加强我国财政资金的监管。

2.1 加强财政项目资金管理

加强我国的财政资金监管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因此不能一蹴而就,要有顺序、有层次地进行。通过加强各个项目的财政资金管理工作,能够保障每笔项目资金都能够用到实处,从而实现对整体财政资金的监管。加强财政项目资金管理,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项目资金管理小组来实现,让企业中使用项目资金的部门负责人担任小组组长,让企业的财务人员、管理人员等担任小组组员,共同实现对项目资金的管理。

2.2 完善监管制度

我国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根源,便是我国资金监管制度、体系的不健全,导致许多资金在下发之后,便无人过问,让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因此,要建立健全资金监管规章制度,让监管制度能够落实到资金使用的每一个环节中。例如企业内部可以制定相关的制度和办法,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接待管理办法》、《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方案》、《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议管理》等。通过完善财政资金的监管制度,能够让企业内部各项资金活动有据可依,例如在财政资金使用时,能够严格按照各项制度来进行,资金的使用用途、使用效果、使用效益等都要通过书面报告的方式提交到企业内部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手中。另外,要建立财政资金使用监督机制,让财务人员能够实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追踪监督和控制。

2.3 推行公开制度

要逐步建立财政管理事项的公开制度,保证科学、民主、依法理财,要对财政管理中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宏观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财政资金使用之后带来的效益问题等进行公开,并要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经过专业分析论证之后,有针对性进行调整和修改,让财政政务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意愿相符,不断完善财政资金监管的工作内容、方法、机制等,真正实现民主、科学的理财,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群众的口碑,为企业和群众办实事,促发展,构和谐。另外,要注重各项制度的落实,提升服务的质量,建立并健全财政规范体系,规范服务的行为,在保证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础之上,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力度。相关单位要提高服务意识,规范业务管理流程,营造良好的行业风气,明确责任,建立起相应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自身服务质量。另外,要建立健全财政政务公开监督机制,将财政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和年度考核制度中,与各个机关的作风建设以及测评活动相结合,形成长效的检查监督机制。

2.4 完善协调机制

由于资金的分配管理涉及部门较多,因此需要高规格的机构对此进行组织和协调,防止多头安排和腐败等情况的发生,为财政资金的整合提供保证。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①建立健全资金分配组织协调机制,让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牵头与相关部门共同组建领导小组,对一些需要整合资金的工程或是项目,召开会议进行集体讨论,组织并协调好相关工作;②明确资金整合的目标及范围,要围绕目前发展中的重点项目进行整合,统一进行项目计划以及分配方案的编制,让资金能够发挥综合效益;③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对资金进行整合,例如地方的安排和中央的补助、跨部门的资金等。

2.5 深化制度改革

要按照公共财政中的各项要求,实现我国财政发展目标,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转变理财观念,强化财政管理手段,深化制度改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推进财政资金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推进政府收支分类的改革进程;其次,要深化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再次,要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另外,要深化政府采购制度的改革;除此之外,要推进公用支出的改革,推进绩效评价工作的实施。

2.6 健全监督保障机制

树立财政监督的意识,通过对目前财政监督工作进行客观的分析,建立起正确的财政监督意识。通过对财政内部的监督检查机制进行完善,能够健全制度,规范管理,防微杜渐,堵塞漏洞,保障资金安全,同时也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之一。严格按照国家财政部的要求,各地区的财政部门要将内部监督检查作为重点工作,将业务部门作为主要对象,将下属单位作为次要对象,健全监督保障机制。

综上所述,笔者对目前我国财政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如何加强我国财政资金监管提出相关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秀芝.人大对政府预算监督的五大问题[J].财政监督,2009(7).

[2]张杭平,王林尧.加强财政资金监管的对策探讨[J].理论探讨,2007(7).

篇(4)

关键词:集中支付;资金;改革

作为我国财政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内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进一步规范国库财政资金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效益水平的重要手段。制度改革经过多年的实施运行,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集中解决,必须深入分析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具体实施特别是在基层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完善,不断健全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强化财政资金的规范化管理,高财政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概念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国家财政资金的规范化水平以及使用效益,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彻底改变以往的财政预算单位设立多重账户、分散支付的方式,由国家财政部门单独设立专门的财政支付账户,按照财政预算单位的支出申请以及财政部门的审核,进行直接支付或者是授权支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重要性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以后,国家财政资金的管理模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财政资金由原来的层层支付转变为资金直达,缩减了财政资金的中间流通环节,有效防范了财政资金被挤占挪用或者是资金截留等问题的发生。

(二)全面提升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最大的特点在于安全规范,通过统一收支管理等,实现了财政资金支付的准确、规范、真实,这不仅有利于实现财政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对于促进提升财政资金使用价值也非常重要。

(三)有利于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将财政资金的使用监管由以往的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审核和事中监督,加强了资金的监管力度。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面临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具体的推进落实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在财政资金的运行方式、运行透明程度以及资金运行效率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缺陷,特别是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制度设置方面,目前来说仍属于相对的国库集中支付账户集中,仍然存在大量的财政专项资金专户以及各类收支过渡账户,国家的财政资金并未完全集中在国库单一账户内。

第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管是直接支付还是授权支付,整个财政支付的全过程未能够在国库单一账户内进行实时体现,还不能充分全面的反映国家财政资金收支活动的全过程,也不利于对财政专项资金有关数据进行集中监督。

第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还存在着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尤其是现阶段国家财政资金的账户种类非常多,资金总量庞大,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商业银行内,这也造成了国家财政账户资金出现了资金沉淀问题。此外,财政资金的支付还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中支付,既增加了资金运行成本,也不利于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

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有关问题分析

(一)进一步提高财政部门的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水平。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推进实施过程中,关键是应该进一步的提升财政部门的业务管理水平。一方面,应该注重加强对预算单位预算编制科学、合理性的审核,重点确保预算规模、支出标准、开支范围等符合国家财政制度相关规定,促进各预算单位更加合理的使用财政资金。另一方面,应该重点加强对支付业务的审核管理,对每一笔支付业务都应该严格进行审核把关,确保各类原始凭证、发票、印章、业务手续等合法合规,预算项目的各资金用途、金额、支付方式以及收款方真实准确。

(二)强化预算单位的责任意识。不断改进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应该将强化预算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作为重要方面内容。重点是应该加强对预算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机构设置以及管理制度设置的规范化管理,通过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高效,来确保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有关规定流程得到有效执行,进而实现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的规范、高效。

(三)提高国库集中支付体系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实施离不开信息化建设,在这方面,关键应该健全完善国库资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实现实时清算。同时,建立财、税、库横向联网,实现财政、税务、国库之间的有关财务业务数据的实时共享,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的精准性,这对于保证资金运作流程的安全十分必要。

(四)强化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监管。在财政资金的使用监管方面,应该严格按照财政支出规范的支付方式和程序,直接支付到用款单位。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探索开发应用集实时监控、智能预警、监控分析、综合查询等国库动态监控系统,加强对预算单位资金支付的事前监督,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符合预算规定。

四、结语

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效实施,应该进一步改进完善相关的财政管理制度体系,加强科学预算编制管理,并对国库集中支付有关程序要求进行优化改进,提升信息化控制管理水平,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燕妮.试析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8).

[2]谷华明.当前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金融经济,2010(02).

篇(5)

关键词:县级国库财政资金建议

一、县级国库管理现状

自2001年财政部在全国推广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和2014年新《预算法》出台以来,县级财政逐步推开零基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征管、会计电算化、国有资产系统化管理,推行县乡财政管理一体化平台建设,实现了县乡财政一体化、业务流程一体化、财政服务一体化、资金控管一体化,县级财政管理步入了规范化、科学化、效率化的轨道。

(一)预算编制、预算指标及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国库资金是存放在国家金库的财政预算资金。根据国库资金管理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需要,县级财政部门使用集中支付软件管理财政资金,细化了预算编制项目,规范了预算编制流程,从预算编制下达、指标管理、额度申报审核、商业银行支付及人民银行清算全部实现了网上操作并留存纸质原始凭证记账,增强了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为国库资金的监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税收、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县级财政以人民银行管理系统为平台,以银行“横向联网”为基础,使用如“金税三期税收管理系统”、“政府非税收入收缴入管理系统”等类似系统对税收、非税收入及其他收入实现了系统入库全覆盖,采取税收部门执法、大厅开票、银行收款、财政统管的征管模式,确保了税收、非税收入资金及时足额入库,有力的保证了收入收缴安全。

(三)县级财政专户得到清理规范2015年以来,按照财政部加强财政专户管理,规范专户资金运作,确保财政资金安全的要求,县级财政对财政专户实行了撤并,仅保留社保基金、粮食风险基金等财政部允许保留的专户,实现了财政专户精简、统一、规范管理,保证了国库资金使用安全。(四)预算单位财政资金监管预算单位财政资金监管是财政部门或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对各个机关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筹集、分配、使用过程进行监管。这是行政事业单位运行内容和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财政资金保证安全使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预算单位财政资金监管十分重要。(1)对预算单位会计人员及财政资金运行监管。部分地区实行预算单位持证上岗制度,在选择财务人员时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财政监督部门按规定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例行检查,对检查出现的问题要求按时整改,保证了财政资金安全。(2)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虽然县级财政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体制,但在运行过程中发现财务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加之近年来会计业务的多元化、精细化,使一般人员甚至部分持证人员也不能很好的胜任会计岗位。为避免不必要的资金安全问题,部分县级仍保留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加强了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对防止腐败有一定效果,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但管理成本大大增加。

二、县级国库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银行系统有特完善。由于银行系统原因,收入不能做到实时入库,且人民银行国库余额不能实时查询,最快也只能跨日查询,不利于对账。(2)很多县级县域经济还不够发达,社会各项服务不完善,在财政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大型采购项目和基本建设类项目在招投标、项目建设、后期竣工验收等具体实施中,受到地域和服务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严重影响预算执行速度从而影响库款管理水平。有些建设项目在招投标时由于本县无招标公司需要与省市的招标公司合作,地处偏远工程材料无法及时运达,财政拨付资金有严格的审批程序,竣工验收绩效考核也需要省市第三方机构合作,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对工程进度和资金拨付都有不同程度影响,无法及时形成支出。现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操作流程繁复,资金从下达到形成实际支出按规定要经过多道手续,对加快预算支出进度有不同程度影响,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3)预算单位财务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一些预算单位财务人员财经法律法规掌握薄弱,所报财务数据重视不足。一些预算单位账务管理及内控制度不完善,管理责任未落实,财务运营行为不规范。仍有预算单位在部门决算编制、预决算公开、部门综合财务报告编制等财务工作中存在“应付了事”心态,上报的数据质量远不达标。

篇(6)

关键词:区级财政 预算执行 动态监控机制

一、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的含义

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是指财政部门在国库集中支付基础上,通过动态监控系统平台,对国库集中支付的财政资金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时时事事监测、核实、处理,对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查处,以期达到强化预算执行、防范资金风险、保障资金安全、规范资金管理、警示违法违纪行为的运作体系。

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深化、是提高预算约束力的重要手段、是预算执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方法。

二、完善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的必要性

(一)完善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是当务之急

2002年开始财政部探索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2009年开始在省级财政部门相继建立了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地方财政尤其是区级财政部门的动态监控机制建设明显滞后,已影响到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继续深化,因此,完善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迫在眉睫。

(二)完善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是防范资金风险的内在需求

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的开展,财政部门可以及时、充分地掌握财政资金支付信息,包括付款人名称、付款时间和金额、收款人名称和账号、用款计划等信息,通过这些监控信息的反馈,可以掌控财政资金的支付安全,降低支付风险,因此,完善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是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前提下防范财政资金支付风险的内在需求。

(三)完善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有利于预算执行效率的提高

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的开展,财政部门可以运用网络系统对财政资金的支付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由传统的事后监督转向了事中、事前监督,客观上保障了财政资金的支付能够按预算、按用款计划、按项目进度办理,监管力度增强,预算执行率提高。

(四)完善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有利于财政部门办事效率的提升

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的开展,公开了业务流程,很多的工作环节都在网上有迹可循,并规定了办结时间,这在客观上督促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处理有关业务,不仅提高了工作人员为民服务的意识,而且提高了财政部门的工作效率。

(五)完善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有利于促进廉政建设

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的开展,对意图违规违纪的人员产生了威慑力,财政部门对“三公经费”、会议费、差旅费、招待费等群众敏感项目的监管明显加强了,既符合落实“八项规定”的要求,又使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得以迅速提升,客观上促进了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

三、完善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完善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众所周知,为了开展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工作,财政部多次下发了指导意见和一系列的文件,各地财政部门也陆续出台了很多文件,但是都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因而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工作缺少法律支撑,推进的力度不大,后劲不足。

(二)各地各级财政部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发展不均衡

目前,我国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经过几年的试点和实践,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先进的国家相比,应该说还是处在初级阶段,主要体现在资金覆盖面不足上。中央及省级单位执行的较好,而地方在财政资金上没有实现全面覆盖,尤其是区级财政更会有部分资金处于监控之外。另外,部分地区的区级财政还存在核查、监控方式单一、预警受局限等问题,所以说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发展不均衡。

(三)区级财政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全面性、准确性需要提高

科学、准确、全面的预算编制是确保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的前提,只有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动态监控工作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才会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精细化编制的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可以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提供科学严谨的数据信息,因此,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也是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的必然要求,急需提高。

(四)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的内容需要不断扩大

首先,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财政资金支出的合法性、合规性,而对包括预算单位、银行在内的各主体的内控管理薄弱,而事实上一些违规违纪问题发生的根源却在内控的缺失;其次,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对监控系统的依赖也限制了监控内容的范围,对财政资金支付后的环节起不到监控作用;第三,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内容应该包括财政收付两个方面的内容,现阶段的情况是对支出的监控好于对收入的监控,反映出监控内容需要扩大。

(五)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的功能需要不断完善

由于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的数据来源单一,数据传输靠银行的人工输入,智能化水平不高;预警规则、预警提示的设置有缺陷,控制措施单一,不能利用银行帐户、预算指标、支付方式等进行智能监控,监管效率低,因而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的功能需要不断完善。

篇(7)

【关键词】预算单位 财政资金 使用 现状 措施

目前我国的预算单位主要是指行政机关、事业单位,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方面存在着不规范等问题,严重的因预算问题出现了公款使用违纪的现象,在年终的财政资金结算的时候出现了资金使用过度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同时对于支出资金的使用效率出现了不断下滑的现象,结算资金与预算之间的差距给国家的财政问题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有针对性的对于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进行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预算单位财政资金使用现状分析

(一)预算单位资金使用情况

我国的预算单位主要是行政机关以及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一般包括单位的项目建设、职员培训、调查经费、劳资经费等等,目前我国的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大多体现在支出结算严重超出了预算计划,特别是在公费接待、旅游、消费方面的费用超出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在针对资金支出超过预算的情况分析其原因。

(二)监督制度与问责制度缺陷

关于预算单位的财政监督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监督:人大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但是在财政资金使用上的监督依然存在严重的问题,其中在人大监督上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人大财经工作者对于财务的专业知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预算单位对于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在对外公开上存在问题,最后就是人大在监督的手段上相对比较单一;财政监督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财务部门一方面承担着预算编制,另一方面承担着执行管理,因此这种自行预算自行执行的方式造成了财务监督力度的发挥;在审计监督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目前我国的预算单位审计的方式以及观念问题都相对比较落后,没有实现有效的监管控制;在社会监督方面的问题是我国公众对于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因此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监督力度不够,导致资金的使用情况严重存在问题。关于问责制度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对于资金短缺的现象预算部门的责任制度不能保证追究的能力,因此当预算与结算之间存在严重问题的时候,无力解决。

(三)财经法规制度建设不全面

我国的预算单位在财政资金使用上的法律法规制度相对短缺,同时法律规范规章在执行的时候存在着纵向以及横向间的矛盾,在预算单位的法律法规中不能将实际问题与制度相结合,当然制度的建设方面也相对比较滞后。因此由于财经法规制度存在的缺陷,导致了我国的预算单位在财政资金使用上存在着,资金的使用符合不全面、甚至是合理但是不合法的现象。最终对于我国预算单位在资金使用的时候出现严重问题。

(四)预算编制体系不合理

预算的编制体系不合理是影响我国预算单位财政资金使用的问题的主要因素,预算编制的不合理问题严重的影响了资金使用,例如原本的财政支出在事业单位以及行政机关的建设方面存在的比例有可调制型,但是由于预算编制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资金使用的过程中国经常性的会出现项目支出、公用支出的把握不合理,同时预算单位在财政预算的过程中不能细化,粗略的计算导致了资金的使用情况存在严重的不平衡。

二、预算单位财政资金使用改善措施

(一)改善预算财务资金认识

我国的预算单位在针对资金的预算上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进行改革,一些职能部门在财政问题上的监管理念需要提升,特别是在行政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的领导部门中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正确的决策思想,预算单位的领导在进行公共消费的时候要注意思想观念的改变,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资金的使用情况需要合理的规划,才能有效的保证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我国的预算单位中应该建立预算与结算出现严重出入的时候要进行责任的追究,同时职能部门要认识到如果在预算资金的使用上存在严重问题,那么在工作的执行上一定是存在缺陷的。对于每一个预算单位的负责人进行思想教育以及财经知识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预算单位的体制改革

我国的预算单位要加强自身的体制改革,加大对于公共财政的建设,将预算的管理进行深化改革,同时预算单位在资金的使用上要实行公开透明化的管理模式,公众要建立监督管理的民主性,特别是在预算单位不同的财政资金使用的时候,要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准备流程,然后在经过的了多方的审计之后再进入使用程序中,当然对于预算单位的预算人事管理上要严加考核,对于谋私利的人员进行严肃的批评处理。体制方面还包括在管理上,对于预算单位的财政使用管理要涉及到各个部门中,对于部门中的责任制度同样需要细化,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体制的管理改革。

(三)预算职能的监督管理制度

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的预算能力是保证资金使用合理的重要问题,因此在预算职能上的监督管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预算编制的提高,在行政单位以及事业单位中要将财务预算进行细化,设立专门的预算渠道,例如目前的网络信息化在不断的实现,预算的编制问题要在信息化的指导下进行透明公开的管理;二是在责任的监督管理上,预算资金最终需要投入到使用中,因此在对于每一笔项目资金、公共资金的结算中要进行监督管理,如果结算与预算之间存在很大的出入时,要监督资金预算、监督、审计的所有负责人是否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执行,凡是出现执行有问题的,对于负责人,进行责任的追究,落实资金的使用情况。

三、结束语

我国的行政机关以及事业单位在财务资金的使用中都是采取预算方法,预算能够有效的保证行政机关以及事业单位在建设上的保障,但是预算单位的资金使用也是存在严重的问题,因此在对于预算单位的采取资金使用情况中要严加管理,保证每一笔公共资金都能够有效的被利用,这样对于我国的财政能力的承担也是有一定的减轻。

参考文献

[1]钟雷.预算单位财政资金支出现状之分析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2):12-14.

[2]高建华.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工作[J].经济师.2012,(12):34-36.

[3]叶建红.对加强预算单位结余资金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