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投资资金风险率

投资资金风险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7 15:57:3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投资资金风险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投资资金风险率

篇(1)

关键词:港口企业 投资资金风险

在如今风云多变的市场环境经营,企业要面临的风险无处不在,多数企业的衰退都是由于对风险的预测和控制不当造成的。港口企业初始投入成本高,固定资产所占比重偏大,且资产变现能力受行业景气指数影响也较大,属于比较容易发生资金短缺的资金密集型行业。港口企业投资风险所面临的风险很多,诸如投资战略风险、资金风险、人才风险、项目决策风险、运营管理风险、项目退出风险等,港口企业应充分对其进行识别、评估和防范。本文主要对投资资金风险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一些化解风险的建议。

一、港口企业投资资金风险的成因

对于高投入的港口企业,会面临投资资金的各项风险,会因贷款利息上调,面临利率风险,也会因投资期限长,面临通货膨胀风险,相比较其他企业而言,港口企业的领导者需要别具慧眼,做出更好的决策,否则会因为不能抵御各项风险而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港口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是由于其投资项目的特点所造成的,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投资周期长、金额大、决策难

港口企业的投资项目,往往是前期的工程建设和固定资产投入较多,建设周期长,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风险比较大,并且投入的金额巨大,需要依靠外部资金来源,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各种风险的冲击。港口企业投资项目前期的巨大资金投入需要经过若干年建设才可以实现,即港口企业投资项目的回收期较长,这使得港口企业面临投资风险。同时,港口企业项目的投资特点以对资金的筹措及投放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要求企业领导层需要对投资项目的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做出评估和研究,再做出决策,没有经过严格论证的不科学的决策会导致投资风险的产生,且会使得企业财务危机甚至破产。

(二)影响投资效果的因素多,且投资替代性差

港口企业投资项目涉及方方面面,各种因素都对投资项目的实施与进展有影响,未来的各种变化因素、各种不确定性使得港口企业投资效果的预测变得复杂和困难。此外,由于港口企业投资项目都是在一定时期内对特定领域的投资,是在特定地区形成的固定资产,这种投资形式决定了港口项目投资不像其他投资活动一样灵活。对于港口企业来说,一旦发现投资有误或有新的投资机会,短期内调整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投资发生替代和转移的可能性较低,只要发现投资有误就很难用其他方法来弥补,而所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与生产能力也很难转作其他用途。

二、导致港口企业投资资金管理风险的主要问题

港口企业的行业特性决定其在投资资金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必然的或者不可避免的缺陷,当然也存在许多由于制度建设不健全、风险管理意思不强而引致的问题。

(一)投资前期调研分析不充分,影响投资决策

目前,港口企业最大的投资资金风险来源于对投资项目的决策失误,这主要是因为对投资项目前期考察工作不充分。比如说存在的下列情况:项目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特别是对于外地的投资项目,由于对项目地理条件、人文观念、地方关系、政府态度等信息了解不充分,对行业研究投入资源不足,对外部专业机构编制可研报告的质量控制手段薄弱,可能难以合理保证可研报告的质量,影响投资决策;在投资项目的前期规划中没有对项目中可能会出现的工作扯皮、责任不清,拖延工期等情况制定防范措施等。任何一项投资项目港口其企业都应做好项目可行性分析,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果不做好项目可行性的市场调研,必然带来巨额投资损失。

(二)对资金筹措方式研究不深入,融资手段比较单一

港口企业的投资方向主要是港口及港口综合配套区建设等大型基础建设类项目,资金需求巨大,而这类项目所持资产的流动性较差,虽然受到国家政策统一规划、远期前景看好,但是短期内又难以产生较好收益,可能出现投资资金紧张的情况。 虽然目前国家有交通部门的专项资金与国家政府的下拨专项资金,但企业主要仍通过市场自筹方式获得的投资资金,融资方式主要依靠企业自有资金、银行的贷款来实现,融资方式比较单一,成本也较高。

(三)风险管理意识不强,资金的监督控制力度不够,风险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港口企业往往是大型集团性企业,具有较高的信用水平,也可以容易的获取银行贷款,这种优势使得港口企业对资金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如过度大意在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施工,当银行款项不能及时到位时,就造成了财务资金运转困难,很多港口企业虽然制定了资金风险管理制度,但是往往制定的并不科学,没有细化资金在运用过程中的实际风险,不能实现精细化管理。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会导致港口企业资金风险管理缺乏控制力,如缺乏资金资金风险预警机制,对风险的事前预测往往缺少准确合理的控制标准作为参考,无法采取措施实施事前控制;内部审计工作属地管理影响了审计独立性,也因缺乏足够的材料和数据的情况下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形式。这种较弱的执行力也会加大了资金风险管理难度。

三、加强港口企业投资资金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建议

(一)创造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

要加强港口企业的投资资金风险管理要创造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应充分发挥财务职能,切实加强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创造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一方面要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并聘用一些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使得财务人员将风险防范体现在任何环节的工作上,尽可能的把可能预见到的投资资金风险损失降到最低;另一方面要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从各项基础工作抓起,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

(二)投资前做好充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

港口企业要预防投资资金风险,对可能产生的风险防范于未然,积极投入资源对涉及行业的政策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市场规律,加强行业交流,及时反馈投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订应对措施。每个项目投资前应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特别是要对其可预见的投资风险进行的论证。由于港口企业许多业务涉外,有些大型集团资金来源复杂,在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时,除了要对本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还要对世界经济形势及项目依赖度或企业经营依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的各种形势变化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三)丰富融资手段,降低资金成本

鉴于港口企业的建设特点,除采用传统的融资方式外,也采用资产支持型证券融资的方式,将投资项目的资产所产生的独立的、可识别的未来收益作为抵押,在国内、外资本市场发行具有固定收益率的企业债券来募集项目所需资金,使得资产流动性较差的基础建设类项目产生的沉淀资产可以进入证券市场融资,而且无损于公司对项目的产权利益。且通过在证券市场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利率低于银行借贷,从而降低了资金成本,同时证券市场的资金容量巨大,资金供给充沛,完全可以满足大型基础建设类项目的资金需求。

(四)建立资金风险预警机制,强化资金管理内部控制

企业必须强调以风险监管为主,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强化对资金运用风险的分析和评定,建立资金风险预警机制。在决策前明确资金风险监控指标,按投资进度分析与监控指标的偏差,通过预警提示评价所面临的风险,进而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范和化解资金风险。企业要建立资金信息报告制度,根据年度投资计划编制年度投资资金预算,同时应对资金投资情况进行实时控制,并将资金使用的情况具体到周或月汇报,还要建立投资资金预算责任制度,查明超过资金预算原因,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强化资金管理的控制力度。

四、结论

港口企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需要更加严密的投资资金风险管理与控制制度。本文在分析港口企业投资资金风险成因的基础上对投资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投资前期决策不充分、融资手段单一、风险管理意识不强,资金的监督控制力度不够、风险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的问题做出分析,进而有据的提出了创造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投资前做好充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丰富融资手段、建立资金风险预警机制,强化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等的建议,旨在帮助港口企业提高投资风险风险管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秀林.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业财务风险防范的策略分析,交通财会,2007年第10期

[2]陈明.港口成本核算与管理问题探讨,交通财会,2009年1期

篇(2)

关键词:集团企业;资金;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2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0-54-02

一、资金风险管理分析方法

集团企业资金的运作包括筹资、投资、资金经营和资金分配。各个阶段有不同的侧重,但风险管理都要遵守下列基本程序: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与衡量选择风险管理方案风险管理报告与评价,这样一个持续动态的循环管理过程。

二、资金风险处理方法及管控手段

(一)资金风险的4种处理方法

A:如果资金运行风险的代价和可能性均较大,成本较高,就不应再继续进行可能引发该风险的操作。B:如果资金运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小,它的影响较低或者很可能产生长远的价值,可以考虑承受这种风险。C:如果资金运行会由于企业核心业务而必须承担风险,可以通过系统和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D:如果资金运行风险是业务的一部分,其代价是可以预测的,集团可以通过保险、合同和担保等措施分担或转移风险。

(二)资金风险管控手段

一是内控系统建设。即资金预算管理策略、资金计划调拨策略、资金支付审批控制策略、资金统一管理、大额资金支付预警和控制策略、人员授权和岗位不相容策略等等管理措施建设。二是资金成本管理。资金成本一方面是指企业持有现金而失去的用此现金进行投资所获得的投资收益,企业持有的现金越多其资金机会成本就越大。另一方面是指企业取得使用资金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资金筹集费用和资金占用费用。资金筹集费用包括委托金融机构发行的股票、债券的注册费和代办费、向银行借款支付的利息和手续费等。三是对冲(套期保值)。操作的宗旨在于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以及对相关联的不同股票进行实买空卖,风险对冲的操作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可规避和化解投资风险。四是经济资本配置。经济资本是一种虚拟资本,与银行风险敞口的非预期损失(UL)等额。银行的预期损失(EL)以准备金形式被计入经营成本,并在金融产品定价中取得补偿,事实上已不构成风险。非预期损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它是指实际损失超过预期损失的部分,该损失最终必须用银行的经济资本抵御。

三、资金风险管理的原则及对策

资金的市场风险是系统性风险,很难分散,一般采用套期保值(即对冲)或保险等方法加以规避,通过金融衍生产品或金融工程进行技术管理。信用风险是交易对手的信用水平和履约能力变化引起。(如: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信用风险计算难),多来自外部,可控概率相对较小。资金运营风险既具有广泛性,无处不在随时可能发生。又具有长久性,人类社会的发展及人性和对科技的依赖等相关,影响大涉及面广,需重点应对。

(一)公司治理结构与内控体系相结合原则

1、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公司治理结构中出资人、董事会、经理层之间的委托关系要求,建立最优的激励约束机制,化解机会主义、道德风险等,提高资产营运效率。集团要建立包括独立董事制度、内部审计体系和资金风险管理部门在内的全面有效的资金内控体系,建立资产与负债、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管理机制,构筑严密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完善风险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改进风险管理技术和方式,逐步化解累积风险,有效遏制重大风险。

2、构建风险管理架构。完善组织架构是加强资金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通过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建立集团管理决策控制层(战略决策管理)、执行管理层(资金预算、监控、决策分析)、业务应用层(业务流程操作及具体实施)组织模式。进一步发挥结算中心(财务公司)的结算功能、内部资金调剂、监控功能(中间业务功能、融资功能、信贷功能)等资金管理功能,建立信息集中、管理集中、资金集中、全程监控的资金管理架构。

3、规范风险管理行为,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集团企业资金管理要按照“责任明确、分工合理、独立制衡”的原则,建立和完善资金管理决策权、运营权、监督权相互分离和相互制衡的机制;确立董事会对投资政策、风险控制、合规管理负有最终的责任。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强化独立董事职责,增强董事会独立性;董事会要内设资金风险管理及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会主要负责审定资产战略配置和投资策略,决定重大投资事项,审定风险管理制度和基本战略,监督评估风险管理执行情况。监事会要根据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监督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资金管理行为。资金业务执行管理层,负责拟定资金管理、资产配置战略,制定投融资管理指引,建立资金管理绩效考核办法。负责拟定风险管理制度,识别、评估、控制和管理各类资金风险,定期报告风险管理状况。业务应用层应细化资金业务流程操作,明确流程各个环节、各岗位的衔接方式及操作标准,严格资金业务岗位责任,制定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措施,做到风险评估在前,资金交易在后。使之覆盖研究、决策、交易、清算、风险控制和绩效评估等全部过程。

4、保障风险管理独立性。股东和经理人在风险承担和管理上存在着利益冲突,经理人在风险激励条件下为拿到红包和奖金,更愿意承担风险,从而使得自身控制风险的动力减弱,而赔钱则由公司(股东)承担。所以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形成独立的风险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应独立于具体承担风险和以风险换收益的经理和业务部门。可以直接向代表股东利益的董事会汇报。

5、培养风险管理人才。随着现代金融工程技术和金融分析理论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应用日益普遍,但是集团资金管理远远没有成为纯粹的科学体系,在资金管理实践中,经验判断和处理,特别是制度和流程的制订与执行控制,占主导地位,集团风险管理者的经验非常重要,科学知识与管理经验必须紧密结合,资金风险管理本身就是个风险管控过程,必须充分重视资金管理方面的人才发现和人才的培养。

(二)本着自上而下原则推动资金风险管理

资金风险管理应自上而下,是强调集团最高管理层(董事会和最高经理层)在资金风险管理方面的首要责任,他们负责在全集团公司范围内推动资金风险管理,职高、权大、责任更大。首先,集团资金管理策略、制度建设方面董事会和最高经理层负有主要责任,而资金管理部门如结算中心、财务部门或财务公司仅仅是被授权的执行部门。其次,高管层本身就是资金风险管理的对象和重点,因其违规操作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更大。在实际工作中有效的资金风险管理防止重大损失,关键在于高管层在内控制度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他们本身所拥有的决策权和决策过程也必须纳入到“相互检查和权利制衡”为原则的整个内控体系中,成为控制和约束的对象。

(三)按照事前管理原则改进风险管理技术

事前管理的特性决定资金风险管理具有挑战性。就是要“看见明天,预见将来”。为此开发利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支撑的资金管理系统和工具有着重要意义。引进成熟资金风险管理技术和经验,完善技术支持系统,推动风险管理由定性管理向定性与定量管理相结合方向转变。确定资产管理的最佳组合。设置科学的风险监控指标,运用风险价值、情景分析、压力测试等工具,评价、预警和监控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运营风险,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要建立资金预算,合理确定资金运作方向和比例,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信息技术支持体系建设,规范计算机软件系统开发、运行和管理。

(四)以风险与收益原则优化资金风险

风险不是损失,既有损失的可能,也有赢利的可能,这与人们长期以来的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的基本投资规律是吻合的。在集团资金管理上不能一味的回避或降低到消除风险。而是应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在稳健经营和竞争活力之间平衡和控制,进而实现风险优化。

(五)坚持责任追究原则,保障资金风险管理落实

集团各层级单位(部门)要树立依法合规管理观念,不断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明确资金管理、风险控制和投资运作等各项责任。监察(审计)机构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要建立资金管理人员考察、评价、监督、激励等管理机制,完善述职制度,考核任期经营业绩、管理能力、职业操守和履职情况。要严格执行资产管理高级管理人员、重要岗位人员离任审计制度,严禁私设账外账。集团要定期开展资金风险管理的监督检查,及时排查薄弱环节、要害部位、主要业务和重要人员的风险,加大违法违规事件的检查力度,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并向董事会监事会报告。任何违法违规事项,要彻底查明原因,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参考文献:

[1] 王浩明、张翼.集团企业资金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马学然.树立资金管理的三个理念[J].经济师,2006,(05):78-79.

[3] 夏静波.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比较与选择[J].北方经济,2010,(01):126.

篇(3)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城建项目质量、风险管理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本文分析了城建项目投资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关于风险控制的若干举措。

关键词:城建项目;投资资金;风险管理

引言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方向发展,各级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人员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步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已不适应城市建设的发展和改革的要求。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建设资金管理体制的需求,广大人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进方法,重视城建项目投资资金风险管理工作在整个项目建设中的重要性。

1风险管理的内涵

关于风险管理的定义有多种说法,一般看法是:投资项目的管理者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合理地使用多种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对投资活动涉及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采取主动行动,创造条件,尽量扩大风险投资活动的有利后果,要妥善处理风险事故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小的成本保证安全、有效、可靠地实现风险投资总目标。

2城建项目投资资金风险管理现状

2.1资金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

资金风险管理制度的制定不科学,没有细化城建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实际风险,资金风险管理制度照搬一些现成的规定,没有集介城建项目投资的特征。而且,资金风险管理配套制度不健全。虽然都制定了资金管理制度,但是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存在资金支出范围控制不严、资金预算屡屡被违背,相关规定成为一种摆设。

2.2投资资金监督控制力度不够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导致施工企业资金风险管理控制乏力,在事前预测上缺少准确介理的控制标准作为参考,也就无法提前采取措施实施事前控制。没有全而的内部控制系统对项目进行实时跟踪,资金风险管理就无法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企业资金流与控制程序相脱节。内部审计在缺乏足够的审计材料和数据的情况下,所做的审计工作更多的是一种形式而没有实质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考评方法既不能科学反映整个施工项目的实施情况,也无法让广大员工信服,久而久之会使人们对资金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产生怀疑甚至否定资金风险管理的作用。

2.3资金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城建项目投资本身具有很大的风险,项目资金需求量大,建设周期长等特征使资金风险管理成为任何一个城建项目必须重视的问题。然而,目前我国城建项目的责任人忽视了对资金风险的控制,这里主要还是一个对待资金风险的态度和认识问题,在资金管理过程中重视数量忽略质量,重视资金筹集而忽略了投资的效果。资金风险管理意识的缺乏必然导致在资金风险控制制度建设上的不健全以及监督管理不到位,这些进一步加大了资金的投资使用风险。

3完善城建项目投资资金风险管理若干措施

3.1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1.1坚决执行招投标管理制度

《招标投标法》以及相关招投标的规定是我国对项目建设勘查设计、施工建设、监理及材料采购过程中应遵循的有关制度、程序的纲领,任何城建项目都必须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招标。资格预审以及招标文件的制定时,具体项目的招标投标执行标准要充分考虑项目和标段特点、当地物价水平以及市场竞争情况,最大限度地避免恶性抢标、高价中标等。建设单位应根据招标标准和程序对投标人的资质证明文件、业绩情况、财务情况进行资格审查,自行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湘L构编制标底,单位财务部门须审核标底计价内容、计价依据的准确性和介理性,以及标底价格是否在经批准的投资限额内,同时,组建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评标委员会由建设单位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而的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并择优选择中标人。

3.1.2完善项目授权审批制度

由于城建项目涉及的资金支付范围广、数量大,项目负责人难以逐笔核实经济业务的真实性、介法性,因此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原则将权力授子职能部门负责人,实现授权审批的集权与分权向结介,保证将资金支付的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授权的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员在授权范围内按照介同约定标准对工程质量、女全标准、工程进度、费用支出、费用变更等签署意见书,进行日常实地管理,最后交由财会人员办理资金支付手续。

3.1.3加强采购关键点控制

城建项目采购涉及的材料种类多、供应商情况复杂,“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资金风险控制难以发现资金使用的漏洞所在,还会导致风险控制成本的上升。因此,抓住采购关键环节,在供应商的选择、采购权限划分、采购计划的申请与审批、采购介同的签订与履约、材料验收与领用等环节按规定需要招标或者可以选择招标的实行公开招标,不能进行招标的,如果采购项目的单价较高或者金额较大,应成立包括申购部门、财务部门、采购部门组成的询价小组,按照招标资格预审的条件,对比三家以上的供应商的产品并将产品相关信息报送项目管理部决定。

3.2完善城建项目投资资金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包括岗位分离、授权审批、资金拨付关键点控制以及配套的内部审计、资金预算控制等。

3.2.1健全岗位设置完善会计基础工作

岗位设置要遵循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与并实行定期轮岗制度,城建项目应根据项目规模、业务量多少以及业务活动的特点设置会计岗位。

3.2.2完善资金预算管理

财务部门要根据以们年度资金使用情况、城建项目的设计要求会同材料采购、施工建设部门编制年度资金预算,并将各资金使用明细指标下达到个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如有需要调整的事项及时通知财务部门,经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可以对部门资金预算作出调整。年度预算编制并审核通过后,各部门要根据资金预算指标编制本部门的资金使用计划书,将资金使用的情况具体到月或者周,以便于对资金支持进行实时控制。资金预算一经通过不得随意变更,要建立资金预算责任制度,对超过资金预算标准的支出要查明原因,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强化资金预算的执行力度。

3.2.3建立三方协调投资资金外部监管制度

这里的三方包括项目建设单位、项目承包单位和投资评审中心。项目建设单位对项目建设全程负责,具有资金投资的决策权,承包商作为工程的具体建设单位拥有资金的使用权,投资评审中心作为第三方,评价项目招标标底的介理性,审核项目概算、预算、竣工决算以及与工程造价相关的其它情况,检查建设项目财政性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监督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和基本建设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当期部分城市已经建立其基于这种模式的控制方式。三方协调的资金监管制度是城建部门分散、转移不能自接控制的风险,如违约风险的有效措施。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建项目在投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风险,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回避,力争在同样的风险下,获得更高的回报率,或在同样的回报率下,尽量降低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李瑞,刘喜,赵小燕. 建筑工程施工风险评价研究[J]. 河南建材,2009,05:94-95.

篇(4)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险业正以雨后春笋的蓬勃发展趋势,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步来临,寿险业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然而随着寿险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其经营中的财务风险正日益突出,严重的遏制了我国寿险公司的健康、稳定发展。文本笔者就我国寿险公司在经营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寿险公司 财务风险 防范措施

前言:随着我国寿险业的快速增长,其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正日益显露出来,并且成为我国保监会以及各个寿险公司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财务风险主要包括财务会计风险和资金风险两大类。其中财务会计风险主要体现在寿险公司的基础财务处理等相关流程,而资金风险则体现于寿险公司运行资金中的流转过程。以下笔者就我国寿险公司的财务风险做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我国寿险公司经营中的主要财务风险

(一)财务风险中的财务会计风险

目前我国寿险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种是财务会计风险,一种是资金风险。而其中财务会计风险主要是包括寿险公司财务会计处理流程中的会计基础工作风险。

会计基础工作风险主要是指财务管理体制风险。随着我国寿险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寿险公司的财务管理体制已近得到了逐渐健全,但是管理上仍存在较大的风险点主要变现在:首先,我国寿险公司普遍存在垂直化财务管理。总公司委派财务人员对各地的分支机构进行管理。然而从目前寿险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而言,其委派制度在财务管理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其委派人员大多数由分支机构自行物色,在工资福利等待遇方面仍由分支机构考评,因此极大的削弱了委派人员的职业能力;其次,目前寿险公司的分机构其价值取向与总公司目标不统一。一般情况而言对寿险公司价值目标的制定应该做到总、分统一,实现全局领导局面。而在寿险公司实际价值取向上,总、分机构由于存在各种利益问题,导致价值取向出现偏差与实际制定的价值目标相背离。致使内部控制制度无法统一执行,财务风险问题日趋如初。

(二)财务风险中的资金风险

寿险资金风险主要集中在资金的运用风险和资金的划拨风险两个方面。其中资金运用风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缺乏有效的投资工具,投资品种又过于单一、投资期限又相对较短,同时寿险在资金的投资运作中难度较大风险较高,导致目前我国寿险公司普遍存在资产与负债失调的经济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寿险企业的投资安全与投资收益。 而资金调拨划转风险,主要是指在寿险公司每天的日常资金处理中由于寿险每天每天既要收取客户的保费的收入,又要面对客户理赔的支出,在资金周转上形成了很大的流动性。一旦人工资金调拨划转的不够及时,不但会加大寿险企业的资金成本,更会造成寿险公司的资金周转不灵,直接影响到寿险公司经济业务的顺利开展,造成寿险企业的资金调拨划转风险。而造成此风险的本文原因主要是因为部分寿险公司没有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基本模式,对分支公司的收支财政监督管理不到位,往往分支公司出现财务问题时,总部不易及时发现。

二、针对我国寿险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避财务会计风险

针对目前我国寿险公司经营中所面临的财务会计风险,完善寿险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力度是合理规避财务会计风险,提高寿险风险防范措施的重要手段。主要从以下几几点入手:首先:根据国家有关的会计法律法规,建立与寿险企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会计制度、会计工作流程以及各个风险控制点;其次,加强寿险公司财务治理工作,建立分级财务服务机构。同时确保分支机构的财务机构接受总、分公司财务主管部门的双重领导。对分支机构的财务主管加强总公司考核比重;最后,实现垂直管理与双线负责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手段。在总部与分部之间实现财务领导的垂直管理,以此做到及时有效的与总部沟通,有效的发现隐蔽风险。同时开展双线负责制即分支机构的财务主管在负责与总部财务部门沟通、监督分部财务状态的同时参与到分部的日常经济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负责分部内的财务工作,一方面贯彻总部落实的各项价值指标,财务政策,以此保障总部对分部财务经营情况的可控制性。

(二)加强资金运行管理,控制资金风险

针对寿险公司在资金运行、划拨中出现的资金风险,加强资金的运行管理,强化风险控制十分重要。首先针对资金运用风险,寿险企业可以建立健全的资金投资决策委员会制度与授权制度,选聘投资专业或技术专家组成企业内部投资委员会,决定寿险公司的战略性资产分配、决定寿险公司投资项目,以此控制和降低投资风险保障投资的安全性和回拨率。同时,在寿险投资中采用风险控制制度和资金托管机制。对寿险资金运用中所涉及的岗位、权限、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做到资金运行中的三分开即前台操作与后台管理分开,投资运作与风险管理分开,投资决策和投资操作分开。而在寿险的资金运行中大力推行托管制度,以此明确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建立平等互惠,相互协作的资金运作关系,有效加强资金风险管理的同时维护了寿险公司的经济利益。其次,对寿险企业面临的资金划拨风险,在日常财务管理中科采用统一核算、统一调度的资金管理制度,严抓收支两条线的资金模式的同时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对失职的员工厉惩不怠。

三、结束语

目前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寿险公司正面临着全方位的考验。因此,对寿险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而言,只有不断的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及时提出风险防范措施,才能在市场经济的不断竞争下保持优势地位,取得更为良好的发展。

篇(5)

关键词:资金风险;风险防范

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资金流转情况一直都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资产、利润等指标已经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价值,企业现金流量和资金管理能力也同样值得关注。企业资金充裕的话,企业就可以及时地偿还债务、支付股利、支付薪酬,并为企业的日常需求和扩张购入所需的原材料和固定资产等。反之,如果资金短缺,则会影响到一个企业的正常经营,使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甚至危及到企业的生存。因此如何加强资金管理,防范资金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每个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财务资金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等。

企业的资金风险可分为三大类:安全风险、短缺风险、使用效率风险。

1、资金安全风险。资金安全风险主要是指资金被挪用、诈和贪污的风险。

2、资金短缺风险。资金短缺风险,是指企业不能及时、足额地筹集到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从而导致企业放弃供应商提供的现金折扣、低价甚至亏本出售存货和项目、无法及时清偿债务导致信用等级恶化、被迫破产重组或被收购等。

3、资金使用效率风险。资金使用效率风险可以定义为多余现金获得的收益低于贷款利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企业资金远高于所需资金,企业资金不能充分利用以取得较高收益,多余的资金存放在银行只能取得很低的利息收入。

二、企业财务资金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信息失真,难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现代企业管理的根本是信息管理,企业必须及时掌握真实准确的信息来控制物流、资金流。然而,目前我国相当多企业的信息不透明、不对称和不集成。企业的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搞不清楚下面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企业各层面都在截留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使得汇总起来的信息普遍失真,会计核算不准,报表不真实,有时合并的会计报表还掩盖了下属单位的实际经营状况。据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证实,全国80%以上的企业会计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信息的不真实,不但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科学决策,也影响了政府宏观管理的效果。

(二)监控不力,缺乏事前、事中的严格监督

资金安全风险主要源自企业内部控制的不完善,如没有很好地执行内部牵制原则,同一人兼任不相容职务等。有些企业使用资金的法纪意识差,企业违规拆借、高息存储的现象屡禁不止,造成巨额资金损失。另外个别腐败分子利用手中掌握的资金管理权,贪污挪用、肆意挥霍。以上问题的发生,严重干扰了企业正常经营,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有些单位尽管设置了一些监督职能,也制定了多种监督制度,但因种种原因难以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相当多的企业在重大投资等问题上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决策约束机制,个人说了算,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不少母公司难以及时掌握子公司的财务资金变动情况,企业资金入不敷出,依赖借新还旧来维持生产经营,财务风险较大。很多企业领导对自身家底财务状况说不清,而财务人员对经营情况又不甚了解,且处于从属地位,常常只能按领导的意图处理账务,造成“财务管理跟着会计核算走,会计核算跟着领导意志走”,使财务监督流于形式。

(三)采用过于宽松的信用政策

有的企业为了追求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采用过于宽松的信用政策,企业赊销过多,信用期限较长,因此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一旦银根紧缩、经济衰退,客户不能及时足额偿还货款,企业资金链就极易断裂。

(四)资金管理不强,使用效率低

有的企业片面追求现金充裕对经营安全性的保障,不太关注也缺乏能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造成使用效率低下。还有一些企业设立的账户众多,资金管理严重失控。企业乱设资金账户,造成了企业资金严重分散、沉淀,使用效率差。有的企业的库存商品大量积压,欠款居高不下,流动资金占用有增无减,周转缓慢,使企业信用和盈利能力下降。转贴于

三、防范企业财务资金风险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内控制度,防范资金安全风险

资金安全风险管理重在防范,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内控环境、健全资金管理的内控机制来堵住各种安全漏洞。企业应加强资金管理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三个环节,保证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保障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在建立内部控制时,首先要建立健全授权审批制度,按照规定的权限和制度办理资金收付业务。其次,要贯彻内部牵制原则,确保不兼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教育。

另外,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与监督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内部审计,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控制制度,可以协助管理当局监督控制措施和程序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有利于防范资金风险。

(二)制定科学的信用政策,加速资金周转

企业根据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品种、规格及价格等方面的竞争能力,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合理考虑促销与增加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和现金折扣成本的平衡,制定折扣期限、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信用条件,同时权衡增加收帐费用和减少应收帐款和坏帐损失,制定科学的收帐政策,减少应收帐款、坏帐损失,加速资金周转。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快速回笼资金。

(三)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提高效率,减少资金浪费

企业对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建立严格控制制度。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先进合理的消耗定额,严格控制开支范围,杜绝一切不合理开支,减少浪费,降低消耗,促进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同时,企业应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合理控制存货的储备,减少存货的浪费,加强存货的流动性,减少资金的占压,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

另外,企业应优化资金结构,提高资金收益。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是以储备资金、生产经营资金、成品资金、投资资金以及结算资金等多种形态存在的。确定各种形态资金的合理比例和最优结构,可以减少资金在各环节的浪费,加速资金的周转,促进资金的有效使用。通过运用各种筹资、投资手段,制定货币资金收支中、长期计划,实施某些推迟资金支付、加速货币回笼、收回投资政策,解决货币支出的缺口;或者通过加快资金支付(可降低采购成本)、一定的赊销政策(可提高售价或扩大销量)、参与各种投资,提高收益,降低资金储量。还可以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和内部职工素质的提高,增强法律意识,树立现代的资金管理意识,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技能,积极参与资金管理。

(四)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有效防范财务资金风险

财务预算是一种控制机制和制度化的程序,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保证,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是企业进行监督、控制、审计、考核的基本依据。企业通过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编制出较高水平的预算,特别是现金预算,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的现金储备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掌握剩余资金的可利用期限。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是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实施预算的编制、分析、考核,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有的资金收支均纳入严格的预算管理之中。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企业制定财务计划时,都是作固定预算。当有预算外的情况出现时,整个预算就被打乱了,财务活动处于失控状态,通过预算进行财务控制也就失去了意义。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可以采用弹性预算制度,弹性预算是针对经营活动中经常出现的不确定性,在作预算时就给可能发生的情况留有余地。预算不是针对一个预测量,而是针对一定范围的预算量。实施起来有伸缩性,可以对一定范围内的不确定性给予预测和防范。特别是信息时代,各种要素的变化较大,要求我们在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中必须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可以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制定科学的信用政策,加强资金预算管理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风险,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使企业保持蓬勃的生命力,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梅娟,《加强应收账款管防范企业资金风险》,《消费导刊》,2008

篇(6)

关键词:资金运作 现状 对策 预警机制

一、我国出版业资金运作的现状和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转变,出版业也进入了全面的转企改制,而出版业目前仍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机制不健全,经营者的一些意识跟不上市场的步伐,以及资金运作较保守,负债比例过低或基本无负债,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及扩张,这和大部分企业都热衷于利用财务杠杆的优越性,采用负债模式进行融资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新闻出版总署也意识到目前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金融问题,最近,新闻出版总署与工行签合作协议,未来5年新闻出版产业将获600亿元意向性融资支持,积极支持新闻出版产业对外融资,这为出版业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好的契机,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自2008年到2011年,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式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经济增速放缓,金融形式恶化,市场需求大幅萎缩。我国的货币政策也由松转紧,如何能充分的利用内部和外部资金而又能把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成为每个出版企业所面临的课题。

二、提高资金运作效率的对策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者必须充分认识到,从本质上讲企业营运的是资金,要下功夫学习、研究和掌握资金运作的规律和本领。要根据市场情况变化,不断优化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利用财务杠杆来控制融资成本,提高资金利润率;不断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完善投资组合,促进企业规模化发展,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一)合理预测企业资金需求量

根据企业自身实力设计合理的资本结构,科学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选择合适的负债率经营。企业的资金需要量是企业筹资的数量依据。当企业负债经营决策正确,能够合理保证企业达到最佳资本结构时,这部分资金就可以为企业创造出高于负债成本的超额利润,促进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这正是企业经营者重视负债经营策略的实质所在。但必须注意的是要有清晰的风险意识。在规范的市场经济中债务人必须承担利率风险、信誉风险、被抵押的资产风险、外债的汇率风险等。因此,举债前必须进行认真而慎重的风险分析,做到不盲目举债,并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尽量控制在企业的负债水平以内。

(二)筹资结构与资产结构相匹配

资产流动性强的企业由于具备债务偿还能力,能够承受较高的负债;相反,资产的变现能力较低的企业的负债比率应该低。企业要保持和增加自有资金,在追求增量筹资的同时更加注重存量筹资。具体做法就是要进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预算,它能反映公司在筹资时所能提供的自有资金规模,也是公司融资政策选定的重要依据,而月度经营预算则能准确的提供公司的融资,投资计划依据,增加公司的资金运营效益,减少财务费用支出。

(三)优化筹资的时间结构,要合理控制长期负债和流动负债的比重

前者较稳定但成本高,后者风险大但成本低,因此,负债结构不合理,如企业用短期借款进行长期投资,到期时不能偿还,而借款方由于资金紧张不能展期,则企业有可能破产。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好投资活动现金流量预算。投资活动现金流量预算分为两类:

(1)长期投资:属于投资回报期长的资金支出,但也是增加企业发展潜力的有力保证,长期投资的资金使用期都较长,资金使用额也较大,因此要求根据年度自有资金量及较低的融资成本来确定年度投资资金支出预算。

(2)短期投资:它强调短期资金的流动性,在没有选定有效的长期投资计划时,选择风险低,收益高的投资方案,将企业存量资金盘活起来,取得较好的收益。

(四)构建资金风险的预警机制

为了从科学角度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企业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资金风险预警或监测机制,并从风险的组织机制、分析机制和处理机制三方面入手予以执行。为此,企业要从资金供给、资金投放、周转效率、债务风险水平等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预警监测指标体系,确定重点监测对象和监测领域,认真分析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带息负债比率、已获利息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等重要指标变动情况,重点关注即将到期债务,对可能出现的资金风险提前做好应急预案,以减少自身的资金损失。

参考文献:

[1]李海燕.企业资金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科技咨询,2005

[2]史贵书,李丽.浅谈企业资金管理与控制.河北煤炭,2005;6

[3]杜涛.企业在财务管理中资金风险的控制与对策,中国商界,2010;8

篇(7)

【关键词】 养老金; 风险管理; 动态风险策略; 安全运行

中图分类号:F84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0-0019-08一、引言

企业的养老金确定给付型(Defined Benefit,简称为DB)计划,在金融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2008年数据,2008年养老金确定给付型的规模是总资产超过2万亿美元。养老金固定收益计划是雇主的综合资产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Shivdasani和Stefanescu提供的2010年数据,若将养老金资产、负债纳入资本结构,雇主的财务杠杆比率将高出约35%。近年来,金融危机造成的财务风险不断扩大,对养老金和雇主而言都是如此。Bruno(2008)在报告中表明,在2008年10月的第一周,大型企业的养老金损失超过100亿美元。

养老金的巨大损失以及由此带来的资金短缺问题,提示人们考虑,养老金是否承担了过高的投资风险,雇主应如何确定养老金的投资风险。在考虑了雇主的各种奖励、计划限制、经营风险和养老金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等因素之后,笔者通过养老金β衡量影响养老基金投资风险的主要决定因素。本文的研究结果为雇主在养老金投资上采取动态冒险策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雇主出资比例、违约风险、实现税收利益最大化的激励机制和养老金会计选择假设,对这种投资策略产生显著影响。此研究也有重要的政策含义,表明养老金风险不匹配对监管机构而言是一个关键问题,在制定养老保险法律法规时应确保养老金制度的健全性。

为探讨养老基金决定因素,笔者基于原有研究提出了几种假设,包括风险转移假设、风险管理假设、税收优惠假设、银根宽松假设、会计效应假设。总而言之,企业养老金风险策略的决定是几个重要因素共同实施的结果,包括养老金筹资水平、企业违约风险、边际税率,以及雇主为验证养老金会计假设和恢复资金流动性而制定的激励措施。

二、养老金固定收益(DB)计划的制度背景

养老金DB型(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是:雇主承诺在工人退休日或准予日开始,若服务满一定年限,就向其给付一定替代率的养老金待遇。在DB计划下,雇员养老金待遇是按公式确定的,雇主必须按承诺向雇员支付退休待遇,因此雇员养老金待遇构成了雇主的养老金债务。看上去,在DB计划下,风险完全由雇主承担,但这不等于说DB计划下雇员完全没有风险。实际上有多种风险因素会影响DB计划财务状况以及偿付能力,包括雇主破产风险、违约风险、市场风险和人口风险,这些风险最终会影响雇员退休待遇保障。

三、文献综述和假设

本节简要地讨论各种因素和雇主的激励机制,以及养老金冒险策略的潜在影响。

(一)风险转移(道德风险)假设

雇主风险转移(道德风险)的激励主要来自养老金收益保险公司(PBGC)所提供的保险。一旦公司破产或计划终止,由《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ERISA)创立的养老金收益保险公司(PBGC)保证参与者的最低养老金福利。这种保险在本质上为雇主创建了一个看跌期权,其预购价格等于养老金福利索赔总值。雇主可以把看跌期权价值最大化,将基金投资到风险最高的股权证券中,以最大化期权价值。若投资成功,则所得收益全部归养老金计划所有;即使投资失败造成养老计划损失,亏损也由PBGC承担。他们能把没有着落的养老金义务转移到养老金收益保险公司(PBGC),冻结养老金计划,或将它们转为固定缴款计划(DC)作为最终退路。

使用两种措施来测试风险转移假设:养老资金比率和雇主破产风险。期望雇主以更高(低)破产风险或更低(高)的资金比率来承担更高(低)的养老金投资风险。对破产措施的预测,其系数符号是正的;对资金比率的预测,其系数符号是负的。

(二)风险管理假设

风险转移的诱因易受下述重要因素影响:如果雇主最终避免了破产或计划终止,但因为假设投资风险高而结束了一个严重资金不足的养老金计划,它必须继续使用公司的财务资源来资助其养老金计划。ERISA需要雇主来维持其养老金计划的最低资金水平,否则的话,雇主不能私自开支、投资有利可图的项目,或派发股息等。更重要的是,如果其现金及流动资产耗尽,不足以支付养老金计划供款,担保人可能会面临增加的其他非养老金义务的违约风险。因此,Rauh在2009年提出并证实了对资金不足计划或高信贷风险的雇主要分配更多的养老基金到安全证券和采取低投资风险。笔者再次使用养老资金比率和破产风险来测试风险管理假设。预计具有较高违约概率或养老资金比率较低的雇主,采取较低风险或养老金β较低。对破产风险措施的预测,其系数符号是负的;对养老资金比率的预测,其系数符号是正的;而对风险转移假设来说,预测的系数符号正相反。

(三)赋税优惠假设

DB养老金计划享受优惠的税收待遇,可能是重大的经济效益促使雇主赞助这样的计划。企业年金计划的税收优惠包括扣减的养老金供款和养老基金产生的投资收益免税。Black和Tepper表明,如果养老基金完全投资于债券,那么存在税收套利机会。笔者建议采用“最大最小策略”,以保持最大限度的养老金和最低水平的风险资产。

用一个模拟的边际税率使得雇主测试税收利益假设,并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边际税率越高,养老基金分配给高风险股票市场的比例越小。笔者预测边际税率的系数为负。

(四)银根宽松假设

银根宽松假设是基于观察雇主可以用其养老金计划以存储财务资源并保持流动性备用。这种银根松弛会帮助雇主做最坏的准备,如在经济困难时期提供流动资金,或满足未来需求,提供意想不到的养老金供款。以前的研究发现,雇主的盈利能力和资金有效性与养老金筹资水平相关,并直接影响雇主用过多养老金计划建立财务松弛的能力。然而,这种策略首先受到减税贡献的制约,若雇主考虑用备用资金对发生财务危机的养老金计划提供担保的话,还要受到沉重的消费税的制约。

养老基金应主要投资于低风险和流动性金融工具,如债券和存单。当雇主有较少现金流或可用金融资本时,应加强财务松弛的建立。当雇主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养老金供款减少时,雇主存储流动金融资产的动机更强。因此,使用总现金流和养老金供款作为激励财务松弛的手段,希望他们都与养老金风险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较少的现金流和养老金供款是以更强的激励来存储财务松弛,导致更多的养老基金投资于流动资产,从而降低养老风险。

(五)会计效应假设

养老金会计准则要求雇主作出一些养老金假设,包括养老金计划资产的预期回报率(Expected Rate of Return on pension plan assets,ERR)、估计未来总养老金的现有价值的折现率和员工工资的增长率。关于雇主自由裁量权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ERR。研究发现,雇主可以使用更高ERR来夸大收益使他们可以报告正的或高于行业水平的收益,或为平滑收益而弥补养老金摊销费用对净收入的影响。ERR与收入有关,有如下方式:它不是直接记录养老金计划开支,而是由雇主报告收益表中的净养老金成本,计算方法是从服务成本、利息成本、其他费用的总和中减去计划资产的预期收益(即养老金资产摊销)。计划资产的预期回报是ERR和计划资产的市场价值的产物(或FVPA)。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ERR越大,则预期计划的回报越高,并且养老金成本越低。较低的养老费用将导致增加的底线。风险资产本身就具有较高的预期收益。

另一个假设是养老金负债的贴现率,用来估计PBO。有证据表明,雇主可以采用更高的折现率来人为降低养老金负债,从而提高养老金状态和降低养老金负债。一般来说,雇主更愿意采取分散的组合投资方式,以防范风险并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益。因此,笔者期望的结果是更高的养老金贴现率与更高的养老金风险相关。贴现率系数为正,与会计影响假设的影响相一致。

(六)风险同步假设

风险同步假设解决雇主的经营风险与其养老金计划收益之间常见的风险暴露(或风险相关)。2010年,Broeders首次使用未定权益分析建模。高度的同步性将降低雇主承担养老金风险的能力,如果养老基金产生低的回报,同时雇主经营业绩不佳,那么雇主将意外缴纳养老金的概率也会高。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雇主至少能够作出必要的贡献。同样,如果雇主经营业绩较好,同时养老金基金回报高,那么作出意外养老金缴款的概率也会低。因此,这一假设预测,雇主的经营风险和养老基金的投资风险之间具有较高的同步性,这使雇主使用不太积极的策略。为了避免雇主的养老基金和其自身的经营绩效之间共同风险的协同运动,养老基金的投资策略应该是使养老金资产的变化与雇主的核心业务不相关(或低度相关),但与预计养老金负债高度相关。对风险同步的措施包括:(1)在雇主运营现金流与其养老金计划资产之间有历史上的8年滚动相关性;(2)雇主运营现金流的波动性。预计这两项措施的系数符号为负,如果风险同步假设成立。

四、数据、实例和变量解释

(一)数据和实例

在Compustat数据库中从1990年到2007年赞助DB计划的公司开始,并按照Franzoni and Marín的方法来检索FVPA和PBO。如果公司在Compustat数据库中有估计FVPA和PBO的相关养老金项目,则被认定为DB计划雇主。笔者也从Compustat数据库中取得其他财务会计信息,包括养老金缴款、总现金流、公司价值和养老金假设。另一个重要的数据源是美国国税局的Form5500。Form5500包含有关计划资产类别、投资额和投资回报的最全面的信息。

(二)变量解释

在这项研究中的主要变量包括养老金β、资金比率和Shumway破产措施。还有其他变量,如模拟边际税率、养老金缴款、总现金流、ERR、养老金负债的折现率、雇主运营现金流和养老金资产之间的相关性、运营现金流量波动等。为简单起见,下文解释了养老金β、基金比率和Shumway措施,并在附录中提供了所有变量的定义汇总。

1.养老金β

养老金风险由养老金β测量。如式(1)所示,养老金资产β减去养老金负债β,由养老金资产和养老金负债的价值作为雇主的总市场价值(债务和股权的市场价值的总和)的百分比来调整。

养老金β=βPA×(■)-βPL×(■) (1)

其中,雇主的总市场价值是养老金资产β或养老基金的所有资产类别的加权平均。每一资产类别的权重根据Form5500制定。各个资产类别的β值取自Jin et al. (2006,Table 4)。对于将养老金资产投资到自己股票的雇主,根据Jin et al. (2006)估计养老金β。βPL是养老金负债β的平均,使用30年期国债利率作为养老金负债的定价基准。若使用1990―2001年的所有数据样本的回归,此变量估计等于0.13;若使用60个月的滚动回归,它估计等于0.43。FVPA和PBO是养老金计划资产和预计的养老金收益义务的平均值,E是公司总资产的市场价值,D是公司总资产的负债价值,D+E等于公司的总市场价值。

2.基金比率

继Rauh(2006),笔者定义养老基金率为FVPA减去PBO,由PBO来缩放。

3.破产风险

使用Shumway破产概率来衡量雇主违约风险。估计方法是构建一个离散风险模型,使用的市场和会计变量如下:

Z=-13.303-1.982×(■)+3.593×(■) -0.467×(公司规模)-1.809×(rit-1-rmt-1)+5.791×σ

(2a)

Shumway破产概率=■(2b)

式(2b)根据式(2a)中的Z值,估计了雇主违约概率。附录包含了详细的变量描述和估计Shumway措施的过程。相比其他基于会计的破产措施,Shumway措施使用了市场驱动的变量(即市场调整前的股票回报和特殊风险)和会计信息来预测破产概率。Shumway表明,市场驱动变量风险模型的破产预测优于其他措施。

(三)摘要统计

表1中给出了摘要统计。所有的变量都是在顶部和底部缩尾1%跨年,以控制异常值的潜在影响。养老金资产配置大致可分为四类:股票、债券、现金和房地产。养老基金投资于各资产类别的平均比例分别为56.73%、37.57%、4.12%和1.58%。雇主还投资自己的股票,平均值(中位数)为8.12%(7.28%)。养老金的平均值(中位数)β为0.1299(0.0872),标准偏差为0.1426,这表明雇主采取不同层次的养老金投资风险。在养老保险基金的比率中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平均资金比例为3.43%,标准偏差为25.03%。虽然平均违约概率是微不足道的(1.35%),但它有一个大的标准偏差(9.18%)。这种偏态分布的违约风险也出现在以前的研究报告中。

雇主的平均边际税率(预融资)为33.67%。平均养老金供款和总现金流分别为总资产的0.71%和1.28%。雇主使用的平均ERR为8.72%,估计养老金负债的平均折扣率为6.95%。此外,雇主的运营现金流量与计划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变化很大,平均为0.1275,标准偏差为0.4484。运营现金流的标准偏差平均为0.0489。

五、对养老金风险策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上节内容反映了养老金β的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继2009年Petersen提出之后,笔者对所有的回归采用双向聚类(在公司和年两维)计算标准差来控制时间序列和误差项的横向依赖。

(一)单因素分析

首先使用单变量回归来测试各种假设,养老金β为因变量,结果见表2。表2前两列显示测试的风险转移假设和风险管理假设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养老保险基金比率的正系数和Shumway破产的负系数与风险管理理论的预测相一致,而不是风险转移假设。这表明,雇主投资状态越低(高)或者违约风险越大(小),则投资风险越低(高),这符合Rauh在2009年使用权益分配来衡量养老金风险。第(3)列显示税收利益假设的检验结果。据预测,边际税率的系数显著为负,这意味着具有更高边际税率的雇主承担投资风险较小,分配更多的资金投入固定收益证券,以充分利用养老金计划的税收优惠。雇主的养老金供款和总现金流用于测试财务松弛假设,见第(4)列和第(5)列。养老金供款具有显著的正系数,为财务松弛假设提供了初步支持。但总现金流的系数(财务松弛的另一种衡量)与零没有显著差异。

第(6)列中的结果与会计影响假设一致。一个虚拟变量用于表示雇主的ERR是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行业使用两位SIC代码定义)。它的系数是显著为正(β=0.0325,t=4.07),这表明一个高于行业平均收益的假设与养老基金的积极冒险是相关的。然而,在第(7)列中当使用养老金折现率为虚拟变量时却不是这样的。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雇主在设立折现率时比ERR有更少的决定权。

接下来的两列显示风险同步假设的结果。笔者希望投资雇主的养老金资产和运营风险具有高相关性,通过提高养老金资产周转率降低运营风险。第(8)列中不显著的正系数,与风险同步假设不一致。有些奇怪的是,在第(9)列中波动的运营现金流的系数为正,有些显著(β=0.0447,t=1.84)。这表明,雇主实际上采取更多的投资风险,当他们有不稳定的运营现金流时。

总之,初步的单因素分析支持风险管理、税收利益、会计影响和财务松弛,没有发现支持风险同步和风险转移假设的证据。

(二)多元回归分析

1.养老金β的决定因素的分析

结合每个假设的变量,进行一系列的多元回归分析。多元回归可以共同而不是孤立地考虑各种因素(即检查每个因素对养老金β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变量不变)。

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见表3,其中因变量是养老金β。除了在单因素分析中使用的变量,还使用基金规模(养老金总资产的对数)作为控制变量。正如Rauh(2009)报告了养老基金的规模和股权投资的百分比之间的正相关性,结果与单因素分析总体上说是一致的。特别是,如第(1)列所示,养老基金比例、边际税率、养老金供款、ERR,这些系数和预测的符号保持显著的一致结果,支持风险管理、税收利益、金融松弛、会计效应假设。雇主的运营现金流和养老金资产的变量(用来测试风险同步假设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的系数是不显著的异于零(β=0.0014,t=0.25)。第(2)列使用另一套变量,该Shumway破产措施具有预期的负系数(β=0.1086,t=2.85),与风险管理假设相一致。与预期一致,在两个回归分析中,计划资产与投资风险正相关。当使用总现金流作为财务松弛假设的,结果并不支持这一假设。此外,对运营现金流波动的系数具有相反的符号,与风险同步假设一致。毫不奇怪,在多元回归模型调整后,对这两个回归方法,R2分别是15.90%和10.46%。这表明,相对于原来的单因素回归,多变量分析的解释能力有着显著的改善。

表2报告了养老金风险的决定因素的单变量回归结果。因变量是养老金β,它是养老金资产β和养老金负债β的差值,用养老金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作为雇主的总市场价值的百分比来调整。笔者使用两个变量:融资比率和Shumway破产,来测试风险管理和风险转移假设。如果保持风险管理假设,对融资比率,预测的符号是正的;对Shumway破产,预测的符号是负的。对融资比率,如果保持风险转移假设,预测的符号是负的;对Shumway破产,预测的符号是正的。样本包括所有的从1990年到2007年的养老金β和其他金融信息的DB养老金计划雇主。变量的定义见附录。采用Petersen(2009)的方法,计算标准差时使用双向聚类对公司和年两维来控制时间序列和相关数据,括号里使用t-统计。

表3报告了养老金风险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结果。样本包括1990年到2007年的养老金β和其他金融信息的DB养老金计划雇主,采用Petersen的方法。

表4报告了养老金β变化的决定因素的回归结果。因变量是养老金β比上年同期的变化。样本包括所有从1990年到2007年的养老金β和其他金融信息的DB养老金计划雇主,采用Petersen的方法。

2.养老金β变化的决定因素的分析

到目前为止,笔者的分析大多是(一直是)静态的。也就是说,分析养老金风险的水平和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自然引出下面的问题:一旦雇主摆脱养老金资金不足的状况,他们会改变养老金风险吗?当他们的破产风险降低,他们承担更多的风险吗?如果他们的税务状况改变,调整自己的养老金风险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帮助我们洞察企业养老金风险策略的动态性质。

本文构建了三个虚拟变量来研究这些问题:(1)一个虚拟变量等于1,如果养老金计划从资金不足的t年出现,相对于上年t-1;(2)一个虚拟变量等于1,如果雇主的Shumway破产概率从中等以上水平降低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3)一个虚拟变量等于1,如果雇主的边际税率从高于行业中位数降低到低于中位数。这些变量包含在回归方程中,与养老金β变化,作为因变量。

表4给出了回归结果。第(1)列和第(2)列中的数值,比上年同期减少约30%。在第(1)列,资金状况变化和税收状态变化的虚拟系数是正的和显著的,这表明雇主转向风险投资策略,当他们的养老金计划资金过剩或他们的税率降低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时候。此外,第(2)列中破产虚拟变量的系数是正的和显著的,这表明发起人承担更多的风险投资,当他们的破产风险降低的时候。与风险管理和税收收益的假设相一致,表4中的结果揭示了企业养老金风险策略的动态性质。

六、结论

综上所述,养老金投资风险防范策略明显受到了一些重要的相关因素影响,如企业雇主财务状况、运营结构和养老金计划特征,包括公司违约风险、现金流量、边际税率、养老资金比率和养老金假设。本文的研究结果强调养老基金风险承担行为的多样性和动态性。也就是说,在已验证的因素和机制的影响下,养老基金的发起人基于他们的财务或经营条件,随着经济的现实,可以切换他们的养老金资产配置。如表2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各因素的解释力(例如,调整后的R2)从不足1%延伸到7%的范围内,表明影响养老保险基金风险策略的因素的不同性质。与此相反,多变量回归调整后的R2提高到10%和16%(见表3)。此外,某些因素对养老金投资风险的影响可能是非线性的。特别是当风险转移激励对陷入财务危机、濒临破产的雇主(一群具有最高违约风险的雇主),风险管理激励通常会主导养老金雇主。这表明,破产风险和养老金投资风险之间的关系可能不是线性的。

此外,由于养老金雇主需要提供资金,并承担所有投资风险,他们有可能采取一些不一定对计划参加者最有利的投资策略,这就导致不同利益相关者利益之间的潜在偏差。作为进一步的说明,本文并不试图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的做法提供一个单一的、确凿的答案(结论性的答案),主要目的是探讨养老保险基金冒险行为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养老基金投资风险的动态性。

【参考文献】

[1] 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 The U.S. Retirement Market[DB/OL]. http: // /pdf /fm-

v18n5.pdf (accessed 08.08.10).

[2] Shivdasani, A., Stefanescu, I. How do pensions affect corporate capital structure decision?[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0(23):1287-1323.

[3] Bruno, M. MarketSlidePushesPensionBack into Red[N]. Financial Week , October 12, 2008.

[4] Broeders, D. Valuation of contingent pension liabilities and guarantees under sponsor default risk[J].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2010,77 (4):911-934.

[5] Black, F. The tax consequences of long-run pension policy[J].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1980,36:21-28.

[6] Tepper,I. Taxation and corporate pension policy[J]. Journal of Finance,1981,34:1-13.

[7] Franzoni, F., Marín, J. Pension plan funding and stock market efficiency[J]. Journal of Finance, 2006,61:921-956.

[8] Rauh, J. Risk shifting versus risk management: investment policy in corporate pension plans [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9,22:2687-2733.

[9] Jin, L., Merton, R., Bodie, Z. Do a firm's equity returns reflect the risk of its pension plan?[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6,81:1-26.

[10] Addoum, J.M., van Binsbergen, J.H., Brandt, M.W.Asset Allocation and Managerial Assumptions in Corporate Pension Plans[N].Working Paper,2010.

[11] Petersen, M.Estimating standard errors in finance panel data sets: comparing approaches[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9,22:435-480.

[12] 江涛.个人账户养老金解决空账及完善投资体制研究[J].会计之友,2014(2):22-24.

[13] Rauh, J.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constraints: evidence from the funding of corporate pension plans[J]. Journal of Finance,2006,61:33-71.

附录 变量定义

养老金β――衡量养老金风险的变量。如式(1)所示,它用养老金资产β减去养老金负债β来估计,用养老金资产(FVPA)和负债(PBO)作为雇主总市值(股票市场价值E和债务价值D的总和)的百分比来调节,见Jin et al.(2006)。

计划资产和计划负债(FVPA and PBO)――分别为雇主的养老资产公允价值和预计退休金给付义务现值(在考虑参与者未来工资增长率之后)。按照Following Franzoni and Marín(2006)and Picconi (2006),当1990―1997的财政年结束,FVPA值设置为等于超额养老金计划资产(#287)和资金不足的养老金计划资产(#296)的总和,PBO设定为等于超额养老金义务(#286)和资金不足的养老金义务(#294)的总和。在1997财政年后,FVPA值设置为等于#287,PBO等于#286。Ln(计划资产)是FVPA的对数。

E和D――分别指的是雇主的股权价值和债务价值。股权价值(E)是股票价格(#124)乘以流通股股数(#25);债务价值(D)是长期债务(#9)和当前债务(#34)的总和。

融资比率――雇主的养老金计划的资金比率,计算方法为(FVPA-PBO)/PBO。

Shumway破产―― 一个离散风险模型估计,使用方程(2a)和(2b)中的市场和会计变量,见Shumway(2001)。NI、TA和TL分别表示净收入(#172)、总资产(#6)和总负债(#181)。公司的规模或相对规模是一个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199#25)对所有Compustat公司总股票市场价值的比率的自然对数。?酌it-1-?酌mt-1是一年前市场调整的累计回报,即累积在发行日之前的255个交易日的每日市场调节回报。σ或特殊风险,是市场模型残差的标准偏差,用发行日期前46天以前的255个交易日来估计。

边际税率――雇主的模拟边际税率,由Blouin,Core,and Guay(2010)通过Wharton研究数据服务(WRDS)提供。我们使用预融资边际税率。

养老金供款――雇主的养老金供款总额(Compustat#PBEC),按总资产(#6)计算。

总现金流――雇主的总现金流,由净收入加上折旧来估计(#18+#14),按总资产(#6)计算。

ERR――ERR是计划资产(#336)预期回报率。

ERR虚拟变量――ERR虚拟变量等于1,如果ERR高于所在行业平均水平,其中行业使用两位SIC代码定义。

折现率――养老金负债折现率(#246),用来估计PBO。

折现率虚拟变量――折现率虚拟变量等于1,如果这个比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相关(运营CF和养老金资产)――在雇主运营现金流(#308,按总资产计算)和它的养老金资产(FVPA,也按总资产计算)之间滚动8年相关性。注意,这里使用的用来估计滚动相关性的数据取自1982―2007年期间。

运营CF波动率――雇主的运营现金流(#308,按总资产计算)滚动8年的标准偏差。注意,这里使用的用来估计标准偏差的数据取自1982―2007年期间。

%劳动工会员工――一个有劳动工会的行业的雇员总数的百分率。

%员工W/集体谈判――一个集体谈判协议覆盖的行业的雇员总数的百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