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传统文化论据

传统文化论据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7 15:57:3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传统文化论据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传统文化论据

篇(1)

早在历史的源头,深邃的中华文化就已融入到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而伟大的中华民族也因为这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愈发绚丽壮美。【阐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但内容空洞,一味地套话,游离于中心论点之外】

文化,是那月下宛转悠扬的箫声,伴随着云影的移动,消散在萦绕柳梢的风中;文化,是那沧桑嘶哑的二胡,流连在狭窄的胡同中,惊起檐上的数只栖鸦;文化,是那优雅悦耳的锦瑟,盘旋在珠帘帷幕之间,安抚着微澜的梦……文化便在这变幻的乐音当中,久久回荡,绕梁不绝。

文化不仅在丝竹间,也在素净的宣纸上蔓延而来。张大千绘出的梦幻敦煌,缭绕的云雾,缥缈的衣袂,使人如临仙境;齐白石笔下的自然风物,轻盈的虾须,通透的白菜,令人拍手称妙;壮观的《清明上河图》,演绎着人群的喧闹,街市的繁华……精湛的画技,蕴含着模糊虚实的神奇力量,散发出文化的魅力。

同样,龙飞凤舞的字亦为文化之脏腑:颜真卿规正而又洒脱的笔锋,王羲之隽秀玲珑的字体,张风子如丝带般飘拂过的清新之风……散发着幽幽墨香的字迹,在亿万年闪耀的日光下,熠熠生辉,无一不是文化的符号。【这三段分别从音乐、美术、书法论述文化之美,但只是一味地罗列,停留在表层,没有挖掘文化对于灵魂的意义,缺乏实质性内容,有辞藻堆砌之嫌】

多少次梦回古时,为文化之美而迷醉。那里有轩榭廊道,那里有至臻服饰的绣扣,那里更有吟唱千年的戏曲……然而梦醒时分,举目四望,入眼的,尽是林立的高楼,喧嚣的车辆,炫目的灯光;入耳的,尽是嘈杂的鼓点,动感的电音。传统文化的繁荣,经过现代文明的啃噬,逐渐变得虚弱。

不由惋惜,昔日繁华的传统文化不应走向没落,湮没在时间的洪流中。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更应该珍重传统文化,不要让文化盛世成为梦中的幻影。【此处谈到传统文化的衰落,偏离中心论点,也和享受文化繁华相矛盾,文化之于“人生旅途”的作用毫无体现】

但愿人人识得文化之美,以文化为行囊,于人生路上,且行且歌,尽享文化之繁华。【归结全篇,照应题目】

病因会诊

1.文章中心论点较明确,语言较优美,但文章一味地堆砌材料,卖弄文采,议论不够深刻,如文章3、4、5段只停留在视听方面浅层论证文化之美,没有深入论述文化对生命的意义,导致文章缺少深刻性,没有扣紧论证中心。

2.论据难以支持中心,在论述传统文化衰落的部分偏离主题。

3.没有主题意识,导致文章缺乏内涵和观点游离的现象。

评分:45分

篇(2)

(一)传统文化教育要有详尽的发展规划

这些年关于传统文化教育,讨论得不少,行动得也多;但一直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相反在这个过程当中还形成了一些错误的认识。一是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儒家经典。这是比较常见的做法。所以一提传统文化教育,就把几本蒙书拿出来让学生一读了事。二是把传统文化的载体局限于文学作品。所以历次教改中都拼命地把大量的文学作品往教材中挤,让语文课不堪重负。三是企图用整齐划一的符号来给传统文化贴上标签,忽视了5000年历史、56个民族、13亿人口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四是急功近利心态一直占主导地位,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恢复期可能比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长久、更艰巨。这些问题的出现,其首要的原因是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统一规划,没有一个可供长期坚持的完整体系。

这次出现的“京剧之争”的积极意义,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外延有了质的突破,文化的载体不再仅仅停留在文学作品上。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一场争论来得太晚了。在教育范畴,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没有出现过轰轰烈烈的大讨论,因此也不可能出现完整的教育大纲。不要说经济腾飞、文化重建这样划时代的事业,即使是一个城市的建设也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发展大纲和可供实际操作的详细规划。与这些年的经济改革不同,国家的改革思路很明确,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同时有国家发改委这个专业部门随时为改革提供方向选择、出谋划策,但关于传统文化教育至今还停留在学者们的民间探讨层面,政府出台的决策没有严格的程序控制,随意性很大,所以变化也大,没有任何的稳固性可言。不仅教材变化频繁,就是基础课程设置和考试制度这样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也是经常更改,让人无所适从。

要改变这一状况,当务之急是为传统文化教育拿出一个完整的发展大纲和详细的发展规划。通俗一点说,就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哪些是该教的,二是该教的内容如何分级。这两个问题要是解决了,“京剧之争”也就不会出现了。

“京剧之争”其实是属于第一个问题,因为传统文化当然也包含京剧这一艺术形式,纳入教育内容也无可厚非,所以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即凡是在5000年中国历史中形成的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都可以归人传统文化教育的范畴。关键是京剧教育应该在什么样的范围内展开的问题,这就是一个分级问题。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言,如果在教育的内容上不进行系统的分级,难保以后不会出现“国画之争”、“古文之争”、“古琴之争”甚至“制瓷之争”。

个人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根据与现实生活(时间)、地域(空间)的结合程度可分为“欣赏”和“学”、“习”三个层次(级)。

文化有其时间性与空间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文化的时间性和空间性表现得尤其突出。因此制定详细的传统文化发展规划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和地域的结合程度。比如京剧,我认为在北方京剧流行的地域可以定为“学”级,在南方一些地方剧种发达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则只能定为“欣赏”级,这样才能体现文化的多元性,这是从地域性角度出发考虑的。如果把京剧进教材的目的定位为让学生懂得“欣赏京剧”而不是“学唱京剧”,我想不会有人反对。相反,只要求学生“学着唱”,却没有到位的赏析,与用戒尺敲打学生背诵经文以求学生自身的“顿悟”有什么区别?与其让学生学几句四不像的唱腔,还不如教学生如何欣赏京剧来得实际。再如从时间性角度出发,京剧与眼下大众流行元素的脱节也是反对者的论据之一。传统的“琴棋书画”中,“书法”因与现实生活结合依然比较紧密,字是每个人都要写的,可以列入“习”的级别,其他三项则除个别“术业有专攻者”外,似乎都应归入“欣赏”的级别。

这样看来,给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分级就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是个别人能干得了的,需要国家组织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其制定的过程还应该有严格的程序控制,不能受个人喜好所左右。并且这个规划还不能过于整齐划一,要充分考虑多样性、地域性,甚至于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应该有不同的详规。如果采用“一刀切”的办法不仅不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反而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摧残,是文化领域中的不公平。但既然我们能够下决心花大力气去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不能给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一个规范呢?而且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发扬或者说对整理结果的运用。

(二)传统文化教育要有完善的师资保障体系

“京剧之争”中反对者的一个主要观点是师资问题。确实,要推广京剧首先就会碰到师资问题。但反对者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即使今天推广的不是京剧,而是在当地非常流行的地方曲种,同样也会碰到师资问题。因为就目前学校教师的专业素质而言,恐怕除个别“票友”级的爱好者以外,都难以胜任本专业以外的教学任务,同时现行的教育人事制度又很难让教师以外的人进入课授课。

任何一项制度或者说任何一个规划,最后都要由人去实行,所以人是决定性的因素。在目前这样沉重的教学任务下,很少有教师对自己专业以外的领域有过多涉猎,以“给别人一滴水自己要先有一碗水的标准”论,恐怕没有多少教师能够承担大容量的传统文化教学任务。因此传统文化教育还要以完善的师资体系作为保障。

篇(3)

特价

《喜剧世界》杂志特价征文活动开始了!

 

为祝贺我站与《喜剧世界》杂志达成合作,

共同开展征稿活动,详情如下。

 

活动时间:2018年9月1日-2018年9月30日。

一、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单位: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出版周期:月刊,国际连续出版号:ISSN1003-4676,国内统一刊号: CN61-1067/J ,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语种:中文,开本:16开,邮发代号:52-102 ,创刊时间:2004

二、   收稿范围

戏剧评论、散文、诗歌、漫画、书法绘画作品、新闻学、影视学、音乐学、美术学、历史学、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艺术类、汉语言文学、语文教学、艺术设计类 、关于艺术类教育的均可。

三、   版面与字符

1版  2200-2300字符       1.5版3300字符   2版 4300-4500字符 

四、   文章格式及作者简介

文章关键词和摘要不需要,作者简介只保留作者姓名及作者单位,其余不要,有基金项目的刊登基金项目,参考文献不要。

期刊收入:中国知网  网址:navi.cnki.net/knavi/JournalDetail?pcode=CJFD&pykm=XJXY

投稿须知

1、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复制率30%内),文字要精炼。

2、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3、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篇(4)

一、总体稳定

1.考试范围

从文字呈现来看,2018年《考试大纲》与2017年相比,考试范围与要求等方面没有变化,体现了高考的稳定性。

2.能力要求

2018年《考试大纲》在能力要求上仍突出学科特点,强调回归语文能力本位,强调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强调语文的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

二、不变之变

(一)现代文阅读

1.论述文阅读

论述文阅读在2017年的高考中变化明显,我们以全国卷Ⅰ为例,可以看出以下两点:①选文和选项的长度变短,2016年选文1087字、选项50字左右(最长的59字、最短的46字),2017年选文863字、选项长度是34字左右。②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有所变化,2017年新增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一考点。

2018年论述文阅读可能会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现实生活等多个领域中选取阅读材料,选文及选项的字数可能与2017年一样。除了2017年已考考点,大家还要关注论述文的结构以及论述文阅读中的逻辑推断能力两个考点。

2.文学类文本阅读

2017年全国三套卷既考查了小说,也考查了散文。形式上为一道“四选一”的客观题和两道主观题,赋分为“3+5+6”。

2018年,体裁和形式很可能会延续2017年考题形式,选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素材。

3.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7年,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了非连续性文本,形式上为两道客观题(一道“四选一”、一道“五选二”)和一道主观题,赋分为“5+3+4”。

2018年可能会继续考查非连续性文本,但人物传记仍不可忽视,考查形式可能与2017年基本一致(可能取消五选二的选择题,变成好评改的四选一选择题)。内容方面,可能会考查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新闻、大家需要知道的新科学技术以及有关哲学、历史、文学、文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

2018年文言文考查形式上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可能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尤其是如何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侧重挖掘古代作品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2.古代诗歌

古代诗歌的考查2017年变成了一道“五选二”的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2018年可能还会延续这种形式(分值可能有微调,如由原来的11分变成10分),主观题会从更小的细节入手,考查考生对阅读材料的深刻理解。

3.名句名篇默写

2017年名句的考查成了两道小题,其中一道有两个空格、一道有三个空格。2018年可能会继续考查情景式默写,但是考两篇还是三篇,则要看命题人的随机选择,且分值可能略有回升(由5分变成6分)。无论形式如何,大家在复习备考时都要加强对名篇名句的理解。

(三)语言文字运用

这个版块“不变”的是成语、病句、补写连贯的考查,有可能“变”的有两道题:

一是“得体”题,2017年考查的是敬谦辞和客套用语,2018年可能不会再考这类内容了。如果保留此类题目,可能会从词语适用对象、范围等角度设题;这道题极有可能会替换为其他类型的题目,比如很长时间没有考过的句子仿写、变换等。

二是“逻辑”题,2017年对逻辑考查的考点是“准确”,但考查的角度是“逻辑推断”内容,如果2018年继续考查的话,可能会选择其他出题角度,比如从推理方法(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归谬法)的角度、从给出条件写出结论的角度,等等。

当然,也有可能把这两道题中的一道去掉,换成“小作文”的形式。比如给出一段材料,要求考生写出对该材料的看法;或者给出一段话,要求考生理顺这段话的思维流程等。

总而言之,语言文字运用这个版块一直以来是高考试题的“试验田”,每年都会有新的题型出现。但无论如何,考查的还是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方面的能力,这就为我们复习备考提供了方向,即只要我们把自己运用语文文字的能力提高了,考什么题也就无所谓了。

(四)作文

篇(5)

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战争,几乎都以中国的屈辱失败而告终,但也使其“闭关锁国”和自绝于世界变得不可能,从而被迫开启了现代化的进程。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莘莘学子负笈海外,“师夷长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的“盗火者”。在近现代留学大潮中,留日学生人数最多,创作也最丰,故而郭沫若认为“中国文坛大半是日本留学生建筑成的”。《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就是以留日学生的创作为中心,旁及留学英美等国家的留学生的创作,进行历时性考察,分析了留学生文学中自塑形象特点、意识形态倾向以及潜藏的文化意蕴。

在当时国际秩序和世界格局中,贫弱衰疲的中国,遭受到了帝国主义的军事入侵、经济掠夺和文化压迫,完全处于弱势地位。因而域外的生活绝非“诗意地栖居”,“生活在别处”的中国学子难免受到“他者”的歧视。《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一书在爬罗梳理后进行归纳,指出现代作家所刻画的留学生形象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具有优越感的中国人形象(以平江不肖生的创作为代表);一种是被压抑被损害的“零佘者形象”(以郁达夫的创作为代表)。作品中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解释的蛛丝马迹,前者是在受歧视的语境中需要一种精神胜利来补偿:后者则源于文学是苦闷的象征,“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底,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留学域外的莘莘学子感受到他者无处不在的歧视,并对这种痛苦经验“发愤著书”式的书写,于是便画成了留学生形象的另一副面孔。需要指出的是,前者是对对传统文化中中国中心主义的继承;后者则是对传统文化中中国中心主义的反驳,为中国文学的书写开辟了新的维度。《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中提出这种观点,不但论据充分,还具有历史纵深感和思想穿透力。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一书善于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认为对个人遭遇的书写其实蕴涵了种族群体的普遍命运。近现代留日作家的创作,“甚至那些看起来好像是关于个人和利比多趋力的文本,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包含着第三世界的大众文化和社会受到冲击的寓言。”置身域外总是难以摆脱“被看”的尴尬和“异”文化身份,这种屈辱激发了中国留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所以国家观念、民族意识以及个人立场牢牢地根植于心灵深处,其不平则鸣的叙述中个人情感和命运折射出来的都是国家民族的兴衰际遇,所以文本中蕴含有浓厚的政治意味和意识形态色彩。

另外,《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一书指出,现代性及其衍生的观念,唤起了中国学子空前的皈依热情,他们在域外接受了现代科学知识,从而使自己的主观世界得到了改造,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与本土传统之间产生了一个偏离角。所以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譬如辫子和小脚之类,在他们看来已经不是国粹,而是被唾弃的对象。留学生置身于文化冲突最前沿,在政治上的爱国和在文化上的去国相映成趣,成了一种独特的前沿景观。

在时过境迁之后,留学生文学早已不是中国留学大业的副产品,也不再处于“复调伴奏”的地位。斯人已没,其文长存,由于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他们当初的创作现在具有了另外一种价值,业已成为历史的证词和心灵的档案。对他们文学作品的研究也是对那段历史文化研究的一部分,可以看出中国历史转型期留下的烙印。《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一书肯定了留学生文学是中国社会转型期重要的精神记录,也是民族国家命运的折射,因为真实的文学无疑具有镜子般的反映功能。诚如韦勒克所说,“艺术家传达真理,而且必然也传达历史和社会的真理。艺术作品可以作为文献,因为它们是纪念碑。”

除了社会认知价值之外,《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一书也充分肯定了留学生文学在艺术上的审美价值。尽管“对许多留学生来说,文学创作只能算是副业,文学作品只能算是副产品。”然而,正因为是副业,是副产品,“他们不以此为生,不以此为业,有时情与景遇,情动乎中,不得不发,发而为文,情真意切,是发自天籁的真文章,能震撼人心,有其必然性矣。”这种“情动于衷而形于言”的创作,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兀自成为独立长久的存在,使寸心走向了千古。

篇(6)

听读一定数量的议论文后,学生对这一文体有了深刻的认识,但写议论文的最大困难是不会议论,即不会讲道理,如何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实实在在地讲道理呢?我认为应对学生进行一事一议的指导。让学生遵循“观点+过渡+事实+例后分析评价+扣题”的思路来结构议论文的段落。为此我教给学生一些分析的技巧和方法。

(一)因果推断法以《沉潜与成功》为例,在事例列举后发问———一个黑皮肤的女人凭什么登上美国国务卿的宝座呢?原因就是他选择了像企鹅一样沉潜。常用的关联词有“之所以”“凭什么”“为什么”等。

(二)正反对比法通过古今中外的同类事例来比较或通过与之相反的事例来对比,从而推导出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或差异点。如论点:以正确的方法面对挫折和痛苦,才能快意人生。把苏轼和贾谊的事例进行对比,强化观点———只有正确面对挫折和痛苦,才能重见阳光。

(三)假设推理法假设相反情形及结果,与原事例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常用关联词有“试想,如果……”“假如”等。

二、论据真实又典型,随笔积累用处大

尽管有了方法的指导,但学生在作文中还是经常无话可说,内容干瘪空洞,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写作素材,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建议学生进行序列写作积累。

(一)积累典故,传承文化无论是嵇康赴死广陵绝,还是刘安杀妻飨刘备,都能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典故本身的趣味性与内涵的丰富性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陶冶学生的心灵,承受传统文化的洗涤。

(二)关注生活、清醒认识方舟子韩寒大战硝烟弥漫,马云假学历事件,犀利哥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等等,都应引起学生的关注,我们可以从媒体获得信息,但不能被媒体左右,应有自己独立的判断。

(三)了解名人,思考价值对偶像的崇拜是少年人正常也是最重要的心态之一,引导学生批判地接收,更客观地看待人事,必然可以引导学生的心智走向成熟。霍金、比尔盖茨、乔布斯等都可以成为引发学生思考人生价值的对象。论据的积累为学生写作规范的议论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说理具体而实在,论证思路要清晰

有了立论的练习,有了素材的积累,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规范的议论文呢?我想必要的结构规范也是必不可少的。以《欣赏自己》为例,列举几种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一)并列式结构先提出论点,然后在本论部分精心构思并列结构的分论点,从不同角度支持论证论点。如欣赏自己,使我们更加自信;欣赏国家,使民族傲然独立;欣赏别人,使我们更加理性!

(二)对比式结构这种结构可以简化为:开头(提出论点)———本论(正反对比)———结论(总结归纳)。对照式结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来突出深化文章的观点。如欣赏自己,使我们更加自信;不懂欣赏,只会悲伤!

(三)层进式结构这种结构是纵向延伸、步步推进的,可简化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几部分。“是什么”即类,如“什么是欣赏”,可在这一部分提出问题,表明观点;“为什么”是对“是什么”的说明,是本体部分,如“为什么要欣赏———欣赏可使我们更自信,欣赏使国家傲然独立”;“怎么样”则指出应该怎么做。怎样才能做到欣赏别人呢?需要博大的胸襟,需要我们准确定位。这种结构和总分结构在写作时也可以综合使用。当然,在写作中,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题型采用一些变式的结构,这些需要考生根据论述的方便而灵活变通。

四、语言表达求规范,组织活动展成果

篇(7)

爱因斯坦曾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质疑精神是创新的源泉,在哲学上体现为对既有结论与既有前提的不断反思与怀疑,对既有权威的无惧挑战,表现为对于真理的不懈追求。这内涵着一种意向,即作为有限的个体甚至人类整体永远行进在对真理的探寻路途上,一步步趋向真理。从一定程度上说,哲学就是一种提问方式的转化,正是基于此,哲学才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哲学活动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哲学“爱智慧”的本质和品格。

以问题意识为导向,这是在马哲教学中还原哲学学习的本色、遵循哲学问题至上的要求,不是对于原理解释———示例补充———现实应用的机械老路子的重蹈,而是全局在问题的引领下循循向前,由问题去导向理论论据和现实论据的组织,这样就会取得提纲挈领、事半功倍的效果。马哲的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文素质的提升。马哲的教学有五个领域:哲学是什么,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哲学。这五个领域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既相对独立又互为前提,使马哲作为一个明晰的整体跃然而出。在谈到现实问题时,亦可用马哲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比如用矛盾分析法来阐释人类的终极关怀、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的扬弃、改革开放等等,既可以激活理论,又能增强学生对马哲“经世致用”方面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马哲学习的兴趣。

这还需要一个前提: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这一点我们的学生比较缺乏,哲学可以胜任这个工作。不还原马哲教学的哲学本色,我们就会错误地以为真理已然获得,无须再怀疑,甚至把怀疑当做洪水猛兽,也不能再怀疑,这必然导致对于新问题的屏蔽。而马哲是革命性的变革,当黑格尔在理论层面上极具权威、一言九鼎的时候,当资本主义一路高歌猛进、其不合理性被遮掩的时候,以及在很多人断言哲学终结了的时候,马克思勇敢地站出来说:不!并以新的视角和方法带给我们哲学新天地。如果马克思不质疑,如何能敏锐地洞察时代脉搏,在质疑中发展,在批判中完善?质疑精神是真正哲学前进的武器。只有具备了质疑的精神,马哲也才能保持不断的生命力。

当然,我们所说的质疑不是纯粹的为了质疑而质疑,我们不学习古希腊哲学家皮罗的“极端怀疑”,而是把怀疑当成一种追求确定知识的手段和工具。在哲学史上,对哲学有重大贡献的休谟和笛卡尔就是典型的“温和怀疑论者”,以“可错论”直面“独断论”,能为我们提供“温和和适中的见解”。所以,在马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这种转化是走向通识教育、实现文化更新的必要前提。

实现人文性与政治性的统一

还原马哲教学的哲学本色,才能既实现政治性目标,又实现思想性、人文性理想。其实任何一种派别的哲学都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它也包含着“化世”的要求。哲学坦诚地指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这熔铸了创始人及其后继者的政治诉求、道德情操,但是哲学是讲道理的活动,政治性是应有之义,是潜移默化地对人的政治观念的影响,倘若直接去进行政治教化那就不是哲学了。同样的,马哲教学又不能只专注于思想性和人文性,如此也就不是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了。在马哲教学中实现政治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维护作为思想家的马克思的要求,也是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要求。

每种真正的哲学都是思想的表征,甚至是对于思想的再思想,都是在为人类寻求“安身立命之本”。马哲也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性,并且具有穿透时空的深远洞见力,深刻揭示了人和社会存在与发展的规律。马克思在对费尔巴哈“感性的人本学”和黑格尔“无人身的理性”的哲学批判中,提出了揭示“统治个人的物质关系”的人学任务,从而实现了从哲学批判到哲学———经济学批判的转变。马克思剥离开抽象的观念,还原了本质的现实的关系,深刻揭示了为物与物的关系所遮蔽的人与人的关系,从而得出人自身的解放是一种终极的解放。于此,马克思实现了自身哲学的人文性和政治性的统一,以实现人类解放为终极目标,通过实践,超越了近代哲学二元分立和黑格尔哲学的抽象人性,把现实世界的二重性展现在世人面前,从而达到了“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理论归宿。进而通过政治革命,实现“人对人本质的真正占有”,强调从人对人的依赖性到对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再到自由个性的全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