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16:32:3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公共管理研究设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在科学研究中只有那些专业共同体和整个人类的知识积累都尚未解决或无法回答的疑问才算是研究问题。问题可以定义为:“某个给定过程的当前状态与智能主体(人或机器)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问题是一个反映了主客观矛盾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概念。科学研究从何开始?一直是哲学和方法论研究的一个关键主题。波普尔在《猜想和反驳》一书中总结道:“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在公共管理研究中,几乎每个公共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都是从特定的公共管理问题开始的。问题作为一个认识论的概念,反映了主观与客观之间的认知矛盾。虽然诸多科学家和不同流派的哲学家持有不同的方法论,但是科学史和哲学史的发展历史表明,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从方法论层面上开展对“问题”的研究,探究什么是问题、问题的重要意义、问题的结构、问题的类型。“问题”成了不同流派科学哲学家交锋对话的聚焦点,他们对问题认识的深入,逐渐形成了以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哲学分支领域“问题学”。目前“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研究已经成为公共管理学界的共识:解决问题是公共管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核心;问题为公共管理研究定向;问题是制定公共管理研究计划的依据;问题指导公共管理研究的观察和资料的收集等等。但是公共管理问题包括哪些类型?每种类型公共管理问题对应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尚无一个完美的答案。类型学(typology),或称作分类学(taxonomy),指研究者结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一维度的简单概念,然后由简单概念的交叉形成新的概念。本文从问题的定义———“某个给定过程的当前状态与智能主体(人或机器)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出发,根据“差距”的本质特征对问题进行类型化的划分。按照近代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Hume)揭示的事实和价值二分的原则,我们可以将问题中所含的“差距”分为“事实性差距”和“价值性差距”两个维度。可以用如下的坐标图定位公共管理问题的各种类型。(1)纵坐标所示的纯粹涉及价值差距的问题属于诠释类问题,对诠释类问题的解答,往往使用诠释主义的方法,形成诠释类知识。诠释类知识通过挖掘、阐发、建立和确证一种价值,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2)横坐标所示的那些纯粹涉及事实差距的问题是科学发现类问题,科学发现类问题往往使用实证主义的方法,探索经验世界的状态、发展、变化,寻找经验世界中存在的联系。(3)横坐标和纵坐标构成的平面中的问题既含有价值因素又含有事实因素,可将这些问题分为技术设计类问题、批判类问题和评估类问题。
1.科学发现类问题。科学发现类问题是人类主观认知与经验事实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主观认知之间、客观事实之间的矛盾而引发的疑问。对科学发现类问题的回答,往往使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框架,最终将产生对客观世界描述、解释和预测的知识。提出科学发现类问题的途径包括:寻求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和一致的解释,证实假说和现象的可靠性、寻求理论体系内部的不一致性,解答多个理论和假设的不一致性,学科理论方法的移植等。
2.技术设计类问题。“实现特定目标的最优化方案、手段和措施是什么?”属于技术设计类问题。技术设计类问题包含事实前提和价值前提两个基本因素。技术设计类研究的目的是在既有事实前提下,确定合理的价值前提;或者在既定的价值前提下,寻求实现特定价值的优化方案。在公共管理研究中,往往需要在时间(时间段、历史、现状等等)和空间(国别、地区、部门等等)中进行目标比较、约束条件比较、环境参数比较、手段比较找出当前问题的特殊性,并“有的放矢”地提出战略与政策、体制与机制、措施与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3.评估类问题。该类问题与科学发现类问题的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是对事实、行为和态度的描述和解释。但不同的是,评估研究在对事实、行为和态度进行描述时,是建立在与特定标准进行比较基础上的描述和解释,比较的标准可以是客观的标准也可以是主观的标准。评估至少包括三个要素,即标准(criteria)、证据(evidence)和判断(judgment),评估类问题的本质是根据经验证据,寻求特定标准和经验证据之间的关系,并对这种关系进行评判。
4.诠释类问题。诠释类问题是阐发、确立和建构社会现象背后的价值和意义的问题。诠释研究尝试回答文化、价值和精神领域的“应该怎么样”的价值问题,与人的目的、自由和人际之间的共识和规则紧密相关。公共管理领域,人们一般通过公共管理的历史诠释、文本诠释、话语诠释和行动诠释来获取诠释类问题的答案。
5.批判类问题。在批判研究者看来,现实社会并不是实证主义所谓的纯粹的经验的堆积,而是主体被“异化”的世界,需要改变客观世界,将主体从“异化”中解放出来。批评研究以矛盾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看待和分析现实,其目的是改变世界。批判问题的提出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行动取向,批判研究本身就是改变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公共管理问题类型的划分,是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基础和公约数。
二、以公共管理问题类型学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1.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维度。可以借鉴亚瑟·霍尔(ArthurD.Hall)提出的系统工程三维结构(时间维度、逻辑维度和知识维度)对研究的方法体系进行刻画。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时间维度即公共管理研究依次进行的过程,包括选题、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研究实施和研究成果发表等环节。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维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和研究工具三个层面。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知识维度是提出和解决公共管理问题的思维背景、认知背景和实践背景。凡是对公共管理问题解决有启发的知识都可以纳入这一维度,而不论该知识的学科界限。
2.问题是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公约数。从问题学的角度来看,在研究方法体系中,问题是连接研究逻辑维度、时间维度和知识维度的共通点。首先,不同的方法论流派对问题的性质、问题的地位、问题结构看法不同,就会形成研究过程的差异。比如:诠释主义将问题看做是意义呈现的过程,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交互作用贯穿在研究过程的始终;实证主义将问题看做是归纳和证实的过程,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中立观察是研究的起点,对结论的证实或证伪成为研究的终点;批判理性主义将问题看作是主观和客观的不一致,研究过程是始于问题,提出探索性答案,然后验证,再提出新问题的过程。其次,不同的问题类型对应不同的方法论框架。(1)对于科学发现类的公共管理问题,通常使用实证主义作为主导的研究方法论框架。(2)对于技术设计类的公共管理问题,通常运用技术设计所特有的最优化方法的逻辑,这种逻辑是“一种特别的命令逻辑。”“首先,考察满足外部环境限制的所有可能状态,然后,从此集合中找出满足目标的其它约束条件、又使效用函数最大化的特定状态。”这相当于把目标约束条件及最大化看作新的“自然法则”并把它加到其它自然法则上进行逻辑运演,运演结果中的值被看成“应当”取的值。(3)评估类公共管理问题会同时涉及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在实际评估中,对事实和价值因素的处理方式不同会导致评估研究中实证主义、诠释主义和批判主义的分歧。(4)诠释学、现象学、建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非实证主义方法论是解决诠释类问题的常用方法论。(5)批判类问题则主要使用批判主义、批判实在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方法论。最后,研究知识通过研究问题与研究逻辑紧密相关。研究知识只有与特定的研究问题相联系,才有可能纳入特定的研究活动。(1)背景知识驱动问题的产生,各学科知识为问题解决提供可能的答案,并促进新知识的产生。(2)既有的理论引导研究的进行。既有的理论在研究中不仅仅对问题的产生和问题的解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以理论框架、研究途径、研究范式等形式引导资料的收集、资料分析、假设检验、分析性归纳等过程。
3.以问题类型为基础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总体特色。以公共管理问题类型为基础,将问题作为沟通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公约数,这种新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具有以下特色。第一,公共管理问题形态差异决定了公共管理研究表现形态的多样性。公共管理学术、实务和咨询从本质上讲它们都是一种解答问题的活动,只是三者所解答问题的类型、问题的难度、问题的指向等方面存在差异。从难度上来讲,公共管理实务活动中的问题可以使用已有的常识,或者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简单地综合就能加以解决。如果问题的难度超出了常识和已有知识简单综合的范围,那么就需要诉诸公共管理咨询或公共管理学术活动加以解决。公共管理咨询提供一个或多个可供选择的较为固定的答案,公共管理学术研究则对问题进行探索性的回答,提供阶段性的答案。从问题类型来看,公共管理学术研究活动侧重解决科学发现类问题;公共管理实务工作者侧重解决技术设计类问题;公共管理咨询则重点阐明将公共管理一般原理转换为具体操作政策条文的基本原则。
公共管理专业是我国大学教育非常重要的专业之一,该专业课程不同于一般课程,它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记忆力和能力,还与实际生活与人联系得非常紧密。以往的公共管理专业课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无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通过情境模拟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借助公共部门的实践活动,在理论教学与实践管理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当然,由于情境模拟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的使用时间也不长,一些设计方式还存在很多不足。针对这样的现象,一定要基于公共管理专业情境实施模拟教学,做好设计工作,并保证科学应用,保证公共管理教学的高质量,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公共管理;专业情境;模拟教学
近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政府组织及企业对实践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公共管理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学科,其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都有所提升。据调查,目前我国的公共管理专业在教学中还存在严重不足,“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较为突出,无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一定要坚持革新,采用情境模拟方法设计教学,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从课程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等方面进行情境模拟,并完善实际应用。本文结合我国公共管理专业情境模拟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如何做好设计工作,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1公共管理专业情境模拟教学模式的设计
情境模拟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是案例教学法的一种延伸,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打破了原有教学方法的不足,使教学更加具有互动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可最大限度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与知识应用能力。公共管理专业情境模拟教学应按照一定的设计程序开展,提升教学的条理性。第一,确定情境模拟案例。公共管理专业开展情境模拟教学,第一步就是要确定模拟案例,根据学生的数量、活动的时间安排模拟课程。例如,在模拟“两会”报道、政府管理的时候,要学生做好前期搜集工作,并将案例模拟安排在两会开展时期。第二,编制活动方案,设计模拟场景。在确定案例模拟的时间与主题后,教师和学生还要结合案例内容编制活动方案,了解活动的全过程,并将其浓缩。另外,为了提高模拟教学的真实性,还应最大限度地还原案例,从着装、人物邀请、学校支持等方面入手,保证活动更加真实,让学生更快进入场景。第三,设计角色,分配任务。情境模拟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参与者,设计情境的时候必须保证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对此,案例要设计好角色,将工作和任务加以分配,保证模拟教学顺利开展。第四,教学反馈。公共管理专业情境模拟教学在开展结束后,还应做好反馈研究工作,教师作为案例实施的组织者,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评定,总结活动的效果,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不足,发挥模拟教学的优势和作用。
2公共管理专业情境模拟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做好公共管理专业情境模拟教学模式的设计工作以后,还应将科学的设计流程应用到实际教学之中,构成使用的条件,保证课程顺利开展。
2.1充实专业资料,改善教学条件公共管理专业情境模拟教学的样式新颖多样,有些活动与国家政治、企业管理息息相关,涉及的内容丰富。因此,充实好图书馆的资料,完善基础信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数据,就成为了完善教学的基础。与此同时,学校还应改善教学条件,为情境模拟教学提供专门的会议室、网络资源等,从硬件和软件上给予支持。
2.2加强专业课程的联系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不仅涉及自身的学习内容,还与其他知识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在对其开展专业情境模拟教学的时候,要探索理论知识与管理实践的契合点,充分研究其与各科专业课程的联系,丰富模拟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眼界。
2.3公共管理专业情境模拟教学活动的实际应用第一,模拟政府听证会。政府听证会是地方政府在进行关系民生的重要决策之前开展的会议,组织学生对其进行模拟,有助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分析社会现状,认清听证制度在现实中存在的不足,给学生提供一个参与的机会。第二,模拟在线访谈。在线访谈是现代化网络应用和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新渠道,它为人民提供了一个新的表达方法,体现了我国政府改革的决心。让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开展在线访谈模拟,有助于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回答中思考,更好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提高实践能力。第三,模拟民主实践。让学生扮演选举人与候选人是民主实践模拟的主要形式,通过这种模拟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我国的民主政治情况,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训练他们的民主行为,促进我国民主化进程更好地发展。
3结语
公共管理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他们的操作水平。对此,高校要设计好专业情境模拟教学的流程,并做好应用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和知识的运用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闫章荟.公共管理专业情境模拟教学模式设计及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2(20).
[2]区晶莹,钟灿球,俞守华,等.公共管理专业情景模拟教学活动设计与优化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
关键词:区域公共管理 政府 改革
一、区域公共管理概述及研究意义
区域公共管理指的就是现代公共管理学和区域科学在新时代和现实实践中有机结合出现的新理论和实践课程,但是这个理论的发展目前远远落后实践的步伐,目前,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像理论的基本框架、基本概念的界定及理论所具有的含义等基础问题都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为了便于更好的反映实践、服务实践,我们对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区域发展是指地理经济学和区域科学研究领域。自二战后,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中的区域结构经济均出现了显著的核心即边缘结构模式特征,为了解释这种模式的形成和演变,便与人们的研究和应用,地理经济学和新兴的区域科学领域,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区域发展研究迅速的兴起,并出现和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区域发展理论。但是自70 年代末至今,这种传统的区域结构模式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被打破,核心区的逐渐衰落和一些边缘区的迅速兴起以及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构建出了一系列新的地理景观和地理格局。工业化和区域发展路径的多样化对传统的区域发展理论提出了挑战,众多新的区域发展理论正处在形成之中,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由此导致的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和交流,使区域发展成为国际学术界高度关注的一个热点领域。本文拟在回顾传统区域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总结评述70 年代末期以来区域发展理论的最新进展,并展望其研究与发展的趋势。
二、目前区域公共管理在我国发展及遇到的问题
1.我国的区域公共管理出于基础阶段
我们都知道任何理论的发展和出现都是反映现实、服务现实的,而在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和发展还出于比较落后的阶段,现在在国内学说术界中有一些学者正对区域公共管理有独到的见解,但人数并不多。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锋教授就是利用新的公共管理理论、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制度的实践进行进一步的创新,但它只是从区域地理学的层面将创新公共管理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的。在经济全球化下的前提下区域主义和区域竞争的愈演愈烈、经济市场化下的推动下区域政区之间竞争的加剧及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显现,我国提出了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然而在国际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地区竞争力、政府间竞争理论与政府间关系与地方治理、研究区域创新研究所做的实证研究。
2.我国政策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影响
现在我国由于在早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单一的政府管理职能,在当今的形式要求下也发生着职能的变化,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来形成的政府管理职能的制约,改革的效果并不明显,各地的区域公共管理还处在改革的初级阶段,还有缺乏区域意识,服务意识不强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推进区域公共管理中政府职能制度的完善。目前,“行政区经济”现象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现行行政区化。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化的冲突问题已经不能靠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调控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3.区域公共政策出现供给不足的现象。
区域公共政策是根据制定主体的差异划分出中央政府制定的区域公共政策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区域公共政策。中央政府制定区域公共管理政策属于元政策属基本正常的范畴;而地方政府主要制定的是具体实施政策。然而实际所遇到区域公共问题,是需要有组织完善、设计精细的一整套区域管理政策作为框架的保障。在我国这种体系尚未形成。
三、区域公共管理在我国的改革与创新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新的世界不再是以国家划分而是以区域竞争力来划分的,我们需要建设“能提供更为优越的投资环境,建立更为有效保护产权的法制制度,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的投资区域,否则就不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取胜。我国正从基础制度“国家简单化”管理到“国家精密化”管理转化。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适应本国国情的区域公共问题管理相应制度体系与方法,政府对区域公共问题的管理仍沿“国家简单化”的思维观念和方式手段,使得目前我国区域公共问题管理的制度基础还出于非常薄弱的阶段。在国家高度集权的下,出现了一种以“假、大、空”式的公共问题管理制度,简而言之,过分的滥用了国家的权力。在这种形式下我们急需借鉴发达国家的精密化管理模式。这里所说的国家精密化管理模式,是一种缜密、精细、法治的公共管理办法。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行政方法,在有限理性驱使下设计的一种缜密、精细、法治的公共问题管理制度。区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变革中,人力资源的思想观,价值取向以及所在区域的文化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未来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形成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对此必须高度重视不同区域内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所产生的影响。高度发挥地域文化的优势,深度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使地域文化成为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新方法,使区域文化成为发展区域内经济的新方法。(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Mark Dodgson,Roy Rothwell 编,创新聚集——产业创新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7 - 34。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 公共行政 行政改革
中图分类号:F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5-0190-01
上个世纪的70年代初80年代末,为了适应自身的发展,西方各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政府改革运动,也就是“新公共管理”。至今,这场气势磅礴的支边已经持续了近四十年,并且在各国已经初显成效,同时改革的精神也覆盖到更多的国家。我国的行政改革的脚步也一直在前进,在这期间,借鉴“新公共管理”改革以市场化、效率化为导向的思想,这对我国行政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改革形成的影响,并探讨新公共管理对促成我国行政改革的策略。
一.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影响
1.理论层面的影响
新公共管理理论让人们重新认识了公共行政,其深刻的指导思想影响着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理论。行政改革理论涉及到更加丰富的学科知识,为我国行政改革理论开拓了新视角,摆脱了传统的由政治学占主导地位的束缚;行政改革由传统的“精简机构”理论向“政府职能”方向转变,从而进一步优化行政管理,提升办事质量;将视角更多的关注到服务型政府的发展,转变了人们以往对政府的认识,使政府的角色发生质的转变;从多角度探析改革政府内部管理,逐步提升政府运行效率,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改革,这对于公共部门来说有很大的带动作用;明确了我国行政改革的市场化和民营化路线。
2.实践层面上的影响
从实践上来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已经初显成效,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政府职能打破重组,逐渐建立多元化的行政体系,缩减了政府的干预范围和频率,使市场的资源配置发挥出最大的价值,逐渐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管理职能。随着我国对公共服务型政府研究的持续深入,中央已经提出了建立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此外,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政府管理的一些领域已经开始运行市场机制,与时俱进的措施切断了政府专权和垄断,为民众的服务效率明显提升,如国家公务员的公开考试录用、选拔等机制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参考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在政府内部得到有机的管理,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二.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借鉴新公共管理的局限性
尽管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影响颇深,不过毕竟国情各不相同,具体的运用要结合国家的实际情况。此外,新公共管理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运用不当会出现负面效应。
1.戒备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意识形态力量
新公共管理以市场为核心,强调减小政府规模和政府职能,其适用于资本主义国家。在新公共管理改革的资料中,极力提倡其广泛的适用性。不过细读之后不难发现资料中所勾勒出的企业型政府另人向往的画面,而这些资料都省略了新公共管理的负面效应,只将美好的一面充分展示而避其弱点,引起他国民众对其神往甚至是不满于本国行政现状。这股强大的意识形态力量必须要引起重视。
2.我国行政改革具有特殊意义
我国处于经济迅速发展阶段,在政治体制改革环境下,
经济体制往往会受到一定的牵制,而政治体制改革无法实现飞速的突破,所以行政改革便成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桥梁。这就赋予我国行政改革较强的政治性和经济性,具有特殊意义。而适用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公共管理没有涉及政制和经济的利益关系,因此,我国的行政改革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
3.我国市场机制还有待完善
新公共管理以市场原则为核心,这与减小政府规模、开发市场存在很大的关联。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市场方面还存在诸多有待完善的环节,而成熟的市场机制是运用新公共管理的重要因素。
4.官僚制度灵活性有余规范性不足
新公共管理否定官僚制,而这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机制和官僚制的成熟所决定。超限的官僚促成了新公共管理的快速生长。而我国目前处于官僚制发展不足的阶段,无法实现工业社会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其重要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官僚制的灵活性余规范性不足,因此不存在官僚制度发展超限问题,也就无法适应较强的市场化。
三.新公共管理思想下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策略
1.加快理论研究
理论是执行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必要的指南,要想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就必须要对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当下我国的行政改革受诸多因素影响,尽管有一部分是按照步骤进行,但是还有一部分是临时出台,存在一定的被动,预测性不够,理论研究还无法做到应付自如。我国的公共管理和行政改革理论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此外,在改革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问题,都需要做好的充分的准备工作,在理论研究上多下功夫。
2.注重整体战略设计
一个完备的战略设计能够确保改革的有效衔接和稳定性。我国行政改革的战略设计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管理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改革战术也就一直没有得到稳定的确立,这不仅打击了改革者的信心和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改革无法有效衔接。我们要在改革理念更新的同时,重视改革的战略设计。
3.提升政府内部效率
做出明确的政府职能界定,合理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结构,科学缩减行政层级,将组织结构引向扁平化,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功能,防止资源浪费。实施政府绩效管理,这也是新公共管理所倡导的核心内容。我国在绩效管理方面上处于初期阶段,要进行持续优化和完善。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和指标体系,在管理工作中融入绩效评估,使绩效评估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和行政成本的降低,并综合运用电子政务服务功能,综合提高政府内部管理的工作效率。
四.总结
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合理借鉴新公共管理的指导思想,勇于创新,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改革措施,确保我国行政改革的稳定实施。
参考文献
[1] 池忠军.公共行政民主化与新公共管理的对立及融合的可能性[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87-92.
[2] 张康之,张乾友.论公共管理概念的生成及其基本内涵[J].行政科学论坛,2014,01:9-16.
[3] 赵健.浅析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J].经营管理者,2014,22:288.
[4] 刘宇.论新公共行政对新公共管理的有益补充[J].科技与企业,2013,18:10-11.
关键词:后新公共管理运动;政府绩效审计;协同治理;审计创新;
作者:王会金
一、引言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1977年的《利马宣言》指出,最高审计机关开展除财务审计之外,“还有另一种类型的审计,即对政府工作的绩效、效果、经济性和效率进行的审计”,即绩效审计。现时期,绩效审计已成为世界政府审计的一种潮流和发展方向(戚振东和吴清华,2008),也逐渐受到我国政府审计机关的重视。(1)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实践的丰富多样,审计范围涵盖政府行政运转资金以及环境污染防治等各类专项资金;审计对象涵盖行政事业单位、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等;但也存在各地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尚不均衡,规范性有待于提高(傅平南,2013;曹忻,2013)等问题,其难点在于如何确定绩效审计的内容和发展模式、设计绩效指标,促进绩效审计发挥作用等方面。
纵观国内文献,相关研究集中在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发展模式、国外经验介绍等方面,过多强调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绩效审计的区别与界限,导致更多地从微观项目和操作层次理解政府绩效审计,甚至机械地以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评价操作绩效审计。究其原因,现有理论未能从公共管理改革的宏观背景下理解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从而导致对政府绩效审计含义、政府绩效审计开展乏力的根本原因等理论以及绩效审计如何发挥作用等操作问题的认识有待于深入,限制了绩效审计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通过探究政府绩效审计的本质内涵,厘清对政府绩效审计的认识误区,系统把握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和发展创新,以有效地推动绩效审计发展,成为政府绩效审计研究的前沿领域。
政府绩效审计是由于新公共管理运动引发对公共部门治理新期望所带来的审计“风暴”(explosion)的一个组成部分(Power,2000),是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和法定要求(王会金和戚振东,2013)。基于此,本文试图在国家和社会公共管理运动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探讨政府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及直接动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当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改革的最新进展,探讨其对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影响,从而提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创新的思考。
二、新公共管理运动与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得公共财政收入锐减,而政府管理职能扩张带来庞大的政府规模,由此导致财政支出扩大、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等矛盾日益突出。同时,企业管理技术革新所带来的管理效率提升,为公共部门解决管理问题带来示范效应。以英国为典型代表的西方福利国家,为改进公共部门和公共管理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政策措施和实践形式多样,但都具有同一改革方向,可以归纳为新公共管理运动(Hood,1991、1996;Pollittetal.,1999)。
Hood(1991)认为,新公共管理运动是在公共部门中实行商业化管理模式,是在职业化管理思想下产生的一系列管理改革。从其产生的外部环境来看,包括政府所受到的经济和财政压力、社会公众对政府信任态度的转变和越来越多的批评、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ReganomicsandThatcherism)对政治的重新审视、私人部门管理经验的传播、国际财务组织如世界货币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Bank)等的鼓吹和倡导、世界资本市场形成与发展等迫使大多数国家重塑(reshape)政府以满足全球化经济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新公共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公共官僚体系内部实现分权化管理,强化预算管理,提高预算透明程度;围绕业务流程将传统正式的、层级森严的官僚体系重组为扁平化、柔性的和更为负责任的组织结构;注重引入私人部门经营管理的经验,以更加商业化运营的模式重塑政府的管理、报告、会计等(Pollitt,1993;Greer,1994;DunleavyandHood,1994)。公共事务管理中实行结果导向(output-orientation)管理,强调公共管理或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竞争机制,包括在公共服务机构之间引入市场和准市场(marketandquasi-markettypemechanism)机制,推行竞争,并确信这些能够促进降低成本和提高责任性。这些措施包括外包(contractingout)、内部市场(internalmarkets)、使用购买凭证而非直接公共资金购买服务(Vouchers)和收费等。
从新公共管理运动发展内在动因看,绩效提升是公共管理改革的核心导向性目标。以英国为例。1968年英国富尔顿委员会(FultonCommittee)提交的调查报告是英国公共管理发展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报告提出了公共管理中文官结构、招募和管理等改革理念。上世纪70年代,英国政府宣称改善公共管理和绩效,开始实行公共管理革命性变革的绩效战略(MetcalfeandRichards,1992)。这一计划的主要贡献包括在环境部(DepartmentofEnvironment,DoE)引入部长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forMinisters,MINIS)和财务管理法案(FinancialManagementInitiative,FMI)(Flynn,2007)。部长信息系统(MINIS)使得环境部内部能够建立任务和目标管理以及管理为完成任务和目标相关的成本。财务管理改革方案(FMI)则主要包括:明确和量化考核指标,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分解职能,划分责任和成本中心等(CabinetOffice,1982)。这些改革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强化了部门的经济责任,为英国审计署开展客观的绩效评价和绩效审计创造了条件,1983年通过的《国家审计法》,正式授权英国国家审计署开展政府绩效(货币价值)审计。因此,经验地看,政府绩效审计本身就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产物(Pollitt,2003)。
政府绩效审计回答如下问题:程序是否被以预期的经济性、效率性和环境影响性运行?是否有方法评估程序效果?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即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主要关注点,这体现在政府绩效审计也关注新公共管理运动所提倡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改革目标。因此,从政府绩效审计产生动因来看,西方福利国家所面临的公共管理困境及由此产生的绩效管理需求,是政府绩效审计产生的社会动因,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绩效改革政策及其制度需求则是政府绩效审计产生的直接动因。如Olsonetal.(1998)认为,政府绩效审计是作为一种新公共管理运动改革的内容出现的。随后,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带动和影响下,政府绩效审计在西方国家得到快速发展(雷达,2004)。
自从其产生之后,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概念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许多国家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念下实施了众多改革(BovairdandLoffler,2003)。然而,新公共管理运动本质是一种市场教条主义(marketdoctrine,Frederichson,1996),强调通过政府瘦身,采取更为有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管理程序和措施,较好地提供服务,以追求公共管理效率。社会个体利益多样化、公共行政的价值追求、公共部门之间的合作需求、管理主体多元化发展等都导致新公共管理运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如Duvleavyetal.(2005)认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分权(disaggregation)、竞争(competition)、激励(incentivization)等三个核心主题题带来了政策灾难。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批评还有,认为新公共管理运动从其理论上更加关注结果(Hunhes,1998;Stranthern,2000),没有关注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Thatcher,1995),忽视了更为广阔意义上的政府管理、政治、社会文化环境(OsborneandPlastrik,2000)。理论和实务界开始关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缺陷,探讨可能的改进措施(Lapsley,2009;Duvleavyetal.,2005;DunnandMiller2007;Osborne2006;Stoker,2006)。
三、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与实践
进入21世纪初,整体政府、新公共服务等诸多反思新公共管理的理论纷纷出现,以至于有学者认为新公共管理已逐渐被后新公共管理所取代(唐兴霖和尹文嘉,2011)。
(一)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观点与实践
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主要代表理论与实践包括数字时代治理(Digital-EraGovernance,Dunleavyetal.,2005)、公共价值管理(PublicValueManagement,Stoker,2006)、新韦伯主义(Neo-WeberianState,PollittandBouckaert,2004;DunnandMiller,2007)和新公共治理(NewPublicGovernance,Osborne,2006)等。
KlievinkandJanssen(2009)探讨了协同政府的实现。协同政府(joined-upgovernment)指的是程序、政策或机构的组织安排的一致性能够使得程序、政策和机构之间相互合作(Perri6,2004)为了保证协同政府服务的提供,政府必须处理宪法、法律和司法系统规定下的碎片化政府的局限性(SchollandKlishcewski,2007)。
Dunleavyetal.(2005)认为,数字时代治理是在重塑(Reintegration)、需求为基础的整体主义(Need-basedHolism)和数字化发展(Digitizationchanges)等三个主题下探索的公共管理改革。协同治理(Joined-upgovernance,JUG)是英国政府重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求为基础的整体主义更加倾向于以公民为导向、服务为导向和需求为导向的公共组织(PollittandBouckaert,2011)。数字时代是与互联网、社会媒体、电子邮件以及其他在线公共部门服务相联系,在研究中时常以电子政府为名称(egovernment)。
Stoker(2006)将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实践称为公共价值管理,定义为在网络治理和核心目标是实现公共价值的网络。与新公共管理运动相比,公共价值管理并不局限于政治,而被认为是整个管理调整。公共价值管理宣称利益相关者和政府官员之间存在的相互沟通和交流能够增加公共服务的公共价值。公共价值管理将焦点放在顾客和承包商之间的长期关系而非仅仅关注契约(AldridgeandStoker,2002)。管理者认识到,只有建立在持续改进基础上,才能使得系统有效运转(Moore,2005)。
Osborne(2006)认为,新公共管理是传统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治理的过渡阶段。新公共治理认为,国家是多元主义的,包括国家治理服务由多元参与主体提供、政策制定是充满多样化的过程,公共治理更多地强调组织间的相互关系(inter-organisationalrelationship),强调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和社会产出(outcomes)而不是传统的强调服务提供的投入和产出(outputs)。
(二)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理论与实践的评述
尽管后新公共管理运动是否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终结,是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替代还是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补充等问题,现时期的理论仍然存有异议(如Vries,2010;Christensen,2012)。从其理论和实践来看,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如下核心价值和理念:
1.强调了中央政府的适度集权。
新公共管理运动以市场化、责任化为导向的分权改革,带来了政府机构管理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带来部门分立引起的部门之间协调性差、公共组织责任缺失等管理低效率问题。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主张中央政府的适度集权,延缓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分权化趋势,通过中央对下属机构的更多控制,统一决策,强化中央政治层的政治处理能力,协调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社会等不同组织,实现对公共管理的整体调度。
2.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了多元化治理。
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不同的理论和实践观点下,都指出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关注公共服务的价值、重新定位中央政府的职责作用、较多地将公司治理原则应用在国家部门管理之中等三个重要的内容。
3.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治理信息共享。
英国国家审计署2001年提交的一个报告中明确指出,协同政府是指将一些公共和私人组织联合起来,实现跨越部门边界的合作以实现共同目标,信息共享是实现协同政府的必然前提。后新公共管理改革倡导通过树立牢固的信息共享理念和创建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等两种途径使信息资源从有限开放到充分共享(曾保根,2010)。
4.后新公共管理运动重视软实力的作用。
后新公共管理改革更加注重培养牢固而统一的价值观、团队建设、信任、合作等,重视在公共部门重建“公共道德”和凝聚性文化(ChristensenandGreid,2006)。如新公共治理理论强调设计和评价稳定的组织间关系,信任和关系契约(relationalcontracts)被认为是核心的治理机制(Bovaird,2006)。
5.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了协同治理。
协同治理是现时期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强调了作为国家治理重要参与主体的政府在国家治理活动中的整体性和效率(王会金和戚振东,2013)。整体政府中相当重要的一点是强调打破传统的组织界限(ChristensenandGreid,2006),后新公共管理运动某种程度上即是对传统新公共管理运动下对政府公共管理行为碎片化趋向的一种克服,强调了整体性和协调性。Osborne(2006)认为,新公共治理相对于新公共管理运动是一个更加强调整体主义的理论,从一个更加综合的整体的角度来理解公共服务的提供。
政府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安排之一,通过设立政府审计促进国家治理实现良治。随着国家治理,特别是公共管理的实践与理论的发展,政府审计也不断发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也必然被打上公共管理运动发展的烙印,这体现在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都呈现出对传统“3E”绩效审计的不同扬弃。如美国审计署(GAO)2011年版的政府审计准则指出,绩效审计的目标具有广泛性,包括评估程序效果性、经济性和效率性;内部控制、合规性(Compliance)和预测(prospectiveanalyses)。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和实践也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四、后新公共管理运动视角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创新
从国内来看,一般认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实践发展缓慢,理论上存在审计评价指标确定、审计标准选择、审计评价结论可靠性等影响和制约绩效审计发展的认识问题,也还存在绩效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绩效改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国家治理改善作用的经验证据尚显不足的问题,绩效审计作用更多地是以“合理化建议被采纳”等语言加以描述。理论和实务界通常的观点认为,总体来说,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滞后于西方国家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如何有效开展政府绩效审计,促进审计服务国家治理成为当前政府审计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政府绩效审计内涵的认识创新
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治理目标和政府审计管理体制的制度安排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审计深度、广度和力度(尹平和戚振东,2010)。从现实含义上理解,政府审计制度安排、政府审计业务类型等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特定国家的国家治理目标,由此,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也应当在特定国家治理背景下加以考察。
上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中的政府绩效管理理念和理论开始引进我国,各级政府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绩效管理实践探索。但是总体来说,我国政府机构的绩效管理多处于自发或半自发状态,尚未在国家层面形成统一的政策和规章制度(陈慧等,2013;蔡立辉等,2013),公共管理绩效理念未深入人心、绩效管理实践发展基础薄弱、科学化水平不高。而政府绩效审计在其技术特性上又是独立地对管理评价,这在客观上从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理念认识、对政府绩效审计结果接受认可程度等多方面制约了政府绩效审计发展。政府绩效审计在各地发展不平衡更为主要的原因,在于对政府绩效审计是以“3E”、“4E”或“5E”等评价为内容的狭义认识,即绩效审计更多地是强调建立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评价指标,选择绩效标准进行评价的程式化操作。
实际上,从国外政府审计的实践来看,政府审计存在三种审计业务类型,一种是针对财务报表的,以鉴证财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既定基础的财务审计,一种是审查有关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等的遵循性审计(或称合规性审计,complianceaudit),一种是开展的资源运用绩效评价和以促进绩效改进为目的的绩效审计。而在我国,即便是在财政预算审计中,政府审计仍然开展的是一种对财政预算活动或预算支出活动的真实、合规性审计,而不是西方国家意义上的财务(报表)审计(即对财政(务)报表发表是否符合编制基础和编制原则的意见)。由此,需要在更广泛的对象范围内来理解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政府绩效审计作为一种审计业务类型,其产生与发展依赖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通过绩效审计改进了公共资金配置使用或公共资源管理使用的价值,另一个是审计机关在完成前述的职能过程中体现了政府审计的专业价值或说其他政府机关不能够加以替代的价值。对于政府绩效审计的认识,应当从更高层次的背景下加以理解和认识,并寻求系统改进策略。
从我国国家治理和公共管理发展实践,特别是政府审计发挥职能作用的业务实践来看,政府审计机关所独立从事的保证程度较高、不以发表财务报表鉴证意见为主、强调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资源配置决策等的促进国家治理水平提高,促进治理结构优化、促进治理环境改善等的政府审计应都属于政府绩效审计范畴,我们把这种相对传统侧重从微观项目角度考察是否属于绩效审计的政府绩效审计观称为大政府绩效审计观。(2)在这种观点下,政府绩效审计更多的表现为政府审计业务类型群,包括不同的具体审计业务实践,具有如下三个特征的政府审计业务即可以认为是政府绩效审计:审计标准具有促进国家治理改善的绩效性特征;是在对比分析最佳管理实践等基础上,提供改善国家治理,特别是公共管理的建议措施;以国家治理主体、过程、结果等系统角度考虑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和审计建议等。依据这种政府绩效审计观,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已开展的政府审计诸多实践都可以归纳为政府绩效审计。
首先,采用有别于合规性事后审计的组织方式进行的审计,如汶川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的跟踪审计,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而非针对资金使用的认定与既定财政会计编制基础进行一致性符合程度判断,审计标准更多地采用管理实务效率标准,因此是一种绩效审计。
其次,政府审计选择特定项目,针对权力运行安全、决策信息等改善国家治理需要的审计也属于政府绩效审计范畴。针对权力运行安全的审计是指政府审计机关开展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判断标准来自于权力运行的安全性、效益性评价等开放性评价或制度或法规或计划,会计原则或会计准则作为判断标准只是占据很少一部分内容,因此属于政府绩效审计。
再次,近年来审计署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开展的各类专项审计调查项目也属于政府绩效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的目的是提供中央政府相对可靠的决策信息。审计机关在信息收集过程中强调了信息真实性,因此提供的不仅仅是可靠性信息,也包括经过自主加工的评价信息,审计机关扮演了鉴证评价和自主提供信息两种角色,因此也是一种广义上的政府绩效审计。
新公共管理运动或后新公共管理运动,更多的是对诸多丰富多样的公共管理改革理论和实践的归纳概括,同样,政府绩效审计也更多的是对政府审计业务类型的归纳概括。随着国家治理实践和理论的发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内涵、外延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和发展。因此,从我国政府审计业务开展来看,除传统意义上的政府绩效审计项目实践外,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实践已有基于组织方式、基于项目选择和基于审计内容的三种绩效审计创新,我国未来的政府绩效审计发展重点应当是对这些实践加以理论研究和规范指导。
(二)政府绩效审计的绩效评价内容创新
国内理论研究和实践,无论是主张延伸性和独立性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多将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作为政府审计机关政府绩效审计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并多从被审计单位资源运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角度,以“投入-管理-产出”的系统模型为基础进行设计,也有主张加入公平性、环境性等评价内容。
从西方国家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实践来看,这种“3E”绩效评价的问题在于:“3E”是建立在分权基础上的单元化政府公共部门或组织运转要求基础上,是以单个组织部门为对象的独立评价。后新公共管理运动认为,这种分权导致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忽视了政府作为一个国家治理参与主体的整体含义。因此,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中,仅仅从一个部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来进行评价可能会存在许多问题,如如何评价不同公共服务提供特别是相互之间具有绩效矛盾的公共部门之间绩效,即一个部门的绩效带来对另外一个部门绩效的降低,如审计是以发现财务违规为绩效目标,而被审计单位则是以规范财务为绩效目标,显然仅仅从单一主体进行绩效评价无法满足整体性政府的绩效改进要求。
国家治理涉及很多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博弈,而在公共管理实践过程中,更多的是涉及多方利益主体的政策制定、执行落实、反馈修正等的持续过程。现代国家多元治理以及政府审计的提供信息和纠正行为的本质,要求政府审计更应当强调立场的客观和地位的独立性。同时,现实社会的复杂性特征、政府绩效审计的政治风险、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局限性等都要求政府绩效评价更多的应当以既有的绩效评价指标为评价内容,而不是主观设计绩效评价指标;应从市场、社会等各个角度选择指标和标准,多维度地开展评价,如评价其被审计单位从业人员价值观、团队建设、信任与合作等,而非开展单一的职能管理活动的“投入-管理-产出”评价。从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价值理念出发,政府绩效审计的绩效评价必须考虑到政府公共产品的供求,集中在服务的实际水平和对顾客需求的满足程度上(HealyandPotter,1987)。同时,作为对整体政府绩效的评价,应当从作为单一治理主体的政府外部角度进行,综合考虑被审计单位协同绩效。如从需要、替代、经济、质量和抵消等角度系统加以评价(戚振东等,2004)。
(三)政府绩效审计的协同审计方式创新
前已述及,与新公共管理运动不同,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信息共享、多元化治理、协同治理等,以改善公共资源配置管理和公共管理绩效。政府绩效审计以审查政府公共资源配置运用的绩效为手段,促进政府绩效管理持续改进,提高公共资源运用效率,从而服务于国家治理。从本质上说,政府绩效审计是对政府公共权力运用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的监督,公共权力主体和运用对象多样化,导致政府绩效审计面对对象范围广、种类繁多,涉及的专业领域繁杂等问题,与此同时,绩效审计信息决策依据的本质特征又要求绩效审计信息有较高的及时性。由此,政府绩效审计开展绩效审计时,应当以协同的思想,整合社会监督资源力量,促进政府绩效审计顺利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协同包括政府绩效审计战略层面、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的协同(王会金和戚振东,2013)。
政府绩效审计战略协同是政府绩效审计发展战略与国家治理战略,与政府审计机关发展战略相互协调匹配。政府绩效审计战略规划是促进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重要管理举措。政府绩效审计战略规划包括确定长期和近期政府绩效审计重点审计事项、审计任务进度安排、审计资源配置与审计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等。政府绩效审计战略规划的制定要服务于国家治理战略目标任务,要求政府绩效审计机关在制定战略规划时,注重从国家治理战略目标、阶段性任务、重点工作、发展趋势等角度,识别国家治理和公共管理领域中的绩效审计需求或重大潜在风险,以防范和控制国家治理和公共管理领域的风险为出发点,规划绩效审计项目,设计绩效审计任务。我国地方政府审计机关实行的是接受上一级审计机关领导的管理体制,因此,地方政府审计机关制定的绩效审计规划在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满足地方政府治理需求发展需要的同时,还应当在纵向上与中央审计机关绩效审计战略规划相适应,能够满足中央审计机关制定的全国绩效审计战略规划发展要求。
政府绩效审计管理协同是政府审计管理协同的重要构成内容。政府绩效审计管理协同是政府绩效审计在年度审计计划、审计项目安排与国家其他监督控制系统、与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治理等协调配合。政府绩效审计管理层面的协同包括政府审计机关绩效审计机构设置与审计人员配置协同、政府绩效审计项目开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治理需求协同、政府绩效审计信息和结果与权力机构、决策部门之间的协同利用等。政府绩效审计管理协同实现依赖于政府审计机关组织机构设置、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人力资源配置、绩效管理等方面能够与绩效审计战略实现、绩效审计项目顺利实施等相互匹配协调,满足绩效审计顺利开展的职责权限、专业知识技能、决策信息提供等需求。如政府审计机关通过建立绩效审计职能处室、建立聘用外部工程、资源环境、金融精算等专家制度,乃至项目外包管理制度,促进绩效审计项目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开展过程中,涉及与司法机关、监管部门、主管单位、绩效评估第三方、中介媒体、社会公众等单位组织协调配合。政府审计机关应当建立相应的沟通协调制度,如建立公共关系管理制度,维系与社会和媒体的良好关系,实现政府绩效审计的参与治理主体协同,以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促进政府绩效审计发展。政府绩效审计管理协同还要求不同的审计机关之间能够通过建立平台,共享信息等实现协调配合,促进绩效审计发展。如政府审计机关利用AO软件等技术平台,共享审计案例与经验,实现不同审计机关之间开展绩效审计中的协调配合。
政府绩效审计操作层面协同是政府审计机关在执行具体绩效审计时,能够在审计取证、审计结果利用等方面,与权力机构、决策部门相协调配合,促进绩效审计信息共享、审计资源整合利用,以及审计结果的协同开发利用。如政府审计机关在开展绩效审计时,可以通过协调主管部门,获取行业部门信息,降低审计取证成本等。再如政府审计机关与中介媒体协调,通过中介媒体绩效审计立项计划,接收反馈信息,从而促进科学有效地制定绩效审计项目等。
(四)政府绩效审计结果公开的创新
政府绩效审计结果利用是政府绩效审计得以最终发挥作用的关键影响因素(戚振东和吴清华,2008)。现时期,政府绩效审计结果公开的研究大都是以委托、信息不对称等理论展开,即从知情权、信息激励等角度主张应对政府绩效审计结果进行公开,但同时,对于审计结果公开后续应用,如审计结果的公众交流与沟通重视不够。从政治学角度的研究结果则认为,社会公众参与国家治理必须是有序的。可持续的民主化更应该是内生的,由国家治理的现实需要和关键参与者的可行性战略选择所推动,并受到经济环境和现有制度条件的约束(徐湘林,2010)。国家治理实践经验和理论都说明,在实现政治现代化的同时保持政治稳定,就必须保持政治参与水平与政治制度化的均衡发展,维系较高层次的政治参与度与政治制度化水平(徐海燕,2011)。由此,现有理论强调了政府绩效审计结果公开的重要性,但同时又强调了审计结果公开必须建立在有序的管理控制之下。
西方国家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和实践说明,社会公众参与是国家公共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如信任和关系契约被认为是公共治理的核心机制。信息透明和公开被认为是培育社会资本的重要途径。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实际说明,还可以从社会资本培育的角度理解政府绩效审计公开。从社会资本培育的角度理解政府绩效审计结果公开,一方面政府绩效审计结果公开是传递政府部门运营管理绩效信息、增加透明度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必须重视政府绩效审计结果公开过程中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现时期一些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公开往往是通过网络等单向向社会公开,很少接受社会反馈信息并据之加以改进。这显然不利于审计机关与社会之间的信任关系和合作氛围的培育。同时,现今还应当通过建立规范的政府审计结果公开制度,强制政府审计结果的公开、透明,避免政府绩效审计结果公开过程中包括结果公开和公开内容等的随意性、无法进行公开责任追究等问题。
一、三种典型公共管理方式综述
(一)等级主义
在公共管理发展的大部分历史中,等级主义的管理方式一直占统治地位。传统上认为等级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但中国关于等级主义的观念似乎要更早。等级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管理理念主要表现在:
1.它是集权、政治权威的行政方式;古代中国儒家学派就是典型的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西方官房学派也强调国家主导型的经济发展,强调政府的积极管理。它们相信一个强有力的集权领导不仅有利于政令统一,便于统筹全局;而且指挥方便,命令容易贯彻执行。
2.组织内部层级结构明晰;组织内部机构与成员均按权力大小依次排列,其职位设计也遵循等级制原则,低级职位要接受上一级职位的控制和监督。
3.注重正式的规章制度;照章办事,即严格依照法律或制度规定的职责、权限、程序和标准办事,它要求人们服从的不是作为个人的管理者,而是作为一种非人格化的秩序和规范。
同时,为了保证公共官员依法和恰当地履行职责,等级主义主张公共管理人员职业化、科学化。
然而这种在公共管理历史上延续最长的管理方式也受到各种抨击,等级主义组织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等级分明的集权结构将政府组织划分为许多层级条块,跨组织层次之间的交流极其困难,体制、结构与运行机制的僵化;(2)表面上高度集权,实际上各地区、各部门往往自行其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腐败的蔓延必将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
(二)个人主义
公共管理信条中另一条庞大的支流是个人主义。在考虑公共管理的问题时,个人主义的倾向最早可以追溯到斯宾诺莎和孟德斯鸠,这种方法也出现在现代经济学家之父亚当·斯密的作品中。个人主义思想在如今成为当代公共管理信条中主流时尚,这不仅因为它与现时代的经济背景和政府价值取向相匹配,而且也是个人主义本身的魅力之所在。
1.个人主义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譬如,倾向于政府中的小部门,而不是大部门,认为政府中的大型机构容易产生低效问题,其原因是远离受益者的群体,会使高层官员获得更大空间来扭曲组织行为。以及个人主义管理根据交易成本理论,认为政府应重视管理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应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应能够主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做出富有成效的反应。
2.个人主义的核心是奖励和激励结构;在个人主义看来,物质性激励结构是公共管理设计的中心环节。根据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的假设,提供公共服务的人一般都被认为是关注自我利益和机会主义的,经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个人的自利可以实现社会的利益。政府组织只要通过精心设计的制度和激励结构,可以改善组织中个人的绩效,以实现官僚努力程度最大化。
同时个人注意还强调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以及强调公共管理需要遵循透明、公开的原则。
个人主义的公共管理在西方各国日趋流行的同时,也遭受到许多批评和指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强调通过公共服务私人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无视公营部门与私营部门的根本差别,盲目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但两者在根本目标上并不相同。(2)个人主义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公共服务的供给,把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完全等同于供方与顾客的市场关系,实际上是把前者简单化。(3)强调对产出或绩效目标进行精确的界定、测量和评估,但政府的许多服务项目,其产出、成本以及绩效都是难以量化的,因而也就难以准确测量和评估。
以及个人注意强调公营部门私有化、目标管理、绩效管理也遭到各种批评指责,但尽管如此,在西方公共行政领域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三)平等主义
平等主义既反对市场又反对官僚制,是以“团体主义”为合作行为的起点或核心组织原则,采取的形式是激进式分权的自治单位。毋庸置疑,平等主义所提倡的团体自我管理、相互控制和面对面责任的最大化等要素对于现代的公共管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1)倾向于建立一种领导权,通过限制任期、轮流任职、对高层人员实行选举和撤职制度、使官员承担组织工作的方式受到控制以避免权力滥用;(2)在一个成员高参与和团体弱管理的结构中,通过参与式民主、激进分权和非正式团体的批评及其对个体的影响,来控制大型的失误和破坏性的权力游戏,从而达到集体的规范。
毫无疑问,平等主义作为公共管理的方法仍然有局限:首先,逃避责任是平等主义自始至终都存在着弊病,团体成员都会争相躲避最不受欢迎的任务,其结果是重要的任务无法完成,同时也无法监督和保证工作的质量。其次,平等主义决策无休止的面对面商谈,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容易导致议而不决,这种耗时、低效又不计成本的做法受到较多抨击。
二、公共管理方式之借鉴
我国政府如何运用适当的方法管理公共事务,实现公共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是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本文认为,以个人主义为主导范式的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显然可以为我国的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1.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
2.新公共管理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打破了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我国行政改革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在加强对提供公共服务的宏观管制的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和鼓励私营部门进入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
3.新公共管理从注重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向注重实际工作绩效,注重提供优质服务的方向发展。我国也应在制定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时,同时考虑如何将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为了更好地解决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切实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构建套科学合理的公共管理硕士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势在必行。
1.黑龙江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公共管理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性差,施工组织中尤其需加强安全管理,强化环保措施,保障人员健康,在此基础上深入优化技术措施提高设备利用率及施工效能,最大化提高产能,避免避重就轻,片面追求产量、效益。慢。尤其是黑龙江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在各方面都很不成熟,所以在人才培养上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学校深入分析,从而切实提高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生的人才质量。
1.1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
黑龙江科技大学普遍把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生人才的培养定位为专门从事公共管理部门的人才。这种定位把硕士生的培养完全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导致他们在就业时可供选择的岗位也少之又少。而一些重点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则是倾向于培养全方位的综合型人才,±吾养硕士生多方面的能力,以至于在择业时可供选择的就业岗位就会很多。该校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定位,不仅在学术上和重点院校没有竞争力,而且在就业的广度上也落后于重点院校,导致我校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生在就业时缺乏竞争力0
1.2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课程设置上,该校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和本 科生基本上趋于一致,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课程设计都是偏向于基础知识的讲授,并没有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虽然设置了公共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但是大部分课程都过于陈旧,已经不再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和当地公共管理部门的需要,从图1中对公共管理硕士对课程前沿性评价的调查中也可以发现,只有20.7%对学校课程的设置非常满意,大部分同学对学校课程前沿性的评价还不是很满意,说明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的应该是复合型人才,而学校安排的课程大都是专业课程,忽略了对硕士研究生的德育方面的教育,使得有些毕业生虽然在学术上有很大进展,却缺乏必要的德育素养,导致社会认同度低。
从对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整个培养方案来看,并未设置对硕士研究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从图2中可以发现,讲授式教学方式占整个教学的70%,而实践式教学仅仅占3.5%,这些调査数据充分说明了我校对于公共管理硕士的培养过于强调理论教学,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而且我校公共管理专业硬件设施相对薄弱,既没有校内实践基地也没有校外实训基地,这些外部条件也导致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差。因此这部分硕士研究生既缺乏创新能力又没有实践经验,导致在就业时缺乏竞争力,往往没有本科生占优势。
由于公共管理专业本身就起步较晚,所以师资水平相对薄弱。对于黑龙江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师而言,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临时进修公共管理专业的课程,所以其公共管理专业的知识相对欠缺。大部分教师可能没有在公共管理相关部门工作过,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往往不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使整堂课下来,同学们感到枯燥乏味,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该校公共管理专业缺乏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少,教师职称评定相对较低,使整体师资力量相对较弱。
2.黑龙江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原因分析
学校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需要对目前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只有在深刻剖析了问题背后的主客观因素之后才能为问题的解决找到出口和方法。
2.1趋同化
克拉克曾经断言:“实施高等教育的最差办法就是把所有的鸡蛋都往一个篮子里装一高等教育最忌讳单一的模式[21。”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公共管理硕士专业的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上都趋于同质化。在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培养学术型人才,而忽略了实践应用能力;在学科专业设置上,盲目追求大而全的课程设置,学科专业无特色。黑龙江科技大学由于基础薄弱,为了增强其竞争力,盲目扩大学校规模,增设一些无关紧要的专业,导致的结果是学校失去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在学术上落后于重点大学,在技术上落后于高职高专院校。
2.2封闭性
公共管理专业作为我们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整个社会、经济的的发展分不开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我们不能人为±也把它们之间的这种密切联系割裂开来。如果公共管理硕士专业脱离了社会,就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需要。然而,黑龙江科技大学在公共管理硕士专业人才培养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完全与社会脱节,在专业设置上没有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设置相关课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不仅会导致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
2.3短视性
黑龙江科技大学由于起步晚、发展慢,所以可能在各个方面都落后于其他高等院校。为了提升自己的办学层次,不惜一切代价搞科研、投入大量资金扩大学校规模。为了迎接评估,学校大量招聘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完全没有根据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的需求招聘相关专业的老师,而仅仅是为了评估只招聘高学历的老师,导致在评估之后,这些老师在学校没有合适的专业开展教学,或者即使他们担任教学,往往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很好地给予学生实践指导。学校的这种目光的短视性,一切以学校的利益为重的思维模式会严重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
3.黑龙江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针对黑龙江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经过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对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对公共管理硕士专业的一系列的改革,能切实提高硕士生的质量,从而使他们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部门服务。
3.1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一个科学合理的目标定位是一个学校的方向标,能指引学校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对于该校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目标定位,应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制定S己独特的办学特色;针对该校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不足,吸取国外和重点高校在公共管理专业方面的优势,不断优化,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发展的独特的培养模式,从而增强他们的就业优势,使他们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部门服务。
3.2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从图1中学生对课程前沿性的评价中可以发现,只有极少数人对学校课程前沿性的设置比较满意,而大部分人都不太满意。所以学校对于公共管理硕士专业的课程应该体现出前沿性。在课程设置上,学校要区别对待硕士生和本科生的区别。应该改变以往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研究生和本科生不同,他们应该学习更深入的研究和接触最新鲜的东西,所以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一定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学生和导师可以一起探讨、研究对新领域的一些看法和见解,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可以进行学术报告。另外,对于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生来说,德育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学校要重视硕士生的德育教育,让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培养历史使命感0。
3.3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思维培养
从图2中对教学方式的调查中可以发现,黑龙江科技大学在教学方式上还是延续以往的以传统式教学为主,学生听,老师讲的方法,但是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所以该校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要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开展创新竞赛,让他们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开拓创新思维。另外公共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所以学校要加强公共管理硕士专业硬件设施建设,比如,开设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只有学生具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从上文对黑龙江科技大学师资队伍的调査中可以发现,该校青年教师的比重较大,实践经验少;学校实验技术人员占整个学校的比重较低,而且正高级的人数仅仅有一人,导致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学校应该引导教师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水平;对于实践经验少的老师,应该定期安排他们去公共管理相关部门参加培训,通过定岗工作,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还可以安排优秀教师去国外学习,然后开展"出国留学教师经验分享及国外课堂教学模式借鉴”活动,这既能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也能优化学校公共管理硕士生的课堂改革w。另外,可以安排公共管理部门的优秀人员担任有关实践课程的指导,切实提高学校的师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