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低碳经济时代

低碳经济时代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5 16:32:3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低碳经济时代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低碳经济时代

篇(1)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及高效益等特征,其能够以较少的能源消耗来获取更大产出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生态旅游则属于低碳流放,即是在旅游过程中有效的实现低能耗和低污染,是环保旅游的一种深层次体现,同时也是一种以生态文明可持续性和可持续性旅游为基础的一种旅游模式。因此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来发展生态旅游,这对我国旅游经济的提升及环境保护的实现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低碳经济时代生态旅游内涵 

随着当前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能源和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制约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恶化,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即通过利用技术、制度和观念等的创新来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经济时代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即采用低碳的旅游方式来实现旅游区内的节能减排,从而提高旅游产业的升级及全面提升旅游业的整体效益。当前对于生态旅游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在生态旅游中更强调旅客在旅游过程中保证原有生态的完整性,即通过旅游生产低碳化、旅游消费低碳化及旅游产业低碳化来促进低碳经济时代旅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时展生态旅游的措施 

低碳经济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的。低碳经济实质是通过有效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来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在低碳环保理念下发展旅游产业,打造绿色出行、绿色旅游,不仅可以实现旅游成本的节约,而且有利于能源消耗量的降低,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当前低碳经济时展生态旅游,需要及时转变现有的旅游模式,扭转一些不良风气,加强旅游智能化发展,提高运行的效率,同时将节能减排技术全面引进旅游产业中业,降低碳消耗量,从而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政府需要加大力度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在当前低碳经济时代,在旅游中应树立低碳出行理念,将低碳环保用到实处。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在加大支持的力度,在做好宣传教育的同时,还要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做为生态旅游的支持和引导,做好各方面的规划和协调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低碳旅游的发展目标,做好对旅游企业、旅游景区和旅游者的引导工作,利用低碳旅游的理念来达到旅游过程中低能耗及低排放的目的。同时还要创建和发展绿色环保旅游企业,使旅游企业能够充分的利用新能源,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环保部门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示范工作,以此来改变传统企业发展观,在旅游地开发低碳环保景区,使旅游者能够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构建管理制度,规范低碳旅游发展。为了促进低碳经济时代的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构建低碳发展经济战略,从而促进低碳化生态经济的发展: 

构建低碳经济的组织机构与战略规划,为了实现生态旅游的低碳化,需要以旅游行政管理机关以及旅游相关协会为主体,从而构建多层次的旅游发展组织结构,将减排的目标层层分解,并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的目标,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采用低碳认证制度,对旅游景区内的旅馆、娱乐以及交通运输等产业实行低碳认证,并且采取严格的评定分级,保证旅游产业消费符合低碳标准。同时需要选择低碳产品,提升旅游企业的低碳意识,不断的推进旅游产业的低碳标准建设,从而实现旅游消费、旅游运输等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建设,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加强教育宣传,引导低碳旅游消费。低碳时代的生态旅游的低碳发展,首先需要以低碳意识的推广为前提,从而对生态资源进行重新评估,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重要作用,更好的发挥出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旅游消费是旅游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应该采取多种方式,不断的推进低碳旅游消费,从而减少消费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促进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 

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陶瓷;节能减排

1前 言

令世界瞩目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之后,环保理念及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节能、新材料的应用等都成了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刚刚开幕的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上,就利用了大量低能耗、可再生资源及环保型新材料,如用废弃牛奶盒制作的2000把嘉宾座椅、用再生纸制作的节目单、节目册和手提袋、低能耗音响和LED大屏、清洁无烟焰火等,所有这些,无不向人们昭示着低碳经济时代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为迎接低碳时代的到来,中国政府曾高调宣布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此举意味着将对高耗能产业展开新一轮大整顿,对于高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的陶瓷行业来说,无形中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2陶瓷生产的低碳化

有关专家表示,广东发展低碳经济,制造业是重点,只有实现了制造业的低碳化,广东低碳经济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而要实现制造业的低碳化,一要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产业技术;二要尽快出台低碳经济发展路线图等的实施原则和操作细则;三要积极开展低碳试点示范,争取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取得率先突破;四要更新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形成绿色消费的生活氛围。

事实上,实现陶瓷生产的低碳化是完全有可能的,从资源方面,我们可以更多的采用废弃物资源来代替天然资源,或者减薄抛光砖的厚度以降低矿物资源的消耗;从燃料来说,也可以采用节能减排技术,包括提高窑炉保温的效果、余热利用等,还可以更多地采用清洁能源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3低碳时代陶业新课题

中国建筑陶瓷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全球最大的建陶生产国,无论在产量、研发、配套产业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与此同时,陶瓷行业对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陶瓷的传统生产方法必须消耗天然矿物资源,消耗煤炭、石化能源,同时排放出高温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因此,通过技术更新,实现陶瓷生产低碳化的目标就成为科技工作者在新形势下的新课题。

3.1 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化

据统计,2009年我国瓷砖的产量近60亿平米,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二,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能源的同时,对环境也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国家有关部委正联合大力淘汰落后产能,陶瓷工业通过技术升级而促进产业升级的步伐也将加快。

陶瓷产业的污染主要来自燃料和生产流程中,从这两方面着手研究新型节能技术与开发相关产品是切实可行的。以新中源集团为例,采用节能新技术后,每年可以节约9000t标准煤,大约占全年总能耗的30%。在生产工艺的改进方面,新中源集团研发的无机合成板材不需要烧制,直接利用废渣等材料制作,不仅可以降低能耗,也可以充分利用废物,起到节能环保的双重效果。

以规格大、质量轻、厚度薄、节能环保等为特色的大规格建筑陶瓷薄板,由于使用了创新工艺,该产品在保持传统建陶各项性能的同时,将厚度削减至传统瓷砖产品的三分之一,单位面积建筑陶瓷材料用量可降低50%以上,节约60%以上的原料资源,降低综合能耗50%以上。

瓷砖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诸多的固体废料,如何循环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放,无疑是低碳经济绕不过的坎。如利用抛光环节产生的废渣开发轻质保温瓷砖;将次废品进行深加工作为主打产品的配套产品;将无法再加工的固体废料作为水泥砖等建筑产品的粗骨料、添加剂等,都是降低碳排放的可行之举。

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和节能环保观念的深入人心,很多企业都推出了节能减排新技术,加快了对能源、资源利用最大化的节能减排步伐。佛山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从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类型占总投入比例分析:投入资金最大的是窑炉改造项目,占67.57%;其次为余热余压利用项目,占13.08%;电机系统节能占8.27%;能量系统优化占5.08%;节约和替代石油占5.85%。2008年平均每吨墙地砖产品综合能耗为264.68kg标煤,与2007年的278.4kg标煤相比,节约能耗4.9%。

佛山陶瓷清洁生产产学研联盟研发的“陶瓷行业清洁生产共性技术”,解决了陶瓷行业在余热利用、粉尘和废气处理、废渣处理等五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其中,“辊道窑余热管屏式梯级利用”技术已在新明珠、欧神诺、金意陶、强辉陶瓷推广应用,综合节能达到15%,相当于每条生产线每年可节约标准煤900t;“固体废料循环利用技术”已在溶洲建陶工厂外墙砖生产中得以应用,瓷砖中废渣掺入量达到70%。此外,内墙釉面砖抛光废渣利用也突破瓶颈,广东宏陶陶瓷有限公司的“陶瓷抛光废渣循环利用新技术”项目,在内墙釉面砖生产中使用18%的瓷砖抛光废渣等作为原料获得成功。

3.2 开发低碳产品

近年来,建陶企业不断在新产品研发上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开发出低碳产品让人耳目一新。

(1) 瓷砖薄型化

目前市面上的大规格陶瓷砖厚度一般都在10mm以上,大规格瓷片也在10mm左右,而大规格抛光砖厚度则超过14mm。如果瓷砖厚度由10mm降到8mm,按目前我国墙地砖60亿平米年产量计算,瓷砖减薄了20%,则每年可节约原料2400~4000万吨,同时每年的综合能耗可减少约102亿kg标准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可观,瓷砖的薄型化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2009年行业标准《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和《陶瓷板》国家标准的相继实施,也从政策角度向行业传递了陶瓷砖薄型化已成为一种趋势的信息。

薄砖是对瓷砖进行适当“瘦身”,让瓷砖减薄。在不影响瓷砖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瓷砖厚度减少到6~10mm,从而降低瓷砖在生产制造中对资源、能源的消耗量,减少运输成本,同时还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荷载,实现环境友好。薄砖利用现行的生产设备及工艺便能生产,其在理化性能方面与普通瓷砖没有太大的区别,可以替代目前的瓷砖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

陶瓷薄板是一种利用全新工艺生产的陶瓷类装饰材料,它与“陶瓷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其厚度最薄的还不足3mm,对资源的消耗不到陶瓷砖的一半,碳排放量自然大为降低。蒙娜丽莎是国内陶瓷薄板的先行者,一经推出,就在行业内引发了一场节能减排的风暴;此外,还有海棠企业推出主打低碳牌的BOBO薄板。陶瓷薄板在吸收现有陶瓷生产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产品结构,在现有传统陶瓷机械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创新与升级,目前已经能实现大规模产业化。从国内外瓷砖的发展方向来看,大规格薄板将是陶瓷低碳的重要途径。

(2) 瓷砖轻质化

瓷砖的减轻不仅可以通过减薄来实现,还可以通过改变瓷砖的内部结构来实现。目前轻质砖是采用陶瓷生产废料为主要原料,通过加入特殊的发泡材料,在高温下烧制而成的一种具有陶瓷性能、比重在1.5g/cm3以下的新型装饰材料,有的比重甚至在1g/cm3以下,如蒙娜丽莎的QQ板,比重只有0.7~0.95g/cm3,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这种轻质砖不仅因为质量轻能有效减轻建筑物的荷载,更由于其比重小和多孔结构而具备隔热、隔音、吸附等特殊的功能,特别适合于建筑物的内外墙体装饰,且节能降耗,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轻质新型建材与同类产品相比,单位面积建筑陶瓷材料用量降低50%以上,节约60%以上的原料资源,降低综合能耗50%以上。经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检测,主要性能指标如平均吸水率、破坏强度、平均断裂模数、抗冲击性均达到或超过国家相关标准,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外墙装饰工程、商业空间装饰工程、家庭空间装饰等,还可以作为防火、隔音、隔热等场合的功能材料,应用于车站及会议室等场所的天花系统及墙壁,长期保持稳定的防火、隔音、隔热功能。2009以来陆续面市的轻质砖包括欧神诺的轻质砖、晶立方及蒙娜丽莎的QQ板等产品,在抛光砖的废渣循环利用上取得了突破。

(3) 利用废渣生产陶瓷

如今越来越多陶瓷企业加入到利用废渣生产陶瓷产品的行列,看中的是废渣利用的成本优势,目前陶瓷原矿价格每吨达70元,而陶瓷废渣的收购价每吨仅25元,加上精加工费用,废渣变成生产原料每吨成本才50元。用这种废渣做成的轻质砖和保温砖,预计比普通外墙砖价格高20%左右。由于使用废渣生产的产品得到中高端楼盘、重点建设工程使用客户的认同,甚至反映质量更好,无疑是对废渣利用的充分肯定。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资源,也减轻了对环境的危害。

抛光工艺中抛下来的废渣最初呈现各种片状,有大有小,若将其粉碎成粗砂大小颗粒,再研磨成粉,就可变成制造原料。一片厚10mm的抛光砖,一般约需抛掉0.6mm的厚度,抛光废渣约占6%。专家估计,若按我国每年建筑陶瓷产品总重量为1亿吨计算,含固体废料在内的陶瓷废料近千万吨,其中抛光废渣超过300万吨。目前中国建筑能耗的排放量已经达到25%,而在同样的温差下,用陶瓷废渣制成的保温砖的隔热性能是普通瓷砖的四倍。由于本身可以使建筑节能,而制作的原料又有一大部分来自废渣,保温砖的生产过程和产品本身都符合了低碳经济的要求。

3.3 实施低碳认证

低碳产品认证,是以产品为核心,在产品的整个生产和销售的链条上,都采取低碳的过程和模式,以最低的能耗生产出最优质的产品来。低碳产品认证是政府用半强制化的政策措施推动企业以创新为手段,努力开发低碳产品技术;以产品为导向,引导全社会消费者向低碳的生活模式转变。对产品进行低碳标准的认证,该认证将在产品包装上有低碳环境的标识,以此大力推动国家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及快速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近几年来,英国、欧盟国家、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已进行了很多产品的低碳认证。2004年,德国有环境标志的产品就已达4000多种,占全国生产产品的30%以上,日本有环境标志的产品达2500多种。由此可见,实施低碳认证将是适应低碳经济时代的一个迫切需求。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营销模式;生态环境

为了保证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联合国在《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了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同时,在后续的相关文件和条例中提出了低碳经济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关要求,可以加深对低碳经济的相关内容的理解。技术上的创新、产业升级、管理制度的创新、清洁能源开发技术的突破等方面,客观地表现了低碳经济对于不同国家整体的发展的积极作用。结合低碳经济的相关理念,通过采取相关的措施能够降低人们对于石油、煤炭等非再生资源的依赖程度,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带来有效的战略思想。企业在开展自身社会经营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需要意识到生态效益的重要性。

1低碳营销模式的内涵与衍生

1.1低碳营销模式的内涵

根据联合国最初提出的有关低碳经济的相关理念,能够发现低碳营销模式的内涵主要是强调企业在进行社会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利用制度或者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减少能源消耗,为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出必要地贡献。低碳营销模式突出了环保的理念,通过相关的措施使得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平衡,间接地提高了企业综合的市场竞争力。

1.2低碳营销模式的衍生内涵

企业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将低碳经济理念通过有效的方式融入到了具体的经营活动中,增加了自身整体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企业的低碳营销模式的衍生内涵主要是指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要保证生产效益的增加,也需要做好相关的环保工作,减少对于环境安全的影响。同时,更加强调了如何提高资源的最大利用率,激发消费者的绿色需求。以相对合理的成本支出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将低碳营销模式放在战略高度方面,以绿色营销的方式刺激人们的消费。这种营销模式的衍生内涵更加强调了企业的生产流程、生态环境建设、消费者的绿色需求之间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平衡才能够达到效益最大化的最终目的。这对企业的战略投资带来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发展低碳营销的必然性

低碳经济最初只是一种科学的理念,具体的实现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但是,随着各国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低碳经济的模式已经遍及了全球各个国家的不同行业。企业为了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主动地采取低碳营销的方式开展各种经营活动。发展低碳营销不仅适应了时代的要求,也是企业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举措。这种营销方式运用的必然性主要体现在:①适应了当前形势整体的发展要求。做好低碳营销的相关工作,需要企业通过采取相关的措施达到低碳经济的整体要求。制度上的创新、技术上的突破等手段,都是企业低碳营销模式的具体体现。低碳经济的理念改变了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片面认识,促使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的过程中必须突出低碳经济的相关特色。当前形势影响下,消费者环保理念的增强,客观地决定了企业利用低碳营销的方式开展相关的经营活动的必要性;②适应了全球经济环境稳定的相关要求。结合当前全球经济环境的整体发展状况,资源的短缺是制约各个国家发展的客观影响因素。为了保证生态环境的安全稳定性,不同的国家利用低碳经济的相关法规约束企业的投资活动。而企业采取低碳营销的模式扩大自身的经营范围,整体上与全球经济环境稳定的相关要求是相吻合的;③适应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利用低碳营销的方式拓宽自身的业务范围,在满足时代要求的同时突出自己的经营理念,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充分地发挥出了低碳营销模式的巨大作用,不仅有利于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为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增加带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3低碳营销模式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1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得到一定的控制

通过采取低碳营销方式,企业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采取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得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得到了一定地控制。资源的大量消耗,使得温室气体的排放逐渐地加大,间接地为环境安全带来了严重地威胁。而企业利用低碳营销模式的作用开展自己的业务活动,减少了资源的消耗,降低了环境污染的几率,使得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得到了一定地控制。

3.2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增量惊人

低碳营销模式在推广的过程中,时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其中,由于化石燃料燃烧使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地增大。严重威胁着整体的生态安全。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为环境质量加强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些由于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所带来的影响,间接地为企业低碳营销模式的应用带来了机遇,客观地体现出了低碳营销的适用性。

3.3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巨大压力和困难

由于大多数机动车辆在使用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非可再生资源,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始终维持在一种较高的层面上,间接地加大了环境的承载压力。同时,由于低碳经济所涉及的技术还未真正地走向成熟的阶段,导致这种理念在推行的过程中面对着很多的困难。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意味着需要更多较为先进的技术,也需要相关的行业拥有更多成熟的管理机制。但是,当前形势影响下,这些方面的工作无法真正地落实到位。因此,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依旧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

3.4发展低碳经济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面对不容乐观的环境形势,我国在相关的政策中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强调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及时的调整工作思路,注重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客观地体现出了保护环境的先进理念。而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求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碳排放量,实现经济效益的增加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一致的最终目标。同时,也需要提倡消费者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做到绿色消费。这些方面的相关内容客观地体现出了发展低碳经济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4低碳营销模式的实现路径

4.1在全社会形成低碳消费价值观,渗透低碳发展思想

为了使低碳营销模式能够真正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全社会所有的消费者与相关的企业能够间接地形成低碳消费价值观在具体的行为中慢慢地渗透低碳发展思想。这样的举措能够使低碳理念深入人心,真正地将有关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工作落实到位,为低碳营销模式的实现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4.2建立绿色核算体系,通过相关措施引导低碳消费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低碳理念逐渐渗透到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建立绿色的核算体系。这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客观地体现了企业的生产机制是否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相关行为提供了必要地指导,促使企业在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考虑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同时,社会各行业在运用低碳经营模式开展社会经营活动时,应该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引导消费者进行低碳消费,为自身的品牌效应推广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4.3从产品低碳化出发,利用企业部门连接作用同步推进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

低碳营销模式是社会各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实现该目标需要生产企业能够从产品低碳化出发,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步地推进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企业未来的生存竞争中能够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将低碳营销模式的相关工作真正地落到实处。

5对低碳消费观念的推广思路

5.1社会舆论宣传

低碳消费观念的逐步实现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社会不同的生产企业或者管理部门能够做好有关低碳经济的相关工作。利用社会舆论宣传的方式,能够使低碳消费观念深入人心。主要在于:①社会舆论的影响范围广,覆盖面大,能够为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带来积极的引导作用;②社会舆论宣传能够使所有的消费者真正地意识到低碳消费的重要性,为低碳消费理念的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5.2相关政策支持

低碳消费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企业在做好低碳经济的生产作业中,需要考虑自身的成本费用。这也客观地决定了相关的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和推行更多的政策,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只有这样,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才能生产出更多的绿色产品,进而使更多的消费者能够真正地树立低碳消费观念。政策的支持是保障企业开展低碳消费经营活动的有效措施。

5.3一系列制度建设

为了扩大低碳消费观念的影响范围,需要充分地发挥出制度建设的作用。通过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的制度,能够使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更好地约束自身的行为,为低碳营销模式的实现带来积极的影响。科学合理的制度是低碳消费观念推广的可靠保障,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做好制度建设的相关工作,能够为低碳消费创造有利的环境,促使更多的消费者能够真正地做到低碳消费。

6结语

通过制定相关的措施体现出生态环境建设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企业将自身的生产效益与生态效益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的过程中,做好维持自身与自然生态平衡的相关工作,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同时,低碳消费观念的推广需要通过相关的措施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人们能够从本质上意识到低碳消费的重要性。

作者:宋春雷 李冰 单位:佳木斯大学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中国;低碳经济;对外贸易

中图分类号:F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5-0103-02

一、低碳经济对中国对外贸易意味着巨大的挑战

面对日趋严重的气候变暖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世界范围内向低碳经济模式的转变必然会引发国际贸易领域的新调整,贸易大国和贸易弱国的双重身份使我国对外贸易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首当其冲。

(一)发达国家在低碳领域的具体行动直接阻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007年,英国政府成立碳基金,向企业推广使用碳标签。碳标签是指将产品生命周期中温室气体排放进行量化,以标签形式告知消费者,鼓励其选择低碳产品。英国Carbon Trust 调查显示,50%的消费者希望了解所购买产品的碳足迹。可以预见,加注了碳标签的商品更易进入国际贸易领域,即碳标签正从公益性标志变成商品的国际通行证。由于我国国内落后的技术水平,生产过程中会排放较多温室气体,在出口目标市场上不具有竞争优势。更令人担忧的是,低碳型生产方法需要较高的研发投入和较长的研发时间,短期内难以实现突破,我国产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2009年,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授权政府从2020年起对因拒绝减排而获得竞争优势的国家的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鉴于发达国家先进的低碳技术水平,碳关税的提出对其产品出口几乎没有制约,碳关税实质上为针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政策。如果碳关税真正实施,中国将成为主要纳税国。根据GTAP8.0数据库模拟求解计算,当欧、美、日同时征收碳关税时,中国进出口额将下降2 412百万美元,贸易条件恶化0.324%,对我国贸易将产生相当不利的影响。

(二)发达国家借口全球变暖问题加重中国的减排责任

近年来,国际舆论普遍将中国定性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我国因此被推上减排的风口浪尖。但深入分析中国如此高碳排放的原因,就会发现中国被赋予了过多的减排责任。据联合国报告,从1850年开始计算,美国与西欧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占全球的29%和27%,而中国不到8%。但发达国家无视其挤占发展中国家未来发展空间的事实,试图让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承担巨大的减排压力。国际贸易使得生产和消费分离,而目前碳排放测算采取“生产者责任体系”,我国排放总量中出口隐含的碳排放比例较高,如果除去这部分碳排放,我国的碳排放水平要低于很多发达国家。最后,发达国家将本国的夕阳产业(大部分为高碳排放生产线)转移出去,然后通过进口满足本国发展需要,因而将相当多份额的碳排放巧妙地转嫁到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如果发达国家一味对中国的高碳排放进行责难,实际上是有失公允的。

二、中国应对低碳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策略

(一)理性对待低碳全球化

尽管短期来看低碳经济给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带来巨大挑战,但其作为一种具有包容性增长的生产方式,与中国经济转型、贸易升级具有相当大的切合性。通过进口低碳产品来降低高碳产品的生产规模能有效推动我国走上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进口先进低碳产品后,如果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摸索、了解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直至能够用较低的损耗产出较多的高质量产品,不失为一条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捷径。

(二)推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长期以来主要以代工、接包等加工贸易“低环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位置。为增强我国在低碳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促进我国产业由高碳向低碳模式转型,推动其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为完成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和政府要共同为低碳化助力。为改进现有生产工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企业可以向外转移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集中力量开拓知识、技术密集型等符合低碳要求的产业。另外,企业可以通过投资发达国家技术公司、并购目标企业等方式整合利用其成熟的技术、完善的管理体系和丰富的创新资源,解决我国产业升级急缺的高端要素问题。由于低碳排放属于经济外部,单靠企业进行自主自发的调整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应的科技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支持产学研联盟进行协同创新,加快突破一批基础性、公共性技术难题,逐步减轻我国低碳产业受制于国外知识产权的状况。此外,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等手段加大对低碳产业的扶持力度,使竞争优势向低碳产业集中。

服务业被称为“绿色产业”,为走上低碳道路,中国应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我国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引导高等院校设立与服务贸易相适应的学科,开展专业教育。为保证服务贸易持续发展,我国要在借鉴发达国家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特色法律法规。此外,我国可以将20世纪90年代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的成功经验运用到此次服务业国际转移中,加大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力度,推进服务业和低碳经济的良性互动。

当前,美国、欧盟等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均设立更为隐蔽的贸易壁垒保护本国产业,通过碳关税及其他非关税壁垒来抵消我国产品的竞争优势。而短期内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仍对出口商品结构具有刚性约束,出口商品结构调整以适应低碳要求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如果我国过分依赖美国、欧盟等市场,妥协于以碳排放名义新设的贸易壁垒,那么低碳产品的缺失就会使我国对外贸易受到严重打击。因此,我国应积极开拓新兴贸易市场,尤其是那些与我国发展进程相近、对进口产品设置较低低碳技术门槛的发展中国家,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创造机会。

(三)参与低碳规则的制定

碳关税、碳标签这类单边贸易措施已偏离最初的减排设想,而成为发达国家打压发展中国家经济与贸易发展的筹码。以美国、欧盟为首的发达国家试图借助低碳经济浪潮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制约发展中国家在能源、劳动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从而将在“高碳经济”发展道路上高速前进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远远抛在身后。为维护国家利益,我国要积极参与相关气候问题谈判和低碳规则制定。首先,我们要明确阐述发达国家借由气候问题要求发展中国家牺牲发展权来减排的危害,为低碳模式对我国经济、贸易带来的不利影响争取缓冲期,保证我国由高碳模式向低碳发展平稳转型。其次,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我国可以向发达国家表明:就全球减排温室气体协议而言,如果没有发展中国家充分参与,任何协议都不可能真正有效。同时,我国要与广大发展中国家联合,通过集团方式增强与发达国家谈判的力量,为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占据战略制高点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 施用海.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J].国际经贸探索,2011,(2):4-6.

[2] 黄亦薇.低标签、碳足迹:我国国际贸易持续发展的新门槛[J].现代商贸工业,2011,(1):11-13.

[3] 谢守红,薛红芳,等.低碳经济与国际贸易转型研究综述[J].世界地理研究,2013,(2):159-164.

[4] 陈武,李云峰,等.中国低碳发展的国际比较:世界贸易格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7):86-89.

[5] 叶华光.低碳经济与对外贸易的互动机制探讨[J].环境经济,2010,(5):54-59.

[6] 董展梅.我国出口贸易的低碳化发展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1,(9):153-156.

[7] 张庆彩,卢丹,等.国际贸易的低碳化及我国外贸突破高碳锁定的策略[J].科学管理研究,2013,(6):111-114.

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建筑企业;发展策略

以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为标志,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低碳经济”、“低碳发展”等一系列新概念应运而生,通过低碳生产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由于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各行业中的耗能大户,各国政府纷纷制定引导低碳节能建筑生产和经营管理方式的政策。在低碳经济时代,怎样保持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愈来愈关心的社会问题。

一、低碳经济与建筑行业关系

低碳经济与建筑行业的关系极为密切,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均将建筑行业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每年新增建筑面积为16~20亿㎡,建筑消耗和能耗占了全国能源消耗的约30%,传统的建造方式给社会带来高能耗和高消耗的问题,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毫无疑问,建筑行业必须加快发展低碳模式,直接或者间接地降低能源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成为低碳经济时代的中流砥柱。建筑企业在建筑业整个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更应该切实履行低碳经济的职责,要制定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策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低碳经济时代建筑企业发展策略

(一) 转变经营理念

低碳经济的提出导致了建筑业的理念的深刻变革,尤其是建筑产品,低碳建筑应运而生。从此人们对建筑业发展和建筑产品有了全新的认识,而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认知力和接受力将构成建筑业低碳经济力形成的原始推动力。对于企业来说,要转变低碳经营理念。经营理念是企业运作的灵魂,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策略,在低碳经济条时代,如果没有经营理念的转变,就不可能有行为方式向适应低碳经济要求的转化。首先要提高低碳经营意识,必须从行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发展低碳建筑的重要性,进而提高低碳经济意识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并把其放在日常管理中的重要位置,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加以落实。其次在企业经营发展观上,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开发建设项目中,以低碳建筑设计、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低碳环保建材、资源回用技术、绿化配置技术等低碳技术为主导,针对建筑物全寿命期中的各个环节,全方位体现“节能环保”的基本理念,提高建筑的功能、效率与舒适性水平。

(二) 优化制度管理

低碳经济时代,建筑企业应对已有的制度管理体制进行优化,特别是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制度,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ISO系列管理体系中的ISO14000,主要是针对环境保护进行的管理制度设计,应该成为在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范本。当前很多建筑企业都进行了ISO14000管理体系认证但在管理中并没有实现低碳化,环保化。这些主要是由于各管理层的执行力不足造成的,所以应该落实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结合本企业的特点,修编相应的管理文件,要根据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的新要求,整理修改企业相应的管理文件,并结合实际水平,重在提高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这是提高企业适应低碳经济要求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第二,要加大相应管理制度的执行力,管理制度不能是一纸空文,要加大宣传,贯彻,才能使其发挥出约束力。真正实现企业管理目标是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一定要贯彻落实到相应的基层班组,这是建筑企业加强管理实现经营目标的重心。

(三)变革生产方式

传统的建造方式带来了高能耗和高消耗,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样的发展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今全球经济低碳化发展的需求。装配式绿色建筑是工厂化生产、标准化作业、质量保证率高,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战略,解决了传统建筑生产方式存在的能耗高、资源消耗大、建筑业科技含量低及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并且大大提高了建筑业的生产率,它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大趋势。建筑企业应以此为发展导向,逐渐变革生产方式,向装配式绿色建筑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市场集中度,推行企业重组、强强联合,将设计、施工、勘察及咨询类企业进行产业重组,形成纵向一体化完整产业链,逐渐向集约型、资金技术密集型迈进,真正实现建筑业的低碳化生产。

(四)践行绿色施工

建筑企业是以项目为载体,项目是其实现经营活动的主要区域,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施工阶段是碳排放的主要阶段,低碳经济时代,建筑企业必须践行绿色施工,在项目管理上贯彻“四节一环保”的要求,不断提高项目节能减排水平,确保实现绿色施工整体目标。绿色施工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绿色施工目标控制。建设项目随着施工进行,必将对原先预定的绿色施工目标实现产生干扰。为了保证绿色施工目标顺利实现,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在实际控制过程中,可将绿色施工目标进行分解,并定期将实测数据与目标值进行比较,当发现偏离时,及时予以纠正,实现PDCA循环控制管理,将控制贯穿到策划、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之中,直至目标实现为止。

2.绿色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绿色施工整体目标能否实现。绿色施工现场管理应包含的内容有:①明确绿色施工控制要点。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将绿色施工方案中的绿色施工控制要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和交底,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②制定管理计划。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绿色施工管理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相互间、现场与外界间的沟通交流方式。制定专项管理措施,加强一线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③监督实施。对绿色施工控制要点要确保贯彻实施,对现场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详细的记录,分析未能达标的原因,提出改正及预防措施并予以执行,逐步实现绿色施工管理目标。

三、 结语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建筑企业应审时度势,采用低碳发展模式,做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这是建筑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无论是战略制定还是战术落实,无论是现实经济效益还是长远目标的实现,“低碳经济”之路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陈东平,安娜. 建筑企业低碳竞争力相关影响因素及其提升措施研究[J].中国外资,2012(12):102-103.

篇(6)

摘 要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这对我国传统外贸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关键是我们能够认清现状、恰当应对。本文从对低碳经济及我国外贸的正确认识出发,探索了我国外经贸面对低碳经济时代到来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国际贸易 外贸 绿色产业

低碳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的经济模式,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代表着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是最具潜力的经济发展方向,涵盖了几乎所有的产业的领域,被称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

一、正确认识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

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第一,低碳经济是世界性的革命。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当前这种过度消耗能源资源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发展低碳经济,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低碳经济给人类带来的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价值观念、发展模式、生活方式的革命。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低碳理念将渗透到我们周围的每一个角落。

第二,在原有的劳动力、资本、技术、自然资源等要素之外,由于又要多出了一个碳要素,各国在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也会发生转化。相对来说,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技术上占有领先地位,因而希望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占据未来国际市场竞争制高点,而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就不那么幸运了,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粗加工比重大,耗能多,污染大,要在短时间内一下子大幅度削减碳排放量,无异于令其退出国际分工。

第三,在低碳经济这顶大帽子下,各国对碳关税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许多国家特别是近些年来已然丧失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发达国家,以限制碳排放为名征收碳关税则有可能成为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号借口。2009年3月17日,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称,如果其他国家没有实施温室气体强制减排措施,那么美国将征收碳关税,而美国众议院在2009年6月26日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就包含了有关碳关税的条款。前不久,法国也提出,从2010年开始,对在环保立法方面不及欧盟严格国家的进口产品,将征收碳关税。

第四,随着未来碳排放权交易的日益扩大,碳排放权有可能像劳动力、资本、技术、自然资源等其他要素一样跨国流动,甚至还会更加自由地流动。由此,很可能替代一部分货物贸易。此外,随着碳要素附着于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在国际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上,有可能出现碳排放权的稀缺性差异,一些缺少碳排放权的环节有可能成为产业链上的“死结”。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国际产业链条面临着新的一轮重构机缘。

第五,低碳经济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发展低碳经济我们需要克服许多挑战,同时低碳经济也是一座尚未开采的富矿,有待于我们好好开发。随着低碳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广泛应用,低碳经济有可能和互联网经济一样,带动全球新一轮发展,创造一个新的经济奇迹。在这场世界性的革命中,处于世界市场最前沿的广大外经贸企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需要我们未雨绸缪、及早应对。

二、我国外贸及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传统对外贸易发展模式是出口导向型,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我国出口产品集中在低技术、高耗能、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上。这些出口项目在推动地方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同时,也以跨国投资形式将大量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环境污染密集型、能源耗费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

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所占比重约为7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0个百分点。据统计,我国现在每百万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数量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我国一吨煤产生的效率仅相当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高投入、高消耗必然带来高污染和低效益。而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人均储量分别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7.86%、1.02%和6.34%。目前,中国已近1/3的国土被酸雨污染。

三、我国外贸应应对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的策略分析

面临势不可挡的低碳经济时代,我国的这种外贸方式显然是不可持续的,这就需要我们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外贸策略。

第一,发展低碳经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关键因素,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是实施的主要形式。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要立足国情,充分利用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中国外贸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调整目前技术含量、环保标准和附加值都比较低的出口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在保持出口贸易适度增长的同时,更加重视优化出口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靠转变出口增长方式来承按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压力。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一定时期对缓解就业压力仍具有较大的作用,抓住服务业市场开放的契机,充分挖掘高素质人力资源创业优势,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

2.积极推进绿色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推行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绿色消费理念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中已经形成,说明国际绿色消费品市场上存在很大的开拓空间。国内企业应密切重视国际标准,尤其是国际环境标准的动态演变。从长远看,通过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可以引导企业按照绿色要求改进产品种类、生态设计、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推动企业的管理走上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促进企业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可持续型转变。

3.强化企业和国民的环保意识。健全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相匹配的法律法规体系。近来,发达国家采取了更为隐蔽的绿色贸易壁垒来实现对本国弱势产业的保护。由于中国在环保方面意识薄弱,造成1/3产品生产与国际接轨仍存在一定差距,绿色贸易壁垒在短期内限制了中国产品出口空间的扩大,降低了出口增长的速度,给出口企业造成了很大压力。所以我们政府和企业都要转变传统观念,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国家要继续完善环境立法,以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可持续生产和贸易的顺利实施。

第二,加快建设自主营销网络。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就是,我们的企业在国际上缺少话语权,不能直接与国外消费者对话,即使我们的产品再好,利润还是由掌握渠道的国际采购商赚取了,因此我们要加快建设自主营销网络,通过在境外设立贸易公司、专卖店,通过并购、参股获取产品销售渠道,建立起直达终端客户的产品“销路”,抢占低碳时代的话语权。

第三,科技兴贸。低碳时代的竞争,说到底是低碳技术和技术应用的竞争,杭州在低碳领域拥有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外经贸企业,如西子奥的斯的节能电梯实现了“上楼用电,下楼发电”,最大节能可达70%,产品远销海外,但更多的企业仍处于粗放型、高能耗的发展阶段,我们要切实抓好研发、技改和自主创新工作,开发低碳产品技术,应用低碳生产模式,扩大产品出口。

第四,品牌制胜。在低碳时代,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也需要低碳品牌来集中体现,外经贸企业要进一步加大自主出口品牌建设力度,以创建自主出口品牌为龙头,在产品创新、产业升级、管理优化等方面求突破,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出口竞争力,打造一批低碳时代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

第五,开展环境外交。通过转变政府职能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在国内,要综合运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支持各产业部门顺利过渡到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上来。在国际,要通过开展与各国政府间的谈判,积极倡导自由贸易,参与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并深入推进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摆脱“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实现互利共赢战略而努力,从而为中国企业的对外经济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参考文献:

[1]蔡林海.低碳经济――绿色革命与全球竞争大格局.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根本是为提高能源有效的利用率。低碳农业经济也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低碳农业是指农业的生产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走高效、生态、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当前我国农业是完全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化肥、农药作为农业发展的支柱,虽然为解决人们的粮食问题做出过巨大贡献,但是,化肥、农药的高消耗与高污染不仅破坏了土壤的有机构成,更是直接威胁到食品安全。因此,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入到低碳农业经济、脱石油农业经济的时代。本文就对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途径展开探讨。

一、实现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

我国具有显著的人、地矛盾,农业生产效益不高且污染严重,想要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保证人口成活且实现经济的发展,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实现与发展。循环经济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形成低排放、低耗能、低投入以及高效率的一种节约型增长方式,通过“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农业废物再利用”的循环机制,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相互协调。

二、实现后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

想要提高农业产出,除了应增加投入之外,还要提高效率。确保投入量与资源供应量的平衡、适应环境承受力。我国农业发展更侧重于对后者,也就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也是资源节约,协调农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三者的最佳选择。当前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为:利用现代化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采用现代化产业体系来提升农业,进一步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与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效益、竞争力的提升。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化农业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一个过程,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三、实现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

生态农业是指在依据经济学、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借助于先进的农业技术,一边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一边将各种现代化的生产技术有效的结合到农业发展中去,并最终实现人类生存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发展体系构建。生态农业经济属于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一种生产方式。我国当前农业的发展虽然正是以经济效益为重点的农业工业化前期,但,由于人均资源短缺的问题,已经对农业产出造成了极大压力,愈来愈凸显出农业生态的问题。基于此,必须要对农业生态合理化的问题加以重视,选择适当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借助行政立法的作用下,加速我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转变。实现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将我国诸多土地资源都充分的利用起来,起到有效减少裸地面积的作用,避免诱发严重的水土流失、荒漠化问题,预防洪涝、沙尘暴等灾害的发生。另外,转变为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还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产品出口。

四、实现有机农业经济的发展

土壤作为一个天然的储碳库,通过某些相应的方法加以土壤固碳便可以实现对温室气体总排放量月1/4的抵消,其最简便也是最易行的方法便是促使有机农业的发展。有机农业是在依据生态学原理与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在生产过程中不提倡使用化学合成的化肥、饲料添加剂或者是农药等物质,在以有机物质自我循环的前提下,通过借助天然植物性农药以及物理法、生物法等病虫害防治手段,构建作物轮作体系,在利用动物粪肥、秸秆还田等举措加以保持养分循环、土壤培肥等等,促进农业稳定、持续的发展。有机农业将农业经济系统纳入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促进有机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可减少由于农药、化肥的使用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尤其是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五、实现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发展

在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农业,进一步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开发集生活、生态、生产于一体的多功能产业。农业一方面有食品保障的效用,另一方面还具有观光休闲、生态保护的诸多效用。就都市农业来说,不仅具备生产功能,而且加以开发还能将其更多的功能发挥出来。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解决当前工业化社会中人际关系冷淡、压力大等诸多问题。实现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发展更是可以为人们提供接近于自然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与城市生态亲近的要求。实现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发展可进一步促进新农村的建设、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六、结束语

在低碳经济时代下,要求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加以转变,在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资源节约型农业以及开发使用新能源等多种途径下,提高对高碳农业的依赖,鼓励低碳农业的发展,以此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闫丽.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途径的措施[J].中国电子商务,2014(18):215.

[2]高美玲.低碳经济时期河南省绿色农业经济的创新发展探讨[J].农业经济,2012(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