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道德与传统文化

道德与传统文化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5 16:32: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道德与传统文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道德与传统文化

篇(1)

职业道德就客观方面而言,它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工作或劳动中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就主观方面而言,它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经过职业活动实践和职业道德理想、意志培训,能达到的表现在职业工作上的道德品质状况。职业道德作为“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事业或行业范围内的特殊的道德要求,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职业生活中和职业关系中的具体表现,也是一定社会道德在特殊社会关系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职业道德作为从业人员“表现在职业工作上的道德品质状况”,是人的一般道德品质在具体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表明了从业人员是否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否具备了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内在的职业道德品质及其所达到的程度和水平。职业道德含义的第一个方面是外在于人的一种行为标准,第二方面的含义是“行为标准”内化于人所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对“行为标准”的认识、实践程度和品质。

职业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出现以后,有着长期发展的历史。它的发展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职业的种类不断增加,职业道德的种类也随之相应地增加;其二是每一种职业道德的内容,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职业活动方式的变化,在继承传统因素的基础上,不断有所补充、丰富和发展,以反映职业关系中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如果把职业道德现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不难看出,它的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只获得初步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获得了系统的发展;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将出现空前的繁荣。

职业道德同人们的职业生活密切相关,职业生活从多方面影响着人们道德心理的特殊倾向,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和道德理想。社会的正常运转借助于各种职业活动的进行,社会道德对社会的调控也必须依靠职业道德功效的发挥。职业道德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其重大而不可替代的作用。(1)职业道德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程度的突出标志,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职业道德是发展物质生产,提高工作效率的精神动力。(3)职业道德是改进和完善人际关系,建立优良的社会道德风尚的主要手段。(4)职业道德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人们的人格,使人的价值得以全面实现的重要形式。

二、职业道德自身的规定性

职业道德中的准则规范是由社会生活的总体需要和各种具体利益以及具体活动的内容方式所决定的,是在长期的特殊职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职业分工使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发生了职业活动主体同职业活动的社会对象之间的关系,同一职业集团内部人和人的关系。这种与职业相关的特殊社会关系,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特殊的道德规范来调整。而长期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们由于有着特殊的活动方式,受过特殊的职业训练,因而往往具有特殊的职业兴趣、爱好、习惯和心理传统,形成了特殊的职业责任心、职业荣誉感和职业纪律。他们逐渐认识到,为了履行本职业的责任和义务,维护本行业的荣誉与尊严,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该做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错误的不该做的。就是在这种实践和认识的基础上,各种事业集团通过其中的代表人物的言论和行为示范,逐渐建立了一些为本职人员都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一方面协调本职业同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满足社会各方而对本职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协调本职业内部的相互关系,解决内部各种纠纷和矛盾。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种职业的产生必然要求有一种相应的职业道德与之相配合。从事律师、医生、公务员等各种职业的人员必须要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但是影响职业道德的因素很多,同样的一种职业在受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制度等因素影响下,其所对应的职业道德中的准则规范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差别而不是完全一致。

三、传统文化对职业道德的影响

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传统习俗氛围中,被前辈积累起来,传递下来的观念规范、习惯、礼仪、行为方式等等包围着,影响着,并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把它们接受下来,形成与之一致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这就是人除本能以外的支配自己行为的第二天性。形成相应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人,同时又以这种既得的方式为标准去评价、衡量他人。由于传统习俗既有支配人行为的力量,又具有作为人们行为的衡量标准的意义,因而是社会纪律的一种形式。它既有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渗透其中,又是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补充。它作为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并铭刻于人们心理意识中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是一种自发地发生作用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是一种调节控制人们行为、社会生活的现实的伦理力量。

新教伦理和清教精神强调工作、清醒、节俭、节欲和严肃的人生态度,构成了美国社会人们所恪守的基本道德内容。清教徒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职业,每个人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工作。人们努力的动力来自上帝的赐予,也是在按照上帝的意志行事。人们的努力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好处,而是一种对社会的奉献。通过勤劳、诚实等美德获取财富是清教徒追求的目标。殖民地的牧师在布道中鼓励人们要勤奋。在“勤奋可能成为选民”与“懒惰必然成为弃民”之间,教民们必须选择勤奋工作。另外,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在清教传统中是被赞扬的,因为获取财富是成就非凡的一个重要标志,进而是选民的一个标志。

篇(2)

关键词: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行性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3-30 中图分类号:G641

一、将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可行性

1.教育目标方面的可行性

我国传统文化从根本上讲属于伦理型文化,其中的很多观念都是以伦理为基础衍生出来的,因此,在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身”。

我国传统文化在教育目标方面主要有三个,分别为“明明德”“亲民”以及“止于至善”,第一个主要是教育人们保持一颗向善之心;第二个指的是将向善之心推广到民众当中去,运用这种情怀来关爱民众;第三个指的便是儒家所崇尚的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传统文化是着重对人进行道德上的教育。

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社会主义为基础,教育重点也是人们的思想品德,着力培养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从根本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目标仍然是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以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在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怎样培养人才”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一直都是教育过程中的重点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核心与基础都是强化人才的道德品质。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道德素质需要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明要求相符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便是以这一基础为前提进行人才培养的,并将培养“四有新人”当做教育过程中的主要目标。所以说,从教育目标的角度来看,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具有可行性的。

2.教育内容方面的可行性

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目的是教会人们如何做人,在教育过程中,并不局限于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加重视对人德行与智慧的教育,培养人们对民族与国家的历史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传统教育是将社会责任与个人素质融合起来的。在教育内容方面,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进取精神。引导人们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与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第二,爱国情怀。民族的昌盛是一个国家得以生存的根本,也是每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传统文化的教育观念始终在引导人们以富强国家为己任,将国家与民族的利益放在前面。第三,天人合一。人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也需要服从自然界中存在的普遍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进而促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第四,坚守气节。传统文化认为,道德品质远比物质利益重要,这也是对人们高尚人格进行培养的主要基础。

虽然,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其教育内容方面与传统文化存在一些差异,但这种差异是与时俱进的变化,也是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从总体上看,仍然与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相符。具体来讲,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世界观。其中蕴含了科学的唯物主义教育内容,能够帮助大学生对世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构建起思想体系中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第二,政治观。其中不仅包含了我国的国情党情,还包含了爱国主义教育,这些内容都是现代大学生所必须了解的。

二、将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措施

综上所述,在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是具有很大可行性的,虽然其中不乏一些消极影响,但从总体上看还是利大于弊的,因此,我国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针对性地挑选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文化自豪感。

参考文献:

篇(3)

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要丰富学生的经验世界,注重个人的经验与社会精神文化的互通和交流,实现个人对社会精神文化的转换和内化,从而生成对小学生的主动、健康的德育教育价值。在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之中,要注重渗透和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将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输入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之中,从而使小学生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主张,并树立良好的个人信念和道德品质。

一、借助区域传统文化资源,实现德育教育与传统文化的链接

在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过程中,可以借助于区域的、本土的传统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灌输和教育,可以将区域的、本土的传统文化资源搬入德育教学课堂之中,结合地理区域优势特征,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和渗透。例如:在成都某小学的德育教学之中,可以营造浓浓的三国文化氛围,使小学生呼吸到三国的传统文化气息,教师可以适当推介一些三国文化的相关课程,引领小学生进行学习和体会,如:三国谋略、三国人物、三国诗歌等,还可以开发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走进三国》,让学生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历史,体会到具有中国特色概念和含义的标志和符号,培养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还可以结合民间文化资源,融入“民间剪纸艺术”、“中国结”等传统制作文化,培养小学生的仁爱、守信、立志的道德品质和精神,从而获得小学生的自我道德文化价值观念的完善和提升。

二、由学生身边的生活着眼,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

在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过程中,还要注重从小学生身边的生活习惯出发,要对中国传统美德文化内容加以弘扬和传输。例如: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尊老爱幼”文化内涵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可以组织以“争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活动,让小学生每天做一件尊老爱幼的生活小事,从学生的日常习惯入手,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和道德品质。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以中国传统美德为主题的专题报告,向学生宣讲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美德,诸如:孔融让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历史故事和典故,从而实现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渗透。

三、推广和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还可以采用推广和坚持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活动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渗透。学校可以开展以下德育教育活动:

1.在开学典礼和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坚持开展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美德,作秀小学生”的主题系列活动。

2.坚持将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诵读作为每天的必修课,可以利用学生的晨读时间,将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国家经典的诵读时间,使学生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染,于潜移默化之中提升自身道德情操。

3.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学文化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学文化学习活动,诸如:让学生在语文写作课上书写自己对于经典诵读的感受;可以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指导学生自己将古诗词制作经典诵读的读书卡等。

4.教师还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形象、生动的优势特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课程学科相整合,使学生在不同的课程学科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例如:陶艺课、剪纸课、棋类课、书法课、绘画课等,这些学科课程内容可以充分整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无形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染,获得德育教育的良好效果。

5.教师还可以将传统文化课堂传输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结合地域历史特点和地理特点,实地调查区域传统文化的名胜古迹,并指导学生将实地调查的传统文化知识撰写成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调查报告,从而丰富学生的实践感知,提升德育教育情感和传统文化情感。

篇(4)

在西方文化泥沙俱下涌入中国的今天,让学生构筑起健康的民族文化心理尤为重要。那么,教师在日常学习和教学中该如何渗透传统文化呢?

一、与传统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拓展传统文化的深度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精粹篇章,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

从当前世界的教育趋势来看,各国都很重视传承本民族的经典文化。中国语文教育界出现的“传统回归”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对民族经典,特别是传统文化作品的重视,已经成为语文教育专家们的共识。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学生成长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堪称人格典范,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典籍传承着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如:天下为公的理念,积极入世的态度,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志向,无为无不为的人生智慧,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行为能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处世原则,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宠辱不惊、杀身成仁的正气……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道,在中华文明史上影响了无数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使他们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曾提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性,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小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抵制形形的精神污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

二、与学生价值取向共优化,促进人文素养的提高

与学生价值取向共优化指的是把传统文化纳入语文教学时要注意和学生的精神、人生发展需求和谐结合起来。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古人曰:“和易以思。”,只有融洽的学习氛围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传统文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学生应互为对象,平等主动,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故应激励学生大胆发言,使其平等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观点的碰撞中闪烁出智慧的光芒,让每个学生都切实收获到把古人思想和自己的思考结合起来的乐趣。

语文教师要承担起价值引领的重要责任,要审慎、准确地把握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应该从对人的终身发展、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来谨慎选择适合学生消化、吸收的传统文化。时代在变化,审视传统文化经典的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经典也需要重新审视,经典必须经过再加工、再分解传递给学生。我们语文教师要将一些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传统文化作品拿来进行全面“透视”,看一下“经典”里究竟有多少真经典,“经典”中的经典是什么,然后将一部分有价值的“经典”内容挑选出来提供给学生。

篇(5)

【关键词】德育教育传统文化中学教育

1.中学德育教育中的常见问题

一是相对滞后的中学德育教育体系。主要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表现出相对滞后的一面,教学手段单一、滞后使德育教育降低了实效性,传统文化难以有效融合德育教育。德育教育理论知识在信息时代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吸引力不大,采用传统教学手段,较多学生存在发呆走神的表现亟待解决。相对滞后的教学内容使产生厌烦心理的中学生逐渐增多,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更关注,也表现出叛逆性。所以,教学内容枯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传统文化融合德育教育方面也受到不利影响。二是中学德育教育融合传统文化的程度不高。因不重视传统文化而使中学德育教育融合传统文化的程度不高,在中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环节较为薄弱。通常中学教育为提高升学率,在文化课程安排方面比较重视,对德育教育的作用有所忽视,在德育教育中使传统文化的应用较少。另外,尽管一些学校在教育内容中涉及传统文化,但因教学手段和内容相对滞后,难以实现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养的目标。三是中学德育还存在较弱的教育氛围。文化课程是中学教育重点,使中学生难以对传统文化教育有效接受,短时间内不能对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真正领悟,影响对学生培养系统的德育及传统文化内容。在学生学习中,学习氛围与环境比较重要,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文化的影响。所以要改变中学德育教育融合传统文化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与德育教育有关的传统文化气氛。

2.传统文化在中学德育教育中应用的作用

一是对于健全中学生人格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我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理念十分丰富,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教育资源,作为教育方式值得引用。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式严谨,学习精神一丝不苟,对于树立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与方向十分有利,对于中学实施管理德育教育比较有利。在德育教育中应坚持的素质教育理念以德育为先,对传统文化的汲取为精髓,使中学生对传统文化提高认识,对于其精神世界的塑造及人格的健全具有重要作用。二是对中学生良好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具有漫长历史的中华民族,具有爱国精神和自强不息的信念。在中学德育教育中应用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对国家的认识产生一定影响,对个人与民族间的关系加深了解,使爱国主义思想得以形成,进而使其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

3.传统文化在中学德育教育中应用的策略

一是教师应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在德育教育中,教师作为传播者对于培养学生占据主导地位。应使教师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在教学中不断积累,使教师价值观、道德观等品质得到真实反映。作为德育教育资源中的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应积极主动参加培训传统文化类课程,多读好书,将传统文化向文化素养内化,在德育教学中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二是对传统文化指导思想进一步确立。中学德育教育以孝道、诚信、严于律己、宽容待人等内容为基础,学生应深入了解并向个人情感与思想中内化。教师在中学德育教育中将传统文化融入,使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对中学生开展有针对性地教育。指导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正确甄别,在学习中对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利用。三是在德育教育中不断完善传统文化教学体系。对传统文化教育准则与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教育准则与目标是弘扬传统文化道德,与学生发展实际需求相符。在德育教育中将传统文化作为载体,弘扬德育文化思想与精神,使传统文化教学体系不断完善。

篇(6)

关键词:家庭教育;失语;中国传统文化;中医院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186-02

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文化大国,存续至今并在新一轮的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且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一颗璀璨的后起之秀明星。不能不承认中国人的民族性在这其中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上,所谓民族凝聚力,体现的是一种文化,而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

一、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内涵、作用

作为文化的重要承继地和群体,自古以来家庭作为个体生活和生产的单位,是社会的基础组织。从共同的文化传统背景出发,家庭教育是在家庭领域中实行的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长辈对晚辈进行的教育,包含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影响中内蕴的社会伦理规范体系。这一教育行为中所渗透和表现出的是社会传统、被家庭主体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文化因子、意识形态。因为家庭教育是以个体修养和价值理念为主,家庭教育中所彰显的不仅是家庭单位的隐性文化价值,更多是凸显社会历史文化和伦理规范,从传统意义出发,家庭首先是建立伦理关系、培养个体认知意识教育的始发地,充当塑造公民的职责。

从作用上看,家庭教育自然就有价值观建立、尊重个体差异、完成时代适应的功效。首先,家庭教育是个体建立价值观、认知伦理关系的初始点,承担一个公民责任的起点。“任何一处文化,都自具个性,唯个性之强度不等耳。中国文化的个性特强,以中国人的家之特见重要,正是中国文化特强的个性耳。”[1]12其次,家庭教育是因材施教的地方,它尊重个体差异,激发个体能动性和主动性;最后,家庭教育是一个循环的载体,并随着个体家庭的不断扩大而完成更大范围上的影响力。同时,家庭个体都呈现一种开放的成长,最终完成一个适应时代的过程。从这三个意义上来讲,再好的社会教育、再专业化的教育时代,仍然需要家庭教育。

二、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失语和异化

作为哲学意义上的异化主要是指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为外在的异己力量。失语从社会层面讲,主要是指某一事业功能的不断弱化,直至失效。将异化和失语这一概念范畴用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则体现在这一文化载体的重要部分,在强调理性工具和实用主义的环境下,逐步弱化其功能,并有成为附庸的征兆。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随着近代化进程的推进,广泛涌现的新型学校教育受到了中国人极大的追捧,中国人开始放弃“孰本孰末”的思考与讨论,积极地投身于联系日益紧密、影响日益深远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之中。以教人修养和价值理念为主的家庭教育也随着社会历史进程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集中表现在处于社会重要变革时期的中国,家庭教育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新旧两种不同方式和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越来越失去了作为社会个体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地位,以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逐步替代了传统家庭教育,成为当代教育的主体。

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大浪潮中,中国人开始变得对现代化的学校教育产生了依赖,社会、国家、政府慢慢成了教育的主体,家庭教育因种种原因逐步退出了这一领域,成了社会教育的附庸。这必然导致失调――个人身心的失调和社会资源占有的“马太效应”。其最显著的表征是:道德水准的下降与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这种思想文化上的断裂与日趋白热化的竞争的现实把现代教育带进了一个貌似二元悖论的泥沼难以自拔。这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培养目标的学校教育几乎承担了所有的教育责任,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要执行者――家长成了一种没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附庸,常常以提供费用、承担监督、督促学习为主要责任的面貌出现。

三、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的同一性

学校德育教育就是教育者借助于德育的内容和一定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具有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素养的过程。然而,人的社会化进程最初是以家庭角色为原初,德育教育的始初任务自然落在了以培养人的家庭规范伦理和普适性人际交往规范为主的家庭教育中。从这个意义出发,德育教育最为人自身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高校德育与家庭教育在这一层面上具有同一性,两者共同担负着大学生个体在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引导和管理责任,帮助大学生个体正确处理社会化和社会角色承担。

在现实的情况中,高校的德育和家庭教育却相互脱节,特别是在新时期下,经济体制转变、社会结构变化等诸多挑战,使得处于时代变化中的部分学生面临价值观念选择中的认知困境。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社会文化及思想观念多元化的强劲发展,道德和价值认知困境在面临更多外界诱惑时,落后思想更容易侵入短暂的精神真空,部分学生出现了精神追求迷茫、道德评判标准扭曲的现象。如果把这一现象的问题解决方式仅仅看作学生个体自发纠正和完善的过程,而不着重引导学生个体的传统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相结合,从传统家庭教育中汲取有益成分来不断扩充、发展学校德育,势必会影响学生自我道德素养发展。

四、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对加强中医药院校德育教育的启示

将家庭教育的现代意义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内容有机地相互结合在一起,对于培养既具有现代竞争能力又继承传统家庭内容规范和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学生具有现实意义。这一重要意义对于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高校更突出,因为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及传播的重要场所,是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地方,更是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据点。

如何将两者相互结合,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汲取有益营养,发展学校德育教育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药院校作为传统文化传播承继场所的功效,其关键在于:

1.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突出德育载体,注重个人修养的培养

在中国历史中,不同世界观的教育思想家们都以培养理想人格作为德育教育的目标,尤其是以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的人格教育,成为家庭教育中的自觉追求,可见个人修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探寻当代中医院校德育教育的新道路,即将现代的高校德育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与传统家庭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将中医药院校的德育教育中融入传统家庭教育精华,实现德育教育的全面综合发展,并非是一味的否定与激进的超前,强调德育教育要继承传统文化也并非将传统和西方教育全盘地拿来与照搬,要在结合时代特点的同时,传承文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

2.伦理道德教育为主,重视道德观念的教育

自家庭教育得以确立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逐步渗透到教育理念中,形成并发展出自己的伦理道德体系。以“孝、和、诚、俭、勤”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观念逐步在家庭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并成为家庭教育中传统文化彰显的主体。所印证的即孝道置于古代家庭教育的首要地位,不仅体现了子女对于父母抚育回报恩情,也是维系家庭、社会、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从此出发,孔子以“孝悌”为本的家庭伦理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家庭教育文化的渗透力,达到巩固家庭成员间的伦理关系的目的。从而将家庭的忠孝观念、情感内化为对国家的忠诚,成为社会、国家安定的基础条件。培养诚实守信的子女是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直接关乎家庭教育成效。作为以诚信为自我人格标准的古人,十分重视诚信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并将其作为传统内容一以贯之。可见,注重伦理道德教育为主,重视道德观念的教育,是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与中医药院校强调医学伦理道德、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是一脉相承的。而这一内容引入到文化继承地――中医院校,即是要在学校的德育教育内容中与传统家庭教育精华同时发展,回归教育的初衷,以伦理道德和道德观念为主,注重两者的协调统一,双生双赢。

3.从个人自身特点出发,注重因材施教,注意行为规范的实践导向

以“礼仪之邦”而享誉于世的中国,注重礼仪教育,传承优良传统,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传统家庭教育针对个人发展特点,从个人自身具体情况出发,采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通过具体的行为规范进行道德伦理认知教育,为个人道德伦理认知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发展空间。同时,注重以身作则,家庭长辈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礼仪行为规范,为个人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由于学生个体间的文化素养程度不一,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结构等都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在中医院校进行德育教育中要细分受教育学生特点,对教育对象进行科学甄别,采取不同的对策,确保内容适应不同的学生群体的需求,为建构具有针对性的话语体系打下基础。德育教育所面对的受教群体不是物,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尤其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医院校学生。德育教育者要全面认识和把握受教学生,从其现实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和发展学生个体的参与德育学习、应用德育教育成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受教学生不加任何细分和层次化德育,是不能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和效果的。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7.

[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孟子・离娄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颜之推.颜氏家训[M].北京:中华书局,1994.

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212-01

任何高校都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文化是维系整个学校统一和学生团结的纽带,是这所学校立足的重要标志。师专生的文化、思想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学”,按照儒家文化:“个人是道德的,由道德的个人组成的社会也是道德的。”因此,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学生是道德的,有道德的学生组成的学校也是道德的。不仅学生要服从道德,学校也更应该服从道德。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自身修养。任何一名学生只要按照修身的原则和方法,自强不息,进德修业,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就一定会锻炼成理想的人格。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铺垫,学校的教育更应该建立在传统文化之中,以培养出“为社会服务”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学校的教育应该坚持把促进社会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学校加强德育工作与传统文化建设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既有精髓又有糟粕,我校的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吸取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学校在加大德育工作力度的同时,也应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下去。当然,不是一味的继承,而是有选择性地继承发挥。我校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积极主动配合我校的德育建设。

当前,我校正处于由“四星级”向“五星级”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的教学体制在逐步的改变,引起了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改变。从学生整体上来看,他们的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大部分学生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地对待个人利益。学校要发展,避免不了,要引进西方文化。但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很大程度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给予了很大的冲击,其负面影响着正在成长着的学生。主要表现在:1.学生理想信念追求淡化,强调个人利益,以自我价值的体现为核心;2.道德观念淡薄,强调个人行为的随意性,轻视“道德、纪律”,将“道德、纪律”称之为所谓的“个性”;3.贪图安逸、享乐生活,追求新潮流、高等奢侈品;4.缺乏艰苦耐劳、奋斗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5.缺少诚信、互帮互助等等。学校的发展不仅要培养具有深厚学识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文明诚信、服务于学校,服务于社会的人才。因此,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提高他们的自身道德素质,帮助他们建立健全“有理想、有信念、有责任、有宽容”的理念是学校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校德育的管理离不开教学的管理。这就变成了教务处的工作内容,要想使学生的思想从根源得到发展进步,教务处应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纽带。教务处在安排学生学习的时候,除了专门上的德育课之外,还应该多安排学生的课余学习时间,让他们在课余学习时间多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现在的学生,除了看一些比较幼稚的小说之外,其他什么也不看。更不用说看中外名著、古典名著等等一系列有益于自身发展的书籍了。在课余时间我们进行了调查,有80%的学生根本不看什么所谓的“名著”,更不要说什么“孔孟之道”了。偶尔能听见“之乎者也”那也是在老师的逼迫之下来完成的。走了一个简单的形式,根本没有将其内涵吸纳为自身所用之处。学校的德育工作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去正确引导学生,使其爱上传统文化,只有先爱上它才能有学之说,有用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