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

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5 16:32: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

篇(1)

【关键词】 大学生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 时尚 炫耀攀比 享受 物美价廉 娱乐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购买力的正在不断的增强,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人们消费行为的发生较前几年而言频繁了很多。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群体在中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加。艾瑞咨询调查数据显示,2010 年-2011 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中,18岁-30岁网络购物用户占总网络购物用户的57.1%。而这一年龄段的人群中,绝大多数是大学生。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推动消费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影响因素。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对企业营销策略的展开显得异常重要。

1. 文献综述

从90年代起,对于大学生的研究逐渐的多了起来,也有一部分学者从学生心理角度出发研究学生群体的消费行为。谭华青(2004) 分析了大学生购物决策风格及其与人格的关系发现,人格因素对其消费决策存在显著的影响。刘世雄(2005)通过对上海、广州、珠海三个城市10所高校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消费群体的个人价值观存在显著的差异。崔敏(2011)山东生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大学生网络购物的需求与动机、网络购物的行为及对网络购物的满意度。

从以上综述来看,自90年代以来,较多的学者从心理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了研究,而对于大学生的具体哪些心理因素会对消费者行为产生影响,学者们有较少的研究,本文拟对具体哪些心理因素会对消费者行为产生影响做详细的研究。

2. 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心理因素

大部分消费的目的是满足衣食住行,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绝大多数人们的消费已经不在是围绕着吃饱和穿暖,更多的是满足心理上的一些需求。满足心理需求成了当代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动机之一。然而,是哪些心理因素对大学生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呢?

2.1炫耀和攀比心理

炫耀是一种强烈的自尊需要, 是过分注重自己形象的一种表现,也是不成熟的一种表现。大学生在生理上处于成熟期,在心理上却处于成长期。他们对“自尊”的追求是强于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他们对“自尊”的追求是强于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部分大学生以拥有各类名牌作为炫耀自己的资本, 用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的形象。在群体模仿消费中出现的压倒对方以求独领的畸形心理,是大学生强烈好胜心的副产品。反映在消费上就是追风赶潮相互攀比, 力争主宰校园消费文化。由于这样一种炫耀和攀比心理的存在,大学生们总是不甘心别人有的东西自己没有,从而就导致消费行为也就产生了。

2.2消费是一种享受的心理

买食品不一定是饿了,买衣服并不一定是没衣服穿了,在商场里,你也许会看到很多的顾客朋友们推着购物蓝,漫无目的的逛着,然后看着喜欢的东西就拿,不知不觉等到了收银台的时候已经是满满一篮。这一部分顾客也许她们在进商场的时候并没有想买东西,而是这一美好的过程,造就了他们的消费行为。不可否认,大学期间有很多的课余时间,而且很多学生并不会把这些课余时间利用起来,而是用来休闲,对于大部分女同学,以及谈恋爱的同学们来讲,闲逛就成了他们主要的休闲方式,对于这一部分人来讲,购物也就成了他们快乐的来源之一。

2.3与时尚接轨的心理

当代大学生大多年龄为17-27岁之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将,在这一阶段是最希望自己被注意、重视、赞美、羡慕的年纪。这也充分体现在他们对美丽和时尚的追求上,尤其是女性同学。他们处于消费成长期到成熟期的过渡时期,喜欢求新求异、富有好奇心,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他们要求所消费的东西要体现出自我特点以及个性。

2.4注重物美价廉的心理

有一部分的学生,他们的消费行为受到他们炫耀和攀比行为的指导,但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们在追求时尚和个性的时候能够站在父母的立场考虑问题。他们希望能够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有的大学家庭经济负担比较重,他们不愿意给他们的父母增加额外的负担。效用最大化的可能是用有限的钱买最多的喜爱的东西。这一种消费心理直接导致了大部分大学附近的店家的经营理念为薄利多销。所以不难发现,在高校附近有很多的“两元店自选店”。

2.5锻炼性和娱乐性消费

当代大学生似乎越来越觉悟到,他们在大学里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需要发展各种社会能力如交际能力、表达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等。而且,大学生们的空余时间相对较多,并且他们的生活压力并没有社会人士那么大,因此他们娱乐的次数可能要比其他人多。因此聚餐、KTV等就成了他们常有的消费。因为这类消费既可以锻炼他们交际及为人处事等能力又可以起到娱乐的作用,所以当他们每逢节假日或者是生日等认为需要庆祝的时候都不会放过聚餐的机会,KTV也成了他们锻炼自己将来工作能力和释放自己的不二场所。所以任何一个高校旁边都有很多的中低档餐厅及KTV。

3. 小结和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受其环境和成长过程的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受到其独特的心理因素的影响。炫耀攀比心理、享受过程心理、追求时尚心理、追求物美价廉心理、锻炼性娱乐性消费心理等心理因素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消费行为。以大学生为对象的企业和经营者们应当迎合他们的心理需求,按需供给,这样才有助于他们扩大市场份额,占领较多的客户资源。为此笔者提出一下建议:

3.1产品质量细分,以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为主打,同时生产一些高质量的高端产品。通过上面的分析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在消费的时候偏好物美价廉的产品,但也有即较多的学生喜欢炫耀和攀比,为了迎合这两种学生的消费需求,商家应当多产物美价廉的产品同时也应该生产一些高质量的产品。

3.2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应当多元化,体现大学生所具有的活力和个性,并且能够体现出时尚因素。生产者在设计其产品的时候应当体现特性,注重质量的同时注重产品品种的创新,体现时尚特点。

3.3注重产品的外包装,并且零售产品的每份产品的净含量不宜过重。产品的外包装新颖特色,净含量合理等特点比较容易捕获享受性消费群体。

参考文献:

[1] 谭华清 大学生的消费决策风格及其与人格的关系研究 2004年硕士论文.

[2] 刘世雄.基于文化价值的中国区域消费差异实证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5):99- 10.

[3] 崔敏 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研究一以山东省高校为例 硕士研究生论文 2004年4月.

作者简介:黄小娟 (1987-)性别:女,江西南昌人,单位:南昌理工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 职称:助教

篇(2)

关键词:名牌消费;主成分分析;消费心理;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8-0121-02

引言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国际市场交流的日益频繁,大学生消费名牌产品的比例逐渐上升。为了深入研究影响大学生名牌消费心理的因素,并且明晰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主要以安徽芜湖的各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大学生对名牌商品消费的状况及特征,重点分析比较了影响大学生名牌消费心理的因素,从而可以正确树立大学生科学消费、理性消费的观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大学生名牌消费心理影响因素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被调查者回答调查问卷的难度,同时也使各个问题和整个问卷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回复率,首先对影响大学生名牌消费心理的因素进行提取。通过查阅书刊、文献检索等方法查阅有关文献,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初步提取了如下影响大学生名牌消费心理的因素:名牌产品的质量有保证;名牌产品款式、类型等比较时尚;名牌产品具有文化及原型的内涵;大学生追求时尚与创新;名牌产品能彰显身份地位;随波逐流;受父母或周围朋友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以及名牌产品的代言人是自己喜欢的明星。

二、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1.问卷设计。整个问卷设计主要是围绕高校大学生能准确地将各影响因素对名牌产品消费心理的影响程度进行判断。设计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大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以便获知有关被调查大学生的背景信息以及理解和分析大学生对问卷的回答;(2)征询大学生对名牌产品消费心理的看法,作为对初步考察结论的进一步证实,同时也是为正确判断影响因素提供诱因,引导大学生对9个因素作出有效判断;(3)针对大学生名牌产品消费心理的影响因素作出评判,这是问卷的核心内容。

2.调查实施。本次调查主要针对芜湖市高校,对影响大学生名牌消费心理的因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采取网上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办法,实地调查共发放了80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602份,有效回收率为75.25%。其中安徽师范大学发放问卷300份,有效回收241份,有效回收率80.33%;皖南医学院发放问卷150份,有效回收108份,有效回收率72%;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发放问卷150份,有效回收115份,有效回收率76.67%;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72份,有效回收率72%;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66份,有效回收率66%。网上采取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有效回收294份。

三、大学生名牌消费心理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1.指标体系。大学生名牌消费心理因素的研究较为复杂,根据指标选择的原则,本文建立了大学生名牌消费心理因素的指标体系(见下页表1)。

2.数据处理及说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大学生名牌消费心理因素的指标进行处理。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9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主成分因子的特征值、贡献率、累积贡献率及其因子载荷(见下页表2)。本文根据主成分对应的累积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选取前3个主成分因子。

根据表2,前3个因子特征值分别为4.138、2.135、1.110,均大于1。从主成分因子贡献率来看,前三个因子贡献率分别为45.975%、26.336%、13.826%,累积贡献率达到86.137%,超过了85%,这说明前3个因子是主成分,可以认为它们基本包含了以上9个指标的全部信息。其中,第一个主成分是最重要的,包含的信息最多,对大学生名牌消费心理的影响最大。

在主成分分析中,一般认为绝对值大于0.3的载荷就是显著的,因为0.3的平方约为10%,即0.3负载能解释变量方差的10%。

从载荷矩阵中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在名牌产品的质量有保证(X4)、名牌产品款式类型等比较时尚(X5)、名牌产品具有文化及原型的内涵(X6)以及名牌产品能彰显身份地位(X8)载荷较大,可以作为反映名牌产品固有价值的因子;第二个主成分在名牌产品的代言人是自己喜欢的明星(X3)、大学生追求时尚与创新(X7)以及随波逐流(X9)载荷较大,可以作为反映大学生消费观的因子;第三个主成分在受父母或周围朋友的影响(X1)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X2)载荷较大,可以作为反映大学生所处的宏观环境的因子。

通过计算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影响高校大学生名牌消费心理的因素主要是名牌产品固有的价值、大学生的消费观以及高校大学生所处的宏观环境。

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研究成果设计了调查问卷,通过实地调查和网上调查相结合,对安徽省芜湖市5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找出了影响高校大学生名牌消费心理的3个主成分因子。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对高校大学生名牌消费状况可提出几点建议:首先,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加强高校大学生自身的教育,包括树立正确科学的消费观、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大学生“财商”以及发展个性消费等。

参考文献:

[1] 林素环.主成分分析法在中国各省市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评价中的应用[J].工程经济,2006,(4):43-46.

[2] 吴亚非,李科.基于SPSS的主成分分析法在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09,(3):166-168.

[3] 孙刘平,钱吴永.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方法的改进[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18):15-20.

[4] 方红卫,孙世群,朱雨龙,肖中新,施帆君.主成分分析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及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12):152-154.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信用卡消费 透支行为 心理因素

一、引言

作为商业银行重要经济市场,信用卡业务已经被各大银行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大学校园也成为众多银行竞争的焦点之一。在这种趋势下,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对待信用透支消费,已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随着2004年金诚信用和广东发展银行联合发行了第一张大学生信用卡后,招商银行“young”卡、中国建设银行的“龙卡名校卡”、中国工商银行的“牡丹学生卡”等也都在大学生信用卡市场上占有了一定份额。而大学生作为缺乏稳定收入来源的社会群体,其生活来源主要来自父母。在这种前提下,信用卡鼓励超前消费的特性和大学生群体本身收入的局限性之间体现出了明显的矛盾性,继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主要从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两个视角,对当代大学生信用卡透支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及探讨。一方面,基于大学生视角,来集中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特征,包括其持卡动机、办卡考虑的因素、用卡偏好、持卡数量、用卡频率、信用卡使用生命周期等。另一方面,基于行为特征,来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因素,包括超前消费心理、炫耀心理、从众心理、攀比心理、消费自主心理等。同时也从商业银行视角进行分析,认为商业银行要致力于针对大学生信用卡市场存在的问题,加强其风险防范与管理。

二、大学生信用卡透支消费行为及分析

1.大学生持卡动机。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及访问式调查方法对重庆市不同高校在校学生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如图1所示),目前大学生持卡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点。

图1 大学生持卡动机调查

(1)临时应急功能。由图1可知,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办理信用卡是以便捷携带与支付功能为主要动机,其所占比重为90%。此种动机也是信用卡成为新型支付工具吸引消费者的优势所在。

(2)超前消费。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是基于透支消费需要来办理信用卡,由图1可知,其所占比重为58.75%。从这一数据不难看出,对于这一群体来说,信用卡所提出的“透支未来钱”的时尚消费方式,即超前消费是很具吸引力的。虽然在当前人们忙于贷款购房、买车的超前消费时代,花未来的钱来享受今天的生活已经不足为奇。但作为无固定工作、无稳定收入、无稳定还款来源的大学生来说,信用卡虽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理财观念,培养个人信用的养成,但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助长了大学生的冲动消费。

(3)网上购物。网上购物是目前大学生普遍采用的购物方式,这在一定程度成为大学生办理信用卡的持卡动机。因为信用卡同多数借记卡一样,增设了电子银行的功能,进而为大学生的网上购物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通过调查显示,目前约有32.5%的大学生开始使用信用卡来支付购物货款。

(4)前卫新潮。随着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丰富,使得大学生的消费心态正逐步走向前卫新潮,加之信贷消费给其带来的便利,使得这一群体中部分学生开始有了利用信用卡透支来追求潮流的消费动机。由大学生持卡动机调查不难发现,在目前大学生消费群体中,有37.5%的学生是处于追求前卫新潮而使用信用卡透支。

(5)学习理财。大学时代应该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在大学时代应培养主动理财的意识,形成一个良好的理财习惯,掌握一些必需的理财常识。但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群体中仅有部分学生(比重仅为13.75%)从信用卡消费来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即通过合理的提前消费及适当的透支来培养自己的理财观。

2.大学生信用卡透支消费行为分析。通过对目前大学生使用信用卡透支情况的调查显示,其所发生的消费行为主要包括签单刷卡消费、循环信用消费、预借现金消费等几大类。

(1)签单刷卡消费。大学生持卡人可在特约商店内(或网络)享受 “先消费,后付款”的服务。当持卡人在店内消费结账时,只需要在签账单上签名或者刷卡就可以完成付款,不需要支付现金;还可以分期购买大件物品,降低消费者携带现金的风险,并让消费者充分享受到折扣等消费优惠。由图2可知,目前大学生消费群体中约有59%的大学生愿意以这种方式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大学生消费时心理负担,并促进大学生消费。

图2 大学生平时消费支付习惯调查结果

(2)循环信用消费。信用卡提供的循环信用功能是属于持卡人与发卡银行间的消费性信用贷款,让持卡人不必在缴费期间将所有消费金额一次还清,使持卡人有更多的现金周转时间。目前国内信用卡免息期的确定主要是根据交易日、出单日与还款日情况,通常免息期在20天到56天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学生愿意享受这种分期付款及阶段性的免息。因为这种方式不仅减轻了大学生为购买商品的经济负担,而且可以选择更多或更好的商品。通过对大学生消费项目调查可知(如图3所示),对有36%情感消费需求的大学生来说,其家庭所给予的生活费难以满足这一需求,而循环信用消费是一种能够有效解决此类群体上述需求的最有效方法。另外,对于31%具有时尚消费需求的大学生来说,更是一种必要的消费手段。他们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但经济来源不足使其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循环信用消费可以有效满足这一需求,但同时也给家庭造成一定负担。

篇(4)

关键词:低碳消费行为;心理意识;性别;大学生

项目基金:2016年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创新创业类资助项目;2016年甘肃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兰州市大学生为例”(201613511001)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6日

一、引言

近年来,环境问题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据统计,2000~2014年,我国的能源消费量增加了130%,碳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日益增多,2007年以来,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跃居世界第一。因此,低碳消费就成了有效对接十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总体要求重要途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其整体文化素质较高,行为意识相似,其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对全社会有较强的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

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Ajzen(1991)、Stern(1999)主要研究内在属性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而Guagnano等(1995)的理论则是综合考虑外在属性和内在属性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针对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国内学者的研究还较少。陈黎琴等(2014)通过对北京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低碳消费认知度中等,内外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的低碳消费行为;马晓旭(2015)以扬州大学学生为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低碳消费意愿正向影响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刘航宇(2015)发现从众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对低碳消费的认知;饶旭鹏(2015)则从的视角研究了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问题;吴瑞林等(2016)以广义虚拟经济为视角,从微观层面研究了在广义虚拟时代,大学生环境关心对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

检索文献可知,学术界对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对所得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描述分析,缺乏规范的实证模型检验,研究的区域多集中在北京、扬州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对西北地区大学生低碳消费的研究较少,而兰州作为西北的一个重工业城市,其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因此以兰州市为例,研究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更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二、数据来源及研究假设

(一)数据来源。本次研究,课题组选取的样本为兰州市区域内的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样本容量为500份,通过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研究数据。为了保证所得数据的随机性和可代表性,在城关区、安宁区、七里河区、榆中县的不同高等学校平均发放问卷,共收回问卷485份,调查问卷的有效率为97%。调研对象的人口统计特征描述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调查问卷男女比例差距相当,整体上女性稍多,占比为53.2%,大学生每个月可支配收入符合正态分布,月可支配收入主要集中在800~1,000元和1,000~1,500元两个阶段,占总人数的81.5%,600~800元和1,500元以上两个区间的人数较少。(表1)

(二)问卷设计及研究假设。我们主要从大学生人口统计特征、大学生低碳消费心理意识和低碳消费行为选择三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人口统计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和月可支配收入;大学生低碳消费心理意识主要包括为环保做出牺牲和努力的意愿、低碳消费的关注度、低碳消费的宣传途径;低碳消费行为包括个人消费商品的选择,比如对一次性产品、低碳环保型产品、循环使用型产品如何做出选择。设计问卷的目的是要理清大学生人口统计特征、大学生低碳消费心理意识、低碳消费的宣传情况和低碳消费意识培养有没有相关性,低碳消费心理意识和低碳消费行为是否有显著的关联性。

低碳消费是践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发展“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的不二选择。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的低碳消费行为会受到社会环境、宏观经济政策、宣传途径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自身性别、可支配收入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低碳消费心理意识会对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但低碳消费心理意识作为一种非正式规则,它的演化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和不可逆性,实施机制上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因此,低碳消费心理意识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积淀,低碳消费意识一旦形成,会对低碳消费行为产生正向反馈。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大学生低碳消费心理意识和其人口统计特征有一定的关联度;假设2:大学生低碳消费心理意识和低碳宣传情况以及低碳关注度正相关;假设3:低碳消费心理意识和大学生低碳消费心理行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篇(5)

关键词:消费行为;消费心理;消费观念;卡方检验

一、引言

1.研究目的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16年,对安徽财经大学在读本科生进行了一次关于影响大学生消费因素的调查,以便对周边企业以及校友创业提供数据支持。

具体而言,本研究的需求如下。

(1)了解安徽财经大学在校生的基本消费状况。

(2)了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包括消费水平与结构等。

(3)了解影响大学生消费水平和消费心理、观念的影响因素。

2.研究问卷

该问卷共收集了360份,有效问卷342份,回收率为95%。具体的问卷如下:

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因素

第一部分:主体问卷

Q1.主要消费对象 [多选题] [必答题]

1.学习 2.饮食 3.通讯 4.生活必需品 5.服装鞋类 6.护肤化妆品 7.娱乐休闲 8.其他

Q2.你在学习方面每月花费多少? [单选题] [必答题]

1.50元以下 2.50~100元 3.100~200元 4.200元以上

Q3.在护肤服饰等形象消费上,你一个学期大概花费多少?[单选题] [必答题]

1.300元以下 2.300~500元 3.500~800元 4.800元以上

Q4.你在恋爱方面每月花费是多少 [单选题] [必答题]

1.我尚单身 2.100元以下 3.100~200元 4.200~400元 5.400元以上

Q5.你的消费观念 [单选题] [必答题]

1.认为钱来之不易,应节省,有计划的消费观念

2.认为钱够花就行的观念

3.认为钱花多少无所谓,只要自己过得舒服的观念

Q6.当你有足够的钱时,你会? [单选题] [必答题]

1.消费 2.储蓄 3.投资 4.其他

第二部分:个人信息

P1.性别 [单选题] [必答题]

1.男 2.女

P2.专业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3.年级 [单选题] [必答题]

1.大一 2.大二 3.大三 4.大四

P4.月生活费 [填空题] [必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5.生活费来源 [多选题] [必答题]

1.父母 2.兼职 3.奖学金 4.其他

P7.户口类型 [单选题] [必答题]

1.农村 2.城镇

P8.是否为独生子女 [单选题] [必答题]

1.是 2.否

P9.恋爱状态 [单选题] [必答题]

1.恋爱中 2.暧昧中 3.单身狗

二、数据预分析

思路分析:本次小组调查案例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从大学生消费来源、消费方向出发,考虑性别、年级、专业、家庭背景、消费观念以及消费心理等因素对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影响。经过基础检验,样本数据中不存在缺失值。

在本案例中,先分析性别的影响。本案例中的受访者以女性为主,占总数的67.1%,因为性别比例的不平衡,所以需要注意性别对于部分题目答案的影响程度,以免数据解释错误。相关卡方检验的结果如下,期望频数小于5的有12.5%,小于20%,最小期望计数为3.62,所以结果是有一定的可靠性的,可以做卡方检验,由sig值可知,性别对于消费支出无显著性差别。

在不考虑性别的前提下,做年级、户口类型以及是否是独生子女和月生活费的交叉表并分析其结果。

我们把1000元-1500元作为低消费,1500元以上作为高消费。从总体上看,月生活费大多数在1000元-1500元之间,占了61.3%,2013级人数所占比例较少,1000元以下的2016级最多,1000元-1500元的做4最多,而1500元-2000元的和2000元以上的总体来说都比较少,假定年级可能对其消费产生影响。

本次案例中农村户口较多,占64.5%,无论农村还是城镇户口,月生活费多数集中在1000元-1500元,从卡方检验中可以看出,期望频数小于5的有12.5%,小于20%,最小期望计数为3.91,所以结果是有一定的可靠性的,可以做卡方检验,由sig值可知,户口类型对于消费支出是有显著性差别的。

从独生子女成分看,根据卡方检验的结果,是否是独生子女对于消费支出有影响。

经过初步的数据预分析,得出基本结论,消费支出受到年级、户口以及是否是独生子女的影响,具体因素影响的准确性需进一步的进行相关深入分析。

三、主体问卷分析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由数据预分析可知,通过交叉指标和卡方检验,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中,年级、户口类型和是否为独生子女对消费水平影响显著,而性别、专业对消费水平影响并不显著。

2.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

根据问卷设计内容,将安财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分为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形象消费、社交通讯消费、休闲娱乐消费、恋爱消费。对消费结构中的六档项目进行可信度分析,最终得到可信度系数为0.838,表明各项目间一直程度较好,可共同作为消费结构的指标。为研究消费结构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对六个项目与消费水平进行逐步回归。

基本生活消费、形象消费和休闲娱乐消费影响影响较为显著,而学习消费反而影响不够显著,原因可认为是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学习过程主要通过电脑完成。

3.影响消费心理和观念的因素

分别把性别、专业、年级、户口、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恋爱与消费心理及观念做交叉表分析和卡方检验,研究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观念的因素。

大部分同学的消费心理倾向于储蓄,其次是投资。从卡方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性别对消费心理没有显著影响。接下来依次对专业、年级、户口类型与消费心理进行交叉制表。

在对消费心理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性别、专业、年级、户口类型对消费心理的影响均不显著。接下来对是否为独生子女和恋爱状态对消费心理的影响进行分析。从交叉制表可得出,相比消费投资等,非独生子女的学生更多的愿意选择储蓄,而独生子女消费和储蓄差距不大,再由卡方检验可得出是否为独生子女对消费心理有显著影响。恋爱状态对大学生消费心理有显著影响。所以在消费心理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是否为独生子女和恋爱状态是其显著影响因素。

通过对性别、专业、年级、户口类型、是否为独生子女与消费观念的交叉制表分析,得到卡方检验如上,可知性别、专业、年级、户口类型、是否为独生子女对消费观念没有显著影响。恋爱状态是影响消费观念的主要因素。

四、项目总结与讨论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安财大学生月生活费水平大部分集中于1000元-1500元。

(2)由于能力等限制,目前安财大学生生活费来源主要是父母。

(3)对于消费水平来说,年级、户口类型、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其显著影响因素。

(4)安财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主要有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形象消费、社交通讯消费、休闲娱乐消费和恋爱消费。

(5)在消费结构中,基本生活消费、形象消费和休闲娱乐消费对消费水平的影响较为显著,而由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学习消费对消费水平影响并不显著。

(6)大部分同学的消费心理集中于储蓄,消费观念集中于钱来之不易需要节俭。

(7)消费心理的显著影响因素有是否为独生子女和恋爱状态,影响消费观念的主要因素为恋爱状态。

本研究项目主要通过交叉制表与其相对应的卡方检验来完成数据分析过程,所有数据真实可靠,研究结论与现实情况较为符合。

参考文献:

[1]陈艳庆.长沙市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71-74.

[2]荣梅生,明丽娟,马文静,o小平,熊韵波.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与分析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4,(05):44-49.

[3]王彬.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调查与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2,(26):91-92.

[4]黎明.“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2,(07):95-97.

[5]毕艳玲.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01):64-65.

篇(6)

[关键词] 大学生 消费 消费误区 科学消费

消费简单讲就是人为了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财富。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中都可以把消费划分科学消费与非科学消费。所谓科学消费是指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道德规范相一致,既能满足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求、又能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健康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个人消费行为。科学消费反对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和快乐主义所倡导和奉行的单纯片面地追求享乐的非科学消费,倡导理性消费、公平消费和有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现时代的大学生正朝着追求现实、重视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的大道迈进,但大学生本身具有社会化程度不高,社会角色尚未完成,人生观、价值观不成熟的特点,所以在消费生活中大学生消费群体更容易产生各种消费误区。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特殊消费群体,加强对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研究,认识大学生在消费问题上的错误,找到错误形成的原因,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消费,已成为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

一、大学生消费误区成因分析

1.外部原因

(1)社会因素。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多种分配方式的产生,贫富差距的出现,部分家庭先富起来了,富裕家庭的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同时,在一部分人富起来的同时,他们的消费观念尚未成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以极端享乐、摆阔、炫耀等为特征的不科学消费观。高消费人群的出现也推动了各种以吸引高消费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和高档服务业的发展,出现了多层次的消费领域。而大学生处于半社会化阶段,容易寻找并树立偶像,模仿其行为,而消费行为也是他们的重要模仿方面,所以将影响大学生科学消费观的形成与发展。大学生消费心理正处于不成熟阶段,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所以不良的消费行为容易在学生中传播,也会使得部分学生产生不科学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2)家庭因素。现在大学生大部分是80后的独生子女,家长从小把孩子视为家庭生活重要的照顾对象,对自己子女的消费需求基本上是满足供应的,尽可能让子女得到自己能力所及的最佳程度的生活,把满足孩子的消费需求看成是家庭生活的重心,一定程度上膨胀了孩子的消费欲望。同时,在父母的心目中把孩子的知识文化教育视为全部教育的重点,而理财观、消费观等方面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甚至被看做是对学生学习的干扰,并未看成是价值观的教育和能力的培养。使得孩子在走进大学生活后成为不成熟的独立消费个体,面对各种消费诱惑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消费取向,甚至走进不同的消费误区。

(3)学校教育滞后因素。消费观教育应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部分,而信息知识的飞速增加,通讯方式的便捷化,网络在大学生活中的普及,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增加。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方法单一,过分依赖课堂,局限于形式,脱离学生实际情况,滞后于问题产生发展等问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非常被动。

同时,由于消费观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的间接性,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往往容易被忽视,成为其他方面教育工作的附属性教育,很少作为独立性、主体性工作看待。而且于消费观的具有隐私性、多变性、多元性等特点给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很大的难度。所以导致了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研究不足;课堂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的生活消费观的内容的现状。

2.主观原因

(1)心理因素。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活动全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消费心理从认识过程,经历情感过程,发展到意志过程,是一个消费购买的决策过程。按照行为反映心理的理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要经历上述三个过程。由于大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阶段、特殊收入渠道、受教育经历和所处的特殊的校园环境,使得他们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产生了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表现为不同的消费行为。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总体上是健康的, 但存在着消极的消费心态, 总体上各种消费心理主要表现为: 一是满足正常的生活学习需要的消费心理。大部分的大学生的消费主要还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学习需要, 特别是一些家庭经济情况不是很好的同学。二是追求时尚, 彰显个性。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成熟的青春过渡期, 不成熟和成熟心理并存, 消费没有计划易造成浪费。追求时尚把握时代的脉搏是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 无形中就给父母造成了额外的压力。三是为了满足虚荣心的消费心理。攀比消费, 炫耀消费。部分同学平时不注重学业成绩的攀比, 而在吃、穿、用等消费方面和周围同学相互攀比, 他们成为高端消费品的追逐者, 部分品牌专卖店的主要营销对象。四是享乐消费心理。有同学认为年轻时要尽情享乐, 反正家里有钱, 多花点无所谓。他们成为学校周围高档消费场所的常客, 比如酒吧、茶吧、练歌房等。五是从众型消费心理。由于自信心不足,价值观和消费观仍不成熟,产生在消费行为上只是盲目跟从他人,并未真正满足自身内心需要。

(2)价值观因素。大学生尚处在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形成阶段,但以享乐为人生惟一目标的享乐主义和以追求金钱为人生目标的拜金主义在部分学生思想中生根发芽。在这种错误的思想中会把金钱、享乐看成是人生的意义所在,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在消费行为主要表现是一些大学生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重娱乐型消费,轻发展型消费;重生理性消费,轻心理性消费。一些大学生购买书籍或学习用具舍不得花钱,甚至缺少教材或学习参考书,没有课堂笔记本,但在吃穿等物质消费上却出手大方。一些大学生用于维持生命活动的生活费用的支出远大于实现人生目的、促进知识增长的发展性费用的支出。“君子谋道不谋食,小人谋食不谋道”的中国传统古训已被一些大学生置之脑后。名牌消费风流行,主要表现为一些大学生在购买商品时,往往跟着“名牌”走,把外在的物质消费看成是衡量人生价值、社会地位的全部标准。他们视勤俭为失败,视消费为成功;视朴素为土气,视奢侈为高雅,甚至沦落为丧失精神家园、迷失美好人生信念和人生目的的“物化人”。

二、高校引导大学生走出消费误区的对策

对大学生科学消费观的培养关键还在学校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担当重要责任,并且在各项工作中都应积极采取措施对大学生的精神消费加以教育与引导。

首先,应以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依托,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消费取向。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认清人生价值和人生目标应体现在自身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中,而非从社会得到的物质满足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从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等多方面入手。例如,开设或开展人文知识讲座、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鉴赏等活动,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精神消费能力,指导他们正确地、健康地进行精神消费,减少对物质消费的盲目追求。

第二,必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性消费观。大学生往往受一定时期社会流行的消费观念的影响和制约,盲目追随社会上出现的消费热。而各种消费热的出现,时常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可能与大学生自身根本的消费目的不尽一致,甚至大相径庭,使得学生产生盲目的从众非理性消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有责任对其不良消费行为进行积极干预和疏导,帮助他们全面地、正确地认识自我的消费需求,减少非理性消费行为。

第三,培养大学生科学的理财观。大学生消费心理不稳定, 不缺乏敢花钱的冲动消费,却缺乏合理的、理性的规划和计算。财产性收入已经成为我国百姓收入的重要来源,而财产性收入的增加是基于较好的理财能力,所以大学生对自己各种费用的合理分配,各种消费的合理取舍,也是其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需能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 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 指导学生如何提高消费的效率,能够使钱达到最优化配置,把钱花在最有意义的地方。

第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消费观。随着资源的减少,环境的污染,人与自然矛盾也越来越的突出,而生活消费也是资源使用的重要方面。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与大学生的消费教育结合,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消费观。

参考文献:

[1]陶国富:消费行为心理学.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3

[2]张立彬 杨湄祥: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理念.中国高等教育,2005,(19)

篇(7)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成都市范围内二十余所高校大学生有关消费行为的情况,并以此为基础,通过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软件对男女大学生在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和消费心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探求的男女大学生在以上几个维度存在的差异,从而真实地了解男女大学生消费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男女大学生;消费行为;差异

0 引言

随着大学生群体的不断扩大,大学生消费已经成为研究大众消费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根据刘珊和风笑天的统计表明,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群体消费和生活方式的研究日趋增多,而且研究内容不断扩展,研究方法和视角多样化。从内容上讲,有研究消费结构的,有研究消费内容的,有研究消费心理的以及其他方面;从方法上讲,有从经济学出发的,有从社会学出发的,更多的从教育学出发,还有从体育学等等角度出发。但是很少有研究者关注到大学生群体消费行为中的性别差异,即男女大学生在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和消费心理等方面的不同表现。然而,在大学生个体越来越个性化,以网购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男女大学生的在消费过程中的性别差异也更加明显。因此,本研究将采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甘伟平课题组在成都市范围年内二十余所高校收集的大学生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调查数据,致力于分析男女大学生消费行为中存在的差异。

1 研究方法

1.1 样本抽取

本研究运用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综合考虑类别、层次和区域,从成都市高校中抽取24所高校,并采取纸质和网络问卷方式,向抽取的高校发放问卷602份,回收问卷559份,回收率为93%,其中纸质问卷发放400份,回收399份,回收率为99%,网络问卷发放202份,回收160份,回收率为79%。

1.2 问卷的结构和所采用的技术方法

本次调查问卷的总体结构都分为基本信息、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消费心理三个部分,主要调查学生的家庭情况、学杂费和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调查问卷主要通过发放纸质问卷完。数据统计和分析软件采用EpiData和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分析采用方法主要为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双变量的交互分类统计。

2 消费行为

2.1 经济来源

根据调研情况,本研究将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分为以下几大类:家庭提供、社会或亲友资助、勤工俭学、兼职、奖助学金和其它。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3.4%的大学生以家庭提供的经费作为主要经济来源;1.2%大学生的主要依靠社会或亲友资助;0.6%的大学生主要依靠勤工俭学;2%的大学生主要依靠兼职;2.3%的大学生主要依靠奖助学金;剩下0.4%的大学生主要依靠其他方式获的经济收入。进一步比较男女生在经济来源的差异,笔者发现:92.6%的男生通过家庭提高或社会和亲友资助获得经济收入,95.5%的女生通过家庭提高或社会和亲友资助获得经济收入。这一数据表明,男生相对于女生而言经济独立性较强,对家庭、社会和亲友的依耐性更弱。5.8%的男生通过勤工助学和做兼职获的经济收入,对比之下女生的比例为1.2%。此数据再次印证了男大学生更强的经济独立性。而奖助学金一项的对比中,男女大学生的比例分别为1.5%和2.6%。该数据表明女大学生在学习上的优势地位可以转为经济优势,因此,更多的学习成绩优秀的女大学生获得奖助学金,并以此来缓解经济压力。

2.2 消费结构

本研究将大学生的消费项目分为:饮食消费、学习消费、服饰护肤品消费、社交娱乐消费、恋爱消费、交通通讯消费和电子产品消费。下表(表1)是调查得到的数据:

由上表可以得知:

在第一选择当中,饮食消费占据了绝对主导的地位,男女比例分别高达87.5%和88.6%,说明不管对于男生还是女生来说,日常消费当中最主要的部分都是用于饮食。这样的做法是符合大学生经济条件的理性选择。这也印证了马斯诺关于需求层次论,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男女大学生都首先选择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在第二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饮食以外的其他几项消费项目所占比例的提高,说明在保证基本生存的条件下,大学生开始积极扩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其中男女消费差异最明显的两项是服饰护肤和社交娱乐。在服饰和护肤消费一项中,女生高男生14.9个百分点,说明女大学生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男生的社交娱乐比例比女生高14.7个百分点,则显示男生在社会交往和游戏娱乐等方面更多的投入。学习消费、交通通讯消费、电子产品消费和恋爱消费比例的提高,展现了男女大学生丰富多样精神文化生活。

在第三选择当中,交通通讯消费、电子产品消费和恋爱消费的比例持续增长,则表明了这三项消费作为更高级的消费方式,也是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追捧。我们还可以发现在这三项消费项目中,男生的比例分别比女生高5.3%、11.3%和4.9%。从中我们可了解到男生对交通通讯具有更强的依赖性,在电子产品方面和恋爱方面更舍得投入。

2.3 消费方式

近年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变革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以此为背景的网络购物已经发展为普通百姓最重要的购物方式之一。笔者将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群体如何使用网络购物以及男女生在接受和使用网络购物存的差异。在所调查的大学生当中,有65.2%的男生选择偏爱网络购物,与之对应的是68.2.6%的女生选择偏爱网络购物。男女生的比例均超过百分之五十,说明大学生群体在接受和利用网络购物上的很高的积极性。另外,女生的比例高于男生则显示了女生在选择购物方式上相较于男生的更加开放的态度。

在利用网络购物的过程当中,男女生也存在着差异。如果将大学生群体网购物品进行分类,我们会发现男生更倾向于网购电子产品、虚拟产品、运动装备等,而女生则表现出不同的情况,她们更加倾向于网购洗护用品和化妆品、学习用品、交通通讯类用品和服装。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男女生消费结构数据相吻合,男生在电子产品方面投入更多,而女生在洗护化妆和服装等方面更舍得花钱。

2.4 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是消费者进行消费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的过程。了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对于高校教育和规范大学生消费行为有直接的帮助。我们将消费心理大致分为四种类型:从众、求异、攀比和求实。笔者将对大群体消费决策因素进行分析,以求初步男女大学生消费心理类型的差异。

调查数据显示,男女在消费决策的过程当中,首要考虑的因素都是价格和质量,两者在男女的决策因素中所占比例均超85%,说明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他们的消费心理类型都是属于求实型。同时,时尚性和品牌因素在男生决策过程的当中都略高于女生,说明男生在消费过程当中更容易被前卫时髦的商品和品牌商品所吸引,相较而言女生显得更加理性和注重实际。

3 总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开放,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这就为研究者从性别差异的角度去研究男女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打下了坚实基础。首先,男女大学生的在经济来源上的差异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男生更强的独立性和女生更好学习成绩。其次,男女生对网络购物的偏好则表明大学生这一活力群体对新技术的很强的接受能力。同时,男女生网购内容的不同直接反映了男女生的不同的兴趣爱好。再次,我们应该欣慰的看到绝大多数的男女大学生的都是属于求实型的消费者,他们不盲目攀比,不盲目追求时尚。这正符合社会对大学生的期待和自身的经济状况。最后,男女大学生在消费行为上存在的客观差异要求社会、家庭和教育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消费行为教育和引导时应该区别对待。

【参考文献】

[1]刘珊,风笑天.对1988一2004年大学生消费的研究――共169篇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大连理工大学[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报.2005(1).

[2]甘伟平,喻荣强. 大学生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趋势研究――以成都市部分高校为例[J].消费导刊,2014(09).

[3]宋刚.成都地区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26(1).

[4]文英玉,邵英姿.“90后”大学生生活方式与服装网络消费行为[A].经济与管理,2013,(08).

[5]董慧慧.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以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4)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