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16:32: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法律法规类别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中介服务机构的基本情况
中介服务机构是指依法通过专业知识和技术服务,遵循“独立、客观、公正”原则,向委托人提供公证性、性、信息技术服务性等中介服务的机构。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服务、协调、沟通、公证、监理等职能,居于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实施具体的服务性行为、执行性行为和部分监督性行为。
(一)中介服务机构的合法性
中介服务机构是按照一定法律法规要求,或根据政府职能、权限让渡而建立的。中介服务机构依法进行登记,依法进行执业,有自己的机构、场所、人员、章程。中介服务机构的执业得到法律法规的许可,行为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
(二)中介服务机构收取服务费的合规性
中介服务机构在执业过程中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进行服务,付出了劳动和成本费用,收费是合理合法的。目前,中介服务机构收费以市场定价为主。
(三)我市中介服务机构的基本情况
目前在我市注册的中介服务机构主要有招标、采购、测绘、造价咨询、设计、监理等服务类别。准入门槛较低、技术及人员要求低、市场需求多的服务类别较多,如:招标、采购、测绘、工程造价咨询。而准入门槛较高、技术及人员要求高、市场需求少的服务类别较少,甚至是没有,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信息工程监理等。
(四)中介服务机构选取的相关规定
我市与中介服务机构选取有关的规定有:《云南省投资审批中介超市管理暂行办法》(云政办函〔2015〕130号),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除法律法规规定需公开招标的,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向中介机构购买服务时,必须在中介超市公开竞争选取中介机构。按照自愿原则,企业可根据业务需要,委托各级中介超市提供公开选取中介机构服务。
二、我市中介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类别繁多,监管难度大
中介服务类别繁多,服务事项互相交叉,监管难度较大。仅就云南省投资审批中介超市来说,涉及的中介服务类别就有49类,中介服务事项达210多项,并且专业性都较强,对监管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
(二)监管部门众多,监管体制不顺
监督管理体制的不顺,导致管理者缺位,部门间各自为政,各管一块,责权不明,造成监而不管;有的方面,互相推诿,监管口径不一,基于各部门利益出发的法规制定相互冲突,监管力度不到位,使一些中介组织钻空违规经营。
(三)法律法规滞后,没有具体的监督管理规定
管理制度没有制定或修改完善滞后,造成中介机构运行缺乏监督制约,法律约束缺失,原有法律法规不明确或与现实脱节而带来操作上的难度,传统法条已明显不适应现实需要,却至今未做修改;部分中介行业存在法律法规空白,主管部门尚未就设立条件、执业标准、业务范围、收费标准等做出明确统一规定,使得中介服务机构暗箱操作,内部运作,无从监管。
(四)中介服务机构服务水平低、服务能力弱
1.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本地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服务能力与一些外来优秀中介服务机构比较存在较大差距。
2.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背景下,“放管服”改革深入进行,“放”已经成效明显,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各种壁垒不断消除,准入门槛不断降低,但“管”没有跟上,政府部门创新和加强监管职能,利用新技术新体制加强监管体制创新还有欠缺,监管缺位,“服”没有到位,引导、指导、培训缺失,造成一批新进入市场的中介服务机构不会服务、不能服务。
(五)服务费用收取标准不一。
有一部分收费标准制定时间较早,没有及时修改完善,已经与时代严重脱节,完全失去了指导意义。有的收费标准已经取消,但市场没有跟上政策的变化,有的完全市场定价,有的还在沿用已经废止的规定,造成中介服务机构收费随意性大。
三、加强中介服务管理的建议
(一)统一监管机构,整合监管力量,理顺管理体制
成立一个专门的监管机构或协调机构,整合各方力量,打破条块分割,明确责权,齐抓共管,使监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统一监管口径,监督管理规定须由各部门联合制定,统一标准,统一模式,统一平台,避免政出多门,互相推诿,产生监管漏洞。
(二)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制定信用评价管理规定、不良行为管理规定、黑名单制度,建成完整的、操作性强、约束力强的优胜劣汰惩戒清退机制。
(三)强化服务,行业主管部门加大培训指导,切实提高中介服务机构服务水平、服务能力。重点指导薄弱行业、薄弱企业,提高本土企业竞争能力。注意引导,吸引本地、外地优秀企业、优秀人才进入我市发展,提升本土企业进取心和竞争意识。
(四)推进行业协会的建设,强化行业自律,加大行业内部交流,促进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
(五)加大市场培育,激发市场活力,打破地域、行业壁垒,营造公平竞争、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培育发展开放型、竞争型的中介服务市场。注重人才培养,为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2008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按照“隐患治理年”总体部署,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和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经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各类事故控制指标全面下降,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平稳态势。为发扬成绩,不断提高全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经研究决定,拟对2008年度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现将有关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选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表彰的类别及名额分配
表彰类别: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
名额分配:见附件1
二、申报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条件
(一)各县(市、区)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和市直主管部门(公司)所属企事业单位中的先进单位:
1、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各项工作部署;
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3、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或重点部位监管、应急方案编制和演练等方面取得明显成绩;
4、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上有创新;
5、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
(二)乡镇政府(街办)和县(市、区)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中的先进单位:
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各项工作部署;
2、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工作部署推动有力,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监督检查、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管、应急救援演练、行政执法、安全标准化建设、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等重点工作中,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3、安全监管工作有创新;
4、监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成效显著,未突破专项控制指标;
5、监管范围内未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或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安全生产事故。
(三)先进个人:
1、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岗位;
2、积极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的各项方针政策,安全文化建设成效明显;
3、所承担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基础资料健全;
4、认真抓好安全检查,采取有效措施落实隐患整改;
5、在工作中敢于坚持原则,严格安全管理,为本单位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做出突出成绩。
三、推荐程序
一、基本原则
1、依法实施原则。推进职权公开运行,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实施。
2、全面真实原则。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所有职权应当全面公开,公开的内容必须真实。
3、注重实效原则。便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知情、办事,提高工作效率。
4、便于监督原则。畅通民意反映渠道,保障各项职权的监督主体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二、工作目标
全面清理职权,编制内容详实、职责明晰的职权目录;依据职权目录,制作程序规范、便民高效的服务流程图;逐步建立科学严密、监督有力的职权公开运行机制,依法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工作范围
推进职权公开运行的单位包括:局机关、局行政服务窗口、房管处、园林处、市政处、燃气管理处、拆迁管理处、城建档案馆、招标办、建管处、安监站、质监站、审图中心。
四、工作内容
1、清理各项职权。(1)行政执法:主要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确认、行政裁决、行政给付及其他行政执法职权;(2)行政事业性收费:包括行政性收费和事业性收费;(3)重大事项决策:主要包括重大项目、资金分配、资产处置等重要事项决策;(4)组织人事:主要包括人员录用、调动、任免、奖惩、发展党员等;(5)财物处置:主要包括物资采购、财物支配等;(6)其他依法实施的职权。
2、编制职权目录。按照职权类别,逐项列明项目名称、行使依据、公开形式、范围、时间、收费依据和标准、承办部门等(见附件二)。对依法不能公开或暂时不宜公开的职权,严格执行审核备案制度,制作《不宜公开职权目录》(见附件三),逐项列出项目名称、类别、不公开理由等。
3、制作服务流程图。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围绕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职能,制作服务流程图。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程序的,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程序的,依据实际工作程序制定。
4、公开职权运行过程。利用“中国·*”政府门户网站、新闻媒体和政务公开栏、办事手册、业务咨询电话、机关工作简报等载体,公开职权目录和服务流程图。围绕决策、执行、结果等主要环节,公开职权运行过程,公开范围应与职权行使涉及范围相一致。
五、工作步骤
推进职权公开运行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1、动员部署(6月1日——6月10日)
召开建设局推进职权公开运行工作动员大会,进行动员部署;随后相关人员参加市职权公开运行工作办公室组织的业务培训。
2、组织实施(6月11日——7月10日)
各部门在全面清理各项职权的基础上,编制职权目录和服务流程图;依法不能公开或暂时不宜公开的职权,制作不宜公开职权目录。清理结果必须与法律法规相对应、与本部门“三定方案”相对应、与科室职责相对应,由局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后,报市职权公开运行工作办公室审核。
3、审核完善(7月11日——8月30日)
局职权权分开运行工作办公室将材料报到市职权公开运行工作办公室对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报市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领导小组审定。
4、公开运行(9月1日起)
建设局按照统一要求在“中国·*”政府门户网站等载体公布职权目录和服务流程图,公开运行各项职权,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社会监督。
为更好开展职权公开运行工作,建设局成立“职权公开运行工作”领导小组:
六、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廉政风险;防控
近年来,高校随着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社会的需要,承担的科研活动数量逐渐增多,科研经费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和法律束缚,在科研项目立项,经费使用管理、审查监管等过程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导致科研腐败案件也随之增多。据统计,在2013―2014年间,全国范围内高校经费管理与使用违规违纪案件共有七起,其中五所高校的七名教授套取科研经费达两千五百多万元。所以,针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廉政风险防控做深入的研究,才能有效地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完善并创新经费使用管理制度。
一、廉政风险
第一,思想道德方面的风险。科研人员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目前由于各类科研课题未实行归口管理,科研管理规定多又杂,不容易掌握遵守。此外,部分教师在利益面前抵制不住诱惑,也易发生学术诚信或道德腐败问题。
第二,制度机制风险。在预算阶段,容易发生科研基本要求与实际科研预算费用管理存在出入这一现实现象。
我国主要采用全额预算制度来进行经费管理,但这一制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与所要求的科研活动标准不相一致。有时候科研经费预算还会影响科学研究的顺利开展,这时科研人员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存在的问题,甚至会出现购买虚假发票、实施不合规等行为。
在管理使用阶段,由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涉及部门、人员繁杂,再加上高校现如今的科研经费管理缺乏明晰的使用职责,同时,责、权、利划分也缺乏合理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管理合力的形成。
在监管阶段,监察审计监督作用未能及时、全面发挥,管理监督协调联动机制及考核奖罚机制不尽合理。除此之外,管理过程与监督过程的信息不一致,科研经费管理涉及的部门单位及其相关人员主动管理意识较弱,导致无法形成有效的管理监督协调联动机制。
二、廉政风险防控路径构建
1.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加强法律法规宣传
(1)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强化不同类别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与管理。具体合理地设置科研预算人员的岗位职责,并指定专人指导预算编制,促进预算编制向严肃性、科学性、合理性方向发展,为严格执行预算奠定基础。
(2)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科研人员反腐防变意识。高校可以开展法律法规、廉洁诚信的日常教育及培训,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通报力度,引导其规范行为,廉洁敬业。同时协调相关部门,加大政策规定的宣传,协助做好目申报、预算编制、项目实施、项目结题验收工作。
2.控制科研经费管理过程,构建信息网络平台
(1)高校应完善科研项目经济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与权限,同时,还应做到职、权、责、利有机结合,并建立科研经费内部授权审批制度,明确授权审批的权限和工作范围等,构建一套合理清晰的集职、权、责、利为一体的制度体系,减少人为干涉,保障既定预算的执行。
(2)全程监控科研经费的使用环节,构建信息网络平台。高校可以通过开发构建信息网络平台,专门为每项课题建立包含管理部门、立项年度、当年流水号经费类别等信息的科研账号编号,并将年度检查、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检查等经费使用情况定期公示在网络平台上,便于科研经费的分类管理、责任认定和支出监控,对科研资金使用过程监控,降低廉政风险。
3.加大科研经费集成性监管,建立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保密培训;思想教育;法律教育
国家或企业的工作人员是按照核心、重要以及一般的等级进行划分,根据岗位等级不同确定工作人员类别,并针对不同工作类别进行专业保密培训,通过培训促使保密人员掌握保密知识技能、签订保密协议承诺书、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要对企业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和法律教育。思想教育工作内容包括政治观点、思想观念以及道德规范,法律教育工作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惩治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补充规定》、《宪法》以及《保密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文件,通过思想教育和法律教育全面提高企业职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一、保密培训中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在保密培训中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是提高企业职工保密观念、加强保密意识的关键,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好和运用保密法律法规进行必要的惩罚能够发挥同样的效果,是增强国家实力、保障国家和人民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培训机构应该引导培训对象在正确贯彻、执行保密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将思想教育工作落实到实际岗位上,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最终达到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目标。目前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化,各行各业的技术核心保密工作越发重要,职工如果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思想认知,将会对我国核心技术或国防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做好保密工作的思想教育是关键,培训人员要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做好、做深、做透思想教育工作,才能有效化解企业职工内心问题和矛盾,才能提高保密工作质量和效率,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好企业职员的思想工作,能够有效增进不同岗位人员的相互理解、化解各方利益矛盾,处理和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对做好保密工作而言是一项双赢的工作,在保密培训中经常会遇到企业职员对自己与他人的工作表示不理解,对自身获取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产生疑惑,这是正常现象,因为每个人的工作岗位不一样,导致最终得到的利益也会不一样的,但是作为企业职工最重要的不是自己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利益,而是应该站在国家和人民的立场考虑问题,如果不给他们做这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不少人并不能形成这样的思想认识,因此进行思想教育是保密培训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保密培训中法律教育的重要性
保密工作不仅对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保障作用,对企业、人民的安全也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做好保密工作对维护社会安定和和谐社会构建非常重要,但是现在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出出卖家庭、单位和社会的行为,对于这类人要进行法律惩治才能确保社会安定,所以说在保密培训中要突出法律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法律知识教育,能够全面提高企业职工自身思想认识水平,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尤其是在国际环境越来越复杂的局面下,学习法律知识能够提高企业职员对企业单位规章制度形成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如果不学习规章制度和法律知识,就不可能做到很好的遵纪守法,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职工。大多数罪犯都是由于自身法律和规章制度意识不强而在工作中违规操作,不仅给国家造成损失,同时也毁了自己的人生和前途。所以进行法律教育对促进企业职员掌握法律法规知识、学好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有明显作用,通过学习的强化制约、进一步提高培训人员自我防范能力和法律意识,早一步培养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企业职工违法犯罪,最重要的是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确保企业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定有序。
三、思想教育与法律教育的关系
在保密培训中进行思想教育主要是从道德教育层面培养企业员工的保密意识,法律教育主要是从法律层面对员工行为形成制约,在保密培训中两者缺一不可,有了思想教育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有了法律教育可以提高员工法律常识,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都会从道德、法律法规层面考虑后果,能够有效避免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所以我们不能说思想教育和法律教育到底哪一个比较重要,只能说两者在保密培训中同样重要,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价值。
四、小结
新时期、新形势的国际社会背景给保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发展,保密工作范围逐渐扩大、保密重要性逐渐提升,对企业职工的专业素质水平和职业道德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在保密培训中更加注重从思想教育和法律教育两个方面入手,才能全面提高企业职工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为我国机关单位、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丹.试论《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职业技术,2011,11:61.
[2]鲁志杰.浅谈加强短期培训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3,01:26-27+31.
各司法所:
为了认真履行对社区矫正对象“监督考察、帮助教育、日常管理”的法定职责,进一步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防止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重新违法犯罪,现就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做出以下紧急通知,望各司法所接通知后,迅速落实,并将落实情况于十二月二十日前书面报市局社区矫正工作科。
一、集中开展一次大走访活动。各司法所要迅速组织力量,对所辖范围内所有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一次走访,这次大走访要求不漏一人,对重点对象尤其是有可能重新犯罪人员,司法所要亲自上门走访,通过走访做到情况明、底数清。通过走访进一步了解社区矫正对象思想状况;了解社区矫正对象认罪态度、服刑服法、遵守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及掌握劳动技能和就业愿望等情况;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生活环境、家庭情况、社会交往及生产就业等情况。并同时核查社区矫正对象中有无脱管、有无漏管、有无不经请假外出等现象。
二、集中开展一次警示教育。各司法所要在走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一次集中警示教育活动,这次集中教育以社区矫正对象管理规定,社区矫正对象权利和义务、《省社区矫正对象奖惩办法》、刑法修正案(八)为主要内容,结合判决书引用《刑法》条文的内容开展在刑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犯罪的危害性,引导其认罪服法,要开展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帮助他们增强法制观念、培养健康人格;要重点围绕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开展法律教育,帮助其学会用法律手段解决工作、生活中碰到的纠纷和困难,巩固矫正成果。要对重点人员心理障碍对象,开展一次心里咨询和集中教育活动。
三、开展一次排查。各司法所通过走访,要对所有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分析排查,确定分类管理和重点管理类别,对于社区矫正对象属于严管的对象,司法所要建立重点人员花名册和重点管理档案,并落实个人矫正方案和监督管理措施,确保社区矫正管理的质量。要加强与公安派出所的联系和沟通,加大对不遵守矫正法规人员的惩处力度,注重抓好正面典型,对日常表现不好不服从管理,不遵守矫正法规的社区矫正对象,通过谈话和警示教育仍不改正的要落实相关证据,严格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产业,这对于航空企业的劳动工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由于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提高,航空业工人的劳动量也在不断增加,而航空业作为一个新发展起来的行业,它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比较高,那么在对劳动力要求高的情况下也应该对工作人员赋予一定的责任,工作人员的健康问题必须得到保障,他们有义务为工作人员买保险,以免出现事故无处申诉。但是当前我们国家航空业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相当的不完善,以至于航空企业的员工出现职业病的很多,从2002年起,经过调查就已经发现在企业中人们出现了职业病问题,并自那时起,国家就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出台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但由于执行力度不够强,所以问题没能得到解决。虽说问题解决的不够彻底,但是也初步形成了卫生管理方面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体系,使得那一期间的职业卫生管理有了一定的改善。而到了2010年,各个行业的行业病越来越多,由当初的个位数类别发展到了几十种类别,在航空业也是一样越来越多的员工出现了职业病,并一直在蔓延,同时也影响到了航空工作人员所接触到的旅客,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发展趋势,乘务员由于长期的乘坐飞机出现了各种病症,而企业对他们的负责又不到位,以至于员工出现了倦怠情绪,这样不仅影响服务质量,也影响到了旅客的旅行,这样对公司收益也不好。但是,职业病又广泛存在,这就是航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不够到位的表现,这些问题不止存在于个别航空公司,几乎我们国家大部分的企业都面临这样的危机,也是当前我们国家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现状。此外,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不断发展,航空企业招收的员工圈及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人,而这些员工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自身素质也有很大的差距,他们的文化水平啊,生活水平啊什么的千差万别,这就给航空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困境。
二、航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航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很多,那么首先放在第一位的就是当前我们国家经济转型所带来的,由于经济的转型,对于航空企业来说不得不进行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对用人制度的革新,开始接纳来自不同环境的群体。而航空业作为新兴产业,对员工素质要求和生理要求比其他行业都高,这就给新一代工作群体带来了难题,肯定不免接纳来自于偏远地方或是生活水平不高的地方的员工,他们与城市阶级的人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就给职业卫生管理带来困惑。第二点就是我们国家对于航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企业管理者这一方面的知识薄弱,管理时忽视了人性化的方针,不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以至于职业病更加严重。
三、航空企业完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策略
1.定期对员工进行卫生检测,人性化管理
对于航空企业这一新兴行业来说,它的发展是比较快的,但是在发展的同时它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航空企业要想在国际航空界立足是很难的。首要办法就是员工施行人性化的管理政策,多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管理者也应该多亲民,多去了解自己的员工,然后定期安排员工进行体检,必要的时候对员工进行心理检测,并进行心理辅导,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从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率。
2.完善航空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察力度
我们国家是一个法治国家,几乎我们人类涉及到的每一个方面都有法律来保护,对于航空职业卫生管理问题,早在2002年起就有了相关法律的体系,但一直没得到人们的重视,以至于各行业的职业病一直蔓延并扩大,到了现在已经有了好多种类了,这个形势不容乐观。所以,完善航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尽快被落实。其次,有了法律法规,各航空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加大对自己企业卫生方面的管理,从根本上遏制职业病的不断蔓延,为旅客和企业员工营造良好的氛围,这样对双方都有利。
3.通过实施“绩效”工资来管理企业,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
针对当前出现的航空企业卫生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员工工作缺乏动力,才有了职业病的出现,他们一份工资常年不改变,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也就出现了职业倦怠,心理问题产生伴随的就是生理问题的出现。这样的情况下,航空企业必须利用当前航空业高速发展的优势,利用收益的资金给优秀员工施行“绩效”工资奖励,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有了工作的热情,自然会努力工作,这样对于企业卫生管理体系的构建也有极大的好处。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