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16:32: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银行的职业发展前景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外资银行紧盯中资银行三种人才
中国银行业存在着严重的人才缺失现象,这种现象被金融专家称之为“银行贫血症”,其后果不言自明。从发展的眼光和趋势看,未来金融企业的竞争将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三种人上面:一是具有较高文化知识、业务素质、创新能力,具有高度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高级管理人才;二是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业务的科技人才和骨干;三是具有较强公关、开拓、营销能力的人。
具体说,一是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业务骨干。他们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社会背景和客户关系,是国有商业银行创利的主力梯队和核心人才,他们是外资银行的首选目标。二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外派员工。他们既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的经验,又了解中国商业银行运作的模式,同时具备国内银行业的良好人际关系;既能很快适应外资很行的工作,又能促进外资银行业务的本土化。他们是外资银行瞄准的第二个目标。三是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招收的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研究生和博士生以及归国留学生。他们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经过国有商业银行几年实战的熏陶,这是外资银行瞄准的第三个目标。结果是国有商业银行几乎变成了外资银行的人才培训基地。
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从总体上看,中资银行基本上是处在一种劣势状态,但也有一些优势。首先,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规模相对小,所能提供的中、高级职位相对有限。其次,高素质的人才所追求的不仅是高的收入水平,还要求有一个良好的个人发展前景。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文化“博大精深”,“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观念根深蒂固。对中资银行的优秀人才而言,与其在外资银行做待遇略高的一般员工,还不如在中资银行做薪酬略低的主管骨干。在中资银行工作,高素质人才的发展空间比较大,他们本身具有相当的竞争实力;在外资银行工作,职业稳定性较差,发展前景难以预期,职业生涯的机会成本较大。
中资银行人才管理弱在何处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外资银行将在同一框架下开展全方位的人才竞争和业务竞争。面对竞争对手,要想获胜,最基本的是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与外资银行相比,国有商业银行人才管理弱在何处呢?
员工工资的无差别政策。在信贷市场上,大家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银行的客户有优劣之分,称之为二八原理。即80%的客户只给你带来20%的效益,而那个20%的客户则能带来80%的效益。所以这个80%客户的需求和那个20%的客户需求往往是不一样的。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道理是完全一样的。国有商业银行长期实行无差别的工资政策,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人员的整体素质下降。
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狭窄。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员工的职业发展是仿照行政管理那种单一结构的管理职位进行的。就一个单位来说,这种单一的管理岗位的供给毕竟是有限的,尤其是对我国几家大的商业银行来说,这种岗位的供给肯定小于对岗位的需求。这样就导致各级领导都面临着他的下属给他构成的一种有形和无形的职务晋升压力,这种职务晋升的压力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合适的渠道去缓解。近几年,几大国有商业银行流失的人才比较多,究其原因,除了与个人的实际收入水平有关外,与其职业发展通道严重受阻有直接关系。
员工岗位的流动环境僵化。在国有商业银行,计划经济色彩还十分浓厚。员工工作岗位的获取方式,以前基本上是单位分配,分配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而且分到一个地方后,若想换个岗位,流动一下是很困难的。在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人员流动几乎是小概率事件,是非常有限的。即便是这种非常有限的人员流动,也是组织主导型,而非个人主导型。员工的工作岗位与他个人的职业素质、职业兴趣会产生严重错位。事实上,许多人在国有商业银行僵化的人事管理体制TT作了许多年还默默无闻,到了外资银行便“脱胎换骨”、焕然一新。由一条“虫”变成了一条“龙”。
人力资本的增值速度受阻。个人的人力资本是否能随着单位的发展而得到增值,其中关键的环节就是培训机制的完善程度。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惟有学习型组织的商业银行才能造就出一流的、高素质的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员工。虽然这两年国有商业银行的培训强度逐渐加大,培训的档次也逐渐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在这方面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在员工忠诚工作的同时,个人的人力资本如何实现增值是各级行长应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中资银行如何面对“狼来了”
“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业银行经营,为的就是一个“利”字。外资银行登陆中国,抢夺国内金融人才,目的也很明确,就是“逐利”。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国有商业银行确实存在很多短时期难以解决的问题,但为了长远利益,必须加快解决。
一要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最根本的一点取决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改善,逐渐改变沿用已久的粗放型经营方式,走集约化经营道路。要留住国内高级金融人才,就必须有一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制度。现在国有商业银行收入分配政策受到外部政策的约束还比较多,但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外部的这些政策约束会逐渐弱化。所以,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提高和资产质量的改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要压缩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员规模。国有商业银行如果仍然维持这样一个庞大的人员规模,一切的改革和发展都会化为乌有。所以必须压缩国有商业银行的现有人员规模,做到减员增效。
三要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员质量结构。国有商业银行人员的质量结构有两个方面:一是存量,二是增量。存量就是国有商业银行现有员工。要改善这部分员工的质量结构,惟一的方法就是加大培训力度,舍得重金投入,加大智力投资,提高培训的强度、质量和科技含量,使人员的培训和使用密切相关。在增量员工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做得不错,在大幅度地分流人员、压缩人员规模的困难情况下,始终坚持尽量拿出一些指标,引进一些优秀的大学生、研究生和博士生,从而使国有商业银行的员工质量结构和知识结构逐渐改善。
四是实行国有商业银行的分层管理。我们现在的用工制度还比较单一,无论是管理层、市场营销层,还是操作层,实行的是同样一种管理方法。这种用工制度有很大的问题,因为不同层次、不同岗位所需要的人员的素质是不一样的。我们没有必要招一个研究生放在那里去坐柜台,这一方面会加大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也是一种人才使用的缺陷。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纷纷提出了更加高远的战略目标,走国际化道路成为中资商业银行的战略重点之一。如何在与国外大型银行的竞争与合作中学习其国际化经营的经验和能力,无疑已成为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的首要问题。因此,学习战略是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必然选择,中资商业银行应站在战略的高度上,以全球为市场、以知识为源泉、以学习为手段来培育和发展国际核心竞争能力,构筑国际竞争优势。
一、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所需人才的特质
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所需要的国际化人才,一是要能够制定投资并购策略和方案并推动战略落实;二是要能够组织领导中资商业银行海外投资新设、对外参股、兼并收购的实施工作;三是要能够根据授权代表总行或集团公司对被投资并购机构行使股东权利等。这就要求中资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三种国际化能力:
一要有国际营销能力。面对外资银行抢滩中国以及中资商业银行走出国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资商业银行应迅速培育自己的国际营销能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建立全球化的市场网络体系。
二要有国际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对于一个跨国经营的中资商业银行来说,如何培育本土化的国际人力资源开发能力,选择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合理的搭配,直接决定着国际化的成败。
三要有国际研发能力。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本土化的国际研发能力是国际化经营的商业银行成功拓展全球市场的关键。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技术研发力量进行本土化研发,不断开发创造新的产品和技术支撑,提升中资商业银行海外分支机构在东道国市场上的国际竞争优势。
二、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路径
国际化为广大中资商业银行提供了一个近距离学习合作伙伴或竞争对手新型经营理念、先进的管理模式、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创新意识等隐性知识的机会。这些隐性知识植根于合作伙伴或竞争对手的组织内部,只有通过本土的、互动的近距离学习,才能为中资商业银行所获取,从而延伸其国际营销、国际人力资源开发和国际研发能力。
(一)外向国际化与本土学习
一是通过设立海外分支机构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中资商业银行的境外机构分布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领域,并且大多已经做到经营本土化、研究与开发本土化和企业风格本土化。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中,这些海外分支机构的本土化过程培养了一批国际化人才。二是通过跨国并购进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跨国并购可快速获取被并购银行的客户、网络及人力资源等,进而培育和发展新的核心能力,实现自身国际化能力的迅速积累。
(二)内向国际化与互动学习
一是中外资银行合作中的互动学习。中资商业银行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的目的有三个:补充资本金、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引进先进的技术。虽然实际效果有待改善,但总体上看,中外资银行的股权合作还是良性发展的。尤其是各中资商业银行伴随着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股权合作而开展的一系列培训合作,如RBS集团为中国银行提供了在司库、财务管理与战略规划方面的培训支持,汇丰银行向交通银行审计部派遣了专职技术专家进行了6个月的咨询培训,华侨银行向宁波银行提供了500万美元的培训款专门用于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在中外资银行合作中,中资商业银行从管理经验与能力、文化影响、学习控制手段等方面开展与外资银行的互动学习,使中资银行拥有了更多的国际化竞争能力。
二是中外资银行在竞争中的互动学习。中资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不仅在合作中互相学习,而且业务竞争中也会互相学习,因为竞争会使外资银行的“市场示范效应”、“金融创新的示范效应”表现得更淋漓尽致。外资银行在华的快速发展,使中资商业银行清晰地认识到竞争是学习过程的开始,中资商业银行结合市场实践不断总结和完善竞争中的学习机制,提高互动学习的效率,可以实现国际化知识的获取与内化。
(三)双向国际化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和整合
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使其经营活动与学习活动分布在全球不同的环境,并以此作为获取竞争优势的支点,但这些分布于不同环境中的活动必须彼此联系和协调起来,才能获得全球扩展的优势。
1.双向国际化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效应
中资商业银行利用外向国际化中的本土学习和内向国际化中的互动学习,并使两个过程中分别掌握的国际化知识进行协同,即充分利用能够获益的各种潜在机会以及这些潜在机会与公司技能之间的紧密关系,实现成本减少或收入增加。从这一意义上讲,动态环境中的中资商业银行必须协同其内外向国际化的学习路径,通过持续的培训学习过程维持国际化人才知识与能力的独特性。中资商业银行在实施互动学习与本土化学习路径的基础上,应迅速构建全球的培训学习网络,通过内外向学习培训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有机协同和国际化知识的交流与共享。通过全球学习培训网络协同内向国际化中的互动学习与外向国际化中的本土学习,使中资商业银行现有的国际化知识存量重新组合协同起来形成新的知识。如果这一组合所创造的新知识与中资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组织能力和技术能力相匹配,中资商业银行就基本实现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协同。因此,在全球学习培训网络的支持下,中资商业银行才有可能在国内外市场建立竞争优势,并最终获得可持续的战略发展。
2.双向国际化与人才培养的整合效应
全球学习培训成功的关键是要使国际化人才进入世界主要市场以获取竞争能力和当地知识,同时在全球市场对竞争活动和各地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全球学习培训战略能帮助中资商业银行摆脱把各国市场分割对待的做法,从而在中资商业银行内部整合分散在各国市场中的资源与优势,以争取最大限度地有效配置国际化人才资源。在全球学习培训网络中,包括总部和海外机构在内的每一个节点都能在国际化知识的获取、转移和创新中发挥作用,而来自于每一个节点的国际化知识都被整合进整个网络中以便产生出新的知识并将其转移到需要的任何地方。
内向国际化的运作与外向国际化的运作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整合更加强调全球学习培训过程的本质应是将中资商业银行在世界各主要市场上的竞争行动和知识技能整合起来,服务于全球经营战略的总体目标。具体而言,中资商业银行可在内向国际化中通过与来华外资银行的互动学习,吸收并积累适应于外向国际化阶段的必要经营知识;同时在外向国际化中实施本土化学习,由各个海外分支机构学习和汲取当地的经营知识并与母公司现有知识互动融合,以有效提高整个企业的知识存量和本土化能力;最后再进行内外向学习培训的整合,在全球范围内创造性地生产和转移新知识。
三、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国际化知识将在知识基础层被重新分类和去情景化,再融入到银行走国际化道路的共同愿景、组织文化和技术中。这就有必要设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和增设知识主管,目前中资商业银行的培训机构就可以承担这一角色,其主要任务是了解银行国际化的知识需求,建立适于国际化知识共享的环境,监控国际化知识库的内容、质量、风格以及这些方面是否与银行走国际化道路的方向一致,并进行强制性的批量化的培训。
第一,与国际化战略相配合,构建国际化人才培训体系。一般地讲,国际化人才培训需求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与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目标和发展道路相配合的兼并收购和海外投资新设相关的培训需求;第二类是与海外机构的目标和业务相关的培训需求;第三类就是与个人绩效、个人发展相关的后备人才的培训需求。中资商业银行应紧紧围绕国际化战略发展的需要,安排资源整合国际化战略框架的实施。
第二,与时俱进构筑国际化人才的培训内容。从内容上看,中资商业银行职工培训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知识补充与更新,技能开发,观念转变,思维技巧,以及心态调整与潜能开发。目前中资商业银行海外业务范围已经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领域,故国际化人才的培训内容应围绕这三方面内容的五个层次构建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国际化人才培训新内容。尤其要注重新观念、新思维、新知识的培训;注重中资商业银行战略目标和发展前景的培训;注重专业知识培训、业务技术培训、基本素质培训、能力开发培训、思维技巧培训等。
第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建立国际化人才的全球培养网络。网络的出现为国际化人才的培训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网络培训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的产物,依托于网络,以电子化的方式提供全方位的课程在线培训,为员工提供全新的在线培训平台。这种培训方式可以降低培训成本、实现全员培训外,使培训项目质量可以得到事先控制、培训内容及时补充更新,机构遍布全球的银行职工可以立即接受最新的和一致的培训。
第四,努力做到学以致用,规划国际化人才的职业生涯。中资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国际化发展目标,并结合国际化人才的发展需求,制订其职业需求战略、职业变动规划与职业通道,以实现国际化战略目标与国际化人才职业发展目标相统一。国际化人才培训的职业生涯管理,既要考虑“缺什么培训什么”,更要考虑培训的内容应该与国际化人才的职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国际化人才的不同层次和相应的职业发展路径的不同,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使培训既满足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又充分考虑到国际化人才的个人发展。
第五,建立国际化人才培训的评估机制。鉴于商业银行国际化培训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国际化人才素质,严格考核是保证国际化人才培训质量的必要措施,因此对受训人员要择优奖励和升迁就成为调动其培训积极性的有力杠杆。培训机构应遵循方向性、相符性、实用性、连续性、客观性、可靠性等原则,采用检查学习记录、实际表演评估、工作验证评估等多种方式,通过培训机构的事前评估、培训学员的事中评估以及培训机构的事后评估做好培训效果的评估工作,以此判断培训是否取得预期培训效果。另外,还应该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档案,为以后培训提供参考和依据。
总之,目前中资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都比较强,所以在培训过程中除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来加强内向国际化的互动学习和外向国际化的本土学习外,更要注意加强理论基础和宏观层面的学习培训,对学员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有可能更有利于国际化知识的传递和创新以及应用。
参考文献:
1.GrantRM,Baden-FullerC.Acknowledgeaccessingtheoryofstrategicalliance.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2004,411,41(1):61—84.
2.何庆明等.战略并购与知识联盟的学习效应[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9,(3),p36-37.
3.吴波等.企业间合作经验的学习效应研究[J]述评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4),p14-19.
4.顾庆飞.构建职业生涯管理的银行员工培训体系[J].人口与经济,2009,p85-86.
本研究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对应用技术型大学金融学人才需求展开调研及职业面向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广东省金融学人才需求呈现出职业分工精细化、学生专业化程度要求更高,职业能力复合化、要求学生具备综合素质,职业要求市场化、专业课程设置需较大调整等新型需求。有必要从强化产学研合作、陪养订单式人才,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学生专业水平,提升学生素质、注重全面发展等方面注重学生培养,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素质,为企业打造专门性人才,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
应用技术型大学;金融学;人才需求
近年来,随着广东经济的飞速发展,广东金融业从银行、证券、保险到基金、期货、外汇交易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成长;融资租赁、典当、黄金市场也都全面推出,并展现出国际化、市场化方向的特征。一个由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和商品期货市场组成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已在广东形成。目前,广东已经进入金融时代、金融社会。无处不在的金融活动已形成一个庞大体系,金融产业链已经延伸到了广东实体经济以及资本运转的方方面面,并被誉为新时期的实体经济命脉。以传统金融产业链为核心,广东省已衍生出了大量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网络金融产业,涉及到与资本市场、衍生证券、投资理财、国际收支、财政管理、贸易金融、风险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相关领域。未来一个时期,随着国家金融业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外资金融机构还将加快速度进入广东,民营金融机构、保险机构数量也将迅速激增,各种民间投资活动将空前活跃。“全民理财”将成为广东经济发展新势头、新局面。面对日益增多的各类金融机构、财务公司、投资银行,社会对于各类金融学专业的人才需求空前增长。金融业在广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前景,受过专业金融教育的学生,将会有很多的发展机会。新的条件下,广东将需要更多复合型且具有实践能力的金融专业人才。因此,为进一步掌握专业特点,明确人才需求,展开金融学人才需求调研,进行职业面向分析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是广东省应用性技术大学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一、调研的背景与目标
(一)调研的背景
广东白云学院是国家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广东省属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其中,金融学专业是该校的重点建设学科。近年来,学校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职能的新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理念,积极探索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取得了良好进展。为了进一步提升金融学重点学科建设水平,打造高层次金融专业应用技术人才,学校组织开展了大量人才培养方案调研。
(二)调研的目标
本项调研的具体目标是:
1.明确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人才需求层次,并在多层次的金融人才需求中对本专业培养的人才予以明确的定位,为科学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获得理论支持和实际依据。
2.厘清社会对金融学专业人才的质的要求和学生应具备的发展潜能,以便确定学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科学地架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3.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或本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或职业教育的规律,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和科学地运用教学手段、方式与方法。
二、调研的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包括各类用人机构、学生以及兄弟院校三类群体。近年来,金融专业负责人、系主任及专业教师与用人单位有广泛的接触,以各种形式了解用人单位对本专业学生入职后(或企业实践后)的表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评价,以及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两年来接受调查的企业达50余家。被调查的学生主要是已毕业的学生和企业实践中的三年级学生。近两年被调查的学生达600余人(包括学校对本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此次调研的高校主要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金融学院,调研的企业主要有广州白云民泰村镇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万联证券、中国平安等金融机构。
(二)调研方式与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的调研方式与方法如下:
1.以座谈形式展开企业需求调研对用人单位、企业实践学生的调研,主要采用的是座谈会的形式。2015年,我系分别安排教师对广州白云民泰村镇银行、万联证券、中国平安等金融机构,就本专业的办学方向问题、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教学内容更新等问题进行走访座谈。并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先后安排专业导师利用暑假走访实习基地多个,所到之处必招集学生座谈。谈体会、谈问题、谈意见与建议。与学生座谈后,再与实习基地的财务、人事等有关部门的人员座谈。
2.以网络问卷形式展开学生需求调查这项工作由学校就业中心统一布置实施。就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与素质、就业与分布、薪酬与待遇、换岗与发展、问题与建议等问题面向学生与用人单位实施双向调查。其中,金融学毕业生参与调研189人,收回有效问卷174份,占发出问卷的89.69%。
3.以实地走访形式展开同类高校调研走访考察是对高校本专业的教研教改情况进行调研主要采用的方式。2015年,金融系骨干教师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先后走访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就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所关心的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模块设置、实践教学等问题进行了走访考查。
三、广东金融学人才需求的基本现状
通过上述调研,发现目前广东省金融学人才需求呈现出如下基本现状:
(一)职业分工精细化,学生专业化程度要求更高近年来,由于国内外金融环境的改善与理财观念的普及,广东金融业人才需求空前旺盛。但职业分工更加细化,对学生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广东金融业发展趋向国际化、市场化的今天,金融业分工也从银行、证券、保险到基金、期货、外汇交易等各个方面快速细化,这无疑给金融学专业学生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就业契机。但新的条件下,因金融行业发展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局面,也给学生带了不同程度的挑战,职业发展对于学生专业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如广州白云民泰银行就希望招收的实习生中能有对于银行信贷业务办理更为熟练的同学,以便与工作无缝对接;又如中国平安集团,在招收实习生的过程中,也更加青睐于保险业务知识以及保险营销工作较为熟练的学生;再如与广东白云学院合作的广东省贵金属交易中心会员单位,也希望招收到对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方式更为熟悉的学生等。但目前白云学院培养的学生,对于金融学产业链中的具体环节专业化程度还是不够,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环节难以及时对接,难以满足市场的深层次需求。致使大部分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只能从事营销、经纪等初级岗位工作。
(二)职业能力复合化,要求学生具备综合素质金融业涉及面广,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进一步提升。因金融业涉及面广的特点,决定了该行业需要具备多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如既懂金融工具,又熟悉相关法律规范;既了解金融业务操作流程,又掌握计算机编程技能;既懂得银行柜面业务,又具备良好客户开拓能力等;既具有清晰的专业知识网络,又要具备良好沟通与商务礼仪素养等。在采访中,民泰银行对于金融专业同学的商务礼仪尤为强调,而白云学院并未开设该方面的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再如中国农业银行需要英语表达能力较好的金融学专业实习生,但因大部分学生对于金融英语不够重视导致实用能力不强等,使得学院却难以推荐出合适人选。随着混业经营的逐步开展,职业能力要求正在复合化,对于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要求金融人才掌握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多种专业知识和运作技术,能胜任为客户提供多途径、多方位理财咨询和策划,跨行业进行运作等。
(三)职业要求市场化,专业课程设置需较大调整目前的金融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之间依然存在差距。金融学专业近年来一直是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金融学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前景好、收入高,是吸引众多考生报考的重要原因。在薪酬最高的专业排名中,金融毫无疑问位居榜首。尤其是2014-2015年,随着国家对于资本市场的重视和政策转型,资本的力量逐渐得到释放,给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通过与用人单位和已经毕业的同学沟通,依然发现与市场要求相比,学院现有课程设置依然存在课程内容陈旧,难以满足新时期的金融专业需求的尴尬局面。如目前学院仍在开设的银行公共关系在同类高校已经不再开设;而广东金融学院等高校结合行业发展,新兴开设的房地产金融、汽车金融;用人单位民泰银行、平安公司对于信贷知识高度要求的信贷管理等热门课程等并未在学院得到充分重视。学生面临进入职场后补充学习相关金融知识的挑战,给顺利展开职场生活造成一定程度制约。
四、职业面向的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建议
(一)强化产学研合作,陪养订单式人才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快企业与各学科的对接、发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打造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企业要求加快知识转化,缩短毕业生与企业岗位磨合的时间。另一方面,金融专业本身也要求人才具有很强的从事金融业务工作的能力。因此,在强调理论基础的同时,必须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从事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可通过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和技能型人才来校讲座,与学生直接进行交流等形式,加强学生职业教育市场化需求的提升。也可通过在企业设立实训基地,让学生走进企业观摩和实习,帮助学生多走多看。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提升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为企业打造专门性人才,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学生专业水平作为应用性技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学校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建立好建设的知识基础框架。金融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金融领域的实际工作,而且大都要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因此知识的应用构成了金融教育的最终目的。但是,金融领域知识宽泛,工作岗位繁多,金融毕业生进入社会从事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较多。因此,完善学生课程体系,让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管理、金融理论知识甚至是英语、计算机能力,是满足企业对于复合型人才新要求的有效途径。
(三)提升学生素质,注重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如在学生入学教育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制订科学可行的职业规划,提升人际沟通、应急应变、综合分析等非专业技能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就业指导方面,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商务礼仪方面,教给学生交往艺术与沟通技巧、妥善地处理好人际关系等。
参考文献:
[1]杜庆霞.应用技术大学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8):144.
[2]孙光慧,杨黎琼.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金融学专业综合改革方案[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34-35.
[3]周方召,王雷.金融学专业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如何“精耕细作”[J].金融教育研究,2014(4):62-65.
[4]闫怀艳,万佳.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4(18):59-60.
张文武:部门考核是当前商业绩效考核的薄弱环节
随着国有银行改革的深化,绩效管理问题逐渐成为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此,我结合工作感受来谈谈我个人对商业银行绩效管理问题的看法。
就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总体情况而言,分机构评价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对稳定和成熟,银行财务、会计核算系统、评价系统基本上都建立在了分机构评价的基础之上。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中目前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对银行内部各部门的管理和评价很难科学地进行。由于对个人的绩效评价首先涉及到对所在部门的评价,部门业绩评价是对个人业绩评价的基础,因此部门评价是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中一个重要的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国内银行而言,如何持续提升竞争力是其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而要解决竞争力问题,一个好的员工绩效评价体系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绩效考核相对薄弱却是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共同面临的问题。为此,各大商业银行都在研究建立个人绩效评价体系,并尝试通过打破行政级别改以业务序列重新构架绩效考核体系。在绩效改革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与员工业绩的挂钩问题,若该问题没有获得较好的解决,那么绩效改革的成本就会很大。
前面说到,在商业银行现有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内,部门考核仍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我认为,完善对部门的考核,以下几个问题是不可忽略的:
核算体系。以往银行核算体系基本上都是以分支机构作为核算主体,现在怎么把业绩核算到部门、到产品、到客户,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在商业银行财务会计体系逐步成熟之后,除了要满足对外披露的要求,对内也要建立一套会计核算体系,使之与业务体系相配套,这是商业银行目前的一项非常复杂而长期的任务。这里面有三个方面比较关键:
(1)内部资金的计价,这涉及到利益的分配。
(2)费用的核算,即如何把费用核算到部门、产品、岗位上。
(3)产品线。中国地域广阔,机构和地区差异都很大,但产品线应该是商业银行遵循的一个基本的主线。当然这条业务主线也需要有较好的科技力量作为支撑。
关于部门职能的细化。部门考核的前提是清晰的职责设置。当银行把收入、利润、成本控制等指标下达给部门的时候,部门职责问题就变得非常关键。所以,在推行部门业绩评价之前,部门职责应得到进一步明确,否则在考核体系真正推行的时候,部门评价将成为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职责问题比较敏感,在实践中需要妥善解决。 当然改革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绩效考核以客户为中心和以产品为中心的选择问题。我们以往的考核体系都是以产品为核心,但是在考核中我们遇到了难题,因为我们强调服务的时候是以客户为导向,在管理的时候却是以产品为导向,以产品为导向的体系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两者存在非常明显的衔接问题。我看国外银行信息披露机制,产品线、业务线里面一般都是划分个人板块、资金板块等等,分割大体清晰。无论是按产品划分还是按客户划分,它的形态是一样的,只是组合方式不同而已,或是以产品组成业绩,或是以客户组成业绩。如果板块很清晰的话,这个问题应该是比较简单容易解决的,因此部门职责的确认实际上是我们银行绩效考核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宋效军:成功的绩效管理就是使员工得到一个稳定的预期
通过股份制改革,中国银行业在内部管理上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由原来备受不良资产困扰的商业银行,转变成具有很高盈利能力的金融机构了。但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我们的商业银行在某种意义还处于从形似向神似过渡的阶段,而且这还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要提升商业银行的价值,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绩效管理就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绩效管理并不是简单的人力资源问题,它是确保商业银行实现战略目标、回报社会公众的必然选择。
虽然绩效管理问题已获得商业银行的普遍重视,但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绩效管理体系总体而言还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绩效管理指标单一。目前的绩效考核指标主要集中在能量化的业务指标上,实际上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应该包括四类指标:财务类、客户类、运营类以及学习发展类,而不能仅仅将绩效考核局限于财务类指标上。在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为走出同质化竞争而纷纷转型的背景下,零售银行业务成为今后各大商业银行发展的重点。为此,商业银行应该以稳定的客户群为目标,以优化客户结构为手段,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贡献度为目的。那么在绩效考核中就必然要纳入客户类的指标体系。运营类指标主要考核两个方面:一是运营的安全性,二是运营的效率。学习发展类的指标体现为银行对是员工职业生涯的设计,属于管理层的激励,也应该将其纳入绩效管理考核指标体系。 绩效管理体系的分解不具体。受制于传统的用人体制,我们大部分银行尤其是以往的国有银行在某种程度上与员工雇佣关系的建立不是以明确的岗位责任和岗位薪酬来确定。在分配制度上存在某种程度的大锅饭现象。劳资双方缺乏一个有效的沟通,即要向员工说明他能做什么,需要达到什么目标,达到目标后能获得什么样的奖励。以往这些问题都是极其不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岗位薪酬需要得到进一步明确。
缺乏绩效管理的理念。以往我们的绩效管理大多是一个静态的类似于年终总结性的东西,员工对绩效管理的理解也大多停留于“只要完成指标,就拿到报酬”上。事实上,绩效管理的目标应该是创造更好更稳定的绩效,而不是追求一个最大的绩效。因为最大的绩效的实现往往是通过风险积累的方式实现的。
绩效管理流程不清。这对目前商业银行构成极大的挑战。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还做不到垂直管理,总行也好、分行也好,对基层员工情况都很不清楚。美国的一些银行可以做到其下属任何一个网点岗位分配的当日化,也就是说银行总部可以发出指令决定今天谁在哪一个地方上岗,这一点我们中国的银行根本做不到,一是因为员工的流动性差,二是无法真正对员工进行评价。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应该首先从关键岗位做起,也就是现在的客户经理、风险经理、大堂经理,包括网点负责人,在这四个岗位先做到垂直化管理,对这些岗位的考核、任命、日常的管理由总部对网点的流程改造来实现。
目前各商业银行都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绩效考评模式。各种方法都有它的好处和难点。由于国际银行跟国内银行的情况差别非常大,因此在绩效考核模式上可以为我们借鉴的东西并不多,学也只能学习一些理念、方法,但学不了他们具体的东西。但我认为有效的绩效管理,应该让员工未来得到一个稳定的预期,这可能是绩效管理最终取得效果的关键。
张云蜂:绩效考核的形式和内容应与银行发展的客观阶段及战略规划相适应
绩效考核是一项系统工程,实际上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企业所有者对经营班子的考评,另一个是经理层对内部生产经营单位及员工的考评。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纷纷股改上市,以及我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胜利完成,商业银行所有者对经营层的绩效考核也日益重要。董事会的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的一项重要的职责就在于此。
绩效考核形式和内容多样,原则在于与银行发展的客观阶段及战略规划相适应。作为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身处规模扩张的关键时刻,绩效考核中的内容大多数与利润、规模等紧密相关。从各同类商业银行的实践看,绩效考核在利益分配方面基本上都采取费用与利润挂钩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费用(工资)与收入挂钩”的模式;“部分费用(工资)与利润挂钩”的模式;“费用(工资)全部与利润挂钩”的模式。其中第三种形式,在实践中被一些银行提炼为“利润费用率”和“利润工资率”(简称“两率”)。具体做法是在费用静态控制(即预算管理)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利润费用(工资)比例;对计划利润实行与全额费用挂钩,对超额利润实行与变动费用挂钩。这种模式贯彻了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思想,较完整地体现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推动银行效益和股东利益、员工利益的同步增长,促进各项业务的全面、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为众多银行借鉴参照的模式。
以“两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对银行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有助于促进各级经营单位加强成本核算。其次,“两率”考核由于将工资总额与利润挂钩,促进分支行树立人均成本和人均贡献观念,有利于控制人员的增长,充分挖掘现有人力资源潜力。第三,有力地推动业务规模快速发展。“两率”考核及其一系列的配套政策相互促进,充分发挥机构、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了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第四,“两率”考核机制贯穿了总行―分行―支行的每个环节,有效地避免了无效投入,从成本控制角度丰富了一级法人治理结构的内涵。
“两率”绩效考核机制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是难以处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容易造成经营的短期行为,不利于银行的长期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二是不利于协调地区之间利益分配。由于因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各分支机构的投入产出效率各不相同,仅按照“两率”来分配资源很难实现公平。
当原始积累和生存目标的实现后,银行开始步入调整提升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提高资产质量、改善业务结构、提高盈利能力成为工作重点,客观上对绩效考核也提出了改进的要求。首先,继续坚持利润为核心的激励机制。以管理会计为依托,强化业务线条、机构和个人的绩效考核。对于机构,强化资本收益和资产质量考核,以资本盈利能力为依据配置资源,实行经济资本管理或经济增加值管理,并以此配置费用和确定工资收入。其次,建立长期的激励机制。将银行的战略目标与管理层经营行为挂钩,实施股权激励,杜绝经营的短期行为。将事业部或机构的财务资源、员工福利待遇等与银行的战略目标挂钩,实现银行的战略转型。第三,细化内部考核指标体系。依靠管理会计等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细化对机构、业务、个人标准成本的管理,将“两率”改良为按标准成本和个人绩效进行分配,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增强科学性。
陈志能:绩效管理在中国银行业战略转型、价值提升和标杆超越过程中大有可为
绩效管理之于商业银行,既是战略和经营管理系统的子系统,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子系统;既是银行战略落实和经营管理的手段和工具,又是银行人力资源管理运行的基础与核心。当前,银行战略和经营管理对绩效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战略转型。中国银行业正在进行战略转型。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国有商业银行要通过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以及增长方式的转变,建设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优质、效益良好、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强的现代化大银行,进而成为国际一流银行。在中国银行业实现战略转型的过程中,绩效管理既是战略贯彻的方向标,也是战略实施和效果评价的有效工具。
价值提升。即如何使中国的商业银行变成值钱的银行。现在对于一家银行有没有价值的判断,不在于规模,而主要看市值,因为市值包含了这家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未来发展前景以及价值创造潜力。换言之,对于好银行的评价标准已由规模、资本、效益最大化,转变为价值最大化。在中国银行业实现价值提升的过程中,绩效管理既是价值创造的指挥棒,也是价值管理的有效途径。
标杆超越。中国的商业银行,以前主要是在国内同业之间相互比较、找寻差距。随着4家大型银行先后上市,成为国际公众持股的上市银行后,这些银行不仅要跟国内同业比较,更要跟国际先进银行比较,要以国际先进银行为标杆,进行标杆分析和差距改进。在中国银行业实现国际标杆超越的过程中,绩效管理既是标杆分析的坐标系,也是差距改进和过程管理的有效方法。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看,绩效管理既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平台,也是人力资源管理运行的核心环节。就中国银行的实践看,中行从2004年开始全面推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至今已进行了三年时间。这三年是中行历史上变化最大、最深刻的时期。经过三年的努力,目前已在全行初步建立了职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培育与使用相结合的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以人为本、以绩效、能力和价值创造为导向的观念深入人心,银行经营业绩持续快速增长,人力资源管理与银行绩效进步良性互动的局面初步形成。回顾三年来走过的历程,可以用7个关键词加以概括:
“按需设岗”。以前的岗位设置带有浓厚的官本位色彩,按总经理、副总经理、处长、副处长、科长、副科长设置岗位,分别与党政机关中的局级、处级、科级相对应,人才成长渠道单一。为此中行率先废除了“官本位”,取消了行政级别,优化了职位设置,建立起市场化、商业化的职位体系。根据经营管理需要,分别设置了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三大类职位,全面建设三支队伍,开辟多条成才渠道,引导员工实现多元化职业发展。经营管理职位实行单一负责制,强化经营管理责任。建立13个序列的专业技术职位,如客户经理、产品经理、交易员、财务经理、风险经理等,每个序列又分为资深级、高级、中级、初级,并赋予崇高的职业地位和明确的职责权限。建立专业化的职业规范和严格的任职资格标准,将其建设成为银行的主体职位,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主渠道。这样一来,专业技术人员就不用再走行政独木桥,只要在专业上做出业绩,为银行带来价值贡献,就可以在职业上有地位有发展,同时获得较高的收入。
“以岗定薪”。以前的工资水平主要按照行政级别来确定。改革后按照岗位价值来确定薪酬等级和水平,根据业绩贡献来获取绩效奖金。
“人岗匹配”。中行从上到下所有员工,都通过双向选择和公开竞聘的办法,聘任到新的职位上去,上岗后实行聘期和聘约管理。并且建立常规化的职位聘任机制,一旦有职位空缺,都通过公开竞聘、双向选择和市场招聘的方式选人用人,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绩效挂钩”。每年年初,自上而下设定和分解绩效目标,各个职位都要签订绩效目标承诺书,年底根据员工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与反馈,绩效考核结果会影响到员工的职位、薪酬、培养开发、合同管理乃至退出。
“合同管理”。以前的国有商业银行是事业单位,银行员工是事业单位的干部,大家都端着铁饭碗。现在对员工实行市场化管理,员工跟银行之间签订劳动合同,银行对员工实施合同管理。
“培养开发”。实施人才规划,实行全员40小时培训,对员工开展职业生涯管理和有针对性的培养开发,帮助员工提高能力、改进绩效,实现职业发展。
“管理运营”。将人力资源部门由权力部门改造成为战略性、专业化和服务型部门,使其成为业务部门的合作伙伴,建立服务优良、运行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运营体系,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质量效率。 中行在改革中非常重视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设,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以平衡计分卡和EVA为核心的绩效指标体系。通过绩效管理指挥棒,体现战略导向和价值创造导向的统一,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统一,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统一,内部管理和外部竞争的统一,先导因素和滞后结果的统一。二是强化绩效过程管理。以前的绩效考核强调事后评价和结果认定,其结果往往是为考核而考核,未能有效促进员工的绩效改进和能力提高。在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通行做法后,中行突出强调了绩效过程管理,做到年初自上而下层层设定和分解绩效目标,年中层层开展绩效辅导与沟通,年底层层进行绩效考核与反馈,在此基础上实施绩效奖励与改进。通过绩效管理,促进员工的绩效改进、能力提高、职业发展和银行的绩效进步。 br>
魏晗光:创新绩效管理的技术与方法是当前绩效改革的头等大事
任何一项改革的成功都需要满足一些重要的前提条件,如管理者和员工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配套的政策措施、管理机制和资源配置等,绩效管理改革更是如此。然而,就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开展绩效管理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而言,我认为急需解决的,是在现有条件下,怎样创新绩效管理的技术与方法等问题。 作为一名在商业银行从事绩效管理工作的员工,我经常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绩效评价的领域是什么?绩效管理事关银行发展战略的落实,事关经营目标的实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说战略目标是什么,我们就要评价什么,那些促进银行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绩效活动和关键绩效结果,就是我们所要评价的关键绩效领域(KPA)。
绩效评价的标准是什么?我们知道,衡量组织绩效的标准是随着组织目标的演变而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经历了从利润最大化,向效益最大化、价值最大化等阶段的转变,投资者或资本市场衡量银行绩效的标准也从过去的以利润为核心的财务指标,向以投资收益率、总资产回报率、每股盈利等反映股东投入产出的指标和以经济价值增加值(EVA)为核心的衡量股东价值提升的指标转变。对于上市的商业银行来说,面临的挑战会更大,上市前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基本上是参照国内同业标准来确定的,但上市以后,就必须按照国际标准来做。
用什么方法来评价?目前市场上关于绩效评价的工具和方法非常丰富,比较典型的有360度评估、关键绩效指标(KPI)、目标管理(MBO)、标杆超越(benchmark)、平衡记分卡(BSC)、经济价值增加值(EVA)等。不同的绩效评价模式和方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绩效考评,也是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银行员工持股计划及其作用
员工持股计划是一种由公司员工拥有本公司产权的股份制形式,是让激励对象持有一定数量本公司股票的有计划的股权安排,被激励者得到公司股票的途径可以是公司无偿赠予,也可以是由被激励者出资购买,公司有条件地提供补贴以及资金支持等。它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所有权分享计划”,旨在建立公司、所有者与员工三位合一的利益共同体。
美国许多银行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实行了员工持股计划,对于员工实施持股计划,可以得到如下五个方面的好处:
可以使员工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协调一致,让员工像老板一样去思考问题和采取行动。因为这种制度安排会鼓励员工为了银行利益的最大化去采取持续的行动,避免短期行为的发生,并通过银行业绩的提高去影响证券市场股票价格的上升,由此而使得股东和员工双方共同受益,员工分享到了股东的成功和银行的成功。
使银行在做经营决策时能够考虑到银行的长远利益,避免利益短视。因为员工持有银行的股票,本身就是银行的股东,并且还是长期股东(所持有的股票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出售),这就迫使他们即使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也要作长远打算和远期考虑,从而在客观上使银行得到业务持续增长和利润不断增加的好处。
能够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加盟本银行。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市场竞争行为迫使公司不得不作这种制度安排。在美国最大的250家公司中,有98%的公司都推出了以股票为基础的奖励制度,如果不设计和推出这种制度,就招不进最优秀的人才,眼看着这些“高手”流到自己的竞争对手那儿去,这等于在客观上帮了竞争对手的忙,也等于是在拆自己的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了一个能为员工提供进行长期财富积累的机会而吸引了优秀人才对本银行的注意力和加盟本银行的决心。
为员工和高级管理人员提供致富的机会和相应的致富手段。因为银行股票价格一旦上升,奖励性股票的持有者就可以直接获益,特别是在期权制度下,这种获益来得既直接又简单。另外,在美国,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作为一种税前收入的安排,它又进一步增加了初始投资的价值,使员工和银行都能最终获得更多的利润。
此外,再从政府和社会方面看,实行员工持股可以扩大公众对资本的占有,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促进社会保障方式的改革;有利于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对降低失业率也有一定作用(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银行,雇主和员工一般都达成不裁员的协议)。
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必要性
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已经先后顺利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并在境内外成功上市,股改上市后的国有银行整体表现十分优异,2007年,三家银行分别实现净利润691.42亿元、620.17亿元和82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49.27%、29.05%和64.9%,然而与飞速增长的利润相比,国有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的建设则略显滞后。无论是从目前的中外银行竞争局面,还是从长远的战略发展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权激励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员工持股计划是上市银行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员工持股,能够激励持续价值的创造,增强银行竞争力;建立起股东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分享与约束机制;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从而激励员工为银行长期服务。以股权激励员工,促其勤勉敬业,这在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中已是普遍现象,而且事实证明这一制度对增强银行的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有助于银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所以我国国有商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是符合国际惯例的,是向国际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面对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和国内金融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包括股权激励在内的银行薪酬制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目前,相当数量的外资银行已经在国内设立法人银行,不少已在二级城市开设办事处,对人才的需求激增,随着外资银行业务的扩张,对信贷、产品、财务、投行等专业技术人员的追捧愈演愈烈,业务骨干的流失已经成为各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心头大患。员工持股计划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收入也能提高员工士气,留住人才,从而使国有商业银行在竞争中不致落伍。
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尽快改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落后的激励机制现状。国有商业银行原来的激励手段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物质激励方面,而忽视了员工的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更高层次的需要;国有商业银行重视短期薪酬激励,缺少长期激励规划,责权利相结合的有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还有,国有商业银行平均主义比较严重,很难能真正按照员工的绩效来分配收入。所以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可以促使国有商业银行缩小与外资银行在激励模式与机制方面的差距。
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应该注意的问题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已经被暂缓,国家相关部门还要对这一敏感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但就其趋势而言,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是银行激励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向,各国有商业银行要充分借鉴国际实践经验,深入了解境内外的政策法律要求,对方案设计、工具运用、公司财务计划以及涉及其他内外部因素等,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特别是要关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需要聘请专业咨询顾问机构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制定。目前国内对员工持股计划的操作程序、税收政策、管理机构等都没有加以明确的规定,而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员工持股的过程中会涉及到法律、财政、税务、国资、工会和证券、银行监管机构等多个专业领域和管理部门,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完成时间不长,公司治理还在不断完善,欠缺对员工持股这一新生事物的相关流程、工具、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操作能力,因此与富有专业经验和技能的咨询顾问机构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需要对银行股权价值进行评估。员工持股将涉及到银行股权的变化,因此对其实施效果要进行合理公正的价值评估。如果银行的股权价值被高估则不会引起员工的持股兴趣;而股权价值低估则会损坏银行股东的利益。此外评估时还应考虑员工持股的预期激励效果、银行未来的财务计划、员工对持股计划的意见和看法等。
在设计和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要防止为调动管理层的积极性,将管理层和普通员工的持股数额差距拉得过大,形成银行内部分配严重不公,从而造成员工与管理层之间新的矛盾。二是要防止员工持股的平均化和强制性,不能以平均摊派的手段来分配,不能违背自愿入股的原则。三是要防止员工持股计划参与者的短期化行为,这种情况使员工持股计划达不到长期激励的目的。四是要防止员工持股的外部化而产生违规和不法现象。
必须有科学、规范、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员工持股计划要有健全和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作为执行基础,通过绩效考核制度对员工表现加以甄别,银行才能够清楚谁为企业做出的贡献大,并在这一前提下进行员工持股的分配,从而达到激励的效果。
必须和其他激励措施相结合。银行应充分认识到除了对财富的追求外,优秀的员工同样重视事业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包括工作满意度、企业文化、人文环境、团队精神、职业发展前景等,这些潜在激励是无法用金钱量化的。因此,仅靠给员工持股不足以产生充分的激励,在给员工提供股权的同时,还要辅之以其他激励手段以形成更强的集体凝聚力。
二、调查方法及基本情况
三、当前我行临柜员工思想主要特点及成因分析
总体来看,我行临柜员工经过工行股份制改造、企业经营转型以及人事用工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变革和市场竞争的洗礼,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已得到较大提升,尽管大多数员工表示工作和精神压力越来越大,但整个临柜员工队伍的思想状况总体还是比较平稳。当然,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与调整,在这个群体的部分员工中也表现出了一些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的问题。从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来看,当前,我行临柜员工的思想状况主要呈现以下五个主要特点:
1、绝大部分临柜员工认同和支持我行的改革,并对我行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临柜员工是工商银行改革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为展示工行服务形象,提升社会美誉度和客户满意度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针对工行股份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绝大多数临柜员工所表现出来的并不是一味地消极或抱怨,而是积极主动地去适应改革、支持改革,并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正确对待改革所带来的局部利益调整和分配,因为他们相信工行的明天一定会更好。调查表明,有66.65%的临柜员工对我行目前实施的薪酬激励制度持肯定态度,认为这种制度还是“基本合理”的。另外,有超过78.82%的员工对完成今年下达的业务考核指标“有信心”。当被问及留在工行工作的主要原因时,有79.37%的员工表示对工行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这其中,有对工行表示“很有感情不想离开”的,也有“对现有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比较满意”的,有“对工行发展前景十分看好”的,也有“对自己发展前途很有信心”的。另外,有大约58.78%的员工认为在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这表明,经过这几年的改革发展和形势任务教育,广大临柜员工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原先所表现出来的那些彷徨、消极、畏惧甚至悲观、逆反和抵触情绪已大大减少,他们对改革“阵痛”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也明显增强,他们大多能以平和的心态去正确对待改革,以积极求变态度去主动适应改革,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去参与改革,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工作业绩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但同时,我们也在调查和座谈过程中感到,分享改革和业务发展成果已日益成为广大员工的共同愿望,比如,尽管有66.65%的员工对目前的收入分配制度表示了认可,但仍有68.07%的员工认为我行目前的临柜员工收入还“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48.30%的员工感到“业务发展与个人收入不匹配”,并认为这两者是导致一线人员离职跳槽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有近80%的临柜员工仍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收入,以稳定一线骨干队伍。另外,由于绝大部分临柜员工并非是与我行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加上在有些待遇方面(如,同工同酬以及年休假问题等)客观上与正式员工存在一定差别,因此,他们总感到自己在工行工作缺乏归属感和自豪感,在问卷调查中有22.42%的临柜员工都提到了这一问题。还有一部分临柜员工觉得由于自己并非和工行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平时尽管自己很努力的工作,但总觉得缺少一种“安全感”和“稳定感”等等。这些现象说明,当前我行临柜员工对工行改革发展存在着较高的预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预期,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课题。
当然,在目前临柜员工队伍中,也有极少数人存在着一种得过且过的思想,他们既不关心工行的发展,也不关心自己的未来,这些人有的纯粹是受“父母之命”参加工作的,有的仅把在工行工作当作是“穿在自己身上的一件漂亮的外衣”,平时吊儿郎当,不踏实工作,既影响服务质量,又影响整个集体,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临柜员工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与日俱增
目前,尽管工商银行股改上市已暂告一个段落,但随之而来且不断深化的机制与体制的变革与我们每个员工的关系更为密切,而且,这样的变革是“脱胎换骨”和“刻骨铭心”的。因此,这种变革不管是对整个工行还是对我行的每一位临柜员工来讲,都将带来巨大的冲击。调查显示,随着我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有高达91.08%的临柜员工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工作和精神压力,而这种压力集中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来自于风险控制的管理压力。调查中,有62.63%的员工感到自己象坐在“火山口”一样,整天提心吊胆,精神高度紧张,生怕哪笔业务出现差错受到处罚。座谈中一些临柜员工反映,自己本来一天的时间已经够紧张了,除了要全力做好柜面服务外,还时不时的要挤出时间和精力应付各种检查,使他们感到现在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整天疲于应付,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如何把工作做好、做细。在这种状态下,他们觉得只要能把当天的工作应付下来,不出差错已算是“老天保佑”了。如果让这种长时间、超负荷的状况持续下去,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必然会影响临柜员工的精神状态和服务质量。同样,对构建和谐银行,实现我行的可持续发展也极为不利。
二是来自于业绩指标的考核压力。在目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考核指标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尽管大多数一线员工对完成今年支行下达的业绩考核指标很有信心,但仍有59.47%的员工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他们对自己明年还能不能完成考核任务感到心里没底,普遍存在“到时再说”和“听天由命”的倾向。部分临柜员工由于自己认为现行的考核制度存在“不够科学”和“缺乏公正”,等问题,使得这部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来自于客户投诉的精神压力。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居民对银行提供个性化、差别化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服务的时间、效率、质量乃至服务的环境、设施、形象等各方面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对这柜面人员的各项素质和要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客户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各行对临柜服务投诉处罚力度的不断加大,加上有的行在处理服务投诉问题上存在简单化的现象,有48.67%的一线员工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服务压力。
另外,部分临柜员工心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心态,也直接造成了现实的工作和精神压力。如,有的临柜员工既希望工行的各项改革能够为自己带来较好利益,又担心改革措施真的出台后会使自己丢掉饭碗;有的既希望在用人机制、激励机制上体现公平、公正,又怕自己在竞争中失利淘汰;有的在表面上支持改革、支持公平竞争,但当改革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却又竭力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总认为自己的情况特殊,希望单位能为自己网开一面等等,表现在个人的价值取向上举棋不定、顾虑重重。
3、临柜员工更希望企业能为自身提高素质创造条件
调查显示,我行30岁以下的一线员工几乎占了60%,对于这个充满青春、充满活力、充满朝气的集体来讲,他们的职业生涯其实刚刚开始。因此,他们不满足于仅仅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更希望自己的单位能够从关心员工的成长和发展角度出发,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努力跟上新知识、新业务的发展步伐,为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岗位竞争能力创造条件。所以,调查中尽管有90.44%的员工认为自己目前基本能够适应现有的工作岗位,但仍有42.68%的员工十分希望自己能参加上级行组织的系统性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以便进一步拓宽视野,提升工作能力,拓宽发展空间。另外,从整体上看,当前,我行临柜员工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结构参差不齐的现象也比较明显,岗位业务能手及操作骨干结构性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各支行临柜员工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本岗位应知应会、服务技能等掌握得不够全面的现象,一些员工除了了解本岗位的业务知识外,对其他岗位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流程知之甚少。因此,如何既能确保业务发展需要,又能较好地满足临柜员工实现自我提高的需要,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而又必须重视和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其实,对临柜员工来说,增加收入固然重要,但受人尊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努力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奋斗目标更为重要,更何况个人的职业发展也是满足物质需要,提高收入水平的前提和保证,两者是相互相承,互为促进的。
4、复杂的业务操作流程已成为制约我行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和客户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我们认为,造成上述这个问题根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有关部门和领导没有真正把“以客户为中心”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落到实处,更多的仅停留在口头上或表面文章上,以至在产品和业务流程的设计上,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自我”色彩;二是本位主义现象导致我们的业务操作流程与客户需求相差甚远。尽管这几年我们十分重视对业务操作流程和 三是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标杆作用。要善于在临柜员工中发掘和培育在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先进班组和先进集体,发挥先进典型的轰动效应和导向作用。要通过精心策划、大力宣传、评比表彰等环节,及时让先进的经验得到推广,让先进典型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成为学习的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连锁和共振效应,在员工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把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好传统、好作风转化为每个员工的具体行动。
2、加大岗位培训力度,着力提高临柜员工的岗位履职能力和岗位竞争能力。
一是要加强对临柜员工综合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要树立超前培训意识,改变以往在临柜员工培训工作中存在的“缺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应急被动做法,把岗位培训与员工的职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但要抓好岗位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也要积极创造条件为临柜员工培训其他金融知识、政治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等内容。通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学科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使他们由目前的单一性人才向综合性人才转化,真正做到立足岗位“精一业”,面对竞争“会两手”。要鼓励他们“边干边学”,“边学边提高”,努力从思想上、业务上、心理上得到全面发展,主动适应新的形势、新的机制和新的挑战。
三是要加强培训机制建设,不断提高培训质量。首先是要建立培训约束机制。营业部应把培训工作纳入到行长目标考核管理体系,并对各专业部室和支行的培训工作情况和培训效果组织定期考评。对培训工作搞得好的部室或支行、以及培训成绩出色的个人,要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没有完成培训任务或培训效果不明显的部室或支行、以及不参加培训或在培训期间有违纪行为的个人,要给予相应的批评和惩处。其次是要建立培训激励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培训档案和培训证书 三是要按照构建“大服务”工作格局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二线部门的服务意识,树立全局观念和团队意识,缩短对一线的服务响应时间。通过建立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以及服务包干制等办法,提高二线为一线的服务效率。同时要通过建立相应的二线为一线服务考核办法,逐步实现二线为一线服务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四是要增加对网点硬件设施改造的投入,尤其是要做好计算机等硬件产品的升级换代工作,确保系统的畅通运行,降低设备运行故障率。同时,要通过增设atm机、自动登折机等自助设备和开设复杂业务专柜、增加电子银行示范网点等形式,加强对柜面业务的分流和引导,提高柜面服务效率;
五是要继续加强对临柜员工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重点要加强对产品知识、特点、业务操作指南、营销知识以及与客户沟通技巧和临柜服务处理能力的培训,提高一线员工的综合服务素质和快速、有效处理问题的能力。
5、与时俱进,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如前所述,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我行的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我们应该及时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入手,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推进我行改革发展中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关键词:商业银行 经济体制转轨 金融风险 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推进,我国金融风险呈现出日益加大的趋势,在此形势下,健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是稳定国内金融形势的关键。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这是多年累积的结果,是国民经济各方面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反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无论是从银行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来说,还是从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来看,强化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构建更为合理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都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将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现状出发,参照国际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经验和技术,结合我国国情,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组织形式、组织结构、风险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安排以及风险的度量技术等方面。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组织形式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组织形式分为“自上而下”的集中管理模式和“自下而上”的分散管理模式。风险集中管理由总行统一管理风险,管理体系与整个银行的管理体系配套,风险管理效果取决于汇总后的风险信息质量及相关分析人员水平。其缺点是风险管理决策层远离一线,决策者难以保持对风险的高度敏感,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一线风险管理人员缺乏管理好风险的积极性。风险分散管理对控制风险的权限下放,由分支机构根据各自面临的风险实施管理。其不足是如果相应制度缺失,风险管理的责任、权利和利益难以有效统一,就可能使风险控制流于形式。
(二)风险组织结构
风险组织结构一般包括:对风险负最终责任的董事会、被授权管理风险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风险管理政策实施与风险控制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监控风险管理政策实施的稽核部门和业务风险经理。董事会最终承担财务损失或股东权益减少等责任,防范、控制和处理银行所面临的所有风险是董事会的重要职能。风险管理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负责制订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对那些能够量化的风险颁布量化风险标准,对内部评估不易量化的风险建立相应的操作规程。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隶属于风险管理委员会,行使日常的监督、衡量和评价量化风险的职责。其职责是:批准衡量财务风险的方法体系;监控风险限额的使用;审核风险的集中情况;衡量非正常市场状况的发生对银行体系的影响;监控投资组合价值的实际波动与预测值之间的方差;审核和批准信贷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所使用的定价模型和风险评估系统。稽核委员会通过内部和外部稽核人员来保证已获批准的风险管理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各业务部门的风险经理负责本部门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其职责是确保业务部门贯彻风险管理政策,并向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提供日常报告。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风险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制度是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一是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通常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机构组成,是现代商业银行正常经营与风险控制的基础性制度保证。二是明确业务部门风险控制分工及相互制衡关系以实现风险控制与管理中交叉监督和双重控制的效果。三是严密谨慎的授权审批制度。在内部建立针对贷款权限、风险限额和审批程序等内容的授权、审批制度。四是有效的内部检查与稽核制度。
(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安排
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是风险管理体系运作的重要保证。包括:一是风险管理政策督导。制订下达授信政策导向、授信资产管理目标、风险管理政策及相关规章制度;审核分支机构制定授信业务的操作办法和实施细则,确保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一致性;对各分支机构在执行中的具体授信管理问题给予指导。二是客户统一授信风险监控。负责制订授信业务授权管理办法和授权方案,明确各分支机构的授信审批权限。三是尽职调查和风险评审。信贷业务部门受理的所有授信项目都要经过风险管理委员尽职调查小组的调查和集体审议,才能报送决策层审批。四是资产质量监控和后评价。监测、分析和管理资产质量整体状况,监督各项授信规章制度的执行,监控其授信资产质量及授信执行情况。
(五)风险度量技术
1.风险价值法fvaR)。VaR把银行的全部资产组合风险概括为一个简单的数字,并以货币计量单位来表示风险管理的核心——潜在亏损。VaR实际上回答了在概率给定的情况下,银行投资组合价值在下一阶段最多可能损失多少。
2.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法(RAROC)。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是收益与潜在亏损或VAR值的比值。在对其资金使用进行决策时,不是以赢利的绝对水平作为评判基础,而是以该资金投资风险基础上的赢利贴现值作为依据。银行应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这也是RAROC的宗旨所在。决定RAROC的关键是潜在亏损即风险值的大小,该风险值或潜在亏损越大,投资报酬贴现就越大。
3.信贷矩阵(CreditMetrics)。该模型以信用评级为基础,计算某项或某组贷款违约的概率,然后计算上述贷款同时转变为坏账的概率。该模型通过VaR数值的计算力图反映出银行某个或整个信贷组合一旦面临信用级别变化或拖欠风险时所应准备的资本金数值。
转贴于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积极致力于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不少成果,得到了监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但与国外先进银行比较,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在意识层面
尚未形成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要求的风险管理文化。当前,银行普遍增强了风险意识,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风险管理战略的执行还缺乏一致性,尤其是基层行在贯彻风险管理方面还多少存在被动消极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风险防范的难度。
(二)在体制层面
尚未确立科学、严谨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如何使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相互分离又相互制衡,体现发展的规范性与灵活性的要求,并在风险管理方面最终实现价值最优化,在内控体系建设上存在不少制度空白或制度落实不到位,风险责任的划分和追究还缺乏较明确的管理举措等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在机制层面
尚未建立高效、流畅的风险管理流程体系。一方面,银行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风险管理系统很难在信息传导和共享、数据分析以及管理决策等方面发挥快速反应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基本的机制构建上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些制度和规则的操作性不强,风险评估的手段不够。
(四)在技术层面
还处于对现代银行风险管理手段的探索准备阶段。从硬件上说,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系统建设、数据收集与信息管理等工作还远未成形。从软件上说,对于国外先进银行已普遍使用的先进风险管理方法或计量技术,各银行内部还在积极摸索;在风险控制上,国内银行更多依靠计分模型、财务比率分析以及主观经验进行管理,缺乏先进的风险管理模型以及满足风险计量要求的数据支持,资产评估的准确性不高,难以进行更深入的风险细分。
(五)在人才层面
适应现代风险管理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还相当缺乏。建立风险管理的信息平台以及引进和运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人才不足是国内商业银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瓶颈。如何引进以及建立自身的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提高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质量与效率,是目前国内银行亟须加强的一项工作。
三、如何构建完善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一)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文化体系
积极培育成熟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对促进商业银行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首先要确立牢固的风险管理理念,有鲜明的风险管理主题,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办法;其次要坚持人本观念,增强从业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让每位员工认识到自身的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风险,使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在每个机构和每位员工心中扎根,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再次要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全员风险识别和防范的技能和水平;最后,要注重工具创新,强调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注重对风险的量化分析,提高风险管理的科学性。
(二)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
一是从制订和完善制度出发,保证各项制度的有效性。首先,要适时废除过时的有关制度,对新制度不断加以完善,以适应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其次,要防止前后重复,让基层执行者无所适从。再次,要强调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时候、任何层次上都不得有特权化阶层。最后,要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各级要严格执行制度,充分体现制度的严肃性和不可抗拒性。二是建立权力监控制度,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内部控制对银行员工的约束力会随着职位的升高而减弱,表面化的集体决策制度,看上去是降低了决策的风险,实则缺乏责任控制,易使权力失控。责任牵制是业务发展的核心问题,只有明确责任,才能使当权者谨慎使用自己的权力,实现相互之间横向与纵向的有效控制。
(三)建立全面、流畅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构建全面、流畅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一是要培育先进的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二是建立独立而权威的风险管理部门,以实现对各机构风险统一管理;三是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对各类风险实现全面管理;四是通过风险识别、衡量监测、控制和转移实现全过程管理;五是确定风险管理职责在各业务部门之间和上下级之间的协调联动管理。
(四)建立完善的信贷管理体系
贷款业务是银行的重要业务,也是银行取得最大利润的业务,其面临的风险也是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风险。
1.强化贷款防范风险机制。首先,要建立一套信贷的审贷分离机制,将贷款的审查与批准分开,相互牵制,形成贷款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其次,要建立权责结合的考核与监督机制,完善贷款管理责任制。
2.设定定性考核指标,搞好贷前调查工作。银行在贷前应由专业人员对借款企业的信用等级、资金结构、经济效益、企业的发展前景等设立相应的考核指标进行审查,以明确企业的资信程度、偿还能力,从而决定是否进行贷款。 3.选择适当的贷款方式。对新发放的贷款,采用适当的贷款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贷款的风险,要全面地实行抵押、质押、保证贷款,尽量少或者不发放信用贷款,对已经发放的旧贷款逐步进行补人完善抵押、担保手续。
4.跟踪、监测贷款的使用情况。要根据贷款的额度、方式、风险程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监测贷款的使用情况。
5.加强对贷款的收贷工作。对于已经到期的贷款,银行应主动从借款人的账户中扣除。而对于已经形成的呆滞、呆账贷款要实行专户管理、定期催收,还要采取债权保全措施,依法清收。对于保证贷款,应主动在保证企业一位账户中扣收或向他行办理无条件委托收款,最大限度地收回贷款本金。
6.实行贷款损失补偿机制。银行对于一些已发生的数额较小的贷款损失,可以直接摊人经营成本。对那些数额较大的贷款损失,银行应建立隐性储备,适当提高每年利润中提取的贷款风险基金,来冲销数额较大的贷款损失。
(五)充分利用先进的风险度量技术
在对商业银行风险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先进的风险度量技术进行量化管理,实现经营过程中定性定量相结合的风险管理模式,已成为国际活跃银行主流的风险管理理念。如J.PMorgan(JPM)银行于1997年开发的度量信用风险的CreditMetrics模型、衡量银行全面风险的RAROC绩效考核模型等。这些模型几乎均以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风险价值(VaR)技术为载体,把风险损失程度与银行经济资本的配置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数据充分的基础上,商业银行能够根据不同的适用模型测算出相应的风险损失状况,进而采取合理的处置措施。因此,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应注重学习和引进先进的风险度量技术,为风险模型的开发运用,风险量化系统以及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完善创造良好的条件。
(六)培养造就一批风险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风险管理领域的高素质人才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最稀缺的资源,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和战略发展的高度,逐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考核和激励的人才开发体制,确立人才培养的职业发展通道,加强对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建立一支专业化风险管理团队。要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要求,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改革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大力选拔懂经营管理、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到银行的管理岗位,特别是高级管理岗位。引进、充实各级各类专业人才,建立起一支适用于全面风险分析的专业化人才团队,使各个岗位人员在整个风险管理系统内默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