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文化内涵的意义

文化内涵的意义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5 16:32: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文化内涵的意义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文化内涵的意义

篇(1)

关键词: 比较文化; 词义; 联想意义;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 H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3-0165-01

一、词义内涵的“联想意义

语言,特别是词汇一直是人们记载重大历史事件和传播人类智慧的有效工具。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和千百代人的创造和积累,形成了错综复杂、丰富多彩的一个民族所特有的词义和语义体系。陈原曾指出:“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词汇,常常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词汇可以体现社会活动的深刻烙印,更能传达丰富的文化思想内涵。语言的各要素中,词汇作为最基本的要素,文化差异必然会体现在词汇层面上,对词汇的解释也必然能体现文化之间的差异。

邓炎昌和刘润清在《语言与文化》中提出了“词汇的隐含或附加意义”这一概念,而杰夫里・利奇(Geoffrey Leech)在他的著作《语义学》中,把词的意义划分为七种不同的类型:理性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他把其中的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概括为“联想意义”。也就是说,他把词的意义大体上划分为理性意义和联想意义。在谈到理性意义和联想意义之间的区别时,他指出,理性意义是言语集团成员所共有的语言,即“共同体系”的一部分,联想意义则不那么稳定,可以因个人经历的不同而变化。

下面看一下利奇的“联想意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具体体现。

杰夫里・利奇认为,词汇的涵义是指:一个词语除了它的纯理性内容之外,凭借它所指的内容而具有的一种交际价值。例如,汉语的“狗”,在英语中有其对应词“dog”,但各自的内涵意义不是完全对应的。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把狗当作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因为他们很欣赏狗具有的那种对主人忠诚的品质。如,“Eve dog has his day.”(凡人都有得意的时候)," 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这些古老的谚语足以表达西方人赋予狗身上的内涵意义。然而,中国人会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狼心狗肺”,“狗血喷头”等,因为中国人把狗当作肮脏和卑鄙的典范。

如果一般语言所表达的是关于使用该语言的社会环境的意义,那么,这就是利奇所说的社会意义。以“money”为例,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人来说,金钱就是一切。因此,money具有一定的积极的社会意义。如:“He was born with a silver a spoon in his mouth.”(他出身于富有的家庭);“He is as sound as a dollar.”(他十分健康)等等。而对于中国人来说,“金钱”的社会意义一般是与消极、堕落的品质相联系的。因此,出现了“纸醉金迷”、“金尽情绝”、“金钱乃万恶之源”等谚语。

情感意义旨在表明语言如何反映讲话人的个人情感,包括他对听者和他所谈事物的态度。讲话者可以通过表达感情的词(“I love you.”我爱你)或者通过表达感情的词(“I agree with you.”我同意你的观点)来表达个人的情感或态度。讲话者也可以通过联想意义来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情感。这时候,情感意义是一种内含的、潜在的意义。由于联想意义一般来说是因人而异的,因此具有不同文化的人对同一词汇的情感意义不尽相同,因而就会产生跨文化交际时的误传或误解。

反映意义是通过与同一词语的另一意义的联想来传递的意义。也就是说,它是不同于词汇的字面意义但又与之相联系的引伸意义。“花”它不仅用来指称植物当中最美丽的部分,也可以用来指任何一种事物中最好或最完美的部分。在英语中有这样的说法:“the flower of the flock”(鸡群之鹤),甚至,在婚礼上,走在新娘前执花或撒花的女孩叫做“flower girl”(女花童)。在汉语中,“花”也给予人们美好、愉快的联想。如,“花好月圆”、“花团锦簇”等。但是,“花”在汉语当中有时也会给人们一种不愉快、不忠实、厌恶、趣味低等的联想。如,“花言巧语”、“花花公子”等。

通过经常与另一个词语同时出现的联想来传递的意义叫做词语的搭配意义。搭配意义必须与别的意义搭配在一起才能产生意义。在汉语中,“意思”是指语言、文字的意义、意图和思想内容等。英语中也有其对应词“meaning”,但是下面几句话中的“意思”的意义与“meaning”的意义却是貌合神离的:(1)这是一点小意思;(2)你真不够意思;(3)只不过是意思意思;(4)这真没意思。这些句子都是汉语中出现率很高的话语,“meaning”是没有这些意义的。外国人在学习汉语时,对“意思”这么多不同的搭配意义会感到茫然,不知所云。社会文化意义和修辞联想色彩多半与民族文化有关。这一切语义都作为该民族集体的思想成果而巩固在语言单位之中,因此离开民族文化背景就难以准确理解语言单位的涵义。

二、“联想意义”在实现跨文化交流中的意义

从联想意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具体体现,可以看出英汉词语对于事物的概括不尽一致,包孕的语义内涵不同,影响着它们的对应关系。这一现象也可以通过语义分析方法得到较为满意的说明。词语的意义可以分解为语义成分,即构成词的语义的基本单位,是表示范畴意义和区别性特征的要素。英汉对应词各自所含的语义成分,在数量和性质上往往不尽相同,因而造成意义对应的偏差。

从语域方面来看,词语的语域涉及词语的使用和使用者。有关语域的信息有利于理解词语运用的适切性,是词语意义的一个主要因素。语域有书面与口头、正式与非正式、礼貌与粗俗之分,也有英与美、男女老少、俚语、交际意图变化之别。同是表示“警察”这一指称意义,law officer带有客气的口气,cop多含贬义,policeman则为中性词语,一律标以“警察”就不够贴切。

由于英汉语在意义上存在着非完全对应关系,词的理据(motivation)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变得模糊。词的理据指的是事物和现象获得名称的依据,说明词义与事物或现象的命名之间的关系。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词的理据可能丧失或者变得模糊,在现代英语中,有些词变成无理据或者难以找出理据。那么,从共时的角度来看,词的理据也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变得模糊。词语的文化烙印是普遍的,这种烙印深浅不一,因而对应词的选择要有分寸。

三、注意掌握目的语文化背景

世界上的语言形式千差万别,这就导致了各个民族在认识、思想及世界观上的不同。这样,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在概念上就出现了文化和所指意义的不对应,不重叠,交叉甚至冲突的情况。这时,跨文化就可能出现困难。因此,在跨文化中,必须特别注意反映民族文化的词语(culture-bound words)。

要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少或避免文化冲突,就必须弄清词语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词义内涵。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取向,可以帮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预测和解释外民族交际者的言语行为,尽可能减少误传或误解。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输入与所学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提高语言使用者正确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反过来,一个词语在不同语言里所具有的不同的联想意义又可以反映出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这些带有感彩的形象生动的联想,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是了解目的语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58.

[2] 杰夫里・利奇.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214.

篇(2)

作者:王燕红 单位:北京通州潞河医院

员工认同、广泛参与形成了全员重视文化建设的氛围开展医院文化建设不是少数几位领导的事,需要全体员工的认同和参与。调查显示,70%以上的员工认为开展医院文化建设很重要。此次调研过程中,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座谈会上大家积极踊跃发言,老职工纷纷将自己所了解的潞河精神、感人事迹与年轻职工分享。大家一致认为,潞河医院建院132年来,优秀文化传统在代代潞河人之间自觉地传递着,时至今日,仍然能从潞河医院员工身上看到这种文化传承的深刻印记。受老主任、老护士敬业、爱院精神的影响,今天人们仍然能看到,医护人员在休息时来医院看望病人的身影,对病人负责的态度,病房的优质服务也充分体现了无私奉献的潞河精神。展望未来,大家对潞河医院的发展远景充满了信心。座谈会上,医护人员说,“潞河医院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工作人员,大家要荣辱与共。”导向清晰、目标明确,为医院开展文化建设指明方向调查显示,潞河医院“一切为了病人”的目标,90%以上的职工知道或理解。近80%的员工认为医院有清晰的目标,给员工以振奋和激励;员工了解为了医院的成功,自己应该做什么。潞河医院的核心价值观“共同的事业,大家的潞河”80%员工认同。员工普遍认为“团结、奉献、创新、爱院”的院训在医院各项工作中得到普遍落实。80%以上的员工认同引导和激励医院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医院的核心价值观,认同医院的服务理念、行为准则和员工行为准则,认为医院鼓励员工创新、并给予适当的支持与奖励。清晰定位、明确需求,为医院开展文化建设找到发展点员工普遍认为,医院要发展,应该有清晰的定位,明确的需求;要促进医院发展,个人需要提高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和沟通能力及忠诚度;医院需要提高整体的医疗水平、内部管理水平,突出特色科室、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等。员工认为,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符合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工会通过组织各项活动,提升了员工的敬业精神,先进典型不断涌现,精神状态良好,在职业礼仪上,能着装统一规范,强调医务礼仪。追求成就,员工队伍是医院开展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医院文化最终要由员工的行为体现出来。调查显示,70%员工在潞河医院工作有自豪感,价值感、成就感。工作中,员工经常能有效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他们认为自己在为医院做有用的工作,80%以上的员工自信自己能有效地完成各项工作。可见,医院已经形成健康向上的积极文化。在医院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员工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是医院健康发展的宝贵财富。医护人员工作处于超负荷,有提高个人尊严与成就感的心理诉求调查显示,近90%的员工每周工作均在40小时以上,17.4%工作在50小时以上;潞河医院是通州区内最大的综合性医院,重病人多,工作压力大,医护人员的年假100%休不完,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员工经常或频繁地感到疲惫,58.2%下班的时候感觉精疲力竭。46.3%的员工早晨起来想到不得不面对一天的工作时,经常或频繁地感觉非常累。46%的员工认为整体工作确实压力很大。但工作受人尊重的程度并不高。

目前,三分之一员工认为工作得不到尊重。一半的员工表示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不高,造成不满意的原因前三项分别是,工资低、劳动强度大、得不到尊重。对自己未来事业的发展,70%以上的员工表示有进一步发展的愿望。员工个人的工作目标,一是增加收入,二是实现个人价值,三是提高个人素质,四是为社会做贡献。医院文化建设中,职工是主体,而工会作为医院的重要组织之一,由于其得天独厚的群众基础条件,决定它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参与调研,发挥了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中国工会是职工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具有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社会职能。由于工会与广大职工有着深厚的情感积淀,工会组织的问卷、座谈会等大家积极参加,说实话,吐真情,倾听职工心声,把握广大职工的价值取向,了解职工的需求与感受,为医院开展文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此外,工会搭建了医院与员工的沟通互动的桥梁,形成了心理契约。有专家学者认为,医院与员工的关系靠两种契约来维持,一种是劳动契约,即根据劳动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责任、利益关系,另一种是心理契约,即员工自觉地认同医院的愿景和价值追求,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在一起。所以医院文化建设需要员工的参与,要让每一个员工感受医院文化的价值所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精神动力。那么,员工对医院文化的理解、员工对医院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是什么,是医院管理者要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而调查研究是开展医院文化建设、掌握重要资料的重要一步。本次调研,工会发放的问卷基本做到了全覆盖,参加座谈会的人员涵盖了全院的所有职能部门,大家一致认同工会开展的调研活动,让他们有倾诉心声的机会。2.以核心价值观渗透为活动主导,提升医院文化的影响力医院文化建设贵在持之以恒。文化讲究积淀,应当在长期的发展和建设中坚持和完善,才能实现用“医院文化”感召人;用“医院精神”感染人;用“医院品牌”凝聚人;用“医院形象”吸引人的目标,才能使广大医务人员产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形成医院无形资产。工会在开展各项活动时,始终坚持将医院的核心价值理念渗透到活动中,如开展的医院文化建设知识竞赛,突出“团结、奉献、创新、爱院”的院训,弘扬“奉献”的优良传统,推崇“一切为了病人”的文化理念。此外,为了进一步挖掘宣传医院优秀传统文化。建议建立院史展览厅、经典手术文化长廊,以丰富的图片和详实的资料展示医院132年的奋斗史,让广大医护人员了解潞河医院的历史,了解潞河文化,以激发广大员工敬畏历史的心情。同时,树立主动服务精神,培养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服务意识。在员工中开展“我做了什么工作,我能为病人提供什么”的反思活动,激发员工的敬业精神。3.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增强企业文化的渗透力企业文化是思想行为的沉淀,需要长期培育。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企业组织者强有力的推动,需要构建的载体,而活动本身就是最好的载体,工会通过组织活动将医院的精神渗透到职工的言行中。多年来,潞河医院工会经过不断努力,开展了丰富的文体活动,如《红五月歌咏比赛》,尽管医护人员工作很忙,大家还是放弃休息时间,积极参加,体现了医院倡导的“团结、奉献、创新、爱院”的院训精神。

工会还建立了文体协会并充分挖掘各个分会特点,依托分会,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把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与医院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把文化娱乐融化于医院文化建设之中,寓教于乐,营造浓厚的医院文化氛围,让职工在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中理解、接受、认同医院理念,在文体活动中养成高度自觉、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培育团队精神,有力地促进了医院文化的普及和渗透。以人文关怀、劳动竞赛为手段,激发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三个满意即患者满意、员工满意、政府满意是医院的管理目标,工会将医院的管理目标分解,通过人文关怀,引导员工的行为向目标靠拢,激发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鉴于员工普遍感到压力高,渴望更多人文关怀的需求,一是给予员工更多的关注,可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放松性娱乐活动、技能比武、知识竞赛等活动表达党委、工会等对职工的关心。二是倡导乐观向上、真诚团结、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培养职工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在宣传医院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召开民主恳谈会、设立意见箱,广开渠道听取群众意见,使职工怨气有地方疏泄。三是关心职工生活,及时为职工排忧解难,使职工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创造条件鼓励职工交朋友,真诚待人。如肿瘤科的医护人员面对重症病人,容易受负面情绪的影响,工会特别为并他们安排心理疏导,加强沟通,减小负面情绪的影响。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引导员工的行为向医院倡导的方面发展。一是每年有计划地组织“院兴我荣,院衰我耻,我为医院发展做贡献,医院发展我受益”等大讨论活动,激发每一位医护人员爱岗敬业精神。如通过评选“爱心大使”、“最美的微笑”等活动,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成就感,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员工的成就感。二是组织医护人员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感。有一位医生说,“曾设想全院职工共同植一片杏林,对医院有巨大贡献的专家可在林中得到一方题名,曾设想当我退休时能有一个刻着院徽和自己编号的纪念章,闲暇时到医院的杏树林走一走、看一看该有多好!三十年、五十年、时间长了就是医院文化的重要载体。”以职工的需求出发,提高员工满意度工会作为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与职工有密切的联系,大家普遍认为,现在医院有2000多人,平时各自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忙,虽然是同事,但是互相不认识,通过工会组织的活动,大家彼此熟悉,增加了情感,有利于工作中的相互配合。工会应以推进医院文化建设为契机,以促进医院发展、满足员工需求为出发点。一是医院以开展文化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加强内部管理,加快特色科室建设,为打造潞河品牌奠定基础。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敬业精神,消除“过客心理”形成尊重人才的氛围。三是通过交流学习等多种方式,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员工队伍。四是提高医护人员的物质报酬,使医护人员的收入水平与医院发展定位水平一致。五要通过组织的认可、同事的支持、个人的晋升、社会的表扬等方式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篇(3)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文化内涵教学的必要性,阐述了词汇文化内涵教学的内容,提出了词汇文化内涵教学的四种途径,以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英语词语,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准确无误地使用目的语词汇。

词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对学生进行成功、有效的词汇教学将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外语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以及培养什么层次的人的问题。而词汇是文化的载体,它与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词汇教学就是文化教学。然而,长期以来,外语教学忽视了对词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使其处于外语教学的附属地位,停留在读音、拼写、词形变化、字面意义等表面层次,对词汇的文化因素

更缺乏足够、普遍的重视,这就造成了许多学习者词汇理解及使用上的偏差,影响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一、大学英语词汇文化内涵教学的必要性

1、一般词汇与文化词汇

就语言的要素与文化的关系而言,语音与文化的关系最密不可分,语法次之,而关系最密切、反映最直接的是词汇。有的学者将词汇分为一般词汇与文化词汇,指出"文化词汇是指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它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文化词汇与其他一般词汇界定有以下两点:一是文化词汇本身载有明确的民族文化信息,并且隐含着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含义。文化词汇的另一特点,是它与民族文化,包括上面所说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有各种关系,有的是该文化的直接反映,如’龙、凤、华表’等;有的是间接反映,如汉语中的红、黄、白、黑等颜色词及松竹梅等象征词语;有的和各种文化存在着渊源关系,如来自文化典籍的词语及来自宗教的词语。

将这样一部分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挑选出来给予特别的研究与描述,这无疑对于外语教学有实际帮助,但是,将这些词语分离出来,称之为文化词汇,容易给人这样的印象,即它们不是一般词汇,而事实上,这些词同时也具有一般词汇所具有的特点。对于这类词汇较好的处理方法是从词义入手。

2、概念意义与内涵意义

英国学者Geoffrey Leech提出,词义可以分为七种主要类型,即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及主题意义。概念意义是言语交际中表达得最基本的意义。没有概念意义无法进行言语交际。内涵意义是附加在概念意义上的意义,它可以因人而异,因年龄而异,也可以因不同的社会、国家或时代而异。正因为如此,内涵意义往往是不稳定的,旧的内涵意义可能消失,新的内涵意义可能会产生。上文所提到的"文化词汇"也可以坐这样的分析,即一些词汇除了具有概念意义之外还具有丰富的内涵意义。

由于不同的民族在地理、民俗、宗教、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表达同一概念的词,在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作用下必然会产生附加在词汇本身概念之上的不同的内涵意义。这种内涵意义与词语本身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在说者(或作者),听者(或读者)的文化知识基础上,在特定的语境中,对于一个词所产生的某种特定感受。不了解这种内涵意义的差别,就不能完全接受一个词承载的全部语言信息量。尤其在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中,恰当地了解掌握所学语言的文化才能充分理解词汇内涵意义,才能真正达到交际的目的。

二、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学内容

在大学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学中,应传授哪些内容?由于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共性的方面,故而一些词汇有相近或相似的文化内涵,对于这些词汇的文化内涵,学生容易把握,这不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如上文所提到的,不同的民族存在方方面面的差异,同一概念的词汇可能会有不同的内涵意义,这些词汇的文化内涵的差异正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可概括为以下几类: (1)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同或截然相反的词汇; (2)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部分相同的词汇; (3)概念意义相同,在一种语言中有丰富内涵意义,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没有的词汇; (4)各自文化有的词汇,即文化中的词汇缺项。

1、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同或截然相反的词汇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同一事物可以起完全不同的联想,即词汇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这里主要讨论有关动物和颜色的内涵意义。在中国,狗被认为是令人厌恶的东西,象征卑劣可恶的品性。汉文化中带狗的词语几乎都含有贬义,如:"狗仗人势"、"狗胆包天"、"狗急跳墙"、"狗腿子"、"狗奴才"、"狗头军师"、"狗血喷头"、"狗嘴里长不出象牙来"等。在西方,"dog"被看作心爱的东西(pet)和人类最忠实的朋友(man’s best friend),故英语里有"doglike"(忠实于主人的),"top dog"(最重要的人物),"luck dog"(幸运儿)。

对中国人来说,黄色是尊贵之色。中华民族发源于黄河两岸的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区。这里土地是黄颜色,所以黄色是万世不易的大地自然之色,被尊为帝王之色。汉语中,"皇帝"一称就是用黄色作谥号的,皇帝的文告叫"黄榜",天子穿的衣服叫"黄袍"。"黄袍加身"是指被部属拥立为帝。而英语中yellow含有胆小卑怯之意。例如: a yellow dog (美)可鄙的人,卑鄙的人; a yellow livered(美)胆小鬼。

2、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部分相同的词汇

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 这类词在某些方面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而在其他方面却会引起不同的联想。就联想意义相同的方面来说,它们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及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相同点;而对于在其他方面所引起的不同联想说明了各个民族文化间的差异,即不同民族的文化存在着共性也存在着个性的差异。这类词在英语和汉语中也有不少。如rose和玫瑰在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中都象征着爱情,但有关rose的英语成语如under the rose却是秘密和沉默的象征,这反映了在会议桌上方悬挂玫瑰花意味着所有与会人员必须保守秘密的古老习惯。这一习惯又源于希腊神话: Cupid给了沉默之神Harpocrates一枝玫瑰花以防止他泄露维纳斯的不检点行为。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用带刺的玫瑰来比喻那些容貌美丽、但却不容易接近的姑娘。对于学生来说,这些词汇的文化内涵的相同之处比较容易掌握,却常常忽略了它们的文化内涵的不同之处。

3、概念意义相同,在一种语言中有丰富内涵意义,在另一语言中却没有的词汇。

在数字中,13在西方语言中普遍认为是不吉祥的数字,以为这个数字与犹大出卖耶稣,耶稣受难相联系。人们通常避开13这个数字,在旅行时有其避开13号星期五,订婚结婚也避开13号,有的写字楼、酒店不设13层,避开13号作为房间号码。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日本《铁臂阿童木》中,世纪末日定在13日13点3分3秒。而在中国文化中,由于8和"发"在粤语里谐音,因此不少香港人认为8是一个吉祥的数字。经80年代以后影视媒体的渲染,加上在普通话和绝大多数汉语方言里都有这种谐音,因此,现在广东地区以外的许多华人也有相似的联想:8表示"发"。对于英语国家人来说, eight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并没有特殊的内涵。

"松"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长寿"与"骨气",而pine则不含此义。英美人只知道pine是一种常青树,可提供优质木材。在英美有一种树的象征意义与汉语"松树"的象征意义相同,那就是森林之王橡树(oak)。

4、各自文化有的词汇,即文化中的词汇缺项

汉民族两千年的封建文化使称谓关系复杂化,汉语中表亲关系泾渭分明,既要说出性别,区分大小,还要说出分属父子、母子,因而有"表哥、表妹、表弟、堂兄、堂姐之分"。而英语却笼而统之,一律称为"cousin"。至于汉语中的"干爹、干妈、结拜兄妹"等称渭在英语中根本没有对应的词。汉文化是讲究礼节的文化,大量使用敬辞和谦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点。如汉语中的"高见、大作及愚见、拙作、鄙人"等在英语中很难找到等同的表达方式。同样,英语中有些词汇在汉语中也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词汇。比如: cowboy, hippie这两个词是美国文化特有的产物,与美国早期开发西部地区有关。关于他们的传说总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和传奇色彩。在美国人心目中的文化形象是:无拘无束、独来独往、我行我素的浪漫性格。在汉语中把cowboy译为"牧童"或"牛仔",反映不出这种意义。汉语中把hippie按译音为"希比士"或"嬉皮士"反映不出六七十年代那些行为古怪的美国青年的特点。他们并不是嬉皮笑脸的人,当中不少人对待社会问题还很严肃,只是生活与众不同,要反映其真正意义只能加解释说明了。以上例子说明,由于受文化背景制约,表达某些事物或概念的词汇在一种文化中有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

三、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学途径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了词汇所负载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这在词典里一般是查不到的,没有大量的阅读和学习很难掌握它们的确切含义。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词汇教学为切入点,既讲语言又讲文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去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

1、注解法

即教材编写者将教学材料中容易引起学生理解上困难的词语或表达法在课文后用专门篇幅加以注解。

2、融合法

融合法指的是将文化内容与语言材料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如语言材料本身就是介绍目标语文化习俗、词语典故、历史事实等。

3、实践法

实践法是指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如听、说、读等学习和了解目标语社团的文化知识。包括观察、看录像和电影、举办专题讲座等。

4、比较法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学生母语和目标语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

总之,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英语教师应该意识到文化与语言并存。教师既要加强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同时又要扩大他们的汉语文化视野,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乃至应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2]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马菡:试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12)。

篇(4)

【关键词】文化语境理论;高职英语;词汇教学

语音、语法和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其中词汇是语言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单位,没有词汇就没有语言。众所周知,在英语学习中只有掌握了充足的词汇量,才能听懂他人的话语和读懂他人的文章,才能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也才能在跨语言交际中收放自如。而高职学生英语词汇量是与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后实践密不可分的。词汇学习应贯穿于高职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不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听、说、读、写、译都无法顺利进行。由于词汇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况且词汇量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致使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改革成为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不管怎样,词汇教学都是高职英语教学中最基本的内容,倘若忽视了这一环节,便很难完成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高职英语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起到很好的组织作用,根据词项的形式、意义和内容,很好地组织材料,对学生进行有计划地指导,使其增强信心,克服畏难情绪。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运用文化语境理论改善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以推进高职英语教学的进一步改革。

一、文化语境与词义的关系

文化语境这一术语最初是由马林诺夫斯基在上世纪20年代提出来的,他认为:文化语境是用来描述言语活动中参与者所共享的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背景知识;人们所说的话语只有放在它所处的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整体语境中才能被真正理解。对于文化语境,Halliday等功能语言学家也十分重视,Halliday本人曾多次论述文化语境对语言意义的产生和理解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文化语境与情景语境之间的辩证关系。文化语境包含很多方面,几乎囊括了一个族群中的人们从外部活动到内心信念的所有方面,也涉及单词或语段所处的文化背景。

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和发展都依赖于该语言群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授与传播必然借助于语言。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过来又对文化施加影响。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是语言赖以生存的支柱。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的体现尤为突出,涉及面也最为广泛。词汇是文化的最大载体,词汇本身蕴涵丰富的文化意义。因此词汇问题往往是文化问题,文化背景是影响词义的最主要因素。文化语境与词义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词汇只有放在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才富有意义;另一方面,词义能够反映人们赋予它的文化含义。

词语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意义,不同语言文化在历史传统、社会政治、、民族文化、思维方式和自然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会使某一词语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产生不同的词义。词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词汇层面,应跳出词汇范畴,与文化背景结合才能够使词汇教学活跃起来。

如果熟知词汇所被应用的整个文化背景,就会给我们提供更加宽广的语言之外的语境。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经写到过:“语境的概念必须打破纯粹的语言学界限,并且进入对所讲语言的整体环境的分析。对于任何语言的学习,如果学习者不属于此语言所在的文化和言语环境,那么他也必须连同文化和言语环境一起学习。”

二、高职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也应是文化教学过程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英语词汇,高职英语教师需要认真研究词汇的文化内涵。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一般被置于“发音、拼法、词性、意义”的框架中,很多情况下忽视了词汇存在的特定语言文化环境,孤立地教词,导致高职学生的词汇学习因缺乏文化语境意识而思维简单,只靠机械性地将英语单词与中文意思一一对应来强化记忆。学生在头脑中混乱地大量堆积词汇,却未能掌握正确应用单词的方法,造成实际能力低下的现象。

语言离不开文化,英语语言自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也应是文化教学过程。语言和文化这一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英语学习者除须获得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必须熟悉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否则必会影响正确表达和准确理解,也不可能真正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基本上是围绕着语言知识进行的,存在着重语言基本技能训练、轻文化教学的现象。然而今天看来,纯粹的语言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全球化语境时代的现实需要。英语教学从某种意义说是教育学生掌握英语语言文化体系,并用该体系认知、感受、阐释物质世界,因此,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不能与英语语言文化脱节,必须引入英语文化教学。

引入文化教学的目的,是使高职学生增强语言判断和理解能力,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水平,从根本上掌握运用英语语言的技能。在文化教学中,高职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和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文化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帮助学生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拓宽英语文化知识。高职英语教师应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课文背景知识介绍、启发联想法、交际实践法、中西文化对比法、文化讲座、问题讨论等等,让高职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多的受到英语文化的熏陶。

三、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比较

比较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比较词汇的概念意义与内涵意义的异同也就是词汇的对等性。

(一)意义重叠词汇

由于自然环境与人类心理的相似性,中国人与英语世界中的人对世界有着相似的认知,因此产生了很多概念意义与内涵意义两者都相似的中英词汇,也就是意义重叠词汇。

比如英语单词“mouse”和“peony”。在英语中,“mouse”有着鬼鬼祟祟的文化含义,例如“He moused about for money”(他偷偷摸摸地四处寻找钱);“The burglar moused about for valuables”(这个盗贼鬼鬼祟祟地四处寻找值钱的东西)。在汉语中,“老鼠”(mouse)有着相同的文化内涵,例如“贼眉鼠眼”和“鼠窃狗盗”。

一般说来,像这类意义重叠词汇对学生来说并不难掌握。在跨文化交际中意义重叠词汇能够很容易地被识别与理解,而且不会引起学生的误解与误用。

(二)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完全相同的中英词汇

有一部分中英词汇具有不止一个联想意义,有些联想意义在中英词汇中是相同的,有些却是不同的。共有的内涵意义象征着不同民族对世界相同的态度与理解,而词汇内涵意义中不同的部分又揭示了不同文化的不一致性。

“Rose”和“玫瑰”在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中都象征着爱情,但有关“rose”的英语成语如“under the rose”,却是“秘密和沉默”的象征,这就反映了在会议桌上方悬挂玫瑰花意味着所有与会人员必须保守秘密的古老习惯。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用带刺的玫瑰比喻那些容貌美丽,但却不容易接近的姑娘。

在词汇教学中,像这类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完全相同的中英词汇应该被重点强调。学生能够很容易地识别和理解英汉词汇文化内涵的相似性,却不能轻易地识别它的差异性。词汇教学中如果忽视中英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会感到困惑,并导致其对词汇的误解与误用。

(三)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同的中英词汇

由于人们在居住环境、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体系和历史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中英词汇中出现了很多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同甚至完全(下转封三)(上接第131页)相反的词汇。虽然内涵意义是附加在概念意义之上的次要意义,但它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却不容忽略。

“peacock”(孔雀)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人们认为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的事情;而“peacock”在英语中的意义基本上是否定的,表示“one making a proud or arrogant display of himself”(一个洋洋得意、炫耀自己的人),它不强调孔雀美丽的一面,而强调骄傲的一面,在英语中有“the young peacock”(年轻狂妄的家伙)、“proud as a peacock”(像孔雀一样骄傲)等用法。

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更多地去关注这类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词汇。只有这样,语言才能被学习者灵活运用,跨文化交际中的词汇误解与误用现象也就会减少。

(四)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一语独存的中英词汇

由于文化的差异,一个词在一种文化中除了概念意义外可能会有很多联想意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就只有一个概念意义。

英语中有些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在汉语中也是没有的,例如英语中“swan”(天鹅)用来指才华横溢的诗人。根据希腊传说,音乐之神阿波罗的灵魂进入了一只天鹅,由此产生了毕达哥拉斯寓言:所有杰出诗人的灵魂都要进入天鹅体内,因此“swan”就代表了杰出的诗人;“beaver”(河狸)指为讨好上司做事过于卖力的人,河狸主要产于北美洲,活动积极,在啮树筑巢方面有很高的技艺和独创性,因此有“eager beaver”(卖力的河狸)之称,常用来喻指“急于做成某事而特别卖力,但有点急躁的人”,略带有贬义。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像这类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一语独存的中英词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特定文化所具有的特征,它们是不同文化的写照。

(五)文化专有词

文化专有词也就是词汇空缺现象,它是由于不同民族某些独特的文化元素而产生的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一种语言中有些词汇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没有对应或契合的词。简单地说,词汇空缺现象就是某些词汇在一种特定语言中的缺失。英语和汉语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所以一些词汇仅在一种语言中存在,而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它们的对应词。

我们以“太极”来举个例子,它是汉语中一个常见的用法,但在英语中却找不到它的对应词。在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幕式上,有一个精彩的太极表演。“太极”在汉语中非常流行,但在英语中却没有与之相关的词汇,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文化产物。在中国文化中,“太”意味着“最高的、至上的”,“极”意味着“最终的、极限的”。传说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在看到一只鸟与一条蛇打架后模仿长蛇的动作创造出了“太极拳”。“太极”代表着一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它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英语国家的人用汉语“Tai Chi”来表达这个汉语文化专有词。

尽管一些文化专有词汇可以译成相对应的英语或汉语,但人们并不能借助其字面意义理解它的文化意义,还需要进一步解释说明。学习语言的同时,必须了解其文化背景,才能准确理解和运用这类特殊词汇。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和掌握词语的文化内涵非常重要。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掌握词汇的发音、意义、拼写、搭配等,又要掌握词汇所具有的特定文化内涵;既要注意比较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又要深究词汇的概念意义与内涵意义的异同即词汇的对等性。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词汇接受能力及实际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彭利元.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异同考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1):108-113.

[2]陈莉明.语境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西南师范大学,2005.

篇(5)

关键词: 英汉动物词汇 文化内涵 对比分析

在言语中,动物词的使用频率高,文化内涵丰富,是人们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动物词蕴含着悠远的文化和历史,被人类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英汉两个民族经历了不同的历史进程,并且呈现出了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文化色彩,因此同一动物在英汉两种不同文化也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本文将从文化内涵的角度对英汉动物词进行比较,总结出英汉动物词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性,并简要分析这种差异性产生的内在原因。

一、动物文化词及其产生的基础

每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下不仅仅包括理性意义,还包括附加意义,这些附加意义包括文化义、联想义、褒贬义和理据义等。这里词语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理性意义是一种可以从词典里查到的意义,是语言交际的核心因素,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联想意义主要是指看到或听到某一种事物时所做出的反应或说话人及听话人对事物的看法及态度,通常在词典里查不到,它来源于语言所处的社会及文化,也可成为社会文化意义。从表面上看,动物词是一个语言问题,是一个词汇问题,但是深究起来,它更是一个文化问题。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任何语言都是依托一定的文化产生的,任何语言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对文化问题的探讨。

动物词产生文化意义的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动物是一个生命体,它具有外貌、生理、心理、性格、行为、习惯、用途等方面的特征;二是历史的文化内容、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包括寓言、神话、诗歌、宗教、传说、文学、历史、艺术、语言、地理环境、伦理道德、审美情趣、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等;三是动物词大都有一定的联想意义。联想是指把动物和另一事物联系起来,而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文化心理对联想的产生和激发起着潜在却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联想在词汇引申意义的产生,在丰富词汇意义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联想的作用,就不可能有词义的引申。词义的联想和文化的意象实际上中间存在着一个文化信息差异,其中包括词汇的情感意义、比喻意义和文化内涵等。英汉两种语言作为两种成熟的语言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累,两种语言的动物词已经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由于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历史传统等方面的不同,英汉两种语言对同一动物词有着相同或相异的文化联想意义。我们从这些动物词的对比过程中,可以发现英汉两种文化之间的共性和特性。

二、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英汉动物词对比分析

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语言的学习。我们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存在着以下几种关系,即基本相同,大致对等,完全不同和语义空缺。本文试图通过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考查文化对词汇的渗透作用。

1.基本相同

由于动物本身外貌特征明显,不同民族对同一种动物的认识也就存在着趋同性。人类用和动物词有关的人或物的外貌、品质动作或特征进行描写,从而达到准确、鲜明、生动、简练的效果,也就同时赋予了动物词大致相同的文化内涵。例如:英汉语以狐狸比喻狡猾(as cunning as the fox),用鹦鹉表示学舌或机械地重复(you are no better than a parrot when you act the priest, father de Bricassart.),用狼来表示残暴和贪婪(he is mad that trusts in the tameness of a wolf, a boy’s love , or a whore’s oath.),用蛇来暗指藏有杀机的危险人物(a snake in the grass),羔羊表示无辜的意义(march comes in like a lion goes out like a lamb),天鹅代表优雅(as graceful as a swan),小鹿表示温柔(as timid and tame as deer),蜗牛代表缓慢(as slow as a snail),蜜蜂表示繁忙或勤劳(as busy as a bee),猪表示脏和贪吃(as dirty and greedy as pig),用猴子比喻顽皮淘气(as naughty as a monkey),用公鸡或孔雀比喻骄傲(as proud as a cock or peacock)等。

2.大致对等

不同于以上的例子,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动物词的文化意义很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比如汉语中常用“虎”比喻勇猛威武,相关成语有“虎虎生威”“虎踞龙盘”“如虎添翼”等;然而英语中用lion(狮子)象征力量和好战勇猛,如:place one’s head in the lion’s mouth(深入虎穴),as brave as a lion(勇猛如狮)。在西方文化中,狮子才是百兽之王,象征着庄严和勇猛;而在中国文化中,老虎则在中华民族的思维中充当着这样一个角色,英汉两种语言中这类词语就是最好的证明。当然,在汉语中,老虎还用来表示凶恶和残酷。相关的词汇也有很多,比如谈虎色变、养虎为患、深入虎穴、苛政猛于虎等。我们发现,在英语中,lion(狮子)也有类似的意义,扮演着一个负面角色,如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in like a lion , out like a lam(虎头蛇尾),throw to the lions(送入虎口)等。再如“猫头鹰”和owl。猫头鹰的习性很特殊,习惯昼伏夜出,我们常用这个比喻喜欢夜里工作而晚睡的人。英语中的“owl”也用来表示“做夜工的人、熬夜的人”,如he was naturally a night owl(他天生是个夜猫子)。但是在汉文化中,由于猫头鹰叫声凄惨、悲凉,往往被认为是一种不吉利的鸟,如“夜猫子进宅没好事”的说法;而在英语中“owl”却表示聪明,如as wise as an owl(想猫头鹰一样聪明)。由此可见,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动物词的文化内涵不是完全相同的。

3.完全不同

由于各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同时受各民族独特的历史风土人情和传统习俗的影响,同一动物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示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例如:汉语中的龙子龙孙、望子成龙、龙腾虎跃、龙盘虎踞、攀龙附凤、龙凤呈祥、卧虎藏龙等都具有褒义;而在英语中的龙基本是邪恶势力的代表,例如:The celebrated Anglo-Saxon epic Beowulf shows people a flight between Beowulf and the wicked dragon。

这类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在中国文化中,“狗”多表贬义,象征卑劣可恶的品行;在英语中,狗被视为人们的忠实朋友和可靠的伙伴。“喜鹊”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吉祥的鸟,它的叫声能带来喜讯;而英语中却用来比喻唠叨、饶舌的人。鹰是美国的图腾,在中国文化里,鹰却是让人感觉极不舒服的人。这些词语在汉英两种语言中表示的是同一种动物,但它们在两种文化中的内涵意义却完全不同。

4.语义空缺

R1Lada 在“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中指出:“我们把生活经验变成语言,并给语言加上意义,是受了文化的影响和约束的。而各种语言则由于文化的不同而互为区别。有的语义存在于一种语言中,但在另一种语言中却不存在。”在不同文化的语言中,词语的意义不是对等的;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意义也不是完全对等的,会存在语义上的空缺。

一种是汉语中有的意义而英语中空缺的文化动物词。中国文化中赋予了“龟”长寿的意义,而英语中仅仅象征了动作的缓慢;由于受到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凤凰用来比喻尊贵或珍奇,如良好的品德称为凤德,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称凤毛麟角;英语中根本就没有这层意义。

一种是英语中有的意义而汉语中空缺的文化动物词。Beaver(河狸)在英语文化中是勤奋的代表。这种动物在北美很常见,而且它们每天都很勤奋努力地建房子,不停地工作。所以北美的人们用eager beaver形容那些勤奋努力,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的人。而在中国这种动物很少见,所以河狸就只能是个名称,引不起人们的联想。

三、结语

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全方位的对比分析,体现两种语言文化的异同。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文化风俗、民族心理、社会历史的不同,以及所处的具体地理环境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动物词汇都表现出了各自的民族特色。对这些词汇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加强民族之间的理解。

参考文献:

[1]任飞.印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

[2]王德春.论双语的差异模式[C].国俗语义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廖光荣.英汉文化动物词对比[J].外国语,2000(5).

篇(6)

一、绿颜色在英语中所独有的文化内涵意义

大自然的绿叶和新生的嫩芽,很稚嫩,因此绿颜色在英语中便有了不成熟、没有经验的意义。greentomato表示没有成熟的西红柿,greenhand表示没有经验的人,greenhorn表示没有经验的人或是初来乍到对当地风俗不了解的新人,asgreenasgrass表示对生活一无所知的人,benotasgreenasoneiscabbage-looking表示并不是像表面看上去那么天真。文学典故、民间传说蕴含着各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的一些名言佳句、历史人物、民间传说成为各民族群体内广为流传、约定俗成的带有浓厚民俗文化的语言,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以此表达思想感情。例如,莎士比亚的剧本“奥塞罗”(Othello)第三幕第三场Shakespeare’sOthello(actIII,sc.3)“Iago:O!beware,mylord,ofjealousy;Itisthegreen-eyedmonsterwhichdothmock.Themeatitfeedson…”(啊,主帅,你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谁做了它的牺牲品,就要受它的玩弄)。因此,英语“green”便有了“嫉妒”的内涵意义。在英语中,“绿”因其有不成熟的文化内涵意义,所以一般还会让人联想到身体不健康,比如:What’swrongwithyou?Youarelookinggreen.怎么啦!您看上去脸色苍白!Thepassengersturnedquitegreenwithsea-sickness.旅客们因为晕船而脸色铁青。

Mr.Whiteisaverywhiteman,andhewaslookingrathergreentheotherday.怀特先生是位诚实可靠的人,前几天,他脸色看上去非常不好。因美元是绿颜色,所以绿颜色便象征着金钱、地位、财产。比如:greenpower指金钱的力量或财团,greenback指美元、美钞,因其背面是绿色而得其名,greenpound指绿镑,共同体内部计算农产品价格而规定的高汇率英镑;greenstamp指美国救济补助票,因印成绿色而得名;greensheet指政府预算明细比较表。在英语中,除去绿颜色本义之外,green在与其他词混合时,几乎脱离了本来的概念意义。greenroom表示演员休息室,greenwound表示未愈合的伤口,greenChristmas表示风和日丽的圣诞节,greenfingers表示有园艺才华的人,greenhouse表示温室,greenwinter表示暖冬,greenkeeper表示高尔夫球场管理员,inthegreentree表示处于优势,在greenisalwaysgreenerontheothersideofthehill中表示这山望着那山高,one’smemoryisgreen表示记忆犹新。

二、绿颜色在汉语中所独有的文化内涵意义

在汉语文化里“,绿”体现出鲜明的文化特性,这种特性反映出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历史渊源。从古时候起,人们常以绿来表示年轻美丽的女性“。绿云、绿鬟”指代女性乌黑漂亮的头发“,绿媛”表示年轻美貌的女子“,绿黛,绿娥”用来表示女性的眉毛,而“翠楼”用来描绘女孩的闺房。在中国古时代,绿被看做是不纯不正之色,因此“绿”被赋予了不光彩、羞辱等意义。如果某个男人的妻子有了外遇,那么就叫妻子给丈夫戴绿帽子。而在英语文化中,用acuckoldhusband来表达相同的含义。在汉语中,青楼女子指代,而青楼指代妓院。绿头巾象征着不光彩、羞辱等。

古人认为正色是自然产生之色,是尊贵的象征,而间色是混合产生之色,是贱色,身份卑微的暗示。因绿色是间色,即贱色,象征着身份卑微,所以在汉语中绿衣表示下级小官员的衣服。在《宋史•舆服志》中,“宋因唐制……七品以上服绿。”《明史•舆服志》中“八品九品,绿袍”。绿服、绿袍皆暗含了身份卑微的社会地位。在白居易的《忆微之》诗中,他借“折腰俱老绿衫中”来暗示到了老年却仍屈身于低微的绿衫,所以古代人用绿色衣服指代自己卑微的社会地位。在古代历史文化中,清朝入关后规定地位低贱的汉族兵举绿旗,以区别于满族由黄、白、篮、红等颜色组成的八旗子弟兵。元明两代规定家男子戴绿头巾,后来称某人妻子有外遇为戴绿帽子。因此,绿便有了“地位卑微,不光彩,羞辱”的内涵意义。

三、总结

篇(7)

学生语言技能与交际能力的提高,是当今英语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提高学生语言技能与交际能力的基础在于准确理解词汇的意义,如何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研究是目前英语教学领域中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

语言运用中的负载信息主体是词汇,而词汇往往是英语学习的难点,因此,学好英语首先要克服生词障碍,准确理解词汇意义,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然而,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深深感到,由于学生的词汇量少,难以进行英语交流,阅读时困难重重,严重阻碍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因此,努力探索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并实施于英语教学中,必将收到良好效果。

2.在语境中理解词汇关联意义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词的字面意义,即理性意义,而忽视了附加在词汇后面内涵的、情感的和牵涉许多联想的意义,直接影响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师既要注重词汇的理性意义,又要引导学生注重词汇的关联意义。词汇意义大致可分为理性意义和关联意义,其中掌握词汇的关联意义是准确理解词义的关键所在。一个词除了其直接的、表面的、字典上的意义,还有其内涵的、情感的、牵涉许多关联的意义,这就是词汇的关联意义。关联意义是一种开放的、无限定的意义。词汇的关联意义分为四种类别: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语体意义(stylistic meaning)、感情意义(affective meaning)和搭配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

2.1内涵意义是指通过语言所指示是传递的意义(Leech,1987:33),由理性意义(概念意义)引起的附带性的意义或关联。它比词汇理性意义(概念意义)更为复杂,它不是意义的基本成分,而是语言使用者的内心所产生的各种联想。内涵意义具有不稳定性,它随着文化、历史和个人的经历不同而变化。如,family一词在中国孩子和西方孩子心中唤起的情感可能大不一样。内涵意义不仅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同而变化,而且即使在同一社团中,也会随个体的不同而不同。如:Cross对不信仰基督教的东方人来说,不过是一个“十字形的东西”;对西方基督教徒来说就是耶稣受难、为人类赎罪的象征;对于生活在美国的黑人来说,在心中引起的联想就更加强烈、复杂了。

2.2词汇的语体意义是指由于交际方式、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内容等方面的因素,所需要的词语在其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文体风格色彩。语体意义分为正式文体和非正式文体,如:The concert concluded with a performance of Beethoven’s 5th symphony;They ended the concert with Beethoven’s 5th symphony.conclude源于拉丁语,常见于正式文体,而end是古英语词汇成分,多用于非正式文体。由于历史的原因,源于法语、拉丁语、希腊语的词汇多见于正式文体中。

3.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正确理解词汇意义

要想正确掌握和学好一个国家的语言,就需要对该国的历史、制度、风土人情有所了解。中西方文化因其地理、历史等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自然而然地要反映到文化交流的媒介语言中来。在中西方文化中,对动物所赋予的意义却有很大的不同,如英语“It rains cats and dogs.”翻译为“下倾盆大雨”,但在汉文化中,汉语却不用“猫、狗”两词来形容雨之大。又如“She is a cat.”却不能翻译为“她是一只猫”,应翻译为“她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女人”。“词汇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根敏感的指针”(李丽生,1998),词汇的理解有时是离不开文化这一大背景的。如:“individualism”译成汉语是“个人主义”,在汉语中,与“集体主义”相对立,因此英语中的“individualism”和汉语中的“个人主义”在各自的语言中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对文化背景的阐释,那么学生即使了解该词在字典上的意义,在实际运用中也不能真正掌握其含义。中西方在颜色指代特征等词汇中也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存在相当大的文化差异。如:It was blue Monday and he just didn’t like going back to work.“blue”一词的文化内涵是“令人忧郁的”。所以,语言的表达永远不能脱离文化背景而存在。

在教学中,教师应介绍一些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常识,告诉学生不要望文生义,还要鼓励他们广泛阅读,多了解一些各国尤其是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只有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才能避免产生误解,以达到真正地理解语言材料的目的。

4.从词源学的角度,了解英语词汇的发展变化

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主要从共时的角度涉及拼写、发音、词类、释义、搭配、惯用法、相关复合词和派生词等方面的内容。然而,由于词的产生和消失是常见的事实,并且词汇的意义随着客观外界和使用主体的变化而变化,因而词汇和词汇意义都有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痕迹。任何共时的词汇研究都不能彻底割断同词汇的历史的联系。因此,寻觅具体词的来龙去脉的词源教学,不仅与共时的词汇教学不相抵触,而且能拓宽词汇教学的思路,增进学生的词汇知识,加深他们对词义的理解。

人类社会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语言作为人类表达思想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词汇的意义也在发展变化着,就词义变化而言,在现代英语中,nice是一个褒义词,跟good,fine同义。但在过去,nice来自于古法语,曾经是“愚蠢的”、“傻里傻气”、“无意义”的意思。教师在课堂讲授词汇时要让学生了解英语词汇的发展变化。在日常词汇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了解英语词汇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