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16:16: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少儿音乐教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音乐是快乐的源泉,无论遇上多么不如意的事情,听一段优美的音乐我们的心情就会好起来,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是人们精神家园的食粮,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很多杰出人物身上得到启示,比如李四光、爱因斯坦、袁隆平、格林斯潘等许许多多杰出人物都有音乐才能,很多家长也意识到,音乐才能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可我们音乐课上的学生切常常体会不到快乐,甚至觉得枯燥无味,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音乐快乐教学的方法吧。
“每一个人都享有学习音乐、接受音乐教育的能力和权利。这是现代音乐教育最基本的主张。不过,每一个体潜在的这种音乐能力是有显著差异的。”一般来说,音乐能力包括音乐欣赏能力、表演技能、创作技能三个方面,老师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和了解,充分尊重学生在音乐能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如一个孩子在歌唱时音准把握不好,并不意味着他就一定没有音乐才能,也许他有着出色的节奏感;一个孩子在学习舞蹈时动作做得不够优美,也不意味着他一定就缺少音乐天赋,也许仅仅是他的动作协调能力不够好,但这并不妨碍他对音乐有着不同寻常的感受能力;如果孩子有音乐方面的兴趣,那就需要让孩子接受正规的专业培训,家长要确认施教者的相关资质,以确保孩子得到高质量的教学。
《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快乐何来?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我觉得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喜欢学了才是快乐学习的前提。“阳光下,快乐唱歌,你笑得很甜蜜;希望中,快乐成长,你和我在一起,希望明天更美丽……”稚嫩嘹亮愉快的歌声响起,看着孩子们稚嫩快乐脸,不但孩子们陶醉在幸福快乐的氛围中,就是我们这些动情敎导的老师们也不由得沉浸在一片祥和快乐之中,快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再次得到很好的体现了。
现在有些家长带孩子学习音乐的动力是为了考级,其对于音乐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技巧的掌握和提高上。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让其学习音乐。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兴趣引导专业教育让音乐走进孩子心灵。
游戏中的音乐学习:“请你像我这么做,我就像你这么做!”这是小学生游戏中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方式。这些口诀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富有节奏,具有统一行动、便于记忆、运用与音乐教学的节奏练习,学生喜欢念,兴趣盎然,一会就记住掌握了。
为使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识谱感兴趣,我常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儿歌:
张开小手掌,手心向外翻。
五个小手指,就是五条线。
四个手指间,就是四个间。
从下往上数,一二三四五。
线间向上数,越上音越高。
这样的儿歌,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流畅上口,易懂易记,使他们对识谱产生浓厚兴趣,轻松愉快的掌握了知识。
从学生已知入手引入到未知后知中来、降低难度:教一年级学生唱《洗手绢》的第一段歌词是:“红太阳,白云彩,妈妈洗衣,我也来。哎、、、、、我从学生熟悉的画画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红太阳、一朵白云、再画一个笑容可掬的妈妈头像,最后再画一个可爱的小孩代表我。一年级小学生看着黑板上的画,开心的笑了,难度降低了,学生从解决难点中找到了乐趣,一会就把歌背唱下来了。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激发学习兴趣: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图、讲、演结合启发诱导他们的抽象思维例如在讲解顿音时,就用一个乒乓球在桌上抛几下,让他们细心体会乒乓球落下的声音是“短促、有力、清脆、有弹性”,学生再唱就不难了。
投其所好,让流行音乐进课堂:流行乐简单易学伴奏极具时代感,因此学生很喜欢,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一些优秀的流行音乐让学生学唱演奏。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利用媒体辅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学科整合是新的教学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教学辅助重要资源。利用信息资源丰富音乐形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通过多种方式去感受音乐的美、理解音乐的美、创造音乐的美。
引导学生做表演,增强学习兴趣: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室里常常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努力创造愉悦的学习情景,尽可能使每一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着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是衬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是展现一片灼热的情怀。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留下美的烙印。
一、少儿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完善的人格
音乐教育,并不是以培养专业音乐家为主,而是培养,塑造完善的人格。人类的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哪一种社会,正常人不能没有音乐,良好的音乐教育必须具备双重功能: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解音乐的基础知识,实现对音乐美的感知,进而产生对于音乐的热情,而且要使得音乐营养渗透进他们的情感和智力领域,实现身心的健康、全面的发展。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在进行音乐教育的时候,要以培养“通才”为目的,注重艺术熏陶与提高整体素质的关系,力求使得幼儿初期的音乐启蒙在其终生教育中发挥长久的效应。这就要求教师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的音乐文化素养、培养新时代的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和任务,在教学的时候,要着重把音乐的“美”传递给学生,要在教授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兼顾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少儿音乐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兴趣
任何教育的关键都在于兴趣,少儿学习音乐的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引导,儿童时期是容易对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但也容易转移注意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适时地进行兴趣的激发和积极情绪的调动,促使每位学生都被深深吸引,促使他们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探究氛围中。教师为了开启少儿学习音乐的兴趣的大门,应当想方设法采取多种手段,比如启发、诱导、奖励、激奖、比赛等方法,加深少儿学习的兴趣。针对不同的少儿,应当根据其音乐天赋的差别,因材施教。音乐细胞比较发达的孩子,在入门阶段可能会比较顺利,这时要给予他们最大的爱护,保持其认真、主动的学习态度及强烈的求知欲。对不太善于自我表现的少儿,应当多多地制造机会,培养其自信心,给予其表现的舞台,促进并增强其对音乐美的感受及进行音乐表现的欲望。另外,因为少儿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在学习音乐的时候,往往有家长陪伴,所以家长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资源。教师在每堂课结束的时候,应当把布置的作业详细向家长解释,以便进行课后的辅导与监督。应当鼓励家长在课余时间,有意识地多给孩子播放音乐碟片、看音乐会录像、收看电视文艺节目、观看现场演出,对于孩子们的积极表现,要及时进行物质的或精神的鼓励和表扬。这样,孩子们会很兴奋并感到自豪,会产生更大的学习愿望,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少儿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并从这种学习中尝到了甜头,便会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把学习视为负担。这样,音乐才会真正地成为学生们精神的家园,使他们乐在其中。
三、少儿音乐教育的成效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音乐作为创造性极强的艺术,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广阔的创造空间,因此,少儿音乐教师在培养少儿创新能力方面负有重任。少儿音乐教师要有意识做“创新型的教师”。所谓创新型的教师就是那些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并将其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创新型教师强烈的创造意识,应建立在热爱教育事业、立志献身青少年教育的基础上,教师对于学生应具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这是完成“创新教学”的根本动力。一位具有创新性的教师,首先应当了解儿童的心理。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向孩子们讲解乐理知识,例如,把五线谱音符说成是小蝌蚪或球拍,把电子琴说成是大玩具,把十指练琴说成是跳舞等。这些真童的语言可以让孩子在游戏般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训练和学习。一位具有创新性的教师,应当是活泼、平易近人的。在上课时,要有声有色地进行表演式的讲解,主动和孩子们一起唱唱跳跳,和孩子们聊天、谈心,营造出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让他们感觉老师既是师长又是朋友。这样,孩子们才会克服畏惧、厌烦等不良情绪,才能乐于释放自己,表现自己,有问题的时候能够大胆提问,有不如意的时候会主动向老师倾诉,学习有进步的时候会乐于同老师分享喜悦。只有建立了这样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性格、智力水平更好地传授这门学问。
四、少儿音乐教育成功的内因在于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 视唱练耳 少儿 音乐
视唱练耳,英文sign-singing and ear-training,也就是看着谱子演唱和耳朵听力训练,我们简称为“视唱练耳”,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看谱即唱和听觉训练,但我们不能仅从字面上理解,它是一门综合性的音乐训练科目,包括乐理、视唱练习、听觉练习、节奏练习等,它能提高一个人的音乐感知力、音乐鉴赏力、发展音乐记忆力,并培养创造意识,所以视唱练耳在学习音乐整个过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学习音乐中必须掌握的技能,无论学习歌唱、各种器乐,甚至于舞蹈,它都是提高音乐素质不可或缺的奠基石,可以这么说,视唱练耳能力水平决定了音乐学习者的能力和上升空间。
如今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开始学习各种乐器或唱歌,社会艺术培训欣欣向荣,但我们也经常看到很多小孩刚开始兴趣很浓,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进度都会大不一样,有的各方面进步较快(不排除天赋因素,但这是少数),能愉快而长久的坚持下去;有的因识谱不行、因音乐速度不稳定、某个及某类较特殊的节奏感不好、音高听辨不足(不能准确听辨音高而导致练习中花了大量时间重复错误)、多声思维结构感不足(和声、复调、织体等和音只能勉强机械完成,无美感可言)等原因在课堂及课后没法解决,师生教学效果不好,时间长了学生兴趣逐渐降低,结果半途而废的大有人在。另外,现在很多音乐高考生多数是进入高中才开始学习专业,这个时期他们的音乐能力都基本定型了,音高感和节奏感、速度感若不好,会造成唱歌跑调、跟伴奏配合不到一起、弹演奏中出现很多错音、速度不稳定、左右手对位不协调、节奏感不强,更不用说准确表达音乐作品内容和风格特点了,这些要集中扭转是非常困难的,视唱练耳水平不高会直接影响演唱演奏等技能专业的学习,往往最后的艺考成绩好坏就取决于笔试(视唱练耳和乐理)成绩的高低。这些问题,都是视唱练耳水平(音乐素养)能力的体现,问题在于没有抓住少儿的关键时期进行视唱练耳相关课程学习或少儿学习音乐的起步阶段做到与视唱练耳课的同步进行,以至于长大后造成很难补救的后果。
再则,笔者发现现在很多中小学音乐课开课率不足,多数情况下被文化课占据,并且一部分老师工作不严谨,对待课堂教学马虎大意,草草敷衍了事的情况时有发生,学生音乐素质本就较底,正常课时中还得不到保障,就更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了,造成的结果是:大多数学生十五六岁了依然不能识谱只会唱歌,基本的乐器音色也不能区分,没有基本的音高感、节奏感、速度感,从而体验不到音乐的丰富内涵,不敢从事音乐活动,更不用说掌握一门乐器技能了,长期这样下来的结果就是,整个国民的音乐素质修养和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大。由此可见, 视唱练耳是全面培养音乐人才的一块奠基石,但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尤其在少儿学习音乐的初级阶段,它的学科基础性并未得到充分体现,提高少年儿童基本音乐素养,使之能真正全面发展是当下教改的重要任务之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借鉴吸收外国音乐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艺术教育部门着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未来,越来越重视这一基础学科,一直在探索教改。最近,出台了《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并明确,2015年开始对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艺术素质测评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及教育现代化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测评结果纳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学生中考和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这一政策的出台,对音乐教育是重大利好,开始得到重视,并有政策上保驾护航,必将至上而下给音乐基础教育带来巨大推动,提高我国少儿音乐素质水平。有了政策上的支持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在一线教学中也要有专业的教师,我们不能指望这项工作由声乐、钢琴、各种乐器的老师在教授技能的课堂上解决这些问题,技能的教学自有规律和计划,而且专业针对性也很强,若既教授技能又分担基本音乐素质(视唱练耳)教学,不仅不能突出专业性,也影响教学效果,长期下来影响的是整个音乐教学活动的推动。同时,现有的音乐教师要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借鉴学习先进音乐教育体系的经验,在"音乐教育多元化"理念指导下进行视唱练耳教学,既可弥补本国音乐与各国音乐之间,视唱练耳学科与相关音乐学科之间、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独立分割的状态,又能超越儿童视唱练耳学科教学的局限性,为儿童视唱练耳教学内容增添一定的灵活性、趣味性,这就更有利于音乐学科新知识的引进和运用。众所周知,我国的音乐普及水平和各年龄段的音乐水平是低于国外的,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才开始注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有关少儿早期经验对认知发展影响的理论,当然,这些方向给了少儿教育研究以新的启示和推动,音乐教育家们尤其意识到加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少儿音乐教育研究的重要性,作为一线的音乐教育者,更要紧跟时代步伐,提高教学技能水平。
一、认识钢琴,激发兴趣
如何正确诱导孩子们喜欢上音乐,并对钢琴演奏产生兴趣是我多年来所追求的目标。
钢琴对于小朋友来说俨然就是一个庞然大物,幼儿在看见钢琴的时候大脑里肯定有很多疑问,针对幼儿的好奇心,我就巧妙童趣的介绍钢琴这个庞大的玩具。通常我会当着孩子们的面把钢琴的顶盖轻轻掀开,让孩子们亲眼目睹“钢琴的内脏”,然后用他们的小手弹响钢琴,接着我即兴弹奏孩子熟悉的几首儿歌,这时你会发现孩子们无比的兴奋和激动,原来钢琴是这样的,一些小疑问就自然解决了,孩子的兴趣也慢慢激发起来了。在幼儿对钢琴具有一定感性认识以后,我就抓住机会进行启蒙的钢琴教学了。
孩子们绝大多数都喜欢音乐,对各种乐器也充满了好奇心,聪明好动,富有想象力。可是想让他们把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钢琴这一件事情上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如果从一开始就直接教钢琴演奏难度较大、较难掌握的手指技巧,以及识谱方面的知识,只会给这些年幼的孩子带来困扰,增大学习难度。所以,对于幼儿钢琴入门教育,教学中所必须体现的趣味性教学方式至关重要。
二、形象的比喻激发幼儿想学的兴趣
由于现在学琴的孩子年龄偏小,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音符没有高低的概念,更不要说这些音在五线谱上的位置了。这时形象的比喻对幼儿来说是最适合不过了,我的做法是把五线谱上的线作为一幢高楼房,每个音符就是一个小主人,它们都有自己的家,按照这些音宝宝住的位置分为楼上和楼下。通过这些形象的描述再结合这些音在钢琴上的位置,使幼儿既容易接受又能帮助他们进行记忆。
良好的手型是正确弹奏的前提,在请幼儿保持正确的手型时也可以请幼儿观察老师的手型像什么,很多幼儿会说像一个小山洞,这时我就顺着幼儿的思维进行想象,告诉他们这个小山洞里要有小火车开过,我们怎么样保持好让小火车安全的通过,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很快就会知道小山洞撑好了就可以让小火车开了。这样远比告诉幼儿哪个关节站好要让他们容易接受的多。
在幼儿刚开始弹琴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手腕僵硬的毛病,导致了弹出的声音虚而无力。在帮助幼儿解决这一问题时,我把这一股力量在手指中的转移比作一个球在五个小朋友中间传递,告诉幼儿这个球传给了哪个小朋友,那么这个小朋友应该接好不能掉了,而其他的小朋友就应该在旁边休息。这样使幼儿很形象的感受到了力量在五个手指间的运用,也帮助幼儿克服了手腕僵硬的毛病。
三、在开心的游戏中激发幼儿乐学的兴趣
当学生第一次走进课堂,,我们不要马上就开始教授他们识谱、指法和手型这些相对枯燥的知识,这会让他们马上变得紧张、拘束,因为越是年龄偏小的孩子越没有耐心。教师应该和他们在琴上做一些“游戏”,让他们在玩耍中了解这门乐器的特性。
幼儿的生活中最喜爱做游戏,在游戏中他们可以体验到快乐。我在钢琴教学中尝试了让幼儿玩接龙的游戏来帮助他们提高识谱能力。老师、家长、幼儿根据乐曲中的乐句来划分,我先唱一个乐句,接下来家长和幼儿依次接唱后面的乐句。这个游戏要求幼儿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时刻要听好前面唱的乐句,看好乐谱,这对帮助幼儿提高识谱能力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使幼儿在活动中既学到了本领,而且也学得轻松、开心,没有任何的压力。
在幼儿钢琴的教学中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也是他们学习的一部分,但在教学中如果只让幼儿坐在位置上听老师讲往往会使他们缺少耐心。在让幼儿接触到不同的调号的时候,为了使幼儿记住不同调号升降的不同音时,我们开展了找找在哪里的游戏。让幼儿在找找、圈圈中把不同调号上升降的音找出来,并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在玩玩、讲讲、比比中幼儿很快就掌握了不同调号的乐曲在弹奏时应该升降的音。活动中让每个幼儿都有了参与游戏的机会,在游戏中又使他们与音乐更紧密地走在一起,感受到了音乐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这样的钢琴教学活动让幼儿从想学进一步上升到了喜欢学,做到了学而不累。
四、师生共同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少儿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作为一个老师应该时刻注意到少儿在每个阶段的进步和不足,多用鼓励的方式来激发幼儿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让他们更多的体验学琴给他们带来的欢乐,音乐带来的快乐。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我的教学中,特别重视听觉能力的培养,,使儿童通过聆听、感受自然界及生活中的各种音响,锻炼和培养其对各种表现要素精细而敏锐的感受力和反应能力,从而建立起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速度等表现要素与客观现实依据的联系,为钢琴读谱积累直接的感觉经验、为准确表现音乐打下良好的感性基础。
关键词:少儿 古筝学习 意义 方法
引言:古筝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乐器,其具有广阔的音域,优美的音色,丰富的演奏技巧以及悠久的民族文化,已经经历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并由于表现力丰富,深受人们喜爱。特别是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民族文化的兴起和繁荣,民族乐器古筝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欢迎。从总体来看,学习古筝的主要群体集中在少儿,同时少儿时期也是学习古筝的最佳时期。少年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引导和教育才能取得学习效果,而少儿又担负着发扬中国传统民族乐器文化的重任。因此,少儿学习古筝不仅意义重大,而且需要掌握必要的学习引导的方法。
一、少儿学习古筝的意义
多年来,我国少儿音乐的教育大多停留在声乐层面,而作为音乐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的器乐始终是音乐教学中薄弱的环节。特别是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的古筝,已经成为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部分,在少年儿童中普及古筝乐器的学习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学龄儿童智力的发育和我国民族乐器启蒙教育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进步。
(一)有利于促进学龄儿童智力发育
音乐对人的益处是毋庸置疑的,音乐能够陶冶情操,抒感,抚慰心灵。对于少儿阶段来说,音乐,特别是民族音乐,有利于促进学龄儿童智力的发育和身心的全面发展。演奏古筝一类的器乐,可以使少儿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充实心灵,拓展思维。苏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在某小学四年级的一个班中随机抽样分组,其中一组每个人选择一件民族乐器(主要是弹拨乐器),通过一年的观察,并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进行测验,结果演奏组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兴趣广泛,身心得到了全面发展。不难看出,演奏弹拨类民族乐器过程中,进行手部运动能够对大脑产生积极的刺激,从而触发少儿的益智效应。
(二)有利于发展我国民族乐器启蒙教育
民族乐器启蒙教育是我国音乐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在少儿群体中普及古筝教育,有力与促进我国民族器乐的普及发展。古筝简单易学,但学习的过程却是长期的,推动少儿古筝学习有利于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练就相对扎实的“童子功”,为今后的古筝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推此及彼,有助于拓展民族乐器在社会的认知程度,使像古筝一样被人们认为充满神秘的乐器“走入寻常百姓家”,使这些优秀的民族特色的声乐在器乐教育中得到传播和发展,从而有利于发展我国民族乐器启蒙教育,促进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的发展,繁荣中华民族文化。
二、少儿学习古筝的方法
少儿古筝的学习有利于促进学龄儿童智力的发育和我国民族器乐启蒙教育的发展,而少年学习少年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差,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引导和教育才能取得学习效果。同时,教学者也应该认识到,古筝器乐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技巧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感知音乐的能力。因此,加强少年儿童的古筝教育,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除了加强技巧方面的传授,还应该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古筝教学:
(一)培养少儿兴趣热情
兴趣和热情是少儿教育的关键,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初,学生对古筝可能只是一时的好奇心,相对缺乏耐心,思想不集中,意志不坚定。这时,不能一味的批评他们,否则会使教学效果适得其反。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少儿的兴趣点,利用他们对古筝的热情,依托心理特点,循序渐进,因势利导,鼓励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具体的方法有:融乐曲与技巧为一体,鼓励与表扬并重,特别实在启蒙阶段,将技巧融入到优美清新、短小精悍,能够投少儿之所好的乐曲中,激发儿童学习古筝的兴趣和热情;将表演欲演奏相结合,寓教于乐,可以在古筝教学过程中加入类似汇报演出、比赛竞技等相关的演出活动,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提高演奏水平和竞争意识,将知识与趣味相结合,使古筝更具魅力。
(二)引导少儿感知音乐
古筝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学习之前,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不能单纯追求古筝考级等功利目的;教学者不能一味求快、急于求成;家长不能互相攀比、始于压力。儿童的思维意识尚不成熟,思考能力较低。古筝是独具民族特色的音乐艺术,能够在作品中表现弹奏着的感知,因此引导少儿感知音乐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少儿的乐感,结合音乐语言,将抽象的音乐具体化,引导少儿理解古筝作品,逐渐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意境,并教育少儿结合古筝作品的背景理解音乐的内涵,实现教学要求。同时,还应该激励少儿在学习古筝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主动参与各种表演活动,展现自我个性,形成“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和谐学习环境。
结语:古筝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促进少儿古筝学习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学龄儿童智力的发育和我国民族乐器启蒙教育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进步。同时,还应该正确把握少儿学习古筝的方法,积极培养少儿的兴趣热情,引导少儿感知音乐,促进少儿古筝启蒙教育的繁荣,传承和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晨·儿童”乐器学习热”现象的社会成因及教育误区[J];南京师范大学; 2012;(03):29-30
[2]邢丽萍·浅谈民族乐器启蒙教育创新方法[J],《大舞台》;2012;(06):43-44
[3]孙朝琪·夏家鑫;演奏民族乐器对学龄儿童益智的初探[J],《中华儿童保健》;1994;(09):73-74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即:Education by life(根据生活而教育)。行知先生针对这个观点曾做过几个譬喻:就如农人种豆子,几亩地要种几许豆子,要是多少肥料,要多少人工去做,要经过多少时期才能完成,什么地方适合中绿豆,什么地方适合种红豆,还有什么地方不适合种豆子,适合种玉米。必须抱有生活的根据去做计划,才能兴师动众,按照这个计划去做,才能够有条不紊,才能够有收获。我们现代的音乐教育同样如此。
1.研究土地属性选择豆的种类
在从事教育之前我们必须要对我们所想要的结果有一个基本的预知。我们是想种绿豆还是想种红豆,是想让学生对音乐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还是想让学生接受音乐美育的熏陶。其次我们要研究我们的土地适合种什么样的豆子,我们必须要了解学生适合什么样的音乐教育,有的学生适合唱歌,嗓音条件好;有的学生适合弹钢琴,手指修长灵活等等。什么地种什么庄稼,盐碱地里就是长不出好地瓜。不适合唱歌的学生我们千方百计的去教育最后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的幼儿音乐培训机构要根据幼儿的生活实际,认真研究幼儿究竟适合什么样的音乐教育,不能盲目的无分别的进行招生教学,为了利益不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音乐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不仅不会起到音乐应有的美育功能,反而会使幼儿从小反感音乐,对音乐失去兴趣,甚至造成心理上的阴影。
2.几亩地种几许豆子
选择了豆的种类之后,我们接下来会研究要种多少豆子才能合适。豆子并不是众多越多就会收获越多,一亩地我们种十亩地才需要的豆子,一亩地的营养供给不了十亩地豆子的数量,豆子的数量远超过一亩地最大限度的承载力,结果会豆子只长枝叶,而不会开花结果。十亩地之种一亩地的豆子数量,亦会资源浪费,收成减少。多少地种多少豆子必须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范围之内,才能收获到最好的结果。
由此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谈我们现代培训机构的幼儿音乐教育。其一,是从外在的资源配备上去谈音乐教育。一个教室,我们要考虑其学生人数容纳率,一个教师,能够同时带几个学生才能保持教师的精力在最好的状态。我们现阶段的幼儿培训机构往往可以见到这种景象:一个班,三四十个孩子同时上课,一个教师在前方声嘶力竭的控制孩子,亦或一个钢琴教师在周六周日从早晨八点到晚上八点连续的给孩子们上课,一天教师不换,孩子换了十几波。试想,这位老师保持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是为了什么?他能否针对每一个幼儿的特点进行教学?一天连续上十几个小时,给十几个孩子上课恐怕不是为了孩子的教育,而是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那么,对这位教师的教学质量还有幼儿们的学习质量不得不让人抱有怀疑的态度。一个钢琴教师每天给几个孩子上课能够一个最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肯定会有一个科学的范畴,不切实际只顾自身利益会使我们的音乐教育得不到一个好的结果。
其二是从孩子的年龄心理发展阶段去谈音乐教育。现阶段的幼儿音乐培训机构存在着一个急功近利的问题,幼儿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在短时间内有一个大的变化,而培训机构的教师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心理,不顾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阶段,进行填鸭式的灌输教学,6岁的小孩两三个月就要学习很多的乐理知识、钢琴指法、演唱技法,孩子们不能理解这些流量众多的知识,思维产生混乱,不能够理解掌握这些音乐知识。一亩地种十亩地的庄稼,远超其能承受之重。
3.工期及肥料
工期及肥料也是影响都子生长的重要因素,我们的音乐教育中设定一个教育目标需用多少时间才能完成必须要研究。设定一个教学目标,如果教学时间短,就会欲速则不达,如果时间长就会浪费时间。而肥料则相当于我们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用对肥料就是用了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幼苗茁?殉沙ぃ挥玫姆柿喜缓迷蚧崞鸬绞实闷浞吹男Ч?。
二、Education for life
Education for life,为了生活而教育。我们所有教育的根本目的,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生活,不管是数学语文等广义上的文化教育,亦或是音乐舞蹈等艺术教育。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生活的方法,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让他们能够根据所学去生活。我们的幼儿音乐培训机构在这一方面是有所缺陷的。他们固执的认为,教会学生去生活是由学校来完成的,不是有培训机构来完成的;教孩子们生活亦是高级别高等级教育完成的,而非由幼儿教育阶段完成。殊不知这类想法禁锢了多少儿童的双手。我们一直在羡慕德国或者是美国式的幼儿教育,他们的幼儿在小小年纪就有极强的动手能力,为何我们的幼儿达不到,培养不出这种能力,原因就是在此。我们的幼儿音乐培训机构因为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生活能力和音乐教育无关,是由正规的学校完成的,岂不知教育不分学科,教育的目的根本就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教学做合一的能力,我们音乐教育亦是为了生活而教育。
1.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为晓庄小学立的校训,行知先生反对“教、学、做”分来来读,教学做是一件事,而非三件事。他主张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教学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一个活动对人来说是教,对己来说是学,对事来说是做。行知先生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游泳是在水里做的,便需在水里学,在水里教。再进一步说,关于种豆子的讲解不是为了讲解而讲解,而是为了种豆子而讲解,所有的教育都是为了做而行动。
我们由此反观我们的幼儿培训机构的音乐教育,是否能够执行教学做合一的原理。以幼儿音乐培训机构的考级为例。我们的幼儿音乐培训机构鼓动幼儿家长让幼儿参加考级,练习考级曲目,其目的为何?幼儿学习考级能够做些什么?教师教授考级曲目能够让幼儿做什么?一套钢琴考级教程教授下来,学生只是弹奏考级教材所要求的一些曲目,最后获得一纸证书,培训机构赚取了考级费提成,考级中心赚取了考级费,幼儿家长赚取了幼儿获得考级证书的虚荣感。而幼儿在其中得到了什么?通过这个学与教能够做什么?仅仅是为考级而教、为考级而学、为考级而做。幼儿还是没有获得生活的能力。
莫扎特、贝多芬在幼儿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创作钢琴曲目,虽然他们是天才,但是非生而知之,而是后而学之,人而教之。我们的幼儿音乐培训机构,需要从学生做而指教,学生亦因做而学。幼儿学习钢琴的和弦弹奏,不是仅仅为了能够弹奏这一个单一的和弦,而是学会弹奏这个和弦的方法,并能够明白和弦的构成原理、音阶跨度。教师教授和弦亦是不能仅为了让学生掌握单一和弦而教,而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融汇贯通的做而教。学生能够明白和弦的构成原理,能够举一反三,甚至能够自己进行和弦的配备,主动的去创造,而好的教育更是能够通过教学做掌握生活的能力。话至此,有的教师可能不甚同意,觉得太难操作。其实教育本就是如此,感觉困难,才会去解决,解决困难才会有价值的产生。
2.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明代大家王阳明的心学经典“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教育理论从根本上推翻这个理论,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学理论,他认为有勇敢的行动,才有真知的收获。我们以此来观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基本都是执行王阳明先生的心学“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理论。先教授学生理论,等学生理论背熟了,考了高分才让其去行动。先不谈幼儿,谈谈幼儿教师所接受过的教学。以作曲为例,我们都是先学理论,和声、复调等等理论学通了才去着手创作歌曲,结果如何,基本还是创作不出。反观好多歌曲的作曲者,基本没有接受过此等理论的熏陶,直接勇敢行动,反而创作出优秀的歌曲。
我们幼儿音乐培训机构的教师莫要受自己学生时代教学方式的影响,在教授幼儿时先向幼儿传授理论,幼儿如果不认真听老师讲的理论而伸手触碰琴键上来就是一顿打,打的孩子再也不敢动手,慢慢失去了动手的勇气。我们要鼓励孩子,大胆的去尝试。以教授指法为例,我们教师一般都是先对孩子进行一些“知” 的轰炸,以一句明白了吗结尾,但是孩子在实际操作时还是出现折指的现象。我们不如直接放手让孩子去尝试,折指所出现的后果他慢慢就会感受到,自己就会主动去修改。
我们的音乐教育莫要禁锢幼儿的动手能力,禁锢了其动手能力幼儿的思想亦会遭到禁锢,大胆地让孩子们去行动,让他们勇敢的尝试,给他们树立生活的动手能力。相信从小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的培养,我们的未来的音乐将会有孩子们带给我们绽放的光彩,请拭目以待吧。
一、艺术体操训练对身体的影响
1、少儿艺术体操训练可使少儿形成匀称的体型。在艺术体操训练中,通过学习各种舞蹈训练、徒手练习或持轻器械练习,培养了少儿良好的身体姿态。由于在艺术体操训练中,总是要求小运动员四肢充分展开,动作舒展,身体向上拔立,所以促使了端骨与骨干间软骨的生长,使少儿个子长高,四肢变得修长。各种基本素质练习,又使其韧带、肌肉发育平衡,更好地形成脊柱的生理弯曲。少儿经过一段时间的艺术体操训练,可促进其形成四肢修长、匀称优美的体型。
2、少儿艺术体操训练可预防“少儿肥胖症”。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少儿常常因为营养过剩,活动少造成肥胖,在少儿的生长发育时期,体重的增长,主要是脂肪的增多造成的,所以说通过训练能抑制脂肪过多增长。
3、少儿艺术体操训练可纠正不良的身体姿势。少儿从事艺术体操训练,可纠正端肩、探脖子等不良身体姿势,对于那些O型腿或X型腿的少儿,坚持训练可使其腿型有所改观。
4、艺术体操训练可增强少儿体质,发展身体素质。经过艺术体操训练,可使少儿力量、速度、柔韧、爆发力、灵巧和协调性有很大提高。少儿活动技能也有明显进步,表现在节奏感、模仿能力和表演能力等等方面。此外,艺术体操还可使身体的抵抗能力增强,减少疾病的发生,使少儿健康成长。
二、艺术体操训练对少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少儿正处于身心迅速发育的生长期,这种迅速的发育成长使儿童的身心状态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这个关键的年龄段正是开发其心智的绝好时机。在艺术体操训练的过程中,少儿的心理得到很好的发展,通过对进行训练的少儿家长、老师进行调查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以下心理过程的发展,在少儿身上有良好的体验。
1、少儿集体主义观念增强,团结互助的群体意识增强。
2、经过艺术体操训练可使少儿克服困难的意识品质增强,变得不再娇气,变得胆大、勇敢、刻苦、顽强,帮助其克服羞怯、胆小的性格,增强自信心,敢于表现自己,使少儿健康活拨地发育成长。
3、艺术体操训练可使少儿智力发育好,注意力集中,记忆和理解能力强,思维变得敏捷,反应能力提高,富于想象力,在学习文化知识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