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财务审计前景

财务审计前景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4 16:15: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财务审计前景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财务审计前景

篇(1)

2015年我国二级证券市场(股票市场)迎来了久违的牛市,但业界和学术界普遍将该牛市称为“疯牛”。笔者且不去定性当前的牛市,但要指出的却是,部分上市公司借助炒作概念和“编故事”的方式来获得丰厚的价值回报,这就构成了逆向选择下的道德风险问题。由此可见,在规范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环境下,需要建立起前置性风险规避机制,那就是需要认真履行IPO财务审计(下文简称财务审计)活动。

从现阶段所反馈的信息来看,关于财务审计的顶层安排已基本到位,但在实务操作层面上还存在着诸多需要重视的问题。具体而言,根据具体的制度安排来实施财务审计,这或许只能依据当前要件来开展工作,但上市公司对社会的回报程度则需要从未来的预期中来把握,这就意味着,财务审计的视角需要拓展到那些形式要件之外的领域,而这也就构成了本文问题提出的逻辑起点。本文以高科技公司为例。

1 对IPO财务审计中若干问题的提出

1-1 “企业信息”所导致的问题

企业信息构成了财务审计的主要内容,从当前所暴露的问题来看主要存在着这样两点:一是单纯依据公司所提供的财务信息难以规避逆向选择风险,且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因缺少信息共享机制,便为财务审计带来了较大的交易成本。二是当前不少公司寻求“包装”上市,受到包装技术的影响,财务审计活动时常陷入到信息不对称的困境中,从而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全面掌握审计对象的真实信息。

1-2 “产品信息”所导致的问题

产品信息主要包括产品研发和生产周期,以及公司相关产品的市场前景。前者决定着资金周转率问题,后者则决定着公司能对社会公众的价值回报问题。毫无疑问,这已经超越了财务审计人员的现有知识储备。具体到高科技公司,由于该类型公司的性质所决定,其产品研发风险将远高于其他类型企业,而且因高科技产品存在着“供给决定需求”的特性,从而其市场前景难以从消费者偏好中来获得。

1-3 “资本结构”所导致的问题

“每股所占公司净资产价值”构成了该公司股价制定的重要参数,但这里也存在着一个问题,即高科技公司属于知识密集型公司,因此可以作价的固定资产存量极为有限,而大量存在着的却是人力资本。由此,这就为确认公司净资产率带来了诸多技术困境。

2 应对问题的思路

2-1 针对“企业信息”的应对思路设计面对“企业信息”财务审计人员属于绝对的信息弱势方,在上市逐利冲动下必然会激发起部分高科技公司的机会主义动机。针对这一问题,首要的方法便是拓展信息来源渠道。或许这将增大财务审计人员的工作强度,但综合运用线上线下两类渠道来获取企业信息,并努力使其成为一个闭合的信息链,则构成了当前的应对思路。

2-2 针对“产品信息”的应对思路设计“产品信息”属于工程技术层面的知识体系,因此,高科技公司可以利用他们所具有的知识优势来炒作概念,并以此来蛊惑社会公众。作为社会公众一员的“财务审计人员”,便需要通过调研活动来弥补自身的知识缺失,进而最大化的评价公司产品的市场前景。在进行调研活动时应遵循现有高科技产品的销售模式来展开,这样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针对“资本结构”的应对思路设计

同样,在应对“资本结构”问题财务审计人员需要拓展自身的信息来源,这时就需要借助多部门的信息汇总来进行综合评价。具体而言,财务审计人员需要通过走访工商、税务、银行等机构来获得与资本结构有关的信息。

3 思路引导下的实施途径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IPO财务审计实施途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

3-1 解决“企业信息”问题的实施途径

防止高科技公司包装上市所带来的道德风险问题,财务审计人员需要拓宽信息渠道来获得企业信息。渠道包括现场走访、网上搜集、历史数据分析等。在降低信息获取成本的要求下,可以着力从互联网来挖掘高科技企业的相关信息。例如,许多高科技企业已在海外上市,因此可以通过搜集公司海外上市的股价变动、每股净资产等信息,来间接支撑现实的财务审计活动。

3-2 解决“产品信息”问题的实施途径

高科技公司的产品在进行商业化运作时都拥有各自独立的销售渠道,但其一般都实施了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模式。为此,财务审计人员需要通过电商平台来挖掘产品的销售量信息,以及用户对产品的评价。再者,财务审计人员还需要与线下的中间渠道商沟通来获取相关信息。在与公司中间渠道商进行沟通时,应提前掌握高科技企业的销售模式,这样才能降低选择中间渠道商和进行信息收集中的交易成本。

3-3 解决“资本结构”问题的实施途径

高科技企业的资产主要以人力资本和专利技术的形式而存在着,它们的产品生产可以寻求外包的方式,而公司内部的固定资产主要支撑产品的研发工作。另外,部分高科技公司试图通过借入固定资产来追求申报表的完美性。对此,IPO财务审计人员需要把握高科技企业的资产存量结构,并通过向工商部门、银行部门、税务部门寻求帮助,切实厘清公司资产的产权结构,严格剥离非所有权的资产内容。实践表明,银行部门因属于企业性质,因此从银行调取客户相关信息会遇到较大难度,但注册会计师可以要求银行部门提供证明材料来给予解决。

4 实证讨论

4-1 总体分析

对于申报财务报表,当拿到报表未审数或完成审计初稿时,应关注各期、各个报表项目的结构、比例等方面的比较,同时对相关项目的变动做出充分且恰当的说明,以避免对一些重要科目的审计程序有遗漏。

4-2 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之间的钩稽核对现金流量也是各方关注重点,因此在复核(或者代编)现金流量表时,尽可能做出调整分录,以清晰反映三张表之间的钩稽关系。

4-3 内控审核与正常年报审计相比,IPO项目的内控审核可选择的资料较多,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律师的专项核查意见以及券商的工作底稿供参考,可以一开始就与企业约定,提供给律师及券商的除专项资料外,其余均额外复印一份给注册会计师,很多资料均可以作为内控审核的直接或者间接依据。

4-4 重大合同的摘录通常情况下,在审计中可以合理安排1~2名助理人员,完成对重大采购、销售以及融资、投资合同的摘录工作,项目负责人可以根据企业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栏次来摘录,对相关资料做好索引,并将摘录的合同条款与相关科目的测试相结合。

篇(2)

关键词:风电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较快,作为洁净能源的风电行业,在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之中具有较大的潜力。可以变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电量。我国诸多的中小企业则是参照家庭企业管理模式演化发展而来的,那么就缺少科学的内控管理体系,在内部监督机制上不够健全。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之下,企业经营风险变得逐渐加大,那么就需要可以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之中的作用。然而,当前中小企业在内部审计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它的作用没有办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1、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企业内部财务审计主要指的是在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依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的管理制度来对企业及所属单位的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的合法、合规、相关内控制度的健全、有效,财务信息的真实、正确进行审查以及评价的独立的经济监督、评价活动。其主要的目的在于是通过对公司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效益性进行审计,可以不断促进企业加强并提高经营管理情况,不断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以及自我约束机制。我国大多数风电行业的企业因为规模的限制,其经营范围相对较小,在日渐趋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任何时候都会经受着来自市场无穷变数的考验,那么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提高内部管理,不断强化作为企业核心的财务审计工作,约束不规范行为。可以通过内部财务审计,依靠专业的技术以及方法,经过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审计,督促企业可以遵守国家财经法规以及企业规章制度,站在财务角度预测经营风险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在风险的识别以及应对上的能力,把企业运作之中风险及时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可以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2、对内部控制及其审计制度的建议

从国内最近几年资本经济市场的发展来看,中小企业已慢慢的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发展的同时,也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里推广开来。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和审计工作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很长的路去探索。因此,中小企业应该借鉴大企业的发展经历,吸取有效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尽快完善和规范内部控制体系。

2.1、转变态度,重视内部财务审计工作

中小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的工作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高度重视内部财务审计工作,提高对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认识,努力为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树立内部财务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好内部财务审计的检查、鉴证、评价等职能作用,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

要确保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切实、有效地完成,并通过此项工作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和管理,使其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大变化,就必须合理配置内部审计机构,明确该机构内各项职权、责任、工作范围等,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直接向公司最高权力机构(或董事会)报告,业务上接受上级监察审计部门的指导。实行双重负责的组织形式,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中小企业首先就要从思想上提高对内部财务审计重要性的认识,并加强内部财务审计机构的设置,保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其次,要将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纳入企业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第三,要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内部财务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审计业务素质。

2.2、健全内部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

我国现行有关内部审计制度的法律规范通常只是原则性的条款规定,较为概括,其可操作性不够。相关部门应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及《内部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较为具体的操作指南以及业务规范,切实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可操作性。科学、严谨、具体的内部审计执行标准以及准则,是内部审计客观、公正以及有序进行的有力保障,也是建立我国内部审计监督体系的要求。

2.3、合理确定内部审计的职能

近些年来,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建立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逐渐提高,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不只是停留在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内部费用等项目的监督以及评价之上,还应该注重发挥内部审计在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以及提高盈利水平上的作用。一是应加强审计职能之中的管理职能,不断提高审计质量以及水平。审计人员应该以完成当年的效益标准作为审计评价的依据,真正发挥好内部审计的功能,使内部审计实现高层次的综合性再监督。还应充分利用网络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二是要不断拓展审计工作的领域,明确各年度工作重点,确保内部审计机构以及工作人员参与到企业经济活动的日常工作之中,如此,可以将对企业经济活动的事后监督推向事中监督,乃至事前监督,站在企业最高决策层的角度,也突显了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体系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

2.4、扩大内部审计的职能,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中小企业财务审计人员不能局限于财务领域的审查,而是要扩展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将工作重心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移到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决策上来。财务审计人员应转换岗位角色,从以前的监督、检查工作角色向协助和服务企业的角色转变,拓宽职能空间,促进企业内部职能工作的相互协调配合,以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中小企业的财务审计人员还应加强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学习,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

2.5、评价职责分开

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内部会计控制应当保证企业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将不同岗位员工之间的权限划分清楚,不把相对立的工作分配到一个员工身上,这样就降低了人为主观错报的机率。相对来讲,中小企业的员工人数少,局限了员工职权的分开,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在审计过程中,尽早的区分出因职责无法完全分开而存在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隐患。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审计评价职能的强化,并不意味着监督职能被放弃,监督职能是评价职能的基础和前提,评价职能是实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必然要求。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在企业的管理、决策、服务等方面发挥不同的作用。

2.6、信息技术控制审计

公司的IT环境很复杂,IT环境各部门间相对落差比较大,同时IT行业在国民经济市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就造成了很多中小企业因为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上的不当策略而使得企业无法继续发展甚至是倒闭。当前的国内市场的小企业们普遍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上采用的标准体系适用于大中型企业的,而不是完全很好的适用于中小企业的完美体系,所以,内部审计人员在对本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时,应首先分析其特别之处,这样能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提高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实效程度。

3、结语

为了能使中小企业走得更远,其管理者要在充分了解内部审计的条件下,重视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运用现在企业制度让内部审计更好地发挥作用。做好内部审计,人员是关键,要切实地通过机构设置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地位,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同时,内部审计要向风险基础审计转变,提高企业的抗风险意识和能电。最后,通过国家相关法律政策方面的支持能使得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得到长足发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使中小企业的发展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郭松林.烟草行业内部财务审计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2,01:165-166.

篇(3)

(一)

地看:内部审计是由财务审计到管理审计,更进一步地是从服务于管理当局的管理审计发展到对管理进行审查的管理审计。在内部审计领域倡导由外部注册会计师进行的管理审计,需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个是注册会计师自身的素质,另一个是组织方面的条件。

先看注册会计师从事管理审计的胜任能力。

管理审计是管理的智囊系统,它要对整个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和计划的制定、执行、控制及程序等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因此,管理审计师必须是训练有素的多面专家。注册会计师作为熟练的鉴证专家,都受过正规的训练,并经过,所以在专业能力上多强于内部审计师,这是导致注册会计师涉足管理审计领域的重要因素;同时,注册会计师多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能力,这样,即便在某项管理审计业务上缺乏某种管理技能,也可利用以往接受培训所学的审计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使其具有执业管理审计的能力;再者,由注册会计师执行管理审计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现在虽有一些执业指南,但注册会计师仍可利用财务审计的一些概念和原则,并兼及利用与管理审计相关的某些领域的概念和原则,来完成管理审计业务;最后,注册会计师在管理咨询服务方面的实践,大大提高了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从事管理审计的能力。

由注册会计师从事内部管理审计可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11A)对美国、加拿大一些公司经理选聘外部注册会计师从事内部审计的动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节省审计成本”是主因(美60%,加32%),除此之外的其他几个动因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美17%,加33%):“替代不合格的内部审计师”(美10%,加10%):“更加相信注册会计师的能力”(美13%,加5%)。正像审计上很难将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划分清楚一样,在一个组织里也很难将财务事项和非财务事项划分清楚;不论是审查管理的哪个方面,都离不开财务会计信息。注册会计师正在从事财务报表审计,让其充任管理审计师,他可以根据内部审计业务的需要,利用在各地的分支机构和固有渠道,合理地配置资源,从而避免了内外部审计人员的重复劳动,节省了审计成本,提高了审计效率。再者,注册会计师对一个组织同时进行外部财务审计和内部管理审计,可以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从而加大审计深度,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果。

(二)

注册会计师有能力从事管理审计,只是一个必要条件,只有当组织方面的条件也具备之后,内部管理审计外部化才能成为现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倡导管理审计的约瑟夫·多德韦尔对此作过的分析:

为了对付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企业的规模在不断地增大,企业的经营也日趋多角化和复杂化,此时就必须在管理当局和各业务部门及控制部门之间锻造一个新的链条;在快速的企业增长、竞争及边际利润的下,最高管理当局不得不将权力下放给更广的经营领域,首先是下放给中层管理部门,然后再下放给下级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于是就产生了另一级次的授权机构;这样,每一次新的授权就建立起一个经营链条,其完整性决定着整个公司的效率和获利能力;授予的权力和责任,没有实体,只有控制的外表,而管理当局恰不能提供合理的报告制度来评价业务管理控制的存在性和适应性,但不评价这些业务控制又行不通,因为它们对管理当局的业务计划、项目及方针都是至关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果不进行连续的、客观的评价就会在管理当局和责任人之间形成一个信息真空,从而导致控制失效。于是管理当局和客户就求助于注册会计师职业界来帮助评价和解决业务领域存在的,注册会计师拓展其服务范围的机会到来了。

由于注册会计师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是财务报表的鉴证师和管理咨询服务的咨询师,所以,组织在决定是否聘任注册会计师从事内部管理审计之前,有关独立性的问题就早已存在了。

(三)

让注册会计师从事服务于管理当局这一受托人的管理审计,正是回到了注册会计师的本行上。历史地看,注册会计师的本行就是充当公司顾问或咨询师,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来进行财务调查(6nancialmvestagation),其专业能力受到了公司内外的高度评价,赢得了会计职业专家的地位。按照先驱会计史学家和会计思想家利特尔顿教授的观点:19世纪90年代的注册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调查,它是“服务于管理之审计”活动的主要形式。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企业扩张兼并和会计职业崛起的,是服务于银行投资决策的注册会计师财务调查报告发挥重大作用的时代。阿瑟·安达森公司在追述其公司发展史的专集中明确地写到:“公司提供的财务调查报告,除了反映财务与会计事项之外,还要揭示劳工关系、原材料利用、产品、市场、组织效率和企业前景等情况。编写财务调查报告的涉及企业的方针及其效果,研究管理当局执行方针政策的情况。”这种工作虽具有风险性,但由于深得投资银行和其他企业的欢迎,故有助于建立会计公司的信誉。1929年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迅速削减了财务调查业务,但财务调查的某些技术已被公司的定期审计程序所吸纳。

另一个国际性的公司厄恩斯特兄弟合伙公司在这个时期所创造的“建设性会计”同阿瑟·安达森公司的思路是一样的,他们不仅要审查财务会计事项,而且要整个经营过程,包括组织结构、责任分派、实体资产布置、部门间的关系等方面,为银行家的投资决策提供可信的信息,为客户的管理当局提供改进管理的建议。

财务报表审计制度的确立,使注册会计师在业务上为管理当局服务的职能同为外界利害关系人服务的职能逐渐相分离、相独立,前者分化为内部审计,后者分化为外部审计。正像IIA的“内部审计师责任说明书”所讨论的那样,这样分化出来的内部审计,要适应公司管理当局对扩展业务的各项要求,使其职能和目标也不断地扩展。受内部审计的强烈刺激,注册会计师所从事的外部审计虽然被置于传统审计的位置,但现在也开始关心起管理审计了,这就迫使管理当局不仅在形式上而且要在实质上再检验、再认识重新成为公司内部顾问的注册会计师的作用。

(四)

由注册会计师进行的内部管理审计与传统的内部审计不同,它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果为宗旨来评判管理的业绩及其形成的原因,以使受托人更好地履行受托管理责任。因此,这种审计与其说是一种防护性审计,不如说是一种建设性审计、实质性审计。倡导由注册会计师进行的管理审计,并不意味着忽视传统财务审计,实质上传统财务审计依然是基础,管理审计是财务审计的有效延伸。正如罗伯特·塞勒所说:我们要永远保持依靠财务审计这条生命线。

篇(4)

【关键词】一人公司 债权人利益 缺陷

新公司法从制度安排上将一人公司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从立法上承认一人公司, 为投资者设立公司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 但肯定该制度具有前景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存在的局限性。一人公司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对传统公司法制度的一些理论构成了直接挑战, 且超越了以自然人为中心的单个主体的个人人格。随着大量的一人有限公司的出现, 我们必须警惕一人公司可能存在的损害债权人的行为,应当及时对其进行防范。

一、我国一人公司债权人法律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设立人的规定不够全面,容易导致道德风险

《公司法》规定自然人可以投资设立一人公司而且只能设立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这个主要是针对一个自然人投资设立多家一人公司和该一人公司再投资设立新的一人公司的情况的限制。在客观情况下,如果允许自然人设立多家一人公司或设立一人公司后再投资设立一人公司,则可能造成分散股东的有限资产或者造成自然人股东在他设立的公司之间从事关联交易进行转移资产等情况。而且公司法对自然人的年龄、智力、经历等条件没有进行具体的规定,很容易被一些心怀不轨的投机者利用,容易产生投资人利用一人公司谋取不当利益的情况,存在着一定的道德风险。

(二)公司治理模式过于简便,导致公司资产不当减少

在现行的一人公司治理模式下,一人公司的股东进行关联交易掏空公司的行为很难禁止, 由于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作为董事或经营管理人员的一人公司股东会通过多种手段与公司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自我交易,通过各种行为将公司资产掏空,公司无法用其资产担保其债务,债权人的利益也就失去了保障。由于一人公司的股东决策具有较大限度的自由,因而在受到公司有限资本与无限收益的影响下,往往会利用股东有限责任的优势从事高风险投资行为,容易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三)财务监管制度不够严格,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

我国公司法对于公司的财务审计原则上是采用自愿原则,但与此同时一人公司也建立了法定的强制审计制度。在实际情况中,一人股东同时担任执行董事、经理等多个职位,容易导致公司财产和个人财产混同,同时股东容易将公司财产挪来私用,以公司名义为自己借贷做担保等这些情况时有发生。法定强制审计制度在这种状况下能弥补一些一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上的缺陷,制约股东的不法行为,但是由于这项规定不是强制性的,由公司自己决定是否设置会计监督,很多一人公司为了减少约束基本不设立会计监督,使得这项制度形同虚设。

二、完善我国一人公司债权人法律保护的建议

(一)完善设立人的制度

我国公司法在第59条规定“一个自然人只能设立一个一人公司,并且这个一人公司不能再设立其他的一人公司”。这个规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个人因为设立多个一人公司产生财产转移和精力分散的问题,这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而只有禁止性的规定,而没有相应的责任承担使得这个规定达不到规避风险的法律效果。所以,除了规定禁止一个自然人设立多个一人公司和该一人公司分支机构再行设立其他一人公司外,还应当规定可由利害关系人向法院申请和解散出现上述情形的公司,这样可以有效的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同时也应当规定法人设立人应该参照自然人设立人的规定严格立法,也应该禁止该法人和它设立的公司再设立其他的一人公司。在对自然人设立一人公司进行审查的时候,可以通过增加对自然人设立人的个人情况的审查,从而通过保证自然人设立人的素质来规范其设立的一人公司规范运行,达到降低债权人风险的效果。

(二)完善一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在一人公司缺乏传统的三权分立的结构的情形下,一人公司的股东必然会滥用手中的权力,进行关联交易,掏空公司资产,将股东财产与公司财产混同,严重影响到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所以,应当对一人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权进行限制。首先,要求一人公司的股东必须亲自行使股东的权力,不能将股东权力转交给他人行使。由于股东的单一性,应当把股东按照股东会的决议事项采用书面形式记载,以便于受到社会大众的监督,可以事先起到了预防单一股东侵害他人利益情形的发生。其次,对于公司股东即是董事时,最为容易出现的自我交易的问题,因而,需要对这一问题做出专门规定,这不仅是为了保护一人公司股东,也是为了保护公司财产和债权人,为了阻止公司财产与单独股东的个人财产的混同,要求公司监事的参与。当一人公司的股东出现自我交易的情形下,订立的合同原则上无效,除非有利于公司的利益。应该严格禁止单一股东成为公司的经理。同时通过法律对经理的职责作出相应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对单一股东的权力起到制衡的作用。

篇(5)

对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措施的思考分析

一、文献综述

会计一般分为企业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由于广义的非营利组织包括政府和狭义的非营利组织,所以后者在国外又称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在我国一般包括预算会计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概念虽然没有权威表达,未曾出现在我国正式文件中,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大量存在,所以并不妨碍对其研究。

本文借鉴了前人研究成果,但不同之处在于,本文是在我国新医院会计制度推出的前提下,借鉴新医院会计制度的经验提出的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措施,更具现实意义。

二、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的必要性

(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前景

非营利组织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也在不断发展,收入的多渠道,支出的多用途,使得业务越来越多元化。另外受托责任进一步强化,向绩效型、服务型趋势转变,都必然促使非营利组织会计进行改革。

非营利组织具有非营利性,所以无法照搬企业的会计处理模式;有人提议效仿西方国家,建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本文觉得不太妥当,因为我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自1998年预算会计改革以后,事业单位实行的是核定收支、定额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管理模式,筹资渠道更广泛,甚至一部分可以收支相抵,所以非营利组织会计与政府会计的差别将越来越明显;随着公立非营利组织越来越走向市场,同时民间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在会计形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间的差别会越来越小,因此建立单独的非营利组织会计是十分必要的,也有利于引导民间资金投入社会公益事业,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

(二)现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存在的问题

财务报告存在问题。财务报告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事业单位会计方面。首先,没有提供现金流量表,无法反映现金变动、货币资金周转、投融资产生的偿债能力、变现能力等实际情况;其次,资产负债表中左方列示资产和支出,右方列示负债、净资产和收入,动态要素(收入、支出)通过静态报表反映,不符合资产负债表的定义;其次,财务报告并未包含审计报告,不仅影响了财务报告信息的公允性和可信度,而且无法客观反映非营利组织的受托责任。

3、会计核算基础存在问题。目前,事业单位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经营性收支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业务,只能反映现金交易信息,很多信息比如当期发生尚未用现金支付部分,非现金收支情况等都得不到反映,影响成本耗费、财政支出的计算。

(三)全球性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的影响

许多发达国家都在进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改革,比如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范围扩展到资产负债各方面,定期修订会计制度等。在改革动力的影响下,我国当然应紧跟趋势,同时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立非营利组织会计。

三、新医院会计制度介绍及改进之处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介绍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较旧会计制度的改进之处

财务报表体系更完整。财务报表涵盖了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医疗收入明细表、现金流量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及三张成本报表,已与企业会计报表比较相似。

3、医院财务报告注册会计师审计方面的突破。新出台的《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被认为是医院财务报告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突破,它主要从内部控制(包含采购、付款、收款、销售等环节)和风险评估角度规范审计,便于在审计财务报表时即时发现问题,便于加快内外监督体系的形成,推进医疗机构的改革。

4、完全引入权责发生制。旧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院的会计核算除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均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的一般原则和本制度的要求进行。”新医院会计制度则规定:“医院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突破明显。 四、对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的展望

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从典型的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着手,积累经验,循序渐进。医院作为代表性的单位,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出台必然能提供丰富的经验。

(一)非营利组织会计可以从新医院会计制度中借鉴的经验

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引入权责发生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逐步引入,也利于随时纠正改革中的偏差。可以根据时机的成熟,慢慢扩展到更多的非经营业务,从医院扩展到更多的事业单位,最后实行统一的权责发生制。

3、逐步向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方向发展。其他非营利组织应积累医院会计制度的经验,逐步推出类似的财务报告审计指引文件,加强风险评估的审计,用统一的制度引导审计工作向财务审计、绩效审计方向发展。

(二)在未来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加强内部控制。首先,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内部会计控制上,还要注意内部管理控制;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从业人员必须遵守内部控制制度;此外,还要建立完善内控体系,做好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

3、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随着会计改革,核算业务多元化,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高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必须跟上会计改革的步伐,加强职业素养和道德操守。

4、大力开展国际间会计工作的交流。国外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起步早,某些先进的做法和经验很值得我国借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积极地加强国际间会计工作的交流,必定能为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工作带来新的启示。

参考文献:

王红.完善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建议[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热娜·吾斯曼.论非营利组织会计若干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8(9).

4、张丽娟.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的研究[J].新东方,2006(11).

5、李春华,李春杰,楮瀛,杨洪波.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体系构建探讨[J].财会通讯,2010(1).

6、陈小利,刘莉莉.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监管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3).

7、王晓玉.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对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的启示[J].企业导报,2009(8).

篇(6)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建模

一、人民银行传统合规性审计的瓶颈

人民银行内审司成立于1999年,以完善分支机构内部控制环境,强化内部控制执行,防范内部控制风险为着力,以促进人民银行发挥货币政策作用、加强金融市场监管、改进金融行业服务、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为实现组织目标,规避操作风险,内审司先后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内部控制指引》等一系列审计规范,审计对象从最初的各职能部门、分支机构发展到直属企事业单位,审计范围从传统的履职审计、离任审计、财务审计拓展到信息技术审计、外汇管理审计等新兴业务。十几年来,人民银行各级内审部门为组织治理、目标实现和价值增加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但随着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层面的不断深化,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提高,审计经验的不断积累,传统的合规性审计方法过分依赖审计人员工作经验、不能有效识别事件全局风险、不能有效控制事件核心风险、不能数字化呈现事件整体风险、缺乏可靠性、精确性、及时性、经济性等弊端也愈发凸显,越来越难以适应内审工作转型的需要。人民银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郭庆平同志明确指出内审工作转型和发展就是要做到“一个建立、两个探索、三个深化”。要建立风险评估模型,深入开展风险导向审计,进一步确立审计的风险和控制视角,积极履行审计的咨询功能,不断改进审计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内审工作的履职效果。因此,改变传统的合规性审计方法,构建以风险导向(计量学二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为主的新型审计模式已刻不容缓。

二、计量数学模型方法论的构建

为使审计成果能够数字化、科学化、全面化地体现被审计单位整体风险水平,风险评价技术是关键。此处引入一个管理学概念———系统评价,该评价过程是将系统抽象属性进行量化的过程,而量化方法是实现评价目的的技术手段。本课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建立一个权威的、有针对性的客观综合评价系统,即审计对象风险导向审计模型,将人民银行审计对象风险量化,风险大小数字化,使其评估的结果具有度量性、精确性及可比性。模型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完整的风险导向审计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手段;明确事件整体风险程度计算方法。

1.指标体系的创建

2011年—2013年,总行内审司根据人民银行主要职责及业务范围,确立了以外汇储备、金融稳定、支付结算等12类专门性职能和组织管理、保密管理、预算管理等13类综合性职能为风险评估对象的基本清单。将人民银行主要风险类别归纳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为完善流程、规范操作、防范风险,多年来,总行各职能部门根据自身业务特点相应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基本建设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内部控制指引》等一系列制度规定,这为各级内审部门针对事件风险制定风险指标体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蓝本。如2013年4月,宝鸡中支审计组在开展对××中支信息技术风险导向审计中,结合地市中支科技管理工作实际,着眼事件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科技综合管理专项审计方案》(银内审发〔2013〕7号),建立了人民银行地市州中支信息技术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内控机制建设情况、机房与设施管理、业务网管理等7个维度,117个条目。

2.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是以定量方式反映各项指标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大小比重。在多因素综合评价决策中,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是评价决策的关键之一。本课题采用最典型的主观赋值法———Delphi法,进行权重的确定。Delphi法能对大量非技术性的无法定量分析的要素做出概率估算,并使分散的评估意见逐次收敛,最后集中在协调一致的结果上,是系统工程中一种很重要的测定方法。Delphi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1)专家的遴选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认为专家人数以10-15人为宜。人数太少,缺乏该领域代表性及权威性,影响函询结果;人数太多,又会给结果处理和数据分析带来很大困难。

(2)专家选择标准

遵循知情同意和自愿参与的原则,选择:①人民银行从事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的审计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②接受相关专业系统知识教育及熟练本业务流程操作;③具有人民银行本专业中级以上职称。

(3)风险导向审计模型指标体系源版

首先向专家说明审计目的、技术路线、实施流程等,在征得专家同意后,以现场座谈、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各位专家发放《专家评测问卷》,请专家对各维度及维度内各条目进行打分。打分方法:总分100分,根据各维度的相对重要性拟定其得分,保证各维度风险权重得分(a)总和为100分;再对维度内各条目进行打分,各维度下相应条目风险相对权重得分(b)之和为100%;最后两者乘积(a*b)为各条目的绝对权重。问卷中附有修改意见栏,专家若认为该条目不合适、表述不正确或有其他修改意见,可在意见栏中注明。如第一轮有专家提出意见,需对专家意见进行整理、归纳后形成新的风险评价体系,开展第二轮专家咨询,方法同第一轮。在评测过程中,专家匿名且互不接触,以保证专家意见的独立性。

(4)指标权重系数的计算

三、审计案例展示

为实证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本课题将模型方法实际运用到人民银行××中支“风险导向信息技术专项审计”项目中,在量化评估总体风险的基础上,对各类风险进行了结构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科技部门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取得了良好效果。

1.模型测算及总体风险评估

2.审计成果

通过信息技术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的实践运用,我们认为其效果十分明显,有效提升了内部审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充分体现了内审转型的内在要求:

(1)模型的运用实现了对总体风险的量化评估,突破了传统合规性审计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局限性

通过模型的运用,我们得出了××中支科技工作总体风险系数为12.8,风险程度“轻微”的结论,审计结果量化直观,这是传统合规性审计所难以实现的。

(2)模型的运用能够清晰地反映各审计条目的不同风险度,为层次化、结构化的风险分析创造了条件

通过观察各审计条目的风险值,可以直观地看出主要的风险点和风险分布。以××中支信息技术风险导向审计为例,在发现风险证据的14个条目中,业务网管理、办公网管理、应用系统运维等方面的风险控制存在缺失,相关审计条目的风险值均大于1,应重点关注;而在机房与设施管理、电子化设备采购、应急备份和文档管理等方面能够较好的执行内控制度,相关审计条目的风险值均小于1。

(3)模型与传统审计方法相结合,丰富了审计信息量,有助于提高审计建议的针对性

针对“重要岗位变动交接”、“网段间控制”、“核心网络设备配置”、“重要业务系统的授权访问”等风险值偏高的审计条目,在审计报告中提出了加强对科技风险岗位的监督、检查、授权和审批,加强对网络设备安全配置的培训指导,结合“最小业务需求”原则对当前网络控制进行优化升级等建议,针对性较强,得到了审计对象的充分认可。

四、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的应用前景及完善建议

1.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的应用前景

人民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其风险管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金融的运行状况。因此,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选择。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将风险指标科学化、数字化,本课题以信息技术审计为切入点,以风险导向为依托,构建了风险指标量化模型,从而使信息技术审计评价更加全面客观。结合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将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由点到面逐步推广,建立履职审计、离任审计、财务审计及其它专项审计的风险指标体系,加强领域专业审计人员培养,不断完善风险导向审计模型框架,使人民银行内审部门在防范风险、立足监督、着眼服务、推进转型、增加价值等方面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

2.完善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的建议

(1)构建完善相对标准化的风险导向指标体系结构

为能更好的适应人民银行内审工作需求,提高内审工作质效,杜绝各职能部门风险,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应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结构,针对履职审计、离任审计、财务审计及其它专项审计构建出一套以总行级指标体系为指导,省会中心支行、地市州中心支行指标体系为支撑,县支行指标体系为落脚的相对标准化的风险指标体系,从而形成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客观性和针对性的体系结构。

篇(7)

【关键词】财务会计;审计;企业;会计

0.前言

财务工作是一个企业和一个单位的核心工作,高质量的财务工作能够为一个企业的提供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计划,同时还能够及时的避开市场上的不良影响,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会计活动和审计活动作为财务工作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本文围绕这两个活动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和分析。

1.会计与审计的基本概念分析

1.1会计活动

会计活动就是会计人员针对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状况和资金流动状况,定期进行的企业内部财务汇总和分析。会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企业的资本投入与产生效益来来判断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会计活动的日益成熟与完善,目前的会计活动还要从单一的核算经济数据的基础上,逐渐的学会依据市场动态和社会需求为企业制定出一个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方针,并及时根据核算的数据叫停一些没有收益效果的项目,总之,核心工作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健康长久发展。

1.2审计活动

传统的审计活动也称之为财务审计活动,主要是负责查验会计活动的数据,以防止一些营私舞弊的现象发生,确保会计活动是正常开展的。但是随着近几年来企业发展模式的不断转变,审计活动的性质和范围也逐渐有所转变,工作的范畴更广了,审计活动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企业经营状况和企业项目等都进行全面的监控。而且审计活动还可以细化为企业内部的审计活动和企业外部的审计活动两个方面。

2.财务工作中会计活动与审计活动的有效关联性

2.1二者工作内容上相互联系

会计活动主要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相关的财务信息的汇总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未来发展的合理性建议。而审计活动是要以会计活动的内容为依托的,对会计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审核和监督,审核工作要严格的按照审计活动的各项章程来完成,确保审计活动的有效性和合法性。虽然二者在方向上存在偏颇,但是二者的内容都是围绕财务来进行的,因此在本质内容上是具有关联性的。

2.2二者具有目的的统一性

会计活动也好审计活动也罢,二者都是为了企业的未来发展而服务的。二者的主要目的都是进行科学的财务工作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活动时,能够发现企业经营中的优势和弊端,有利于在未来制定企业的发展方针时趋利避害,而审计活动则能够在宏观上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主要弱点,如果能够进行全面的财务审计活动,那么企业经营中存在的一些隐性问题就会被暴露出来,有益于企业进行更深层次的调整和改进。

2.3审计活动和会计活动在工作范围上存在共性

二者都是围绕企业的经济因素而进行的,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就需要对内部的财务工作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这样才能杜绝一些内部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个人谋私利,而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审计活动和会计活动都是在企业的内部完成的,一个高质量的审计活动,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是企业进行经济调控的一个有效的手段。

3.审计活动与财务活动在具体的工作中存在一些特定的冲突

3.1审计活动与会计活动的本质内涵不同

所谓的财务管理,具有广义和狭义上的区分,狭义上的外物管理主要是管理企业的投入成本与获取的经济效益的差额作为企业的盈利数值。而广义上财务果冻还要设计到企业内部的资金投入方向和具体使用方向。此时,当财务活动制定了具体的资金运作流程和规划时,就需要审计活动对其展开系统的分析和管理,因此,两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3.2审计活动和会计活动的工作侧重点不同

会计活动主要是对企业的内部资金进行核算,并计算出企业的亏损状况,换言之,会计活动是对于企业的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而审计活动则是一个具体的监控活动,它不仅要监控会计活动是否有的现象,还要监控企业的政策方针是否有效。随着企业经营模式的改变,未来审计活动的开展多集中于企业的政策方针是否有效。

3.3监督内容不同

财务监督是指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控制和调节,它与财务部门的其他业务连为一体,受其制约,不具有独立性。而审计监督则不仅仅对财务资金运营情况进行检查,而且依据审计证据,通过综合分析形成审计结论,提出审计报告,用以评价企业的经济活动。再者,财务监督主要是日常的业务监督,是较低层次的监督控制。审计除审核会计资料外,更多的是与财务有关的经济活动,是较高层次的经济监督活动。

4.合理应对会计活动与审计活动之间的关联的有效性措施

4.1保持适当的职业质疑

作为一名合格的审计人员,必须保持高度的职业敏感和绝对的敬业精神,一切以客观的监控数据为判断的准则,不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融入个人的主管判断。例如,不能够因为某一项经济活动是企业的高管主要负责的,就对其放松警惕,事实证明,在一些企业的内部会计人员与管理层的工作人员相互勾结,做假账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审计人员不能够单凭主管的判断影响审计活动的公平性原则。越是管理层组织进行审计的内容,审计人员越要进行严格的审计。对于发现的问题,无论负责人是谁,都要追究到底。

4.2加强内部控制

现代审计是建立在内控制度基础上的抽样审计,要合理确定审计程序的标准和范围,使审计活动有效率,关键在于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控制是一个企业中防范舞弊最基本的措施,有效的内控制度可以将舞弊的大门封住,降低舞弊的机会。

4.3加强外部审计

外部审计工作比较复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逐步落实:

4.3.1完善注册会计师独立性行业自律制度

目前一些企业的外部审计单位由于工作年限较长,难免会出现权钱交易。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我们国家的审计法规中明确规定了外部审计单位与一个企业合作的最高年限,当达到最高年限时,企业需要重新寻找外部审计单位。这种做法可以使事务所之间相互监督,形成同业互查机制,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促进事务所公平竞争。

4.3.2推行会计事务所的强强联合和兼并

联合与兼并是指几家独立法人资格的事务所终止各自原有资格,加入某家综合实力更强的事务所或者几家事务所全部终止,重新设立一家新的事务所。联合与兼并方式可以使事务所人员、客户、资产方面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规模。必须将审计质量高低不同的事务所从市场中逐步区分出来,使审计质量高的事务所转到卖方市场的地位,然后通过合并和兼并扩大规模。

5.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会计活动与审计活动在一些领域内存在着冲突,但是二者仍然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只要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审计活动的规范和章程,并进行行之有效的会计活动,二者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企业,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于海云.注册会计师同时提供非审计服务并不影响审计质量[J].财会月刊,2006,(07):56.

[2]杨万贵.会计师事务所非审计服务的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5,(02):190-193.

[3]毕玉辉.奥克斯法案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重要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