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4 16:15: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篇(1)

随着城市的发展。为此,××县将紧紧抓住这一大好机遇,主动对接,借势布局,进一步加快由景区(点)建设向旅游城市跨越,进而以城建杠杆撬动县域经济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对接××主城区。积极策应市委、市政府的“大××”发展战略,超前规划,科学定位,明确××城市发展的近期、远期和远景发展目标。以环庐山南大道及规划建设中的绕城高速为纽带,加快对接××主城区,科学规划城区及周边乡镇的区域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完善功能配套,实现“形散而神不散”。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突出旅游产业的比较优势,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步伐,以白鹿、归宗、温泉等集镇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规划水平高、建设水平高、管理水平高的特色城镇,实现“市带县、县带镇、镇带村”。

坚持项目支撑,打造旅游城本文来源:文秘站 市。按景区形象标准建设城区,加快××由景区(点)建设向旅游城市跨越,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城市。在总投资3亿元的湖滨大道、神灵湖大桥等24个在建城建项目的基础上,把环山公路及渊明塑像周边2平方公里范围,作为近期开发的重点,投资2.3亿元,高标准、高要求启动沿山新区、西湖新区等项目建设,炒热一批生地,开发一批熟地,提高新城区热度,提升城市景气指数。按照“把××县城建成山湖联动的中转集散地”要求,加大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力度,启动文秘杂烩网中心码头等项目,改造一批老路,开辟一批新路,美化一批主干路,打造脉络畅通、充满活力的旅游城市。充分利用优越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文化底蕴,以精心修缮的周瑜点将台、爱莲池为支点,以滨湖景观带为纽带,推进旅游大厦等项目建设,完善城市旅游功能配套,带动县城旅游资源全面开发。

坚持城市经营,破除资金瓶颈。城市建设是撬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近年来,××县通过多渠道融资,启动环湖路、南康大道东、西延等项目建设,以路网完善、功能提升和景观绿化等方式,拉开土地级差,促进了全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土地出让交易价格屡创新高。坚持政府小投入撬动城建大市场,加大了对市政设施的投入力度,以基础性、功能性强的投资项目为支点撬动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坚持城市经营理念,把市场经济的经营意识、经营机制、经营方式等多种要素引入城市建设,把可以投入市场营运的城市基础设施推向市场,已成功运作了神灵湖大桥等项目。做好“以地生财”文章,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土地的升值空间和潜在价值,发挥好城市投资公司和土地储备中心融资功能,盘活存量土地,整合城市资源,集聚城市发展资金,通过以“土地滚动”带动城区和小城镇的开发建设。

坚持建管结合,提升城市品位。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形象,是衡量一个城市政府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县把“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彬彬有礼”作为城市管理的永久规范和标准,细化网格化管理措施,形成条块结合,以块管理的模式,促进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全覆盖,将保洁时间向夜间延伸,保持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加强道路交通管理,整治乱停乱放和占道经营,确保街道整洁畅通。巩固私人建房清查成果,出台有效的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规范私人建房行为。同时,加强定点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的新路子,建立长效机制,发挥社区参与城市管理力度,巩固城市管理的各项成果。

篇(2)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080-02

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中心,以产业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为重点,以县域行政范围为基础,以优化配置资源为目标,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一直以来,县域经济在扩大我国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统筹城乡建设、有效化解“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巩固基层政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统计,截至2006年末,我国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2072个行政单位县域国土面积占全国的92%;人口总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3%;县域经济GDP约占全国GDP的60%,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都占全国的1/3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约占全国的1/4。

近年来,中央重新审视“重城轻乡”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态势,突破性地提出了“县域”概念,并将“县域经济”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宏观经济政策呈现出向县域侧重的明确的方向性变化,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了县域经济大发展时代。

2003年中央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为辽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特别是为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全省县域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但是,与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目前国内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辽宁差距明显。如何解决目前制约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本省乃至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值得深入思考。

1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辽宁目前有44个涉农县区,包括27个县和17个县级市,土地总面积为12.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的86.7%;总人口2315.3万人,约占全省的55%。在中央振兴东北战略的推动下,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态势良好。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全面提升、结构改善、活力增强、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

(1)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增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

2006年辽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为3300.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1.8%,占全省的35.6%,有7个县(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1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874元,增长了22.1%;实现工业增加值1453.03亿元,同比增长3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8.8亿元,增长了30.1%,占全省的13.3%,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在2007年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排名中,东北地区占5个,全部出自辽宁,最高排名34位,分别是海城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大石桥市。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和服务业持续提升。

2006年辽宁县域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67.1亿元,增长10.7%,占全省的78.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80亿元,增长26.3%,占全省的31.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53亿元,增长24.6%,占全省的29.7%。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5.6:43.2:31.2调整为23.2:44.9:31.9。一产业下降2.4个百分点,二产业上升1.7个百分点,三产业上升0.7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006年辽宁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1004.3亿元,占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0.2%,比重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比上年增长57.2%,比全省增幅35.7%高22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率为30.7%,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

电力、交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投资均有大幅增长,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历时6年总投资129亿元的全省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改善了农村电网的落后状况,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使全省691万户农民受益;二是全省省辖市全部通高速公路、1170个乡镇全部通油路,形成了“一网五射两环”的公路交通总格局;三是在辽西北全面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458万农民饮水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4)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重点项目不断涌入。

招商引资步伐加快。随着县域基础设施和招商环境的改善,2006年辽宁县域实际利用外资12.2亿美元,占全省的20.3%;农业实际利用外资、农产品出口创汇同比增长20%以上。各县(市)普遍开工建设了一批重点工业项目。江苏雨润集团300万头生猪深加工项目落户开原,北票工业园引进浙江赐富、纵横两大集团,投资10亿元年产60万吨海绵铁项目进展顺利,盘锦大洼船舶工业园已签订项目总投资72亿元,42个重点项目中将有15个项目年内达产。

在省财政资金支持的25个县(市)工业项目集聚地中,规模以上企业数已由2005年的325个增至2006年的577个,增加252个,增幅77.5%。其中1亿元以上的企业已由2005年的42个增至2006年的100个,增加58个。

(5)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2006年,辽宁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090元,比上年增加400元,增长10.8%。从44个县来看,11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占25%,比上年增加4个,其中,长海县仍旧是全国最高,达15012元;4000-5000元的有20个,占45.5%,比上年增加5个;3000-4000元的有11个,占25%,比上年减少5个;2000-3000元的有2个,占4.5%,比上年减少4个。

2 从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引出的思考

(1)目前制约辽宁乃至全国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虽然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放眼国内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进地区,差距依然明显。

据2007年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如下特征: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有90个,东北地区有5个,中部地区有11个,西部地区有4个。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81.4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68.1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3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59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9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5%、15.86%、22.57%、16.43%、8.99%。

――新时期县域经济特色各异,竞争日益激烈:浙江省县域经济人均水平高,百强县比例大,为全国各省市区之最;江苏省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山东省县域经济单位多,差异性大,百强县增数多;广东省县域经济已经逐渐成为中心城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

通过与上述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地区的综合比较,现阶段制约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低,竞争力不强。除少量县(市)外,总体处于国内县域经济发展一般水平,与全国百强县(市)平均水平差距明显。

二是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依然滞后,产业现代化水平低。产业集群特色不鲜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规模化经营,没有发挥出自身优势,对整个产业的支持和推动力度不够。

三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强者恒强、弱者常弱,各自为战,未形成类似江苏江阴、山东即墨等为代表的强县组团,体现出明显的集聚放大效应。

四是乡镇企业管理落后,没有树立起有市场号召力的特色品牌。

五是环境保护和资源优化配置意识不强,软硬环境建设亟待总体提升。

不难看出,以上问题正是一直以来制约和困扰中国大部分县域地区经济发展的通症,只是当前阶段更加突出、更加紧迫而已。

(2)关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初步设想。

必须看到,在现代化都市大行其道的今天,发展县域经济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县域经济发展的成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的全面开放、发展和稳定,所以必须从六个方面入手:

①要坚定思想、统一认识,将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总体发展联系起来,树立“县域立,城市兴”的思想,加速推进城市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双轮拉动、同步增长”。

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依据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将工作重点放到培养县域主导产业、培育特色经济品牌、扶持县域龙头企业上来。

③建立和完善国家县域经济发展指标评价考核体系。依靠该体系,促进县域经济在领导机制、改革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创新发展。

④加速环境建设步伐,提高环境建设水平。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设施的同时,加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提升政府行政审批服务的水平和加快办事效率,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良的配套设施环境和优质的公共、行政服务。

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支持和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地县域产业发展方向的乡镇中小企业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积极引导其立足本地、开拓市场、扩大规模、加速集聚。

⑥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资源管理,为县域经济发展集聚各类有用人才。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大力引进和培养适合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形成优势产业集聚人才、重点项目吸引人才的发展态势。

(3)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未来。

纵观我国几十年来的县域经济发展,经验与教训共生,机遇与挑战同在。虽然其中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定困难,还要走一段漫长的崎岖之路,但从发展的角度,尤其是通过观察国内县域经济先进地区的发展轨迹来看,这些问题与困难的出现实属正常、无可避免,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必然面对的。只有正视这些问题与困难,逐步解决和克服了它们,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才能迎来中国县域经济“万紫千红、满园秀色”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东北地区振兴规划[S].2007.

[2]陈锡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重大问题[N].南方日报,2006-05-18.

[3]李亚华.新时期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篇(3)

>> 陕西县域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问题 河南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对策 嘉兴市农村电商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枸杞电商发展现状及对策 金华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 短距离电商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分析 浅析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对策 探析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对策 “互联网+农业”新模式生鲜电商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镇江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网红电商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数据在贵州农村电商中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湖南省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面向货代的航运电商平台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外贸电商最新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陕西省金融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6-02-29.

[2]魏延安.电商对县域经济发展有五大意义[EB/OL]. ,2016-11-15.

[3]魏延安.关于电商扶贫概念与内涵的再探讨[EB/OL].,2016-08-02.

[4]王发合. 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R].陕西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处,2016.12.

[5]李岚.陕西农村电子商务稳步快速发展,全省电商卖家已超过18万户[EB/OL].,2016-12-01.

[6]崔春华.农村电商已成陕西省全县域经济发展新业态[EB/OL].http:///content/2016-11/23/content_14274056.htm,2016-11-23.

[7]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陕西农村电商发展调查:物流仓储滞后[EB/OL].http:///20150408/130369.shtml,2015-04-08.

[8]张祚本.发挥电商优势 实施精准扶贫――陕西省武功县农村电商调研报告[J].农业工程技术,2016,03:62-65.

[9]汪向东.四问电商扶贫[J].甘肃农业,2015,13:18-20.

[10]喻林.县域电商发展[J].电子商务,2015,03:24+28.

[11]牛丽丽.电子商务: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J].辽宁经济,2015,03:45-50.

[12]陈海宇.县域电商发展的突破口[J].决策,2015,09:89.

[13]牛禄青.县域电商:意义、动向与模式[J].新经济导刊,2016,03:44-50.

[14]杨世龙.我国县域电商“大生态系统”运作机理研究――基于价值共创理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60-69.

[15]黄红玉.县域电商发展模式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6,21:272.

[16]魏延安.从县域电商到电商经济的跨越――关于武功电商模式的初步总结[J].新农业,2014,20:25-27.

篇(4)

关键词:生态文明;县域经济;资源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6-0118-02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十七大又一次强调要壮大县域经济,这一论断为我国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指明了方向,县域经济已成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随着国家对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视,21世纪初县域经济将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与此相伴随的是资源消耗增大、废物排放量增多、环境破坏加剧。因此,如何保持县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笔者认为,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导向作用。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生态文明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它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三个方面的内涵。在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县域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生态文明之路。

一、现阶段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逆行于生态文明之路

近几年来,我国县域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许多经济强县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了出来。但是,我国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有些地方的政府为了所谓的政绩而不顾一切后果,给后任留下了堵不完的窟窿、还不完的债,给将来的发展留下了后遗症,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此现象与生态文明的要求相违背,严重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为:

1.思想观念陈旧

当前,我国县域普遍思想观念滞后,存在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保守和狭隘观念,保守方面表现在:“等、靠、要”的惰性比较严重,等上级给项目,等财政给支持,靠银行贷款,缺少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跳不出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墨守成规,缺乏敢闯敢试、敢拼敢干的工作劲头。狭隘方面表现在:考虑和处理问题带有狭隘的地方观念,开放的市场经济观念意识较差。尤其是各县在生产区域布局问题上,不是去寻求“双蠃”模式,在竞争合作上形成的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格局,因而往往造成产业趋同,产品趋同,名特优稀,外发力度不大,规模优势不明显,区域特色不突出。

2.生态环境恶劣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得到持续的高速增长,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一方面,多年来,为了发展县域经济,各地都在大力推行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涌现了大量的县域乡镇企业。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含量低、生产工艺落后,能源资源消耗大且污染严重。又由于县域经济的主体仍然是传统农业经济,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量使用甚至滥用化肥、农药,也导致水土资源恶化,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另一方面,由于长期采取掠夺式开发、粗放式经营使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土地沙漠化、盐碱化速度加快,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据统计,全国约有1/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还有一部分的农田及草场受到沙漠化的威胁。这些都从根本上违背了生态文明之路,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资源利用率低

多年来,我国县域经济产值的增加靠消耗大量资源来换取,由此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以至于乱采滥挖、浪费严重。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自然资源不断退化,资源基础持续减弱,一些主要自然资源已出现严重短缺,保证程度下降,对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构成严重制约,资源供需前景不容乐观。目前,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的32.3%,而近几年我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0.45,约为发达国家的50%,大大低于国外0.7~0.8的先进水平。

4.经济发展方式粗放

目前,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仍属外延型、粗放式的增长,高投入低产出、经济效益差的现象较为严重,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推动。有些县千方百计招商引资、上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但新上的小项目消耗大量有限的资源,挤占了有限的资源。有些县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大量的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在传统产业、低技术水平上扩张,未能行之有效地推动技术改造和科技进步,制约着县域经济高质量、持续快速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因此,大多数县域经济仍在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工业产业层次低、技术装备落后,高附加值、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企业发展经营方式粗放,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等问题。

二、以生态文明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1.以创新思想观念为基础,开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起点

发展县域经济时,要解放思想,克服观念误区。应把县域经济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中来审视,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选准坐标,突出重点,突出特色,打优势牌,走特色路。具体说,一是要破除“等、靠、要”的旧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及时发现经济发展的机遇,靠拼抢精神主动抓住发展机遇;二是要破除狭隘的地方观念,树立大开放的市场观念;三是要创新领导体制,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真正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四是要创新工作方式,总揽全局,激励协调,宏观指导,微观服务,具体而言就是议大事,抓重点,攻难点,把握工作主动权。

2.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构筑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方能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最终使县域经济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因此,保护县域生态环境,一要实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二要强化资源环境管理;三是开发生态资源。为了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把生态工程推向市场,通过生态环境资源开发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产业的滚动发展。要积极建立生态经济园开发区,走生态农业与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汇农业相结合,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之路。

3.以节约自然资源为保障,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续力

节约自然资源,促进和谐发展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必须以提高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始终坚持有效保护、合理节约利用资源的方针,正确处理好资源保护、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要加强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大资源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提高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水平;二要始终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在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同时,保护和节约使用自然资源,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三要严格执行国土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政策,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走节约型的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路子;四要整合土地资源。

4.以加强生态技术创新和推广为主线,畅通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征途

要加大生态技术投入,尽快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全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要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相关大学、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结合,增强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引进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和经验为县域所用;要加快生态技术成果转化,鼓励企业用先进、适用的生态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推进县域一些传统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

5.以引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依靠,建立县域经济发展的新阵地

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在县域加快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这三支队伍建设,同时,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要制定政策,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采取调动、兼职、科研和技术合作的方式,把优秀人才引进来,也可利用技术入股、成果转让等灵活方式留住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县域企业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阵地,要加快培养优秀企业家、优秀经营管理者和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使他们在转变增长方式中发挥中坚作用,使企业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能站稳脚跟,开拓创新,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梁佩韵.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4).

篇(5)

用特色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就要做到,每次调整的任务和具体内容不同,但取向明确和一致,就是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核心,围绕市场抓调整,突出特色抓调整,使全县农业的区域布局和经济结构大大改善。要实现种植业从以粮为主到以棉为主、粮棉油共同发展的转变。减粮、稳棉、扩菜,围绕市场需求抓调整,突出的是效益。县委、县政府响亮地提出要突出发展养殖业,打好水产、水禽、水生植物“经济”特色牌。通过持续有效的结构调整,全县种植业基本形成了三个特色农业带。注意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放手让农民闯市场,并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搞调整,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特色农业在无为已经初成气候,大力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特别是注重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使之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显著特色,培育一大批龙头加工企业;培育活跃于城乡、奔走于千家万户的以农民为主的经纪人队伍。

二、加快农业产业化

加快农业产业是促使农业在“双层经营”的基础上同大市场有机结合的战略途径,其根本目的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涉及继续稳定和完善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乡镇企业改革、发展农村专业户、逐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服务体系等方面,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牛鼻子”,也是深化县区经济综合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实施农业产业化,既要面向大市场,又要立足本地的自然条件,选择有市场潜力、又适合本地生产的农产品品种。要因势利导,多途径推进农业产业化。要十分重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重点扶持科技含量较高。有多层次加工能力、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帮助这类企业逐步向集团化方向发展,从而进一步增强其拉动农业的能力和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要探索在“龙头”组织同农户之间建立真正稳定的、互利的、能抗御风险的良性关系的具体办法,“龙头”组织应当适当让利于农户,向农户及时提供技术、信息、农业生产资料等方面的服务。

三、工业小区:加速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县域经济依靠乡镇企业。乡镇企业遍地开花的经验就是:在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约下,县域工业发展要以工业小区为载体,民营经济为主体,通过营造局部竞争优势,提高工业竞争力,提升工业化水平。

县域工业发展工业小区的形成一般自身并无资源和交通优势,只能依靠一大批长期在外从事销售业务的人员积累了资金、技术和销售渠道,政府需引导和服务,鼓励其回乡创业,形成较集中连片的工业小区。首先需要完全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和激励机制。大多数企业领办人是由销售员起家的,或许当初是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或许是效法江浙经验,企业实行完全的以销定产,先是销售员找市场、跑订单,然后回来组织企业生产,销售员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买卖关系,销售员是市场风险的第一承担者,企业对销售员按销售回笼款计提个人收入,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同样,在企业内部上下道工序、生产和供应之间也是买卖关系,风险层层传递,一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由此形成。其次是政府的放手、引导和服务。首先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政府创造环境,能人发展经济。企业具有完全的自,政府则集中精力营造外部环境,集中财力改善小区用电、用水、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在企业用地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便捷、高效的服务。政府正积极筹措和争取资金修建县城高等级通道,引导组建企业集团和行业协会等。正是独特的完全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和激励机制,加上政府的引导和服务,才造就了一大批县有市场经济意识和一定创业资本的销售员乃至企业家,造就了企业的竞争力。县委、县政府应把发展小区经济作为一项重大的发展战略,根据发展条件,重点确立几个工业区,除了上述的工业区,还设立民营经济区、经济开发区,举全县之力,加快发展。形成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企业、项目和资金落户情况势头良好,使人口向城镇集中、企业向小区集中、资本向能人集中的新趋势。

四、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民营经济和能人经济活跃是县域经济的一大特色,也是县域经济近年来呈现出与众不同活力的主要原因所在。县域经济发展得益于劳务输出的兴盛,县域经济发展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有着丰厚的土壤。县委、县政府应较早地认识到民间力量的巨大潜能,认识到发掘劳务经济潜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巨大意义,始终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摆在突出位置,从放宽市场准入、减轻企业负担、创造宽松环境入手,针对不同时期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先后出台系列政策措施,为民营经济发展大开绿灯。应始终注重发挥能人作用,把大力发展能人经济作为重点。县委、县政府针对一大批通过外出经商积累了资金和技能的农村能人,应因势利导,实施“凤还巢”工程,积极鼓励和引导他们回乡创业。县里在硬件设施、软件环境两方面双管齐下,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创业给予培育和扶持。与此同时,坚持以改革、改制促发展,激活存量,加速发展民营经济。推行乡镇企业改制,实行“公转民”。恢复民营企业的本来面目,使部分有实力得企业通过改制成为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民营经济力量的兴起和壮大,促进了县域经济稳定发展,为县域经济起飞创造了条件。

五、县城扩张:推进城镇化的龙头

推进城镇化要明确城镇化要有新的思路,一个财力有限的农业人口大县,小城镇建设搞“遍地开花”是不现实的,必须突出中心城镇建设,要把县城的扩张作为推进城镇化的突破口,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来加快城镇化建设特别是县城扩张。加速县城扩张,要利用了“经营城市”理念。一是高起点规划。规划突出了城市规模化发展的要求;突出了整体功能,规划区要设有不同的功能区,涉及工业商贸、文化教育、居住等方方面面,布局要合理;突出城市形象和人文环境,特别是开发建设规划、大面积植绿规划令人耳目一新。二是采取以地生财和招商引资等办法,盘活土地、公共设施等资源,筹集城市建设资金。三是突出发展城镇经济,增强县城经济功能和人口集聚功能。这是推进城市化的实质性内容。主要是重点发展小区工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鼓励企业向县城集中,集聚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大力发展商贸、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尤其是着力发展房地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办法,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房地产业,集聚人气,进一步带动城市建设。房地产业的发展,使得城市土地价格攀升,政府通过拍卖土地,获得了较多的收入,城市建设呈现良性发展局面。那么,如何激活投资、招商引资,如何转变政府职能、推行“一站式”高效服务方式等等都值得研究。当前,很多县域经济发展刚刚起步,同样面临很多来自自身或者靠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有些县是典型的内生型经济,它的模式类似于浙江、广东等地“簇群经济”,但不同的是,它又无法像浙江、广东的专业乡镇那样形成聚集人流、商流的大市场,只能发展”推销员“经济,产业链条难以延伸,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对滞后,经济发展的张力不够。民营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与民营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和处于创业时期的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政府职能转变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私营企业的发展对政府的制度和行政方式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县政府职能转换的拉锯战还在进行。同时,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比如领导同志难以集中精力抓经济、县一级调控手段越来越少、条块管理难以协调等问题,都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六、环境是第一生产力

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环境。继续加大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不断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的软环境。1.制度环境。县域经济是法制经济。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在一个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制度平台之上。应该说,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创新,县域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也应该看到,在某些环节和某些地方,仍然存在着体制不顺、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问题。我们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全面清理和废止那些已经不合时宜的法规和制度,着力推进资本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等要素市场的体制改革,尽快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体系。2.市场环境。县域经济是有序经济。统一开放、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保障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政府的经济职能之一,就是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加强市场监管来营造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当前,既要严厉查处假冒伪劣等市场公害,也要注意引导市场主体的自我约束,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信用体系。3.舆论环境。县域经济是开放经济。开放经济离不开舆论的支持,良好的舆论环境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必要条件,由于长期以来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当前在部分干部群众的头脑中,仍然存在着平均主义心理、“肥水不落外人田”等落后的思想意识,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工具,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引导工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陈锡文.把发展县域经济摆上重要日程[N].经济日报,2001-10-31.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N].南方日报,2002-11-18.

[3]张静.新型工业化与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纵横,2003,(2).

[4]陈征,陈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3).

篇(6)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县域经济 工业园

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发展中小企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平台,是湖北经济的基础。湖北县域人口、土地分别占全省的82.6%和96.82%,而经济总量只占53.5%。湖北与全国其他经济强省相比,弱在县域经济。为保民生、促使经济健康平稳的增长,启动内需,提供一个繁荣的国内市场,发展县域经济是非常必要的。

一、湖北县域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产业集群规模小、实力弱,园区型产业集群关联程度不高

湖北县域产业集群大多属横向产业集群,集群内的企业之间缺乏产业化分工与协作机制,大多数的企业与集群内部的其他企业联系较少,专业化不明显,这样的集群仅形成简单的企业集聚,难以形成合力,不利于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且多数地区的产业集群经济规模占县域经济总量的比重偏低,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较弱。如各地都有工业园区,但园区内产业集群的关联度却不高。而浙江经济能保持持续、快速的发展,关键在于其经济的基础是县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基础正是关联度很高的产业集群。目前,湖北省部分市、县对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前瞻性不够,集群内产业分工不完善,产品的市场细分特色不明显,系列化产品不丰富,技术联系不紧密,“饥不择食”上了一些结构趋同的企业和项目。企业规模偏小,市场份额不高,品牌竞争能力弱,对地方经济拉动力不强,对社会和财政贡献不大。

2、集群发展特色不够突出,缺少本地根植性

从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特色是其发展的必然方向。县域经济产业只有注重挖掘自己潜在的力量,培育地方特色产业群,形成特色产业的竞争优势,充分运用产业集群的战略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较强的竞争力,才能够使县域经济发展走上持续快速增长的轨道。目前湖北许多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往往自身并没有什么特色产业,或者没有根据自己原来的产业发展特点确定特色产业,而是盲目吸引“外资”,使得整个产业集群发展没有特色,或是随意复制其他地方的特色产业,什么流行上马什么,使得产业集群的发展与本地经济不兼容,缺少本地根植性,最终导致产业集群的衰败甚至崩溃。

一般情况下,产业集群是一种具有较强地方植根性的经济群落,即它与当地区域具有较紧密的联系(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本、分工网络体系和要素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及集体效率)而不宜迁往他地,从而可以长久地服务于当地经济。但有时候某些内部或外部因素的滋长与刺激也会打破这一均衡,引起集群内某些重要企业甚至整个产业集群的外出与搬迁,从而引发集群和当地经济的毁灭性危机。此前发生的台商电子产业集群大规模从东莞迁往苏杭地区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湖北省部分县域产业集群也面临着这样的隐忧。具体来讲,可能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以具有超强实力的外资旗舰企业为支撑的县域集群,这些支撑企业如果发现其他地区还有更好的投资场所而当地又没有更好的分工网络牵绊的话,其选择迁出的机率就比较大,当地集群与产业就会因此而面临结构性风险的强大压力。二是湖北省土生土长的县域集群。当其逐步壮大后,一些积聚了一定实力的龙头企业就会考虑到外面具有更好生存环境的大城市或区域去发展;鉴于它们对当地集群和经济的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们的突然迁出显然也会引发一系列结构性空洞问题。

3、产业集群之间协作关联度低,缺乏有效的竞争与合作

湖北省目前形成的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就湖北省整体而言,各产业集群分布比较分散,产业集群之间协作关联度低,缺乏有效的竞争与合作。而随着湖北各县域经济中产业集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产业集群跨地区合作也越来越频繁,各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势必会突破县域行政区划的界限,实现各县域间资金、人才、技术的自由流动,形成以建设跨区域的产业集群为主的板块式经济发展道路。

跨区域的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加速经济活动的空间配置,加强县域经济的分工协作,从而提高地区的总体竞争力。因此,各产业集群以点带面、联动发展是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一发展趋势对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快速推进建设以大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圈”和“经济带”等区域经济联合体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湖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

当前,湖北县域经济正面临着工业化进程的重大转折期,因此,应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引导现有企业加快改造升级,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扶持力度。以特色产业为核心作为引领县域经济成长的强大引擎,做优、做大、做强县域工业经济,走出一条适合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如何结合县域经济的特点,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来发展县域产业集群,从而有效地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县域特色集群

县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一般都是从当地的实际出发,选准了适合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的特色产业的地方。因此,发展县域产业集群,就是要充分认识并开发好县域内的特色资源,制定一个有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计划并且连续执行,逐步形成由几个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县域经济构架,最终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这些成功的产业集群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很好地挖掘了本地已经有一定基础的传统产业,这样发展起来的产业有很好的本地根植性,具有先天的优势。

培育特色产业集群,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因县制宜。由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社会文化背景等不同,适合地区发展的产业也就不同,因此,在发展产业集群时一定要从本县实际出发,要按照产业链的形成规律,充分发挥县域资源和地域空间比较优势,依托当地的特色产业、社会文化背景,形成特色,更好地发挥聚集效应,进行重点培育,尽快把企业群体做大,产业链做长,完善产业体系。二是充分利用县域资源,走特色产业之路,推动中小产业的本地化的分工协作,促进企业聚集,形成有竞争能力的地方产业集群。三是全力扶持和培育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使之做大做强,成为集群的核心主体。

2、要高起点打造工业园区建设,增强企业优势

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工业化发展,而推进工业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工业园区的建设。要发展县域经济,各地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资源等方面优势,抓好工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新型产业基地。要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将其作为县域发展的重中之重,以更大的力度、更有力的措施,推动项目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全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有利于搞好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项目建设;有利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和农民增收问题;有利于形成和扩展区域市场,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加快实现产业发展集群化,集群发展园区化。目前湖北省工业园区多数规模偏小,因此,要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基本依托,搞好园区的整合、扩容和提升,使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要高起点制定总体规划,根据国家的产业发展规划,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产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形成规律,以园区建设为重点,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富有地方特色、功能定位独特的各类工业园区、农业园区。通过园区的规模化聚集、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选择具有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或产品,促进分散、初级的工业结构向高加工度、高附加值和高技术演进,促进产业集群有序发展。城区新建工业项目必须要进入当地的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招商引资要设置必要的环境门槛,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转移进入。总之,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形成优势产业集群,为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必将拉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3、加强管理,实现产业集群有序化发展

集群经济除了具有集聚效应、协同效应等正外部性外,还存在一些负外部性,如集群内的机会主义行为。所以要加强管理,实现产业集群有序发展。首先,可以通过培育以信任为基础的区域文化,使集群内企业相信预期的协作收益将高于违背竞争规则所导致的好处,或者大大提高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促进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其次,地方政府应借助舆论的力量,大力宣传,引导集群诚信文化的形成。再次,政府职能部门与社会中介机构联合建立集群内相应的信用机制,对集群内的企业进行公正客观的评级,并在集群内外进行公布。最后,地方政府还应该积极引导和推动建立行业自律性社团组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行为并举,共同规范市场秩序,制止无序竞争。根据块状经济发展的实际,当前要着重发展行业协会、咨询和培训两大类中介组织,为县域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有利于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壮大的政策机制,以促进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政府通过提供政策支持、宏观调控、优质服务,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环境。政府在工作中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引导规范行业优胜劣汰,整合资源,提档升级;引导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集群的产品、技术升级;引进先进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工艺设备,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使现有企业提档升级;引导投产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达标、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带动地区经济的新一轮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联锋: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l0(4).

[2] 王维平、刘书明:产业政策创新与县城经济发展[J].南方经济,2011(7).

[3] 柏玲: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J].经济论坛,2009(2).

篇(7)

【关键词】县域经济;理论基础;比较优势;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解读

国内外的县域经济理论研究绝大部分都是借助于对区域经济的研究,县域经济在国外的基本定义为一种区域经济,它是以广大农村为腹地,以集镇为纽带,以县城为中心的一种区域经济,因此它具有资源丰富、区域广阔、生产门类齐全、人口众多的结构特点,其结构特点就像生物细胞或者原子一样,都拥有一个核心和一个能够互补的区域。

在我国如火如荼的县域经济研究中,国内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研究过程中,大家通过借鉴和引用西方的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地理学等理论来发展对中国县域经济的研究,使得国内的县域经济研究理论出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代表性的理论基础有以下面几种,它们在我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1.区域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有的也把它称为比较利益说,学术界普遍认为这种理论最早来自亚当·斯密(Adam Smith)。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绝对比较优势理论与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相对比较优势理论为代表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即以资源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sTheory)为代表的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理论又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简称H—O理论);第三阶段,即以二战以后的新贸易理论为代表的发展阶段。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根据这一理论,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是和一种和国家的资源禀赋有关的优势,是一种具有相当竞争力的天然优势,但它要有效发挥就必须借助其它因素的支持:比较优势强调得更多的是某一个国家产业发展的可能性大小;某一个国家拥有比较优势并不等于在现实经济中该国拥有的实际竞争力。但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经济发展的作用仍然是不可低估的,在现实经济中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比较优势理论明白地告诉我们:地区之间的产业发展必须扬长避短,才可能取得最好效益。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比较优势理论是县域经济的定位理论。它试图解决一个子系统如何在大系统中定位的问题。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表现为比较成本优势,它是指各个国家在相同的资源禀赋条件下由于要素生产率或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而形成的优势;第二方面表现为资源禀赋优势,它是指由于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蕴藏、气候条件等方面的不同所导致的各国专门从事不同部门产品生产的格局,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而形成的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目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被广泛地应用。我国的很多县,特别是位于中西部的许多县,可以说都是发展中地区,因此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比较优势理论也同样得到广泛运用。

2.区域产业结构化理论

区域产业结构是在特定区域范围内经济空间布局组合的结果,具体是指特定区域范围内,具有不同发展功能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某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为什么会拥有某种类型的产业结构?这完全取决于该区域对经济空间布局的总体要求和区域的优势。一般来说,某个区域的优势主要包括三种优势,即体现在资源、区位以及发展阶段上。通常要充分发挥某个区域的优势,关键之处在于必须建立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怎样算合理?那就是这样的区域产业结构能充分体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发展阶段优势。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实践中遵循比较优势理论,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正确选择既符合区域优势又符合发展阶段的产业,从一个地区来看,要分清主导产业和专门化产业,打造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区域产业结构。

经济结构优化理论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并一再被证明这是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必不可少的理论。这其中主要是指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所谓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它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主要依据产业技术经济关联的客观比例关系,遵循再生产过程比例性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使各产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它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向更高层次不断演进的趋势和过程,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

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化理论,我国大部分县域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都应该是提高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但二三产业内部具体确定哪些作为支柱产业,哪些作为新兴产业,哪些作为有潜力的产业来扶持,就必须充分考虑本县的实际情况以及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3.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大量出现并且逐步走向完善,但始终围绕区域经济增长这个核心。以经济均衡增长理论和非均衡增长理论两种最具代表性。

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主要包括:莱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理论、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以及赫克歇尔-俄林(E.Hecksher与B·Ohlin)的资源禀赋理论等。这些理论认为:不发达地区存在着生产与消费的低水平均衡状态。这些地区的经济要增长,就必须要打破这种均衡的状态,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同时获得增长。这个理论适用于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描述和开发,为发展中国家迅速摆脱贫穷落后困境,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式,指出了一条快速发展的路线,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

非均衡增长理论主要包括:缪尔达尔(G.Myrdal)的“回浪效应”与“扩散效应”理论、赫尔希曼(Albert.O.Hirschman)的不平衡增长战略、佩鲁(F.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威廉姆森(J.G.wil—liamson)的倒“U”型理论以及综合很多学者形成的梯度推移理论等。这些理论认为:不发达地区存在着生产与消费的低水平均衡状态。由于经济落后地区的资本有限,不可能大规模地投向所有部门,要实现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就只能集中资本投入到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通过有带动性部门的经济优先发展,促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得到增长。

4.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十世纪特别是五、六十年代以来,人类一直在不断反思自身的发展对资源环境乃至人类自身所造成的破坏和伤害。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发展方式带来了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耗竭以及贫困人口增多等一系列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问题,殃及到了人类乃至地球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例如,一些化学工业发达的国家,大量含汞的废水污染水体,汞进入食物链,使人体血液的含汞量超过正常人的10多倍,连北冰洋的企鹅体内的含汞量也超过正常企鹅的3-5倍。种种不祥迹象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危机意识,人们迫切地在寻求新的发展方式来指导人类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渐形成的。可持续发展表达的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之所需、不损坏地球生命系统的发展观。

在1987年当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后,国际社会纷纷响应。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我国也于1994年发表《中国21世纪议程》,2003年,又制定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

可持续发展理论自形成以来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这一理论的解释也是异彩纷呈。仅到1989年,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己多达13页纸,并且,这个清单还不是毫无遗漏的。

尽管如此,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这个核心思想为人们所传递的共同信念就是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以及生活质量提高的基础上。它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使人尽其才、地尽其力。

可持续发展不单指生态发展,而是包括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要求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赢。生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注重生态效益,在开发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好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注重经济效益,经济发展必须把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有机统一起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注重社会效益,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也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对于县域经济的研究,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大体都是以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虽然近年来县域经济在我国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它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就总体而言都还欠缺,同时,又因为县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依托国外的区域经济理论,这其中很多与我国的实际国情又不尽相同。所以,找到更适合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理论,尤其是找到适合西部地区提升县域经济实力的理论就成为理论界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段培君.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的系统框架[J].中国软科学,2003(06).

[2]刘全忠等.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经济导刊,2006(10):45-50.

[3]纪明.县域经济发展理论体系的构建[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

[4]徐高.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时代金融,2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