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16:15:4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消防安全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强调了消防安全防火的重要意义,提醒大家从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点滴小事出发,形成消防安全保护意识,共同创造和谐安全的教学环境。下面为大家整理大学生班会:消防安全教育方案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一、班会主题: 大学生安全教育
二、班会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三、班会地点: xxx教室
四、班会参与人员:
全班同学及辅导员
五、班会目的:
进入冬季天气干燥,因此要加强学生的防火意识。
六、班会过程:
首先,强调了消防安全防火的重要意义,提醒大家从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点滴小事出发,形成消防安全保护意识,共同创造和谐安全的教学环境。
(一)公共场所发生火灾的逃生技巧:
1、如果大火堵住门口,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或用水浇全身。
2、高层住宅失火,用床单或窗帘做成简易的绳子,挂牢物体,逃生。
3、如果火灾上身,就地翻滚,以扑灭火苗。
4、如果出口小,要呼救,等待求援。不要轻易跳离,这样危险性更大!
(二)火灾逃生自救十法:
一、要了解和熟悉环境。当你走进商场、宾馆、酒楼、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太平门、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疏散和灭火。
二、要迅速撤离。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被火围困时,要立即想法撤离。
三、要保护呼吸系统。逃生时可用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将口鼻捂严,否则会有中毒和被热空气灼伤呼吸系统软组织窒息致死的危险。
四、要从通道疏散。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也可考虑利用窗户、阳台、屋顶、避雷线、落水管等脱险。
五、要利用绳索滑行。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滑到下一楼层或地面。
六、为低层跳离,适用于二层楼。跳前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的物品,以便“软着陆”,然后用手扒住窗户,身体下垂,自然下滑。以缩短跳落高度。
七、要借助器材。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网、气垫、软梯、滑竿、滑台、导向绳、救生舷梯等。
八、为暂时避难。在无路逃生的情况下,可利用卫生间等暂时辟难。避难时要用水喷淋迎火门窗,把房间内一切可燃物淋湿,延长时间。在暂时避难期间,要主动与外界联系,以便尽早获救。
九、利用标志引导脱险。在公共场所的墙上、顶棚上、门上、转弯处都设置“太平门”、“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电话”和逃生方向简头等标志,被困人员按标志指示方向顺序逃离,可解“燃眉之急”。
十、要提倡利人利己。遇到不顾他人死活的行为和前拥后挤现象,要坚决制止。只有有序地迅速疏散,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三)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1、火灾的预防包括哪些?
2、易燃物品应该怎样放置?
3、平时用电炉取暖对不对?有什么影响?
4、蜡烛为什么要及时熄灭?
5、年龄小的同学为什么不能自己燃放鞭炮?
6、发生火灾时,要拨打什么报警电话?并且要说清楚什么?
7、学生能不能参加灭火行动?
8、从失火的楼房内怎样逃离危险?
(四)小结:
1、同学们小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辅导员小结:
消防知识我们一定要牢记,平时预防为主,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七、班会总结:
(一)观念较为陈旧
一是教育思路缺乏创新。尽管年年开展活动,却难以见到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发生实质性改变。消防安全教育活动不连续,一些大型活动轰轰烈烈几天后就销声匿迹、没有下文。至于有多少群众参加、参加群众获得多少教育、获得教育又有多少真正能够存记于心并转化为消防安全素质,往往无人关注和保证,以至于消防安全教育难以稳步奏效。
二是教育模式缺乏创新。有些地方社会消防安全教育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教育实施模式主要是上级机构制定下达教育措施和实施方法,然后由本地消防部门按照统一模式在某一规定时间段内组织实施,不能做到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缺乏创新,往往是照抄照搬、年年一样。
三是教育制度缺乏创新。与消防工作面临的迫切形势不相适应,不少地区消防部门仍然存在着“上级催一催抓一抓、出了问题抓一抓”等消极被动的情况,缺少主动抓、主动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广东全省各地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发部来看,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存在形式单一、内容简单,无具体的长效宣传机制;存在推一下动一下的现象,上面没有文件通知要求,宣传工作就立马停滞不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消防安全工作社会化的发展。
(二)机制不够完善
一是落实不到位。目前消防安全教育主要由消防部门组织实施,处于“孤掌难鸣”的尴尬境地,国家对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缺乏统一的强制性要求,特别是消防安全教育内容尚未纳入国民教育序列,造成学生群体的消防安全教育效果落实不好。就广大务工人员来说,情况也是如此。广东作为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大省,人数超过3000万,约占全国的1/4,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简陋、生活水平不高、文化素质偏低,加上流动性强,难以接受系统的消防安全培训,逃生自救基本常识缺乏,一旦失火,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二是教育不规范。社会消防培训组织机构不健全,培训内容不系统,缺乏标准化、规范化教材,消防安全教育师资力量缺乏、培训经费短缺,制约了教育效果。消防部门的培训多采取以会代训、监督检查代训等形式,培训时间短、内容少、效果差。
三是积极性不高。一些企事业单位以生产和工作繁忙为借口,不愿安排专门时间让员工学习消防知识,使得这些单位职工消防培训没有有效开展起来。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消防安全教育大多流于形式、难以持久。一些学校虽然成立了消防安全教育组织机构,但未把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列入计划,缺乏系统性、经常性;一些学校热衷于搞形式,轰轰烈烈走过场,缺乏实效。
(三)内容不够全面
一是内容不完整。表现在政策法规、消防常识方面缺乏有深度的引导性、警示性、监督性、娱乐性、趣味性内容,针对性不强,满足不了社会不同层次成员的需求。
二是安排不合理。教育内容多以灭火、逃生为主,内容过于单一,形式缺乏创新,难以引起教育对象的兴趣。应该根据教育客体职业、地域、年龄的差异,恰当安排消防安全教育的内容,因材施教,突出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
(四)方法缺乏创新
一是方法手段较为简单。目前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形式大多选择在空旷场地拉条幅,用扩音器进行宣讲;又如在节假日开展突击性街头宣传教育活动,张贴悬挂标语、条幅、口号,彩旗飘飘,锣鼓阵阵,发传单,作讲话,很难吸引年轻人的注意,来的多是一些中老年人,貌似轰轰烈烈,实则效果有限。
二是现代科技运用不够。目前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多采用传统的宣传形式,形式单一,活泼性、趣味性、直观性不足,难以引起受教育者的兴趣,难以激发其接受知识和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电子灯箱等新兴媒体不断涌现,能给受教育者带来强烈的感官冲击,产生较深刻的印象,这是传统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效果。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新兴媒体的优势,弥补传统宣传教育方法的不足,以提高教育效果。
(五)教育力量薄弱
一是专业力量“分身无术”。消防部门是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主导机构,在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中处于重要位置。但是按照目前的消防部队编制,负责社会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人员支队级单位一般也只有1~3人,大队级单位一般不设固定人员。消防部队忙于以灭火救援为中心的各项救援救助工作,工作压力和负担比较重,往往无力抽出时间和精力从事系统性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因此,消防安全教育专业力量薄弱,与社会消防安全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很突出。
二是社会力量相对薄弱。社会消防安全教育不仅仅是消防部门的职责,更重要体现为政府的职责和全社会的责任。当前,应充分挖掘社会单位和人员的潜力,弥补现役消防安全教育人员数量的不足,充分调动社会中愿意而且有能力从事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的力量,让他们加入到教育队伍中来,出谋划策,贡献力量。现行社会消防安全教育体系既未建立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也缺乏相应的职能管理部门,主要弊端是把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看成是单一的政府和消防部门行为,宣传、教育和培养等工作全部由政府组织与实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职责不清、权限分割、基础薄弱等现象,导致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思路单一、缺乏联动、力度不够、效果不佳。
二、我国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消防安全教育是提高公民消防安全素质的教育。消防安全素质是人们应对火灾突发事故时确保人身安全不受威胁、财产不受重大损失所需的素养和品质,是公众消防法律意识、消防安全自觉需求意识、防火常识、灭火技能及疏散逃生能力的具体综合体现,是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就必须对影响我国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一)教育主体
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是构成教育活动的最基本要素。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是教育主体通过自身努力,借助一定手段、运用一定方法去影响教育客体。一般来说,公民通过接受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接触丰富的消防安全信息,这些信息或深或浅、或强或弱、或正面或负面地对个人产生影响刺激,当公众接触到这些消防安全信息所产生的情景时,就会产生自我机体、心理、思想、情感诸多方面的反应,从而使人引起注意、理解、对抗或接受。教育主体是社会消防安全教育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包括领导者、教育者和辅助人员,教育主体是影响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关键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认识和态度。教育主体特别是领导者的思路和态度决定了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实程度,教育主体认识程度高,就会重视消防安全教育,给予必要的时间、经费、资源等投入;教育主体认识程度不高,往往会忽视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不能正确处理消防安全教育与生产、工作之间的关系,把消防安全教育看成是不必要的负担,认为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无关紧要,口头重视,但是缺乏实际行动;或者对消防安全教育认识不足,不愿组织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或者敷衍了事,这种态度会给教育客体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导,导致他们产生轻视和厌烦心理。在走访座谈中发现,很多人反映从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消防安全教育,不懂得最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主体缺乏对消防安全教育重要性的必要认识。特别是在一些机关、学校、企业中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不重视消防安全教育的情况,关键在于这些单位的领导没有树立正确和必要的消防安全意识,导致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不得力,员工的消防安全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二是素质和能力。教育主体的素质和能力是决定消防安全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教育主体知识面宽,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就能根据教育客体的具体特点,深入浅出地采用适宜的方法和手段,增强教育的效果。相反,如果教育主体的素质不高、能力不足,言之无物或照本宣科,就不能把握受教育者的特点,必然流于形式,使受教育者难以产生触动,必然降低教育效果。
(二)教育客体
教育客体是与教育主体相对应的概念,一般是指受教育者。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既有与国民教育相似的一面,又有其特殊的一面,这就决定了教育客体具有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文化程度。一般来说,文化程度高低决定了人们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接受能力,从而影响安全意识的培养。教育客体的消防安全意识与其受教育程度有关,良好的文化素质对教育客体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教育客体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获得信息的途径少,而且大部分人生活水平不高,生存是他们最大的问题,因此对于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以及对消防安全知识的了解很少,甚至有些人对消防安全工作态度冷漠、毫不关心。
二是生活阅历。生活阅历是影响消防安全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阅历、经验丰富的人对消防安全教育有着较为正确的认识,接受程度也较高,容易调动教育客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教育效果就会比较好。相反,阅历简单、经验缺乏的教育客体往往对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甚至有抵触心理,教育效果就会比较差。
三是职业差别。调查结果显示,一般来说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正规企业对消防安全教育工作认识程度较高,消防设施较为齐全,消防安全教育工作落实也比较好,导致其成员整体消防安全素质比较高。相反,松散组织从业人员,例如个体经营者、农民工、社区退休人员等是消防安全教育的盲区和薄弱环节。
(三)教育方法手段
教育方法和手段是联系受教育客体与教育目的的桥梁和纽带,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可以比较容易达到教育目的,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在选择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方法手段时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是趣味性。消防安全教育方法手段要讲究趣味性,确保容易接受,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讲授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讲究趣味性就是通过对教育内容的加工,针对不同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用形象、生动、丰富、多样的方法和手段,将不同的听者、看者、体验者的注意力都聚焦于教育内容上。社会消防安全教育主体应注重掌握趣味性的讲授方法,使所讲授的内容对听者、看者、体验者具有吸引力,使人想听、想看、想体验,达到启发群众、教育群众的目的。此外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对象是广大民众,向他们传播的消防科学知识和技能还必须通俗易懂,其形式也必须是群众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否则就会影响教育效果。
二是针对性。当前群众普遍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除了群众本身原因外,也与当前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内容过于空洞、形式过于单一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进行的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很多时候是在追求“热闹”的效果和轰动效应,缺少教育的针对性,造成教育效果不好。同时,在消防安全技能培训方面时间较少、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总体来看,在消防教育安全知识和技能传授方面既缺乏对教育客体情况的深入了解,也缺乏对教育客体特点的深入研究,教育方法手段缺乏针对性,造成教育效果不好。消防工作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要求和重点,不同季节、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消防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进行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时要注意区别这些不同特点,紧紧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样才能做到有针对性、有重点,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三是创新性。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火灾发生的特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内容也应当相应地随之变化,才能适应新的需要和要求。在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立意和形式上必须不断创新,才能吸引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兴趣,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四)物质投入
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离不开一定的经费、场地、人员等物质因素的投入,物质投入是决定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人力。专业人才是完成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活动的根本力量,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就无法保证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质量,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效果。目前既缺乏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更缺乏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教育者和参与者。仅仅依靠消防部门来完成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显然是不现实的,必须依靠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来完成消防安全教育工作。这就需要加大对消防安全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在专门的大专院校设立相应的专业,培养专业的消防安全教育人才,同时制定和完善各种政策机制,鼓励和支持相关人员特别是大学应届毕业生和消防部门转业官兵积极投身到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战线上来,不断充实和增强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人才力量建设。
二是资金。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工作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开始和初创时期。例如,各地目前所建消防安全教育场馆投资少则五六百万元,多则一两千万元,这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无疑是一笔很大的开支。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资金投入应该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特别是应列入教育经费财政预算,以相应的比例对社会消防安全教育进行投入。此外,还应以中央政府专项资金的形式对经济落后地区进行适当扶持,地方政府应按相应的比例进行配套追加,从而保证社会消防安全教育资金的投入,弥补历史和现实发展中的“欠账”。
三是设施。目前,教育基础设施匮乏和不均衡是影响公民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还有数量不少的省、自治区特别是广袤的中西部地区普遍缺乏专门的社会消防安全教育设施。这些地区的社会消防安全教育仅仅依靠消防部门一家进行组织,由于消防部队本身在体制、资金、师资、器材、场地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导致在这些地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开展较少、方法单一,接受教育的群众数量较少,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影响非常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消防安全教育的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民整体消防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的提升。
三、加强我国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对策
素质教育是社会最基本的教育,公众消防素质的高低不仅是影响火灾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样也是影响火灾危害程度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各级政府通过制定规章制度、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改革社会消防安全教育体制,规范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不断提高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客观而论,我国社会消防安全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需要完善之处,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不断完善和创新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思路,以此形成消防安全教育人人有责、人人需要的良好氛围,营造和建立政府和群众关注社会安全、消防安全的和谐氛围。
(一)以树立科学观念为先导,提升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水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行动的灵魂。强化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必须首先从树立全民观念、法制观念、效益观念和市场观念入手,理清思路,解决各级政府的思想认识问题,从根本上增强对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认识,树立“防火重于泰山”的观念。广大群众也要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认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树立科学的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二)以充实教育内容为载体,提升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水平
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对象是每个公民,不同职业、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人所需要和所能接受的消防安全知识也不同,因此社会消防安全教育也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根据不同教育对象,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突出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按照消防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以学历层次和职业特点完善教育内容体系,分阶段、分层次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内容体系。
(三)以探索方法手段为突破,提升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水平
近年来,社会消防安全教育采取了多种方法和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是与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目标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所面向对象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层次不同、兴趣爱好各异,开展宣传教育的社会环境不同、场所不同、目的不同、内容不同,此外不同地区消防部门自身条件(资金来源、专业实力、人员配备、制度等)也不同,这些因素都决定了要根据具体宣传教育任务和活动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具体来说包括运用媒体、移动电话、固定媒介、发放宣传材料、培训、讲座、授课、参观体验、开展实践活动等形式。只有根据不同教育客体,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手段,才能取得最佳的消防安全教育效果,提高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效率。另外,消防部门还应结合工作实际和条件变化,探索更新更好的消防安全教育形式。
(四)以完善教育机制为重点,提升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水平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消防安全教育效果,必须探究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追根溯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治本办法。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出现种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建立起一整套能够充分调动有关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宣传教育机制。机制是社会组织以及其中个体之间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的方式方法,机制科学有效,系统就能高效运转,得到理想的系统输出;相反,如果机制不科学,系统运转的效率就会降低,系统输出也就不会理想。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也是如此,为了切实提高社会消防教育有关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从创新机制入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具体来说,应该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奖惩激励机制、系统协调机制、奖金保障机制和法律保障机制。
(五)以健全教育队伍为根本,提升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水平
1高校建筑的隐患
(1)高校的建筑结构比较复杂
比如河南中医药大学的教学楼是亚洲第一长楼。这些漂亮的建筑使一些不熟悉建筑结构的人员在遇到火灾时很难找到安全通道。尤其是晚上,学生在“迷宫”的宿舍休息,一旦遇到过火灾学生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顺利的逃生?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45%的学生不熟悉所在学校建筑物的构造,这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
(2)高校建筑消防设施不健全
目前各个高校都在开足马力的扩招,而老校区的建筑又很难承受如此之大的“压力”,为了缓解压力,各高校纷纷的将新招的部分或全部学生转移到刚建成的校区。然而,经过实地的观察一些高校建筑,其有的建筑没有消防设施,有些建筑消防设施处于“瘫痪”状态。这些高大威武的建筑给我们带来了安逸的环境,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消防安全隐患。
2消防安全意识比较薄弱
(1)高校学生安全用电和用火意识薄弱
高校的学生在学校相对比较自由,一些学生在宿舍用电比较自由,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46%的学生在宿舍用大功率电器;有70%的学生在宿舍吸烟。事实也证明,在一些高校发生的火灾就是因为学生缺乏消防安全意识,违规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或在宿舍内吸烟从而引起火灾,造成不同程度的严重后果。如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的602女生寝室发生失火,失火原因是该宿舍一名女生将未拔电源的热得快放在床上,引燃床单,导致4人死亡的悲剧。
(2)高校学生不关注消防通道
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90%的学生熟悉所在学校教学楼的消防通道的位置;36.2%的学生熟悉所在学校实验室楼的消防通道的位置;75%的学生熟悉所在学校宿舍楼的消防通道的位置;36.2%的学生熟悉所在学校餐厅楼的消防通道的位置;27.5%的学生熟悉所在学校图书馆楼的消防通道的位置;仅仅16%的学生熟悉所在学校所有建筑的消防通道的位置。
(3)高校学生对于发生火灾时的逃生路线关注过少
在学校中,只有更多的关注所在建筑物的发生火灾时自己的逃生路线才能更好的逃生。然而,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30%的学生规划过一条所住宿舍发生火灾时自己的逃生路线。5%的学生规划过多条所住宿舍发生火灾时自己的逃生路线。多达65%的学生从来没有规划过所住宿舍发生火灾时自己的逃生路线。一旦发生火灾对没有规划过逃生路线的同学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
3消防知识与技能比较欠缺
(1)高校学生了解、知道的消防安全知识较少
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把教学工作重心放在了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以及人际关系等素质的培养方面,对消防教育重视不够。一部分大学的一些主管领导对安全教育尤其是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学校消防安全教育更多的是形式。一些学生对学习消防知识的积极性也不高,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消防安全知识选修课,但是选择上课的人数并不是很多。即使一些选课的学生也存在逃课和课堂效率不高等问题;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30%的同学在小学学习过消防知识;对初中学生学习过消防知识的有40%;高中阶段学习过消防知识的学生有68%;37.1%的同学在大学学习过消防知识;仅仅有12%的同学从小学到大学都学习过消防知识。因此,对于高校的消防知识教育工作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2)高校学生消防技能欠缺
消防技能是在遇到初起火灾时能在第一时间用一切可以扑灭火灾的工具消灭火灾。消防器材的使用、利用绳子或者床单从高层建筑中逃生、在火灾现场对受伤的人员在送往医院简单的处理这些消防技能要在消防演练中得到提高。然而,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66%的同学进行过消防演练;仅仅有22%的同学使用过灭火器。
4学校管理相对滞后
(1)高校有关消防宣传较少
高校的消防安全是属于学校管理的重要一方面。同时,高校也应对一些实用性强的消防知识经常进行宣传教育。但是在实际的调查问卷中得出78%同学认为所在学校偶尔或极少进行过消防安全逃生自救方面的宣传;8%同学认为所在学校从不进行过消防安全逃生自救方面的宣传;14%同学认为所在学校经常进行消防安全逃生自救方面的宣传。学校在消防知识的教育、宣传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欠缺。
(2)高校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大学虽然建立了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但是很难落实。在高校的发生火灾的概率相对不高,所以一些高校的负责消防安全责任的领导,对高校的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相关消防安全工作的规章制度的执行并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
(3)学校消防通道经常关闭
学校为了更好的约束学生,时常关闭部分消防安全通道仅仅开个别出口作为日常进出的通道;还有个别院校将学生宿舍的窗户安装上防盗窗,一旦遇到火灾,给学生的逃生和专业人员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某些院校因受学校条件所限,男、女在同一栋宿舍楼住,为防止男女乱窜宿舍,在楼道中间加门或者分隔装置,这些对于人员密集的宿舍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比如河南警察学院的宿舍,每两栋宿舍楼是相连的,每栋宿舍楼有六层,每层宿舍楼有29个宿舍,每个宿舍住4个人。如果两栋宿舍楼住满有1392个人。平常宿舍只开一个门作为日常学生出入。再比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部分宿舍每栋宿舍楼有六层,每层楼有49个宿舍,每个宿舍有6名学生,如果一栋宿舍楼住满学生有1764个人,平常宿舍也只开一个门作为日常学生出入。假如晚上一旦发生火灾对于这个人员密集的场所,学生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离开宿舍楼,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4)高校有关消防的监督检查较少
消防安全不仅在于制定规章制度,更在于监督检查。如果监督不到位,就会产生发生火灾的隐患。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49%的同学认为学校经常进行大功率电器的检查;35.3%的同学认为学校偶尔或极少进行大功率电器的检查;15.7%的同学认为学校从不进行大功率电器的检查;学校的监督有利于从源头控制火源。
二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1合理规划
高校建筑对于高校计划在建的建筑,在规划之初应当把楼房的实用性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考虑,其次,再考虑楼房的美观。应当优先考虑配套相关的消防设施,尤其是对于有经济实力的学校可以在宿舍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在宿舍楼的建设时增加限压设备客观上阻止学生使用大功率电器。同时,要优先考虑“简体”楼房,少见甚至不建“迷宫”楼房。对于已经建好的“迷宫”楼房应该增加相关的安全通道指示标志,使初次进入楼房的人员能在最短的时间了解楼层的基本构造。
2扩大宣传力度,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高校应当宣传结合自身的情况开展有关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工作的方针、消防知识、消防工作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等内容。
(1)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法律是人们日常的行为准则。通过对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是广大师生了解消防相关法律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一旦违反应当承担的后果。逐步的养成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习惯,能够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落实到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去,能够把“谁主管,谁负责”的消防工作原则在学校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中体现出来。通过宣传提高学校师生的消防法律意识。
(2)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消防知识
产生火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只有掌握相关的消防常识和灭火技能,才能更好的与火灾相斗争。通过宣传使广大师生了解并并掌握基础的消防知识。比如燃烧的原理;电气线路与设备防火;静电的防火措施;雷电的防火措施;危险化学品的防火措施;火灾的现场如何正确的使用灭火器,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逃生等消防安全知识。在宣传教育时,根据教育的对象的不同,宣传的内容也应该有所侧重。
(3)加强对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的学习、宣传
提高在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通过对每年度消防工作有突出贡献人员的实际工作经历的总结,并加以宣传教育。同时组织学校的师生参观火灾现场,或者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解读发生火灾的原因,让活生生的例子在师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加强在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3加强大学生消防知识的教育,提高消防技能
(1)有针对性的加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
大学生来源的多样性,有来自偏远的农村,有的来自城市,他们有的学习过消防知识,有的没有学习过。《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其中第五条规定学校应当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因此大学应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在开学初,放寒(暑)假前,对学生普遍开展专题消防安全教育。结合大学生的军训,对其进行有关的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课程实验课的特点和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教育。因此大学教育应当重视消防安全教育,并把消防安全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
(2)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消防技能
大学应当结合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关于消防安全的理论知识,有针对性的开展具体的消防训练。《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其中第五条规定加强消防演练,提高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逃生技能。第十一条第三项规定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及演练。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应当让每一个学生都练习如何使用灭火器。每个学期组织全校学生开展消防逃生演练,尤其是宿舍的紧急疏散演练,让学生真正的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火灾现场逃生的技能。每个学校可以结合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邀请当地的公安消防部门的专业人员来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更专业的消防演练,使学生能够学习,掌握更专业的消防技能。
4学校创新管理模式,使消防管理日常化
(1)建立学生消防监督队
在学校成立学生消防队,队员主要对学校的学生宿舍、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餐厅的防火设备系统进行检查,如消防栓、灭火器、应急照明灯设施与安全出口标志等,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同时,消防队员还要经常开展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的活动。学校有关部门要有针对的加强对消防队员的培训、演练,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
(2)落实相关的消防法律法规
《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对大学的有关消防工作有详细的规定,需要各个高校的领导重视高校消防工作,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各个高校的结合法律规定与本校的实际情况,要经常开展对消防知识和消防技能的宣传教育的活动,开展相关的消防演练的活动,切实做好高校消防工作。
(3)学校要加强监督检查
关键词:高校消防安全消防安全意识消防安全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7-189-02
本次调研以合肥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选取了五所学校(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新华学院、三联职业技术学院),以随机偶遇的方式在自习室、图书馆、路上、寝室发放问卷共计1750份,各学校的问卷份数=该校在校生数量%。具体分布如下:中科大300份、安大500份、安农大370份、新华学院300份、三联280份。最终回收、筛选、录入有效问卷1399份。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威胁高校消防安全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并对其逐一分析,提出对策。
1现状及原因分析
1.1学生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和消防技能匮乏状况及原因探析
1.1.1主观上主要是学生存在侥幸心理,对消防安全培训和火灾隐患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
调查显示,82.6%的学生在宿舍内使用违章电器,主要原因是学校器材配备不完善、心存侥幸等。12.7%的学生承认身边存在有意破坏消防器材的行为。同时,笔者通过与校管理者的访谈了解到学生故意破坏消防设备的行为,如打碎消防栓玻璃门,随意玩用灭火器,偷用应急照明灯的电池等。此外,数据还反映大部分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业或其他方面,对消防安全持忽视甚至漠视的态度,其中71.1%的学生表示“偶尔关注”日常生活中身边的消防安全”。消防安全意识的薄弱成为威胁校园安全的根本的人为因素。
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的薄弱还反映在消防知识储备和消防技能的欠缺上。70%的高校学生不清楚如何使用灭火器,65.5%的学生对学校的消防安全制度和火灾逃生技巧缺乏必要了解,仅50.1%的学生回答这“知道一点点”学校的消防安全制度和相关火灾逃生技巧。
1.1.2客观上有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应试制度的影响。目前中国的学校教育依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到中学乃至大学教育,学校课程设置中缺乏对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和技能的培训。灾害教育的欠缺使得学生面临火灾不知所措,缺乏危机应变能力和自救逃生技巧,常常导致不必要的损害。
(2)学校管理者宣传不到位,缺乏有效的教育力度和管理方法。
1)受众面低。消防安全的管理主要由学校的保卫处和后勤部门负责。虽然也做了许多工作,如网站宣传,发宣传手册,进行消防讲座和演练等。但这些教育的受众面并不广,宣传并不十分到位。据本次调查,仅有27.4%的学生通过广播站获得消防知识,同时通过简报和网络平台方式的学生也仅分别占37.2%和15.6%。笔者观察发现,合肥高校网站宣传多在保卫处自己的网站页面上进行,而学生很少登录保卫处网站的页面,所受关注度较低。消防演练只在一小部分人中进行,大部分人还是不知道如何对消防器材进行实际操作。
2)未充分发挥学生在宣传消防安全上的积极作用,未将学生纳入消防教育的主体地位。在管理者和学生互动方面,出现了矛盾的状况。在“你会通过哪些途径参与治理消防安全?”问题中,44.6 %的回答者选择“很想参与治理,但找不到途径”。 而“主动和学校沟通,表达自己看法”的人数仅达9%,更多的学生倾向于通过学生社团或学生会参与其中。目前,关于消防安全的社团或学生组织还是非常少的。
3)方法上,采取的宣传教育途径不够丰富。在回答问卷中“学校主要通过哪些方式宣传消防安全知识?”这道多选题时,回答者选择“板报”高达56%,而“宣传册”的达到49.6%。这说明学校的教育方式有所增加,而没有达到“丰富、多样”的水平。在具体实践教育方面,61.7%的回答者确定本校没有进行过火灾模拟演习。由于实践教育的不足,大部分学生未能掌握具体操作方法。47.5 %的回答者表示“没试过,不清楚”如何使用灭火器。这些技能不是简单的宣传册就能解决的。这突显了管理者的消防安全意识需要向深度进一步发展。
4)部分学校对消防安全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足。
(3)校园消防文化不浓厚。
1)鲜有学生组织参与校园公共安全的治理
2)学生群体对消防安全的重视度不够强。
3)学校外部的消防组织(如消防大队等)与学校进行的合作教育力度不够。
4)校园里宣传消防安全的时间间隔太长,往往是一年只有一次。
(4) 随着社会经济和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院校的基础设施得到显著的提高。就合肥的几所典型高校而言,都配备了比较完善的消防设施,并注意维护和更新。但是,存在更新不及时的情况,部分消防设备损坏或者不能打开。在老区校园,由于老式建筑多,存在先天性火灾隐患,例如电气线路老化。最主要的原因是消防经费投入较少,制约了基础设施及时更新维护。此外部分学校宿舍内的供电量和电器配备未能满足学生当下的生活需要(如:电热器、空调、微波炉等),易诱发学生在宿舍内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的行为。由于硬件设备未能满足学生需求,学生和宿舍管理者之间常出现,“宿管查、学生藏”的局面,使得消防隐患未能得到解决。
1.2高效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和原因分析
1.2.1学校领导者对消防安全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
学校的消防工作有效开展直接关乎校园的安全稳定,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虽然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对各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有明确规定,但由于火灾的偶然性,导致部分学校领导存在侥幸心理,对消防安全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他们以人力、财力、物力有限为由,宁可将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科研、教学工作中去,忽视对消防技能的培训、消防器材的使用、各种火灾的模拟演练等,也忽视了对消防器材的维护与更新,最终容易导致火灾伤亡过大现象的出现。调查显示61.7%的人选择学校“没有”组织过火灾模拟演习,只有22.2%选择“有”。
1.2.2学校对师生员工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不足
学校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只有经常系统地给师生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才能逐步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将火灾发生的人为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高校防火工作一般是保卫部门承担,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有的学校甚至从来没有组织过应急疏散、火场逃生自救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和应急疏散演习,宣传工作仅限于黑板报、传单等宣传形式,缺乏生动性和活泼性。网络在信息时代是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在高校计算机的使用率特别高,可是只有15.6%的学生选择了“网络平台”这一宣传方式,说明高校在消防安全的宣传教育方面做得还不够全面。
1.2.3消防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工作不严格
调查中部分高校由于种种原因在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方面存在不完善的方面,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系统的消防安全教育与宣传体系,存在管理措施软弱无力的现象。如在例行的消防安全检查中,一些高校往往等到有了防火指示,才匆忙检查一下,敷衍了事,也常因为行政干预和经济不及等因素,对于违反消防规定的行为未能按要求进行处罚和整改,使得整个检查工作流于形式。学生给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打分,其平均得分是6.5,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做的不尽如人意。
1.2.4完善及落实消防安全工作规章制度上存在不足,消防管理缺乏力度
在调查中有些高校没有很好的落实消防安全工作规章制度。由于对消防责任事故的认定、奖励与处罚等方面没有详尽准确的规定,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 缺乏处罚依据。同时,部分高校在学生宿舍发现违章大功率电器,采取收缴、统一保管,毕业时还给学生的办法。但是因保卫部门没有执法权,无发检查学生的柜子或着抽屉,或者查到了违章使用的物品,但因为没有处罚权,往往止于口头批评,减弱教育力度。
2对策
2.1学校要保证资金投入,拓展经费投入渠道
在现有的条件下,各高校应将那些耐火等级低,电气线路陈旧老化的老建筑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翻建,同时加强新校区公共消防设施的维护。此外,根据学生需要,提高宿舍楼内的电器配备和用电配给水平,从客观上减少消防隐患。
同时拓展经费投入渠道,以保证消防设施的更新升级。定期定员进行检查,第一时间维护破损的器材。鼓励民间资金进入高校消防安全领域,可以成立消防专项基金,保证经费投入。
2.2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学生消防技能
2.2.1将消防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引入高校课堂
如果高校把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学生教育的必修课程,并采用考试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应学业要求,这就可能会使教育效果显著。军事训练教育具有数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因此可在新生军训过程中增加传播消防技能、组织模拟演习的环节。
2.2.2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1)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丰富宣传教育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高校学生接触网络较多,可以共享制作精良的视频短片。开展主题论坛、辩论会、联欢晚会、消防知识竞赛等参与性强的活动吸引学生;在校报校刊、校内网页、闭路电视等媒体开辟专栏;在校内主要路口建设户外消防公益广告宣传牌;组织学生参观校外消防站、参加消防演习等,广泛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营造浓厚的氛围,学校从科学发展的高度上抓紧抓好消防法规的宣传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消防意识。
(2)实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学校应该针对学生群体的特点,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紧急疏散和灭火方案,定期开展消防模拟演习。由专门部门负责演习方案的调研、制定和实施,并且对结果经行分析和整理。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总结经验,及时公示。
(3)提高学校消防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对各单位消防安全负责人和消防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2.2.3营造良好的校园消防文化氛围
(1)实现校园消防安全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一方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建立相应的学生社团组织,实现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由学生向学生”的传播和发展。在增强大学生公益心和爱心的同时实现消防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提升。学校要开展多种渠道让学生参与到消防工作中来,从而形成人人关心消防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与校外消防部门的合作,定期邀请专业的消防人员到学校开展讲座和培训,让校外的消防文化走进校园。
(2)要利用闭路电视、有线广播、校园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同时要发挥校园宣传栏、标语牌、板报等传统平台营造浓郁的消防安全氛围。
2.3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治理机制
(1)我国《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五条明确规定:“单位应当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高校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奖罚分明。
(2)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权利意识明显增强,调查中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希望“学校和师生共同管理”校园消防安全工作。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层更新管理理念,引入治理的机制,在消防工作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其中。如在学生会设置专门机构共同监管学校的消防检查工作、让学生共同参与组建学校义务消防队的活动。
(本文为安徽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高校公共安全事件的防范与治理机制研究―来自合肥市各高校的实证调查”(项目编号30037)的成果。该课题的指导师为方爱东、张华,负责人为胡海燕,参加者有张同婷、谷雪、黄勇。)
参考文献:
[1]简敏.校园危机管理策略创新:当代高校稳定的现实选择[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
[2]刘寒.高校消防安全问题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 [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3]杨政,金义重,刘引红,叶舟.对我国高校消防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7).
一.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产业投入的不断增加,高等教育产业规模也随之扩大,出台了一系列的帮扶政策,使得高校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从招生人数和校园面积都有所体现,高校消防安全问题就显得越发重要性。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在某些高校内消防安全的观念还比较落后,对消防安全重视不够,只注重日常文化教学,而忽视安全方面的教育,大学生及教师接受消防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消防安全意识薄弱,这些都难以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而且部分领导对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消防安全主体意识薄弱,使得许多高校中由消防部门牵头举办的活动参与人数较少,许多师生都认为消防工作只是高校保卫部门的事,与自己没有关系,对最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都不甚了解,发生火灾时不知所措,不能在第一时间逃生或者报警,也不会使用灭火器等日常消防器材,更不会减小或者扑灭火灾,眼睁睁看着火势越来越大,最后悔之晚矣。这些都是侥幸心理,是高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但正是有关领导的不作为,给这些高校的消防安全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火灾危险性。
另一方面,消防经费投入不足也是普遍现状,许多高校教育经费大量投入到基础建设方面,忽视了对消防安全方面的投入,导致使消防设备设施落后或不完善,这样都极易埋下事故隐患。有些高校仍然在使用老式建筑,其本身的建筑结构就不合理,缺乏现代的消防基本措施,改造不合理会增加其安全隐患。而且部分高校新建工程在设计使用过程中不合理,未经消防设计竣工验收,从而导致建设留下布局不合理。
二.加强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
首先应当加强高校的消防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转变师生消防观念,普及消防安全教育。通过对新生入学时的教育、利用平时举办一些科普活动及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开展贴近生活的消防警示教育、组织师生导消防站参观以及举办一些易于接受和简单易懂的日常防火措施,比如各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消防栓怎样使用,安全通道的设置等,让广大师生员工认识到火灾的严重性和防火的重要性,学习和掌握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常识和技能。
其次,高校应该确保消防经费的投入比例,要把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学校日常的经费开支当中,对较长使用年限的设备要做到有专人及时维修或更换,及时能够发现和解决问题。高校要建立分工明确的防火安全责任制,对不符合要求的建筑进行改善和加装相应的消防设施,高校要建立健全的用火用电管理制度,对一些危险性较大的用火用电设备应在某些不适宜场合应当禁止使用,重点检查教职工宿舍、学生集体宿舍、教学楼、图书馆等人员相对密集的场所,增加楼宇门禁数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用火用电管理制度,不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制定相应奖惩措施,对必须使明火、用电等器件具作好看护工作,做到专人负责。
三.结语
高等院校是国家培养和造就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专业人才的基地,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部门,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扩大,人员密度相应增加,高校的消防安全教育以及消防基础设施未能同步发展,以至整体上在消防安全环节十分薄弱。为了了解当前沈阳高校学生消防安全现状,我们针对沈阳的五大高校――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和沈阳理工大学的学生们做了问卷调查。
经调查数据显示,在校43%的大学生见过灭火器但是没有实际操作过,只有6%的同学实际操作过。7%的学生表示没有见过消防栓,其中以女生人数居多,58%的学生表示注意到楼道内的消防设备,但并不了解其性能和使用方法。只有大约15%的学生稍有了解,但都没有实际操作过。当问及遇到发生火灾时的第一反应时,66%的学生想到打119电话,12%的同学选择迅速奔走相告,只有18%左右的学生知道使用消防器材进行自救。这些数据表明,遇到火灾时学生的自救能力非常弱,危及生命安全。据不完全统计,约有50%以上的在校大学生对消防火灾的认识度较高,30%左右对有关灭火器的知识有相关了解,70%左右的同学对火灾的扑救和应急逃生知识还比较欠缺。数据显示,大约47%的大学生曾在寝室违章使用电器,43%的大学生对安全防范怀有侥幸心理。大学生们表示平时很少主动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消防安全只是领导和管理部门的事情,自身的消防安全知识与自我保护意识相当缺乏。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安全问题不容小觑。消防安全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安全校园的重要保障。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公共消防安全意识。首先,潜移默化地不断培养消防安全意识观。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信息交流不断频繁的今天,可以借助网络来宣传消防安全意识。例如使用网络来宣传消防法规、防火安全知识、逃生技能,增强师生员工的防火安全意识。这种地毯式的全方位施教,正好弥补了大学中宽松式教育的漏洞。其二,注重因材施教,利用多种方式培养消防安全意识观。针对现代大学生的特点,针对不同年龄的师生员工采取多样化形象化的消防安全宣传方式。例如举办防火知识大赛、学生安全主题班会、消防安全知识问答试卷、消防知识及逃生自救讲座,甚至可以以消防安全意识观为主题开展一些非主流的文娱活动。越是大胆创新的活动就越能在大学生面前展露光芒,这样灌输消防安全意识观的目的才能更容易的达到。其三,管理力度有待加强,生活管理上需要一定的制度化。宽松式管理有利有弊,其“利”就是给予大学生自由创新的思维空间,让大学生能专心于自己的知识文化研究。而其“弊”就体现在部分的大学生利用其宽松去有意或无意地放任自己其放任不但能体现在学习中,生活也是他们一个“放任”的主要对象。违章使用热得快、电热杯、大功率电器,在蚊帐内或床旁点蜡烛看书学习,吸烟等这些现象屡禁不绝。这就是生活中的其中一种“放任”。对自己的安全进行“放任”。解决这种问题,根本上应从观念抓起。最后,增加消防安全活动,以充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现代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的缺乏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大学生有了正确的消防安全意识观,但是没有足够的知识,那样的培养终将是失败的。所以,在培养观念的同时,学校应该组织一定的实践活动。例如,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到模拟火场进行灭火演练,提高师生员工自救灭火的能力;组织师生员工进行火场逃生演练,提高其逃生能力;组织师生员工参观身边的火灾现场,分析火灾发生原因,了解火灾损失、人员伤亡情况,从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火灾现场汲取有益的教训。
俗话说,水火无情。频频发生的大火不仅断送了许多人的幸福,而且也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在我们周围,到处都存在着潜伏的火灾危机,使我们的生命和财产时时处于火灾的威胁之中。隐患险于明火,防患胜于救灾。总之,高校大学生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消防安全意识观,在潜在的危险发生前就有充足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火灾发生时能用充足的、早已准备好的技能和方法来应对灾难,而且在接受消防安全教育时能仔细、认真听取,并能在心中自我演练,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防火能力。因此,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消防知识技能作为学习课题,让广大高校学生亲自去了解学校的消防现状,提高消防意识,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技能,对普及消防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与救助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火灾 消防安全 原因 自救
一、高校火灾发生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违规电器等的使用
由于大学生的生活相对比较自由和隐蔽,不少大学生在学校会出现使用违规电器的现象。例如使用电吹风、电饭煲等高压的电器;在使用电的过程中乱拉电线和保险丝;晚上熄灯以后在点蜡烛或者生日时候燃烧生日蜡烛等;男生寝室里面吸烟者乱扔未熄灭的烟头和火柴等一系列违规现象的发生,这些都有可能存在火灾的隐患或者直接导致火灾发生。
(二)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的淡薄
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是祖国的希望。大学是个培养人才搞研究的地方,因此不少大学生潜心研究学术,极少对其他生活的事情关注,或者有的大学生压根就没有消防安全意识,消防法制观念不强,思想麻痹,觉得每天活的都一样,甚至不少人认为校园里的消防工具只是摆设,没有真正的用处。同时大学生也存在缺乏防范意识和安全知识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学校的教育不到位,还有就是大学生本身纪律松弛,违反用火、用电等消防安全规定,这些都是由于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所导致的。
(三)学校基础设施落后,火灾隐患多
很多名校都有着上百年的历史,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学校就没有消防安全的隐患。越是历史悠久的学校,越意味着其火灾隐患的增多。因为不少学校为了保持学校的历史风貌,而不去更换其原有的基础设施。这些学校建筑设计防火等方面的规范不完备,消防通道不畅通,防火间距不够,大型建筑无防火分隔,电源线的铺设不合理,再加上有不少木结构建筑仍在使用中,更加能引起火灾的发生。
(四)学校在消防安全上的投入少
大学每年的经费都是靠各级政府财政上的拨款,而国家的财政在教育上的投资很有限,每年拨到学校的金额除去重点保障教学经费的支出以外,能够在消防安全上投入的经费是十分有限的。随着大学之间的竞争不断的加强,学校在教学设施上的投入越发的增多,其导致的结果就是越发忽视在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火灾隐患整改上的投入。同时,学校里面真正实施消防安全管理的人员很少,重视程度也不是很大。
二、高校火灾的预防方法
众所周知,火灾的发生无论是在物力还是财力上,都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这些身外之财是次要的,更主要的是可能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同时,于广阔的自然界而言,火灾还可能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带来不良的社会政治影响。因此,要加强火灾的预防工作。
(一)强化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管理
火灾的危害是很大的,不仅会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不便,更重要的是可能伤及学生的人身安全,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宿舍的消防安全管理。加强宿舍用火用电的管理,严格禁止学生在寝室里面抽烟喝酒以及使用违规电器等。把相关的条例一一列下,明文规定,例如在宿舍,应自觉遵守宿舍安全管理规定,不乱拉乱接电线;不使用电炉、电饭煲等违规电器;不在宿舍使用明火;不在寝室吸烟;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向管理人员或有关部门报告等。并加强监督和检查。及时制止学生的违章行为,如果有学生不遵守和违规的话,直接通报批评,严重的给予相应的处分。同时要确保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通道畅通,以防不测。
(二)加强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
大学生身份的特殊性,使得国家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安全问题的教育和宣传。学校应该从多方面多层次去考虑和认识高校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在消防安全工作上给及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并定期开展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要加大消防宣传教育的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与培训,使得大学生对消防安全有一定的认识。定期组织进行消防演练,以增强其消防法制观念,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使其掌握防火、灭火、逃生的常识,自觉遵守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将消防安全教育内容纳入军训项目之中,在新生入学时就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三)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
学校要完善基础设施,在消防器材和设施配电及维修方面,要采用专业的手法。要合理调配人员,确保有足够的人员来进行大学校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历史遗留的建筑耐火等级低,电气线路老化,消防基础设施缺乏等火灾隐患,要根据实际,制定可行的整改计划,及时加以整改,确保新学校的基础设施不遗留火灾隐患问题。
(四)加大消防安全资金的投入
学校要重视消防安全问题,首先要广开渠道,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在火灾隐患的整改以及消防器材、设施的配备、维修的消防专项经费投资,力争消防经费投入年年有所增长,把消防安全环境的改善作为改善办学条件的首要任务。
四、大学生在火灾中的自救方法
当发生火灾的时候,大学生不必惊慌,应该冷静下来,寻找合适的机会进行自救。
(一)正确避免一氧化碳的中毒
火场的烟雾比较大,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具有毒气。大学生在逃生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毒气吸入体内,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将浸湿的棉被、毛毯、麻袋等遮盖在身上,弯腰或匍匐前进,避免与上部空间聚集的烟气接触,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到达安全地点。
(二)正确避难等待救援
如果火势太大,人员无法疏散,可退入一个房间内,将门缝用毛巾、褥子或其它织物封死,防止受热,可不断往上浇水进行冷却,从而达到降温和抑制火势蔓延速度、延长时间的目的。等待救援队伍的到来。
(三)多种逃生法
如果多层楼着火,因楼梯的烟气火势特别猛烈时,可利用房屋的阳台、水溜子、雨蓬逃生,也可采用绳索、消防水带做绳子使用逃生。当低层楼无法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火势又很大时,则可以迫跳楼,但首先向地面上抛下一些厚棉被、沙发垫子,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五、总结
大学生是祖国新一代的接班人,从大学生本身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必须做好高等院校校园消防安全工作,确保祖国未来接班人的安全。如果火灾一旦发生,也要采取正确合理的方法进行自救和逃生,最大程度的减少火灾损失和人员伤亡。
参考文献: